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的基础知识规划(doc 9页)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概要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一、概论1、质量管理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操作者质量管理、工长质量管理、检验员质量管理、统计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随着生产的发展已成为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边缘学科。
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和深化将成为人类生产活动的永恒主题。
3、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化和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一个包含ISO9000和ISO14000标准的全面质量一体化管理体系(TQIMS),把全面质量管理推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新阶段。
4、ISO8402术语标准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5、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是基于对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即质量环的控制,并通过有效的质量体系或系统工程为基础来实施和体现。
质量环和系统工程可以用过程来体现,过程的不稳定性,正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控制目标。
6、不同的行业和产品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质量环的划分应该随行业和产品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无论质量环如何不同,其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都应包括在内并进行有效控制。
7、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全员、全过程、全范围及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8、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质量管理的差异:强调系统管理、强调预防为主、强调不断改进、强调满足顾客需要。
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1、全面质量管理的构成要素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体系、质量策划、质量成本、质量改进和质量文化及质量审核。
2、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3、质量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三、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点1、过程控制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和基础,质量控制点是过程控制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2、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相关联的资源和活动。
资源可包括人员、资金、装置、设备,以及技术和方法等。
3、工序是制造控制的主要环节。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_知识中心_质量管理一、质量和顾客满意1.顾客即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包括组织外部的顾客,也包括组织内部的顾客。
顾客是决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服务于顾客并满足他们的需要是组织存在的前提。
正确的顾客观:顾客是企业最重要的相关方; (2)顾客不用依靠企业,反之企业依靠他们; (3)顾客决定企业的盛衰;(4)顾客不是对企业工作的打扰,他们恰恰是企业工作的目的所在; (5)顾客是光顾是帮企业的忙,企业为他们服务不是在帮他们的忙; (6)顾客不是统计数字,他们和我们一样是有血有几代人的人,有感受和感情; (7)顾客带着需要来到企业,企业的工作是满足他们; (8)顾客值得企业给予最大的关注和最彬彬有礼的接待; (9)顾客有需求,所以企业的员工才有工作; (10)顾客有选择的权利,企业成为顾客的最佳选择才能留住他们; (11)顾客很敏感,企业对顾客要巾贴心; (12)顾客的需求是很个性化的,所以企业在质量策划时要有弹性。
2.顾客满意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它是顾客将其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实际感受的价值与期望的价值进行比较的结果。
顾客满意有以下基本特性:(1)主观性。
顾客的满意程度是建立在其对产品和服务的感受上,感受的对象是客观的,而结论是主观的。
(2)层次性。
处于不同层次需求的人对产品和服务的评价标准不同,因而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或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某个产品或某甚而服务的评价可能不尽相同。
(3)相对性。
顾客对产品的技术指标和成本等经济指标通常不熟悉,他们习惯于把购买的产品和同类型的其他产品,或和以前的消费经验进行比较,由此得到的满意或不满意具有相对性。
(4)阶段性。
任何产品都具有寿命周期,服务也有实践性,顾客对现有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来自于过去的使用体验,是在过去多次购买和提供的服务中逐渐形成的,因而呈现出阶段性。
第二章质量一、质量的概念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品质管理全面培训课程

品质管理全面培训课程一、课程概述品质管理全面培训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掌握品质管理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提升企业产品质量,降低不良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本课程涵盖了品质管理的理论基础、方法工具、实战技巧等多个方面,通过系统化、模块化的教学,让学员全面了解并掌握品质管理的精髓。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品质管理的概念、原则和重要性;2. 掌握品质管理的常用工具和方法;3. 提升学员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品质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员的品质意识,提高企业全员质量管理水平。
三、课程内容1.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品质管理的起源与发展品质管理的核心概念与原则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内涵与实施2. 品质管理工具与方法质量策划与质量控制统计过程控制(SPC)七大质量管理工具(新旧七种)根据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5Why、鱼骨图等)3. 品质管理实战技巧如何制定品质管理计划品质检查与评审技巧不良品分析与改善品质改进项目的策划与实施4. 品质管理案例分析国内外知名企业品质管理成功案例分享常见品质问题分析与解决案例学员企业实际案例讨论与点评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共计4天,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理论学习,第二阶段为实战演练与案例分析。
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2天):品质管理基础知识与工具方法学习;2. 第二阶段(2天):品质管理实战技巧训练与案例分析。
五、授课方式1. 采用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员参与度;2.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3. 赋予学员实战演练机会,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定期组织学员交流,分享品质管理经验。
六、课程特色1. 实用性强: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确保学员学以致用,迅速提升工作效果。
2. 互动性强:课程设置多种互动环节,鼓励学员提问、讨论,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3. 专业性强:授课讲师具备丰富的品质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学员提供权威、专业的指导。
4. 持续跟进:课程结束后,提供为期三个月的在线辅导,帮助学员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

PDCA简介是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戴明环”。
PDCA的含义如下: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
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
如下图所示,一个PDCA循环一般都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图1所示)、8个步骤。
PDCA循环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周而复始 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
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
PDCA循环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大环带小环类似行星轮系,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运行的体系与其内部各子体系的关系,是大环带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
阶梯式上升 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PDCA循环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统计的工具 PDCA循环应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
作为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典型的模式被称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和"七种工具"。
四个阶段就是P、D、C、A;PDCA8个步骤①分析现状,发现问题;②分析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③分析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④针对主要原因,采取解决的措施;--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措施?--达到什么目标?--在何处执行?--由谁负责完成?--什么时间完成?--怎样执行?Why,what,where,who,when,how.(5W1H)PDCA8个步骤⑤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⑥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⑦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⑧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质量管理之可靠性基础知识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质量管理之可靠性基础知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第一节可靠性定义一、可靠性定义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从定义本身来说,它是产品的一种能力,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用个例子(100个学生即将参加考试)来理解这个定义,可靠性就是指:100个学生的考分的平均是多少?对这个平均分的准确性有多大把握?分数越高、把握越大,可靠性就越高。
我国的可靠性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在电子工业和航空工业中初步形成可靠性研究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军工产品。
其他行业可靠性工作起步更晚,差距更大,与先进国家差距20~30年,虽然国家已制订可靠性标准,但尚未引起所有企业的足够重视。
对产品而言,可靠性越高就越好。
可靠性高的产品,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这正是所有消费者需要得到的);从专业术语上来说,就是产品的可靠性越高,产品可以无故障工作的时间就越长。
二、可靠性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如某公司市场部2001年调查记录):“对可靠性的重视度,与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
例如,英国电讯(BT)关于可靠性管理/指标要求有产品寿命、MTBF报告、可靠性框图、失效树分析(FTA)、可靠性测试计划和测试报告等;泰国只有MTBF和MTTF的要求;而厄瓜多尔则未提到,只是提出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产品的可靠性很重要,它不仅影响生产公司的前途,而且影响到使用者的安全(前苏联的“联盟11号”宇宙飞船返回时,因压力阀门提前打开而造成三名宇航员全部死亡)。
可靠性好的产品,不但可以减少公司的维修费用,而且可以很快就打出品牌,大幅度提升公司形象,增加公司收入。
QCC品管圈基础知识(DOC 28页)

QCC品管圈基础知识(DOC 28页)QCC品管圈基础知识一、什么是QCC:QCC英文全称是Quality Control Circle,中文译成“品管圈”。
QCC品管圈是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
上述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活动小组:同一工作现场或工作相关联的人员组成圈,人员上至公司高层、中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下至普通的员工。
QCC小组一般由3~10人组成,人数太少,方案对策不全面,人数太多,意见难统一,效率好效果反而不明显。
2、自动自发:QCC小组活动由各级员工自发组成,通常公司高层领导不会强迫员工实施QCC活动,只提供实施QCC活动条件和奖励机制。
3、活动主题:每次QCC活动都会有一个明显的主题,围绕产品生产、技术攻关、工艺改良、质量改进、工序改造等方面提出,主题范围广泛多样。
6、开发无限的脑力资源7、提升企业活力8、改善企业机制9、促进企业的繁荣发展二、Q CC与其他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1、QCC与产品和技术开发管理产品和技术开发活动可分为几个阶段:开发策划、开发输入、开发输出、开发评审、开发验证、开发确认、开发更改等,对每个阶段存在的问题都可以利用QCC活动加以解决。
2、QCC与生产管理3、QCC与采购管理说明:采购QCC品管圈应与供商相关人员共同组成,双方互动,充分协商,才能保证改善措施的有效实施,最终实现互利双赢。
4、QCC与物料管理5、QCC与品质管理6、QCC与设备管理设备安投入QCC 活设备管理对策设备管理问题解决/设备维修 问题保养 问题管理 问题安全 问题折旧 问题PDCA问题利用率问题 投放产 出问题更新技 改问题QCC 活PDCAPDCA7、QCC与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人力资QCC 活存在问题对策人力资源问题解决/人力资招聘 问题培训 问题考核 问题薪酬 问题员工 激励PDCA人力资源管职业规 划问题人力资 本问题人力危 机问题QCC 活PDCAPDCA人力资源管职务分 析问题劳动关 系问题人才全球 化问题价值取 向问题8、QCC与销售管理三、Q CC的作用QCC活动对现场管理的改善,也称现场管理五要素改善,即人、物料、设备、环境、方法。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一、判断题1.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 × )2.从质量和企业关系方面看,提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 √ )3.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 √ ) 4.质量检验阶段是一种事后把关型的质量管理,因此不是一种积极的质量管理方式。
( √ )5.朱兰的质量管理三部曲是一个由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所构成的一个逻辑的过程。
( √ )6.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顾客就是指外部的最终的顾客。
( × )7.质量策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 √ )8.质量改进意味着质量水准的飞跃,标志着质量活动是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方式不断提高。
( √ )9.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建立的管理工作系统。
( √ ) 10.因果图用于寻找质量改进应针对的主要问题。
( × )11.头脑风暴的过程强调自由平等,不必尊重领导的意见。
( √ )12.排列图是按重要性排序显示各个原因变量的作用,从而识别改进机会的一种工具。
( √ )13.排列图是分析质量数据分布状况的工具。
( × )14.QC小组活动是组织的自主行为,推进QC小组活动健康持久地发展,是领导和有关管理部门的职责。
( √ )15.5 S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
( × )16.“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
(×)17.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是广义质量的概念。
(√)18.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19.过程检验特别应重视首件检验。
(√)20.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因此不包括包装的检验。
(×)二、选择题1、质量是一组固有( A )满足要求的程度。
QC品质管理基本知识

品管七大手法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一■、检查表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①确定检查对象;②制定检查表;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
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实施步骤:①确定研究的主题;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三、柏拉图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2、柏拉图的作用①降低不良的依据;②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③可以确认改善的效果。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培训2篇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培训2篇品质管理基础知识培训(一)品质管理基础知识是现代生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等多个方面,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品质管理基础知识展开详细的介绍。
一、品质概念品质是指产品所具有的与用户需求相符的各项属性。
品质包括产品功能完好性、外观精美度、产品耐久性、易用性等多个方面。
品质是满足用户要求的标准。
二、品质管理的目的企业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品质管理体系。
品质管理的目的在于:1. 提高产品品质,满足用户需求,增加用户满意度。
2.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利润。
3. 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让企业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三、品质管理的原则1. 客户导向原则:将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是品质管理的核心。
企业的品质管理需要服务于客户的最终需求。
2. 过程控制原则:品质的实现是一个有序的过程,需要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控制和管理,以确保产品的合格性。
3. 奖惩并施原则:品质管理需要奖励合格产品和合格员工,同时也需要进行惩罚。
四、品质管理的主要方法1.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通过检验、检测、测试等控制手段,确保产品质量达到一定标准的一种管理方法。
2.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则是一种预防型的管理方法,通过全过程的管理,消除缺陷,提高产品质量稳定度,从而达到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 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持续改进的过程,一方面通过不断提高制造工艺、改进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设计、改进生产管理等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另一方面也是通过随时进行质量问题分析,寻求问题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五、品质管理的执行企业执行品质管理需要完成以下步骤:1. 制定品质管理方针和策略,为品质管理提供方向。
2. 制定品质标准和规程,为检验和验收提供依据。
3. 建立品质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职责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完善规章制度。
4. 进行品质管理的培训和教育,使各个部门和员工都了解品质管理的重要性,以便动态的参与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全讲解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全讲解一、品质管理认知1. 什么是质量?质量的定义是符合要求。
(克劳士比)2. 什么是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质量体系相互的活动。
通常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3. 什么是检验?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判断,必要是结合测量、实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4. 什么是验证?验证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5. 确认的定义?确认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使用及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二、QC基础知识1. 什么叫做QC?简易的讲就是质量控制。
2.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①认识质量管理想获得品质必须认识品质管理,品质管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系统,经历了几个阶段。
②质量检验阶段 QI(1920----1940年)特点:专业检验工人按照技术文件的规定,采用各种检测技术,对产品进行各项检验和试验。
做出合格与不合格判断,合格才能出厂,才能保证到达客户手中的都是合格产品。
优点:不合格品通向市场之路被切断。
局限性:能够"把关",不能"预防"。
③统计控制阶段 SPC(1940-----1960年)特点:将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质量控制之中,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统计手法(柏拉图、排列图、层别图、控制图)等。
通过统计手法获得品质波动信息,对这些信息加以汇总,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波动异常因素,提高一次合格成品率,减少废品造成的损失。
优点:既能把关,又能预防。
④全面质理管理TQM(60年代)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复杂的机械,电子新产品的出现,使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光靠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已经无法控制,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将质量活动向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过程扩展,以实现在产品形成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是"以客户为中心、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全部文件化、全过程控制、预防为主、上下工序是客户、一切为用户"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

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初级)上篇质量专业相关知识第1章质量管理概论第1节质量与质量管理1、质量的基础知识(一)质量的概念以及要点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固有特性:1、固有特性是本身就有的,永久的。
2、赋予特性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
3、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是相对的。
要求:1、明示的:规定的要求2、通常隐含的: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
3、必须履行的:法律法规要求的或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
4、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不同相关方对同一产品的要求可能不相同。
5、要求是多方的,需特制时,可采用修饰词表示。
质量的内涵:由一组固有特性组成,并且这些固有特性是以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所要求的能力加以表征。
质量的经济性:价廉物美实际上是反映人们的价值取向。
物有所值表明质量有经济性的表征。
高质量意味着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产品。
质量的广义性: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也可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质量的时效性: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和产品、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组织应不断调整对质量的要求。
质量的相对性:需求不同,质量要求就不同。
质量的优劣是满足要求程度的一种体现。
它须在同一等级基础上做比较,不能与等级混淆。
等级是指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做的分类和分级。
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安排通常是有序的。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过程由输入、实施活动和输出三个环节组成。
产品:过程的结果。
产品分四种通用服务(商贸、运输)、软件(计算机程序、字典)、硬件(电视机、发动机机械零件)、流程性材料(润滑油)。
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消费者、委托人、零售商)体系: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质量特性: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和期望。
品质控制流程(总9页)

个性与品质
忠于公司、为人正直、善于沟通,为人正派,精神饱满。
善于沟通,精神饱满。
1.7
基本信息
职位名称:售后服务
职位编号:
所属部门:品质部
编制日期:
职位目的
产品售后品质保证,及时应对客户反馈信息,快速处理品质异常达到客户满意度。
工作内容
15、现场“6S”管理与持续完善工作;
16、必要时协助进行产品的过程品质检验、检测,对日常检验状况进行确认;
17、负责检查、监督、评估供应商生产过程中的作业方法和品质意识,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
1、制程合格率98.5%
2、客户投诉处理及时率100.0%
3、文件编写或修改完成率100.0%
权力
监督生产工艺及产品品质,责令修正工艺品质的权利;
5、及时发现、反馈品质异常,标识并隔离不良品,必要时填写《品质异常处理报告》,及时跟进纠正预防措施的落实执行;
6、负责检查、监督、评估生产部门生产过程中的作业方法和品质意识,定时巡检,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7、负责首件检验的判定与记录工作,并保留好首件样品,直至下个首件确认完成;
8、负责半成品转移的抽样检验工作;
工作内容
描述
绩效重点
1、负责公司原材料/辅助物料/外协产品符合公司品质标准要求,确保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物料上线使用;
2、对进料每批进行抽样检查(部分需进行全检),合格后标识方可入库;
3、严格按照《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品质管理制度、相关图纸、检验标准及客户特殊要求进行产品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如实填写在《进料日报表》上;
8、质量策划及各种矫正与预防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
《质量管理学》课程学习指南

《质量管理学》课程学习指南一、使用教材和参考书本课程采用由中国计量学院宋明顺等编著的《质量管理学》作为教材。
主教材信息:宋明顺,《质量管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2.3。
辅助教材信息: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焦叔斌译,约瑟夫·M,朱兰著.朱兰质量手册(第5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马逢时.六西格玛管理统计指南-MINITAB使用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参考书目:[1]宋明顺等.质量管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2.3;[2]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3]焦叔斌译,约瑟夫·M,朱兰著.朱兰质量手册(第5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4]马逢时.六西格玛管理统计指南-MINITAB使用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5]马林,何桢.六西格玛管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6]唐晓芬.六西格玛核心教程(黑带读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3;[7]陈志田.质量管理基础(第三版),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5;[8]龚益鸣.质量管理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4091—2001常规控制图,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3;[10]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管理司.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11]韩福荣.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2]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学(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13]韩之俊,许前.质量管理,科学出版社,2003.3;[14]林荣瑞.品质管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1;[15]刘宇.顾客满意度测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8;[16]秦现生.质量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2.12;[17]程爱学,徐文峰.质量总监,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4;[18]孙静.接近零不合格过程的质量控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19]孙静,张公绪.常规控制图标准及其应用,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7;[20]谭跃雄.现代质量管理学(修订版),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1;[21]伍爱.质量管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8;[22]周纪芗,茆诗松.质量管理统计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9;.[23]尤建新,张建同,杜学美.质量管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8.1;[24]于善奇.质量专业常用统计技术,华龄出版社,2003;[25]张公绪,孙静.质量工程师手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9;[26]张公绪,孙静.新编质量管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27]张晓东,安景文,濮津.质量机能展开——质量保证的系统方法,中国计量出版社,1997.6;[28]张性原.设计质量工程,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29]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实验室注册评审员培训教程,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30]梁工谦.质量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31]程国平.质量管理学(第2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5;[32]董文尧,张熙,张岩.质量管理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0;[33]蒋腊芳,宋敏.质量管理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1;[34]同淑荣.质量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11.6;[35]王明贤.现代质量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2;[36]韩可琦.质量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二、教学目的(课时、先修课程)《质量管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
东风汽车品质管理基本知识

东风汽车品质管理基本知识目录第一章基础知识一、综合知识二、质量管理术语三、ISO9000标准知识:四、检验与测量知识第二章冲压知识一、综合二、选择题第三章焊装知识一、综合二、选择题第四章涂装知识一、综合二、选择题第五章部品知识一、综合二、选择题三、计算题四、画图五、阐述第六章整车知识一、汽车知识二、综合三、VES基准四、选择题五、阐述:第一章基础知识一、综合知识1、股份公司的品质方针是:东风汽车,精益求精,竭诚服务,用户至上。
2、股份公司的品质政策是:顾客满意,持续改善,全员参与。
3、股份公司的品质保证五原则是: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后工程就是客户、落实本工程的自主品质保证、创造超越客户需求的售后服务品质、为客户创造价值,提高客户的信赖感。
4、股份公司质量月活动的理念是:品质改善诚信东风5、股份公司质量月活动的主线是:以提高过程控制和市场竞争力。
6、公司质量月活动主题:质量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7、公司质量月活动活动目的是:完成2008年度质量目标、落实下半年品质工作计划、构建、完善公司全流程品质保证体系、通过质量月活动贯彻公司品质方针。
8、股份公司品质例会具体有那些?月度品质委员会、供应商月度改善例会、QRQC改善例会、MQIC市场品情会9、股份公司主要质量KPI是什么?PPM、PDI、VES、整车资金赔偿率10、股份公司现生产中主要导入了那些日产管理体系?PPM、PDI、VES、MQIC、方针目标管理11、股份公司最高管理者代表是谁?刘耀平12、股份公司VES评价主要选用了几种? A-VES、CS-VES13、请回答公司给你单位下达的08年的质量课题14、股份公司08年质量KPI指标是:PPM:250;PDI:1.83%;VES:金霸17;整车资金赔偿率0.65%15、请从后工程就是客户,提高顾客的满意度的角度描述你所从事的检查工作的内容,并画简易流程图。
包括:检查岗位名称、主要检查的零件或总成名称并选其中一个主要零件或总成描述主要检查项目、频次,使用的量、检具的名称及其应有的精度等级,做哪些记录,主要依据检验工艺卡中引用的标准,检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的处置,存在什么样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
三合一体系基础知识

“三合一”管理体系,即国家采用公认的现代国际标准,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的综合管理体系,进行检验,合格后给予颁发证书。
现代企业大都集上述三大管理体系于一身,简称“三合一”管理体系。
因为通过这几个管理体系认证,也就证明你这个公司有能力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考虑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同时又能关注职工的生活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服务于这个社会,才能立在当代功在千秋!第一章概述一、三个标准的名称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 《质量体系要求》;GB/T24001-1996 idt 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OHSMS1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二、ISO的概念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缩写代号,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国际标准代号。
如ISO9001、ISO14001即为该组织颁布的顺序号为9001和14001的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于1947年,是非政府性的国际组织,也是规模最大的国际标准化团体,其成员包括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600多个技术组织。
中国是ISO的成员国并且是ISO的发起国之一。
三、三个体系的相同点□ 都是自愿采用的管理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 都遵循相同的管理系统原理,通过实施一套完善的系统标准,在组织内建立并保持一个完善而有效的形成文件的管理体系;□ 通过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改进,对组织的相关活动、过程及其要素进行控制和优化,达到预期的方针、目标;□ 三个体系在结构和要素等内容上存在相同和相近之处;□ 目的均在于消除贸易壁垒,又都可以成为贸易准入条件;□ 三个体系均在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审核的要求下,三个体系的实施均涉及认证审核、认证机构、审核员以及对认证机构及审核员的认可等内容。
品质相关培训课程(两篇)2024

引言概述:本文将围绕“品质相关培训课程(二)”展开详细的阐述。
在现代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品质是企业发展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不断培养和提升员工的品质意识和技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不同方面的品质相关培训课程,包括品质管理体系培训、基础质量知识培训、持续改进培训、问题解决技巧培训以及内审员培训。
正文:一、品质管理体系培训1.品质管理理论知识培训:介绍品质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包括ISO9001等质量管理相关体系标准的理解,帮助员工全面理解品质管理的重要性和目标。
2.品质管理工具培训:介绍常用的品质管理工具和方法,如流程图、鱼骨图、品质控制图等,帮助员工掌握运用这些工具进行品质问题的分析和改进的技巧。
二、基础质量知识培训1.生产工艺和流程培训:介绍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检验测试等环节,帮助员工了解整个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品质问题和风险。
2.产品质量知识培训:介绍产品质量的基本知识,包括产品规格、缺陷分类和评估标准等,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产品质量意识,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顾客满意度。
三、持续改进培训1.DMC方法培训:介绍DMC(Define、Measure、Analyze、Improve、Control)改进方法的原理和步骤,帮助员工掌握问题解决和过程改进的方法和技巧。
2.Kzen活动培训:介绍Kzen(改善)活动的目的和方法,帮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改进流程,实现持续改进的目标。
四、问题解决技巧培训1.5W1H方法培训:介绍5W1H(What、Why、Where、When、Who、How)方法的应用,帮助员工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避免问题延误和扩大。
2.根本原因分析培训:介绍根本原因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如5Why分析、鱼骨图分析等,帮助员工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五、内审员培训1.内审员角色和职责培训:介绍内审员的角色、职责和要求,包括对品质管理体系的审核和评估,帮助员工了解内审员的重要性和职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质管理的基础知识规划(doc 9页)一、做好品质要有三要:1、要下定决心:上至最高管理者、下至每一个基层员工都要下定决心,提升品质。
2、要教育训练:有决心还要具备能力,能力则来自于不断的教育训练。
3、要贯彻执行:全体动员,进行品质活动。
二、几位国际品管大师及《日本工业规格》对品质管理归纳的结论为:1、品质管制是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方法,是经营的思想革命。
2、品质管制将公司内尚未协调的各种管理活动综合成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
3、品质管制是管理工具,藉此授予品质管制方面的职权与责任,以解除管理上的不必要细节,而全力于品质保证的工作。
4、品质管制体系指发展、维持及改进产品品质的管理范围。
5、品质管制是集合全公司全员的智慧与经验,活用组织体系,促进企业内所有的人、事、物之改善,而达到最经济之生产,满足客户之需要。
三、如何管理品质:1、重视制度,实旋标准化:在公司组织内,应给予品管部门一级部门之位阶,并制订品管部门工作职责及運作系统。
2、重视执行:品质管理涵盖4个步骤:a、制定品质标准b、检验与标准是否一致c、采取矫正措施并追踪效果d、修订新标准3、重视分析:近代品质管制应用突飞猛进,主要得力于统计分析手法的应用,企业的品质要做好,应配置对品管手法熟练的人员。
4、重视不断的改善:品质管制在于三个层次:a、品质开发b、品质维持c、品质突破5、重视教育训练:品质管制之成败在于品质意识及危机意识,品管人员及全体员工应经常有计划地接受品管训练,推行品管方能凑效。
6、常用改善循环:常用PDCA循环改善(P:计划 D:执行 C:改善 A:查核)7、执行5S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定义:以点的形式在坐标系上画出两个对应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的图。
作用:用于确认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关系,有助于判明原因真假。
4、直方图:定义:对同一类型的数据进行分组、统计,并根据每一组所分析的数据量画出柱子状的图。
作用:弄清众多数据的分布状态,了解总体数据的中心和变异,并能以此推测事物总体的发展趋势。
5、检查表:定义:以表格的形式,对数据进行简单整理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作用:简便、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
6、层别法:定义:按某一线索对数据进行分门别类、统计的方法。
作用:寻找出数据的某项特性或共同点,对现场中的即时判定有帮助。
7、控制图:定义:用统计方法分析品质数据的特性,并设置合理的控制界线,对引起品质变化的原因进行判定和管理,使生产处于稳定状态的一种时间序列表。
作用:A:可以判定品质是处于稳定的状态还是处于异常状态。
B:可以确认不良对策是否有效。
C:可用作日常品质维持管理的重要工具。
新QC七大手法为: 1、系统图,2、亲和图,3、关联图,4、箭条图,5、矩阵图,6、PDPC法,7、矩阵数据解析法六、AQL抽样标准:从群体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样本,经过试验或测定以后,以其结果与判定基准作比较,然后利用统计方法,判定此群体是合格或不合格的检验过程,谓抽样计划。
七、品管各工作职责:1、IQC:进料检验;2、IPQC:制程巡检;3、QA:出货抽查,品质稽核,客户抱怨处理;4、QE:品质工程师;5、SQC:统计品管;6、FQC:制程在线检查7、内审员:内审员全称叫内部质量审核员,通常由既精通ISO9000国际标准又熟悉本企业管理状况的人员担任。
按照ISO9000 标准的要求,凡是推行ISO9000的组织每年都要进行一定频次的内部质量审核,内部质量审核由经过培训的有资格的内审员来执行审核任务。
所以,凡是推行ISO9000的组织,通常都需要培养一批内审员。
内审员可以由各部门人员兼职担任。
8、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这一职位名称是ISO9000标准的专用名词,它特指推行ISO9000的组织中主管质量管理体系的高层管理人员。
按照ISO9000标准的规定,管理者代表,除了其原有职责外还具有如下三个职责和权限(参照ISO/DIS 9001标准):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得到建立和保持;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管理的绩效,包括改进的需求;c.在整个组织内促进"以客户为中心"意识的形成;此外,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八、质量方面术语和定义:质量:产品过程或服务所具备的满足明示或隐含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质量控制:为达到质量要求而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质量保证:为使人们确信某产品或服务能满足特定质量要求所必需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质量方针:由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正式颁存布的总质量宗旨和目标。
质量管理:制定和实施质量方针的管理职能,是公司全而管理职能的一个方面。
质量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责任所需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
九、公司各个环节怎样做好质量工作:1、质量管理、检验a.主要工作内容为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把关。
贯彻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原则。
b.制定各类质量标准,检查执行情况。
c.制定质量管理方案和实施计划,组织、协调并监促该计划的完成。
d.清查客户抱怨事件的质量原因,检查各种制度的执行情况。
e.参与设计方案审查、工艺审查及试制鉴定工作,进行可靠性管理。
f.评价产品质量,进行质量管理教育。
收集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意见,根据质量情报,对产品质量作出评价。
g.做好质量管理中的各项记录工作,规定其保管方法和年限,指定专人妥善保管。
h.制定相应的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减少因人而异而出现的检验失误。
i.为提高检验效率并保证检验工作的质量,开发新的检验工具,或采用先进设备进行檢验。
妥善保管檢验工具,测量仪器。
j.进行工序检验。
包括首件、巡回和檢验站檢验,随进统计不合格数,及进查明原因,迅速反馈给各有关部门。
k.对原材料、外购件进行接收检验,查验各类合格证明和檢验凭证。
l.出厂检验。
主要是性能、安全性和外观性检验。
2、产品开发、技术a.收集和分析技术情报和质量信息。
b.对市场现有产品、消费偏好和需求进行分析,找出公司产品之不足之处。
c.在设计中采用标准原材料、零部件,确定设计、制图、工艺标准公差和视觉检查标准。
d.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进行安全性、可靠性、价值工程分析。
e.对新技术、新材料先行试验,对样机、样品进行实验室和现场试验使用。
f.形成设计、评审、更改设计和程序和规范。
g.设计审查与工艺验证,对样机进行鉴定。
h.进行工序能力研究,充分利用现有设备。
i.编制可行的原材料、零部件及装配工序计划,向操作工人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书。
j.设计、制造或购买特殊生产及檢验、测理设备。
k.新产品、老产品改进首轮试生产,调整工序计划,之后才能正式投入生产。
l.保管技术文件。
对产品图纸、工艺规程妥善保管。
发放、回收、修改、销毁技术文件,应按规定程序进行。
3、采购a.选择最佳供应商与外协单位,确保供应质量、数量和服务,价格较低。
b.在供货合同中列明所有质量要求。
c.考查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状况,可驻厂进行质量监督或抽查。
d.催促履约,对进货进行检测,上报不合格品情况,与供商品交涉退货、索赔。
4、制造a.生产监督和检验,在各关键阶段对产品进行测试。
b.实施工序控制。
通过各种方法,判断工序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质量数据的波动是否合理,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等。
出现偏离标准或异常状况时,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
c.维护生产和试验设备,检查各种仪器。
d.标注原材料和产品,使之可追溯。
e.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查明出现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对措施实施效果进行研究。
f.管好在制品,督促作业者对加工件实行自检。
落实“不合格品不流入下道工序”的规则。
5、业务a.记录顾客订货合同或购买中的所有要求,尽量满足之。
b.负责从发运、收货、存贮、拆包、安装、调试及售后服务一系列工作,保证各环节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必要时对产品功能进行试验。
c.考虑运输方式和周期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d.注意产品证书随同货物发出,有关用户服务卡回收立档。
e.对顾客提供技术服务和纠正使用缺陷。
f.收集用户反馈意见,受理用户投诉。
6、仓储a.各类物料按储存备件,分区隔离存放。
仓储要求和警示张贴于库区和物料上。
b.未经许可人员,不得进入仓储区。
c.采取适当措施,调节通风、采光、温度、湿度等保存物料,定期极查盘点,及进发现受损品并上报处理。
d.建立严密的收、发货程序,按先进先出发货。
7、动力a.负责制定设备动计划,制定设备更新计划,进行日常维护、保养设备。
b.保证设备运转处于良好状态。
注:其他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责和任务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特点制定。
十、总结:品质管理不是那一个部门或那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公司所有成员的共同责任,需要明白的是: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要从每一个小小的环节都要去考虑,综合起来才能做好整个产品的品质,要懂得:下一工序就是客户的道理。
十一、每个员工怎样配合公司做好品质:a)较强的反应能力与思维能力;b)明白下一工序就是客户;c)按规范标准作业;d)做好自主检验;e)异常现象及时上报;f)设备工具、检测仪器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g)物料管制与周围环境整理;h)热爱工作,有高度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