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疗效评估报告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头晕、眼花、视力模糊、耳
鸣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手臂无力、麻木等并发症。

针灸作为中医药传统疗法之一,
常常被用于治疗颈椎病。

本文旨在对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方法:
本次评估选取符合颈椎病疼痛诊断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针灸组和对照组。

其中,针灸组20例,应用电针法治疗颈椎病,对照组20例,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

两组
患者经过8次治疗后,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本次评估中,针灸组治愈率为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

同时,针灸组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0%。

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颈部疼痛程度显著降低,手臂无力、麻木等并发症也有所改善。

针灸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也较小。

本次评估结果表明,针灸对颈椎病疼痛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

针灸治疗不仅可以
缓解患者的症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由于评估样本较少,本次评估还需要更
多临床研究进行进一步验证。

完整项痹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完整项痹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完整项痹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摘要】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或颈部外伤导致颈椎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中医采用综合疗法进行诊疗,包括经络调理、草药治疗、针灸、推拿、膏方等。

本报告调查了10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诊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显示,中医诊疗方案在缓解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且疗效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

而且,中医诊疗方案的疗效并不受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长短的影响。

因此,中医诊疗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导言】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颈痛、肩背痛、头晕、颈部僵硬等症状。

传统的西医疗法主要是以物理治疗为主,如牵拉、按摩等,但其疗效并不理想。

而中医在颈椎病的治疗中,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理经络、草药治疗、针灸、推拿等方法来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症状。

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医诊疗方案在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10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诊疗方案进行治疗,每周2-3次,连续治疗3个月。

治疗前后,使用颈椎病评分量表(NIH-CPS)评估疼痛程度和功能改善。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结果】治疗3个月后,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颈椎功能明显改善。

其中,疼痛评分由治疗前的6.8±1.5减少至治疗后的2.3±0.8,功能改善评分由治疗前的4.7±1.2增加至治疗后的8.1±1.5(P<0.05)。

同时,治疗时间与疗效呈正相关,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P<0.05)。

【讨论】中医诊疗方案在颈椎病治疗中展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的治疗理念是“以整体观念看待身体、以调理功夫治疗病症”,通过调理经络、草药治疗、针灸、推拿等方法,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症状,缓解疼痛,提高颈椎功能。

此外,治疗时间也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

JOA颈痛评分

JOA颈痛评分

(JOA)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评分
患者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
上肢运动功能
不能持勺或持筷,无法自已上自已进食0
能持勺、但不能持筷 1
能持筷、但有困难、手不灵活 2
能持筷及从事一般家务劳动 3
基本正常 4
下肢运动功能
不能行走0
即使平地行走也需要支撑物 1
平地行走可不用要支撑物、但上下楼时需用2
平地或上下楼行走不需用支撑物、但下楼不灵活 3
基本正常 4
感觉功能
上肢感觉
有明显感觉障碍或疼痛0
轻度感觉障碍或麻木 1
基本正常2
下肢感觉
有明显感觉障碍或疼痛0
轻度感觉障碍或麻木 1
基本正常2
躯干感觉
有明显感觉障碍或疼痛0
轻度感觉障碍或麻木 1
基本正常2
膀胱功能
尿潴留1
高度排尿困难、排尿费力、失禁或淋漓 2
正常 3
注:术后改善率=(术后平分-术前评分)X100%(17-术前评分)。

最新颈椎病(神经根型)临床疗效总结分析

最新颈椎病(神经根型)临床疗效总结分析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一、基本情况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康复科自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进入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临床路径的病例共68例,完成路径62例,平均住院日19天。

主要治疗方法有:旋提手法、颈椎牵引、颈背部痛点针刀减张疗法、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颈部理疗。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完成路径的62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如下:1.旋提手法、辨证口服中药汤剂、颈部理疗者62例(应用率67.7%),说明这些治疗方法适应症较广泛,也是临床常用方法。

2.颈椎牵引者50例(应用率80.6%)。

此种治疗方法适用于颈椎椎间孔分离试验阴性者,分离试验阳性者应当禁用颈椎牵引。

椎间孔分离试验阳性者可能存在:(1)神经根水肿造成椎间孔内组织粘连,行椎间孔分离试验可能会出现粘连组织牵拉神经根,使症状加重。

(2)局部骨赘的挤压,可使得椎间孔分离试验加重骨赘对神经根的刺激或挤压。

3.针刀松解疗法5例(应用率8.1%),松解部位为颈背部压痛点,治疗次数1~2次。

此法适用于颈部棘突、肩胛骨区域(肩胛骨内上角、冈上窝、冈下窝、肩胛骨外侧缘)有表浅压痛点且有明显上肢串痛者。

此疗法并未贯穿整个疗程,因为:(1)有一定的安全性问题;(2)针刀刺入的深度较难掌握;(3)患者有惧怕心理,接受度不高。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一)总体疗效评价1.临床控制:10例(16.1%)。

2.显效:43例(69.4%)。

3.有效:6例(9.7%)。

4.无效:3例(4.8%)。

这62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疗效提示,该诊疗方案中的中医疗法可缓解或消除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上肢疼痛和麻木、并能改善颈椎活动,这与中医疗法改善气血循环、调整颈椎关节和松解粘连的作用有关。

(二)疗效分析1.缓解或消除疼痛和麻木症状(1)缓解或消除颈项部及上肢疼痛在完成路径的62例患者中,10例颈项部及上肢疼痛消失(16.1%),43例减轻(69.4%),这可能与手法起效迅速、中药汤剂和理疗作用持续有关,二者协同作用疗效更加显著。

综合治疗颈椎病患者3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综合治疗颈椎病患者3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综合治疗颈椎病患者3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治疗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共收集30例病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进行观察。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

疗效评价指标包括疼痛缓解程度、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提升。

结果显示综合治疗在短期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大多数患者疼痛得到缓解,功能有所改善。

但也有少数患者出现治疗反应不佳的情况。

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结论表明综合治疗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显著,建议未来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以验证本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综合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治疗方案,疗效评价,并发症,研究验证1. 引言1.1 综合治疗颈椎病患者3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给患者造成不良的身体和心理影响。

为了有效治疗颈椎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3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中医治疗等多种方法,旨在综合调理患者的身体状况,减轻颈椎病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对这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的收集与分组,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方法,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了疗效评价。

在本研究中,我们选取了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程度、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价,以了解综合治疗的效果。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数据,我们对疗效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

通过本研究的临床疗效分析,我们发现综合治疗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显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我们也认识到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来验证我们的结论,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和指导。

2. 正文2.1 临床资料收集与患者分组在此研究中,我们共收集了30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0岁至60岁之间,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

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就诊,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史长短,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

综合治疗颈椎病患者3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综合治疗颈椎病患者3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综合治疗颈椎病患者3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指因颈椎退行性病变、肌肉疲劳等引起的颈部疼痛、肩痛、头痛等症状。

近年来,综合治疗颈椎病的理念愈发重要,为了探讨综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本文分析了30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下面依次介绍。

一、病例资料30例颈椎病患者,年龄21至58岁,均以颈部疼痛、肩痛、头痛等为主要症状。

二、方法采用疼痛指数(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范围是0至10分,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的痛苦。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包括针灸、拔罐、按摩等)、功能锻炼、脊柱牵引等。

三、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患者颈部疼痛、肩痛、头痛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其中,10例患者VAS评分由治疗前的7-8分下降至治疗后的1-2分,表明明显的改善;16例患者VAS评分下降至3-5分,表示中等的改善;4例患者VAS评分下降至5-7分,表示轻微的改善。

治疗效果明显与治疗时间有关,一般需要至少4周的综合治疗方案才能显著改善症状。

四、治疗中的注意点在综合治疗颈椎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药物治疗应避免滥用止痛药和激素类药物,以免产生依赖性和副作用。

2.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物理治疗应由专业人员操作,选择合适的物理治疗方式,切勿盲目听从他人建议进行理疗。

4.脊柱牵引治疗需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应注意不要过度牵拉颈椎。

五、结论综合治疗颈椎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病例分析表明,综合治疗颈椎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治疗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注意治疗中的安全和适度,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和锻炼意识,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合治疗颈椎病患者3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综合治疗颈椎病患者3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综合治疗颈椎病患者3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背景: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颈部疼痛、肩背部不适和头
痛等。

综合治疗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综合治疗对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符合颈椎病患者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具体包括:颈部按摩、理疗、针灸、物理治疗、口服药物和定向运动治疗等。

治疗周期为4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病的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疗效等,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了治疗计划,治疗后颈椎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疼痛指数明显降低(P<0.01)。

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恢复,患者疾病阶段得到明显改善(P<0.01)。


有效率为90%,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综合治疗在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显著缓解疼痛和其他不适
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治疗中应该重视综合治疗的应用。

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报告

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报告

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报告一、研究背景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主要由于颈椎间盘、韧带、关节等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引起。

该病症可导致颈部疼痛、僵硬、手臂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评估和总结颈椎病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近一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病患者,共计200例。

2.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3. 疗效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颈椎病功能评分(NDI)进行评估。

四、治疗效果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疼痛和炎症,其中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肌肉松弛剂使用最为广泛。

VAS评分从治疗前的6.5分降至治疗后的3.2分,NDI评分从治疗前的38分降至治疗后的22分。

2. 物理治疗:包括热疗、电疗、按摩等,旨在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VAS评分从治疗前的7.0分降至治疗后的2.8分,NDI评分从治疗前的40分降至治疗后的18分。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颈椎病患者,如神经根或脊髓受压,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手术治疗后,VAS评分从治疗前的8.0分降至治疗后的1.5分,NDI评分从治疗前的55分降至治疗后的10分。

五、讨论1. 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对于轻度至中度颈椎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2. 手术治疗对于重度颈椎病患者或存在神经压迫的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六、结论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症状特点及个人偏好,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在处理重度颈椎病中显示出显著的优势。

七、建议1. 对于轻度至中度颈椎病患者,首选非手术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2. 对于重度颈椎病患者,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以避免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3.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疗效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僵硬、头痛、肩背部痛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颈椎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旨在评估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

一、方法1.1 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某医院门诊就诊的颈椎病患者共计100例。

1.2 医学分级:按照《中医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与疗效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针灸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

具体方法为针刺风池、肩井、风门、天柱、大椎等穴位,每次针灸20-30分钟。

1.4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并判断治疗疗效。

二、结果2.1 医学分级:100例患者中,轻度患者有48例,中度患者有40例,重度患者有12例。

指标治疗前治疗后差异疗效评定颈椎病疼痛评分7.9±2.7 3.2±1.6 4.7±2.3显效(96例)生活质量评分50.8±9.373.2±8.222.4±6.1显效(96例)2.3 疗效评价:本次针灸治疗显效率为96%。

三、讨论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颈椎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针刺穴位可以改善局部气血循环,减轻颈部肌肉的痉挛和疼痛,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在本次治疗中,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显效率达到96%,说明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疗效显著。

同时,针灸治疗也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等优势,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针灸治疗颈椎病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四、结论。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应用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应用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康复科治疗的60例颈椎病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物理疗法,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颈椎功能改善情况、疼痛缓解情况。

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观察组远期治疗有效率为83.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P<0.05);观察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的NPQ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的MPQ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显著,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较好,能有效改善颈部功能活动,减轻疼痛,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颈椎病疼痛;针灸;临床疗效颈椎病是临床高发的骨科疾病,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发展。

颈部疼痛是颈椎病的最常见主诉之一,在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尤为高发,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躯体痛苦。

本病治疗临床多采用保守治疗,针灸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其镇痛效果已获得临床肯定。

针灸通过针刺外梢粗神经纤维,产生酸麻肿胀等感觉,这些感觉信号传导到脊髓,能够唤醒和激活机体镇痛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疼痛的效果。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康复科治疗的60例颈椎病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3.8±10.6)岁,病程1~3个月;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2.5±11.2)岁,病程1~2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经X线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视觉模拟评分(VAS)均在3分以上,主诉均有颈项疼痛;其中,颈型颈椎病3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1例;排除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病无疼痛者、有颈部外伤史、神经功能缺损、系统性骨或关节疾病;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颈椎病类型、疼痛程度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摘要】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其临床疗效一直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评估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效果。

在探讨了针灸治疗的机制和方法后,我们设计了一项临床疗效评估,通过对病人的治疗过程进行观察和数据收集,最终得出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

对于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我们总结了其积极的作用,并展望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对于提高针灸治疗在颈椎病疼痛中的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临床疗效评估、机制、方法、设计、结果、讨论、总结、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

颈椎病一般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理疗和手术治疗等,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存在副作用或者并发症的风险。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是否确切有效,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本研究旨在评估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系统评价针灸对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的改善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依据的治疗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机制和具体方法,进一步了解其对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潜在作用机制,从而为针灸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通过对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为该治疗方法在临床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其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3 研究意义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神经根痛、脑血管疾病等。

通过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不仅可以缓解疼痛症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提高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针灸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医学疗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其治疗机制主要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恢复阳气,疏通经络,达到治病的目的。

在治疗颈椎病的过程中,针灸可以舒筋活络,舒缓痉挛,减轻疼痛,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对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疗效进行了评估。

一项对80例颈椎病疼痛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针灸治疗组的疼痛程度、颈功能障碍指数和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

另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研究也发现,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疗效优于传统西医药物治疗。

在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实践中,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选择适当的针刺穴位、针刺方法和操作技巧。

常用的针刺穴位包括足三里穴、肩井穴、颈五穴等。

针刺方法主要有濕法、干法、电针法等。

干法针刺是将针头直接插入皮肤和肌肉组织,刺入穴位后不灌入任何药物;湿法针刺是将针刺入皮肤后注射草药汁液;电针法是通过电刺激来调节人体气血运行。

操作技巧包括扎刺、提插、擒纵、旋转等。

1. 观察疼痛程度:通过病人自觉疼痛程度的评估问卷,如疼痛强度量表(VAS)等,来评估治疗前后疼痛的减轻程度。

2. 评估颈功能障碍指数:通过颈功能障碍指数(NDI)等评估问卷,评估颈椎病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程度。

3. 评估生活质量:通过生活质量评分问卷,如医学结果研究SF-36评分等,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通过对以上评估指标的测定,可以客观地评估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颈椎病的病情复杂多变,治疗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治疗过程中的合并症等。

在进行临床疗效评估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减少评估结果的误差。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评估疼痛程度、颈功能障碍指数和生活质量等指标,可以客观地评估治疗效果。

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明确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疗效和适应症,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颈椎疼痛、颈部僵硬、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旨在评估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和平衡患者的气血运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促进神经系统的康复。

针灸的治疗原理是刺激穴位,通过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在治疗颈椎病的过程中,常用的穴位包括风池、肩井、天柱等,针灸方法主要是选用适当的针灸手法,如扎、转、按插等,结合调理基本功进行治疗。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较好。

李某等(2015)通过对92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在治疗后的第3天和第7天,患者颈椎疼痛感明显减轻,且颈部活动度明显增加。

高某等(2018)也对10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治疗后的第1个月和第3个月,患者的颈椎病疼痛明显改善,体力活动能力明显增加。

研究还发现,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张某等(2016)对6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在治疗后的第2个月和第4个月,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也有一些研究认为,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疗效欠稳定,疗程短时效果好,但长期随访后症状可能会复发。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临床疗效,在缓解患者的颈椎疼痛、增加颈部活动度以及改善心理状态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疗效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之一就是颈椎痛。

针灸是一种中医疗法,被广泛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临床上一直存在一种观点认为针灸可以显著缓解颈椎病疼痛,但其疗效并未被充分评估。

本文将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本研究选取了颈椎病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

针灸组接受针灸治疗,而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以评估针灸治疗的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针灸组的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降低,而对照组的疼痛程度没有明显变化。

通过统计学分析,可以得出针灸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这表明针灸治疗在缓解颈椎病疼痛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还有其他的治疗效果。

研究发现,针灸组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针灸治疗还可以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和活动能力,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

针灸治疗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通过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和颈椎功能,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针灸治疗颈椎病疼痛的疗效。

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评价

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评价

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评价发布时间:2022-12-20T02:34:04.804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1期作者:文毅[导读] 目的:分析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文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星湖门诊,530022)【摘要】目的:分析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1年6月的6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推拿治疗,对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颈椎生理曲度C值改善情况、疼痛情况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颈椎生理曲度C值、疼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生理曲度C值、疼痛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推拿治疗颈椎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总体疗效,促进颈椎生理曲度C值、疼痛评分改善。

【关键词】推拿;颈椎病;效果颈椎病主要是因为颈部椎间盘的后方逐渐突起,一般情况下,颈椎病患者往往合并增生和肥大,从而对病人的神经根产生了压迫,会引发肩颈处疼痛、肢体沉重乏力、颈椎旁肌肉压痛等症状反应,对于人类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1]。

由于颈椎病的发病位置处于肩颈处,因此导致了病人的身体活动机能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需积极治疗。

中医治疗颈椎病历时悠久,治疗方式众多,独具特色,推拿便是典型的治疗方法[2]。

为此,本文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1年6月的60例颈椎病患者,对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1年6月的60例颈椎病患者,患者均对本次治疗知情了解,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感染、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恶性肿瘤者。

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49.41±10.17)岁,病程1年-4年,平均病程(2.51±0.76)年,其中有13例神经根型,4例交感神经型,10例椎动脉型,另外3例为混合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49.37±10.22)岁,病程1年-5年,平均病程(2.63±0.81)年,其中有14例神经根型,5例交感神经型,9例椎动脉型,另外2例为混合型,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病程、颈椎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针灸治疗颈椎病180例远期疗效系统评价 (2)

针灸治疗颈椎病180例远期疗效系统评价 (2)

针灸治疗颈椎病180例远期疗效系统评价目的:探究针灸治疗颈椎病的远期疗效,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比较χ2= 8.0550(p= 0.0045);上肢麻木疼痛比较t=4.9870(p=0.0000);肩颈部不适比较t=4.4124(p=0.0000);感觉比较t=14.9496(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灸治疗颈椎病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针灸;颈椎病;疗效评价颈椎病是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常见且多发,发病原因多为长期慢性劳累或是急性外伤引发。

颈椎病近年在我国的发病趋势逐渐年轻化,且发病率也日渐上升。

该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眩晕、恶心、呕吐、头痛、肩颈不适、上肢麻木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影响较大。

临床上对颈椎病的治疗方式各不相同,疗效也是参差不齐[1]。

我院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的180例颈椎病患者行针灸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

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58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47.3±3.1)岁,病程0.5月~4年,平均病程(1.3±0.5)年;观察组男性37例,女性53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9.5±2.9)岁,病程0.8月~5年,平均病程(1.7±0.6)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均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

中医临床诊疗路径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评价

中医临床诊疗路径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评价

中医临床诊疗路径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评价标签:颈椎病;中医临床诊疗路径;临床疗效;影响因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已成为一种临床常见病。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

本科按照全国重点专科专家协作组制定的临床路径,根据辨证施术、因症施法的原则,2009年2月-2011年8月期间共收治颈椎病患者217例,从中随机抽取符合协作组诊疗路径要求的出院患者106例进行电话回访,对该路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对可能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次回访的106例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59例,男女比例为0.8∶1.0;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49.9岁,其中40~50岁41例(38.7%),>50~60岁23例(21.7%),>60岁24例(22.6%);病程最短1 d,最长27年,其中0.05),见表1~表4。

4 讨论颈椎病属中医学“项强”、“眩晕”等范畴,其病位主要在颈、肩、臂。

《素问·痹论篇》中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论述;《伤科补要》曰:“感冒风寒,以患失颈,头不能转。

”说明风寒湿邪是颈椎病的诱发因素。

当风寒湿邪侵袭颈肩部时则经脉不利、阳气受损、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出现颈项强痛、肩臂麻木、活动不利、眩晕等症状;若病程日久累及肝肾,气血不足,则出现疼痛,所谓不荣则痛。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颈椎病,大多数患者愿意接受保守治疗,并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2]。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运用全国颈椎病协作组诊疗路径,通过辨证施予针灸、推拿、牵引、中频、中药溻渍多种疗法,针对不同病因不同层次进行施治,起到了取长补短的效果。

颈项部是督脉、手足少阳及足太阳经循行的部位。

《灵枢·本脏》曰:“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故取颈肩部的风池、肩井、天宗、肩外俞等为主穴,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又根据“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原则,循经选取上肢经络上的穴位以缓解颈肩部及上肢的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病疗效评估报告
附:xx年度颈椎病疗效评估报告
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源自于xx年1月-12月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骨伤科门诊及住院颈椎病患者213例。

其中,男性121例,女性92例,平均年龄45.53±13.36岁,平均病程
3.20±0.58年。

1.1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进行诊断。

1.2纳入标准①颈椎X片,MRI提示颈椎病患者;②中医辨证属风寒袭络.气虚寒凝,痰湿阻络型,肝肾不足型证者;③年龄30~65岁;④病程<5年者。

1.3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合并颈椎管狭窄症,肩周炎患者;③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⑤过敏体质或已知对本品及对照药的成分过敏者;⑥需同时应用可能影响药品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药物者;⑦研究中认为有任何不适宜入选的情况。

1.4观察终点症候学观察是评价颈椎病治疗方法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研究确定以颈肩痛,头晕,上肢麻木无力为观察终点,结合自然病程,考虑观察周期为8周。

2.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采用自身前后历史对照设计,213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颈椎病患者均接受专科综合治疗方案。

干预8周。

2.2 分组给药
2.2.
1.风寒袭络.气虚寒凝证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本院协定处方)。

药物组成:羌活6克.独活6克.藁本3克.防风3克.炙甘草3克.川芎3克.蔓荆子2克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15~30日1个疗程。

2.2.2. 痰湿阻络证方药:温胆汤(本院协定处方)。

药物组成:竹茹12g,枳实6g,半夏6g,桔红6g,甘草3g,生姜6g,茯苓10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15~30日1个疗程。

2.2.
3. 肝肾不足证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本院协定处方)。

药物组成:熟地24克,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丹皮9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15~30日1个疗程。

2.3观察指标
2.3.1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

2.3.2主要效应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即颈肩痛.头晕.上肢麻痛.上肢肌力等症状积分变化,舌脉不予统计。

表1 表1 中医证候积分半定量标准症状无轻中重颈肩疼痛 0分:无症状3分:隐痛,持续时间每天<4小时不需服药6分:疼痛时间较长,每天≥4小时偶需服药9分:反复发作,疼痛剧烈需服药才能缓解头晕 0分:无症状3分:可忍受,偶尔发作,发作时间短6分:明显,头晕频繁发作,发作时间长9分:无法起床活动,头晕持续发作上肢麻痛 0分:无症状3分:可忍受,不影响工作日常生活6分:明显,影响工作日常生活,尚可忍受9分:坐卧不宁,严重影响工作日常生活上肢肌力下降 0分:无症状1分:偶觉乏力2分:自觉乏力,但查体不明显3分:上抬困难,查体肌力明显下降
2.3.3次要效应指标:治疗前.后进行颈椎X线.MRI平扫检查,以观察病变。

表2。

表2颈椎X线.MRI平扫下表现疾病/分期轻中重颈椎病X线下骨质增生少,颈椎曲度正常,MRI显示颈椎椎间盘中央或旁侧轻微突出,外层纤维环及后纵韧带完整。

X 线下骨质增生较多,颈椎曲度变直,MRI显示颈椎间盘中央或旁侧突出,外层纤维环破裂,但后纵韧带完整。

X 线下颈椎广泛骨质增生,颈椎曲度呈反张畸形,MRI显示颈椎间盘中央或旁侧突出,外层纤维环及后纵韧带破裂,髓核游离
2.4疗效评价采用中医症候积分及颈椎X线.MRI平扫下表现指标疗效判定标准
2.4.1基于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判定疗效①完全缓解: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消失或基本消失;②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次症改善程度达二级以上;③好转:临床主要症状改善达一级以上;④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2.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
3.0 FOR Windows 软件分析包。

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的均衡性分析:计数指标(如主要症状积分)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等级资料秩和检验;计量指标用均数±标准差 ()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

3.研究结果
3.1 总体疗效判定药物干预8周后,临床完全缓解91例,显效82例,好转2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92.96%。

3.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表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组别 n 颈肩疼痛头晕上肢麻痛上肢肌力下降治疗前213
8.15±
1.32
7.59±0.96
8.26±0.51
5.28±
1.32 治疗后213
2.12±0.59*
2.37±0.84
2.23±0.79*
1.93±0.68 注: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比较,P<0.05 表4治疗前.后颈椎X线.MRI平扫下表现情况组别 n 轻中重治疗前213869433 治疗后2131187025 注:经秩和检验,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