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汇编

合集下载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解释种群、种群密度、出生 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等 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探究实验
通过模拟实验或案例分析,让学生 观察和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过程和 规律。
数学模型
介绍并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 型,如指数增长模型、逻辑斯谛增 长模型等,帮助学生定量描述和理 解种群数量的变化。
巩固练习环节
成功引导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
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数据分析,使学生成功掌握了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概念,如出生率、死 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
有效利用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
结合实际环境问题深化学生理解
将种群数量变化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种群数量变 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学生认知能力特点
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 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 和原理。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和 逻辑方法,分析和解 决生物学问题。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 观察,发现生物学现 象和问题。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有浓 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
处理方法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同 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01
02
03
04
种群数量的概念及其意 义
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 素
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 型
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分 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2.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计算方法;3.理解种群数量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种群数量的定义;2.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3.种群数量变化的计算方法;4.种群数量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2.种群数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种群数量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种群数量的定义、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种群数量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让学生深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种群数量的定义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

2. 讲授(30分钟)(1)种群数量的定义种群数量是指某一物种在某一地区或某一生态系统中的个体数量。

(2)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出生率:指单位时间内新生个体的数量;•死亡率:指单位时间内死亡个体的数量;•迁移率:指单位时间内从其他地区迁移来的个体数量;•消失率:指单位时间内从该地区消失的个体数量。

(3)种群数量变化的计算方法种群数量变化的计算方法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种群数量变化量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迁移率 - 消失率(4)种群数量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有以下几种:•影响物种多样性:种群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会影响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影响食物链:种群数量的变化会影响食物链的稳定性;•影响生态平衡:种群数量的变化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3. 实验(40分钟)通过实验观察种群数量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让学生深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性。

实验步骤:1.准备一片草地和一些蚂蚁;2.记录下蚂蚁的数量;3.在草地上放置一些食物,观察蚂蚁的数量变化;4.记录下蚂蚁的数量变化;5.分析蚂蚁数量变化的原因。

4. 总结(10分钟)通过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对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和原理。

3. 培养学生运用种群数量变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和重要性2. 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Logistic方程和Gompertz方程3. 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4. 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际应用案例5. 种群数量变化的监测和预测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如人口增长、渔业资源利用等,引发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关注。

2. 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和重要性的讲解:介绍种群数量变化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3. 数学模型的介绍:讲解Logistic方程和Gompertz方程的原理和应用。

4. 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5. 实际应用案例的讨论:分析种群数量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案例,如物种保护、生态平衡等。

6. 种群数量变化的监测和预测方法的介绍:讲解常用的监测和预测方法,如样方调查、数学模型预测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数学模型和原因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种群数量变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影响因素和监测方法等,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种群生态学教材或相关课程教材。

2. 案例材料:提供一些实际的种群数量变化案例,如物种灭绝、生态灾害等。

3. 数学模型软件:如MATLAB、Python等,用于演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4.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学术文章、新闻报道、视频资料等,用于丰富教学内容和拓展学生视野。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篇一: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1】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邹帅一、课题名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①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规律。

②说明建构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的方法。

2 能力目标:①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②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认同数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②参与濒危生物保护措施与生物入侵防范措施的讨论,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指导思想: 1.教材分析: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这节的描述出现在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第四部分《种群和群落》的第二项内容标准,即“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于能力层面的“模仿”水平和知识层面的“理解”水平。

在活动建议里则提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人教版教材中这节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二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三是探究活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其中,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必修三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探究活动周期较长,安排在知识性内容之后。

2.学情分析:学生们在本章的第一节已经习得了种群的概念,了解了种群的特征,尤其是各种数量特征,在此基础上过渡到种群数量变化的学习顺理成章。

学生们在数学课上学习过指数函数的表达式和坐标图的绘制,这为本节课数学模型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但是我校为郊区二类校,所以学生们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在建构数学模型时不可以操之过急。

3.教学条件分析:“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这一探究活动所需时间在7天左右,需要马铃薯培养基、酵母菌菌种,以及恒温培养箱、血球计数板和高压蒸汽灭菌设备。

受实验设备、教学时间所限,我将此实验调整为生物兴趣小组在课前完成实验,然后由小组成员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云南省市级优课)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云南省市级优课)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这节的描述出现在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第四部分《种群和群落》的第二项内容标准,即“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于能力层面的“模仿”水平和知识层面的“理解”水平。

在活动建议里则提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⑴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规律。

⑵说明建构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的方法。

2.能力目标:
⑴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⑵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认同数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⑵参与濒危生物保护措施与生物入侵防范措施的讨论,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⑴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⑵根据建构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教学难点: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3册 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3册 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社会责任——人类活动对种群数目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资料一和二,概述建构种群增长J型曲线模型的方法。

2.通过分析资料三,能够描述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产生条件,特点以及现实中的应用。

3.通过分析资料四和五,归纳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
学习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创设情境,展示正确洗手的图片,细菌
数量繁殖快
引起学生兴趣
构建J型曲线数学模型资料一: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
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min就通过分裂
繁殖一代
完成表格及公

画出曲线
总结构建模型
的方法
资料二:在20世纪30年代时,人们将环颈雉引入到美国的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环颈雉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右图所示
置于0.5mL的培养液中,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数据,经过反复实验,结果如下
思考1:K值是什么?什么原因形成了K 值?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
应用: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思考2:种群的增长速率是如何变化的?何时最大?
应用:既要保护鱼类资源,又要尽量获得更大的捕鱼量,生产上捕捞到剩余量是多少比较好?
环境阻力表现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资料四: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
资料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捕鲸业停了下来,鲸的数量恢复到较高的水平。

战后捕鲸船的吨位不断上升,鲸的捕获量越来越大,导致许多鲸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有的鲸濒临灭绝
【总结】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有哪些?。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
2.掌握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3.能够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重点
掌握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难点
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1.引入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相关视频引起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兴趣,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们观察到过哪些动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
2.知识讲解(10分钟)
教师简要讲解种群数量的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如生死率、迁移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3.示范实验(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种群数量变化的示范实验。

将一定数量的果蝇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观察并记录果蝇的繁殖情况和寿命,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种群数量如何变化。

4.讨论分析(1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确定果蝇的种群数量是如何变化的。

5.概括规律(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如初期种群数量的急剧增加,后期趋于稳定等。

6.应用拓展(15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种群数量变化,如疾病传播、食物链中的关系等。

7.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五、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课堂讨论和应用拓展的答题情况,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模型和因素。

3. 学会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与意义。

2. 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模型:指数增长模型、对数增长模型、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3. 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空间限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说明种群数量变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模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和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模型和影响因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种群数量变化。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PPT、案例资料、练习题、报告模板等。

教学时长:45分钟。

六、教学活动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某个具体种群的数量变化案例,让学生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际情况。

2. 模型构建: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案例,构建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并解释模型的意义。

3. 计算机模拟: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种群数量变化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4. 数据分析:让学生收集和分析现实中的种群数量变化数据,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问题驱动:提出与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知识。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廉江市第一中学梁美善一、教材分析生物种群数量改变,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群落乃至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本节内容在本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学生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合开展“三导五步”学习方式。

三、教学目标1.学会建构种群增长的两种数学模型。

2.学会用数学模型尤其是“J”型曲线和“S”型曲线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四、教学重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五、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六、教学方法课堂检测、探究、小组讨论,多媒体与导学案辅助使用。

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最热门的话题“全面放开二孩”导入。

【投影】PPT投影并讲解学习目标、重难点。

【过渡】昨天晚上分发的预习案,各小组都已经完成,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自己预习的情况。

【课堂检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小组长反馈答题情况。

(“兵教兵”模式解答)【合作探究】独立完成,起立讨论,限时10分钟。

组内探究讨论,老师点评。

【投影】PPT投影学生答题情况,并讲解。

教师投影正确答案。

【当堂训练】限时4分钟。

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写到黑板上。

单独提问有问题题目解法。

教师点评及讲解。

【小结】由学生归纳。

【课后拓展】完成选做题。

【板书设计】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公式法:Nt=N0λt2.曲线法:。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讲授新课时,我可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此外,在课堂提问环节,我可能没有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导致部分学生感到被动。
教学总结:
同时,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中,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倾听他人的意见,从而达到共同学习和进步的目的。
教学资源拓展
一、拓展资源
1.生态学相关书籍:
-《生态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logy)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生态系统的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s in Ecosystems)
2.学术期刊和论文:
-《生态学杂志》(Ecology)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种群数量变化的过程和模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相关的文章、研究报告等,让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拓宽知识面。
3.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软件或实物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种群数量变化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难点。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6.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和掌握。
总计:45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要注重师生的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通过情境创设、问题提出、案例分析和练习巩固等环节,确保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知识理解和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学过程要符合实际学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教案标题: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目标:1. 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 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能够分析和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式和趋势。

4.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例如狼群、鱼群或鸟群的数量变化。

2. 引发学生的思考: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种群数量的变化?这些变化对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知识讲解:3.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包括生物因素(如繁殖率、死亡率、迁移等)和非生物因素(如资源可用性、环境变化等)。

4. 介绍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式和趋势,如指数增长、S型曲线等。

实验活动:5.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式。

例如,将一群果蝇放入一个封闭的容器中,观察其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6. 让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绘制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表。

7.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式和趋势。

案例分析:8. 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例如,研究一些动物种群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数量变化。

9. 学生小组讨论并呈现他们的分析结果,包括可能的解决方案和保护措施。

总结与评价:10. 总结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11. 评价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的形式。

延伸活动:12.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不同种群数量变化的案例,并撰写报告或展示他们的发现。

13. 组织一次生态系统参观活动,让学生亲身观察和记录不同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资源:- 图片或视频展示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 实验用的果蝇和封闭容器- 种群数量变化的案例研究资料- 学生记录和绘图的工具教学评估:- 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原因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模式和趋势的分析能力- 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提出能力- 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图表绘制能力。

高二生物教案种群数量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

高二生物教案种群数量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

高二生物教案种群数量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高二生物教案:《种群数量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一)_高考网推导出细菌增长的计算公式:2n (n代表“代”)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的种群增长曲线。

(在学生计算数据的同时将模型构建的过程渗入他们的思维中)学生行为:独立思考、计算,并把结果填在表格里细菌数量/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以上两种形式相比,我们可以看出数学表达式能够准确地表示细菌种群的数量变,曲线图能够清晰、直观地描述细菌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合作探究师:【思考】假设:某(例如细菌)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o ,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用Nt表示。

我们能否推导出一个反映一般种群增长的数学表达式呢?学生: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方程式即Nt = No * λt《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师:上述数学表达式的前提是“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意味着该种群生活在的食物、空间充裕,没有敌害、气候适宜等一系列好的环境,那么现实生活中有相似的情况吗?学生:有,1859年一位英国人带来24只野兔到澳大利亚定居,一个世纪以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竟达到了6亿只以上;美国的环颈雉在1937——1942年期间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如右图)师:(小结)通过上述两个实例可以看出,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在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我们称为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现实的例子是支持我们的假设了,即说明假设是正确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得到的数学表达式或曲线图叫做描述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让我们总结一下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提出合理的假设《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师:【展示】生态学家高斯及其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实验图片高斯曾做过培养大草履虫实验: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到了刚才的曲线图。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种群增长模型的建构方法。

2.研究“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条件和数量计算方法。

3.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波动原因和能够调节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

4.认识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重难点:1.重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是通过建构数学模型来描述的。

建构模型的方法包括:确定前提条件、选取合适的增长率和时间单位、确定增长率的变化规律等。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J”型曲线是一种数量连续增加、保持稳定的曲线。

它的产生条件是环境资源无限,例如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数量变化规律可以用公式Nt=Nλt来计算,其中λ为增长率。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S”型曲线是一种数量增加先慢后快再慢,最终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后停止增长,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的曲线。

它的产生条件是环境资源有限。

数量变化规律可以用公式Nt=K/(1+ae^-rt)来计算,其中K为最大数量,a为初始数量,r为增长率,t为时间。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天敌的入侵、环境的变化、疾病的传播等。

能够调节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包括繁殖率、死亡率、迁移率等。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了解了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和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掌握了“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特点和数量计算方法,认识了种群数量变化的波动原因和能够调节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以及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和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常见因素。

3. 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模型分析种群数量变化。

4.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2. 种群数量变化的常见因素3. 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4. 种群数量变化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常见因素和数学模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生物学》、《生态学》等。

2. 课件或黑板:展示种群数量变化的图形、表格和实例。

3. 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计算机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模型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现象,引发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思考。

2.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含义。

3.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常见因素,让学生了解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

4.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模型分析种群数量变化。

5. 分析实例,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实例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7.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9.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概念、因素和模型的理解,以及运用模型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模型的应用能力。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其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生态学相关知识:介绍生态学中与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的其他概念,如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等。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原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描述种群数量变化的含义和重要性;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第二章: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2.1 种群数量的定义介绍种群数量的定义,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含义。

2.2 种群密度的概念解释种群密度的概念,阐述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

2.3 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介绍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包括增长、稳定和下降。

2.4 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第三章: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3.1 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分析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包括食物、天敌、疾病等。

3.2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包括气候、人类活动等。

3.3 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在因素介绍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在因素,如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等。

第四章: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4.1 种群数量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的影响分析种群数量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物种丰富度、生态位等。

4.2 种群数量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分析种群数量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粮食安全、疾病传播等。

4.3 种群数量变化的生态伦理意义讨论种群数量变化的生态伦理意义,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第五章:案例分析5.1 案例一:城市化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以动物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5.2 案例二:气候变化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分析气候变化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以植物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5.3 案例三: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分析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以渔业资源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5.4 案例四: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分析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以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最新整理)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最新整理)

体积,换算出 10 mL 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总数。
(4) 需 要 做 重 复
4,问题探讨:
实验
(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
为什么?
(5)每 天 计 数 酵
(2)在上图所示的计数室中,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
母菌数量的时间
充分发挥他 们的自主思 考能力和语 言表达能力
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3) 本实验需要另设置对照实验吗?
出较科学可行的
实验草案,交老师
审阅、指导修正。 提高学生学 习的积极 性,激发学 生学习动
学生结论:酵母种 机。 群数量呈“S”型 增长。
3
小组成员分工合
作交流
七,得出结论:酵母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影响酵母菌种群
数量的因素可能
八,交流表达:汇报各小组实验数据,比较各小组种群增长曲 有养料、有害代谢
培养学生的
动手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练
习血球计数板的
使用方法
• 计数方法: • 样品中菌数/ml=每小格平均菌数 x 4000 ,000x 稀释倍
数,本实验采用 25 x 16 规格,要求数这些方格中的全部 小格即 80 个小格。 • 设:每个中方格的菌数为 A,则 • 每小格平均菌数=(A1+A2+A3+A4+A5)/80 • 样品中的菌数/ml=(A1+A2+A3+A4+A5)/80 X 4000,000 X 稀释倍数 如记数时发现,细胞数较多,不易分辨,吸取的样液应当 稀释。 四,制定计划:写探究方案,确定方法步骤,小组分工,汇报 方案。
要固定。
2
(4) 需要做重复实验吗?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设计
读书指导法、
【教学流程】
一、课前自学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以为横坐标,以____________为纵坐标,即可画出种群增长曲线。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自然界中,理想条件下,如果以_______为横坐标,_________为纵坐标来表示,曲线大致呈型增长。
2、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t年后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
2、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
三、练习尝试
〖例2〗右图中表示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小球藻分裂繁殖的细胞数量”,“鸡产蛋数量(每天产一枚)”和“竹子自然生长的高度”这三个现象与时间的关系依次是()
A.乙.甲.丁B.甲.丙.乙C.丙.甲.乙D.丁.乙.丙
四、归纳小结
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

(三)、种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长的“S”型曲线
1、称为“S”型曲线
2、
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很多,如、、_______、等,因此种群的数量总是在;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_________甚至。
二、课中探索
1、种群呈“J”型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教学目标】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新人教原创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新人教原创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规定了“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该条内容标准有两层涵义:其一,“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属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完成建立数学模型;其二,“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体)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三条(详见前面本节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设计思路高中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概念并不陌生,在学习生物学其他内容时,学生已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

因此,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本节的引入有两种思路:一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即以“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验证性实验活动;二是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内容,事先布置,让学生(或部分学生)在课外完成。

从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或体验引入,结合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和“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讨论相关内容,展开教学。

现以第一种思路为例说明,本节共2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应当遵循具体→抽象→再具体→再抽象……循环上升的轨迹。

1.具体。

教师以“问题探讨”引入,由于学生已有相关的数学知识,不难回答问题。

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的数学公式有何生物学意义(说明细菌数量增长具有哪些性质)?2.抽象。

进一步让学生讨论: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是怎样建构的?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由此,总结出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3.再具体。

联系实例说明种群增长的两种数学模型。

4.再抽象。

结合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得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数学模型;结合实例讨论“K”值。

5.进一步回到具体。

讨论数学模型的生物学意义(说明“J型”和“S型”增长的生物学意义),列举实例。

6.进一步抽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说出建构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的方法步骤。

②解释种群数量增长(“J”型曲线、“S”型曲线)的一般规律。

2 能力目标:
通过细菌的种群数量的推导公式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数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教材分析
在课程标准中对本节内容有如下说明: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这节的描述出现在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第四部分《种群和群落》的第二项内容标准,即“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于能力层面的“模仿”水平和知识层面的“理解”水平。

在活动建议里则提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人教版教材中这节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二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三是探究活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学生情况
学生们在本章的第一节已经习得了种群的概念,了解了种群的特征,尤其是各种数量特征,在此基础上过渡到种群数量变化的学习。

学生们在数学课上学习过指数函数的表达式和坐标图的绘制,这为本节课数学模型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模型构建法是新课程、新教材中提出的新的科学方法,而数学模型又是高中阶段模型构建法的难点。

本节课遵循建构主义的理论,在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五、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用2课时教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先对课时内容进行调整,将探究实验放在第1
课时,并组织实验小组开展进一步的实验,将实验结果用于第2课时。

设计的线索是:按“观察、提问→作出假设→数学表达→检验、修正”的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整体教学思路是:
1、在建构细菌种群增长“J”型曲线模型后,归纳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将两种数学表达方式(方程式和曲线)整合在步骤三中,提高课堂效率。

2、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后,做巩固练习。

并运用此方法尝试构建“S”型曲线模型的方程式。

3、将两种曲线进行对比。

提高生物的理科思维。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1、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根据建构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七、具体实施流程
特点:增长倍数保持不变。

补充说明:“J”型曲线是平滑的,
曲线只能反映种群大致的变化。

补充练习题。

东方田鼠喜野外环境。

中的已经生活着约20亿只东方田鼠。

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
_______ 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思考回答:不够精确。

修正为:
·λt
(二)按数学模型的方法步骤,构建“S”型曲线的方程式
呈现学生实验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让学生对比与科学家所做的曲线的送差别。

引出N0对“S”型曲线的影响。

引出两条曲线的对比。

结束语:没有任何一种曲线能精准地计算种群的数量。

生命现象是真实的、复杂的。

掌握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比掌握曲线的知识更重要。

勇于尝试,大胆构建数学模型!广雅中学学生黎骁旸、蔡宇所撰写的论文《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在推广Fay公式基础上的建模》获第一届丘成桐中学应用数学奖铜奖,并获高考50分加分的奖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