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病毒病及其检测技术
利用小RNA测序技术鉴定吉林省甘薯病毒
扌直逖碌妇 2021, 47(3):165 - 169PlantProtection利用小RNA 测序技术鉴定吉林省甘薯病毒张春雨,李小宇,刘峰,王永志"(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公主岭136100)摘要 在吉林省7个主要甘薯种植区共采集85份甘薯叶片样品,利用小RNA 深度测序技术对混合样品进行检测#经RT-PCR 和测序验证,鉴定出样品中存在10种病毒,包括6种RNA 病毒和4种DNA 病毒。
分别是马铃薯Y 病毒科马铃薯Y 病毒属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 (SPFMV )、甘薯潜隐病毒Sweet po tato latent virus (SPLV )、甘薯 G 病毒 Siveet potato virus G (SPVG )、甘薯 C 病毒 Sweet potato virus C (SPVC )、甘薯!号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2 (SPV2) &长线形病毒科毛形病毒属的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icstunt virus (SPCSV );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的甘薯曲叶病毒Siveet potato lf curl virus ( SPLC V );玉米线条病毒属的甘薯无症状1号病毒Swet potato symptomles virus 1 (SPSMV1);花椰菜花叶病毒科杆状DNA 病毒属的甘薯杆状 DNA 病毒 B Sweet potato badnavirus B (SPBV-B)和甘薯隐症病毒 Sw^t potato pakakuy virus(SPPV )。
关键词 甘薯病毒;小RNA 深度测序;吉林中图分类号:S 435. 311文献标识码:A DOI : 10 16688/j. zwbh. 2020090Identification of viruses in sweet potato samples collected fromJilin province by small RNA sequencingZHANG Chunyu , LI Xiaoyu , LIU Feng , WANG Yongzhi * *收稿日期:2020 - 02-24 修订日期:2020-03- 31基金项目: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21ZY022);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推广项目(2020-007)* 通信作者 E-mail : **************(JU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ongzhuling 136100, China.)Abstract85 samples of sweet potato leaf were collected from seven mam sweet potato areas in Jilin province. Tenspecies of sweet potato virus were identfied, including six RNA viruses and four DNA viruses, by using small RNA deepsequencing , RT-PCR and sequencing. The 10 viruses were Sweet pota t o feathery mottle virss (SPFMV ), Sweet pota t o latent virus (SPLV ), Sweet potato virss G (SPVG ), Sweet potato virss C (SPVC ) and Sweet potato virss 2 (SPV 2) ingenus Potyvirus , family Potyviridae % 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ss (SPCSV ) in genus Crinivirus , familyClosteroviridae % Sweet p otato leff curl virus (SPLCV ) in genus Begomovirus , family Geminiviridae % Sweet potato symptomless virus 1 (SPSMV1) in genus Mastrevirus , family Geminiviridae % Sweet potato badnavirus B (SPBV-B) andSweet potato pakakuy virus (SPPV ) in genus Badnavirus , family Caulimoviridae .Key words sweet potato viruses% small RNA deep sequencing% Jilin甘薯 Ipomeea batatas (L. ) Lam.,旋花科甘薯属,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简易条件下秋季嫁接检测甘薯试管苗病毒技术
简易条件下秋季嫁接检测甘薯试管苗病毒技术摘要在简易条件下,皖北地区秋季可以进行1次甘薯试管苗嫁接检测病毒,以缩短甘薯脱病毒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是要利用好9月中旬至10月下旬的适宜时间段,同时做好温度管理和传病毒害虫防控。
总结该技术的方法与步骤,以指导甘薯病毒的检测。
关键词甘薯;病毒检测;嫁接;秋季利用脱毒甘薯种苗(薯)进行大田生产,可以大幅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是一项实用的农业新技术[1]。
在脱毒甘薯试管苗的生产中,病毒检测是关键的一环。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血清检测法和嫁接检测法。
血清法具有快速、准确、可以分辨病毒种类的优点,但对设备和人员要求高,技术难度大,费用昂贵。
巴西牵牛嫁接法虽然周期较长,不能分辨具体病毒种类,但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的优点,适合基层应用[2]。
在简易条件下,皖北地区一般只能在3—5月气候适宜的情况下进行1次巴西牵牛嫁接检测,限制了此方法的使用。
该试验通过2009—2011年3年研究,总结出在秋季嫁接检测甘薯病毒的简易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脱毒甘薯试管苗的检测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1 方法与步骤1.1 接穗的准备9月中旬,当日最高气温降到26℃左右时,将甘薯试管苗取出,洗净根部培养基,栽入蛭石为基质的苗床中炼苗。
栽后浇透水,喷1遍甲托或多菌灵等杀菌剂,盖塑料薄膜保湿5~7d。
苗床应用防虫网密封,并提前喷药预防蚜虫、甘薯粉虱等传病毒害虫。
1.2 砧木的准备甘薯试管苗炼苗后5~10d(时间长短根据试管苗大小而定,苗大则5~6 d,苗小则时间延长),将巴西牵牛种子催芽播种。
先将种子放在25℃温水中浸泡5h左右,然后把吸水膨胀的种子取出包在干净的湿毛巾中,置于20~25℃的条件下催芽。
1d后将出芽的种子播入准备好的花盆中,浇透水,花盆放于防虫网中。
5d左右即可出苗。
出苗后若干旱则浇水1次。
1.3 嫁接巴西牵牛出苗后12~15d,展开2~3片真叶时,即可嫁接。
先将甘薯苗去除下部老叶,留上部3~4片叶,并将茎下部削成楔形。
甘薯病毒病的种类介绍 甘薯病毒病防治技术
甘薯病毒病的种类介绍甘薯病毒病防治技
术
病毒病是我国甘薯生产的重要病害,其症状与毒原种类、甘薯品种、生育阶段及环境条件有关。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甘薯病毒病的种类与类型,同时介绍一下甘薯病毒病防治技术,供参考。
一、甘薯病毒病的种类介绍
中国甘薯病毒病可分六种类型。
一是叶片褪绿斑点型,苗期及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明脉或轻微褪绿半透明斑,生长后期,斑点四周变为紫褐色或形成紫环斑,多数品种沿脉形成紫色羽状纹。
二是花叶型,苗期染病初期叶脉呈网状透明,后沿叶脉形成黄绿相间的不规则花叶斑纹。
三是卷叶型,叶片边缘上卷,严重时卷成杯状。
四是叶片皱缩型,病苗叶片少,叶缘不整齐或扭曲,有与中脉平行的褪绿半透明斑。
五是叶片黄化型造成叶片黄色及网状黄脉。
六是薯块龟裂型,薯块上产生黑褐色或黄褐色龟裂纹,排列成横带状或贮藏后内部薯肉木栓化,剖开病薯可见肉质部具黄褐色斑块。
二、甘薯病毒病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毒病品种。
(2)用组织培养法进行茎尖脱毒,培养无病种薯、种苗。
(3)大田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后补栽健苗。
(4)加强薯田管理,提高抗病力。
(5)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用3次。
三、甘薯病毒病的传播途径
薯苗、薯块均可带毒,进行远距离传播。
经由机械或蚜虫、烟粉虱及嫁接等途径传播。
其发生和流行程度取决于种薯、种苗带毒率和各种传毒介体种群数量、活力、其传毒效能及甘薯品种的抗性,此外还与土壤、耕作制度、栽植期有关。
一种甘薯病毒病血清检测取样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甘薯病毒病血清检测取样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谢逸萍,孙厚俊,王欣,赵永强,邢继英,陈晓宇申请号:CN201110210962.6
申请日:20110720
公开号:CN102305727A
公开日:
2012010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病毒病血清检测,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甘薯病毒病血清检测取样方法,属农业植保技术领域。
该方法通过对甘薯叶片、叶柄和叶片与叶柄结合部的甘薯病毒检出率比较试验,从CIP(国际马铃薯中心)获得10种甘薯病毒检测(NCM-ELISA)酶联包,从田间采集开放二年的脱毒原种苗徐薯18和北京553,分别取其叶片提取液、叶柄提取液及叶片与叶柄结合部提取液进行对应检测,记录显色结果,阳性的表示含有病毒。
检测结果表明:以叶片与叶柄结合部提取液作为样本进行病毒血清学检测,其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
申请人: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地址:221121 江苏省徐州市东郊城东大道高速公路东出口
国籍:CN
代理机构: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何君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红薯病虫害防治综合管理与病虫害监测
红薯病虫害防治综合管理与病虫害监测红薯(学名:Ipomoea batatas)是一种广泛种植的重要农作物,它的病虫害防治对于增加产量、改善品质至关重要。
在红薯种植的过程中,病虫害监测和综合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红薯病虫害的类型、监测方法以及综合管理措施。
一、红薯病虫害的类型1. 病害:(1)黑斑病:黑斑病是红薯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其病征为叶片上出现黑色斑点,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死。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旋作、严格清除病残体、使用抗病品种等。
(2)炭疽病:炭疽病主要侵害红薯块茎,在薯块表面形成黑色的病斑,并产生伪菌核。
采用病害补偿阈值控制和局部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炭疽病。
2. 虫害:(1)红薯蓟马:红薯蓟马是红薯上的主要危害虫之一,以叶片为食,严重时可导致叶片凋落。
病虫害监测方面,可采用粘虫板和黄色板进行监测,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红薯象甲:红薯象甲以红薯薯茎为食,其幼虫在薯茎内酿成害虫。
防治措施包括埋毒饵、喷洒杀虫剂等。
二、病虫害监测方法1. 病害监测:(1)田间巡查法:定期巡查红薯田,观察病斑的形成情况以及病害发展趋势。
(2)病害指标法:通过建立病害补偿阈值模型,根据田间病情进行病害监测和防治措施的制定。
2. 虫害监测:(1)粘虫板监测:在红薯田布置粘虫板,观察和记录红薯蓟马等虫害的数量。
(2)黄色板监测:设置黄色板,吸引并捕捉红薯象甲等虫害,及早掌握虫害发生的趋势。
三、病虫害综合管理措施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等生物控制剂对红薯病虫害进行综合管理。
2.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高发期合理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防治手段,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发生。
3. 种植技术措施:采用合理的种植技术,如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虫害能力、控制密度等。
4. 预防措施:加强田间排水、病虫害源头的清除、消毒工作,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五、总结红薯病虫害的综合管理是保障红薯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
通过病虫害的监测、合理的防治措施以及综合管理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轻病虫害对红薯的危害,提高产量、降低病害发生率。
反向斑点杂交法快速检测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和甘薯G病毒
T ANG Zh o u —p i n g ,LI Li -s h u ,W ANG Hu i
t h e r e v e r s e d o t b l o t h y b i r d i z a t i o n s y s t e m wa s b u i l t . T h e n t h i s s y s t e m wa s u s e d f o r d e t e c t i n g t h e s w e e t p o t a t o v i us r s o a s t o
中图分类号 : ¥ 4 3 5 . 5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 1 1 9 1 ( 2 0 1 4 ) 0 1 — 0 0 4 3 — 0 6
De t e c t i o n o f S P FM V a n d S PVG b y u s i n g r e v e r s e d o t b l o t h y b r i d i z a t i o n s y s t e m
( 广西农业科学院 经济作物研 究所 ,南宁 5 3 0 0 0 7 ; 防城港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中心 ,广西 防城港 5 3 8 0 0 1 )
摘要: 【 目的 】 以克 隆得 到的甘薯 羽状 斑驳病毒 ( S w e e t p o t a t o f e a t h e r y m o t t l e v i r u s , S P F M V) 和甘薯G 病毒 ( S w e e t p o t a t o v i r u s G, S P V G) 基 因片段为探针建立反 向斑点 杂交 技术 体系 , 应 用于甘薯组培脱毒苗带毒情况检测 , 为生产优 质甘薯组 培脱毒苗提供保 障。【 方法 】 根据 已公 布的侵染甘薯 的S P F M V和S P V G 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两对特异引物 , 以 R T — P C R 法从染病 的甘薯 叶片扩增S P F MV和S P V G的两个 片段 , 并 以克隆到 的两个 病毒片段及 内参基因Ac t i n 片段 为 探 针建立反 向斑点杂交体 系。【 结果 】 分别克隆 出长度约3 1 0 和5 0 0 b p 的片段 , 经B L A S T  ̄对 , 所获得 的3 1 0 b p 片段为
反向斑点杂交法快速检测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和甘薯G病毒
反向斑点杂交法快速检测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和甘薯G病毒何海旺;何虎翼;谭冠宁;刘义明;何新民;唐洲萍;李丽淑;王晖【摘要】[目的]以克隆得到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和甘薯G病毒(Sweetpotato virusG,SPVG)基因片段为探针建立反向斑点杂交技术体系,应用于甘薯组培脱毒苗带毒情况检测,为生产优质甘薯组培脱毒苗提供保障.[方法]根据已公布的侵染甘薯的SPFMV和SPVG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两对特异引物,以RT-PCR法从染病的甘薯叶片扩增SPFMV和SPVG的两个片段,并以克隆到的两个病毒片段及内参基因Actin片段为探针建立反向斑点杂交体系.[结果]分别克隆出长度约310和500 bp的片段,经BLAST比对,所获得的310 bp片段为SPFMV的外壳蛋白基因片段,同源性为97%,500 bp片段为SPVG的外壳蛋白基因片段,同源性为99%.分别用带有SPFMV和SPVG片段的重组质粒pUC-SPFMV和pUC-SPVG进行反向斑点杂交,发现不同病毒能获得单一信号,无交叉现象.以染病甘薯和脱毒甘薯苗为样品,用该种病毒的探针进行反向斑点杂交,染病植株样品中能获得单一信号,而脱毒苗甘薯样品未见任何信号,杂交结果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用建立的反向斑点杂交技术体系能有效检测甘薯中的SPFMV和SPVG,无交叉信号,可用于甘薯组培脱毒苗的前期检测.【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4(045)001【总页数】6页(P43-48)【关键词】甘薯;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甘薯G病毒毒;病毒检测;反向斑点杂交技术【作者】何海旺;何虎翼;谭冠宁;刘义明;何新民;唐洲萍;李丽淑;王晖【作者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宁530007;防城港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广西防城港538001;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510 引言【研究意义】甘薯(Ipomoea batatas)又名番薯、红薯、山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
四川省甘薯病毒病调查及病原血清学鉴定
四川省甘薯病毒病调查及病原血清学鉴定蒲志刚;曲继鹏;王大一;钟婷婷;吴洁;何俊蓉;阎文昭【期刊名称】《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7(28)4【摘要】甘薯是四川省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病毒病是危害我省甘薯产量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硝酸纤维膜酶联免疫检测法(NCM-ELISA)对采自成都平原以及绵阳、南充等四川重要甘薯产地的301份具有一定症状的甘薯新鲜叶片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共发生包括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甘薯G病毒(SPVG)、甘薯退绿病毒(sPcFV)等至少4种甘薯病毒.分析得出,不同甘薯品种与地区之间的病毒种类及感染程度差异明显.【总页数】4页(P270-273)【作者】蒲志刚;曲继鹏;王大一;钟婷婷;吴洁;何俊蓉;阎文昭【作者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32【相关文献】1.南阳市甘薯病毒病调查与病原血清学鉴定 [J], 单林娜;尚增强;葛应兰;李建波2.四川省马铃薯主产区最新病毒病普查及血清学鉴定 [J], 钟婷婷;蒲志刚;何俊蓉;吴洁;杨春林;阎文昭3.温郁金甘薯病毒感染与病原血清学鉴定 [J], 钱华;王衍彬4.烟台地区花生病毒病调查与血清学鉴定 [J], 陈坤荣;郑建强5.我国南方油菜病毒病的发生和病原血清学鉴定 [J], 王圣玉;李丽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Potyviridae基本特征
• Potyvirus 病毒粒体线条状; • 在受侵染植物细胞中产生风轮状、卷轴状内含体; • 蚜虫传播; • 基因组为单链正义RNA
2020/5/24
8
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
• 长线性病毒科(Closteroviridae),毛形 病毒属(Crinivirus),是唯一侵染甘薯的长
2020/5/24
19
2020/5/24
13
检测技术
生物学方法
目测法(外观症状诊断法) 指示植物检测法(巴西牵牛、普通牵牛)
血清学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免疫电镜法(ISEM)
分子生物学方法
核酸杂交技术(NASH) RT-PCR技术
2020/5/24
14
生物学方法
优点:
操作简单,成本低
缺点:
对病毒灵敏性差,不 能准确判定病毒及其 种类
线性病毒; • 病毒颗粒850-950 nm,直径12 nm; • (+) ssRNA,含两条RNA,大约17 kb.
2020/5/24
9
甘薯病毒病害(SPVD)
➢SPFMV 和 SPCSV 协生共侵染引起 ➢SPFMV 和 SPCSV单独侵染症状轻微
2020/5/
花叶、斑驳、黄化
2020/5/24
5
2020/5/24
6
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
•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SPFMV,分布最广) • 甘薯病毒C (SPVC) • 甘薯潜隐病毒 (SPLV) • 甘薯G病毒 (SPVG) • 甘薯病毒2(SPV2) • 甘薯轻斑点病毒 (SPMSV)
2020/5/24
2020/5/24
15
血清学方法
优点:
缺点:
操作简单,高效,特异 性强,快速 (NCM)ELISA
2020/5/24
抗血清制备时间长, 假阳性反应,具有株 系专化性,多种病毒 检测灵敏度低
16
分子生物学方法
灵敏度最高, 特异性最强, 简单快速, 适于普遍应 用
优缺 点点
NASH需检测 大量样品, 处理复杂, 探针分离比 较困难,有 放射性污染
甘薯病毒病及其检测技术
2020/5/24
• 地下根顶端通常有 4~10多个分枝,各 分枝未端膨大成卵球 形的可食用块根。
• 无性繁殖方式:薯块 育苗繁殖 ,茎蔓繁殖 (品种退化,病毒积 累,产量下降)
4
甘薯上的病毒种类
目前,全世界报道的甘薯病毒共有32种,属于9个科
• 雀麦花叶病毒科(Bromoviridae); • 本扬病毒科(Bunyaviridae); • 花椰菜花叶病毒科(Caulimoviridae); • 长线性病毒科(Closteroviridae); • 豇豆花叶病毒科(Comoviridae); • 联体病毒科(Geminiviridae); • 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 • Flexiviridae ; • Luteoviridae;
坏死:
顶死、坏死斑、 环斑、条斑、条纹
2020/5/24
畸形:
皱缩、卷曲、 果面凹凸、矮化
11
叶片斑点型
叶片皱缩型
花叶型
叶片黄化型
症状类型
卷叶型
薯块龟裂型
丛枝型
2020/5/24
12
SPVD的危害
➢ 潜伏侵染:病毒侵染后,在植物体内增殖,但 植物不表现症状的现象;
➢ 隐症带毒: 受到侵染而不表现症状的植株 ➢ SPVD显症植株的产量比健康减少79-86% ; ➢ 比SPCSV 单独侵染植株产量减少62-72%; ➢ SPVD爆发流行对甘薯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2020/5/24
17
展望
• 由此可以看出,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成为甘 薯病毒病检测的发展放向;
• RT-PCR技术可以对未知病毒进行检测, 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简并引物PCR和复 合引物PCR技术,拥有诸多优势。
2020/5/24
18
• 目前,本实验室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检测到采自鄂州的甘薯植物叶片内的病毒 有: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 (SPCSV),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