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的意思
一方净土什么意思
![一方净土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3cb6ce5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4.png)
一方净土什么意思
一方净土指的就是一派幸福祥和之地。
该词和世外桃源是一个意思,说的都是人们想要远离战乱,去到一个民风质朴、与世无争的地方生活。
在另一种语境下,一方净土还可以指代人的心灵,例如:这个社会越来越复杂,我们应该坚守初心,留给心灵一方净土,不要让混乱的时代弄污了自己的灵魂。
“净土”是佛教词语。
全称清净土、清净国土、清净佛刹。
又作净刹、净界、净国、净方、净域、净世界、净妙土、妙土、佛刹、佛国。
指圣者所住之国土也,无五浊之垢染,故云净土。
“净土”出自明·高濂《玉簪记·谭经》:“禅机玄妙,法流浄土,一似莲开朵朵。
”。
净化的意思和造句
![净化的意思和造句](https://img.taocdn.com/s3/m/f1fee22ac8d376eeafaa31a7.png)
净化的意思和造句净化的意思:【词目】净化【拼音】jìng huà【解释】清除不好的或不需要的杂质净化造句:1. 树木正在为净化空气而加班加点,请勿让绿色工厂倒闭。
2. 父爱是水,净化污浊的灵魂;父爱是风,鼓舞心中的梦想;父爱是光,照亮迷茫的前方。
3. 灵魂在求知中净化,信念在事业中升腾。
4. 知道军训是一块圣地,可以净化人的心灵;知道军训是一片热土可以沸腾人的血液;知道军训是熔炉,是锻造场,是大课堂……5. 雪,是掉落在人间的精灵,净化着人间的污点。
6. 这雨,净化着我的心灵,使我在自己的世界中找到一方净土,一片慰藉。
我成长中的遗憾会在这柔和的歌声中变得美丽吗?雨水真清纯,清纯得如同我的泪,在我的泪中,我看不清自己。
7. 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恋人的眼中有它净化了的火星;恋人的眼泪是它激起的波涛、它又是最智慧的疯狂,哽喉的苦味,沁舌的蜜糖。
8. 母爱是灿烂的阳光,炽热而光明。
她能融化冰川净化心灵蓬勃生机。
她以博大的襟怀哺育生命呵护万物。
9. 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沉浸于音乐世界的人心胸往往比较开阔,感情比较细腻,情绪比较平稳,更能体会别人的心情,因此比较容易与人相处。
同时,他们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热爱生活。
10. 珍惜资源永续利用,绿化环境净化心灵。
11. 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恋人眼中有它净化了的火星;因为她生的美丽,所以被男人追求;因为她是女人,所以被男人俘获。
12. 如果对世界充满信任,那么一草一木都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如果对社会充满信任,那么阳光后的阴影绝不会伤害你的心灵;如果对自己充满信任,那么再大的艰难困苦也无法打垮你的心灵。
13. 笑是感情的舒展,泪是感情的净化。
柯灵14. 学习启迪心智,学习净化思想,学习陶冶情操,学习升华境界。
15. 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恋人的眼中有它净化了的火星;恋人的眼泪是它激起的波涛。
它又是最智慧的疯狂,哽喉的苦味,吃不到嘴的蜜糖。
一花一木一世界一叶一树一菩提是什么意思
![一花一木一世界一叶一树一菩提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22be7b2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7a.png)
一花一木一世界一叶一树一菩提是什么意思意思:心中若无,则心清净。
可以花一整个世界。
通过这一切,一花一草就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是空的,一个人的心灵可以容纳所有的河流,它可以容纳下一代拓展:‘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最早出自佛经,所知最广的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华严经》:“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佛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浮生,一草一乐园,一叶一佛,一沙一福,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一念一寂。
”意思:心中若无,则心清净。
可以花一整个世界。
借此,一花一草就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是空的,一个人的心灵可以容纳几百条河流和人。
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
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
佛在灵山,众人问法。
佛不说话,只随手拿起一朵金婆罗花,示之。
众弟子不解,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只有他悟出道来了。
宇宙间的奥秘,不过在一朵寻常的花中。
"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寻常事物中。
你可以从一朵花中体会到整个世界。
谁能有这样的境界?在日常生活中,我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
当时我觉得很难受,似乎看不到出路。
但是后来一想,觉得也就这样了。
有时候洒脱是一件好事,因为解决的办法总比困难多,而且总能解决。
其实古人眼光长远也是有道理的。
只有攀登,他们才能有长远的眼光。
从一个高度看四个方便,觉得豁达,觉得幸福,这是一种神秘的感觉。
或许我们没有佛家这等境界,但是仔细体味一番,总能有所得标签:一花,一树,菩提。
“教演天台,行归净土”说法的提出与内涵
![“教演天台,行归净土”说法的提出与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a8dce8126137ee06eef918a2.png)
“教演天台,行归净土”说法的提出与内涵“教演天台,行归净土”最早是由蒋维乔居士评价谛闲法师一生的弘法特点时提出的,这一提法也是对宋以后天台宗人弘法特点的整体概括。
此提法既包含了天台净土二宗以谁为主的定位问题,也指出了教与行的关系问题。
标签:教演天台;行归净土;内涵;天台宗;净土宗天台宗和净土宗是汉传佛教中的两个宗派。
天台宗诞生于陈末隋初,创始人是智■,是中国第一个意义完整的中国佛教宗派。
该宗思想体系完备,教理与实践兼顾,思辨水平在所有佛教宗派中首屈一指,成为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一座高峰。
净土宗创立于唐代,是以《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往生论》等三经一论为主要经典,以称名念佛为主要行持,修往生阿弥佛净土的佛教宗派。
宋代三教合流,佛教内部有诸宗归于净土的趋势,天台宗与净土宗的融合尤为密切,“教演天台,行归净土”的局面正式形成,这一趋势一直延续至今。
“教演天台,行归净土”这八个字的字面意思就是:教理演说依据天台宗的思想体系,而修行实践则以净土宗的称名念佛为依归。
天台宗和净土宗结合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教演天台,行归净土”这八个字正式以书面的形式出现始于何时呢?以现有的资料看,这八个字被明确使用是在蒋维乔居士为谛闲法师写的像赞里。
原文是。
“巍巍大师,乘愿再来。
行归净土,教演天台。
建大法幢,作狮子吼。
声教广被,暨于九省。
作育僧材,■朴。
法乳分流,自南而北。
化缘既尽,安详坐逝。
临终写偈,以励后嗣。
式瞻遗像,相好光明。
高山仰止,垂范天人!”[1]304这里正式出现了“行归净土,教演天台”八个字,只是为了押韵先后顺序作了颠倒。
文中的巍巍大师指的是谛闲法师,蒋维乔是谛闲法师的俗家弟子。
谛闲法师(1858—1932)是浙江黄岩人,俗姓朱,法名古虚,字谛闲,号卓三,为天台宗第四十三祖,近代天台宗泰斗。
一九三二年七月初二圆寂。
蒋维乔居士为谛闲法师撰写碑铭,铭文的内容再次强调了谛闲法师“教演天台,行归净土”的弘化特点,铭文曰。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的意思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5fb9ec6ff61fb7360a4c651c.png)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的意思“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出自唐朝诗人韩偓的作品《残春旅舍》,其古诗全文如下: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释】⑸诗魔:佛家禅理认为作诗是文字“魔障”。
归净域:指归到那洁净的地方。
净域,亦称“净土”,佛语,指无浊无垢之地。
⑹酒冲:用酒来冲击。
愁阵:愁苦如重重敌阵。
出奇兵:借酒浇愁,如同出奇兵破阵一样。
⑺两梁:冠名。
《唐诗鼓吹》的注释中说汉代“秩千石,冠两梁”。
尘埃污:指沾上尘埃,暗指投敌变节。
拂拭:掸灰擦尘。
⑻朝簪:指戴朝帽时所用的头替。
待眼明:等待大唐复兴。
【翻译】旅舍中春残夜雨刚刚晴,恍然间心里忆起长安城。
树枝中蜂拥蝶舞花将落,水面上风起柳絮飘飘行。
借写诗杆情因悟禅语止,用酒冲愁阵如同出奇兵。
保存好官帽不要遭污损,擦拭净朝簪等待唐复兴。
【鉴赏】五、六句“禅伏诗魔归净地,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寂寞。
诗人心中有无限的悲苦,说不尽的怨恨,客中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用诗来表达悲愤的情怀。
然而,几番的思考终未写成。
诗人只好以“禅伏诗魔归净域”来为自己解嘲,这恰恰表现了诗人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有这样的心绪必不能写出诗来。
诗未写成,悲忧郁愤越积越深,真如同一重重愁阵一样,横亘胸中。
只好用酒来冲荡这重重愁阵。
然而,“借酒浇愁愁更愁”,酒,只能使人得到一时的陶醉,醒来之后,将是更大的悲伤。
这更大的悲伤便使诗人产生了信心和希望:“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餐待眼明”。
诗人这时清醒地认识到:诗也好,酒也好,都不能解心中的烦闷。
于是他幸起往日在朝时的官帽,悟出了一条真理,他要好好的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
言外之意是决不作异姓之臣,宁肯终生潦倒,也不改变自己的气节。
想到这他不愁了,他不悲了,他轻轻地擦拭着朝替,他心中暗暗地表示:一定要耐心的等待,一直等到大唐复兴,戴上朝帽,穿上朝服来参与朝政。
一个人祸事来临之前,往往有这3个征兆,若没有也要警示自己
![一个人祸事来临之前,往往有这3个征兆,若没有也要警示自己](https://img.taocdn.com/s3/m/f50af50e01f69e3143329489.png)
一个人祸事来临之前,往往有这3个征兆,若没有也要警示自己有句农村土话讲,左眼皮跳跳,好事要来到。
这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有好事来到时,要提前有感知,才能不放过来好事的机会。
同样,一个人有了祸事时,也要提前感知预防,这样可以消灾祛邪,让自己的生活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一个人在有灾祸前,常常会有这3个征兆,如果有一个,你也要注意了,及时调整自己,做出有益的改善。
那么是哪3个征兆呢?第一,心神不宁一个人心神不宁,就会焦躁不安,这时就各种担心不适、心理问题就出来了,不仅损害健康,而且还有可能是祸事的先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你以前做过什么亏心事,或者坏事,现在感觉自己错了,报应要来了,所以就开始紧张害怕,导致心神不宁。
万事万物自有因果,这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孽缘,肯定你以前做过什么不对的事,才导致现在的紧张恐慌。
对于一个人来说,心静则秽土变净土,心乱则净土变秽土,意思是说,一个人内心平静,即使不好的环境里,也能生出太平和平,一个人内心杂乱不宁,那么即使是好的环境里,也会生出不好的事端来。
那么,一个人如果心神不宁,该怎么办呢?这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忏悔,真诚的忏悔过去所犯下的种种过错,求得别人的谅解,当我们这样做了后,内心会很踏实且安宁,因为这是在向好的方面转变。
第二,狂妄自大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正确地评估自己,千万不要对自己高估,宁愿自己小点,也不要狂妄自大,因为这是跟谦虚成反面的。
谦受益,满招损,何况狂妄,更是招惹祸端。
有一个人宣称自己是救世主,明天要跟美国总统通话,拯救世界,最后这个人被判定为精神异常,没过几天他就自杀了。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一个狂妄自大的人,带给自己的往往是巨大的灾害。
一个人狂妄,是因为他失去了对自己的基本判断,认知水平下降,而这样的人往往是病人才有的情况,一个正常的人是会管制自己,不让自己盲目自大。
狂妄自大的人,最后的结局都很惨,有的甚至连累身边的亲人,不仅自己招灾引祸,还让亲人为自己的狂妄买单,这样的人通常让人愤慨。
自-浅谈弥勒净土的信仰
![自-浅谈弥勒净土的信仰](https://img.taocdn.com/s3/m/21d1b43d3186bceb19e8bbfa.png)
浅谈弥勒净土的信仰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圣达法师发布时间:2013-8-26 18:59:36繁體版弥勒菩萨是未来佛,经过七佛授记,为释迦牟尼佛的辅佐,现在正在兜率内院主持说法。
是释迦牟尼佛的法统继承人。
弥勒净土是佛教徒所要追求的一种精神,是不断地实践开发智慧,由智慧再结合实践,渐渐增长,渐渐增高,最终而能证得佛果的信仰依归。
前言净土的含义:净是无污染、无垢秽、一尘不染义;土为梵语译为刹,刹土,即世界或地方。
所以,净土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清净的地方,它是由清净功德壮严所成。
佛法的清净,含有美妙与圣洁的意思。
“净”包括两个方面:众生的清净和国土的清净。
《杂阿含经》云:“心清净故,众生清净。
”大乘佛经《维摩诘经》云:“心净则国上净”,这就含摄了利益众生,成熟有情,才是真正的佛国净土。
1.弥勒与兜率天弥勒弥勒者是梵语,此翻慈氏,具云梅怛利耶,或弥帝隶迦,或名弥帝礼等。
又名阿逸多,此翻无能胜,意谓修习慈无量心,一切诸魔外道所不能胜也。
因为“弥勒”还是古代婆罗门的姓氏之一,所以有此姓名者也就不止一个。
在现存最古老的佛典中记载了弥勒之名,弥勒是佛陀弟子,弥勒与文殊,普贤和观音等列为一类。
不仅如此,弥勒还从佛授记,将予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再次出现,并于此土成佛,度脱有缘众生。
而弥勒再次出现于此土之前,将居住在兜率天上。
兜率天兜率,即欢喜,满足之意,与阿弥陀经中的极乐净土并无太大的不同,兜率是欲界的第四天,释迦牟尼佛,就是从兜率天降生到人间成佛的。
未来成佛的弥勒,也住在兜率天,将来也从兜率天降到人间成佛。
弥勒成佛的人间净土,是希望的,未来的,而弥勒所住的兜率天,却是现在的,又同属于欲界,论地区也不算太远。
位居补处,生在兜率天,当然与一般的凡夫不同。
兜率天的弥勒菩萨住处,有清净庄严的福乐,又有菩萨说法,真是两全其美,成为佛弟子心目中仰望的地方。
公元前101—77年在位的锡兰王——度他伽摩尼,在临终时,发愿升兜率天,见弥勒菩萨。
何处惹尘埃是啥意思
![何处惹尘埃是啥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afd7590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8.png)
何处惹尘埃是啥意思“何处惹尘埃?心地若无一点垢,此身在处皆净土。
”《六祖坛经》中的一句话,让人为之一振。
尘埃究竟如何惹得?这似乎并没有明确答案,但仔细想来,我们可以发现,心上不染尘埃就是佛性。
何处惹尘埃,源自尘世中的一切事物都有各自存在的道理,即使你很讨厌的事情也有它的存在意义,只要用平常心看待,其实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并不那么丑陋,而是十分美好的。
人生苦短,你怎能轻易就否定一个人呢?佛说:“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因为你还没有达到空的境界,才会对凡事充满疑惑与抱怨,这就是世俗观念造成的,也算是一种自我保护吧。
可怜的我们总是喜欢给自己寻找出许多原因,不论有无根据,总是希望改变,然而世间万物没有绝对,既然改变不了现实,那又何必庸人自扰呢?随遇而安就好了。
世间万物都在冥冥中默默地注视着你,你只需放开双手去拥抱整个世界。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的最后一句话,更加坚定了我追求佛道的信念。
佛法本无边,但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对于烦恼和痛苦,正是你修行的良机,也许有些人看了这部电影、电视剧或小说,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寺院里烧香拜佛,祈求佛祖赐予自己智慧、财富和快乐,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我认为是愚蠢的。
同样是一颗心,为什么只许愿望不许行动?“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智慧,办事以尽力为有功。
”《坛经》的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如果真的是遇到了大智慧、大福报的人,他们只会引领你走向善道,而不是拉着你向恶道奔去。
因此,佛教讲的“逆来顺受”,在我们看来,不过是弱者逃避灾难的借口罢了,我们只需把目光放远,就会发现自己的心是如此单纯,哪里会有那么多烦恼和忧愁。
不再去计较每件事的得失,也不会去思考如何将伤害降至最低,让心灵不再染尘埃,也许这就是涅槃的奥秘。
所以,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不妨静下心来,冷静地思考问题,这样你会发现很多被我们忽略的东西。
何处惹尘埃,其实就是一种内心的安宁,不论你是否感兴趣,尘埃自会落定,留下的便是清净。
一木一土一方水是什么意思
![一木一土一方水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376dee4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7.png)
一木一土一方水是什么意思一木,即树木;一土,即土地;一方水,即一个能滋养人类、哺育万物而又不居功自傲的“方”字。
如果把这些要素分开来看,他们似乎没什么稀奇之处,但综合起来就完全不同了:树必须扎根于土壤才会成长壮大,反过来说,一旦离开了土壤,无论多好的树苗都难以生存。
所谓:百姓皆土也!民众对于土地具有特殊的情感和归属意识,它既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是一种精神寄托与慰藉。
如今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期,各行各业正在经受着阵痛式的改革洗礼,每天都有许多新事物诞生,又有许多旧观念被打破。
这时候最需要我们用心去倾听、理解、接纳,千万别忘记了那句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现实世界里没有永远的稳定,变化总是随时发生。
此刻的我们虽然面临着严峻挑战,但只要我们做到积极应对,充满信心,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找回昔日失落已久的平静与安宁。
唯有自己足够优秀,才有资格拥有梦想,并且通过自身努力达成目标。
为了生存,很多人放弃了原本纯朴的乡村,选择进城谋求发展机遇。
城市里确实比农村繁华热闹,但同样存在着激烈竞争和诸多诱惑。
一个小偷刚学会点技术,便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富翁;一个盲流儿会几招功夫,也可以轻松挣到钱财……城市里生活固然舒适,但相较而言还是少了份亲切与温暖。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重返故里,再次寻觅心灵的归宿。
土是我们的家园,亦是我们的命脉。
树必须扎根于土壤才能茁壮成长,否则就算长成参天大树也毫无价值。
方形的水土更是我们立命安身的根基,如果水源枯竭或遭污染,纵使大厦高楼林立,也将成为空中楼阁,一触即溃。
城市给予了我们丰厚的物质条件,却剥夺了我们享受幸福快乐的权利。
从某种程度上讲,城市人其实并不比农村人快乐,甚至连基本的健康保障都缺乏。
人生短暂,活得太累,究竟图什么?有人认为金钱至上,也有人觉得名利双收,更有人执著于爱恨情仇……其实,真正的快乐来自内心深处,绝非物质所能买到。
心态平和,懂得知足常乐,凡事顺其自然,不强求,不苛责,便是人生的最佳状态。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意思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0176a57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6d.png)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意思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虚极指的是一种超脱于物质世界的境界,是心灵的净土。
人们常常被繁忙的日常生活所困扰,追求着物质的享受和世俗的成功,却忽略了内心的需要。
而当我们达到虚极的状态时,我们能够超越物质的束缚,回归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守静笃,是在虚极的基础上,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干扰,很难保持内心的宁静。
然而,只有当我们守静笃时,才能够更加清晰地思考问题,更加深入地了解自我,并且更加有力地去创造和实现。
万物并作,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互联互动和相互影响。
在这个世界上,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的行为和决策都会对周围的环境和他人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以观复的态度去看待世界。
观复,意味着以全局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追求整体的平衡和和谐。
通过虚极、守静笃以及观复的思考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本质。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追逐表面的表象,而忽视了内心的声音和真实的需求。
只有当我们回归虚极,守静笃,并以观复的态度去看待世界时,我们才能够更加真实地体验生活,更加
深入地理解自我和他人,更加有意义地度过每一天。
因此,让我们明白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以观复的意义,是我们追求内心平和与外在和谐的重要路径。
只有通过这样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我们才能够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关于带净的成语有哪些,带净的成语及意思
![关于带净的成语有哪些,带净的成语及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7fe3a806580216fc700afd9a.png)
关于带净的成语有哪些,带净的成语及意思手脚干净、眼不见为净、居心不净、西方净土、西方净国、净盘将军、云净天空、溜干二净、不干不净、窗明几净、干净利落、明窗净几、一干二净、干净利索、干干净净、生旦净丑、净几明窗、清净无为、清净寂灭、水净鹅飞、风轻云净西方净土:佛教语。
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西方净国:指西方净土。
水净鹅飞:比喻人财两失,一无所有。
亦比喻民穷财尽。
手脚干净:比喻廉洁奉公。
眼不见为净:指心里不以为然,但又没有办法,只好撇开不管。
也在怀疑食品不干净时,用作自我安慰的话。
云净天空:比喻事情办得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清净无为:道家语。
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清净寂灭:指道教的清净无为与佛家的涅盘寂灭之说。
明窗净几:形容室内明亮、整洁。
六根清净: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
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
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干净利落:利落:灵活敏捷,也指整齐,有条理。
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
令人爽心悦目。
也形容动作熟练、敏捷准确。
干净利索:快速彻底,不拖泥带水。
干干净净:没有污垢、尘土、杂质风轻云净:微风轻拂,浮云淡薄。
形容天气晴好。
同“风轻云淡”。
耳根清净:耳边无事噪聒。
指无事打扰。
不干不净:指不洁净,肮脏。
也指因忌讳而感觉不洁净。
也可形容语文不文明。
一干二净:形容十分彻底,一点儿也不剩。
窗明几净:几:小桌。
形容房间干净明亮。
净的部首-净的拼音-净的组词-净的意思
![净的部首-净的拼音-净的组词-净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9c88da71e45c3b3566ec8b27.png)
净的部首|净的拼音|净的组词|净的意思jìng ㄐㄧㄥˋ◎清洁:净化。
净水。
净土。
净心(a.清净的心;b.心里没有牵挂)。
净院(佛寺。
亦称“净宇”)。
干净。
洁净。
窗明几净。
◎使干净:净面。
净手(大小便)。
◎空,什么也没有:净尽。
◎单纯,纯粹的:净利。
净值。
净价。
净重(zhòng )。
纯净。
◎单,只,全:满地净是树叶。
◎中国传统戏剧扮演男人的角色名:净角(亦称“花脸”、“黑头”)。
反义词污英文翻译◎净clean completely net only详细解释详细字义◎净凈jìng〈名〉(1) (形声。
从水,争声。
本义:春秋时鲁国北城门“争门”的护城河)(2) 同本义[Jing moat]净,鲁北城门池也。
——《说文》。
按,北城之门曰净门,当因池水名净而命也。
公羊传所谓鹿门、争门、吏门,盖以争为之。
(3) 京剧中的一类角色[actor with a painted face]。
如:生旦净末;净角(净脚。
戏剧角色之一,一般扮演性格刚烈粗鲁或奸险的人物,俗称“花脸”)词性变化◎净jìng〈形〉(1) 假借为“瀞”。
清洁,洁净。
亦用于形容抽象事物。
亦指明净[clean]风烟俱净。
——吴均《与朱元思书》亭亭净植。
——宋·周敦颐《爱莲说》(2) 又如:窗明几净;白净(白而洁净);净本(唐人称誊写清楚的文书);净袜(白色布袜);净色(明净的月色);净衣(洁净的衣服)(3) 空无所有,无余[exhausted]北累既除,表里俱净。
——萧子良《开物归信门》(4) 又如:净办(净辨。
消静,干净利索);净光(一点不剩);净尽(一点不剩)(5) 纯,纯粹[net;simple]。
如:净利;净壹(指德性纯一)(6) 同“静”。
宁静;不烦扰[tranguil]。
如:净办(清净,安闲);净了(僻静,隔绝尘世);净荡荡(寂静空旷的样子);净神(静神,使心神安静)(7) 佛教语。
清静[quiet]。
开辟造句两种意思造句
![开辟造句两种意思造句](https://img.taocdn.com/s3/m/aac61ce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7.png)
开辟造句两种意思造句1.第二,开拓开发和围垦。
比如开辟一个果园。
2、②、赵树理《三里湾·从旗杆院说起》:“三里湾是个模范村--工作开辟得早、干部多,而且干部的能力大、经验多。
”3、劈开是把一个东西一分为二,开辟是创造出没有的东西4、反义词:净土5、二、基本解释不同6、指打开通道,开拓扩展。
7、开辟出来种花生吧这句话中的开辟的意思也就是开垦的意思了。
就是说把这一块地开垦一下,从新翻地,除草,浇水,也就叫做开垦,同时也说明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度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8、开辟战场没有近义词。
9.把这句话放在科学领域,意思是科技人员在探索未知的科学领域。
10、战场造句11、①、鲁迅《书信集·致榴花社》:“新文艺之在太原,还在开垦时代,作品似以浅显为宜。
”12、都有,两者表达的意思不同。
开辟道路一般是象征意义,如开辟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康庄大道等。
而开垦道路是实际的、具体的做法,如在荒山野地或一般的田地上通过手工或机械操作,开垦出一条道路供通行之用。
13、爷爷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度过了半生。
14、三、引证解释不同15.发展和发展这两个词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
“发展”一词有两个主要含义。
一种是开发自然资源,如荒地、矿山、森林、水力等。
达到利用的目的,另一个是发现和发掘可供利用的人才和技术。
16、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惟《梁史平话》始于开辟,次略叙历代兴亡之事。
”17.复垦是指土地和实物。
开拓是指一件事,一个时代。
精神。
18.开拓:开辟道路,创造;开发、开垦荒地;也指古代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宇宙之始。
19、劈开的意思是剖开﹑破开,把一个整体的东西砍成两半。
如:那棵大树很快被劈开了。
20、他开垦了人生的乐土,开拓了人生的经验,开辟了人生的捷径。
21、主要区别是,意思不同、基本解释不同、引证解释不同,具体如下:22、③、开办。
23.答:填海和开发的意思差不多,但是不一样。
圣地是啥意思
![圣地是啥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8b85f23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2.png)
圣地是啥意思圣地,就是指佛教徒心目中的最神圣的地方。
据佛经记载:世界之初为净土,其上只生莲花,后又经二十一世纪,这个美丽的大千世界里已充满各种欲望与污秽,当人们知道世间如此肮脏时便产生出对“净土”向往。
所以每年四月八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汇聚在位于西藏拉萨市中心的布达拉宫脚下,形成规模浩大、历史悠久的节日——转经会。
到那天,信徒们要围绕着拉萨城内的大昭寺、色拉寺等寺庙顺时针方向虔诚地行走三圈,称作“转经”或“转寺”。
传统转经是沿顺时针方向进行的。
而藏族群众相信:顺时针方向转动经轮可洗涤罪恶和不吉利;逆时针则代表倒退。
因此他们认为顺时针转三圈即可消灾免祸,反之就是招惹灾难和降下疾病。
我喜欢藏文化,它像一坛陈酿老酒,放得越久,味儿越香浓……说起民俗风情,许多人对尼泊尔抱有深厚的兴趣,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雄伟壮观,气象万千。
尤其是加德满都谷地,坐落着亚洲三大宗教的圣地。
加德满都河畔耸立着“三大圣殿”,供奉着释迦牟尼的舍利子、印度教主湿婆大神及梵天王。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加德满都享有“尼泊尔的首都”、“寺庙之城”、“山国之都”等盛誉。
与印度比邻的巴德岗古堡遗址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博卡拉顿谷,更让人陶醉,甚至令游客流连忘返。
若说尼泊尔的历史是一部佛学发展史,可能并不过分。
早在公元前1世纪,居住在恒河两岸的人们创造了原始的佛教。
6世纪后半叶,在印度北部的雅利安人迁移到尼泊尔建立了早期的佛教寺院。
从12世纪开始,尼泊尔僧侣在印度菩提伽耶大寺院内接受戒律,吸收南传佛教思想体系。
随着佛教传播到西藏,使藏传佛教渐趋完善,尼泊尔也成为佛教圣地。
后来喇嘛教成为尼泊尔第一大教派,佛教曾经是尼泊尔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然而现今的尼泊尔仍然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局面,是全球三大伊斯兰教圣地之一,还拥有以基督教为主的新教徒。
无论什么样的教义、什么样的信仰,它都是平等包容的。
尼泊尔语叫做尼瓦尔语,它属于藏缅语族藏语支,尼泊尔一词源于梵语,意思是“国王之地”,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王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净土的意思
【拼音】:jìng tǔ
【解释】:译为刹、刹土,即地方或世界;是一个佛教术语。
净土即是清净的地方,没有染污的庄严世界。
在大乘佛教里指的是任何一个佛菩萨为渡化有情众生,以本愿力成就的佛土,都可以称净土。
净土,诸佛佛国清净国土。
一般专指阿弥陀佛国土。
其国众生皆行十善,身口意三业清净,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故又称极乐国土。
其他诸佛佛国也有净土,不过其土中菩萨最终都将生往极乐净土。
【反义词】:秽土、
【造句】:
1、给心灵一片净土,给诚信一片天地,人生的道路让我们与诚信同行。
2、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3、涌泉寺塑西方三,与相传的唐净土宗高僧怀玉临终时,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共持金刚台相迎之说有关。
4、根据永明大师的一首偈子:‘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在为人师,将来作佛祖。
5、那里有许多好的学者。
去请教他们关于往生净土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