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练习题及复习资料
六题型复习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一、 概念辨析1.在△ABC 中,C B A ∠=∠=∠3121,则△ABC 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2.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长是32cm ,则另一条直角边的长是( )A. 4 cmB. 34cmC. 6 cmD. 36cm3.△ABC 中,AB =15,AC =13,高AD =12,则△ABC 的周长为( )A .42B . 32C .42 或 32D .37 或 334.在 Rt ΔABC 中,∠C =90°,且c=29,a =20,则b 为(d ).A.9B.10C.20D.21 5.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在 Rt ΔABC 中,AB 2+BC 2=AC 2 B.在 Rt ΔABC 中,若a=3,b=4,则c=5 C.在 Rt ΔABC 中,两直角边长都为15,则斜边长为215 D.在直角三角形中,若斜边长为10,则可求出两直角边的长6、在下列以线段a ,b ,c 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d )A 、a =9,b =41,c =40B 、a =b =5,c =25C 、a :b :c =3:4:5D 、a =11,b =12,c =15 7.下列几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 ( c )A .7,24,25a b c ===B . 1.5,2, 2.5a b c ===C .25,2,34a b c ===D .15,8,17a b c ===8.若三角形三边分别为5,12,13,那么它最长边上的中线长是( c ).A.5B.5.5C.6.5D.1.79.等腰三角形腰长10cm ,底边16cm ,则面积 ( b )A .296cmB .248cmC .224cmD .232cm11.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比为3:4,斜边长为20,则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96 。
勾股定理 练习题
勾股定理练习题1.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3cm和4cm,求斜边的长度。
解析: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即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即两直角边的平方)的和。
即斜边的平方 = 3^2 + 4^2 = 9 + 16 = 25。
因此,斜边的长度为5cm。
2.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为13cm,而一直角边的长度为5cm,求另一直角边的长度。
解析:同样根据勾股定理,已知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的和,即5^2 + x^2 = 13^2。
求解方程可得x^2 = 13^2 - 5^2 = 169 - 25 = 144。
因此,另一直角边的长度为12cm。
3. 在一片长方形的田地中,将一个直角边长为5m的直角三角形割出,割下的三角形的斜边作为长方形的一条边,被割下的三角形的另一直角边与长方形的另一边垂直。
已知被割掉的三角形的斜边与长方形的另一边相等,求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设长方形的长为L,宽为W。
根据题意可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等于长方形的宽度,即5m = W。
又根据勾股定理可知,被割下的三角形的另一直角边等于长方形的长度,即5m = L。
因此,长方形的长和宽均为5m,面积为L × W = 5m × 5m = 25m^2。
4.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为10cm,而一直角边的长度为6cm,求另一直角边的长度的两种可能值,并求出相应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同样根据勾股定理,已知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的和,即6^2 + x^2 = 10^2。
求解方程可得x^2 = 10^2 - 6^2 = 100 - 36 = 64。
因此,另一直角边的长度可能为8cm或-8cm(取绝对值)。
当直角边为8cm时,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1/2 × 6cm × 8cm = 24cm^2;当直角边为-8cm时,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仍为24cm^2(取绝对值)。
总结: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复习了勾股定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勾股定理练习题及答案(共6套)
勾股定理课时练(1)1。
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AB=1,则AB 222AC BC ++的值是( )A 。
2 B.4 C 。
6 D 。
82.有一个形状为直角梯形的零件ABCD ,AD ∥BC ,斜腰DC 的长为10 cm ,∠D=120°,则该零件另一腰AB 的长是______ cm (结果不取近似值).3。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4.一根旗杆于离地面12m 处断裂,犹如装有铰链那样倒向地面,旗杆顶落于离旗杆地步16m ,旗杆在断裂之前高多少m ?5.如图,如下图,今年的冰雪灾害中,一棵大树在离地面3米处折断,树的顶端落在离树杆底部4米处,那么这棵树折断之前的高度是 米.6。
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子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5000米,求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7。
如图所示,无盖玻璃容器,高18cm ,底面周长为60cm ,在外侧距下底1cm 的点C 处有一蜘蛛,与蜘蛛相对的容器的上口外侧距开口1cm 的F 处有一苍蝇,试求急于扑货苍蝇充饥的蜘蛛,所走的最短路线的长度。
8。
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已知AC=3cm ,AB=4cm ,BD=12cm 。
求CD 的长。
第5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9。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60°,∠B=∠D=90°,BC=2,CD=3,求AB 的长.10. 如图,一个牧童在小河的南4km 的A 处牧马,而他正位于他的小屋B 的西8km 北7km 处,他想把他的马牵到小河边去饮水,然后回家。
他要完成这件事情所走的最短路程是多少?11如图,某会展中心在会展期间准备将高5m ,长13m ,宽2m 的楼道上铺地毯,已知地毯平方米18元,请你帮助计算一下,铺完这个楼道至少需要多少元钱?12. 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没有了水,需要寻找水源.为了不致于走散,他们用两部对话机联系,已知对话机的有效距离为15千米.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上午10:00,甲、乙二人相距多远?还能保持联系吗?第9题图5m 13m 第11题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数据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9,12,15 B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勾股定理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勾股定理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A.3,4,5 B.4,5,6 C.5,12,13 D.6,8,10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A.a:b:c=5:12:13 B.∠A+∠B=∠CC.∠A:∠B:∠C=2:3:5 D.a=6,b=12,c=103.在一水塔A的东北方向32m处有一抽水池B,在水塔A的东南方向24m处有一建筑工地C,在BC间需建一条直水管道,则水管的长为()A.45m B.40m C.50m D.56m4.如果△ABC的三边长分别是m2﹣1、2m、m2+1(m>1),那么()A.△ABC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长为2mB.△ABC是锐角三角形C.△ABC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长为m2+1D.△ABC是否为直角三角形,需看m的值5.如图,在△ABD中,∠D=90°,CD=6,AD=8,∠ACD=2∠B,则BD的长是()A.12 B.14 C.16 D.186.如图,在△ABC中,AB=AC=5,BC=6,点M为BC边中点,MN⊥AC于点N,那么MN等于()A.B.C.D.7.如图所示:是一段楼梯,高BC是3m,斜边AC是5m,如果在楼梯上铺地毯,那么至少需要地毯()A.5m B.6m C.7m D.8m8.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A.6cm2B.8cm2C.10cm2D.12cm2二、填空题9.在△ABC中,若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9,12、15,则以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所拼成的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____.10.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且满足(a﹣3)2+|b﹣4|=0,则该直角三角形的第三条边长为________.11.如图,已知AB:BC:CD:DA=2:2:3:1,且∠ABC=90°,则∠BAD的度数为________.12.在△ABC中,AB=,AC=5,若BC边上的高等于3,则BC边的长为________.13.如图,点P是等边△ABC内一点,连接P A,PB,PC,P A:PB:PC=3:4:5,以AC 为边作△AP′C≌△APB,连接PP′,则有以下结论:①△APP′是等边三角形;②△PCP′是直角三角形;③∠APB=150°;④∠APC=105°.其中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14.如图,一个机器人从点O出发,向正东方向走3m到达点A1,再向正北方向走6m到达点A2,再向正西方向走9m到达点A3,再向正南方向走12m到达点A4,再向正东方向走15m到达点A5.按如此规律下去,当机器人走到点A6时,离点O的距离是________m.三、解答题15.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AC=20,BC=15,(1)求AB的长;(2)求CD的长.16.如图所示,一架云梯长25m,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m,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如果梯子顶端下滑了4m,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上也滑动了4m吗?17如图,四边形ABCD中,∠ADC=90°,AD=12,CD=9,AB=25,BC=2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18如图是一块地,已知AD=4m,CD=3m,AB=13m,BC=12m,且CD⊥AD,求这块地的面积.19如图,已知BE⊥AE,∠A=∠EBC=60°,AB=4,BC2=12,CD2=3,DE=3.求证:(1)△BEC为等边三角形;(2)ED⊥CD.20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对折,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求CD的长.21如图所示,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5cm,一动点P在底边上从B向C 以0.25cm/s的速度运动,当点P运动到P A与腰垂直的位置时,求点P运动的时间.22阅读理解:我们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有无数组勾股数,例如5,12,13;9,40,41;…但其中也有一些特殊的勾股数,例如:3,4,5是三个连续正整数组成的勾股数.解决问题:(1)在无数组勾股数中,是否存在三个连续偶数能组成勾股数?若存在,试写出一组勾股数;(2)在无数组勾股数中,是否还存在其他的三个连续正整数能组成勾股数?若存在,求出勾股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3距沿海某城市A的正南方向240千米的B处有一台风中心,其中心风力为12级,每远离台风中心25千米,风力就会减弱一级,该台风中心现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北偏东30°的方向往C移动,如图所示,且台风中心的风力不变.若城市所受风力达到或超过4级,则称受台风影响.(1)该城市是否会受台风的影响?请说明理由.(2)若会受到台风影响,则台风影响城市的持续时间有多长?(3)该城市受到台风影响的最大风力为几级?参考答案1.【解答】解:A、∵32+42=52,∴以3、4、5为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即3、4、5是勾股数,故本选项错误;B、∵42+52≠62,∴以4、5、6为边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即4、5、6不是勾股数,故本选项正确;C、∵52+122=132,∴以5、12、13为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即5、12、13是勾股数,故本选项错误;D、∵62+82=102,∴以6、8、10为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即6、8、10是勾股数,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2.【解答】解:A、∵52+122=132,∴△ABC是直角三角形,故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B、∵∠A+∠B=∠C,∴∠C=90°,故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C、∵∠A:∠B:∠C=2:3:5,∴∠C=×180°=90°,故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D、∵62+102≠122,∴△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3.【解答】解:已知东北方向和东南方向刚好是一直角,∴∠BAC=90°,又∵AB=32m,AC=24m,∴BC===40(m).故选:B.4.【解答】解:∵△ABC中的三边分别是m2﹣1,2m,m2+1(m>1),又∵(m2﹣1)2+(2m)2=(m2+1)2,∴△ABC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为m2+1.故选:C.5.【解答】解:∵∠D=90°,CD=6,AD=8,∴AC==10,∵∠ACD=2∠B,∠ACD=∠B+∠CAB,∴∠B=∠CAB,∴BC=AC=10,∴BD=BC+CD=16,故选:C.6.【解答】解:连接AM,∵AB=AC,点M为BC中点,∴AM⊥CM(三线合一),BM=CM,∵AB=AC=5,BC=6,∴BM=CM=3,在Rt△ABM中,AB=5,BM=3,∴根据勾股定理得:AM===4,又∵S△AMC=MN•AC=AM•MC,∴MN==.故选:C.7.【解答】解:∵△ABC是直角三角形,BC=3m,AC=5m ∴AB===4m,∴如果在楼梯上铺地毯,那么至少需要地毯为AB+BC=7米.故选:C.8.【解答】解:∵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ED=BE,设AE=xcm,则ED=BE=(9﹣x)cm,在Rt△ABE中,AB2+AE2=BE2,∴32+x2=(9﹣x)2,解得:x=4,∴△ABE的面积为:3×4×=6(cm2).故选:A.9.【解答】解:∵92+122=225,152=225,∴92+122=152,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且9和12是两条直角边;∴拼成的四边形的面积=×9×12×2=108.故答案为:108.10.【解答】解:∵(a﹣3)2+|b﹣4|=0,∴a﹣3=0,b﹣4=0,∴a=3,b=4,∴直角三角形斜边为:,故答案为:5.11.【解答】解:∵AB:BC:CD:DA=2:2:3:1,∴设AB=2x,BC=2x,CD=3x,AD=x,∴AB=BC,∵∠ABC=90°,∴AC=,∠BAC=45°,∵AD2+AC2=x2+8x2=9x2,CD2=9x2,∴AD2+AC2=CD2,∴∠DAC=90°,∴∠BAD=∠BAC+∠DAC=45°+90°=135°,故答案为:135°.12.【解答】解:有两种情况:①如图1,∵AD是△ABC的高,∴∠ADB=∠ADC=90°,由勾股定理得:BD===5,CD===4,∴BC=BD+CD=5+4=9;②如图2,同理得:CD=4,BD=5,∴BC=BD﹣CD=5﹣4=1,综上所述,BC的长为9或1;故答案为:9或1.13.【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则∠BAC=60°,又△AP'C≌△APB,则AP=AP′,∠P AP′=∠BAC=60°,∴△APP'是正三角形,①正确;又P A:PB:PC=3:4:5,∴设P A=3x,则:PP′=P A=3x,P′C=PB=4x,PC=5x,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PCP'是直角三角形,且∠PP′C=90°,②正确;又△APP'是正三角形,∴∠AP′P=60°,∴∠APB=150°③正确;错误的结论只能是∠APC=105°.故答案为①②③.14.【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当机器人走到A6点时,A5A6=18米,点A6的坐标是(6+3=9,18﹣6=12),即(9,12).所以,当机器人走到点A6时,离点O的距离是=15.故答案为:15.15.【解答】解:(1)∵∠ACB=90°,∴AB=,∵BC=15,AC=20,∴AB===25,∴AB的长是25;(2)∵S△ABC=AC•BC=AB•CD,∴AC•BC=AB•CD,∵AC=20,BC=15,AB=25,∴20×15=25CD,∴CD=12,∴CD的长是12.16.【解答】解:在Rt△AOB中,∵AB=25m,OB=7m,OA2=AB2﹣OB2,∴OA===24(m),∵AA′=4m,∴OA′=OA﹣AA′=20m;在Rt△A′OB′中,∵OB′2=A′B′2﹣OA′2,∴OB′==15(m),∴BB′=OB′﹣OB=8(m).故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24m;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上不是滑动了4m,而是滑动了8m.17.【解答】解:连接AC,在△ADC中,∵∠D=90°,AD=12,CD=9,∴AC==15,S△ABC=AD•CD=×12×9=54,在△ABC中,∵AC=15,AB=25,BC=20,∴BC2+AC2=AB2,∴△ACB是直角三角形,∴S△ACB=AC•BC=×15×20=150.∴四边形ABCD的面积=S△ABC+S△ACD=150+54=204.18.【解答】解:连接AC,∵CD⊥AD∴∠ADC=90°,∵AD=4,CD=3,∴AC2=AD2+CD2=42+32=25,又∵AC>0,∴AC=5,又∵BC=12,AB=13,∴AC2+BC2=52+122=169,又∵AB2=169,∴AC2+BC2=AB2,∴∠ACB=90°,∴S四边形ABCD=S△ABC﹣S△ADC=30﹣6=24m2.19.【解答】证明:(1)在Rt△ABE中,∵∠A=60°,∠AEB=90°,∴∠ABE=30°.∵AB=4,∴AE=AB=2,BE2=AB2﹣AE2=12.又∵BC2=12,∴BE=BC.又∵∠CBE=60°,∴△BEC为等边三角形.(2)∵△BEC为等边三角形,∴EC2=BC2=12.又∵DE2=9,CD2=3,∴DE2+CD2=12=EC2,∴△CDE为直角三角形,且∠D=90°,∴ED⊥CD.20.【解答】解:∵两直角边AC=6cm,BC=8cm,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可知AB=10,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对折,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则CD=DE,AE =AC=6,∴BE=10﹣6=4,设DE=CD=x,BD=8﹣x,在Rt△BD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D2=DE2+BE2,即(8﹣x)2=x2+42,解得x=3.即CD的长为3cm.21.【解答】解:如图,作AD⊥BC,交BC于点D,∵BC=8cm,∴BD=CD=BC=4cm,∵AB=5cm,∴AD=3cm,分两种情况:当点P运动t秒后有P A⊥AC时,∵AP2=PD2+AD2=PC2﹣AC2,∴PD2+AD2=PC2﹣AC2,∴PD2+32=(PD+4)2﹣52,∴PD=2.25cm,∴BP=4﹣2.25=1.75=0.25t,∴t=7秒,当点P运动t秒后有P A⊥AB时,同理可证得PD=2.25,∴BP=4+2.25=6.25=0.25t,∴t=25秒,∴点P运动的时间为7秒或25秒.22.【解答】解:(1)设中间的偶数为m,则较大的偶数为m+2,较小的偶数为m﹣2,由勾股定理得,(m﹣2)2+m2=(m+2)2,解得m=8,m=0(舍去)所以这三个连续偶数为6,8,10,因此存在三个连续偶数能组成勾股数,如6,8,10;(2)不存在.理由:假设在无数组勾股数中,还存在其他的三个连续正整数能组成勾股数.设这三个正整数分别为n﹣1、n、n+1,由勾股定理得,(n﹣1)2+n2=(n+1)2,解得n=4,n=0(舍去).所以三个连续正整数是3,4,5,所以除了3、4、5以外,不存在其他的三个连续正整数能组成勾股数.23.【解答】解:(1)该城市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理由是:如图,过A作AD⊥BC于D.在Rt△ABD中,∵∠ABD=30°,AB=240,∴AD=AB=120,∵城市受到的风力达到或超过四级,则称受台风影响,∴受台风影响范围的半径为25×(12﹣4)=200.∵120<200,∴该城市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2)如图以A为圆心,200为半径作⊙A交BC于E、F.则AE=AF=200.∴台风影响该市持续的路程为:EF=2DE=2=320.∴台风影响该市的持续时间t=320÷20=16(小时).(3)∵AD距台风中心最近,∴该城市受到这次台风最大风力为:12﹣(120÷25)≈7(级).。
勾股定理复习易错题四套题由简到难(附带答案)
勾股定理练习卷姓名一、填空题1.三角形的三边满足a2=b2+c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它的最大边是.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BC=24,CA=7,AB=.3.在△ABC中,若其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9、12、15,则以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所拼成的四边形的面积是.4.如图1所示,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正方形A,B,C的面积分别是8cm2,10cm2,14cm2,则正方形D的面积是 cm2.5.如图2,在△ABC中,∠C=90°,BC=60c m,CA=80c m,一只蜗牛从C点出发,以每分钟20c m的速度沿CA→AB→BC的路径再回到C点,需要分钟的时间.6.已知x、y为正数,且|x2-4|+(y2-16)2=0,如果以x、y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7.在布置新年联欢会的会场时,小虎准备把同学们做的拉花用上,他搬来了一架高为2.5米的梯子,要想把拉花挂在高2.4米的墙上(设梯子上端要到达或超过挂拉花的高度才能挂上),小虎应把梯子的底端放在距离墙米处.8.如图3是2002年北京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合而成,若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52和4,则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和.(注:两直角边长均为整数)二、选择题1.下列各组数为勾股数的是()A.6,12,13 B.3,4,7 C.4,7.5,8.5 D.8,15,162.要登上某建筑物,靠墙有一架梯子,底端离建筑物5m,顶端离地面12m,则梯子的长度为()A.12m B.13m C.14m D.15m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边长分别为6cm 和8cm ,则连接这两条直角边中点的线段长为( )A .10cmB .3cmC .4cmD .5cm4.若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同时扩大2倍,则斜边扩大为原来的( )A .2倍B .3倍C .4倍D .5倍5.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3∶4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 .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 .三边长度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 .三边长度之比为9∶40∶41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6.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关系:(a +b )2=c 2+2ab ,则这个三角形是( )A .钝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7.某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0,且一条直角边为5,则另一直角边为( )A .3B .4C .12D .138.如果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29,则对角线AC 的长度为( )A .23B .49CD .29 三、简答题1.(10分)如图4,你能计算出各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吗?2.(10分)如图5所示,有一条小路穿过长方形的草地ABCD ,若AB =60m ,BC =84m ,AE =100m ,则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3.(10分)如图6,在△ABC 中,∠BAC =120°,∠B =30°,AD ⊥AB ,垂足为A ,CD =1c m ,求AB 的长.4.(10分)小芳家门前有一个花圃,呈三角形状,小芳想知道该三角形是不是一个直角三角形,请问她可以用什么办法来作出判断?你能帮她设计一种方案吗?5.(10分)如图7,在△ABC中,AB=AC=25,点D在BC上,AD=24,BD=7,试问AD平分∠BAC吗?为什么?6.(10分)如图8所示,四边形ABCD中,AB=1,BC=2,CD=2,AD=3,且AB⊥BC.求证:AC⊥CD.参考答案:一、1.直角,a2.25 3.108 4.17 5.12 6.207.0.7 8.4,6二、1~4.CBDA 5~8.BBCA三、1.(1)5x=;(2)24x=2.2240m34.略5.所以AD平分BAC∠,理由略6.证明略四、(1)84,85.(2)任意一个大于1的奇数的平方可以拆成两个连续整数的和,并且这两个连续整数与原来的奇数构成一组勾股数.(3)略.八年级下册第十八《勾股定理》水平测试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2∶3,则三角形是三角形;若这三个内角所对的三边分别为a、b、c(设最长边为c),则此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是.2.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则直角边长为,若直角边长为2,则斜边长为.3.在Rt△ABC中,∠C=90°,①若AB=41,AC=9,则BC=;②若AC=1.5,BC =2,则AB=.4.已知两条线段的长分别为11cm和60c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 cm时,这3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5.如图1,将一根长24厘米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6厘米,高为8厘米的圆柱形水杯中,则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至少为厘米.6.如图2,AC⊥CE,AD=BE=13,BC=5,DE=7,那么AC=.7.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边长为8c m,则底边上的高是,面积是.8.如图3,一个机器人从A点出发,拐了几个直角的弯后到达B点位置,根据图中的数据,点A和点B的直线距离是.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如图4,两个较大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25,289,则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A.4 B.8 C.16 D.642.小丽和小芳二人同时从公园去图书馆,都是每分钟走50米,小丽走直线用了10分钟,小芳先去家拿钱再去图书馆,小芳到家用了6分钟,从家到图书馆用了8分钟,小芳从公园到图书馆拐了个(设公园到小芳家及小芳家到图书馆都是直线)()A.锐角B.直角C.钝角D.不能确定3.一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是7cm,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长的和是49cm,则斜边的长()A.18cm B.20cm C.24cm D.25cm4.如图5,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E垂直于BE,且AE=3,BE=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16 B.18 C.19 D.215.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较小直角边的和、差分别为18、8,则较长直角边的长为()A.20 B.16 C.12 D.86.在△ABC中,若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是()A.42 B.32 C.42或32 D.37或337.如图6,在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标有AB、CD、EF、GH四条线段,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A.CD、EF、GH B.AB、EF、GHC.AB、CD、GH D.AB、CD、EF8.如图7,在△ABC中,∠C=90°,D为BC边的中点,DE⊥AB于E,则AE2-BE2等于()A.AC2 B.BD2C.BC2 D.DE2三、简答题(共58分)1.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比为5∶12∶13,且周长为60c m,求它的面积.2的点.3.如图8,是一个四边形的边角料,东东通过测量,获得了如下数据:AB=3cm,BC=12cm,CD=13cm,AD=4cm,东东由此认为这个四边形中∠A恰好是直角,你认为东东的判断正确吗?如果你认为他正确,请说明其中的理由;如果你认为他不正确,那你认为需要什么条件,才可以判断∠A是直角?4.如图9,一游泳池长48米,小方和小朱进行游泳比赛,小方平均速度为3米/秒,小朱为3.1米/秒.但小朱一心想快,不看方向沿斜线游,而小方直游,俩人到达终点的位置相距14米.按各人的平均速度计算,谁先到达终点?5.如图10(1)所示为一上面无盖的正方体纸盒,现将其剪开展成平面图,如图10(2)所示.已知展开图中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在该展开图中可画出最长线段的长度?这样的线段可画几条?四、拓广探索(本题14分)已知: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设△ABC的面积为S,周长为l.(1)填表:(用含有m的代数式表示).(2)如果a+b-c=m,观察上表猜想:l(3)证明(2)中的结论.参考答案:一、1.直角,222a b c +=2.1,2 3.40,2.5 4.615.14 6.12 7.4或,16或32 8.10 二、1~4.DBDC 5~8.CCBA 三、1.2120cm2.图略3.不正确,可添加DB BC ⊥或5cm DB =4.小方先到达终点54条四、解:(1)从上往下依次填12,1,32; (2)4S m l =; (3)证明略.点击《勾股定理》之特色题本文将在各地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试题中,涉及《勾股定理》知识内容的特色创新题采撷几例,供读者学习鉴赏.一.清新扮靓的规律探究题例1(成都市)如图,如果以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 , 再以对角线AE 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AEGH ,如此下去,…,已知正方形ABCD 的面积1S 为1,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面积依次为23S S ,,…,S n (n 为正整数),那么第8个正方形的面积8S =_______.【解析】:求解这类题目的常见策略是:“从特殊到一般”.即是先通过观察几个特殊的数式中的变数与不变数,得出一 般规律,然后再利用其一般规律求解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 此题,由勾股定理、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易求得:2111S ==, 222S == 2324S == 248S ==照此规律可知:25416S ==,观察数1、2、4、8、16易知:0123412,22,42,82,162=====,于是可知12n n S -= 因此,817822128S -===二.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材料分析题例2(临安)阅读下列题目的解题过程: 已知a 、b 、c 为的三边,且满足,试判断的形状.解:2222222222()()()()()ABC c a b a b a b B c a b C ∆∴-=+-∴=+∴是直角三角形问:(1)上述解题过程,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代号: ;(2)错误的原因为: (3)本题正确的结论为: .【解析】:材料阅读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命题,其类型多种多样,本题属于“判断纠错型”题目.集中考查了因式分解、勾股定理等知识.在由得到等式2222222()()()c a b a b a b -=+-没有错,错在将这个等式两边同除了一个可能为零的式子ABC D EFGHIJ22a b -.若220a b -=,则有()()0a b a b +-=,从而得a b =,这时,ABC 为等腰三角形.因此:(1) 选C .(2) 没有考虑220a b -=(3) ABC ∆是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三.渗透新课程理念的图形拼接题例3(长春)如图,在Rt △ABC 中,∠C = 90°,AC = 4,BC = 3.在Rt △ABC 的外部拼接一个合适的直角三角形,使得拼成的图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要求:在答题卡的两个备用图中分别画出两种与示例不同的拼接方法,并在图中标明拼接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请同学们先用铅笔画现草图,确定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画出正确的图形)示例图 备用图【解析】:要在Rt △ABC 的外部拼接一个合适的直角三角形,使得拼成的图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关键是腰与底边的确定;要求在图中标明拼接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这需要用到勾股定理知识.下面四种拼接方法可供参考.四.极具“热点”的动态探究题例4(泉州):如图1,一架长4米的梯子AB 斜靠在与地面OM 垂直的墙壁ON 上,梯子与地面的倾斜角α为 60.⑴求AO 与BO 的长;⑵若梯子顶端A 沿NO 下滑,同时底端B 沿OM 向右滑行. 如图2,设A 点下滑到C 点,B 点向右滑行到D 点,并且AC:BD=2:3,试计算梯子顶端A 沿NO 下滑多少米?X k b1.c o m【解析】:对于没有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的同学而言,求解此题有一定的难度.但若是利用等边三角形就可以推出的一个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结合勾股定理求解,还是容易解答的.⑴AOB Rt ∆中,∠O=90,∠α= 60 ∴,∠OAB= 30,又AB=4米,∴122OB AB ==米.由勾股定理得:OA ===. ⑵设2,3,AC x BD x ==在COD Rt ∆中,2,23,4OC x OD x CD ==+= 根据勾股定理:222OC OD CD +=∴()()2222234x x ++= -∴(213120x x +-= ∵0x ≠ ∴0381213=-+x∴x =所以,即梯子顶端A 沿NO .勾股定理中的常见题型例析勾股定理是几何计算中运用最多的一个知识点.考查的主要方式是将其综合到几何应用的解答题中,常见的题型有以下几种:一、探究开放题例1如图1,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 ,再以第二个正方形的对角线AE 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AEGH ,如此下去…….(1)记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a =1,依上述方法所作的4a 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2a ,3a ,4a ,…,n a ,求出2a ,3a ,的值.(2)根据以上规律写出第n 个正方形的边长n a 的表达式. 分析:依次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 2,a 3,a 4,再观察、归纳出一般规律.解:(1)∵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BC=CD=AD=1.由勾股定理,得AC同理,AE =2,EH = a 2a 3=2,a 4=(2) ∵011a ==, 12a ==, 232a ==, 34a ==,∴1n n a -= ()1,n n ≥是自然数.点拨:探究开放题形式新颖、思考方向不确定,因此综合性和逻辑性较强,它着力于考查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对提高同学们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动手操作题例2如图2,图(1)是用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和b ,斜边长为c .图(2)是以c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你开动脑筋,将它们拼成一个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 (1)画出拼成的这个图形的示意图,写出它是什么图形;(2)用这个图形证明勾股定理;(3)假设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有苦干个,你能运用图(1)所给的直角三角形拼出另一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吗?请画出拼后的示意图(无需证明).解:(1)所拼图形图3所示,它是一个直角梯形.(2)由于这个梯形的两底分别为a 、b ,腰为(a +b ),所以梯形的面积为211()()()22a b a b a b ++=+.又因为这个梯形的面积等于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所以梯形的面积又可表示为:2111222ab ab c ++.Xk b1.c om∴221111()2222a b ab ab c +=++. ∴222a b c +=. (3)所拼图形如图4.点拨:动手操作题内容丰富,解法灵活,有利于考查解题者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的才能。
中考数学复习《勾股定理》专项练习题-附带有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勾股定理》专项练习题-附带有答案一、单选题1.线段a、b、c组成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7,b=24,c=25 B.Ba= √41,b=4,c=5C.a= 34,b=1,c= 54D.a=40,b=50,c=602.如图,在△ABC中,AB=AC=5,BC=6,点M为BC的中点,MN⊥AC于点N,则MN等于()A.65B.95C.125D.1653.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面积分别为7和9,则b的面积为()A.16 B.2 C.32 D.1304.如图,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在图中找出格点C,使得△ABC是腰长为无理数的等腰三角形,点C的个数为()A.3 B.4 C.5 D.75.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S A=10,S B=8,S C=9,S D=4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S E=18B.S F=13C.S M=31D.S M−S E=176.如图,矩形OABC的边OA长为2,边AB长为1,OA在数轴上,以原点O为圆心,对角线OB的长为半径画弧,交正半轴于一点,则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A.2.1B.√5C.2√2D.2√37.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5,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a、b,那么(a+b)2的值为().A.49 B.25 C.13 D.18.如图,在△ABC中∠C=60°,AC=4,BC=3 .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M、N两点,作直线MN交AC于点D,则CD的长为()A.1 B.75C.32D.3二、填空题9.如图,△ABC中AB=AC=10,BC=16,△ABC的面积是.10.如图,在Rt△ABC中,∠C=90°,AC=3,以AB为一边向三角形外作正方形ABEF,正方形的中心为O,且OC=4 √2,则BC=.1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点D在AB上,AD=AC,AF⊥CD交CD于点E,交CB于点F,则CF的长是12.某小区两面直立的墙壁之间为安全通道,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DE时,梯子底端A到左墙的距离AE为0.7m,梯子顶端D到地面的距离DE为2.4m,若梯子底端A保持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BC上,梯子顶端C到地面的距离CB为2m,则这两面直立墙壁之间的安全通道的宽BE为m.13.活动探究:我们知道,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已知△ABC中∠A=30°,AC=3,∠A所对的边为√3,满足已知条件的三角形有两个(我们发现其中如图的△ABC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则满足已知条件的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三、解答题14.如图,点C在∠DAB内部,CD⊥AD于点D,CB⊥AB于点B,CD=CB,若AD=5,求AB的长.15.如图,在△ABC中,CD⊥AB,垂足为D.AD=1,BD=4,CD=2.求证:∠ACB=90°.16.如图,一只小鸟旋停在空中A点,A点到地面的高度AB=20米,A点到地面C点(B、C两点处于同一水平面)的距离AC=25米.若小鸟竖直下降12米到达D点(D点在线段AB上),求此时小鸟到地面C 点的距离.17.如图,在△ABC中,∠ACB的平分线CD交AB于点D,E为AC边上一点,且满足∠AED=2∠DCB.(1)求证:DE∥BC;(2)若∠B=90°,AD=6,AE=9,求CE的长.18.如图,在正△ABC的AC,BC上各取一点D,E,使AD=CE,AE,BD相交于点M(1)如图1,求∠BME的度数;(2)如图2,过点B作直线AE的垂线BH,垂足为H①求证:2MH+DM=AE;②若BE=2EC=2,求BH的长.答案1.D2.C3.A4.C5.D6.B7.A8.B9.4810.511.1.512.2.213.2√3或√314.解:解法一:连结AC∵CD⊥AD于点D,CB⊥AB于点B∴∠CDA=∠CBA=90°在Rt△ABC与Rt△ADC中有AC=AC,CD=CB∴Rt△ABC≌Rt△ADC(HL)∴AB=AD=5解法二:连结AC∵CD⊥AD于点D,CB⊥AB于点B∴∠CDA=∠CBA=90°∵CD=CB∴由勾股定理得:AB= √AC2−BC2 = √AC2−CD2 =AD=515.证明:∵CD是△ABC的高∴∠ADC=∠BDC=90°.∵AD=1,BD=4,CD=2∴AC2=AD2+CD2=12+22=5,BC2=BD2+CD2=42+22=20,AB2=(1+4)2=25.∴AC2+B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16.解:由勾股定理得;BC2=AC2−AB2=252−202=225∴BC=15(米)∵BD=AB−AD=20−12=8(米)∴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得CD=√DB2+BC2=√82+152=17∴此时小鸟到地面C点的距离17米.答;此时小鸟到地面C点的距离为17米.17.(1)证明:∵CD平分∠ACB∴∠ACD=∠DCB即∠ACB=2∠DCB又∵∠AED=2∠DCB∴∠ACB=∠AED∴DE//BC;(2)解:∵DE//BC∴∠EDC=∠BCD,∠B=∠ADE=90°∵∠BCD=∠ECD∴∠EDC=∠ECD∴ED=CE∵AD=6,AE=9∴DE=√AE2−AD2=√92−62=3√5∴CE=3√5.18.(1)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AC=∠C=60°又∵AD=CE ∴△ABD≌△CAE(SAS)∴∠BME=∠ABD+∠BAE=∠CAE+∠BAE=∠BAC=60°(2)解:①∵BH⊥AE ∠BME=60°∴∠HBM=30°∴BM=2MH∵△ABD≌△CAE ∴AE=BD=BM+MD=2MH+MD②过点E作EG⊥AB于点GBE=2EC=2 ∴AB=BC=3∴使用ABC=60°∴BG=1,AG=2,由勾股定理可得,GE= √3,AE= √7设HE=x,则AH= √7 -x由勾股定理得32-(√7 -x)2=22-x2解得x= √77再由勾般定理可得:BH= 3√21.7。
期末复习 《勾股定理》常考题与易错题精选(35题)(原卷版)
期末复习- 《勾股定理》常考题与易错题精选(35题)一.勾股定理(共11小题)1.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 )A.10B.13C.15D.262.如图,长方形ABCD的顶点A,B在数轴上,点A表示﹣1,AB=3,AD=1.若以点A为圆心,对角线AC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正半轴于点M,则点M所表示的数为( )A.B.C.D.3.如图,在Rt△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若AC=5,BC=12,则S△ACD :S△ABD为( )A.12:5B.12:13C.5:1 3D.13:54.图1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会徽,在其主体图案中选择两个相邻的直角三角形,恰好能组合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边形OABC.若AB=BC=2,且∠AOB=30°,则OC的长度为( )A.B.C.4D.5.在△ABC中,∠ABC=60°,AD为BC边上的高,AD=6,CD=1,则BC的长为( )A.5B.7C.5或7D.6.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则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 )A.B.3C.D.27.已知△ABC中,∠C=90°,AB=c,BC=a,AC=b.(1)如果a=7,b=24,求c;(2)如果a=12,c=13,求b.8.如图,Rt△ABC中,∠C=90°(1)若AB=,AC=,求BC2(2)若AB=4,AC=1,求AB边上高.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90°,∠BCA=60°,AC=2,DA=1,CD=3.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10.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求出四边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11.如图,在△ABC中,BC=6,AC=8,DE⊥AB,DE=7,△ABE的面积为35.(1)求AB的长;(2)求△ACB的面积.二.勾股定理的证明(共3小题)12.如图,直角三角形ACB,直角顶点C在直线l上,分别过点A、B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和点E.(1)求证:∠DAC=∠BCE;(2)如果AC=BC.①求证:CD=BE;②若设△ADC的三边分别为a、b、c,试用此图证明勾股定理.13.【阅读理解】我国古人运用各种方法证明勾股定理,如图①,用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正方形,通过证明可得中间也是一个正方形.其中四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图中大正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a+b)2,也可表示为c2+4×ab,即(a+b)2=c2+4×ab,所以a2+b2=c2.【尝试探究】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总统证法”如图②所示,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直角梯形BCDE,其中△BCA≌△ADE,∠C=∠D=90°,根据拼图证明勾股定理.【定理应用】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求证:a2c2+a2b2=c4﹣b4.14.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摆放时,也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勾股定理,请完成证明过程.(提示:BD和AC都可以分割四边形ABCD)三.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共8小题)15.下列各组中的三条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7,20,24B.,,C.3,4,5D.4,5,616.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下面四种情况中,不能判断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a=3,b=4,c=5B.a=8,b=15,c=17C.a=5,b=12,c=13D.a=12,b=15,c=1817.如图,四边形ABCD中,AB=20,BC=15,CD=7,AD=24,∠B=90°.(1)判断∠D是否是直角,并说明理由.(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18.如图,小明爸爸在鱼池边开了一块四边形土地种了一些蔬菜,爸爸让小明计算这块土地的面积,以便估算产量.小明测得AB=3m,AD=4m,CD=12m,BC=13m,又已知∠A=90°.求这块土地的面积.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90°,AB=BC=2,CD=3,DA=1.(1)求∠DAB的度数;(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0.如图,在△ABC中,AD、BE分别为边BC、AC的中线,分别交BC、AC于点D、E.(1)若CD=4,CE=3,AB=10,求证:∠C=90°;(2)若∠C=90°,AD=6,BE=8,求AB的长.21.如图,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高,若BD=4,DC=5,AD=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2.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1)求△ABC的周长;(2)求∠ACB的度数.四.勾股数(共3小题)23.下列四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A.3,4,5B.2,3,4C.5,12,13D.8,15,1724.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为( )A.,2,B.8,15,17C.,D.32,42,5225.观察下列各组勾股数有哪些规律:3,4,5;9,40,41;5,12,13;……;7,24,25;a,b,c.请解答:(1)当a=11时,求b,c的值;(2)判断21,220,221是否为一组勾股数?若是,请说明理由.五.勾股定理的应用(共10小题)26.我市某中学有一块四边形的空地ABCD,如图所示,为了绿化环境,学校计划在空地上种植草皮,经测量∠B=90°,AB=6m,BC=8m,CD=24m,AD=26m.(1)求出空地ABCD的面积;(2)若每种植1平方米草皮需要350元,问总共需投入多少元?27.由四条线段AB、BC、CD、DA所构成的图形,是某公园的一块空地,经测量∠ADC=90°,CD=3m、AD=4m、BC=12m、AB=13m.现计划在该空地上种植草皮,若每平方米草皮需200元,则在该空地上种植草皮共需多少元?28.如图,某校攀岩墙AB的顶部A处安装了一根安全绳AC,让它垂到地面时比墙高多出了2米,教练把绳子的下端C拉开8米后,发现其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即BC=8米),AB⊥BC,求攀岩墙AB的高度.29.如图,甲、乙两船从港口A同时出发,甲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向北偏东42°方向航行,乙船向南偏东48°方向航行,0.5小时后,甲船到达C岛,乙船到达B岛,若C,B两岛相距17海里,问乙船的航速是多少?30.“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又到了放风筝的最佳时节.某校八年级(1)班的小明和小亮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为了测得风筝的垂直高度CE(如图),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测得水平距离BD的长为8米;②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BC的长为17米;③牵线放风筝的小明的身高为1.5米.(1)求风筝的垂直高度CE;(2)如果小明想风筝沿CD方向下降9米,则他应该往回收线多少米?31.森林火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危害很大,随着中国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始应用飞机洒水的方式扑灭火源.如图,有一台救火飞机沿东西方向AB,由点A飞向点B,已知点C为其中一个着火点,且点C与直线AB上两点A,B的距离分别为600m和800m,又AB=1000m,飞机中心周围500m以内可以受到洒水影响.(1)着火点C受洒水影响吗?为什么?(2)若飞机的速度为10m/s,要想扑灭着火点C估计需要13秒,请你通过计算判断着火点C能否被扑灭?32.一架云梯长25m,如图所示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C离墙7m.(1)这个梯子的顶端A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m,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多少米?33.在一条东西走向的河的一侧有一村庄C,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A,B,其中AB=AC,由于某种原由C 到A的路现在已经不通,某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H(A、H、B在一条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CH,测得CB=1.5千米,CH=1.2千米,HB=0.9千米.(1)问CH是否为从村庄C到河边的最近路?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2)求原来的路线AC的长.34.如图,一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消防车立即赶到距大厦9米处(车尾到大厦墙面),升起云梯到火灾窗口,已知云梯长15米,云梯底部距地面3米,问:发生火灾的住户窗口距离地面BD有多高?35.如图,在离水面高度为8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开始时绳子BC的长为17米,此人以1米每秒的速度收绳,7秒后船移动到点D的位置,问船向岸边移动了多少米?(假设绳子是直的)。
《勾股定理》专题复习(含答案)
第一章《勾股定理》专项练习专题一:勾股定理考点分析:勾股定理单独命题的题目较少,常与方程、函数,四边形等知识综合在一起考查,在中考试卷中的常见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和较简单的解答题典例剖析例1.(1)如图1是一个外轮廓为矩形的机器零件平面示意图,根据图中的尺寸(单位:mm ),计算两圆 孔中心A 和B 的距离为______mm .(2)如图2,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a b c ,,, 若a c ,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 的面积为( )A.4 B.6C.16D.55分析:本题结合图中的尺寸直接运用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解:(1)由已知得:AC=150-60=90,BC=180—60=120,由勾股定理得: AB 2=902+1202=22500,所以AB=150(mm )(2)由勾股定理得:b=a+c=5+11=16,故选C .点评:以上两例都是勾股定理的直接运用,当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时,往往要借助于勾股定理来解决.例2.如图3,正方形网格的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试求122424454A E A A E C A E C ++∠∠∠的度数.解:连结32A E .32122222A A A A A E A E ==,,32212290A A E A A E ∠=∠=,322122Rt Rt A A E A A E ∴△≌△(SAS ).322122A E A A E A ∴∠=∠.由勾股定理,得:4532C E C E ===,4532A E A E ===,44332A C A C ==,445332A C E A C E ∴△≌△(SSS ).323454A E C A E C ∴∠=∠图1 图21A2A3A 4A 5A 5E 2E 1E 1D 1C 1B 4C1A 2A 3A4A 5A 5E2E 1E1D 1C 1B 4C 3C 2C图3122424454324424323224A E A A E C A E C A E C A E C A E C A E C ∴∠+∠+∠=∠+∠+∠=∠.由图可知224E C 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2445A E C ∴∠=. 即12242445445A E A A E C A E C ∠+∠+∠=.点评:由于在正方形网格中,它有两个主要特征:(1)任何格点之间的线段都是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边或对角线,所以格点间的任何线段长度都能求得.(2)利用正方形的性质,我们很容易知道一些特殊的角,如450、900、1350,便一目了然.以上两例就是根据网格的直观性,再结合图形特点,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易求得线段和角的特殊值,重点考查学生的直觉观察能力和数形结合的能力. 专练一:1、△ABC 中,∠A :∠B :∠C=2:1:1,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则下列各等式中成立的是( )(A )222a b c +=;(B )222a b =; (C)222c a =; (D )222b a = 2、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4,x,则x 的可能值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3、一根旗杆在离底面4.5米的地方折断,旗杆顶端落在离旗杆底部6米处,则旗杆折断前高为( )(A )10.5米; (B )7。
勾股定理专题复习
勾股定理专题复习1.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ABC中,AD BC于点D,以AD为一边向右作正三角形ADE。
(1)求△ABC的面积S;(2)判断AC、DE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2.如图,Rt△ABC中,∠C=90°,AD平分∠CAB,DE⊥AB于E,若AC=6,BC=8,CD=3.(1)求DE的长;(2)求△ADB的面积.3.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连接AE、BE、CE,将△ABE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到△CBE′的位置.若AE=1,BE=2,CE=3,则∠BE′C=度.4.在△ABC中,∠BAC=90°,AB=3,AC=4.AD平分∠BAC交BC于D,则BD的长为()B C D5、如图2,四边形ABCD 为矩形纸片.把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恰好落在CD 边的中点E 处,折痕为AF .若CD =6,则AF 等于 ( )(A )34 (B )33 (C )24 (D )8 解析:由折叠可知,AE=AB=DC=6,在Rt △ADE 中AD=6,DE=3由勾股定理,得AD=33,设EF=x ,则FC=x -33, 在Rt △EFC 中由勾股定理求得x=32,则EF=32,在Rt △AEF 中,由勾股定理得AF=34。
故选A 。
6. 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 沿对角线AC 折叠,点B 落在点E 处,EC 与AD 相交于点F.(1)求证:△FAC 是等腰三角形;(2)若AB=4,BC=6,求△FAC 的周长和面积.7.如图,将矩形ABCD 沿直线AE 折叠,顶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F 点处,已知cm CE 6=,cm AB 16=,求BF 的长. 解:由题意可知△ADE ≌△AFE .∴AF AD =,FE DE =.在矩形ABCD 中,16==AB CD ,CB AD =,︒=∠=∠=∠90D C B , ∵6=CE ,∴10=-==CE CD DE EF . 在Rt △CEF 中,822=-=CE EF FC .A BCDE F 图 2 F E D C B A。
勾股定理专题复习及题型讲解
勾股定理复习一、要点精练 (一)勾股定理1、(填空题)已知在Rt △ABC 中,∠C=90°。
①若a=3,b=4,则c=________;②若a=40,b=9,则c=________;③若a=6,c=10,则b=_______; ④若c=25,b=15,则a=________。
2、(填空题)已知在Rt △ABC 中,∠C=90°,AB=10。
①若∠A=30°,则BC=______,AC=_______;②若∠A=45°,则BC=______,AC=_______。
3、 下列各组数分别为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A )1,2,3 (B )2,3,4 (C )3,4,5 (D )4,5,64、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S ,斜边上的中线长为d ,则这个三角形周长为( )(A )22d S d + (B 2d S d - (C )222d S d + (D )22d S d + 解:设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则2c d =,12S ab =. 由勾股定理,得222a b c +=.所以()222222444a b a ab b c S d S +=++=+=+. 所以22a b d S +=+所以a b c ++=222d S d ++. 故选(C )5、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是,,a b a a b -+,并且,a b 都是正整数,则三角形其中一边的长可能是( )(A )61 (B )71 (C )81 (D )91 解:因为a b a a b +>>-.根据题意,有()()222a b a b a +=-+. 整理,得24a ab =.所以4a b =. 所以3,5a b b a b b -=+=.即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3,4,5b b b . 因为只有81是3的倍数.故选(C )6、在Rt ABC ∆中,3,5a c ==,则边b 的长为______.7、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是,,a b a a b -+,并且,a b 都是正整数,则三角形其中一边的长可能是( )(A )61 (B )71 (C )81 (D )91(二)勾股定理的验证及其验证过程的相关应用1、下图甲是任意一个直角三角形ABC ,它的两条直角边的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如图乙、丙那样分别取四个与直角三角形ABC 全等的三角形,放在边长为a +b 的正方形内.①图乙和图丙中(1)(2)(3)是否为正方形?为什么? ②图中(1)(2)(3)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③图中(1)(2)的面积之和是多少? ④图中(1)(2)的面积之和与正方形(3)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由此你能得到关于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关系吗?参考答案①图乙、图丙中(1)(2)(3)都是正方形.易得(1)是以a 为边长的正方形,(2)是以b 为边长的正方形,(3)的四条边长都是c ,且每个角都是直角,所以(3)是以c 为边长的正方形.②图中(1)的面积为a 2,(2)的面积为b 2,(3)的面积为c 2. ③图中(1)(2)面积之和为a 2+b 2. ④图中(1)(2)面积之和等于(3)的面积. 因为图乙、图丙都是以a +b 为边长的正方形,它们面积相等,(1)(2)的面积之和与(3)的面积都等于(a +b )2减去四个Rt △ABC 的面积.由此可得:任意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勾股定理.2、(1)请你动动脑筋,能否验证这个事实呢?该如何考虑呢?(2)请你观察下列图形,直角三角形ABC 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C =7,BC =4,请你研究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AB 的长的平方是否等于42+72?参考答案(1)边长的平方即以此边长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故可通过面积验证.分别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外做正方形,如右图:AC =4,BC =3,S 正方形ABED =S 正方形FCGH -4S Rt △ABC=(3+4)2-4×21×3×4=72-24=25 即AB 2=25,又AC =4,BC =3, AC 2+BC 2=42+32=25 ∴AB 2=AC 2+BC 2(2)如图(图见题干中图)S 正方形ABED =S 正方形KLCJ -4S Rt △ABC =(4+7)2-4×21×4×7=121-56=65=42+72 3、如图2,以三角形ABC ∆的三边为直径分别向三角形外侧作半圆,其中两个半圆的面积和等于另一个半圆的面积,则此三角形的形状为_____.解:根据题意,有123S S S +=,即222111222222a b c πππ⎛⎫⎛⎫⎛⎫+= ⎪ ⎪ ⎪⎝⎭⎝⎭⎝⎭.整理,得222a b c +=.故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4、如图4,已知ABC ∆中,90ACB ∠=︒,以ABC ∆的各边为边在ABC ∆外作三个正方形,123,,S S S 分别表示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1281,225S S ==,则3_____.S = 解:由勾股定理,知222AC BC AB +=,即123S S S +=,所以3114S =. 5.如图5,已知,Rt ABC ∆中,90ACB ∠=︒,从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顶点所引的中线的长5,210AD BE ==,则斜边AB 之长为______. 解: AD 、BE 是中线,设,BC x AC y ==,由已知,图55,25AD BE ==,所以222240,25.22y x x y ⎛⎫⎛⎫+=+= ⎪ ⎪⎝⎭⎝⎭两式相加,得()225654x y +=,所以2252213.AB x y =+==(三)勾股定理的应用1、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若斜边的长是13,一条直角边的长为12,那么这个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A )30 (B )40 (C )50 (D )60解:由勾股定理知,另一条直角边的长为2213125-=,所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1125302⨯⨯=.2、如图1,一架2.5米长的梯子AB ,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C 上,这时梯足B 到墙底端C 的距离为0.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0.4米,则梯足将向外移( ) (A)0.6米 (B)0.7米 (C)0.8米 (D)0.9米解:依题设11 2.5,0.7AB A B BC ===.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 22222.50.7 2.4AC AB BC =-=-= 由12.4,0.4AC AA ==,得11 2.40.42AC AC AA =-=-=. 在11Rt A B C ∆中, 由勾股定理,得222211112.52 1.5B C A B AC =-=-= 所以11 1.50.70.8BB B C BC =-=-=故选(C)3、如图3,有两棵树,一棵高8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则它至少要飞行_____米.解:由勾股定理,知最短距离为()()222288210BD AC AB CD =+-=+-=.4、(四)直角三角形的判别图11、下列各组数中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不是Rt △的是A 、a=2,b=3,c=4B 、a=7,b=24,c=25C 、a=6,b=8,c=10D 、a=3,b=4,c=5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是另一边的2倍,并且有一个角是ο3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A.直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3、4、如图,在等腰直角ABC ∆的斜边上取异于C B ,的两点F E ,,使,45ο=∠EAF 求证:以CF BE EF ,,为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中考数学复习----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
中考数学复习----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 知识点总结1. 勾股民定理的内容: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的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是b a ,,斜边是c ,则222b a c +=。
2. 勾股数:满足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三个正整数是一组勾股数。
3.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c b a ,,,且满足222b a c +=,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C 是直角。
4. 特殊三角形三边的比:①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比例为(从小打大):2:3:1。
②45°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比例为(从小到大):2:1:1。
5.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若点()11y x A ,与点()22y x B ,,则线段AB 的长度为:()()221221y y x x AB −+−=。
练习题 1、(2022•攀枝花)如图1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 )的会徽,在其主体图案中选择两个相邻的直角三角形,恰好能够组合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边形OABC .若OC =,BC =1,∠AOB =30°,则OA 的值为( )A .3B .23C .2D .1【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和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OBC=90°,OC=,BC=1,∴OB===2,∵∠A=90°,∠AOB=30°,∴AB=OB=1,∴OA===,故选:A.2、(2022•荆门)如图,一座金字塔被发现时,顶部已经荡然无存,但底部未曾受损.已知该金字塔的下底面是一个边长为120m的正方形,且每一个侧面与地面成60°角,则金字塔原来高度为()A.120m B.603m C.605m D.1203m【分析】根据底部是边长为120m的正方形求出BC的长,再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AB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即可.【解答】解:如图,∵底部是边长为120m的正方形,∴BC=×120=60m,∵AC⊥BC,∠ABC=60°,∴∠BAC=30°,∴AB =2BC =120m ,∴AC ==m . 故选:B .3、(2022•百色)活动探究:我们知道,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已知△ABC 中,∠A =30°,AC =3,∠A 所对的边为,满足已知条件的三角形有两个(我们发现其中如图的△ABC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则满足已知条件的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 )A .23B .23﹣3C .23或3D .23或23﹣3【分析】根据题意知,CD =CB ,作CH ⊥AB 于H ,再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H ,AH 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H ,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CD =CB ,作CH ⊥AB 于H ,∴DH =BH ,∵∠A =30°,∴CH =AC =,AH =CH =,在Rt △CBH 中,由勾股定理得BH ==,∴AB =AH +BH ==2,AD =AH ﹣DH ==, 故选:C . 4、(2022•荆州)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通过尺规作图得到的直线MN 分别交AB ,AC 于D ,E ,连接CD .若CE =31AE =1,则CD = .【分析】如图,连接BE ,根据作图可知MN 为AB 的垂直平分线,从而得到AE =BE =3,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 ,AB ,最后利用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连接BE ,∵CE =AE =1,∴AE =3,AC =4,而根据作图可知MN 为AB 的垂直平分线,∴AE =BE =3,在Rt △ECB 中,BC ==2,∴AB ==2, ∵CD 为直角三角形ABC 斜边上的中线,∴CD =AB =.故答案为:. 5、(2022•广元)如图,在△ABC 中,BC =6,AC =8,∠C =90°,以点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与AB 交于点D ,再分别以A 、D 为圆心,大于21AD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分别交AC 、AB 于点E 、F ,则AE 的长度为( )A .25B .3C .22D .310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E 即可.【解答】解:在Rt △ABC 中,BC =6,AC =8,∴AB ===10, ∵BD =CB =6,∴AD =AB ﹣BC =4,由作图可知EF 垂直平分线段AD ,∴AF =DF =2,∵∠A =∠A ,∠AFE =∠ACB =90°,∴△AFE ∽△ACB ,∴=, ∴=,∴AE =,故选:A .6、(2022•湖州)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如图,在6×6的正方形网格图形ABCD 中,M ,N 分别是AB ,BC 上的格点,BM =4,BN =2.若点P 是这个网格图形中的格点,连结PM ,PN ,则所有满足∠MPN =45°的△PMN 中,边PM 的长的最大值是( )A .42B .6C .210D .35【分析】在网格中,以MN 为直角边构造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使PM 最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BM=NC=4,BN=CP=2,且∠B=∠C=90°,∴△BMN≌△CNP(SAS),∴MN=NP,∠BMN=∠CNP,∵∠BMN+∠BNM=90°,∴∠BNM+∠CNP=90°,∴∠MNP=90°,∴△NM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PM最长,在Rt△BMN和Rt△NCP中,根据勾股定理得:MN=NP==2,则PM==2.故选:C.7、(2022•金华)如图是城市某区域的示意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学校和体育场的坐标分别是(3,1),(4,﹣2),下列各地点中,离原点最近的是()A.超市B.医院C.体育场D.学校【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相应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点O到超市、学校、体育场、医院的距离,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如右图所示,点O到超市的距离为:=,点O到学校的距离为:=,点O到体育场的距离为:=,点O到医院的距离为:=,∵<=<,∴点O到超市的距离最近,故选:A.8、(2022•舟山)如图,在Rt△ABC和Rt△BDE中,∠ABC=∠BDE=90°,点A在边DE 的中点上,若AB=BC,DB=DE=2,连结CE,则CE的长为()A.14B.15C.4D.17【分析】方法一:根据题意先作出合适的辅助线,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B和BC的长,根据等面积法可以求得EG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EF的长,最后计算出CE的长即可.方法二:延长ED到F,使得DE=DF,连接CF,BF,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可以求得CE的长.【解答】解:方法一:作EF⊥CB交CB的延长线于点F,作EG⊥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G,∵DB=DE=2,∠BDE=90°,点A是DE的中点,∴BE===2,DA=EA=1,∴AB===,∵AB=BC,∴BC=,∵=,∴,解得EG=,∵EG⊥BG,EF⊥BF,∠ABF=90°,∴四边形EFBG是矩形,∴EG=BF=,∵BE=2,BF=,∴EF===,CF=BF+BC=+=,∵∠EFC=90°,∴EC===,故选:D.方法二:延长ED到F,使得DE=DF,连接CF,BF,如图所示,∵BD=DE=2,∠BDE=90°,∴∠BDE=∠BDF=90°,EF=4,∴△BDE≌△BDF(SAS),∴BE=BF,∠BEA=∠BF A=45°,∵∠EBA+∠ABF=90°,∠ABF+∠FBC=90°,∴∠EBA=∠FBC,∵BE=BF,BA=BC,∴△EBA≌△FBC(SAS),∴∠BEA=∠BFC=45°,AE=CF,∴∠CFE=∠BFC+∠AFB=90°,∵点A为DE的中点,∴AE=1,∴CF=1,∴EC===,故选:D.9、(2022•成都)若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4=0的两个实数根,则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是.【分析】设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a+b=6,ab=4,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斜边长.【解答】解:设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4=0的两个实数根,∴a+b=6,ab=4,∴斜边c====2,故答案为:2.10、(2022•南充)如图,在Rt△ABC中,∠C=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DE ∥AB,交AC于点E,DF⊥AB于点F,DE=5,DF=3,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F=1B.DC=3C.AE=5D.AC=9【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和勾股定理,可以求得CD和CE的长,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AE的长,从而可以判断B和C,然后即可得到AC的长,即可判断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得到BF的长,从而可以判断A.【解答】解:∵AD平分∠BAC,∠C=90°,DF⊥AB,∴∠1=∠2,DC=FD,∠C=∠DFB=90°,∵DE∥AB,∴∠2=∠3,∴∠1=∠3,∴AE=DE,∵DE=5,DF=3,∴AE=5,CD=3,故选项B、C正确;∴CE==4,∴AC=AE+EC=5+4=9,故选项D正确;∵DE∥AB,∠DFB=90°,∴∠EDF=∠DFB=90°,∴∠CDE+∠FDB=90°,∵∠CDE+∠DEC=90°,∴∠DEC=∠FDB,∵tan∠DEC=,tan∠FDB=,∴,解得BF=,故选项A错误;故选:A.11、(2022•通辽)在Rt△ABC中,∠C=90°,有一个锐角为60°,AB=6,若点P在直线AB上(不与点A,B重合),且∠PCB=30°,则AP的长为.【分析】题中60°的锐角,可能是∠A也可能是∠B;∠PCB=30°可以分为点P在在线段AB上和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同时借助勾股定理求得AP的长度.【解答】解:当∠A=30°时,∵∠C=90°,∠A=30°,∴∠CBA=60°,BC=AB=×6=3,由勾股定理得,AC=3,①点P在线段AB上,∵∠PCB=30°,∠CBA=60°∴∠CPB=90°,∴∠CP A=90°,在Rt△ACP中,∠A=30°,∴PC=AC=×3=.∴在Rt△APC中,由勾股定理得AP=.②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PCB=30°,∴∠ACP=90°+30°=120°,∵∠A=30°,∴∠CP A=30°.∵∠PCB=30°,∴∠PCB=∠CP A,∴BP=BC=3,∴AP=AB+BP=6+3=9.当∠ABC=30°时,∵∠C=90°,∠ABC=30°,∴∠A=60°,AC=AB=×6=3,由勾股定理得,BC=3,①点P在线段AB上,∵∠PCB=30°,∴∠ACP=60°,∴△ACP是等边三角形∴AP=AC=3.②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PCB=30°,∠ABC=30°,∴CP∥AP这与CP与AP交于点P矛盾,舍去.综上所得,AP的长为,9或3.故答案为:,9或3.12、(2022•武汉)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分别以△ABC的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ABHL,ACDE,BCFG,连接DF.过点C作AB的垂线CJ,垂足为J,分别交DF,LH于点I,K.若CI=5,CJ=4,则四边形AJKL的面积是.【分析】过点D作DM⊥CI于点M,过点F作FN⊥CI于点N,由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ACJ≌△CDM,△BCJ≌△CFN,可得DM=CJ,FN=CJ,可证得△DMI≌△FNI,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可得DI=FI=CI,由勾股定理可得MI,NI,从而可得CN,可得BJ与AJ,即可求解.【解答】解:过点D作DM⊥CI,交CI的延长线于点M,过点F作FN⊥CI于点N,∵△ABC为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CDE,BCFG为正方形,过点C作AB的垂线CJ,CJ=4,∴AC=CD,∠ACD=90°,∠AJC=∠CMD=90°,∠CAJ+∠ACJ=90°,BC=CF,∠BCF=90°,∠CNF=∠BJC=90°,∠FCN+∠CFN=90°,∴∠ACJ+∠DCM=90°,∠FCN+∠BCJ=90°,∴∠CAJ=∠DCM,∠BCJ=∠CFN,∴△ACJ≌△CDM(AAS),△BCJ≌△CFN(AAS),∴AJ=CM,DM=CJ=4,BJ=CN,NF=CJ=4,∴DM=NF,∴△DMI≌△FNI(AAS),∴DI=FI,MI=NI,∵∠DCF=90°,∴DI=FI=CI=5,在Rt△DMI中,由勾股定理可得:MI===3,∴NI=MI=3,∴AJ=CM=CI+MI=5+3=8,BJ=CN=CI﹣NI=5﹣3=2,∴AB=AJ+BJ=8+2=10,∵四边形ABHL为正方形,∴AL=AB=10,∵四边形AJKL为矩形,∴四边形AJKL的面积为:AL•AJ=10×8=80,故答案为:80.13、(2022•内江)勾股定理被记载于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如图①所示的“弦图”,后人称之为“赵爽弦图”.图②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正方形MNKT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4,则S1+S2+S3=.【分析】由勾股定理和乘法公式完成计算即可.【解答】解:设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长直角边为a,短直角边是b,则:S1=(a+b)2,S2=42=16,S3=(a﹣b)2,且:a2+b2=EF2=16,∴S1+S2+S3=(a+b)2+16+(a﹣b)2=2(a2+b2)+16=2×16+16=48.故答案为:48.14、(2022•永州)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创制了一幅“赵爽弦图”,极富创新意识地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如图所示,“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5,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则AE=.【分析】根据题意得出AB=BC=CD=DA=5,EF=FG=GH=HE=1,设AF=DE=CH =BG=x,结合图形得出AE=x﹣1,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解答】解:∵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5,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AB=BC=CD=DA=5,EF=FG=GH=HE=1,根据题意,设AF=DE=CH=BG=x,则AE=x﹣1,在Rt△AED中,AE2+ED2=AD2,∴(x﹣1)2+x2=52,解得:x1=4,x2=﹣3(舍去),∴x﹣1=3,故答案为:3.15、(2022•湖北)勾股定理最早出现在商高的《周髀算经》:“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观察下列勾股数:3,4,5;5,12,13;7,24,25;…,这类勾股数的特点是:勾为奇数,弦与股相差为1.柏拉图研究了勾为偶数,弦与股相差为2的一类勾股数,如:6,8,10;8,15,17;…,若此类勾股数的勾为2m(m≥3,m为正整数),则其弦是(结果用含m的式子表示).【分析】根据题意得2m为偶数,设其股是a,则弦为a+2,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m为正整数,∴2m为偶数,设其股是a,则弦为a+2,根据勾股定理得,(2m)2+a2=(a+2)2,解得a=m2﹣1,∴弦是a+2=m2﹣1+2=m2+1,故答案为:m2+1.16、(2022•常州)如图,将一个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活动框架(边框粗细忽略不计)扭动成四边形ABCD,对角线是两根橡皮筋,其拉伸长度达到36cm时才会断裂.若∠BAD=60°,则橡皮筋AC断裂(填“会”或“不会”,参考数据:3≈1.732).【分析】设AC与BD相交于点O,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C⊥BD,AC=2AO,OD=BD,AD=AB=20cm,从而可得△ABD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可得BD=20cm,然后再在Rt△ADO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O,从而求出AC的长,即可解答.【解答】解:设AC与BD相交于点O,∵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AC=2AO,OD=BD,AD=AB=20cm,∵∠BAD=60°,∴△ABD是等边三角形,∴BD=AB=20cm,∴DO=BD=10(cm),在Rt△ADO中,AO===10(cm),∴AC=2AO=20≈34.64(cm),∵34.64cm<36cm,∴橡皮筋AC不会断裂,故答案为:不会.17、(2022•常州)如图,在Rt△ABC中,∠C=90°,AC=9,BC=12.在Rt△DEF中,∠F=90°,DF=3,EF=4.用一条始终绷直的弹性染色线连接CF,Rt△DEF从起始位置(点D与点B重合)平移至终止位置(点E与点A重合),且斜边DE始终在线段AB上,则Rt△ABC的外部被染色的区域面积是.【分析】如图,连接CF交AB于点M,连接CF′交AB于点N,过点F作FG⊥AB于点H,过点F′作F′H⊥AB于点H,连接FF′,则四边形FGHF′是矩形,Rt△ABC的外部被染色的区域是梯形MFF′N.求出梯形的上下底以及高,可得结论.【解答】解:如图,连接CF交AB于点M,连接CF′交AB于点N,过点F作FG⊥AB于点H,过点F′作F′H⊥AB于点H,连接FF′,则四边形FGHF′是矩形,Rt△ABC的外部被染色的区域是梯形MFF′N.在Rt△DEF中,DF=3,EF=4,∴DE===5,在Rt△ABC中,AC=9,BC=12,∴AB===15,∵•DF•EF=•DE•GF,∴FG=,∴BG===,∴GE=BE﹣BG=,AH=GE=,∴F′H=FG=,∴FF′=GH=AB﹣BG﹣AH=15﹣5=10,∵BF∥AC,∴==,∴BM=AB=,同法可证AN=AB=,∴MN=15﹣﹣=,∴Rt△ABC的外部被染色的区域的面积=×(10+)×=21,故答案为:21.18、(2022•泰州)如图所示的象棋盘中,各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马”从图中的位置出发,不走重复路线,按照“马走日”的规则,走两步后的落点与出发点间的最短距离为.【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如图,第一步到①,第二步到②,故走两步后的落点与出发点间的最短距离为=,故答案为:.。
《勾股定理》复习学案(期末复习)
第3题 第4题 《勾股定理》复习学案【知识点归纳】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 等于斜边c 的 ,即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22c b a =+的三个 ,称为勾股数。
★注意:1.勾股定理仅适用于 三角形;2.常见的勾股数(请举出几组):3.若a ,b ,c 为勾股数,则ka ,kb ,kc (k 为正整数)也是勾股数。
【基础训练】1.一架2.5m 长的梯子斜靠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足距墙脚0.7m .那么梯子的顶端距墙脚的距离是( ).(A)0.7m (B)0.9m (C)1.5m (D)2.4m2..以下各组数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2,3,4 (B)1.5,2,2.5 (C)32,42,52 (D)8,9,103.如图,为了求出湖两岸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一个观测者在点C 设桩,使三角形ABC 恰好为以∠B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通过测量,得到AC 长160m ,BC 长128m ,则AB 长 m .4.利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这个图形被称为弦图.从图2中可以看到:大正方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四个直角三角形面积.因而 c 2= + 。
化简后即为 c 2= 。
5.有两棵树,一棵高6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5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 米。
【本章小专题】☞专题一:勾股定理及应用1.计算下列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注意运用规律):(1) (2) (3)2.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工人师傅按规定做得AB =3,BC =4,AC =5,CD =12,AD =13,假如这是一块钢板,你能帮工人师傅计算一下这块钢板的面积吗?3.波平如镜的湖面上,有一朵盛开的美丽的红莲,它高出水面3尺.突然一阵大风吹过,红莲被吹至一边,花朵刚好齐及水面,如果知道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6尺,请问水深多少?☞专题二:面积问题1.如图:以Rt △的三边长为边在外面作三个正方形M 、N 、P(1)若S M =5,S N =6,则S M +S N +S P = ;(2)若S P =10,则S M +S N +S P = 。
勾股定理复习易错题四套题由简到难附带答案
勾股定理练习卷姓名一、填空题1.三角形的三边满足a2=b2+c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它的最大边是.2.在直角三角形中,∠C=90°,=24,=7,=.3.在△中,假设其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9、12、15,那么以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所拼成的四边形的面积是.4.如图1所示,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正方形A,B,C的面积分别是82,102,142,那么正方形D的面积是2.5.如图2,在△中,∠C=90°,=60,=80,一只蜗牛从C点出发,以每分钟20的速度沿→→的路径再回到C点,需要分钟的时间.6.x、y为正数,且|x2-4|+(y2-16)2=0,如果以x、y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7.在布置新年联欢会的会场时,小虎准备把同学们做的拉花用上,他搬来了一架高为2.5米的梯子,要想把拉花挂在高2.4米的墙上〔设梯子上端要到达或超过挂拉花的高度才能挂上〕,小虎应把梯子的底端放在距离墙米处.8.如图3是2002年北京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合而成,假设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52与4,那么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与.〔注:两直角边长均为整数〕二、选择题1.以下各组数为勾股数的是〔〕A.6,12,13 B.3,4,7 C.4,7.5,8.5 D.8,15,16 2.要登上某建筑物,靠墙有一架梯子,底端离建筑物5m,顶端离地面12m,那么梯子的长度为〔〕A.12m B.13m C.14m D.15m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边长分别为6与8,那么连接这两条直角边中点的线段长为〔〕A.10 B.3 C.4 D.54.假设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同时扩大2倍,那么斜边扩大为原来的〔〕A.2倍B.3倍C.4倍D.5倍5.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3∶4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三边长度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三边长度之比为9∶40∶41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6.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关系:()22+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7.某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0,且一条直角边为5,那么另一直角边为〔〕A.3 B.4 C.12 D.138.如果正方形的面积为29,那么对角线的长度为〔〕A .23B .49C .3 D .29三、简答题1.〔10分〕如图4,你能计算出各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吗?2.〔10分〕如图5所示,有一条小路穿过长方形的草地,假设=60m ,=84m ,=100m ,那么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3.〔10分〕如图6,在△中,∠=120°,∠B =30°,⊥,垂足为A ,=1,求的长.4.〔10分〕小芳家门前有一个花圃,呈三角形状,小芳想知道该三角形是不是一个直角三角形,请问她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作出判断?你能帮她设计一种方案吗?5.〔10分〕如图7,在△中,==25,点D 在上,=24,=7,试问平分∠吗?为什么?6.〔10分〕如图8所示,四边形中,1,2,2,3,且⊥. 求证:⊥. 参考答案: 一、1.直角,a 2.253.1084.175.126.207.0.78.4,6二、1~4. 5~8.三、1.〔1〕5x =;〔2〕24x = 2.2240m 34.略5.所以AD平分BAC∠,理由略6.证明略四、〔1〕84,85.〔2〕任意一个大于1的奇数的平方可以拆成两个连续整数的与,并且这两个连续整数及原来的奇数构成一组勾股数.〔3〕略.八年级下册第十八勾股定理水平测试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2∶3,那么三角形是三角形;假设这三个内角所对的三边分别为a、b、c〔设最长边为c〕,那么此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是.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那么直角边长为,假设直角边长为2,那么斜边长为.3.在△中,∠C=90°,①假设=41,=9,那么=;②假设=1.5,=2,那么=.4.两条线段的长分别为11与60,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时,这3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5.如图1,将一根长24厘米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6厘米,高为8厘米的圆柱形水杯中,那么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至少为厘米.6.如图2,⊥,==13,=5,=7,那么=.7.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边长为8,那么底边上的高是,面积是.8.如图3,一个机器人从A点出发,拐了几个直角的弯后到达B点位置,根据图中的数据,点A与点B的直线距离是.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如图4,两个较大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25,289,那么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A.4 B.8 C.16 D.642.小丽与小芳二人同时从公园去图书馆,都是每分钟走50米,小丽走直线用了10分钟,小芳先去家拿钱再去图书馆,小芳到家用了6分钟,从家到图书馆用了8分钟,小芳从公园到图书馆拐了个〔设公园到小芳家及小芳家到图书馆都是直线〕〔〕A.锐角B.直角C.钝角D.不能确定3.一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是7,另一条直角边及斜边长的与是49,那么斜边的长〔〕A.18 B.20 C.24 D.254.如图5,四边形是正方形,垂直于,且3,4,那么阴影局部的面积是〔〕A.16 B.18 C.19 D.215.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及较小直角边的与、差分别为18、8,那么较长直角边的长为〔〕A.20 B.16 C.12 D.86.在△中,假设=15,=13,高=12,那么△的周长是〔〕A.42 B.32 C.42或32 D.37或337.如图6,在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标有、、、四条线段,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A.、、B.、、C.、、D.、、8.如图7,在△中,∠C=90°,D为边的中点,⊥于E,那么22等于〔〕A.2 B.2C.2 D.2三、简答题〔共58分〕1.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比为5∶12∶13,且周长为60,求它的面积.2的点.3.如图8,是一个四边形的边角料,东东通过测量,获得了如下数据:=3,=12,=13,=4,东东由此认为这个四边形中∠A恰好是直角,你认为东东的判断正确吗?如果你认为他正确,请说明其中的理由;如果你认为他不正确,那你认为需要什么条件,才可以判断∠A是直角?4.如图9,一游泳池长48米,小方与小朱进展游泳比赛,小方平均速度为3米/秒,小朱为3.1米/秒.但小朱一心想快,不看方向沿斜线游,而小方直游,俩人到达终点的位置相距14米.按各人的平均速度计算,谁先到达终点5.如图10〔1〕所示为一上面无盖的正方体纸盒,现将其剪开展成平面图,如图10〔2〕所示.展开图中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在该展开图中可画出最长线段的长度?这样的线段可画几条?四、拓广探索〔此题14分〕:在△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设△的面积为S,周长为l.〔1〕填表:〔2〕如果a +b -c =m ,观察上表猜测:l= (用含有m 的代数式表示).〔3〕证明〔2〕中的结论. 参考答案:一、1.直角,222a b c += 2.1,23.40,2.5 4.615.146.127.4或,16或328.10二、1~4. 5~8. 三、1.2120cm 2.图略3.不正确,可添加DB BC ⊥或5cm DB = 4.小方先到达终点54条 四、解:〔1〕从上往下依次填12,1,32;〔2〕4Sml=; 〔3〕证明略. 1点击勾股定理之特色题本文将在各地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试题中,涉及勾股定理知识内容的特色创新题采撷几例,供读者学习鉴赏.一.清新扮靓的规律探究题例1〔成都市〕如图,如果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 再以对角线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如此下去,…,正方形的面积1S 为1,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面积依次为23S S ,,…,S n 〔n 为正整数〕,那么第8个正方形的面积8S =.【解析】:求解这类题目的常见策略是:“从特殊到一般〞.即是先通过观察几个特殊的数式中的变数及不变数,得出一 般规律,然后再利用其一般规律求解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此题,由勾股定理、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易求得:照此规律可知:25416S ==,新 课 标第 一网观察数1、2、4、8、16易知:0123412,22,42,82,162=====,于是可知12n n S -=因此,817822128S -===二.考察阅读理解能力的材料分析题例2〔临安〕阅读以下题目的解题过程: a 、b 、c 为的三边,且满足,试判断的形状.解:问:〔1〕上述解题过程,从哪一步开场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代号: ;〔2〕错误的原因为: 〔3〕此题正确的结论为: .ABC DEF GH IJ【解析】:材料阅读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命题,其类型多种多样,此题属于“判断纠错型〞题目.集中考察了因式分解、勾股定理等知识.在由得到等式2222222-=+-没有错,错在将这个等式c a b a b a b()()()两边同除了一个可能为零的式子22-=,那么有()()0a b-.假设220a b+-=,a b a b从而得a b=,这时,ABC为等腰三角形.因此:(1)选C.(2)没有考虑220-=a b(3) ABC∆是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三.渗透新课程理念的图形拼接题例3〔长春〕如图,在△中,∠C = 90°,= 4,= 3.在△的外部拼接一个适宜的直角三角形,使得拼成的图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如下图.出正确的图形〕例如图备用图【解析】:要在△的外部拼接一个适宜的直角三角形,使得拼成的图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关键是腰及底边确实定;要求在图中标明拼接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这需要用到勾股定理知识.下面四种拼接方法可供参考.四.极具“热点〞的动态探究题例4〔泉州〕:如图1,一架长4米的梯子斜靠在及地面垂直的墙壁上,梯子及地面的倾斜角α为 60.⑴求及的长;⑵假设梯子顶端A沿下滑,同时底端B沿向右滑行. 如图2,设A点下滑到C点,B点向右滑行到D点,并且2:3,试计算梯子顶端A沿下滑多少米X k b1 o m 【解析】:对于没有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的同学而言,求解此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假设是利用等边三角形就可以推出的一个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结合勾股定理求解,还是容易解答的.⑴AOB Rt ∆中,∠90,∠α= 60 ∴,∠ 30,又AB=4米, ∴122OB AB ==米.由勾股定理得:22OA AB OB -22421223=-=. ⑵设2,3,AC x BD x ==在COD Rt ∆中, 根据勾股定理:222OC OD CD +=∴8312x -=所以, 16324-即梯子顶端A 16324-.勾股定理中的常见题型例析勾股定理是几何计算中运用最多的一个知识点.考察的主要方式是将其综合到几何应用的解答题中,常见的题型有以下几种:一、探究开放题例1如图1,设四边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再以第二个正方形的对角线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如此下去…….〔1〕记正方形的边长为1a =1,依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2a ,3a ,4a ,…,n a ,求出2a ,3a ,4a 的值.〔2〕根据以上规律写出第n 个正方形的边长n a 的表达式.分析:依次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 2,a 3,a 4,再观察、归纳出一般规律.解:(1)∵四边形为正方形,∴1. 222AB BC +=同理,2, 22 a 2= 2,a 3=2,a 4= 22.(2) ∵011(2)a ==, 122(2)a ==, 232(2)a ==, 3422(2)a ==, 点拨:探究开放题形式新颖、思考方向不确定,因此综合性与逻辑性较强,它着力于考察观察、分析、比拟、归纳、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对提高同学们的思维品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动手操作题例2如图2,图〔1〕是用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与b ,斜边长为c .图〔2〕是以c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你开动脑筋,将它们拼成一个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1〕画出拼成的这个图形的示意图,写出它是什么图形;〔2〕用这个图形证明勾股定理;〔3〕假设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有苦干个,你能运用图〔1〕所给的直角三角形拼出另一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吗?请画出拼后的示意图〔无需证明〕.解:〔1〕所拼图形图3所示,它是一个直角梯形.〔2〕由于这个梯形的两底分别为a 、b ,腰为〔〕,所以梯形的面积为211()()()22a b a b a b ++=+.又因为这个梯形的面积等于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所以梯形的面积又可表示为:2111222ab ab c ++. b1〔3〕所拼图形如图4.点拨:动手操作题内容丰富,解法灵活,有利于考察解题者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设计的才能。
1、勾股定理真题1
勾股定理复习题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在△ABC中,∠A=∠B=45°,AB=4,以AC为边的阴影部分图形是一个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为()A.2B.4C.8D.162.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都是格点,则线段AB的长度为()A.5B.6C.7D.253.如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a>b)的矩形,用剪刀沿矩形的两条对角轴剪开,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小矩形,然后按图(2)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则中间空白部分的面积是()A.ab B.(a+b)2C.(a﹣b)2D.a2﹣b24.已知△ABC的三边分别是6,8,10,则△ABC的面积是()A.24B.30C.40D.485.如图所示,以Rt△ABC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且S1=4,S2=8,则S3=()A.4B.8C.12D.326.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的形状为()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答案都不对7.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内,满足∠AEB=90°,AE=6,BE=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48B.60C.76D.808.如图所示,一场暴雨过后,垂直于地面的一棵树在距地面1米处折断,树尖B恰好碰到地面,经测量AB=2米,则树高为()A.米B.米C.(+1)米D.3米9.如图,在△ABC中,点M是AC边上一个动点.若AB=AC=10,BC=12,则BM的最小值为()A.8B.9.6C.10D.4 5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则a2+b2=c2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和的平方等于第三边的平方C.在Rt△ABC中,∠C=90°,所以a2+b2=c2D.在Rt△ABC中,∠B=90°,所以a2+b2=c2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如图,在△ABC中,AB=AC=10cm,BC=12cm,AD⊥BC于点D,则AD=cm.12.如图,以Rt△ABC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且S1=5,S2=12,则S3=.13.如图,∠C=∠ABD=90°,AC=4,BC=3,BD=12,则AD的长等于.14.如图将4个长、宽分别均为a、b的长方形,摆成了一个大的正方形.利用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是.15.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16.如图,△ABC中,AC=3,BC=4,AB=5,AB上的高CD=.17.如图,在Rt△ABC中,∠C=90°,点D是线段AB的中点,点E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若AC=6,BC=8,则DE长度的取值范围是.18.如图,在高3米,坡面线段距离AB为5米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则地毯长度至少需米.三.解答题(共9小题)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AD=∠B=∠C=90°,AD=BC=20,AB=DC=16.将四边形ABCD 沿直线AE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1)求BF的长.(2)求EC的长.20.如图,一木杆原来垂直于地面,在离地某处断裂,木杆顶部落在离木杆底部5米(即AC=5)处,已知木杆原长为25米.(1)求木杆断裂处离地面(即AB的长)多少米?(2)求△ABC的面积.21.如图,在离水面高度为5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开始时绳子BC的长为13米,此人以0.5米每秒的速度收绳,10秒后船移动到点D的位置,问船向岸边移动了多少米?(假设绳子是直的,结果保留根号)22.如图,四边形ABCD中,AB=20,BC=15,CD=7,AD=24,∠B=90°,求证:∠A+∠C=180°.23.已知:△ABC中AB=AC=20,BC=32,D是BC上一点,且AD⊥AC,求BD的长.24.一架梯子长25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米,(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到A′,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25.如图,在△ABC中,∠ACB=90°,∠B=30°,CD,CE分别是AB边上的中线和高.(1)求证:AE=ED;(2)若AC=2,求△CDE的周长.26.如图,在△ABC中,∠ACB=90°,BC=15,AC=20,CD是高.(1)求AB的长;(2)求△ABC的面积;(3)求CD的长.27.已知,在△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BC=6,AC=8,求AB与CD的长.勾股定理复习题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在△ABC中,∠A=∠B=45°,AB=4,以AC为边的阴影部分图形是一个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为()A.2B.4C.8D.16【解答】解:因为在△ABC中,∠A=∠B=45°,AB=4,所以AC==2,所以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为=8,故选:C.2.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都是格点,则线段AB的长度为()A.5B.6C.7D.25【解答】解:如图所示:AB==5.故选:A.3.如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a>b)的矩形,用剪刀沿矩形的两条对角轴剪开,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小矩形,然后按图(2)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则中间空白部分的面积是()A.ab B.(a+b)2C.(a﹣b)2D.a2﹣b2【解答】解:由题意可得,正方形的边长为(a+b),故正方形的面积为(a+b)2,又∵原矩形的面积为4ab,∴中间空的部分的面积=(a+b)2﹣4ab=(a﹣b)2.故选:C.4.已知△ABC的三边分别是6,8,10,则△ABC的面积是()A.24B.30C.40D.48【解答】解:∵62+82=102,∴△ABC是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6×8=24.故选:A.5.如图所示,以Rt△ABC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且S1=4,S2=8,则S3=()A.4B.8C.12D.32【解答】解:∵S1=4,∴BC2=4,∵S2=12,∴AC2=8,∴在Rt△ABC中,BC2+AC2=AB2=4+8=12,∴S3=AB2=12.故选:C.6.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的形状为()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答案都不对【解答】解:∵正方形小方格边长为1,∴BC==2,AC==,AB==,在△ABC中,∵BC2+AC2=52+13=65,AB2=65,∴BC2+A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7.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内,满足∠AEB=90°,AE=6,BE=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48B.60C.76D.80【解答】解:∵∠AEB=90°,AE=6,BE=8,∴在Rt△ABE中,AB2=AE2+BE2=100,∴S阴影部分=S正方形ABCD﹣S△ABE,=AB2﹣×AE×BE=100﹣×6×8=76.故选:C.8.如图所示,一场暴雨过后,垂直于地面的一棵树在距地面1米处折断,树尖B恰好碰到地面,经测量AB=2米,则树高为()A.米B.米C.(+1)米D.3米【解答】解:Rt△ABC中,AC=1米,AB=2米;由勾股定理,得:BC==米;∴树的高度为:AC+BC=(+1)米;故选:C.9.如图,在△ABC中,点M是AC边上一个动点.若AB=AC=10,BC=12,则BM的最小值为()A.8B.9.6C.10D.4 5【解答】解:作AD⊥BC于D,如图所示:则∠ADB=90°,∵AB=AC,∴BD=BC=6,由勾股定理得:AD==8,当BM⊥AC时,BM最小,此时,∠BMC=90°,∵△ABC的面积=AC•BM=BC•AD,即×10×BM=×12×8,解得:BM=9.6,故选:B.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则a2+b2=c2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和的平方等于第三边的平方C.在Rt△ABC中,∠C=90°,所以a2+b2=c2D.在Rt△ABC中,∠B=90°,所以a2+b2=c2【解答】解:在直角三角形中只有斜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且斜边对角为直角.A、不确定c是斜边,故本命题错误,即A选项错误;B、不确定第三边是否是斜边,故本命题错误,即B选项错误;C、∠C=90°,所以其对边为斜边,故本命题正确,即C选项正确;D、∠B=90°,所以斜边为b,所以a2+c2=b2,故本命题错误,即D选项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如图,在△ABC中,AB=AC=10cm,BC=12cm,AD⊥BC于点D,则AD=8cm.【解答】解:∵在△ABC中,AB=AC=10cm,BC=12cm,AD⊥BC于点D,∴BD=BC=6cm.在Rt△ABD中,∵AB=10cm,BD=6cm,∴AD===8cm.故答案为:8.12.如图,以Rt△ABC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且S1=5,S2=12,则S3=17.【解答】解:∵S1=5,∴BC2=5,∵S2=12,∴AC2=12,∴在Rt△ABC中,BC2+AC2=AB2=5+12=17,∴S3=AB2=17.故答案为:17.13.如图,∠C=∠ABD=90°,AC=4,BC=3,BD=12,则AD的长等于13.【解答】解: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4,BC=3,根据勾股定理,得AB=5.在直角三角形ABD中,BD=12,根据勾股定理,得AD=13.14.如图将4个长、宽分别均为a、b的长方形,摆成了一个大的正方形.利用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是(a+b)2﹣(a﹣b)2=4ab.【解答】解:观察图形得:大正方形边长为:a+b,小正方形边长为:a﹣b,根据大正方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阴影面积得:(a+b)2﹣(a﹣b)2=4ab.故答案为:(a+b)2﹣(a﹣b)2=4ab.15.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47.【解答】解:设中间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x、y,最大正方形E的边长为z,则由勾股定理得:x2=32+52=34;y2=22+32=13;z2=x2+y2=47;即最大正方形E的边长为:,所以面积为:z2=47.故答案为:47.16.如图,△ABC中,AC=3,BC=4,AB=5,AB上的高CD=.【解答】解:∵△ABC中,AC=3,BC=4,AB=5,∴AB2=AC2+BC2,即52=32+42,∴△ABC是直角三角形,∵CD⊥AB,∴AC•BC=AB•CD,即3×4=5×CD,解得CD=.故答案为:.17.如图,在Rt△ABC中,∠C=90°,点D是线段AB的中点,点E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若AC=6,BC=8,则DE长度的取值范围是3≤DE≤5.【解答】解:当E与C重合时,DE最长,在Rt△ABC中,AB=,∵点D是线段AB的中点,∴CD=5,当DE⊥BC时,DE最短,DE=,所以DE长度的取值范围是3≤DE≤5,故答案为:3≤DE≤518.如图,在高3米,坡面线段距离AB为5米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则地毯长度至少需7米.【解答】解:将楼梯表面向下和右平移,则地毯的总长=两直角边的和,已知AB=5米,AC=3米,且在直角△ABC中,AB为斜边,则BC==4米,则AC+BC=3米+4米=7米.故答案为:7.三.解答题(共9小题)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AD=∠B=∠C=90°,AD=BC=20,AB=DC=16.将四边形ABCD 沿直线AE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1)求BF的长.(2)求EC的长.【解答】解:(1)∵△AFE是△ADE折叠得到的,∴AF=AD=20,∴在Rt△ABE中,BF===12.(2)∵△AFE是△ADE折叠得到的,∴EF=ED.设EC=x,则EF=ED=16﹣x,在Rt△EFC中,FC=BC﹣BF=8,∠C=90°,∴EF2=FC2+EC2,即(16﹣x)2=82+x2,解得:x=6,∴EC的长度为6.20.如图,一木杆原来垂直于地面,在离地某处断裂,木杆顶部落在离木杆底部5米(即AC=5)处,已知木杆原长为25米.(1)求木杆断裂处离地面(即AB的长)多少米?(2)求△ABC的面积.【解答】解:(1)设木杆断裂处离地面x米,由题意得x2+52=(25﹣x)2,解得x=12.答:木杆断裂处离地面12米;(2)△ABC的面积=AC•AB=30平方米.21.如图,在离水面高度为5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开始时绳子BC的长为13米,此人以0.5米每秒的速度收绳,10秒后船移动到点D的位置,问船向岸边移动了多少米?(假设绳子是直的,结果保留根号)【解答】解:在Rt△ABC中:∵∠CAB=90°,BC=13米,AC=5米,∴AB==12(米),∵此人以0.5米每秒的速度收绳,10秒后船移动到点D的位置,∴CD=13﹣0.5×10=8(米),∴AD===(米),∴BD=AB﹣AD=12﹣(米),答:船向岸边移动了(12﹣)米.22.如图,四边形ABCD中,AB=20,BC=15,CD=7,AD=24,∠B=90°,求证:∠A+∠C=180°.【解答】证明:连接AC.∵AB=20,BC=15,∠B=90°,∴由勾股定理,得AC2=202+152=625.又CD=7,AD=24,∴CD2+AD2=625,∴AC2=CD2+AD2,∴∠D=90°.∴∠A+∠C=360°﹣180°=180°.23.已知:△ABC中AB=AC=20,BC=32,D是BC上一点,且AD⊥AC,求BD的长.【解答】解:作AE⊥BC于点E,∵△ABC中AB=AC=20,BC=32,∴CE=16,∴cos∠C=,∵AD⊥AC,∴∠CAD=90°,∴cos∠C=,∴,解得,CD=25,∵BC=32,∴BD=7.24.一架梯子长25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米,(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到A′,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解答】解:(1)由题意得:AC=25米,BC=7米,AB==24(米),答: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24米;(2)由题意得:BA′=20米,B C′==15(米),则:CC′=15﹣7=8(米),答: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8米.25.如图,在△ABC中,∠ACB=90°,∠B=30°,CD,CE分别是AB边上的中线和高.(1)求证:AE=ED;(2)若AC=2,求△CDE的周长.【解答】(1)证明:∵∠ACB=90°,CD是AB边上的中线,∴CD=AD=DB.∵∠B=30°,∴∠A=60°.∴△ACD是等边三角形.∵CE是斜边AB上的高,∴AE=ED.(2)解:由(1)得AC=CD=AD=2ED,又AC=2,∴CD=2,ED=1.∴.∴△CDE的周长=.26.如图,在△ABC中,∠ACB=90°,BC=15,AC=20,CD是高.(1)求AB的长;(2)求△ABC的面积;(3)求CD的长.【解答】解:(1)∵在△ABC中,∠ACB=90°,BC=15,AC=20,∴AB2=AC2+BC2,解得AB=25.答:AB的长是25;(2)AC•BC=×20×15=150.答:△ABC的面积是150;(3)∵CD是边AB上的高,∴AC•BC=AB•CD,解得:CD=12.答:CD的长是12.27.已知,在△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BC=6,AC=8,求AB与CD的长.【解答】解:在△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BC=6,AC=8,由勾股定理得:AB==10,=AB•CD=AC•BC,∵S△ABC∴CD===4.8.。
勾股定理复习题及答案
勾股定理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B=45°,D 是AB 边上一点,连接CD ,过A 作AF ⊥CD 交CD 于G ,交BC 于点F .已知AC=CD ,CG=3,DG=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ACD=2∠FAB ②27ACD S ∆= ③272CF =- ④ AC=AF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B C ∠=∠=,DAB ∠与ADC ∠的平分线相交于BC 边上的M 点,则下列结论:①90AMD ∠=;②1=2ADM ABCD S S ∆梯形;③AB CD AD +=;④M 到AD 的距离等于BC 的13;⑤M 为BC 的中点;其中正确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3.如图,四边形ABCD 中,AC ⊥BD 于O ,AB =3,BC =4,CD =5,则AD 的长为( )A .1B .2C .4D .34.如图,在△ABC 中,∠C =90°,AD 是△ABC 的一条角平分线.若AC =6,AB =10,则点D 到AB 边的距离为( )A .2B .2.5C .3D .45.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8,M 在DC 上,且DM=2,N 是AC 上的一动点,则DN+MN 的最小值是( )A .8B .9C .10D .12 6.已知,等边三角形ΔABC 中,边长为2,则面积为( ) A .1B .2C .2D .37.以线段a 、b 、c 的长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 =3,b=4,c=6B .a =1,b=2,c=3C .a =5,b=6,c=8D .a =3,b=2,c=58.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下列条件中,不能说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222b a c =-B .;C A B ∠=∠-∠ C .::3:4:5A B C ∠∠∠=D .::5:12:13a b c =9.如图,在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a ,则a 的值为( )A .15-B .15C .5-D .15-+ 10.下列各组数据,是三角形的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2,3,4B .4,5,6C .2223,4,5D .6,8,10二、填空题11.如图,∠MON =90°,△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OM 、ON 上,当A 点从O 点出发沿着OM 向右运动时,同时点B 在ON 上运动,连接OC .若AC =4,BC =3,AB =5,则OC 的长度的最大值是________.12.如图,Rt △ABC 中,∠ACB =90o ,AC =12,BC =5,D 是AB 边上的动点,E 是AC 边上的动点,则BE +ED 的最小值为 .13.如图,在△中,,∠90°,是边的中点,是边上一动点,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14.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则ABC ACB ∠+∠=__________°(点A ,B ,C 是网格线交点).15.如图,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在圆柱的下底面A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 点相对的C 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π的值取3).16.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中点,106AB AC ==,,4=AD ,则BC 的长是_____________.17.在Rt△ABC中,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b,斜边长c,且a+b=35,c=5,则ab的值为______.18.如图,长方形ABCD中,∠A=∠ABC=∠BCD=∠D=90°,AB=CD=6,AD=BC=10,点E为射线AD上的一个动点,若△ABE与△A′BE关于直线BE对称,当△A′BC为直角三角形时,AE 的长为______.19.如图,在△ABC中,AB=AC=10,BC=12,AD是角平分线,P、Q分别是AD、AB边上的动点,则BP+PQ的最小值为_______.2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4,CD=3,∠ABC=∠ACB=∠ADC=45°,则2________BD=.三、解答题△中,∠ACB = ∠DCE=90°.21.如图,在两个等腰直角ABC和CDE(1)观察猜想:如图1,点E在BC上,线段AE与BD的数量关系是,位置关系是;△绕直角顶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2)探究证明:把CDE说明理由;△绕点C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若AC = BC=10,DE=12,当A、E、(3)拓展延伸:把CDED三点在直线上时,请直接写出 AD的长.22.如图,在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D 点在边BC 上运动(不与B ,C 重合),点E 在边AB 的延长线上,点F 在边AC 的延长线上,AD DE DF ==. (1)若30AED ∠=︒,则ADB =∠______. (2)求证:BED CDF △≌△.(3)试说明点D 在BC 边上从点B 至点C 的运动过程中,BED 的周长l 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l 的值,若变,请求出l 的取值范围.23.已知a ,b ,c 满足88a a -+-=|c ﹣17|+b 2﹣30b +225,(1)求a ,b ,c 的值;(2)试问以a ,b ,c 为边能否构成三角形?若能构成三角形,求出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若不能构成三角形,请说明理由.24.我们规定,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广益值”等于第三边上的中线和这边一半的平方差.如图1,在ABC ∆中,AO 是BC 边上的中线,AB 与AC 的“广益值”就等于22AO BO -的值,可记为22AB AC OA BO ∇=-(1)在ABC ∆中,若90ACB ∠=︒,81AB AC ∇=,求AC 的值.(2)如图2,在ABC ∆中,12AB AC ==,120BAC ∠=︒,求AB AC ∇,BA BC ∇的值.(3)如图3,在ABC ∆中,AO 是BC 边上的中线,24ABC S ∆=,8AC =,64AB AC ∇=-,求BC 和AB 的长.25.如图所示,已知ABC ∆中,90B ∠=︒,16AB cm =,20AC cm =,P 、Q 是ABC ∆的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 ,点Q 从点B 开始沿B C A →→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 ,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ts .(1)则BC =____________cm ;(2)当t 为何值时,点P 在边AC 的垂直平分线上?此时CQ =_________?(3)当点Q 在边CA 上运动时,直接写出使BCQ ∆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26.已知ABC ∆中,AB AC =.(1)如图1,在ADE ∆中,AD AE =,连接BD 、CE ,若DAE BAC ∠=∠,求证:BD CE =(2)如图2,在ADE ∆中,AD AE =,连接BE 、CE ,若60DAE BAC ∠=∠=,CE AD ⊥于点F ,4AE =,5EC =,求BE 的长;(3)如图3,在BCD ∆中,45CBD CDB ∠=∠=,连接AD ,若45CAB ∠=,求ADAB的值.27.在ABC ∆中,AB AC =,CD 是AB 边上的高,若10,45AB BC ==.(1)求CD 的长.(2)动点P 在边AB 上从点A 出发向点B 运动,速度为1个单位/秒;动点Q 在边AC 上从点A 出发向点C 运动,速度为v 个单位秒()v>1,设运动的时间为()0t t >,当点Q 到点C 时,两个点都停止运动.①若当2v =时,CP BQ =,求t 的值.②若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某一时刻,使CP BQ =成立,求v 关于t 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28.定义:在△ABC 中,若BC =a ,AC =b ,AB =c ,若a ,b ,c 满足ac +a 2=b 2,则称这个三角形为“类勾股三角形”,请根据以上定义解决下列问题:(1)命题“直角三角形都是类勾股三角形”是 命题(填“真”或“假”);(2)如图1,若等腰三角形ABC 是“类勾股三角形”,其中AB =BC ,AC >AB ,请求∠A 的度数;(3)如图2,在△ABC 中,∠B =2∠A ,且∠C >∠A .①当∠A =32°时,你能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吗?若能,请在图2中画出分割线,并标注被分割后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②请证明△ABC 为“类勾股三角形”.29.如图1,点E 是正方形ABCD 边CD 上任意一点,以DE 为边作正方形DEFG ,连接BF ,点M 是线段BF 中点,射线EM 与BC 交于点H ,连接CM . (1)请直接写出CM 和EM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2)把图1中的正方形DEFG 绕点D 顺时针旋转45︒,此时点F 恰好落在线段CD 上,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3)把图1中的正方形DEFG 绕点D 顺时针旋转90︒,此时点E 、G 恰好分别落在线段AD 、CD 上,连接CE ,如图3,其他条件不变,若2DG =,6AB =,直接写出CM 的长度.30.已知,矩形ABCD 中,AB =4cm ,BC =8cm ,AC 的垂直平分线EF 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垂足为O .(1)如图1,连接AF 、CE .求证:四边形AFCE 为菱形. (2)如图1,求AF 的长.(3)如图2,动点P 、Q 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沿△AFB 和△CDE 各边匀速运动一周.即点P 自A →F →B →A 停止,点Q 自C →D →E →C 停止.在运动过程中,点P 的速度为每秒1cm ,设运动时间为t 秒.①问在运动的过程中,以A 、P 、C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有可能是矩形吗?若有可能,请求出运动时间t 和点Q 的速度;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 的速度为每秒0.8cm ,当A 、P 、C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 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过点C 作CH AB ⊥于点H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1802ACD CDA ∠=︒-∠,根据AF CD ⊥得到90FAB CDA ∠=︒-∠,可以证得①是正确的,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G 的长,算出三角形ACD 的面积证明②是正确的,再根据角度之间的关系证明AFC ACF ∠=∠,得到④是正确的,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F 的长,得到③是正确的. 【详解】解:如图,过点C 作CH AB ⊥于点H ,∵AC CD =,∴CAD CDA ∠=∠,1802ACD CDA ∠=︒-∠, ∵AF CD ⊥,∴90AGD ∠=︒, ∴90FAB CDA ∠=︒-∠, ∴2ACD FAB ∠=∠,故①正确; ∵3CG =,1DG =, ∴314CD CG DG =+=+=, ∴4AC CD ==,在Rt ACG 中,AG ==,∴12ACDSAG CD =⋅= ∵90CHB ∠=︒,45B ∠=︒, ∴45HCB ∠=︒,∵AC CD =,CH AD ⊥, ∴12ACH HCD ACD ∠=∠=∠, ∵45AFC B FAB FAB ∠=∠+∠=︒+∠,45ACF ACH HCB ACH ∠=∠+∠=∠+︒,12ACH ACD FAB ∠=∠=∠,∴AFC ACF ∠=∠,∴4AC AF ==,故④正确;∴4GF AF AG =-=-在Rt CGF 中,2CF ===,故③正确.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几何的综合证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2.C解析:C 【分析】过M 作ME AD ⊥于E ,得出12MDE CDA ∠=∠,12MAD BAD ∠=∠,求出1()902MDA MAD CDA BAD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MD ∠,即可判断①;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MC ME =,ME MB =,即可判断④和⑤;由勾股定理求出DC DE =,AB AE =,即可判断③;根据SSS 证DEM DCM ∆≅∆,推出DEM DCM S S =三角形三角形,同理得出AEM ABM S S =三角形三角形,即可判断②. 【详解】解:过M 作ME AD ⊥于E ,DAB ∠与ADC ∠的平分线相交于BC 边上的M 点,12MDE CDA ∴∠=∠,12MAD BAD ∠=∠,//DC AB ,180CDA BAD ∴∠+∠=︒,11()1809022MDA MAD CDA BAD ∴∠+∠=∠+∠=⨯︒=︒,1809090AMD ∴∠=︒-︒=︒,故①正确;DM 平分CDE ∠,90()C MC DC ∠=︒⊥,ME DA ⊥,MC ME ,同理ME MB =,12MC MB ME BC ∴===,故⑤正确; M ∴到AD 的距离等于BC 的一半,故④错误;由勾股定理得:222DC MD MC =-,222DE MD ME =-,又ME MC =,MD MD =, DC DE ∴=, 同理AB AE =,AD AE DE AB DC ∴=+=+,故③正确; 在DEM ∆和DCM ∆中DE DC DM DM ME MC =⎧⎪=⎨⎪=⎩,()DEM DCM SSS ∴∆≅∆,DEM DCM S S ∴=三角形三角形 同理AEM ABM S S =三角形三角形, 12AMD ABCD S S ∴=三角形梯形,故②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垂直定义,直角梯形,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定理进行推理的能力.3.B解析:B【分析】设OA=a,OB=b,OC=c,OD=d,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2+b2=AB2=9,c2+b2=BC2=16,c2+d2=CD2=25,即可证得a2+d2=18,由此得到答案.【详解】设OA=a,OB=b,OC=c,OD=d,由勾股定理得,a2+b2=AB2=9,c2+b2=BC2=16,c2+d2=CD2=25,则a2+b2+c2+b2+c2+d2=50,∴a2+d2+2(b2+c2)=50,∴a2+d2=50﹣16×2=18,∴AD=221832a d+==,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运用,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得到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未知的边长,解题中注意直角边与斜边.4.C解析:C【分析】作DE⊥AB于E,由勾股定理计算出可求BC=8,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E=DC,设DE=DC=x,利用等等面积法列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详解】解:作DE⊥AB于E,如图,在Rt△ABC中,BC22106-8,∵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DC⊥AC,DE⊥AB,∴DE=DC,设DE=DC=x,S△ABD=12DE•AB=12AC•BD,即10x=6(8﹣x),解得x=3,即点D到AB边的距离为3.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理解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C解析:C【解析】【分析】要求DN+MN的最小值,DN,MN不能直接求,可考虑通过作辅助线转化DN,MN的值,从而找出其最小值求解.【详解】解:∵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点B与点D是关于直线AC为对称轴的对称点,∴连接BN,BD,则直线AC即为BD的垂直平分线,∴BN=ND∴DN+MN=BN+MN连接BM交AC于点P,∵点 N为AC上的动点,由三角形两边和大于第三边,知当点N运动到点P时,BN+MN=BP+PM=BM,BN+MN的最小值为BM的长度,∵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C=CD=8,CM=8−2=6,BCM=90°,∴BM==10,∴DN+MN的最小值是10.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解题的难点在于确定满足条件的点N的位置:利用轴对称的方法.然后熟练运用勾股定理.6.D解析:D【解析】根据题意可画图为:过点A作AD⊥BC,垂足为D,∵∠B=60°,∴∠BAD=30°,∵AB=2,∴,∴S△ABC =12BC·AD=12 故选D. 7.B解析:B【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四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A 、222346+≠,C 、222568+≠,D 、2222+≠,故错误;B 、22213+==,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本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勾股定理的定理与运算.8.C解析: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三角形三边符合勾股定理;②三个内角中有一个是直角,或两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根据上面两种情况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 、由222b a c =-得a 2=b 2+c 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够判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 、由C A B ∠=∠-∠得∠C +∠B=∠A ,此时∠A 是直角,能够判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 、∠A :∠B :∠C=3:4:5,那么∠A=45°、∠B=60°、∠C=75°,△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 、a :b :c=5:12:13,此时c 2=b 2+ a 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ABC 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只有三角形的三边长构成勾股数或三内角中有一个是直角的情况下,才能判定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9.A解析:A【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得出圆弧的半径,然后得出点A 的坐标.【详解】 解:2212=5+∴由图可知:点A 所表示的数为: 15--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数轴上点所表示的数,属于基础题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求出斜边的长度.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10.D解析:D【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 、∵22+32=13≠4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42+52=41≠6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222222(3)(4)337(5)+=≠,∴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62+82=100=10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知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5【解析】试题分析:取AB 中点E ,连接OE 、CE ,在直角三角形AOB 中,OE=AB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CB 是直角三角形,所以CE=AB ,利用O E+CE≥OC ,所以OC 的最大值为OE+CE ,即OC 的最大值=AB=5.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2.【解析】试题分析:作点B关于AC的对称点B′,过B′点作B′D⊥AB于D,交AC于E,连接AB′、BE,则BE+ED=B′E+ED=B′D的值最小.∵点B关于AC的对称点是B′,BC=5,∴B′C=5,BB′=10.∵Rt△ABC中,∠ACB=90°,AC=12,BC=5,∴AB=22AC BC+=13,∵S△ABB′=12•AB•B′D=12•BB′•AC,∴B′D=B10121201313B ACAB'⋅⨯==,∴BE+ED= B′D=12013.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13.【解析】如图,过点作⊥于点,延长到点,使,连接,交于点,连接,此时的值最小.连接,由对称性可知∠45°,,∴∠90°.根据勾股定理可得.14.45【分析】如下图,延长BA至网络中的点D处,连接CD. ABC ACB DAC∠+∠=∠,只需证△A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详解】如下图,延长BA至网络中的点D处,连接CD设正方形网络每一小格的长度为1则根据网络,AB=5,AD=5,CD=5,BC=5,∴BD=25其中BD、DC、BC边长满足勾股定理逆定理∴∠CDA=90°∵AD=DC∴△A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C=45°故答案为:45°【点睛】本题是在网格中考察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关键是延长BA,构造处△ABC的外角∠CAD 15.15厘米【分析】要想求得最短路程,首先要画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把A和C展开到一个平面内.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勾股定理即可求出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详解】解:如图,展开圆柱的半个侧面是矩形,π=厘米,矩形的宽BC=12厘米.∴矩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的一半,即AB=39∴蚂蚁需要爬行最短路程2222=+=+=厘米.AC BC AB12915故答案为:15厘米【点睛】求两个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时,一定要展开到一个平面内,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6.413延长AD至点E,使得DE=AD=4,结合D是中点证得△ADC≌△EDB,进而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可证得∠E=90°,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BD长进而转化为BC长即可.【详解】解:如图,延长AD至点E,使得DE=AD=4,连接BE,∵D是BC边中点,∴BD=CD,又∵DE=AD,∠ADC=∠EDB,∴△ADC≌△EDB(SAS),∴BE=AC=6,又∵AB=10,∴AE2+BE2=AB2,∴∠E=90°,∴在Rt△BED中,2222=++=,64213BD BE DE∴BC=2BD=13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7.10【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得出a2+b2=c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a+b)2﹣2ab=c2,再将a+b=5c=5代入即可求出ab的值.【详解】解:∵在Rt△ABC中,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b,斜边长c,∴a2+b2=c2,∴(a+b)2﹣2ab=c2,∵a+b=5c=5,∴(52﹣2ab=52,∴ab=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关键.【分析】分两种情况:点E 在AD 线段上,点E 为AD 延长线上的一点,进一步分析探讨得出答案即可.【详解】 解:①如图点E 在AD 线段上,△ABE 与△A ′B E 关于直线BE 对称,∴△A ′BE ≌△ABE,∴∠B A′E=∠A=90o ,AB=A ′B∠B A′C =90o ,∴E 、A',C 三点共线,在△ECD 与△CB A′中,{CD A BD BA C DEC ECB='∠=∠'∠=∠,∴△ECD ≌△CB A′,∴CE=BC=10,在RT △CB A′中,A′C=22BC BA -'=22106-=8,∴AE= A′E=CE - A′C=10-8=2;②如图点E 为AD 延长线上,由题意得:∠A"BC+∠A"CB=∠DCE+∠A"CB=90o∴∠A"BC=∠DCE,在△A"BC 与△DCE 中,"={""A CDECD A B A BC DCE∠∠=∠=∠∴△A"BC ≌△DCE,DE= A"C,在RT △ A"BC 中,22"BC BA -22106-∴AE=AD+DE=AD+ A"C=10+8=18;综上所知,AE=2或18.故答案为:2或18.【点睛】此题考查翻折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掌握翻折的性质,分类探讨的思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6【解析】∵AB=AC ,AD 是角平分线,∴AD ⊥BC ,BD=CD ,∴B 点,C 点关于AD 对称,如图,过C 作CQ ⊥AB 于Q ,交AD 于P ,则CQ=BP+PQ 的最小值,根据勾股定理得,AD=8,利用等面积法得:AB ⋅CQ=BC ⋅AD ,∴CQ=BCAD AB ⋅=12810⨯=9.6 故答案为:9.6. 点睛:此题是轴对称-最短路径问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等面积法,用等面积法求出CQ 是解本题的关键.20.41【解析】作AD′⊥AD ,AD′=AD ,连接CD′,DD ′,如图:∵∠BAC+∠CAD=∠DAD′+∠CAD ,即∠BAD=∠CAD′,在△BAD 与△CAD ′中,;BA CA BAD CAD AD AD ===⎧⎪∠∠'⎨⎪⎩∴△BAD ≌△CAD′(SAS ),∴BD=CD ′,∠DAD′=90°,由勾股定理得 ,∠D′DA+∠ADC=90°,由勾股定理得BD 2=41.故答案是:41.三、解答题21.(1)AE BD =,AE BD ⊥;(2)成立,理由见解析;(3)14或2.【分析】(1)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可得AC BC =,CE CD =,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可得AE BD =,EAC DBC ∠=∠,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等量代换即可得90AHD ∠=︒,由此即可得;(2)先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可得AE BD =,EAC DBC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90EAC AOC ∠+∠=︒,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等量代换可得90BOH DBC ∠∠+=︒,从而可得90OHB ∠=︒,由此即可得;(3)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再分①点,,A E D 在直线上,且点E 位于中间,②点,,A E D 在直线上,且点D 位于中间两种情况,结合(1)(2)的结论,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得.【详解】(1)AE BD =,AE BD ⊥,理由如下:如图1,延长AE 交BD 于H ,由题意得:AC BC =,90ACE BCD ∠=∠=︒,CE CD =,∴()ACE BCD SAS ≅,∴AE BD =,EAC DBC ∠=∠,∵90DBC BDC ∠+∠=︒,∴90EAC BDC ∠+∠=︒,∴0)9018(EAC BD A D C H ∠+∠∠︒==-︒,即AE BD ⊥,故答案为:AE BD =,AE BD ⊥;(2)成立,理由如下:如图2,延长AE 交BD 于H ,交BC 于O ,∵90ACB ECD ∠=∠=︒,∴ACB BCE ECD BCE ∠-∠=∠-∠,即ACE BCD ∠=∠,在ACE △和BCD 中,AC BC ACE BCD CE CD =⎧⎪∠=∠⎨⎪=⎩,∴()ACE BCD SAS ≅,∴AE BD =,EAC DBC ∠=∠,∵90ACB ∠=︒,∴90EAC AOC ∠+∠=︒,∵AOC BOH ∠=∠,∴90BOH DBC ∠∠+=︒,即90OBH BOH ∠+∠=︒,∴180()90OHB OBH BOH ∠=︒-∠+∠=︒,即AE BD ⊥;(3)设AD x =,10,90AC BC ACB ==∠=︒,2102AB AC ∴==,由题意,分以下两种情况:①如图3-1,点,,A E D 在直线上,且点E 位于中间,同理可证:AE BD =,AE BD ⊥,12DE =,12BD AE AD DE x ∴==-=-,在Rt ABD △中,222AD BD AB +=,即222(12)(102)x x +-=,解得14x =或2x =-(不符题意,舍去),即14AD =,②如图3-2,点,,A E D 在直线上,且点D 位于中间,同理可证:AE BD =,AE BD ⊥,12DE =,12BD AE AD DE x ∴==+=+,在Rt ABD △中,222AD BD AB +=,即222(12)(102)x x ++=,解得2x =或14x =-(不符题意,舍去),即2AD =,综上,AD 的长为14或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较难的是题(3),正确分两种情况讨论,并画出图形是解题关键.22.(1)90°;(2)证明见解析;(3)变化,234l +≤<.【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ACB=60°,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DAE=∠DEA=3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解;(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CDF=∠DEA 和∠EDB=∠DFA ,由此可利用“ASA”证明全等;(3)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l =2+AD ,根据AD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l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1)∵△ABC 是等边三角形,∴AB=AC=BC=2,∠ABC=∠ACB=60°,∵AD=DE∴∠DAE=∠DEA=30°,∴∠ADB=180°-∠BAD-∠ABD=90°,故答案为:90°;(2)∵AD=DE=DF ,∴∠DAE=∠DEA ,∠DAF=∠DFA ,∵∠DAE+∠DAF=∠BAC=60°,∴∠DEA+∠DFA=60°,∵∠ABC=∠DEA+∠EDB=60°,∴∠EDB=∠DFA ,∵∠ACB=∠DFA+∠CDF=60°,∴∠CDF=∠DEA ,在△BDE 和△CFD 中∵CDF DEA DE DF EDB DFA ∠=∠⎧⎪=⎨⎪∠=∠⎩,∴△BDE ≌△CFD (ASA )(3)∵△BDE ≌△CFD ,∴BE=CD ,∴l =BD+BE+DE=BD+CD+AD=BC+AD=2+AD ,当D 点在C 或B 点时,AD=AC=AB=2,此时B 、D 、E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构成三角形,2+AD=4;当D 点在BC 的中点时,∵AB=AC ,∴BD=112BC =,AD ==此时22l AD =+=综上可知24l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是解决此问的关键;(2)中注意角之间的转换;(3)中注意临界点是否可取.23.(1)a =8,b =15,c =17;(2)能,60【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绝对值,平方的非负性即可求出a 、b 、c 的值;(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求出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由此得到面积和周长【详解】解:(1)∵a ,b ,c|c ﹣17|+b 2﹣30b +225,21||7(15)c b +-﹣,∴a ﹣8=0,b ﹣15=0,c ﹣17=0,∴a =8,b =15,c =17;(2)能.∵由(1)知a =8,b =15,c =17,∴82+152=172.∴a 2+c 2=b 2,∴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周长=8+15+17=40; 三角形的面积=12×8×15=60. 【点睛】此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绝对值,平方的非负性,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24.(1)AC=9;(2)AB ∇AC =-72,BA ∇BC =216;(3)BC=2OC=273,AB=10.【分析】(1)在Rt AOC ∆中,根据勾股定理和新定义可得AO 2-OC 2=81=AC 2;(2)①先利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O =2,OB =23,再用新定义即可得出结论; ②先构造直角三角形求出BE ,AE ,再用勾股定理求出BD ,最后用新定义即可得出结论;(3)作BD ⊥CD,构造直角三角形BCD,根据三角形面积关系求出BD,根据新定义和勾股定理逆定理得出三角形AOD 是直角三角形,根据中线性质得出OA 的长度,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C,从而得出BC,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D,再求出AD,再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B.【详解】(1)已知如图:AO 为BC 上的中线,在Rt AOC ∆中,AO 2-OC 2=AC 2因为81AB AC ∇=所以AO 2-OC 2=81所以AC 2=81所以AC=9.(2)①如图2,取BC 的中点D ,连接AO ,∵AB =AC ,∴AO ⊥BC ,在△ABC 中,AB =AC ,∠BAC =120°,∴∠ABC =30°,在Rt △AOB 中,AB =12,∠ABC =30°,∴AO =6,OB 2222126AB AO -=-3∴AB ∇AC =AO 2﹣BO 2=36﹣108=﹣72,②取AC 的中点D ,连接BD ,∴AD =CD =12AC =6,过点B 作BE ⊥AC 交CA 的延长线于E ,在Rt △ABE 中,∠BAE =180°﹣∠BAC =60°,∴∠ABE =30°, ∵AB =12,∴AE =6,BE =222212663AB AE -=-=, ∴DE =AD +AE =12,在Rt △BE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D =()2222631267BE DE +=+= ∴BA ∇BC =BD 2﹣CD 2=216;(3)作BD ⊥CD,因为24ABC S ∆=,8AC =,所以BD=26ABC S AC ∆÷=,因为64AB AC ∇=-,AO 是BC 边上的中线,所以AO 2-OC 2=-64, 所以OC 2-AO 2=64,由因为AC 2=82=64,所以OC 2-AO 2= AC 2所以∠OAC=90°所以OA=24228322ABCS AC ∆⨯÷=⨯÷=所以22228373AC OA +=+所以73在Rt △BCD 中,()2222276163BC BD -=-=所以AD=CD-AC=16-8=8所以22228610AD BD +=+=【点睛】考核知识点:勾股定理逆定理,含30°直角三角形性质.借助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等直角三角形性质解决问题是关键.25.(1)12;(2)t=12.5s 时,13 cm ;(3)11s 或12s 或13.2s【分析】(1)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2)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PC = PA =t ,则PB =16-t .在Rt △BPC 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t 的值,判断出此时,点Q 在边AC 上,根据CQ =2t -BC 计算即可;(3)用t 分别表示出BQ 和CQ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分BQ =BC 、CQ =BC 和BQ =CQ 三种情况,分别得到关于t 的方程,可求得t 的值.【详解】(1)在Rt △ABC 中,BC 2222212016AC AB =-=-=(cm ).故答案为:12;(2)如图,点P 在边AC 的垂直平分线上时,连接PC ,∴PC = PA =t ,PB =16-t . 在Rt △BPC 中,222BC BP CP +=,即2221216)t t +-=(, 解得:t =252. ∵Q 从B 到C 所需的时间为12÷2=6(s ),252>6, ∴此时,点Q 在边AC 上,CQ =25212132⨯-=(cm );(3)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CQ =BQ 时,如图1所示,则∠C =∠CBQ .∵∠ABC =90°,∴∠CBQ +∠ABQ =90°,∠A +∠C =90°,∴∠A =∠ABQ ,∴BQ =AQ ,∴CQ =AQ =10,∴BC +CQ =22,∴t =22÷2=11(s ).②当CQ =BC 时,如图2所示,则BC +CQ =24,∴t =24÷2=12(s ).③当BC =BQ 时,如图3所示,过B 点作BE ⊥AC 于点E ,则BE 121648205AB BC AC ⋅⨯===, ∴CE 2222483612()55BC BE =-=-==7.2. ∵BC =BQ ,BE ⊥CQ ,∴CQ =2CE =14.4,∴BC +CQ =26.4,∴t =26.4÷2=13.2(s ).综上所述:当t 为11s 或12s 或13.2s 时,△BCQ 为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方程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等知识.用时间t 表示出相应线段的长,化“动”为“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26.(1)详见解析;(2;(3【分析】(1)证∠EAC=∠DAB.利用SAS 证△ACE ≌△ABD 可得;(2)连接BD ,证1302FEA AED ∠=∠=,证△ACE ≌△ABD 可得30FEA BDA ∠=∠=,CE=BD=5,利用勾股定理求解;(3)作CE 垂直于AC,且CE=AC,连接AE,则90,45ACE CAE ∠=∠=,利用勾股定理得AE =,,根据(1)思路得.【详解】(1) 证明:∵∠DAE=∠BAC ,∴∠DAE+∠CAD=∠BAC+∠CAD ,即∠EAC=∠DAB.在△ACE 与△ABD 中,AD AE EAC BAB AC AB =⎧⎪∠=∠⎨⎪=⎩, ∴△ACE ≌△ABD(SAS),∴BD CE =;(2)连接BD因为AD AE =, 60DAE BAC ∠=∠=,所以ADE ∆是等边三角形因为60DAE DEA EDA ∠=∠=∠=,ED=AD=AE=4因为CE AD ⊥ 所以1302FEA AED ∠=∠= 同(1)可知△ACE ≌△ABD(SAS),所以30FEA BDA ∠=∠=,CE=BD=5所以90BDE BDA ADE ∠=∠+∠=所以=(3)作CE 垂直于AC,且CE=AC,连接AE,则90,45ACE CAE ∠=∠=所以AE=222AB AC AC +=因为AB AC =所以AE 2AB =又因为45CAB ∠=所以90ABE ∠=所以()222223BE AE AB AB AB AB =+=+= 因为45CBD CDB ∠=∠=所以BC=CD, 90BCD ∠=因为同(1)可得△ACD ≌△ECB(SAS)所以AD=BE=3AB所以33AD AB AB ==【点睛】考核知识点:等边三角形;勾股定理.构造全等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是关键.27.(1)CD=8;(2)t=4;(3)12-=t v t (26t ≤<) 【分析】(1)作AE ⊥BC 于E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E=12BC ,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 ,再用等面积法可求出CD 的长;(2)①过B作BF⊥AC于F,易得BF=CD,分别讨论Q点在AF和FC之间时,根据△BQF≌△CPD,得到PD=QF,建立方程即可求出t的值;(3)同(2)建立等式关系即可得出关系式,再根据Q在FC之间求出t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1)如图,作AE⊥BC于E,∵AB=AC,∴BE=12BC=25在Rt△ABE中,()2222AE=AB BE=1025=45--∵△ABC的面积=11BC AE=AB CD 22⋅⋅∴BC AE4545 CD===8AB10⋅⨯(2)过B作BQ⊥AC,当Q在AF之间时,如图所示,∵△ABC的面积=11AC BF=AB CD22⋅⋅,AB=AC∴BF=CD在Rt△CPD和Rt△BQF中∵CP=BQ,CD=BF,∴Rt△CPD≌Rt△BQF(HL)∴PD=QF在Rt△ACD中,CD=8,AC=AB=10∴22AD=AC CD =6-同理可得AF=6∴PD=AD=AP=6-t ,QF=AF-AQ=6-2t由PD=QF 得6-t=6-2t ,解得t=0,∵t >0,∴此种情况不符合题意,舍去;当Q 点在FC 之间时,如图所示,此时PD=6-t ,QF=2t-6由PD=QF 得6-t=2t-6,解得t=4,综上得t 的值为4.(3)同(2)可知v >1时,Q 在AF 之间不存在CP=BQ ,Q 在FC 之间存在CP=BQ ,Q 在F 点时,显然CP ≠BQ ,∵运动时间为t ,则AP=t ,AQ=vt ,∴PD=6-t ,QF=vt-6,由PD=QF 得6-t=vt-6,整理得12-=t v t, ∵Q 在FC 之间,即AF <AQ ≤AC∴610<≤vt ,代入12-=t v t得 61210<-≤t ,解得26t ≤<所以答案为12-=t v t (26t ≤<)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求出等腰三角形的高,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建立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8.(1)假;(2)∠A =45°;(3)①不能,理由见解析,②见解析【分析】(1)先由直角三角形是类勾股三角形得出ab+a 2=c 2,再由勾股定理得a 2+b 2=c 2,即可判断出此直角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由类勾股三角形的定义判断出此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3)①分三种情况,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②先求出CD=CB=a,AD=CD=a,DB=AB-AD=c-a,DG=BG=12(c-a),AG=12(a+c),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如图1,假设Rt△ABC是类勾股三角形,∴ab+a2=c2,在Rt△ABC中,∠C=90°,根据勾股定理得,a2+b2=c2,∴ab+b2=a2+b2,∴ab=a2,∴a=b,∴△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类勾股三角形,即:原命题是假命题,故答案为:假;(2)∵AB=BC,AC>AB,∴a=c,b>c,∵△ABC是类勾股三角形,∴ac+a2=b2,∴c2+a2=b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45°,(3)①在△ABC中,∠ABC=2∠BAC,∠BAC=32°,∴∠ABC=64°,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CB=180°﹣∠BAC﹣∠ABC=84°,∵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Ⅰ)、当∠BCD=∠BDC时,∵∠ABC=64°,∴∠BCD=∠BDC=58°,∴∠ACD=∠ACB﹣∠BCD=84°﹣58°=26°,∠ADC=∠ABC+∠BCD=122°∴△ACD不是等腰三角形,此种情况不成立;(Ⅱ)、当∠BCD=∠ABC=64°时,∴∠BDC=52°,∴∠ACD=20°,∠ADC=128°,∴△ACD是等腰三角形,此种情况不成立;(Ⅲ)、当∠BDC=∠ABC=64°时,∴∠BCD=52°,∴∠ACD=∠ACB﹣BCD=32°=∠BAC,∴△ACD是等腰三角形,即:分割线和顶角标注如图2所示,Ⅱ、分∠ABC,同(Ⅰ)的方法,判断此种情况不成立;Ⅲ、分∠BAC,同(Ⅱ)的方法,判断此种情况不成立;②如图3,在AB边上取点D,连接CD,使∠ACD=∠A图3作CG⊥AB于G,∴∠CDB=∠ACD+∠A=2∠A,∵∠B=2∠A,∴∠CDB=∠B,∴CD=CB=a,∵∠ACD=∠A,∴AD=CD=a,∴DB=AB﹣AD=c﹣a,∵CG⊥AB,∴DG=BG=12(c﹣a),∴AG=AD+DG=a+12(c﹣a)=12(a+c),在Rt△ACG中,CG2=AC2﹣AG2=b2﹣[1 2(c+a)]2,在Rt△BCG中,CG2=BC2﹣BG2=a2﹣[12(c﹣a)]2,∴b2﹣[12(a+c)]2=a2﹣[12(c﹣a)]2,∴b2=ac+a2,∴△ABC是“类勾股三角形”.【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新定义“类勾股三角形”,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新定义.29.(1),CM ME CM EM=⊥;(2)见解析;(3)25CM=.【解析】【分析】(1)证明ΔFM E≌ΔAMH,得到HM=EM,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结论. (2)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点A、E、C在同一条直线上,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 (3)如图3中,连接EC,EM,由(1)(2)可知,△CM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结论:CM=ME,CM⊥EM.理由:∵AD∥EF,AD∥BC,∴BC∥EF,∴∠EFM=∠HBM,在△FME和△BMH中,EFM MBHFM BMFME BMH∠=∠⎧⎪=⎨⎪∠=∠⎩∴△FME≌△BMH(ASA),∴HM=EM,EF=BH,∵CD=BC,∴CE=CH,∵∠HCE=90°,HM=EM,∴CM=ME,CM⊥EM.(2)如图2,连接BD,。
中考数学总复习《勾股定理》专项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勾股定理》专项测试题-附参考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40分)1.如图,在△ABC中,AB⊥AC,AB=5cm,BC=13cm,BD是AC边上的中线,则△BCD的面积是( )A.15cm2B.30cm2C.60cm2D.65cm22.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b:c=3:4:5B.∠A:∠B:∠C=9:12:15C.∠C=∠A−∠B D.b2=c2−a23.如图,一架云梯长25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米,如果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上向右滑动了8米,那么梯子的顶端下滑( )米.A.4米B.6米C.8米D.10米4.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的形状为(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答案都不对5.如图,在△ABC中∠C=90∘,AC=2点D在BC上∠ADC=2∠B,AD=√5,则BC 的长为( )A.√3−1B.√3+1C.√5−1D.√5+1 6. △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 )A.如果∠A=2∠B=3∠C,则△ABC是直角三角形B.如果∠A:∠B:∠C=3:4:5,则△ABC是直角三角形C.如果a:b:c=1:2: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D.如果a:b:c=3:4:√7,则△ABC是直角三角形7.如图,已知∠MON=45∘,点A,B在边ON上,OA=3点C是边OM上一个动点,若△ABC周长的最小值是6,则AB的长是( )A.12B.34C.56D.18.如图,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A.12B.144C.13D.194二、填空题(共5题,共15分)9.已知Rt△ABC的面积为√3,斜边长为√7,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则代数式a3b+ab3的值为.10.如图,在等腰Rt△ABC中,∠C=90∘,D为AC边上任意一点,作BD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BC于点F.连接DE,DF,当BC=1时,△ADE与△CDF的周长之和为.11.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CAB,DE⊥AB于点E,若AC=9,AB= 15,则DE=.12.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4,3),点B(3,0),点C(5,3),点E在x轴上,当CE= AB时,点E的坐标为.13.已知∠AOB=30∘,点C为射线OB上一点,点D为OC的中点,且OC=6.当点P在射线OA上运动时,则PC与PD和的最小值为.三、解答题(共3题,共45分)14.如图,小颖和她的同学荡秋千,秋千AB在静止位置时,下端B′离地面0.6m,荡秋千到AB的位置时,下端B距静止位置的水平距离EB等于2.4m,距地面1.4m,求秋千AB的长.15.如图,在ΔABC中,∠B=90°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lcm/s的速度移动,Q 从点B开始沿BC边向C点以2cm/s的速度移动,且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当点Q 运动到点C为止.问:经过几秒钟,PQ的长度等于√29cm?16.如图,修公路遇到一座山,于是要修一条隧道.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想在小山的另一侧同时施工.为了使山的另一侧的开挖点C在AB的延长线上,设想过C点作直线AB的垂线L,过点B作一直线(在山的旁边经过),与L相交于D点,经测量∠ABD=135°,BD=800米,求直线L上距离D点多远的C处开挖?(√2≈1.414,精确到1米)参考答案1. 【答案】A2. 【答案】B3. 【答案】A4. 【答案】C5. 【答案】C6. 【答案】D7. 【答案】D8. 【答案】B9. 【答案】14√310. 【答案】2+√211. 【答案】9212. 【答案】(4,0)或(6,0)13. 【答案】3√314.【答案】解:设AB=AB′=xm,由题意可得出:B′E=1.4﹣0.6=0.8(m)则AE=AB﹣0.8在Rt△AEB中,∵AE2+BE2=AB2∴(x﹣0.8)2+2.42=x2解得:x=4答:秋千AB的长为4m.15.【答案】解:设运动的时间是t(s),则PB=6−t在RtΔPBQ中即:(6−t)2+(2t)2=(√29)25t2−12t+7=0(t−1)(5t−7)=0.解得t1=1t2=75答:1秒或7秒后,PQ的长度等于√29cm516.【答案】解:∵CD⊥AC∴∠ACD=90°∵∠ABD=135°∴∠DBC=45°∴∠D=45°∴CB=CD在Rt△DCB中:CD2+BC2=BD22CD2=8002CD=400√2≈566(米)答:直线L上距离D点566米的C处开挖。
中考数学勾股定理复习题含答案
(1)如图1,当 两点重合时,求证: ;
(2)延长 与 交于点 .
①如图2,求证: ;
②如图3,连接 ,若 ,则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
25.问题情境: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围绕“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度,求三角形的面积”开展活动,启航小组同学想到借助正方形网格解决问题
(2)如图②,连接BE、CD,若∠BAC=∠DAE=60°,CD⊥AE,AD=3,CD=4,求BD的长;
(3)如图③,若∠BAC=∠DAE=90°,且C点恰好落在DE上,试探究CD2、CE2和BC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说明.
23.定义:有一组邻边均和一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叫做邻和四边形.(1)如图1,四边形ABCD中,∠ABC=70°,∠BAC=40°,∠ACD=∠ADC=80°,求证:四边形ABCD是邻和四边形.
A.(2,0)B.(4,0)
C.(- ,0)D.(3,0)
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 , , ,分别以点A,C为圆心,大于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作射线BE交AD于点F,交AC于点O.若点O是AC的中点,则CD的长为()
A. B.6C. D.8
4.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刘徽将勾股形(古人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分割成一个正方形和两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得到一个恒等式.后人借助这种分割方法所得的图形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所示的矩形由两个这样的图形拼成,若a=3,b=4,则该矩形的面积为()
(2)如图2,是由50个小正三角形组成的网格,每个小正三角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A、B、C三点的位置如图,请在网格图中标出所有的格点D,使得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邻和四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数学专题训练一《勾股定理》典型题练习答案解析一、知识要点:1、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 ,那么 a2 + b2= c2。
公式的变形:a2 = c2- b2, b2= c2-a2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ABC的三边长分别是a,b,c,且满足a2 + b2= c2,那么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
这个定理叫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该定理在应用时,同学们要注意处理好如下几个要点:①已知的条件:某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②满足的条件:最大边的平方=最小边的平方+中间边的平方.③得到的结论: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最大边的对角是直角.④如果不满足条件,就说明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a2 + b2= 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注意:①勾股数必须是正整数,不能是分数或小数。
②一组勾股数扩大相同的正整数倍后,仍是勾股数。
常见勾股数有:(3,4,5 )(5,12,13 ) ( 6,8,10 ) ( 7,24,25 ) ( 8,15,17 )(9,12,15 )常用勾股数口诀记忆常见勾股数3,4,5 :勾三股四弦五5,12,13 :我要爱一生6,8,10:连续的偶数7,24,25 :企鹅是二百五8,15,17 :八月十五在一起特殊勾股数连续的勾股数只有3,4,5连续的偶数勾股数只有6,8,104、最短距离问题:主要运用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二、考点剖析考点一:利用勾股定理求面积1、求阴影部分面积:(1)阴影部分是正方形;(2)阴影部分是长方形;(3)阴影部分是半圆.2.如图,以Rt△ABC的三边为直径分别向外作三个半圆,试探索三个半圆的面积之间的关系.3、如图所示,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是S1、S2、S3,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S1- S2= S3B. S1+ S2= S3C. S2+S3< S1D. S2- S3=S1 【类型题总结】(a)如图(1)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其面积分别用表示S1、S2、S3则它们有S2+S3=S1关系.(b)如图(2)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表示S1、S2、S3.则它们有S2+S3=S1关系.(c)如图(3)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面积表示S1、S2、S3,则它们有S3S2 S1S2+S3=S1关系.并选择其中一个命题证明.考点: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a)分别用AB、BC和AC表示出S1、S2、S3,然后根据AB2=AC2+BC2即可得出S1、S2、S3的关系;(b)分别用AB、BC和AC表示出S1、S2、S3,然后根据AB2=AC2+BC2即可得出S1、S2、S3的关系;(c)分别用AB、BC和AC表示出S1、S2、S3,然后根据AB2=AC2+BC2即可得出S1、S2、S3的关系.解答:解:(1)S3=81πAC2,S2=81πBC2S1=81AB2∴S2+S3=S1.(2)S2+S3=S1…(4分)由三个四边形都是正方形则:∵S3=AC2,S2=BC2,S1=AB2,…(8分)∵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又∵AC2+BC2=AB2…(10分)∴S2+S3=S1.(3)S1=43AB2S2=43BC2S3=43AC2∴S2+S3=S1.点评:此题主要涉及的知识点:三角形、正方形、圆的面积计算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公式,难度一般.4、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S=36)5、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4所示)。
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 S、、(此题为2012•庆阳中考题)12S S S S S S、,则+++=_______4______。
341234考点二: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求第三边1.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cm,2cm.2.(易错题、注意分类的思想)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2,则另一条边长的平方是 5或13边,3是斜边;②2、3均为直角边;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上述两种情况下,第三边的长.3、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求斜边上的高.4、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斜边扩大到原来的()A. 2倍B. 4倍C. 6倍D. 8倍解:设一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为a、b,斜边为c.则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斜边扩大到原来的2倍,故选A.5、在Rt△ABC中,∠C=90°①若a=5,b=12,则c=___________;②若a=15,c=25,则b=___________;③若c=61,b=60,则a=__________;④若a∶b=3∶4,c=10则Rt△ABC的面积是=________。
n2-,2n(n>1),那么它的斜边长是(D)6、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1n2+A、2nB、n+1C、n2-1D、17、在Rt△ABC中,a,b,c为三边长,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 222c b a+= C. 222+= D.以上都有可能+= B. 222a b ca c b8、已知Rt△ABC中,∠C=90°,若a+b=14cm,c=10cm,则Rt△ABC的面积是(A)A、242c m D、602c mc m C、482c m B、36 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完全平方公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要求Rt△ABC的面积,只需求出两条直角边的乘积.根据勾股定理,得a2+b2=c2=100.根据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ab 的值,进而得到三角形的面积.∵a+b=14∴(a+b)2=196∴2ab=196-(a2+b2)=96,则Rt△ABC的面积是9、已知x、y为正数,且│x2-4│+(y2-3)2=0,如果以x、y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C.)A、5B、25C、7D、15【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根据“两个非负数相加和为0,则这两个非负数的值均为0”解出x、y的值,然后运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斜边长的平方即为正方形的面积.依题意得:,∴,斜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故选C.考点:本题综合考查了勾股定理与非负数的性质点评:解这类题的关键是利用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来寻求未知系数的等量关系.考点三:应用勾股定理在等腰三角形中求底边上的高1、如图1所示,等腰中,,是底边上的高,若,求①AD的长;②ΔABC的面积.考点四:勾股数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最大、最小角的问题1、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可作为三边长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4,5,6B. 2,3,4C. 11,12,13D. 8,15,172、若线段a,b,c组成直角三角形,则它们的比为()A、2∶3∶4B、3∶4∶6C、5∶12∶13D、4∶6∶73、下面的三角形中:①△ABC中,∠C=∠A-∠B;②△ABC中,∠A:∠B:∠C=1:2:3;③△ABC中,a:b:c=3:4:5;④△ABC中,三边长分别为8,15,17.其中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 D ).A.1个 B.2个 C.3个 D.4个4、,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不等边三角形5、已知a,b,c为△ABC三边,且满足(a2-b2)(a2+b2-c2)=0,则它的形状为( C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6、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 得到的三角形是( C )A.钝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7、若△ABC的三边长a,b,c满足222+++=++,试判断△ABC的形状。
a b c20012a16b20ca²+b²+c²+200=12a+16b+20c(a-6)²+(b-8)²+(c-10)²-200+200=0(a-6)²+(b-8)²+(c-10)²=0则a-6=0、b-8=0、c-10=0,得a=6、b=8、c=10,a²+b²=c²,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8、△ABC的两边分别为5,12,另一边为奇数,且a+b+c是3的倍数,则c应为,此三角形为。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求得第三边c应满足12-5=7<c<5+12=17,又因为这个数与a+b的和又是3的倍数,则可求得此数,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三角形.解答:解:∵12-5=7<c<5+12=17,c又为奇数,∴满足从7到17的奇数有9,11,13,15,∵与a+b的和又是3的倍数,∴a+b+c=30,∴c=13∵52+122=132,∴△ABC是直角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第三边的能力,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隐含了整体的数学思想和正确运算的能力.9:求(1)若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7,24,25,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 90 度。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可求得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度数.解答:解:∵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为7,24,25,∴72+242=252,∴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最大角为90°.∴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90度.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2)已知三角形三边的比为1:3:2,则其最小角为 300。
考点五:应用勾股定理解决楼梯上铺地毯问题1、某楼梯的侧面视图如图3所示,其中米,,,因某种活动要求铺设红色地毯,则在AB段楼梯所铺地毯的长度应为(2+23)米.分析:如何利用所学知识,把折线问题转化成直线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关键。
仔细观察图形,不难发现, 所有台阶的高度之和恰好是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边 BC的长度, 所有台阶的宽度之和恰好是直角三角形 ABC 的直角边 AC 的长度, 只需利用勾股定理, 求 得这两条线段的长即可。
考点六、利用列方程求线段的长(方程思想)1、小强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你能帮他算出来吗?设旗杆高度h (h+1)²=5²+h² h=12 旗杆高12米2、一架长2.5m 0.7m (如图),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m ,那么梯子底端将向左滑动 0.8 米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原来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