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地球表面形态单元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形态单元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形态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应能够:1. 理解并定义地球表面形态单元的概念;2. 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分类和特征;3. 掌握地球表面形态单元的形成原因和地质作用;4.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地球表面形态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地球表面形态单元概述a. 地球表面形态的定义和分类;b. 不同地球表面形态的特征和分布;c. 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

2. 山地a. 山地的形成过程和特征;b. 各种类型的山地的地理分布和特点;c. 山地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3. 平原a. 平原的形成过程和特征;b. 各种类型的平原的地理分布和特点;c. 平原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4. 高原a. 高原的形成过程和特征;b. 各种类型的高原的地理分布和特点;c. 高原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5. 盆地a. 盆地的形成过程和特征;b. 各种类型的盆地的地理分布和特点;c. 盆地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地理学中有关地球表面形态的知识,例如山地、平原、高原和盆地等概念。

2. 地球表面形态单元概述(10分钟)介绍地球表面形态的定义和分类,解释不同地球表面形态的特征和分布,并讨论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

3. 山地(20分钟)详细讲解山地的形成过程、特征,以及各种类型的山地的地理分布和特点。

同时讨论山地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4. 平原(20分钟)详细讲解平原的形成过程、特征,以及各种类型的平原的地理分布和特点。

同时讨论平原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5. 高原(20分钟)详细讲解高原的形成过程、特征,以及各种类型的高原的地理分布和特点。

同时讨论高原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6. 盆地(20分钟)详细讲解盆地的形成过程、特征,以及各种类型的盆地的地理分布和特点。

同时讨论盆地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7. 小结与扩展(10分钟)对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地球表面形态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地球表面形态与内力作用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与内力作用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与内力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掌握地球内力作用的机制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球表面地貌图像,分析其形成与内力作用的关系。

运用地球科学知识,解释地壳运动、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地球表面形态与内力作用的兴趣,提高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强化保护地球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地球内力作用的机制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地壳运动的成因和地球板块构造理论。

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与地球内力作用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地球表面地貌图像、图表、模型等教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教学资源:地球科学相关教材、参考书籍。

互联网资源:地球表面形态与内力作用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地貌图像,引发学生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好奇心。

提问:“你们认为地球表面形态是如何形成的?”引导学生思考。

2. 教学新课:介绍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如山脉、平原、河流等。

讲解地球内力作用的机制,包括地壳运动、板块构造理论等。

分析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与地球内力作用的关系。

3. 实例分析:以具体地貌为例,分析其形成原因与内力作用的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地貌图像,培养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的成因与影响。

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五、作业布置1. 绘制地球表面形态示意图,标注各种地貌特征。

2. 写一篇短文,阐述对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的理解和看法。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地球外部环境与外力作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绘图和写作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交流能力。

七、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的地貌特征,如山脉、平原等。

高中地理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设计思想】从2009年秋季开始,我省将全面推行试用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面对即将到来的课程改革,我们需要探索和实践。

尤其面临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基点。

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因此,学习方式的转变被看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的标志和核心任务。

本课设计以探究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

【学情分析】1.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

2.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本课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并配以丰富的色彩,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本课的知识网络复杂、容量大,教学设计贴近教材,并有一定的拓展和扩充,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分析】地表形态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它同本章其它各节内容密切相关,是学习地貌、地形的基础,也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

本节内容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

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节内容杂、知识多、容量大、基础性强,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与实践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了解构造地貌。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3)通过课堂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地球表面形态与内力作用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与内力作用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与内力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 使学生掌握地球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理现象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2. 地球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3.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4.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5. 实践探究: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分析其形成原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地球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实例,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地球内力作用机制的理解,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演示、图解、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地球表面形态和内力作用的特点。

2. 结合实地考察、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讨论、问答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表面的壮观景象,引发学生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如山地、平原、盆地等,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3. 讲解:阐述地球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讲解: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地中海的变迁等。

5. 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分析其形成原因,如城市的形成、地貌的变化等。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表面形态与内力作用的关系,以及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地球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影响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在实践探究中观察、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地球表面形态与外力作用的关系,如风化、侵蚀、沉积等。

地球表面形态流水地貌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形态流水地貌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形态流水地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时是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流水地貌》的第一课时,重点讲述流水侵蚀地貌。

本课时在教学处理时的难点是度的把握,对于常见的地貌,初中地理已有涉及,并且在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自然地理基础》中有更进一步深入的内容,所以本课时的定位是让学生对主要地貌类型的识别与特点的感悟上,适当提及形成原因,并渗透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

【教学目标】1.掌握流水侵蚀的作用形式及对河谷形态的影响。

2.探究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学会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流水侵蚀地貌。

3.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探究不同的流水侵蚀地貌的特点及相应的人类活动,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流水形成侵蚀地貌的理解及流水侵蚀地貌的景观特点。

2.流水侵蚀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课前准备】1.导学案(预习、探究、拓展)2.教学技术和教学仪器:多媒体手段、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等。

流水在运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溯源侵蚀是河流向源头方向侵蚀,使河谷向源头方向伸长;下蚀是河流向下侵蚀,使河床加深;侧蚀是河流向河谷两岸侵蚀,使谷底展宽。

流水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在河流不同的河段,流水侵蚀的主要作用形式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侵蚀地貌。

出示图片:峡谷、河流阶地、曲流与牛轭湖。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讨论。

材料一新生代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现在世界上的许多高山都是在这次运动中造成的。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断裂带。

两大板块的地缝合线即是雅鲁藏布江谷地。

材料二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材料三永定河沿岸的耕地多分布在河流阶地上。

阶地的形成首先是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侧向侵蚀,使谷地展宽;汛期时,河流带来的泥沙大量在沿岸堆积,形成宽阔的河漫滩;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使原有河漫滩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形成阶地。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通过对千姿百态的地形成因的“设问”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认识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然后再从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两个方面加以展开,让学生认识地表形态是长期的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建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关于内力作用与地气形态这部分内容,教材从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两个角度加以阐述,给学生以宏观的认识。

特别是“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难点,教材用“活动”形式来安排,旨在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加深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知道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及板块运动的两种基本关系(相互挤压碰撞、彼此分离)及对地形形成,变化的重大影响,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概念、类型、基本形态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3)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学习,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4)进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对地质构造实践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意识。

(3)通过对地表形态是长期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思想。

三、教学方法简介: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新课程改革中,就有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即学生由被动式的接受学习改革为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地理必修12、年级:高一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二节5、学时数:45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②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③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①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②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③学会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的一般方法。

通过课堂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内、外力的相互作用推动地貌演化的认识,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②通过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③了解地质构造规律以及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④通过教材中图片的教学,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通过欣赏由于内、外力作用形成的一些优美自然风光,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美的观念。

2、内容分析本节教材从内力作用(板块运动、地质构造、火山、地震)、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以及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而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为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但火山、地震活动放在下一节课)。

教学重点:①板块构述学说及其应用;②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背斜、向斜及形成的主要地形。

3、学情分析虽然我校是省市重点中学,但学生来源范围窄,即主要是鹤城区的学生,而且是在三中、铁一中择优后录取的学生,地理基础较差。

我校以城市学生占绝大多数,所以本节有些内容学起来较吃力。

4、设计思路:从案例分析入手,说明地形变化的客观存在,阐明地形变化的力学机制;再结合案例,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陆分布与地质构造。

地球表面形态说课稿

地球表面形态说课稿

《2.2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对认识地貌的形成和变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对地壳和地表形态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是自然地理中关于地形要素的重要内容。

对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以及选修的“旅游地理”的地质景观以及“自然灾害中的地质灾害”有着广泛的联系,起着很强的基础知识的作用。

(二).说教材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①.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能用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成因;②.了解简单的地质构造的概念和类型,能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③.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观察力;图文转换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②.运用动画演示板块运动,更直观的去理解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③.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

(三)、说教材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①.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把板块的两种运动形式对宏观地形的形成作为本节重点之一;②.重点之二即为两种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

2.教学难点板块构造与宏观地形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从很大的尺度来介绍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学生直接感知比较困难,须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高中一年级的同学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理解板块运动机制及其所形成的地貌方面会有一些困难。

地质构造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由于这种地貌不同于背斜、向斜的基本形态,学生不易理解,所以作为一个难点。

二、说学情心理特点:进入高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的学习行为仍然以兴趣为引导,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故教学中运用音象、动画演示等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公开课教案-《地球表面形态》

公开课教案-《地球表面形态》

公开课教案-《地球表面形态》临城中学李丽【课题】地球表面形状(《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课标解读】“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状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从课标要求来看,教学活动的重心是地表形状的变化的缘故分析,并能让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状。

一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状,即地表形状一直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二是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状,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状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状骨架进行再塑造,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状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学习目标】⑴了解地表形状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⑵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明白得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势的关系。

⑶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状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①用板块构造理论说明宏观地势的形成;②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表形状。

【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为“内力作用与地表形状”,是湘教版必修Ⅰ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状”中的第1课时的内容。

关于这部分内容,教科书从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势、地质构造与地表形状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于板块构造学说,学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因此教科书对这一内容作了扼要的介绍,教学的重点安排在板块的两种运动形式对宏观地势形成的阻碍上,并列举了一些具体的实例加以说明。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状也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之一,教科书介绍了两种差不多的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并着重说明了两种构造所形成的地表形状和地貌特点。

关于教学难点“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教科书用“活动”的形式来安排,旨在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图片材料的分析判定来达到教学目标。

但只通过观看图片远远不够,故需教师的点拨来突破难点。

关于断层,教科书在简单介绍其成因后,展现了示意图和景观图,让学生通过阅读得出断层对地貌的阻碍及断层带的地貌表现,然后再介绍两条断层之间的运动组合——地垒和地堑。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时期差不多接触过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但只是大致了,有一定的基础,但缺乏对知识系统的把握。

第一册5、3地球表面的形态教案

第一册5、3地球表面的形态教案

第一册 5、3地球表面的形态地球表面的形态教材分析地球表面,在大气圈和水圈之下,便是地球的固体外壳—地壳。

地壳表面不是一个平坦的表面,而是具有很大的高低起伏,地表形态多样,有各种各样的地貌。

在宏观上,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点是海陆分布,即有高起的大陆和深渊的海底。

本节内容总体分两部分,一是可感知的陆地和海底地貌;另一部分是具有一定理论高度的大陆漂移说与板块学说。

教材中选用了6幅插图,图5-6揭示了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关系;图5-7陆地地貌示意图,增强学生对四种地貌的感性认识;图-5-8勾勒了海底地貌的概况;图5-9、10展示非洲、南美洲的轮廓形态,推出大陆漂移的设想;图5-11表示大陆板块的划分、运动。

教师在授课时应引导学生关注、运用课本插图,增进理解。

教法指导一、授课的思路与方法1、本节教材在教学中应注意海平面与基准面的区别,板块运动学说与大陆漂移学说的区别,如有条件,在教学中可播放“地球表面形态”的教学录像,使学生直接地感受地球表面的形态,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程度。

2、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察学校附近地貌,获得充分的感性知识。

二、课时安排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初步学会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判断与计算。

2.了解陆地地貌的五种基本类型及主要特征。

(二)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兴趣和探索精神及热爱科学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陆地地貌的五种基本类型及特征。

2.教学难点:海拔与相对高度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准备1.海拔与相对高度的示意挂图或投影片。

2.“地貌类型”挂图或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新课开始前,先播放“地球表面形态”教学录像或投影片,如无条件,可用“地形地球仪”替代。

然后教师提问,我们在地球表面看到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表面积有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表面有一个固体外壳,称为地壳。

地壳的平均厚度有17千米。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以使学生从两方面理解地表形态。

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持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形成高山、盆地等大地形),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同时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

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学时没有必要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类型的地貌作全面系统的介绍,而应举例(即“标准”要求的“结合实例”)加以分析。

二、学情分析此节内容的理论性比较强,重难点内容抽象,难度偏大,要好这个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推理水平和综合分析水平。

高一的学生地理基础相对较弱,学习方法有待改进,所以,要学好这个节知识,还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列表比较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说出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从图上识别六大板块及其边界,并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主要地貌的形成。

说出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举例说明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

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学会判断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合理性。

四、教学重点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五、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六、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讲过,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

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这也正说明了地壳是在持续变化的,地壳表面形态也在持续地变化着。

据地质学家考证:地球已有45亿年的历史。

在此期间,地球(壳)表面在持续地发生着变化,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海洋和陆地在持续地发生变化。

海洋能够变为陆地,如登山队员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古生物化石;陆地也能够变为海洋,如台湾岛在很早以前是和大陆连在一块的,后来因为中间地段地层发生陷落,便形成了今天的台湾海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课标解读】“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从课标要求来看,教学活动的重心是地表形态的变化的原因分析,并能让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

一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二是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进行再塑造,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通过对千姿百态的地形成因的“设问”入题,引导学生思考造成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的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然后从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于地表形态两个方面加以展开,最后教材把人类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外力作用,通过活动内容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材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教学内容,可以较好的促进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的形成。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昨晚朦胧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从哈尔滨乘坐飞机飞往海南三亚。

飞机在云层上飞行,我顺窗俯视,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

先后我看到了略微起伏的东北平原,烟波浩渺的渤海湾,接着又看到山东半岛,飞越长江、东南丘陵,越过琼州海峡抵达三亚。

整个旅行过程中,领略了平原、海湾、半岛、河流、丘陵和海峡等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

突然心有疑问,这些地形地貌是怎么形成的?这些地形地貌是否以后就不变了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学习本节课内容。

【板书】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首先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生朗读,教师解读)【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时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4、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5、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力来源与表现形式;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3、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4、以流水和风力作用为例,结合实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5、进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2、通过对地质构造实践意义的学习,培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意思;3、通过对一些内外力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图片的学习,培养欣赏美、鉴赏美得能力;4、通过对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树立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1、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形成;2、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3、以流水和风力作用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学难点】1、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2、从内、外力综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

【教学手段及方法】直观教学法;模型观察和演示;多媒体动画展示;探究合作;读图分析等。

【教学内容】【板书】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讲述】阅读教材第一框题“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思考: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学生活动】学生讲解此部分图表【过渡】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的是经过漫长时期缓慢进行的,有的却是在瞬间完成。

如火山和地震瞬间形成新的地表形态。

那么同学们能举出一些经过漫长时期形成的地表形态的例子吗?【学生回答】【过渡】正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的作用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地表形态,其中内力作用是地形的塑造者,它形成了地形的"粗毛坯",那么内力作用是怎样塑造地形的呢?【板书】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述】实际上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许多的断裂带分割成六大部分。

这就是近几十年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较为盛行的“板块构造学说”【板书】(一)板块作用与地表形态【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此部分内容【多媒体演示板块构造、讲述】板块构造学说认为:①、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六大板块。

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

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④、两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此。

⑤、板块移动发生张裂地区、形成裂谷或海洋⑥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山脉。

【多媒体】教材图2-10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学生活动】学生看图记忆六大板块并考察【多媒体】教材P37页活动题图片。

【学生活动】教材P37页活动题。

学生讲解1、印度洋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亚欧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2上述两个板块的运动造成了什么结果?3、上述运动使地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4、阿拉伯半岛属于什么板块?5、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朝什么方向运动?6、红海是怎样形成的?【过渡】板块运动形成了宏观地形,但整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

我们经常在野外看到的一些地形,很多是由于地质构造形成的。

【板书】(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完成多媒体中问题【多媒体】1、什么是褶皱?褶皱分为哪两种基本形态?2、什么是断层?断层分为哪两种基本形态?【过渡】我们知道了褶皱及断层的概念,那么他们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呢?【多媒体】褶皱和断层的形成。

(在断层处强调一下断层与断裂的区别)【讲述】褶皱中间向上隆起的叫背斜,一般形成山岭;褶皱中间向下凹陷的叫向斜,一般形成谷地。

但也有特殊的情况。

【多媒体】背斜谷、向斜山的形成。

【学生活动】完成下表在填表过程中,教师要点拨背斜、向斜按岩层新老关系进行判断的方法。

【讲述】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对地形的影响,在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

例如,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

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

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

【过渡】上面我们所学习的内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进行的,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出来,可有的内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却是在瞬间就完成了的,如火山,地震活动.【板书】(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学生活动】学生观察课本P40景观图,思考火山喷发和地震对地形各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这些现象的形成是: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沿着地裂缝上升喷发,就形成了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火山物质(火山灰,熔岩,火山弹等),堆积在火山口周围就成为火山。

当地壳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或火山喷发时,往往会产生地震,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对地表形态和人类生产,生活都具有重大影响,往往会形成严重的自然灾害。

【过渡】改变地表形态的力,除了来自地球的内部以外,尚有另一种力,它来自地球的外部,即外力作用,它对地表形态进行雕刻,使地表更加多姿多彩,外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地表形态的呢?【板书】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外力作用【讲述】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在外力的作用下,如流水,风,冰川,波浪等,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从而使地表形态不断变化。

【多媒体】投影有关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对地表形态影响的照片。

(教师在进行讲述的过程中播放图片)【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P41资料【过渡】外力作用是如何改变地表形态的呢?下面我们以陆地表面两种最常见,最普遍的外力——流水和风力为例看看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板书】(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多媒体】播放由不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的图片。

【学生活动】观看多媒体,说出每一张图片所展示的地表形态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地理模型】流水地貌模型、风蚀地貌模型【学生活动】根据流水地貌模型,观察说出在不同的部位形成哪种地貌类型【学生回答】在上游,由于河流的冲刷,使河床不断加深,形成狭而深的河谷地形,两侧陡峭,横剖面常呈“V”字形。

河流流量越大,流速越快这种作用越强。

这些冲刷下来的泥沙,到了出山口,由于口变宽,流速减慢,便将泥沙堆积下来,形成宽阔平坦的堆积物。

在河流的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处形成流水堆积地貌——三角洲。

风蚀地貌(风蚀蘑菇)模型。

在干燥地区,由于近地面的风含沙粒较多,磨蚀力较强,使岩石形成顶部大,底部小的蘑菇状外形,称为“风蚀蘑菇”。

而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当风速减少时沙粒沉积形成沙丘。

沙丘可埋没村舍、道路、牧场,带来流沙危害(投影沙漠景观图片) 【学生活动】多媒体中完成下表【过渡】我们人类生活在地表上,其活动深受地表形态的影响,同时人类活动又深刻地改变了地表外貌,地貌面成为人地相互作用最集中、最强烈、人类文化印迹最明显的场所。

【板书】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讲述】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特殊的外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地表形态.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改造周围环境的活动,人类对地表的改变,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则是不合理的,甚至是有害的。

【学生活动】教材P42页活动,并回答活动中的问题。

【讲述】从上述我们知道人类对地表形态的改造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做到趋利避害,保护环境,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否则的话,人类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学生活动】让学生举出自己熟悉的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例子,分析其合理性。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和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两种作用在不断地进行,永不停息,时刻在改变地表形态。

认识了我们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做到趋利避害,保护环境,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教学反思】我本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学习目标及其相关内容融入到课堂当中,而不是单独在教案本上书写,同时通过学生的阅读,让学生知道自己本节要知道哪些内容,掌握哪些内容,有的放矢,而非由教师掌握,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内容很多以活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并要大胆的让学生讲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