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土工业的污染及治理分析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9bea6a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2.png)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稀土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之一。
稀土广泛应用于电子、石化、照明等领域,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然而,稀土的开发和加工过程中,往往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进而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稀土开采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和水,这些化学药剂往往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被带入到水体中。
同时,稀土开采和加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水和尾矿等,这些物质也会被排放到土壤中,对土壤造成污染。
治理稀土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首先要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的产生。
稀土开采、加工企业,应该选择实行环保措施比较完善的生产工艺,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
同时,也需要对企业的环保意识进行加强,增强企业环保责任感,避免追求短期利益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
对于已经存在的污染问题,需要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
针对稀土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和尾矿,可以采用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方法等治理技术,对沉积物进行清理,达到去污、减污的目的。
针对水污染,可以建设废水处理厂,选用适当的处理技术,将废水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同时,也需要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保执法力度,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和惩处。
除了企业和政府,每个人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环保责任,遵守环保法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减少用塑料袋,多使用环保袋和可回收袋,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等。
综上所述,稀土开发虽然给现代工业带来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的产生,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加强环保法制建设和管理,同时每个人也拥有环保责任,共同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我国稀土采选冶炼环境污染及对减少污染的建议
![我国稀土采选冶炼环境污染及对减少污染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d55d40d844769eae009ed8d.png)
我国稀土采选冶炼环境污染及对减少污染的建议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100038) ○王国珍 1、稀土工业发展概况我国稀土工业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建厂,经过4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生产国、稀土产品消费国和出口国。
我国是世界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稀土资源储量2700万t(以氧化物计),占世界稀土资源储量的30%以上,稀土资源储量基础8900万t,占世界稀土储量基础的59%。
钇资源22万t,占世界钇储量54万t的41%,全世界钪储量约200万t,我国拥有钪资源是最多的国家,仅长江淤砂中含钪的矿物平均钪8.85g/t,每年流过重庆境内的钪量254t,潜在的经济价值较大。
我国科技人员针对稀土矿物资源特点,研究开发了一系列的采、选、冶炼分离提取技术,并使其产业化,其中有的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
稀土工业的发展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几十年的不懈奋斗,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用于生产,使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05年稀土产品产量达到了11.9万t(以REO计),冶炼分离产品产量达到了10.39万t,其中高纯产品商品量约占总商品量的49%,基本实现了产品结构的合理化。
“十五”以来稀土开发应用研究,不论在传统应用或高新技术应用领域,都不断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升级,而且还极大地刺激了新产业的出现,稀土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05年国内稀土产品消费量(REO) 51900t,各类各级稀土产品出口量达到5.53万t(含稀土磁体)。
我国稀土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稀土产品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随着稀土工业的发展,稀土采、选、冶炼生产过程中“三废”对环境污染是比较严重的,应该引起我们稀土企业的高度重视。
2、稀土采、选、冶炼“三废”对环境的污染我国稀土矿已开采利用的主要有,内蒙包头白云鄂博矿、四川攀西地区的冕宁牦牛坪矿、南方七省离子吸附型矿、山东微山矿和广东、湖南独居石矿。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5fac2b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1.png)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引言稀土是一类十分重要的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冶金、光学、电子、磁性材料、电池、催化剂、环境保护等领域,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材料。
随着稀土矿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一系列环境问题和污染随之而来。
本文将就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展开研究。
一、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1. 土壤污染稀土矿的开采和加工会释放大量的废渣和尾矿,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这些有害物质渗入土壤,破坏了土壤的生态系统,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品质。
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积累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2. 水污染稀土矿的开采和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各类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和金属离子,若随意排放到水体中,将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乃至整个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3. 大气污染稀土矿开采和冶炼中产生大量的粉尘、烟气和废气,其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和微粒物质。
若不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处理,这些废气将直接释放到大气中,不仅会影响周边环境的空气质量,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1. 加强技术改进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装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通过加强技术改进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稀土开发和加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2. 加强污染治理对于已经存在的稀土矿区污染现象,要加强治理工作,建立污染土地的修复机制,采用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手段对土壤进行治理和修复,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3. 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稀土开发企业的排污许可制度,对其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废渣等进行严格的监测和管理,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立法,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稀土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和处理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对不遵守规定的企业进行严厉的惩罚。
5. 推广绿色开发促进绿色开发,加强对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推广绿色矿山、高效冶炼等绿色技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稀土产业问题与对策
![稀土产业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231aa9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f.png)
目的与意义
针对稀土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 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稀土产业的可 持续发展。
对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稀土产业的 竞争力,推动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快速 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02
稀土产业现状及问题
全球稀土产业现状
全球稀土需求持续
增长
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全 球对稀土的需求不断攀升,尤其 在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电子产 品等领域。
稀土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 附加值,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稀土产业的政策制定需要综合考虑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产业发展和国际 贸易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展望
1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 入人心,稀土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 机遇。
控制稀土出口数量,提高出口关税,保护国内稀土资源。
技术对策
01Leabharlann 0203研发新技术
推动稀土产业技术进步,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 加值。
提升装备水平
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 技术,提升我国稀土产业 装备水平。
加强产学研合作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 构合作,共同开展稀土产 业关键技术研究和成果转 化。
市场对策
稀土产业问题与对策
目录
• 引言 • 稀土产业现状及问题 • 稀土产业问题对策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稀土产业是全球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 键支撑,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航 空航天、国防等领域。
稀土资源在我国具有丰富的储量和产 量,但近年来稀土产业发展面临一系 列问题,如资源过度开采、环境污染 、产业结构不合理等。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fc999e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b.png)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冶金、化工、医药等领域。
稀土开发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和污染,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对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1. 土壤污染稀土矿床中的稀土元素在矿石中常以氟磷酸根存在,矿石中的氟磷酸根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就会与水蒸气形成氢氟酸,导致土壤酸化。
酸性土壤中稀土元素溶解度增大,容易被植物吸收,而且氟离子也会与植物体内的钙结合,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土壤生态系统的失衡。
2. 水体污染稀土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稀土元素和有毒金属,一旦排放到水体中就会对水质造成污染,不仅会对原生动植物造成伤害,还会从食物链传递至人类。
稀土开发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和剥离剂等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3. 大气污染稀土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尘埃和有害气体,对周围的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和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二、污染治理措施研究1. 防治土壤污染为防止稀土矿石中的氟磷酸根被暴露在空气中形成氢氟酸,可以通过铺设覆盖层、喷洒固化剂等方式进行处理。
对于受到污染的土壤可采取生物修复、植被修复等手段进行治理。
2. 废水处理废水处理是稀土开采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生物降解、化学絮凝、物理沉淀等方式,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剔除,达到排放标准,避免对水体造成污染。
3. 大气污染治理大气污染的治理可以采取加装除尘装置、喷雾处理、尾气治理等技术手段,有效减少稀土开采过程中的尘埃和有害气体排放。
4. 产业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改变传统稀土开采的采矿、选矿、冶炼等传统工艺流程,采用更加环保、高效的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5. 立法和监管加强对稀土开采过程的立法和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稀土开采环保管理制度,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和问责力度,形成约束机制,保护环境资源不受侵害。
中国稀土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中国稀土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af108677e21af45b307a8c0.png)
中国稀土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稀土是一种稀缺的战略资源,对中国稀土资源的长期习惯性依赖使美日等国对中国稀土出口的管制变得异常敏感。
一方面,这些稀土进口大国迅速调整本国的稀土战略;另一方面,这些国家通过外交渠道、国际组织等不断向中国施压。
然而,中国的稀土控制政策有其自身的政治经济考虑,并不是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无视。
虽然中国稀土案以败诉告终,但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中国管制稀土依旧具有政策的正当性及应对策略的适合性。
关键词:稀土案;出口配额;政治经济学分析1 中国稀土行业的现状1.1 中国稀土行业发展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缺乏长远的战略发展眼光,国内稀土企业无序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对内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对外则是低价倾销和稀土定价权的丧失。
政府控制生产总量、力图实现可持续开发的宏观调控并未收到预期成效,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计划在实践中裹足不前。
中国顶着世界最大稀土供应国和消费国的大帽子,却始终行走在稀土产业链的中上游微利领域,在高端技术领域的成果乏善可陈,专利技术往往受制于人。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中国在国家层面逐步加大对稀土的规范管理力度,尤其是2010年以来,一系列强力政策接连出台,如2011年1月24日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12年6月2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2012年7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等,稀土业整合重组工作渐趋推进。
不过要成为真正的稀土强国,中国依旧任重道远。
1.2 中国稀土行业出口现状1990年以前,整个稀土国际市场被美国、欧洲、俄罗斯所垄断;90年代初,随着中国出口放开,大量企业开始从事稀土出口贸易。
随着出口竞争的加剧,中国稀土开始成为国际稀土市场“老大”。
到2011年底,中国稀土供应量超过世界需求的90%。
但稀土资源的过度开发,不仅直接导致未来资源总量的减少,也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等突出问题。
稀土产业发展对环境污染及处理技术的挑战
![稀土产业发展对环境污染及处理技术的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eff48d6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5.png)
稀土产业发展对环境污染及处理技术的挑战稀土,这一被誉为“工业维生素”的重要资源,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高科技电子产品到新能源汽车,从航空航天设备到医疗器材,稀土的应用无处不在。
然而,稀土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稀土的开采和加工过程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污染物排放。
在开采环节,通常需要大规模的挖掘和爆破,这不仅会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导致水土流失和生态失衡,还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同时,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尾矿,如果处理不当,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并可能通过雨水冲刷和渗漏,污染周边的土壤和水体。
在稀土的分离和提纯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化学试剂,如盐酸、硫酸、草酸等。
这些化学物质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的酸碱污染,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生长,威胁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此外,稀土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放射性物质,如铀、钍等,这些放射性元素若进入环境,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的潜在危害。
面对稀土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处理技术和措施。
首先,在开采环节,可以推广绿色开采技术,如采用原地浸矿法等,减少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的破坏。
同时,加强对废渣和尾矿的综合利用,例如将其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或者进行无害化处理后进行填埋。
在稀土分离和提纯过程中,应积极研发和应用新型的环保工艺和设备,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量,并提高废水、废气的处理效率。
例如,采用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技术等,可以提高稀土的分离纯度,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对于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和废渣,需要采用专门的处理方法,如放射性衰变处理、固化处理等,确保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然而,要实现这些处理技术的有效应用,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可能难以承担。
另一方面,环保技术的更新换代较快,企业需要不断跟进和学习新技术,这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7dc1a0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6.png)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稀土元素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子产品、汽车制造等领域。
稀土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并给周边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本文将对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进行研究探讨。
一、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1. 土地破坏:稀土矿开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部分地区土地破坏严重,原有的植被被破坏,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2. 水资源污染:稀土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矿石渣和废水,其中含有丰富的重金属元素和化学物质,严重污染了周边的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对当地的水资源造成了影响。
3. 大气污染:稀土矿开采和加工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粉尘、废气等污染物,对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
4. 生物多样性丧失:稀土矿山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大量的植被被破坏,导致当地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
二、污染治理措施研究1.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对稀土开发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和控制,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体系,加强对稀土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2. 推进清洁生产技术应用:鼓励稀土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3. 加强生态恢复和植被保护:稀土开发过程中造成的土地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需要加强生态恢复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植被保护和恢复,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4.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稀土企业应当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履行环保义务,推动企业做好环保措施,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 强化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对稀土企业的准入和退出管理,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采取严厉措施,确保企业的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三、结论稀土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治理。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进清洁生产技术应用、加强生态恢复和植被保护、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强化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是解决稀土开发环境问题的关键。
稀土行业的环境污染与治理措施
![稀土行业的环境污染与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206d15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2.png)
稀土行业的环境污染与治理措施稀土是一类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如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
然而,稀土的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稀土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稀土行业的环境污染首先体现在开采阶段。
稀土矿石存在于含稀土矿床中,然而,矿床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矿渣和废水,其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这些废渣和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土壤和水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在稀土矿石加工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和废液。
首先,稀土矿石需要经过破碎、浮选等工艺,这些过程会产生大量粉尘。
其次,稀土的分离提纯过程中需要使用酸碱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使用后会产生废液。
这些废弃物和废液中也会含有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针对稀土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监管,对稀土行业的开采和加工环节进行监督,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其次,推行“循环经济”理念,鼓励稀土企业进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
此外,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对废渣进行处理,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确保废渣符合环保标准。
另外,稀土行业可以采用节能减排的技术手段,降低能源的消耗和排放的污染物。
例如,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稀土行业也应该加强对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提高员工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和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
此外,政府在稀土行业的环境治理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稀土行业的管理和监管。
对环境违法行为要严肃处理,加大对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形成较强的法律威慑力。
总之,稀土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加强环境监管,推行循环经济理念,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培养员工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政府管理和监管,这些都是解决稀土行业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措施。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adaee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f.png)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稀土元素是一类重要的战略资源,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医疗器械、军工设备等领域,对于现代工业和科技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也给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进行研究,旨在找到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稀土矿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稀土矿废水的排放,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对周围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在稀土矿开采、选矿、冶炼等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处理,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和湖泊中,严重破坏了水环境的生态平衡。
稀土矿矿区的生态破坏,大规模的开采活动导致了大片的土地毁坏和植被破坏,矿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生物多样性遭到了破坏。
稀土矿的开采和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放,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不仅影响了周围的空气质量,也加剧了全球变暖和酸雨等环境问题。
稀土矿的开发利用也将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其中包括尾矿、渣泥等,这些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是一个长期的难题,如果随意堆放或者填埋,将给土地和水体带来严重的污染。
针对以上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才能有效地减轻稀土开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理:加强对稀土矿废水的治理。
通过加强矿区的排水系统建设,收集和处理产生的工业废水,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技术处理,减少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的排放,达到达标排放的要求。
加强稀土矿矿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通过加强矿区的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实施生态恢复工程,恢复矿区的自然生态系统,提高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
加强对稀土矿冶炼过程中的气体排放的治理。
采用洁净煤技术或者其他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燃煤工业锅炉,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降低大气污染的程度。
加强对稀土矿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037d8a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b.png)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稀土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如下:1. 水污染:稀土开发过程需要大量的水源,而选矿、提取和精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往往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有机物和酸性物质,直接排放或渗漏到环境中会造成水体的污染。
2. 土壤污染:稀土开发会产生大量的尾矿和废渣,其中可能含有剧毒物质和重金属元素,这些物质会被土壤吸附和富集,导致土壤的污染。
3. 大气污染:稀土开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气,其中含有有害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4. 生态破坏:稀土开发往往需要开垦大片的土地,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针对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污染治理措施:1. 加强技术改造:对稀土开发过程中涉及的设备和工艺进行改进,减少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产生。
采用封闭式的生产工艺,有效防止废气和粉尘的排放,以及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减少废水的排放强度。
2. 强化污染物控制:加强对稀土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中有害物质的监测和控制。
加强对重金属元素的监测,采取合适的净化技术,减少重金属的释放和富集。
3. 推广资源综合利用:稀土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可以通过合理的分离和回收技术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
4. 加强环境管理: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和管理体系,加大对稀土开发企业的监督力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时发现和纠正环境问题,确保稀土开发过程的环境安全。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强化污染物控制、推广资源综合利用和加强环境管理等措施,可以尽量减少稀土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
![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f2a0ab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3.png)
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稀土是一类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高科技产业、新能源、环保技术等许多领域。
然而,稀土的采集和加工过程却常常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实现稀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成为了迫切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并提出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环境问题与稀土行业稀土行业在采集、选矿和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等。
这些废物对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严重危害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此外,稀土冶炼还消耗大量的能源,导致碳排放增加,对气候变化带来不利影响。
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措施为了解决稀土行业的环境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首先,采集和加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废物的排放,建立废物处理设施,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处置。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对污染物的排放和环境质量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此外,还应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绿色发展与稀土行业争取绿色发展是稀土行业的重要目标。
稀土企业应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碳排放。
此外,要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例如,将废弃物作为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减少对原材料的依赖,降低环境压力。
同时,政府应加强政策指导,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为绿色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稀土行业的环境责任与企业行动稀土企业应当承担起环境责任,主动采取行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保方案,并落实相关措施。
其次,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环境意识,确保员工遵守环境保护规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交流,增强社会责任感,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结论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紧迫的课题。
只有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才能实现稀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
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共同努力,共同为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ab2fba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1.png)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稀土是指地球表层中分布相对稀少的17种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众多高科技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稀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和污染已经成为压倒性的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显著。
本文将探讨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水资源污染:稀土开采过程中常常用强酸或强碱溶解稀土矿石,其废水含有大量有害化学物质,如重金属、浮选试剂等,直接排放会对地下水、河流等水资源造成污染。
2. 大气污染:稀土加工会产生大量尘埃、有机废气、酸雾等,其中二氧化硫可以转化为酸性沉降物,加剧酸雨污染;氟气排放不仅会造成大气污染,还会对周边植被、动物和人类造成危害。
3. 地表覆盖破坏:稀土矿区开发会破坏大面积地表覆盖,打碎山体、掏空矿山等行为都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以上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治理措施:1. 应对水资源污染问题,可以采用前处理和后处理相结合的方法。
前处理主要包括酸化中和、溶液沉淀等;后处理主要是采用生物、化学处理等方法净化废水。
2. 处理大气污染需要综合运用技术手段,如使用低氟工艺清除氟气等,使用固体废弃物粉尘控制技术,或者通过建立机械、电气、化学和生物净化系统等方式。
3. 为减少地表覆盖破坏,应优先选择利用既有设施、避免新建设备和添加新设施的改造,通过控制开采规模、调整开采布局等措施减少矿区占地。
总之,稀土开发污染问题的治理是一项复杂而迫切的任务。
应加强对稀土开发环境问题的监测,建立完善环保法规,推行绿色开采技术,才能有效减少稀土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使人们得以更加安心地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e9acb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64.png)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近年来,随着稀土产业的迅速发展,它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
稀土开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污染稀土开发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的尾矿和废渣,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有害金属和酸性物质,这些物质很容易污染周边土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水体污染稀土开采和加工中需要用大量的水,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比如镉、铬、铅等金属元素,这些物质会对水体造成很大的污染。
在不严格的环境管理下,这些有害物质很容易进入周围的地下水源和河流中,从而影响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
3.空气污染稀土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气,其中含有严重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物质,这些物质都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成分。
而如果加工企业没有实施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进入周边空气中,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如何有效地治理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呢?下面提出几点建议:1.压缩产能当前,国内稀土产量已经超过全球总产量的90%,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中国南方的广西、云南等地。
然而,稀土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为了减少环境压力,必须限制产能。
这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共同制定限制和管控措施,以确保企业能够合法生产,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压力。
2.完善污染防治措施为应对稀土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风险,企业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严格实行环境保护措施。
企业可以加强废气和废水的处理,采用新型净化技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同时,政府需要加强稀土产业的监管,确保企业能够严格执行相关的环保政策,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3.加大科技支持科技进步对于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例如,通过得益于新型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占优压铸的量,对环境美化发挥积极作用;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以使尾矿挖掘后的土石、降解木材等转变为有利于农业的沼液等;加强欧美国家稀土采矿技术的传递,使中国的稀土开采工艺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未来将可达到一种最低排放标准。
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
![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3c2ea5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e.png)
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稀土是一类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电子、军工、新能源等众多领域。
然而,稀土开采和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实现稀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行业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
一、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措施1. 加强资源管理与保护稀土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加强稀土矿产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规范稀土矿的开采和使用,限制非法开采和盗采活动。
同时,加强对稀土矿山的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矿山的可持续经营和环境友好。
2. 推进清洁生产技术稀土生产过程中常伴有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排放物,严重污染了周边水体、大气和土壤。
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是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稀土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降低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稀土行业应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确保生产过程的环境质量。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废水、废气和废渣进行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同时,加强对稀土企业的环境执法力度,对违规排放和环境污染行为进行处罚,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
二、稀土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稀土资源的利用率较低,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必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降低稀土材料的消耗量,并改进稀土的回收利用技术。
此外,促进稀土产品的高值化利用,开发更加环保和节能的替代品,减少对稀土资源的需求。
2. 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稀土行业与其他相关行业存在较大的协同效应,通过促进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和协同发展,可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例如,稀土行业与新能源行业合作可以推动电动车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应用;与环保行业合作可以共同开展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
3. 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是稀土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492f34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2.png)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稀土是指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具有高添加值和广泛应用前景的一类金属元素。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对稀土的需求不断增加,稀土开发也随之快速发展。
稀土开发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环境问题和污染,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
稀土开发所需的矿石开采和处理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固体废弃物。
大量的废弃物堆积在开采区附近,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废弃物中可能还存在放射性元素,如果处理不当会对附近的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稀土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泥浆和废水。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引起水质污染,严重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由于稀土矿石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放射性元素,这些元素在废水中的富集程度更高,增加了水体污染的风险。
稀土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也是一个环境问题。
稀土加工通常需要高温煅烧,产生大量的烟尘和尾气。
这些废气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和气溶胶粒子,对周围的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和污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理:1. 强化矿山环境保护。
加强对矿石开采和废弃物处理过程的监管,要求矿企采取措施减少固体废弃物对土壤的影响。
对于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废弃物,要进行专门的安全处置,防止对环境造成进一步污染。
2. 加强废水处理。
对稀土开发中产生的废水要进行有效处理,主要包括化学沉淀、吸附、膜分离等技术。
处理后的废水要达到相关水质标准,确保不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可以加强废水的再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
3. 控制废气排放。
稀土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应通过排放口进行处理,采用过滤、除尘等技术将有害物质和颗粒去除,确保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可以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煅烧这一高污染过程的依赖。
4.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建立稀土开发项目的环境监测体系,定期监测矿山周边土壤、水质和空气等环境指标,对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
稀土矿产开发中的污染和治理现状
![稀土矿产开发中的污染和治理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f0a8f48cc22bcd127ff0ca2.png)
稀土矿产开发中的污染和治理现状摘要:我国是稀土大国,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地点,根据稀土矿的类型不同,各地区使用湿法或火法冶炼的方式进行稀土冶炼。
在稀土生产过程中也伴随着尾矿、废水、废气、粉尘等工业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本文对目前我国的稀土矿产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对污染治理和环境恢复的一些建议和措施,力求实现绿色稀土工业的目标。
关键词:稀土;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生态恢复Pollution and Control Statu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are Earth MineralsAbstract:China is a large rare earth country,rich in mineral resources and full of range。
wet or fire smelting methods was employed for rare earth smelting accordingto the types of rare earth mines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locations。
The rare earth production process is also accompanied by tailings,waste water,waste gas,dust and other industrial waste on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Here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rare earth minerals in China was analyzed,and som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for pollution control and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are discussed in an effor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green rare earth industry。
稀土提炼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与治理策略研究
![稀土提炼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与治理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c22bb3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8.png)
稀土提炼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与治理策略研究稀土元素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用广泛,从电子产品到清洁能源技术,都离不开稀土的贡献。
然而,稀土提炼过程中却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对稀土提炼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治理策略。
一、稀土提炼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稀土提炼过程中主要涉及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废水污染:稀土提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这些污染物进入水环境后,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并且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2. 废气排放:稀土提炼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硫化物、氮化物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3. 固体废弃物处理:稀土提炼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富含有毒有害物质,如氧化稀土和放射性物质。
这些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会导致土壤污染和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二、稀土提炼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治理策略为了减少稀土提炼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废水治理:采用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如生物处理、化学沉淀、离子交换等方法,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去除和转化,使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 废气治理: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技术,如干法脱硫、湿法脱硝等方法,对废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捕集和转化,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 固体废弃物处理:采用安全可靠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如高温焚烧、固化填埋等方法,对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4. 资源循环利用:稀土提炼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可以通过回收利用的方式减少对原料的需求,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压力。
5. 管理规范和监督加强:建立完善的稀土提炼过程管理规范,加强监督执法,严格控制排放标准,确保稀土企业的环境行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9d96a6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62.png)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污染治理措施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深入发展,稀土元素已经成为了高科技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今天,稀土元素已经被广泛用于诸多领域,如计算机、手机、LED灯等等。
然而,由于稀土开发过程中大量耗费水、电等资源,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和破坏。
因此,如何治理稀土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关注焦点。
首先,稀土开发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等。
以水污染为例,稀土开采和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酸性物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进入水体,会使水体酸化、重金属浓度升高等,严重危害着水源资源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治理措施,比如调整开采周期、采用节能环保技术等,防止环境污染产生。
其次,稀土开发带来的土壤污染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在稀土元素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尾矿,这些废弃物会检测出各种有害物质,如铅、镉、铊等重金属,直接排放或处理不当,会导致土壤中有害物质的累积,危害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与健康。
因此,我们需要强化稀土开采企业的环保投入和监管,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避免土壤污染的发生。
最后,稀土开发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气体排放,导致空气污染。
稀土冶炼中会产生各类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气体是多种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
空气污染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针对这方面的污染问题,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比如提供优质环保设备,支持稀土开发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促进绿色低碳的发展等。
总的来说,随着稀土开发工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使用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有效地治理维护着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让稀土开采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融为一体。
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
![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6e008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1.png)
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稀土元素是一类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矿产资源,被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如电子技术、新能源技术等。
然而,稀土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
一、稀土行业的环境问题1. 废水污染:稀土提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有放射性物质和重金属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并可能进一步危害生态系统。
2. 废气排放:稀土冶炼工艺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氟化物、硫化物等,这些废气排放到大气中会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造成威胁。
3. 固体废物处理:稀土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和固体废物,这些废物的处理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并且存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风险。
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至关重要,一方面是出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人类健康的考虑,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稀土行业可持续发展。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长期以来的环境污染将会导致资源枯竭,甚至影响到国家的产业发展。
三、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措施1. 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产生。
采用先进的提取和冶炼工艺,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
2. 精细管理:建立严格的环境管理体系,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废物排放,加强监测和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3. 循环经济: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将稀土提取和加工的废弃物作为资源再利用,如废渣的回收利用和产业链内循环利用。
4. 宣传教育:加强对稀土行业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推动行业发展朝着环保方向转变。
四、稀土行业的绿色发展稀土行业的绿色发展是伴随环境保护的同时进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节能减排:通过技术创新和改造,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发展新材料:研发和应用替代稀土材料,减少对稀土元素的依赖,推动绿色、可持续的材料发展。
3. 推动循环经济:稀土行业应积极参与循环经济体系建设,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回收再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稀土工业的污染及治理分析
作者:安静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年第24期
摘要:我国稀土资源丰富,是稀土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
但随着我国稀土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为促进稀土工业的清洁生产,本文对稀土工业的生产工艺、污染源以及污染治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
关键词:稀土工业;生产工艺;污染源;污染治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稀土素有“工业维生素”之称,可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稀土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加。
根据中国稀土学会年鉴的数据,2013年,稀土在我国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等传统领域的应用量占总应用量的37.2%,而在荧光材料、液晶抛光、永磁材料、贮氢材料等新材料领域的应用量已经达到总量的62.8%。
我国是稀土大国,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
根据2010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矿产品摘要》,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为3600万t,占世界总储量的36%。
同时,我国也是稀土生产、出口和消费的大国。
从2003年开始,我国稀土矿产品产量已达到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
我国稀土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取得了众多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2013年,堆浸工艺生产的离子型稀土精矿已经被列入我国环保部发布的《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简称“双高”产品名录)中。
2015年,稀土氧化物也被增补进“双高”产品名录中。
为了促进稀土工业的清洁生产,本文对稀土工业污染来源以及污染治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
1.生产工艺
我国稀土工业开发利用的矿物主要有3种:包头混合型稀土矿、四川氟碳铈矿和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其中前两种矿物为轻稀土,后一种为中重稀土。
由于矿物种类、成分和结构不同,所采用的生产工艺也不一样。
混合型稀土矿是我国储量最丰富的稀土矿物,其储量占我国稀土资源总储量的84%。
该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市的白云鄂博地区,是我国特有的大型复合稀土矿物。
该稀土矿为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的混合矿物,并含有少量铁矿物、萤石、重晶石以及磷灰石等矿物。
此外,该矿还含有约0.2%的放射性元素钍。
目前可供工业上使用的混合型稀土精矿的稀土品位为50%~60%。
混合型稀土精矿中由于含有高温下十分稳定的独居石,常温下难以用酸分解,目前在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方法只有浓硫酸强化焙烧和氢氧化钠溶液分解两种。
氢氧化钠溶液分解法工艺
要求稀土精矿品位达到60%以上,而浓硫酸焙烧法仅要求稀土精矿品位达到50%,甚至低于50%,因此,目前浓硫酸焙烧分解法占90%左右份额,氢氧化钠溶液法占5%~10%。
氟碳铈矿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省,是我国第二大稀土资源。
氟碳铈矿是稀土碳酸盐和稀土氟化物的复合化合物,其中以轻稀土元素为主。
选矿后的精矿中,稀土品位可达到50%~70%,但矿石中同时含8%~9%的氟以及0.2%的放射性元素钍。
目前,氟碳铈矿主要采用氧化焙烧-盐酸浸出法为主干流程而衍生出来的化学处理工艺生产稀土产品。
该工艺是将氟碳铈矿氧化焙烧后,三价稀土采用盐酸优解得到少铈氯化稀土溶液,四价铈、钍、氟进入渣中,然后经过烧碱分解除氟,得到的富铈渣或用于制备硅铁合金,或经还原浸出生产纯度为97%~98%的二氧化铈,少铈氯化稀土经过氨皂化的P507萃取分离单一稀土或复合稀土化合物。
离子型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等南方7省,属于中重稀土。
离子型稀土矿属外生淋积型矿床,主要赋存于花岗岩风化壳中,原矿中大部分的稀土呈离子状态吸附于以高岭土为主的硅铝酸盐矿物上,易开采、易提取加工。
离子吸附型稀土精矿的分解和分离工艺为:首先将离子吸附型稀土精矿经盐酸溶解、除杂得到混合氯化稀土料液,然后采用氨皂化的P507和环烷酸等进行萃取分组或分离,得到单一稀土或复合稀土化合物溶液,经碳铵或草酸沉淀、灼烧,得到稀土氧化物。
2.污染源分析
对于混合型稀土精矿,浓硫酸高温焙烧或高温强化焙烧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流程短,便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但其废渣、废气、废水产生量大,且治理的难度较大。
混合稀土精矿中含萤石,用浓硫酸高温焙烧分解精矿时产生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含尘烟气。
每处理1t 包头稀土矿产生约60000m3的焙烧废气,且焙烧尾气治理过程产生高氟废水。
每焙烧1t稀土精矿约产生600kg干渣,属Ⅰ级低放射性废渣,需建库贮存。
碱法分解工艺无废气排放,但其酸浸工序和碱浆水洗工序产生大量高氟的废水,其产生的废渣需要转入硫酸强化焙烧体系回收稀土和固定钍。
氟碳铈矿选矿后的精矿中含8%~9%的氟以及0.2%的放射性元素钍。
精矿中的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只有极少量进入产品,其余都作为污染物排入环境,这不仅污染了环境,还极大地浪费了氟资源。
氧化焙烧过程以氟化氢形式进入尾气的氟占精矿中氟含量的3%左右。
氟对人体与生态环境的主要危害在于氟污染具有强的穿透性和不可逆转性。
因此,如何对氟碳铈矿中氟进行客观有效的利用,提高稀土矿的利用率是稀土科研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处理每吨氟碳铈矿产生约100m3含氟碱性废水,该废水除氟效果有限,废水中的氟很难稳定达标排放。
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先后经历了池浸、堆浸和原地浸矿3种不同的工艺技术,池浸和堆浸的地表剥离面大,严重破坏地表植被,容易造成矿区水土流失以及尾砂库溃坝、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因此,堆浸工艺生产的离子型稀土精矿是稀土工业最早被列入“双高”
名录的产品。
原地浸矿不开挖山体,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但技术难度较大,如因注液不当,导致浸出液的泄漏、山体滑坡和毁坏农田等问题。
混合型稀土矿、氟碳铈矿以及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皂化萃取分离以及碳沉过程中均产生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
氨氮废水处理难度大,很难达标排放,是制约稀土行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3.污染治理技术分析
3.1 废气治理技术
对于氟碳铈矿焙烧过程产生的含粉尘废气,设置引风系统进行收集,经除尘系统后排放。
对于氟碳铈精矿浸出工序产生的酸雾,采用废碱液进行喷淋中和。
对于混合稀土精矿浓硫酸高温焙烧工艺产生的大量含有氟化氢、二氧化硫和硫酸的尾气,通常采用水喷淋工艺以回收尾气中的酸性物质。
但回收后的产品为混酸,而且浓度低,需要进行浓缩、分离等工艺才能得到应用。
3.2 废水治理情况
对于含氟酸性废水,目前各企业一般均采用石灰中和的办法来处理。
此法操作简单,处理工艺短,石灰来源广泛,价格低,故处理费用低,但此法的最大缺点是:石灰或钙盐用量大,一般实际用量是理论用量的2~5倍,故沉渣量很大,废液碱度升高,硬度加大,管道结垢,往往会造成二次污染。
同时,产出的氟化钙价值低,且含有硫酸钙等杂质,因此难以回收氟资源。
一般经石灰或钙盐处理后,废水仍需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处理才能达标排放。
含氟碱性废水主要采用石灰或电石渣除氟,其除氟效果有限(除氟率约90%),需要结合磷酸盐沉淀工艺进行深度除氟。
但生产中容易产生氟化物胶体,为了提高固液分离效果,常加入铝盐和铁盐无机絮凝剂,在水中水解形成吸附能力很强的絮凝氢氧化物沉淀,可以吸附废水中的氟离子。
目前倾向采用聚合硫酸铁、聚合铝作为简单的铝铁盐替代品,除氟效果较好。
氨氮废水是稀土分离厂产生的最大最严重的污染源,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主要有蒸发浓缩法,折点氯化法,膜法,氨吹脱法,磷酸铵镁法(MAP)等。
蒸氨浓缩法成本较高,低浓度废水需先进行浓缩,产品销售困难;折点氯化法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效果好,但要防止二次污染产生;膜法回收氨氮废水虽然效果较好,但运行成本较高,处理量有限;氨吹脱法效率不高,氨的回收困难。
因此,这几种方法仍处在研究阶段。
MAP法处理量大,运行成本低,沉淀可作为肥料回收,具有较大的实用前景,但由于磷酸盐成本较高,所以目前企业尚难以接受。
尽管氨氮可以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但靠一种方法很难达到排放标准,而且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能源消耗,处理成本高。
因此,为了降低稀土工业对水环境的影响,各科研院所和企业陆续研发了非皂化或氧化镁(钙)皂化萃取分离工艺、钠皂化萃取分离工艺和无氨氮沉淀结晶工艺,这些工艺可完全消除氨氮废水的产生。
另外,模糊萃取/联动萃取分离工艺可降低30%~50%的氨氮和盐排放。
3.3 废渣治理情况
对于低水平放射性废渣,须建立渣库妥善存放,以确保不污染环境,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与卫生要求。
但如此大的贮存量将占用大量土壤,处于被动管理。
碱法产生的含钍废渣中稀土含量高,需要转入硫酸强化焙烧体系回收稀土和固定钍。
参考文献
[1] U.S. Geological Survey, 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10, 1.
[2]吴文远,边雪.稀土冶金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环境保护部,稀土冶炼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Z].
[4]王春梅,张永奇,黄小卫,等.稀土冶炼废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J].有色冶金节能,201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