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制造2025

合集下载

中国制造2025计划解析(深度版)

中国制造2025计划解析(深度版)

中国制造2025计划解析(深度版)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中国政府于2015年发布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使中国的制造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背景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之一。

然而,中国的制造业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低端产品过剩、技术落后、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

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通过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2. 产业升级:推动制造业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绿色制造: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

倡导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环保理念,推进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4. 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人才。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

5. 市场开放: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合作,推动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外资投资和技术引进。

影响与挑战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将对中国制造业产生积极影响,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然而,该计划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壁垒、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结论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中国政府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

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制造等举措,中国制造业有望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提升整体竞争力。

然而,实施该计划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路径探析

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路径探析

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路径探析中国制造2025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加速我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加工能力和科技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和经济发展。

实施这一战略需要从多个角度和方面着手,下面对实施路径进行探析。

一、优化基础制造能力要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优化基础制造能力。

这里指生产设备、制造工艺、质量保证等基础制造能力。

对于设备和工艺等方面,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应用范围,提升自主制造能力。

同时,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应用信息技术改进物流等方面,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在产品质量方面,需要建立和完善质量体系,对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和改进,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用户需求。

二、发展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这里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设备、流程、资源等的智能化管理和协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要实现智能制造,需要通过提升IT竞争能力和数据化管理,促进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转型。

同时,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培养具有工业4.0经验和技能的技术人员,推动新型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速智能化转型。

三、推进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制造方式,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这里指通过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环境保护等措施,提高制造业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在绿色制造方面,需要加强生产过程的污染防治和减排措施,推行能源节约型和资源循环型等新型制造模式。

同时,需要加强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环境保护的诸多技术、信息化和体制能力,确保绿色制造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效益。

四、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产业协同是制造业范畴内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

这里指以产业链为基础,实现产、供、销等各环节的紧密协同与衔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并稳步提高产业增值。

要实现产业协同,需要完善产业链、价值链和服务链等方面,推进生态共建和共享,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协同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制造2025:行业深度解析(详细版)

中国制造2025:行业深度解析(详细版)

中国制造2025:行业深度解析(详细版)引言《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制定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旨在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本文档将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深度解析,分析其主要目标、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以期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1. 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2. 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发展先进制造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链水平。

3. 提高制造业质量品牌: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形象。

4. 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推进绿色制造,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提高制造业开放合作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制造业的全球布局和资源共享。

6. 提升制造业人才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制造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1. 高端装备制造业:包括航空航天、高端船舶、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

2. 新材料产业:包括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金属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领域。

3. 电子信息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硬件等领域。

4. 生物医药产业:包括生物技术、高端医疗设备、化学药品等领域。

5. 绿色环保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技术、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

6. 高端消费品制造业:包括高端家电、高端纺织、高端食品等领域。

三、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措施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研发投入,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鼓励产学研合作。

2. 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广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建设。

3. 提高质量品牌: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动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4. 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5. 加大绿色制造力度:推动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加强环保监管。

6. 加强人才培养: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制造业人才。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战略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和绿色发展。

该计划于2015年发布,涵盖了十大重点领域和九大任务。

以下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解析。

一、战略目标1. 提高制造业整体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制造业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使中国成为制造强国。

2. 加强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

3. 实现绿色发展:推进绿色制造、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4.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

二、重点领域1.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

2. 高端装备制造:提高高铁、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

3. 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加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4. 新能源与节能汽车: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高节能和环保技术水平。

5. 电子信息:加强集成电路、高分辨显示器等电子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6. 数控机床与机器人:提高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的自主化和智能化水平。

7.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

8. 先进材料:推动先进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中国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地位。

9. 农业装备:加强农业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九大任务1. 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2. 加强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 建设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4. 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业链升级。

5.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科技人才队伍素质。

6.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制造业信息化水平。

7.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创新环境和市场竞争力。

8. 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业政策环境。

中国制造2025策略的解读与展望

中国制造2025策略的解读与展望

中国制造2025策略的解读与展望一、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于2015年5月发布的一个国家工程,其目标是通过技术升级、创新发展等方式,使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具体而言,这项策略将以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产业为主导方向,以强化核心技术研究、加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要手段。

二、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和影响中国制造2025策略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它将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高技术和高附加值领域发展,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其次,它将加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竞争优势;最后,它将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改善中国制造业的环境和效率。

三、实施过程中的挑战和风险中国制造2025虽然有着广阔的前景和积极的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技术和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将是制约制造业升级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加快核心技术研究和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其次,资金和人力资源短缺也将是制约中国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加强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最后,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过程中也需要面临市场、政策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

四、展望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随着中国制造2025策略的实施和推进,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前景将更加广阔和可期。

具体而言,未来中国制造业将逐步在产业技术、生产设备、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提升,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同时,中国制造业将通过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等方式逐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加强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国制造2025策略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南和方向,将在不断应对新的挑战和风险的同时,推动中国制造业不断向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方向走向。

浅析“中国制造2025”

浅析“中国制造2025”
市场 营销
市 场 营 销
浅析 “ 中国制造 2 0 2 5 ’ ’
赵 雨
河南 大学 经济 学院 , 河南 开 封 4 7 5 0 0 4
摘要 :“ 中 国制造 2 0 2 5 ”是经 国务院总理 李克 强签批 ,由 国务院于 2 0 1 5年 5月 印发的部 署全面推进 实施制造强 国战略文件
动转变 ;由低 成本竞争优 势向质量效益 竞争优势转变 ; 由 资源消耗大 、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 向绿色制造转变 ;由 生产型制造 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一条主线即 以体现信 息技术 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 的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这
个主线与德 国工业 4 . 0不谋而合 。 八大对策包括推行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制造 :提升产 品设计能力 ;完 善制造业技 术 创新体 系;强化制造 基础 ;提 升产品质量 ;推行绿 色制 造 ; 培养具有全球竞 争力 的企业群 体和优势产业 ;发展现代制造 服 务业等 。 除此之外 , “中国制造 2 0 2 5 ”紧紧抓住创 新这个核 心 和 关键 ,将 互联网思维 贯穿于 “ 中国制造 2 0 2 5 ”全过程 。 制定 “ 互联 网 十 ”行动计划 ,推动移动互联 网、云计算 、大 数 据、物联 网等 与现 代制造业 结合 ,促进 电子商务、工业互 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 国际市场 。 实施高端装备 、信息网络 、集成 电路 、新能源 、新材料 、生 物医药、航 空发动机 、燃 气轮机等重大项 目,把一批新兴产 业培育成主导产业 。 2我 国制造 业面 临困境 改革开放 以来 ,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取得 了举世瞩 目的成 就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众多主要经济指标名列 世界前 列 。但是作为一个发展 中国家 ,我们必须清 晰地看 到,我 国 经济规模大而不 强,增速快而不忧 ,在 国际分工 中尚处于技 术含量 和附加值较低 的 “ 制造加工组装 ”环节 ,工业制造仍 然底气 不足。 当前我 国制造业面临着严峻挑战 ,存在 的突出 问题主要 如 下: 是劳动力 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 。长期 以来 ,中国以 廉 价的劳动力资源参与 国际分工 ,从而 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 品上具有 比较优势 。也正因如此 ,一些发达国家逐步 的将一 些低附加值 的劳动密集型 的产 品迁入我 国。但是随着 中国经

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和实践

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和实践

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和实践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

到了2015年,国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规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向强、智、绿方向发展。

这个计划是迎接经济新常态的措施之一,也是中国经济新阶段的重要抉择。

那么,“中国制造2025”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如何实践这个计划?一、“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1. 推动中国制造升级中国制造业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主要集中在成本优势上。

为了推动中国制造业升级,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全面性的措施,促进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提升品质等方面的发展,以大力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

2.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中国2025的制造愿景不仅限于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品质,而是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

实现制造业的升级,不仅能够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能促进服务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从而推进整个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

3. 推进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中国制造2025”从全球视野来看,将不仅仅是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影响力,更是推进中国制造业由“大而弱”到“小而精”的转型。

通过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提高中国制造的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以此实现中国制造全球化。

二、中方如何实现“中国制造2025”1. 技术突破技术始终是促进任何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制造2025中强调了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的意义,鼓励企业多渠道、多途径获得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需要企业提供更强的技术支持及投入,同时还需要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共享。

为此,中国政府将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多种政策支持,促进研发和技术突破。

2. 转型升级为了实现制造业的升级,企业必须发挥自身优势,高度重视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改进。

在实践中,中国政府将制定一定的扶持政策,通过威慑竞争对手、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强化工业标准等一系列措施来鼓励企业开展转型升级。

如何看待《中国制造2025》?

如何看待《中国制造2025》?

【如何看待《中国制造2025》?】中国国务院日前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简称《2025》)报告的删减本。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这份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制造业的战略方针和目标、战略任务和重点以及战略支撑与保障。

受篇幅所限,这里不谈具体的战略发展重点,只对该行动纲领的思路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首先,在我们看来,《2025》的出台得益于三个大的背景:一是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处于空前的转型和调整压力之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发展受到约束。

二是受德国“工业 4.0”战略和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刺激,激发了中国强化工业能力的决心。

三是全球制造业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及各国制造业科技创新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报告称,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因此,强化制造业应该成为中国未来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点。

其次,《2025》受德国工业4.0的影响很大,核心思路与工业4.0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比如《中国制造2025》强调的一个核心是“智能制造”,这也是工业4.0战略的核心思想;此外,作为智能制造基础的信息物理系统(CPS),也是德国工业4.0中所强调的核心概念。

实际上,工业4.0也是德国提出的《高技术战略2020》的重要内容。

在我们看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借鉴德国的思想也无可厚非,虽然中国的制造业水平比德国要差很多,但中国也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在制造业规模上已居全球第一,经济结构也以制造业为主要支撑。

中国制造业的致命问题是大而不强,因此向制造业强国德国学习,方向上毫无问题。

第三,中国感受到了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双向挤压竞争”。

《2025》分析,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中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

报告提出,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中国制造2025浅释

中国制造2025浅释

37
百丽是我国著名的女鞋生产商和销售商,近年
来在我国大多数服装、鞋生产企业销售额和利润额
明显下降的情况下,百丽在同类企业中却一枝独秀
地保持了销售额和利润额不断增长,毛利率高达 62.9%。
38
通用电气(GE)的生产服务模式
GE通过产品服务化实现向生产服务型制造的转型。 将传感器安在飞机发动机叶片上,实时将运行参数发 回监测中心,实时监控,提供及时的检查、维护和维 修服务。——发展了“健康保障系统”。同时,大数 据的获取,将改进设计、仿真、控制、维护等过程。
工从事编织工作。
22
数控编织机
编织速度比手动 提高5-8倍; 每个工人可同时 操作5台设备; 与 毛 衣 CAD/ CAM 系统集成 , 有效提高毛衣花 色品种、质量与 市场竞争力。
23
高速高精钻攻中心
苹果手机采用创新的制造工艺,以高速铣削金属
壳体框架革新注塑成型的塑料外壳,引领了智能 手机外壳金属化的潮流。
主线: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
关键:智能制造
11
结构优化 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传
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高端制造业比重。 2025年前,优先发展对国民经济、国防建 设和人民生活休戚相关7大战略必争产业:

12
集成电路及其专用生产装备 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航空工程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
15
质量为先 大力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加强“四基” 建设——质量是关键

提升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 关键基础材料 先进基础工艺 产业技术基础
——重点专项
16
创新驱动 自主创新——在若干领域取得突破,如:

中国制造2025:转型升级进行时

中国制造2025:转型升级进行时

中国制造2025:转型升级进行时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为了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

这一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到2025年,将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将亲眼见证并亲身参与到的,是我国制造业的全方位变革。

是技术创新的推动。

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技术创新是核心动力。

我看到了我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不断突破,从模仿跟随到自主研发,从技术引进到技术创新,我国制造业正逐步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是智能制造的崛起。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我见证了工厂中一台台智能化设备的投入使用,见证了生产线上的高效运转,这些都让我深深感受到智能制造给制造业带来的巨大变革。

再次,是绿色发展的倡导。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绿色发展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

我看到了我国制造业在环境保护上的力度加大,看到了绿色生产、绿色制造的理念深入人心,这让我深感欣慰。

我还看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人才是关键。

我见证了我国在人才培养上的投入和改革,从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在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我坚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国制造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书写中国制造业的新篇章!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技术创新是我最为关注的焦点。

我目睹了我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不断突破,从模仿跟随到自主研发,从技术引进到技术创新。

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更让我们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

每一个科技创新的瞬间,都让我激动不已,为我国制造业的崛起感到自豪。

智能制造的崛起也是我关注的重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我亲眼见证了工厂中一台台智能化设备的投入使用,生产线上的高效运转。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规划,目标是将“中国制造”打造成创新驱动、品质升级、绿色发展、面向全球的高端制造,以提升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那么,《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呢?本文将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品质提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人才培养等方面详细解读。

一、技术创新目标1.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突破,实现自主创新。

2.强化标准与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中国制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加速技术转化和推广: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将先进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4.推进国际创新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创新合作,加速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二、产业结构升级目标1.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加速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

2.推进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加强供应链管理和优化:完善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效率,优化供应链结构。

4.增强产业链融合和协同创新能力:加强产业链融合和协同创新,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三、品质提升目标1.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优化设计、制造和服务等方面,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促进品牌建设和营销: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提升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加强质量监测和监管:加强质量监测和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智能制造目标1.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逐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的制造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2.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促进产业上下游资源共享和合作创新。

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和体会

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和体会

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和体会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战略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和服务化转型。

以下是我对这个计划的理解和体会:
1. 制造业升级与转型:
* 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中国制造业从传统制造转向智能制造,加强在高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 智能化和自动化:促进制造业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产业结构优化:
* 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从大规模生产转向品质、创新和服务为主的发展模式,提高中国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中国制造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

3. 服务经济转型:
* 加强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推动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提高服务在整个产业链中的比重,培育更多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务。

4.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制造:
* 环保与节能减排:提倡绿色制造,减少资源浪费,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5. 技术国产化与自主创新:
* 技术自主创新:提升自主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自主创新,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6. 国际合作与开放共赢:
* 推动全球合作:通过开放与国际合作,加强技术交流和共享,
实现互利共赢,提升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技术水平,实现中国经济由大到强的转变。

同时,它也需要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多个方面持续推进和完善,以实现其战略目标。

浅谈中国制造2025

浅谈中国制造2025

2012年各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 度对比图(单位:%)
准确把握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要求
一、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 位置。 二、坚持质量为先,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内 核。 三、坚持绿色发展,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 重要着力点。 四、坚持结构优化,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突 出重点。 五、坚持人才为本,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 提。
“三步走” 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 营中等水平; 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 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九 项 战 略 任 务 和 重 点
一、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三、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六、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 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 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 域; 七、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八、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九、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工业4.0与互联网+
工业 4.0 是“互联网+”的重要一部分,互联网技术降 低了产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加速两者之间的相互 联系和反馈,因此,催生出消费者驱动的商业模式, 而工业 4.0 是实现这一模式关键环节。工业 4.0 代表 了“互联网+制造业”的智能生产,孕育大量的新型 商业模式,真正能够实现“C2B2C”的商业模式。
2013级人力资源管理
组员:常铭超 王志远 张利幸 闫鑫鑫 蒋磊 王宁

浅谈中国制造2025(5篇)

浅谈中国制造2025(5篇)

浅谈中国制造2025(5篇)第一篇:浅谈中国制造2025浅谈中国制造2025 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 所谓“中国制造2025”,指的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该《纲要》又被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

即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立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以及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力争到2025年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背景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

这场变革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和务(服务)联网基础上,同时叠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是升级版的中国制造,体现为四大转变、一条主线和八大对策。

(1)四大转变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

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2)一条主线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3)八项战略对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对中国制造2025的看法如今,全球正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以及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新阵地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双重挑战。

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中国制造2025》重大部署。

浅析中国制造2025

浅析中国制造2025

浅析中国制造2025浅析中国制造2025—需求与营销机会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为抢占制造业制高点,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如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日本智能制造,英国制造业2050等等。

为提升我国制造业,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终于又在150年之后重新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

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差距,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水平、节能降耗等方面和世界制造强国的差距仍然明显,必须要改变这种差距,让我国制造业得以提升。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改革,需求,营销机会一、中国制造业当前背景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因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我国在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然而,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

另一方面,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就变得更加紧迫而艰巨。

二、中国制造业遇到的困难从我国自身来看,中国经济持续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

2316 中国制造2025的影响与发展分析

2316 中国制造2025的影响与发展分析

中国制造2025的影响与发展分析一、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在2015年发布的一项战略计划,旨在将中国制造业发展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该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目标,包括提高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水平,加强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等。

二、中国制造2025的影响1.对制造业的影响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将地球欧亚板块上的制造业形成新的战略格局。

在制造业方面,计划着重于智能化制造、先进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方向,并提出了制造业发展的新路径,即由量变到质变,由规模扩张到品质提升。

这意味着,制造业不再单纯的追求规模与数量的扩张,而是更加注重质量与技术的提升,也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良好机遇。

2.对经济的影响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将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通过转型升级,将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技术创新和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变,使得经济增长更加稳健,也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预计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产业占比在GDP中将接近30%。

3.对社会的影响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中国将会进一步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和便利化。

例如,当互联网和工业化的完美结合实现时,生产线将更加智能,制造工艺和产品的制造质量将提高。

这将进一步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

三、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1.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中国制造业需要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以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尤其是在芯片、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领域,中国需要加大研发投入。

2.推进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和关键。

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工业互联网建设,搭建数字化生产线体系和工业互联网平台。

3.培养高素质制造工程师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需要具有高素质的制造工程师。

为此,要推动制造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深入合作,实施“产学研”深度融合,欢迎优秀的海外专业人才回国服务。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意义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意义

我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意义1. 概述我国制造2025战略作为我国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对于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性,以及该战略对我国制造业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2. 我国制造2025的背景和意义我国制造2025是我国政府提出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传统的我国制造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产能过剩、低附加值、环境污染等问题。

我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旨在通过创新驱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手段,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3. 我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我国制造2025战略对我国制造业将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和投入,我国制造业将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

我国制造2025还将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化进程,推动我国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另外,我国制造2025还将为我国制造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创新动力,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4. 我国制造2025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我国制造2025不仅对我国制造业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将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我国制造2025将促进全球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的流动,推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组和升级,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5. 结论我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我国制造业和全球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我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把握全球经济的发展动向,为我国制造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我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还需要政府、企业、产学研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以实现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我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一步,也是我国向世界经济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

12837 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优劣势分析

12837 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优劣势分析

中国制造2025:从未来视角看优劣势分析前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

中国制造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着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其中,“中国制造2025”计划充满前瞻性和战略性,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篇文章将从未来视角,探讨“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优劣势,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优势分析技术创新是关键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的首要目标是推进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型转变。

中国政府通过提高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持续推进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使其在国际竞争中更加具有优势。

资本和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为了推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制定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工业发展,如大力发展工业用机器人和传感器技术,优化压缩企业成本,以及更灵活的劳动力市场等。

同时,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更加开放,加入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为亚投行第二大股东,同时在“一带一路”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这一系列政策和投资的支持,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独特的市场优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国之一,具有人口多、消费市场巨大、劳动力周期长、资源丰富等诸多优势。

随着中国的消费模式的变革,市场潜力逐渐释放,对于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而自基于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加上日益成熟的东南亚市场,也为中国制造业上升提供了更多机会。

劣势分析质量、品牌不达标中国制造业也在不断加深对于质量和品牌的要求,但由于历史和传统问题,加上消费者的认知度不够,使得中国制造业在这方面仍未达到同等水平的标准。

而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品牌形象受损,不仅会影响该公司的形象和品牌,也可能污染整个行业的信任。

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资源压力和环境污染也是该产业面临的问题。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引言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政府制定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旨在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本文档将全面解析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战略、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为深入了解这一战略提供详细参考。

一、目标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三个主要目标:1. 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制造业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以上,制造业利润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3. 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比例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二、战略中国制造2025实施“三步走”战略:1. 第一步(2016-2020年):制造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 第二步(2021-2025年):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3. 第三步(2026-2035年):制造业创新能力世界领先,质量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结构全面优化。

三、重点领域中国制造2025聚焦十大重点领域: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智能硬件、5G等。

2.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

3. 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制造:航空器、卫星、高端装备等。

4. 新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

5. 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生物技术、高性能医疗器械等。

6. 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7. 电力装备:高效节能变压器、智能电网设备等。

8. 农业机械装备:高效农业机械、智能农业设备等。

9. 环保和节能装备:大气治理设备、水处理设备等。

10. 新能源与节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四、政策措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下政策措施:1. 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浅析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浅析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浅析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摘要:“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化制造作为主要目标,其本质是机械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机械制造行业的一次产业革新。

这次产业革新将促进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间的合作、制造业人才培养、信息安全、智能化制造等方面进行深入推进,使制造行业在产业升级浪潮中占据领先地位。

对机械制造行业来说,这次的产业升级是机遇也是挑战。

笔者希望通过研究中国制造2025发展趋势为机械制造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机械制造智能化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一、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我国已经是世界工厂,不少机械制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但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下游,行业存在技术落后、产能调整缓慢、资源高消耗、人力资源成本高升、利润下降等大量的问题。

所以在未来30年内,制造行业发展的出路在于“从大到强”。

“中国制造2025”就在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成,是第一个专门规划。

同时“中国制造2025”也是应对第三次世界工业革命、“互联网+”技术应用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趋势的产物。

国务院于二零一五年五月八日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提出了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了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任务和重点,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二、当前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作为制造大国,我国与十九世纪德国的发展历程相似,近年来的高随发展也带了一些弊端,尤其是现如今我国经济规模虽大但不强的局面,令制造业不得不面当前的产业升级。

(1)创新能力不足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一些重要的核心技术都是靠进口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例如机械加工领域,我国长期依耐进口的高精度机床,国内的只是提供人力和资源来进行产品的加工和组装。

这种基础制造能力的不足,使国内制造业的企业仍然是处于行业的低端位置。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却仍然以加工为主,在研发、创新上存在明显的短板,所以我国迈向工业强国的路仍是漫漫长路,需要一份具体的规划和长远发展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制造2025
—需求与营销机会
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为抢占制造业制高点,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如德国工业 4.0,美国“工业互联网”,日本智能制造,英国制造业2050等等。

为提升我国制造业,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终于又在150年之后重新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

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差距,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水平、节能降耗等方面和世界制造强国的差距仍然明显,必须要改变这种差距,让我国制造业得以提升。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改革,需求,营销机会
一、中国制造业当前背景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因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我国在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然而,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
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

另一方面,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就变得更加紧迫而艰巨。

二、中国制造业遇到的困难
从我国自身来看,中国经济持续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

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制造业发展站到了爬坡过坎、由大变强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此,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

《中国制造2025》是的目的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中国经济对照经典经济学理论,当前我国出现的这种情况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滞胀,也非标准形态的通缩。

与此同时,宏观调控层面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力度而效果不彰,投资拉动上急而下徐,旧经济疲态显露而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经济生机勃勃,东北经济
危机加重而一些原来缺乏优势的西部省区异军突起……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简言之,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分化正趋于明显。

正是由于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

“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

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为更好实现《中国制造2025》必须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

三、解决制造业困难的途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要增进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区域、产业、制度、产品等多个方面的竞争力,最终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四、新需求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现行的制度结构、生产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庞大中等收入家庭的各类新需求,不利于中国各类消费潜力、改革红利的释放。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才会提出“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号召。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的民生需求、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和安全、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供给和国防装备保障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特别是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
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低端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高端化,智能化,因此,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五、营销机会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

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

形成经济增长效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新常态,新经济。

根据我国制造业的情况,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中国制造+互联网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谁能善于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个大趋势把握住,谁就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

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彼此结合来进行工业的创新,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

中国营销已经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

而这个新常态的本质是,市场需要塑造,市场机会需要创造——即所谓的新常态,新需求,新营销;从发展空间看,中国企业继续依靠低水平的需求数量增长已经不现实,必须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空间,突出新的亮点,。

根据新的科技,积极利用互联网+,创造新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