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中医妇科学-月经病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一、月经先期:1、脾气虚;补中益气汤。
2、实热;(阳盛血热)清经散。
3、肝郁血热;丹栀逍遥散。
4、虚热;两地汤。
5肾气虚:固阴煎二、月经后期:1、实寒;妇人温经汤。
2、虚寒;艾附暧宫丸(金匮温经汤)。
3、血虚;大补元煎。
4、气滞;乌药汤。
肾虚:当归地黄三、先后无定期:1、肝郁;逍遥散。
2、肾虚;固阴煎。
四、月经过多;1、气虚;举元煎。
2、血热;保阴煎加地榆、槐花。
3、血瘀;失笑散加血余炭、茜草、益母草。
五、月经过少:1、血虚;滋血汤、小营煎。
2、肾虚;归肾丸。
3、血瘀;桃红四物汤。
4、痰湿;苍附导痰丸。
六、经期延长:1、血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茜草、益母草。
2、阴虚血热;两地汤合二至丸加茜草、乌贼骨、益母草。
气虚:举元煎七、痛经:1、气滞血瘀;膈下逐瘀汤。
2、寒湿淤血、少腹逐瘀汤。
3、湿热下注;清热调血汤4、气血虚弱、圣愈汤。
5、肝肾虚损;益肾调经汤调肝汤八、经间区出血:1、肾阴虚;两地汤合二至丸。
2、湿热;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3、血瘀;逐瘀止血汤。
九、闭经:1、肾气虚;加减苁蓉菟丝子。
2、气血虚弱;人参养营汤3、阴虚血燥;加减一阴煎。
4、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
5、痰湿阴滞;苍附导痰丸合四君子。
十、崩漏:1、(虚热)上下相资汤。
2、实热;清热固经汤3、血瘀;逐瘀止血汤4、肾阳虚;右归丸。
5、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去牛膝。
6、脾虚;固本止崩汤肾气虚:加减苁蓉菟丝子十一、经行乳房胀痛:1、肝气郁结;逍遥散。
2、肝肾阴虚;一贯煎。
十二、经行感冒:1、风寒:荆穗四物汤。
2、风热:桑菊饮。
3、邪入少阳:小柴胡汤十三、经行头痛:1、血虚;八珍汤。
2、肝火;羚角钩藤汤。
3、血瘀;通窍活血汤。
十四、经行身痛:1、血虚;当归补血汤2、血瘀;趁痛散十五、经行泄泻:1、脾虚;参苓白术散。
2、肾虚;健固汤合四神丸。
十六、经行吐衄:清肝引经汤。
2、肺肾阴虚;顺经汤。
十七、经行浮肿:1、脾阳虚: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2、气滞血瘀:八物汤二十二、绝经前后诸证:1、肾阴虚;左归丸。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1、暴崩下血,四肢厥逆,脉微欲绝,选用A、固本止崩汤B、参附汤C、胶艾汤D、举元煎E、独参汤【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温阳止崩:若出现阴损及阳,血无气护时,症见血崩如注,动则大下,卧不减势,神志昏沉,头仰则晕,胸闷泛恶,四肢湿冷,脉芤或脉微欲绝,血压下降。
病情已陷入阴竭阳亡危象,急需中西医结合抢救。
中药宜回阳救逆,温阳止崩,急投参附汤,煎服。
亦可选六味回阳汤,原方治中寒或元阳虚脱,危在顷刻者。
2、崩漏的主要病机是A、肾虚封藏失职B、脾虚气不统血C、血热迫血妄行D、血瘀瘀阻冲任E、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崩漏的发病是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严重失调。
其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泻失常。
导致崩漏的常见病因有脾虚、肾虚、血热和血瘀。
3、肾阴虚崩漏出血期的最佳治法是A、滋益肾阴B、滋肾益阴,固冲止血C、滋养肝肾D、滋肾养肝,固冲止血E、滋肾益阴,佐以助阳【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崩漏肾阴虚证主要证候: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淋漓累月不止,或停闭数月后又突然暴崩下血,经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寐不宁;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
治法: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方药: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
4、治疗血瘀崩漏的首选方是A、逐瘀止血汤B、桃红四物汤C、失笑散D、血府逐瘀汤E、少腹逐瘀汤【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崩漏血瘀证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时多时少,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或停闭数月又突然崩中,继之漏下,经色暗有血块;小腹疼痛或胀痛;舌质紫黯或尖边有瘀点,脉弦细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方药: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
5、肾气虚崩漏的首选方是A、右归丸B、金匮肾气丸C、加减苁蓉菟丝子丸D、寿胎丸E、归肾丸【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崩漏肾气虚证主要证候:多见青春期少女或经断前后妇女出现经乱无期,出血量多势急如崩,或淋漓日久不净,或由崩而漏,由漏而崩反复发作,色淡红或淡黯,质清稀;面色晦暗,眼眶黯,小腹空坠,腰脊酸软;舌淡黯,苔白润,脉沉弱。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第八章月经病【目的要求】1.掌握月经病总的治疗原则与宜忌;2.熟悉本病机理;3.了解月经病的定义、范围。
【教学内容】1.月经病的定义;2.范围:常见月经病;3.主要病机;4.治则与宜忌。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一节月经先期【目的要求】1.掌握月经先期的定义及其各型的辨证论治(含证、治、方、药,下同);2.熟悉其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1.月经先期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脾气虚、肾气虚、阴虚血热、阳盛血热、肝郁化热;3.诊断,与经间期出血、月经先后无定期、崩漏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脾气虚型、肾气虚型、阴虚血热型、阳盛血热型、肝郁血热型等各型的证、治、方、药。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二节月经后期【目的要求】1.掌握月经后期的定义及其各型的辨证论治;2.熟悉其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1.月经后期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肾虚、血虚、虚寒、实寒、气滞、痰湿;3.诊断,与月经先后无定期、早妊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肾虚型、血虚型、虚寒型、实寒型、气滞型、痰湿型等各型的证、治、方、药。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三节月经先后无定期【目的要求】1.掌握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定义及其各型的辨证论治;2.熟悉其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1.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肾虚、脾虚、肝郁;3.诊断,与崩漏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肾虚、脾虚、肝郁各型的证、治、方、药。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四节月经过多【目的要求】1.掌握月经过多的分型及代表方剂(不含药物组成,下同);2.熟悉月经过多的定义、诊断;3.了解其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1.月经过多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气虚、血热、血瘀;3.诊断,与崩漏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气虚、血热、血瘀各型的证、治、方、药。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五节月经过少【目的要求】1.掌握月经过少的分型及代表方剂;2.熟悉月经过少的定义、诊断;3.了解其鉴别诊断。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总结
月经病总结月经先期气虚1.脾气虚证:妇科证候:经行提前,经血量多,色淡红,质清稀。
全身证候: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纳少便溏。
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弱。
治法:补脾益气,固冲调经方药:补中益气汤2.肾气虚证:妇科证候:周期提前,经量或多或少,色淡黯,质清稀。
全身证候: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面色晦黯。
舌脉:舌淡黯,苔白润,脉沉细。
治法:补肾益气,固冲调经方药:固阴煎《景岳全书》血热1.阴虚血热证:妇科证候:经来先期,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
全身证候:颧赤唇红,手足心热,咽干口燥。
舌脉: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凉血调经方药:两地汤《傅青主女科》2.阳盛血热证:妇科证候:经来先期,量够,色深红或紫红,质粘稠。
全身证候:心胸烦闷,渴喜冷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面色红赤。
舌脉:舌红,苔黄,脉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降火,凉血调经方药:清经散《傅青主女科》3.肝郁化热:妇科证候: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深红或紫红,质稠,经行不畅,或有块。
全身证候:经前乳房、胸胁、少腹胀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
舌脉: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解郁,凉血调经方药:丹栀逍遥散《女科撮要》●月经后期1.肾虚:妇科证候: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淡,质清稀,或带下清稀。
全身证候: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带下清稀,面色晦黯,或面部黯斑。
舌脉: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益气,养血调经方药:大补元煎《景岳全书》2.血虚:妇科证候:周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或小腹绵绵作痛。
全身证候:小腹空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皮肤不润,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舌脉:舌淡,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营,益气调经方药:人参养荣汤《和剂局方》3.血寒--虚寒证:妇科证候:月经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小腹隐痛,喜暖喜按。
全身证候:腰酸无力,小便清长,面色晄白。
舌脉:舌淡,苔白,脉沉迟或细弱。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调经方药:(大) 温经汤《金匮要略》(大营煎)4.血寒--实寒证:妇科证候: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
《中医妇科学》> 第八章月经病第一节月经病小论凡月经的周期、经期和经量发生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疾病,称为月经病,是妇科临床的多发病。
常见的月经病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痛经、经行发热、经行头痛、经行吐衄、经行泄泻、经行乳房胀痛、经行情志异常、经断前后诸证、经断复来等。
月经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导致冲任二脉的损伤。
其病因除外感邪气、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之外,尚须注意身体素质对月经病发生的影响。
月经病的辨证着重月经的期、量、色、质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症状,同时结合全身证候,运用四诊八纲进行综合分析。
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治本以调经。
论治过程中,首辨他病、经病的不同。
如因他病致经不调者,当治他病,病去则经自调;若因经不调而生他病者,当予调经,经调则他病自愈。
次辨标本缓急的不同,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如痛经剧烈,应以止痛为主,若经崩暴下,当以止血为先,缓则审证求因治其本,使经病得到彻底治疗。
再辨月经周期各阶段的不同。
经期血室正开,大寒大热之剂用时宜慎;经前血海充盛,勿滥补,宜予疏导;经后血海空虚,勿强攻,宜于调补,但总以证之虚实酌用攻补。
这是月经病论治的一般规律。
月经病的治本大法有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等。
“经水出诸肾”,故调经之本在肾。
补肾在于益先天之真阴,以填精养血为主,佐以助阳益气之品,使阳生阴长,精血俱旺,则月经白调。
即使在淫邪致病的情况下,祛邪之后,也以补肾为宜。
扶脾在于益气血之源,以健脾升阳为主,脾胃健运,气血充盛,则源盛而流自畅。
然而用药不宜过用甘润或辛温之品,以免滞碍脾阳或耗伤胃阴。
疏肝39:于通调气机,以开郁行气为主,佐以养肝之品,使肝气得疏,气血调畅,则经病可愈。
调理气血当辨气病、血病,病在气者,治气为主,治血为佐;病在血者,治血为主,治气为佐。
气血来源于脏腑,其补肾、扶脾、疏肝也寓调理气血之法。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一、月经先期:当地补阴经1.气虚证1)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2)肾气虚证:固阴煎2.血热型1)阳盛血热型-清经散2)阴虚血热型-两地汤3)肝郁化热证-丹栀逍遥散二、月经后期:要补当温经1)肾虚型-当归地黄饮2)血虚型-大补元煎3)血寒证:虚寒型-温经汤《金匱》;实寒型-温经汤《妇人大全》4)气滞型-乌药汤三、月经先后无定期;要固定1)肝郁型-逍遥散2)肾虚型-固阴煎四、月经过多:保举笑1)气虚型-举元煎2)血热型-保阴煎+地榆、茜草3)血瘀型-失笑散+益母草、茜草、三七五、月经过少:苍滋归逃1)肾虚型-归肾丸2)血虚型-滋血汤3)血瘀型-桃红四物汤4)痰湿型-苍附导痰丸六、经期延长:原地红1)气虚型-举元煎+阿胶、艾叶、乌贼骨2)虚热型-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一藘茹丸3)血瘀型-桃红四物合失笑散加味七、经间期出血:清淤地1)肾阴虚型-两地汤合二至丸3)湿热型-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4)血瘀型-逐瘀止血汤八、崩漏:上清虫子左右固脾虚证__固本止崩汤肾虚证__肾气虚: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党参、黄芪、阿胶肾阳虚:右归丸+党参、黄芪、田七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血热证__虚热证:上下相资汤实热证:清热固经汤血瘀证__逐瘀止血汤九、闭经:四人血重阴1)气血虚弱-人参养荣汤2)肾气亏损__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3)阴虚血燥-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4)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5)痰湿阻滞-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加当归、川芎十、痛经:圣清调少膈1)气滞血瘀型-膈下逐瘀汤2)寒凝血瘀型-少腹瘀汤汤3)湿热蕴结型-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薏仁、败酱草4)气血虚弱型-圣愈汤5)肾气亏损型-益肾调经汤经行泄泻:健身1)脾虚-参苓白术散2)肾虚-健固汤经行吐衄:清静1)肝经郁火: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清肝引经汤2)肺肾阴虚:滋肾润肺、引血下行-顺经汤经行乳房胀痛:逍遥观肝气郁结:逍遥散+麦芽、青皮、鸡内金肝肾亏虚:一贯煎/滋水清肝饮+麦芽、鸡内金经行头痛:通林珍肝火证:羚角钩藤汤血瘀证:通窍活血汤血虚证:八珍汤+首乌、蔓荆子经行感冒:采金菊风寒:荆穗四物汤风热:桑菊饮邪入少阳:小柴胡汤经行身痛:趁痛补血虚:当归补血汤+白芍、鸡血藤、丹参、玉竹血瘀:趁痛散经行浮肿:淤八肾脾肾阳虚: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气滞血瘀:八物汤+泽泻益母草十一、绝经前后诸症:左右二仙汤1)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2)肾阳虚-右归丸3)肾阴阳俱虚-二仙汤合二至丸加菟丝子、何首乌、龙骨、牡蛎十二、经断复来:老子黄皮脾虚肝郁证:安老汤肾阴虚证: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湿热下注:易黄汤加黄芩、茯苓、泽泻、侧柏、大小蓟湿毒瘀结: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去滑石,加黄芪、三七带下过多:补完带五百1)脾虚证-完带汤2)肾阳虚-内补丸3)阴虚夹湿-知柏地黄丸4)热毒蕴结-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薏仁5)湿热下注-止带方带下过少:归营肝肾亏损:左归丸加知母、肉苁蓉、紫河车、麦冬血枯瘀阻:小营煎加丹参、桃仁、牛膝。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的辨证论治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的辨证论治
我们中医妇科学月经病
月经先期的证型包括哪些呢?主要包括
气虚证,血热证两大证型。
其中尤为重要的气虚证又包括如下两个典型的证型,分别是脾气虚证和肾气虚证,在学习的过程中上述两证型的辨证论治非常容易混淆。
首先,我们整体的来看一下这两个证型:
(1)脾气虚证
【主要证候】月经周期提前,或经血量多,色淡红,质清稀;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脾益气,摄血调经。
【方药】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
(2)肾气虚证
【主要证候】周期提前,经量或多或少,色淡黯,质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晦黯或有黯斑;舌淡黯,苔白润,脉沉细。
【治法】补益肾气,固冲调经。
【方药】固阴煎或归肾丸。
其次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上述两个证型的临床辨证要点:
(1)脾气虚类型会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神疲肢倦,气短懒言,纳少便溏。
治疗上采取补脾益气,摄血调经的方法。
方药选用补中益气汤或者归脾汤,对于补中益气汤是典型的补中气下陷的方子,归脾汤是典型的补气血的方子,因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2)肾气虚类型会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治疗上采取补益肾气,固冲调经的方法。
方药选取固阴煎或归肾丸。
固阴煎的方剂组成中含有人参,典型的补气要药,又因为肾主纳气,所以可以治疗肾气虚。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四)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四)1、属于气滞血瘀型闭经的证候A、月经停闭,形体肥胖,带多色白B、月经停闭,精神抑郁,少腹胀痛C、月经停闭,四肢欠温,小腹冷痛D、月经停闭,头晕眼花,心悸气短E、月经停闭,胸胁满闷,呕恶痰多2、患者月经数月不行,形体肥胖,胸脘满闷,呕恶痰多,带下量多,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应是A、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B、燥湿祛痰,行气通经C、健脾祛湿,活血调经D、燥湿祛痰,健脾止带E、燥湿健脾,消食导滞3、痛经的主要证候表现为A、经行腹痛,起于初潮者,称原发性痛经;经行以后出现腹痛,称继发性痛经B、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剧痛或隐痛,伴随月经周期发作C、经前、经期腹痛属实;经后腹痛属虚D、胀甚于痛者为气滞;痛甚于胀者为血瘀E、刺痛属热;绞痛属寒4、患者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伴腰骶胀痛,低热起伏,经色黯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
其治疗选方是A、血府逐瘀汤B、清热调血汤C、两地汤合失笑散D、红藤败酱解毒汤E、丹栀逍遥散5、患者经后小腹隐隐作痛,阴部空坠,喜按,经量少,色淡质薄,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脉细弱。
治疗应首选A、补中益气场B、举元煎C、温经汤D、圣愈汤E、调肝汤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闭经-气滞血瘀证:主要证候:月经停闭不行,胸胁、乳房胀痛,精神抑郁,少腹胀痛拒按,烦躁易怒;舌紫黯,有瘀点,脉沉弦而涩。
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闭经-痰湿阻滞证:主要证候:月经延后、经量少、色淡质黏腻,渐至月经停闭;伴形体肥胖,胸闷泛恶,神疲倦怠,纳少,痰多,或带下量多、色白;苔腻,脉滑;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痛经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膜骶,甚至剧痛晕厥者,又称“经行腹痛”。
4、【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痛经-湿热瘀阻证: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胀痛不适,有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疼痛,经前加剧;经血量多或经期长,色黯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或伴有低热起伏,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代表方: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薏苡仁、败酱草。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答案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答案1、单选安冲汤治疗月经过多的适应证候是()A.气虚证B.肾虚证C.心脾两虚证D.血虚证E.血热证正确答案:A2、单选下列各项,属月经过少痰湿证临床表现的是()A.经色淡,质稀(江南博哥)B.胸闷呕恶C.小腹空坠D.面色青白E.腰膝酸软正确答案:B3、单选患者月经量少,色淡红,质清稀,小腹空坠,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舌淡红,脉细。
其治法是()A.养血益气调经B.滋肾养血调经C.补益脾肾调经D.健脾益气调经E.养血活血调经正确答案:A4、单选患者经行量多,色紫黯,有血块,经行腹痛,平时小腹胀痛,舌紫黯,脉涩。
其治法是()A.补气摄血固冲B.清热凉血,固冲止血C.健脾益气,固冲止血D.活血化瘀止血E.补肾调经,固冲止血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1.依据描述的主要证候,该患者是月经过多的血瘀证,其治法是活血化瘀止血。
2.依据描述的主要证候,该患者是月经过多的血热证,其治法是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5、单选大补元煎治疗月经后期的适应证候是()A.肾虚证B.血虚证C.气虚证D.脾虚证E.虚寒证正确答案:B6、单选下列各项,不属于月经先后无定期脾虚证临床表现的是()A.经行或先或后B.量多,色淡质稀C.神倦乏力D.头晕耳鸣E.脘腹胀满正确答案:D7、单选患者近一年经行量少,色淡红,质黏腻如痰,形体肥胖,胸闷呕恶,带多黏腻,舌淡,苔白腻,脉滑。
其证候是()A.气滞证B.血瘀证C.血虚证D.痰湿证E.肾虚证正确答案:D8、单选固冲汤治疗崩漏的适应证候是()A.气血不足证B.肾虚证C.心脾两虚证D.虚热证E.脾虚证正确答案:E9、单选闭经痰湿阻滞证的治法是()A.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B.燥湿祛痰,行气通经C.健脾祛湿,活血调经D.燥湿祛痰,健脾止带E.燥湿健脾,消食导滞正确答案:A10、单选患者52岁,绝经2年后,经水复来,色深红,质稠,带下增多,色黄,有臭味,口苦口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滑。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考点:月经病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考点:月经病1.月经病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异常,或以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各种症状为特征,或在绝经前后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疾病,统称为月经病。
病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体质因素,病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二脉的损伤。
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
2.辨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质稀――气虚先期、量少、色鲜、质稠――阴虚先期、量多、色深、质稠――血热后期、量少、色黯、有块――血寒后期、量少、色淡、质稀――血虚先后不定期、色淡黯、质稀――肾虚先后不定期、量少或多、色紫、有块――肝郁气滞量多或少,色黯、有块――血瘀3.治则:重在治本以调经。
治本:消除病因,平衡阴阳。
调经: 通过治疗使月经恢复正常。
调经之法,重在补肾疏肝健脾,调理气血,冲任。
4.月经病的治疗大法及思路:1) 辨病之先后,治病求本,先病经者,当先调经;先病病者,当先治病;2) 辨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3) 辨月经周期,因势利导。
5.月经先期定义: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天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
又称经期超前、经行先期、经早、经水不及期。
相当西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盆腔炎等出现的月经提前。
病因病机:气虚和血热。
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不固;血热则热伏冲任,伤及子宫,血海不宁。
鉴别:经间期出血:发生在月经周期第12-16天,出血量较少,或表现为透明粘稠的白带中夹有血丝,出血持续数小时或2-7天自行停止。
治则:重在调整月经周期,使之恢复正常;重视平时的调治;按其证候属性,或补或清。
(注:无论实热虚热都不宜过用寒凉,以防损伤阴血。
)6.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6个月以内)。
亦称“经行后期”、“月经延后”、“经期落后”、“经迟”。
可伴有经期或经量的异常。
伴月经过少,常可发展为闭经。
病因病机:有虚有实,虚者有肾虚血虚,实者有血寒气滞痰湿。
治则:以调整月经周期为主: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温之,痰者化之,滞者行之。
(精)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试题答案:月经病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试题答案:月经病一、A11、下列各项,不属于月经病常见病因的是A、寒热湿邪B、跌扑损伤C、内伤七情D、房劳多产E、饮食不节2、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A、补肾健脾B、益气养血C、治本调经D、疏肝养肝E、调理冲任3、中年妇女调经重在A、治肝B、益气C、养血D、治肾E、治脾4、下列哪项不属于月经病的临床表现A、月经周期缩短,不及20天B、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增多C、月经40~60天一行,或3~5个月一行D、行经期不足2天或超过7天以上E、月经常每两月来潮一次,无不适5、作为调经的具体原则,哪项是错误的A、扶脾B、调理气血C、疏肝D、清热凉血E、补肾6、肝郁血热证月经先期的代表方为A、柴胡疏肝散B、一贯煎C、龙胆泻肝汤D、丹栀逍遥散E、逍遥散7、肝郁血热型月经先期的治法是A、清热泻火调经B、疏肝清热,凉血调经C、养阴清热调经D、清热凉血调经E、活血化瘀调经8、实热月经先期的主要证候,哪一项是错误的A、月经提前,量多B、色深红,质黏稠C、面赤口干,溲黄便结D、舌红苔黄,脉象细数E、心胸烦躁9、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质稀薄,多属A、气虚B、虚热C、阳盛血热D、血寒E、肝郁血热10、月经先期经色鲜红,质稠,两颧潮红,多属A、实热B、郁热C、瘀热D、虚热E、湿热11、下列除哪项外,均属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A、气虚B、血瘀C、阳盛血热D、阴虚血热E、肝郁血热12、月经先期指月经周期A、连续两个周期以上提前3天以上B、连续两个周期以上提前4天以上C、连续两个周期以上提前7天以上D、偶见月经周期提前5天以上E、连续两个周期以上提前6天以上13、补中益气汤用于A、脾气虚证月经先期B、血虚证月经后期C、肾气虚证月经先期D、血虚证月经过少E、心脾两虚证月经过多14、脾气虚证月经先期的首选方是A、清热固经汤B、龙胆泻肝汤C、失笑散D、清经散E、归脾汤15、阴虚血热证月经先期的首选方是A、保阴煎B、固阴煎C、两地汤D、安冲汤E、清经散16、阳盛血热证月经先期的首选方是A、两地汤B、清经散C、清热固经汤D、丹栀逍遥散E、保阴煎17、虚寒证月经后期的最佳治法是A、扶阳祛寒调经B、祛寒除湿调经C、散寒祛瘀调经D、温补肾阳调经E、温中散寒调经18、血虚证月经后期的首选方是A、归肾丸B、大补元煎C、当归地黄饮D、大营煎E、归脾汤19、肾虚证月经后期的首选方是A、当归地黄饮B、右归丸C、二仙汤D、金匮肾气丸E、加减肉苁蓉丸20、虚寒型月经后期的主要证候中,错误的是A、经期错后,量少B、经色黯红,质稠C、小腹隐痛,喜按D、舌淡苔白,脉沉迟E、腰酸无力,小便清长21、月经后期,量少,色黯红有块,小腹胀痛者。
执业药师考试知识题库--中医妇科学--月经病
第五单元月经病一、A11、月经先期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迁延不愈,可发展为( )A.闭经B.月经先后不定期C.月经过多D.崩漏E.经期延长2、月经先期常并见( )A.月经过多B.经期延长C.月经先后无定期D.崩漏E.痛经3、月经病的诊断要点是( )A.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其他症状B.月经的周期和量的异常变化C.根据寒热虚实D.结合形、气、色、脉E.主要是根据脏腑、气血的异常变化4、月经病是指( )A.月经的期、量、色、质发生异常B.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病证C.月经失调,或先期、后期、先后不定期,或量多、量少D.月经前后诸证和绝经前后诸证E.月经的期、色、量、质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所出现的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5、下列哪项不属于月经病的临床表现( )A.月经周期缩短,不及20天B.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增多C.月经40~60天一行,或3~5个月一行D.行经期不足2天或超过7天以上E.月经常每2月来潮一次,无不适6、调经之本在( )A.肝B.脾C.肾D.心E.肺7、下列哪项不属于月经病( )A.平素月经正常,现已40天未行,自觉晨起头晕,择食呕恶,脉滑利B.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或后C.经前小腹胀痛,行经量少,淋漓不畅D.经前乳房胀痛,不能触衣E.月经量30ml8、下列哪项不属于月经病的主要发病机理( )A.脏腑功能失常B.血气不和C.冲任二脉损伤D.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失调E.七情内伤9、血虚证月经后期的首选方( )A.归肾丸B.大补元煎C.当归地黄饮D.大营煎E.归脾汤10、肾虚证月经后期的首选方( )A.当归地黄饮B.右归丸C.二仙汤D.金匮肾气丸E.加减肉苁蓉丸11、闭经为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断( )A.10天以上B.1个月以上C.3个月以上D.5个月以上E.6个月以上12、肝郁化火而致月经先期的代表方为( )A.柴胡疏肝散B.一贯煎C.龙胆泻肝汤D.丹栀逍遥散E.逍遥散13、治疗月经先期的代表方剂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补中益气汤B.清经散C.两地汤D.温经汤E.丹栀逍遥散14、肝郁血热型月经先期的治法是( )A.清热泻火调经B.疏肝清热,凉血调经C.养阴清热调经D.清热凉血调经E.活血化瘀调经15、实热月经先期的主要证候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月经提前,量多B.色深红,质黏稠C.面赤口干,溲黄便结D.舌红苔黄,脉象细数E.心胸烦躁16、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质稀薄,多属( )A.气虚B.虚热C.阳盛血热D.血寒E.肝郁血热17、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质黏稠,两颧潮红,多属( )A.实热B.郁热C.瘀热D.虚热E.湿热18、下列除哪项外,均属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 )A.气虚B.血瘀C.阳盛血热D.虚热E.肝郁血热19、下列哪些情况属于月经先期( )A.月经周期提前3天B.月经周期提前4天C.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D.偶见月经超前一次E.月经周期提前6天20、补中益气汤用于( )A.脾气虚证月经先期B.血虚证月经后期C.肾气虚证月经先期D.血虚证月经过少E.心脾两虚证月经过多21、肝郁血热证月经先期的首选方是( )A.清热固经汤B.龙胆泻肝汤C.失笑散D.清经散E.丹栀逍遥散22、阴虚血热证月经先期的首选方是( )A.保阴煎B.固阴煎C.两地汤D.安冲汤E.清经散23、以下哪项不是脾虚引起的月经异常( )A.月经先期而至B.月经淋漓不止C.月经色淡且稀D.经行吐衄E.月经过多24、因肝的疏泄太过或不及导致的月经病有( )A.月经过多B.月经过少C.月经先后无定期D.月经先期E.月经后期25、月经先后无定期常见的转归为( )A.经期延长B.月经过少C.月经过多D.痛经E.崩漏26、肾虚型月经先后无定期的首选方是( )A.右归丸B.固阴煎C.定经汤D.知柏地黄汤E.补肾地黄丸27、肝郁肾虚型月经先后无定期的首选方是( )A.逍遥散B.柴胡疏肝散C.定经汤D.固阴煎E.补肾地黄丸28、肝郁型月经先后无定期的治法是( )A.疏肝健脾调经B.破气行滞调经C.理气清热调经D.疏肝理气调经E.补气活血调经29、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发生与哪些脏腑的功能失调、血海蓄溢失常密切相关( )A.肝、脾B.肝、肾C.脾、肾D.心、肾E.心、脾30、月经先后无定期的治则是( )A.疏肝解郁调经B.补肾调经C.疏肝补肾调经D.调理冲任气血E.疏肝健脾调经31、虚寒型月经后期的主要证候中,错误的是( )A.经期错后,量少B.经色黯红,质稠C.小腹隐痛,喜按D.腰酸无力,小便清长E.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32、月经后期,量少,色黯红有块,小腹胀痛者。
中医师-中医妇科学-月经病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第三单元月经病一、A11、经行吐衄与之相关的脏腑主要是A、肝脾肾B、心肝肺C、心脾肺D、肺肝肾E、心肝肾2、经行吐衄的发病机理主要是A、肝郁气逆B、血热妄行C、虚火上炎D、胃火上逆E、血热气逆3、下列哪项不属经行吐衄的特点A、经前1~2天吐血或衄血B、正值经行时吐血或衄血C、可见月经量减少或不行D、月经周期紊乱E、伴随月经周期发作4、哪一项不是肝经郁火经行吐衄的主证A、经前经期吐血或衄血,量多,色鲜红B、两胁胀痛,心烦易怒C、头晕耳鸣D、手足心热E、口苦咽于5、治疗肝经郁火型经行吐衄的最佳方剂是A、芩连四物汤B、顺经汤C、清肝引经汤D、两地汤E、丹栀逍遥散6、肺肾阴虚所致经行吐衄的治法是A、养阴清热,凉血止血B、清热泻火C、滋肾泻火,凉血止血D、滋阴润肺,清热凉血E、滋阴养肺7、绝经前后诸证辨证属于肾阴虚证,其治疗主方是A、六味地黄丸B、杞菊地黄丸C、左归丸合二至丸D、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E、加减一阴煎8、以下哪一项不是肾阴虚绝经前后诸证的主证A、头晕目眩,耳鸣B、头部面颊阵发性烘热,汗出C、五心烦热D、腰膝酸痛E、形寒肢冷9、以下哪一症状不属于肾阳虚经断前后诸证A、面色晦黯B、精神萎靡C、形寒肢冷D、腰膝酸冷E、五心烦热10、肾阳虚绝经前后诸证的治疗其最佳选方是A、真武汤B、右归丸C、附桂八昧丸D、肾气丸E、附桂理中丸11、肾阴虚绝经前后诸证的治疗原则是A、滋阴养肾,佐以潜阳B、滋肾养肝,佐以潜阳C、滋养肾阴,佐以潜阳D、滋养肝肾,佐以潜阳E、滋阴潜阳12、经行泄泻主要责之于A、肝脾虚弱B、脾胃虚弱C、脾肾虚弱D、肝胃虚弱E、肝肾虚弱13、脾虚证经行泄泻的治法是A、健脾渗湿,理气调经B、温肾扶阳,暖土固肠C、养血益气,升清降浊D、温补脾肾,渗湿止泻E、补土泻木,调和肝脾14、除下列哪项外,均属肾虚证经行泄泻的主证A、五更泄泻B、经色淡,质清稀C、肢体肿胀,随按随起D、畏寒肢冷E、脉沉迟15、下列除哪项外,均属脾虚型经行泄泻主证A、月经将潮或正值经期大便溏泄B、脘腹胀满,神疲肢倦C、面浮肢肿D、畏寒肢冷,下利清谷E、经行量多,色淡质稀16、以下哪方是治疗肾虚型经行泄泻的代表方A、金匮肾气丸B、右归丸C、健固汤D、真武汤E、五子衍宗丸17、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的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A、经行面浮肢肿B、脘闷胁胀,善叹息C、大便溏薄,腹胀纳减D、舌淡苔白腻E、脉沉缓18、哪一项不是气滞血瘀型经行浮肿的主证A、经行肢体肿胀B、脘闷胁胀,善叹息C、大便溏薄,腹胀纳减D、舌苔薄白E、脉弦涩19、气滞血瘀所致经行浮肿的最佳选方是A、逍遥散B、八物汤C、调肝汤D、乌药汤E、柴胡疏肝散20、经前、经期面目四肢浮肿,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者,多属于A、心脾两虚B、脾虚肝旺C、脾肾阳虚D、血虚肝旺E、脾胃虚弱21、气血虚弱而致痛经,经期最佳治法是A、益气养血B、养血益精C、健脾益气,养血调经D、益气养血,调经止痛E、滋肾益精,养血止痛22、湿热瘀阻而致痛经,经期最佳治法是A、清热除湿B、清热凉血C、清热化瘀D、清热除湿,化瘀止痛E、清热凉血,化瘀止痛23、寒凝血瘀而致痛经,经期最佳治法是A、温肾散寒,化瘀止痛B、扶阳散寒,化瘀止痛C、温经散寒,化瘀止痛D、散寒除湿,化瘀止痛E、温经散寒,调气止痛24、气滞血瘀而致痛经,经期最佳治法是A、理气行滞,调经止痛B、理气行滞,化瘀止痛C、疏肝理气,行滞止痛D、理气行滞,活血调经E、疏肝理气,活血行滞25、痛经气滞血瘀证,其主要证候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小腹胀痛拒按B、经血量少C、血色暗淡,质清稀D、乳房胀痛E、舌质紫黯,脉弦26、痛经湿热瘀阻证,其主要证候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小腹灼热疼痛B、经血量多,色黯红C、带下量多,色黄质稠D、低热起伏,小便黄赤E、舌质淡苔白,脉濡27、痛经气血虚弱证,其主要证候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小腹隐隐作痛B、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C、经血量多,色红质稠D、头晕心悸,神疲乏力E、舌质淡,脉细无力28、痛经的主要证候表现为A、经行腹痛,起于初潮者,称原发性痛经;经行以后出现腹痛,称继发性痛经B、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剧痛或隐痛,伴随月经周期发作C、经前、经期腹痛属实;经后腹痛属虚D、胀甚于痛者为气滞;痛甚于胀者为血瘀E、刺痛属热;绞痛属寒29、肾气亏损型痛经的临床特点是A、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B、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C、经期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D、经后小腹隐隐作痛,腰骶酸胀,头晕耳鸣E、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少腹空坠喜按揉30、下列哪一项不是肾气亏损型痛经的症状A、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B、月经量少,经色黯淡C、面色苍白,精神倦怠D、头晕耳鸣,腰部酸胀E、舌淡,苔薄白,脉细弱31、治疗肾气亏损型痛经的最佳选方是A、归肾丸B、知柏地黄丸C、健固汤D、益肾调经汤E、固阴煎32、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主证是A、经行小腹胀痛拒按,乳胀胁痛,经行量少,淋漓不畅B、经行小腹冷痛,喜按喜揉,得热则舒,畏寒肢冷C、经行小腹疼痛,有灼热感,低热起伏D、经行小腹隐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E、经行小腹绵绵作痛,经血量少,色淡,质稀33、气血虚弱型痛经的辨证要点是A、经期、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B、经前、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C、经前、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减,按之痛甚D、经期、经后小腹隐隐作痛,或少腹及阴部空坠,喜按喜揉E、经后小腹绵绵作病,腰部酸胀34、治疗气血虚弱型痛经的最佳选方是A、圣愈汤B、举元煎C、补中益气汤D、大补元煎E、归脾汤35、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特点是A、经行小腹绵绵作痛,小腹空坠喜按揉B、经后小腹隐隐作痛,腰骶酸胀,头晕耳鸣C、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行经量少,色黯黑有块D、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E、经行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36、哪一项不是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主要证候A、经行小腹冷痛,得热痛减B、经行小腹疼痛,拒按C、经行量少,色淡红,质稀薄D、面色青白,畏冷身疼E、舌黯,苔白腻,脉沉紧37、治疗湿热瘀阻型痛经,应选方剂是A、清热调血汤B、清热固经汤C、清血养阴汤D、清经散E、解毒活血汤38、痛经的主要病机是A、不通则痛,不荣则痛B、气郁不舒,血行失畅C、寒邪内犯,与血相搏D、气血虚弱,失于濡养E、肾气亏损,精血不足39、因寒凝血瘀而致痛经,首选方是A、膈下逐瘀汤B、血府逐瘀汤C、少腹逐瘀汤D、桃红四物汤E、桂枝茯苓丸40、因气滞血瘀而致痛经,最佳选方A、膈下逐瘀汤B、血府逐瘀汤C、少腹逐瘀汤D、柴胡疏肝散E、开郁种玉汤41、加减一阴煎主要适用于A、肾气亏损证闭经B、阴虚血燥证闭经C、肝肾亏损证闭经D、阴虚血热证闭经E、湿热蕴结证闭经42、阴虚血燥所致闭经的临床特点是A、月经停闭,五心烦热,乳房胀痛B、月经停闭,颧红唇干,舌红苔少C、月经停闭,面部烘热汗出D、月经停闭,晨起恶心吐E、月经停闭,骨蒸劳热,苔腻,脉弦滑43、痰湿阻滞所致闭经的临床特点是A、月经停闭,肢倦神疲,食欲不振,大便溏薄B、月经停闭,形体肥胖,胸闷痰多,神疲倦怠C、月经停闭,形体肥胖,头晕耳鸣,腰骶酸痛,四肢不温D、月经停闭,气短懒言,神疲肢软E、月经停闭,小腹冷痛拒按,形寒肢冷44、属于气滞血瘀型闭经的证候A、月经停闭,形体肥胖,带多色白B、月经停闭,精神抑郁,少腹胀痛C、月经停闭,四肢欠温,小腹冷痛D、月经停闭,头晕眼花,心悸气短E、月经停闭,胸胁满闷,呕恶痰多45、治疗气滞血瘀型闭经的最佳选方是A、逍遥散B、柴胡疏肝散C、加味乌药散D、血府逐瘀汤E、少腹逐瘀汤46、下列哪一证型不为闭经所有A、肾气亏损B、气血虚弱C、湿热下注D、痰湿阻滞E、阴虚血燥47、闭经的治疗原则是A、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B、活血化瘀,理气通经C、滋肾益肾,活血通经D、益气养血,补肾通经E、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泻而通之48、虚证闭经的主要病机为A、脾胃虚弱,气血乏源B、肾气不足,冲任虚弱C、肝肾亏损,经血不足D、脾肾阳虚,化源不足E、精亏血少,冲任血海空虚49、实证闭经的主要发病机理是A、气血阻滞B、痰湿流注下焦C、肝郁气滞D、血流不通,冲任受阻E、湿热瘀阻50、气血虚弱证闭经的首选方是A、八珍汤B、圣愈汤C、十全大补汤D、人参养荣汤E、人参滋血汤51、治疗肾气亏损证闭经的首选方是A、加减苁蓉菟丝子丸B、肾气丸C、归脾丸D、右归饮E、大补元煎52、下列哪一项可诊断为闭经A、月经来潮半年,月经停闭5个月B、产后哺乳10月,未转经C、停止哺乳5月已行经3次,现月经停闭7月D、月经一年一行,无不适E、平素月经后期,现6月未行,脉滑利,小腹隆起53、崩漏的主要病机是A、肾虚封藏失职B、脾虚气不统血C、血热迫血妄行D、血瘀瘀阻冲任E、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54、肾阴虚崩漏出血期的最佳治法是A、滋益肾阴B、滋肾益阴,固冲止血C、滋养肝肾D、滋肾养肝,固冲止血E、滋肾益阴,佐以助阳55、治疗血瘀崩漏的首选方是A、逐瘀止血汤B、桃红四物汤C、失笑散D、血府逐瘀汤E、少腹逐瘀汤56、肾气虚崩漏的首选方是A、右归丸B、金匮肾气丸C、加减苁蓉菟丝子丸D、寿胎丸E、归肾丸57、实热证崩漏的治则是A、养阴清热,固冲止血B、清热泻火,固冲止血C、养阴化瘀,固冲止血D、清热化瘀,固冲止血E、清热凉血,固冲止血58、下列除哪项之外均为崩漏的常见证型A、肾虚B、肝郁C、脾虚D、血热E、血瘀59、肾阴虚证崩漏的首选方是A、左归丸B、左归丸合二至丸C、左归饮D、滋阴固气汤E、六味地黄丸60、导致崩漏的常见病因病机是A、肾虚、脾虚、血热、血瘀B、肾虚、脾虚、血热、血寒C、肾虚、脾虚、肝郁、血瘀D、肾虚、脾虚、肝郁、血热E、肾虚、脾虚、湿热、血瘀61、崩漏的临床特点是A、行经期延长,甚或淋漓半月方净B、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C、月经周期时或提前时或延长7天以上D、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的严重失调E、带下夹有血丝,淋漓不止62、治崩三法是A、塞流、澄源、复旧B、塞流、澄源、求因C、止血、求因、固本D、塞流、止血、澄源E、健脾、调肝、补肾63、崩漏的治疗,应本着的原则A、治崩三法B、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C、辨证论治D、补气摄血E、或补肾,或扶脾,或疏肝64、加减苁蓉菟丝子丸用于治疗A、肾阳虚崩漏B、肾阴虚崩漏C、肾气虚崩漏D、脾虚崩漏E、脾肾两虚型崩漏65、月经周期紊乱,非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出血淋漓不断,可诊为A、月经先后无定期B、月经过多C、崩漏D、经期延长E、月经过少66、血瘀崩漏的主要证候中,错误的是A、经色淡红B、血色紫黑有块C、小腹胀痛D、舌质紫黯,脉涩E、经血非时而下67、治疗湿热型经间期出血,方选A、龙胆泻肝汤加减B、清肝止淋汤加减C、萆薢渗湿汤加减D、清热调血汤加减E、丹栀逍遥散加减68、经间期出血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A、月经先后无定期B、漏下C、月经先期、月经过少、赤带D、胎漏、胎动不安E、经期延长、月经过少、赤带69、经间期出血色紫黑有块,少腹两侧刺痛,脉细弦。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章节知识点:月经病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章节知识点:月经病一、月经先期1. 气虚证1) 脾气虚证:补脾益气、固冲调经- 补中益气汤2) 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固冲调经-固阴煎2. 血热型1) 阴虚血热型:养阴清热、凉血调经-两地汤2) 阳盛血热型:清热降火、凉血调经-清经散3) 肝郁化热证:清肝解郁、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二、月经后期1) 肾虚型:补益肾气、养血调经-大补元煎2) 血虚型:补血养营、益气调经-人参养荣汤3) 虚寒型:温经扶阳、养血调经-大营煎4) 实寒型: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温经汤5) 气滞型:理气行滞、活血调经-乌药汤6) 痰湿型:燥湿化痰、活血调经-芎归二陈汤三、月经先后无定期1) 肾虚型:补益肾气、养血调经-固阴煎2) 脾虚型:补脾益气、养血调经-归脾汤3) 肝郁型:疏肝解郁、和血调经-逍遥散四、月经过多1) 气虚型:补气升提、固冲止血-安冲汤2) 血热型: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保阴煎3) 血瘀型: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桃红四物汤五、月经过少1) 肾虚型: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当归地黄饮2) 血虚型:补血益气调经- 滋血汤3) 血寒型: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温经汤4) 血瘀型:活血化瘀、理气调经- 通瘀煎六、经期延长1) 气虚型:补气升提、固冲调经-举元煎2) 虚热型:养阴清热、凉血调经-清血养阴汤3) 血瘀型:活血祛瘀、固冲调经- 棕蒲散七、经间期出血1) 肾阴虚型:滋肾益阴、固冲止血-一阴煎2) 脾气虚型:健脾益气、固冲摄血-归脾汤3) 湿热型:清热除湿、凉血止血-清肝止淋汤4) 血瘀型:活血化瘀、理血归经- 逐瘀止血汤八、崩漏1)肾阴虚证:滋水益肾、止血调经-左归丸合二至丸2) 肾阳虚证:温肾固冲、止血调经-右归丸3) 脾虚:补气摄血、养血调经- 固本止崩汤4) 实热证: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热固经汤5) 虚热证:滋阴清热、止血调经-保阴煎6) 血瘀: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四物汤合失笑散九、闭经1) 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大补元煎2) 肾阴虚证:滋肾益阴、养血调经-左归丸3)肾阳虚证:温肾助阳、养血调经-十补丸4) 脾虚型:健脾益气、养血调经- 苓参白术散5) 血虚型:补血养血、活血调经-小营煎6) 气滞血瘀型:行气活血、祛瘀通经-膈下逐瘀汤7) 寒凝血瘀:温经散寒,活血通经-温经汤8) 痰湿阻滞:豁痰除湿、活血通经-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丹溪治湿痰方十、痛经1) 肾气亏损型:补肾填精、养血止痛-调肝汤2) 气血虚弱型:补气养血、和中止痛- 黄芪建中汤3) 气滞血瘀型: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膈下逐瘀汤4) 寒凝血瘀型: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温经汤5) 湿热蕴结型: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清热调血汤十一、经行发热1) 阴虚型:滋阴清热、养血调经- 加味地骨皮饮去川芎加青蒿、白薇2) 肝郁型:疏肝解郁,清热调经-丹栀逍遥散3) 血瘀型:活血化瘀、清热调经- 血府逐瘀汤加丹皮、栀子十二、经行头痛1) 气血虚弱型:益气养血、活络止痛- 八珍汤加蔓荆子、鸡血藤2) 阴虚阳亢型:滋阴潜阳、疏风止痛- 杞菊地黄丸加钩藤、石决明3) 淤血阻滞型: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通窍活血汤4) 痰湿中阻型:燥湿化痰、通络止痛-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葛根、丹参十三、经行眩晕1) 气血虚弱型:益气养血、调经止晕- 补中益气汤加熟地、制首乌、枸杞子2) 阴虚阳亢型:育阴潜阳、熄风止晕- 杞菊地黄丸加钩藤、石决明、白芍药3) 痰浊上扰型:燥湿化痰、熄风止晕-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胆南星、白蒺藜十四、经行身痛1) 气血虚弱型:补气养血、通痹止痛-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当归、鸡血藤2) 淤血阻滞型: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身痛逐瘀汤十五、经行吐衄1) 阴虚肺燥:滋肾润肺、降火止血-顺经汤加知母、麦冬、墨旱莲2) 肝经郁火:疏肝泻火、降逆止血-清肝引经汤/ 丹栀逍遥散加牛膝、代赭石、黒芥穗、白茅根十六、经行泄泻1) 脾气虚:健脾益气、化湿调经-参苓白术散2) 肾阳虚:温肾扶阳、暖土固肠-健固汤合四神丸十七、经行浮肿1) 脾肾阳虚型:温肾健脾、化气行水- 苓桂术甘汤2) 气滞湿郁型:理气行滞、化湿消肿- 八珍汤去熟地加茯苓皮、泽兰十八、经行乳房胀痛1) 肝郁气滞型:疏肝理气、通络止痛-柴胡疏肝散加王不留行、川楝子2) 胃虚痰滞型:健胃祛痰、活血止痛- 四物汤合二陈汤去甘草十九、经行情志异常1) 心血不足:补血养心、安神定志- 甘麦大枣汤合养心汤去川芎、半夏曲2) 肝经郁热型:清肝泄热、解郁安神- 丹栀逍遥散加夏枯草、郁金、牡蛎3) 痰火上扰:化痰开窍、清热安神-温胆汤加胆南星、石菖蒲、橘红、黄芩二十、经行口糜1) 阴虚火旺型:滋阴清热、凉血泻火- 知柏地黄丸2) 胃中积热型:清胃泻火- 凉膈散二十一、经行风疹块1) 血虚型:养血祛风、润燥止痒- 当归饮子2) 疏风清热、调经之痒- 消风散二十二、绝经前后诸症1) 肾阴虚:滋肾益阴、育阴潜阳- 六味地黄丸/ 一贯煎2) 肾阳虚:温肾壮阳、填精养血-右归丸二十三、经断复来1) 气虚型:补气养血、固冲止血- 安老汤2) 阴虚型:滋阴养血、固冲止血- 清血养阴汤3) 血热型:清热养血、固冲止血-益阴煎加牡蛎、茜根、地榆4) 血瘀型: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当归丸例题:1. 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 C )A. 补肾B.扶脾c.治本调经D.疏肝E.调理冲任气血2. 下列各项,不属月经病的是( A )A. 平素月经正常,现已40 天未行,自觉晨起头晕,择食呕恶,脉滑利B. 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或后C.经前小腹胀痛,行经量少,淋漓不畅D. 经前乳房胀痛,不能触衣E.月经量15ml3. 下列各项,不属月经病临床表现的是( E )A.月经周期缩短,不及20天B.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增多C. 月经40~60天一行,或3~ 5个月一行D.行经期不足2天或超过7 天以上E. 月经常每两月来潮一次,无不适。
中医师-中医妇科学-月经病
第三单元月经病细目一概述(一)月经病的定义周期、经期、经量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或于经断前后出现明显症状。
(二)月经病的范围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痛经、月经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证、经断复来、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等。
(三)月经病的治疗原则1.重在治本以调经。
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调治冲任、调养胞宫以及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等治法。
2.“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例如,痛经、崩漏。
(四)月经病施治中应注意的问题顺应和掌握规律:1.经期血室正开,宜和血调气,或引血归经,过寒过热、大辛大散之剂宜慎,以免滞血或动血;经后血海空虚,宜予调补,即经后勿滥攻;经前血海充盈,宜予疏导,即经前勿滥补。
2.青春期重治肾,生育期中年重治肝,绝经后或老年期重治脾,3.三是掌握虚实补泻规律,虚证月经病——补肾扶脾养血为主;实证月经病——疏肝理气活血为主;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
月经病病案组成规律总结组成模式:主症+兼证+舌脉主症:月经色、量、质、周期等异常——辨病+辨证兼证:脏腑症状、全身症状——辅助辨证舌脉:辨证关键主症:色鲜红---热证(虚实)深红---实热多紫红---实热色淡---气虚血虚色紫暗---瘀血血块---瘀血质稠---热证(虚实)质稀---虚证,寒证细目二月经先期(一)定义7天以上,甚至十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
“经期超前”“经行先期”“经早”“经水不及期”(二)病因病机气虚和血热。
1.气虚(固摄)可分为脾气虚和肾气虚。
(1)脾气虚:中气虚弱,冲任不固,经血失统。
(2)肾气虚:肾气虚弱,冲任不固,不能约制。
2.血热(1)阳盛血热:热扰冲任、胞宫,迫血下行。
(2)阴虚血热:虚热内生,热伏冲任,血海不宁。
(3)肝郁血热: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热扰冲任,迫血下行。
(三)辨证论治月经先期的辨证,着重于周期的提前及经量、经色、经质的变化,结合全身证候及舌脉,辨其属实、属虚、属热。
2020医疗招聘考试中医学资料:月经病考点总结
2020医疗招聘考试中医学资料:月经病考点总结以下是2020医疗招聘考试中医医学专业考试资料的具体内容:中医-事业单位-中医妇科学-月经病在中医事业单位考试中,中医妇科学-第七章-月经病内容较多,有很多重要考点,中公教育的老师将这一章的重要考点内容给大家进行总结,方便大家的记忆。
月经病主要分为概述、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异常、痛经、经行伴随诸证以及围绝经期诸证几个部分。
一、概述1.定义: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异常,并伴随月经的周期,或于经断前后出现明显症状的疾病。
2.病因病机病因—外因(寒热湿邪侵袭)内因(情志、饮食、房劳多产、劳倦过度、先天)病机—脏腑、气血、冲任及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失调3.治疗原则(1)重在治本以调经;(2)分清先病和后病;(3)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二、月经周期异常月经周期的异常分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以及闭经,每一节主要掌握概念特点、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或病证鉴别。
月经先期1.概念特点: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则十余日一行,且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
2.病因病机(1)病因—气虚、血热。
(2)病机—冲任不固,经血失于约制;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不固;血热则热伏冲任,伤及子宫,血海不宁。
3.辨证论治(症状表现上可分为月经期、量、色、质表现+全身表现+舌脉象)气虚证:(1)脾气虚—周期提前,量多,色淡,质清+脾气虚表现+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补脾益气,摄血调经—补中益气汤/归脾汤(2)肾气虚—周期提前,量多/少,色淡黯,质清+肾气虚表现+舌淡黯苔白,脉沉细—补益肾气,固冲调经—固阴煎/归肾丸血热证:(1)阳盛血热—周期提前,量多,色红,质稠+血热实证表现+舌红苔黄,脉滑数—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2)阴虚血热—周期提前,量多/少,颜色红,质稠+阴虚热表现+舌红少苔,脉细数—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3)肝郁化热—周期提前,量多/少,色红,质稠+肝郁夹热表现+舌红苔薄黄,脉弦数—疏肝清热,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口诀:补脾归脾固肾归肾,清热两虚清肝丹栀。
中医妇科汇总月经病
闭经
三、诊疗要点 1、排除生理性停经→早孕 2、了解第二性征 3、有无全身性疾病 4、是否服用药物
四、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月经特点、来势,有无腹痛。 2、治疗原则: 虚者补而通之 通经 实者泻而通之
闭经
3、分型论治:
肝肾不足→补肾养肝调经
归肾丸
气血虚弱→补气养血调经
人参养荣汤
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
鉴别:漏下,经间期出血,恶性病变 辨证论治:要点:带下旳色、质、气味
脾虚:升、燥 治则:健脾升阳除湿 肾虚:补、涩
湿热:清、利 湿毒:清热解毒
经期延长
概念:行经时间延长7天以上,周期基本正常。
病因病机:
实:气滞血瘀,瘀血内阻
冲任不固
虚:阴虚内热,虚热内扰
诊疗:与漏下,赤带鉴别
辨证论治:
血瘀
桃红四物汤+失笑散
止血固冲任
阴虚血热
两地汤+二至丸
闭经
一、概念: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还未初潮,或已行经 而又中断达三个月以上者。
二、病因病机: 肝肾不足 气血虚弱 冲任空虚→血枯 无血可下 阴虚血燥 闭经 气滞血瘀 冲任阻滞→血隔→血不得下 痰湿阻滞
加减一阴煎
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血府逐瘀汤
痰湿阻滞→豁痰除湿,调气活血通经→苍附导痰丸
崩漏
概念: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崩中或经崩,后者
称漏下或经漏。
病因病机:
虚热—虚火下扰
血热
实热—极迫血行
阳虚—冲任失固
冲任损伤
经血从胞宫
肾虚
阴虚—相火变动 不能制约经血 非时妄行
脾虚
统摄无权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月经、全身、舌脉 治则:补肾固肾 分型:肾阴虚—左当饮 肾阳虚—右归丸合理中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月经病细目一概述(一)月经病的定义月经病是以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为主症,或伴随月经周期,或于经断前后出现明显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二)月经病的范围常见的月经病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痛经、月经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证、经断复来、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等。
(三)月经病的治疗原则一是重在治本以调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治病必求于本”,“本”即病因病机。
治本即是消除导致月经病的病因和病机。
调经是针对病机运用各种治疗方法使月经恢复正常,即遵循《内经》“谨守病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宗旨。
临证中首先要分清先病和后病。
如因经不调而后生他病者,当先调经,经调则他病自除;若因他病而致经不调者,当先治他病,病去则经自调。
具体采用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调治冲任、调养胞宫以及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等治法。
“经水出诸肾”,月经的产生以肾为主导,调经以补肾为主。
补肾在于益先天之阴精或补益肾气,以填补精血为主,并佐以助阳益气之品,使阴生阳长,肾气充盛,精血俱旺则月经自调。
用药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扶脾在于益血之源或统血,以健脾益气或健脾升阳除湿为主,脾气健运,生化有源,统摄有权,血海充盈,月经的期、量可正常。
用药不宜过用辛温或滋腻之品,以免耗伤脾阴或困阻脾阳。
疏肝在于通调气机,以开郁行气为主,佐以养肝柔肝,使肝气得疏,肝血得养,血海蓄溢有常,则经病可愈。
用药不宜过用辛香燥烈之品,以免劫津伤阴,耗损肝血。
调理气血当辨气病、血病。
病在气者,当以治气为主,佐以理血;病在血者,当以治血为主,佐以理气。
调理冲任,在于使任通冲盛,自无经病之患。
对于先天肾虚的体质因素导致子宫发育不良发生的闭经或崩漏等,治当调养胞宫。
二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如痛经剧烈,应以止痛为主;若经血暴下,当以止血为先。
症状缓解后,则审证求因治其本,使经病得以彻底治疗。
调经诸法,又常以补肾扶脾为要。
如《景岳全书﹒妇人规》说:“故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知斯二者,则尽善矣。
”(四)治疗注意事项治疗月经病要顺应和掌握规律:一是顺应月经周期中阴阳转化和气血盈亏的变化规律,经期血室正开,宜和血调气,或引血归经,过寒过热、大辛大散之剂宜慎,以免滞血或动血;经后血海空虚,宜予调补,即经后勿滥攻;经前血海充盈,宜予疏导,即经前勿滥补。
二是顺应不同年龄阶段论治的规律,古代医家强调青春期重治肾,生育期中年重治肝,绝经后或老年期重治脾,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是掌握虚实补泻规律,月经病可分虚实两类论治,治疗虚证月经病多以补肾扶脾养血为主,治疗实证月经病多以疏肝理气活血为主。
虚实夹杂者,又当攻补兼施。
总之,月经病多种多样,病证寒热虚实错杂,临证治疗月经病应全面掌握其治疗原则和治法,顺应和掌握一些规律,灵活运用,对于经期、周期、经量均严重失调的崩漏、闭经者,又当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轴,才能获得调经最佳疗效。
细目二月经先期(一)定义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十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超前”“经行先期”“经早”“经水不及期”等。
(二)病因病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气虚和血热。
1.气虚可分为脾气虚和肾气虚。
(1)脾气虚:体质素弱,或饮食失节,或劳倦思虑过度,损伤脾气,脾伤则中气虚弱,冲任不固,经血失统,以致月经先期来潮。
脾为心之子,脾气既虚,则赖心气以自救,久则心气亦伤,致使心脾气虚,统摄无权,月经提前。
(2)肾气虚:年少肾气未充,或绝经前肾气渐虚,或多产房劳,或久病伤肾,肾气虚弱,冲任不固,不能约制经血,遂致月经提前而至。
2.血热常分阳盛血热、阴虚血热、肝郁血热。
(1)阳盛血热:素体阳盛,或过食辛燥助阳之品,或感受热邪,热扰冲任、胞宫,迫血下行,以致月经提前。
(2)阴虚血热:素体阴虚,或失血伤阴,或久病阴亏,或多产房劳耗伤精血,以致阴液亏损,虚热内生,热伏冲任,血海不宁,则月经先期而下。
(3)肝郁血热:素性抑郁,或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热扰冲任,迫血下行,遂致月经提前。
月经先期既有血热或气虚单一病机,又可见多脏同病或气血同病之病机,如脾病可及肾,肾病亦可及脾,均可出现脾肾同病。
月经提前,常伴经血量多,气随血耗,阴随血伤可变生气虚、阴虚、气阴两虚或气虚血热等诸证。
经血失约也可出现经水淋沥至期难尽,周期提前、经量过多、经期延长,三者并见有发展为崩漏之虞。
(三)辨证论治月经先期的辨证,着重于周期的提前及经量、经色、经质的变化,结合全身证候及舌脉,辨其属实、属虚、属热。
本病的治疗原则,重在调整月经周期,使之恢复正常,故须重视平时的调治,按其证候属性,具体治法或补或清。
若脉证无火,则应补虚,或补中气,或固命门,或补益心脾,或脾肾双补。
如为血热证,则应清热,清热又当“察其阴气之虚实”,或清热凉血,或滋阴清热,或疏肝清热。
然不论实热虚热皆不宜过用寒凉,以免损伤阴血。
1.脾气虚证主症:月经周期提前,或经量多,色淡红,质清稀,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脾益气,摄血调经。
方药: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常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柴胡、升麻、当归、地榆、艾叶炭等。
若心脾两虚,症见月经提前,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舌淡荅白,脉细弱,治宜补益心脾,固冲调经,方选归脾汤(《济生方》)。
2.肾气虚证主症:周期提前,经量或多或少,色淡黯,质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晦暗或有黯斑,舌淡黯,苔白润,脉沉细。
治法:补益肾气,固冲调经。
方药:固阴煎(《景岳全书》)加减。
常用党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远志、炙甘草、五味子、菟丝子等。
3.阳盛血热证主症:经来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稠,或伴心烦,面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清经散(《傅青主女科》)加减。
常用丹皮、地骨皮、白芍:生地黄、青蒿、黄柏、茯苓、侧柏叶等。
4.阴虚血热证主症:经来先期,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或伴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调经。
方药:两地汤(《傅青主女科》)加减。
常用生地黄、地骨皮、玄参、麦冬、阿胶、白芍、侧柏叶等。
5.肝郁血热证主症: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经色深红或紫红,质稠,经行不畅,或有块,或少腹胀痛,或胸闷胁胀,或乳房胀痛,或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加减。
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煨姜、薄荷、炙甘草。
(四)其他疗法1.体针疗法治法:和血调经。
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血海、三阴交。
配穴:实热配太冲或行间、期门。
虚热配太溪。
气虚配足三里、脾俞。
月经量多配隐白。
心烦者配神门。
腰骶疼痛配肾俞、次髎。
操作:毫针刺,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气虚者针后加灸或用温针灸。
方义:关元属任脉,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诸穴相配,冲任调和,经血按时而行。
2.推拿疗法(1)基本治法1)腹部操作:①取穴及部位:关元、气海、中极。
②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摩法、揉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医生坐于右侧。
先用一指禅推法或揉法于气海、关元、中极等穴,每穴约1分钟,以得气为度;然后用摩法顺时针方向摩小腹治疗,时间6~8分钟。
2)腰背部操作:①取穴及部位:脾俞、肝俞、肾俞。
②主要手法:按法、揉法、一指禅推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
医生用一指禅推法施术于背部两侧膀胱经,重点在脾俞、肝俞、肾俞等处,时间3~5分钟;然后用按揉法于脾俞、肝俞、肾俞等穴,每穴约1分钟,以得气酸胀为度。
3)下肢部操作:①取穴及部位:三阴交、太冲、太溪。
②主要手法:按法、揉法。
③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
医生用双拇指按揉三阴交、太冲、太溪等穴,每穴约1分钟,以酸胀为度。
(2)辨证治疗1)血热:①用拇指按揉法施术于大敦、行间、隐白、三阴交、解溪、血海等穴,每穴操作约1分钟,以得气为度。
②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按揉肝俞、胃俞、大肠俞,操作3~5分钟。
2)脾虚:①在患者腹部用掌按法,施术于患者中脘、气海,每穴持续按压3分钟,使腹部出现发热感。
②用拇指按揉足三里、三阴交,每穴约1分钟,以得气为度。
③用拇指按揉法施术于脾俞、胃俞,每穴操作1分钟。
④用掌擦法施术于背部脾俞、胃俞处,以透热为度。
3)肾虚:①用掌按法施术于关元穴,操作3~5分钟,以热深透下腹为度。
②用拇指按揉双侧涌泉穴,持续施术1分钟,然后沿足底纵轴用掌擦法,反复摩擦,以透热为度。
③用擦法施术于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两侧,反复摩擦5~7遍,然后擦肾俞、命门、白环俞,以透热为度。
3.耳针疗法选皮质下、内生殖器、内分泌、肾、肝、脾,毫针刺,捻转法中等刺激,每日1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
也可揿针埋藏或压丸法,每3~5日更换1次。
4.皮肤针疗法选背部第二腰椎以下夹脊穴或背俞穴,下腹部任脉、肾经、脾胃经,膝以下足三阴经。
用皮肤针轻叩,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1次。
5.穴位注射疗法取脾俞、肾俞、肝俞、三阴交、血海、足三里、关元。
每次选用2~3穴,选当归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每穴注射0.5~2ml。
(五)转归与预后本病治疗得当,多易痊愈,若伴经量过多、经期延长者,可发展为崩漏,使病情反复难愈,故应积极治疗。
(六)预防与调摄1.节饮食不宜过食肥甘滋腻、生冷寒凉、辛烈香燥之品,以免损伤脾胃,或生热灼血。
2.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损伤肝脾,或七情过极,五志化火,冲任蕴热,而引起月经先期。
3.适劳逸经期不宜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损伤脾气,致统摄无权而引起本病。
4.节房事和节制生育避免生育(含人工流产)过多、过频,以及经期、产褥期交合,否则易损伤冲任,耗损精血,导致月经疾患。
细目三月经后期(一)定义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为“月经后期”。
亦称“经行后期”“月经延后”“月经落后”“经迟”等。
一般认为需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
若每次仅延后三五天,或偶然延后一次,下次仍如期来潮者,均不作月经后期论。
(二)月经后期与早孕的鉴别早孕者,有早孕反应,妇科检查宫颈着色,子宫体增大、变软,妊娠试验阳性,B超检查可见子宫腔内有孕囊。
月经后期者则无以上表现,且以往多有月经失调病史。
(三)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病机理有虚实之别。
虚者多因肾虚、血虚、虚寒导致精血不足,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而经迟;实者多因血寒、气滞等导致血行不畅,冲任受阻,血海不能如期满盈,致使月经后期而来。
1.肾虚先天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肾虚精亏血少,冲任亏虚,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月经后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