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考研题库 章节题库(第六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一、名词解释

1.达拉斯·斯密塞(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答:达拉斯·斯密塞是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泰斗,提出了“受众商品论”和“免费午餐”的概念。斯密塞指出: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需求控制主要是通过大众广告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卖主是大众媒介,买主是广告商;大众媒介的内容不是广播电视或者报纸媒介生产的真正商品,其本质是为了获得潜在的受众和保持其忠诚的注意力而使用的诱饵,类似于旧时的沙龙或鸡尾酒会上的“免费午餐”,其目的是为吸引和保持受众观看节目、阅读报纸和杂志,并且培养一种对公开或隐含的广告信息做出有利反映的情绪。“受众商品论”解释广播电视的广告时段和报纸版面空间具有价值的原因,揭示大众传播媒介的真正产品是受众群体。

2.受众(华师2016年研;上海交大2015年研;复旦大学2012、2007~2008年研;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研;华师2005年研)

答:受众是指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受众是一个集合概念,最直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的社会人群,例如书籍或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或电影、电视的观众等。传播学家克劳斯认为,受众按其规模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①特定国家或地区内能够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这是最大规模的受众;②对特定传媒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着定期接触的人,如报纸的定期读者或电视节目的稳定观众;③不但接触了媒介内容而且也在态度或行动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对传媒而言这部分人属于有效受众,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实质性的传播效果。

3.受众“碎片化”(人大2013年研)

答:“碎片化”,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个形象性的说法。“碎片化”,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选择不断扩大,生活方式及意识形态呈现多样化趋向。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瓦解了,代之以一个一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

4.知情权/知晓权(武汉大学2016年研;中南财大2010年研;南京师大2008年研;西安交大2008年研;北邮2008年研;北师2008年研;华师2008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研;南开大学2005年研;人大2005年研;上海大学2005年研)答: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又称知晓权、了解权、获知权、知的权利等,从广义上说,是指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在这个意义上,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从狭义上说,是指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5.传媒接近权(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研;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研)

答:传媒接近权这一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影响。这一理论的首倡者是美国学者巴隆,他认为一般社会成员可以也应该享有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为确保大众的言论自由,也必须由宪法确认大众‘接近’媒介的权利”。

6.受众的极化(人大2013年研)

答:美国学者韦伯斯特(James G.Webster)认为,极化(polarization)是指受众分化为忠诚者和不接触者两个极端部分的倾向。媒介新环境表现出的两个特征——内容与频道的相关性和家庭收视频道的不同组合——有助于受众极化。反映受众极化的指标有入户率、周累计收视率、周收视时长在累计收视时间中的比重,周均接触时长。

7.选择性接触

答:选择性接触,是指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活动之际,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媒介和内容,而是更倾向于接触与自己的既有立场、观点、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媒介或内容加以接触,而有意无意地回避那些与自己既有倾向相左的媒介或内容。选择性接触行为更容易在强化受众既有立场和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们的改变。这个概念由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人1940年在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人民的选择》中最早提出。

8.魔弹论

答:魔弹论又称靶子论,是早期的受众理论。它把受众视为一盘散沙,彼此疏离,互不关联,那么对付这种形单影只的传播对象,大众媒介自然不费吹灰之力。在魔弹论看来,媒介传播的内容就像射出的一发发威力强大的魔弹,而受众好比射击场上孤零零的靶子,任由媒介扫射,毫无抵御能力,只要被魔弹击中,便会应声而倒,就是说媒介的信息只要被受众接收到,就会对他产生媒介所预期的效果。

二、简答题

1.简述传播学理论从被动受众(passive audience)到主动受众(active audience)的发展。(北大2009年研)

答:受众是指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在大众传播时代,最引人瞩目的受众是大众传播的受众。在大众传播中,受众与传媒构成了社会传播过程的两极,这两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和冲突。

(1)19世纪下半叶,新的媒介技术被发明并得到推广,媒介观也随之涌现。工业化、城市化、资产阶级革命和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随着社会的变迁,产生了众多新的社会问题。这个阶段,学者们普遍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不可抗拒的强大威力,能够迅速改变人们的信念,甚至支配人们的行动。作为孤立、分散、原子似的大众,他们对媒介完全没有抵抗力,思想完全被媒介传播的思想支配。认为受众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着大众媒介强加的思想。

(2)20世纪50年代,在拉扎斯菲尔德和霍夫兰的带领下,经验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推翻了大众社会理论中完全被动的受众观。拉扎斯菲尔德在伊里县调查中发现选民并没有被大众传播的宣传所左右。有限效果论发现了一些制约传播效果的因素和条件,比如社会关系、群体背景、个性差异等。这个阶段把更多关注点放在了受众身上,把受众看成是处在众多社会联系中的有个性差异的个人,这种受众观不再是绝对被动的受众观。

(3)20世纪70年代,随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和进一步发展,对受众观有了很大的进步。该理论认为受众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某种“需要”来接触或“使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强调受众的能动性,否定了受众被动论。“使用与满足”理论开创了从受众角度来研究传播效果的先河,使传播学研究开始耳目一新。

由于新兴传播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们如何使用媒介(和如何被媒介使用)的假说。新的研究视角开始支持适中媒介效果的观点,包括传播科学、社会符号学理论和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