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纤维纯纺纱线生产实践

合集下载

纺纱织布实习报告

纺纱织布实习报告

纺纱织布实习报告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纺纱织布实习的实习报告,对于本次实习经历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相关的工作内容进行说明和评估。

2. 实习背景作为纺纱织布专业的学生,我有幸获得了一次在织布工厂进行实习的机会。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对织布流程和技术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实习内容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纺纱工艺在实习开始前,我们首先参观了织布工厂的纺纱车间。

我们了解到纺纱是将棉花等纤维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工艺处理,将其变成纱线的过程。

在实习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几种常用的纺纱工艺:•纺纱预处理:清洗、开松、混棉等操作;•纺纱机操作:包括锭子纺纱机和环锭纺纱机的使用;•纺纱过程中的问题排查和解决。

通过实际操作和指导老师的讲解,我们对纺纱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2 织布工艺在纺纱过程完成后,我们开始了织布的实习。

织布是将纱线经过织布机的编织,形成布匹的过程。

在织布实习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织布机的类型和结构;•织布机的操作和调试;•不同织布工艺对最终布匹质量的影响。

通过参与实际操作,我们对织布工艺的流程和要点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3.3 质量控制在纺织行业中,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在实习中,我们也学习了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纱线质量的检测和评估;•布匹的质量检查与评定;•常见织布缺陷的识别和处理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老师的指导,我们掌握了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 实习收获通过这次纺纱织布实习,我获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首先,我对纺纱织布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有了深入的了解。

通过亲身参与纺纱和织布的操作,我对整个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其次,我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习,我熟悉了纺纱和织布机的操作,掌握了一些调试技巧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这对我今后从事相关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基础和实践锻炼的作用。

竹纤维针织纱产品的生产工艺

竹纤维针织纱产品的生产工艺

竹纤维针织纱产品的生产工艺
竹纤维针织纱产品,是一种纺织品,是用竹纤维长丝编织而成的织物。

此织物具有质感柔软、拥有自然的绒毛质地,亲肤的护持性能好,保暖性能好,可以帮助温暖身体。

针织纱是由纤维、纱线和汇编器编织而成的,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0的宽度上编织不同的花样和图案。

首先,编织机将竹纤维长丝拆分成单个纤维,经过旋转成多根纱线,再将纱线放在编织机上,利用编织机编织成布料。

这样子,从纱丝织成复杂的编织,纱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交叉,利用压力或力量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不同形状大小的编织品,形成各种不同的花样和样式。

在编织过程中可以添加各种不同的复合纤维,以增强成品的质地,也有可以固定不同的形状的的模具,实现竹纤维针织纱的制作。

织物中的每个丝都被精心绞制而成,花纹细致,纹理明晰,不仅保留了竹纤维本身的特性,而且还有保暖、抗菌性和穿着舒适性等优点。

竹纤维针织纱产品已成为现代环保纺织品的代名词,其质地柔软,且拥有良好的透气性,抗菌抗敏性,易洗易穿,受欢迎程度甚高。

知道了竹纤维针织纱的生产工艺,大家对健康生活有更好的认识,也更懂得如何把握自己的健康。

0开发竹纤维纱线及面料的一点心得

0开发竹纤维纱线及面料的一点心得

开发竹纤维纱线及面料的一点心得王统杰贾贺欣(保定依棉集团有限公司)1 前言化学纤维家族中的再生纤维素纤维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民的喜爱。

因为它有着类似棉纤维的服用性能,,穿着舒适而受到广泛欢迎。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再生纤维素家族成员己不在只是粘胶、富纤等成员。

越来越多的再生纤维素纤维被开发出来。

近年来最为流行的新型环保纤维一TENCEL已被人们认识。

它解决了粘胶生产过程造成环境污染问题,赋予纤维更高的干湿强力,其服装有了更时尚的风格。

2000年9月,再生纤维素家族的新成员——竹纤维被我国吉藁化纤集团自主研发面世,注册为天竹商标并拥有专利知识产权。

是将四川地区广貌生长的竹子为原料,浆粕经过两次处理后,用100%竹浆泊经纺丝而制成竹纤维。

竹纤维取材来源常绿植物和具有其它纤维都无法比拟的优点,竹纤维产品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

下面就我公司开发竹纤维的一些体会和认识讨论如下。

2 原料特性竹纤维属再生纤维素纤维。

竹纤维横截面形状与粘胶相近,但是与之不同的是截面内多孔状,因此竹纤维吸湿性和放湿性极好。

作为炎热夏季的服装会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纤维具有优良的着色性,色彩鲜艳;悬垂性同粘胶一样极好;回弹性和耐磨性比粘胶好:纤维最大特性是具有其它纤维所不具有的天然抗菌、抑菌性。

因为竹子本身具有抗菌功能在生长过程中不被虫害侵袭,因此竹纤维具有不需加任何抗菌剂的天然抗菌功能。

经检测竹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胞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枯草杆菌具有抗功能,24小时抗菌率为73%。

正是由于这独特的性能,竹纤维应用领域广泛。

竹纤维物理性能与粘胶、MODAL、TENCEL比较见表一。

从表一可看出,竹纤维强力接近粘胶纤维,远小于NODAL、TENCEL纤维;断裂伸长率界于粘胶与MODAL、TENCEL之间。

目前开发出来的竹纤维规格为1.5Dx38mm。

竹纤维可纯纺,可与棉、麻、MODAL、TENCEL、涤纶等多种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混纺。

竹纤维生产工艺

竹纤维生产工艺

竹纤维生产工艺一、竹纤维的来源竹纤维是从竹子中提取的一种天然纤维,其原材料主要来自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竹子,如毛竹、箭竹、龙须竹等。

二、竹纤维的特点1. 竹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可以有效地防止细菌滋生。

2. 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可以保持皮肤干爽舒适。

3. 竹纤维具有柔软舒适的手感,与棉质相似。

4. 竹纤维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不易断裂或磨损。

三、竹纤维生产工艺步骤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各种不同类型的竹子。

将选好的新鲜毛竹等放置在通风干燥处进行处理。

待其表面水分蒸发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

2. 竹子切割将已经处理好的毛竹等进行切割,并去掉其外部硬壳。

然后再将其内部软质部分切成小段。

3. 竹子浸泡将切好的竹子放入水中浸泡,以便软化其纤维。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持续数小时。

4. 竹子煮沸将浸泡好的竹子放入锅中进行煮沸。

这个过程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并将竹子内部的纤维松散,以便后续工序处理。

5. 竹子漂白将煮沸后的竹子放入漂白液中进行漂白处理。

这个过程可以去除竹子内部的色素和其他杂质,使其变得更加洁白干净。

6. 竹纤维提取将经过漂白处理的竹子进行分离和筛选,然后用机械设备对其进行粉碎和筛分。

最后得到的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竹纤维。

7. 竹纤维加工将提取出来的竹纤维放入机器中进行加工处理。

这个过程包括梳理、拉伸、卷曲等步骤,以便形成不同规格和质量等级的竹纤维产品。

四、竹纤维产品应用领域竹纤维产品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领域,如纺织品、卫生用品、建筑材料等。

具体应用包括:1. 竹纤维纺织品:可制成各种不同类型的服装、床上用品、毛巾等。

2. 竹纤维卫生用品:可制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卫生巾、尿布等。

3. 竹纤维建筑材料:可制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地板、墙板、屋顶瓦等。

总之,竹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环保的材料,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通过上述工艺步骤,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竹纤维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竹纤维细特涤纶混纺弹力包芯纱的生产实践

竹纤维细特涤纶混纺弹力包芯纱的生产实践

竹纤维细特涤纶混纺弹力包芯纱的生产实践宋强刘海燕(河南平顶山新天使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竹纤维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新型纤维素纤维,它采用绿色环保生产工艺,用纯天然竹浆,经湿法纺丝而成,可再生利用或自然降解,满足了了人们追求环保、崇尚自然的心理。

由于竹纤维特殊的结构,使其拥有“会呼吸的纤维之美誉”。

而且具有天然的抗菌、防臭、防紫外线等保健功能。

竹纤维与0.89 d tex涤纶混纺制成的弹力纱织物具有吸湿、透气,手感滑爽,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是理想的高档休闲服装面料。

为适应市场需要,我公司开发了竹/涤70/30 13 tex+44 dex氨纶包芯纱,现将纺纱工艺措施介绍如下。

1 原料性能竹/涤70/30 13 tex+44 dtex氨纶包芯纱,选配的原料物理指标见表1。

2 纺纱工艺流程竹纤维:A002C型抓棉机→A006B型混棉机→A036C型梳针滚筒开棉机→A092A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C型单打手成卷机→A186D型梳棉机0.89d tex涤纶:A002C型抓棉机→A006B型混棉机→A036C型梳针滚筒开棉机→A092A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C型单打手成卷机→A186D型梳棉机混和纺纱:A272F型并条机(三道)→A453D改造型粗纱机→A513C型细纱机(加装氨纶包芯纱装置)→1332MD型络筒机(配DQSS一4型电子清纱器)3 各工序工艺配置及技术措施3.1开清棉工序因为竹纤维的长度长,长度整齐度好,几乎不含杂质,故开清棉工序采取“勤抓、薄喂、多梳少打,防堵防粘”的工艺原则。

适当降低A006B型机打手速度;放大A036C型梳针滚筒开棉机打手至给棉罗拉的隔距,梳针滚筒速度设计为540 r/min。

减小打手至剥棉刀隔距,采用前后活箱,增加打手室出口处补风,既减少因多次打击造成竹纤维的脆断及短绒的产生,又有利纤维回收,达到节约用棉的目的。

A076C型单打手成卷机采取以下几项工艺措施防止粘卷:①采用单尘笼吸风;②保持车间较大的湿度(相对湿度在70%左右);③采用粗纱隔层;④增加紧压罗拉的压力;⑤棉卷加压采用渐增加压方式。

竹纤维面料的生产流程

竹纤维面料的生产流程

竹纤维面料的生产流程传统的纺织行业,多以棉、毛、麻、化纤等做为原材料,多年来一直拘泥于这一种形式,严重制约了中国纺织市场的发展。

竹纤维的出现是对传统纺织品的革命。

竹纤维作为一种全新的天然纤维, 最近几年才被应用于纺织服装领域。

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同时又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

竹纤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天然环保型绿色纤维。

竹纤维纺织品因其完全复制了竹纤维的固有特性,而倍受消费者青睐,产品需求量逐年上升。

竹纤维就是用竹子加工提取出来的一种纤维素纤维,是继棉、麻、毛、丝之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

竹纤维分成两大类:一、天然竹纤维竹原纤维是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取的天然竹纤维。

制取过程:竹材→制竹片(首先把竹子截断去掉竹节并剖成竹片,竹片的长度根据需要而定)→煮炼竹片(将竹片放入沸水中煮炼)→压碎分解(将竹片取出压碎锤成细丝)→蒸煮竹丝(将竹丝再放入压力锅中蒸煮,去除部分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生物酶脱胶(把上述预处理的竹丝浸入到含有生物酶的溶液中处理,让生物酶进一步分解竹丝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果胶,以获得竹子中的纤维素纤维。

在分解木质素、半纤维素、果胶的同时也可在处理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可以分解纤维素的酶,以获得更细的竹原纤维)→梳理纤维(把酶分解后的竹纤维清洗、漂白、上油、柔软、开松梳理即可获得纺织用的竹原纤维)→纺织用纤维。

二、化学竹纤维化学竹纤维包括竹浆纤维和竹炭纤维。

竹浆纤维是一种将竹片做成浆,然后将浆做成浆粕再湿法纺丝制成纤维,其制作加工过程基本与粘胶相似。

但在加工过程中竹子的天然特性遭到破坏,纤维的除臭、抗菌、防紫外线功能明显下降。

竹炭纤维是选用纳米级竹香炭微粉,经过特殊工艺加入粘胶纺丝液中,再经近似常规纺丝工艺纺织出的纤维产品。

制取过程:竹材炭化(将老竹材加热到450~550℃加以炭化,然后进行高温炭化,即在上述低温炭化工程后,再度将该炭化物加热到800~900℃,持续处理)→竹炭活性化(将经过上述两种加热处理之后的竹炭进行喷雾处理,竹炭急剧冷却消火,此时因水的物理与化学作用,竹炭产生复杂多孔质之结构,表面积增加数倍,大幅地提高吸着能力。

纺纱工艺设计实训心得

纺纱工艺设计实训心得

纺纱工艺设计实训心得纺纱工艺设计实训心得容:当天,到达工厂后我们先是接受了短暂的培训课程,了解了工厂的历史和规模,以及一些安全防范措施。

之后我们便在副厂长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一纺和二纺。

每个厂房都有两层,工艺流程与书上所写一致。

开清棉(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并线、捻线、摇纱,这一系列的工序即为纺纱的主要工序。

生产不同要求的棉纱,要采取不同的加工程序,如纺纯棉纱和涤棉混纺纱,由于使用的原料不同,各种原料所具有的物理性能不同,以及产品质量要求不同,在加工时需采用不同的生产流程。

纯棉纱工艺流程1.普梳纱:清花→梳棉→头并→二并→粗纱→细纱→后加工2.精梳纱:清花→梳棉→预并→条卷→精梳→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涤棉混纺纱的工艺流程1.普梳纱:原棉:清花→梳棉→ →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涤纶:清花→梳棉→2.精梳纱:原棉:清花→梳棉→预并→条卷→精梳→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涤纶:清花→梳棉→预并→ 在这些工艺流程中,每一部都有其重要意义,它们分别实现了开松、梳理、牵伸、加捻这几个重要步骤。

以是每一个步骤的作用和意义:一、开清棉(清花)(1)开松将压紧的化纤包中的块状纤维开松成小块或小纤维束。

(2)除杂除去原料中的部分杂质。

(3)混和将各种性质的纤维均匀混和。

(4)成卷制成均匀的化纤卷供梳棉工序使用。

(本工序的产品)二、梳棉将棉卷喂入梳棉机,经梳理后获得棉条。

(1)梳理:获得单纤维(2)除杂:清除杂疵、短绒(3)混和:进行单纤维间的混和(4)成条:制成均匀的棉条三、并条为改善条子的均匀度,将6~8根条子并合喂入并条机,经罗拉牵伸获得1根条子。

四、粗纱(1)牵伸:将条子抽长拉细成为粗纱。

(2)加捻:给粗纱加上一定的捻度,提高粗纱强力。

(3)卷绕:将加捻后的粗纱卷绕在筒管上。

五、细纱1. 牵伸将粗纱牵伸到所要求的特数。

加捻给牵伸后的纱条加上一定的捻度,使之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和光泽。

天竹纤维纺纱生产实践

天竹纤维纺纱生产实践
21 0 1年 第 3期
山 东 纺 织 科 技
.3 . 5
天 竹 纤 维 纺 纱 生 产 实 践
孙 浪 涛 , 一 心 张
( 安 T程 大 学 , 西 西 安 7 0 4 ) 西 陕 1 0 8
摘 要 : 章 对 天 竹 纤 维 的 性 质 作 了 简要 介 绍 , 过 原 料 预 处 理 和 设 计 纺 纱 工 艺 , 制 1 . e 文 通 纺 4 8tx的
试。
纤维 , 具有 独特 的抗菌 、 菌 、 抑 防紫 外线 功 能 , 以及
较 好 的染 色均 匀性 、 吸湿透 气性 和 可纺 性等 特 点 , 越 来越 受 到 消费 者 的青 睐 。
本 试 验 采 用 的 原 料 是 天 竹 及 棉 纤 维 , 据 纤 根
1 天竹 纤维的基本- 眭能
参 考文 献 :
C ] 吕寨 平 . 纶 拉 断 法 制 条 中与 经 济 ,0 5 ( 4 :4 … 16 2 0 ,1 ) 1 5 4 .
缩率较 高 的膨 体条 确 实有 较大 困难 。因此 采用 将
原来 生 产经验 与 正 交 试 验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 择 热 选 板温 度 为 1 5C、 3 。 热牵 伸 值为 1 2 、 断总 牵伸 值 .7 拉
纯 纺纱和 天 竹/ J 04 C 6 / 0混 纺 纱 , 对 纱 线 的 各 项 性 能 进 行 了测 试 。 并
关 键 词 : 竹 纤 维 ; 艺 ; 线 性 能 天 工 纱 中 图 分 类 号 : S 0 . T 1 42 文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93 2 ( 0 1 0 —0 50 1 0 —0 8 2 1 )30 3 -4
wih or h on le t t og a xpe i e , o e sng pa a e e sofp od i c yl rm nt pr c s i r m t r r ucng a r i bul lv rwih X80 o o c ky s i e t 0 t w f

竹原纤维纺纱工艺初探

竹原纤维纺纱工艺初探

成功,成条不均匀
竹/棉没有混合充分
先要解决竹原纤维的成条困难问题。在试验中我 们 用
成功,粗细差距大
混合不匀,比例不当
成功
竹原纤维的比例小
竹原纤维进行了 纯 纺 与 混 纺,混 纺 由 于 在 现 行 条 件 下
经过多次不同比例的混纺,得出结论:加入棉纤维
可以提高竹原纤维的可纺性,其临界混纺比为30% ,竹
罗拉钳口处与涤纶纱线汇合,在加捻机构的作用 下,因
1
.1 试验材料和性能
试验 所 使 用 的 竹 原 纤 维 是 半 制 品,涤 纶 纤 维 是 普
涤纶纱线具有一 定 的 张 力 起 拉 紧 作 用,形 成 以 涤 纶 为
芯纱,外包纤维的皮芯结构的包纱,卷绕到纱管上。
通中强中伸型纤维。
粗纱
竹原纤维物理机械性能如表 1 所示。
的可纺性。通过小样试纺,研究长丝张力、捻度大小等对竹/涤赛络菲尔纺纱工艺及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竹原纤维;纺纱工艺;竹/涤赛络菲尔纱;性能
中图分类号:
TS104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0356(
2017)
01-0040-02
表 2 涤纶纤维的性能指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纺织品舒适 性、
制成的条子中竹原纤维比例很小,实际效用并不 大;而
纯纺由于纤维 太 过 粗 硬,抱 合 力 很 差,无 法 顺 利 成 条;
最后通过使用化 学 助 剂 聚 乙 烯 醇 使 得 纤 维 柔 软 化,刚
原纤维的比例 过 大,成 条 不 易。 但 是 由 于 所 制 成 的 纤
性降低才得以 成 功。 但 出 于 条 件 限 制,只 在 小 样 机 上

赛络纺竹纤维针织纱的纺纱实践

赛络纺竹纤维针织纱的纺纱实践

S r s un Ba b o Fi e io p m o b r Knitng Ya n pi ni g Pr c ie ti r S n n a tc
MA 。 h n,L n yn Da c u I Xi- ig,CHEN Yu f n - g,L e -ig,ZHAN Xi-ig e U Zh n t n n yn
弯 曲 变形特 性 , 用赛络 纺 纱技 术进 行 了针 织纱 的 纺纱 实践 。 实践 证 明 : 工序 针 对性 的 采取 措 利 各
施 , 强 温湿度 的控 制和静 电的 消除 , 够 实现 高质 量 赛 络 纺 竹 纤 维针 织纱 , 造 良好 的 经 济效 加 能 创
益。
关 键词 : 赛络 纺 ; 纺纱 ; 艺 ; 纤维 ; 织 纱 工 竹 针
染 色性 、 吸湿 性 、 透气 性 优 良 , 更具 有 抗 菌 的独 特 功 能 。用 同样 的细菌 放 在 不 同 的布料 上 ,4 2 h后 , 纤 竹
维布的细菌死亡 率达 7 %左 光滑 , 加捻效 率低 而使 强力 受 到一定 的影 响 , 而赛 络纺工艺能 够解决这一 问题 。
2 纺织产 : 2 品开发 :
‘ l I I I I
赛 络 纺 竹 纤 维 针 织 纱 的 纺 纱 实 践
马大椿 , 李新 英 , 玉峰 ,陆振挺 , 陈 张新英
( 河南项城市纺织有限公司 , 河南 项城 4 60 ) 6 2 0
摘 要 : 本 文介 绍 了竹 纤维 的基 本 特征 和纺 纱性 能 , 据 竹 纤 维 的初 始模 量 小、 根 纤维 柔软 、 易
is ft.
Ke r s: io p y wo d sr s un;s i n n p n i g;p o e s a o b r nti g y r r c s ;b mb o f e ;k i n a i t n

竹纤维面料的生产加工工艺浅谈

竹纤维面料的生产加工工艺浅谈

竹纤维面料的生产加工工艺浅谈1、竹纤维织物的性能竹纤维是利用我国广泛生产的竹子为原料,经特殊的高科技工艺处理制取得再生纤维素纤维。

由于竹子在生长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污染源,完全来自于自然,并且竹纤维是可以降解的,降解后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又可以完全的回归自然,故该纤维被称为环保纤维。

竹纤维横截面形状与粘胶相近,但是与之不同的是截面内呈多孔状,因此竹纤维吸放湿性能极好。

竹纤维具有优良的着色性,色彩鲜艳,悬垂性好,回弹性和耐磨性比粘胶好。

竹纤维最大的特性是具有任何纤维所不具有的天然抗菌性能。

经过监测,竹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等菌类具有抗菌功能,24小时抗菌率达到73%。

竹纤维可与棉、天丝、涤纶、腈纶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混纺,也可纯纺。

适合制作家纺类(如巾被类、床上用品等)、针织类(如T恤、内衣、袜子等)、衬衣面料、休闲面料等。

2、竹纤维织物的染整工艺流程竹纤维/棉织物工艺流程坯布翻缝→烧毛→退浆→煮练→漂白→染色→柔软→拉幅→预缩竹纤维/涤织物工艺流程坯布翻缝→烧毛→退浆→氧漂→定型→染色→柔软→拉幅→预缩3、竹纤维织物的染整工艺特点(1)竹纤维同其他人造纤维素纤维一样,不耐强碱,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酶退浆。

当与棉混纺时,棉籽壳去除不净,织物毛效低。

我们采取冷轧堆工艺进行煮练后氧漂,效果极佳,基本满足了染色半成品的毛效要求。

(2)竹纤维染色工艺一般采用全棉工艺,由于竹纤维遇水后溶涨,轧染生产难度比较大。

(3)竹纤维染色所需染化料以活性染料、士林染料为主,不仅牢度好而且色泽鲜艳。

(4)竹纤维织物具有吸湿排汗功能,后整体要选择亲水性柔软剂。

(5)竹纤维织物生产时缩水率比较大,加工过程中要尽量降低张力,以保证缩水率。

1、选料:将采购的竹材按当年生、隔年生分类。

(两年以上的竹及非新鲜的竹也能使用,但加工工艺有所不同)2、截断:按选材分类,分别进行截断。

3、分片:按照竹黄、竹青将竹材分片。

竹纤维与细旦涤纶混纺弹力包芯纱的生产实践

竹纤维与细旦涤纶混纺弹力包芯纱的生产实践

竹纤维与细旦涤纶混纺弹力包芯纱的生产实践
提到竹纤维和细旦涤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们可以制造出具有良好弹性和耐力的包
芯纱产品。

竹纤维和细旦涤纶是一种带有良好弹性和耐力的纤维,可以通过混纺来改善纤
维的物理性能,并使其具有抗拉性和耐热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竹纤维和涤纶细线的混纺
成为越来越流行的一种方法,用于制造出具有良好的弹力和耐力的包芯纱产品。

本文将分
析竹纤维与细旦涤纶混纺弹力包芯纱的生产实践。

竹纤维和细旦涤纶的混纺技术分为三种方式。

首先,在混纺前,应对竹纤维进行预混,以确保良好的混合均匀性,并减少混纺机器卡滞现象。

其次,在混纺过程中,可根据需要
进行色彩变化,使混纺纱线更显得灵活性,提高新旧纱线的对比度。

最后,在混纺完成后,对混纺纱线进行精加工处理,以形成细腻的结构力结构,以便更好地体现力学弹性和耐久性。

上述三个步骤为竹纤维和细旦涤纶混纺弹性包芯纱的生产实践提供了信息。

虽然混纺
竹纤维和细旦涤纶的过程复杂,但以上生产实践可以带来良好的效果。

与传统的纤维混纺
相比,竹纤维和细旦涤纶的混纺经过量身定制,从而提高了混纺纱线的力学弹性和耐久性。

此外,混纺的竹纤维细线也非常有趣,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色彩变化,创造出具有良
好弹性和耐力的产品,从而在市场上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

总之,竹纤维和细旦涤纶的混纺是一种新型的竹纤维弹力包芯纱生产实践,不仅可以
提高布料的物理性能,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竹纤维包芯纱的弹力和耐力,并且还可以满足
用户喜欢的色彩变化。

原竹纤维生产工艺流程

原竹纤维生产工艺流程

原竹纤维生产工艺流程竹纤维是一种天然的纤维原料,由于其天然、环保、透气、吸湿排汗等优点,在纺织品行业中备受青睐。

而原竹纤维的生产工艺流程则是实现竹纤维产业化的重要环节。

竹纤维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竹材原料的采集、切割、煮炼、净化、漂白、纤维化、纺纱等多个环节。

在竹纤维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当操作都可能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首先是竹材原料的采集。

竹纤维的生产过程始于竹材的采集。

竹材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竹纤维的质量。

一般来说,优质的竹子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生长年限足够长,直径适中,干燥度适当,含水率适中。

竹子采摘后要及时进行分类和加工,将合格的竹材送入生产线。

接下来是竹材的切割和破碎。

竹材经过去皮、切段等处理之后,需要进行切割和破碎。

切割的目的是将竹材切成合适的长度,便于后续的煮炼和纤维化操作。

破碎则是利用机械设备对竹材进行细破,使竹材纤维化更加充分。

然后是竹材的煮炼和净化。

煮炼是竹材纤维化的关键步骤,通过煮炼可以软化竹材的纤维结构,便于后续的纤维提取。

煮炼过程中要注意适当控制煮炼温度和时间,以免竹纤维受损。

净化操作则是对煮炼后的竹材进行漂洗和过滤,去除杂质和污染物,保证竹纤维的纯净度。

漂白是竹纤维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漂白的目的是去除竹纤维中的色素和杂质,提高竹纤维的洁净度和白度。

漂白工艺中要选用合适的漂白剂,并控制好漂白时间和温度,避免对竹纤维造成损害。

纤维化是竹纤维生产的核心环节。

在纤维化过程中,煮炼后的竹材经过机械处理,将竹材中的纤维逐渐分离,形成纤维束。

纤维化操作要求设备精密,工艺精湛,确保纤维的均匀性和纤维长度的一致性。

纤维化后的竹纤维需要进行纺纱。

纺纱是将竹纤维进行纺织加工,形成纺纱线,为后续的纺织生产提供原料。

纺纱过程中要注意纤维的拉伸和捻合,保证纺纱线的强度和延展性。

竹纤维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高度重视,任何一个不当的操作都可能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有机棉竹纤维混纺针织纱的生产实践

有机棉竹纤维混纺针织纱的生产实践
A b tac To g a a t e q a i fo g n c c to mb ofbe lnd d k ti g y r nd s tsyde n ,r a o — sr t u r n e u lt o r a i o tn ba o y i rbe e nitn an a a if ma ds e s na b e s i n n ln wa o , s nnng p o e sn s o tmi e a c r n o r p ry p ca t f t ie s S ie i l p n i g p a s g t pi i r c si g wa p i z d c odig t p o e t s e i y o wo fb r . lv rng l b e i s a o t d b r a i ot n b mbo i r bln d ni ig y r lndngwa d p e y o g n c c to a o fbe e de k t n a n, p o e sn s de ine a c r i g t he t r c si g wa sg d c o d n o t s c at fmo e s o ie s a re pe ily o r h r fb r nd wo mau i foga c otn, a d r ltv e h l g t s trt o r ni c to y n e aie tc noo y mea u e r a o td c s r s we e d pe a —
维普资讯
第 3 卷 第 9期 5 20 07年 9月





Cot n Te te T c n lg t xi e h oo y o l

壳聚糖竹纤维精梳棉赛络集聚纺14.8 tex纱生产实践

壳聚糖竹纤维精梳棉赛络集聚纺14.8 tex纱生产实践

壳聚糖/竹纤维/精梳棉赛络集聚纺14.8tex纱生产实践王 琳1,孙彦青2,刘晓燕2,陈 振2(1.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山东华兴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泰安 271400)摘要:为提高壳聚糖/竹纤维/精梳棉12/50/38赛络集聚纺14.8tex混纺纱的成纱质量,介绍壳聚糖纤维、竹纤维、精梳棉的性能及其混纺工艺流程;详述成条、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指标,分析壳聚糖含量的控制及检测方法;探讨梳理原则、牵伸配置、捻接工艺参数、温湿度控制等工艺难点及采取措施。

指出:壳聚糖/竹纤维/精梳棉12/50/38赛络集聚纺14.8tex混纺纱结合纤维功能与赛络集聚纺工艺,根据3组分纤维的不同特点采用3道并条混合方法,并条工序熟条检测壳聚糖含量,保证纤维配比准确;通过优化各工序工艺参数,使成纱质量满足了客户需求。

关键词:壳聚糖纤维;竹纤维;精梳棉;赛络集聚纺;壳聚糖含量中图分类号:TS101.9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9634(2020)05-0037-05Production Practice of Chitosan/Bamboo Fiber/CombedCotton Siro-compact Spinning 14.8tex YarnWANG Lin1,SUN Yanqing2,LIU Xiaoyan2,CHEN Zhen2(1.Hismer Bio-technology Co.,Ltd.;2.Shandong Huaxing Textile Group Co.,Ltd.:Tai’an 271400,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tosan/bamboo fiber/combed cotton 12/50/38siro-compact spinning 14.8tex blended yarn,the properties and blending process of chitosan fi-ber,bamboo fiber and combed cotton are introduced.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quality controlindexes of slivering,drawing,roving,spinning and winding processe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andthe control and detection methods of chitosan content are analyzed.Process difficulties such asthe carding principles,drafting configuration,process parameters of splicing,temperature andhumidity control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re discussed.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hitosan/bamboo fiber/combed cotton 12/50/38siro-compact spinning 14.8tex blended yarn is com-bined with the fiber function and the siro-compact spinning process,the 3-strand blendingmethod is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fiber,and the content of chitosan is detected with the processed strip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fi-ber ratio.By optimizing the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each process,the yarn quality meets thecustomer’s demands.Key Words:chitosan fiber;bamboo fiber;combed cotton;siro-compact spinning;chitosan content收稿日期:2020-05-11作者简介:王 琳(1983—),女,山东宁阳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纺织纤维工艺与检验,纺织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喷气织机织制竹纤维织物的生产实践

喷气织机织制竹纤维织物的生产实践

方格 形 图案 , 织 次 数 少 , 物 密 度 小 , 交 织 因此 , 造 织 时单 位 长度经 纱所 受 摩 擦 次 数少 , 上浆 率 也 可 随之
丝 绸 科 技
21年 期 0 第3 2
喷气 织机 织 制 竹 纤维 织物 的生产 实 践
万 惠群 ( 苏苏 豪国际 集 团股份 有 限公 司 江苏 南京 2 0 1 ) 江 1 0 2 摘要 : 来 , 近 竹纤 维织物 越 来越 受到人们 喜 爱 , 此我 们根 据 市场 需要 在 Z X—e喷 气 织机 上 进行 了竹 为 A 纤 维织物 的产 品研 发 , 取得 了成 功 。从 整 经 、 纱 、 浆 织造工 艺 以及 车 间温 湿度控 制 等 方 面详 细介 绍 了该 织物
的 生产 工艺 。 关键 词 : 气织机 ; 喷 竹纤 维 ; 生产 工 艺
喷气 织 机 织 制 的竹 纤 维织 物具 有 较 强 的纵 向
到片 纱 张 力 均 匀 , 此 , 们 采 用 B N —D R C 因 我 E IE T
8 0型 整 经 机 , 减 少 断 头 , 经 速 度 设 定 为 0 为 整
量 4 . k/ O m, 96 g1 纬纱用量 2 . k /0 m。 4 3 g 10
7 g, 5k
1 5k 2. g.
CD —P T
CD 一5 2
5k g,
2k g。
5 浆 纱 工 艺
经过 反复试 验论 证 , 纱 工艺如 表 1所示 。 浆
表 1 浆纱 工艺 参 数 项目 工 艺 参 数 项目 工艺参数
4 浆 料 配 方 的选 择
由于竹 纤 维 属 于 亲 水 性 纤 维 , 于 与 淀 粉 相 易

0提高竹纤维系列产品成纱质量的生产实践

0提高竹纤维系列产品成纱质量的生产实践

提高竹纤维系列产品成纱质量的生产实践王红旗1 前言竹纤维利用天然竹子为原料,经特殊的高科技工艺处理而制取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它保持了竹子原有的抗菌、抗紫外线、透气性好、凉爽的特性,同时也拥有粘胶纤维的吸放湿性好、手感柔软、织物悬垂性好、上色容易、染色色彩亮丽等特性,是一种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纤维素纤维。

我公司注重新产品开发,先后研制开发了竹纤维纯纺混纺系列品种,特别是竹纤维纯纺纱及同棉混纺纱已经批量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经过不断摸索,形成了一套竹纤维纺纱的工艺技术措施。

2 竹纤维原料规格3 纺纱工艺流程A002圆盘抓包机→A006B混棉机→A036梳针开棉机→A092双棉箱给棉机→A076单打手成卷机→A186梳棉机→FA311并条机→FA421粗纱机→FA506细纱机(V型欠伸)→1332络筒机(电清空捻)。

4 纺纱难点在生产过程和质量监控中,逐渐认识到,提高竹纤维品种的强力和减少竹纤维品种的成纱毛羽是保证竹纤维品种质量的关键。

这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为提高成纱强力:(1)清梳工序减少短绒的产生(2)并粗工序加强改善半制品的内在结构(3)细纱工序合理选择工艺,优选合适的捻度,混纺纱选择合适的混纺比。

为减少成纱毛羽:(1)清梳工序减少静电,防止棉卷粘层(2)并粗工序防止棉条、粗纱条毛条,提高纺纱通道与各部件的光洁度等(3)细纱工序选择合适的钢领,钢丝圈。

(4)络筒工序优选工艺,减少长毛羽的增长。

5 各工序纺纱工艺措施(1)清花工序:原则是多松少打。

采用梳针打手,打手速度450~500r/min,减少纤维损伤。

其次适当提高清花工序温湿度,采用向圆盘内喷热蒸汽,温度25℃以上,湿度70%。

减少纤维静电。

棉卷定量为410g/m,加大棉卷压力,防止粘卷。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缠绕和飞花。

输棉管道定期清扫,气流通畅,减少纤维索丝。

(2)梳棉工序:相比聚酯纤维而言,竹纤维较易梳理,故适当放大锡林盖板隔距。

一般以0.3mm为宜。

纯竹纤维60S纱的生产

纯竹纤维60S纱的生产

纯竹纤维60S纱的生产随着人们追求健康,环保,崇尚自然的生活理念越来越高,功能性纤维面料的开发愈来愈多,作为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竹纤维,以其天然的抗菌性和良好的服用性及降解性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我公司也为此开发了纯竹纤维60S特细号纱.1.原料的选配竹纤维选用河北吉嵩化纤厂产品,其物理指标见表如下:竹纤维透气性强,吸放性能好,比电阻大,纵向表面光滑,呈多条较深沟槽,边沿具有不规格锯齿形,同时具有天然独特的抗菌性能。

2.工艺流程:A002型抓棉机——A006B型混棉机——A036型开棉机——A092型混棉机——A076型成卷机——A186型梳棉机——FA302型并条机(三道)——FA401型粗纱机——FA506型细纱机。

3.各工序技术措施:3.1 开清棉工序:由于竹纤维在打包时挤压比较紧,在抓棉时,易造成抓棉不匀,影响开松效果和棉卷的重量不匀。

首先应用人工撕扯开松进行预处理,投料前加3%抗静电剂,减少静电并放置2-3小时后使用,使纤维能够充分吸湿。

由于该纤维强力低,含杂少,主要采用降低部分打手转速为主。

A036打手速度为480r/min,A076型综合打手转速为850r/min,棉卷干定量为390g/m.3.2 梳棉工序:竹纤维强力低,易脆断,抱合力差。

因此,梳棉采用放大隔距,降低转速,加大定量的工艺原则。

降低对纤维的损伤,减少飘网及破边破洞。

主要工艺参数:3.3 并条工序:并条采用顺牵伸工艺,有利于后弯钩纤维的伸直,改善纤维的伸直度,同时降低车速,采用酸处理胶辊,减少缠胶辊及带花,并注意车间温度控制在25 C —30 C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55%—60%之间,否则将出现缠罗拉,开车困难等现象。

并条主要工艺配置如下:3.4 粗纱工序:采用较大的粗纱棉捻系数,小后区牵伸的工艺,粗纱不出“硬头”的情况下,选用较小的钳口隔距,有利于对纤维的控制。

并适当降低车速,严格控制温湿度,能够有效减少机前断头。

粗纱工序主要工艺配置如下:3.5 细纱工序:按照小后区牵伸倍数,小钳口隔距的工艺原则。

0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纱工艺实践

0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纱工艺实践

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纱工艺实践吕伟宏李永丰李志雄唐明星(江苏苏州邦博纺织实业有限公司)摘要:为了开发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纱,针对玉米纤维与竹纤维的性能特点,采用棉包混和的方法,开清棉、梳棉工序解决混和、开松、分梳、转移问题;并条、粗纱工序解决绕罗拉胶辊问题,提高半制品条干,降低重不匀;细纱、络筒工序减少断头,提高接头质量,以改善织物外观效果。

所开发的竹纤维/玉米纤维60/40 18tex纱质量优良,满足了市场需求。

关键词:玉米纤维, 竹纤维, 混纺纱, 工艺参数, 技术措施, 成纱质量0前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纺织品越米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以天然材料为原料生产的绿色环保纺织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我公司抓住市场最新动态,近几年来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成功开发出了竹纤维纯纺、混纺系列产品,深受广大用户青睐,并注册了“丝竹纱”商标。

最近,又成功开发出了玉米纤维和竹纤维的混纺产品,该产品是绿色环保型纺织品,制成的服装具有光泽亮丽、手感柔滑、吸湿透气、穿着舒适等特点,并且具有抗菌功能,适宜制作高档夏季服装。

现以竹纤维(B)/玉米纤维(P)60/40 18 tex纱为例介绍如下。

1玉米纤维和竹纤维的性能特征竹纤维(B)是天然纤维素纤维,是以竹材为原料,经水解提炼制成浆粕经纺丝而成。

其特点集棉的舒适性、粘胶的吸湿悬垂性、涤纶纤维的强力、蚕丝股的光泽与手感于一身,吸湿、透气、手感柔软光滑,且具有抗菌功能,经测定24 h抗菌率达7l%。

而玉米纤维(PLA)是一种以玉米为原料,经发酵而制成的纤维。

玉米纤维具有独特的弹性,可抵挡氯气和紫外线而不受到漂白的影响。

玉米纤维可生物降解,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玉米纤维具有丝绸般的光泽,有良好的回复性、抗皱性、抗起球性,玉米纤维的难燃性和羊毛相似。

玉米纤维和竹纤维的物理指标见表一。

表一玉米纤维和竹纤维的物理指标2纺纱工艺流程竹纤维和玉米纤维混纺纱,采用棉包混和,其工艺流程如下:A002D型抓棉机→A035A型混棉机→A036C型开棉机→A092A型给棉机→A076C型成卷机→A186D型梳棉机→A272F型并条机(二道)→A456D型粗纱机→FA506型细纱机→Autaconer338型自动络筒机3 纺纱工艺配置及技术措施3.1开清棉玉米纤维和竹纤维都具有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不含杂质等特点,成包体积和重量差异不大,基本特性相似,故在抓棉机上混和,并合理配置上包工艺,达到充分混和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纤维纯纺纱线生产实践
雒书华张兰峰赵庆福
(山东德州华源纺织有限公司) (德州学院)
摘要:介绍了竹纤维的物理指标及特性,以竹纤维14.8 tex针织纱为例,介绍了纺纱各工序的工艺计、采取的技术措施以及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环保和具有保健功能的纺织品越来越关注。

竹纤维是我国自行开发的一种环保型纤维,它保持了竹子原有的抗菌、抗紫外线、透气性好、凉爽的特性,同时也拥有粘胶纤维的吸放湿性好、手感柔软、织物悬垂性好、上色容易、染色色彩亮丽等特性,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纤维。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近几年来我公司致力于研究开发竹纤维纱,主要以9.7 tex~29 tex竹纤维纯纺纱为主,同时也开发生产了竹纤维和棉、Modal、Tencel等纤维的混纺纱等系列品种。

现以竹纤维14.8 tex针织纱为例,对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做一浅析。

1竹纤维特性
竹纤维的主要成分包括竹纤维素、竹密、果胶,是采用化学方法把竹子打成浆粕然后经过溶解纺丝制成的纤维。

其主要物理指标见表1。

2纺纱工艺流程
根据竹纤维的特性,在提高原料可纺性的同时,为保证纤维少受损伤,我们采用较短工艺流程的生产方式,以开松混和为主,减少打击点。

工艺流程如下:
FA002D型抓棉机→SFA035C型混开棉机→FAl06B型开棉机→FAl6lB型振动棉箱给棉机→A076F型单打手成卷机→FA231A型梳棉机→FA3llF型并条机(两道)→FA423A型粗纱机→FA506型细纱机→N021型自动络筒机
3各工序工艺参数和技术措施
3.1原料的预处理
由于竹纤维在标准状态下的回潮率较大,且吸湿速率特别快,在相同条件下,竹纤维比其他再生纤维素纤维更易吸湿快干,故在纺纱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静电,引起绕罗拉和胶辊,影响生产进度和质量。

因此,在生产之前需对竹纤维进行预处理。

根据竹纤维的回潮率以及含油率的大小在投料前对竹纤维按一定比例加湿,然后使纤维养生6 h~8 h,以保证纤维在以后的各工序中处于放湿状态。

3.2开清棉工序
由于竹纤维细度相对较细,且长度整齐度好,不含杂质等特点,开清棉工序以减少对纤维的打击损伤度为前提,采用“多松少打,尽量少落“的工艺原则,选用较低的打手速度,FAl06B型开棉机采用梳针打手,其速度控制在480 r/min左右,同时综合打手的速度控制在800 r/min左右,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

为减少落棉,我们用镀锌钢板封闭所有尘棒。

我们还加强了对自调匀整装置工作状态的检查,使棉卷的正卷率保持在99.5%以上,棉卷的纵横向均匀度控制在1.4%以内,同时为了防止粘卷,适当加大棉卷压力。

3.3梳棉工序
由于竹纤维抱合力差,为确保生条质量,减少纤维损伤,我们按照“轻定量、低速度、小隔距、小张力”的工艺原则,适当增大刺辊与给棉板的隔距,降低刺辊、锡林、道夫的速度,以减少棉结,使纤维顺利转移。

为减少短绒的产生和增加,梳棉后部工艺隔距要适当放大,尤其是后罩板进口。

为使纤维得到充分梳理,减少棉结数量,梳理隔距要适当偏小控制。

生产竹纤维品种时梳棉工序相对湿度应偏大控制,一般控制在70%左右为好。

另外,压辊压力要偏小控制,否则易造成纤维被压碎。

梳棉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见表2。

表2梳棉工序主要工艺参数
项目工艺参数
生条定量/g²(5m)-1锡林转速/r²min-1
刺辊转速/r²min-1
道夫转速/r²min-1
盖板速度/mm²min-1后罩板进口/mm
锡林-盖板隔距/mm 给棉板-刺辊隔距/mm 刺辊-锡林隔距/mm 锡林-道夫隔距/mm 除尘刀位置17.5
330
760
25
81
1.0
0.25、0.20、0.20、0.25
0.50
0.20
0.13
高机架平面±6,与机架平面呈95°角
通过上述措施,生条条干CV为3.12%,生条棉结为6粒/g,生条短绒率为1.2 %,重量不匀率为3.65%。

3.4并条工序
并条工序的工艺设计对成纱条干起着关键性的影响,特别是牵伸倍数及其分配、罗拉隔距大小,直接影响着熟条的条干和棉结。

针对竹纤维的特性,并条工序应采用两道均为8根并合的方式,同时采用“重加压、轻定量、大隔距、慢速度”的工艺原则。

为了改善熟条条干,头并采用较大的后区牵伸倍数,末并采用集中牵伸的方式,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

并条工序主要工艺参数见表3。

表3并条工序主要工艺参数
另外,由于竹纤维具有很强的吸放湿性,在并和牵伸过程中,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大大提高,使纤维间的抱合力更差,易缠绕罗拉与胶辊,所以车间的温湿度要偏大控制。

3.5粗纱工序
由于竹纤维表面光滑,抱合力差,条子易分叉,为减少意外牵伸和成纱毛羽,粗纱捻系数应偏大掌握。

同时,粗纱张力要偏小控制。

为提高粗纱条干,粗纱后区牵伸倍数应偏小控制,同时粗纱后区隔距应适当放大。

并粗工序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5 %左右为好,为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我们采用蒸气加湿的措施。

粗纱主要工艺参数见表4。

表4粗纱工序主要工艺参数
由于竹纤维表面光滑,抱合力差,在细纱工序成纱易出现毛羽纱,且纺纱断头多。

因此,细纱宜采用大捻系数、低速度、小张力的工艺措施。

另外,细纱作为成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其工艺的合理与否对成纱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细纱机牵伸机构中专件器材质量的优劣与牵伸过程中能否有效地控制纤维,牵伸后纱条质量的好坏有着密切关系。

卷捻部位钢领钢丝圈的选型和合理搭配,对成纱棉结和毛羽的影响也非常大。

为了提高成纱质量,减少纱线毛羽和纱疵,降低细纱断头,我们通过试验对细纱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

纺竹纤维14.8 tex纱优选后的细纱主要工艺参数见表5。

表5竹纤维14.8 tex细纱主要工艺参数
经过采取各项措施,竹纤维14.8 tex成纱质量指标见表6。

表6竹纤维14.8 tex成纱质量指标
3.7 络筒工序
络筒工序采用№21型自动络筒机,该络筒机配备了气圈跟踪破裂器,使管纱在退绕过程中保持气圈稳定,从而减少了管纱到筒纱过程中毛羽的增加。

该络筒机同时采用恒卷绕张
力控制,保证筒纱从开始到满筒以相同的张力卷绕,从而使筒纱卷绕密度里外均匀一致。

针对竹纤维的特性,在络筒前,我们对成纱进行了蒸纱处理,后的管纱毛羽较处理前降低了一倍以上,纱线光洁程度更好。

采取以上技术措施,减小了管纱到筒纱过程中质量的恶化。

4 结束语
(1)针对竹纤维的特性,开清棉工序要减少打击,以梳理为主,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

同时,梳棉工序要合理调整速度和隔距,以提高纤维的梳理和转移。

(2)由于竹纤维抱合力差,有静电现象,故生产前需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另外,要求车间生产现场保持稳定的相对湿度,同时相对湿度要偏大控制。

(3)在成纱后采取蒸纱工作对提高竹纤维成纱质量和后道工序的生产效率有一定的必要性,但该工作相对而言投资较大。

注:本文摘自《2007中国纱线质量暨新产品开发技术论坛文集》86-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