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
高三地理复习策略完整版最新5篇
![高三地理复习策略完整版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5f87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5.png)
高三地理复习策略完整版最新5篇为了确保活动能有条不紊顺利地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三地理复习策略完整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高三地理复习策略完整版篇1一、强调各单元知识结构,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有了地理基本知识后,就能以此为知识的生长点去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能够运用这些共性的原理去解决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就能够进行创造。
地理课本中的文字系统、图像系统、练习系统三者是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成为该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些同学在复习课本时,只重文字,忽视图像,不看课后练习,而高考以能力立意,往往又与图像、课后练习有关联,这样就会出现知识弱点和盲区,在不该失分的地方失分。
因此后期复习,不可忽视图像和练习部分,更应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科的知识结构,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复习课本时,一定要建立起知识网络。
例如,复习“气候”时,我们可以从气候的四大因子:气温、降水、气压和风展开联想。
使高、初中地理结合起来,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尽可能拓展其外延,尽量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这样,知识才能转化成能力。
二、进行专题训练,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复习,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也更能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
专题复习有多种专题划分方法,但我本人更倾向于把地理教材内容概括为四大系统。
专题一,地球运动系统。
包括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体的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的运动,地理事物时空变化。
本专题内容分属于教材不同的单元,但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地球运动能否引起大气运动、水体运动。
这就要求学生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去分析问题,从而推理出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规律,也可以从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和分布推理出成因。
让学生掌握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让他们遇到某一事物的时候会自己分析,自己找规律,做到举一反三。
高三地理第一轮的复习方法是什么
![高三地理第一轮的复习方法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43b056351e79b8969022642.png)
高三地理第一轮的复习方法一、培养兴趣无论是什么学科,兴趣是永远排在第一位的。
实事求是地说,不是所有同学都对地理学习那么感兴趣的。
但我要说“所有同学都可以培养出学习地理的兴趣”。
为了高考,为了我的前途,我要学好地理!这是兴趣培养的最大动力。
建议同学们要家长给我们买一幅世界地图、一幅中国地图挂家里,中午晚上没事站在地图前看看,电视新闻中出现的重要事件的发生地从地图上找一找,做个标记,再从地理的角度想一想这一区域涉及到我们学习的哪些内容,高考会不会在这里出题,如果出题会怎样考?时间久了,你会觉得地理很有意思,很多新闻事件你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兴趣来了!二、预习很重要,可以提高课堂效率通过预习可以提前熟悉下节所要复习的内容,跟上老师复习的节奏,提高课堂效率。
也便于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突破你的难点。
因为上课时间每一分钟注意力都很集中是做不到的,上课有明显的节奏感,必须将劲用在刀刃上,把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放在重难点上。
因此,我们每一节的预习案也要认真填写,不要觉得预习案内容简单就可以忽视。
三、课堂参与,有你参与课堂才精彩课堂是地理学习的主阵地。
高中地理许多知识理解难度大,如果在老师引导下学习可以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不要想课内损失课外补,上课打盹、走神,损失无法弥补。
同样,自习上也要提高效率,不要想自习上完不成的作业我再找时间补上吧,你的课外很忙的!由此我们要求,地理作业必须限时限量完成,地理自习考试化。
要想学好地理,必须及时上交作业。
四、及时滚动复习许多同学觉得地理很难学,知识比较零碎,这是你没有及时复习的结果。
如果你把地理当天的内容当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所以要求同学们每一节自习开始一定拿出5-10分钟来复习当天学过的内容,不要一上来就做题,这是任务观点,是不会学习的表现。
同样,周末也要拿出一定时间把一周学习的内容复习一遍。
我们地理学习的口号是:不复习我不做题!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生。
2025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2025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e68897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4.png)
2025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随着高考的临近,2025年高三学生即将迎来地理学科的一轮复习。
本次复习旨在巩固学生地理知识体系,提升知识掌握水平,并培养综合分析能力,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一、复习目标本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主要目标包括:1. 巩固地理基础知识,强化记忆,确保知识点的全面掌握。
2. 提高地理分析与应用能力,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熟悉高考地理题型和考点,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二、复习内容根据高三地理课程设置和要求,本次复习将涵盖以下内容:1. 自然地理:包括地球与地图、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质地貌、自然资源与灾害等。
2. 人文地理:涉及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交通与商业、文化与旅游等。
3. 区域地理:包括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概况、经济特征、文化特色等。
三、复习方法与技巧1. 总结规律:通过对比、归纳、分类等方法,总结地理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题型解析:针对高考常见题型,进行专项练习和解析,提高解题能力。
四、时间安排与进度控制为确保复习效果,制定以下时间安排和进度计划:1. 划分复习阶段:将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基础知识复习、专题突破、模拟演练等阶段。
2. 制定时间表:为每个阶段设定具体的时间表,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
3. 定期检查进度:每周进行复习进度检查,确保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五、学习资源与辅助材料在复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以下学习资源和辅助材料:1. 教材:以教材为基础,系统回顾地理知识。
2. 辅导书籍:选择高质量的辅导书籍,进行深入学习和练习。
3. 地图册和图表:利用地图册和图表,加深对地理现象和规律的理解。
六、自我测试与评估1. 设定测试节点:在复习过程中,设定阶段性测试节点,如每周小测、每月模拟考试等。
2. 反思与调整:根据测试结果,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高三生怎样做好地理备考方案?
![高三生怎样做好地理备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e3354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d.png)
高三生怎样做好地理备考方案?高三地理怎么备考效果最好?高考地理复习要多联想、多琢磨、找思路、找规律,在思考、总结、深化上多下功夫。
具体要回归课本、回归地图,学会审题、避开出题陷阱,吃透历年高考地理真题,多做训练题和模拟题,同时总结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使复习更有效率。
针对我校具体情况,打算3月份结束一轮复习,4-5月份进行二轮复习,后面就是学生回归课本、错题集,查缺补漏。
一、一轮复习: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扫清知识盲点,系统归纳、细化落实每个知识点,教材阅读无死角,知识理解无障碍。
终极目标是合上教材大脑中能够清晰呈现地理知识框架,拿出一个知识点能够说出在教材中的位置、能准确背出具体含义并拎出一串相关知识。
1、自然地理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复习时可分四阶段逐级提高解题能力,并从中总结规律性东西。
第一步是透彻理解概念并熟记,第二步是吃透法则,第三步是真正弄懂原理,第四步是做变式训练题。
做完一道题后要理清解题思路,做完类型题后要总结同类题型的解题技巧,达到做一个会一类的目的,不管某类题形式如何变,只要原理是同一个就都会做。
2、人文地理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对观点、方法的分析运用能力,复习时要注重思维的建模,做题时要注意归纳解题的方式方法,同时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第一轮复习要以教材为主,通过做题反馈课本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地方,重新理解和反思,进而巩固知识、拓展做题思维方法。
3、区域地理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如果说自然地理偏向记诵,那么区域地理就是偏理解分析,它强调区域特征的概括,区域内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区域整治的发展方向,所以复习各版块时要有所侧重,不能一概而论。
二、二轮复习:需要建立网络结构图,建立地理知识框架体系。
当然,另一种方式是引导学生进行专题复习:1、地理运动专题: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运动、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
2、人地关系专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区域发展问题等。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ff573c0a58da0116c1749f0.png)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一、地理一轮复习指导思想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夯实基础。
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技巧,以适应高考形式和要求。
二、地理一轮复习目标通过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1、夯实基础,重视能力;2、图文转换,提取信息;3、注重整合,突出人文;4、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三、地理一轮复习时间安排5—6月:地球与地图必修一9—10月:必修二必修三11—12月: 区域地理选修四、地理一轮复习具体方法1. 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a.自然地理:注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应在“懂”字上下功夫,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技巧,熟记规律原理的内容,并体验其形成过程。
基本过程:理清概念---掌握规律—熟记基本原理---变式训练(先做后讲或教师示范学生尝试---学生介绍思路---教师归纳总结解题思路和技巧—同类题型训练),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块教学内容较难,教学时应从易至难递进,不能在难度上一步到位。
b.人文地理:注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可在“精”字上下功夫,熟记某一内容的要素,注重思维的建模,尝试根据实例进行综合(多维)分析,注重回答问题的基本方式方法。
c.区域地理:注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运用。
强调区域特征的概括,区域内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区域整治的发展方向。
宜在“准”字上下功夫。
2.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关训练上课时要明确学生掌握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训练目标,不能教师一厢情愿,高估教学实际效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
基本知识要落实,基本技能(如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培养做到细微处人人过关。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对策与思考】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对策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c24be14700abb68a882fb0a.png)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对策与思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历年高考试题都离不开“以能力立意”这一主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是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第一轮复习的扎实程度,是决定高考成败的关键。
我认为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路应坚持以高考考试说明和大纲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根据高考中题目的立意和表达形式的新变化加以认真复习,狠抓基础,重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主。
一、紧抓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形成完整知识网络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一轮复习的主要对象是基础知识。
近几年高考试题突出了对地理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的考查,高考地理总共八本教材,地理内容繁杂,考试范围广,复习时间紧。
因此,学生复习时要有计划、有目标,并且要突出重点,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遗忘程度来自主阅读,查漏补缺。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适时把握学生动态,合理安排学习进度,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全面复习。
同时,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已经复习过的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并要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便于理解性记忆和回顾。
比如:学生在复习时首先必须形成这么一个知识网络:高考内容共三大部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
自然地理的核心是“运动”,主要包括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运动、地壳运动、物质循环等;人文地理的核心是“区位”,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业、旅游等区位;区域地理的核心就是“区域”,主要指初中四本教材,包括世界地理(2本)和中国地理(2本)两大部分。
而这三大块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其中,区域是基础,运动、区位是核心,选修教材是拓展延伸。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的整体教学策略是:夯实基础,围绕核心,适当拓展延伸。
高考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紧抓课本、夯实基础,是高考一轮复习的关键。
二、重视归纳,形成固定答题模式,以不变应万变地理作为文科中的理科,其规律性、原理性较强,通过归纳总结,我们就会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以不变的套路来应对万变的试题,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策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379cb82cc22bcd126ff0ca5.png)
墨 复匀重点应 重在落 实考纲和课 、规律进行 复习,在地理试卷 中,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的考查,历来是考核的重点 ,这类试 题每年约 占总分的 7 0 %。这就需要考生要做 到正确理解地理概念和规律 ,能应用地理知 识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这类试题 绝大部分是同学们在平时做过的, 难度不大, 易于掌握。因此 ,考生要重视平 时的作业 和 练习,夯实基础。考试时应避免 由于熟悉而
产生思维定势 ,不仔 细审题 ,不做认真分析 “ 听说 领先 ,读写 跟上 ”是英 语 教 学 的重要原则。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用英 而出错 。在平时训练时,如果发现这类试题 语进行交流 ,是英语教学 的首要任务 ,只 失分 ,不要一味地归结为马虎,应深入挖掘 有这样才不至于产生高分低能的 “ 哑巴英 原因。 也需是某一概念或规律理解上的偏差 , 语 ”。对于农村 的小学生来说 ,由于学校 方法使用不得 当导致 。要及早发现 ,及时弥 本身缺乏英语 学习的氛 围,家庭 也不具备 补。要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条件 ,能够练 习和使用英语的只有课堂教 和掌握 ,因为 ,他们是解答综合题的基础。 学。因此 ,如何加强农村英语 口语训练 , 尽管 目前考试以能力立意为主,但是 “ 能力 提高学生英语 口语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 之花”不会绽放在知识贫瘠的土壤上 ,基础 为农村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下 面就结合 知识是能力的源头。因此 , 一定要夯实基础 , 笔者近年来 的教学实践 ,谈 自己的几点见 落实双基 。 解。 ( 2)注意基本概念、原理、规律 等知 培养兴趣,树立 自信心 识的应用 。基本概念 、原理 、规律等知识的 在小 学 生 刚 刚学 习 英 语 的 时候 ,农 村 掌握不等于会用。因此 ,要注意基本概念、 的孩子在众人面前说英语 时怕 自己说不好 原理、规律等知识的灵活应用。所用教学资 招人笑话 ,同时因为害羞,都不愿开 口说 源 ( 材料 )不在多 ,用则充分利用 ,不必超 英语。这时候,我把 自己当成—个大孩子 , 标 ,更 不 必做 加 法 。 和 学生 招 招 手 ,点 点 头 ,并 用 英 语 和 他 们 ①按专题复习,不要简单重复每个模块 打招呼,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开始模仿着我 内容。 分清主次 , 不能平均使用时间和力量 。 的样子说 开 了。例如在 ②注意补充课标有要求 , 但教材没有的内容。 学 了 “ N i c et o m et y o u ” ③ 注重用图复 习和训练 ,要专 门和随时指导 这一 简单 日常交际用语 各类地图和变异图形的判读方法 。地理事物 后 ,我走 下讲 台,走进 的空间定位,是掌握空间联系、空间结构的 学生 中间伸 出手与学生 关键 。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 ;用图练习或 问好 ,有 的学生 感到很 者填画图。使学生对一些主要 的地图如 :中 意 外 ,但 立 马 明 白 了 我 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东西半球及大洲 、 的意思, 也伸出手说“ N i e c 大洋分布图、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等要 “ 印” t ome e t y o u ” 之后 我再 在脑海中。还要掌握 中国分区图、世界各大 让学 生相互 问候,课堂 洲 图中重要的经纬线与大洲和中国的关系。 气氛 一下子 活跃起来 , ( 3)有计划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明确 他们也 对这样一 句语言 新考纲所强调的 “ 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注 的 运 用有 了更 深 的 认识 。 重基础突出能力 ,强调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为 了让 学生喜欢 上英语 课,我用 热情 的问候 、 的命题原则 ,在复习中着眼于方法的巩固和 能力的提升。在复习中要打破模块界限 ,按 真诚 的眼神、直观 的教 照学科知识体系整理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具、夸张 的动作 、丰富 的 游戏 和 学 生 一起 学 习、 技能 , 并且按专题或典型案例总结分析问题 游戏,激发学 生 的表 达 和解答 问题的方法 ,系统 的提高考生分析问 欲望,达到培 养兴趣 的 杨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的。 ( 4) 抓学科主干知识 , 构建知识体系。 星 二、形式 多样 化, 知识结构和体系的完备程度直接影 响着调动 搭建平台 知识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高三复习的第 贵 州省普 语 言小学 和 环 境 的关 系 步,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构建基本的学习 安 县地瓜镇 地瓜 如同鱼和水 一样密不 可 体系,使学生在宏观上把握学习内容 ,明确 分 。 在 缺 乏 英 语 学 习 氛 主干知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 的扩展和延 围的农村 ,课 堂就是 最 伸。高三复习阶段 中, 没时间也没必要将 区 有 效的英 语交 际场所。 域地理 中的内容单独全 面系统的复习 ,而应 教 师要根据教 学 内容设 将区域地理中的有关原理 、规律纳入 自然和 计 一 些 灵 活 多 样 、 生动 有 趣 的活 动 ,吸 引 人文地理的范畴 ,以高 中地理的有关内容为 学生积极参与 ,搭建 口语训练的平台 ,让 主线,整合相关知识 ,尤其是地形 、气候 、 他 们 敢 于说 、有话 说 。 河流等 内容的复习。宜将高中地理的原理 、 ( 1 )借用实 物或简笔 画等 生活 中的 理论与区域案例充分结合 ,把原理落实于 区 资 源 练 习 口语。我 在 教 H o w m a n y p e o p l e 域 ,用区域阐释原理。如在复习地表形态 的 a l et h e r e i n y o u r f a mi l y这 一句 型 时 ,为 了 相关知识时,有 目的的落实七大洲的地形特 让这个句型深入学生 的心 中,我又举 了个 征等相关内容。 例 子 :H o wm a n y s t u d e n t s a r et h e r ei n y o u r ( 5) 注意逆 向思维的培养 , 如 “ 根据 1 、 c l a s s ? 以此 来 引 导 学 生举 一 反 三 ,结果 学 7 月等压线图说明北半球高 、 低压位置变化” 生马上能把教室、 老师 、 学校 、 门窗、 课桌 、 可换成“ 根据高 、 低压位置判断是哪个季节” 。 书包、文具等实物联系起来。有 时候 ,因 ( 6)如能组织探究活动更好 ,地理新 为情境的需要,也可以通过简笔 画来实现 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究能 同样的教学 目标 。在学习天气词汇的时候 , 力 的培养。这在近几�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方法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59b182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5.png)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方法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一、指导思想高三地理复习应根据本校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要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要突出抓思维教学,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研究高考题,分析相应的应对策略,要更新复习理念,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益。
简单说就是:依纲务本、全面复习、狠抓基础、培养能力;面向全体、突出重点、分类推出、抓弱补缺;启发诱导、精讲多练、知识建构、勤考勤练;严谨、和谐、规范、高效。
二、时间及内容的安排:1、按教研室下发的计划为准,结合本校实际,一轮在2月底3月初完成。
2、材料以一本资料为依托,同时编制符合学情的教案。
3、每专题进行一次专题过关测验。
4、每周可以进行一次小考卷训练。
5、内容安排:由于复习时间很紧,因此对复习的三轮策略调整为两轮,其中一轮不变,时间适当顺延,一轮中体现二轮的专题思想,二三轮合并更侧重考前模拟训练,同时复习内容不再以课本单元为序安排,而是在充分分析考纲、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按照学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按学科知识体系重新整合复习内容。
三、复习目标重视基础,稳扎稳打,不放过知识点的细枝末节,系统复习一遍;全面、系统、准确、熟练地掌握所有知识点。
一轮复习保证懂、会、准。
1、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建议更多的采用理科的复习方法。
1运用图形知识的结构,提炼能力要求和具体方法2精讲精练,通过典型题和变式图,结合区域实际,加强应用原理和方法的训练。
2、人文地理知识理解不难,但内容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内容多。
此部分复习方法与策略要抓住下面几点:1以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统领人文地理知识2结合区域特征,善于进行对比分析3拓展知识面,适应现实中人文地理内容的迅速发展4加强逻辑推理,学会科学表达。
3、区域地理要求学生在脑海中具有地球模型,有经纬网构成的易于定位和描述相互位置关系的模型。
区域地理的复习使得学生不仅要关注地表的自然要素,还要关注这些自然要素影响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生物、矿产、工业、农业、城市、交通、人口等问题从此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关联成为学生地理思维的主线之一。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8785e1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7.png)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复习时间:安排每天一定的时间进行地理复习,建议每天至少1-2小时,周末
可以适当增加复习时间。
2. 制定复习内容:根据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和教材,制定详细的复习内容。
可以根据知
识点、章节或题型进行分类。
3. 整理笔记:将每个知识点的重要内容整理成笔记,可以根据不同章节或题型分类整理。
同时,要结合实例和图表,帮助记忆和理解。
4. 复习刷题:根据教材和高考模拟试卷,逐个章节进行刷题,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
握程度和解题能力。
5. 重点复习:重点复习高频考点、易错知识点和热点问题,注意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6. 自测与评估:定期进行自测,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可以用错题本记录学习中出现
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7. 多维度复习:除了读书笔记和刷题,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参与讨论、做思维导图、制作概念卡片等多种方式进行复习,帮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8. 多维度练习:参加地理竞赛、解析地理新闻和实地考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
结合,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
9. 定时复习:定期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以防遗忘,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0. 适时休息:合理安排复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以上是一份基本的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具体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祝你考试顺利!。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6d5f377561252d380eb6e5c.png)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 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分)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分) 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分)风 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2分)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 (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分) 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 较大的沙丘群;(2分)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 难以向周围扩展。(2分) (每名考生选择一种观点做答,所提供的论据应支持所选 择的观点,否则不得分,若两种观点都提供了论据,以所 答的第一种观点评分。)
图7a
图7b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6分)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 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 亮的质疑提供论据。(8分)
(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 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 下沉过程中增温。(8分)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 小)(6分) (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 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 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 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8分)
(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 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 发展的贡献。(出口创汇;捕捞、 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兴起,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6分)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848a41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b.png)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从高三开始,同学们进入了全面复习的阶段,首先面对的就是第一轮复习,怎样提高一轮复习的效率是高三同学最关心的话题。
根据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的特点,在此给广大2022届考生提供以下几点参考:一、重视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能力为主导,知识为基础”是高考永恒的话题。
高考试题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地理基础知识的不同演绎和迁移,即使是综合试题也是在基础之上的综合。
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储备不足,就很容易在考试过程中出现障碍。
因此,一轮复习时应力争不漏知识点。
强化基础的有效做法有:当天内容及时消化,每单元知识及时巩固。
对每天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课后应及时理解、记忆,尽可能照顾到所有的细节。
在完全理解、及时记忆的基础上,做一些巩固练习。
二、关注地理重点问题和时事热点问题三、学会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述地理高考说明中要求“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
”很多同学理解能力较强,做客观性的试题可以做得相当不错,但进行文字表述时却常常不能到位,不是关键字抓不住,就是语言逻辑出现问题,使本该得到的分往往得不全。
关键在于,平时就没有使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进行记忆与表述。
那么怎样学会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述呢?我们的课本是我们学习规范地理语言的重要工具,从现在起,不论是记忆、思考还是表述都尽量使用课本语言,千万别指望等高考前最后阶段来纠正自己不规范的语言表述习惯。
四、充分利用地图,训练读图、析图、绘图和计算技能从最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卷地理试题和考试说明对地理能力要求的阐述来看,除提取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的综合思维方法等能力要求外,对灵活掌握运用地理学工具,进行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图表的判读、绘制、分析能力和在给定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能力尤为重视和强调。
因此,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应特别重视地理图式和计算方面的训练。
五、建立错题集,培养及时反思的学习习惯有人说:“错题是最好的老师”,不少同学由于思维定势,总在同样的问题上反复犯错。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方法及计划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方法及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47e409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3.png)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方法及计划一、指导思想:依纲务本,全面复习,狠抓基础,培养能力;面向全体,突出重点,分类推进,抓弱补缺;启发诱导,精讲精练.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广泛收集高考信息,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复习扎实推进.二、备考依据:高中地理教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地理学科考试大纲、步步高-大一轮三、工作目标: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4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四、具体措施:1钻研课标.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着眼课标,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1、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2、全面了解课标,把握重点.3、突出主干,落实基础.知识系统化.4、注重总结.特别是地理事物、现象规律分析.2研究历年高考试题.每位老师都要对近五年的高考题进行研究,要将高考题做全、做透、做通.要注意搜集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3努力提高教学质量:1、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把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备课.加强集体备课,做到集体备课常态化,发挥集体的智慧.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2、上课: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上好第一堂课,上课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注意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3、课后反思:认真总结每堂课的得失,养成每课一反思的习惯,最好能记录下来形成课后随笔.在反思中求进步.4、完善听课制度,取长补短,以期实现共同提高.4、精练、精评根据学校和年级的安排.每周要有限时练,每个单元有小测验.怎么样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好的题目,掌握最多的知识,往往成了成败的关键.1.教师对试题要精心挑选.所以老师要多做题,要分析试题,要把握高考题的特征,要学会自己命题.2.老师将自己精心挑选的试题在合适的时间布置下去.有的可能适合做课堂练习,有的可以做例题,有的适合做考试试题.而且要注意时间上的安排,要做到短、频、快.题不在多,关键要精.3.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还要强调答题的规范化,用词的专业化.5课外辅导要灵活.多种方式,多种时间,多种场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辅导.关注目标学生,重视补缺补差,抽签班.重点班有希望的地理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班级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五.授课内容及时间安排:九月份:一轮复习考点1地球知识2课时;考点2地图4课时;考点3宇宙中的地球1课时;考点4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课时;考点5地球的运动5课时考点6地球计算4课时;考点7地球的圈层结构1课时月考及讲评2课时十月份:一轮复习考点8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3课时;考点9气压带和风带3课时;考点10气候类型及判读2课时;考点11常见的天气系统2课时;考点12全球气候变化1课时;考点13自然界的水循环1课时;考点14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课时;考点15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课时;考点16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课时;考点17山岳的形成1课时;考点18河流地貌的发育1课时;考点13—18的测试与讲评1课时;考点19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课时;考点20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课时;考点21人口的数量变化1课时;考点22人口的空间变化1课时;考点23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时;期中考试试卷讲评2课时考点2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十一月份:一轮复习考点25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课时;考点26城市化1课时;考点27农业区为选择1课时;考点28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考点29以畜牧以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考点30工业区为因素与区位选择1课时;考点31工业地域的形成1课时;考点32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1课时;考点3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课时;考点34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1课时;考点35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课时;考点36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课时月考及讲评2课时十二月份:一轮复习考点37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课时;考点38地理信息技术在区与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课时;考点39荒漠化的防治2课时;考点40森林的开发与保护2课时的;考点41能源资源的开发2课时;考点42河流的综合开发2课时;考点43区与农业发展2课时;考点44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2课时;考点45资源的跨地区调配2课时;考点46产业转移2课时;月考及讲评2课时一月份:一轮复习考点47世界地理概况1课时;考点48世界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1课时;考点49世界分区西亚和北非东1课时;考点50世界分区欧洲和北亚1课时;考点51世界分区北美和拉丁美洲1课时;考点52世界分区大洋洲和两极地区1课时;二月份:一轮复习考点53中国地理政区、人口和民族1课时;考点54中国地理地形、气候1课时;考点55中国地理河流、湖泊、自然资源1课时;考点56中国地理农业、工业1课时;考点57中国地理交通、商业和旅游业1课时;考点58中国地理分区地理2课时的前1考点58中国地理分区地理2课时的后1;月考及讲评2课时三月份系统复习及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地理1轮备复习策略.doc
![高三地理1轮备复习策略.doc](https://img.taocdn.com/s3/m/428daae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0.png)
高三地理一轮备考复习策略高三地理一轮备考策略一、狠抓基础提高能力第一轮复习要狠抓基础。
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
在紧抓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如何在第一轮复习这个关键时期中更好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我认为高考强调考查的是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的内容,充分表现对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如区域空间、时间的推算、的区位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等。
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要做到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
在这一基础上,对地理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
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
为此,一轮复习阶段应该按部就班,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
计划紧跟规律,老师紧跟计划,学生紧跟老师无疑是必要的,学生在课堂上要跟住老师的节奏,记好课堂笔记;课后则应按照单元的顺序做一些习题。
如果学生地理在基础年级学得不太好,那么这一轮复习就是查漏补缺、提高成绩的最佳时机,通过全面复习教材,提高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二、围绕一个中心打好基础这个中心就是主干。
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几乎每年都会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气候、洋流、农业生产的条件、城市化、影响布局的因素、我国不同地点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的原因,城市的区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作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都是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没有一道超纲题.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和今年各地区文综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迁移;文化扩散;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等等。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备考计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备考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7efeee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e.png)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备考计划一、前期准备阶段在正式开始高三地理复备考计划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顺利进行复备考。
1. 整理研究资料:回顾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知识点,确保已经掌握了所有的教材和课堂笔记,并将其整理成系统的研究资料。
整理学习资料:回顾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知识点,确保已经掌握了所有的教材和课堂笔记,并将其整理成系统的学习资料。
2. 制定研究计划:根据地理教材的章节划分和考纲内容,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研究时间和内容。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地理教材的章节划分和考纲内容,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内容。
3. 选用参考书:根据个人情况和学校老师的推荐,选用适合自己的地理参考书,为复备考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源。
选用参考书:根据个人情况和学校老师的推荐,选用适合自己的地理参考书,为复习备考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二、复备考阶段高三地理复备考阶段是我们最为关键和紧张的阶段,需要高度重视和专注。
下面是我为你制定的复备考计划安排:1. 知识回顾与强化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通过回顾和强化地理基础知识,扎实掌握各个模块的核心内容,并进行知识点的梳理整理。
- 复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地理名词、地理概念的理解与区分等。
- 针对不同的模块和章节,制定具体的复计划,掌握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和难点知识。
- 制定每日的研究任务和时间安排,保证每天都有固定的复时间。
2. 解题技巧与实战演练在地理考试中,解题技巧和实战演练非常重要。
通过大量的题型练和模拟试卷,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检验自己的复成果和应试能力。
- 针对各种题型,总结解题技巧和策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 对错题进行分析和反思,找出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和强化。
3. 记忆与复方法地理知识点众多且复杂,记忆和复方法尤为重要。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和复方法。
- 制定记忆计划和复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记忆和复时间,按照计划进行系统有序的研究。
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计划及对策
![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计划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e45b90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7.png)
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计划及对策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计划及对策【篇1】(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在新的高考形式下,高三地理怎么去教,学生怎么样去学?尤其是针对我们这样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怎样去教与学?怎样让学生少做无用功,提高学习效率,在未来高考中取得成功?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今后将通过加强集体备课。
在备课活动中,我们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统一复习进度、复习的方式、方法,统一训练。
(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注重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解决问题也好,创新也好,都要以知识作为基础,没有知识的备考,只能是空想。
另外地理的知识点很多,没有头绪的教学不可能是有效的。
争对这个现象,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
在高三上学期基本完成一轮基础知识的基本梳理,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考虑这些学生已有了知识,但是掌握的又不够牢固,为了避免“炒剩饭”,又要巩固基础知识,我们决定在复习中,以专题为主干,而又比专题复习要详细,这样进一步巩固知识,又避免重复复习。
(三)开拓创新,提高学生能力我们在回归课本,狠抓“三基”的同时,又不过分依赖复习资料,对资料中过时、过偏、过难的内容,进行大胆舍弃,同时在练习中补充一些有新意的题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课本内容进行加工、组合,对课本知识进行挖掘、引申,提高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
(四)培优补差,加强辅导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做好尖子生和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根据年级的统一部署,我们坚持每周一次的尖子生辅导,精心组织,学生学习得到一定提高。
对于后进生,我们一对一耐心地进行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辅导,提高学习积极性,寻找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动力。
(五)培养非智力因素关心学生,在课后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
复习时间安排第一阶段第一轮复习2月12日至3月31日区域地理第二阶段:4月1日至5月15日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专题二:地球运动专题三: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河流专题四:区位分析专题五: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三阶段:5月16日至5月30日地理高考题型解法与训练选择题的解法与技巧综合题的解法与技巧第四阶段:5月31日至6月x日查漏补缺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计划及对策【篇2】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2025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策略
![2025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56b784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f.png)
2025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策略引言随着2025年高考的日益临近,高三地理复习进入了关键的一轮阶段。
为了帮助学生高效、系统地备考,本文特制定了一套全面且针对性的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策略,涵盖明确考向、制定计划、夯实基础、强化图表能力、构建知识网络、区域地理复习、提升解题技巧以及模拟与反思等八个方面,旨在为考生提供科学的复习指导和实用的学习策略。
1. 明确考向与要求深入了解考试大纲:首先,学生需仔细研读最新的地理高考大纲,明确考试范围、重点难点及能力要求,确保复习方向正确无误。
分析历年真题:通过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把握命题趋势、题型特点及分值分布,为复习提供数据支持和方向指导。
2. 制定复习计划合理规划时间:根据地理科目的知识体系和难易程度,合理规划复习时间,确保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
设定阶段性目标:将复习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每阶段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以便跟踪进度和调整策略。
3. 夯实基础知识全面复习教材:以地理教材为基础,系统复习所有知识点,注重理解记忆而非死记硬背。
梳理核心概念:对地理学科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梳理,确保理解透彻,能够灵活运用到解题中。
4. 强化图表能力熟练掌握图表类型:地理考试中常涉及各种图表,如地图、统计图、示意图等。
学生需熟练掌握各类图表的识别、解读和绘制方法。
加强图表训练:通过大量练习,提高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将图表信息与文字材料相结合的能力。
5. 构建知识网络整合知识点:将零散的地理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便于记忆和应用。
建立知识联系: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建立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6. 区域地理复习深入理解区域特征:对世界主要区域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其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对比分析区域差异: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区域的特点和差异,加深对区域地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7. 提升解题技巧掌握解题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地理题目,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如选择题的排除法、综合题的分段解析法等。
高三地理一轮备考策略(潘化兵)(1)
![高三地理一轮备考策略(潘化兵)(1)](https://img.taocdn.com/s3/m/c0b8c12477232f60dccca142.png)
高三地理一轮备考策略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潘化兵一、解读内容,明确目标,思考对策(一)《考试大纲》中的地理考试内容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2)调动和地理知识、基本技能(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2.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选修内容的考核由各省区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酌定。
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必考内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选考内容:3.基于试题构成要素的考试内容立意:考查目标,是试题的核心和主题情境:实现立意的材料和介质,关系着立意表达的程度设问:试题的呈现形式,关系立意实现的程度【真题分析】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3题。
电站远景反光板图1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 C.全年P<1 D.冬至日P>1【真题分析】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
读图2,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 .河流B .聚落C .耕地D .地形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 .线路过长B .距城镇过远C .易受洪水威胁D .工程量过大 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 .地形分布 B .绿洲分布 C .河流分布 D .沙漠分布【真题分析】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及策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及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40b064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e.png)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及策略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是全面系统的复习,地理复习要有计划性,不能一味跟着老师的步伐和进度走,因为老师要照顾大多数人的学习状态,所以此时会的地方可以快点过,不会的地方可以多做些题目。
第一轮地理复习要把书多看几遍,看书一定要细致,把所有知识点一个不落的全部记扎实了,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可能成为高考考点,基础知识第一遍复习要全部搞定了。
一轮复习是地毯式复习,书上概念中的每个词都要仔细分析,相近概念或易混概念要对比记忆,这样不容易出错。
每个人复习进度不同,高一高二知识掌握程度也不同,复习进度和计划依具体情况而定。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策略地理第一轮复习要特别注意对地图的复习,地图的地理复习的核心,识图能力特别重要,很多题目都考查对地图的识别能力,学好图表是学好地理的先决条件。
地理复习有一定的策略,首先要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图,把课本知识穿成串,复习时各章节知识点联系起来。
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来龙去脉,对主干知识重点把握。
地理大题有固定的答题模板,很多套路都是现成的,大家可以借鉴。
选择题也有一些答题窍门,哪些选项是错误项,哪些答案能直接排除等。
学习地理既要脚踏实地,也要找窍门,以最省力的得最高的分数。
高三地理怎么备考效果最好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扫清知识盲点,系统归纳、细化落实每个知识点,教材阅读无死角,知识理解无障碍。
终极目标是合上教材大脑中能够清晰呈现地理知识框架,拿出一个知识点能够说出在教材中的位置、能准确背出具体含义并拎出一串相关知识。
1、自然地理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复习时可分四阶段逐级提高解题能力,并从中规律性东西。
第一步是透彻理解概念并熟记,第二步是吃透法则,第三步是真正弄懂原理,第四步是做变式训练题。
做完一道题后要理清解题思路,做完类型题后要总结同类题型的解题技巧,达到做一个会一类的目的,不管某类题形式如何变,只要原理是同一个就都会2、人文地理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对观点、方法的分析运用能力,复习时要注重思维的建模,做题时要注意归纳解题的方式方法,同时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策略
从高三开始,同学们进入了全面复习的阶段,首先面对的就是第一轮复习,怎样提高一轮复习的效率是高三同学最关心的话题。
根据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的特点,在此给广大2010届考生提供以下几点参考:
一、重视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
“能力为主导,知识为基础”是高考永恒的话题。
高考试题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地理基础知识的不同演绎和迁移,即使是综合试题也是在基础之上的综合。
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储备不足,就很容易在考试过程中出现障碍。
因此,一轮复习时应力争不漏知识点。
强化基础的有效做法有:当天内容及时消化,每单元知识及时巩固。
对每天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课后应及时理解、记忆,尽可能照顾到所有的细节。
在完全理解、及时记忆的基础上,做一些巩固练习。
二、关注地理重点问题和时事热点问题
地理学科自身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和地理时事热点、焦点问题,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理想切入点,如人口可持续发展问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问题、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地理科学前沿问题、时事热点问题等。
我们在复习时,要时刻关注这些问题,分析某些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原因、提出某些问题的解决措施、了解某些工程发展的最新进展、将某些时事与相关地理知识联系起来等。
因此,同学们平时应注意经常关注时事,学会发现时事中隐含的地理信息,并随时查阅地图,搞清事件发生地点。
在读、听、看中思考,在思考中读、听、看,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
三、学会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述
地理高考说明中要求“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
”很多同学理解能力较强,做客观性的试题可以做得相当不错,但进行文字表述时却常常不能到位,不是关键字抓不住,就是语言逻辑出现问题,使本该得到的分往往得不全。
关键在于,平时就没有使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进行记忆与表述。
那么怎样学会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述呢?我们的课本是我们学习规范地理语言的重要工具,从现在起,不论是记忆、思考还是表述都尽量使用课本语言,千万别指望等高考前最后阶段来纠正自己不规范的语言表述习惯。
四、充分利用地图,训练读图、析图、绘图和计算技能
从最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卷地理试题和考试说明对地理能力要求的阐述来看,除提取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的综合思维方法等能力要求
外,对灵活掌握运用地理学工具,进行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图表的判读、绘制、分析能力和在给定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能力尤为重视和强调。
因此,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应特别重视地理图式和计算方面的训练。
五、建立错题集,培养及时反思的学习习惯
有人说:“错题是最好的老师”,不少同学由于思维定势,总在同样的问题上反复犯错。
所以,让克服思维缺陷,优化思维习惯,是能否突破自我的关键。
对此,我要求学生建立错题集,把每次大考的错题汇编起来,用红笔修改,并写上解题思路和反思;在课堂练习及课后练习、模拟卷均圈起来,并用红笔修改。
在临考前一个月看,就相当于考前清醒剂,能够尽量避免在考试中再犯同样的错误。
六、重视区域地理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大多需要在区域地理中落实和验证,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形成,都需要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
在复习中要把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与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选修教材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巩固在图像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一,强化空间思维能力,建立空间整体定位意识。
从近年高考阅卷得分统计来看,考生区域地理试题方面失分现象严重。
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区域性,空间位置是区域属性的重要内容,正确判定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是地理应考的首要问题。
其二,立足于整体性,掌握区域的综合特征。
区域特征是自然和人文要素在区域内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体现。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由于所处的位置、所具备的条件、影响的因素有别于其他地区,因此,形成了该地区的独有特征,以及区域间的差异。
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比较,有助于理解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有助于理解人类活动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的必要性。
总之,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是整个高三地理复习的基础,一轮复习的基础不打好,就好比盖高楼大厦时没有打好基底,其后果不言而喻。
希望同学们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全面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为下面二轮、三轮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