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论文走出小家,走进大家

合集下载

家校共育课程设计小论文

家校共育课程设计小论文

家校共育课程设计小论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核心概念,了解历史发展,理解应用场景。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掌握基本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相关项目实践。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应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详细的教学大纲将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指出教材的章节和具体内容。

教学内容将覆盖基础知识、核心理论、案例分析和实验技能四个方面。

具体包括:1.基础知识:对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进行系统讲解,包括定义、特点、分类等。

2.核心理论:深入剖析学科的核心理论,讲解其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研究现状等。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况。

4.实验技能: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增强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包括:1.讲授法:系统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在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选取和准备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将充分利用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资源。

具体包括: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以拓宽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手段。

4.实验设备:保证实验教学所需的设备齐全,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家校共育作文

家校共育作文

家校共育作文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长期的过程,它关乎着孩子的成长、未来,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

在孩子的教育中,家庭和学校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家校共育,方能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家庭便开始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

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的氛围和价值观,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的性格、品德和行为习惯。

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信任,培养出自信、乐观、善良的品质;而一个充满争吵和冷漠的家庭,则可能导致孩子自卑、孤僻、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在家庭中,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比如,教导孩子要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懂得感恩;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律能力和责任感。

同时,父母还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然而,家庭的教育力量是有限的,学校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教学的机构,拥有专业的教师队伍、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在学校里,孩子能够接受系统的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学会与人相处、合作和竞争。

学校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让他们能够在集体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导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他们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同时,教师还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情况,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家校共育,需要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

首先,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孩子的学习情况。

其次,家长要与教师保持经常的联系,通过电话、微信、家访等方式,及时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

有关家校共育的文章

有关家校共育的文章

有关家校共育的文章家校共育是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形成合作关系,协助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一种模式。

家校共育倡导家长和学校真诚合作、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通过共同努力帮助孩子获取知识、技能、精神、价值观,使孩子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的目的是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作用下,培养新一代优秀公民,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家校共育能够有效率地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能力发展,使孩子在成熟人生发展后,可以素质高,逻辑清晰、自信心强、有社会责任心,可以处理艰巨的复杂问题。

家庭的作用,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尤为重要。

父母应该给孩子尽早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形成良好的学习认知结构和学习自信,为孩子今后学习做好准备。

父母还应该尊重和理解孩子的个性,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指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激发孩子保持学习兴趣,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学校的作用,也很重要。

学校应该注重个性化的教育,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倡导新的教育理念,如尊重师生自由交流,注重学生个性和实践能力发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校应该积极与家庭进行沟通交流,推动家校共育,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水平,激发孩子的潜能。

此外,家校共育还涉及到社会各界的参与,如企业、政府职能部门及非政府组织等。

例如,企业可以为孩子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丰富孩子的阅历,让孩子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就业市场;政府部门可以开展家校共育的宣传活动,积极地倡导家长进入教室,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指导;同时,非政府组织也可以通过联合办学,实施特殊教育等方式,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及发展机会。

家校共育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还有助于构建社会的健康环境。

当家庭与学校就教育、管理、运行等事项进行深度合作,彼此间形成支持、信任和鼓励,每一个家庭和学校就是一个社会精神家庭,它有助于加强孩子的学习热情,为社会建设健康、安全的环境。

总之,家校共育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方式,它所带来的益处不言而喻。

家校共育论文

家校共育论文

浅谈如何形成家校教育合力金丝峡镇梁家湾九年制学校王莉摘要:学生、、家长和社会是事业的基本组成部分,他们的关系犹如行船,社会是汹涌澎湃的河流,学生是激流中逆流而上的小船,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两个重要方面,推进家校共建,让家长承担参与教育工作、监督学校管理、促进家校沟通合作等职责,扩大家长对学校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是当前学校建设的重要体现。

在当前积极倡导家校合力的形势下,在求真务实的积极行动中,追求科学规范的育人途径,稳步推进家校共建的育人模式,是每一所学校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我校在家校共建活动中矢志不移的追求。

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科学研究的缺乏,以及在现实中缺乏深厚的文化土壤,导致家校共建往往止于一时、囿于局部,效果不尽如人意。

但机遇也往往隐匿于困境之中。

只要深入思考,积极行动,不断修正与更新,必定会找到科学推进家校共建工作的途径,为持续的教育行为积蓄能量。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

”当前社会在影响孩子成长的众多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基于最重要的两个部分。

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

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离开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不依赖于学校教育的家庭单方面教育都是不完整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学业和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

学校教育必须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深入。

家校合作是就是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互补,相互促进。

作为一名德育教师我更体会到家庭教育的力量,应和家长应多沟通、多探讨,与家庭教育联手,共同打造孩子的美好未来。

一、构建合作共赢的双向合作关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两个重要方面,离开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不依赖于学校教育的家庭单方面教育都对孩子的学业和身心发展不利。

家校合作共促成长论文

家校合作共促成长论文

家校合作共促成长论文引言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家庭提供了温暖的爱和关怀,学校则提供了知识和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校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家校合作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一些加强家校合作的方法。

家校合作对孩子的积极影响1. 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家校合作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

当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业表现时,孩子会感受到来自两个环境的支持和鼓励,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家庭可以与学校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学校也可以与家庭共同制定学习目标,提供学习资源和辅导,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2. 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通过教育孩子遵守家规和社会规范,培养孩子的纪律和责任心。

学校则通过校规和班规,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的制度,培养学生的纪律和集体荣誉感。

当家庭和学校一致行动时,孩子会更加认可规则的重要性,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家校合作有助于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兴趣爱好、社交能力等不同方面的发展。

家庭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兴趣培养,学校则可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社交平台。

当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时,孩子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关注,有助于孩子在未来的成长中全面发展。

加强家校合作的方法1. 加强沟通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是加强家校合作的基础。

家长可以定期参加家长会,与教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成长需求。

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

此外,现代科技的进步也为家校沟通提供了便利,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等渠道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校园生活。

2. 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制定孩子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家长可以与教师沟通孩子的学习需求和目标,学校可以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和辅导。

家校共育文章3000字

家校共育文章3000字

家校共育文章3000字引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两个最重要的教育场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学校是孩子的第二课堂。

家庭和学校的育人责任是互补的,只有家校共同合作,才能为孩子提供全面的教育,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文将探讨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促进家校合作的具体方法。

第一部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1. 影响力的互补性: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两者的影响力互相交织,相互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情感依靠,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价值观;学校是孩子的知识基地,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应该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2. 教育资源的整合:家庭和学校都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和机会给孩子。

家庭可以提供孩子温暖的家庭环境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学校可以提供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教学设施。

通过家校共育,孩子可以获得更广泛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全面的成长。

3. 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一致的。

家庭和学校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可以使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和统一,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第二部分:促进家校合作的具体方法1. 加强沟通与合作: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是促进家校合作的基础。

家长和教师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的情况。

家长可以定期参加家长会、家访等活动,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学校可以定期发送家校通讯,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活动和教学计划。

通过加强沟通与合作,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2. 建立家校共育团队:家庭和学校可以建立家校共育的团队,包括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

团队可以定期开展会议和研讨,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和成长需求。

通过团队的合作,可以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和措施,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和成长中的困难。

家园共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

家园共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

家园共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家园共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

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园共育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园共育论文1一、家园共育的定义:家园共育就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对幼儿共同实施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者构成了完美的教育“金三角”,在教育的初期阶段,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石,要想达到事半功倍教育的效果,二者必须双管齐下。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对于家园共育,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只有在学校和家庭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两个教育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很多发达国家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阐明了家园共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如英国政府于1997年推出了“确保开端”计划,德国也非常重视家园合作。

家长的配合,使学前教育有了良好发展的事实。

近年来,我国开始对家园共育的工作越来越重视。

新《纲要》明确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指南》中也提及应注重加强幼儿园和家长的合作。

可以看出,我国利用政策文件的形式,为幼儿健康成长明确指出了方向。

但在家园共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1、家长对家园共育的认识具有片面性、狭隘性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幼儿园,教育孩子的事情就全都是老师的,当然也很少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活动。

这种片面狭隘的想法阻碍了家园共育的正确实施,也让老师和家长。

在对孩子教育方面容易产生分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和全面的发展。

2、家园合作缺乏积极的、主动有效合作由于上述中,老师和家长在家园共育中存在分歧,导致二者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互动。

例如幼儿园每学期都会定期的开展活动。

家校共育论文走出小家,走进大家

家校共育论文走出小家,走进大家

走出小家,走进大家——城镇随迁子女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梁平县西苑小学摘要:教育就是中华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的基石,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步凸显出来。

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广大学者探讨与研究,目前针对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的研究宏观地体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性问题、随迁子女受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等方面,而并未从微观角度细化到具体的行为习惯。

好习惯让孩子一生受益,习惯养成就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初等教育阶段孩子的习惯养成过程中,学生的家庭扮演了小家角色,学校扮演了大家角色。

我们要让学生走出小家后就走进大家,只有将这小家与大家两股力量有机融合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随迁子女”“家校共育”“习惯养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认知水平的提高。

大量的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迁入城市生活,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就是日益凸显出来。

虽然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大量的农民工子女也能够像本地籍学生一样进入公立学校接受系统、正规的教育,但就是她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还就是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就表现为她们的行为习惯与城市孩子的较大差距。

加之她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缺乏必要的学习条件与氛围,家庭教育内容与方法有失偏颇,家庭教养态度不当,亲子互动效果欠佳,造成她们的学习状况仍难以令人满意,学习成绩相对于城市学生有一定差距。

西苑小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与先进的育人观念,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就是我校近年来关注的重点。

本次调研以重庆市梁平县西苑小学工业园校区为样本。

针对该校区地处工业园区,进城务工人员较多;根据县教委的文件精神,进城务工子女就近入学的原则,本校区的随迁子女比较集中;这一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地考察,希望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宜本校区长远发展的“家校共育,立德树人”的道路。

一、家庭方面英国教育改革家欧文指出,人生来时不具有某种性格。

她的性格就是在她的生活时间的过程中形成的,随着人生的历程而形成与发展的。

家校携手促成长,同心共育待花开征文

家校携手促成长,同心共育待花开征文

家校携手促成长,同心共育待花开一、概述在教育领域,家校合作一直被认为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而学校则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

家校合作的有效实施,既需要家长积极配合,也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服务。

本文将从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实施方法和展望未来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家校合作的重要性1. 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家庭是孩子性格、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环境,而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影响深远。

2. 学校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学环境、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在学校里,孩子接受老师的教育,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习惯。

3. 家校合作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家校合作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影响。

三、家校合作的实施方法1.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决策学校在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时,应当考虑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参与者和决策者。

家长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参与学校的教育决策,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出谋划策。

2. 学校加强家访工作学校要加强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掌握学生在家庭中的实际表现和成长困惑,帮助家长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3. 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教育讲座等形式,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知识和教育技巧,引导家长正确地对待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能力。

4. 家校定期交流交流学校要定期举行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活动,向家长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通过交流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共同讨论解决学生的成长问题。

5. 科学评价学生的表现学校要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表现,向家长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家校共育论文

家校共育论文

家校共育论文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承担孩子教育的责任,并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家校共育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框架。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社会化的两个重要领域,互相影响和作用。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而学校则是孩子接受正式教育的主要场所。

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个体发展、学习成就、社交能力等都有重要作用。

教育学则关注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合作,认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是关键,能够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多方面需求。

家校共育的核心思想是家庭与学校合作共育,共同育人。

家庭与学校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关系。

家庭要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交流与学校教师、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等。

学校也要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合作,与家长积极互动,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并提供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家校共育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

家庭可以参与学校的家长会、亲子活动、义务劳动等,与教师和其他家长交流,了解学校教育情况。

学校可以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家庭教育环境和孩子的个体差异,为家庭提供相应的支持。

同时,学校要定期向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与家长合作解决孩子在学校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探讨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形成共识,共同育人。

家校共育对于孩子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提高学习成绩,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品德素养。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共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多样化需求,使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两个不同的环境中得到良好的培养和照顾。

然而,家校共育也面临一些挑战。

家庭和学校在价值观、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合作共育需要双方协调一致。

同时,家庭和学校的资源分配不均,有些家庭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有些学校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质量,这也制约了家校共育的发展。

家校和谐共育的文章

家校和谐共育的文章

家校和谐共育的文章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家校合作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扮演着孩子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校中,老师们则应该扮演着孩子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帮助孩子打好学习和生活的基础。

在家校合作中,双方应该密切沟通,互相尊重,共同努力。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生活情况,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问题。

老师们则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在家校合作中,双方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商,让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之,家校合作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只有两方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和成长。

- 1 -。

家校合作共育留守儿童论文

家校合作共育留守儿童论文

家校合作共育留守儿童论文家校合作共育留守儿童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从农村迁往城市,而他们的子女则被迫留守在农村。

留守儿童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为了改善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家庭和学校两个层面探讨如何通过家校合作共育留守儿童。

一、家校合作的意义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课堂,而学校则是他们的第二课堂。

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可以提供留守儿童全面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1. 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家庭教育应该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形成一种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学校的教育引导,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 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

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陪伴,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情感上的困扰。

家庭和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提供情感支持,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情感健康。

二、家庭在家校合作中的作用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对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来说,如何与学校建立紧密的联系,发挥积极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

1. 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

家长应该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学校保持经常的沟通,参加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

同时,家长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在家庭中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2. 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课堂,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家长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学校在家校合作中的作用学校是留守儿童的主要学习场所,学校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与家庭密切合作,为留守儿童提供全面的帮助和支持。

1.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应该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2. 设计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项目。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特色教育项目,如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等,帮助留守儿童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家校共育论文 10篇

家校共育论文 10篇

家校共育论文10篇篇一浅论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我们逐渐的认识到,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要实现家校共育。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学生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实现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学生的家教共育新模式。

下面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家校共育;存在问题;措施1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教育就不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也就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说,需要将家庭教育放在和学校教育同等的地位上。

下面本文就针对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指出构建家校共育新模式的措施。

一、家校共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家校共育是实现教学效果发挥的最佳途径,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放学之后学校无法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因此说家庭教育至关重要,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家校共育新模式面临着较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珠三角地区家长忙于工作而忽略家庭教育。

众所周知,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根本无法顾及到孩子的学习。

家长起早贪黑忙工作,孩子往往交给长辈带或者是请保姆带,长辈宠爱孩子,而保姆的文化水平达不到,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家校共育模式不能顺利进行。

第二,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不关心。

家校共育新模式要求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家长对学生的在校情况漠不关心,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是生活情况,家长置之不理,阻碍了家校共育模式的发展。

第三,家长认为教育学校的事,不想参与学校共育。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后,其生活和学习情况都是学校的事情,学校需要尽职尽责的管好自己的孩子,而家长并没有什么责任对孩子进行教育。

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目前很多家庭都缺失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

第四,很多家长的思想观念存在错误,认为孩子以后能够赚钱就行,学习并不重要。

家校共育论文

家校共育论文

家校共育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改变,家校共育已成为教育领域一个热门话题。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道路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家校共育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培养孩子的重要手段,但两者的主要特点是不同的。

家庭教育更强调情感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而学校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提升。

家校共育也应当突出各自的优势,增强合作与互补。

首先,家庭教育需要建立内心世界,并与学校教育相配合形成个性化的教育。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应该建立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给予孩子健康、稳定和温暖的情感。

同时,对于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进行适当引导,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学校则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智力、兴趣、特长、性格等方面,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自己的领域发挥所长。

其次,家校共育需要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让家长和教师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共同合作,共同监督孩子的成长。

家长要了解学校的管理方式、课程设置、教育理念等信息,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在学校活动中积极参与。

教师也需要关注家长的反馈信息,听取家长的意见建议,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较为灵活地融入家长的育儿经验与思想。

最后,家校共育需要共同引导孩子们的教育成长。

家庭和学校应尽可能紧密地协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孩子的个人成长规划。

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孩子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在成长过程中全面发展。

同时要引导孩子们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做人处事的方法。

总之,家校合作教育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家庭和学校应该真正实现合作共赢,不把责任单方加重到对方身上,而应该用心交流,加强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发展奉献力量。

这是一种长期的、艰辛的过程,但相信通过家校共育的辛勤付出和合作,必将培养出更多有责任、有担当、有良知的未来精英。

实践证明,家校共育产品效果显著。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性格、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

家校共育的文章

家校共育的文章

家校共育的文章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家校共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孩子的教育进步与成长,也能够让孩子们有更多的良好品质。

首先,家校共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健康生活习惯。

孩子们的成长体验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学校的保障,家庭和学校的合作能够使孩子们在健康的环境中培养习惯,形成良好习惯既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又能够为日后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家校共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孩子们面对的种种挑战把他们的自控能力推向极限,可以说只有自控能力强的孩子才能够走得更远,而家庭和学校的合作能够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去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不仅有助于日常生活,也有助于孩子们在更高层面的学习。

此外,家校共育有助于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在学校学习中可能遇到诸多挫折,但家庭和学校的支持能够使孩子们可以受益,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们可以在正确姿势下发挥最大的潜力,为将来的发展做准备。

总之,家校共育十分重要,家长和学校在共同面对孩子的问题,使孩子们有更多的良好品质,而这些品质是为人格发展、职场入职及社会融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有家庭和学校共同积极参与,穷兵黩武,孩子才能接受最全面的良好教育,从而去探索自身的天赋和能力,并且在GDP的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家校共育在促进孩子的教育进步和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家长应该与学校密切合作,同心协力,使孩子尽可能地受到合理的教育,增强良好品质,担当起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

家校共育的文章

家校共育的文章

家校共育的文章为了使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真正达到让每个孩子“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能升学”的目标,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特制定此方案。

亲爱的家长们:第一、平等的对待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

为人父母,哪个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在与孩子的交往中,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我们家长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宽松的心理空间,多聆听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培养他们乐观向上、开朗大度的性格和自尊自信、友善感恩的优秀品质;而作为老师,应该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关心爱护他们,尽可能地与他们多沟通,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适时进行教育,让孩子有一种被信任的感觉,从而热爱学习、积极上进。

只有我们家长和老师齐心协力,才能形成强劲的教育合力,收获累累硕果!第二、营造书香氛围,共同分享读书之乐。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如今社会已经发展到网络化的程度,许多东西都依靠电脑操控。

但也有很多事情需要用笔去写,这就要看你怎么选择,因为你若喜欢动手实践,那么你必须选择纸质文字资料阅读,倘若你更钟情于虚拟世界,那么便打开电视或音响设备吧——生活本身并没有错误,出现问题的恰恰是我们缺乏勇敢面对它的智慧。

请各位家长注重加强引导,带领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些富有哲理的散文、名著以及童话故事,增加知识储备量,陶冶道德情操,做一个博览群书的睿智少年。

最后祝愿全体家长、老师及小朋友快乐过六一儿童节,祝福孩子们健康成长!附:《告家长书》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为了丰富幼儿园内外活动,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幼儿集体主义荣誉感,充分挖掘幼儿潜能,培养幼儿兴趣,锻炼其意志品质,调整幼儿状态,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迎接建国60周年,表彰先进班级,特举办庆六一系列活动。

我的家校共育新通道

我的家校共育新通道

我的家校共育新通道在当今社会中,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学校则是孩子的第二个家。

家庭和学校的互动和合作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认为家庭与学校的共育是一条新的通道,是实现孩子全面发展的关键。

家庭是孩子成长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环。

家庭是孩子的温床,是孩子获得爱和关怀的地方。

在家庭中,孩子可以感受到家人的爱和支持,也可以获得家人的教育和指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有着特殊的影响力。

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塑造孩子的性格特点,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家庭教育也有其局限性。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可能缺乏专业知识和教育方法,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家庭环境的局限性也会对孩子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

家庭与学校的共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使命。

学校是一个具有专业教育资源和教育经验的地方。

在学校中,孩子可以接受系统的知识教育,学习各种技能和专业知识。

学校也是孩子与社会接触的桥梁,通过学校孩子可以结识更多的同龄朋友,学会合作和交流。

学校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学校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发展;有些学校教育过于强调竞争,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学校需要与家庭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庭与学校的共育新通道的出现,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家庭与学校的共育可以使家庭和学校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形成一育双赢的局面。

家庭与学校可以共同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分享教育经验,制定教育计划,共同教育孩子。

家庭和学校的共育可以促进家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的局面。

家庭与学校的共育,首先需要加强沟通和合作。

家长可以定期与孩子的班主任、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

学校也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反馈给家长。

只有家庭和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发展,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小学生家校共育演讲稿范文

小学生家校共育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重要的主题——家校共育。

我们知道,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而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家庭和学校是两个最为关键的部分。

因此,家校共育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想谈谈家校共育的意义。

家校共育,顾名思义,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种教育模式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1. 提高教育质量。

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资源互补,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校共育能够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3. 增强家庭教育意识。

家校共育让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4. 增进家校沟通。

家校共育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让家长更加信任和支持学校。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如何实现家校共育。

一、加强家校沟通1. 定期举行家长会。

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孩子的学习情况。

2. 建立家校联系群。

利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建立家校联系群,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3. 家访。

学校可以定期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状况,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 举办家庭教育讲座。

邀请专家为家长讲解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2. 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

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志愿服务等,增进亲子关系。

3. 建立家庭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学校可以收集整理家庭教育资料,供家长参考。

三、加强家校合作1. 共同制定教育目标。

学校和家长共同制定孩子的教育目标,确保教育的一致性。

2. 共同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3. 共同评价孩子的表现。

学校和家长要共同评价孩子的表现,为孩子提供有益的反馈。

四、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1. 倾听家长的声音。

推开家长的门走进学生的心 德育论文

推开家长的门走进学生的心 德育论文

推开家长的门走进学生的心德育论文“课外访万家”活动犹如一股春风吹遍了荆楚大地,我们中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我一次次冒着深秋的寒气踏上家访的征程,亲临学生家中进行家访。

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互通有无,共商教育孩子的大计。

回忆家访的整个过程,留给我许多难忘的记忆。

忘不了那些坚强的孩子、那些心怀殷切希望的家长、那些特殊的家境、那些艰辛的家庭、那些家庭教育的缺失……所有这一切都在我心头萦绕,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忘不了那位不卑不亢、不怨天尤人、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学生邝颖。

记忆中她家是我们拉开家访序幕的第一站。

全班学习成绩第一名的她无论是学习还是表现在学校都堪称楷模,平时小姑娘文静内敛得如一泓清泉,原以为小姑娘有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

直到推开她家门后,我不得不从心底里佩服小姑娘坚毅与顽强!邝颖的父母没有固定工作,以收破烂为生,尽管家住凤凰苑小区,属于还建房,但家里除了卫生间和厨房做了简单装修,其他地方均素面朝天。

由于她父母收破烂,家里只要是空地全堆满了杂物,客厅中间唯一的一点空地放了一张餐桌,她父亲说孩子很听话有时放学回家父母有事要忙时就自己做饭,家长还说孩子很自觉学习几乎不要家长操心生活上又体谅父母……听完家长的话,我心潮澎湃:为自己平时与这些“放心牌”的孩子交流得太少过问得太少而自责;为孩子在相对困顿的家境中仍保持积极乐观昂扬的面貌而欣慰;为对她了解得太少,对孩子身上的亮点发掘得太晚而愧疚,孩子的表现远比我的想象还优秀!孩子给我上了生动一课!忘不了黑夜里那相依为命的祖孙俩。

记忆中是在一个初秋的夜晚我们来到了位于江边的龚世琪同学的家中,摸着漆黑的楼道,我们敲开了龚世琪的家门。

忘不了门开后,屋里漆黑一片的场景,外面已是万家灯火,而他家却是漆黑一片。

开门的是他的七十多岁的奶奶,知道是老师家访,他的奶奶才打开灯。

他奶奶说孩子的父母均抛下孩子一走了之至今音讯全无,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那套空荡荡的房子,奶奶为节约电费每晚等孩子上完自习回家后才开灯,目前的生活全靠亲友的接济艰难度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出小家,走进大家——城镇随迁子女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梁平县西苑小学摘要: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步凸显出来。

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广大学者探讨和研究,目前针对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的研究宏观地体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性问题、随迁子女受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等方面,而并未从微观角度细化到具体的行为习惯。

好习惯让孩子一生受益,习惯养成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初等教育阶段孩子的习惯养成过程中,学生的家庭扮演了小家角色,学校扮演了大家角色。

我们要让学生走出小家后就走进大家,只有将这小家与大家两股力量有机融合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随迁子女”“家校共育”“习惯养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认知水平的提高。

大量的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迁入城市生活,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是日益凸显出来。

虽然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大量的农民工子女也能够像本地籍学生一样进入公立学校接受系统、正规的教育,但是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就表现为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城市孩子的较大差距。

加之他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缺乏必要的学习条件和氛围,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有失偏颇,家庭教养态度不当,亲子互动效果欠佳,造成他们的学习状况仍难以令人满意,学习成绩相对于城市学生有一定差距。

西苑小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先进的育人观念,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校近年来关注的重点。

本次调研以重庆市梁平县西苑小学工业园校区为样本。

针对该校区地处工业园区,进城务工人员较多;根据县教委的文件精神,进城务工子女就近入学的原则,本校区的随迁子女比较集中;这一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地考察,希望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宜本校区长远发展的“家校共育,立德树人”的道路。

一.家庭方面英国教育改革家欧文指出,人生来时不具有某种性格。

他的性格是在他的生活时间的过程中形成的,随着人生的历程而形成和发展的。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反映着一个人的整个生活历程。

影响学生习惯养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因素就是其中之一。

家庭方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眼:(一)学科学理念只有学习才能让家长走出误区。

因为学习才会有科学的育儿观,学到一些儿童健康成长的专业知识,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甚至行为矫正等。

父母如果不具备育儿知识的话,对孩子早期的家庭教育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如果家长有一些科学育儿知识,有一个科学育儿的态度,就能打好孩子的基石工程,对孩子的成长、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

怎样学习?家长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学校组织的“促进学生习惯养成”的知识讲座;加入QQ群或讨论组探讨经验,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主动到学校去拜访老师,有意识地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由于种种原因,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往往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学校是教育机关,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一般来说都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体现了正确的教育原则,因此家长应该向学校的教育观念靠拢,主动改变教育观念。

(二)建和谐家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根本立足点是人。

中国伦理学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安云凤说:家庭文化和道德氛围对孩子习惯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通过构建和谐家庭,营造“夫妻恩爱、亲子和谐、孝敬长辈、邻里和睦”的和谐家庭氛围,崇尚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自身实际行动对孩子起到影响和示范的作用。

建设和谐家庭关系,关键在于提高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和责任心,树立良好的家庭道德风尚,引导家庭成员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共同营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勤奋好学、团结和谐、蓬勃向上的家庭氛围从而为孩子的习惯养成提供条件。

(三)育魅力孩子家庭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在家长的协助、引导和监督之下,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孩子良好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就像情感生活,事业,孩子的教育,都不是一天形成的。

作为家长,首先要清楚给孩子养成什么好习惯然后再来确定标准。

为孩子确立生活原则,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确立好原则这件事由家长来负责并做好监督工作。

巩固和强化已经形成的好习惯,把好习惯巩固强化直到良好习惯的养成。

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校方面叶圣陶老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好的习惯”。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

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个非常基础性的内容,因而学校在促进学生习惯养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苑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关于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具体表现为:(一)强素质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 学生也不应当专读书,其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加强教育,强化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树立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这里不仅是作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要有先进育人理念和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社会在不断发展,不同时期有不同时代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不断地学习先进的育人理念。

(二)重联系做好家、校联教工作,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

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因此,养成训练只有取得家长和社会的广泛支持与密切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形成养成教育的强大合力,让学生时时处处都会受到影响、教育和严格的训练。

1、开办家长学校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宣讲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论和经验,是指导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

家长学校是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最简便的方式,可以集中授课,有计划地逐步提高。

我校已经制度化,对一年级家长每学期进行集中统一的系统学习,对于新生的适应、行为习惯培养、家校有机结合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2、成立家长委员会现在不少家长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已经掌握了家庭教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也乐于将自己的所学、经验授予大家,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的作用,学校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适度代理部分班级事务,因为事实证明,这样的合力作用更大。

3、召开家长会家长会是一种传统的方法,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一个基本形式,是学校与家长协调,共同教育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

但是必须改变传统家长会“一言堂”,丰富家长会形式。

精心设计PPT,通过媒体设备让家长感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提供专题讲座为家长传道解惑;校长虚怀纳谏,认真搜集家长意见;授课教师进班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通过家长会宣传徐诶下的办学理念以及办学特色,让家长真实地感受学校的文化氛围及教育教学成果。

4、家庭访问家访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特点是个别指导,针对性更强,指导更具体、更细致。

学校认真组织落实“教师大家访”,仔细斟酌各具代表性的家访对象,与家长商讨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最后完善相关图片、文字、影像资料,并根据家访情况在新学期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5、开放日学校采取“开放日”的方式也可以起到指导家庭教育的作用。

每学期通过“好习惯培养”专题家长开放日,这一天家长可以到学校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通过到教室听课,观察孩子的课堂表现,和老师交谈,和同学交谈等方式了解学生习惯培养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活动中家长之间互动交流,分享教育孩子的经验体会,从而激发和培养家长强烈的教子兴趣,提高家长关注孩子教育的热情,增强家长教子的自觉性。

家庭教育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学校也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提供平台。

6、创新家校互动联系我校已完成学生家校联系相关信息的录入工作,在课程改革中首先寻求的合作也是学校与家庭的合作。

选择一种实用方便的联系方式也尤为重要。

传统的方式费时费力且效率不高,也容易打扰双方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选择一种合适的家校联系方式也很重要。

在形成的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手机、网络建立新的联系方式,如校讯通、飞信、微信、QQ等,这些新型的联系方式经济实惠、快捷、有效,它能够更好的实现家长与老师,学生之间,家长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

形成一种“包围”的教育环境,从而实现“家校共育,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

(三)定目标总目标1通过训练和反复强化形成良好的日常文明礼貌习惯:语言和行为文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使“习惯成自然”。

2、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手的卫生习惯、用眼卫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服饰卫生习惯、环境卫生习惯、班集体卫生习惯、家庭卫生习惯、社会环境卫生习惯等。

3、通过课内、课外各种途径使学生逐步达到能学,会学,爱学习。

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细化目标(1)举止文明的习惯细化目标: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2)诚实守信的习惯细化目标: 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3)尊重他人的习惯细化目标: 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

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4)守时惜时的习惯细化目标: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

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5)懂得感恩的习惯细化目标: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

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6)勤俭节约的习惯细化目标: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

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

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7)遵守秩序的习惯细化目标:1、每天佩戴红领巾(或队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