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田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
油田开发中后期的采油工程技术优化途径
油田开发中后期的采油工程技术优化途径发布时间:2021-09-14T06:33:53.97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7期作者:叶才芳1 侯冰2 代素芳3 [导读] 摘要:油田资源在开采期间,在前期进行开采过程中比较简单,但是由于油田的深度越来越大,开采难度也会增加,为了更好对油气进行开采,还要不断对其后期开采过程进行优化,将其技术提高。
1,2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王东采油作业区陕西延安 717409;3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西峰采油一区甘肃庆阳 745110摘要:油田资源在开采期间,在前期进行开采过程中比较简单,但是由于油田的深度越来越大,开采难度也会增加,为了更好对油气进行开采,还要不断对其后期开采过程进行优化,将其技术提高。
基于此,本文专门针对油田开采后期的采油工程技术进行优化,同时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油田开发;后期;采油工程;技术 1 石油资源开发中后期存在的特点油田在开采后,由于开采的深度越来越大,其含油量也会随之降低,含水量增加,这种情况会对油井日产油量造成一定威胁,使其越来越低,一般状况下油水井生产效率都需要通过压力处理工作,并且对其套损井修复水平可以得到提高,使油水通过其生产中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
现阶段为了更好将油井的含水速度提高,可以运用更先进且稳定的油控水技术。
这样不仅可以将采油的效率提高,同时还能对油井的含水量大小进行合理把控,使油井含水量可以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这样在油井进行开发等过程当中,还可以实现开发的要求。
由于当今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使用,使注水井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水驱效果,主要是由于吸水剖面进行了有效调整。
现阶段对油田资源进行开采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主要都是以机械采油井的方法进行操作,然而在实际进行工作期间,其工作时间长短以及维护周期相对而言比较长。
有可能会出现水淹问题,因此油水井维护方面,不断对其进行把控,使其成本能够得到减少,进一步推动油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优化。
低渗透油田开发难点及对策探析
低渗透油田开发难点及对策探析在我国油气开发领域中,低渗透油田已探明储量占据油气资源总储量的2/3以上,具有极大开发潜力,也是油气开发领域的未来主要发展趋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低渗透油田具有储层渗透率低、单井产能低等特征,在开发过程中面临诸多难点,难以实现预期原油产量与经济效益。
为解决这一问题,充分挖掘油田开发潜力,本文对低渗透油田的主要开发难点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问题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标签:低渗透油田;油田开发难点;解决对策一、低渗透油田的主要开发难点1.油层孔喉细小、渗透率过低低渗透油田的定义为,渗透率在(0.1-50)x10-3μm2的储层。
由于储层渗透率过低,从油田开发角度来看,绝大多数低渗透油田的开采难度过大,普遍存在比表面积过大、油层孔喉较为细小的问题,这也是储层渗透率过低问题的主要出现成因,常规油田开采技术体系与油田开采需求不符。
同时,油层渗透率越低,则油田开发难度越大。
例如,当油层渗透率保持在(0.1-1.0)x10-3μm2时,被称作为超低渗透油田,基本不具备自然产能与开发价值。
2.渗流不规律在常规油田开发过程中,油田渗流往往具备特定规律,工作人员在全面掌握油田渗流规律的基础之上,可以针对性制定开发方案,有效利用现有开发资源,将油田开采效率控制在较高标准。
但是,多数低渗透油田的渗流规律难以确定,与达西定律相违背,且油田的贾敏效应以及表面分子力极为明显,以此为诱因,产生压力梯度,为后续油田开发工作的开展造成负面影响。
3.弹性能量过小多数低渗透油田普遍存在储层连通性过差的问题,加之受到渗流阻力因素影响,导致这类油田的弹性能量相对较小,实际采收率往往在1%-2%区间范围内。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不但实际产量会处于较低程度,同时,也将浪费一定量的天然气资源,难以实现预期经济效益。
4.注水效果不明显目前来看,受到工艺限制,在开发多数低渗透油田时,需提前对油田进行压裂改造处理,方可具备大规模开发的基础条件。
低渗低孔低产能油田钻井技术
低渗低孔低产能油田钻井技术摘要:在分析了制约和影响油田企业低渗透低孔隙低产能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油田企业最新现场试验成果,提出了相应的钻井技术措施,并从井身结构、钻具组合、钻井参数、钻机和钻头选型及油层保护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和详细论述。
主题词:低孔低产能;油田;钻井Abstract: analysis of the restricted and influenced low permeable oilfield enterprises low porosity can low yield of reservoir development effect of the main factors of basis, combining with the latest oilfield enterprises test result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f drilling technology, and well from body structure, downhole assembly and drilling parameters, drill and bit selection and oil reservoir protection and so on key and detailed discussion.Keywords: low holes can low; Oil field; drilling目前油田单位低渗透低孔隙低产能(简称“三低”)石油地质储量近3亿t,占油田已探明未动用储量的92.4%,这是该油田持续稳定发展的后备资源。
油田单位在正确分析制约和影响“三低”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钻井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投资,使未动用的“三低”油藏得以有效开发,确保油田持续稳定地发展。
低产能油井降压开采工艺技术
流 量 比; 3 g—— 低 渗 透 层 产 液 量 ,
用, 对老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的挖潜增效
具 有重 要 的意义 。
m/ ;l 3d q——高渗透层产液喷射量 , 3d m/。
2 2 面 积 比值L . 2
将喷嘴面积与喉管面积 的比值定义为无 因次
1 低 产 能 油 井 降压 开 采 工 艺 原 理
2 理论计算
渗透层产液流量的比值 定义为无 因次流量 比值 M, 即:
M — q/ , 3q () 1
效利用层间矛盾来提高低渗透层 的层段 的开发效
果, 并通过改善泵的工作制度 , 减少 由于液击造成
的杆 管 断脱 , 少作 业工 作量 。因此 , 技术 的应 减 该 式 中 :M一
渗 透含 油饱 和度 高 的层 段 含水 低 、 地层 压力低 、 产
之间。混合流再经扩散管充分混合 , 由于管径 的 逐步扩大, 使混合流由高速低压变为低速高压, 压 能逐 步得 到恢 复 , 压 能 完 成混 合 液 的输 送 或 举 该 升, 从而实现再利用高含水层能量 的同时 , 有效开 采低能低产层 , 最终提高油井 的产油量 。
喉 管 面积 , 。 mz
2 3 压力 比值[ . ]
将采 出的低渗透层产液压力的增加值与高渗 透层产液压力 损失量 之 比定义 为无 因次压力 比
H, : 即
H 一 ( 2 P )( l P ) P 一 s/ P — 2
() 3
式 中 : —— 压 力 比 ; — 喷 嘴 上 游 压 力 , H P— MP ;2 — 喉管 末 端 压 力 , a P— —低 渗 透 ap— MP 3
维普资讯
石
关于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研究及应用
关于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研究及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我国油田领域发展也得到了推动。
在低渗透油田开采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技术难点及其他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了我国近年来低渗透油田开采情况来探讨如何帮助提高油田采收率问题。
文中介绍了在低渗透油田开采已有经验的前提下,指出了可操作性、用于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新型技术措施。
【关键词】采收率低渗透油田技术研究国内低渗透油田石油储量相关比较大,而以中渗透层和高渗透层油田开采不断转变为中高含水期开采作业,因此更加凸显出了低渗透油藏具有的重要性[1]。
因此,提高对低渗透油田开采的认识及了解,对于国内石油工业的不但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开采低渗透油田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点及其主要矛盾在开采低渗透油田中,裂缝问题是一个技术难点,体现在裂缝处出现严重水淹以及水窜情况,并且离裂缝位置较远的生产井,其实际注水作业较差。
其中问题较突出的是采油工艺很难与实际情况相互对应。
当前,我国大部分油田还是使用杆式抽油泵,这种工艺比较落后,因此容易出现抽油效率低,泵效差、地层供液不佳等问题。
因此,开采低渗透油田时容易发生低产油井现象。
开采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体现在平面与层内以及层与层间等方面,如果是考虑开采技术放慢,矛盾表现为吸水能力降低、产油量及采收率比较低下,并且生产能力较低等。
2 探究低渗透油田开采相关技术及其现状分析2.1 开发油田之前进行技术评价分析开始开采低渗透油田之前都需要实行油藏评价,通俗来讲就是在油田预探环节帮助计算油田储量,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及工艺将其化成能有效开发并使用这些储量的一个工作过程。
我国对于低渗透油田进行油藏评价方式有区域储层以及单井、开发等方式,选择对应的评价方法及标准来开展评价工作。
区域储层评价:帮助探寻储油多的区域,从而实现探井少但是储量高、效益高的石油开采目标,帮助提高石油企业经济效益。
单井评价方式:这种方式是从沉积相分析、含油性评价、成岩作用以及储集空间评价等来开展研究工作。
低渗透油田采油工艺及关键技术
低渗透油田采油工艺及关键技术低渗透油田是指地下储层孔隙度小、孔隙连接性差,导致原油难以开采的油田。
这类油田具有储量大、资源丰富的特点,然而由于地下储层特性的限制,采油难度较大,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先进工艺和关键技术来提高采油效率。
本文将介绍低渗透油田采油工艺及关键技术,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一、低渗透油田特点低渗透油田的主要特点是地下储层孔隙度小、孔隙连接性差、渗透率低、黏度大、可采储量大。
这些特点决定了低渗透油田的采油难度大、采油成本高。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大量的低渗透油田储量,如加拿大的阿萨巴斯卡油砂、美国的石油页岩、中国的长庆、塔里木等低渗透油田都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油田。
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相关的采油工艺及关键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二、低渗透油田采油工艺1. 水平井开发技术水平井开发技术是针对低渗透油田的特点而研发的一种先进采油技术。
通过在目标油层中钻探水平井,可以有效地提高油井的产量,降低采油成本,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
水平井开发技术能够有效地克服低渗透油田地下储层孔隙度小、孔隙连接性差的困难,提高采油效率。
2. 酸化技术酸化技术是低渗透油田开发中常用的一种采油工艺。
该技术利用酸浸液对地层进行酸化处理,改善地层渗透性,提高原油采收率。
酸化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原油的黏度、改善地层渗透性、提高采油效率,是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3. 注水增压技术4. 水驱采油技术5. 提高采油效率低渗透油田采油效率较低,为了提高采油效率,可以采用一些提高采油效率的技术,如水力压裂技术、油藏改造技术、地下水驱技术等。
这些技术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原油的采收率,降低采油成本,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
1. 地层评价与储层预测技术地层评价与储层预测技术是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它可以通过分析地质结构、地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地质数据,对目标油层进行准确的评价和预测,从而为采油工艺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低渗透油田注水采油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田注水采油开发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2-04-25T12:54:50.626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第1期作者:席得猛[导读] 近年来,中、高品质易开发的中高渗油气资源在新增勘探储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席得猛天津市大港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摘要:近年来,中、高品质易开发的中高渗油气资源在新增勘探储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低渗油气资源所占比例不断增大。
据统计,截至2017年,在新增探明油气储量中低渗储量所占例高达73.7%。
同时,随着现有储量开采程度的不断加大,以往较难开发的低渗透油藏油气资源在石油天然气开发中的重要程度不断加大。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预计,在2035年致密油产量将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45%以上,因此实现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主要分析低渗透油田注水采油开发技术。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渗吸采油;提高采收率;研究进展;综述引言低渗透油藏通常具有“三低两高”特征,即原始地层压力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毛管压力高、有效应力高,一般均需要进行油藏改造才能具有有效产能,如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延长油田在新井投产初期均采取压裂造缝的方式。
同时,低渗透油藏普遍微裂缝发育,储层呈现基质-裂缝双重流动系统,在注水开发中表现出无水采油期短、见水后含水上升快等问题,特别是见水后基质中仍存有大量原油,采收率低,因此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一直是一大难题。
渗吸采油是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机理,在油藏开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该类油藏中压裂造缝未波及区域,储层致密,启动压力高,难以建立有效的驱替系统,产油主要依靠储层基质-天然裂缝之间的油水渗吸交换。
因此,渗吸采油技术的研究对于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渗吸采油技术渗吸采油是指通过多孔介质自发渗吸将基质油开采出来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动力为毛管力,阻力为原油移动时的黏滞力。
相比于中高渗储层,低渗储层由于其喉道半径微小(多小于1μm),渗吸过程中的毛管力更大,渗吸动力更强,因此渗吸作用不容忽视。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难点和主要对策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难点和主要对策摘要:低渗透油田的基本特点是储层渗透率低,单井产能低。
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出现了原油产量下降,含水量上升,注水压力升高等问题。
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采取了增产增产、增注措施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提升注水压力方法来增加注水量,运用这种方式,可以增加注水量,但是对于油井产量下降的问题没有改变,在注水压力不断提升中,可能会导致注水井套管损坏,需要更换新管,从而导致了维护费用有所增加,影响到了油田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开发;对策在我国油田资源中,有大部分都是低渗透油田,而且随着石油探索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占我国总共油气资源的数值也越来越高。
在对低渗透油田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对储量富集区进行优选,另外,还需要合理布置井网,这可以大大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采速率和开采量。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深抽工艺技术以及早期注水的方法来降低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难度,提高开发的速度和效率。
一、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难点1油层孔喉细小、渗透率低低渗透油田的油层孔隙比较小,比表面积大,从而导致了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渗透率低。
这也是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开发难度大最直接的原因。
2渗流不规律由于低渗透油田的孔喉较细,同时其比表面积以及原有边界层的厚度较高、嘉敏效应与表面分子的作用力较为强烈,导致低渗透油田的渗流不规律,且无法达到达西定律,而且具备非达西型渗流特征。
此外,当渗流直线段的郾城县未超过原点坐标时且与压力梯度轴相交的情况下,其实际焦点为启动压力梯度,最终启动压力梯度越大,低渗透油田的渗透率就会越低。
3油田弹性能量较差由于低渗透油田的储层连通性较差且渗透阻力较大,通常情况下边、底水都会出现不活跃的情况,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油田的弹性能量较差。
除少数异常高压的油田之外,一般情况下低渗透油田弹性阶段的采收率约为1%—2%,同时在通过天然能量来开采低渗透油田时,地层的压力会大幅度下降,使得油田的产油量不断减少,最终就会导致资金与精力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低渗透油田油井低能耗集油技术
2 室 内 试 验
2 . 1 原 油 一 般 物 性 参 数
随着 大庆 外 围油 田进 入 高 含水 后期 开 发 ,原 油
时 ,采 出液含 水 逐渐 升 高 ,采 出液 的流动 性 向有 利
试验 区块的原油一般物性参数见表 1 可 以看出 ,
出适合 于 大庆 外 围低 产低 渗 透 油 田的掺 水 集油 参数 ,并对 现 场 节 气效 果 进行 分析 ,节 约天 然 气
3 0 % 以上 。
关键 词 外 围油 田 掺 水量 掺 水温度 集 油温度 井 1 : 2 回压
D OI : 1 0. 3 9 6 9 / i . i s s n . 2 0 9 5 - 1 4 9 3 . 2 0 1 3. 0 0 1。 0 1 0
感 。因此 ,在相 同温 度 下 ,集油 系统 内的 含水 至少 可 以 降到 9 0 %,对 集 输压 力 或输 送状 态 不会 产 生大
的影 响 。
口 I j 年 第1 期石 油 石 化 节 能I 3 1
技木 ・ 应用 , T e c h n o l o g y&A p p l i c a t i o n
现 场试 验 ,确 定 适合 大 庆外 围低产 低 渗透 油 田的掺
水集 油 参数 。 2 . 2 含水 原 油乳 状液 流变 性研 究
1 试 验 区 概 况
根 据 检测 不 同温 度 、不 同剪 速 、不 同 含水 情况
为 了给 出大 庆外 围低 渗 透 油 田环状 掺 水集 油 流 下 ,乳状 液 表观 黏度 变 化情 况 ,对 该 区块 的含 水原 程 的最 佳 工艺 参 数 ,达 到节 能 降耗 的 目的 ,选 择 了 油 流 变特 性进 行 了室 内研究 。得 出原油 表 观黏 度 随 具有 代 表 性 的某 厂某 计 量 间 ,该原 油 集输 系统 采 用 含 水 率变 化 关 系 、原 油 乳状 液表 观 黏度 随集 油 温度 三级 布站 流程 ,计量 间是 典 型 的环 状 掺水 流程 。在 变 化关 系 ,为下一 步 的优化 运行 提供 理论 依据 。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措施
技术应用与研究我国的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以注水方式开发为主,有待于进一步开发适合低渗透油田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降低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成本,研究和应用最佳的驱替方式,改变低渗透油田的开采现状,应用科学的采油方式,提高低渗透油田的采收率。
一、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技术难点问题分析低渗透油田分为超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田等多种类型,依据油藏的渗透类别不同,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效率,满足油田开发的产能要求。
低渗透油田的油层的渗透率低,油田开采的难度高,给油田开发带来更多的困难。
油层的启动压力高,如果采用常规的开采措施,很难达到设计的产油量。
低渗透油田的原油产量递减速度快,油层的供液能力不足,产液量下降明显。
低渗透油田的压力下降速度快,通过注水开发的油田,油层见到注入的效果不明显,水驱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水窜的现象,影响到注水的开发效果。
因此,需要采取最有效的驱替剂,提高注入剂的波及范围,才能开采出更多的剩余油,最大限度地提高低渗透油田的产能,满足油田开发的要求。
低渗透油田的开采难度系数大,油田生产的管理措施技术含量高,通过对油田生产的动态分析,确定水驱开发的状态。
对低渗透油层实施的挖潜措施的作用效果,进行有效地评价。
结合科学的管理模式,保持低渗透油层的稳定的生产能力。
降低剩余油的含量,提高储层的动用程度,保持油田长期的高产和稳产,才能达到油田开发的经济性要求。
二、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措施合理解决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效率的问题,不断提高油田开发的生产效益,达到低渗透油田开发的经济性目标。
1.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的应用现状低渗透油田描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分析油藏中的剩余油的分布状况,为提高油田的最终采收率提供依据。
三维地震技术的应用,获得油层的三维影像资料,通过高科技的解释技术的应用,准确评价油藏中的剩余油,为油田的挖潜增产奠定基础。
钻井技术的应用,结合低渗透油田的特点,对储存在薄差油层中的剩余油,采取钻探水平井的方式,提高储层的动用程度,进而提高剩余油的开采效率。
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及技术对策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产 油指 数
近 年来 , 目前低 渗油 田的含 水量逐渐 上升 , 对于 低渗油 田而言 , 总体 上来看 注采 井数 比是呈上 升趋势 , 若 低渗透 油 田无 裂缝 , 将 注采 比适当提 高 , 在地 层微
高产 与 稳产 , 获得 大 的经 济效 益 。
2 . 6 重视 注水 技术
在开发低渗透油田时, 见注水效果极其重要。 若井距为2 8 0 m时, 注水半年
到一 年时注 水效果 才可见 , 在见 效 以后, 其 油井产量 极其压 力均 稳定 , 而上升 现 象不 显著 。 注 水 井注水 较难 , 变 为间歇 式 注水 或者停 注 , 开 发效 果会 受到 影响 , 该油 层 的 采油 指数 较低 , 仅为 1 到2 t / ( MP a o d ) 。 该 油井 的 见注 水效 果 不好 , 在 泵压 和 其井 口的压 力平 衡 时就停 止 吸水 , 而启 动 的压力 较 高 , 大 的 渗流 阻力 ,
启 动压力 梯度 是低 渗透 的储层 渗 流所特 有 的, 它不符 合达 西定律 , 低渗透 油 田主要特 点有 孔 喉细小 , 比表 面积大 , 表 面分 子力 与贾敏 效应 的作 用都 很强 烈, 原油边界 层较 厚 。 启 动压 力梯度则 是渗 流直 线段延 长线和压 力梯度 轴交 点 , 该直 线不 通过 坐标 原点 , 那么 渗透 率 低 , 则启 动压 力梯 度 就会 大 。
量。
低渗透 油 田其 弹性 能量 采收 率非 常小 。 弹性 能量 小是 原 因有 很多 : 储 层渗 流的 阻力很 大、 其连通性 较差 , 一 般底 、 边水 不太活跃 等 。 开采 时 , 消耗天然 能量 会引 起弹性 能量压 力与产 量的 下降迅速 , 这 样就使 得生产 与管理 都处 于被动 的
低渗透油田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
低渗透油田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摘要:近些年来低渗透油田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同时也总结了大量的经验,要想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效率,就必须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运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才能实现这种目的。
特别是油田开发到中后期,高渗透油层采油的速度快,剩余的油通常在低渗透油藏里面。
为了实现油田的开采效率,采油工艺技术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采油工艺技术;措施引言在国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石油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呈不断上涨的趋势,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油田开发的重视。
注水工艺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想从根本上确保资源的质量,就需要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积极采用注水开发工艺,以使油田的含水量得到有效降低。
然而因为其本身具有非均质性和孔隙结构等特征,所以需要利用特定的开发工艺来进行开采。
1低渗透油田的特征分析1.1物理特征①孔隙结构。
孔隙度是指岩石中所有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的比值,岩石孔隙度通常会在10%到35%之间,低渗透油田岩石孔隙度很小,一般小于15%。
油田技术人员按照孔隙度的不同把低渗透油田分为低孔低渗油田和高孔低渗油田两种。
顾名思义,低孔低渗油田的孔隙度是比较小的,而在油田的储层中孔隙最多的存在方式就是微融孔;在高孔低渗油田中,孔隙度是比较大的,集中在25%到35%左右,这样的孔隙度导致油田的埋藏深度比较浅,其岩石类型也主要包括粉砂岩、中砂岩和细砂岩。
②非均质性。
低渗透油田由于沉积环境、物质供应、水动力条件、成岩作用等影响,使油田储层的不同部位,在岩性、物性、产状、内部结构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之为油层的非均质性。
一般把油层非均质性分为宏观非均质性与微观非均质性两种。
宏观非均质性包括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微观非均质性包括孔隙、孔道及岩石表面性质非均质性等。
油层非均质性是油田经过千百年的变化积累下来的,特别给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带来很大的难度。
低渗透油田提高单井产能方法综述
使 原油 体积 膨胀 、抽提 和汽 化原 油 中轻烃 ,减小 界 面张 力吞 吐 一
对 于 注 水 开 发 油 田来 说 ,搞 好 注 水 是油 田稳 产 的 基 础 。相 肿于 中 、高 渗透 油藏 而 弃 。低 渗透 油 田储层 物性 差 、敏 感性 复 杂 H渗 透 率 较 低 (一般 小 于 5 0 . ( ) I - t I 7 1 7 )、孔 隙 度 低 ( 一 般 小 于 I 2 . ( ) % )、孑 L 喉半径小 ( 一般为o . 4 3 ~ 4 . 2 m ) 在开 发 过 程 中 土要 暴露 出地 层压 力 下降快 、能 量严 重不 足 、油井 产量 下 降怏 、
l I 工 科技 2 0 1 3 年第1 其 月
石 油 地 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低渗透油 田提 高单 井产能方法综述
贾 元 元
中 国石 化 股份 H 生利 油 田 分 公 司 地 质 科 学 研 究 院 2 5 7 0 l 5 山东 东营
摘 要 低渗 透 油 田储 量 在我 国油藏储 量 中 占有相 当大 的 比例 。低 渗 透 油藏 由 于其储 层物 性 差 、渗 流机理 复 杂 , 因而单
体段 塞 交替 注 入等 . . ( 2 )注 空 气 . . 注 空气 的驱 油 机 理 不 但 具 有 传 统 的 注 气 作
用 ,而 且还 具有 氧 气产 生 的 其它 效果 。与 火烧 油 层工 艺相 比 ,
浅析低渗透油藏渗吸采油技术现状
浅析低渗透油藏渗吸采油技术现状低渗透油藏是指储层渗透率低于10×10^-3μm2的油藏。
低渗透油藏开发一直是油田开发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渗吸采油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开发方法。
本文将从渗吸采油技术的定义、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浅析,为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参考。
一、渗吸采油技术的定义渗吸采油技术是指通过在低渗透油藏中注入相应的驱油剂(如水、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改变储层孔隙结构或表面性质,从而提高原油相对渗透率,增加驱油效果,实现有效采收原油的一种采油技术。
1. 适用范围广:渗吸采油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低渗透油藏,包括砂岩、碳酸盐岩、页岩等不同类型的储层;2. 高效节能:渗吸采油技术可以减小地面采油设备的能耗,提高采油效率,降低开发成本;3. 环保节水:采用渗吸采油技术可以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减轻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达到环保节水的目的;4. 可持续发展:渗吸采油技术可以有效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提高油田的可持续开发能力。
1. 注水驱油技术:通过在低渗透油藏中注入水来提高原油相对渗透率,加速原油的驱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渗吸采油技术之一。
通常情况下,注水驱油技术需要考虑水的成本、地下水位及水质等问题,才能保证注水驱油技术的有效性;2. 聚合物驱油技术:通过在低渗透油藏中注入聚合物来改变储层孔隙结构,减小原油与岩石表面的粘附力,提高原油相对渗透率。
聚合物驱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采油效率,但是需要考虑聚合物的选择、调配和注入工艺等问题;3. 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通过在低渗透油藏中注入表面活性剂,改善原油与岩石表面的相互作用,减小界面张力,提高原油相对渗透率。
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需要考虑表面活性剂的选择、调配和注入浓度等问题。
1. 多技术综合应用:未来渗吸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多技术综合应用,比如注水驱油技术、聚合物驱油技术和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等的组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采油效果;2. 精细化管理:未来渗吸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储层微观性质的调查与分析,采用先进的储层地质评价技术,以实现采油工艺的精细化管理;3. 环保节能:未来渗吸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环保节能,采用先进的注水回收技术、再利用技术,实现对地下水资源和能源的更加节约利用;4. 智能化设备:未来渗吸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智能化的设备应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采油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胜利油区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
号桩 、 大tJ 油 田动用的该类储量 占整个油 区低渗 F " 透 油藏储 量 的 6 % 以上 。油 区低 渗 透 油藏 采 收 率 0 为 1.% , 87 采油速度为 05 % , .5 采出程度 5 .% , 5 8 年
均 含 水率 6 % 35
22 油水井利 用率低 .
重 影响 了低渗 透油 田的开 发效 果 。
2 主 要矛盾
2 1 单 元 注 采 井 网 不 完 善 .
胜利 油 区低 渗 透 开 发 单 元 采 收 率 低 于 1% 的 5
收稿 日期 2 0 0 2—0 2—1 9
作者简介: 孙焕泉 , . 教授缒高缒 】 师.9 7 氍 [8 年毕业于石 油大学 ( 华东 ) 采袖专业 , 9 年获 石油大学 ( 1 0 9 北京 ) 油藏工程 专业 硕士学位 长期 从 事 钠 I l发 投 竹 理 工 作 , 任 肚 利 湖 Ⅱ有 限 公 司 副 地 质 师 兼 地 质 科 学 研 究 院 院 长 。 联 系 电 话 : 04 8 52 5. 讯 地 址 j =f 1 现 l (5 6) 5 2 6 通 ( 50 5 2 7 1 )山 永 前 尔 营市 聊 自 路 3号 。
3 % 。井况 问题类 型多种 多样 , 0 主要 以套管 损坏 、 落 物 为主 。如 渤南 油 田的 73 口油 水 井 , 3 已有 15口 1 井 套管损 坏 , 中油井 8 其 6口 , 注水井 2 9口。 23 注入 水水质达 标率低 .
1 ; 0 ③平均采收率比整个油区的平均值低 1% , 0 有 3 .%的储量平均采收率仅为 1.%; 55 24 ④统计结果 表明 , 低渗透油藏平均单井控制储量为 2 0×1 t 0 , 单 井 控制 储 量达 4 0L 占 2 .% 。 0x1 的 73
低渗透性油藏油田开发及该技术的发展
低渗透性油藏油田开发及该技术的发展低渗透性油藏是指储层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其特点是油水两相的迁移速度较慢,开发难度较大。
然而,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低渗透性油藏油田开发以及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于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一种常用的技术是水平井技术。
水平井是一种通过特殊钻井工艺在注水或采油井中钻出一段接近水平的井筒,以增加井筒和储层的接触面积,提高油气产量。
水平井技术在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中具有突出的优势。
它能够在较少的地质资源下获得更高的产能,延长油田的生产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采收率,并减少环境影响。
近年来,随着水平井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应用于低渗透性油藏的新兴技术,如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将水平井划分为多个段,分别进行射孔和压裂操作,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储层的有效压裂面积和产能。
与传统的水平井技术相比,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能够更好地克服低渗透性油藏开发中的难题,并提高开采效果。
另外,随着油田开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一些新型工程技术也逐渐应用于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中,如地震预测技术和电子井壁阻挠剂技术。
地震预测技术可以通过检测地下岩石体的声波传播和反射特征,提供准确的储层参数和边界信息,为低渗透性油藏的定位和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电子井壁阻挠剂技术是一种在水平井中注入的化学物质,可以改变储层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增加油水接触面积,提高油气采收率。
此外,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油藏模拟技术也在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油藏模拟技术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储层的地质特征和物理性质,以预测油藏的产能和开采方案,并为开发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油藏模拟技术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了解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潜力,优化井网布置,减少开发成本,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采收率。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低渗透性油藏的油田开发技术将继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对于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我们应该加强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油气采收率,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
国、 前苏 联 、 拿大 、 尔及 利 亚 和其 他 一 些石 油 生 加 阿
维普资讯
第 9卷
第 2期
孙守港等 : 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栗 收率配套技术
高 产 。引起 气窜 的因素 很 多 , 僵可 以通 过控 制 流 度 加 以 限制 。美 国 、 拿 大 和 欧 洲 的几 个 实验 室 的研 加 究 结果 表 明 , 未来用 注 泡 沫 或借 助凝 胶 液调 整 注 人 剖 面 的方 法是 改进 流度控 制 的好 方法 。
精 细过 滤措施 , 层 也难 免 遭受 一 定 程 度 的污 染 与 储 损 害 。再 就是 注水 开 发 需要 技 术 投 资较 多 , 与经 济
现混相驱。例如, 国贾伊一小埃斯卡姆 比溪油 田 美 采用高压注 N 一水交替注人方式进行混相驱三次
采油 , 取得 了很好 地效果 国外 大多 数 现 场 混 相驱 方案 设 计 的 C 注 人 O
面, 谢试结果表明 , 注气垂向波及效率通常较
。
3 注气采油工艺
3 1 压缩 机及 其容量 设计 . 国外 高压注气一 般采 用多级 往复式 压缩 机或 多 级螺旋 式压 缩机与往 复式 压缩机结 合 。 美 国西 H ke y油 田注空 气 开 采 , 气通 过 7 abr t 空 级压缩 。工程 最初 方案设计 标准是 在 2.8 a 最 96 MP , 大地 面压 力下 , 空气 112×1 d 提供 .3 0m/ 。 美 国原油有 限公 司拥 有 的 T 一9 载 注气装 M 8车 置, 可将惰性 气 直 接 注 人 油 层 。注 人 能 力 为 3 7X .
采油工艺压裂工艺技术
目 录
• 压裂工艺技术概述 • 压裂工艺原理 • 压裂工艺的应用 • 压裂工艺的优化与改进 • 压裂工艺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未来展望
01
压裂工艺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压裂工艺技术是一种通过高压注入流 体,使地层产生裂缝,从而增加油井 产能的采油工艺。
特点
适用于低渗透油田,能有效提高油井 产量和采收率,但需要高成本和技术 要求。
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优化压裂液的配方和性能, 减少其对储层的伤害。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监测和 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储层伤害问题。此外,采用保 护储层的压裂技术和设备也是解决储层伤害问题的有 效途径。
06
未来展望
新型压裂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总结词
新型压裂液体系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旨在提高压裂效 果和降低环境污染。
钢球支撑剂
强度高、导流能力强,适用于高压 和深层油气层。
04
压裂施工工艺流程
试压
检查井口装置和管线是否密封 良好。
支撑剂选择与注入
根据地层情况和所选支撑剂类 型进行选择和注入。
施工前准备
包括井筒准备、选择压裂液和 支撑剂等。
压裂液配制与注入
根据地层情况和所选压裂液类 型进行配制,并注入井中。
返排与测试
返排压裂液,并对新形成的裂 缝进行测试和评估。
03
压裂工艺的应用
常规油气藏压裂
总结词
常规油气藏压裂是采油工艺中应用最 广泛的压裂技术,适用于具有较好渗 透性的油气藏。
详细描述
常规油气藏压裂通过水力或气压将地 层压裂,增加地层裂缝,提高油气的 渗透性和流动性,从而提高采收率。
低渗透油气藏压裂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合理采油速度研究_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合理采油速度研究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在(10~100)×10 - 3 μ㎡之间的油田,其开发过程中会有着特殊的表现性质,渗透率低,且单井产能较低。
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未开发油田都属于低渗透油田,因而如何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油效率,进一步提高采油的速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就此展开分析。
标签: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采油速度引言:低渗透油藏是目前油藏开发过程中主要的油藏,要进一步做好采油工作,就需要對低渗透油藏的采油工作进行分析。
江汉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上的主要开发单元里,很多油田渗透率均位于低渗透油藏的范围当中,文章分析了其中坪北区的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以及具体的地质情况,统计得出采油速度和地层流动系数之间的关系,希望可以给有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1.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征低渗油藏表现出压力较大,注水较为困难的特点,有关工作人员曾经使用过水井压裂和酸化增注等一系列措施,但是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鄂尔多斯盆地的坪北整体为两翼不对称的高陡背斜地形,油层深度在1156米到1377米之间,含有井段最长为187米,含有层有四个小层,分别为1到4号油组。
储层的沉积主要是在河坝以及水下分流河道,储层的渗透率变异系数在0.64-0.76之间。
储层岩石的润湿类型为水湿,油井注水之后含水变化之至64%左右。
油藏整体有着较好的流动性之和较高的矿化程度,粘度在70摄氏度的条件下表现为1.27.mPa.s,地层水的总矿化程度在4000mg/L以上,主要水型是CaCl2。
2.合理采油速度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石油企业运行过程中,如何确保采油过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并在发展过程中维持这样的稳定发展,让企业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经营主要目标。
因而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当避免短期行为,着眼长期效益,让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
2.1技术经济特点工业项目在投产并发展到设计规模之后,如果产品生产和销售等过程一直能够保持稳定,产品的供需一直平衡,就会体现出基本稳定的产量。
浅谈低渗透油藏的增产技术改造
蒲美玲. 浅谈低渗透油藏的增产技术改造 究 阶段 , 还没有看到现场使用的有关报道 。
1 5
行了现场 的试验 。一般增产 1 倍 , ~2 有效 期在 1 以 年
2 爆炸增产技术
[ 收稿 日 期]2 O 一O 一l 07 5 8 [ 作者简介] 蒲美玲( 90 )女 , 1 8 - , 助理工程师 , 0 年毕业于 中国 油大学( 东) 2 3 0 石 华 石油工程 专业, 获工学学士学位。主要从事钻采 工艺技
术研 究及 开 发方 案 编 制 工 作 。
维普资讯
这是一种新的压裂方法 , 用于实现两 口或者多 口井 之 间的连通 , 顾名思义两 口或多 口井可以同时进行压裂,
பைடு நூலகம்
为低渗油藏的高效开 发提供 了技术支持 。据美 国统计 ,
有 3 %以上的原油都是通过水力压裂实现增产的, 压 0 但
裂作用的时间较短 , 一般压裂后一年裂缝就会 出现不 同 程度的闭合或堵塞。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提出了重复压裂的思想 。重复压 裂指在同一口井进行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压裂。 目前 国 内外实施的重复压裂有三种形式 :1层内压出新裂缝 , () 这
行经济投产。目前, 可用于低 渗油 藏改造 的方法可分 为 三大类 : 一是水力压裂增产技术 ; 另外一类就是爆炸增产
的技术攻关, 取得了一定 的效果。最近几年 , 术在大 该技
港和胜利油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美国的 R ne 油 agl y
技术 ; 还有一类就是复合技术 。下 面就对这三类技术 进
低渗透油气 田资源十分丰富 , 分布范围非常广泛 , 在 各大产油 国均有分布 。在我国低渗透油气藏也广泛地分 布在全国的各个 油 区, 中石油 的大庆、 如 吉林、 辽河 、 大 港、 新疆 、 长庆 、 吐哈和中石化的胜利 、 中原等 。低渗油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渗透油田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
低渗透油田是指地层渗透率较低,通常小于0.1mD的油藏。
其特点是油水分布复杂,
藏层厚度不一,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低,稠油粘度大等。
如何科学地采取措施开发低渗透
油田,提高油田开发效率,是各地油田开发者和科研人员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主要围绕低
渗透油田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进行阐述。
1. 水驱技术
低渗透油田的基本采油方法是水驱。
水驱技术是指在油层中注入高压水,使水的压力
将稠油推向井口,从而提高采油效率。
在低渗透油田中,要注意的是要控制水的注入压力
和水的注入量。
注入过多过快容易造成油水混合,形成亚稳定乳状液,从而降低采油效率。
因此,在水驱过程中,要根据油井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掌握注水压力和注水量。
2. 提高采油液粘度技术
低渗透油田中采用的采油液粘度较大,可以有效地防止油水混合,提高采油效率。
目前,常用的采油液粘度剂有聚合物和聚合物复合物。
聚合物粘度剂具有稳定化胶体、增加
体积、提高持液能力等优点,但价格较贵。
聚合物复合物不仅具有聚合物的优点,还可以
在不同温度下形成不同的粘度,可根据不同井的温度,调整粘度剂的种类和用量。
3. 增加渗透性的技术
低渗透油田的特点是储层渗透率低,这就需要采取措施来增加渗透性,提高采油效率。
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1)物理方法:通过人工开采水平井、多井注采、人工压裂等方法,增加层间渗透
能力,提高采油效率。
(2)化学方法:采用酸化、生物法等方法,改变储层岩石化学性质,增加渗透率。
酸化方法是指在油层中注入酸性液体,使岩石酸化,从而增加岩石渗透性。
生物法是指利
用微生物降解油藏中重质烃化合物,从而减轻储层压力,增加渗透率。
提高采收率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常用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有油藏
改造、纳米技术和高温采油等。
(1)油藏改造:指采用物理、化学等手段改造油藏,使油层中的原油渗透率、油水
分布等发生改变,从而增加采收率。
改造方法包括射孔、酸化、蒸汽吞吐、水平井等。
(2)纳米技术:指利用纳米材料在油藏中溶解,使原油分子变小,增加采收率。
纳
米技术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等优点。
(3)高温采油:指利用高温将油层中的原油变稀,从而增加采收率。
高温采油的方
法包括蒸汽吞吐、电采暖等。
总之,低渗透油田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需要根据油井地质情况、原油性质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科学合理地选择采油液、采油压力、采油温度等参数,以提高采油效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