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爱”在教育中的运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师爱”在教育中的运用

“教育的本质凝成一个字,那就是爱。”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爱和尊重、理解和期待。师爱是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师德的核心,是教师魅力的源泉,是教育的前提。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得好: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

具备师爱的教师,把学生看成一个个“正在成长的生命”,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关注他们的快乐和悲伤,和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沟通,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朋友和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衡量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否高尚,那就看一个老师对孩子的爱有多少吧!

一、师爱的重要性

对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人生才刚刚起步,正是探索世界的开始。这条路上既有风和日丽,也有泥泞坎坷,既有一帆风顺,也有荆棘挫折,而他们的心理素质还不足以承受这么剧烈的变化。在他们心里,有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也有对独立、自由的渴望。而对这一颗颗单纯又略显复杂的心灵,教师只有以情动人,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行为要以“爱”为依托,以“情”为先锋,要让学生感到你是爱他们的,你是他们心灵的依靠,即使是批评也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

1.师爱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教师爱学生,能激起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教师真诚地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学生在师爱中看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更加自爱、自强、奋发向上,力求使自己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最终取得进步。

2.师爱是教育成功的前提。“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学生对教师采取的态度,和他的学科兴趣、学习成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学生喜欢这个教师,对他的学科也感兴趣,努力程度高,学习成绩也就好。反之,学生不喜欢的教师,他教的学科也受到学生的轻视,学习成绩自然不好。教师的教育要求只有融入对学生的爱里,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引起他们积极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获得教育的成功。

3.师爱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俗话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学会了自爱。教师的教育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强大

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起一种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而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对善与美无动于衷的人。”

二、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对学生的爱

古人说:“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师爱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情感动向,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教师爱学生也要讲究方法,师爱应有理性,不失尊严,对任性、不礼貌及思想行为上的误区决不姑息,要采取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而有度,爱而有方的科学方法。

1.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教师提供优质服务的对象,不尊重、信任学生,教师便失去了赖于生存的基础。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重要的是因材施教,促进其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2.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关心学生,这是师爱最突出的表现。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教育的根本是对学生灵魂的引导和塑造,教师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与才能、个性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因势利导,引导他们自我完善。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3.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学生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公正,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学生不仅仅是成绩单上的一个符号。爱品学兼优的学生,似乎顺理成章,但爱屡教不改调皮捣蛋的学生却不是容易的事。教师应如何面对差生呢?很简单,不用学习成绩评价学生就是了,昔日冷眼中的瓦特、讥笑中的牛顿、愚笨的爱迪生,最后都成了伟大的科学家。我们要感谢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使我们的教育过程变得欢快而流畅;我们更要感谢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使我们的教育过程变得异彩纷呈。

4.小细节体现大爱。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爱从口中自然流露,多表扬,少批评。对于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耐心细致地进行转化教育工作,不嫌弃、不歧视,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发自肺腑地爱学生,学生会自然会将爱反馈回去,从而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学生自愿与教师合作,会情不自禁地向教师袒露自己的思想,倾诉心底的秘密。“水激则石鸣,人激则志宏”,相信在这种状态下,什么教育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一份没有血缘的爱,唱响中华大地,一份没有修饰的爱,染绿大地群山。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在给学生以关爱的同时,教师获得的一定是心灵的宁静和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