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第7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离散数学PPT课件
离散数学
1-6
Copyright © 《离散数学》精品课程小组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第七章 二元关系
7.1 有序对与笛卡儿积
由排列组合的知识不难证明: 如果|A| = m, |B| = n, 则|A B| = mn.
笛卡儿积运算具有以下性质: 1)对任意集合A, 根据定义有 A = , A = 2)一般地说, 笛卡儿积运算不满足交换律, 即 A B B A (当A B, A , B 时) 3)笛卡儿积运算不满足结合律, 即
(A B) C A (B C) (当A , B , C 时)
离散数学
1-4
Copyright © 《离散数学》精品课程小组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第七章 二元关系
例7.1 已知<x+2, 4> = <5, 2x+y>, 求x和y.
❖ 解 由有序对相等的充要条件有 x 2 5 2x y 4
第七章 二元关系
总体概述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第七章 二元关系
7.1 有序对与笛卡儿积 7.2 二元关系 7.3 关系的运算 7.4 关系的性质 7.5 关系的闭包 7.6 等价关系与划分 7.7 偏序关系
离散数学课件
1 1 1 c a c b b d a c c b
0 ¬ 1
1 0
《离散数学》
page: 4
7.1 运算 7.1.2 运算 3)几个术语 ②运算封闭性
y z
y
z=x*y
x
x
2013年10月25日星期五
作为运算(函数)z自然应该在A中,但当 x,y取自A的子集B时,Z是否也在B中?
《离散数学》
page: 5
o a b zl c zl d zl o a b c d zr zr zr zr zr
zl zl
如,R上的普通除法中的0,普通乘法中的0,集合交, 并运算中的空集与全集 page: 19
2013年10月25日星期五
《离散数学》
7.1 运算 7.1.3 运算的特殊元素,逆元,消去律 ③零元 设o为S上的二元运算,若存在元素,∀x↔S,有 zlox=zl (xozr=zr) , 则称 zl(zr)为左(右)零元。 若运算o既有左零元zl,又有右零元zr,则其左右零元 必相等且惟一,此时称为运算o的零元z。
2013年10月25日星期五
《离散数学》
page: 10
7.1 运算 7.1.2 运算的性质 ③分配律 设о和*为S上的二元运算,若有∀x,y,z↔S,都有: x*(yоz)=(x*y)о(x*z) (左分配) (yоz)*x=(y*x)о(z*x) (右分配) 则称运算*对о是可分配的(*对о满足分配律) 。 如,R上普通乘对加,减法满足分配律,但加,减法对乘 除法不满足分配律。
2013年10月25日星期五
《离散数学》
page: 7
7.1 运算 7.1.2 运算的性质 ①交换律 设о为S上的二元运算,若有∀x,y↔S,都有 xoy=yox, 则称运算о是可交换的(运算满足交换律)。 如,R上普通的加,乘法满足交换律,而减,除法不 满足交换律。
离散数学 群
定理7.1.4 任何一个循环半群(或含幺循环半群)都是可 交换半群(或含幺可交换半群)。 定理7.1.5 设<S, *>是一个半群,H 是S中任一元素的幂所 构成的集合,则<H,*>是<S, *>的子半群,且是个循环子 半群。 (该定理的证明自己练习)
5 半群同态
定义7.1.5 设U=<X,ο >和V=<Y, *>是两个半群,ο和*都是 二元运算,函数f:X→Y,若对任意的x,y∈X,有:
定理 群的运算表中每一行或每一列都是G中元素的双变换。 G中每个元素在每一行必出现且仅出现一次。
例 P198习题-18 若群<G,*>中每个元素的逆是其自身, 证该群是阿贝尔群。
证 只需证运算*可交换。 对任意的a,b∈G, a*b=a-1*b-1=(b*a)-1=b*a 故<G,*>是阿贝尔群。
= x*(a*b) 故 a*b∈C; ② 可逆性:若a∈C, 证a-1∈C。明显e∈C,对任x∈G,
a-1*x = a-1*x*a* a-1 = a-1*(x*a)* a-1 = a-1*(a*x)* a-1 = (a-1*a)*x* a-1 = x* a-1
故 a-1∈C;因此C是G的子群。 (习题-25与之类似)
阿贝尔群 设<G,*>是一个群,若*是可交换的, 则称 群 <G,*>为可交换群或阿贝尔群。
例 <R,×>不是群;而 <R-{0},×>是群。
例 7.2.1 <I,+>是阿贝尔群。
例 7.2.2 G={α,β,γ,δ},验证<G,*>是群。
可验证运算*是可结合的, * α β γ
δ
5 半群同态
定义7.1.5 设U=<X,ο >和V=<Y, *>是两个半群,ο和*都是 二元运算,函数f:X→Y,若对任意的x,y∈X,有:
定理 群的运算表中每一行或每一列都是G中元素的双变换。 G中每个元素在每一行必出现且仅出现一次。
例 P198习题-18 若群<G,*>中每个元素的逆是其自身, 证该群是阿贝尔群。
证 只需证运算*可交换。 对任意的a,b∈G, a*b=a-1*b-1=(b*a)-1=b*a 故<G,*>是阿贝尔群。
= x*(a*b) 故 a*b∈C; ② 可逆性:若a∈C, 证a-1∈C。明显e∈C,对任x∈G,
a-1*x = a-1*x*a* a-1 = a-1*(x*a)* a-1 = a-1*(a*x)* a-1 = (a-1*a)*x* a-1 = x* a-1
故 a-1∈C;因此C是G的子群。 (习题-25与之类似)
阿贝尔群 设<G,*>是一个群,若*是可交换的, 则称 群 <G,*>为可交换群或阿贝尔群。
例 <R,×>不是群;而 <R-{0},×>是群。
例 7.2.1 <I,+>是阿贝尔群。
例 7.2.2 G={α,β,γ,δ},验证<G,*>是群。
可验证运算*是可结合的, * α β γ
δ
离散数学7-树
(b)
(a)
V5
2
1
V7
8
9
V2
V4
2
3
V8
5
V1
V1
V4
V5
1
3
V7
V6
8
V4
2
V8
5
6
V1
1
V5
6
V7
V6
8
3
V8
5
6
V7
9
V3
(e)
V3
(f)
(g)
22
V2
V3
(h)
五.应用举例——求最小生成树
例3 用管梅谷算法求下图的最小生成树。
23
五.应用举例——求最小生成树
例3 用管梅谷算法求下图的最小生成树。
成圈。
首先证明T无简单回路。对n作归纳证明。
(i) n=1时,m=n-1=0,显然无简单回路;
(ii)假设顶点数为n-1时无简单回路,现考察顶点数是n的情况:此时至少有一
个顶点v其次数d(v)=1。因为若n个顶点的次数都大于等于2,则不少于n条边,但这与
m=n-1矛盾。
删去v及其关联边得到新图T’,根据归纳假设T’无简单回路,再加回v及其关联
边又得到图T,则T也无简单回路。
再由图的连通性可知,加入任何一边后就会形成圈,且只有一个圈,否则原图
中会含圈。
9
二. 基本定理——证明
证明(4):(3)(4),即证一个无圈图若加入任一边就形成圈,
则该图连通,且其任何一边都是桥。
若图不连通,则存在两个顶点vi和vj,在vi和vj之间没有路,若
加边(vi,vj)不会产生简单回路,但这与假设矛盾。由于T无简单回
《离散数学》课件-第七章 图的基本概念
• 〔u,v〕∈E1〔f(u),f(v)〕∈E2 • (或<u,v>∈E1 <f(u),f(v)>∈E2) • 且重数相同,则称G1同构于G2,记为
• G1 G2。
• 显然,两图的同构是相互的,即G1同构 于G2,G2同构于G1。
• 由同构的定义可知,不仅结点之间要具 有一一对应关系,而且要求这种对应关 系保持结点间的邻接关系。对于有向图 的同构还要求保持边的方向。
V={a,b,c,d},E={e1,e2,e3,e4,e5,e6}
e1=(a,b), e2=(a,c), e3=(b,d), e4=(b,c), e5=(d,c), e6=(a,d).
它的图形如下图(a)或(b)所示:
a
a
b
d
b
d
c
c
(a)
(b)
如果有些边是有向边,另一些边是无向边, 图G称为混合图。
第七章 图的基本概念
– 7.1 无向图及有向图 – 7.2 通路、回路、图的连通性 – 7.3 图的矩阵表示 – 7.4 最短路径及关健路径
7.1 无向图和有向图
• 什么是图?可用一句话概括,即:图是用 点和线来刻划离散事物集合中的每对事 物间以某种方式相联系的数学模型。
Konigsberg(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为偶数.
定理7.2 在任何有向图中,所有结点的入度之 和必等于它们的出度之和.
证明:因为有向图中的每一条有向边都恰好对应 一个出度和一个入度.故所有结点的出度之 和恰好等于有向边的总数.同样地, 所有结 点的入度之和恰好也等于有向边的总数.因 此它们相等.
设V={v1,…,vn}为G的顶点集,则称{d(v1),…d(vn)} 为G的度数序列。
• 如果G2无孤立结点,且由E2所唯一确定,即 以E2为边集,以E2中边关联的结点全体为顶 点集,则称G2是边集E2的导出子图。
• G1 G2。
• 显然,两图的同构是相互的,即G1同构 于G2,G2同构于G1。
• 由同构的定义可知,不仅结点之间要具 有一一对应关系,而且要求这种对应关 系保持结点间的邻接关系。对于有向图 的同构还要求保持边的方向。
V={a,b,c,d},E={e1,e2,e3,e4,e5,e6}
e1=(a,b), e2=(a,c), e3=(b,d), e4=(b,c), e5=(d,c), e6=(a,d).
它的图形如下图(a)或(b)所示:
a
a
b
d
b
d
c
c
(a)
(b)
如果有些边是有向边,另一些边是无向边, 图G称为混合图。
第七章 图的基本概念
– 7.1 无向图及有向图 – 7.2 通路、回路、图的连通性 – 7.3 图的矩阵表示 – 7.4 最短路径及关健路径
7.1 无向图和有向图
• 什么是图?可用一句话概括,即:图是用 点和线来刻划离散事物集合中的每对事 物间以某种方式相联系的数学模型。
Konigsberg(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为偶数.
定理7.2 在任何有向图中,所有结点的入度之 和必等于它们的出度之和.
证明:因为有向图中的每一条有向边都恰好对应 一个出度和一个入度.故所有结点的出度之 和恰好等于有向边的总数.同样地, 所有结 点的入度之和恰好也等于有向边的总数.因 此它们相等.
设V={v1,…,vn}为G的顶点集,则称{d(v1),…d(vn)} 为G的度数序列。
• 如果G2无孤立结点,且由E2所唯一确定,即 以E2为边集,以E2中边关联的结点全体为顶 点集,则称G2是边集E2的导出子图。
离散数学第7章群、环和域
所以,(x∗y)∗z=x∗(y∗z),故<R,*>是一个半群。 7.1.2 独异点 定义7.1.3 设G,*是半群,如果运算*的单位元eG,
则称半群G,*为含幺半群或独异点。
第7章 群、环和域
若G,*为独异点,且*是可交换的,则称G,*为可换 的独异点。
例如,设A是任一集合,P (A)是A的幂集合。集合并运算 ∪在P (A)上是封闭的,并运算∪的单位元P (A),所以半 群<P (A),∪>是独异点;交运算∩在P (A)上也是封闭的,交运 算∩的单位元AP (A),所以半群<P (A),∩>也是独异点。显
第7章 群、环和域
⑴ (a–1)–1=a ⑵ a*b有逆元,且(a*b)–1=b–1*a–1 证明:⑴ 因a*a–1=a–1*a =e,故(a–1)–1=a ⑵ 因(a*b)*(b–1* a–1)=(a*(b*b–1)*a–1
=a*e*a–1=a*a–1=e 又
(b–1* a–1)*(a*b)=(b–1*a–1)*(a*b) =b–1*(a–1*a)*b=b–1*e*b=b–1*b=e
第7章 群、环和域
返回总目录
第7章 群、环和域
第7章 群、环和域
7.1半群和独异点
7.1.1广群和半群 代数系统<S,*>又称为广群。 定义7.1.1 设<S,*>是代数系统,*是S上的二元运算,如 果*满足结合律,则称代数系统<S,*>为半群。
例如,代数系统<I,+>、R,·、<P(a),∪>、<P(a),∩>、
则称该群为阿贝尔(Abel)群,或称可交换群。 整数加法群I,+中的加法运算是可交换的,所以,整
数加法群是阿贝尔群,群R-0,·中的乘法运算也是可交 换的,所以,R-0,·也是阿贝尔群。
则称半群G,*为含幺半群或独异点。
第7章 群、环和域
若G,*为独异点,且*是可交换的,则称G,*为可换 的独异点。
例如,设A是任一集合,P (A)是A的幂集合。集合并运算 ∪在P (A)上是封闭的,并运算∪的单位元P (A),所以半 群<P (A),∪>是独异点;交运算∩在P (A)上也是封闭的,交运 算∩的单位元AP (A),所以半群<P (A),∩>也是独异点。显
第7章 群、环和域
⑴ (a–1)–1=a ⑵ a*b有逆元,且(a*b)–1=b–1*a–1 证明:⑴ 因a*a–1=a–1*a =e,故(a–1)–1=a ⑵ 因(a*b)*(b–1* a–1)=(a*(b*b–1)*a–1
=a*e*a–1=a*a–1=e 又
(b–1* a–1)*(a*b)=(b–1*a–1)*(a*b) =b–1*(a–1*a)*b=b–1*e*b=b–1*b=e
第7章 群、环和域
返回总目录
第7章 群、环和域
第7章 群、环和域
7.1半群和独异点
7.1.1广群和半群 代数系统<S,*>又称为广群。 定义7.1.1 设<S,*>是代数系统,*是S上的二元运算,如 果*满足结合律,则称代数系统<S,*>为半群。
例如,代数系统<I,+>、R,·、<P(a),∪>、<P(a),∩>、
则称该群为阿贝尔(Abel)群,或称可交换群。 整数加法群I,+中的加法运算是可交换的,所以,整
数加法群是阿贝尔群,群R-0,·中的乘法运算也是可交 换的,所以,R-0,·也是阿贝尔群。
离散数学第7章PPT课件
3 v1e1v2e5v5e6v4e4v2e5v5e7v6
…………
初级通路 简单通路 复杂通路
第38页/共94页
例1、(2)
图(2)中过v2的回路 (从 v2 到 v2 )有:
1 v2e4v4e3v3e2v2
长度3
2 v2e5v5e6v4e3v3e2v2
长度4
3 v2e4v4e3v3e2v2e5v5e6v4e3v3e2v2 长度7
第34页/共94页
一、通路,回路。 2、简单通路,简单回路。 简单通路 (迹) 简单回路 (闭迹) 复杂通路 (回路)
第35页/共94页
一、通路,回路。 3、初级通路,初级回路。 初级通路 (路径) 初级回路 (圈)
初级通路 (回路) 简单通路 (回路),
但反之不真。
4、通路,回路的长度—— 中边的数目。
补图的概念, 5、图的同构的定义。
第4页/共94页
一、图的概念。 1、定义。
无序积 A & B (a,b) a A b B
无向图 G V , E
E V &V , E 中元素为无向边,简称边。
有向图 D V, E
E V V , E 中元素为有向边,简称边。
第5页/共94页
一、图的概念。 1、定义。
2、握手定理。
定理1: 设图 G V , E 为无向图或有向图,
V v1,v1,
则
,vn,E m ( m为边数),
n
d (vi ) 2m
i 1
第20页/共94页
n
2、握手定理 d (vi ) 2m i 1
推论:任何图中,度为奇数的顶点个数为偶数。
定理2: 设D V, E 为有向图,
第36页/共94页
…………
初级通路 简单通路 复杂通路
第38页/共94页
例1、(2)
图(2)中过v2的回路 (从 v2 到 v2 )有:
1 v2e4v4e3v3e2v2
长度3
2 v2e5v5e6v4e3v3e2v2
长度4
3 v2e4v4e3v3e2v2e5v5e6v4e3v3e2v2 长度7
第34页/共94页
一、通路,回路。 2、简单通路,简单回路。 简单通路 (迹) 简单回路 (闭迹) 复杂通路 (回路)
第35页/共94页
一、通路,回路。 3、初级通路,初级回路。 初级通路 (路径) 初级回路 (圈)
初级通路 (回路) 简单通路 (回路),
但反之不真。
4、通路,回路的长度—— 中边的数目。
补图的概念, 5、图的同构的定义。
第4页/共94页
一、图的概念。 1、定义。
无序积 A & B (a,b) a A b B
无向图 G V , E
E V &V , E 中元素为无向边,简称边。
有向图 D V, E
E V V , E 中元素为有向边,简称边。
第5页/共94页
一、图的概念。 1、定义。
2、握手定理。
定理1: 设图 G V , E 为无向图或有向图,
V v1,v1,
则
,vn,E m ( m为边数),
n
d (vi ) 2m
i 1
第20页/共94页
n
2、握手定理 d (vi ) 2m i 1
推论:任何图中,度为奇数的顶点个数为偶数。
定理2: 设D V, E 为有向图,
第36页/共94页
左孝凌离散数学ppt课件
第七章 图论 7.1 图的基本概念
完全图:任意两个不同的结点都是邻接的简单图称为
完全图。n个结点的无向完全图记为Kn。
图7.1.5给出了K3和K4。从图中可以看出K3有3条边,
K4有6条边。容易证明Kn有条边。
n(n 1) 2
图7.1.5K3与K4示意图
图7.1.6
第七章 图论 7.1 图的基本概念
一个图G可用一个图形来表示且表示是不唯一的。
第七章 图论 7.1 图的基本概念
【例7.1.2】设G=〈V(G),E(G)〉,其中
V(G)={a,b,c,d},E(G)={e1,e2,e3,e4,e5,e6,e7},e1=(a,b), e2=(a,c),e3=(b,d),e4=(b,c),e5=(d,c),e6=(a,d),e7=(b,b) 。
1)若e1,e2,…,ek都不相同, 则称路μ为迹;
2)若v0,v1,…,vk都不相同, 则称路μ为通路;
3)长度大于2的闭的通路(即 除v0=vk外,其余结点均不相同的 路)μ称作圈。
图7.1.1
第七章 图论
7.2 路与回路
例如在图7.2.1中,有连接v5 到v3的路v5e8v4e5v2e6v5e7v3,这 也是一条迹;路v1e1v2e3v3是一 条通路;路v1e1v2e3v3e4v2e1v1是 一条回路,但不是圈;路 v1e1v2e3v3e2v1是一条回路,也是 圈。
定 义 7.2.1 给 定 图 G = 〈V,E〉, 设 v0,v1,…,vk∈V , e1 , e2,…,ek∈E,其中ei是关联于结点vi-1和vi的边,称 交替序列v0e1v1e2…ekvk为连接v0到vk的路,v0和vk分别 称为路的起点与终点。路中边的数目k称作路的长度。 当v0=vk时,这条路称为回路。
《离散数学》课件-第七章 图(A)
d
e6e3
b
e7
e5
c
14
握手定理
• 定理7.1.1 设图G=(V, E)为无向图或有向图,G有n个结点 v1,v2,…,vn,e条边(无向或有向), 则图G中所有结点的度数 之和为边数的两倍,即
n
d (vi ) 2e
i 1
• 证 图中每条边(包括环)均有两个端点, 所以在计算各顶点 • 度数之和时, 每条边均提供2度, m条边共提供2m度.
(1)(5,5,4,4,2,1)
(2)(5,4,3,2,2)
(3)(3,3,2,2,1,1) (4)(d1, d2 , , dn ), d1 d2
n
dn 1且 di为偶数 i 1
解 (1)根据握手定理的推论可知,不是图的结点度数序列,因为有 3个奇数。 (2)中有5个数,最大数是5,根据定理7.1.3,它不是简单图的结 点序列。
K5
正则图
• 根据握手定理,n阶k-正则图的边数 m nk。
2
• 当k为奇数时,n为偶数。 • 当k=0时,0-正则图就是n阶零图。 • n阶无向完全图是(n-1)-正则图。
环图和轮图
定义7.1.12 如果图G =(V,E)的结点集V={v1,v2,vn} (n3),边集E={(v1,v2),(v2,v3),( vn-1,vn), (vn,v1)},则称G为环图,记为Cn。下图是C3,C4 ,C5 ,C6。
19
实例
• 例4 证明不存在具有奇数个面且每个面都具有奇数条棱的 • 多面体.
证 用反证法. 假设存在这样的多面体, 作无向图G=<V,E>, 其中 V={v | v为多面体的面},
E={(u,v) | u,vV u与v有公共的棱 uv}. 根据假设, |V|为奇数且vV, d(v)为奇数. 这与握手定理的 推论矛盾.
清华版离散数学ppt课件第七章图的基本概念_2
第四部分 图论
图论起源于 1736 年欧拉(Euler,1707-1783,写下 886 篇论文和书 籍)发表的解决“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第一篇图论论文,但在其后的 100 年,图论未得到发展。直到 1852 年格斯里(Gathrie)提出的“四色 问题”和 1859 年哈密尔顿(Hamilton)提出的“哈密尔顿回路问题” , 成为图论中两个最重要的问题,1936 年,科尼格(Konig)出版了第一本 图论书籍。图论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厄多斯(1913-1996,数学奇人, 一生发表 1475 篇高水平论文)首先研究的随机图在复杂网络上的应用。 图论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只介绍基本的理论和概念。
第一节 无向图及有向图
一、无向图与有向图的定义 1. 无向图的定义 定义 1 无向图 G = <V,E>, 其中 (1)V 为顶点集,元素称为顶点 (2)E 为 VV 的多重子集,其元素称为无向边,简称 边 例:设 V = {v2, v2, …,v5 }, E = {(v1,v1), (v1 ,v2), (v2,v3), (v2 ,v3), (v2,v5), (v1,v5), (v4,v5)} 则 G = <V,E>为一无向图,用图 1 表示 G
3.关于无向图和有向图诸多定义或表示 (1)图 ① 可用 G 泛指图(无向的或有向的) ② V(G), E(G), V(D), E(D) ③ n 阶图-------- |V|=n (2)有限图:V,E 都是有限集合 (3)n 阶零图:E=;平凡图:E=,|V|=1; (4)空图—— (5)用 ek 表示无向边或有向边,连接边的两个顶点称为端点
2. 图论基本定理——握手定理 定理 1 设 G=<V,E>为任意无向图,V={v1,v2,…,vn}, |E|=m, 则
图论起源于 1736 年欧拉(Euler,1707-1783,写下 886 篇论文和书 籍)发表的解决“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第一篇图论论文,但在其后的 100 年,图论未得到发展。直到 1852 年格斯里(Gathrie)提出的“四色 问题”和 1859 年哈密尔顿(Hamilton)提出的“哈密尔顿回路问题” , 成为图论中两个最重要的问题,1936 年,科尼格(Konig)出版了第一本 图论书籍。图论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厄多斯(1913-1996,数学奇人, 一生发表 1475 篇高水平论文)首先研究的随机图在复杂网络上的应用。 图论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只介绍基本的理论和概念。
第一节 无向图及有向图
一、无向图与有向图的定义 1. 无向图的定义 定义 1 无向图 G = <V,E>, 其中 (1)V 为顶点集,元素称为顶点 (2)E 为 VV 的多重子集,其元素称为无向边,简称 边 例:设 V = {v2, v2, …,v5 }, E = {(v1,v1), (v1 ,v2), (v2,v3), (v2 ,v3), (v2,v5), (v1,v5), (v4,v5)} 则 G = <V,E>为一无向图,用图 1 表示 G
3.关于无向图和有向图诸多定义或表示 (1)图 ① 可用 G 泛指图(无向的或有向的) ② V(G), E(G), V(D), E(D) ③ n 阶图-------- |V|=n (2)有限图:V,E 都是有限集合 (3)n 阶零图:E=;平凡图:E=,|V|=1; (4)空图—— (5)用 ek 表示无向边或有向边,连接边的两个顶点称为端点
2. 图论基本定理——握手定理 定理 1 设 G=<V,E>为任意无向图,V={v1,v2,…,vn}, |E|=m, 则
离散数学-第七章-图论
5
离 例1、G1=<V,E>
散 数
V={v0, v1, v2,v3}
学 E={(v0,v2),(v0,v3),(v1,v2),(v1,v3),(v2,v3)}
v0
v3
v1
第
七
章
v2
图
论
4/24/2020 2:55 PM
G1
6
离 例2、
散 数 学
G2=<V,E> V={v0, v1, v2,v3}
中的所有边,称为删除E´ 。
(2)设vV,用G-v表示从G中去掉v及所关联的 一切边,称为删除结点v;又设V´ V,用G-V´ 表示从G中删除V´中所有结点,称为删除V´ 。
学 u,v之间存在路,则称u,v是连通的,记作uv 。
定义2.3 设无向图G是平凡图或G中任何两个结 点都是连通的,则称G为连通图,否则称G为非连 通图或分离图。
第
任意一个连通无向图的任两个不同结
七 点都存在一条通路。
章
图
论
4/24/2020 2:55 PM
38
离
非连通图G可分为几个不相连通的子图,
七 章
边,构成一个无向重图,问题化为图论中简单道路
的问题。
图
论
4/24/2020 2:55 PM
3
离 一、图的基本概念
散 数 学
旧金山
丹佛
洛杉矶
第 七 章
图
论
4/24/2020 2:55 PM
底特律
芝加哥
纽约 华盛顿
4
离
散 设A、B是两个集合,称
数
学
A&B={{a,b}|aA, bB}
离散数学 第7章 图论
v2 v3
v4
v3
(b) 图G
v3 (c) 图G’
(a) 完全图K5
图G是图G’ 相对于图K5的补图。 图G’不是图G 相对于图K5的补图。(图G’中有结点v5 )
例:276页图7-1.7 图(c)是图(b)相对于图(a)的补图。 图(b)不是图(c)相对于图(a)的补图。
25
7-1
图的同构
图的基本概念
8
7-1
图的基本概念
1.无向图:每条边均为无向边的图称为无向图。 2.有向图:每条边均为有向边的图称为有向图。 3.混合图:有些边是无向边,有些边是有向边的图称 为混合图。
v1 (孤立点) v5 V1’
v1 v2
v2
v4 v3 (a)无向图
V2’
V3’ (b)有向图 V4’
v4 v3 ( c ) 混合图
17
7-1
图的基本概念
三、特殊的图
定义4 含有平行边的图称为多重图。 不含平行边和环的图称为简单图。
定义5 简单图G=<V,E>中,若每一对结点间均有边 相连,则称该图为完全图。
无向完全图:每一条边都是无向边 不含有平行边和环 每一对结点间都有边相连
有n个结点的无向完全图记为Kn。
18
7-1
图的基本概念
推论 在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图中,如果从结点vj 到结点vk存在一条路,则从结点vj到结点vk 必存在一条边数小于n的通路。
32
7-2
路与回路
定理7-2.1的证明 如果从结点vj到vk存在一条路,该路上的结点序列 是vj…vi…vk,如果在这条中有l条边,则序列中必有 l+1个结点,若l>n-1,则必有结点vs,它在序列中不止 出现一次,即必有结点序列vj…vs…vs…vk,在路中去 掉从vs到vs的这些边,仍是vj到vk的一条路,但此路比 原来的路边数要少,如此重复进行下去,必可得到一 条从vj到vk的不多于n-1条边的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二元关系
主要内容 有序对与笛卡儿积 二元关系的定义与表示法 关系的运算 关系的性质 关系的闭包 等价关系与划分 偏序关系
.
1
7.1 有序对与笛卡儿积
定义7.1 由两个元素 x 和 y,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的二元组 称为有序对,记作<x,y>. 有序对性质: (1) 有序性 <x,y><y,x> (当xy时) (2) <x,y>与<u,v>相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5
实例
例2 (1) 证明A=B,C=D AC=BD (2) AC = BD是否推出 A=B,C=D? 为什么?
解 (1) 任取<x,y> <x,y>AC
xAyC xByD <x,y>BD (2) 不一定.反例如下: A={1},B={2}, C = D = , 则AC = BD但是A B.
类似的还可以定义:
大于等于关系, 小于关系, 大于关系, 真包含关系等.
.
10
关系的表示
1. 关系矩阵
若A={x1, x2, …, xm},B={y1, y2, …, yn},R是从A到B的 关系,R的关系矩阵是布尔矩阵MR = [ rij ] mn, 其中
2. 关系图
rij = 1 < xi, yj> R.
<x,y>=<u,v> x=uy=v.
.
2
笛卡儿积
定义7.2 设A,B为集合,A与B的笛卡儿积记作AB,且 AB = {<x,y>| xAyB}.
例1 A={1,2,3}, B={a,b,c} AB ={<1,a>,<1,b>,<1,c>,<2,a>,<2,b>,<2,c>,<3,a>,<3,b>,<3,c>} BA ={<a,1>,<b,1>,<c,1>,<a,2>,<b,2>,<c,2>,<a,3>,<b,3>,<c,3>} A={}, B= P(A)A = {<,>, <{},>} P(A)B =
若A= {x1, x2, …, xm},R是从A上的关系,R的关系图是 GR=<A, R>, 其中A为结点集,R为边集. 如果<xi,xj>属于
关系R,在图中就有一条从 xi 到 xj 的有向边.
注意:
关系矩阵适合表示从A到B的关系或A上的关系(A,B为有 穷集)
关系图适合表示有穷集A上的关系
.
.
6
7.2 二元关系
定义7.3 如果一个集合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 集合非空, 且它的元素都是有序对 (2) 集合是空集 则称该集合为一个二元关系, 简称为关系,记作R. 如果<x,y>∈R, 可记作xRy;如果<x,y>R, 则记作x y
实例:R={<1,2>,<a,b>}, S={<1,2>,a,b}. R是二元关系, 当a, b不是有序对时,S不是二元关系 根据上面的记法,可以写1R2, aRb, a c等.
.
7
A到B的关系与A上的关系
定义7.4 设A,B为集合, A×B的任何子集所定义的二元关系叫做从A 到B的二元关系, 当A=B时则叫做A上的二元关系.
例3 A={0,1}, B={1,2,3}, 那么
R1={<0,2>}, R2=A×B, R3=, R4={<0,1>} R1, R2, R3, R4是从 A 到 B 的二元关系, R3 和 R4 也是A上的二元关系.
恒等关系 IA = {<x,x>| x∈A} 小于等于关系 LA = {<x,y>| x,y∈A∧x≤y}, A为实数子集 整除关系 DB = {<x,y>| x,y∈B∧x整除y}, A为非0整数子集 包含关系 R = {<x,y>| x,y∈A∧xy}, A是集合族.
.
9
实例
例如, A={1, 2}, 则 EA = {<1,1>,<1,2>,<2,1>,<2,2>} IA = {<1,1>,<2,2>}
例如 A = {1, 2, 3}, B={a, b}, 则 LA = {<1,1>,<1,2>,<1,3>,<2,2>,<2,3>,<3,3>} DA = {<1,1>,<1,2>,<1,3>,<2,2>,<3,3>}
例如 A = P(B) = {,{a},{b},{a,b}}, 则 A上的包含关系是 R = {<,>,<,{a}>,<,{b}>,<,{a,b}>,<{a},{a}>, <{a},{a,b}>,<{b},{b}>,<{b},{a,b}>,<{a,b},{a,b}>}
11
实例
例4 A={1,2,3,4}, R={<1,1>,<1,2>,<2,3>,<2,4>,<4,2>}, R的关系矩阵MR和关系图GR如下:
1 1 0 0
R
0 0
0 0
1 0
1
0
0
1
0
0
.
12
7.3 关系的运算
关系的基本运算 定义7.6 关系的定义域、值域与域分别定义为
domR = { x | y (<x,y>R) } ranR = { y | x (<x,y>R) } fldR = domR ranR
(4) 若 A 或 B 中有一个为空集,则 AB 就是空集. A = B =
(5) 若 |A| = m, |B| = n, 则 |AB| = mn
.
4
性质证明
证明 A(BC) = (AB)(AC)
证 任取<x,y> <x,y>∈A×(B∪C)
x∈A∧y∈B∪C x∈A∧(y∈B∨y∈C) (x∈A∧y∈B)∨(x∈A∧y∈C) <x,y>∈A×B∨<x,y>∈A×C <x,y>∈(A×B)∪(A×C) 所以有A×(B∪C) = (A×B)∪(A×C).
.
3
笛卡儿积的性质
(1) 不适合交换律 AB BA (AB, A, B)
(2) 不适合结合律 (AB)C A(BC) (A, B, C)
(3) 对于并或交运算满足分配律 A(BC) = (AB)(AC) (BC)A = (BA)(CA) A(BC) = (AB)(AC) (BC)A = (BA)(CA)
计数: |A|=n, |A×A|=n2, A×A的子集有个. 所以 A上有2 n 2
个不同的二元关系.
例如 |A| = 3, 则 A上有=512个不同的二元关系.
.
8
A上重要关系的实例
定义7.5 设 A 为集合, (1) 是A上的关系,称为空关系 (2) 全域关系 EA = {<x,y>| x∈A∧y∈A} = A×A
主要内容 有序对与笛卡儿积 二元关系的定义与表示法 关系的运算 关系的性质 关系的闭包 等价关系与划分 偏序关系
.
1
7.1 有序对与笛卡儿积
定义7.1 由两个元素 x 和 y,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的二元组 称为有序对,记作<x,y>. 有序对性质: (1) 有序性 <x,y><y,x> (当xy时) (2) <x,y>与<u,v>相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5
实例
例2 (1) 证明A=B,C=D AC=BD (2) AC = BD是否推出 A=B,C=D? 为什么?
解 (1) 任取<x,y> <x,y>AC
xAyC xByD <x,y>BD (2) 不一定.反例如下: A={1},B={2}, C = D = , 则AC = BD但是A B.
类似的还可以定义:
大于等于关系, 小于关系, 大于关系, 真包含关系等.
.
10
关系的表示
1. 关系矩阵
若A={x1, x2, …, xm},B={y1, y2, …, yn},R是从A到B的 关系,R的关系矩阵是布尔矩阵MR = [ rij ] mn, 其中
2. 关系图
rij = 1 < xi, yj> R.
<x,y>=<u,v> x=uy=v.
.
2
笛卡儿积
定义7.2 设A,B为集合,A与B的笛卡儿积记作AB,且 AB = {<x,y>| xAyB}.
例1 A={1,2,3}, B={a,b,c} AB ={<1,a>,<1,b>,<1,c>,<2,a>,<2,b>,<2,c>,<3,a>,<3,b>,<3,c>} BA ={<a,1>,<b,1>,<c,1>,<a,2>,<b,2>,<c,2>,<a,3>,<b,3>,<c,3>} A={}, B= P(A)A = {<,>, <{},>} P(A)B =
若A= {x1, x2, …, xm},R是从A上的关系,R的关系图是 GR=<A, R>, 其中A为结点集,R为边集. 如果<xi,xj>属于
关系R,在图中就有一条从 xi 到 xj 的有向边.
注意:
关系矩阵适合表示从A到B的关系或A上的关系(A,B为有 穷集)
关系图适合表示有穷集A上的关系
.
.
6
7.2 二元关系
定义7.3 如果一个集合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 集合非空, 且它的元素都是有序对 (2) 集合是空集 则称该集合为一个二元关系, 简称为关系,记作R. 如果<x,y>∈R, 可记作xRy;如果<x,y>R, 则记作x y
实例:R={<1,2>,<a,b>}, S={<1,2>,a,b}. R是二元关系, 当a, b不是有序对时,S不是二元关系 根据上面的记法,可以写1R2, aRb, a c等.
.
7
A到B的关系与A上的关系
定义7.4 设A,B为集合, A×B的任何子集所定义的二元关系叫做从A 到B的二元关系, 当A=B时则叫做A上的二元关系.
例3 A={0,1}, B={1,2,3}, 那么
R1={<0,2>}, R2=A×B, R3=, R4={<0,1>} R1, R2, R3, R4是从 A 到 B 的二元关系, R3 和 R4 也是A上的二元关系.
恒等关系 IA = {<x,x>| x∈A} 小于等于关系 LA = {<x,y>| x,y∈A∧x≤y}, A为实数子集 整除关系 DB = {<x,y>| x,y∈B∧x整除y}, A为非0整数子集 包含关系 R = {<x,y>| x,y∈A∧xy}, A是集合族.
.
9
实例
例如, A={1, 2}, 则 EA = {<1,1>,<1,2>,<2,1>,<2,2>} IA = {<1,1>,<2,2>}
例如 A = {1, 2, 3}, B={a, b}, 则 LA = {<1,1>,<1,2>,<1,3>,<2,2>,<2,3>,<3,3>} DA = {<1,1>,<1,2>,<1,3>,<2,2>,<3,3>}
例如 A = P(B) = {,{a},{b},{a,b}}, 则 A上的包含关系是 R = {<,>,<,{a}>,<,{b}>,<,{a,b}>,<{a},{a}>, <{a},{a,b}>,<{b},{b}>,<{b},{a,b}>,<{a,b},{a,b}>}
11
实例
例4 A={1,2,3,4}, R={<1,1>,<1,2>,<2,3>,<2,4>,<4,2>}, R的关系矩阵MR和关系图GR如下:
1 1 0 0
R
0 0
0 0
1 0
1
0
0
1
0
0
.
12
7.3 关系的运算
关系的基本运算 定义7.6 关系的定义域、值域与域分别定义为
domR = { x | y (<x,y>R) } ranR = { y | x (<x,y>R) } fldR = domR ranR
(4) 若 A 或 B 中有一个为空集,则 AB 就是空集. A = B =
(5) 若 |A| = m, |B| = n, 则 |AB| = mn
.
4
性质证明
证明 A(BC) = (AB)(AC)
证 任取<x,y> <x,y>∈A×(B∪C)
x∈A∧y∈B∪C x∈A∧(y∈B∨y∈C) (x∈A∧y∈B)∨(x∈A∧y∈C) <x,y>∈A×B∨<x,y>∈A×C <x,y>∈(A×B)∪(A×C) 所以有A×(B∪C) = (A×B)∪(A×C).
.
3
笛卡儿积的性质
(1) 不适合交换律 AB BA (AB, A, B)
(2) 不适合结合律 (AB)C A(BC) (A, B, C)
(3) 对于并或交运算满足分配律 A(BC) = (AB)(AC) (BC)A = (BA)(CA) A(BC) = (AB)(AC) (BC)A = (BA)(CA)
计数: |A|=n, |A×A|=n2, A×A的子集有个. 所以 A上有2 n 2
个不同的二元关系.
例如 |A| = 3, 则 A上有=512个不同的二元关系.
.
8
A上重要关系的实例
定义7.5 设 A 为集合, (1) 是A上的关系,称为空关系 (2) 全域关系 EA = {<x,y>| x∈A∧y∈A} =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