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标题:数学广角《烙饼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决烙饼问题,掌握简单的优化问题,体会统筹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掌握烙饼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 能够运用烙饼问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烙饼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烙饼模具、计时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烙饼师傅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烙饼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烙饼师傅的操作过程,发现烙饼问题的数学原理。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尝试解决烙饼问题,总结出最优解法。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排队问题、时间安排问题等。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4. 总结提升(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烙饼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2)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烙饼问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相关知识点。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烙饼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的数学优化问题。
2.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教案适用于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教案
烙饼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烙饼问题”数学模型,掌握不同张数“烙饼”最优化方案的基本规律,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能进行相关的简单实际应用。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等数学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利用探究“烙饼问题”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探索“烙饼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数学研究方法,体会优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记录表、饼模型。
教学过程准备课前互动:有一个字总是被人们念错,猜猜是哪个字?(错)同一天出生的两个小孩,长得一模一样,是一个妈妈生的,不是双胞胎,请问咋回事?(三胞胎)设计意图:舒缓紧张气氛,活跃现场氛围,帮助学生思维“热身”。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自家厨房情境,交流吴老师做饭的兴趣爱好。
2.煮一个鸡蛋需要5分钟,煮3个鸡蛋需要多长时间?3.烙两张饼需要6分钟,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设计意图:老师进行自我开放,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老师,拉进师生距离。
从最简单的优化案例谈起,给全体学生思考的时空,为探究课堂中的问题打基础。
通过逆向思维问题的直接对比,初步引发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1.学生自主阅读,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
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
2.深入解读数学信息。
(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2)两面都要烙呢?设计意图: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根本。
引导学生能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来解决,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意义之一。
(二)依次探究2张饼、1张饼、4张、6张、8张……张饼的最优烙法1.研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
设问:如果要烙2张饼呢?需要几分钟?(1)想一想,你会怎样烙?所用时间是多少?(2)指名学生汇报(借助手直观演示),预设出现两种情况。
烙饼问题(教案)
优化——烙饼问题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二课时“烙饼问题”,是要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使学生理解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逐渐养成节约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年级学生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并具备一定的探究水平,所以本课是在老师指导学法的同时,让学生在自己的实际操作中寻找规律,得出结论。
二、设计意图本课的新授过程由烙饼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烙两张饼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应充分利用资源才能节省时间,通过烙三张饼的操作、交流、比照后发现“最优方法”,通过烙四张、五张饼的教学让学生学会从实际操作中考虑问题,寻找最准确方案,并学会从已有的发现中寻找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然后让学生不再实际操作,而是把数学问题抽象出来,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烙六张、七张饼的解决方案。
当填完二至七张饼解决方案的表格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发现规律、总结方法、领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最后让学生使用规律找到烙八张、九张、十张饼的方法。
练习的设计则是让学生将“烙饼问题”使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做一做”的上菜问题。
最后向学生介绍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优选法”,拓展学生视野,建立学生向数学家学习的信念。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烙饼”这个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和转化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烙饼”这个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和转化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烙饼问题,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三张圆片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件多媒体出示:鸡蛋。
师:孩子们,请看,这是——鸡蛋。
煮熟一个鸡蛋大约用5分钟的时间,煮熟5个鸡蛋大约用多长时(学生作答)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要讲究策略,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烙饼的策略。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课件出示情境:你瞧,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答)师: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两面都要烙呢(生答)(二)观察法,探究两张饼的最优烙法1、明确烙一张饼的时间。
师:想一想,如果烙一张饼,需要多少时间(生:6分钟)为什么是6分钟(生答)师:为了交流方便,老师用流程图把刚才这位同学说的烙饼过程记录下来。
板书:一张:正反①②③3 3 6分2、研究2张饼的最优方案师:想一想:如果烙两张饼,怎么烙有几种可能生:12分钟师:你是怎么烙的(生答,师板书)板书:两张:①正①反②正②反3 3 3 3 12分师:还有不同意见吗生:6分钟。
师:你是怎么烙的(生答)师:你能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吗(生演示,师板书)两张:①正②正①反②反3 3 6分师:孩子们,现在烙两张饼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哪种烙法最快那为什么第一种烙法多用了6分钟师:也就是说本来可以两张饼放在一起烙,而第一种每次只烙了一张,浪费了空间,也就浪费了时间,所以多用了6分钟。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利用。
本节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的一种体现,为我们教师联系生活进行数学指导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和示范。
本课时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难点是合理的烙饼方法,规律的揭示。
关键是3张饼的合理性烙法。
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以同学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切入口,通过演绎、实践、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
二、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在问题探究、动手模拟、交流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规律探寻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三、重难点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难点:理解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
四、教学准备学具:饼的模拟图片(包括一个锅3个饼记录在实验单1张)教具:课件、饼的模拟图片五、教学过程一、预设情境,走进生活: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
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煮一个鸡蛋,需要7分钟,煮5个鸡蛋需要几分钟?(强调“同时”)。
五个鸡蛋同时煮这样既能节省时间还能节省燃气,真是一举多得,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比如我们们今天学习的烙饼问题。
(板书:烙饼问题)二、自主探索,体会优化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画,图中的这位妈妈正在厨房里做什么呢?(正在烙饼)师: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生1:锅里每次最多只能同时烙2张饼,每张饼烙两面,每烙一个面需要3分钟。
小学数学_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目标1.在经历烙饼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合理安排最省时间,从而体会做事情要合理的安排。
2.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合理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课前聊到烙饼,烙饼中也有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烙饼问题。
小红一家也特别喜欢烙饼,请看大屏幕,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回答。
师:那我们重点理解一下这些信息。
最多的意思是什么?两面都要烙什么意思?生根据字面意思回答师:如果我们用大圆来表示锅,小圆来表示饼,锅里即可以放一张饼,也可以放两张饼。
师:我们根据信息即读到了一张饼的烙法,还读到了两张饼的烙法。
想想看,1张饼烙几次?多少分钟?2张饼怎么烙?学生回答(以手心和手背为饼的正反面和学生一起动手感受一下烙一张饼和烙两张饼)师: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烙2张和烙1张的时间相同。
师:为什么烙两张饼和烙一张饼时间是一样的呢?生:两张饼是同时烙的,锅里没有空余,烙一张饼的时候是一面一面烙的,锅里有空余。
师:看来,同时烙,锅里没有空余的时候才能做到节省时间。
师:爸爸妈妈和我各一张,说明需要烙几张饼?师:尽快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
师:好,看来都理解了这些信息。
“为什么只烙3张”,那这三张饼怎样烙最省时呢?想不想试一试?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独立探究师:请拿出学具和探究单完成探究单上的第二个问题学生思考、操作、填写,教师巡视。
2.交流汇报(1)各小组策划安排,再交流汇报(2)根据学生汇报,老师小结师:他烙了四次12分钟是最少时间吗?为什么?生:不是,因为烙第三张饼的时候锅里面有空余。
师:是的,烙两张饼的经验告诉我们,锅里没有空余才会让时间最省。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简析: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经济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学情分析:1:教师主观分析: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佳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2:学生认识发展分析:学生对优化问题可能在生活、学习中只是一点朦胧的了解,根本说不上什么是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原有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优化的价值,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生认知障碍点:“优化”的理解。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教学过程:一、教学环节:1、谈话引入;2、情境引入,学习新知;3、实践应用;4、全课总结,寻找规律。
二、教师活动:1、制作课件(妈妈为家人烙饼);2、三张圆纸片。
三、预设学生行为:1、可能见过烙饼,可能没见过;2、学生演示烙饼(怎样快));3、学生讨论小结,怎样烙饼快,最佳方法是什么(在学生解决问题中得出);4、探究规律(可能学生不可能一下总结出规律,可在老师帮助下得出)。
四、设计意图:从学生亲眼看到或亲身经历的问题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进一步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寻找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第一篇: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数学广角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感悟统筹思想,初步了解统筹的含义,掌握烙饼问题的统筹方法,并能实际应用。
2.在问题探究、动手模拟、交流争辩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规律探寻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通过交流争辩活动,使学生体会交流争辩这一学习方法的价值。
【教具准备】大圆(锅子)一个,小圆(烙饼)9个,多媒体课件一套【学具准备】每两位学生一份学具,包括一个大圆与九个小圆,实验记录单四份【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直接出示(锅和饼):这是什么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能做些什么?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烙饼问题(板书:烙饼问题)二,探究新知1.出示问题,理解题意火车站附近的烙饼店来了五位顾客,每人想买一个饼,急着赶火车,限定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烙熟一个饼的两面各需要3分钟,店里唯一的烙饼锅一次只能放两个饼.同学们,你们说,这三个顾客能吃上烙饼吗?(1)生猜想(2)师:到底能不能呢首先我们要理解题意,请问: “两面各需要3分钟”什么意思请用手势示意说明.所以烙一个饼要几分钟?“一次只能放两个饼”什么意思请用手势示意说明.所以烙两个饼要几分钟?(3)如果烙熟1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6分钟)谁来烙一烙?为什么是6分钟(正面3分钟,反面3分钟)(4)如果要烙两张饼的话,最少要几分钟(6分钟)谁来烙一烙。
2×3=6(分)中“2”“3”各指什么?师:1张饼最少要6分钟,烙2张饼应该12分钟才对,这怎么回事儿?(因为一个锅可以同时烙两张饼)2.探究“分组烙”(1)那4张饼怎么烙(4×3=12(分)中的“4”指什么)(2)介绍“分组烙”法(3)6张,8张,10张……怎么烙最少需要多少时间?(4)反馈:你发现了什么? 3.探究“轮流烙”(1)师:如果烙3张饼,怎样烙最省时呢?(2)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烙一烙A请同学们静静的想一想,你打算怎么烙,用了几分钟,它是最少时间吗?B有了想法后,先独自用老师发给你的材料动手烙一烙,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烙的过程轻轻的说过同桌听。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利用。
本节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的一种体现,为我们教师联系生活进行数学指导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和示范。
本课时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难点是合理的烙饼方法,规律的揭示。
关键是3张饼的合理性烙法。
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以同学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切入口,通过演绎、实践、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
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四年上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三、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在问题探究、动手模拟、交流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规律探寻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难点:理解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
四、教学准备学具:饼的模拟图片(包括一个锅3个饼记录在实验单1张)教具:课件、饼的模拟图片五、教学过程一、预设情境,走进生活:你们谁进过自己家里的厨房啊?你们知道吗,在厨房里,也隐含着一些数学问题呢。
你们的爸妈会给你们蒸馒头吧?还有的会烙饼子吧?同学们说说烙饼是不是和蒸馒头一样,放到锅里就行了?(不是的,烙饼是要先烙好一面,再烙另一面的,烙每面用的时间差不多。
)烙饼中也有数学问题呢,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烙饼问题.(板书课题:烙饼问题)(设计意图:由情境引入使学生理解烙饼要烙两面,同时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烙饼问题》 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微视频,掌握烙1、2、3张饼的最优方法,理解同时烙和交替烙最省时的原因。
(重点)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总结归纳规律,会用画图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难点)【学习准备】锅和饼的模型,合作学习单,四人小组合作研究的饼模型,ppt【教材简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教材通过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简单事例——烙饼,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同时让学生从中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看如何烙饼的经历,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想就用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口,通过举例、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
【学情分析】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初步体会了简单的排列组合思想、集合思想、转化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初步形成了有序思维、简单推理等能力,积累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经验。
本册教材安排的“数学广角”这一单元,主要向学生渗透统筹思想、优化思想,重在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简简单单的事例,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学习活动】:一、课前活动师:虽然咱们才是第一次见面,我敢保证我和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猜猜,是什么?师:悄悄告诉你,那就是爱吃啊。
师:别笑啊,你喜欢吃什么?你说,你呢?师:还没说我喜欢吃什么呢,我最爱吃的就是刚烙出来的,香喷喷的大饼。
师:你们见过烙饼的吗?想不想学做烙饼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一)解读信息,掌握烙饼规则。
出示烙饼步骤: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想一想:烙熟一张饼,需要几分钟?生:6分钟。
《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报告及思考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提升思维-----《烙饼问题》教学案例分析及思考新县福和希望小学:匡俊【活动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活动背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第七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周围熟悉的生活,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广角”过程中较有兴趣。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就是以“烙饼”这一常见的生活原态为载体,构建了理想化的“问题模型”:一个锅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都要烙3分钟。
需要3张饼,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对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分析、比较,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了从多种方法中寻找最佳方法的意识,进而渗透统筹、优化、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1.通过烙饼的实践活动,学生自主概括出烙多张饼的规律,计算烙多张饼的时间。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重点】体会统筹思想的作用,找到烙饼问题中的规律。
【活动难点】烙三个饼的方法【活动准备】圆纸片、纸锅、表格、课件【活动方法】自主探究、教师引导【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今天吃早点时,老师吃到了非常爱吃的食品,(出示饼)。
饼刚做出来时是不能吃的,必须先放入锅内……?生齐:烙一烙。
师:把刚做出来的饼放入锅内,先烙熟一面,再烙熟另一面,烙熟一面大约需要3分钟,这时饼就能吃了,这个过程叫烙饼,(板书:烙饼)。
同学们烙过饼吗?生齐:没有。
师:同学们愿意跟老师一同来烙一回饼吗?(学生跟随课件的演示,先烙熟饼的一面,再烙熟饼的另一面)师:烙熟一张饼需要几分钟?生:6分钟。
[评析:从生活中的吃饼,到经历烙饼过程,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奠定了基础。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烙饼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操作。学生们用纸片代表饼,通过实际操作来演示如何高效烙饼。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烙饼问题是关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合理安排煎饼的顺序,以最快速度完成煎饼的一种问题。它是运筹学的一个简单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生活中的效率。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我们有5个饼要煎,每面需要煎2分钟,而锅子一次只能煎2个饼。通过计算和合理安排,我们可以找出最短的煎饼时间。
-理解并运用优化策略,解决烙饼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分析。
举例解释:
a.抽象成数学模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烙饼的实际情境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如将饼数、烙每面的时间等要素转化为数学变量,建立相应的数量关系。
b.优化策略:学生在解决烙饼问题时,难点在于如何合理安排烙饼的顺序,以减少总时间。教师应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烙饼策略,通过比较、分析,找出最优解。
3.体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维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将烙饼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数量关系进行推理和分析。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探究不同的烙饼策略,学会优化问题解决方案,提升思维品质。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模拟实验操作非常感兴趣,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他们能更直观地理解烙饼问题的优化策略。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忽略一些细节,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为了提高实践活动的效果,我需要在指导学生操作时更加细致,提醒他们注意每一个环节。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化策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让学生体验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化策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3张饼至少需要煎3次,每次最多煎3张饼。
四、教学准备课件、烙饼图、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烙饼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烙饼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使烙饼的过程更加高效?2. 探索烙饼问题(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烙4张饼,应该如何安排烙饼的顺序和次数?(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烙4张饼的最佳方案。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烙饼问题的最优化策略:每次尽量使锅中的饼满载,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
3. 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烙5张饼,应该如何安排烙饼的顺序和次数?(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烙5张饼的最佳方案。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烙饼问题的最优化策略:先烙数量较多的饼,再烙数量较少的饼,使每次烙饼的数量尽量接近锅的容量。
4.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烙饼问题的解决过程,总结最优化策略,并让学生明白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 课堂练习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些烙饼问题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共同探讨烙饼问题,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烙饼问题最优化策略:每次尽量使锅中的饼满载,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
先烙数量较多的饼,再烙数量较少的饼,使每次烙饼的数量尽量接近锅的容量。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烙饼问题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最优化策略,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四年级数学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13篇】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材简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运用。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看饼如何烙的经历,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想就用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口,通过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
教学目标:1、学生在经历烙饼的具体过程中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最省时间,从而体会做事情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2、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合理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学过程:一、预设情景,走进生活。
师:同学们,吃过鸡蛋吗?煮熟一个鸡蛋大约用5分钟,煮熟6个鸡蛋大约用多长时间?(30分钟)师:你是怎么煮的?请你说一说。
(煮1个需要5分钟,煮6个需要30分钟。
)师:你是一个一个煮的,这是一种方法。
还有没有跟他不同的煮法?生:只需要5分钟。
师:请你说说怎样煮只需要5分钟?生:煮1个需要5分钟,6个一起煮也只需要5分钟。
师:这样煮行吗?(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生齐:行!)?师:当能6个一起煮时,只需要5分钟,这是一种好方法,不但节省了时间,还节省了能源。
师:孩子们,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为了节省时间和能源,经常要用到最优策略。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是烙饼问题。
二、围绕主题,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烙饼情境(先出示112页主题图的条件部分):师:你瞧,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烙饼问题》优秀教学设计3篇
《烙饼问题》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析: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经济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学情分析:1:教师主观分析: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佳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2:学生认识发展分析:学生对优化问题可能在生活、学习中只是一点朦胧的了解,根本说不上什么是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原有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优化的价值,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生认知障碍点:“优化”的理解。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教学过程:一、教学环节:1、谈话引入;2、情境引入,学习新知;3、实践应用;4、全课总结,寻找规律。
二、教师活动:1、制作课件(妈妈为家人烙饼);2、三张圆纸片。
三、预设学生行为:1、可能见过烙饼,可能没见过;2、学生演示烙饼(怎样快));3、学生讨论小结,怎样烙饼快,最佳方法是什么(在学生解决问题中得出);4、探究规律(可能学生不可能一下总结出规律,可在老师帮助下得出)。
四、设计意图:从学生亲眼看到或亲身经历的问题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进一步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寻找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烙饼问题的背景,掌握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2. 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 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烙饼问题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烙饼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烙饼问题吗?”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解释其原理。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4. 教师邀请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布置烙饼问题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
3. 教师邀请学生代表分享练习题的解答过程和结果,并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师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
3.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含试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简析: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经济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学情分析:1:教师主观分析: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佳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2:学生认识发展分析:学生对优化问题可能在生活、学习中只是一点朦胧的了解,根本说不上什么是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原有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优化的价值,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生认知障碍点:“优化”的理解。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教学过程:一、教学环节:1、谈话引入;2、情境引入,学习新知;3、实践应用;4、全课总结,寻找规律。
二、教师活动:1、制作课件(妈妈为家人烙饼);2、三张圆纸片。
三、预设学生行为:1、可能见过烙饼,可能没见过;2、学生演示烙饼(怎样快));3、学生讨论小结,怎样烙饼快,最佳方法是什么(在学生解决问题中得出);4、探究规律(可能学生不可能一下总结出规律,可在老师帮助下得出)。
四、设计意图:从学生亲眼看到或亲身经历的问题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进一步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寻找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师:同学们,吃过鸡蛋吗?煮熟一个鸡蛋大约用5分钟,煮熟5个鸡蛋最少需要多长时间?师:为什么一个鸡蛋是5分钟,5个鸡蛋也是5分钟呢?哦,原来它们是可以同时煮的,那也就是同时煮我们可以节省时间。
一、谈话开始,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师:星期天,李阿姨来小丽家做客,小丽妈妈想做自己的拿手绝活——烙饼来招待她。
同学们见过烙饼的过程吗?那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怎样烙能让李阿姨尽快吃上饼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烙饼问题。
(板书课题:烙饼问题)二、探究新知1、师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理解图中的内容。
师: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师:每次只能烙2张饼是什么意思?(生:锅里最多只能放两张饼)师:如果妈妈要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生:6分钟。
师:你能上来演示一下吗?老师让学生把手当“饼”演示,师:如果妈妈要烙2张饼要几分钟?生齐答:6分钟。
师请学生上黑板演示。
师:为什么烙一张饼和烙2张饼都用6分钟?生:因为他们是同时烙的。
师:在这儿我们又一次用到了同时做事情,可以解决时间。
小结:我们烙两张饼时,可以先同时烙饼的正面,用了3分钟;再同时烙饼的反面,用了3分钟这样烙两张饼就需要6分钟。
师:“李阿姨、妈妈和小丽各吃一张饼,一共要烙几张饼呢?”生:3张饼师:“请你帮小丽的妈妈想一想,她怎样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呢?用你准备好的圆片摆一摆,然后跟小组同学说一说。
2.学生演示烙饼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简析: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经济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学情分析:1:教师主观分析: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佳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2:学生认识发展分析:学生对优化问题可能在生活、学习中只是一点朦胧的了解,根本说不上什么是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原有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优化的价值,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生认知障碍点:“优化”的理解。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教学过程:一、教学环节:1、谈话引入;2、情境引入,学习新知;3、实践应用;4、全课总结,寻找规律。
二、教师活动:1、制作课件(妈妈为家人烙饼);2、三张圆纸片。
三、预设学生行为:1、可能见过烙饼,可能没见过;2、学生演示烙饼(怎样快));3、学生讨论小结,怎样烙饼快,最佳方法是什么(在学生解决问题中得出);4、探究规律(可能学生不可能一下总结出规律,可在老师帮助下得出)。
四、设计意图:从学生亲眼看到或亲身经历的问题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进一步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寻找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板书设计:烙饼问题快速烙饼法饼速X3=所需最少的时间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情(烙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此只是彰显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推理、交流寻找答案、得出最佳答案,达到本课之目的。
教学反思:我在课堂上,问题由学生来提,答案由学生来找,整个课堂是学生自己在探究,在发现、在解读,教师把自己巧妙地“隐藏“了起来。
但这种“隐藏“并不意味着教师退出课堂活动,相反,教师要更好地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将更好的精力用在创造性设计教学环节、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等方面上。
从这节课来看,尽管我把自己“隐藏”起来,但是课堂组织、评价和点拨的每一个细节中无不闪现着教师的引导艺术。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一块正方形木板,一边截去15厘米,另一边截去10厘米,剩下的木板比原来面积减少1750平方厘米,那么原来正方形木板边长是()厘米。
A.75 B.74 C.76 D.772.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条高.A.1 B.2 C.3 D.无数3.甲、乙两人各走一段路,他们的速度比是3:4,路程比是8:3,那么他们所需时间比是()A.2:1 B.32:9 C.1:2 D.4:34.在含盐率为25%的盐水中,加入4克盐和12克水,这时盐水的含盐率( )。
A.等于25% B.小于25% C.大于25%5.一张正方形的桌子可以坐4人,同学们吃饭的时候把桌子拼在—起,如下图,那么8张桌子可以坐多少人?()A.23 B.18 C.25 D.246.掷3次硬币,有一次正面朝上,有2次反面朝下,那么,掷第4次硬币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A.14B.13C.12D.167.贝贝想调制一杯含糖率为20%的糖水,现在他在60克水中放入了10克糖,要想满足要求,他应再()A.加入2克糖B.倒入5克糖C.加入20克水和10克糖8.对于a×=b×=c×,a、b、c中最大的数是(a、b、c均不为0)()A.b B.a C.C9.下面占地面积大约是1公顷的是()A.教室的面积B.篮球场的面积C.操场的面积D.苏州乐园的面积10.用10米长的铝合金型材制成一个长方形窗框,使它的面积为6平方米。
若设它的一条边为x米,则根据题意可列出关于x的方程为()。
A.x(5+x)=6 B.x(5-x)=6C.x(10-x)=6 D.x(10-x)=6二、填空题11.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这一年的第一季度有________天。
12.你喜欢吃拉面吗?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几次,就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了许多细的面条。
如下面的草图所示:这样捏合到第(______)次后可拉出128根细面条。
1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3度,则它的顶角是________度;直角三角的一个锐角是42度,则另一个锐角是________度。
14.计算(1)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 ___15.把一个圆柱形状的木料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后,体积减少了3.14 ,原来的圆柱的体积是________ ,切削成的圆锥的体积是________ .16.据统计,我国现有少先队员三亿八千五百四十万人。
横线上的数写作________,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_亿。
17.下面直线上每小格表示1m,聪聪刚开始的位置在0处。
(1)如果聪聪从0处向东行4m记作作+4m,那么聪聪从0处向西行4m记作(________)m。
(2)如果聪现在的位置是+8m,说明他是从0处向(_________)m。
(3)如果聪聪从0处先向东行5m,再向西行5m,那么他到达的位记作(_______)m。
18.蓝天小学六(1)班第一小组同学一次连续踢毽子的个数如下表:编号 1 2 3 4 5 6个数70 26 24 28 20 20平均每人踢(_______)个。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众数是(_______)。
你认为用(_______)代表这组同学踢毽子的水平比较合适。
19.从小明家到植物园的路程是24千米,小明骑车每小时可以行全程的40%,小明从家里出发,________能到植物园。
20.长江流域面积是一百八十万七千平方千米,写作(_____)平方千米,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平方千米.三、判断题21.在含盐30%的盐水中,加入6克盐和14克水,这时盐水的含盐百分比是30%。
(_____)22.a是一个整数,它的倒数一定是。
(_______)23.平行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________)24.用102粒种子做发芽实验,全部发芽,发芽率是l02%。
(____)25.因为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所以3的倍数也一定是9的倍数。
(______)四、作图题26.(1)画出△OAB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1格后的图形.(2)画出△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五、解答题27.山水小学开展社团活动,其中“创客”社团有24人,______ 。
“魔方”社团有多少人?(1)根据线段图,将题中的信息补充完整。
(2)列式解答。
28.工程队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120米,60天可以修完。
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30米,实际多少天完成任务?29.永光农机厂计划8天生产384台小型收割机,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6台。
实际多少天完成任务?30.一篇论文,邵老师在电脑上打了全文的30%的字后有事走开了,剩下的字由沈老师接着打.当整片论文完工后,统计了一下字数,发现沈老师比王老师多打了1200个字.那么这篇论文总共有多少个字?31.求下图阴影部分的周长.32.在算式中的合适的位置上添上小数点,使算式成立。
48×35=16.8 2394÷63=0.3833.先测量下列图形的有关数据,再计算图形的面积.(单位:cm)六、计算题34.解方程或解比例。
(1)(2)35.直接写得数。
8,1÷0.03=+3= ×= -=×= 120÷50%=×0÷3= 7.45+8.55=【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B A B C B B C B二、填空题11.9112.713.4814. 215.71 1.5716.417.-4 东走8 018.22 20 中位数19.5小时20.180.7万三、判断题21.√22.错误23.×24.×25.错误四、作图题26.五、解答题27.(1)“魔方”社团比“创客”社团的人数多(2)30人28.48天29.6天30.3000个字31.52cm32.8⨯3.5=16.8 23.94÷63=0.3833.25平方厘米;8.25平方厘米;6.25平方厘米六、计算题34.(1)x=125(2)x=3535.270,3,,,,240,0,16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同学们去社区做好事,每组6人或9人,都正好不多也不少。
去社区做好事的同学至少有()人。
A.3 B.9 C.18 D.542.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A.B.C.D.3.由5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下列立体图形不符合的是( )。
A.B.C.D.4.下面物体中,()的形状是圆柱。
A.B.C.D.5.游泳馆收取门票,一次30元。
现推出三种会员年卡:A卡收费50元,办理后每次门票25元;B卡收费200元,办理后每次门票20元;C卡收费400元,办理后每次门票15元。
某人一年游泳次数45~55次,他选择下列()方案最合算。
A.不办理会员年卡B.办理A卡C.办理B卡D.办理C卡6.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涂色部分,正确的是()。
A. B. C. D.7.两根同样2米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从第二根上截去米.余下部分() A.无法比较 B.第一根长 C.第二根长 D.长度相等8.=()A.B.C.D.19.a、b和c是三个非零自然数,在a=b×c中,能够成立的说法是( )。
A.b和c是互质数B.b和c都是a的质因数C.b和c都是a的因数D.b一定是c的倍数10.下列图形中,空白部分与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的是( )。
A.B.C.D.二、填空题11.甲、乙二人各有若干元,若甲拿出他所有钱的20%给乙,则两人所有的钱正好相等,原来甲、乙两人所有钱的最简整数比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