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丧葬制度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与中国古代丧葬制度
鲍媛媛《红楼梦》是一部名垂青史、卓立千古的不朽名著,也是一部中国风俗、礼制的百科全书。在众多的鉴赏家中,鲁迅先生曾说过:“颓运方至,变故渐多;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面,先有可卿自经;秦钟夭逝,自又中父妾厌胜之术,几死;继以金钏投井;尤二姐吞金;而所爱之侍儿晴雯又被遣,随殁。悲凉之雾,遍被华林……”(《中国小说史略》)其意乃是说《红楼梦》中描写了许多死亡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红楼梦》正是一部悲剧作品,而其悲情的渲染,必与丧葬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书中描写的死亡者,有贾瑞、金钏、晴雯、瑞珠、司棋,鸳鸯妹妹、潘又安、元妃、迎春、吴贵妃,周贵妃、鸳鸯、尤二姐、尤三姐、李守忠,缮国公夫人、张金哥、李守备子、石呆子、冯渊,张三、何三、林如诲、贾敏、林黛玉,秦可卿、秦钟、秦邦业、鲍二家的、贾敬,多诨虫、夏金桂、卫若兰、赵姨娘、王熙凤,香菱、贾雨村夫人、贾母、老太妃、赵国基,菂官、王子腾、妙玉、妙玉师傅、袭人娘,尤老娘、鸳鸯父、鸳鸯母。
这些死亡者中多数是被害夭亡,真正寿终正寝的人不多。人死了就要办丧亊,书中办丧有明写也有暗写,有正写也有反写的,更有侧面写的,有浓墨重彩写的,如秦氏、贾敬、贾母的丧亊;也有三言两语,费笔墨不多的描写,例如尤二姐、黛玉、贾瑞、元妃、迎春的丧亊;有的只是几笔代过的描写,如晴雯、赵国基、夏金桂、金钏等人的丧亊。
中国丧葬是有许多规定的,通常称之为丧礼,从《仪礼》、《礼记》、《朱子家礼》中形成一套严密的丧葬制度。中囯的丧葬仪典十分复杂、烦琐,我们从《红楼梦》中可见一斑。
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包括埋葬制度和居丧制度,居丧制度还可分为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无论是埋葬制度还是丧礼制度、丧服制度,都具有等级分明、形式繁缛这两个显著的特点。这种丧葬制度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其中许多内容由国家法典规定,还有许多内容在
民间相沿成俗,反映了宗法社会中人们的伦理思想和宗教观念,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化小说,丧葬文化构成了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三回至第十五回的秦可卿之丧,不仅突出了王熙凤精明强干的性格,而且从作品的整个艺术结构来看,贾府之盛的最高点正是可卿之丧(另一为元妃省亲)。因此,可卿之丧为整个小说情节的发展奠定了一个牢固而坚实的基础。
小说第十三回写秦氏之丧时,就有“大明宫掌宫内监”戴权,坐了大轿,打道鸣锣,亲自上祭。送殡时,有镇国公、理国公等六家,并着重描述了“四王”中的北静王亲来吊孝,大殡结束时,寥寥数语,写尽了贾府富贵景象:“外面,贾珍款待一应亲友,……从公、侯、伯、子、男,一畦一畦的,散至未末,方散尽了。里面的堂客,皆是凤姐接待,先从诰命散起,也到未正上下,方散完了。”以上可见贾家攀龙附凤的态势及显赫的政治地位。这样,小说凭借丧葬描写,以贾府为中心渐次展开了一张上自皇宫下至黎民的巨幅世俗画卷,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红楼梦》作者高明之处在于,他在小说规定的情境中,以丧葬为话题广泛而深入地展示了丧葬文化的丰富内容,如繁缛的丧仪;丧服和守制;特殊葬式、葬俗及各式明器等等。
中国古代传统的丧服有五种形式,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合称“五服”。这五种服装质地、形式和做工各不相同。使用何种丧服,取决于同死者的亲缘关系的远近。在第一百一十回《史太君寿终归地府,王凤姐力诎失人心》中写道贾母死后,“孝棚高起,大门前的牌楼立时竖起,上下人等登时成服”。这里的“成服”即是在大殓之后,亲属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的远近,穿戴不同的丧服。古代丧礼还要求,有孝在身的人日常生活一切从简,遵守居丧的制度,称为“守制”。在小说第二回中就谈到林黛玉为母守制。第十三回内监戴权答应给贾珍之子捐个五品龙禁尉后,贾珍表示感谢说:“待服满,亲带小犬到府叩谢。”据《清朝通典·礼凶二·服制》载:“齐衰不杖期:祖为嫡孙,父母为嫡长子及众子,父母为嫡长子妻……”据此,可考证贾珍为秦可卿服的是齐衰不杖期,服期为一年。
特殊葬式、葬俗及各式明器“火葬”这一特殊葬式,其普遍施行虽与佛教的输入有关,但其流行更有经济上的原因。在小说中,丫头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含恨而死后,王夫人闻言传命:“即刻送往外头焚化了罢。”于是晴雯被立刻入殓,抬到城外化人场去了。晴雯身后的“焚化”厄运,表现了社会底层人物的卑贱命运,凸显了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小说中亦表现了“殉葬”这一恶俗。由于历代各阶级的反对,殉葬日益衰落,然而史不绝书。明时《朝鲜李朝实录》就记载了成祖死后宫人殉葬的悲惨情景。在《红楼梦》中,丫头鸳鸯一生忠于贾母。贾母死后,她为了“免受折磨”便上吊随老太太去了。鸳鸯的殉葬,实为对贾母的“愚忠”之举。小说中还提到了“明器”,它是指人死后,用竹、木、陶、石、纸等制作的一些随葬的象征性器物。在第十四回秦可卿死后,贾珍请凤姐来西府管理内事,凤姐分派众人:“……这八个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扎。”“纸扎”即纸糊的车马、楼库等焚烧的明器。
综上所述,《红楼梦》一书中所涉及的丧葬程序、丧葬场面和葬俗、丧俗、丧服等丧葬文化的方方面面,不仅与人物形象的塑造融为一体、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各种形象化的材料,而且大大拓展了作品的艺术天地,展现出了常态生活下不容易见到的人生画面,是很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