社会统计学重点

合集下载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提纲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提纲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提纲·考试题型:一、填空题(10×1分=10分)二、判断题(10×1分=10分)三、单项选择题(20×1分=20分)四、简答题(2×6分=12分)五、计算题(4题共48分)·各章复习要点第一章总论P.2 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其中: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活动过程和成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统计”一词包含三种涵义,并且具有密切的联系。

其中: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工作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y )P.11—P.13 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结合课件相关内容)量化尺度特征功能举例1、定类尺度确定类别分类民族的测量2、定序尺度确定类别排列顺序分类排序考试成绩等级的测量3、定距尺度确定类别排列顺序测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无绝对零点分类排序加减智商的测量4、定比尺度确定类别有序排序测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有绝对零点分类排序加减乘除体重的测量何谓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两者有何区别?1定类尺度是确定事物类别的计量尺度---高一个层次2定类只能区分不同性质的现象并予以归类---可将所区分的类别按高低,大小,好坏,强弱,优劣等顺序做有序排列。

3定类不能进行数的比较和数学运算--能进行大小比较。

何谓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两者区别定距尺度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某些数值相差的距离的尺度---最高的数据计量尺度缺乏绝对零点---有,0 2. 0只表示一个值,即0值---0是绝对零点,表示没有3.只能加减,不能乘除---加减乘除,高层次的各种统计分析。

P.13—P.14 总体和总体单位一、总体和总体单位(一)总体1、概念总体(也称为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同质个体的集团)。

2、特点·客观性·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1、总体单位除了必须具备同质性外,还必须具备1、差异性(或变异性)性,否则就没有必要对总体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即该性质是对总体进行统计研究的前提条件。

社会统计知识点总结

社会统计知识点总结

社会统计知识点总结一、社会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社会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它涉及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统计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研究,揭示社会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规律和数量变化等内容。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和数据解释等步骤。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统计数据、统计报告、统计分析和统计推断等内容。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揭示社会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为社会管理和发展提供科学指导等内容。

社会统计学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人口统计、经济统计、社会统计、文化统计等内容。

二、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收集是社会统计学研究的第一步,它是获取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基础。

数据收集的方法主要包括调查、抽样、实验、观察、测量等内容。

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它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电话调查等方式获取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规律。

抽样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它可以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方式获取代表性的样本数据。

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它可以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来获取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规律。

观察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它可以通过直接观察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规律来获取数据。

测量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量化研究来获取数据。

三、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分析是社会统计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它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数据分析的技术主要包括描述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内容。

描述统计分析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分类和计算的过程,它可以通过频数分布、比例分布、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等指标来描述数据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规律。

推断统计分析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推断和预测的过程,它可以通过抽样误差、置信区间、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来推断数据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规律。

自考 社会工作00278社会统计学 复习资料

自考 社会工作00278社会统计学 复习资料

00278社会统计学复习资料狭义的社会统计学的四环结构:社会统计、经济统计、科技统计和环境统计。

狭义的社会统计学的三环结构是指社会统计、经济统计和科技统计。

犯罪统计学属于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统计领域的学科劳动力统计的主要更新的是非正规就业;社会时间构成统计领域的主要更新是时间利用调查。

社会生活统计的主要更新体现在贫困统计。

人口流量在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看分别属于时期指标、状态转移;人口存量在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看分别属于时点指标、当前状态年平均人口=[(年初人口)/2+第一季度末人口+第二季度末人口+第三季度末人口+(年末人口)/2]/4复合家庭的形式、直系家庭的形式;家庭划分的标准一夫一妻制家庭属于按家庭传袭规则来划分聘用新劳动力属于劳动力机械增减;劳动力生老病死属于劳动力自然增减极大值与极小值的比率分析是相对差异分析法;绝对差额分析法是指极大值与极小值的差额分析变量分为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

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数医疗社会保险统计指标、公安机关统计指标、检察院统计指标、衡量工作与生活平衡指标(如雇员工时过长比例)、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社会指标体系衡量消除贫困的指标、衡量健康状况指标、社会发展水平指标(如人口总负担系数属于逆指标)弹性就业是不限时间、不限收入、不限场所的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新生儿死亡率计算中的新生儿是指某地区一年内出生未满28天失业社会保险基金属于社会失业保险统计指标各级法院数、法院工作人员数、审判人员数属于法院统计指标根据贫困的程度,贫困可以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新生儿死亡率属于衡量医疗卫生保健程度的指标因自然规律获某些不确定因素使劳动力总量发生增减变化的是自然增减学生巩固率是某一学年内自始至终读完一个学年的学生数与学年初开始时在校学生数的比率社会统计学新领域诞生的主要标志是非市场服务统计时间的划分:个人生活必须时间、自由支配时间等、家务劳动时间等。

社会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统计学知识点总结一,社会调查研究的步骤:
⑴确定课题。

⑵了解情况
⑶建立假设
⑷确立概念和测量方法
⑸设计问卷
⑹试填问卷
⑺调查实施
⑻校核与登录
⑼统计分析与命题的检验
★社会统计学——介绍有关社会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推论的统计方法。

二,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
⑴确定性:若有a则必须有b。

1随机性--------
⑵非确定性:如果有a则可有b
可能有c
可能有d
2,统计规律性
→总结上述:
抽样结果与总体性质是两个既有差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两个量。

三,统计分析的前导是什么?
理论,假设,操作化,科学的收集数据,回收资料的信度和效度都是统计分析的前导。

也就是说,没有理论假设的定性研究就没有进一步定量分析的基础。

而没有操作化手段就无法完成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的转化。

四,统计分析内容主要分几部分?
统计描述:主要介绍资料整理分类于
主要分:简化或特征研究。

统计推论:主要介绍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
列联,方差,等级相关等统计技术。

五,统计分析的方法→频次分布,统计图,统计表,
集中趋势的测量法,离散趋势
测量法等等。

全面调查→统计描述法
非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法
★统计推论〓统计归纳
单变量
多变量
定类层次
七,变量层次定序层次
定距层次
统计分析
离散型:变量值可能取有限个或者随机变量
连续性。

社会统计学重点归纳

社会统计学重点归纳

社会统计学重点归纳
社会统计学是研究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统计数据的科学。

以下是社会统计学的重点归纳:
1. 人口统计学:主要研究人口的数量、分布、组成和变动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包括人口普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指标。

2. 经济统计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的统计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劳动力参与率、失业率、消费指数、投资指数等指标。

3. 社会统计学:主要研究社会现象的统计数据,包括教育水平、就业率、犯罪率、健康状况、贫困率等指标。

4. 文化统计学:主要研究文化领域的统计数据,包括文化产业的规模、文化消费的情况、文化活动的参与度等指标。

5. 社会调查方法:研究如何设计和实施社会调查,包括问卷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法和技巧。

6. 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如何对收集到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包括描述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

7. 统计模型和预测:研究如何建立和应用统计模型来预测社会现象的变化趋势,包括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

8. 社会统计学的应用:研究如何将社会统计学的方法和理论应用到
实际问题中,包括政策制定、社会规划、市场调研等领域。

这些是社会统计学的重点内容,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揭示社会规律和趋势,为社会发展和政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讲义

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讲义

社会统计学讲义第一章导论一、社会统计学1、社会统计学是运用统计的一般原理,对社会各种静态结构与动态趋势进行定量描述或推断的一种专门方法和技术。

研究对象:概括而言是指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

2、选择统计分析方法的原则是根据研究目的和资料本身的特点选择。

3、统计分析的作用:(1)可对资料进行简化和描述;(2)可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和深入地分析(统计分析通过事后解释使得探讨变量间复杂的因果联系成为可能);(3)可通过样本资料推断总体(通过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将样本推论到总体并指出这种推论的误差及做出这种推论的把握有多大)。

4、社会统计的基本程序(1)制定计划;(2)统计调查;(3)统计整理;(4)统计分析;(5)统计报告。

5、几个基本概念(1)总体与单位总体又称母体,是作为统计研究对象的、由许多具有共性的单位构成的整体。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或个体。

3个基本特征:大量性、同质性和变异性。

(2)标志与变量总体的每个单位都具有许多属性和特性,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名称在统计上称为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

可变的品质标志无法用数值表示,我们称之为变项;可变的数量标志能够用数值表示,我们称之为变量。

(3)指标与指标体系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或样本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或范畴。

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由两部分构成: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在社会统计中,如要全面把握对象总体情况,就不能单凭一个指标,而要靠一组相互联系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指标来完整地反映对象总体。

指标体系就是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统计指标的集合体。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程序社会学研究之阶段与步骤(1)确定课题:来源与社会学理论、当前社会现实和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为国家现代化服务;(2)了解情况:查阅文献和向有经验、有知识的人了解,运用个案调查、典型调查进行探索性研究;(3)提出一定的想法和建立假设:差异式、函数式;(4)建立概念和测量方法:采用适当的术语和概念;操作化定义;概念的表现形式往往具有多值性;(5)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事实、态度与看法、行为趋向、理由;方式有固定答题式和自由答题式;(6)试填问卷:发现不周或遗漏之处在试填阶段予以纠正;(7)调查实施(抽样调查):从局部推论到全体(8)校核与登录(9)统计分析与命题的检验:检验最初研究阶段的命题或假设是否得到证实或部分证实,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内容提出建议和确定进一步的研究方案。

社会经济统计学各章重点知识

社会经济统计学各章重点知识

《社会经济统计学》各种重点知识第二章1、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所需研究事物的全体,它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所组成。

2、总体单位是指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它是所要统计的各种数量特征的承担者。

3、确定总体和总体单位,必须注意: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大量的、足够多的;总体与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

4、标志是指用来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或属性特征的概念或名称。

5、标志分为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品质标志表示事物质的特征,一般用文字说明;数量标志表示事物量的特征,一般用数值说明6、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应该包括他的概念和数值。

7、指标按其所反映总体的内容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质量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

8、指标按其功能和作用分为描述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

描述指标是指用于反映社会经济现实状况和社会生产、生活过程及其结果的统计指标;评价指标是指用于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估、考核,以检查其经济效益和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预警指标主要用于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并依据其指标值的变化,预报国民经济即将出现不平衡状态和突发事件,以及某些结构性障碍。

9、统计指标体系是指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构成的指标群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10、变异是标志或指标具体表现的差异。

11、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

变量的数值表现就是变量值,亦即可变的数量标志或指标的不同取值。

12、定类尺度是指分组标志是对一些客观事物的名称进行排列。

它的特点是只能对数据进行平行的分组或分类,具有互斥性,不能对各组的编号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13、定序尺度指把各类事物按一定特征的强弱、高低等顺序排列起来。

《社会统计学》章节知识点——单选题

《社会统计学》章节知识点——单选题

《社会统计学》章节知识点——单选题第一章总论●变量类型1.下列变量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 A )。

A.工资收入B.产品等级C.学生对考试改革的态度D.企业的类型【参考答案】A2.从变量分类看,下列变量属于定序变量的是( C )。

A.专业B.性别C.产品等级D.收入【参考答案】C●总体和样本1.某地区政府想了解全市332.1万户家庭年均收入水平,从中抽取3000户家庭进行调查,以推断所有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这项研究的样本是( B )。

A.332.1万户家庭B.3000户家庭C.332.1户家庭的年均收入D.3000户家庭的年均收入【参考答案】B2.学校后勤集团想了解学校22000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从中抽取22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推断所有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A )。

A.22000名学生B.2200名学生C.22000名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 D.2200名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参考答案】A3.为了解某地区的消费,从该地区随机抽取5000户进行调查,其中30%回答他们的月消费在5000元以上,4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通讯、网络的费用在300元以上,此处5000户是( C )。

A.变量 B.总体 C.样本 D.统计量【参考答案】C●抽样方式4.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同时保证总体中每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入选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A )。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参考答案】A5.某班级有60名男生,40名女生,为了了解学生购书支出,从男生中抽取12名学生,从女生中抽取8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 C )。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 D.系统抽样【参考答案】C6.先将总体按某标志分为不同的类别或层次,然后在各个类别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式抽取子样本,最后将所有子样本合起来作为总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D )。

电大社会统计学

电大社会统计学

一、基本概念1、众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数值,用Mo表示。

例如,一个城市有多种产业,但如果以旅游业为最多,那么旅游业就是众数,这个城市也被称为旅游城市。

2、中位数中位数是中心趋势的一种测量,是将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用Me表示。

中位数处于中间位置,前后每部分均包括50%的数据,而且前面部分小于中位数、后面部分大于中位数。

例如,在职工收入水平差异比较大的单位,要了解职工收入的一般水平,用职工收入分布的中位数作为收入水平的代表值要比用算术平均数更恰当,因为它排除了极端数据的影响。

3、四分位数四分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排序后,找出将该组数据等分为四等份的三个点,每份包括25%的数据,这三个点上的数据就是四分位数。

第二个四分位数就是中位数,它前面包括50%数据,后面也包括50%数据,因而,平时所说的四分位数主要是指第一个四分位数和第三个四分位数。

通常,我们将第一个四分位数称为下四分位数(QL),将第三个四分位数称为上四分位数(QU)。

4、均值均值是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量值,它是将全部数据进行加总然后除以数据总个数,也称为算数平均数。

均值包含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它是先将所有数值进行加总,然后进行平均,在均值中所有数值都有所体现。

因而,我们说均值是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量值。

二、基本方法1、众数的计算(1)众数的计算比较简单,就是找出频数最大的即可。

例如“甲城居民对交通满意度调查”,调查者在甲城市随机抽取统计500人调查,调查结果发现,选择“非常不满意”的有50人,“不满意”的有98人,选择“一般”的有204人,选择“满意”的有110人,选择“非常满意”的有38人。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选择“一般”的居民最多,为204人,占总数的40.8%,因而众数为“一般”这一变量值,即Mo=“一般”。

对于数值型数据,计算众数时,最好先对数据进行排序,有利于计算各变量值频数,避免出错。

(2)对于分组数据,计算具体数值时,根据公式:对于任意一组数据,基本都存在频数最多的数值,这个数值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是两个,或者三个甚至更多,不管存在几个,它们均是该组数据的众数。

《社会统计学》知识-传文档(2020.06.11)

《社会统计学》知识-传文档(2020.06.11)

三、简答题1.判断以下随机变量是定性变量还是定量变量,如果是定量变量,确定是离散变量还是连续变量。

(1)网络供应商的姓名(定性变量)(2)每月的网络服务费(定量变量-连续变量)(3)每月上网时间(定量变量-连续变量)(4)上网的主要目的(定性变量)(5)上周收到的电子邮件数量(定量变量-离散变量)(6)每月用于网上购物的金额(定量变量-连续变量)(7)上月网上购物的次数(定量变量-离散变量)(8)使用的电脑的品牌(定性变量)(9)上网是否玩游戏(定性变量)(10)电脑是否带有光盘刻录机(定性变量)2.社会调查方法主要包括哪几种?简要说明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答:社会调查的方法包括:一、问卷法。

是调查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取己经设计好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征询意见。

其优点有:(1)获得的资料便于进行定量分析;(2)节约时间、人力、经费;(3)应用范围广。

缺点有:(1)由于问卷调查一般是对某一时间点的调查,因而在探讨和分析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方面相对较弱;(2)对事物的理解和解释的深入性及效度相对较差;(3)由于卷调查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问卷进行,结构相对固定,这在无形中限制了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回答,使得所得资料比较表面化、简单化。

二、访谈法。

是指由调查者直接向被调查者进行访问和交谈,并记录调查结果的方法。

其优点有:(1)调查的回答率较高;(2)调查资料的质量较高;(3)调对象的适用范围较广。

其缺点有:(1)访谈员的语言、表情等可能影响被调查者的回答;同时对访谈人员的要求比较高;(2)匿名性较差,对于隐私等敏感性内容不适合用访谈法进行调查;(3)调查事件比较长、费用比较高。

三、观察法。

是指研究者深入到所要研究对象的生活中去,在实际中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的过程中,直接记录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的方法。

其优点有:(1)和访谈法相比,观察法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研究对象可能性较小,因而能获得更真实的结果;(2)由于观察者直接记录有关资料,因而调查结果不受研究对象的意愿和回答能力的影响;(3)可以更快更准确的收集想要得到的数据。

社会统计学重点归纳

社会统计学重点归纳

社会统计学重点归纳社会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一门学科,它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社会统计学的核心任务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社会数据,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首先,社会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我们了解的重点。

社会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总体、抽样、变量、频数等。

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抽样是从总体中选取样本来代表总体,变量是研究对象的属性或特征,频数是某一变量取值的次数。

社会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随机抽样、抽样误差、样本容量等。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是进行社会统计学研究的基础。

其次,社会统计学的数据收集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点。

社会统计学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观察方法等。

问卷调查是通过编制问卷,向研究对象发放并收集回答的数据;访谈调查是通过面对面或电话等方式与研究对象进行交流,收集数据;观察方法是通过观察社会现象或行为,获取数据。

社会统计学的数据分析技术包括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

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整理、概括和展示,包括频数分布、频率分布、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等指标;推论统计是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包括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方法。

再次,社会统计学的应用范围和意义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社会统计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现象的分布和变化趋势,揭示社会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案。

社会统计学在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人口统计学可以对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等进行研究,为制定人口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经济统计学可以对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为制定经济政策和决策提供支持;社会学统计学可以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进行研究,为社会管理和社会改革提供指导。

最后,社会统计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社会统计学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社会统计学的发展趋势包括数据科学的兴起、大数据的应用、人工智能的发展等。

社会统计学重点知识梳理

社会统计学重点知识梳理

《社会统计学》重点知识梳理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本章是对社会统计学这门课程对概要性介绍。

通过本章对学习,首先使学生熟悉到学习这门课程对重要意义和作用,激发其学习对踊跃性和主动性。

其次使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大体对了解,并掌握其中的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为后面对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变量及变量层次[教学难点]:统计和统计学对含义[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学时分配]:4学时[教学内容]:统计和统计学的含义,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变量及变量层次第一节统计和统计学的含义一统计的含义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有悠长的历史。

在外语中,统计一词与国家一词来自同一词源。

因此,可以说,自从有了国家就有了统计实践活动。

最初,统计只是为统治者管理国家对需要而搜集资料,弄清国家对人力、物力、财力,作为国家管理的依据。

(如早在古代奴隶制的国家,由于赋税、徭役、征兵对需要,就开始了人口、土地等的记录和简单的统计工作。

今天,统计一词已被人们赋予多种含义,在不同场合,其可以具有不同含义。

一般来说,统计一词包括以下三种含义:一指统计工作,即调查研究,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二指统计资料,包括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三指统计学这门学科,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资料。

其中,前两种含义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指的是统计的实践活动,统计学则指理论研究。

二统计学的含义一、概念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统计数据的收集是取得统计数据的过程,它是进行统计分析对基础。

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如何取得所需的统计数据是统计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统计数据的整理是对统计数据的加工处理过程,目的是使统计数据系统化、条理化,符合统计分析的需要。

数据整理是介于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之间的一个必要环节。

统计数据的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对过程。

社会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数据与统计学数据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推断统计),描述统计主要是利用图表形式对数据进行展示,或通过计算一些简单的统计量(诸如:比例、比率、平均数、标准差等)对数据进行分析。

推断统计主要研究如何根据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大类。

变量:是描述观察对象某种特征的概念,其特点是从一次观察到下一次观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1、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变量?( )A. 民族B. 智商C. 衣服的尺寸D. 女性答案:C2、下列变量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 )A. 工资收入B. 产品等级C. 学生对考试改革的态度D. 企业的类型答案:A解析:3、社会统计学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描述和( )A. 统计描述B. 统计推导C. 统计推论D. 统计分析答案:C4、能计算均值和标准差的必须是哪种变量( )A. 自变量B. 因变量C. 数值型变量D. 字符串型变量答案:C5、在SPSS中最多可以设置几个独立的缺失值?( )A. 3B. 4C. 5D. 8答案:A6、描述统计可以最恰当地表述为( )A.数据作概括性的表达B.对总体所作的结论C.测量操作的应用D.原始数据到标准分的转变答案:A解析:描述统计主要是利用图表形式对数据进行展示,或通过计算一些简单的统计量(诸如:比例、比率、平均数、标准差等)对数据进行分析。

第二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图表展示1、欲以图形显示两变量X和Y的关系,最好创建( )。

A. 直方图B. 圆形图C. 柱形图D. 散点图答案:D第三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概括性度量1、下列统计指标中,对极端值的变化最不敏感的是( )。

A. 众值B. 中位值C. 四分位差D. 均值答案:A2、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 )A. 50%的数据B. 68%的数据C. 95%的数据D. 99%的数据答案:B解析:根据标准得分可以判断一组数据中是否存在离群点。

社会统计学复习重点

社会统计学复习重点

社会统计学第一章社会统计学的研究范围内容社会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描述和分析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状况数量方面的科学。

从社会统计的学科性质可以看出,社会统计学学科体系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研究客体的独立性。

2,研究方法的特有性。

3,内容结构的系统性与层次性。

4,与专业统计的相互渗透性。

5,学科体系的发展性。

社会统计指标的种类分为;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定类指标,定序指标,定距指标与定比指标。

问题:为什么要开展主观指标的搜集工作呢?1,主观指标调查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

2,补充客观指标的不足。

在实际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同一现象,可以用不同类型的指标反映。

2,在采用指标体系法对统计客体进行统计描述时,应尽量采用同一层次统计指标,当较低层次的统计指标引人指标体系时,就会降低其测量层次。

3,对于定序指标或定类指标不能不加分析地直接将其转化成高层次统计指标。

第二章人口总量统计人口总量既可以从存量角度理解,也可以从流量角度理解,也可以从平均量的角度理解。

人口存量与人口流量的一般定义:人口存量指一定时点上具有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的人口总体。

人口结构又称人口构成,人口结构统计在于通过相应的计算方法揭示了人口结构的内在联系及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互关系。

根据人口结构的性质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人口的自然结构,人口的地域结构和人口的社会结构。

人口年龄金子塔的横轴表示人口数或者人口构成,其中左侧表示男性人口,右侧表示女性人口,纵轴表示年龄。

研究人口再生产过程时应该注意的几点:1,不仅要注意人口群体数量的再生产,也要注意人口群体质量的再生产。

2,由于人口再生产有很强的惯性作用,所以在限制人口政策时要有长远观点。

3,应该注意人口群体的年龄结构。

反应人口增长率的指标有两个,一是人口增长率,一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率是指人口增量与平均人口之比,反映一定时期内总人口的增长程度。

人口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之差为迁移增长率。

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学知识点(仅供参考)

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学知识点(仅供参考)

第7章住户活动统计
第一节住户活动及其统计内容
1、住户的概念
2、住户活动统计应该包括的内容
3、住户的分类
第二节居民收入统计
1、居民收入、居民消费、居民投资、居民财产的含义
2、居民总收入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概念
3、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4、居民收入需要明确的两点
5、住户收入总量统计:
1)住户总收入:城镇住户总收入、农村住户总收入
2)住户可支配收入:城镇住户可支配收入、农村住户纯收入(可支配收入)、农村住户现金收入
6、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变动统计:
1)总体人均收入
2)户人均收入
3)实际收入
7、居民收入结构统计:
第三节居民消费统计
1、居民消费含义
2、居民消费统计需注意的六点
3、居民消费总量及其水平统计:
1)住户主要消费品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居民人均消费品消费量;户人均消费品消费量
2)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与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年消费支出;户人均年消费支出4、居民消费倾向与消费结构统计:
1)居民消费倾向统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2)居民消费结构统计:消费内容结构;消费方式结构;消费目的结构
5、恩格尔系数及其应用: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定义及计算公式
第四节居民收入、消费分布差异的统计与分析。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复习要点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复习要点

一、统计的涵义:一是指统计活动(统计工作);二是指统计资料;三是指统计科学。

二、社会经济统计:它是从数量方面入手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现状及发展规律的一种手段.社会经济统计的性质:它是社会认识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三、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的特点:A、数量性是它的基本特点;B、总体性是统计的另一重要特点。

四、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过程。

1、统计总体:是指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2、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

3、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的名称。

4、标志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

数量标志表现为数量上不同的标志,如职工的年龄、工资、工龄等;品质标志是指不能用数量表现的标志,如性别、隶属关系等。

5、变量:统计中的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6、变量的数值叫变量值,即可变数量标志的数值,也称标志值。

7、变量值按其数值是否连续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离散变量是指变量的值只能是整数而不出现小数;如职工人数、机器设备台数.连续变量是指其数值在整数之间可以有无限的数值;如人的身高、体重。

8、统计指标: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的名称。

9、简答统计指标的设置的要求。

A、指标所反映的总体特征,概念要有理论依据;B、指标要有明确的计算口径范围;C、指标要有科学的计算方法。

10、指标的分类:A、按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有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常用的是期末数字;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期的数量表现。

B、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有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实物指标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指标;价值指标是以货币单位计量,反映情况事物价值量的指标C、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反映情况总体某一特征的绝对数量,这类指标主要说明总体的规模、工作总量和小平,一般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反映总体的强度、密度、效果、工作量等.这类指标用平均数、相对数表示。

社会统计学复习资料

社会统计学复习资料

《社会统计学》复习资料一、概念辨析(3×8') 1.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参数估计是通过样本对总体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假设检验指通过样本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参数估计是先看样本的情况,再看总体的情况。

假设检验是先假设总体的情况,再以一个随机样本的统计值来检验这个假设是否正确。

换言之,要先构思总体情况,才进行抽样和分析样本的资料。

2.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点估计指根据样本资料以一个最适当的样本统计值来代表总体的参数值,简单明确,但不能说明估计结果的抽样误差和把握程度;区间估计指以两个数值之间的间距来估计参数值。

点估计是区间估计的基础。

3.置信度和置信度水平置信度又称置信概率或置信系数,表示用置信区间估计的可靠性,即置信区间包含参数Q 的概率。

置信度水平表示用置信区间估计不可靠的概率。

置信度与置信度水平之和为1。

4.虚无假设与研究假设虚无假设0H 又称原假设、零假设。

是一种无差别假设,是一种已有的,具有稳定性的经验看法,没有充分根据,是不会被轻易否定的。

研究假设1H 又称备择假设,是研究者所需证实的假设。

否定0H 后可以认为1H 是对的。

5.甲种误差与乙种误差甲种误差又称第一类错误,是指0H 为真,但小概率事件发生了,拒绝了0H ,即把真的当成假的,它是在拒绝原假设时出现的错误。

犯甲种误差的概率是显著性水平α。

乙种误差即纳伪的错误,又称第二类错误,是指0H 为假,但小概率事件没有发生,接受即把假的当成真的,它是在接受原假设时出现的错误。

犯乙种误差的概率为β,β的值随着真值μ与原假设中0μ的偏离程度而变化,0μμμ-=∆越小,β的数值就越大。

α大β就小,α小β就大。

6.独立样本和配对样本独立样本指从二个总体中,分别独立地各抽取一个随机样本进行比较和研究。

配对样本指它只有一个样本,但样本中每个个体要先后观测两次,这样所有个体先观测的值看作是来自第一个总体的样本值,所有个体后观测的值,看作是来自另一个个体的样本值,以此来比较两总体之间的不同。

社会统计学重点

社会统计学重点

1.社会调查研究的步骤:1.确定课题。

2.了解情况。

3.建立假设。

4.确定概念和测量方法。

5.涉及问卷。

6.试填问卷。

7.调查实施。

8.校核与登录。

9.统计分析与命题的检验。

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以及如何收集资料正是统计分析所要谈论的内容。

2.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随机性和统计规律性。

3.怎样选用统计分析方法: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2.单变量和多变量。

3.变量层次.4.分布概念:指一个概念或变量,它的各个情况出现的次数或频次,又称频次分布。

表现形式:数对的集合.5.变量取值的要求—⑴变量取值必须完备;⑵变量取值必须互斥。

6.统计表:是用表格形式来标识前面所说变量的分布。

它不需要文字表达,就能反响出资料的特性以及资料之间的关系,在编印,传递方面有很大优点,比统计表更精确,但不及统计图直观。

7.统计表必须具备的内容:1.表号。

2.表头。

3.标识行。

4.主体行。

5.表尾。

8.根据变量的层次,可以选择以下不同的统计图形:定类变量:圆瓣图、条形图。

定序变量:条形图。

定距变量:直方图、折线图。

9.圆瓣图:是将资料展示在一个圆的平面上,通常用圆形代表现象的总体,用圆瓣代表现象中一种情况,其大小代表变量取值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数。

10.条形图:是用长条的高度来表示资料类别的次数或百分数。

定类:离散。

定序:离散或紧挨着的。

11.直方图:直方图从图形来看,也是紧挨着的长条形所组成,它与条形图不同,宽度有意义,一般来说,直方图是以长条的面积来表示频次或相对频次,而条形的长度。

即纵轴高度表示是频次密度或相对频次密度。

频次密度=频次/组距。

12.折线图:如果用直线连接直方图中条形顶端的中点,就是折线图。

折线图可使资料的频次分布趋势更一目了然。

13.累计图和累计表:表示的是大于某个变量值的频次是多少或小于某个变量值的频次是多少。

14.众值:就是用具有频数最多的变量值来表示变量的集中值。

15.中位值:是数据序列之中央位置之变量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社会调查研究的步骤:1.确定课题。

2.了解情况。

3.建立假设。

4.确定概念和测量方法。

5.涉及问卷。

6.试填问卷。

7.调查实施。

8.校核与登录。

9.统计分析与命题的检验。

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以及如何收集资料正是统计分析所要谈论的内容。

2.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随机性和统计规律性。

3.怎样选用统计分析方法: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2.单变量和多变量。

3.变量层次.
4.分布概念:指一个概念或变量,它的各个情况出现的次数或频次,又称频次分布。

表现形式:数对的集合.
5.变量取值的要求—⑴变量取值必须完备;⑵变量取值必须互斥。

6.统计表:是用表格形式来标识前面所说变量的分布。

它不需要文字叙述,就能反应出资料的特性以及资料之间的关系,在编印,传递方面有很大优点,比统计表更精确,但不及统计图直观。

7.统计表必须具备的内容:1.表号。

2.表头。

3.标识行。

4.主体行。

5.表尾。

8.根据变量的层次,可以选择以下不同的统计图形:定类变量:圆瓣图、条形图。

定序变量:条形图。

定距变量:直方图、折线图。

9.圆瓣图:是将资料展示在一个圆的平面上,通常用圆形代表现象的总体,用圆瓣代表现象中一种情况,其大小代表变量取值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数。

10.条形图:是用长条的高度来表示资料类别的次数或百分数。

定类:离散。

定序:离散或紧挨着的。

11.直方图:直方图从图形来看,也是紧挨着的长条形所组成,它与条形图不同,宽度有意义,一般来说,直方图是以长条的面积来表示频次或相对频次,而条形的长度。

即纵轴高度表示是频次密度或相对频次密度。

频次密度=频次/组距。

12.折线图:如果用直线连接直方图中条形顶端的中点,就是折线图。

折线图可使资料的频次分布趋势更一目了然。

13.累计图和累计表:表示的是大于某个变量值的频次是多少或小于某个变量值的频次是多少。

14.众值:就是用具有频数最多的变量值来表示变量的集中值。

15.中位值:是数据序列之中央位置之变量值。

未分组:N为奇数时:中位值等于n+1/2. N 为偶数时:中位值等于中间两变量和/2. 根据频次分布求中位值:中位值等于频次的和+1/2.中位值等于求出所对应值所在的区域。

分组:1.计算出累计频次,得到累计百分比。

2.确定最高频次所在组。

均值:总体各单位数值之和除以总体单位数目所得之商。

统计分析中习惯以X 来表示。

离散趋势测量法:
1.异众比率:非众值在总数N中所占的比例。

Fm0=众数的频率。

2.极差:=观察的最大值-观察的最小值。

3.四分互差:q=q75-q25 , q50的位置=n+1/2.q25的位置=n+1/
4.q74的位置
=3(n+1)/2、、分组资料求:
4.方差与标准差
5.众值。

中位值和均值的比较:1.众值:定类。

定序和定距变量:异众比率。

2.中位值:
定类和定序:极差和四分互差。

3.均值:定距:方差或标准差。

第三章:概率
概念:概率分布,反映的是随机变量一共有多少种可能取值,以及各种取值所出现的概率是多少。

2.形式:可表示为数对的集合。

3.要求:随机变量的取值必须满足完备性和互斥性。

数学期望含义:数学期望是总体均值,即总体某一随机变量各项取值的加权平均值,它只是一个理论值,是我们所期望的均值。

第五章:
1.正态分布的三个特征:1.一个高峰:曲线是单峰,有一个最高点。

2.一个对称轴:对称轴是直线x=u。

3.一个渐近线:横轴为渐近线。

均值:决定左右方向。

方差:决定高矮胖瘦。

2.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表达公式:
3.极限定理:凡采用极限的方法所得出的一系列定理。

统称极限定理。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在什么条件下随机事件可以转化为不可能事件或必然事件即有关阐明大量随机现象平均结果的稳定性的一系列定理。

成为大数定理。

第二类:是研究在什么条件下,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可以近似为正态分布,称为中心极限定理。

4.大数定理和中心极限定理:贝努里大数定理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观察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有接近其概率的趋势。

大数定理:从一个特定的总体中抽取出所有可能的样本(样本容量相同),如果样本容量足够大,那么这些样本的均值的分布将趋近于正态分布。

意义:为统计推论中用抽样成数来估计总体成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六章参数估计
1.统计推论:统计推论是根据局部资料(样本资料)对总体的特征进行推断。

即,从被研究现象的总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方法。

2.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

总体的数量指标可以看作随机变量。

3.样本:按照一定方法从调查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调查对象的集合。

4.统计量: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资料所反映的数据是一个随机变量。

那么,从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可以看做是n个相互独立且分布相同的随机变量ξ1,ξ2,…,ξn。

则该随机变量的任何函数f(ξ1,ξ2,…,ξn)也是随机变量。

则该函数叫作统计量。

5.抽样分布:抽样分布,指从一个特定的总体中抽取出所有可能的容量相同的样本时,这所有样本的统计值的分布情况。

实际就是研究统计量的数字特征:均值和方差。

6.置信区间和置信度:在样本容量一定的情况下,置信区间和置信度是相互制约的。

置信度越大,则相应的置信区间也越宽。

第七章
1.统计假设:可以通过抽样调查获得的数据来直接验证的假设。

假设检验(统计假设检验),即通过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只有通过假设检验,才能用样本资料来科学地推论总体。

2.原假设和备则假设:又称虚无假设,用H0表示。

它是根据已有资料或周密考虑后建立的关于总体中不存在某种特征或状态的假设。

备则假设又称研究假设。

用H1表示。

它是与原假设相反的假设,即关于总体中存在某种特征或状态的假设
3.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假设检验的依据是小概率原理。

小概率原理,全称“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原理”,指对于发生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观察(或抽样)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在一次观察(或抽样)中出现了小概率事件,则认为事件的发生概率实际上并不小。

4.假设检验的步骤和两类错误:1.根据实际问题做出假设。

2.根据样本构成合适的,能反应H0的统计量,并在H0成立的条件下确立统计量的分布。

3.根据问题的需要,给出小概率α的大小,并根据2.3.点求出拒绝域和临界值。

4.根据以上三步骤建立起来的具体检验标准,用样本统计量的观测值进行判断。

若样本统计量的值落入拒绝域,则拒绝H0,接受备则假设H1.否则接受H0。

5.两类错误:1.第一类错误,即弃真的错误。

拒绝原本正确的原假设H0,导致推断结论错误。

前提:原假设是正确的。

2.第二类错误,即纳伪的错误。

接受了原本错误的原假设H0,则导致了另一种推断错误。

前提:原假设是错误的。

一、列联表的涵义:列联表是将两个或多个定类变量的观测数据分别按照它们的不同取值进行联合分类时所列出的频数(或频率、概率)表。

二、列联表中变量的分布:(一)联合分布对于列联表中,当x=x i,y=y j时的频次为N ij,写作(x i,y j,N ij)。

所有N ij的分布称作联合分布。

(二)边缘分布在列联表中,只研究其中一个变量不同取值的分布,而不论另一个变量的取值,这样的分布就是边缘分布。

(三)条件分布在列联表中,当一个变量取固定值时,另一个变量不同取值的频率(概率)分布情况,就是条件分布。

三、2×2表—Φ系数和Q系数
2×2表:列联表中两个变量的取值都只有两个。

1.Φ系数的形式和取值范围,Φ∈[-1,1]
2. Q系数的形式和取值范围, Q∈[-1,1]
四、r×c列联表的相关系数
r×c表:列联表中两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变量的取值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