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第10章 品德的发展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形成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形成

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略框架 答案:B
例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 同与______三个阶段。
例3: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答案: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 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水平。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例2:态度的核心成分是______ _。 答案:态度的情感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 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 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不是先天禀赋)
帮助中小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的有 效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与奖惩等。
一、有效的说服
对于低年级,理解能力有限,只提供正面论据;
对于高年级学生,没有相反观点时,只呈现正面观 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
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 2、发挥情感的作用,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 3、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 4、逐步提高要求
例2: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中学生处在 道德发展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普遍伦理水平 答案:B
二、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初中动荡,到高中趋向成熟。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在态度学习的研究方面,美国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 论非常闻名。班杜拉认为,个人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 而获得一定的态度的。

2013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第十章-态度和品德的形成

2013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第十章-态度和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一)态度的实质学习态度的实质,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态度。

对于该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态度经常表现为趋避、喜恶等,这些倾向性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但又不是一一对应的。

如某教师虽然对调皮的学生有排斥、回避的倾向,但不一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第二,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如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而是由态度决定的。

第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二)态度的结构态度的结构比较复杂,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一)品德的实质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理解品德这一定义时,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第二,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第三,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虽然品德离不开道德,但是品德与道德也是有区别的。

具体表现为:第一,二者的来源不同。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其来源是社会需要;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其来源是个体需要。

第二,二者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道德是对社会关系的理性反映,品德是对个体道德需要与道德要求的关系反映。

第三,二者的表现方式不同。

道德一经确立就会以文字、传统、舆论等形式进行表现,品德则是以个人信念、理想、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等方式进行表现。

10第十章 德育

10第十章 德育

第十章德育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对德育的理解P301思想品德教育,简称“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教育,使受教育者逐步社会化,形成社会需要的品质的活动。

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补充:德育的意义1、重视德育是历代学校教育的普遍规律2、加强德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3、加强德育是青少年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需要。

4、加强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补充:德育的组成部分道德教育:形成人们一定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教育,包括家庭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国民公德、职业道德等,——基础思想教育:对人的态度、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教育——目标政治教育: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信仰的教育——目标德育的外延和内涵内涵:养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活动。

外延:不同观点;一因素说德育即道德教育二因素说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三因素说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四因素说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五因素说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与非德育、反德育1、强制灌输式德育2、庸俗功利主义德育3、形式主义德育4、价值相对主义德育二、德育的功能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1、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

——生存功能德育的核心作用就在于促进儿童习得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2、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

——享用功能人一般倾向于追求自我完善。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是比较幸福的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能够获得精神上的幸福与满足,而且也是有所得的3、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发展功能智能是所有正常人都的基本素质之一,但这种素质发展到什么程度。

为什么所用,则是受人的价值观、信念等的支持,个体越崇尚和追求真善美,就越具有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动力,个体的智能发展水平就越高4、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一个与人为善的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往往也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为人豁达的人,一个心理比较健康的人,往往也是比较长寿的人。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品德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品德
13
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皮亚杰发现儿童道 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存 在着互相对应、平衡发展的关系,这种认 识能力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得到 发展的。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 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 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 律道德; 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 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 道德。
第十章
品德的发展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品德的含义与心理结构 什么是品德?包括哪些成分? 第二节 国外关于品德发展的理论 第三节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征和影响因 素 第四节 良好品德的培养 怎样才能培养好的品德?
2
第一节 品德的含义与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 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和倾向。
26
3.动作再现过程
将记忆中的动作观念转换为行为 复制从榜样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产生动作 再现,把符号的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 模仿再现榜样的行为 观察学习的中心环节 主要包括动作的认知组织、实际动作和动 作监控三步。
27
4.动机过程
由复制行为而得到强化。 动机过程贯穿于观察学习的始终,它引起 和维持着人的观察学习活动。 人的活动的动机来自过去别人和自己在类 似行为上受到的强化 直接强化 替代性强化 自我强化 外部强化与内部强化一致时激励作用最大 28
18
4.公正阶段(10~12岁)
儿童的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的道德 观念上发展起来的。 10岁以后,儿童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从权 威性过渡到平等性。 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皮亚杰看来:从可逆性关系转变到公正关 系的主要原因是利他主义因素增长的结果。 只有当儿童的道德判断达到了自律水平时, 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道德。

教育心理学道德发展讲义

教育心理学道德发展讲义
个水平是理想的境界,成人也只有少数达到。这一时期也可 分为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法律是人定的,不适于社会时应修正。
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有个人的生存哲学,对是非善恶有其独立的价值标准,有超越
具体原则的能力。 我国儿童道德发展研究协作组调查结果表明:
①儿童经历了从客观判断(依据行为外在结果)过渡到主观 性判断(依据行为的动机意向)的过程,转折年龄在6-7岁; ②我国儿童摆脱成人惩罚的影响、根据行为本身好坏作出分 析判断的转折年龄在8-9岁之间。
(二)社会环境 首先,社会风气对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电视、书刊等构成的大众传媒的影响。
(三)班集体与同辈团体
良好的班集体对儿童的品德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好的 班风能够构成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另外同辈团体构成了在父 母 (四)自身的智力水平
三、品德培养的方法
(一)提高道德认知水平的途径
(五)效能性原则
不断向学生提问和测查,给学生评定成绩,以此促进学生使用学习策略, 并认识到使用学习策略的效果。
二、常见的学习策略
1、划线 2、做笔记 3、写提要 4、PQ4R法 5、提问策略
(1)提问类型 (2)提问序列 (3)提问中注意的问题
事先计划好问题 提问的风格应该简洁、明确、主题性很强。 给学生时间思考。 要让学生保持悬念。 对学生的回答应作出积极、及时的反馈。
一、道德认知的发展
(一)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是第一个系统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 家。道德的实质包括: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对人类关 系中平等、互惠的关心,这是公道的基础。
皮亚杰在研究中采用了他独创的临床研究法,在实验中向 儿童提一些事先准备好的问题,针对儿童的错误回答,提出 规律性的东西。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

教育心理学选择填空题

教育心理学选择填空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课后习题: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世纪初)。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桑代克)。

4、已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5、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指的是(教育性)研究原则。

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7、学习与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等3中活动过程。

8、学习与教学的互相作用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5个要素。

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课后习题:1、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

2、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儿童的认知发展处在(具体运算)阶段。

3、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他认为(学龄期)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4、皮亚杰认为,当儿童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时,儿童的认知发展则处在(前运算)阶段。

5、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青年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

6、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风格(场独立性)。

7、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8、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它具有4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9、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主要因素有(成熟)和(学习)。

10、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新东⽅课推荐:
第⼆节⼩学⽣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亚杰提出⼉童的道德判断是⼀个从他律到⾃律的发展过程。

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我中⼼阶段(2-5岁)
是⼀种⽆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童没有约束⼒。

2.权威阶段(6-8岁)
⼜称他律道德阶段。

3.可逆性阶段(8-10岁)
是⾃律道德阶段的开始,⼉童开始依据⾃⼰的内在标准进⾏道德判断。

4.公正阶段(10-12岁)
⼉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的特殊情况。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法是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提出了三⽔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即前习俗⽔平,第⼀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学⽣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
(⼆)道德⾔⾏从⽐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三)明显地表现出⾃觉纪律的形成
总体来看,⼩学⽣的品德发展是从依附性向⾃觉性、从外部监督向⾃我监督、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发展较为平稳,显⽰出协调性。

在过渡的过程中,存在着转折或质变的时期,即关键年龄。

从整体发展来看,关键年龄⼤致在三年级(9岁左右)。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招聘考试资料——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重要考点之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招聘考试资料——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重要考点之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重要考点之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品德发展阶段理论是教师招聘中常考的一个知识点。

一般是以客观题的形式(如选择,判断等)来考察,考察水平和阶段的对应关系,阶段和含义的对应关系以及不同阶段的区分。

在《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中,徐峥饰演的程勇如果不走私药品,患白血病的病人就会因买不起药而失去生命,走私药物就会因触犯法律受到惩罚。

这就是一个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就是通过道德两难故事得出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的。

比如汉斯偷药的故事。

汉斯是一个穷人,有一天他老婆生病了,医生给汉斯说,本市只有一家药店有种药可以医治他的爱人。

药店的老板制造这种药花了200元,却要价2000元,汉斯到处找人借钱但只借到了1000元,他就给老板说能不能赊给他,后续再还钱。

药店的老板不愿意,汉斯趁着晚上就撬开药店大门偷药。

如果不偷药,妻子就会死,如果偷药,就会被抓起来。

根据儿童的回答就能确定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得出三习俗水平六阶段。

练习题:单选题1.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与任务。

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张的道德判断处于( )。

A.惩罚服从趋向B.相对功利趋向C.寻求认可趋向D.社会契约趋向1.【答案】C。

解析:处于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

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

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题干中,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是人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其道德判断处于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因此答案选C。

2.小朱在看完电影《我不是药神》之后,认为电影中的男主角即使是为了病友能够减轻病痛也不能私自购买盗版药,因为如果人人都去买盗版药,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她此时的道德发展处与( )。

A.寻求认可取向阶段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C.遵守法规取向阶段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2.【答案】C。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习题精讲三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习题精讲三

2、某学生过分害怕猫,教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
再让他看关在笼中的猫,接近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
除他对猫的恐惧反应。这种行为矫正技术就是( B )
A放松疗法
B系统脱敏疗法
C厌恶疗法
D满灌疗法
3、健康的概念是指( D )。
A. 身体健康
B. 生理无残疾
C. 心理健康
D. 身心健康
4、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B )。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学习目标: 1、识记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和结构、小 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2、理解皮亚杰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 阶段理论;理解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 本过程。 3、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应用有效方 法来促进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选择题:
1、学生李亦看到自己的朋友体育课不守纪律,随便
8、代币奖励的优点是:可_使_奖__励_数_量_与__良_好行为数量相适应 。 9、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_对__学_习__不_感__兴_趣、 _讨__厌__学__习___。 10、学习困难的学生指感官和___智__力_____正常而 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 11、儿童过度焦虑反应同患儿的焦虑性人格特质 以及__家__庭______、___环__境_____的影响有密切关 系。 12、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 为常见的一种以_注__意__力__缺__陷_和_活__动__过__度___为主 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
因为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 B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4、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 C )
A.直觉式道德情感
B.想像式道德情感
C.伦理式道德情感

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品德发展特征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中学生品德发展特征PPT课件

科尔伯格通过这些回答来了解被试者进
行到底判断的依据。通过大量的研究,他将 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个水平又包括 两个阶段,因此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 发展阶段论:
三个水平
六个阶段
对偷药故事的可能反应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赞成:可以偷药,因为先提出 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惩罚 请求。
两难故事
Ben应不应该偷药, Why?
法官该不该判Ben的 罪,Why?……
有一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 危。医生告诉她的丈夫Ben,只有该 国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新药可 以救她。但是该药造价昂贵,且药剂 师又以十倍于它的成本来销售。Ben 尽全力才凑到要价的一半,无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只得恳请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 允许赊账。但是药剂师拒绝了他,并 高调的宣称他发明的这种药就是为了 赚钱。Ben无路可走,只得在夜间闯 入药店偷走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
赞成:法律没有考虑到这种情 况 反对:不论情况多么紧急,总 不能采用偷的方式。
赞成:尊重生命、保护生命是 最重要的。 反对:别人是否也像他妻子那 样急需这种药,要考虑所有人 的生命价值。
科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阶 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而且年龄与道德发展 阶段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对应。
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及少数青少 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 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 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接受社会习俗,尊重法律权威, 妻子的死负责。 有责任感和义务感。认为只要 反对:要救妻子的命是合情合 行为违反了规则,并给他人带 理的,但偷东西时犯法的。 来伤害,不论何种动机,都是 不道德的。
三个水平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十章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十章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 ______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A.能力B.态度C.道德D.情绪()2. 态度的核心成份是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3. 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4. ______对道德行为有稳定的调节与支配作用。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信念D.道德评价()5. 一般来说,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______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6. 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的相接近,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A.从众B.服从C.认同D.内化()7. 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8. 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的道德情感A.自觉的B.想象的C.伦理的D.行为的()9. 衡量人的品德的重要标志是______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0. 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从儿童达到自律道德的心理学家是______A.华生B.加涅C.柯尔伯格D.皮亚杰()11. ______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B.道德C.态度D.情绪()12.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的人的影响。

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______ 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13. 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______A.柯尔伯格B.皮亚杰C.斯尔纳D.巴甫洛夫()14. 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15. 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属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16.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 ______形成时期A.情感B.意志C.个性D.伦理()17. ______ 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A.自觉B.想象C.伦理D.主观()18.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______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19. 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______A.行为参照B.省力C.服从D.强迫()20.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 ______A.动荡性B.平稳性C.过渡性D.适应性()二、填空题21. 无论对人对己还是对事物的态度。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品德心理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与道德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表现。

心理学研究对象。

道德是由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动规范。

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道德不以个人的存亡为转移。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最高水平是道德信念)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第二节品德的形成一、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指南,成为人的道德信念。

二、道德品质形成的开端与基本条件(一)、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多开端性(可以从知、情、意、行根据实际选择)(二)、条件1、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2、通过道德实践,获得与道德知识相符合的道德经验。

3、在道德实践中情感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三、道德品质形成的特殊性1、知情意行在教育活动中经常是同时存在、共同发生作用、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2、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3、需要在人际交往中来形成(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同伴交往)四、品德形成的理论(一)皮亚杰的理论1、研究方法:间接故事法(对偶故事)2、发展规律:从他律到自律(10岁是分水岭),过程不可逾越。

3、发展阶段:①自我中心主义(2~5岁):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

②权威阶段(6~8岁):权威的规则与要求不能更改。

③可逆阶段(8~10岁):平等阶段,道德行为准则只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用来保障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

④公正阶段(11~12岁):真正的平等。

4、评价:研究有创造性;但当时影响不大。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1、前习俗水平(0-9岁)(1)、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2)、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取向(享乐主义)2、习俗水平(9-15岁)(1)、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取向(4)、第四阶段: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的取向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1)、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2)、第六阶段: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

2024秋国开《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4(第十至十一章)答案4

2024秋国开《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4(第十至十一章)答案4

1. 对于那些“认识到拿人家东西不对,也为此而感到羞愧,但还是抵挡不住一些好东西的诱惑,从而出现了偷盗行为”的孩子,应加强(D )的培养。

A. 道德认识B. 道德行为C. 道德情感D. 道德意志2. “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过程”是心理学家(A )的代表性观点。

A. 皮亚杰B. 科尔伯格C. 维果斯基D. 班杜拉3. 科尔伯格研究品德的发展主要是采用(B )。

A. 深入谈话法B. 两难故事法C. 调查法D. 文件分析法4.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观点,儿童仅把成年人的要求当作道德判断的标准,他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A )。

A. 前习俗水平B. 习俗水平C. 后习俗水平D. 自律水平5.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观点,当儿童为了得到家长的奖励而去做家务时,这名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处在(B )。

A. 前习俗水平B. 习俗水平C. 后习俗水平D. 自律水平6. 让学生通过学习榜样并提供适当的奖励性反馈的方式建立道德行为,这体现了心理学家(C )的核心观点。

A. 科尔伯特B. 皮亚杰C. 班杜拉D. 维果斯基7. 将教学目标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个类别,是心理学家(D )的代表性观点。

A. 皮亚杰B. 布卢姆C. 桑代克D. 加涅8. 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

这种教学方法是(D )。

A. 掌握学习B. 程序教学C. 合作学习D. 发现学习9. 将学习内容分成小的单元,学生每次学习一个小的单元并参加单元考试,直到学生以80%~100%的掌握水平通过考试为止,然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是(A )。

A. 掌握学习B. 发现学习C. 探究学习D. 程序教学10. 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和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这种教学方法指的是(C )。

曹中平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10章_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曹中平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10章_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罗米索斯基认为,教育活动设计有四种具体的设计任务
第一,从单元到学科——主要是通过安排单 元来规定学科, 从学科到课程——主要是通过安排学 科来规定课程 第二,从课时到单元——主要是通过安排课 时来规定单元 第三,从活动到课时——主要是通过安排活 动来规定课时 第四,从步骤到活动——主要是通过学与教 的具体步骤来规定活动
4
第一节 幼儿教育活动
(一)、幼儿教育活动:P337 1、(定义) 为了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更具一 定的教育内容和组织形式,在教师指导下 进行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和幼儿为主题 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
5
2、根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按照贴近幼儿生活 的原则,选择环境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可将幼儿的 教育活动内容分为自然、社会、语言、艺术和健 康等五大领域: ① 自然领域:自然环境、科学现象、数量、形态 ② 社会领域: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社会行为规 范、民族文化 ③ 语言领域:语言、儿童文学作品 ④ 健康领域:健康生活指导、体育活动指导 ⑤ 艺术领域:音乐、美术、文学等

8
、语言领域的教育内容: 语言(语音、词汇 、语句)和儿童文学作品(故事、诗歌、散 文)等 旨在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如良好的语 言文化习惯) ,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语言 表达、语言理解和阅读与书写准备) 。 对幼儿所进行的语言教育必须是整合性教育。

9
、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音乐(含律动和舞 蹈)、美术(绘画、塑造及各种手工制作) 、文学(含戏剧表演)等 旨在萌发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培养幼 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艺术学习和艺术化的学习不仅幼儿乐于接受, 而且这也是美育的基本途径之一。

18
2、课程决策论的教育活动设计步骤(应用) 课程决策论的教育活动设计可分成以下几个步 骤: ① 目标的筛选与确定、 ② 确定活动主题、 ③ 选择与分析教材、 ④ 确定学习活动的性质与类型、 ⑤ 制定完成课题的进度表、 ⑥ 空间和环境的安排、 ⑦ 教学策略、 19 ⑧ 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10第10章_德育(讲课用)

10第10章_德育(讲课用)

第三,全球化和世界日趋多元化、多极化;
第四,终身教育观念及其深远影响。
2、现代社会应当确立的几种现代德育观(354)
(1)德育实体观
(2)德育双重价值观 (3)德育主体观 (4)全方位德育观 (5)终身德育观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者 组织实施,为施教主体,受 教育者为参与主体
第二节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德育目标概述(p356)
1、含义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 品德素质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是预期的德育结果。

由国家制定,依据社会的道德要求,受教 育者身心发展需要和教育价值观制约。 特点:具有方向性、预见性、超前性、社 会性、层次性、参照性

二、我国德育目标的基本表述

中小学德育总目标(课本第357-358) 阶段具体目标
1、德育课程的含义: 在教育环境中,一切影响受教育者品德形成与社会性 发展的可控或可导的因素综合体;在实践上,这种综 合体表现为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和生活的组织 与设计。
2、德育课程的分类: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隐性课程
(二)德育课程的编制

制订课程标准
编制德育课程的两种基本理论 (课本第 361页) 德目主义 全面主义
(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代表人物:皮亚杰(瑞士)、柯尔伯格(美国)
1、提出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发展道德判断能力和明 辨是非的能力 2、道德认知发展具有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3、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 4、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5、两种基本德育实践模式 新苏格拉底德育模式 新柏拉图德育模式
(二)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
第十章
德育
学习要点: 德育概念 德育的内涵与外延 德育的 基本功能 德育目标 德育方法 现代德 育观 德育过程 我国中小学德育常用方法及应用 当代世界几种主要德育模式

教育心理学 第二版 学习情境十 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教育心理学 第二版 学习情境十 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三个水平
六个阶段
对偷药故事的可能反映
教育启示
一、前习俗水平(5—10岁) 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和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也就是说,这一水平的道德观念纯粹是外在的,儿童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个人奖赏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准则。
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
三个水平
六个阶段
对偷药故事的可能反映
教育启示
二、习俗水平(11—15岁) 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成年。这一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奖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学、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能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和认识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一)态度与品德的联系
(1) 两者的实质相同,即都是一种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2) 两者的形成方式一样,都是习得的结果。
(3) 两者的构成成分相同,即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学习任务一 辨析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二)态度和品德的区别
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学习目标
1
识记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结构。
2
能够区分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3
述评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两种道德发展理论。
4
理解并识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学习目标
5
了解小学生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6
掌握小学生品德形成(改变)的条件。

品德的发展

品德的发展

第十章品德的发展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填空)2.简述品德与道德的关系答: 一)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1) 所属范围不同2) 反映的内容不同3) 产生的需要不同二)品德与道德的联系: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3) 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反作用3.品德的心理结构答: 一) 道德认识(重要)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包括1)道德知识的掌握2)道德信念的确立3)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填空)二) 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其表现形式主要有1)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2)想象性的情感体验3)伦理性的情感体验三)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和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实际行为4.简述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答1)自我中心阶段(2-5岁)2)权威阶段(5-8岁)3)可逆性阶段(8-10岁)4)公正阶段(10-12岁)5.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两个阶段:(填空)1)他律道德--10岁之前,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2)自律道德--10岁之后,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6.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简答,选择,判断)答:一)前习俗道德水平(9岁以下)1)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二)习俗道德水平(10-20岁)3)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4)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三)后习俗道德水平(20岁以上)5)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6) 普遍伦理取向阶段7. 社会学系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8. 观察学习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文的后果而间接产生的学习9.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10.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征答:一)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道德认知表现出从具体逐渐过渡到抽象,从片面逐渐过渡到全面2)道德行为表现出从依附逐渐过渡到自觉,从模范逐渐过渡到习惯3)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协调性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2)品德发展有动荡向成熟过渡11.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发展是协调的一致的12.简述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答:一)外部因素1) 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2) 学校环境教育的影响3) 社会因素的影响4)同伴群体二)内部因素1) 认知失调2) 态度定势3) 道德认知13.费斯汀格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失调可能有四种原因:1)逻辑的矛盾2)文化价值的冲突3)观念的矛盾4)新旧经验相悖14.要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而后自律,循序渐进的原则.(填空)15.如何培养品德? 非常重要答: 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一) 促进学生对道德概念的掌握(二) 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信念(三) 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一) 知情结合,激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二) 以美育情,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三) 真情感化,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三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16.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依赖于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3个维度17.移情又称同理心, 是道德情感的一种,是指设身处地的以别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心情. (填空或选择)18.道德行为的过程包括3个基本环节: 确定目的和形成动机, 实际行动, 行动后的效果和评价19.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答: 1) 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资源练习的愿望2) 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 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3) 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4) 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反思和评价5) 注意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20.人的活动的动机来自过去别人和自己在类似行为上受到的强化,包括替代性强化, 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其中,前两种属于外部强化,第三种属于内部强化.1)替代性强化是指通过观察别人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学生看到别人成功的行为得到肯定,就加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反之,看到别人的某种行为受到惩罚,自己就会避免那样做)2)直接强化就是学习者行为本身受到强化,如教师对取得优秀学习成绩的学生进行表扬, 直接强化的作用是明显的.教师常通过运用表扬,评分,升级等强化手段来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3)自我强化指人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并以自己确定的奖励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4)外部强化和内部强化一致时能给行为以最大的激励作用. 教师要善于运用外部强化并尽可能使之转化为学生的自我强化,来推动学生的学习. 21.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答:1)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产生的学习2)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过程)3) 榜样的示范作用。

心理学目录

心理学目录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对象: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内容:1学与教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①学习过程:加涅的8阶段学习论动机阶段、选择、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②教学过程③评价、反思过程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意义意义: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2教育心里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发展性、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性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二)实验法: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的背景下,对人的活动中的某些条件、活动程序加以控制或改变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三)调查法:谈话法、问卷法(四)行动研究法1定义: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基本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一系列心理变化。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三、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一)学习准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或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成熟、学习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因素)(二)关键期:是指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是缺乏必要的恰当条件,这种行为或机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将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品德的发展第一节品德的含义与心理结构一、品德的含义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与道德密切相关,但两者不同。

品德并不等同于道德,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们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并以此要求和评价他人的言行。

品德和道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所制约,但是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品德与道德的区别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

人们依据规范来辨析是非、善恶、美丑,指导或调节行为。

遵守它们会受到舆论的赞许并感到心安理得;否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并感到内疚。

它是以行为规范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其形成、发展和变化既受社会规律制约,又受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制约。

品德支配和调节着个体的道德行为,属于个体意识形态范畴。

2.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从反映内容上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

道德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总体要求,是对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它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

而品德的内容则是社会道德局部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部分反映。

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需要不同道德的产生是社会需要。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协调物质关系、社会关系,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的发展而制定了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正是这种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赋予了道德的力量。

品德的产生则是个体的需要。

个人为了归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社会所接纳,就必须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正是人的这种社会性需要(归属、交往与尊重的需要)促使人们自觉地按照道德要求发展和完善自我品德。

(二)品德与道德的联系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他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是一种个体现象,品德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并形成稳定的个人品质和行为表现。

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道德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

因此,社会道德风气的发展变化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品德面貌的变化,品德的形成、发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前提。

可以说,离开了社会道德,品德就无从谈起。

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反作用众多的个人品德能构成和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面貌和风气。

某些具有代表性人物的品德可以作为社会道德的典范,对社会风气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离开了社会中具体人的道德表现,道德就只能成为无实际意义的行为规范了,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更谈不上发展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品德是道德的基础。

总之,品德和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心理学、教育学研究个体品德,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社会道德。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的心理成分及其相互关系。

一般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心理成分。

(一)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现象、道德规范及其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

如学生对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的重要意义的了解和深刻理解。

道德认以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有了正确深刻的道德认识,才会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与良好的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包括三个主要的环节: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道德知识的掌握对于缺乏辨别是非观念的儿童来说,是品德发展的第一步。

道德知识的掌握是发展道德认识的必要前提。

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生对道德概念的掌握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要经历从直观的、具体的、比较肤浅的到比较抽象的、比较深刻的认识过程。

当一个人坚信某种道德观点正确,并使其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时,道德知识便转化为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是对道德规范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它是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动的强大动力,道德信念可以激发道德情感,可以使人的道德行动表现出坚定性,因此它是道德品质发展中的关键因素。

道德评价是运用已有的道德观念对行为的是非、好坏、善恶进行评定和判断的过程。

道德评价的过程,贯穿在道德认识发展的始终。

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有助于道德信念的发展,道德评价也是对道德行为的一种积极的强化。

道德评价是学生在实践中应用道德知识的表现,经常进行道德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与扩大道德经验,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从而把道德知识变成组织个人行动的自觉力量。

(二)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所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

它是个体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举止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如果符合自己所认同的道德准则便会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不符合便会产生消极的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人们在认识道德现象、进行道德评价和考虑采取什么态度时,是不会无动于衷的,总是会产生种种情感上的体验。

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及其规范有了认识,社会的道德要求就转化为人们的道德需要,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道德的需要,必然会产生肯定或否定的体验。

道德情感在品德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道德情感是人们产生道德行为和进行自我监督的一种内部力量,它可以使人保持良好行为,制止过失行为,或由于自我反省而改过自新。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的激发力量与引导力量,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具有调控作用。

道德情感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

中小学生要重视培养是非感、责任感、义务感、自尊感、友谊感、羞耻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感、爱国主义感等。

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三种。

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

它是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

它的产生往往非常迅速和突然,主体对道德准则的意识往往不明显。

二是想象性的情感体验。

它是通过对某些有道德意义的人或事物的形象的想象激起的较自觉的情感体验。

象征性的特定的事物由于形象的生动性与感染性往往能激起人们产生崇高的道德情感,在个人道德体验的基础上,引起共鸣,把别人的道德情感体验扩充到自己的经验中来。

三是伦理性情感体验。

它是人们能够清晰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带有自觉性的道德情感体验。

这种道德情感体验是把道德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较深刻认识的最概括的情感体验。

它是对重大的社会问题、人生意义具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较大的概括性、伦理性、稳定性和深刻性。

(三)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实际行为。

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任何品德都要以道德行为及其效果来表现、来说明,只有道德行为才使品德具有社会价值。

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支配调节,同时,道德行为对道德认识的巩固和发展,以及道德情感的加深和丰富,又起到了促进作用。

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使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

因此,进行道德行为训练,对学生品德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般说来,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的道德认识,是引起道德情感的依据,而道德情感又作用于道德认识。

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共同作用下,激发起道德动机,产生推动行为发生的内部动力。

再通过道德意志的努力和一定的行为训练,导致道德行为的发生。

同类行为不断强化,反复出现,会发展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

这种基本的过程不断循环往复,逐步提高,促进品德的不断完善,并不断向更高级的水平发展。

道德行为又可以巩固发展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

三种基本成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品德的发展就是这些基本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一个综合过程。

第二节国外关于品德发展的理论在国外品德发展的研究中,皮亚杰、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理论,前者侧重于道德认知发展规律的探索,后者侧重于道德行为方面的研究。

这两种理论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都很富有启发性。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品德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他关于儿童及青少年道德判断问题的研究,为品德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和一套研究方法,初步奠定了品德心理研究的科学基础。

皮亚杰依据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采用对偶故事对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

他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道德两难( moral dilermua)故事,要求儿童判断是非对错,并说明理由,从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中来探明他们所依据的道德规则,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平观念发展的水平。

下面就是皮亚杰在研究中所用的一个对偶故事。

A.有一个小男孩叫约翰,听到有人喊他吃饭,就去开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只杯子,结果撞翻了盘子,打碎了15只杯子。

B.-个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不在家,想吃柜子里的果酱,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由于果酱放得太高,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一只杯子,杯子掉在地上打碎了。

皮亚杰对每一个对偶故事都提出了两个问题:①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②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皮亚杰发现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互相对应、平衡发展的关系,这种认识能力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得到发展的。

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1932年皮亚杰发表了《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

在这部著作中他把儿童道德的发展具体划分为4个阶段。

(一)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外界的准则,但不顾准则的规定,按照自己的想象在执行规则,他们还不能把自己和他人外界的环境区别开来,常把成人说的混同于自己想的,把外界环境看成是自身的延伸。

规则对他们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

他们的游戏活动只是个人独立活动的任意行为,与成人、同伴之间还没有形成合作关系。

(二)权威阶段(5-8岁)又称他律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他们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错的,是坏孩子。

另外一个表现是对规则本身的尊敬和顺从,即把成人规定的准则,看成是固定不变的。

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是根据客观的效果,而不是考虑主观动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