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脱硫

合集下载

煤的脱硫

煤的脱硫

脱硫,是指将煤中的硫元素用钙基等方法固定成为固体防止燃烧时生成SO2。

目前脱硫方法一般可划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等3类。

一、燃烧前煤脱硫技术主要为煤炭洗选脱硫,即在燃烧前对煤进行净化,去除原煤中部分硫分和灰分。

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法等。

1、物理法:主要指重力选煤,利用煤中有机质和硫铁矿的密度差异而使它们分离。

该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煤的破碎粒度和硫的状态等。

主要方法有跳汰选煤,重介质选煤,风力选煤等。

2、化学法:可分为物理化学法和纯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即浮选;化学法又包括碱法脱硫,气体脱硫,热解与氢化脱硫,氧化法脱硫等。

3、微生物法:在细菌浸出金属的基础上应用于煤炭工业的一项生物工程新技术,可脱除煤中的有机硫和无机硫。

我国当前的煤炭入洗率较低,大约在20%左右,而美国为42%,英国为94.9%,法国为88.7%,日本为98.2%。

提高煤炭的入洗率有望显著改善燃煤二氧化硫污染。

然而,物理选洗仅能去除煤中无机硫的80%,占煤中硫总含量的15%~30%,无法满足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要求,故只能作为燃煤脱硫的一种辅助手段。

二、燃烧中煤脱硫技术煤燃烧过程中加入石灰石或白云石作脱硫剂,碳酸钙、碳酸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镁,与烟气中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盐,随灰分排出。

在我国采用的燃烧过程中脱硫的技术主要有两种:型煤固硫和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

1、型煤固硫技术:将不同的原料经筛分后按一定比例配煤,粉碎后同经过预处理的粘结剂和固硫剂混合,经机械设备挤压成型及干燥,即可得到具有一定强度和形状的成品工业固硫型煤。

固硫剂主要有石灰石、大理石、电石渣等,其加入量视含硫量而定。

燃用型煤可大大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烟尘浓度,节约煤炭,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当可观,但工业实际应用中应解决型煤着火滞后、操作不当会造成的断火熄炉等问题。

2、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把煤和吸附剂加入燃烧室的床层中,从炉底鼓风使床层悬浮进行流化燃烧,形成了湍流混合条件,延长了停留时间,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

煤炭燃前脱硫方法及其应用现状

煤炭燃前脱硫方法及其应用现状

二、煤炭脱硫的方法
为了降低煤炭中的硫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多种脱 硫方法。以下是几种目前广泛使用的煤炭脱硫方法。
1、物理洗选脱硫:这种方法是利用煤和硫的物理性质差异,通过水力旋流器 等设备将煤和硫进行分离。虽然这种方法在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中,由于 煤和硫的物理性质相近,难以实现有效的分离。
2、生物法
生物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煤炭中的硫转化为其他形态的方法。微生物可以将 煤中的有机硫转化为无机硫,并将其从煤炭中分离出来。生物法的优点是操作 简单、成本低,同时对环境友好。但缺点是脱硫速度较慢,需要经过长时间的 反应才能达到较好的脱硫效果。
3、物理法
物理法是一种利用物理手段将煤炭中的硫从其结构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是浮选法和重选法。浮选法是利用不同矿物的密度不同,通过浮 选药剂的作用,使煤和黄铁矿等矿物分离。重选法则利用不同矿物的密度不同, 通过振动等手段将煤和黄铁矿等矿物分离。物理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接从煤炭中 分离出硫,工艺简单、成本低。但缺点是无法脱除煤中所有的硫,且对含硫量 较高的煤炭效果不佳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国内外煤炭燃前脱硫 工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各种脱 硫工艺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情况;其次,结合实地调查,了解现有工艺在实 际运行中的优缺点;最后,通过专家访谈,对各种工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结果与讨论
应用现状:
目前,化学法和物理法在工业生产和实际应用中较为广泛。化学法虽然可以脱 除大部分的硫,但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物理法 则无法脱除煤中所有的硫,且对含硫量较高的煤炭效果不佳。生物法则处于研 究阶段,尚未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脱硫方法的选用需要考虑煤炭的含硫量、脱硫成本、设备投资 等因素。对于含硫量较低的煤炭,可以采用简单的物理法进行脱硫;对于含硫 量较高的煤炭,可以考虑使用化学法或生物法进行脱硫。此外,还需要考虑脱 硫过程中产生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问题,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脱硫技术分为燃烧前煤脱硫, 燃烧中煤脱硫

脱硫技术分为燃烧前煤脱硫, 燃烧中煤脱硫
二、燃烧中煤脱硫技术
煤燃烧过程中加入石灰石或白云石作脱硫剂,碳酸钙、 碳酸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镁,与烟气中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盐,随灰分排出。在我国采用的燃烧过程中脱硫的技术主要有两种:型煤固硫和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
1、型煤固硫技术:将不同的原料经筛分后按一定比例配煤,粉碎后同经过预处理的粘结剂和固硫剂混合,经机械设备挤压成型及干燥,即可得到具有一定强度和形状的成品工业固硫型煤。固硫剂主要有石灰石、大理石、电石渣等,其加入量视含硫量而定。燃用型煤可大大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烟尘浓度,节约煤炭,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当可观,但工业实际应用中应解决型煤着火滞后、操作不当会造成的断火熄炉等问题。
2、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把煤和吸附剂加入燃烧室的床层中,从炉底鼓风使床层悬浮进行流化燃烧,形成了湍流混合条件,延长了停留时间,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其反应过程是煤中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同时石灰石煅烧分解为多孔状氧化钙,二氧化硫到达吸附剂表面并反应,从而达到脱硫效果。流化床燃烧脱硫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钙硫比,煅烧温度,脱硫剂的颗粒尺寸孔隙结构和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剂种类等。为提高脱硫效率,可采用以下方法:
(1)改进燃烧系统的设计及运行条件
(2)脱硫剂预煅烧
(3)运用添加剂,如碳酸钠,碳酸钾等
(4)开发新型脱硫剂
三、 燃烧后烟气脱硫技术
烟气脱硫的基本原理是酸碱中和反应。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是酸性物质,通过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盐或硫酸盐,从而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脱除。最常用的碱性物质是石灰石、生石灰和熟石灰,也可用氨和海水等其它碱性物质。共分为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三类,分别介绍如下:
3、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干法采用固体粉末或颗粒为吸附剂,干法脱硫后烟气仍具有较高的温度(100?),排出后易扩散。主要有炉内喷钙法和活性炭法。由于炉内喷钙法的吸收剂及反应原理与湿法有些相似,这里不再详述,只介绍一下活性炭法。

燃煤烟气脱硫技术

燃煤烟气脱硫技术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污染问题,相关环保政策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继出台,对烟气排放的要求越发严格。

在超低排放的背景下,降低燃煤烟气中的硫含量排放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燃煤烟气脱硫工艺迅速发展,也引进了许多国外先进的脱硫技术并实现了本土化。

常见的脱硫技术以燃烧阶段为基础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燃烧后脱硫。

目前,燃烧后脱硫技术以其成熟的技术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内更是占有最高的市场比例,取得的效果显著。

1 燃烧前脱硫在煤炭燃烧前将硫分从煤炭中脱离出来,以减少最终排放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技术称为燃烧前脱硫。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煤炭自身的燃烧效率,使煤炭充分燃烧,还可以将硫元素对后续存在的工艺设备造成的伤害和影响降至最低。

根据脱硫基本原理燃烧前脱硫可分为物理法脱硫、化学法脱硫和微生物法脱硫。

1.1 物理法脱硫物理法脱硫利用煤中硫分和煤基体的密度、导电性、悬浮性等物理性质之间的差异而在洗选煤过程中脱除存在于煤中的无机硫,是我国目前较为常用的燃烧前脱硫方法。

该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投资少;缺点是只能脱除煤中的无机硫,对于煤中的有机硫没有脱除效果,并且脱硫效率也不高。

目前常用的工艺有:重选法、浮选法、磁选法、电选法。

重选法常用的脱硫设备有水力旋流机、摇床等。

该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处理量大、污染小,但局限性也比较大,几乎不能脱除有机硫,对颗粒较细的煤炭脱除效果也不好。

浮选法利用矿物的疏水性,通过较多气泡黏附在其表面而上浮在浮选液之上,形成一种矿化泡沫层,刮除该层泡沫层从而实现煤炭与矿物杂质的分离。

磁选法首先将煤与含硫矿物经过强磁场,然后进入磁选,利用它们磁性的差异来分离煤中的含硫矿物。

但该方法只能脱除部分无机硫,对有机硫无脱除作用。

1.2 化学法脱硫化学法脱硫是在高温、高压、氧化剂等作用下,将煤中的硫氧化或者置换,最终实现脱硫目的。

该法的优点是能够脱除无机硫和大部分有机硫,但所用设备复杂,能耗大,成本较高,并且脱硫试剂对设备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会破坏煤炭结构,难以工业化利用。

煤脱硫原理

煤脱硫原理

煤脱硫原理
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然而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煤脱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煤脱硫是指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将煤中的硫元素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煤脱硫原理。

一、燃煤脱硫原理。

燃煤脱硫是指在燃煤过程中,通过添加脱硫剂或改变燃烧条件,使煤中的硫氧化物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硫酸盐或硫酸氢盐,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常用的脱硫剂有石灰石、石膏等。

脱硫剂与煤燃烧产生的硫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盐或硫酸氢盐,然后通过烟气净化设备进行分离和收集,最终实现燃煤脱硫。

二、湿法煤脱硫原理。

湿法煤脱硫是指将煤炭浸泡在脱硫剂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等方式将煤中的硫去除的方法。

湿法脱硫工艺具有脱硫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等领域。

常见的湿法脱硫工艺有石灰石法、石膏法、氧化法等。

三、干法煤脱硫原理。

干法煤脱硫是指在煤的颗粒表面喷洒脱硫剂,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等方式将煤中的硫去除的方法。

干法脱硫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适用于一些小型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窑。

常见的干法脱硫工艺有喷雾法、流化床法等。

总之,煤脱硫技术是解决煤炭燃烧产生的硫氧化物污染的关键技术之一。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煤脱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为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
新,能够开发出更加高效、环保的煤脱硫技术,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清洁、美丽的家园。

煤炭脱硫方法

煤炭脱硫方法

煤炭脱硫方法
物理脱硫法:这类脱硫方法为在不改变煤的化学结构的情况下进行脱硫的方法。

重力选煤、浮力选煤,油团聚法选煤是常用的煤脱灰,脱硫的方法,这类方法适宜于脱除与煤有机体存在明显重度差的黄铁矿硫,而难以脱除存在于煤有机结构中的有机硫。

物理脱硫的条件从煤的化学性能角度看是温和的故可以较理想地保持原煤的性质。

化学脱硫法:这类方法中使用化学药剂(有机溶液或无机溶液)渗透入煤的基体中的硫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可溶性的硫化合物,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这类方法根据所用药剂性质的不同,既可以脱除有机硫又可以脱除无机硫,如果控制条件得当,会达到较高的脱硫效率。

化学脱硫法可以脱除物理脱硫法所不能脱除的硫,因而化学脱硫法特别适用于有机硫含量高的煤的脱硫。

煤的脱硫

煤的脱硫

煤的脱硫分为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的燃烧前的: (1)物理法:主要指重力选煤,利用煤中有机质和硫铁矿的密度差异而使它们分离。

该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煤的破碎粒度和硫的状态等。

主要方法有跳汰选煤,重介质选煤,风力选煤等。

(2)化学法:可分为物理化学法和纯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即浮选;化学法又包括碱法脱硫,气体脱硫,热解与氢化脱硫,氧化法脱硫等。

(3)微生物法:在细菌浸出金属的基础上应用于煤炭工业的一项生物工程新技术,可脱除煤中的有机硫和无机硫。

燃烧中的:就是炉内脱硫 炉内脱硫是在燃烧过程中,向炉内加入固硫剂如CaCO3等,使煤中硫分转化成硫酸盐,随炉渣排除。

其基本原理是: CaCO3→CaO+CO2↑ CaO +SO2→CaSO3 CaSO3+1/2×O2→CaSO4燃烧后脱硫(炉外脱硫) 燃烧后烟气脱硫(FGD) 1) 干法烟气脱硫a)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LIFAC) b)旋转喷雾法(SDA) c)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CFB-FGD) d)增湿灰循环法(NID) e)荷电干粉喷射法(CDSI) f)其他 2)湿法烟气脱硫 a) 石灰石/石灰—抛弃/石膏法— b) 海水法— c) 氨法— d) 镁法--- e) 磷氨法— f) 其他 3)其他脱硫法(同时脱硫和脱硝) a) 电子束— b) 脉冲电晕 c)活性炭可以往煤加氧化钙处理煤,使普通煤变成脱硫煤通过对国内外脱硫技术以及国内电力行业引进脱硫工艺试点厂情况的分析研究,目前脱硫方法一般可划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等3类。

其中燃烧后脱硫,又称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简称FGD),在FGD技术中,按脱硫剂的种类划分,可分为以下五种方法:以CaCO3(石灰石)为基础的钙法,以MgO为基础的镁法,以Na2SO3为基础的钠法,以NH3为基础的氨法,以有机碱为基础的有机碱法。

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商业化技术是钙法,所占比例在90%以上。

煤炭燃烧前与燃烧中的脱硫技术简介

煤炭燃烧前与燃烧中的脱硫技术简介
润湿性差异,通 过浮选将硫分去除。
化学脱硫技术
热解法脱硫
在高温条件下,使煤炭中的硫分与添加的还原剂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硫化物或单质硫而从煤炭中分离。
氧化法脱硫
利用强氧化剂将煤炭中的硫分氧化成硫酸盐或亚硫酸盐,然后将其 从煤炭中分离。
溶剂法脱硫
利用特定的溶剂将煤炭中的硫分溶解,然后通过蒸馏或萃取等方法 将溶剂和硫分分离。
效果显著;技术成熟,应用广泛。
缺点:处理过程较复杂,可能需要额 外能源,增加成本。
燃烧中脱硫技术
优点:可在燃烧过程中实时去除硫化物,操 作简便;适用于已建成燃煤电厂的改造。
缺点:脱硫效率相对较低,可能需要 特殊设备或催化剂。
选择依据与建议
选择依据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脱硫技术,包括排放标准、投资成本、运行费用、技术成熟度等。
优点
操作简单,脱硫效果较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煤。
缺点
需要使用大量的石灰石粉末,会增加燃料成本和设备磨损。
燃烧中其他脱硫技术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通过在循环流化床中燃烧煤,使煤与 空气充分混合,提高燃烧效率并降低 烟气中的硫氧化物排放。
电子束照射法
利用高能电子束照射烟气,使二氧化 硫和氮氧化物转化为硫酸铵和硝酸铵 等无害物质。
提高企业形象
采用脱硫技术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升企业的环保形象,增强社 会责任感。
02 煤炭燃烧前的脱硫技术
物理脱硫技术
01
02
03
磁选脱硫
利用不同成分在磁场中的 磁性差异,将煤炭中的硫 分与其它成分分离。
重力分选脱硫
根据煤炭中硫分与其它成 分的密度差异,通过重介 质分选或跳汰分选降低煤 炭中的硫分含量。
生物脱硫技术

煤中硫的脱除方法

煤中硫的脱除方法

煤中硫的脱除方法简介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但它也含有一定量的硫元素。

燃烧含硫煤时,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这是一种对环境和健康有害的气体。

因此,研究和开发煤中硫的脱除方法对于减少硫污染、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煤中硫的脱除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粒度分选粒度分选是通过物理力学原理,根据煤中硫的粒度大小进行分选,将含硫煤和不含硫煤分开。

常见的分选设备有摇床、离心机和磁选机等。

通过粒度分选可以实现对含硫煤的初步脱硫,但对于细颗粒煤的脱硫效果较差。

引入惰性气体利用惰性气体进行煤中硫的脱除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方法。

惰性气体如氮气、氩气等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与煤中的硫反应。

可以将煤暴露在惰性气体中,通过加热或其他物理手段将其硫氧化物转化为易挥发的硫化物来实现脱硫。

磁选磁选是一种通过磁性力将煤中的硫化物和铁磁物质分离的方法。

在磁场作用下,磁性硫化物和铁磁物质会被吸附在磁性材料上,而不具有磁性的煤炭会通过磁场而分离。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煤中硫的含量。

化学方法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方法,通过添加氧化剂或还原剂来促使煤中的硫和其他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硫从煤中脱离。

常见的氧化剂有氧气、过氧化氢等,而还原剂则包括氢气、亚硝酸钠等。

萃取法萃取法是利用溶剂将硫从煤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化学方法。

常用的溶剂有甲醇、乙醇等。

通过将煤与溶剂混合,硫会与溶剂中的活性基团发生反应,形成可溶性化合物,从而实现硫的脱除。

酸洗法酸洗法是指将煤暴露在酸性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将硫从煤中溶解出来的方法。

常用的酸性溶液有盐酸、硫酸等。

酸洗法可以有效地去除煤中的大部分硫,但需要注意对废液的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生物方法生物堆生物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对煤中硫进行脱除的生物方法。

在生物堆中,加入适量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利用煤中的硫作为能源进行生长繁殖,并在代谢过程中将硫转化为可溶性化合物,从而实现硫的脱除。

煤炭脱硫原理

煤炭脱硫原理

煤炭脱硫原理介绍煤炭脱硫是一种常用的污染物削减技术,用于降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硫氧化物排放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煤炭脱硫的原理,解释不同的脱硫方法以及其适用性。

二氧化硫(SO2)的排放问题煤炭燃烧是主要的二氧化硫(SO2)排放源之一。

SO2是一种有害气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有潜在风险。

通过减少煤炭中的硫含量,或在燃烧过程中捕捉和转化SO2,可以有效降低其排放量。

煤炭脱硫方法以下是常见的煤炭脱硫方法:1. 燃烧前脱硫燃烧前脱硫是通过减少煤炭中的硫含量来降低SO2排放的一种方法。

这可以通过煤炭的选矿、洗淘或降矸等物理方法实现。

这种脱硫方法对于所使用的煤炭有一定的限制,不适用于无法进行物理处理的煤炭。

2. 燃烧时脱硫燃烧时脱硫是一种将SO2捕捉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常用的燃烧时脱硫技术包括湿法烟气脱硫和干法烟气脱硫。

2.1 湿法烟气脱硫湿法烟气脱硫是通过将燃烧后的烟气与脱硫剂接触来捕捉和转化SO2。

常见的湿法脱硫方法有石灰石-石膏法和海水脱硫法。

2.1.1 石灰石-石膏法石灰石-石膏法是一种常见的湿法脱硫方法,通过将石灰石(CaCO3)喷入烟气中,与SO2反应形成石膏(CaSO4·2H2O),进而捕捉和去除SO2。

石膏可以作为一种有用的副产品进行回收利用。

2.1.2 海水脱硫法海水脱硫法是一种新兴的湿法脱硫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石灰石-石膏法具有较低的运行成本和较高的脱硫效率。

海水中的镁离子能够与SO2反应生成硫酸镁,从而从烟气中去除SO2。

这种方法还可以产生高纯度的氯化钠作为副产物。

2.2 干法烟气脱硫干法烟气脱硫是通过将燃烧后的烟气与固体脱硫剂接触来捕捉SO2。

常见的干法脱硫方法有喷雾床脱硫法和流化床脱硫法。

2.2.1 喷雾床脱硫法喷雾床脱硫法使用水作为脱硫剂,在干燥的床料上通过喷雾的形式来捕捉SO2。

脱硫后的气体与床料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硫酸,再与床料中的固定碱反应形成盐。

2.2.2 流化床脱硫法流化床脱硫法是一种将固体脱硫剂喷入流化床燃烧器中的方法,通过与SO2接触来捕捉SO2。

煤中脱硫-煤的脱硫、煤气脱硫和烟气脱硫

煤中脱硫-煤的脱硫、煤气脱硫和烟气脱硫

煤中脱硫煤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化石资源。

一般煤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硫。

依据煤的不同用途,硫会以多种硫化物的形态存在。

这些硫化物在许多场合下会对设备或环境造成破坏,所以需要对其进行脱除。

根据脱硫在煤燃烧过程所处阶段,煤中脱硫可分燃烧前脱硫、燃烧过程中脱硫及燃烧后脱硫[1]。

燃后脱硫又称为烟气脱硫。

燃前脱硫有3个主要方向:煤炭物理脱硫,煤热解和加氢热解、煤炭生物脱硫。

煤的物理脱硫分干选脱硫,和湿选脱硫(洗选),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将煤炭中的黄铁矿分离出来。

干选脱硫有干式分选摇床、磁力分选、静电法等。

煤的洗选有跳汰、重介、浮选等技术。

近年,一些发达国家对煤炭的深度降灰脱硫开展大量工作,如微细磁铁矿重介旋流器、静电选、高梯度磁选、浮选柱、油团选、选择性絮凝等。

美国在微泡浮选柱和油团选方面已投入工业应用[2]。

煤热解和加氢热解:硫在原煤中主要以Fe-S和C-S的化学键形式存在的,这两种化学键与C-C键比较起来不稳定,在热解条件下很容易生成气相硫化物H2S或COS。

煤热解和加氢热解就是利用这一特性脱除煤中的硫分。

煤炭生物脱硫即生物催化脱硫(BDS),是一种在常温常压下利用厌氧菌、需氧菌去除含硫杂环化合物中硫的技术。

BDS是利用菌株氧化燃料中硫分,而不破坏烃类主体的分子结构,因而不会象高温热解那样降低煤中热值。

脱硫菌株对硫分的选择性很强,对无机硫的脱除有很好效果。

对沸点较高的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难于脱除,是目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制约生物脱硫技术产业化主要有三方面因素:菌种活性、寿命、选择性。

生物脱硫技术与浮选技术的联合使用[3]也有研究。

燃烧过程中脱硫:即炉内脱硫,指炉内喷射固硫剂,在煤燃烧放出SO2同时,利用固硫剂和SO2反应,生成硫酸盐或硫化物,将气体中硫固定下来。

炉内脱硫具有独特优势:只需加入一定比例脱硫剂即可达到脱硫目的,节省了许多附加设备;出炉的洁净煤气,以热能的状态供应用户,气化与热效率均大大提高[4]。

煤炭脱硫原理

煤炭脱硫原理

煤炭脱硫原理煤炭脱硫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将煤中的硫化物去除,以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人类健康的目的。

本文将从煤炭脱硫的原理、方法、工艺流程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煤炭脱硫的原理煤中的硫化物主要有有机硫和无机硫两种。

其中,有机硫主要存在于有机质中,而无机硫则分为金属硫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两种。

在燃烧过程中,这些硫化物会被氧化为二氧化硫(SO2)和三氧化二硫(SO3),并随着废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对于需要使用燃料进行能源生产或工业生产等行业来说,必须对其进行脱硫处理。

目前常用的脱硫方法主要包括湿法脱硫、干法脱硝、生物脱硝等。

其中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湿法脱硫。

湿法脱硫是指在燃煤过程中,通过加入一定的脱硫剂,使其与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盐,然后通过吸收剂将其吸收并转化为固体或液体形式,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具体步骤如下:1. 硫化物氧化反应:在燃烧过程中,硫化物会被氧化为SO2和SO3。

2. 脱硫剂反应:将脱硫剂加入废气中,与SO2和SO3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盐。

3. 吸收剂吸收:将吸收剂喷洒到废气中,使其与可溶性的硫酸盐发生反应,并将其转化为固态或液态形式。

4. 净化处理:经过以上步骤处理后,废气中的SO2和SO3已经被去除,在排放前需要进行净化处理以达到环保标准。

二、煤炭脱硫的方法湿法脱硫是目前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脱硫方法。

根据不同原理和工艺流程,湿法脱硫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法:1. 石灰石-石膏法:将石灰石(CaCO3)加入废气中,与SO2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CaSO4),然后通过吸收剂将其转化为固态或液态形式。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是产生的废弃物难以处理,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2. 活性炭吸附法:将活性炭加入废气中,通过吸附作用将SO2和SO3去除。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但是需要定期更换活性炭,并且活性炭的再生和回收比较困难。

煤炭脱硫原理

煤炭脱硫原理

煤炭脱硫原理煤炭脱硫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煤炭中的硫含量降低到一定标准以下的过程。

煤炭中的硫主要以有机硫和无机硫的形式存在,有机硫主要是与煤的有机质结合形成的,而无机硫则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

煤炭燃烧时释放出的二氧化硫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对煤炭进行脱硫处理,不仅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降低大气污染,还可以延长燃煤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热效率。

煤炭脱硫的原理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是通过物理方式将煤中的硫分离出来,常见的方法包括洗涤法、流化床脱硫和气浮法等。

洗涤法是将煤炭浸泡在特定溶剂中,使硫与其他杂质分离。

流化床脱硫是将煤炭与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使硫氧化物分离出来。

气浮法则是利用气泡将硫氧化物浮起,从而实现脱硫的目的。

化学法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煤中的硫转化成其他物质,使其分离出来。

常见的化学脱硫方法包括碱法、氧化法和还原法等。

碱法是将碱性物质与煤炭中的硫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硫酸盐。

氧化法是通过氧化剂使煤中的硫氧化成易溶于水的硫酸盐。

还原法则是将还原剂与硫酸盐反应,使其还原成硫。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对煤炭中的硫进行降解或转化。

生物脱硫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浸渍法、微生物脱硫法和生物燃烧法等。

生物浸渍法是将含硫煤炭浸泡在含有硫氧化细菌的培养液中,使硫得到转化。

微生物脱硫法是利用硫氧化细菌对煤炭中的硫进行氧化,生成易溶于水的硫酸盐。

生物燃烧法则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硫,减少硫的释放。

不同的脱硫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煤种和硫含量。

在选择脱硫方法时,需要考虑成本、效率和环保等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脱硫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煤炭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保护大气质量,实现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煤炭脱硫技术效益分析

煤炭脱硫技术效益分析

我国是世界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称为煤化工。

煤炭的大量生产和使用,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向环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煤直接燃烧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SO2、SO3和H2S是有毒有害气体,不仅腐蚀设备,而且污染空气,甚至降酸雨,造成严重生态危害及影响人体健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6年12月26日发布的“第十三个能源发展规划五年”,“积极鼓励应用清洁煤技术,积极发展煤炭清洁和处理”。

同时如何降低脱硫工艺的成本也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关键,因此本文着重阐述了脱硫工艺及效益分析。

一、脱硫工艺概述根据工艺的不同,煤炭的脱硫可分为燃烧前的脱硫,燃烧中的脱硫和燃烧后的脱硫。

燃烧过程中的脱硫技术通过在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SO3和SO2以及添加脱硫剂以产生硫酸盐和亚硫酸盐来减少SO2排放。

缺点是脱硫率因温度而相对较低,燃烧过程中的脱硫过程会引起锅炉结渣和磨损等问题。

燃烧后脱硫,也称为烟道气脱硫,是煤燃烧产生的废气的脱硫处理。

烟气脱硫技术,例如干法脱硫的低脱硫率不足,湿法脱硫产生的废水腐蚀设备,运行成本高,耗电量大。

半干式脱硫会出现建设,运营和维护成本过高的问题。

与燃烧和烟道气脱硫过程中手动控制脱硫相比,预燃烧脱硫是一种主动控制手段,它从煤炭本身开始,并从煤球中除去硫,成本和运营成本更加经济。

煤炭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干法脱硫,湿法脱硫,化学微生物法等。

其中,干法脱硫和干法物理脱硫主要包括静电分离和磁分离。

静电煤的生产基于煤的含硫杂质和煤之间的电导率差异将两者分开。

湿式脱硫和湿式物理脱硫主要包括夹具法,牵线搭桥法和漂浮法。

煤的化学脱硫基于以下原理:煤的化学溶剂和硫化物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将硫化物转化为溶液或气体,然后将原煤转化为清洁煤。

化学方法的优点是脱硫率高,同时可以去除无机和有机硫。

煤的生物脱硫是一种理想的脱硫方法,主要是因为微生物将硫的硫铁矿,噻吩和砜元素氧化为可溶性硫化物,从而将其与煤分离。

煤炭脱硫原理

煤炭脱硫原理

煤炭脱硫原理
煤炭脱硫是大气污染治理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在燃烧煤炭时,将煤炭中的硫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易于处理的形式,以减少二氧化硫(SO2)的排放。

煤炭脱硫的主要原理包括物理吸收、化学吸收和生物吸收三种。

物理吸收是指通过利用固体吸附剂对SO2进行吸附,将其从
燃烧煤炭的排放气体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陶土和硅胶等。

这些吸附剂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地吸附SO2,并达到减少排放的目的。

化学吸收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将SO2转化为易于处理的物质。

常见的化学吸收方法包括石灰石法、苏打灰法等。

石灰石法通过在燃烧煤炭过程中添加石灰石,利用其与SO2发生反应生
成石膏或石膏水合物,从而将SO2去除。

苏打灰法则是通过
在燃烧过程中添加苏打灰,使其与SO2反应生成硫酸钠,然
后再通过后续处理将硫酸钠转化为石膏。

生物吸收是利用微生物对SO2进行转化和降解。

这种方法主
要应用于生物脱硫技术中。

在生物脱硫过程中,通过将适宜的微生物引入到煤炭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SO2转化为硫酸盐,并随后从烟气中去除。

总而言之,煤炭脱硫的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吸收、化学吸收和生物吸收。

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脱硫方法和技术,以达到减少燃煤二氧化硫排放的目的。

煤炭洗选脱硫分析

煤炭洗选脱硫分析

煤炭洗选脱硫分析摘要:燃烧硫的过程中形成有害物质,主要原因在于煤炭中之中含有各种硫,燃烧煤炭以后,许多的含硫化合物就会形成,环境与人体会受到其中的许多含硫化合物的不良影响,所以,应当尽可能少的产生有害物质。

就煤炭而言,在煤炭之中不但含有无机硫,例如绿矾、石膏、黄铜矿、黄铁矿等,而且还含有有机硫,例如二硫化物、硫化物、硫醇等。

所以,人们一定要重视煤炭脱硫工作,这样可以使有害物质尽可能少的产生,保护环境与人体的健康。

关键词:煤炭;洗选;脱硫一、对煤炭进行脱硫的重要意义在全球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化石燃料就是煤炭,除此之外,中国利用的最为主要的能源也是煤炭。

有关研究证实高硫煤占有中国所有的煤炭资源的非常高的比例,1/3是其所占有的全部煤炭资源的比例。

1/6是其所占有的已经开采出的煤炭资源的比例,而且,伴随着开采的煤炭总量的增加,每一年高硫煤的含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人们都知道SO2与其余的硫化物是煤炭之中的硫成分在燃烧以后的产物,不但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而且还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以下几点为酸雨的危害:1.酸雨会污染地下水,让地下水的ph值小于7,在人们饮用了这些地下水以后会影响身体健康。

2. 酸雨的腐蚀性非常强,会在一定程度上腐蚀水坝、桥梁、建筑物,不但会对建筑物的质量造成影响,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缩短,而且还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性。

3.某些湖泊被酸雨侵入以后湖水会变成酸性,湖中的许多生物会因为不适应这种酸性环境而大面积的死亡。

人们如果食用了湖泊中的酸性生物会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4.酸雨会腐蚀树木造成森林成片的死亡。

所以,对煤炭进行脱硫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做可以保护环境和保护人体的身体健康。

二、硫在煤炭之中存在的形式与洗选脱硫实现的原理有关数据证实煤炭资源之中的含硫物质比较多,不但有许多的无机硫,而且还有不少的有机硫。

在煤炭之中的有机硫的含量比无机硫的含量小两倍,即30%至40%是有机硫占有的硫的比例,60%至70%是无机硫占有的硫的比例,除此之外,单质硫在煤炭资源之中仅仅占有非常少的比例,因此,当洗选脱硫煤炭时处理煤炭资源之中无机硫十分的关键。

煤炭脱硫原理简介

煤炭脱硫原理简介

煤炭脱硫原理简介引言煤炭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化石燃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碳,但也含有许多不利于环境和健康的杂质。

其中,硫是最为普遍的杂质之一,在燃烧过程中会生成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

为了减少煤炭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煤炭脱硫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煤炭脱硫的原理。

煤炭脱硫的原理煤炭脱硫是指通过一系列处理方法将煤中的硫化物去除,以降低燃烧过程中产生噪声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煤炭脱硫原理:1. 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是一种通过材料的孔隙结构吸附煤中的硫化物的过程。

常见的物理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硅胶等。

物理吸附剂通常具有大量的孔隙和表面积,这些孔隙和表面可以吸附硫化物分子。

物理吸附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成本低,但其吸附容量有限,需要定期更换吸附剂。

2. 化学吸收化学吸收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将煤中的硫化物转化为易于去除的化合物的过程。

常用的化学吸收剂包括石灰、氨水等。

化学吸收剂能够与硫化物发生反应,生成水溶性化合物,并使硫化物从煤中转移到溶液中。

化学吸收的优点是吸附容量较大且吸附效果稳定,但其需要使用大量化学剂,成本较高。

3. 气相吸收气相吸收是一种利用气态吸附剂吸附煤中的硫化物的过程。

常见的气相吸附剂包括氨、二氧化碳等。

在气相吸附过程中,煤炭经过预处理,使硫化物转化为易于吸附的物质。

然后,将气相吸附剂与煤炭接触,硫化物会从煤中转移到气相吸附剂中。

气相吸附的优点是吸附效果较好且可再生,但需要进行后续处理来回收气相吸附剂。

4. 生物吸附生物吸附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来吸附煤中的硫化物的过程。

微生物可以通过代谢活动将硫化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以生物吸附的方式直接吸附硫化物。

生物吸附的优点是环境友好、资源消耗低,但需要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和处理后续产生的废水。

总结煤炭脱硫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可以降低煤炭燃烧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煤炭脱硫原理,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收、气相吸收和生物吸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化学脱硫法
(1)热压浸出法
热压浸出法又主要包括三种方法:热碱液浸出法,又称水热法,
它是用浓度为4%~10%的Na2CO3 和浓度为2%的Ca(OH)2 的混合水溶
液为浸出剂,可将煤中硫铁矿转化为可溶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有机硫转化为硫化氢,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Meyers 法,该法是利用Fe2 (SO4 )3 中3 价铁的氧化性将硫铁矿转化为可溶性的FeSO4 ,对有机硫不起作用;氧化法脱硫,该类方法是利用空气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
下氧化煤中的硫铁矿和有机硫生成可溶性的硫酸盐或硫酸。

(2)常压气体湿法脱硫
常压气体湿法脱硫主要有两种方法:KVB 法和氯解法。

KVB 法是在常压下利用NO2 选择性氧化煤中含硫组分,并以水洗或热碱液处理后再水洗除去煤中的硫;氯解法也称JPL 法,在氯化作用下,硫铁矿可被氧化为氯化铁和硫酸,有机硫可被氧化为磺酸或硫酸。

(3)溶剂法脱硫
溶剂脱硫法有三种:熔融碱法、有机溶剂抽提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熔融碱法是用熔融碱进行脱硫, 熔融碱能与煤中的矿物质、有机硫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从而得到净化煤,甚至可以得到超净化煤;有机溶剂抽提法中目前比较成熟的是全氯乙烯脱硫工艺,它是利用全氯乙烯萃取煤中的有机硫,而硫铁矿和其他矿物质则利用重力浮沉除去,萃取液中其它烃类化合物含量小于原煤有机质的0.5%。

(4)电化学调控脱硫
强化浮选脱硫:采用电化学调浆方法,可以改变黄铁矿的表面ζ电位,抑制黄铁矿的可浮性,从而提高浮选脱硫效果。

强化煤的化学脱硫:借助煤在电解槽阳极区发生的电化
学反应,将煤中黄铁矿和有机硫化物氧化为溶于水的硫化物
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该法能在相当温和的条件下实现煤的脱
硫脱灰。

专家表示,清洁煤技术可综合分为以下3种类别:煤燃烧前的过程;使煤更清洁燃烧的过程;以及燃烧后清除废气的过程。

美国新墨西哥州和科罗拉多州的两个实验室通过各自的实验,验证了相似的结论:以前的太阳能电池每吸收一个光子的太阳能,太阳能电池中的半导体材料只能产生一个自由移动的电子,而如果将半导体材料转换成纳米材料,一个光子的太阳能能够产生多个带电体,带电体自由移动到阴阳极后,就会形成更高的电压,储存更多的电能。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主任、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骆仲泱1日在上海表示,我国电力节能空间巨大,如果在火电领域推行煤热解制油气一体化系统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为电厂提高收益。

煤的汽化就是将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主要化学反应是:碳+水=》一氧化碳+氢气=》甲烷+水
煤的液化就是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

直接途径:煤气化得到的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催化剂=》液态
今年几乎一路飙升的石油价格,似乎让全世界的能源供应前景一片暗淡,但在巴西却是个例外。

对巴西能源领域来说,今年是标志性的一年。

巴西政府预测,这个国家今年将在历史上首次实现能源平衡,即燃料的进出口相抵。

这一切是因为,今年,巴西以甘蔗为原料制成的乙醇产量将创历史纪录。

此外,在乙醇缓解了巴西的石油依赖度、取代了这个国家40%的汽油消费的同时,巴西近年来的石油探明储量也大幅上升。

混合动力
1.采用复合动力后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来确定内燃机的最大功率,此时处于油耗低、污染少的最优工况下工作。

需要大功率内燃机功率不足时,由电池来补充;负荷少时,富余的功率可发电给电池充电,由于内燃机可持续工作,电池又可以不断得到充电,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车一样。

2、因为有了电池,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制动时、下坡时、怠速时的能量。

3、在繁华市区,可关停内燃机,由电池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

4、有了内燃机可以十分方便地解决耗能大的空调、取暖、除霜等纯电动汽车遇到的难题。

5、可以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再投资。

6、可让电池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发生过充、过放,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