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溶液 教案
(教学设计)溶液配制及分析的教学设计
溶液配制及分析的教学设计身为一名刚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力量,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溶液配制及分析的教学设计,供您阅读,参考。
期望对您有所挂念! 溶液配制及分析的教学设计1缓冲溶液及其作用机制的教案缓冲溶液及其作用机制(教学教案)授课时间:20分钟【教学目标】:通过缓冲溶液的定义、作用、组成及作用机制的介绍,使同学对缓冲体系有一个根本的了解,为以后学习人体缓冲体系打下理论根底,缓冲溶液教学设计。
【教学方式】:多媒体结合板书进行讲解式教学【教学内容】:1、缓冲溶液的定义2、缓冲溶液的作用3、缓冲溶液的组成4、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教学重点及难点】: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教学过程】:引言:通过医学常识我们知道正常人的血液pH范围为7.35 ~ 7.45,pH值不因代谢过程中产生酸、碱性物质而变化。
为什么血液的pH的范围能保持在7.35 ~ 7.45学问预备: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盐类水解一、缓冲溶液的概念(由试验引出)缓冲溶液:能抵制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而维持pH根本不发生变化的溶液。
缓冲作用:缓冲溶液所具有的抵制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的作用。
【提问】:1.缓冲溶液的组成是怎样的2.缓冲溶液为什么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适当稀释,而保持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二、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机制1.缓冲溶液的组成依据缓冲对不同,缓冲溶液分为三种:弱酸及其盐弱碱及其盐多元弱酸的酸式盐与其次级盐12.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以HAc — NaAc为例HAc、NaAc足量HAc+H23O++Ac-+左移3O+ 抗酸成分+抗碱成分右移-2H2O共轭酸— 抗碱成分共轭碱— 抗酸成分三、争辩:NH3—NH4Cl的缓冲原理四、练习:五、小结:概念: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组成和缓冲作用缓冲原理六、作业:搜集资料:缓冲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篇2:缓冲溶液职高理化组化学教学案课题:缓冲溶液备课人:赵改玲课时:2 时间: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缓冲作用、缓冲溶液的概念2、知道3种类型缓冲溶液3、学会推断构成缓冲溶液的条件4、试讲解缓冲原理二、学习重点:缓冲溶液及其组成学习难点: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原理三、教法、学法指导:通过阅读课本再结合学案的导学问题进行学问梳理,小组探究最终完成课内探究局部题目及相关问题四、导学过程:〖激趣导入:我们知道正常人的血液pH范围为7.35 ~ 7.45,pH值不因代谢过程中产生酸、碱性物质而变化。
溶液的配制初中化学教案
溶液的配制初中化学教案
主题:溶液的配制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和计算配制过程中的相关公式。
一、概念讲解
1. 什么是溶液?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其中,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用来溶解溶质的物质。
2. 溶液的分类
溶液根据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可以分为无机溶液和有机溶液。
3. 溶解度
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称为溶解度。
二、实验操作
1. 配制NaCl溶液
设计计算公式如下:
C1V1 = C2V2
其中,C1为溶质的初始浓度,V1为加入的溶质体积,C2为配制后的溶液浓度,V2为配制后的溶液体积。
2. 实验步骤
a. 取一量筒,倒入初始浓度为C1的NaCl溶液,体积为V1。
b. 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C2和V2,添加适量的纯水,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配制后的NaCl 溶液。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实验中,通过计算得到的配制后NaCl溶液的浓度与体积与理论值基本相符。
2. 实验中观察到,溶质与溶剂混合后,形成了透明的溶液,颜色与纯水相似。
四、实验总结及延伸
1.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和相关计算公式。
2. 学生可以在实验基础上延伸学习其他溶质的配制方法,如NH4Cl、NaOH等。
3. 学生可以思考溶液的应用领域,如生活中常见的药品制剂、化工生产中原料的配制等。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可以初步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和相关概念,培养实验精神和动手能力,提升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
第一章:溶液的基本概念1.1 溶液的定义解释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强调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1.2 溶液的组成介绍溶剂和溶质的概念,解释它们在溶液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溶剂和溶质。
1.3 溶液的浓度解释溶液的浓度概念,包括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介绍浓度表示方法及其计算方法。
第二章:溶液的配制方法2.1 配制溶液的步骤介绍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包括称量、量取、溶解等。
强调注意事项,如准确称量、避免溶液污染等。
2.2 常用配制方法介绍常用的配制方法,如直接溶解、稀释、转移等。
示范具体的配制操作,并解释其原理。
2.3 配制溶液的技巧介绍一些配制溶液的技巧,如使用玻璃棒搅拌、避免气泡产生等。
强调这些技巧对于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的重要性。
第三章:溶液的分析方法介绍溶液的酸碱性质及其分析方法。
示范使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等工具进行酸碱分析。
3.2 溶液的沉淀分析介绍溶液中沉淀的形成及其分析方法。
示范使用沉淀试剂进行沉淀分析,并解释结果。
3.3 溶液的滴定分析介绍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示范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分析,并解释结果。
第四章:溶液的配制与分析综合练习4.1 练习配制溶液给定一定浓度的溶液配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溶液的配制。
检查学生配制溶液的准确性和操作技巧。
4.2 练习分析溶液给定一定酸碱性的溶液,学生使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进行酸碱分析。
给定一定浓度的溶液,学生使用滴定分析法进行分析。
4.3 综合练习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配制和分析方法,完成一个实际的溶液配制和分析任务。
第五章:溶液的配制与分析实验5.1 实验一: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学生独立完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溶液的浓度。
5.2 实验二:酸碱分析实验学生使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对给定的溶液进行酸碱分析。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解释实验结果。
5.3 实验三:滴定分析实验学生使用滴定分析法对给定的溶液进行浓度分析。
溶液的配制教案
溶液的配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溶液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和计算方法;3.能够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配制出所需浓度的溶液。
二、教学重点:溶液的配制方法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配制所需浓度的溶液。
四、教学准备:化学实验室,草稿纸,计算器,实验器材,实验原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溶液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配制所需浓度的溶液。
Step 2:配制溶液的方法1. 重量法:根据需要配制的溶液的质量浓度和溶质的摩尔质量,计算出所需溶质的质量,然后将溶质称取称量到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溶剂,搅拌均匀即可。
2. 浓度法:根据需要配制的溶液的摩尔浓度和溶质的摩尔质量,计算出所需溶质的摩尔数,然后将溶质称取称量到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溶剂,搅拌均匀即可。
3. 体积法:根据需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浓度和溶质的摩尔质量,计算出所需溶质的摩尔数,然后将溶质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加入适量的溶剂,搅拌均匀即可。
Step 3:配制溶液的计算方法1. 重量法的计算方法:(1)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
(质量浓度=溶质质量/溶液总质量)(2)计算所需溶质的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溶质质量/溶质摩尔数)(3)根据所需溶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计算所需溶质的摩尔数。
(4)根据所需溶质的摩尔数和摩尔浓度计算所需溶剂的摩尔数。
(5)根据溶剂的摩尔质量计算所需溶剂的质量。
(6)将溶质和溶剂按比例配制成溶液。
2. 浓度法的计算方法:(1)计算所需溶质的摩尔数。
(摩尔质量=溶质质量/溶质摩尔数)(2)根据所需溶质的摩尔数和摩尔浓度计算所需溶剂的摩尔数。
(3)根据溶剂的摩尔质量计算所需溶剂的质量。
(4)将溶质和溶剂按比例配制成溶液。
3. 体积法的计算方法:(1)计算所需溶质的摩尔数。
(2)根据溶质的摩尔数和摩尔浓度计算所需溶剂的摩尔数。
(3)根据溶剂的摩尔质量计算所需溶剂的质量。
(4)将溶质和溶剂按比例配制成溶液。
配制溶液高中化学教案
配制溶液高中化学教案
教案目标:
1.了解溶液的概念及其含义。
2.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
3.学会计算溶液的浓度。
教学重点:
1.溶液的定义及配制方法。
2.浓度的计算。
教学难点:
1.浓度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溶液的概念及相关知识点,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讲解(15分钟)
1.讲解溶液的定义及其含义。
2.介绍溶液的配制方法:溶质的称量、容器的选择、溶剂的加入等步骤。
3.讲解浓度的计算方法:浓度=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三、实验操作(30分钟)
1.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选择适当的容器、配量的溶质和溶剂,进行溶液的配制操作。
2.测量配制好的溶液的体积,计算其浓度。
四、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点,强调溶液的配制及浓度计算方法。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溶液的定义及配制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浓度的计算也有了一定的熟悉度。
在实验操作环节,学生能够动手操作,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讲解溶液的性质及相关实验操作。
高中化学溶液配制教案
高中化学溶液配制教案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溶液的概念和组成成分;
2. 学会按照一定的配方配制溶液;
3. 掌握常见溶液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
1. 量筒、瓶口分液器、烧杯、匀浆瓶等实验器材;
2. 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等实验试剂。
三、实验步骤:
1. 配制盐酸溶液:
a. 取一定量的盐酸溶液,倒入烧杯中;
b. 用水从瓶口分液器中取一定量的水,加入到烧杯中;
c. 混合均匀,即得到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
2. 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a. 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烧杯中;
b. 用水从瓶口分液器中取一定量的水,加入到烧杯中;
c. 搅拌均匀,直至氢氧化钠完全溶解。
3. 配制硫酸铜溶液:
a. 取一定量的硫酸铜固体,加入到匀浆瓶中;
b. 加入适量的水,摇晃匀浆瓶,直至硫酸铜完全溶解。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严格按照配方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2. 注意安全,避免触碰强酸、强碱等危险试剂;
3. 配制完的溶液要妥善保存,标明浓度和配制日期。
五、实验成果:
1. 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的配制及浓度确认;
2. 实验报告中记录实验步骤、结果和心得体会。
六、延伸实验:
1. 调整配方,尝试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
2. 探索其他常见溶液的配制方法。
本教案可引发学生对溶液配制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其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初中溶液的配制教案
初中溶液的配制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组成和特点。
2. 学会使用量筒、滴定管等实验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
3. 能够根据给定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所需的溶质和溶剂的量。
4. 掌握溶液的稀释和浓缩方法。
教学重点:1. 溶液的概念和特点。
2. 溶液的配制方法。
3. 溶液的稀释和浓缩方法。
教学难点:1. 溶液的配制计算。
2. 溶液的稀释和浓缩操作。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量筒、滴定管、烧杯、玻璃棒、试剂瓶等。
2. 实验试剂:蒸馏水、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
3. 教案、PPT、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溶液的概念,让学生回顾溶液的组成和特点。
2. 提问:溶液是如何形成的?溶液的组成有哪些要素?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溶液的组成要素:溶质、溶剂和溶剂量。
2. 讲解溶液的配制方法:量取、溶解、调整体积等步骤。
3. 讲解溶液的稀释和浓缩方法:稀释和浓缩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实验用具和试剂。
2. 根据实验指导书,学生进行溶液的配制实验。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0分钟)1.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溶质的质量、溶剂的体积等。
2. 学生计算实验得到的溶液浓度,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3.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2.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了溶液的配制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所需的溶质和溶剂的量。
同时,学生也学会了溶液的稀释和浓缩方法。
在实验操作中,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量筒、滴定管等实验仪器,提高了实验技能。
然而,部分学生在溶液配制计算方面仍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和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溶液的配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化学溶液的配制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的配制教案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溶液的配制方法,学会正确计算溶液的浓度以及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材料:硫酸、水、容量瓶、磁力搅拌器、热水浴、滴管、试管。
实验步骤:1. 准备溶液:取一定量的硫酸倒入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磁力搅拌器将其搅匀。
2. 调节浓度:根据所需的浓度,计算出需要加入的水的量,逐渐加入到容量瓶中直至达到目标浓度。
3. 调节温度:将配制好的溶液放入热水浴中加热,待溶液温度稳定后充分搅拌,确保溶质充分溶解。
4. 校正体积:将容量瓶放在水平面上,用滴管从瓶口添加水到刻度线上,轻轻摇晃容量瓶以排除气泡。
5. 实验记录:记录配制过程中所用的材料量及浓度,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洁工作台和实验器材。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注意个人安全,佩戴手套和护目镜。
2. 配制溶液时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不得随意添加或减少溶质及溶剂的用量。
3. 搅拌时不要过快或过慢,以免造成测量误差。
4. 配制完毕后要及时清洁实验器材,并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
实验扩展:1. 尝试配制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并比较其溶解度和颜色的变化。
2. 确定硫酸溶液的pH值,探究不同浓度下pH值的变化规律。
实验评估:1. 按照实验步骤正确操作并成功配制出所需的溶液。
2. 根据实验数据正确计算出所配制溶液的浓度。
3. 参与实验过程中配合其他组员,保持实验台整洁。
教师指导: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其实验操作技巧,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在实验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确保实验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进行评估和指导,帮助学生加深对溶液配制的理解。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
2. 学会使用常见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和分析。
3. 能够运用溶液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定义及特点2. 溶液的配制方法3. 溶液的分析方法4. 溶液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溶液的配制操作,溶液的分析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溶液的概念、特点及配制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溶液的配制和分析过程。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进行溶液的配制和分析。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实验报告册、实验器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溶液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溶液的定义、特点及配制方法。
3. 演示:展示溶液的配制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4. 实践:学生动手进行溶液的配制,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归纳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课堂练习1. 练习题:考查学生对溶液概念、特点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记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操作和观察结果。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分析技巧。
2. 思考题:探讨溶液在实际中的应用。
九、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溶液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和思考深度。
十、教学拓展1. 溶液的浓度计算:学习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如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2. 溶液的稀释:掌握溶液的稀释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溶液的分离与提纯:学习溶液的分离方法,如过滤、蒸馏等。
六、溶液的浓度计算1. 学习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
2. 学习溶液的摩尔浓度计算方法。
3. 练习计算不同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七、溶液的稀释1. 学习溶液的稀释原理。
2. 掌握溶液稀释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稀释不同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
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篇一:溶液的配制教案《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教案贺德志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102实验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基本技能,为生物组培室培养母液的配制奠定操作基础。
过程与方法:掌握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实验态度与习惯的形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定量分析及相应的简单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掌握;各操作环节的精度配制把握。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展示图片:这是我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常常用到的溶液(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祛痰止咳剂?),我们使用到的这些溶液都是配制出来的。
展示图片:这是初中我们学过的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流程。
这里以10%NaCl溶液100g的配制为例,复习一下其配制步骤。
(有3步,第一步是??)展示图片:要把这些瓶里的药品取出一些量来,是称取方便,还是量取方便?生:量取方便(所以厂家已经把刻度在这些瓶子上刻上去了,我们用时只要量取几小格就可,挺方便)师:既然量取溶液更方便,所以我们就需要一种跟溶液体积有关的浓度表示方式——物质的量浓度。
师:请同学们回忆写出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
今天就由同学们亲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想不想?二、新课【任务布置】现组织培养室急需100mL 1.0 mol/L的Na2CO3(相对质量:106)溶液。
【知识准备】PPT展示“配制程序图例”1.(师黑板上演示)需称量多少克Na2CO3固体?n = cV = 1.0 mol/L × 0.1 L = 0.1 molm = nM = 0.1 mol × 106 g/mol = 10.6 g2. (提示问)称好后在什么容器中溶解Na2CO3固体?(烧杯?量筒?容量瓶?)3. 如何尽可能转移溶质?(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4. 选用什么样的仪器来定容该溶液(烧杯?量筒?容量瓶?)5. 如何确保溶液的最终体积为100mL?(平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容量瓶的构造、特点。
配制溶液教案初中化学
配制溶液教案初中化学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溶液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配制溶液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能够计算配制溶液所需的溶质质量和溶剂体积;
4. 掌握浓度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溶液的定义和性质;
2. 配制溶液的方法和步骤;
3. 计算配制溶液所需的溶质质量和溶剂体积;
4. 浓度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配制溶液的方法和步骤;
2. 计算配制溶液所需的溶质质量和溶剂体积。
四、教学准备:
1. 实验室器材:烧杯、量筒、试管等;
2. 实验材料: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
3. 实验操作指导书。
五、教学步骤:
1. 引入溶液的概念和性质,引出配制溶液的方法和目的;
2. 讲解配制溶液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称取溶质、加入溶剂、搅拌溶解等;
3. 示范操作配制盐酸溶液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操作;
4. 讲解浓度的计算方法,包括溶质质量与溶剂体积的关系;
5. 练习计算不同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和思考。
六、教学反馈:
1. 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和计算结果;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惑;
3. 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七、拓展延伸:
1. 继续做更复杂的溶液的配制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研究不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规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溶液的配制初中教案
溶液的配制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组成和特点。
2. 学会使用量筒、胶头滴管等实验仪器。
3. 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溶液的概念及特点。
2. 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难点:1. 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操作技巧。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试剂瓶等。
2. 实验试剂:酒精、水、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溶液的概念,让学生描述溶液的组成和特点。
2. 提问:溶液是如何形成的?溶液的组成成分有什么关系?二、探究溶液的配制方法(15分钟)1. 讲解溶液的配制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关系。
2. 示范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如5%的酒精溶液),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步骤。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配制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并记录实验数据。
三、实验操作与指导(15分钟)1. 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纠正不当之处。
2. 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如避免溶液沾染皮肤,使用胶头滴管时的操作方法等。
3. 指导学生使用量筒、胶头滴管等实验仪器,确保实验准确性。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教师点评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给予肯定和指导。
3. 总结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拓展与思考(10分钟)1. 提问:溶液的配制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学生举例说明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医疗、饮食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溶质,以达到预期的溶液效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掌握溶液的概念、特点和配制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与思考环节,激发学生对溶液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溶液的配制 教案
溶液的配制教案教案标题:溶液的配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质、溶剂和溶解度的关系。
2. 掌握常见溶液的配制方法和相关计算。
3. 进行实验操作,学会如何正确配制溶液。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溶液的概念介绍:a. 定义溶液,解释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b. 解释溶解度、浓度和稀释的概念。
c.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
2. 溶液配制的方法:a. 固体溶液的配制:i. 讲解固体溶液的配制步骤。
ii. 展示一些常见的固体溶液的配制实例,如盐水、葡萄糖水等。
iii. 学生小组合作,通过计算实际配制指定浓度的盐水来巩固所学内容。
b. 液体溶液的配制:i. 讲解液体溶液的配制步骤。
ii. 展示一些常见的液体溶液的配制实例,如饮料、果汁等。
iii. 学生小组合作,通过计算实际配制指定浓度的某种饮料来巩固所学内容。
3. 实验操作:a.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配制指定浓度的溶液,并记录实验结果。
b. 强调安全操作规范,包括戴手套、护目镜等。
c. 学生小组讨论实验结果,对照理论计算结果,分析并解释可能的差异。
三、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展示概念和配制方法。
2. 实验室设备和化学试剂,用于实验操作。
3. 计算器和配制相关的计算公式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溶液配制相关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检查他们对配制方法和计算公式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实验心得等,评估他们对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收获。
五、教学延伸:1. 邀请专家或相关行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分享溶液配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能力。
2. 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讨论溶质和溶剂的选择对溶液配制的影响,鼓励多角度思考和创新思维。
3. 考虑引入虚拟实验平台或化学模拟软件,让学生在计算和配制过程中进行多次实践,加深对溶液配制的理解和应用。
配置溶液教案
配置溶液教案
教案:配置溶液
课程目标:
1. 了解浓度单位和计算方法;
2. 学会选择适当的试剂和使用工具配置标准和非标准溶液;
3. 掌握配置溶液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重点:
1. 浓度计算;
2. 试剂选择;
3. 溶液配置。
教学难点:
1. 溶液配置技巧;
2. 错误避免。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
Step 1 浓度计算
1.1 讲解浓度单位和计算方法;
1.2 练习计算综合浓度、摩尔浓度、百分浓度等不同浓度表达方式的转换;
Step 2 试剂选择
2.1 讲解常用试剂的性质和适用范围;
2.2 强调试剂纯度和保存条件对溶液配置的重要性;
Step 3 溶液配置
3.1 讲解配置溶液的步骤和技巧;
3.2 在实验室中进行简单的浓盐酸和纯水的配制操作;
3.3 练习配置非标准浓度的溶液,并测量其浓度。
Step 4 总结与归纳
教师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并让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经验和教训。
教师反思:
1. 教师应注意解释浓度单位和计算方法时的详细性和易懂性;
2. 教师应对试剂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的说明和强调更加全面和有针对性;
3. 教师应注重学生实际操作中的细节和错误避免。
初中化学如何配置溶液教案
初中化学如何配置溶液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溶液的定义和组成
2. 掌握溶液的配置方法和计算
3. 能够独立配制所需浓度的溶液
【教学重点】
1. 溶液的定义和组成
2. 溶液的配置方法
【教学难点】
1. 如何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引入溶液的概念,让学生描述自己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溶液。
2. 引入配置溶液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配置所需浓度的溶液。
二、概念讲解
1. 讲解溶液的定义和组成,介绍溶质、溶剂和溶解度的概念。
2. 讲解溶液的配置方法,包括质量浓度、体积浓度的计算方法。
三、实验操作
1. 分组进行溶液配置实验,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浓度要求,计算所需的溶质和溶剂的量。
2. 实验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总结提升
1. 总结溶液配置实验的结果,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配置方法和心得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改进方法,提升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作业安排】
1. 完成课堂上没有完成的实验报告
2. 练习计算不同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以上就是初中化学如何配置溶液的教案范本,希最对你有所帮助。
溶液的配制教案
溶液的配制教案溶液的配制教案引言:溶液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方法,通过将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一种均匀的混合物。
溶液的配制是实验中重要的一环,正确的配制方法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介绍溶液的配制教案,包括溶液的计算、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溶液的计算1. 确定所需溶液的浓度在配制溶液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所需溶液的浓度。
浓度可以用质量浓度、摩尔浓度或体积浓度来表示。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浓度计算方法。
2. 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根据所需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质量计算可以使用质量浓度公式:质量浓度 = 质量 / 体积;摩尔数计算可以使用摩尔浓度公式:摩尔浓度 = 摩尔数 / 体积。
3. 确定溶质的溶解度在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时,需要考虑溶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根据溶质的溶解度表,确定所需溶质的最大溶解量。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配制溶液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
常见的实验器材包括容量瓶、量筒、移液管等;常见的试剂包括溶质和溶剂。
2. 称取溶质根据计算得到的溶质质量,使用天平称取适量的溶质。
注意在称取时要避免溶质的损失,可以使用称量纸或称量瓶进行操作。
3. 配制溶液将称取好的溶质加入容量瓶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溶剂。
在配制溶液时,可以先加入一部分溶剂,摇匀后再加入剩余的溶剂,以保证溶质充分溶解。
4. 摇匀溶液将容量瓶中的溶液用手轻轻摇匀,使溶质充分溶解在溶剂中。
注意在摇匀时要避免溶液外溢,以免影响溶液的浓度。
5. 转移溶液将摇匀的溶液转移到需要使用的容器中,可以使用量筒或移液管进行转移。
在转移时要注意避免溶液的损失和污染。
三、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在配制溶液时,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
某些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因此在配制时要根据溶质的溶解度表选择合适的温度。
2. 溶剂选择在配制溶液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
初中化学溶液配置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配置教案
实验名称:溶液配置
实验目的:通过学生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加深对溶液配置方法的理解,提高
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实验材料:硫酸、氢氧化钠、试管、量筒、搅拌棒、天平、电子天平。
实验步骤:
1. 将25ml的硫酸倒入一个试管中。
2. 在另一个试管中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
3. 将氢氧化钠逐渐添入含硫酸的试管中,并搅拌均匀。
4. 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混合液的变化。
5. 若混合液呈现明显的化学反应,即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则表示反应成功。
实验原理: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硫酸钠和水的溶液。
反应方程式如下: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溶液溅到眼睛或皮肤上。
2. 在加入氢氧化钠时要小心,避免溶液溅出。
3. 实验结束后要小心处理废液,不可随意倒掉。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混合液的颜色、气体的产生等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成功。
如果生成
了沉淀或气体,则表示反应成功。
实验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观察其反应速率
和生成物的量的变化。
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其他化学品的溶液配置,加深对溶液配置方法的
理解。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学会了溶液配置的方法,并对化学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能力。
溶液的配置初中化学教案
溶液的配置初中化学教案
主题:溶液的配置
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溶液的配置方法,并能够根据一定比例将溶质溶解于溶剂中。
材料:溶质、溶剂、容器、搅拌棒、天平、量筒
实验步骤:
1. 准备容器和搅拌棒,清洗并确保无杂质。
2. 用天平称量所需的溶质,记录下质量。
3. 用量筒量取适量的溶剂,记录下体积。
4. 将溶剂倒入容器中,逐渐加入溶质,同时用搅拌棒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5. 将制备好的溶液转移到干净的容器中,标明浓度和配制日期。
探究问题:
1. 你认为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浓度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 在实际操作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3. 如何将中学所学的溶液配置方法应用在生活中?
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到了溶液的配置方法,也学会了如何通过称量和计量来控制溶液的浓度。
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搅拌均匀是关键,否则溶质无法完全溶解。
我觉得这次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溶液这一化学概念。
扩展实验:
1. 尝试配置不同浓度的溶液,观察其溶解度有何变化。
2. 尝试用不同的溶剂配置溶液,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
3. 尝试用不同的溶质配置溶液,观察其对溶液性质的影响。
通过这些扩展实验,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溶液的配置原理和相关概念。
初中化学配制溶液教案
初中化学配制溶液教案
主题:配制溶液
年级:初中
学科:化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溶液的概念和分类;
2. 学习如何配制溶液;
3. 能够根据实验要求准确配制溶液。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烧杯、量筒、搅拌棒等;
2. 实验试剂:盐酸、氢氧化钠、硫酸等;
3. 实验指导书;
4. 安全护具:护目镜、实验袍等。
教学步骤:
1. 引入:介绍溶液的概念和分类;
2. 实验前准备: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穿戴安全护具;
3. 实验操作:
a. 配制盐酸溶液:取适量盐酸和适量水,将盐酸缓慢滴入水中并搅拌均匀;
b. 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取适量氢氧化钠和适量水,将氢氧化钠缓慢滴入水中并搅拌均匀;
c. 配制硫酸溶液:取适量硫酸和适量水,将硫酸缓慢倒入水中搅拌均匀;
4. 结论:总结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现象和结果;
5. 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溅洒等事故发生;
6. 清洁:整理实验器材,清洁实验桌面。
拓展活动:
1. 请学生尝试其他溶质的配制实验;
2. 讨论不同溶质在配制溶液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评价方式:
1. 考察学生对溶液的理解和配制实验的操作技能;
2. 通过实验结果和讨论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
1. 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准确或疏漏的地方;
2. 学生是否对溶液的配制过程和实验现象有深刻理解;
3. 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化学实验安全的意识。
以上是初中化学配制溶液的教案范本,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祝教学顺利!。
溶液的配制教案
溶液的配制教案一、实验目的1.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2.熟悉溶液的浓度计算;3.学会使用实验室常用的计量器具。
二、实验原理1. 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其中溶质是指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溶解溶质的物质。
2.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
常用的浓度单位有质量浓度、摩尔浓度、体积浓度等。
3. 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包括直接称量法、稀释法、溶解法等。
其中,稀释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将一定量的浓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中,使其浓度降低到所需浓度。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电子天平等。
2. 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干净、无水迹、无杂质;2.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所需的计量器具。
步骤二:配制溶液1.根据实验要求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或体积;2.取出所需的溶质,称量或定量加入容量瓶中;3.加入适量的溶剂,摇匀溶解;4.加入足够的溶剂,使溶液体积达到容量瓶刻度线,摇匀。
步骤三:测定溶液浓度1.取出一定量的溶液,用滴定管或移液管移入量筒中;2.用电子天平称量溶液质量,或用量筒测量溶液体积;3.根据所用的浓度单位计算溶液浓度。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器材应干净、无水迹、无杂质;2.溶液的配制应按照实验要求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或体积;3.溶液的配制应摇匀,使其均匀混合;4.测定溶液浓度时,应注意所用的浓度单位。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溶液的配制方法,熟悉了溶液的浓度计算,学会了使用实验室常用的计量器具。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实验器材的清洁和溶液的配制方法,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所用的浓度单位,以避免计算错误。
六、实验拓展1.尝试使用不同的溶剂配制溶液,比较不同溶剂对溶液浓度的影响;2.尝试使用不同的浓度单位计算溶液浓度,比较不同浓度单位的优缺点;3.尝试使用不同的计量器具配制溶液,比较不同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一节实验课,
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2)本节课是学生学完溶液这一单元后紧跟着的一个学生实验.目的两个:一是练
习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这也是中考实验操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二是巩固和练习实验基本操作,为将来中考验考试做准备。
2.教学对象分析
(1)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的能力,能够自主的探究设计实验方案;
(2)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在实验室理做实验的经验,尤其是学完溶液这一单元后,学生有想亲自动手配制溶液的强烈愿望和无穷的创新能力;
(3)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较弱,需要引导。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用固体或者浓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2. 练习称量、量取、溶解等操作。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参与研究性学习,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
4.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练习实验基本操作.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活动标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与评价
新课导入
分组实验:
配制
50g16%的
氯化钠溶
液
•探
究实验步
骤生活中溶液种类很多,如:食盐水、蔗糖水、茶、饮料等,是溶质质量分数不定的溶液,但在许多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例如,医疗用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太稀或太浓会带来生命危险。
那如何来配制这样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呢?
师给出本堂课的要求: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50g
并提问:思考若配制这样的溶液第一步要做什么?
1.计算:需氯化钠:50g×16%=8g,需水:
50g-8g=42g即42ml。
算出结果之后,下面就开始
进行这步操作时需要用到哪些仪器呢?
2、托盘天平的使用:
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药品可用
称量前应,先把拨到零刻度,再调节天平平衡,为了便于操作,先将砝码放盘,游码移至预定示数,再
用向
盘添加药品:如果药品干燥,应在两盘上各倾听思考。
思考,回答,全班
交流。
自己计算,一名同
学黑板展示。
独立思考,全班交
流。
思考,小组交流。
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悬
念,将学生很好的带入
新课。
交流展示。
黑板展示
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
1、仪器的
使用
2、实验
步骤
3、本实验
所需的仪
器
•小
组进行分
组实验
三、误差分
析放,
如果潮湿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应
放;如果药品和砝码位置放颠倒
了,所得药品的质量
=
量筒的使用: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
用和,
量筒必须放,视线要与量筒
内保
持水平,快接近刻度线时,改
用加液体。
称量好食盐和量取好水后,接下来应该进行什
么操作?怎样操作?
3、溶解
4、最后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上瓶
塞,贴上标签。
教师请学生总结本实验的实验步骤。
教师请学生总结本实验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
教师强调在溶解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发现并改正学
生的错误操作。
实验结束后,教师请一位代表来表述一下自己
的实验过程
如果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大于或小于16%,你
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思考,全班交流。
倾听,思考
小组讨论,全班
交流。
小组讨论,全班交
流。
倾听,反思。
小组讨论,全班交
流。
交流展示。
动手实验。
教师给予评价。
交流展示。
小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
课堂检测:
1、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100g,所需要用的仪器有:
2、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③④①②⑤ D.④⑤①②③
3、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贴上标签
4、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 g氯化钠固体。
①称量时如果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盛放固体,在托盘天平上已放30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下图的
(填字母)。
②下列仪器中,量取水时需要用到d和仪器(填序号),溶解时需要用到e和仪器(填序号)。
a.烧杯、b.10mL量筒、c.100mL量筒、d.滴管、e.玻璃棒f.药匙g.蒸发皿。
5、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的有关操作示意图:
(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
瓶、、、
(2)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3)图2,3表示的操作步骤分别
是:
(4)配制时需称氯化钠 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性的杂质,溶质的质量分数
会(填“偏大”或“偏小”);量取水最好选择(填“10mL”、“50mL”、“1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