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的生物防治.ppt
初中生物病毒与传染病的防治
公共卫生体系的定义与作用
公共卫生体系定义:指由政府、公共卫生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构 成的,旨在维护和促进全民健康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公共卫生体系的作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监测和评估 公共卫生状况;提供基本医疗和医疗服务;促进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 保障食品、饮用水和环境安全等。
公共卫生体系的构成与运行机制
公共卫生体系在防治传染病中的作用
监测与预警:及时发现并应对传染病疫情 应急响应:快速采取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传染病防治的认识和意识 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传染病威胁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初中生物病毒与传染病的
防治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病毒的特性
传染病的发生机制 病毒与传染病的关系
生物安全与防护 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病毒的特性
病毒的结构
核酸: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 蛋白质:病毒的壳蛋白,包围在核酸周围,构成病毒的衣壳 脂质膜:某些病毒在核衣壳外还有一层膜,即脂质膜 刺突:病毒的表面突起,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帮助病毒入侵细胞
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减少病毒传播途径
预防传染病扩散
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保障人民健康安全
防疫措施的实施
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确 保实验室、医疗机构的生物安 全
推广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 力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及时发 现并控制疫情的传播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 病毒的传播
疫苗接种的必要性
预防传染病:疫 苗可以刺激人体 免疫系统,产生 针对特定病原体 的抗体,从而预 防传染病的发生。
抗病毒药物PPT课件
腹股沟淋巴肿大
繁殖障碍
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
猪圆环病毒病的危害性
猪圆环病毒病已成为21世纪世界养猪业 的一大难题,PCV2感染及其所引起的疾 病在世界上20余个国家均有报道,已成 为全球性的一大疾病
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 PRRS)之后又一免疫抑制性疾病
养猪业的经济损失 仔培猪的高死亡率,>5%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
存在的问题
• 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
• 没有有效的药物
• PCV2对常规消毒剂抵抗力很强 • 难于从猪场清除,会在较长的时
间内困扰养猪生产
四条金原则
• 原则1 减少猪只间的接触Limit pig-to-pig contact. 病毒在猪场内通过猪与猪之间的接触传播流行, 减少猪只之间的接触有助于三病的控制。特别 注意的是,猪只之间的接触也通过间接的方式如 注射针头、外科器材、粪便和人员。在同圈或 较大的小群中易发生扩散。
影响猪只生长发育、饲料报酬增加
母猪繁殖障碍,流产率和产死胎率增 高
药物费用增加
免疫抑制 PCV2感染猪群的健康水平下降
猪群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
易继发或合并发生其他细菌性或病毒 性疾病。
PCV2的免疫抑制特性
PCV2感染猪的淋巴细胞缺失,循环B细胞和 T细胞的数量下降,淋巴器官中的T、B淋巴 细胞数量减少 淋巴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 外周血和淋巴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 数量升高 抗原递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和并趾状细胞含 有大量的PCV2核酸 PCV2感染可以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发病 或感染猪至少存在短暂的不能激发有效的免 疫应答现象
避免饲喂发霉变质或含有真菌毒素的饲料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
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 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为主要
临床特征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
注意卫生。 粘液便或脓血便,尽快就诊。 夏秋季不明原因的急骤高热,伴抽痉或昏迷,
应及时就诊。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
1、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 3、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 4、冬春季为多,全年均可发 生。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麻疹表现
1.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腔内出现 白点(柯氏白斑);
2.3-7天后出现斑丘疹,由面部到全身,维 持4-7天,也可长达3个星期,遗留脱屑。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流感
he flu virus
M 2 protein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
P harm aceu ticals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
Neuram inidase
M 1 Protein Viral R NA Haem agglutinin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手足口病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手足口病
2.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保持通风; ➢玩具、餐具等物品清洁消毒; ➢正确洗手的习惯; ➢每日进行晨检; ➢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林小芹主治医师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病毒生物防治简介
通过感染试验方法鉴别病毒的存在,比如接 种后能引起健虫发生同样疾病。
电子显微镜观察:
通常包括超薄切片技术、负染色技术和投 影技术等。
血清学方法 :
该法可确定各个分离株的亲缘关系,鉴别 用一般方法难以区分的病毒。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鉴定:
利用病毒的蛋白和核酸进行分子生物学方面 的鉴定。
4℃冰箱备用。
主要病毒杀虫剂生产实例有:
1、核多角体病毒杀虫剂 2、颗粒体病毒杀虫剂
核多角体病毒杀虫剂
目前,核型多角体病毒是应用最广泛的 昆虫病毒。在中国已进入大田试验的生产 示范的核多角体病毒杀虫剂有:棉铃虫 NPV、斜纹夜蛾NPV、油桐尺蠖NPV、茶黄 毒蛾NPV、舞毒蛾NPV、美国白蛾NPV、杨 尺蠖NPV、甘蓝夜蛾NPV等。
4 应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的状况
较早应பைடு நூலகம்于森林害虫膜翅目叶蜂类的防治,如 欧洲云杉叶蜂、欧洲松叶蜂、斯氏松叶蜂等, 在林区应用NPV等可获得较为持久的防治效果。
在鳞翅目森林害虫中,利用病毒防治有效的实 例也不少。如舞毒蛾,天幕毛虫、松毒蛾、松 带蛾等林木害虫。
目前大约已有50余种昆虫病毒进行过大田防治 试验。
病毒生物防治简介
1 前沿:
昆虫病毒是引起昆虫致病和死亡的重 要病原体。最早关于昆虫病毒的记载是 中国,在1149年出版的《农书》中,就 记载有家蚕的“高节”“脚肿”病,这 就是现在所称的核型多角体病毒病。
到1986年前为止: 国内外已从约1100种昆虫、螨类中分出
约1690种病毒 我国已从约7目26属190种昆虫中分离出
3 生物防治中病毒的生产
病毒为专性寄生病原,至今尚未研究 出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只能在活细胞 中增殖。因此,目前国内外应用于害虫防 治的昆虫病毒制剂主要是通过活虫体增殖 和细胞培养法繁殖。
有害生物防治PPT课件ppt
定义: 有害生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人 类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存产生危害的生物; 是由数量多而导致圈养动物和栽培作物、花 卉、苗木受到重大损害的生物。狭义上仅指 动物,广义上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乃至 病毒。
-
1
有害生物的种类:
有害生物包括危害植物的各种害虫、 有害动物(蜗牛、螨类等)、病原微 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病毒、类 病毒、立克次体、类菌质体、线虫) 和寄生性种子植物(菟丝子、槲寄生、 桑寄生、列当)等。田间杂草因具有 对栽培植物的侵害性,往往也包括在 内。
-
2
分类:
• 根据其危害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
一、可以传播疾病的有害生物,也称病媒生物
(Vector),如蚊、蝇、蚤、鼠、蜚蠊(蟑螂)、蜱、
螨、蠓等。
•
二、由境外传入的非本地(或一定自然区域内)的
原有生物,可能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动物、植物、
微生物及病毒等,如红火蚁、松材线虫、豚草、水葫芦
等。
蜂(赤眼蜂、姬蜂、茧蜂)寄生蝇类。
-
9
2.昆虫病原微生物的利用
• 细菌:如Bt; • 真菌:如虫霉、白僵菌、绿僵菌等; • 病毒:如核形多角病毒; • 其他:线虫、立克次体类等。
-
10
• 真菌:真菌是通过昆虫体壁进入虫体的,也可通过消化道侵染。当真菌孢子或菌丝接 触虫体后,一般在体壁上发芽而穿入体内,在体内发生很多菌丝,贯穿入各个组织而 引起昆虫死亡。当虫体感染真菌后,常出现食欲减退,身体萎靡,皮肤失常等现象, 死于真菌病的昆虫,其身体往往坚硬,体表有白色、绿色、黄色等不同色泽的霉状物, 故有“硬化病”之称。目前生产上应用常用的病原真菌有球孢白僵菌等(属半知菌 类),可防治玉米螟、松毛虫等200多种害虫。它的分升孢子寿命很长,可以制成干粉 长期保存,便于工业化生产和田间使用。
常见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微生物 农药、植物源农药等,防 治病虫害。
生态位调节
通过调节生态位,避免病 虫害的大量繁殖。
物理防治
灯光诱杀
利用昆虫的趋光性,使用灯光 诱杀病虫害。
色彩诱杀
使用不同颜色的粘虫板,诱杀病虫 害。
人工捕捉
对于个体较大的病虫害,可采用人 工捕捉的方法。
化学防治
药剂选择
根据病虫害种类选择合适 的化学药剂。
苹果树
01
防治蚜虫、叶螨、金纹细蛾等害虫,以及炭疽病、轮纹病、腐
烂病等病害。
梨树
02
防治蚜虫、叶螨、梨木虱等害虫,以及黑星病、锈病、炭疽病
等病害。
柑橘树
03
防治蚜虫、红蜘蛛、橘小实蝇等害虫,以及疮痂病、炭疽病等
病害。
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
水稻
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病虫害。
小麦
防治蚜虫、赤霉病、锈病等病虫害。
玉米
防治玉米螟、蚜虫、大小斑病等病虫害。
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
棉花
防治棉铃虫、蚜虫、红蜘蛛等害虫,以及立枯病、炭疽病等病害 。
油菜
防治蚜虫、菜青虫、潜叶蝇等害虫,以及菌核病等病害。
烟草
防治蚜虫、烟青虫、花叶病毒等病虫害。
05
未来病虫害趋势及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病虫害的影响
01
气候变化导致病虫害繁殖速度加快
症状识别
线虫病害通常会导致植物出现生长缓慢、叶片黄化、根系发育不良等症状。
防治方法
使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定期喷洒化学药剂等。
昆虫病害
症状识别
昆虫病害通常会导致植物出现啃食、刺吸、产卵等症状,如 蚜虫病、蝗虫病等。
诺如病毒防治知识PPT课件
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等易 感染部位。
注意个人清洁,勤洗澡、勤换 衣。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 遮掩口鼻。
食品安全与饮用水卫生
01
不吃生冷食品和未 煮熟煮透的食物, 尤其是贝类海鲜等 高风险食品。
02
饮用水要煮沸,不 喝生水。
03
水果和蔬菜食用前 应认真清洗,牡蛎 和其他贝类海产品 应深度加工后食用 。
诺如病毒护理要点
隔离与消毒
对患者进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同 时,对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等进行 及时消毒处理。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持 续高热、脱水等症状,应注意饮食调整,以 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 。
诺如病毒并发症处理
脱水
对于轻度脱水患者,可给予口服 补液盐进行纠正;对于重度脱水 患者,应立即就医,可能需要静
根据疫苗种类和不同年龄段,接种程序有所不同。一般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剂 次,间隔一定时间;减毒活疫苗则只需接种一剂次。
诺如病毒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接种前注意事项
01
了解疫苗种类、接种程序及禁忌症,确保身体健康状况适合接
种。
接种时注意事项
02
遵守接种现场秩序,配合医护人员操作,确保接种过程安全顺
利。
接种后注意事项
04
定期对餐具进行消 毒,可采用煮沸或 化学消毒法。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
01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 内空气流通。
02
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消 毒,特别是卫生间、门 把手等高频接触区域。
03
疫情高发期,避免前往 人群密集场所,如必须 前往,应佩戴口罩。
04
如有疑似症状,及时就 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 接触史。
生物防治
1.生物防治概念a)防治对象: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寄生性种子植物、螨类、鸟类、兽类等b)如何防治:传统上化学防治是主要手段,但污染环境,利用生物因子防治病、虫、草、害。
2.生物防治学概念a)研究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机理和方法的科学3.教学大纲(Course Outline)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 (4学时)第二章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The principle of Biocontrol (2学时)第三章土传病害生物防治Biocontrol of Soil borne diseases(10学时)第四章叶部病害与产后病害生物防治Biocontrol of Foliar and Post harvest Diseases (4学时)第五章植物害虫的天敌Natural enemy of plant pest insects(4学时)第六章昆虫病原生物Entomopathogenic organisms (6 学时)第七章杂草和鼠害生物防治Biocontrol of weed and rat(4 学时)4.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植物有害生物与防治1.Plant Pest and Control5.有害生物(Plant Pest)是指那些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及其相关产品,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生物。
6.病、虫、草、鼠害是重点。
a)发生主要种类:1600余种病虫害(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s pests )i.528 蔬菜病害(vegetable diseases)第一节60%真菌病害(Fungal diseases)第二节20%病毒病害(virus disease)第三节8%细菌病害(bacterial diseases)第四节12线虫病害(nematode )ii.196 蔬菜虫害(vegetable insect pests)7.鼠害8.农作物病虫害危害:作物产量损失(Crop loss):一般为7% ( in general),严重发生导致25%损失( in heavily infected fields)或绝收产量降低9.水稻虫害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为主,发生面积10.5亿亩次;病害以为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病毒病为主,发生面积4.7亿亩。
艾滋病生物安全防范PPT课件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 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艾滋病的症状与影响
总结词
了解艾滋病的症状和其对人体的影响 ,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
详细描述
艾滋病的症状包括持续发热、盗汗、 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等,随着病情 发展,免疫系统受损,可能导致各种 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艾滋病的预防与治疗
总结词
预防和治疗艾滋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宣传教育、提高检测率、提供治疗 和关怀等。
详细描述
预防艾滋病的关键在于避免高风险行为,如不安全性行为、共用注射器等,同 时提倡使用安全套、避免血液传播等。对于已经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早期治 疗和持续治疗可以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02
加强生物安全防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
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01
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
的认识和理解。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02
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感染风险
和传播机会。
加强青少年教育
03
加强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和艾滋病防治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性
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的安全性和无害性。
05
艾滋病患者及家属的生物 安全防范教育
提高艾滋病患者及家属的生物安全防范意识
总结词
增强对生物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详细描述
通过PPT展示生物安全事故案例,强调生物安全对艾滋病患者及家属的重要性, 提高其防范意识。
指导艾滋病患者及家属正确处理临床样本和医疗废弃物
总结词
传授正确的处理方法
生物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生物安全防范的定义与目的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幻灯片PPT
总结
v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v 病毒感染的类型 v 病毒的致病机制 v 机体抗病毒免疫
习题
1.简述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与病毒感染 的类型?
2.试述病毒致病机制与细菌致病机制有 何不同?
3.什么是干扰素? 它有哪些特性,是怎样 产生的,其抗病毒作用机理如何?
类型 α、β、γ三型
天然干扰素α 、β、γ三型的特性比较
型别 产生细胞
作用
IFN-α 主要为白细胞 抗病毒作用强
IFN-β 主要为成纤维细胞 抗病毒作用强
IFN-γ 主要为致敏淋巴细 免疫调节作用
胞
强
的干 两扰 种素 途抑 径制 示病 意毒 图蛋
白 翻 译
干扰素
2’-5’〔A〕合成酶 AVP PKR
降低抗原表达 腺病毒、巨细胞病毒可 抑制MHC-Ⅰ转录、表达
三、病毒感染的类型
〔一〕隐性感染 病毒进入机体不引起临床病症的感染。
原因 机体防御能力强,病毒毒力弱 病毒侵犯机体后不能到达靶细胞
意义:局部个体成为病毒携带者,是重要 的传染源
〔二〕显性感染 病毒感染后引起明显临床病症。
可表现为局部感染〔单纯疱疹〕 或全身感染〔麻疹〕
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Ⅳ型〕 3.自身免疫反响
病毒感染使细胞隐蔽成分暴露 共同抗原 4.致炎性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 INF-γ、TNF-α、IL-1等活化血管活性
因子,引起休克、DIC、恶病质等。 5.免疫抑制作用
〔三〕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
病毒的免疫逃逸---是反响病毒毒力的另 一重要因素。
病毒通过逃防止疫监视、防止免疫激 活或阻止免疫反响发生等方式来逃脱免 疫应答。
疾病预防控制ppt课件
25
(1)经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 流感病毒、百日咳杆菌等 飞沫核传播:结核杆菌等 尘埃传播:结核杆菌、炭疽杆菌等
26
经空气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
传播广泛,传播途径易发现,发病率高 冬春季高发 少年儿童多见 在未免疫预防人群周期性升高 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
57
表3-2 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
疫苗名称
卡介苗
新生儿
1 月龄 2 月龄 3 月龄 4 月龄 5 月龄 6 月龄 8 月龄 1.5~2 周岁 4岁 7岁 12 岁
初种
复种 复种(农村)
脊髓灰质 炎活疫苗
1次 2次 3次
* 复服
百白破混 合制剂
麻疹 疫苗
乙型肝炎 疫苗 1次 2次
1次 2次 3次
3次 初种 加强
传播和漫延 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也有助于传染病的蔓延 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41
难原油污染民潮战乱42
流行环节
经济
社 政治
接触
会 因
文化
水
素 宗教
传 染
病人 携带者
源 受感染
动物
传 食物 播 医源性 途 垂直 径 媒介
土壤
风俗 易
感
人
自
群
然气候
因地理 素
43
(五)疫源地与流行过程
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
45
• 流行过程: – 疫源地是流行过程的组成部分,一旦疫源 地全部消灭,流行过程即告中断,流行即 告终止。
46
47
(一)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
1.预防为主: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病毒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体,其大小仅为细菌的1/100到1/1000,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因此对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一直都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重点。
1.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病毒除了具有超级微小的尺寸外,其与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其他病原体也有很大的不同。
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属于一种依赖于寄主细胞的生物。
病毒不能自主进行繁殖,需要寄生于其他生物体细胞内,利用细胞内的生物机制合成其复制所需的蛋白质和核酸,才能完成繁殖。
病毒的基本结构分为外壳和内核两部分,外壳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负责保护内核的核酸,同时也是感染新细胞的一种重要因素。
内核中含有病毒的遗传信息,有些病毒的内核是由DNA组成,有些则是由RNA组成,不同类型的病毒在遗传信息上也有所不同。
病毒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食物传播等,不同类型的病毒适应的传播方式也不相同。
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一旦爆发,往往难以控制。
2. 病毒的防治为了控制病毒感染的传播,人们采用了各种防治措施。
在人体中感染病毒后,最需要的是免疫力的增强。
如果身体的免疫力强,身体便能有效地对抗外部病原体的入侵。
目前人们采用的主要防治方法包括疫苗接种、药物治疗、生物防治等。
疫苗接种是目前公认最重要的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
疫苗是通过病毒核酸或蛋白质制成,但是会被改变成无害形态,注射到人体内部,使得身体产生针对这种病毒的免疫力。
在病毒爆发后,接种疫苗是控制病毒传播的最有效手段。
药物治疗是针对人体中感染病毒的处理方法。
虽然目前还没有治愈绝大多数病毒感染的药物,但是一些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能帮助人体排出病毒,并缓解病情。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抗病毒、中药、抗生素等。
生物防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病毒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主要是通过昆虫或细菌等别的生物来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谨慎使用,避免因生物适应性差、利用难度大、安全注意点多等问题,导致生物在环境中的逃逸和有害影响。
《生物防治方法》课件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来控 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 可持续的特点
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 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环保:生物防治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经济:生物防治成本较低,长期来看经济效益显著 安全:生物防治不会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伤害,安全性高 效果:生物防治效果持久,不易产生抗药性,效果稳定
在城市环境治理上的应用
城市绿化:使 用生物防治方 法,如种植抗 病害植物,减
少农药使用
城市垃圾处理: 使用生物降解 技术,如微生 物降解,减少
垃圾污染
城市水体治理: 使用生物净化 技术,如微生 物净化,改善
水质
城市空气治理: 使用生物吸附 技术,如植物 吸附,减少空
气污染
生物防治的未来发 展
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生物防治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 挑战: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 机遇: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机遇:生物防治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THANK YOU
汇报人:PPT
生物防治的主要方 法
利用天敌防治
天敌种类:捕食 性天敌、寄生性 天敌、竞争性天 敌等
天敌选择:选择 对目标害虫具有 较强控制能力的 天敌
天敌释放:在适 宜的时间、地点 释放天敌
天敌保护:保护 天敌免受农药等 有害物质的影响
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
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防治原理:通过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抑制或杀死有害生物 防治方法:选择合适的病原微生物,进行人工接种或释放 应用实例:利用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和植物病害
动物疫病防治基本知识ppt课件
接传染人是当前全球面对的严峻挑战。截止2007 年8月12日, 全球309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192人死亡;我国25人感染,
16人死亡。13年因禽流感感染人,而对养禽业造成上千亿的 损失(禽类产品消费大大下降)。
2005年6~8月四川省发生人- 猪链球菌病,导致204人感染, 38人死亡。
我国是乙脑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占世界发病的80%以上。 狂犬病已夺去了我国数万人的生命,仅2007年1~10月全国共报告狂犬病 病例2717例。发病数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2。今年1-7月我州共有9个县市 21个乡镇32个村发生34起1犬伤多人事件,疾控部门采集14份肇事犬脑组织 送检,阳性12份,阳性率为85.7%,因狂犬病死亡4人。另据禄丰县疾控中心 2012年对县内扑杀的犬随机采集犬脑组织542份样品送检,阳性24份,阳性 率达4.43%,说明犬带毒现象的存在。 布氏菌病、结核、炭疽等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时有发生,今年我州共报 道人感染布鲁氏菌病例3例(有个地方)。
动物疫病防治 基本知识
一动物防疫的地位和作用
(一)动物防疫是保障畜牧业发展和畜产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1.动物疫病和残留仍是阻碍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是制约养殖业发展的两大风险。市场风险可以通 过转变养殖方式、调整养殖规模和改变营销策略等降低市场风险。而动物疫 病严重威胁着养殖业的发展,危及公共卫生安全。一旦发生疫病,轻者生长 受阻,生产性能降低,饲养周期延长,浪费饲料,消耗医疗费用,增加养畜 成本,还造成药物残留,降低畜产品质量,带来食品安全问题;重者将使整 个养殖业毁之一旦,血本无归。畜牧经济学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畜牧业经 济效益=(良种+良法)×疫病预防控制-(良种投入+饲养成本+人工等费 用)。一些动物疫病还直接传染给人,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俗话说“家有万 贯,带毛喘气的不算”。因此,了解和掌握动物疫病发生和发展规律,加强 动物疫病的防疫,建立和完善“防疫制度化”。即:完善防疫设施,建立和 健全防疫制度,并实施科学的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畜禽疫病的发生,保障畜禽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降低 和规避疫病风险的重要手段。 动物疫病包括生猪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高中病毒ppt课件
病毒疫苗的研发与接种
疫苗种类
包括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
研发过程
疫苗研发需要经过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和审 批等阶段,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接种意义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病毒感染,降低发病率 和死亡率,控制疾病的传播。
05
常见病毒性疾病及其预防
流感病毒性疾病及其预防
流感病毒概述
流感病毒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可引起季节性流行性感冒。
04
媒介传播
如登革热病毒、寨
03
卡病毒等通过蚊虫
叮咬传播。
血液传播
如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等。
03
病毒感染与免疫
病毒感染的过程
吸附与侵入
病毒通过识别并吸附到宿 主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 进而侵入细胞。
脱壳与复制
病毒脱去外壳,释放出核 酸,在细胞内复制病毒基 因,并合成新的病毒蛋白 质。
组装与释放
新病毒在细胞内组装,通 过宿主细胞膜出芽或裂解 释放到细胞外。
病毒的致病性
直接杀伤宿主细胞
诱导细胞转化
病毒复制过程中可导致宿主细胞损伤 或死亡。
某些病毒可诱导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引发肿瘤。
引发免疫病理反应
过度或异常的免疫应答可能导致组织 损伤。
抗病毒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先天免疫系统对多种病原体具有 非特异性防御机制。
疫苗临床试验
目前已有部分新型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显示出良好的免疫原 性和保护效果。
病毒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应用
基因组编辑技术
病毒基因组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基因治疗手段,通过修 改病毒基因组,以达到抑制病毒复制和感染的目的。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种类
【PPT】生物防治(精)
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 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 农药来讲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生物防治对 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显著的。一旦天敌 在田间建立了自己的种群,它就可以长期持续地对害虫 发挥控制作用,这是化学农药所无法达到的。
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蝇,最常见有赤眼蜂、 寄生蝇防治松毛虫等多种害虫,肿腿蜂防治天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 圆蚧。 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这类天敌很多,主要为食虫、食鼠的脊椎动物 和捕食性节肢动物两大类。鸟类有山雀、灰喜雀、啄木鸟等捕食害虫的 不同虫态。鼠类天敌如黄鼬、猫头鹰、蛇等,节肢动物中捕食性天敌有 瓢虫、螳螂、蚂蚁等昆虫外,还有蜘蛛和螨类。
演讲人:郑超凡 初二(2)班 指导老师:邱晓焰
什么是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植物病原体、害虫和杂草的方 法。它是一门研究利用天敌控的实质就是利用生物种间关系、种内关系,调 节有害生物种群密度,即是生物群治生物群。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 内容: 以虫治虫,即利用捕食性、寄生性的昆虫如蚜狮、草蛉、寄生蜂和瓢虫等防 治害虫; 以微生物治虫,即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 (毒素等)防治害虫; 植物病原菌的生物防治,即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抗生物质等)防治植 物病原菌(包括土壤中的病原菌); 杂草的生物防治,即利用食草昆虫和专性寄生于杂草的病原菌防治杂草。对 于植物病原体、害虫和杂草的生物防治的内容有所不同,但都是利用生物种 间关系,符合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规则。只要掌握生物之间的这种 微妙关系,并加以利用,就能控制病虫害的为害,促使用,一些害虫已经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许多 害虫的天敌又大量被杀灭,致使一些害虫十分猖獗。许多种化学农药严重 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群健康。利用生物 防治病虫害,就能有效地避免上述缺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转入病毒的卫星RNA基因,而使植株得到 保护。
1986年,英国科学家Harrison等首次 将CMV的卫星RNA反转录成cDNA,然后转 进植物中,获得了抗CMV的转基因植株。
(2.)发生于不同的病毒间。
如烟草蚀纹病毒(TEV)对马铃薯X病毒(PVX)具保护 作用(Kassanis,B. etal,1945);
(3) 发生于类病毒之间。
如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弱株系对强株系产 生抵制作用(Fernow,K.H.,1967;Niblett,C.L. etal, 1979;Singh,R.P. etal,1989);
%。 Rast(1972)用亚硝酸处理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获得了MII-16弱株系,美国的
Tomlinson等(1978),应用HNO2诱变得到的花椰菜花叶 病毒的弱毒分离物V3对强毒株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上世纪80年代, Moline等(1983)应用番茄不孕病毒
(Tomato Aspermy Virus)的一个弱株系成功抵制了强株系。
我国田波等(1985)用化学诱变(HNO2)方法获 得烟草花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毒引起条斑病弱毒株系N14。
在长春、兰州、济南、上海、杭州五个城市进行防 治番茄花叶病的小区试验,证实了N14有防病作用,还 能促进果实早熟。
另外,
番木瓜环斑病毒(PRV)
如烟草感染了烟草花叶病毒(TMV)的 绿色株系后,再接种TMV的黄色株系, 就不能产生黄色株系的症状(Thung,T. H.,1931;Singh,R.P.etal,1970)。如 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的3个弱株系CM 4-184、PK和V3对强株系NVRS具有保护 作用(Tomlinson,J.A. etal,1978)。
转外壳蛋白基因的病毒:
TMV 苜蓿花叶病毒(AlMV) 黄瓜花叶病毒(CMV) 烟草脆裂病毒(TRV) 马铃薯X病毒(PVX) 马铃薯Y病毒(PVY) 大豆花叶病毒(SMV)等
在烟草、番茄、马铃薯和大豆中得到表达, 这些转基因植株都获得了阻止或延迟相关病毒病 发生的能力。北京大学也用这种方法,成功地获 得了抗病的优质香料烟品种(贾士荣等,1993) 。
(4)发生于原生质体之中。
如悬钩子环斑病毒(RRV)S株系接种于烟草原生质体 12小时后,对再接种的E株系产生排斥反应(Barhey,H. etal,1978)。
但并不是所有病毒或病毒株系间都可发生交互保护 作用。如甜菜曲顶病毒(BtCTV)株系间(Bennett,C.W., 1955)、玉米矮缩花叶病毒(MDMV)株系间(Paulsen,A. Q. etal,1970)就没有这种作用。
② 通过高温处理获得弱毒苗
将带毒植株或某一部分组织在一定的高温下处理一定 时间,然后对处理过的植株或组织进行实验室检定,用 不同方法将已确认的弱毒株接种到无病的健康株上,使 植株得到保护。
③ 用化学诱变获得弱毒株系
张秀华等(1980)用提纯的番茄花叶病毒或粗 提病毒悬液2ml,加1ml 4mol/LNaNO2和1mol/L 醋酸盐缓冲液(pH4.0)1ml,使混合液pH维持4.3; 处理10~20分钟。
4. 弱毒株系的获得
① 从病毒危害严重的田间植株中获得
在被害群体中生长最好的植株就最有可能为弱毒株 系。这一现象在柑桔等多年生的植物并由虫媒传播的病 毒病中较普遍。将这些健康的植株作为候选树,在实验 室试验检定确认是弱毒株系后,就可嫁接(或通过其它方 法)到无病的实生植株上,进行保护,从而得到被保护的 植株。如柑桔衰退病毒病的弱毒系就是如此获得。
马铃薯纺锤块茎病毒(PSV)温和株系
黄瓜花叶病毒(CMV)基因组和卫星RNA混合组成 CMV-S52生防制剂。在番茄和辣椒苗期接种,防治效果 分别为75.5%~100%和81.1%~82.7%,并促进增产和 早熟。
烟草花叶病毒卫星核糖核酸制剂S52和S54防治TMV。
3. 作用特点
(1)发生于同种病毒的株系间,RNA病毒或 DNA病毒,这种情况较为普遍。
交互保护作用本质上是病毒之间的相生相克,从
而为病毒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途径。
2. 发展过程
在烟草病毒上首先发现交互保护作用 (Mckinney, H.H.,1929),现已证明很多植物病毒有这种交互保护 作用。
上世纪60年代,日本、欧洲研究了使用弱毒疫苗防 治植物病害。
上世纪70年代,日本用高温诱变的番茄花叶病毒L11 系列的弱毒疫苗用用于防治该病毒病,在日本已成为番 茄病毒病常规防病措施,一般可增产10%以上,高达95
处理完毕后,以0.066mol/L磷酸盐缓冲液 (pH7.0)稀释50~100倍,使反应液pH中和到7.0 以终止反应。然后经实验室反复接种试验,确诊 后,分离得到弱毒株系。再经田间试验,认为有 明显的交叉保护作用的就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原理:HNO2处理引起碱基脱胺,使腺嘌呤 变为次黄嘌呤,鸟嘌呤为黄嘌呤,胞嘧啶变为尿 嘧啶,从而改变病毒核酸的遗传密码,使病毒产 生变异。
第七章 病毒病的生物防治
吴云锋
第一节 交互保护作用
一、概述
1. 概念
交互保护作用(cross‐protection): 即如果有机体已感染了一种病毒或病毒株系后,对其
它病毒或病毒株系的侵害产生抑制作用。 先感染的病毒叫保护株系(protecting strain),为
弱株系,致病力弱,对寄主影响小。而后侵入的病毒叫 攻击株系(challenge strain),为强株系,具强致病力, 严重为害寄主。
④ 用生物技术获得
a. 用生物技术将外壳蛋白基因(CP)导入植株得到 保护植株。
1985年美国科学家Beachy等就用类似交叉 保护的方法将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转入植物基因 中,从而使植株免受强毒系的再感染而得到保护。
至1986年,他们将烟草花叶病毒(TMV)1株 的外壳蛋白基因cDNA转入烟草细胞,转基因植物 及其后代都高水平地表达了外壳蛋白,这些植物 有明显的抗病性,甚至还可以有效地减轻和延缓 另一种相关的强毒株系为害的症状,转基因番茄 只有约5%的植株发病,几乎不减产,而对照植 株的发病率为99%,产量损失达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