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单体泵与电控泵喷嘴
话说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
、 l 1
件的重新标定 匹配,对动力系统的 其他改动减至最少。
7 . 故障诊断和售后服务
电控 柴 油 机 可 方 便 地 与微 型 计算机以有线或无 线的方式连接 ,
0
一
2 . 提高燃油经济性
电控 燃 油 喷射 系统 能 根 据发
实现柴油机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功 能 ,柴油机运行及检测数据的存储 与传递等问题也迎刃而解。
()喷油器体积较大,气缸头 7
设计 中需要 与气道 ,气阀及水腔设 计综合考虑 。
4实现多种控制功能 .
通过使用电控 喷油系统能够
控制发动机起动暖机 、怠速调 整、
( 喷油时刻被 凸轮型面 限 8 ) 制,预喷能力有限,不能后喷。
油速率等控制功能。因为它只能满
足欧Ⅲ排放,而且结构复杂、造价 高 ,目前国外工业国家 已停止生
0
动机工作要求实现喷油量、喷油正 时、喷油压力以及喷油速率的综合 控制,在满足排放法规的同时获得 最佳的经济性。
( 5 )喷射规律,后三角型,与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介绍
1 . 电控直列式喷油泵
电控直列式喷油泵是在直列泵
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 ,是一种 由机 械
_ | 。_ √
由于主流 电喷系统的高压泵 油偶件的几何形状 比传统的机械 高压泵更简单,因此电喷系统的最 高喷射压力要高得多,达到10 6~
20 P 。 2M a
船用,发电,工程机械等),不同
的额定功率和 额定转速 ,采用不同 的变速器等 ,往往只需要对控 制软
机 中占有统治地位。电控泵喷嘴系 统具有以下特点 : ()喷射压力在所有喷油系统 1 中最高,最高喷射压力20 a 2MP 。 ()结构筒单 ,可靠性, 2 耐久 性最好,几乎没有高压接头。 ()喷油器成本一般,但由于 3 采用顶置凸轮轴和重负荷传动齿轮 系, 发动机成本较高。 ()喷射压力随发动机转速负 4
电控单体泵介绍-V3
Smart EUP 特点总结
• 优点:
– – – – – – – – – – 喷射压力动态灵活可调 喷射压力较高,目标2100bar 液压效率高,功耗低 系统安全性 – 与目前产品EUI相同 系统简单 改装产品EUP柴油机较易,发动机改造成本低 在高压喷射时初始喷射率过高,不利降低NOx 对高压油管/接头要求很高,系统可靠性成问题 喷油时刻及多次喷射的能力较弱 EUP+电控喷油器的喷油系统成本较高
• 考虑到其他用途柴油机的排放法规要比车用发动机延后 5-7年, 那末,在中国市场EUP的生命周期可以延续到2020年以后。
2016年3月4日
北京因极技术有限公司 机密
EUP后续技术 戴克公司商用车部Smart EUP 系统
• 用于将欧四柴油机改造为满足欧五排放的柴油机
2016年3月4日
北京因极技术有限公司 机密
2016年3月4日 北京因极技术有限公司 机密
因极最新设计的 内燃机车柴油机用电控单体泵
• 因极设计了用于重型内 燃机车柴油机技术升级 的电控单体泵 • 提供了两套设计方案供 柴油机生产厂选择:
– 全新设计的EUP – 将现产机械单体泵加以 改造的EUP
全新设计
• 目前正在加工改造机械 单体泵的EUP设计
世界电控单体泵技术现状 及因极专有技术的介绍 姜禾博士
北京因极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6年3月4日
北京因极技术有限公司 机密
EUP简介
• 电控单体泵(EUP)是由电控泵喷嘴(EUI)技术发展而来的。柴油机 EUP喷油系统由每缸一台EUP+较短的高压油管+机械喷油嘴组成 • 1995年博世(Bosch) 开始工业生产用于商用车柴油机的电控单体泵 (EUP) • 多用于欧洲市场中型/重型商用车柴油机 • 广泛应用于内燃机车机及船舶用柴油机 • 特点:
柴油机电控高压燃油喷射系统
柴油机电控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电控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目前主要有单体泵、泵喷嘴、共轨三种。
在我国商用车柴油机上广泛采用单体泵和共轨两种。
一个理想的喷油系统应具有以下性能:高喷油压力(1000bar以上),且喷油压力大小可根据工况需要灵活调整,精确控制喷油定时、喷油量和喷油率优化控制。
1. 电控单体泵单体泵系统是带时间控制的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用于直喷式柴油机。
它们具有高达2050bar的瞬时喷油压力、可变的喷油起点,并可采用预喷。
该系统由燃油供给系统的低压部分和高压部分、电控单元和传感器等组成。
单体泵是通过制成一体的电磁阀的高压柴油喷射系统来工作的。
电磁阀触发的时刻就是关闭的时刻确定供油起点。
电磁阀触发时间长短决定喷油量大小。
电控单体泵安装在每个缸体外部直接由发动机凸轮轴上的喷油凸轮驱动。
高压燃油由单体泵通过高压油管、高压短接管进入喷油器,然后喷入气缸内燃烧室。
由于这种布置对气缸盖结构变动不大,因此深受商用车和柴油机的企业欢迎。
国外如奔驰、道依茨、卡特匹勒、达夫等都采用单体泵。
我国商用柴油机企业如大柴、玉柴、潍柴等也采用单体泵来满足国Ⅲ排放标准。
2. 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是建立在直喷技术、预喷技术和电控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全新概念的喷油系统。
它主要由高压泵、带压力传感器和调压阀的共轨管、带电磁阀或压电式的喷油器、电控单元(ECU)和传感器组成。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点是:①可实现高压喷射,最高可达2000bar;②喷射压力独立于发动机转速,可改善发动机低速负荷特性;③可实现预喷和后喷,调节喷油率形状,实现理想喷油规律;④喷油定时和喷油量可自由选定;⑤具有良好喷油特性,优化燃烧过程,使发动机燃油耗、烟度、噪声和排放等综合性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改进发动机扭矩特性;⑥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实用性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国商用车柴油机。
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已发展到第四代。
第一代是采用喷油压力为1350bar 的电磁阀式喷油器;第二代是采用喷油压力为1600bar的电磁阀式喷油器;第三代是采用喷油压力为1600~2000bar的压电式喷油器。
电控单体泵系统教案
电控单体泵系统一、电控单体泵系统概述1、电控单体泵系统单体泵UPS(Unit Pump System),与泵喷嘴UIS(Unit Injector System)同属于单柱塞泵系统(独立喷射系统),每一缸对应一个柱塞式喷油泵,因此能够精确控制喷入每一气缸的喷油量。
与泵喷嘴系统不同的是,单体泵的高压泵和喷油器总成之间,通过一根很短的高压油管连接在一起。
由于主要部件彼此分离,所以在发动机上的安装布置更加自由,并且对结构紧凑化的要求可有所降低,因此单体泵主要适用于中、重型柴油车,其最大喷油压力可达200Mpa。
2、电控单体泵系统的组成图1 单体泵喷油系统的组成1-凸轮轴2-单体泵喷油泵3-高压油管4-喷油器5-滚轮挺柱二、电控单体泵系统的特点1、电控单体泵系统的优点(1)技术先进现在,欧洲大部分欧Ⅲ、欧Ⅳ商用车采用电控单体泵系统。
(2)技术成本低电控单体泵技术加上机械喷油器即可达到欧Ⅲ排放标准。
电控单体泵系统价格比电控共轨系统低1/3,国产化进度快。
(3)易于升级从欧Ⅲ升级到欧Ⅳ,可通过更换电控喷油器来实现。
通过凸轮轴设计和采用电控喷油器可实现多次喷射。
(4)继承性好对原有机械喷油系统发动机改动小。
(5)喷油压力高喷射压力可达到250MPa,可满足欧Ⅲ、欧Ⅳ排放所需的高压喷射压力,大大改善了燃油经济性,提高了排气净化性。
(6)排气净化性好达到欧Ⅲ排放,加上电控喷油器可以达到欧Ⅳ。
(7)喷油规律好喷油规律先缓后急,符合理想柴油机放热规律要求,有利于降低NOx的排放,有利于降低排放和燃烧噪声。
(8)供油能力强可进行各缸独立控制,特别适用于大功率的中、重型柴油机。
(9)适应能力强相对于电控共轨系统来说,电控单体泵系统对燃油品质的要求较低。
(10)安全可靠性高没有持续的喷射高压源带来的安全隐患,排放稳定性好。
对于中、重型柴油机来说,系统零部件比电控共轨系统成熟,使用寿命长。
(11)一致性控制好各缸平衡控制策略提供了较好的各缸供油一致性,单体泵自校正策略确保了生产一致性控制,电控系统自学习、自诊断策略确保了使用期内各缸性能一致性控制。
3.4 电控单体泵系统教案
电控单体泵系统一、电控单体泵系统概述1、电控单体泵系统单体泵UPS(Unit Pump System),与泵喷嘴UIS(Unit Injector System)同属于单柱塞泵系统(独立喷射系统),每一缸对应一个柱塞式喷油泵,因此能够精确控制喷入每一气缸的喷油量。
与泵喷嘴系统不同的是,单体泵的高压泵和喷油器总成之间,通过一根很短的高压油管连接在一起。
由于主要部件彼此分离,所以在发动机上的安装布置更加自由,并且对结构紧凑化的要求可有所降低,因此单体泵主要适用于中、重型柴油车,其最大喷油压力可达200Mpa。
2、电控单体泵系统的组成图1 单体泵喷油系统的组成1-凸轮轴2-单体泵喷油泵3-高压油管4-喷油器5-滚轮挺柱二、电控单体泵系统的特点1、电控单体泵系统的优点(1)技术先进现在,欧洲大部分欧Ⅲ、欧Ⅳ商用车采用电控单体泵系统。
(2)技术成本低电控单体泵技术加上机械喷油器即可达到欧Ⅲ排放标准。
电控单体泵系统价格比电控共轨系统低1/3,国产化进度快。
(3)易于升级从欧Ⅲ升级到欧Ⅳ,可通过更换电控喷油器来实现。
通过凸轮轴设计和采用电控喷油器可实现多次喷射。
(4)继承性好对原有机械喷油系统发动机改动小。
(5)喷油压力高喷射压力可达到250MPa,可满足欧Ⅲ、欧Ⅳ排放所需的高压喷射压力,大大改善了燃油经济性,提高了排气净化性。
(6)排气净化性好达到欧Ⅲ排放,加上电控喷油器可以达到欧Ⅳ。
(7)喷油规律好喷油规律先缓后急,符合理想柴油机放热规律要求,有利于降低NOx的排放,有利于降低排放和燃烧噪声。
(8)供油能力强可进行各缸独立控制,特别适用于大功率的中、重型柴油机。
(9)适应能力强相对于电控共轨系统来说,电控单体泵系统对燃油品质的要求较低。
(10)安全可靠性高没有持续的喷射高压源带来的安全隐患,排放稳定性好。
对于中、重型柴油机来说,系统零部件比电控共轨系统成熟,使用寿命长。
(11)一致性控制好各缸平衡控制策略提供了较好的各缸供油一致性,单体泵自校正策略确保了生产一致性控制,电控系统自学习、自诊断策略确保了使用期内各缸性能一致性控制。
泵喷嘴维修技术
课程主要内容:
对中国市场主流的各品牌电控泵喷嘴以及电控单体泵维修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具体分为如下五大类别:
❑博世电控泵喷嘴/ 单体泵维修技术
❑德尔福E1型(两针)电控泵喷嘴维修技术
❑德尔福E3型(四针)电控泵喷嘴维修技术
❑康明斯CELECT (M11)电控泵喷嘴维修技术
❑卡特及德尔福A系列电控泵喷嘴维修技术
每一类泵喷嘴维修又分为理论培训和维修实践培训两部分。
课程目的
+
15分钟的理论课程15分钟的维修实践课程
让您掌握一类泵喷嘴的权威维修方法
课程优势
各地举办的培训班本课程
内容不专业,不基于原厂数据全部基于生产商原厂数据和方法!
内容不全面,半斤八俩就开课系统全面,全部要点一网打尽!
效率低下,课堂拖沓高效,直指要点,为您节约每一秒!各种培训花销,综合费用较高原厂总培训费过万,现超低价提供!一次性,无法再次温习终生可观看,必成为泵喷嘴维修专家!
官方专业的数据和培训为您的维修业务保驾护航!
江湖的数据和培训为您的维修业务带来无穷后患!
这里,
是您全新维修业务的开始!立即订购全套
课程吧,五大类泵喷嘴维修技术即可拥有!。
共轨系统与单体泵的比较
各个电控系统的比较自从20世纪70年代电控喷射技术被应用于柴油机以来,经过近30年的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电控柴油喷射技术已经经历了位置式控制系统、时间控制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压力时间控制式系统(即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三个阶段。
目前在产品上广泛应用的主要是时间控制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和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其代表产品分别是时间控制式的泵喷嘴系统、单体泵系统和高压共轨式的电控喷射系统。
泵喷嘴系统电子控制的泵-喷嘴单元是一个单缸喷油泵。
这一单元直接装在柴油机的气缸盖上,并有内装的电磁阀。
泵喷嘴通过拉紧支架装在缸盖上,每个气缸都有单独的供油装置。
每个泵喷嘴都由发动机凸轮轴或直接由摇臂驱动,或间接地通过推杆和摇臂总成驱动。
在不通电的状态下,电磁阀是打开的,油泵至低压通路的油流不受限制,在柱塞的吸入行程燃油被充入油泵腔室,并允许在供油行程中倒流。
在油泵供油行程中,电磁阀通电后关闭旁通油路,在高压油路产生高压。
一旦压力超过喷嘴开启压力即开始向喷嘴供油。
泵喷嘴由于取消了高压油管,因此具有最好的燃油的流体特性,同时也具有最高的喷射压力(超过2000Bar)。
单体泵系统单体泵系统与泵喷嘴系统十分类似,也是带时间控制的模块式单体泵装置,发动机每个气缸都配有一个单独的模块,系统有下列主要的组件:整体插入式的高压油泵快速作用的电磁阀较短的高压油管喷油器总成单体泵一般作为整体部件装在柴油机的气缸体上,由配气凸轮轴上的喷射凸轮驱动。
电磁阀根据特性图谱的数据精确地控制喷射正时及喷油时间。
单体泵的喷射压力最高可达2000Bar,这样高的喷射压力与基于特性图谱的电子闭环控制联合使用,在油耗及排放方面均可获得实质性的降低,并能满足现行的及即将发布的法规的要求。
其它的功能包括预喷射及有选择地停缸。
目前,为了保持燃油系统与机械泵良好的继承性,成都威特公司推出了集成式单体泵系统。
该系统主要具有以下优点:与机械泵柴油机通用性好,减少了发动机机械制造成本;原始喷油规律好,燃烧噪声低;最高喷射压力高;其不足之处是:油泵凸轮驱动扭矩波动大,增加了发动机齿轮室噪声;喷射压力不能控制。
电控泵喷嘴和单体泵
燃油喷射系统
总结词
电控泵喷嘴在燃油喷射系统中具有提高喷射压力、减少燃油消耗和降低排放的优点。
详细描述
电控泵喷嘴通过精确控制燃油喷射的时间和压力,实现了燃油的高效利用和均匀分布,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燃 烧效率,降低了燃油消耗和排放。此外,它还具有适应多种燃料和工况的能力,为发动机提供了更加灵活和可 靠的控制方案。
压电式单体泵
工作原理
压电式单体泵利用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驱动活塞进行吸 排液。
特点
压电式单体泵结构简单,流量和压力稳定,响应速度快 ,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一些对流量和压力 精度要求较高且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的场合。
应用领域
压电式单体泵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
06
单体泵的应用
燃油喷射系统
要点一
总结词
在燃油喷射系统中,单体泵作为核心组件,负责在合适 的时间将适量的燃油喷射到发动机中,以确保发动机的 稳定运行和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单体泵由电动泵和喷射器组成,电动泵负责产生高压燃 油,喷射器则将高压燃油精确地喷入发动机的燃烧室。 通过精密控制燃油的流量和喷射时间,单体泵实现了对 发动机性能的精确调整。此外,单体泵的燃油喷射压力 高,能够将燃料雾化得更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因 此,单体泵在燃油喷射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04
单体泵概述
单体泵的定义
单体泵是一种容积式往复泵,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广 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它通常由一个柱塞或活塞、缸体、吸入阀和排出阀等组成 ,通过柱塞或活塞在缸体内的往复运动来吸入和排出液体 。
单体泵的原理
单体泵的工作原理是依靠柱塞或活塞在缸体 内的往复运动,改变缸体内的容积,从而吸 入和排出液体。
电控泵喷嘴、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检修
电控泵喷嘴、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检修
图3-26 电控泵喷嘴的工作原理
电控泵喷嘴、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检修
二、 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 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的结构
电控泵喷嘴、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检修
(3)主喷射过程。预喷射结束喷嘴针阀关闭后,高压腔内 油压重新上升,这时电磁阀仍然关闭,泵活塞继续下移。当高 压腔油压上升到30 MPa时,喷嘴针阀再次上升,主喷射开始, 由于泵活塞下移速度快,而喷孔直径小,因而喷油压力最高可 达205 MPa。主喷射过程示意图如图3-26(c)所示。
电控泵喷嘴、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检修
(2)转动曲轴,直至待拆卸泵喷嘴的凸轮朝上。 (3)松开调整螺钉的锁紧螺母,将螺钉拧出,直至相 应摇臂顶住泵喷嘴的柱塞弹簧。 (4)用3410拆卸摇臂紧固螺栓(由外向内),拆下摇 臂轴,用T10054拆下张紧块紧固螺栓并拆下张紧块。 (5)用螺丝刀撬开泵喷嘴插头,用手指轻轻压住插头 的另一侧,以免其倾斜,在原安装张紧块的泵喷嘴一侧的槽 内装上拉拔器;轻轻敲打,将泵喷嘴从缸盖上拉出。
(4)卸荷过程。当控制喷油脉冲信号终止时,电磁阀 断电,回油通道重新打开,燃油由此溢流,柱塞腔及喷嘴压 力迅速下降,喷嘴闭合,喷射过程结束。
电控泵喷嘴、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检修
任务实施 1. 泵喷嘴的拆卸
(1)拆卸齿 型皮带护罩和气缸 盖罩就能看到每缸 的泵喷嘴,如图328所示。
图3-28 泵喷嘴的安装位置
图3-25 泵喷嘴系统的结构
电控泵喷嘴、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检修
第三章掌握电控泵喷嘴和电控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结构原理与故障检修
②通电时(见图3-21)。当需要喷油时,电子控制单 元的功率输出级给线圈通电。磁心和碟板产生磁力, 磁力将碟板往铁心方向吸引,直到针阀和阀体在密封 座上接触为止。于是阀关闭,在泵柱塞向下运动时喷 油。
图3-21电磁阀通电的状态
三、泵喷嘴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泵喷嘴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见图3-22所示。
图3-14高压腔充注燃油阶段
②预喷射阶段
在主喷射阶段开始之前,少量燃油在低压下喷入燃烧 室。喷射凸轮通过摇臂将泵柱塞压下,将高压腔内的燃 油排出到供油管。发动机ECU将给泵喷嘴电磁阀通电, 在此时,电磁阀针阀被压入到阀座内,关闭高压腔到供 油管的通道,高压腔内开始产生压力。当压力达到 18MPa时,压力高于喷射弹簧压力,喷射针阀上(见图 3-15)。
3-15预喷射阶段的开始
喷嘴针阀打开后,预喷射立即结束(见图3-16)。上 升的压力使辅助柱塞下移,使高压 腔内容积扩大。于是 ,压力瞬时下降,喷嘴针阀关闭,此时,预喷射结束。 辅助柱塞的下移增加了喷嘴弹簧的压紧程度。在接下来 的主喷射循环,若想再次打开针阀,油压必须比预喷射 过程中的油压高。
图3-16预喷射结束
图3-1电控泵喷嘴的实物
电控泵喷嘴(其英文缩写为EUI)它安装在缸盖上, 由凸轮轴上的喷射凸轮驱动摇臂,再由摇臂推动油泵工 作(见图3-2)。
图3-2电控泵喷嘴的驱动
电子控制泵喷嘴燃油喷射系统主要是由泵喷嘴燃油
供给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燃油供给系统 又是由低压部分和高压部分两部分组成(见图3-3和图 3-4)。
图3-13泵喷嘴的安装位置
2.泵喷嘴
泵喷嘴可划分三部分,即高压燃油形成部分、燃油雾化 喷射部分和电控电磁阀部分。
(1)高压燃油形成部分 高压燃油形成部分由凸轮、柱塞和回位弹簧组成。凸轮
当前商用车国Ⅲ技术之争中应把握的三个关键
技术 ”进行 实验后 得出结论 :即在 达到排放标准 的前 提下 ,电控高压 共 轨 技 术燃 油 耗相 比 “ 机械 泵 + E R G 技术”低 1%。预计上述两种 0
滑2 %。受国 Ⅲ实施 冲击 最大的企 7
业包括一汽、东风和上汽依维柯红
岩 ,三 家 公 司环 比下 滑 幅 度均 超
和 电控供 油速率燃油喷射泵的精准 喷射 ,达 到了 良好的节油效果 。同
时 ,据 中国重汽发动机销售部总经 理 王根生 介绍 : “ 此前 ,国家发改 委 、环保 总局责令天津汽车技术 中 心汇 同长春 、襄樊 、重庆四家检测 机构到杭 发抽 了1 台发动机到天津 2
把 中重型发动机的电控共轨系统价
要安 装一个装置就可以解决 问题 。
据报道 ,E GR国Ⅲ发动机使 用四气 门结 构 ,提高 了充气和排放效率 , 优化 了燃烧 ,再配合MA 图的优化 P
现有共轨产品便宜了50~6 0 , 0 0元 无锡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 公 司甚至推出 了一种 “ 经济型 电控共 轨 系统” ,整个系统 比原先便宜 了 约10 元 。而此前 ,博世 已经悄悄 00
排放标准的技术主要有三种 ,一是
电控高压共轨 ,二是 电控 泵喷嘴技 术 ,三是 电控单体泵技术 ,这 些技 术被认为是 当今 世界的主流技术。
去检验 。但不管 重汽 的是真国 Ⅲ与
假 国 Ⅲ ,至 少 目前 重 汽这 条 “ 鲶
的标志 ,在发达 国家 ,E R H G  ̄高压
共轨的技术路线 在实现欧 Ⅲ时都曾 被采用 ,但在欧 Ⅲ向欧Ⅳ升级 的时
鱼” 已经发挥 了积极 的作用 :其价
格优势和市场表现 已经撼动了不少 原先坚定走高压共轨路 线企 业的意 志。而近 日有媒体报道 ,一直 使用
电喷柴油发动机技术
电喷柴油发动机技术介绍目前柴油机实现三次排放的电控方式有三条主流技术路线,分别是电控单体泵、电控泵喷嘴和高压共轨。
目前主要的国际汽车配件供应商都在进行着柴油共轨喷射系统的开发,如:博世、德尔福、西门子、电装公司、VDO和玛格纳-马瑞利公司,它们是全球主要的共轨喷射系统供应商,而目前在国内生产共轨柴油喷射系统的还只有博世一家。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包括三条主要技术路线在内的电控技术:1、电控单体泵技术 (EUP)德国 Bosch公司的电控单体泵系统 ,采用较短的高压油管 ,可实现较高的喷油压力 ,最高喷油压力可达 250 MPa.该系统采用高速电磁阀控制喷油定时及喷油量。
2、电控泵喷嘴技术优良的混合气是提高柴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降低排放率、噪音率的关键因素。
这就要求喷射系统产生足够高的喷射压力,确保燃油雾化良好,同时还必须精确控制喷油始点和喷油量。
而泵喷嘴系统能够符合上述的严格要求。
因此,早在1905年柴油发动机的创始人Rudolf diesel 先生就提出了泵喷油器概念,设想将喷油泵和喷嘴合成一体,省去高压油管并获得高喷射压力。
20世纪50年代,间歇控制泵喷射系统的柴油发动机就已应用在轮船及卡车上。
之后,Volkswagen和Robert Bosh AG公司合作研制出适用于乘用车的电磁阀控制泵喷射系统。
泵喷嘴的结构如图3所示。
1. 隔热密封垫2. O 型环3. 高压腔4. 喷射凸轮5. 滚柱式摇臂6. 球销7. 泵活塞8. 活塞弹簧9. 电磁阀针阀10. 喷嘴电磁阀11. 回油管12. 收缩活塞13. 供油管14. 喷嘴弹簧15. 针阀缓冲元件16. 缸盖17. 针阀图3 泵喷嘴结构图及示意图泵喷嘴工作原理(如上图所示):泵喷嘴的喷油始点和喷油终点由快速启闭的电磁阀控制。
电磁阀关闭,将柱塞高压油腔与低压油路切断,燃油加压并开始喷射。
电磁阀开启则泄掉喷射压力,结束喷射。
喷油量由中低压油泵的供油压力和电磁阀的关闭延续时间决定。
第七章 柴油机电控喷射技术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七章柴油机电控喷射技术Microsoft Word 文档第七章柴油机电控喷射技术概述一、电控柴油机发展的必要性石油短缺已是全球性的问题,但经济增长对能源有强劲的需求。
汽车数量的增长将成为工业增长最重要的拉动力之一。
我国汽车消耗燃油约占全国石油消耗的三分之一。
我国机动车燃油经济水平普遍偏低。
节能型汽车的发展。
推广和宣传柴油轿车。
二、电控柴油机发展情况1、电控直列式喷油泵:在直列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喷油量与喷油定时控制功能或具备其中一个功能。
喷油量的控制装置为电控调速器。
2、电控单体泵系统:德国bosch公司的电控单体泵系统,采用较短的高压油管,可实现较高的喷油压力,采用高速电磁阀控制喷油定时及喷油量。
3、电控分配泵:采用高速电磁阀控制喷油定时及喷油量,电磁阀的闭合时刻对应着喷油定时,电磁阀从闭合到开启的时间确定了喷油量。
4、电控泵喷嘴系统:分为机械驱动和蓄压式两种,目前发展最完善的是机械驱动是电控泵喷嘴系统。
5、电控共轨燃油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检测出发动机的实际运行状态,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和处理,可以对喷油时间、喷油压力和喷油率进行最佳控制。
三、国内外电控柴油机轿车现状1、国际柴油轿车现状:2、国内柴油轿车现状:不容乐观。
电控柴油机的主要特点一、特点1、改善柴油机的经济性和降低排放。
(1)节能优势:同等排量下节能30% 以上。
(2)经济优势:成本低。
(3)环保优势:达到欧4标准的柴油轿车,排放与汽油机相差无几。
2、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
3、控制速度快。
4、控制精度高。
对输入、输出信号实现了数字化传输,主要表现在:(1)输入信号高保真。
(2)控制器内部的数据处理或传输。
(3)高分辨率的输出信号。
5、控制策略灵活。
6、电子控制。
有传感器、电控单元和执行器组成。
二、国内柴油轿车技术参数1、捷达1.9L SDI 47kw柴油发动机(略)2、一汽大众公司宝来柴油轿车3、一汽大众公司奥迪A6柴油轿车电控柴油机的使用与维护一、柴油机选择应注意的问题1、柴油品质的选择(1)发火性:燃油的自燃能力,用十六烷值表示。
电控单体泵特点
电控单体泵系统(EUP)的技术特点电控单体泵系统是一种模块化、时间控制的单缸高压泵系统,喷油始点与喷油量分别由电磁阀关闭时刻与关闭的持续时间决定,可达到2000bar的喷射压力。
电控单休泵系统完全具备满足现行及未来排放限制、保持低油耗的技术能力。
电控单体泵系统的技术特点如下:★技术先进:现在欧洲大部分欧III、欧IV商用车采用了电控单体泵系统。
★技术成本低:电控单体泵技术加上机械喷油器即可达到欧盟排放标。
★易于升级:从欧III升级到欧IV,可通过更换电控喷油器来实现,无需对发动机的结构进行大规模修改;通过凸轮轴设计和采用电控喷油器可实现2~3次喷射。
★继承性好:对原机械喷油系统发动机结构改动小,可以共用同一个机体、缸盖等重要零部件整车厂便利、用户便利、售后维修便利且零部件更换成本低。
★喷油压力高:可满足欧III、欧IV排放所需的高压喷射(现在最新的单体泵喷射压力已达2500bar) ,大大改善了燃油经济性、提高了缸内净化程度。
★喷油规律:喷油规律先缓后急,符合理想放热规律要求,有利于降低排放与燃烧噪音。
★供油能力强:可进行各缸独立控制特别适用于升功率大的重型柴油机,对中重型来说系统零部件比共轨系统更成熟,并且有长期使用考核验证。
★适应能力强:由于内部结构特点的不同,相对于共轨系统而言单体泵系统对燃油品质的要求相对较低,对燃油灰份杂质、水分的敏感性大大优于共轨系统。
★安全可靠性好:没有持续的喷射高压源带来的安全隐患,排放稳定性好。
对中重型来说,系统零部件比共轨系统成熟,使用寿命长。
★维修成本低:可进行单缸零部件更换,机械喷油器成本较电控喷油器成本低。
★一致性控制好:缸平衡控制策略提供了很好的各缸一致性控制,单体泵自校正策略确保了生产一致性控制,电控系统自学习自诊断策略确保了寿命期内的性能一致性控制。
上述特点决定了电控单体泵系统不如高压共轨系统娇气,更适应目前中国市场的燃油品质、维修、使用环境。
目前,电控单体泵系统的主要国外生产商为德国博世和美国德尔福,两家公司的EUP系统已经被欧洲主流重型车公司作为发动机电喷系统推出市场。
任务一 电控泵喷嘴及单体泵系统
⑤ 更换四个泵喷嘴。试车,原故障现象消失,故障排除。
二、相关知识
5.检修
泵喷嘴的安装,应严格按维修手册进行,否则会导致 故障无法排除,甚至损坏泵喷嘴。 电控泵喷嘴系统冒白烟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冷车有 少量白烟,热车后变为灰烟,这是正常的;另一种是 未燃烧的柴油以蒸汽混合物形式排出而冒白烟,这是 不正常的。造成第二种情况白烟的原因如下。
二、相关知识 进油 压油 喷油 停油
4.电控泵喷嘴的工作原理
(a)进油过程 (b)压油过程 (c)喷油过程 (d)停油过程
二、相关知识
4.电控泵喷嘴的工作原理
1)进油过程
泵油柱塞在弹簧作用下 上移,高压腔容积增大, 如图所示。高速电磁阀不 动作,处于初始开启状态; 柴油进入高压腔。
1—泵油柱塞;2—电磁阀;3—喷嘴
任务一
电控泵喷嘴系统检修
一、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 检修电控泵喷嘴系统 姓名
日期
年月日
车型/车牌号
生产厂家
VIN
制造年 份
发动机 型号
任务描述:
于先生的车是一辆2005款开迪柴油轿车,买了已有10年,行驶里程为190 000 km。
最近驾驶该车时发现,发动机怠速振动大;急加速排气管冒大量白烟,并散发出很
二、相关知识
1.电控泵喷嘴系统的组成
低压部分:是指燃油供给部分,主要包括燃油箱、滤清器、 输油泵、手动泵、回油阀等。低压部分的作用是存储燃油, 并在所有工况下以规定的压力向燃油喷射系统提供燃油。
二、相关知识
高压部分:是指 泵喷嘴,它的作 用是在所有工况 下,按电控单元 计算出的时刻, 将燃油以一定压 力喷射到发动机 气缸内。
二、相关知识
4.电控泵喷嘴的工作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旁通过程:当柱塞上升时, 柱塞腔压力上升,只要电磁阀处 于断电状态,此时柱塞腔中的压 力与进油压力大体相同,燃油通 过回油通路回到燃油箱。受压燃 油经过控制阀旁通 口高速泄流, 回到低压系统。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三、电控单体泵结构和工作原理
在柱塞供油过程中, 电控系统根据所采集到的各传感器 信号,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发出喷 油控制脉冲,通过驱动电路使电磁 阀通电,回油通道被关闭,柱塞腔 形成一个封闭容积,随着柱塞上升, 封闭容积中的燃油被压缩,压力迅 速上升,嘴端压力急剧上升,当此 压力高于喷嘴开启压力时,针阀开 启,燃油喷入气缸内。
二、电控单体泵系统组成
电控单体泵的安装形式与直列泵 一样采用外挂的布置形式
电控单体泵系统特别适合于缸心矩较大的大型和重型柴油机是大 功成
电控单体泵
电控单体泵(EUP)系统是一种能够自由灵活调整喷油量和喷油正时、有 高喷射压力的新型燃油喷射系统。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2.单体泵润滑油路
单体泵润滑路线为:油底壳→机油集滤器→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 器→发动机主油道→单体泵润滑油进口→单体泵总成润滑油道→凸轮轴和滚轮总 成→单体泵总成润滑油主回油管→油底壳 。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电控柴油机 电子控制部分由 ECM(ECU)、传 感器和执行器组 成。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三、电控单体泵结构和工作原理
d.泄压过程:柱塞继续上 行,当控制脉冲终止时,电 磁阀断电,回油通路接通, 燃油经回油通路溢出,高压 燃油经阀口向低压系统泄流, 高压油路压力下降,当降至 针阀开启压力时,喷油结束。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三、电控单体泵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一、概述
电控单体泵和电控泵喷嘴一样,燃油喷射所需要的高压燃油,由在套筒内 做往复运动的柱塞产生,喷油量和喷油正时则由ECM根据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 号进行控制。单体式喷油泵总成内的单体泵,六缸机有6个单体泵,并组装在 一个壳体里;四缸机有4个单体泵,并组装在一个壳体里。单体泵总成安装在 发动机缸体的右侧,由凸轮轴驱动单体泵上的滚轮,推动套筒内的柱塞向上运 动,产生喷射所需要的高压燃油(最高能够达到200-250MPa)。
玉柴于2004年初,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推出了国内第一款 具有批量能力的6G(DELPHI 电控单体泵)柴油机以来,已经有6L (DELPHI 电控单体泵)、4G(DELPHI电控单体泵)欧Ⅲ发动机批量投放 市场。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1.燃油供给系统
低压部分主要由燃油箱、油水分离器、手动油泵、输油泵、柴油细滤器、单 体泵总成、供油管、调压阀、燃油分配器、燃油温度传感器、回油管等部件组成。 高压部分主要由电控单体泵、高压油管和喷油器组成。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4.单体泵总成 玉柴电控单体泵系统还使用威特电控单体泵和衡阳南岳电控单体泵。
国产威特电控单体泵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4.单体泵总成 玉柴电控单体泵系统还使用威特电控单体泵和衡阳南岳电控单体泵。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三、电控单体泵结构和工作原理
在柱塞供油过程中, 电控系统根据所采集到的各传感器 信号,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发出喷 油控制脉冲,通过驱动电路使电磁 阀通电,回油通道被关闭,柱塞腔 形成一个封闭容积,随着柱塞上升, 封闭容积中的燃油被压缩,压力迅 速上升,嘴端压力急剧上升,当此 压力高于喷嘴开启压力时,针阀开 启,燃油喷入气缸内。
1-凸轮;2-柱塞;3-电磁阀;4-针阀;5-喷 油器体;6-高压油管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一、概述
单体泵系统已广泛应用在美国和欧洲各国的电控柴油机上,特别是在中、 重型载货 汽车柴油机上应用单体泵系统较为普遍。在欧洲,电控单体泵系 统在重型柴油机上的应用约占75%的份额,已具有绝对优势。电控单体泵系统 的主要生产商为德国博世公司和美国德尔福公司。 电控单体泵柴油机在国 内也有广泛的应用。以重型车用柴油发动机为主,也可用于轻型车、皮卡等。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ECU采用Power PC微处 理器、橡胶绝缘隔垫、 燃油喷射系统、CAN现 场总线通信技术、燃油 冷却功能。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4.单体泵总成
德尔福的电控 单体泵具有独 立的电气控制 特性。
电控单体泵总成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4.单体泵总成
德尔福单体泵修正代码表
通过查找修正代码对应 的时间参数补偿系数表,就 可以得到单体泵对应的补偿 系数。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一、概述
当ECM使电磁阀断电时,高压燃油顶 开喷嘴针阀将燃油喷入气缸;当ECM发 出通电指令,电磁阀打开时,喷油结束。 电磁阀打开后,套筒内的柱塞在回位弹 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时,低压燃油开始 溢流回油箱。单体泵喷油压力可达 180MPa以上。每个单体泵上都安装有一 个电磁阀,ECM控制电磁阀的关闭和打 开时间长短,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正时。 所以电控单体泵仍属于时间控制式,是 第二代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三、电控单体泵结构和工作原理
单体泵由喷射控制电磁阀、锥阀、柱塞、柱塞弹簧、高压腔、低压油路及 泵体等组成。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三、电控单体泵结构和工作原理
:当柱塞下移时,
喷射系统内部压力将低于低压油
路的泵油压力,此时低压系统燃
油将通过柱塞套上的
进入
高压喷射系统。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一、概述
在单体泵系统 ( Unit Pump System,缩 写UPs)中,为每缸配一个 喷油泵,这时油泵本身没 有像合成泵那样的凸轮轴, 其滚轮挺柱与柱塞由柴 油机配气凸轮轴上相应 的油泵凸轮来推动。
1-凸轮;2-柱塞;3-电磁阀;4-针阀;5-喷 油器体;6-高压油管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
一、概述
我国玉柴等柴油机公司引进美国德尔福( Delphi)单体泵系统,研制和开 发了多款不同排量的电控柴油机。如玉柴YC6G、YC6L、YCAG系列电控柴油机, 采用的就是 德尔福单体泵系统。我国成都威特公司生产的P7100电控单体泵 已应用在国产电控柴油机上。
第三部分时间控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