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_计划方案完整篇.doc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通用5篇)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通用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没准儿会出现一些突发事故,为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把损失降到最低,可能需要提前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篇1一、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在xx市xx县黄河岸边xx小禾村黄土滑坡即将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险区群众,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
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一旦临灾能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xx小禾村黄土滑坡遭受连续降雨、强降雨等因素的诱发,滑坡有可能产生速滑趋势的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x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xx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县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市县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组织滑坡危险区内的36户174名群众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预案演练背景小禾村黄土滑坡位于黄河边滑坡处于黄土前缘大陡坡,出露地层为全新统上更新世Q2-3黄土,上部Q2黄土层厚2-3米,下部Q3可见4层古土壤,土体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坡体为单层结构土体斜坡,斜坡上部位塬面,下部为黄河阶地。
xx小禾村黄土滑坡1976年8月遭遇连阴雨后曾发生滑坡,造成70孔窑洞,4间房屋等财产毁坏,由于撤离群众及时,未发生人员伤亡。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害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县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镇实际,编制本预案。
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行政区域内发生地震事件或周边地区地震对本镇造成影响的地震事件的应对处置。
3.地震应急响应分级与启动条件3.1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本镇境内发生地震,或邻近地区发生地震波及本镇,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时,启动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流程。
3.2有感地震应急响应本镇境内发生有感地震,或邻近地区发生地震本镇有感时,启动有感地震应急响应流程。
3.3地震谣传事件应急响应当本镇境内出现地震谣传,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时,启动地震谣传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二、组织机构成立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全镇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
县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成立后,镇抗震救灾先期处置工作结束。
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县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领导下,继续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三、主要职责(一)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启动运作,召开指挥部会议,部署抗震救灾任务,开展地震应急先期处置。
主要工作职责如下:1.灾情收集与上报分管民政的镇领导负责灾情收集与上报工作。
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尹曙亮、刘殿如等赶赴灾区。
(1)开展人员伤亡数量、地震灾区范围、建构筑物和基础设施破坏程度等调查;(2)开展地震宏观异常现象、社会影响和地质灾害等调查;(3)每隔1小时通过电话或通讯软件等向镇指挥部报告一次。
2.抢险救灾镇长或党委副书记负责人员抢救工作。
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尹曙亮、刘殿如等赶赴灾区各村(居)。
(1)组织救援人员搜索营救被困群众,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2)配合上级救援队伍开展抢救工作。
(3)严密监视灾区火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迅速上报,并组织抢救队抢救人员和物资,防止次生灾害的扩大蔓延。
3.伤员救治分管医疗卫生的镇领导负责伤员救治工作。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背景随着气候变化和地质环境的变化,突发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日益增加。
为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目的1. 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 提高参演人员的应急反应速度和协调配合能力。
3. 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4. 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三、演练时间2024年X月X日(具体日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四、演练地点XX市XX区XX街道(具体地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五、参演单位及人员1. 参演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消防救援大队、XX区相关部门、街道办、社区、企事业单位等。
2. 参演人员:各部门负责人、应急管理人员、救援队伍、志愿者、社区居民等。
六、演练科目1. 突发地质灾害预警响应。
2. 现场指挥部设立与指挥协调。
3. 群众疏散与安置。
4. 医疗救护与保障。
5. 灾害现场调查与监测。
6. 应急物资供应与调配。
7. 通信保障与信息发布。
8. 灾后重建与恢复。
七、演练流程1. 预警响应阶段:模拟接到突发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各部门负责人迅速到位。
2. 现场指挥部设立与指挥协调:现场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救援行动,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救援工作。
3. 群众疏散与安置:根据地质灾害风险等级,组织受威胁区域内的群众进行有序疏散,并妥善安置。
4. 医疗救护与保障:设立医疗救护点,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保障伤员生命安全。
5. 灾害现场调查与监测:对灾害现场进行初步调查,监测地质灾害发展趋势,为后续救援提供依据。
6. 应急物资供应与调配:确保救援物资供应充足,合理调配使用。
7. 通信保障与信息发布:保障通信畅通,及时发布灾情信息和救援进展。
8. 灾后重建与恢复:组织灾后重建工作,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八、演练评估1. 成立演练评估小组,对演练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评估。
2. 演练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方案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各类地质灾害,诸如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等,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为提高灾害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本次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将于XX年XX月XX日在XX地举行。
二、活动目的通过此次演练活动,旨在检验地方应急救援机构的响应能力、协同作战能力,提升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实战能力,确保在突发地质灾害事件中迅速、有效地救援受灾群众,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活动内容1.演练时间:XX年XX月XX日上午8:30-12:002.演练地点:XX地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中心3.演练流程:–08:30-09:00:召开应急救援演练动员会,明确演练目标和任务–09:00-10:00:模拟突发地质灾害发生,全面启动应急预案–10:00-11:30:组织救援人员迅速抵达现场,展开救援工作–11:30-12:00:评估演练效果,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建议四、演练准备1.确保演练场所、设备齐全2.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和应急预案3.分工明确,各部门负责人提前了解职责4.针对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演练内容,加强救援效果评估五、演练评估演练结束后,将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对演练各环节的有效性、各部门协作情况、救援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分析,并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演练方案,提高救援效率。
六、总结本次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旨在提高地方应急救援机构的实战能力,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为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事件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希望通过此次演练活动,能够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配合,提高应急响应速度,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3篇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精选3篇(一)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内容:1. 灾害辨识与预警:建立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时监测地质灾害的迹象和风险,发出预警信号。
2. 预案指挥部组建与职责明确:根据不同地质灾害的特点和规模,成立专门的指挥部,并明确各职责和工作部门。
3. 应急响应与救援:按照预案组织人员和资源,进行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
包括疏散人群、救援被困人员、医疗救护等。
4. 公众防灾教育与宣传:加强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提供相关教育和宣传活动。
5. 通讯与信息网络:建立健全的通讯和信息网络,确保指挥部与救援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及时传递救援信息。
6. 应急物资准备与调配:预先储备必要的救援物资,包括食品、水、医疗用品等,并能迅速调配到救援现场。
7. 各级政府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的多级政府协作机制,确保各级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
8. 灾后恢复与重建:灾害发生后,及时启动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保障灾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
以上是一般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具体的预案内容可以根据地质灾害的种类和影响程度进行调整和完善。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精选3篇(二)一、演练目标:1. 检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检验应急救援组织的能力和处理能力。
3. 加强组织协调与沟通,提高应急响应的机动性和快速性。
二、演练内容:1. 地质灾害的场景模拟:根据实际地质灾害情况,选择并模拟地质灾害发生的场景,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2. 应急预案的启动:按照预案中规定的程序,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应急响应。
3. 紧急疏散和救援:模拟疏散和救援行动,包括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运送等,测试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
4. 通信与协调:测试通信和协调机制的效果,包括应急通信网络的运行是否顺畅,指挥中心与现场指挥部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否及时有效。
5. 角色扮演:安排相关人员扮演事故现场发生的不同角色,包括群众、伤员、现场指挥人员等,检验应急响应组织的应对能力。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一、演练目的1、检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预案的完善程度。
2、增强各部门和群众在地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3、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演练原则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三、演练背景假设在具体地名地区,由于连续强降雨,导致山体出现裂缝,有发生滑坡的危险,威胁到附近村庄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演练时间和地点1、时间:具体日期2、地点:具体地点五、参与演练单位1、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名称2、协办单位:协办单位名称3、参演单位:参演单位名称六、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演练指挥部总指挥:姓名职责:全面负责演练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下达演练开始和结束的指令。
副总指挥:姓名职责: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负责现场指挥和协调各部门的应急处置工作。
2、综合协调组组长:姓名成员:成员姓名职责:负责演练的综合协调工作,包括制定演练方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收集和汇总演练信息等。
3、监测预警组组长:姓名成员:成员姓名职责:负责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报告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和危险情况。
4、抢险救援组组长:姓名成员:成员姓名职责:负责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开展抢险救援工作,抢救受伤人员和转移受威胁群众。
5、医疗救护组组长:姓名成员:成员姓名职责:负责组织医疗救护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护和治疗。
6、治安保卫组组长:姓名成员:成员姓名职责:负责维护演练现场的治安秩序,保障交通畅通,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演练现场。
7、后勤保障组组长:姓名成员:成员姓名职责:负责演练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提供物资、设备、车辆等保障。
8、宣传报道组组长:姓名成员:成员姓名职责:负责演练的宣传报道工作,包括拍摄照片、录制视频、撰写新闻稿件等。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优秀9篇)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优秀9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篇一为切实做好我校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确保大风、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抢险救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条例的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演练预案。
一、地质灾害抢险工作方针地质灾害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二、领导成员及职责1、如发生地质灾害和出现严重地质灾害险情时,白云小学立即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执行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达的地质灾害防治救灾任务。
2、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抢险组、引导学生疏散组、治安保卫组、各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1)综合协调组:由校长于以佳负责。
主要职责:调查、核实险情或灾情,组织险情或灾情监测和评估,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提出应急防范对策、措施。
负责协调、落实并督促、检查各项应急工作;有关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和现场联络等工作。
2)现场抢险组:由教务主任韦昌贵、安全管理员姚福洲和少先队辅导员沈定翠负责。
主要职责: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和必要的设备,抢救被压埋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3)引导学生疏散组。
由生管老师及各班班主任担任。
主要职责:负责清点班级学生人数并组织本班学生有秩序逃。
4)治安保卫组:由体育教研组吴炳云、数学教研组组长杨天寿、语文教研组组长吴蕾和门卫陈支书负责。
主要职责:迅速组建现场治安队伍,维护校园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组织现场保护,疏散受灾校园内无关人员,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3、担负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任务的老师和个人,必须服从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领导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三、险情汇报和抢险处理程序(一)险情汇报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有地质灾害险情,学校要坚持昼夜24小时值班制度。
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范本地质灾害是指地球地壳表面发生的一系列不可逆转的灾害现象,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这些灾害往往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份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范本:一、预案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原则:科学预测、全民参与、专业救援、迅速响应、协作配合、统一指挥、信息共享。
二、预案的组织架构1. 总指挥部:负责地质灾害预警、调度、指挥、决策等重要职责。
2. 专家组:由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组成,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和决策咨询。
3. 救援队伍:包括地质灾害救援队、医疗救援队、物资保障队等,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4. 信息与通信组:负责信息收集和发布、通信联络等工作。
5. 宣传教育组:负责地质灾害知识的宣传普及和应急演练等工作。
三、预案的实施步骤1. 预警阶段:(1)根据地质灾害的预警信息,启动预警机制,发布预警通知。
(2)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启动地质灾害预防工作。
(3)组织专家会商,研判灾害形势,制定防灾措施。
2. 应急阶段:(1)发布应急响应指令,组织救援队伍进行灾害救援。
(2)开展灾情评估,统计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开展救援和转移受灾人员,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4)组织医疗救援队进行伤员救治和病灶防疫工作。
(5)保障灾区物资供应,保证基本生活需求。
(6)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恢复社会正常运行。
四、预案的资源保障和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预案组织架构中明确各职责部门的人员配置和任务分工。
(2)建立灾害防治专家库,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决策。
(3)培训各级干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和应急技能。
2. 物资保障:(1)建立地质灾害应急物资储备库,包括食品、饮用水、医疗器械、救援装备等。
(2)确保物资来源稳定,储备量充足,使用时限有效。
3. 通信保障:(1)建立灾害防治应急通信网络,保证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预案

一、预案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3.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4.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5. 本地区突发地质灾害风险分析报告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
三、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成立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演练的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
2. 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演练的日常工作和具体实施。
3. 专家咨询组:提供专业咨询和建议,协助指挥部决策。
4. 应急队伍:包括救援队伍、医疗救护队伍、工程抢险队伍等。
四、应急响应1. 预警阶段:- 收集、分析地质灾害监测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做好应急准备。
- 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启动应急物资储备。
2. 响应阶段:- 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相应应急响应程序。
- 组织救援队伍、医疗救护队伍、工程抢险队伍赶赴现场。
- 开展现场救援、人员疏散、物资保障等工作。
- 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和安置。
3. 恢复重建阶段:- 评估灾害损失,制定恢复重建计划。
- 组织修复受损基础设施,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 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恢复家园。
五、应急保障1. 信息保障:建立健全灾害信息收集、报送和发布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2. 物资保障: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响应需要。
3. 人员保障:培训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技术保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六、应急演练1. 演练目的:检验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2. 演练内容:- 灾害预警发布与响应启动。
- 救援队伍、医疗救护队伍、工程抢险队伍的集结与行动。
- 受灾群众疏散与安置。
- 灾害损失评估与恢复重建。
3. 演练形式:实战演练、桌面演练、模拟演练等。
七、预案实施与更新1. 预案实施: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应按照本预案的要求,制定本地区、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1. 概述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
为了做好应对地质灾害的准备工作,预先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方案旨在确保在地质灾害事件发生时,各相关部门能够迅速响应和应对,有序展开救援行动。
2. 演练目标2.1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通过演练,提高各相关部门在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快速响应、救援和处置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2 检验预案可行性:通过演练,检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效果。
2.3 增进人员培训:通过演练,提高参与人员的应急处理水平,增进对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了解和掌握。
3. 演练内容3.1 前期准备3.1.1 成立演练指挥部:由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负责组织成立演练指挥部,明确指挥部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3.1.2 制定演练计划:根据地质灾害的情况和演练目标,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包括演练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演练流程等。
3.1.3 配置演练资源:准备相应的设备、工具和物资,确保演练过程中需要的资源得到保障。
3.1.4 宣传动员:广泛宣传演练活动,提高相关人员的参与度和重视程度,确保演练能够顺利进行。
3.2 演练步骤3.2.1 模拟地质灾害发生:根据地质灾害类型,模拟相应的灾害场景,例如地震、滑坡、地面塌陷等,确保演练的真实性。
3.2.2 迅速响应和通报:在演练开始后,各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迅速通报和调动救援力量。
3.2.3 实施救援行动:各救援力量按照预案的部署,有序开展搜救、疏散、医疗救助等行动,确保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的保护。
3.2.4 指挥协调和信息共享:演练期间,演练指挥部负责指挥和协调各相关部门的行动,确保信息的快速共享和沟通畅通。
3.2.5 评估总结:演练结束后,组织评估团队对演练过程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完善预案。
4. 演练频率和时间根据地质灾害的高发季节和频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预案演练方案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预案演练方案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预案演练方案(精选5篇)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预案演练方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预案演练方案1根据国土资源部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结合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及省地质灾害调查队调查,预测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提出预防和防治措施,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我镇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和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灾害损失。
一、基本情况(一)孕灾环境红白段横跨多个大地构造单元,北西、南东两侧发育,北川——映秀大断裂和江油——灌县大断裂,中间则密集平行分布众多次发生断层,又被后期平移断层切割,形成网络分布格局,岩层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受长期地质营力的作用,特别是“5.12”地震后,岩体稳定的力学结构受到破坏。
该地区属中山沟谷切割地貌,高差大,地形陡,沟谷多呈“V”字型,水系发育,呈树枝状,水位随季节变化,汛期受暴雨影响陡涨陡落。
该区域植被覆盖率70%左右,局部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二)诱发因素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量,降雨强度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
(三)危险对象区内工矿企业、居民点众多,交通线路原水系分布,旅游景点初具规模。
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制约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
根据以上因素,结合地质灾害调查成果,预测如下:地质灾害发生的次数、规模及危害均将有所增加,红白是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1、松林村四组——木瓜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该地区地形陡峻,地质构造作用强烈,矿山开采工程活动频繁,暴雨集中且强度大,洪水冲刷侵蚀作用强烈,特别是“5.12”地震后,该区域极易诱发和产生地质灾害,应特别注意广青路沿线、赵家坪滑坡、岳家山泥石流、干河口滑坡、马槽滩泥石流、将军岩崩塌、水磨沟地面塌陷等不稳定地质灾害。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背景
突发地质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和巨大的破坏性, 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我国地质条件复杂,不同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和 危险程度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情况制定 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需要制定不同的应急 预案,并进行演练,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 的损失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突发地质灾害,如山体 滑坡、泥石流等,这些灾害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需要加强应急响应和救援能 力,尽可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06
演练评估与改进
评估标准与方法
评估标准制定
01
根据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评估标准,包括应
急响应速度、资源调配能力、现场处置效果等方面。
模拟演练
02
组织模拟演练,按照评估标准对演练过程进行全面评估,确保
各项应急响应能力得到有效检验。
专家评估
03
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参与演练评估,从专业角度对演练效果进行
人员搜救与转移
总结词
及时、高效、安全。
详细描述
在突发地质灾害发生后,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搜救,核实并报告人员伤亡情况;制 定转移方案,设置转移通道,确保转移过程安全、有序;对转移人员进行登记和 安抚。
应急物资调配与分发
总结词
快速响应、科学调度、合理分配。
详细描述
根据灾区需求,快速组织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度;对物资进行分类、分发和管理,确保物资及时、准确地 送达灾区;对应急物资进行登记和统计,为后续物资调配提供依据。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 案演练方案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演练目的和背景 • 演练范围和场景设置 • 参与人员及职责分工 • 演练流程设计 • 演练科目与重点 • 演练评估与改进 • 相关文件与附件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地质灾害是一种突发且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为了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和应急响应水平,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演练非常必要。
以下是一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仅供参考:一、演练目的1.测试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2.提高各参与单位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理地质灾害的技能;3.检验各单位在灾害发生时的工作流程和沟通协调能力;4.加强各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5.总结演练结果,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二、演练内容1.演练对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相关责任单位及相关人员。
2.演练方式:模拟真实地质灾害情景进行实地演练。
3.演练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尽量选择工作日和工作时间,确保参与单位的正常配合。
4.演练地点:选择一个真实的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高的区域进行演练,如山区、滑坡易发地等。
5.演练步骤:a.发布演练通知:提前通知各相关单位,明确演练时间、地点和目的,并分配好演练角色。
b.模拟地质灾害发生:对选定的地质灾害发生地点进行一定的现场布置,模拟地质灾害的发生,包括山体滑坡、地震、泥石流等等。
c.触发应急响应机制:演练开始后,由指定人员触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d.演练应急处置:各单位按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应急处置工作,包括救援、疏散、抢险等。
e.联合指挥协调:各相关单位统一调度和协调工作,共同处理地质灾害,确保应急工作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f.演练评估总结:演练结束后,进行演练效果评估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措施,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三、演练要求1.保障演练的安全:应重视演练的安全风险,确保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加强演练的真实性:演练方案和现场布置应尽量接近真实地质灾害情景,以提高演练的实效性。
3.明确演练任务和责任:为各参与单位明确演练任务和责任,加强角色定位和沟通协调。
4.保证演练的连贯性和有效性:各单位应密切配合,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演练,确保演练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随着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变化,突发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已经成为了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地质灾害,各级政府和单位必须制定全面细致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人员和物资抢险救灾。
制定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是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的重要措施,它能够通过模拟灾害发生场景,提高救援队伍组织、指挥和协调能力,熟悉预案制度和救援流程,有效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能力。
一、演练前的准备(一)确定演练时间和地点为保证演练效果,演练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演练时间应避开重要的节假日和天气恶劣的时段;2.演练地点应离实际地质灾害发生地较近,具有代表性和可行性。
(二)明确演练目标和演练流程在制定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时,应明确演练目标和演练流程。
演练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同时,演练流程应尽可能细致、系统、完整。
(三)配备必要的演练设备和物资为了模拟真实情况下的应急救援场景,需要配备必要的演练设备和物资,如防护服、安全帽、照明设备、通讯设备等。
同时,还需要配备足够的救援人员和物资,包括医疗队伍、消防队伍、抢险救援队伍等。
二、演练过程(一)演练前的准备工作1.组织救援队伍,负责人员到位,信息交流畅通;2.对演练场地进行安全查验,确保演练场地安全;3.核对演练物资和设备是否齐备。
(二)模拟灾害发生过程1.组织人员对演练场地进行勘查,模拟灾害发生情景。
2.根据演练方案,组织救援队伍对灾害难点进行分析,确定救援方案。
3.按照预案,组织力量展开抢险救援工作。
(三)演练总结演练结束后,应及时对演练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确定演练的不足之处,对演练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同时,对参与演练的人员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三、演练的意义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的制定和演练对于提高抢险救援现场指挥、协调和组织能力、提高突发事件应对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一、背景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一种现象,其中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威胁不可小觑。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加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演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方案旨在通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加强应对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演练目的1.检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2.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响应速度和准确度;3.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4.培训和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5.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三、演练地点、时间和演练类型选择1.地点:选择地质灾害频发地区进行演练,以确保演练的真实性和实际性。
2.时间:可根据所处地区的气象、地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演练。
3.演练类型选择: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发生规模,选择合适的演练类型,如模拟演练、实地演练、桌面演练等。
四、演练组织与参演人员1.组织机构:成立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整体组织和协调。
2.参演人员:涵盖相关政府部门、应急救援队伍、社会组织和媒体等相关单位和人员。
五、演练步骤1.演练准备阶段(1)明确演练目标、内容和方式;(2)制定演练计划和时间表;(3)明确演练的责任人和参与人员;(4)调查研究演练地点的实际情况,确定演练模拟环境;(5)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模拟地质灾害的发生场景和演练流程;(6)组织参演人员进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7)编制演练所需的模拟物资和装备。
2.演练实施阶段(1)在演练开始前,由演练指挥部发布演练通知,明确演练目的、时间和地点;(2)按照演练方案的流程和场景进行演练,模拟地质灾害发生和应急响应过程;(3)演练过程中,演练指挥部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确保演练顺利进行;(4)演练中参演人员要按照预案流程、熟练运用应急设备、进行组织协调和救援处置;(5)演练过程中,演练指挥部要及时记录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方案一、前言地质灾害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灾害形式,突发性强,威力巨大,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为了有效应对地质灾害突发事件,提前进行应急演练是至关重要的。
本方案旨在系统梳理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的流程和要点,以期在灾害发生时能高效应对,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二、应急演练流程1. 演练目标确定在开始演练前,明确演练的目标非常关键。
例如,确定演练是为了提高应急响应速度,有效组织抢险救援等。
2. 演练方案制定制定演练方案是演练的基础。
根据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包括演练的时间、地点、演练内容、参与人员等。
3. 模拟灾害发生在演练中,模拟灾害的发生是核心环节。
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或者现场实际模拟等方式,使参与演练的人员感受到真实的地质灾害情况。
4. 应急响应演练中,应急响应是重中之重。
各参与人员按照预定的应急流程进行操作,包括紧急通知、指挥调度、救援行动等。
5. 救援演练救援演练是深入理解地质灾害抢险救援工作的关键环节。
通过模拟灾害现场,参与人员按照实际救援要求进行行动,检验应急救援能力。
6. 演练总结与改进演练后,组织参与人员进行总结。
根据演练中的不足和问题,改进演练方案,提高应急响应水平。
三、应急演练要点1. 制定健全的预案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是应急演练的基础。
预案需详尽全面,包括灾害类型、灾情分级、应急响应措施等。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预案的制定和修订。
2. 加强组织与协调地质灾害发生后,涉及的部门较多,需要进行有效的组织与协调。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指挥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关系,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
3. 培训人员技能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撑。
应及时开展培训,提高参与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提高预警系统效能地质灾害的突发性较强,预警系统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应加强对预警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提高系统的效能,为应急演练提供可靠的支持。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安全演练方案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安全演练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居住环境不断改变,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地质灾害,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地质灾害应急安全演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提出一套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安全演练方案,旨在提高各级政府和公众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演练目标和意义1.1 演练目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安全演练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政府和公众在地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
具体目标包括:- 培养政府和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知和了解,增强预防和应对的意识。
- 挖掘和整合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资源,完善应急响应机制。
- 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组织、指挥、协调和应急决策能力。
- 加强公众安全教育,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自救互救意识和技能。
1.2 演练意义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安全演练的意义在于:- 增强应急响应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增强政府和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发现和解决应急响应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 研究演练数据,改进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响应能力。
二、演练方案的组织与流程2.1 选定演练主题根据当地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历史发生情况,选定相应的演练主题。
可以包括山体滑坡、地震、泥石流等。
主题的选择应考虑到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和演练目标等各方面因素,确保演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2 制定演练计划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包括演练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演练内容和评估标准等。
演练计划应考虑到实际操作需要,并提前与相关单位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
2.3 演练准备工作在演练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 确定演练责任人和工作组,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
- 制定演练参与人员的名单,并进行培训和指导。
- 采购所需设备和物资。
- 完善演练场地设置和安全措施。
2.4 演练流程演练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演练方案近年来,地质灾害频发,给我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地开始积极组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演练。
本文旨在探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演练方案,以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一、演练目标与原则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演练的目标是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确保灾害事故得到及时、科学、有序的处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演练原则包括科学性、实战性、整体性、综合性和持续性,以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灾害情况,让参与者能够在演练中熟悉应急处置流程和操作技能。
二、演练方案设计1. 演练主题的确定根据地质灾害的种类和潜在风险,确定演练主题。
如山体滑坡、地震等。
主题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问题,以确保演练的有效性和有效性。
2. 演练方案的制定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的时间、地点、目标和内容。
编制组织机构、指挥系统和演练任务的方案,确保能够全面、有序地展开演练。
3. 演练资源准备根据演练目标和主题,准备所需的演练资源,包括场地、设备、人员等。
确保演练能够真实、有效地进行。
三、演练流程1. 演练准备确保演练资源和演练人员的准备工作就绪,分发演练任务和指导书等资料。
清理演练现场,确保演练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2. 演练组织组织参与演练的人员按照演练方案进行集合,成立演练指挥部和各个工作小组。
组织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和业务熟悉。
3. 演练展开根据演练方案,进行应急处置演练。
根据演练主题进行模拟灾害事故的发生和应急响应。
演练过程中要注意演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确保参与者能够真实地体验应急处置的流程和操作。
4. 演练总结演练结束后,及时组织总结和评估,分析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
及时对参演人员的表现进行肯定和奖励,鼓励他们在实战中不断提高。
四、演练的效益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演练的效益是多方面的。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地质灾害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愈发严重的影响。
为保障公众的安全和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成为当务之急。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以便在发生突发地质灾害时能快速、有序地响应和处置。
二、演练目标1. 加强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2. 提高预案执行的实战能力,验证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检验各级各部门沟通协作的效果,优化应急响应机制。
三、演练内容1. 模拟地质灾害的发生:组织参演人员和物资,设定演练场景,实施阶段性突发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地震等。
2. 应急响应:根据预案流程,各责任人员快速反应,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和物资处置到位。
3. 紧急救援:根据预案进行救援行动,迅速展开现场搜救、伤员疏散和抢险处置等工作。
4. 应急通信:测试通信设备有效性,保证各个部门之间和现场指挥中心之间的信息传递畅通。
5. 指挥协调:检验现场指挥中心的调度协调能力,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优化资源配置和指挥流程。
四、演练程序1. 筹备准备阶段(1)明确演练目标和演练内容。
(2)成立演练组织指挥部,并明确各成员职责。
(3)制定演练时间表和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演练地点。
(4)准备演练所需参演人员和物资。
2. 演练实施阶段(1)发布演练通知和演练流程文件,明确参演人员的角色和任务。
(2)模拟地质灾害的发生,开始应急响应和救援行动。
(3)评估部分演练结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和措施。
(4)组织应急演练总结会议,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形成演练总结报告。
3. 演练总结阶段(1)对演练过程进行全面总结,评估预案的可行性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总结演练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提供参考。
(3)根据演练总结报告,修改和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五、演练评估1. 评估指标:参演人员应急响应速度、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效果、现场指挥的指挥效果、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安全隐患等。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一、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在于检验各部门职责的分工落实、应急队伍的协调能力、技术装备的合理配置以及受灾群众的防灾自救意识。
通过演练,进一步熟悉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能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受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在地灾隐患点的地质灾害即将发生的紧急情况下,按照相关部门制定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安全地撤离危险区的群众,尽快采取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包括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以及部门配合、密切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预案演练背景地质灾害隐患点位于某地理位置。
该地灾隐患始发于某时间,由某致灾因素所致。
如果发生地质灾害,将严重危及受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已出现了地质灾害前兆。
五、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在市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和市XXX统一指导下。
参与部门及单位包括当地人民政府、市级XXX、镇教育组、XXX、派出所、卫生院、电视台、矿管中心、护矿大队等。
六、演练时间具体演练时间按计划安排。
七、演练地点演练地点包括灾害隐患点、群众撤离安置的地点以及开展应急演练的活动场所。
八、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包括预备工作和各职能组及工作职责。
预备工作包括召开协调会议,介绍演练方案,讨论演练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征求参会人员意见等。
各职能组及工作职责明确,包括地灾防治指挥部、镇长、分管副镇长、国土所所长、派出所所长、卫生院院长、演练所在村组负责人和监测员等。
1、综合协调组由副镇长领导,全面负责准备工作的协调和策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_计划方案一、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在*市**县黄河岸边**小禾村黄土滑坡即将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险区群众,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
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一旦临灾能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小禾村黄土滑坡遭受连续降雨、强降雨等因素的诱发,滑坡有可能产生速滑趋势的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县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市县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组织滑坡危险区内的36户174名群众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预案演练背景小禾村黄土滑坡位于黄河边滑坡处于黄土前缘大陡坡,出露地层为全新统上更新世Q2-3黄土,上部Q2 黄土层厚2-3米,下部Q3可见4层古土壤,土体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坡体为单层结构土体斜坡,斜坡上部位塬面,下部为黄河阶地。
**小禾村黄土滑坡1976年8月遭遇连阴雨后曾发生滑坡,造成70孔窑洞,4间房屋等财产毁坏,由于撤离群众及时,未发生人员伤亡。
目前该滑坡坡体长度200m,宽400 m,厚约35m,体积约140万立方米,属于大型黄土滑坡。
该滑坡的危害性极大,直接威胁着在滑坡体前缘下居住的坡底村村民36户174人生命财产的安全。
滑体目前处于初期蠕滑阶段,遇连续降雨(大雨、暴雨)等因素的作用,滑坡随时可能产生突然滑动,滑坡稳定性极差,有下滑的趋势。
该滑坡隐患点编制有“防抢撤方案”,受威胁群众持有“防灾避险明白卡”。
五、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1、在省国土资源厅和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国土资源局、**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2、邀请观摩的有关部门领导:(1)省国土资源厅及有关处室的领导。
(2)省民政厅、卫生厅等有关部门领导。
(3)陕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有关人员。
(4)全省10个市国土资源局的主管局长、科长和地环站站长。
(5)*市气象局、水利局、交通局、建设局、民政局、卫生局、安监局、教育局、公安局的领导及市辖13个县(市)区政府及国土部门领导。
六、演练时间1、预演练时间:2006年4月20日上午9:002、正式演练时间由省国土资源厅确定(2006年4月下旬)。
七、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1、召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会议会议由市国土资源局、**县人民政府联合召集,县人民政府、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相关部门领导、**镇和坡底村村委干部及生产队长等参加(会议时间暂定4月16日上午9时在**[1] [2] [3] [4] [5] 下一页下页更精彩:1234下一页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_计划方案负责实施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和转移灾害现场的国家财产;完成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D、灾险情调查监测组: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任组长,成员由县国土局、气象局、安监局、地质专家、市地质环境监测站、**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任务为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形成的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确定地质灾害等级;设立专业监测网点,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 对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发生灾害的措施;提供灾害发生地详细准确的气象预报;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最佳路线和灾民临时安置地点的意见;完成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E、医疗卫生组:由县卫生局局长**组长,成员由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镇医院、**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任务为: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指定、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认真搞好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在灾情发生后不发生各种传染性疫病。
F、后勤物资保障组:由县民政局局**任组长,成员为民政局、交通局、财政局、教育局,**镇政府主要领导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任务为:负责抢险救灾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储存和发放;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
确保抢险救灾指挥通讯联络的优先畅通。
2、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准备(1)综合联络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工作的协调与筹划。
(2)交通治安管理组应熟悉**小禾村滑坡的灾害危险性及危险区内的相关情况,制订交通管制及灾区安全保卫的措施,解决有关问题,准备封锁公路、道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进入危险区的警示标志。
(3)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应熟悉**小禾村黄土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设立监测标志,全站仪监测安置地点和监测记录等。
(4)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应熟悉**小禾村黄土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悉记群众撤离避让路线、灾民临时安置地点及卫生抢救所的临时设置地点的有关情况,做好抢险救灾及物资储备调运及有关设备装备与调运工作。
(5)医疗卫生组熟悉灾民临时安置地的有关情况,准备救护车及相关救护医疗器材等,确保抢险救灾或演练应急之用。
(6)**镇政府组织应急抢险小分队,小分队由**镇基层民兵组成,人员30人左右,统一着装,培训演练。
(7)县国土局、县教育局、**镇政府及相关的**派出所做好紧急撤离群众的训导工作,确定相关典型形象的演练。
3、应急预案演练预演工作。
4月16日上午召开演练预备会议,统一协调有关工作,明确有关部门、单位及有关人员的工作任务,标准及要求,制订完善公布有关演练的方案、措施、办法等,县武装部、县国土局、教育局、卫生局、广播电视局等有关新闻媒体以及**镇政府及相关的村委会、生产队分片召开参加演练区域内的全体群众会议,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和训导,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确保各种形象人员落实及演练各种措施。
4月20日上午9:00进行预演,正式演练时间由省国土资源厅确定。
(二)演练工作程序1、演练工作预备会议4月16日上午10:00—12:00:**县**镇政府会堂召开演练工作协调预备会议,参加人员:**县政府、市国土局领导、*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演练指挥部成员、县政府有关部门及**镇政府领导、有关村委干部、生产队长等。
(1)县政府领导讲话(2)市国土资源局领导作演练工作的安排;a、布置演练工作(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下页更精彩:1234下一页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_计划方案负责实施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和转移灾害现场的国家财产;完成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D、灾险情调查监测组: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任组长,成员由县国土局、气象局、安监局、地质专家、市地质环境监测站、**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任务为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形成的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确定地质灾害等级;设立专业监测网点,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 对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发生灾害的措施;提供灾害发生地详细准确的气象预报;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最佳路线和灾民临时安置地点的意见;完成县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E、医疗卫生组:由县卫生局局长**组长,成员由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镇医院、**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任务为: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指定、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认真搞好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在灾情发生后不发生各种传染性疫病。
F、后勤物资保障组:由县民政局局**任组长,成员为民政局、交通局、财政局、教育局,**镇政府主要领导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任务为:负责抢险救灾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储存和发放;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
确保抢险救灾指挥通讯联络的优先畅通。
2、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准备(1)综合联络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工作的协调与筹划。
(2)交通治安管理组应熟悉**小禾村滑坡的灾害危险性及危险区内的相关情况,制订交通管制及灾区安全保卫的措施,解决有关问题,准备封锁公路、道路通行的禁牌及禁止进入危险区的警示标志。
(3)灾险情调查监测组应熟悉**小禾村黄土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设立监测标志,全站仪监测安置地点和监测记录等。
(4)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应熟悉**小禾村黄土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情况,悉记群众撤离避让路线、灾民临时安置地点及卫生抢救所的临时设置地点的有关情况,做好抢险救灾及物资储备调运及有关设备装备与调运工作。
(5)医疗卫生组熟悉灾民临时安置地的有关情况,准备救护车及相关救护医疗器材等,确保抢险救灾或演练应急之用。
(6)**镇政府组织应急抢险小分队,小分队由**镇基层民兵组成,人员30人左右,统一着装,培训演练。
(7)县国土局、县教育局、**镇政府及相关的**派出所做好紧急撤离群众的训导工作,确定相关典型形象的演练。
3、应急预案演练预演工作。
4月16日上午召开演练预备会议,统一协调有关工作,明确有关部门、单位及有关人员的工作任务,标准及要求,制订完善公布有关演练的方案、措施、办法等,县武装部、县国土局、教育局、卫生局、广播电视局等有关新闻媒体以及**镇政府及相关的村委会、生产队分片召开参加演练区域内的全体群众会议,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和训导,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确保各种形象人员落实及演练各种措施。
4月20日上午9:00进行预演,正式演练时间由省国土资源厅确定。
(二)演练工作程序1、演练工作预备会议4月16日上午10:00—12:00:**县**镇政府会堂召开演练工作协调预备会议,参加人员:**县政府、市国土局领导、*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演练指挥部成员、县政府有关部门及**镇政府领导、有关村委干部、生产队长等。
(1)县政府领导讲话(2)市国土资源局领导作演练工作的安排;a、布置演练工作(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下页更精彩:1234下一页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_计划方案时间进程安排)。
b、观摩现场定点定位及车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