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骨病变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颞骨肿瘤的影像诊断学

颞骨肿瘤的影像诊断学

物理治疗包括放疗、热疗等, 中医治疗包括中药治疗、针灸 等,心理治疗包括心理咨询、 心理疏导等。
其他治疗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 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患者需 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 方式。
05 颞骨肿瘤的预防与预后
颞骨肿瘤的预防
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物质
如放射线、化学物质等,以降低颞骨 肿瘤的发生风险。
04 颞骨肿瘤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颞骨肿瘤的辅助治疗 手段,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控制
病情进展。
药物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靶向 治疗等,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肿 瘤类型、分期和患者情况而定。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较多,如恶心、 呕吐、骨髓抑制等,需密切监测
并及时处理。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颞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根据肿瘤性质、位置和侵犯范围选择合适的 手术方式。
PET-CT
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CT可以显示肿瘤的代谢活性,有助于 判断肿瘤的性质和恶性程度。
03 颞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良性颞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骨膨胀
良性肿瘤通常会导致颞骨 的局部膨胀,但不会侵犯 周围组织。
骨质密度均匀
良性肿瘤的骨质密度通常 比较均匀,没有明显的钙 化或破坏。
边界清晰
颞骨肿瘤的影像诊断学
目录
Contents
• 颞骨肿瘤概述 • 颞骨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颞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 颞骨肿瘤的治疗 • 颞骨肿瘤的预防与预后
01 颞骨肿瘤概述
颞骨肿瘤的定义
01
02
03
颞骨肿瘤
是指发生在颞骨部位的肿 瘤,包括良性和恶性两种 类型。
颞骨肿瘤的分类
根据组织学特点,颞骨肿 瘤可分为骨瘤、骨肉瘤、 软骨肉瘤等。

耳部和颞骨恶性上皮性肿瘤-鳞状细胞癌的影像诊断

耳部和颞骨恶性上皮性肿瘤-鳞状细胞癌的影像诊断

耳部和颞骨恶性上皮性肿瘤-鳞状细胞癌[概述]鳞状细胞癌是耳部和颞骨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发生比例各家报道不一。

鳞状细胞癌可发生在外耳、中耳和乳突,以耳廓最多,其余依次为外耳道、中耳和乳突。

发病年龄:16岁-98岁,平均年龄68岁,60岁—70岁最多。

男性多于女性。

[病理表现和生物学行为](1)病理表现:肿瘤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切面呈磁白色,部分肿瘤内包埋有耳软骨;组织学类型有鳞癌、腺样鳞癌、基底细胞样鳞癌和梭形细胞鳞癌,大部分为鳞癌。

外耳鳞状细胞癌中91%为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占2%,梭形细胞鳞癌1.5%,腺样鳞癌5%,基底细胞鳞癌0.5%。

中耳乳突鳞状细胞癌发生于中耳腔黏膜上皮。

(2)生物学行为:耳部和颞骨鳞状细胞癌为侵袭性肿瘤,但各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耳廓和外耳道鳞状细胞癌一般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后才扩散,耳廓鳞状细胞癌扩散的方向与耳廓的胚胎发育有关系,耳前癌可向耳垂方向、耳轮和耳屏浸润,并可进—步向对耳轮浸润。

外耳道软骨和骨有一定的屏障作用,但外耳道癌可以通过外耳道的Santorini缝隙或骨和软骨部交界处浸润到耳周软组织和腮腺组织,向内破坏鼓膜、中耳乳突,甚至破坏颞骨岩部进入颅内。

中耳乳突鳞状细胞癌很容易蔓延到下鼓室、迷路周围和乳突气房,可破坏中耳乳突并波及颞骨岩部进入颅内,可侵犯内耳和外耳道,并象外耳道鳞状细胞癌一样进一步扩展。

晚期出现耳前或上颈部淋巴结转移。

经过手术、放疗和化疗后,鳞癌的5年生存率约为25%。

[ITNM分期]耳部和颞骨恶性上皮性肿瘤的分期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和浸润深度进行分类原发肿瘤(T)T0无肿瘤存在T1肿瘤最大直径小于2cm,位于浅表组织或外生性T2肿瘤最大直径大于2cm但不超过5cm;或无论肿瘤有多大,只要肿瘤浸润真皮浅层T3肿瘤最大直径大于5cm:或无论肿瘤有多大,只要肿瘤浸润真皮深层T4肿瘤累及其它结构如软骨、肌肉或骨质淋巴结受累(N)N0淋巴结不受累Nl同侧局部淋巴结受累,可活动N2对侧或双侧局部淋巴结受累,可活动N3局部淋巴结受累、固定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远处转移[临床表现]外耳鳞癌的临床表现:外耳鳞癌发生于耳轮缘最多,为53%,对耳轮和三角窝19%,耳廓后14%,耳垂5%,耳甲腔5%,耳屏4%。

颞骨部病变影像诊断的解剖基础

颞骨部病变影像诊断的解剖基础
(1)乳突窦及乳突小房为鼓室副腔,含有空气,内衬黏膜.与鼓室黏膜相延续。 (27乳突窦(mastoid antrum):很多文献称之为鼓窦,但注意与鼓室后壁的鼓室窦(sinus tympani)不要混淆。位于颞骨岩部,为鼓室后上方的一个较大腔隙,在其底部借很多小孔与乳突小 房相通。一般认为,乳突窦大小与乳突气化程度有关,乳突气化程度不良者乳突窦较小或缺如。乳 突窦入口(ad i tus ad antrum)连接乳突窦经鼓室上隐窝。 (3)乳突小房(mastoid air cell):乳突内有许多大小、形状不等但互相交通的含气小房,即 乳突小房。乳突小房经乳突窦和乳突窦入口与鼓室相通。乳突气房可分四型:①气化型,气房大而 骨间隔薄,最多见。占73%;②硬化型,气房小或未发育,乳突骨质致密,占1%;③板障型。乳突 发育不良,介于气化型与硬化型之间,占13%:④混合型,上述三型中有任何两种存在,占13%。 (4)乳突的毗邻:乳突上界为乳突与颞叶影脑膜相隔的骨板;后界为乙状窦骨板,与乙状窦相 邻:前界为外耳道骨部的后壁;内界为迷路和颞骨岩部底 5.岩鳞隔(petrosquamosal septum):又称为Korner隔(Korner septum)或锥体鳞隔。是位 子乳突内鳞部小房和岩部小房之间的薄骨板。 四、内耳 1.骨迷路(bony labyrinth)l(1)由致密的骨质构成。(2)由前向后可分为前庭、耳蜗、骨半
3.外耳道软骨部的皮下组织内含有皮脂腺和耵聍腺,在外耳道骨部仅于后上壁的皮下组织内有 耵聍腺。
4.外耳道和邻近头皮的淋巴引流到腮腺. 三、中耳一乳突复合体 位于鼓膜与内耳外侧壁之间,前方借咽鼓管与咽相通,后方借乳突窦与乳突小房相通。可分为 三部分。 1.上鼓室或鼓室上隐窝(epitympanum或attic):(1)鼓膜紧张部上缘水平以上的部分。(2) 顶为鼓室盖。(3)底为鼓室盾板与面神经鼓室段的连线。 2.中鼓室(mesotympanum):(1)也称为固有鼓室,指鼓膜紧张部上下缘平面之间的鼓室腔。(2) 上方鼓室盾板与面神经鼓室段的连线与下方鼓环与耳蜗岬的连线之间的区域。 3.下鼓室(hypotympanu=):(1)鼓膜紧张部下缘水平以下的部分。(2)鼓环与耳蜗岬的连线与 鼓室底壁之间的区域。 鼓室六壁:分为上、下、前、后、内、外六壁。 上壁:即鼓室的顶:(1)由颧骨岩部的鼓室盖(tegmen tympani,也称为鼓室天盖)构成.将 鼓室与颅中窝分隔开。(2)上壁有的为较厚骨板,有的菲薄如纸,还有部分的骨板内有气化小房。 下壁:即鼓室的底壁:(1)将鼓室与颈静脉球分隔开。(2)下壁的厚度与颈静脉球的大小有关: 若颈静脉球很小,下壁厚度可达10mm左右,并有气化的小房(鼓室下小房);若颈静脉球很大,下 壁很薄甚至缺如,高位的颈静脉球可突入到中耳腔内形成颈静脉球憩室。 前壁:也称颈动脉壁。(1)由颈动脉管的后外壁形成。(2)前壁上部有鼓膜张肌半管和咽鼓管 的开口。(3)下部以极薄的骨板与颈内动脉相隔。(4)前壁与下壁间形成一个锐角,即鼓膜下隐窝 ‘后壁:又称为乳突壁。(1)与上壁交界处有乳突窦的开口即窦入口,鼓室经此口与乳突窦和乳 突小房相通。(2)窦入口底部有砧骨窝,容纳砧骨短脚,为中耳手术的重要标志之一。(3)后壁下 内方有锥隆起,内容镫骨肌,其肌腱自锥隆起尖端至镫骨颈。(4)后壁凹凸不平,形成一些隐窝(或 称窦),中耳炎性肉芽或胆脂瘤可潜藏在这些隐窝,如手术未能彻底清楚这些隐窝,常持久不能痊愈, 这些隐窝中,较重要的是位于锥隆起外侧的面神经窦(即面隐窝)和位于锥隆起内侧的鼓室窦。 内壁:又称为迷路壁,由内耳迷路的外侧壁构成,可见以下主要结构。(1)耳蜗岬(cochlear promontory):是耳蜗基底圈突向外侧形成的,有很多文献称之为鼓岬,但从结构的形成原因和英文 术语来看,应称为耳蜗岬,为照顾习惯,也可称为鼓岬。(2)前庭窗(vestibular window);也称为 卵圆窗,位于耳蜗螂的后上方2mm处,通向前庭;前庭窗嵌入前庭窗小窝底部.为镫骨底板封闭: 前庭窗小窝也称为前庭窗龛.(3)蜗窗(cochlear window):也称为圆窗.位于耳蜗岬的后上方2ram 处.通向耳蜗鼓阶;蜗窗嵌入蜗窗窝(也称为蜗宦龛)底部.为第二鼓膜(圆窗膜)封闭:人工耳

耳-颞骨病变的CT诊断

耳-颞骨病变的CT诊断

胆脂瘤型中耳炎
• 为中耳炎引起的鼓膜穿孔修复过程中,外 为中耳炎引起的鼓膜穿孔修复过程中, 耳道上皮长入鼓室腔-鼓窦入口-鼓窦, 耳道上皮长入鼓室腔-鼓窦入口-鼓窦,反 复脱屑堆积逐步增大而成。 复脱屑堆积逐步增大而成。鼓膜穿孔多为 松弛部。 松弛部。 • 临床症状与慢性化脓性中性耳乳突炎相似。 临床症状与慢性化脓性中性耳乳突炎相似。 • 耳镜检查可发现中耳腔内胆脂瘤皮屑。 耳镜检查可发现中耳腔内胆脂瘤皮屑。
•1、筛窦癌 、 •2、蝶窦癌 2 • 3、额窦癌 • CT表现与上颌 CT表现与上颌 窦癌类似。 窦癌类似。
(1)软骨肉瘤 (1)软骨肉瘤
(Chondrosarcoma)
• 起源于副鼻窦壁的软骨残余, 起源于副鼻窦壁的软骨残余, 经常发生于筛窦一上颌窦区域。 经常发生于筛窦一上颌窦区域。 一般生长缓慢, 一般生长缓慢,形成膨胀性肿 块。
CT表现 CT表现
• ①鼓膜增厚、穿孔、内陷; 鼓膜增厚、穿孔、内陷; • ②炎性渗出液可于鼓室内显 示液平面; 示液平面; • ③乳突气房混浊或骨质硬化; 乳突气房混浊或骨质硬化;
CT表现 CT表现
• ④因肉芽组织充填鼓室及鼓窦 可见异常的软组织影, 内,可见异常的软组织影,CT 值约45 65HU, 值约45~65HU,鼓窦区破坏范 围较小,边缘不清,无硬化。 围较小,边缘不清,无硬化。 • ⑤听小骨破坏或可见听小骨纤 维固定、鼓室硬化、新骨形成。 维固定、鼓室硬化、新骨形成。 非钙化性软组织影包绕听骨链。 非钙化性软组织影包绕听骨链。 • ⑥增强扫描:可强化。 增强扫描:可强化。
CT多表现:经常发生于筛窦 上颌窦 CT多表现:经常发生于筛窦—上颌窦 多表现 区域。 区域。 一般生长缓慢,形成膨胀性肿块。 一般生长缓慢,形成膨胀性肿块。 有环状致密钙化。 有环状致密钙化。

颞骨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诊断分析思路

颞骨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诊断分析思路

颞骨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诊断分析思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刘中林颞骨疾病的检查方法•CT–层厚1mm–窗宽3000-4000WW 窗位500-700WL –骨算法–双耳同时采集•MR–平扫+增强–水成像颞骨大体解剖听小骨解剖听骨连示意图正常颞骨CT解剖(横断面)面神经及其内耳道面神经解剖示意图内耳道神经粘连性中耳炎•急、慢性中耳炎后遗症•中耳内腔纤维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病变主要发生在鼓膜与鼓岬、听骨与鼓室壁之间•影响传音结构的活动鼓膜硬化症鼓室内硬化斑块鼓室内硬化斑块鼓室内硬化斑块锤外侧、锤前韧带骨化镫骨肌、砧骨后韧带骨化斑块累及鼓岬、包绕镫骨累及听小骨鼓室硬化症•病因尚无定论•多数为粘膜慢性非特异性、特异性炎症的结果•粘膜固有层发生钙化•病理形态–急性期:中耳粘膜固有层、鼓膜纤维层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中期:纤维细胞增生,水肿固有层变为胶原结缔组织–晚期:产生透明样变,形成白色鱼鳞状物(鼓室硬化斑块)•钙化斑块–厚度1~2mm–外观片状、斑块状软骨样组织,深部钙化或骨化影像学表现•病变范围–前庭窗环韧带硬化–听骨韧带骨化–镫骨肌腱骨化•斑块可累及鼓岬、乳突窦•累及听小骨,与硬化灶融合•仅发生在鼓膜,称之为鼓膜硬化症骨化性迷路炎概述•骨化性迷路炎又名硬化性迷路炎,钙化性迷路炎,闭塞性迷路炎•病理机制:正常透明的骨迷路腔内有新生骨充填,它是内耳各种非肿瘤性病变的转归•引起迷路炎的主要病因包括–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炎继发胆脂瘤–脑膜炎(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外伤、病毒感染、气压改变、手术、先天性迷路瘘及自身免疫性因素等•其中比较常见的原因有耳源性、脑膜炎源性及外伤性耳源性迷路骨化•耳源性迷路骨化(化脓性、胆脂瘤型等)–病原多是由前庭窗或蜗窗直接侵入–鼓岬或半规管骨质破坏侵入引起迷路炎•外淋巴腔内出现浆液纤维素渗出物,继而肉芽形成并纤维化形成新骨•病变比较局限,多为单侧性中耳炎,骨迷路破坏继发迷路炎中耳病史多年继发中耳胆脂瘤骨化迷路炎-脑膜炎源性•儿童发病率较高,且婴儿期发病多见,多为双侧性,以细菌性多见•骨化发生在迷路炎后几个月甚至几年•病原由蛛网膜下腔通过两个途径传播–经耳蜗水管途径传播,新生骨以耳蜗底周最为显著,尤其是在蜗窗附近–经内听道内听神经周围间隙或血管间隙到达内耳迷路导致迷路炎,新生骨以蜗轴区明显脑膜炎所致男性,2岁曾有脑膜炎病史感音神经性耳聋脑膜炎所致-耳蜗基底周骨化近蜗窗关于骨化性迷路炎临床分期•David以手术作为依据进行了系统分期,根据耳蜗骨化程度分为以下五种类型:–Ⅰ级:未发现明确钙化–Ⅱ级:仅圆窗膜钙化–Ⅲ级:蜗窗骨化伸入鼓阶0~2mm,但耳蜗底周内无骨化–Ⅳ级:蜗窗骨化伸入鼓阶3~8mm,耳蜗底周内无骨化–Ⅴ级:弥漫性耳蜗骨化影像学表现•早期为纤维组织形成,HRCT不易显示,MRI具有重要意义•钙化形成,可见迷路内高密度影或迷路完全闭塞•MRI可显示早期病变,等T1、等T2信号,增强扫描强化•水成像信号较低骨化性迷路炎早期表现骨化性迷路炎的CT诊断•耳蜗异常–耳蜗基底周内可见高密度影伴有管腔不规则狭窄•耳蜗腔内近蜗窗侧表现为点状高密度影•“弧形”高密度影边缘呈低密度影,与耳蜗基底周之间可见间隔–耳蜗普遍密度增高,呈“磨玻璃”样改变,耳蜗腔隐约可见–耳蜗完全骨性闭塞•表现为完全致密的骨质结构。

《颞骨MRI》课件

《颞骨MRI》课件
详细,其发病机制、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 各异。MRI能够清晰地显示感染病灶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
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肿瘤侵犯范围
通过MRI可以清晰地观察 到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 程度,有助于评估病情和 制定治疗方案。
颞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
骨折线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 线,特别是在T2加权像上 ,骨折线表现为低信号。
骨髓水肿
骨折周围通常会出现骨髓 水肿,表现为T2加权像上 的高信号。
软组织损伤
骨折可能伴随软组织损伤 ,如肌肉、肌腱、神经等 ,这些损伤在MRI上也有 相应的表现。
颞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
骨质破坏
软组织肿胀
感染会导致骨质破坏,表现为骨质不 连续或溶解。
感染会导致周围软组织肿胀,在MRI 上表现为软组织增厚和信号异常。
骨髓炎
感染可能蔓延至骨髓腔,导致骨髓炎 ,表现为骨髓内异常信号。
05
颞骨MRI的病例分析
颞骨肿瘤的病例分析
总结词
颞骨肿瘤是常见的颅骨肿瘤之一,MRI检查对于颞骨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 有重要意义。
MRI技术具有无创、无辐射、多角度 、高分辨率等优点,在临床诊断和治 疗中广泛应用。
颞骨MRI的应用
01
颞骨MRI主要用于检查颞骨肿瘤 、炎症、外伤等疾病,以及评估 颞骨结构异常和毗邻关系。
02
颞骨MRI可以清晰地显示颞骨内 部结构,如听小骨、面神经管等 ,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 据。
颞骨MRI的优势与局限性

颞骨MRI还可以用于手术导航和 介入治疗,提高手术精度和治疗
效果。
颞骨MRI解剖结构的研究有助于 深入了解颞骨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思

口腔影像诊断学(全)第十一章 颞下颌关节疾病

口腔影像诊断学(全)第十一章 颞下颌关节疾病
❖ 2、颞下颌关节听诊或触诊时,在开闭口过程 中有连续摩擦音。
❖ 3、在颞下颌关节侧斜位X线片上,有一侧关 节间隙明显狭窄或明显增宽。
❖ 4、有下列弹响情况者也是造影的适应证 ❖ (1)颞下颌关节在开闭口、侧方、前伸运动
中有恒定的多声。
温医口腔 吴伟华制
.
❖ (2)颞下颌关节在开闭口运动中期有恒定的 单声弹响。
.
温医口腔 吴伟华制
.
❖ 三、颞下颌关节造影 ❖ 颞下颌关节造影按造影部位分为关节上腔造影
和关节下腔造影两种,按使用造影剂不同分为 单纯碘水造影和双重造影两种。通过造影可观 察到平片上不能观察的改变,还可间接看到关 节盘的情况。
温医口腔 吴伟华制
.
❖ [适应证]
❖ 1、髁状突骨面在颞下颌关节侧斜位或髁状突 经咽侧位片上有破损或不平整现象。
温医口腔 吴伟华制
.
❖ 第II类:结构紊乱疾病,包括
❖ 1、可复性盘前移位 ❖ 2、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 3、其他类型的关节盘移位 ❖ 结构紊乱类各种疾病中均可伴有关节囊松弛、
扩张、关节盘附着松弛或撕脱等 ❖ 第III类:炎性疾病,包括滑膜炎和关节囊炎,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情况。
温医口腔 吴伟华制
❖7髁状突恰位于关节结节稍前下方者,关节盘本体部上缘中间 凹陷及其前、后方的上凸明显,关节盘本体部位于髁状突后上 方,髁状突横嵴可达关节盘中前带部位,关节盘颞后附着的形 态为圆弧形或斜线形。
温医口腔 吴伟华制
.
❖ (3)许勒位
❖ 上腔造影剂显示为“S”形态,中间较窄,关 节上腔中部和内侧的造影剂形成半月形影像遮 盖部分髁状突影像。前上隐窝和后上隐窝造影 剂分布均匀。“S”形造影剂与髁状突之间低 密度影像主要是关节盘。

颞骨病变影像诊断PPT课件

颞骨病变影像诊断PPT课件
36
37
38
Waardenburg综合征影像学表现
– 本综合征影像学特点为后半规管缺如 – 可表现耳蜗、前庭以及半规管发育不良
• 缺少Corti器 • 耳蜗神经节萎缩 • 前庭功能消失 • 膜迷路发育异常
39
40
颞骨外伤
•颞骨外伤多合并颅脑外伤,位于次要地位 •临床就诊较晚 •平片显示率17%~30% •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
55
56
57
听小骨损伤
• 听小骨移位 • 锤砧关节脱位 • 听骨链断裂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8
69
70
71
72
73
面神经管骨折
• 面神经管迷路段骨折 • 面神经管鼓室段骨折 • 面神经管乳突段骨折
74
75
76
77
面神经管骨折
• 直接征象
8
9
10
11
12
13
14
Michel畸形
• 是一种最严重的畸形,胚胎前25天发 育障碍所致
• 典型CT:耳蜗、前庭、半规管几乎未 发育,岩骨也发育不全。
15
16
Mondini畸形
• 耳蜗重度发育不全,仅基底周发育, 中间周及顶周未发育,
• CT:单环状,呈“空耳蜗”形态。 常常合并前庭、半规管发育不全。
– 骨折线穿过面神经 – 止于面神经管 – 较为少见
• 间接征象
– 多见 – 岩部或乳突部仅见骨折线
78
颞骨病变的影像学检查
• 平片检查: • CT检查 • MRI检查 • DSA检查:颈动脉造影

64层螺旋CT颞骨低剂量扫描的初步研究

64层螺旋CT颞骨低剂量扫描的初步研究

生堡丝盟堂盘盍!塑!生!旦筮垒!鲞箍;翅g!i!』墅i丛:!!!里!盟!塑!:y!!堡!:盟堡164层螺旋CT颞骨低剂量扫描的初步研究亓恒涛秦维昌柳澄王道才刘传亚王巍.影像技术学.【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颞骨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方法应用SomatomSensation64层螺旋CT,采用临床常用的颞骨螺旋扫描模式,分别以380、300、200、160、120、80mA的剂量对尸体头颅标本2具(4只耳)进行扫描,并对扫描所得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处理,然后用剂量头模和CT长杆电离室分别测试各mA下螺旋CT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

)。

横断面选取弓形下窝、前庭导水管、鼓膜张肌腱、面神经隐窝4个解剖结构,冠状面选取盾板、横嵴、面神经蛇眼征蜗窗4个解剖结构,双斜面重组图像选取锤骨、砧骨、镫骨、上骨半规管、耳蜗、面神经管6个解剖结构,分别对各mA组下重组图像进行统计评分处理,并筛选出能满足诊断的最低mA值。

对5例(10只耳)患者进一步验证其可行性。

结果当mA值由380降低至160时,CTDI。

由(47.84-2.7)mGy降至(20.1±2.0)mGy。

2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解剖结构的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适当降低管电流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降低辐射剂量的颞骨扫描方法。

【关键词】颞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辐射剂量;评价研究Thestudyoftemporalbonescanningatlow-dose而th64-slicespiralCT叫胁昭一tao+,口,Ⅳ耽i—chang,ⅡUCheng,WANGDao—cai,ⅡUChuan—ya,WANG耽i+ShandongMedicalImagingResearchInstitute.缸nan25002i.ChinaCorrespondingauthor:QIN耽i—chang,Email:cjr.qinweichang@vo'.163.con【Abstract】ObjecfiveTostudytherationalityandpossibilityof64slicespiralCTintheexaminationofthetemporalboneatlowdose.MethodsThesameCTtechniqueandtemporalbonemodeasthoseforclinicalCTwereused,twocraniumspecimens(fourears)werescannedwithSomatomSensation64一slicespiralCTatdifferentmA(380,300,200,160,120,80),andmulti—planarreformationwasperformed.TheCTdoseindexatdifferentmAgroupsweremeasuredby10cmpencilionizationchamberandheaddosephantom.Fouranatomicstructuresonaxialimages(subarcuatefossa,tendonoftensortympani,faeialrecess,etc),fouranatomicstructuresoncoronalimages(scute,cristatransversa,fe-nestracochleae,etc)andsixanatomicstructuresOildoubleobliqueimages(malleus,incus,stirrupbone,upperbonysemicircular,etc)werechosentoevaluateandgradethereformationimagesamongdifferentmAgroups,andtodeterminetheminimummAvalue.TenearsoffivepatientswereusedtotestthevalidityoftheminimummAvalHe.ResultsCTradiationdosewassignificantlyreducedfrom(47.84-2.7)to(20.14-2.0)mGyfP<0.01)whenmAdecreasedfrom380mAto160mA.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displayinganatomicstructuresbetweenthetwomAprotocols.ConclusionItiSafeasiblebornetemporalscanningmethodtodecreasetheradiationdosebydecreasingmAappropriately.【Keywords】Temporalbone;Tomography,X—raycomputed;Radiationdosage;Evaluationstudies高分辨率CT(HRCT)在颞骨病变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对破坏性病变可作出正确的诊断,对先天发育异常的显示也有极高的价值。

耳颞的影像诊断学(泰山医学院)

耳颞的影像诊断学(泰山医学院)

咽鼓管造影
引流法
加压法
双侧咽鼓管造影法
CT检查方法



横断扫描:自外耳道下缘向头侧连续扫描至岩骨上缘。 使用高分辨力CT、靶技术、薄层扫描和骨算法重建。 冠状扫描:用于观察耳蜗、鼓室盖和面神经管等。扫 描基线垂直于眶耳线,自外耳道后1cm向前连续扫描。 气池CT扫描:经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2~4ml消毒空 气,通过体位改变使空气充盈病侧桥脑小脑池,行薄 层扫描。
外耳道神经鞘瘤

外耳道底部见软组织团块,来自外耳道软骨段的前壁,密度较 低,并进入骨性外耳道,达鼓膜嵴。鼓室和乳突正常。
神经鞘膜瘤

右侧内 听道扩大, 内可见较高密度 的软组织增生, 达内听道开口和 桥小脑角池。内 耳结构和中耳乳 突无异常。
神经鞘膜瘤

右侧听神经明显增粗(箭1示),与其相邻的桥小脑角区有一软组织 肿块(箭2示)
鼓窦胆脂瘤

右乳突硬化型,上鼓 室、鼓窦入口和鼓窦 区有膨胀性破坏腔, 边缘硬化锐利,骨桥 存在(箭头示)。
胆脂瘤肉芽

左乳突硬化型,骨 质增生硬化。上鼓 室、鼓窦入口和鼓 窦区有骨质吸收破 坏腔,边缘模糊不 清。
胆脂瘤肉芽
左侧乳突硬化,中耳腔透亮度减低,听小骨吸收破坏,鼓窦区骨 质破坏,向后破坏乙状窦前壁。
神经纤维瘤病

双乳突气化型, 内听道扩大, 骨壁吸收(箭 示)。前庭和 半规管无涉及。
听小骨脱位

宽锤右 。骨侧 头上 和鼓 砧室 骨内 头锤 之砧 间关 间节 隙脱 增位 ,
外耳道并乙状窦前壁骨折

壁房 1 双 骨透)侧 折亮,外 (度有耳 箭减错道 头低位骨 2 ,。折 )乙左( 。状乳箭 窦突头 前气

耳-颞骨病变的CT诊断60页PPT

耳-颞骨病变的CT诊断60页PPT

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耳-颞骨病变的CT诊断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颞骨CT阅片

颞骨CT阅片
内听道在 总脚平面 开始出现

后半规管
内听道 总脚
内听道起始平面

内听道
后半规管
后半规管管 径逐渐变粗 大,再变为 两点 内听道逐渐 变宽 前庭出现 面神经自内 听道向前外 发出,形成 膝状神经节


面神经出颅
面神经内膝部平面
耳蜗底旋 膝状神经节 耳蜗底旋
水平半规管
锤砧关节 鼓窦入口
骨岛
膝状神经 节明显出现 向外后拐弯 (内膝部) 水平半规 管 骨岛 锤骨头与 砧骨头 鼓窦入口 逐渐狭窄
面神经水平段平面
面神经水平段

水平段稍斜行 向下,紧贴水 平半规管前下 方走行

耳蜗中旋
面神经水平段 与砧骨短突平 行 锤砧关节呈冰 激凌征
砧骨短突指向 鼓窦入口
砧骨短突
耳蜗底旋


前庭平面
Corner‘s 隔

前庭导水管

耳蜗三旋

面神经走行于 前庭窗龛上方, 再转向锥隆起 鼓窦入口消失 前庭窗龛出现 耳蜗三旋出现 前庭导水管出 现(与内听道 垂直) Corner's隔分隔 前上鼓室
面神经轮廓化
Ralph A. Nelson. Temporal Bone Surgical Dissection Manual. House Ear Institute
解剖变异
乙 状 窦 前 位
颈静脉窝扩大高位骨壁不完整 并向鼓室内局限性突出
颈 动 脉 管 异 常
耳部疾病颞骨CT阅片
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


上鼓室盾 板破坏 中下鼓室 后鼓室 鼓窦入口 耳道后壁
垂直段面 神经骨管 破坏
上鼓室胆脂瘤

颞骨骨折、听小骨外伤影像诊断

颞骨骨折、听小骨外伤影像诊断

正常CT
颞骨骨折
➢ 颞骨骨折:即颞骨骨质不连续;见于头外伤,颞骨骨 折线主要发生于颞骨解剖薄弱部位;
➢ 分类:横行骨折、纵行骨折、不典型骨折; (沿颞骨岩部长轴方向的骨折称为纵行骨折,垂直于 岩部长轴时称为横行骨折,可混合存在)
➢ 颅底骨折中约20%会合并颞骨骨折,横行骨折多为额、 枕部创伤,纵行骨折常为额骨局部创伤,其中纵行 骨折最常见,约占额骨骨折的70% ~ 90%
颞骨骨折
➢ 颞骨骨折约占颅底骨折的14% ~ 22%,机动车事故约 占颞骨骨折的31%;男性〉女性。
➢ 临床表现为耳出血、听力下降耳鸣、面神经麻痹和 脑脊液耳漏。
➢ 预后取决于是否伴有颅内并发症。
颞骨骨折影像学表现
➢ CT乳突部骨折多见,70%~80%为纵行骨折,表现为骨折 线与颞骨岩部长轴平行,可累及颞骨鳞部、乳突、外 耳道和中耳;伤及面神经管垂直部可致面瘫;横行 骨 折相对较少,表现为前后走行的骨折线,与颞骨 长 轴垂直。颞骨骨折常伴有小血管的破裂引起中耳 乳 突积液,CT表现为中耳乳突区的软组织密度影。
颞骨骨折、听小骨外伤
鳞部 外耳门
颞骨解剖
鼓室盖
弓状隆
岩上窦沟
鼓部 下颌窝 内耳门 茎突
乙状窦沟
正常CT
鼓室上隐窝
听小骨解剖
镫骨 前庭窗 前庭蜗神经 面神经
咽鼓管
听小骨解剖
A :锤骨malleus 分头、柄、外侧突和
前突
B:砧骨incus 有体和长、短二脚
C:镫骨stapes 分头、颈、前后脚及
诊断与鉴别诊断
外伤后出现传导性耳聋,颞骨HRCT显示锤砧关节、砧 镫关节间隙增宽、错位,需要与听小骨畸形相鉴别,后者 属先天发育性病变,生后即可出现传导性耳聋,般无外伤 史。

颞骨病变影像诊断219页PPT

颞骨病变影像诊断219页PPT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颞骨病变影像诊断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恩来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 :双侧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分型
• 外侧型:起源于听神经脑池段远端,约 占70% • 内侧型:起源于听神经的近端,靠近脑 桥和小脑,约占20%-25% • 管内型:起源于内听道内前庭蜗神经 • 小肿瘤3-15mm,中等大小肿瘤15-30mm, 大肿瘤:大于30mm
听神经瘤检查方法
• 颞骨 HRCT、后颅窝增强扫描、 CT气脑造影或脑池造影
• MRI:薄层、增强扫描 、使用
脂肪抑制技术
• MRI水成像:薄层三维快速自
旋回波T2WI 、CISS
听神经瘤CT表现
• 桥小脑角和/或内听道等密 度肿瘤,囊变
• 内听道扩大
• 明显强化
• CT气脑造影或脑池造影: 充盈缺损 • 脑桥、小脑和第四脑室受 压移位
颞骨CT 检查
• 高分辨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 • 断层图象:横断及冠状扫描为常 规体位 • 灰阶图象:合理的窗技术 • 靶扫描 • 增强扫描 • 图象后处理:三维重建
颞骨MRI检查
• • • • • • 多参数成像:T1、T2、质子密度等 任意体位:横断、冠状、斜矢状 成像方式:SE、FSE、 FE、 STIR、DWI 灰阶图象:窗技术 增强检查 图象后处理
– 本综合征影像学特点为后半规管缺如 – 可表现耳蜗、前庭以及半规管发育不良
• • • • 缺少Corti器 耳蜗神经节萎缩 前庭功能消失 膜迷路发育异常
颞骨外伤
•颞骨外伤多合并颅脑外伤,位于次要地位 •临床就诊较晚 •平片显示率17%~30% •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
临床表现
• • • • 耳道出血 听力下降 面神经麻痹 脑脊液耳漏
颞骨副神经节瘤
• 起源于副神经节化学感受器细胞的 真正肿瘤 • 球瘤、非嗜铬性副交感神经节瘤、 化学感受器瘤和类颈动脉体瘤
• 鼓室球瘤(10%)、颈静脉鼓室球 瘤(40%)和颈静脉球瘤(50%)
颞骨副神经节瘤
• 鼓室球瘤是指发生于鼓室内侧 壁鼓岬球体的副神经节瘤 • 颈静脉鼓室球瘤是发生于颈静 脉孔区的后上部分并扩散到下 鼓室和中鼓室 • 颈静脉球瘤是指起源于颈静脉 孔的前部和后部球体 ,不累及 中耳腔
右侧乳突炎伴岩尖炎
中耳乳突炎伴鼓膜穿孔
硬化型中耳乳突炎
硬化型中耳炎伴鼓膜骨化
中耳乳突炎伴肉芽组织形成
岩尖出血性肉芽肿
胆固醇肉芽肿
岩尖胆固醇肉芽肿
鼓膜上隐窝胆脂瘤
上鼓室胆脂瘤
上鼓室胆脂瘤
面隐窝胆脂瘤
胆脂瘤伴听小骨破坏
胆脂瘤伴外半规管破坏
胆脂瘤侵及骨迷路
胆脂瘤侵及蜗窗
胆脂瘤侵及面神经膝部
听小骨发育畸形
• 砧骨长脚短 • 锤砧关节融合 • 锤骨头与鼓室壁相连
• 听骨形态异常
面神经管发育畸形
• 面神经管鼓室段骨管缺失55%
• 鼓室段低位
• 乳突段前移:轻、中、重度
• 乳突段双支
• 乳突段前位与垂直外耳道鉴别
Michel畸形
• 是一种最严重的畸形,胚胎前 25 天发
颞骨外伤部位
• • • • • • • • 鳞部骨折 颞骨鼓部骨折 乳突部骨折 鼓室出血 听小骨脱位 面神经管骨折 岩部骨折(迷路部骨折) 外伤性耳道闭锁
骨折类型
• • • • • 纵行骨折 横行骨折 复合型骨折 不典型骨折(多局限乳突部) 乳突蜂房和鼓室出血
纵形骨折
• 骨折线大致平行于颞骨长轴 • 骨折线起自颞鳞部后方,穿过鼓室顶部
• 较小的位于鼓岬外侧下鼓室 ,类圆形软 组织影,长T1长T2信号影 ,点状信号流空 影 • 较大的可累及到上鼓室、前鼓室、外耳道, 导致乳突蜂房、乳突窦积液 ,“椒盐征” • “椒”指管状的呈信号流空的血管影, “盐”指亚急性出血 • 明显强化 • 供血动脉 ,肿瘤染色
颈静脉(鼓室)球瘤
• 颈静脉孔区软组织影 ,颈静脉窝扩大 , 鼓室内无肿瘤 • 鼓室内有肿瘤,为颈静脉鼓室球瘤 • 较大的颈静脉鼓室球瘤广泛破坏中、外、 内耳、岩尖和内听道骨质结构及颅内 • MRI信号、DSA表现与鼓室球瘤相似 • 术前栓塞
影像学表现
• 硬化灶在1mm大小或更大,CT上可以看到 • 硬化灶在密度上与正常骨迷路有差异 • 正常骨迷路的密度较高,与周围结构和骨迷路 内表面可以区别病变
影像学表现
• 成熟期的病灶的产生密度较高的骨质 • 相对无血管和细胞的骨质 • 病变可以局限或广泛的骨质增厚,破骨细胞的 作用边缘呈花边状改变 • 当海面化和硬化同时出现,可见密度增高和减 低区交替出现,呈“马赛克”表现。
发病机制
• 脑膜炎
– 病毒感染 – 细菌感染 – 梅毒感染,相对少见
• 中耳炎导致骨迷路破坏 • 外伤
– 出血、渗出,钙盐沉积
影像学表现
• 早期为纤维组织形成,HRCT不易显示 • 钙化形成,可见迷路内高密度影或迷路 完全闭塞 • MRI可显示早期病变,等T1、等T2信号 • 水成像信号较低
早期CT表现阴性
胆脂瘤侵及颈动脉管
胆脂瘤侵及耳蜗底圈
胆脂瘤侵及乙状窦
乳突炎伴 乙状窦前壁破坏
双侧乳突炎伴 乙状窦流空信号消失
右侧乳突炎伴 乙状窦流空信号异常
胆脂瘤与颞叶
胆脂瘤侵及脑膜
岩尖炎伴颞叶脓肿
乳突炎伴乙状窦前壁破坏 小脑脓肿形成
急性乳突炎伴骨膜下脓肿
上鼓室胆脂瘤伴肉芽组织
胆脂瘤并肉芽肿
3、外、中、内耳畸形 2、内耳畸形 常见者有: (1)Michel畸形 (2)Mondini 畸形 (3)前庭扩大 (4)前庭水管扩大综合征 (5)半规管短小 (6)囊性迷路畸形 (7)膜迷路畸形 (8)内耳道畸形 4、面神经管异位
骨性外耳道发育畸形
• 外耳道狭窄:轻度 1/3 、中度 1/2 、重度 2/3 • 外耳道闭锁:骨性和膜性或二者并存 • 骨性外耳道闭锁:闭锁板1.4~1.8厘米 • 膜性外耳道闭锁 • 垂直外耳道畸形 • 常合并中耳发育畸形
• B 型:肿瘤局限于鼓室乳突区,颞骨迷路下结
构无骨质破坏
• C型:肿瘤累及迷路下结构,并扩散至岩尖 • D1型:肿瘤进入颅内,在颅内直径小于2cm • D2型:肿瘤进入颅内,在颅内直径大于2cm
临床表现
• 耳聋:传导性、神经性或混
合性 ,传导性耳聋更常见 • 搏动性耳鸣
• 紫红色鼓膜或蓝色鼓膜
鼓室球瘤
听神经瘤MRI表现
• T1WI呈等信号, T2WI呈略高信号
• 如囊变 ,信号不均匀
• 明显强化
• 向外可累及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表现耳蜗强化
• 重T2WI或水成像:诊断听神经瘤,小 听神经瘤起源于哪一条神经 ;小血管
耳硬化症
• 耳硬化症(耳海绵症) • 基本病理特征
– 骨迷路的营养不良,被含有丰富血管和结缔 组织的物质所溶解和吸收 – 逐渐骨化
前庭导水管扩大
• 前庭导水管为骨性管道,起于前庭,位于
其后,内1/3与总脚平行,2/3向后下走行 • 诊断标准: (1)先天性感音聋患者,大于1.5mm (2)前庭导水管与总脚相通
内耳道畸形
(1)内耳道狭窄 (2)内耳道扩大
(3)内耳道缺如
横断:前后径大于 6.04mm为扩大,小于4.02mm为狭窄。 冠状:上下径大于 5.58mm为扩大,小于3.41mm为狭窄。
面神经管骨折
• 面神经管迷路段骨折 • 面神经管鼓室段骨折 • 面神经管乳突段骨折
面神经管骨折
• 直接征象
– 骨折线穿过面神经 – 止于面神经管 – 较为少见
• 间接征象
– 多见 – 岩部或乳突部仅见骨折线
颞骨病变的影像学检查
• • • • 平片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DSA检查:颈动脉造影
病理变化
• 充血期 • 溶解期 • 硬化期
病变部位
• 可发生在骨迷路的任何部位 • 最常发生在裂隙、前庭窗及前部的软骨 裂隙 • 环状韧带和镫骨底板易受累 • 进一步累及卵圆窝或前庭 • 耳蜗和半规管壁以及内耳道可以受累 • 可以发生一个或多个部位
临床表现
• • • • • • • 多为遗传性,女性多发 进行性听力下降,多为双侧 早期表现为传导性耳聋 晚期表现为混合性耳聋 累及耳蜗形成感音神经性耳聋 耳鸣 多为低频音,进行性加重 Willis错听
Waardenburg综合征
• 临床表现: (1)眉内侧增生肥大; (2)内呲部和泪小点向外移位; (3)部分和全部虹膜异彩呈浅蓝色; (4)鼻根宽阔; (5)前额白发; (6)先天性单侧或双侧耳聋。 • CT:内耳发育畸形,多见前庭发育不全、 外及上半规管形成不全及后半规管缺如
Waardenburg综合征影像学表现
颞骨鼓部骨折
• • • • 多见于鼓部的前部,骨性外耳道前壁 骨性外耳道狭窄 合并下颌关节异常 下颌骨、下颌髁突骨折
乳突部骨折或损伤
• • • • • 横行骨折、纵性骨折或复合型骨折 不典型骨折(乳突蜂房不规则形态) 乳突蜂房的出血(不含气) 鼓室出血 鼓室盖骨折
听小骨损伤
• 听小骨移位 • 锤砧关节脱位 • 听骨链断裂
育障碍所致
• 典型CT:耳蜗、前庭、半规管几乎未
发育,岩骨也发育不全。
Mondini畸形
• 耳蜗重度发育不全,仅基底周发育,
中间周及顶周未发育,
• CT:单环状,呈“空耳蜗”形态。
常常合并前庭、半规管发育不全。
前庭-外半规管型
• 较常见
• 耳蜗骨迷路发育正常,前庭扩大,外 半规管发育小。 • 正常前庭横断面左右径为1.86-3.13mm, 超过3.2mm则认为扩大
影像学表现
• 主要显示溶解期和硬化期,充血期不能 显示
–前庭窗型 – 耳蜗型
前庭窗型
• 根据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不同表现不一
–前庭窗狭窄,甚至被钙化灶封闭 –钙化不足不易发现,表现前庭窗似乎较正常 宽大 –累及前庭窗边缘时,前庭窗狭窄 、镫骨底 板较厚 –前庭窗完全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