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的一般性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脂一般知识

一、油脂的分类

按照来源的不同,油脂可分为四大类:水产油脂:如鱼油、鱼肝油等;陆地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等;乳脂:如牛乳、羊乳等;植物油脂:是种类最多、产量最大、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一类,常见的品种有芝麻油、花生油、豆油、菜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棉籽油等。

二、植物油脂的分类

1、根据加工精度的不同,植物油可分为原油、四级油、三级油、二级油、一级油等由低到高五个等级:

原油―――俗称毛油,未经任何处理的不能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

成品油――-毛油经处理符合国家成品油质量指标和卫生要求的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脂。植物油等级是根据其精炼程度来区分的,一般是从色泽、透明度、气滋味、酸值、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280℃加热试验、溶剂残留等理化指标来判断,并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全精炼的油(一级、二级)经过脱水、脱酸、脱色、脱胶、脱臭、脱溶,水杂小,色泽浅,无味,酸价、过氧化值较低,无溶剂残留,烟点高;半精炼油(三、四级)经过脱溶、脱酸、脱胶处理,色泽较深,加热后油烟大,有些四级油透明度较差。植物油精炼程度四级最低,一级最高,都符合国家直接食用标准。

2、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植物油可分为浸出油和压榨油两种:

浸出油―――油料经浸出工艺制取的油。油料预处理后直接(或压榨后)与有机溶剂充分结合,提取制成成品油,是国际上通用的加工方法,优点是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缺点是有溶剂残留,但经过全精炼以后,基本上可以完全去除溶剂残留,降低水杂、色泽,提高透明度、烟点,常用于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油脂工业使用的抽提溶剂,是国家专为油料加工生产的专用溶剂,与那些普通汽油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只要成品油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都是优质、安全的,可放心食用。

压榨油―――油料经直接压榨制取的油。采用纯物理压榨方式,是我国传统加工方法,优点是安全,产品污染少,且营养成分不易受破坏,保持油脂中原有的气味,能保留油脂中的一些微量成分,缺点是出油率低,成本高并且较难去除黄曲霉毒素残留,常用于花生油、芝麻油等。另外,芝麻香油根据压榨工艺不同又分为小磨水代香油和机制香油。

3、根据油料来源不同,植物油可分为转基因油和非转基因油两种:

转基因油―――用转基因油料制取的油。

三、植物油的基本特性

我们所见的植物油在常温状态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一般都呈液体状态(棕榈油除外),尤其是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因此,在生产中发现油中漂浮有固体颗粒,就应该引起注意,要认真检查,确认是否混入了杂质;在低温下,油脂会出现凝固现象,如花生油在10℃以下会出现半凝固现象;棉籽油在7℃会出现凝固分层,这都是油脂的固有特性。但一级植物油国家标准要求在0℃下5.5个小时保持澄清透明。

2、与水不能相互溶解。油和水是两种极性不同的物质,在常温状态下,这两种物质不能相互溶解。在当混有水的油往热锅里倒时,会发生向外溅油或溢锅等现象。

3、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油脂的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油脂密度。在常温状态下水的密度要接近1.0g/ml,而油脂的密度一般在0.91—0.93g/ml之间,这说明油比水要轻。所以油里掺进水时,静置一段时间后,水一般都沉在底部。

4、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油脂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呈反比变化,温度升高,密度降低,反之,密度升高。

四、植物油营养成分简介:

植物油主要成分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并含有磷脂、甾醇、维生

素等,食用油脂作为人类的主要副食品,除烹调时起导热作用外,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供给人体的热量,并能帮助人体对钙、磷、维生素的吸收。

2. 供给人体的必需脂肪酸。植物油脂中所含的亚油酸、亚麻酸和微量的花生四烯酸都是必需脂肪酸。

3. 供给油溶性维生素,并作为油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媒介。

4. 赋予食物特有的风味,增进人们的食欲。

五、油脂常用理化指标项目

1、色泽——油脂本身带有的颜色。植物油料籽粒内含有叶黄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棉酚等色素,在制油过程中溶于油脂而使其呈现不同的颜色。国家标准中对各类、各种、各等级植物油的色泽,用罗维朋比色计进行测定,并制定了相应指标。测定油脂色泽,可以大致了解油脂的纯净度,加工工艺和精炼程度以及判断是否变质。

2、气味、滋味——油脂本身具有的独特的气味和滋味。取少量的试样注入烧杯中,加温至50℃,用玻璃棒边搅拌边嗅气味,同时尝辨滋味。凡具有该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为合格。

3、透明度——油脂可透过光线的程度.

4、水分及挥发物——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油脂中所含的微量水分和挥发物。当油脂中水分含量过多时,将有利于解脂酶的活动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使油脂的水解作用大大加速脂肪酸的游离,增加过氧化物的生成会显著的降低油脂的品质,严重时油脂酸败变质,从而影响油脂的品质和储存稳定性。

5、不溶性杂质——油脂中不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的物质,是稳定油脂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志之一。杂质含量大时,不仅降低油脂品质,而且能加速油脂品质变化。

6、酸值——是指中和l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油脂的酸值是评定油脂品质的主要指标,超过3.0mgKOH/g油时,不能直接供应市场。

7、过氧化值――以1kg油脂中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过氧化值表示油脂自动氧化初期形成的一级反应产物—过氧化物的数量,是评价油脂氧化程度使用的指标。油脂的酸败分水解酸败和氧化酸败两种。水解酸败是指油脂在水和解酯酶存在下,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的变化;氧化酸败是指油脂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分解成醛、酮、醇、酸的作用。这些酸败产物常具有特殊的臭气和发苦的滋味,以至影响了油脂的感官性质,酸败严重的油脂则不能食用。而水解酸败如果产生的是低级脂肪酸,很可能直接影响油脂的气味,同时,水解产物的氧化,将更快的改变油脂的新鲜正常的滋味和气味。

8、加热试验――是指油样加热到280℃时,观察有无析出物和油色变化情况。一般将油样在16-18分钟内使之温度升至280℃,趁热观察析出物多少及油色深浅情况。它是检定磷脂含量的一种简易方法。油脂中磷含量多时,经过加热后会产生絮状沉淀物,同时,油脂酸败时,油色则变深或变黑。

9、含皂量――经过碱炼后油脂中皂化物的含量(以油酸纳计)。

10、烟点――在避免通风并备有特殊照明的试验装备中,油样加热至开始连续发蓝烟时的温度。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甘油一酸酯、不皂化物等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物质比甘油酯易挥发,都可使烟点降低,因此,烟点可用作植物油精炼程度的指标。一般油脂的烟点在经长期存放后,可降至30-40度。

11、冷冻试验――油样至于0℃恒温条件下,保持一定的时间,观察澄清度。一般一级油保持0℃放置5.5小时以上。

12、浸出溶剂残留量――是指一公斤油脂中所残留溶剂的毫克数。浸出工艺生产的食用油虽经高温脱溶,但仍有少量溶剂残留在油品中,因浸出溶剂(通常称六号溶剂)是一个以麻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