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九上第二单元第2课时《饮酒歌》《我是城里的大忙人》教案(共22张PPT)

花城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时

《饮酒歌》《我是城里的大忙人》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课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歌剧是一门综合性表演艺术。它将音乐、戏剧、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并将歌唱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阐述戏剧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本课的学习内容,将会对学生认识理解歌剧这种体裁形式,感受体验歌剧唱段在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刻画人物性格、发展剧情以及认识理解歌剧序曲具有暗示剧情的作用等方面,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有益的平台,也会对学生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大有裨益。作为中学生应该对歌剧艺术有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也有必要具备并逐步提高这方面的审美能力。

教材分析:《饮酒歌》选自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这部歌剧成功地塑造了诸多的戏剧人物形象,并对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其中的《饮酒歌》是歌剧《茶花女》中的一首领唱、合唱曲。它不仅很好地表现了男女主人公(阿尔弗莱德和薇奥列塔)对爱情的热情讴歌,也表现了男女主人公是在非常友好的、充满浪漫色彩的环境中相互交流着内心的感情,同时也获得了朋友们对他们纯洁爱情的热情祝福。《我是城里的大忙人》是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一首抒情曲。这部歌剧隐含着剧中人费加罗对贵族阶层机智的讽刺和揭露,并折射出作者向往自由、反抗压迫的民主要求。进一步说,这首歌曲虽不是典型的歌剧咏叹调,但它却很好地表现了剧中人费加罗的思想感情,并将费加罗那种活泼开朗、幽默风趣的性格以及热情欢快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平时接触高雅音乐的机会不多,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聆听质里,选择了这部歌剧内容诙谐,人物性格鲜明,歌剧唱段极具特色,旋律朗朗上口的歌剧音乐《饮酒歌》和《我是城里的大忙人》。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们无穷无尽美的享受。板书

马恩花《饮酒歌》教学设计

《我是城里大忙人》 《饮酒歌》 学科:音乐 教师:马恩花 单位:天津市八里台第一中学

一、教学内容:《饮酒歌》《我是城里的大忙人》 二、教材出处:人民音乐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魅力歌剧 课型:欣赏 课时:一课时(45分钟) 三、教材分析: 《饮酒歌》是歌剧《茶花女》第一幕第二场中的一首歌曲。1853年初,威尔第根据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创作歌剧,同年6月在威尼斯演出。歌曲《饮酒歌》为降B 大调,3/8拍,单三部曲式结构。 《我是城里的大忙人》是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一首抒情曲,C大调,6/8拍,急速的快板。这部歌剧是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将《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进行改写而成。 四、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边远校。这里生源差,学生的文化素养较低,没有音乐特长生。他们喜欢、爱唱的都是社会上流传较广的流行歌曲。对于歌剧,尤其是外国歌剧知之甚少。本课是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的设计。 五、教学目标: 1 通过歌剧欣赏激发学生欣赏歌剧的兴趣,并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歌剧音乐。 2 通过聆听、欣赏《饮酒歌》《我是城里的大忙人》,比较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感 受、体验歌剧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3 了解有关歌剧的音乐文化,了解威尔第和罗西尼的生平及贡献。提升学生赏析水平,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六、教学重点:聆听、感受两首歌曲的风格特点。 难点:体验歌剧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七、设计思路: 本课学习内容是欣赏两部歌剧作品中的两首歌曲《饮酒歌》和《我是城里的大忙人》。课标中提出,欣赏教学应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聆听为主。所以,本课欣赏两首歌曲,教师采用不同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多次聆听。课标中还重点强调了,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教学过程中,我大多采用教师引导、设问,学生聆听、感受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本课歌剧的学习,首先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让学生了解到相关歌剧知识,了解所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故事内容、作者生平及贡献等。重点是通过两首歌曲欣赏,感受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体验歌剧音乐在塑造音乐

人音版九上第二单元第2课时《饮酒歌》《我是城里的大忙人》教案(共22张PPT)

花城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时 《饮酒歌》《我是城里的大忙人》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课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歌剧是一门综合性表演艺术。它将音乐、戏剧、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并将歌唱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阐述戏剧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本课的学习内容,将会对学生认识理解歌剧这种体裁形式,感受体验歌剧唱段在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刻画人物性格、发展剧情以及认识理解歌剧序曲具有暗示剧情的作用等方面,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有益的平台,也会对学生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大有裨益。作为中学生应该对歌剧艺术有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也有必要具备并逐步提高这方面的审美能力。 教材分析:《饮酒歌》选自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这部歌剧成功地塑造了诸多的戏剧人物形象,并对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其中的《饮酒歌》是歌剧《茶花女》中的一首领唱、合唱曲。它不仅很好地表现了男女主人公(阿尔弗莱德和薇奥列塔)对爱情的热情讴歌,也表现了男女主人公是在非常友好的、充满浪漫色彩的环境中相互交流着内心的感情,同时也获得了朋友们对他们纯洁爱情的热情祝福。《我是城里的大忙人》是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一首抒情曲。这部歌剧隐含着剧中人费加罗对贵族阶层机智的讽刺和揭露,并折射出作者向往自由、反抗压迫的民主要求。进一步说,这首歌曲虽不是典型的歌剧咏叹调,但它却很好地表现了剧中人费加罗的思想感情,并将费加罗那种活泼开朗、幽默风趣的性格以及热情欢快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平时接触高雅音乐的机会不多,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聆听质里,选择了这部歌剧内容诙谐,人物性格鲜明,歌剧唱段极具特色,旋律朗朗上口的歌剧音乐《饮酒歌》和《我是城里的大忙人》。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人音版九上第三单元第1课时《歌唱美丽的家乡》《苏木地伟》教案(共31张PPT)

人音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 《歌唱美丽的家乡》《苏木地伟》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课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课将介绍西南地区部分民族的音乐与文化。我国西南地区是民族种类分布最多的地区,《歌唱美丽的家乡》是苗族地区飞歌中的经典之作。苗族历史悠久,但没有文字,民歌与其他口头文学便成为苗族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因此保存得相当完好。通过演唱歌曲,可使学生感受飞歌高亢自由的旋律和自由宽广的节奏,易于加深学生对西南少数民族民歌的体验感。 《苏木地伟》在四川凉山地区广为流传,为创作歌曲,其旋律简洁,体现出彝族人民豪爽的性格。聆听该曲旨在对彝族民俗、民风的了解,并进-一步学习酒歌这一体裁。 教材分析:《歌唱美丽的家乡》是一首苗族的“飞歌”。“飞歌”是具代表性的一种苗族民歌。苗族“飞歌”的音调高昂,节奏自由,结构短小,旋律悠扬起伏,长音可任意延长,句内常用滑音级进。“飞歌”多为徵调式,也有的地区“飞歌”为其他调式。《苏木地伟》是一首在四川彝族地区流传甚广的酒歌,五声徵调式,由五个乐句组成。歌曲情绪开朗、明快。歌曲旋律从头至尾围绕着一个基本腔调(上、下句结构)发展构成、曲调简洁,音域不宽,仅在一个八度内,音调口语化,是一首带有说唱性酒歌特点的创作歌曲。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少数民族的音乐有一定了解,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只限于表面的视听认识,各个民族的音乐风格特点明显,但多数学生只能从服装、服饰等这些外在的符号来区分。了解不深是九年级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主要认识情况。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8、歌词学唱:教师弹琴伴奏,指导学生填词演唱,指导装饰音处的唱法。 9、教师播放伴奏音频并指导学生填好表格: 10、太和清音:太和清音,历史悠久。据《清音筝谱》记载:元初明末,颍州泉河南岸有一玄坛法师,学识渊博,且精通音律。他性喜弦歌,尤以琴筝为长,终日研习,寒暑不辍,吟唱出一种旋律作为曲歌,日与众徒弹唱自娱。因其曲调清雅悠扬,故名“清音”。8、学生自己填词唱,难点 地方多次练唱,唱准为止。 9、学生跟着伴奏音频完整 演唱歌曲,感受情绪并填好 表格。 10、学生听老师介绍“太和 清音”,了解典故。 8、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的能力。 9、感受体验苗歌 的音乐特征。 10、积累知识,了 解典故 讲授新课《苏木地伟》1、新课导入:教师播放图片,带领 学生了解彝族风情。 2、彝族简介:彝族,原称“夷族”, 其名源于汉史记记载中的“西南夷”。 根据彝文典籍《彝族源流》、《西南 彝志》等历史巨著记载,自称为尼, 古代汉语“尼”发音为夷,故汉文记 载多称“夷族”。 3、教师播放范唱音频指导学生回 答:歌曲的速度:中速 情绪:热情欢快喜悦 彝族人性格:热情、豪爽、真诚。 4、旋律学唱,歌曲分析:歌曲有5 个乐句,由12356五个音组成,是五 声(徴)调式。 5、歌词学唱:教师伴奏指导学生唱 1、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总 结:你知道的彝族方面的 知识有哪些? 2、学生看屏幕上的这也, 听教师介绍彝族相关知识。 3、学生欣赏歌曲范唱并回 答: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 演唱呢?这首歌表现了彝 族人什么样的性格? 4、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哼 唱歌谱,并分出乐句, 再分乐句学唱旋律。 5、学生跟琴伴奏,自已根 1、激发兴趣,引入 课题。 2、拓宽学生的视 野,增长学生的知 识面。 3、初听歌曲,给学 生一个完整的印 象,并且感受歌曲 的要素。 4、先分出乐句,再 根据乐句唱旋律效 果更好。 5、培养学生的自

2021六制《青岛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磁铁》全部教案(共3课时)

第二单元《磁铁》全部教案(共3课时) 4.《认识磁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认识磁极》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结合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等相关内容,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交流。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利用图片加文字呈现了曲别针、铁钉、铁屑、细线、泡沫塑料等本节课活动需要用到的材料。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此部分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试一试,磁铁的哪个部位吸铁多。通过呈现悬吊着的条形磁铁两端吸引着很多曲别针,形磁铁的中间吸引曲别针,把蹄形磁铁向铁屑内放置的场景。提示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磁铁进行活动,探究磁铁哪个部位吸铁多。活动二:让磁铁自由转动,静止后观察磁铁的两端会指向什么方向。让学生通过细线悬吊条形磁铁、用旋转架支撑条形磁铁、用泡沫塑料漂浮磁针的方法使磁铁自由转动,观察静止后磁铁两端指示的方向。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提出了“假如一块磁铁断成两块,每一块还有两个磁极吗?”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首先思考,磁铁断成两段后磁极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磁铁断成两段后磁极的变化。 本课遵循由特殊、个例归纳出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并通过归纳不同形状的磁铁共同现象,认识磁铁的磁极。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一年多的科学学习的经历,可以说对科学有了一定的了解。磁铁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平时的游戏过程中已经多次接触到磁铁,一年级时知道了磁铁的形状及磁铁能吸铁的特性,同时很多学生会知道磁铁有磁极,对磁极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对磁铁的磁极有几个,位置在哪里还没有系统地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任何一块磁铁都有两个不同的磁极。 2.磁铁自由转动静止后,总能指示南北,指南的一个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个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科学探究目标: 1.愿意与同学交流对磁铁磁极的认识,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完成认知。 2.能通过观察、比较磁铁不同部位吸铁多少,得出磁铁有两个磁极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6课《传统游戏我会玩》第2课时教案

《传统游戏我会玩》第二课时 教材目标: 1.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增强学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2.知识与技能:了解传统游戏,加深对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游戏的魅力,感受传统游戏的趣味性,发现传统游戏中体现的生活智慧。 3.行为与习惯:对传统游戏产生兴趣,愿意在生活中玩一些传统游戏并能创意性地做些玩具游戏。养成爱玩传统游戏的习惯,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4.过程与方法:通过查询资料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世界其他国家传统游戏的玩法,学会玩一些其他国家传统游戏。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国外的传统游戏及其玩法,体会与我国传统游戏的不同。 难点:感受传统游戏的趣味性,发现传统游戏中体现的生活智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PPT课件、视频、微课、材料包、拼图、椰壳鞋、骰子等。 教学过程: 导入: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中国传统游戏,课后我们班的小朋友担任了中国传统游戏的小使者。谁来说一说,你传承了哪个中国传统游戏?

生1:我教会了妹妹玩跳房子的游戏,你真棒! 生2:我教会了好朋友玩挑小棒的游戏,你真了不起! 2、看来呀,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合格的中国传统游戏小使者。小朋友们,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游戏,还要了解更多的外国传统游戏。 3、现在我们来看一个视频,了解一下印尼的传统游戏。 (1)播放视频《印尼学校办传统游戏节》 (2)小朋友们,在刚刚的视频中,你知道了印尼有哪些有趣的传统游戏呢? 生1:竹子风车 生2:木质陀螺、跳棋 ...... 4、小结:看了视频,大家都发现:印尼和中国一样也有很多的传统游戏,看来呀!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游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外国的传统游戏。(出示课题:传统游戏我会玩)本环节通过对上节课的复习回忆,了解学生对传统游戏的兴趣。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不仅我国有很多传统游戏,其他国家也有丰富的传统游戏,进而引发对其他国家传统游戏产生兴趣。 活动一:跨越千山万水的游戏 1、课前老师让大家进行资料收集,小朋友们,你知道哪些外国的传统游戏?

25《活板》第2课时课件(共25张PPT)+一等奖创新教案

25《活板》第2课时课件(共25张PPT)+一等奖创新教 案 (共25张PPT) 活板 梦溪笔谈 沈括 第二课时 过程与方法: 理解文章大意,体会文章的结构形式,理解说明语言的简明、生动,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及《梦溪笔谈》。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词义、用法。 教学目标 细读感悟 第一部分 细读感悟 1.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史。 “唐人尚未盛为之” 出现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 推广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大规模应用 细读感悟 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活板”,为何要先介绍雕板印刷术的历史? 表明活版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发展关系; 为下文重点介绍前所未有的活版印刷术做铺垫。 细读感悟

3.为第二段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 第二段:具体说明活版印刷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活版发明的时间和发明人。 第一层 (其法:---则字平如砥) 活版的制作方法,包括制活字模与排版、制版两项。 第二层 细读感悟 3.为第二段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 第二段:具体说明活版印刷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 (若止印三二本---则极为神速) 活版印刷的效能,在于印得越多越快。 第三层 (常作二铁板---殊不沾污) 活版的印刷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第四层 细读感悟 4.归纳有关活字印刷的过程。 制作过程:刻字、烧模,可以归纳为“制字”。 然后是以药铺底,称之为“制版”。 接下来是布字、炀药、按面的过程,称之为“排版” 5.活板印刷有什么特点? 多则简单,少则复杂。所以说活板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细读感悟 6.活板在选材上为什么不选其他材料,例如木头,课文告诉我们原因在哪里? “不以木为之者……,殊不沾污。”木头和胶泥材料不一样,实用方便性也不一样,而且胶泥更容易拆卸。 7.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交待活板的下落有什么作用? 这一段交待活版的下落,与开头“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相照应。

2.3《我是城里的大忙人》

2.3《我是城里的大忙人》 教学目标: 复习欣赏《饮酒歌》,聆听《我是城里的大忙人》,比较两首歌曲不同的风格,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歌剧中常见的几种演唱形式——独唱、领唱与合唱,初步认识这些形式在歌剧中所发挥的作用,并认识了解威尔第和罗西尼的生平及贡献。 教学重点:本课以《我是城里的大忙人》为载体,通过戏剧元素、舞蹈元素、音乐元素、舞美元素四方面让学生走近音乐剧 ,体验音乐剧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积极主动的探究音乐剧中各种元素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 下面播放剧目《饮酒歌》,请同学们判断播放的片段是的特点,并猜猜哪个是音乐剧? (学生举手回答) 当学生说出歌剧的答案时,教师马上提出:你能说出判断为音乐剧的理由吗?(学生回答问题) 师:引出音乐剧的概念。 (在这个环节里,主要是想通过作品的片断欣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剧的兴趣) 二、欣赏音乐剧《我是城里的大忙人》 (1)媒体播放音乐剧《我是城里的大忙人》片段,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 作者是谁?初步了解作者。 (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共同欣赏《我是城里的大忙人》等图片。) 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 《我是城里的大忙人》是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一首抒情曲。这部歌剧隐含着剧中人费加罗对贵族阶层机智的讽刺和揭露,并折射出作者向往自由、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教师用书九年级上册 27 反抗压迫

的民主要求。进一步说,这首歌曲虽不是典型的歌剧咏叹调,但它却很好地表现了剧中人费加罗的思想感情,并将费加罗那种活泼开朗、幽默风趣的性格以及热情欢快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了解问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西尼的成就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西尼(Gioacchino Rossini, 1792-1868),十九世纪上半叶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生于意大利贝萨洛。十岁从蒂塞学和声,后在波伦亚音乐学院从马太学对位。受作为歌剧演员的母亲影响,十四岁起习作歌剧。罗西尼把意大利喜歌剧和正歌剧的体裁推向了高峰,在他的代表作品《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威廉〃退尔》中,他从现实生活出发,采用现实主义的笔触,借助民族音乐的因素,赋予作品以生气,歌剧的音乐形象鲜明,乐曲中洋溢着生活的欢乐,丰富的智慧,辛辣的讽刺,流露出真实和欢快的情绪。他的创作继承了意大利注重旋律及美声唱法的传统,音乐充满了炫技的装饰和幽默、喜悦的精神,且吸收了同时代作曲家贝多芬的手法,使用管弦乐来取代和丰富原来仅作音高提示的古钢琴伴奏。1829年的搁笔之作《威廉〃退尔》,反映了民族自主的愿望,且推进了大歌剧体裁的形成。此后近四十年不事歌剧。在近四十部歌剧中影响较大的还有《灰姑娘》、《贼鹊》、《奥塞罗》、《摩西》等。 四、音乐剧《我是城里的大忙人》的剧情的展示。 播放《我是城里的大忙人》剧情视频 五、课堂小结 请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归纳总结为:音乐剧的概念、音乐剧《我是城里的大忙人》的作者、推动音乐剧剧情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教案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教案 【篇一:最新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音版】 2014新人音版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流行乐风 (2) 1.1《让世界充满爱》 (2) 1.2《隐形的翅膀》 (5) 1.3《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7) 1.4《夜莺》 (10) 1.5《铃儿响叮当》 (12) 1.6《茉莉花》 (14) 第二单元魅力歌剧 (16) 2.1《猎人合唱》 (16) 2.2《饮酒歌》 (19) 2.3《我是城里的大忙人》 (21) 2.4欣赏《绣红旗》 (23) 2.5欣赏《卡门序曲》 (24) 第三单元西南情韵 (28) 3.1《歌唱美丽的家乡》、《苏木地伟》 (28) 3.2《布谷催春》 (29) 3.3《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31) 3.4欣赏《赶摆路上》 (32) 第四单元经曲交响 (33) 4.1演唱《念故乡》 (33) 4.2《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 意)》 (36) 4.3《第五(命运)交响曲》 (39) 第五单元曲苑寻珍 (44) 5.1《前门情思大碗茶》 (44) 5.2《丑末寅初(片段)》《蝶恋花〃答李淑 一》 ................................... 46第一单元流行乐风 1.1《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学唱及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深入感受?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 2.能够以柔和、统一、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并通过分析、实践,处理歌曲;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了解《让世界充满爱》作品的曲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教学重点: 1.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 2.能全身心投入各种表演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 教具:多媒体、手式卡纸、小品道具、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景爱心故事导入 1.展示四幅有关爱心的多媒体画面,在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中播放(a 非典事迹 b抗洪抢险 c美国9.11救灾现场 d 希望工程) 2.提问这四幅画面共同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情感主题? 3.小结,展示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4.请同学说说还知道哪些与?爱?有关的音乐作品? 播放《祝你平安》、《爱的奉献》、《世上只有妈妈好》、《爱我中华等》。 (此环节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背景音乐,从创设情境入手,让学生在音乐及对话中感受到?爱?无所不在:有父母之爱,社会关爱、祖国之爱;师生、同学、朋友之爱等等,为后面的教学作好铺垫。(二)教学 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了解《让世界充满爱》作品的曲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音乐人----郭峰并简单的介绍《让世界充满爱》作品。 2.播放视频《让世界充满爱》学生欣赏跟着学唱歌曲 (课件出示《让世界充满爱》曲谱) 3.跟钢琴练习歌曲,要求找到自己感觉演唱比较困难的地方,哼唱过程中思考:歌曲按旋律走向可以分为几部分? 哼唱要求:轻声,但积极的状态,有气息支持,声音集中

高中音乐人音版公开课教案饮酒歌》 歌剧《茶花女》咏叹调

高中音乐鉴赏《歌剧》教案 教学背景及构想: 中学生的音乐审美价值取向是喜欢流行音乐的,平时接触歌剧也不多。对于欣赏歌剧学生难免存在畏难情绪,学生普遍认为歌剧太古典也太深奥,是一门可望不可及的艺术。这种局面的出现给“音乐鉴赏”中歌剧这一块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在授课过程中,我会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尽量的结合作品。导入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让学生从熟悉的音乐中感到亲近与轻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奖学生分成A、B、C、D 四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不知不觉的爱上歌剧艺术。 教材分析: 《歌剧艺术》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音乐鉴赏模块第17单元第32节。在此之前,学生已欣赏了欧洲民间音乐中美声唱法帕瓦罗蒂演唱的歌剧《今夜无人入睡》,为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这节课在中外音乐知识体系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歌剧起源与外国,而且外国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歌剧,给学生观看与学习的价值非常的高。但教材中的歌剧艺术的作品只有中国的,我觉得知识有点不全面,所以我添加了一些外国的歌剧欣赏和介绍,由浅入深地进入到歌剧的艺术领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歌剧的起源、定义;了解歌剧的演唱形式 及分类;知道著名的歌剧作家及作品;基本技能:通过歌剧艺术的学习,能认识中外歌剧艺术。 2.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饮酒歌》,初步认识歌剧;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探 究等方法了解歌剧的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歌剧的欣赏和学习,培养对歌剧艺术的兴趣和 爱好,激发参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树立多元文化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歌剧的定义、演唱形式、中外歌剧的赏析。 教学难点:如何调动学生积极理解主动参与表现歌剧音乐。

2021五四制《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热的传递》全部教案(共3课时)

五四制·第二单元《热的传递》全部教案(共3课时) 5.《热传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热传导》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下册《热的传递》单元的第一课时。热或者可以说热能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盛热水的杯子会变热,做饭时锅盖会变热,锅把会变热,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现象,但它们是怎样变热的?本课引领学生认识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不同材料传热的本领不一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树立科学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本节课教材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首先提出本课探究活动的主题:“把金属勺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勺柄会变热。这是为什么呢?”目的是启发学生针对“勺柄为什么会变热”进行思考,为课堂探究做准备。教科书还呈现了材料包:杯子、蜡烛、火柴、凡士林、铝片或铁片等,旨在提示学生搜集自己身边容易得到的、便于上课进行活动的材料,带到课堂进行探究学习。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活动一:倒入温水后,杯子是怎样变热的?让学生回顾生活经验,通过讨论交流,提出对热传递过程的猜想:温水的热是通过杯子壁从内向外传递,继而引入课堂探究活动。活动二: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制订探究方案。根据方案展开探究实验。根据探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交流,总结结论,认识到热在固体中的传播,总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活动三:生活中有哪些热传导现象?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如装有热水的杯子变热、熨衣服时电熨斗将热传递到衣服上等,了解热传导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热传导的快慢?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社会与科学的关系,初步了解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把对热传导的研究延伸到课外。 【学生分析】 对于热传递的现象,四年级学生并非一无所知,学生的这种认识,还不是科学教学所要求的科学知识、科学概念。他们的这种认识是零碎的,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刻,有的还存在错误。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猜测热在固体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继而让学生尝试着自主设计实验,观察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然后综合观察结果,分析热传导的共同特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2.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基于所学知识,对热传导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热传导的探究实验计划,并展开探究活动。 3.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实验结果。能提出探究热传递的途径的大致思路并实施探究实验。

九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上册音乐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流行乐风 1、演唱《让世界充满爱》齐唱、合唱是一首公益歌曲,由郭峰作曲,陈哲作词,录制于1986年。歌曲描写的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热烈、最真挚的情感,倾诉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憧憬。音乐为G 大调,4/4拍,典型的A、B、A’三段体结构。空拍弱起,采用了同头换尾的乐曲创作手法。 2、欣赏《隐形的翅膀》是一首励志的流行歌曲。二段体结构。歌曲中塑造了一个不屈服于挫折,满怀希望,携着梦想,勇于进取,不断追求的青年形象。歌曲同样采用了同头换尾的创作手法。 3、欣赏《夜莺》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音乐韵味的现代电声乐作品,是希腊作曲家雅尼专门为中国听众创作的作品。作品为G大调,4/4拍,中速。调式带有中国民族五声调式音阶色彩,符合东方人追求乐曲旋律和意境的审美特点。 雅尼:作曲家,具有希腊血统的美国音乐家,电子合成器及钢琴演奏家。他将高雅的古典交响乐与绚丽的现代电声乐巧妙地结合起来,作品充满了清新、浪漫和对美好的向往,是美国“新纪元”音乐人的主要代表。 4、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由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内尔里奇共同谱写的,由美国45位歌星联合演唱。这是美国群星响应联合国国际粮食年为非洲灾民义演的一首歌曲。揭示了20世纪80年代世界性尖锐的弱小民族生存问题。它用群众最容易接受的形式、最熟悉喜爱的音乐语言,唤起人们去关心世界、帮助濒临死亡的非洲灾民,号召全世界人民伸出援助之手。 歌曲为4/4拍,旋律流畅,音乐不宽,由三段曲调和一段副歌组成。 迈克尔杰克逊:美国人,曾被誉为流行音乐之王。他把摇滚乐、迪斯科和早期爵士乐融为一炉,其音乐和舞蹈影响了R&B、摇滚和嘻哈音乐的众多艺术家。 5、欣赏《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是根据传统圣诞歌曲《铃儿响叮当》为主题的改编歌曲,是从牧歌、华尔兹、狐步舞到爵士、摇滚乐不同风格的不同演绎,其音乐形象生动、节奏多变、转调频繁,共有八次变奏。 第二单元魅力歌剧 歌剧:是将音乐(声乐和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和舞台美术融为一体,并以歌唱为主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 歌剧的声乐部分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曲、合唱曲等音乐体裁组成。器乐方面多为管弦乐曲,乐队除主要作为各种声乐曲的伴奏外,还演奏序曲、间奏曲、舞曲等。 欧洲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17世纪以来逐渐盛行于欧洲各地,并不断发展、演变和流传至今。中国新歌剧产生于20世纪前半叶,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新歌剧获得迅速发展,成功的歌剧作品有:《白毛女》《江姐》《洪湖赤卫队》《小二黑结婚》等。 1、演唱《猎人合唱》是根据歌剧《自由射手》第三幕接近全剧结束时的一首男声合唱曲改编的歌曲。

我是城里的大忙人 教学设计

我是城里的大忙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复习欣赏《饮酒歌》,聆听《我是城里的大忙人》,比较两首歌曲不同的风格,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歌剧中常见的几种演唱形式——独唱、领唱与合唱,初步认识这些形式在歌剧中所发挥的作用,并认识了解威尔第和罗西尼的生平及贡献。 教学重点:本课以《我是城里的大忙人》为载体,通过戏剧元素、舞蹈元素、音乐元素、舞美元素四方面让学生走近音乐剧 ,体验音乐剧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积极主动的探究音乐剧中各种元素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 下面播放剧目《饮酒歌》,请同学们判断播放的片段是的特点,并猜猜哪个是音乐剧? (学生举手回答) 当学生说出歌剧的答案时,教师马上提出:你能说出判断为音乐剧的理由吗?(学生回答问题) 师:引出音乐剧的概念。 (在这个环节里,主要是想通过作品的片断欣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剧的兴趣) 二、欣赏音乐剧《我是城里的大忙人》 (1)媒体播放音乐剧《我是城里的大忙人》片段,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 作者是谁?初步了解作者。 (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共同欣赏《我是城里的大忙人》等图片。) 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 《我是城里的大忙人》是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一首抒情曲。这部歌剧隐含着剧中人费加罗对贵族阶层机智的讽刺和揭露,并折射出作者向往自由、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教师用书九年级上册 27 反抗压迫

的民主要求。进一步说,这首歌曲虽不是典型的歌剧咏叹调,但它却很好地表现了剧中人费加罗的思想感情,并将费加罗那种活泼开朗、幽默风趣的性格以及热情欢快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了解问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西尼的成就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西尼(Gioacchino Rossini, 1792-1868),十九世纪上半叶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生于意大利贝萨洛。十岁从蒂塞学和声,后在波伦亚音乐学院从马太学对位。受作为歌剧演员的母亲影响,十四岁起习作歌剧。罗西尼把意大利喜歌剧和正歌剧的体裁推向了高峰,在他的代表作品《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威廉·退尔》中,他从现实生活出发,采用现实主义的笔触,借助民族音乐的因素,赋予作品以生气,歌剧的音乐形象鲜明,乐曲中洋溢着生活的欢乐,丰富的智慧,辛辣的讽刺,流露出真实和欢快的情绪。他的创作继承了意大利注重旋律及美声唱法的传统,音乐充满了炫技的装饰和幽默、喜悦的精神,且吸收了同时代作曲家贝多芬的手法,使用管弦乐来取代和丰富原来仅作音高提示的古钢琴伴奏。1829年的搁笔之作《威廉·退尔》,反映了民族自主的愿望,且推进了大歌剧体裁的形成。此后近四十年不事歌剧。在近四十部歌剧中影响较大的还有《灰姑娘》、《贼鹊》、《奥塞罗》、《摩西》等。 四、音乐剧《我是城里的大忙人》的剧情的展示。 播放《我是城里的大忙人》剧情视频 五、课堂小结 请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归纳总结为:音乐剧的概念、音乐剧《我是城里的大忙人》的作者、推动音乐剧剧情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5课《聆听 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学设计

《谁不说俺家乡好》教案 一、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五课《谁不说俺家乡好》 二、教学内容:《思乡曲》《故乡的小路》《谁不说俺家乡好》《我爱兴城好地方》 三、课型:欣赏课 四、课时:1课时 五、教材分析:(一)《思乡曲》是我国小提琴家、作曲家马思聪根据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创作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如泣如诉的旋律带着浓重的思乡愁情扑面袭来。乐曲采用带再现的三部曲式,乐曲中的三次变奏,一方面不断赋予主题新的形象,一方面又使感情逐层高涨。 (二)《故乡的小路》这是一首两段体的优美抒情的歌曲。曲调流畅而又抒情。歌曲表达了人们回忆美好童年的内心激动的心情。 (三)《谁不说俺家乡好》这是我国作曲家吕其明为影片《红日》所作的插曲。这首歌曲就是由在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为解放军运送粮食的农村姑娘所唱。它反映了军民的鱼水情,表达了人民对幸福的向往,它也倾吐了人们对家乡的纵情赞美。歌曲优美流畅,热情豪爽。 (四)《我爱兴城好地方》这是一首在我们家乡广泛流传的歌曲,有老县长王汉才作词,任金声、冯佳琪作曲。歌曲为C大调4|2拍清宫调式,全曲为两段体结构。歌词如数家珍般的赞美了家乡的美景,旋律亲切流畅,整首歌曲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目标: 1.在欣赏教学和拓展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实践活动,感受作品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了解歌曲内容,了解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通过“介绍家乡,夸夸家乡”的活动,了解描写家乡的歌曲,增强表现能力。增进孩子们进一步亲近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朴实无华的情感。 七、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欣赏教学中使学生领悟作品表达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八、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电影《红日》相关资料关于描写家乡的歌曲 九、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听觉的艺术,音乐更是情感的艺术。每当听到一

8.16《阿房宫赋》第二课时 (27张PPT)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阿房宫赋》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情境导入 “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帝王若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这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一首咏史诗。诗人借阿房宫的兴废告诫君王要爱惜百姓,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而与胡曾处于同一时代的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则也选择了阿房宫作为他讽时刺世的一把利刃,那么在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一文中,杜牧又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观点呢?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体“赋”的特点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积累重要的文言现象并归类总结。 3.感受本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4.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5.背诵全文。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翻译全文,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总结作者的观点及论述的思路,思考作者撰文反思历史的现实针对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赋”的写作特点,把握作者铺叙的目的,以及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失败,不骄不躁不自满保持谦虚的态度,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体会古代士人家国天下的情怀。 三、新知讲解 (一)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杜牧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 (二)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赋的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对于这篇赋来讲,哪部分是“铺采”?哪部分是“写志”?文章结构: 第一段:铺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铺叙 第二段:铺叙宫内的豪华奢靡。 第三段:转发议论,指出秦亡的必然。议论 第四段: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唐统治者勿蹈覆辙。写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