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贞吉在内江的文化遗迹
内江的悠久历史文化
内江的悠久历史文化内江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距成都市180公里。
内江的历史文化悠久,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在古代,内江因地处交通要冲而备受重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内江就是楚国、蜀国的军事要地,汉代时为巴西县,是巴西郡的治所。
在唐代,内江成为巴州的辖区,南宋时改为巡属州,元代时置为内江府。
明清时期内江地位更为重要,成为四川巡抚衙署所在地之一。
内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众多文化遗迹。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南充古道和安宁桥。
南充古道,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开辟,是连接川陕、川渝的重要交通线。
南充古道见证了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交融,因其重要性被誉为“中国第一古道”。
安宁桥位于内江城北5公里处,是明朝时期开凿的一条逶迤深幽的高山古道,被誉为“川中第一古桥”。
除南充古道和安宁桥以外,内江还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
如山中胜地古建筑群、曹家楼民居、梓潼关遗址等等。
山中胜地古建筑群坐落于内江市东北部山中,是唐代至清代的典型古建筑群,保存完好,是研究古代川西建筑艺术的重要遗址之一。
曹家楼民居位于内江市区,建于明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梓潼关遗址位于内江市区北郊,是古代川陕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隘,曾有历代王公将相经过,现在已成为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景区。
内江还有非常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如川剧、川陕民歌、古茶马古道、龙灯舞、炮竹文化等等。
这些民间文化既是内江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内江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内江人民非常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多次组织文化节庆活动和历史文化研讨会,将文化融入到社区中,使之成为时下流行的主题和热点。
同时,内江还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历史文化为主导,将内江打造成为川西旅游的一颗明珠。
总的来说,内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丰富。
通过传承和发展,内江历史文化已成为川西文化的一部分,为丰富中国文化大家庭、弘扬中国文化做出了贡献。
隆昌贞节牌坊简介
隆昌贞节牌坊简介
以下是对隆昌贞节牌坊的详细介绍:
1. 历史背景:
清朝时期,为了表彰那些坚守贞节的妇女,皇帝下令在各地建造贞节牌坊。
隆昌地区也有多座贞节牌坊,它们见证了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
2. 建筑特点:
这些牌坊都是全石结构,由巨大的石块构成,给人一种庄重、坚固的感觉。
牌坊的顶部有精美的石雕斗拱,既美观又能承受重量。
横梁下有石雕人物和动物图案,技艺精湛,栩栩如生。
“圣旨”、“贞节”等字样刻在牌坊上,表明这是皇帝御赐的荣誉。
3. 文化意义:
这些贞节牌坊是封建社会对女性道德要求的一种体现。
被表彰的女性通常在年轻时失去了丈夫,她们守节不嫁,为家族带来荣誉。
通过建造贞节牌坊,清朝政府试图树立榜样,鼓励其他女性效仿,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和道德秩序。
4. 现存状况:
目前,隆昌地区仅存两座完整的贞节牌坊,一座是之前提到的位于南关古镇的牌坊,另一座就是本文介绍的这座位于隆昌市的牌坊。
这些牌坊已经成为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政府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这些宝贵的古迹能够长久保存下去。
5. 旅游价值:
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这些贞节牌坊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许多游客对这些女性的坚守表示敬意,同时也对那个时代的社会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当地政府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和旅游项目,进一步弘扬地方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总之,隆昌的贞节牌坊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那个时代女性价值观的生动展示。
通过了解这些牌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历史和文化。
内江古今名人、文化古迹、风景、名小吃
喻丹喻丹,女,内江人,中国女子射击队运动员。
2004年开始练习射击,2006年考入西华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
先后获得全运会亚军、亚锦赛冠军。
2012年3月,在中国射击队奥运会资格选拔赛中,夺得奥运入场券,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喻丹以501.5环获得铜牌。
张潮张潮,字惟信,号玉溪,明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进士,入翰林院,侍经筵,修《武宗实录》、撰诰勅录国史;辛卯年(1531)掌翰林院事;后升礼部尚书掌詹事府教庶吉士。
在职期间,张潮曾主持过一次乡试和两次会试:即癸未年(1523)秋天的南京应天贡院乡试、己丑年(1529)和甲辰年(1544)春天在京城贡院举行的会试。
这在绵延千年的科考选才体制时期,应算是一件至向无上、非一般人所能触及的事情。
张潮精诗文、善楷棣,著有《玉溪稿》传世,有《奉和卢师邵“圣水灵湫”》和“紫气千重交护拥;清流一派远朝宗”朝圣礼赞内江圣水寺的诗和对联。
对联刻于内江圣水寺,数百年后毁损。
[5]何马何马,男,内江人,著名探险家、作家。
何马涉猎极为广泛,尤其对军事、汽车、枪械、天文、地理、历史等有着长期关注和深入研究,曾一人独自穿越可可西里腹地和西双版纳原始森林。
著有《藏地密码》、《大漠图腾》、《心理谜团》等。
其中,《藏地密码》是2008年度最受关注的超级畅销小说。
邱波邱波,男,内江人,中国跳水队运动员。
2000年送入四川省跳水队训练,2006年达到国家级健将标准。
2012年第18届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冠军。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单人10米跳台,邱波夺得银牌。
顾汝修顾汝修,男,资中人,乾隆进士、翰林编修。
顾汝修曾奉皇帝之命出使越南,册封安南王维荁,因圆满完成任务,深蒙朝廷嘉许,御赐其黄缎华盖一具。
顾汝修在历史上不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政治家、外交家,正直清廉的朝廷高官,还是一位在艺术领域拥有至高声誉的文化名人。
顾汝修还是一位品行可嘉,文章学术均有极高造诣的学者,著有《经史编》、《均引编》、《蕴真集》、《谈助编》、《知困草》、《朗山吟》、《迟云楼尺牍》、《四勿箴》、《味竹轩诗文集》、《载英集》等。
明李文进夫妇合葬墓的发现及李文进评述
明李文进夫妇合葬墓的发现及李文进评述杨鹏强① 白九江② 孙治刚③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渝中 400013摘要:2012年底,重庆巴南区发掘了一座明代双室墓葬,墓前有三层拜台,拜台前分布有石人、石马、石虎、石羊、望柱等石像生和石质建筑构件。
虽然墓葬及石像生和石构件已遭受严重的破坏,但是整体而言其规模较大、规格较高,在重庆地区较为罕见。
据出土遗物和题刻判断,该墓为明嘉靖年间巴县进士李文进夫妇合葬墓。
李文进为官期间以建设性谏言及其抗倭、驱靼的卓越边功,成为嘉靖时期乃至有明一代的边关栋梁、治世能臣,对研究明代海防、边防有重要价值,为重庆历史文化增添了新的资料。
关键词:明墓;勑葬;谏言;边功;评述一、墓葬的发现与确认2012年底,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梓桐坝村的石马湾发掘了一座明代夫妇合葬墓,墓葬由双墓室和墓室前的三层拜台组成,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在重庆地区实属罕见(图1)。
该墓左、右墓室顶部的盖板中分别发现有“明敕葬总督都御史□……”和“明敕葬诰封淑人李氏陈母之墓”的题刻(图2)。
[1]据此可判断该墓为明代李氏夫妇合葬墓,右室墓主人为男性,姓李,官至总督都御史,左室墓主人为女性,姓陈,被封为淑人。
墓前拜台区域出土有石像生及其残件,其中至少包括石人1件,以及石马、石虎、石羊、望柱各2件。
《明史·礼志·凶礼》载:“一品、二品石人二,文武各一,虎、羊、马、望柱各二。
三品、四品无石人,五品无石虎,六品以下无。
”据此可知该墓葬的规格依照一品或二品官员的级别修建。
经查阅文献,发现明代巴县人李文进与考古发现相符。
《重庆府志·人物志》载李文进:“巴县人,嘉靖中举进士,授衢州府推官,选给事中……遂进副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益自奋发,逾年卒于官,诏禄其边功,赐祭葬。
”《明史·礼志·凶礼》载:“赐祭葬。
……① 杨鹏强,男,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助理馆员。
《魅力西部·内江》策划文案
《魅力西部·内江》悠悠岁月千古事, 茫茫山水万种情前言:因为我们的梦想注定要在我们生活的地方实现;因为这个城市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千年前的文脉沉淀;因为古老的遗志在经历风雨后拥有了超出自身之外的价值;因为张大千的院落以它近百年的岁月被视为内江的象征;因为一去还返的时间成为了我们愕然回首疑视的地方;因为听老内江人讲从前的内江非常幽静美丽;因为这一切时间所演绎的见证已成为这个城市的名片缩写;因为内江的未来总是充满奇迹和惊叹!内江,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一座文化灿烂的城市,一座“无奇不有”的城市,一座让我们相忘的城市。
这里既是甜食之乡,书画之乡,大千文化之乡,又是体育之乡,文化之乡……内江,是我们的心灵之乡。
综述:神晖一震,感动大千归来犹作内江客,皆因恋山恋幽色;崖刻牌坊总一如,泰岱壮严大千贺。
内江,是一个蕴藏着悠然山水和秀美风情的地方,是一个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此情此景感动着古往今来大千世界中的无数客人,让人来了就不忍离开,即使离开,心中仍有诸多的不舍和遗憾,在梦中仍与内江山水楼阁相依相伴!今天的内江,仍以其幽美秀丽的风情感动着我们,亦以其惊天动地的气魄震撼着我们。
因为内江聚世界之奇,集天地之有,这是一个让我们为之感动又为之惊叹的城市。
提纲:1.感动大千·悠久历史的脚步,从来都是那样轻盈碎步,润物细无声,生怕惊吓了岁月的儿女。
历史,铭刻着城市的生命之轮,是一个城市沧海桑田的见证,是一个城市精神与活力的象征。
灿烂了的文化,辉煌了的文明,均来自于悠久的历史。
内江,就是悠久的象征。
他的历史直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约在距今3.5万年至4万年前,今内江市所在沱江流域即有古人类生息繁衍,并逐步形成了原始部落群体。
1951年出土的“资阳人”头骨化石和其他一些石器,陶片及植物标本等文物就足以证实。
到周王朝时期,内江沱江流域的人民就与中原有很大的联系,春秋时期出生于今沱江之滨王二溪的孔子师、周大夫苌弘便是明证。
内江圣水寺的简介和故事
内江圣水寺的简介和故事位于内江市西部的圣水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有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圣水寺始建于北宋,是一座以佛、禅、道三教合一的著名名山。
圣水寺位于九龙镇,西起圣水山,东抵虎门河,南至金江河,素有“山中之佛”之称。
圣水寺历史悠久,其历史可上溯至元明晚期。
当时,寺庙开放,到处可见僧尼修行之痕。
明清时期,圣水寺达到最盛时期,有仙人云集,出现过很多佛教道家,以及各类文人墨客前来叩向和参访。
圣水寺素有“小天竺”的美称。
早在明末清初,圣水寺就成为江南佛学传播中心,特别是晚清时期,在全国佛教界中十分有名,有着丰富的文化史价值。
除此之外,圣水寺还是著名的佛教文物,如佛像、塔、石窟等,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
圣水寺至今有上千余年之久,从古老的文献记载中可以了解到,圣水寺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
誉为“佛教文献之宝”的《圣水寺志》记载,宋至元,圣水寺曾有百余位导师,其中有着广为人知的大乘佛教的重要人物,如洞口贤士、南山贤士等。
圣水寺曾有大量的佛经、碑刻、石刻和其他佛教文物,但也有部分被抢夺或破坏,而且由于时间久远,不少其他佛教文物也慢慢变得看不清楚,等待重新发掘和保护。
圣水寺拥有众多的传说和故事,传说在历史深处,深山人们会派兵前往古寺打仗,这部分也是圣水传说中的组成部分,有着很多精彩的故事。
传说圣水寺古塔四面四方都在水里,古人因而把塔叫做“水里塔”,据说水里塔的后面有一个小门,当夜深人静时,会有梵音对话之声从那里传出,而且传闻神仙也曾变身仙象出现在附近的金江河里,就是为了颂扬圣水寺的神迹。
此外,圣水寺还有一个传说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即“白马神仙”传说。
据说,曾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女仙出现在圣水寺,每天都会骑着一匹白马,将寺内的灯火驱赶跑,让大家好奇。
而谁都不知道这位女仙从何而来,又到何处去,一直是谜一样的存在。
圣水寺一直以来都是众多信徒心中的心灵慰藉之处,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拥有许多神秘传说和故事,令大家深深吸引。
每到节假日,圣水寺便拥挤不堪,出入的观光人群不断,实在是一座值得一去的奇观。
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内江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围的通知-内府办函[2011]123号
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内江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围的通知正文:---------------------------------------------------------------------------------------------------------------------------------------------------- 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内江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围的通知内府办函[2011]12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各市直单位: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履行好文物保护职能,切实保护好我市珍贵的文物资源。
经2011年7月15日内江市第六届人民政府第七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将苏王氏节孝坊等十九处文物点确定为内江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将该十九处文物保护单位目录及其保护范围予以公布(详见附件1、2)。
希望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相关部门,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认真落实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切实做好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工作。
附件:1、内江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录2、内江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附件1内江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录序号名称年代类别所处位置1苏王氏节孝坊清代古建筑市中区白马镇2翔龙山寓所民国古建筑市中区翔龙山3吕祖庙清代古建筑市中区城西街4永兴寺清代古建筑东兴区大治乡5石渔滩桥清代古建筑隆昌县胡家镇6响石川祖庙清代古建筑隆昌县响石镇7杨柳桥清代古建筑隆昌县李市镇8紫云古刹牌坊清代古建筑资中县双河镇9罗泉万寿宫清代古建筑资中县罗泉镇10赵贞吉墓明代古墓葬类市中区四合乡11卿元柱夫妇墓清代古墓葬隆昌县界市镇12普陀崖摩崖造像唐、宋石窟寺及石刻东兴区高粱镇13梯子岩摩崖题刻清代石窟寺及石刻东兴区永福乡14柳家洞摩崖造像明代石窟寺及石刻市中区伏龙乡15老君山摩崖石刻宋代石窟寺及石刻威远县镇西镇16民众教育馆民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隆昌县龙市镇17内江市革命烈士陵园1992年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市中区靖民镇18威远小火车及窄轨铁路1958年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威远县黄荆沟镇19银山烈士陵园近现代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资中县银山镇附件2内江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一、古建筑类:1、苏王氏节孝坊清代古建筑市中区保护范围:东北、西南各以牌坊边柱为起点外延2米为界;西北、东南以牌坊本体为中心,外延5米为界。
内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信息
内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信息(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1、隆昌石牌坊(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资中文庙、武庙(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翔龙山摩崖造像(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顺河崖墓群(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盐神庙(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内江圣水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39处)1、重龙天主堂 2012年7月公布2、甘露寺 1991年4月公布3、罗泉会议会址 1991年4月公布4、庆寺及木牌坊 1991年4月公布5、建春门城楼 2002年12月公布6、重龙山摩崖造像 1980年7月公布7、龙水县城遗址 2007年6月公布8、赵雄墓 2007年6月公布9、内江钟楼 2012年7月公布10、鹭澜洞崖墓 2007年6月公布11、宁国寺 2007年6月公布12、唐明渡双塔 2007年6月公布13、资中王家祠 2007年6月公布14、新正街民居 2007年6月公布15、威远煤矿小火车•黄泥段窄轨铁路 2012年7月公布16、资中南华宫 2007年6月公布17、高峰寺塔及石刻 2007年6月公布18、般若寺及石刻 2007年6月公布19、内江西林寺 2007年6月公布20、云霞古刹石牌坊 2007年6月公布21、威远白塔 2007年6月公布22、威远静宁寺 2007年6月公布23、佛尔岩摩崖造像 2007年6月公布24、秦家岩摩崖造像 2007年6月公布25、西岩摩崖造像 2007年6月公布26、胡驭垓烈士墓 2007年6月公布27、威远穹窿古寨群 2012年7月公布28、威远古城墙 2012年7月公布29、兴禅寺 2012年7月公布30、红村石油会战旧址 2012年7月公布31、大治永兴寺 2012年7月公布32、内江三元塔 2012年7月公布33、罗泉刘家大院 2012年7月公布34、寿音阁 2012年7月公布35、罗泉钟氏宗祠 2012年7月公布36、普陀岩摩崖造像 2012年7月公布37、威远老君山石刻 2012年7月公布38、罗世文故居 2012年7月公布39、宏仁医院 2012年7月公布(三)内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1、内江市革命烈士陵园 2011年12月公布2、张大千纪念馆 1996年12月公布3、苏王氏节孝坊 2011年12月公布4、翔龙山寓所 2011年12月公布5、吕祖庙 2011年12月公布6、银山烈士陵园 2011年12月公布7、石渔滩桥 2011年12月公布8、响石川祖庙 2011年12月公布9、杨柳桥 2011年12月公布10、紫云古刹牌坊 2011年12月公布11、罗泉万寿宫 2011年12月公布12、赵贞吉墓 2011年12月公布13、卿元柱夫妇墓 2011年12月公布14、民众教育馆 2011年12月公布15、梯子岩摩崖题刻 2011年12月公布16、柳家洞摩崖造像 2011年12月公布。
赵氏吉在内江的寺院观生活
赵氏吉在内江的寺院观生活罗达在赵贞吉的一生中,内江的寺观生活,占有很大的比重,并且,给他的人生以及大的影响,他的学业,他的思想,他的伟绩,很多就是在这里完成的,产生的,成就的。
他在内江的寺观生活,综合起来,除游览观光外,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完成学业;习静悟禅;寺观讲学。
先看他完成学业的方面:《赵氏游谱》有载道:“正德七年壬申,公读书青山,穷志圣贤之学。
标视往哲,折衷群言,既有默识冥幽之概”。
赵贞吉生于正德三年戊辰。
至正德七年,他也就是四岁左右,正黄花垂髻,总角天真之时。
这读书的“青山”,就是他故居碑亭湾后侧的“三堆山”。
这山又名文曲峰,宝峰。
山间,有名刹“三堆寺”。
这“三堆寺”,建于明初,为古中川十景之一。
在内江极具影响。
往昔,“三堆寺”附近,为当地望族高氏的产业。
对于“三堆寺”的建设与发展,高氏族人出力尤多。
就在这寺内,高氏家族有“启文书院”一所。
也就在这个时候,在内江教育史上。
有一个堪称为顶尖级的教育大家正掌教于此。
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高司徒”高公韶的父亲高齐南。
高公齐南,字宗望,号东涯。
曾任岳州通判。
数次主讲于这“启文书院”。
内江名人,不少层出于这里,赵贞吉这个时候,就拜师于这高公帐下,开始了启蒙教育,走上了读书之路。
两年后,他的祖父赵文杰任武功训导,于是,随住武功,幼承庭训。
三堆寺的启蒙教育,暂时化作句号。
另一次的山寺读书,有记载的是嘉靖六年丁亥。
是年,他闻邑人刘望之中进士,首辅杨廷和因设大礼而夺俸罢官,概然叹道:“孟子贤人也;孔子志梦周公,孟子志行王道,俱欲见诸行事,岂仅取为我忘情斯世哉?”,于是,习静于城山寺,复攻举子业。
城山寺,位于内江城东近九十里的石子镇侧的城山岭间。
背山面埧,清流环绕,风光旖旎。
这寺,初建于宋,盛于明。
附近有金象寺,金龙寺,也非常有名。
这些地方,也是赵贞吉常驻之所,并有多首述及于此。
在这里,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攻读,在下一年里的乡试中排名列第四,《易经》第一的优异成绩。
赵贞吉与圣水寺
赵贞吉与圣水寺罗达内江城西的圣水寺,为内江境内规模最大,历史最久,文物景观为丰富的佛教丛林。
在它的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邑中人士,贡献尤多。
在他们之中,明相赵贞吉,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据《赵贞吉年谱》所载;“嘉靖五年丙午(一五二六年)十九岁,贞吉习静般若寺,号洞中道人。
贞吉游圣水寺,访龙洞观隐士,过化龙山灵朱真人遗迹”。
寿清文献,这大概是赵贞吉与圣水寺之关系最早之记载。
考清历史,在内江的历史上,在宋明时期,内江文风大盛,各地均纷建书院。
斯时,圣水寺也不例外。
据《高氏族谱》所载,邑人少师徒高公韶昆仲,(弘治时)少年时期,就读书于其中。
大得寺僧碧潭的关照与鼓励。
斯时,就学于其中的诸生辈已达数十人,其规模可谓不小。
邑中名人,也常讲学于其中。
据相关史载,至少有两个时期,赵贞吉就讲学于这里。
据邓豁《南询录》载;“嘉靖乙亥正月二十二日,渠于内江圣水寺崖前礼师,说透天机自运。
不假造作,如入长安大路”。
“渠自参师以来,再无第二念,终日终夜,只有这件事,只在捱拶这些子,渐渐开豁”。
嘉靖以亥,时为嘉靖十八年,即公元一五四零年。
这一年,赵贞吉三十二岁,这个时候赵贞吉为举人十一年,成进士四年。
“特吕胃馆,读书中秘,授翰林院编修”。
是年,因为曾上《乞求真儒书》,“时宰不择,因于是年秋清假家居。
邓豁“圣水崖前礼师”,就在他“家居”这段日子。
“家居”之日,长达两年多,圣水寺讲学,也可能时间不短。
赵贞吉与邓豁的这段师弟渊源,也可谓颇有戏剧性。
《南旬录》亦载道;“上人初为诸生,即以诸生鸣其自报负也。
已甚平生,未尝以实学推许前辈,故亦不肯缪以其身从诸生后。
强谈学以为名高,虽蜀有大洲先生者,文章气节。
伟然可睹,上人亦来以实学许之。
以故师者赵老者,在朝盈朝,居乡满乡,上人竟不屑往焉。
此其负也,其倔强如此。
其龙可笑者,赵老以内翰而为诸生谈圣学子东壁,上人以诸生而为诸生讲举业于西序。
彼此一间耳,朝夕声相闻,初不待倾耳而后听此。
虽赵老与其徒亦咸谓邓豁已矣,无所复望之矣。
魅力内江
记我的家乡——内江之文化提及内江,这个属于四川的小小地级城市,有些人会因为它是90年代的全国十大暴力城市之一、有着小香港之称号而知晓,有些人会因为内江以前是名副其实的甜城而知晓,有些人则会因为内江为张大千故里、喻培伦大将军故乡而知晓,当然更多的人对于内江则是为所未闻。
因为内江太小了,不是什么繁华的商业大都市,重要的交通要到,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
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也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且丰富多彩。
一、甜城之乡,魅力内江内江很早以来就有“甜城”的称谓,这个称谓还和“闯王”李自成有剪不断的联系。
话说明代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闯王”李自成为了联合张献忠合攻腐败的明代王朝,亲自去拜会张献忠。
张献忠将李白成迎进内室,摆上茶点果品叙话。
李自成见其中一盘佐茶食品,色泽鲜亮,异香扑鼻,糖樱桃鲜红似火,天冬玉洁冰清,橘饼如菊吐蕾,莲藕片片晶莹,不禁随口问道:“这是何物?”张献忠答:“此物名蜜饯,请品尝。
”李白成深感其味甜美,滋润化渣,沁人心脾,妙不可言,于是问到:“此蜜饯产于何地?”对曰:“产于内江。
”李自成听罢,不由竖起大拇指赞道:“此物可称得上世间最精妙的糖制食品,内江真乃甜城也!”从此,“甜城——内江”的美名就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了。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人们还挣扎在温饱的边缘,白糖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便成了一个奢侈品。
而此时的内江因其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种植了大量的甘蔗,用以生产白糖和蜜饯,产品远销海外。
故甜城内江在全国名噪一时。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好转,加之全国糖尿病人在全国迅速增多,昔日金贵的白糖便渐渐地被人们所抛弃,慢慢的成为了一个过往。
因而甜城已不再甜了。
还记得小时候,每家每户都会有一袋白糖。
透明的小口袋装上一粒粒方方的白糖,拈着沉甸甸的。
每次都是小心翼翼的抱着回去,生怕袋子破了洒一地的白糖。
每到甘蔗熟的时候,便会有人拉着一车一车的各式各样的甘蔗叫卖。
这时每家每户基本上都会买上一捆或者两捆甘蔗放家里,闲暇的时候便砍下一截来吃。
赵贞吉紫柏山前车马道 英雄着地皆平沉
作者: 刘德元[1]
作者机构: [1]中共内江市委史志研究室
出版物刊名: 巴蜀史志
页码: 70-75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4期
摘要:一2020年8月的一个傍晚,我独自一人带着初秋的暑意,不知是多少次伫立在内江市东兴区西林渡口,眺望江对面大洲广场,犹带着暑热的风,从沱江水面犁过,吹得圆顶山上之翠竹纷纷摇摇,满地斑驳碎影.嘶鸣不息的蝉声中,沿褐色石阶缓步向上,抬起头来,黄云鸪榜书的"太白楼"3个擘窠大字映得熠熠生辉.回过头来,江对面经过翻修的大洲广场,再一次勾起我对内江人引以为豪的赵大洲的追怀.。
赵贞吉的教育活动及其影响
玉桥 溪尾 的古桂 湖 渠 畔 。明 ・ 高华 居》① 。 r 4 赵 贞吉在 桂 湖
开 门 办学 ,从 者 甚 众 。弟 子 班 首 邓 林 材 .与 诸 生 时 即 从 贞 吉游 。 贞吉 讲 学 之 余 ,时 与 高 公 韶 、刘 养 直 等 唱 酬 ,会 讲 长 生 观 、三 堆 山 等地 ,以诗 示 诸 生 ,常 日暮 始 归 ,踏 歌 而 还 。 [ 2 ] 8 2 3 赵 贞 吉 写 有
【 摘
刘 襄 笃
要 】赵贞吉, 内江桐梓坝人,曾任明代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 相3于副相)兼掌都察院事等职, - " 明
代 政 治 家、诗 人 ,长 期 从 事 教 育 活动 ,影 响 深 远 。
【 关 键 词】 赵贞 吉; 教育活动;内 江; 桐梓坝; 狮山学 馆 【 作者简介】 万C e - ,内江 师范学院退 休干 部, 副教 授; 刘襄笃, 原内江师 专校办 主任, 副校级教研员, 现内
万户 千 门此 处 开 。识 得 此 中真 实 意 ,不 知那 地 有
身 为朝 廷 重 臣 的赵 贞 吉 之所 以热 心教 育 ,源 于他 把 培 养 人 才 放 在 首要 地 位 。他 的教 学 目的是 为 国家 培 养 人 才 。 他认 为 “ 人 才 者 邦 家 之 基 ,而 社 稷 之贞也 。 ”[ 1 ] 1 人 才是 国家 的根本 ,是坚 定不 变 的原 则 。他 把 国家 的军 队 、食 物 、人 才 列 在 同等 重 要 地 位 ,后 来 他 更 强 调 人 才 不 足是 国家 的头 等
导鼓 舞开 发之耳 。 ” [ 1 ] m 他 还 以种树 、种人 来 比喻教
育 的长 期 性 :十 年 之 计 ,莫 入 种 树 ;百 年 之 计 , 莫 人种 人 。并 指 出种 人 是 为 天 下后 世 培 养 出更 多 有 智 慧 的人 。他 对 当时 的 四川 巡 抚 谷 近 沧 重视 教
内江的悠久历史文化
内江的悠久历史文化内江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
从古代的文化遗址到现代的建筑和文化艺术,内江的历史文化丰富多样,令人叹为观止。
以下是对内江历史文化的简要介绍。
内江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
考古发现表明,在内江地区居住着先民,并创造了独特的文明。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朱家洼遗址,位于内江市市中心的豆市河畔,是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古代村落遗址。
这个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四川地区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随着历史的演变,内江成为了一座繁荣的商贸城市。
宋代时期,内江城被设立为州厅,街道纵横交错,商贾云集。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体现了古代商业城市的特点,如规划齐整的商业街、繁华的市场和庙宇。
著名的景点有金沙遗址与博物馆、望岳楼和内江古城墙等。
明代以后,内江逐渐发展为一个文化中心。
这一时期,内江有着丰富的文化活动,如书法、绘画和文学等。
著名的文化人物有郭胜利、蒋德华、唐景儿等。
近代以来,内江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传统。
尤其在建筑方面,内江的传统建筑风格被充分保留下来,如它的传统木结构建筑、仿古建筑和道观等。
内江还拥有许多古老的文化遗址,如灵源寺、龙泉寺和石室寺等。
其中,灵源寺建于唐代,是内江市内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这个寺庙以其古老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此外,内江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人才。
该市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艺术家。
他们的作品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内江的悠久历史文化丰富多样,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文化遗址到现代的建筑和文化艺术,内江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
无论是研究历史还是欣赏文化艺术,内江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四川内江旅游景点:重龙山
四川内江旅游景点:重龙山重龙山屹立于资中城边,山上古木参天,全是大可合围的楠木合香樟树。
每当天气晴朗之际,山林中的水蒸气与城内的万家炊烟浑然一体,在日光的照射下形成一种非烟非雾的岚光,古人称为“重龙晴岚”,为资中八景之一。
重龙山是座人文荟萃的巴蜀名山,山上的永庆寺始建于唐代,历来香火鼎盛,高僧辈出,以“西蜀名刹”著称于世。
永庆寺的山门前面有座精美的石刻牌坊,建于明朝嘉庆九年,上面镌刻着资州州牧赵遵律题撰的三副对联,其中一副是:“倚汉凌云,洵是西方法界;闻香掬水,分明胜地曹溪”。
从联语可以看出资中禅风之盛。
别的寺庙一般只有前山门,重龙山永庆寺却前后都有门,所以后山门上也有一副对联:“新旧法门前后开,将善缘广结,终生普渡;参差秀木春秋异,悟明月孤悬,万象皆空”。
联中所谓的“参差秀木”指重龙山上那些高大的楠木和香樟树。
这两种珍贵乔木的树叶在春天是一片翠绿,可是一到秋天,经秋风一吹,就“随风摆布换红颜”,变成红色了。
但是,不管“红颜”也好,“青枝”也好,都有一阵阵浓郁的芬芳从叶片中心沁发出来。
这种气味鸟类最喜欢,内中尤以白鹤为最,所以古人又在山顶东隅建了座来鹤园,州牧高培谷撰写了《来鹤园记》,由清末书法家包弼臣书写。
于今鹤虽杳杳,樟楠犹芳,荆楚黄鹤翩然而去,巴蜀白鹤何日回还?来鹤园后面是罗汉堂,里面供奉着514尊罗汉。
据《济公传》记载:济公的母亲姓王,到天台山拜佛求子,寺内塑了500尊罗汉,王夫人刚刚走到第四尊罗汉面前,那罗汉就从莲台上倒了下来,后来王氏生下一子,就是那尊罗汉转世,成为“哪里有不平哪有我”的济公活佛。
在江、浙一带至今还有妇女爱到罗汉堂拜佛求子的风俗。
四川人则不分男女,都爱默默地指点罗汉来推测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其方法是在这济济一堂的罗汉中任意选择一尊作为起点,按自己的岁数挨一挨二地往前数,男性数左面,女性数右面,有多少岁就数多少个罗汉。
倘若你数到的罗汉很威武,你的前身可能就是武人,你这辈子今后也可能会当将军;如果那尊罗汉很文静,那就预示着你在文化上会有很大成就;如果那尊罗汉慈眉善目,说明你心地善良,爱做好事,一定多福多寿;如果那尊罗汉一副苦瓜脸,穷愁潦倒地样子,也不要难受,至少说明你前辈子苦大仇深,成份好,绝对不是地主富农反革命……总之,这是一种近乎于游戏地宗教活动,不是宣扬封建迷信,因此很多游客都喜欢进去“随喜随喜”,门口地一副对联就颇为传神地刻画了这一佛堂地浪漫色彩:“到此地超然物外,甡罗汉莫非有我?进禅堂乐在其中,袅袅香烟指证前缘”。
赵贞吉的易学思想
赵贞吉的易学思想
陳世英
【期刊名称】《蜀学》
【年(卷),期】2008(0)1
【摘要】<正>赵贞吉(1508—1576),字孟静,号大洲,四川内江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曾为穆宗侍讲。
去世时,万历皇帝
为之辍朝一日。
他以诗文与杨升庵、任少海、熊南沙并称为'蜀四大家'。
他又是泰州学派的再传弟子,其思想以儒为主,又杂糅了佛、道。
在其传世的《赵文肃公文集》中,其易学思想虽体现不多,但仍能从中窥见其独到之处。
本文拟就此点予以探究,以期方家斧正。
【总页数】5页(P167-171)
【作者】陳世英
【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师范专科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曾贯《易学变通》易学思想论析 [J], 谢辉;
2.易学视野中的诗学建构——论易学思想对杨万里诗歌创作的影响 [J], 郭艳华
3.赵贞吉军事思想初探 [J], 陈世英
4.赵贞吉的学术思想 [J], 陈世英
5.曾贯《易学变通》易学思想论析 [J], 谢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方山水育一方人
一方山水育一方人纵观赵贞吉仕宦之前的经历,习静般若寺、游圣水寺、访龙洞观隐士、古刹而悟道,内江的山山水水,一方面使之形成了离尘习静,于寺庙悟道的出世思想,另一方面其又有着立志于斯世,深受到儒家思想的洗礼,为其以“二氏学通吾儒”,追寻性命之本,与佛道儒三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的一生埋下伏笔。
故土桑梓,可谓一方山水育一方人。
赵贞吉其人,据明代胡直《少保赵文肃公传》记载:“赵文肃公讳贞吉,蜀之内江人,字孟静,号大洲。
”其一生经历,从其出生,儿时的“神童”,到“社稷器”、“贾谊之再生”;从选庶吉士,出仕为官到最后致仕归里,长眠于三堆山下。
学界其已有研究,对其仕宦之前内江的山山水水对其人生的经历而由之形成的思想特点,则还是凤毛麟角。
笔者不揣浅陋,就其概况作如下探讨,望方家指正。
正德三年戊辰(1508),大洲生于内江。
“母余梦衣缁白二比丘,牵其袂,求栖托。
缁者先执袂,不得脱,乃生贞吉。
”由此可见其在一出生就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正德八年癸丑,赵贞吉六岁。
即能“为奇险对句,书过目,辄能举其辞三之一,再读,即背诵矣。
随祖父赵文杰武功读书,日尽一卷。
”儿时即显露出异于常人的天赋。
嘉靖元年壬午,赵贞吉十五岁。
“年十五,读文成《传习录》,惊曰:‘予固疑物理之远于本也,今获所归矣。
’白二亲往从,不许,遂遍诵六经自求之。
”可见他早年就受到了阳明之学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其思想倾向于阳明心学。
嘉靖五年丙戌,赵贞吉十九岁。
“贞吉习静般若寺,号洞巾道人。
游圣水寺,访龙洞观隐士,过华龙山寻朱真人遗迹。
”青年时代的赵贞吉在精神上追求醉心于古寺,道观,感受佛道的飘渺、寂远,离尘习静。
嘉靖六年丁亥,赵贞吉二十岁。
“贞吉弱冠有志于学,以孔孟为规范,以立志为指南……复习举子业,以身及道存,不离日用,不欲以离尘绝俗,抱空守寂为也。
”由此可略见,其思想由“忘情斯世”“离尘习静”到立志出世,有着细微的变化。
嘉靖七年戊子,赵贞吉二十一岁。
“走谒故相杨文忠里第,文忠称曰:‘社稷器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贞吉在内江的文化遗迹内江师范学院——罗达.泽金赵贞吉(1508-1577),字孟静,号大洲,四川内江市人,明代文学家。
6岁时他即可日诵书一卷。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二十九年擢右春坊右允中,改国子司业。
时鞑靼部兵临都城,以势挟贡,贞吉力主督兵退敌,反对“城下之盟”由是忤严嵩,又触上恕,因遭延杖,谪广西荔波典史。
历徽州通判,南京吏部主事;四十年入为户部右侍郎。
因直行而不附严嵩,被罢官。
隆庆元年(1567年)方起为礼部左侍郎,掌詹事。
屡迁南京礼部尚书,入直文渊阁,寻加太子少保。
见严嵩、高拱等横行无忌,上书请归。
隆庆四年(1570年)因与权臣高棋矛盾日深,退休回乡。
赵贞吉两次还乡期间,均于内江县沱江之畔筑庐讲学,此地因而得大洲坝之名,今之内江市大洲广场亦得其名。
历史四年(1576年)卒,谥文肃。
享年六十有九。
明无名氏编有《赵文肃公年谱四卷》,《列朝诗集小传》、《明史》等有传。
贞吉博学高才,与杨慎、任瀚、熊过合称明代西蜀四大家。
钱谦益称其“刚忠英伟,称其气貌。
议论慷慨,有孔文举苏子瞻之风。
身任天下之重,百拆不回。
”又评其文学云:“公为诗骏发,突兀自放,一洗台阁婵媛铺陈之习。
其文章尤为雄快,殆千古豪杰之士,读之犹想见眉宇。
” (《列朝诗集小传?赵宫保贞吉》)。
其著有《经筵进讲录》二卷、《赵文肃公文集》二十三卷、《赵太忠诗钞》六卷行世。
内江,古有〝文献名邦〞之称,自设县汉安”而至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人文荟萃,名家辈出。
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文化积淀的积累与人文景观的建设与发展、繁荣,离不开士人们的智慧与辛劳,在这些士人当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又莫过于明文渊阁大学士赵贞吉。
在内江众多的名胜古迹中,有关他的文化遗迹也相当的多,几乎覆盖内江东西两乡和内江城里诸多著名景点。
今天,我们道及赵贞吉,缅怀这位乡贤前辈,游历有关他的这些景点,其景历历,其情浓浓,情趣盎然。
今天,我们就随着这位先贤的脚步,捧诵着他的诗卷,在他的吟唱与叙述中,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去探寻、观览有关他在内江的文化遗迹。
在赵贞吉的诗文中,对家乡、对亲人的情和爱,涉及得最多的地方,莫过于他的故里碑亭湾。
碑亭湾,位于内江城西约二十里,它前临沱江碧波万顷,隔江太平坝平畴百亩,松冈如画为屏,湾后,三堆巍巍耸峙,五峰环抱似障。
整个地形,水环山抱,地美峰青,不失为一个绝美的农耕与安居之所。
自宋初以来,赵氏族人,就世居于此,英才辈出,家声显赫,有“西蜀第一家”之称。
据“赵氏族谱”所载,在这些赵氏族人中,赵谟,封薜国公;赵英,赠太师,封郑国公;赵之礼,赠太子太保,封齐国公;赵存,赠太师,封齐国公;赵雄,赠太师,封魏国公,拜右丞相……赵贞吉就出生于这个世家,并出生、成长,最终归隐在这里,碑亭湾为的生老之地。
总而言之,这碑亭湾,既是赵氏族人的世居之地,也是大多赵氏英才最终归隐与安葬之所,因而,就地名沿革而言,有史可查的,在古代,就有进士湾、少子坪、佳城湾等先后称谓。
对于这“碑亭湾”之今名,源于明朝万历初年,因其地曾建有“碑亭”之故,而得名以至于斯。
在碑亭湾的河湾口,成渝公路边,现存祠庙一座,初名“赵公祠”,后名“文峰庙”。
《内江县志》、《赵氏族谱》均载:“赵公祠,文曲峰下,明敕建,春秋祭祀大学士文肃公赵贞吉”,建于明朝万历初年,其后曾多次扩建、复建与补修,而“文峰庙”的得名,源于庙坝内的“文曲峰”碑。
据相关史料所载,明朝万历元年,四川巡抚曾省吾(字确庵),平定戎叙都掌蛮乱,奏凯而回。
过内江,专访赵贞吉,并持弟子礼,后随赵贞吉畅游诸名胜,憩于三堆寺,曾确庵慨然为文肃公题“文曲峰”三大字,并赋诗以记共事。
“顷乃檄有司勒石山下”,这所勒之石,就是文曲峰碑。
对于这件事,赵贞吉亦为之作叙及步韵题诗五首,附刻于碑阴。
这“文曲峰”碑,高逾丈,厚逾尺,宽四尺余,后建石柱瓦面的碑亭以蔽之。
这碑与亭,作为这儿的标志性建筑,一直完存至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初。
这祠庙,现正殿大体完好,配殿、厢、戏楼等于“文革”前后先后拆毁。
庙坝中,古碑数块,残缺散乱,殘阳泣血,其景凄然。
作为纪念赵贞吉的专属建筑,这文峰庙(赵公祠),大概是唯一幸存的了。
因此,在今天,虽然看起来并不很起眼,但却弥足珍贵,具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徘徊旧地,凭吊乡贤,敬录他《文曲峰诗五首》之一,以抒今日我们感慨之情。
露布平戎骑满山,鸟人风角丈人还。
文园卧病人垂老,拟写穹碑第一丹。
离开文峰庙,穿过铁路涵洞,我们便进入了碑亭湾的山湾之内。
在这里,中间有一座缓坡状的尖山嘴,又将这山湾一分为二。
左称老屋基或老宅,为赵贞吉出生和少年生活的地方,右称新院子,为赵贞吉读书和讲学的地方。
在当今,古建筑,大多已拆建改建,尚存部分,大多闲置和残破,几无人予以多少关注。
其流风余韵,尚能显昔日辉煌于万一,若能将这些建筑抢救与修复,留作纪念,自然为原汁原味的“名人故居”。
“赵贞吉故居”这块招牌,其“含金量”岂可低估,失去了这一绝好机会,再过时日等这些东西都完全没有了,再来谈什么“恢复”既属“岂非易事”,更属涕笑皆非。
就在这“新院子”右侧,有大槽土一块,大小约三四亩,土边,存蹲狮一对,据传,这是赵贞吉所建“学堂”之门狮,因而,这块土,又称“屋基土”或“学堂屋基”。
内江,虽然名人众多,但是,综合分析,全面比较,哪个名人,能真正与赵贞吉相较?又有多少“名人故居”能与碑亭湾的名声相较?此外,又有多少“名人故居”具有旧时风格?碑亭湾,作为赵贞吉的故里,新老院子,都存有相当数量的古建筑、古遗物,有史可查,有物可证,非常难得,值得相关部门、有关人士以予重视利用与合理开发。
今天,我们考察他的故居和其讲堂书屋,想来,文肃公著编《经世》《出世》二通,主要地方,可能就是在这里,他的诗作《示景儿》、《示台侄》、《中秋次韵》、《种树》等,可能就反映了这儿的生活与这里的景色。
我们观此地人风,再来诵读他的《江干口占送陈王二生应贡入京》:文曲山前花满枝,太平江水风生漪。
临水摘花送吾子,春入马蹄随所之。
拳拳之情,溢于言表,“师相”风范,于此可见。
就在这新老宅之间,那尖山嘴头,散置着数尊巨型的石人石马。
原来,这里便是“师相佳城”的墓道之所在。
沿坡上行约半里,便是一块缓坡状的古坟坝地,当地人世称之为赵家大坟坝。
这儿,虽历经数十年的开垦与蚕食,仍有六、七亩左右。
这儿,便是赵家祖墓地。
赵贞吉,也长眠在这里。
“内江县志”载:(赵贞吉)敕葬三堆山下文曲峰侧。
《赵氏族谱》《文肃公坟图》对之载之甚详。
这墓,营建于文肃公生前,他对之非常满意,并有多诗道及。
《赵贞吉年谱》载道:“万历二年甲戌,赵贞吉六十七岁,是年,弟蒙吉卒。
享年六十四岁,贞吉伤弟之先逝,有迟暮之感,乃于是年卜葬地于“宝峰”,有诗证其事。
这诗就是:《送江阳李生》、《宝峰卜地和韵》、《文曲峰下卜筑新成》。
值得说明的是,这“宝峰”便是那“三堆”之一,碑亭湾后正中那座巍山,其侧,有两个圆圆的小圆顶山互为拱护,总体山形如古元宝状,故名。
多年前,这宝峰山侧,有数十尊大小巨石散现于其间,形如顽耍的猴群,惟妙惟肖,因而,当地人又称此山为猴子山。
这儿,地距文曲峰三堆寺约一里。
后山稳固,周山雄峙,前方开阔,有山有水,有屏有障,极具气象,极得堪與精髓。
再从其地形制来看,犹如一只展翅的雄鹰,山下尖尖的长山嘴,为雄鹰的头、颈与利嘴,宽阔的大坟坝,犹如雄鹰鼓张的双翼,坟地处,又如高翘的鹰尾凌虚,活灵活现的,极具勃勃生机。
在与笔者的诸多伴游中,很多人看了都不禁连连击掌称绝。
连呼:“好地,好地,真正的风水宝地!”,不信,我们再来读《文曲峰下卜筑新成》看是否得其同感:归来六十七年丰,筑室初成学醉翁。
水折三江流不去,山排千髻拥相从,斋居生白开重阁,静夜闻和绕万松。
他日鹤回寻旧迹,武夷山色蒿鱼风。
名人墓葬,属重要的文化遗存,也是后辈对前贤景仰、祭拜的精神寄托的所在。
这“师相佳成”,“三朝元老忠良墓”、“一代名师理学茔”(昔墓地谕祭碑语),从规模与影响上看,在内江诸多的名人墓葬中,大概无出其右,堪与为匹。
今天,若能对它加以修复与管理,使之与周围之景点互为映衬,从而成为一个极为难得,极具潜在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千秋功罪,自有人会评说。
离开赵贞吉墓园,沿着坦直的水泥路左行约半里而达于上行的碑张公路。
这儿,便是“文曲峰”故址。
十数年的大规模采石开山场,此峰几乎夷为平地,垒垒乱石,丛丛荒草,极显肃杀暮气。
再绕残山半里而达山之南侧,这儿,便是名刹“三堆寺”故地。
当今,除空旷的坝地外,片瓦无存,几无多少残迹可寻。
一方美景奇观,早化灰飞烟灭。
“文曲峰”又名“三堆峰”,《内江县志》载道:“插云参汉,朝烟暮霭,高太和、赵大洲先后栖止于此,巡抚曾确庵题碑尚存”。
这儿,“三堆耸秀”为邑中十景之一。
其“万古雄峰”曾令多少文人墨客折腰顶礼。
“三堆烟云”飘渺变幻,有如佛国仙山。
对于那“三堆寺”,《内江县志》又载道:“治西二十五里,明建。
势如崇峦,为高司徒少年读书处”。
若说乐山凌云岩大佛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话,那么,这三堆寺,则可以说是“山是一组佛,组佛占座山”。
况且,其精美程度,远逾乐山大佛。
过去,这儿以精美的佛像雕刻,众多的名人题记,大幅大幅的摩崖石刻,绝美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享誉久远。
山堆寺山门前,有小石山两座,呈覆斗状,两山毕肖。
因而,三堆寺又有奇景一个:“山门傍斗”,或称“山门傍斗之胜”。
又据《高氏族谱》所载,三堆寺附近,旧时多为高氏业产,在三堆寺内,高姓族人曾设“启文书院”于这里。
赵贞吉祖、父,刘养直三昆仲,均师出于这里。
“高司徒读书处”,指的大概就是“启文书院”。
这“高司徒”就是名邑人高公韶。
其父齐南公东崖先生,就曾先后主掌“启文书院”很多年。
邑中时彦俊杰多出自门下,卒后,亦曾葬于近侧,其墓尚存。
赵贞吉归里后,也曾一度讲学于三堆寺,并有诗记其事,笔者窃想,“讲学于三堆寺”大概也是在“启文书院”。
他的不少文化活动,也产生在这里。
与他产生直接联系的名人就是玉溪公户部尚书张潮,巡按使师绍公卢雍;太和公户部左侍郎高公韶、方伯布政史高世彦;四川巡抚晋都御史省吾曾确庵;乡贤刘养直昆仲等等。
因而,表现这里的诗作也特别多,如《宝峰寺口占》、《将之南部次尚书三堆寺韵口占》、《江上三峰歌》、《白坪歌》、《酬刘静轩见贻》等。
对于斯时斯景,今天,我们先来读他的《文曲山中与赵行庵文博饮酒》,来体味个中佳趣。
搴芳穿霭扣山扉,桃花李花开不迟。
劝君数酌将酩酊,闲听山僮唱竹枝。
另外,还应特别说明的是,对于“三维山”,既是“文曲峰”的异名,又是彼此相连的三座山峰的总称。
对于它们,虽然不算最高,其海拔高度也就是四百米稍多一点。
三山相较,高程相差均不过数米,凭直观,都差不多高。
但它们挺立江干,极显其特别突兀峻峭.旧有“鼎石乾坤”之称.“三堆为天阙”,提的就是它们.据史载和传说,旧形家言,内江文脉,兴与衰,与之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