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3.2分离定律(2)

合集下载

分离定律PPT

分离定律PPT

请思考:A型血和B型血的夫妇生出来的小孩可 能的血型有哪些?请以具体的遗传图解说明。
A型/B型/O型/AB型
花的位置 腋生×顶生 腋生 651 207 3.14:1
植株的高度 高 × 矮 高
787 277 2.84:1
正交


P
紫花花 白白花花
F1
反交会怎样呢
全部紫花
全部紫花
反交
白花
紫花
全部紫花
F1为什么会只有紫花? F2为什么既有紫花,又有白花? F2为什么紫花:白花=3:1?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过程分析 1.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 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 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 之,则证明假说是错误的。假说-演绎推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可表示为:
套袋 目的: 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实验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F2出现性状分离 显性性状:不同性状的纯合亲本, 杂交后代F1表现出的亲本性状,则 为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不同性状的纯合亲本, 杂交后代F1未表现出的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同一性状的亲本,在杂 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 性状的现象。
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
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
孟德尔杂交实验
孟德尔 Gregor Johann Mendel
(1822-1884)
孟德尔
自然科学 奥地利一所修道院的修道士 数学
选用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
1. 为自花、闭花授粉植物,便于形成纯种,花冠的 形状便于人工去雄和授粉。 2. 成熟后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3. 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 4. 生长期较短,种子数量多。

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

(四) 豌豆子叶颜色遗传因子的分离与组合
16
(一) 遗传因子假说
孟德尔在试验结果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遗传因子 (inherited factor /determinant, hereditary determinant/factor)的概念,认为: 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且每对相对性状由一对 遗传因子控制; 显性性状受显性因子(dominant ~)控制,而隐性性状 由隐性因子(recessive ~)控制;只要成对遗传因子中 有一个显性因子,生物个体就表现显性性状;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而在配子中成单存在。 体细胞中成对遗传因子分别来自父本和母本。
测交法,是把被测验的个体 因为隐性纯合体只能产生一
与隐性纯合的亲本杂交。根 据测交子代Ft所出现的表现
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它们 和含有任何基因的某一种配 子结合,其子代将只能表现 出那一种配子所含基因的表 现型。所以测交子代的表现 型的种类和比例正好反映了 被测个体所产生的配子种类 和比例。
2)

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cc,只产生含c的一种配子。
推测:如果用杂种F1与白花植株(cc)杂交,后代应该 有两种基因型(Cc和cc),分别表现为红花和白花,且
比例为1:1。
31
纯合体(如CC)只产生
(二)自交法 一种类型的配子,其
自交后代也都是纯合 1. F 基因型及其自交后代表现推测 2 体,不会发生性状分 1) (1/4)表现隐性性状F2个体基因型 离现象;
4. 建立了遗传研究的基本方法。
45
(二)在遗传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遗传因子假说及其分离规律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
义,而且对生物遗传改良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2. 3. 4.

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第一章 第一节 分离定律 Word版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第一章 第一节 分离定律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分离定律对应学生用书P2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它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2)豌豆成熟后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3)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

2.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基本方法确定被研究的相对性状,选择父本和母本对母本人工去雄: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套袋隔离: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再套袋隔离: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传粉后所结的 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②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

2.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则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的为隐性性状。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 2的性状分离比约为3∶1,在测交实验中后代的表现型比约为1∶1。

4.纯合子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5.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6.显性的表现形式: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

1.举例说明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关系,如何判断两性状是否为相对性状?提示:身高是性状,高和矮是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是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可以根据此定义来判断两性状是否为相对性状。

2.如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举例说明。

提示:(1)杂交实验中,F 1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自交实验中,子代若出现新性状,则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实例:若紫花豌豆×白花豌豆→全是紫花,则紫花为显性; 若紫花豌豆×紫花豌豆→紫花、白花,则白花为隐性。

3.如何区分杂交、自交、正交和反交?通过实例说明。

提示:(1)杂交: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异花授粉。

(2)自交:紫花豌豆自花授粉。

(3)正交和反交:若“紫花作母本×白花作父本”为正交,则“紫花作父本×白花作母本”为反交。

分离定律(上课用)

分离定律(上课用)

杂交实验
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
紫花∶白花 = 3∶1
F2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
CC∶Cc∶cc =1∶2∶1
理论解释(假说)(5点)
测交验证
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
紫花∶白花 = 1∶1
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
Cc∶cc =1∶1
分离定律实质
显性的相对性
一般题型: 写出子代的基因型与性状
亲代组合
子代表现类型


总数
600
200
800
700
0
700
300
300
600
210
70
280
写出基因型:A Dd ,B
Dd ,
C
DD
,D dd ,E Dd 。
必修Ⅱ 遗传与进化
子代与亲代之间的相似性
——遗传
子代与亲代,子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异性
——变异
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
§1.1 分离定律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奥地利人,天主神父
主要工作:18561864经过8年的杂交试
验,1865年发表了 《植物杂交试验》的论
文。
(1822——1884)
主要成就:揭示了遗传的 两个基本定律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AA:Aa=1:1 Aa
AA:Aa:aa=1:2:1
Aa:aa=1:1 aa
子代性状及比例
全显 全显 显:隐=3:1 显:隐=1:1 全隐
根据子代性状比例判断亲代基因型
子代性状比例
显:隐=3:1 显:隐=1:1
全隐 全显
亲代基因型

分离定律二三

分离定律二三

(1)杂交法: F1中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 (2)自交法: 若发生 性状分离 ,则 亲本 性状一定为显性性状; 若不发生 性状分离 ,则无法判断显隐性。
【知识梳理】
六、分离定律知识整理及应用: (二)性状的显、隐性判断和纯、杂合子判断 2、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显性)
①自交法:(适合于大多数 植物 的最简便的方法) 若后代发生 性状分离 ,则亲本一定是 杂合子; 若后代不发生 性状分离 ,则亲本可能是 纯合子 ; ②测交法:(此法较适合 动物 ) 待测显性×隐性, 若后代出现 隐性 性状个体,则待测显性一定是杂合子; 若后代只有 显性 性状个体,则待测显性可能是纯合子.
4、分离定律中的特例比例:(依据子代基因型比例求特殊比例) (1)致死现象: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 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个体, 从而使性状分离比例发生变化。 例: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 发现: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结果回答:(控制毛色的基因用A-a表示) Aa aa ①黄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黑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 AA ②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 C: ③写出上述B、C两组亲本的基因型 B: Aa×Aa ; Aa×aa ; 。
母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也各是 1/2 ,
因此再生一个白化病(aa)孩子的概率为 1/2 ×1/2 = 1/4 。
【知识梳理】 六、分离定律知识整理及应用:
3、杂合子自交n代后,纯合子与杂合子所占比例的计算

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必备6篇)

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必备6篇)

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第1篇1.理论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解惑]F1配子的种类有两种是指雌雄配子分别为两种(D和d),D和d的比例为1∶1,而不是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

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第2篇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是有性生殖生物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特有的行为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3.细胞核遗传只有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基因随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

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数目不稳定,遵循细胞质母系遗传规律。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分离规律不能直接解决,说明分离规律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第3篇①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

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有两种,即A∶a=1∶1或产生的雄配子有两种,即A∶a=1∶1,但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通常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②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针对完全显性)。

原因如下:a.F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若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

b.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性状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

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第4篇1.异花传粉的步骤:①→②→③→②。

(①去雄,②套袋处理,③人工授粉)2.常用符号及含义P:亲本;F1:子一代;F2:子二代;×:杂交;⊗:自交;♀:母本;♂:父本。

3.过程图解P纯种高茎×纯种矮茎↓F1 高茎↓⊗F2高茎矮茎比例 3 ∶14.归纳总结:(1)F1全部为高茎;(2)F2发生了性状分离。

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第5篇1.掌握最基本的六种杂交组合①DD×DD→DD;②dd×dd→dd;③DD×dd→Dd;④Dd×dd→Dd∶dd=1∶1;⑤Dd×Dd→(1DD、2Dd)∶1dd=3∶1;⑥Dd×Dd→DD∶Dd=1∶1(全显)根据后代的分离比直接推知亲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

第5单元 基因传递的基本规律 第1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5单元  基因传递的基本规律 第1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5单元 基因传递的基本规律
第1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3.2.3 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 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方法与程序
2.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假说-演绎法)
3.基因的分离定律 (1)细胞学基础(如图所示)
(2)研究对象、发生时间、实质及适用范围
答案:C
■逐点清(三)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方法 1.自交法:此法主要用于植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 待个测体―结―果―⊗分―析→若若后后代代无有性性状状分分离离,,则则待待测测个个体体为为纯杂合合子子 2.测交法:待测对象若为雄性动物,注意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产生更多的 后代,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异,雌配子无差异,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
(√ )
9.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提示: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是由于亲代是杂合子,子代出现了性
状分离,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二、分析作答——从关联思维上理解概念 1.(必修2 P2“相关信息”思考)自交都是自花传粉吗?请举例说明。 提示:不是。如玉米的花是单性花,其雄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植株的雌花的柱 头上也属于自交。 2.(必修2 P5“相关信息”分析)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在配子中单个出现。为什么他没能提出遗传因子在染色体上的猜想? 提示:当时生物学界还没有认识到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 ×)
6.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
状)。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理论上,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型个体数
目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

生物必修二《3.2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苏教版必修二)

生物必修二《3.2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苏教版必修二)

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第2课时基因的分离定律(2)考纲要求考点梳理1 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发生时间(1)实质: 随的分开而分离(如下图所示)。

(2)时间:减数第次分裂期。

2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罐分别代表,甲、乙内的彩色玻璃球分别代表,用不同彩色玻璃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

(2)实验注意问题①要抓取,且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罐并搅匀。

②重复的次数足够多。

3 分析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豌豆)①;②。

(2) 。

(3)应用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

4 分离定律在实践上的应用(1)杂交育种①显性性状作为选育对象: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方可作为推广种。

②隐性性状作为选育对象:一旦出现即可作为种子推广使用。

(2)医学实践:利用分离定律科学推断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为人类禁止近亲结婚和优生提供理论依据。

基础过关1 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探索遗传规律,他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方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提出假说B “测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寻找规律C “分离定律的本质”——发现问题,提出假说D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说2 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兔的长毛和短毛B 玉米的黄粒与圆粒C 鸡的长腿和毛腿D 马的白毛和羊的黑毛3 人类多指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对此不正确的叙述是( )A 亲代之一的基因型为AA,其子女均患多指B 亲代之一含有A基因,其子女有可能出现多指C 双亲均为Aa,其子女均患多指D 双亲均为Aa,其子女患多指的概率是3/44 如图是一个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家族的遗传系谱图,Ⅰ1、Ⅰ3的基因型和Ⅲ1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分别是 ( )A AA、Aa和1/16B Aa、Aa和1/9C Aa、AA和1/4D Aa、Aa和1/645 小麦抗锈病对易染病为显性。

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

二.基本概念
交 配 类 型
杂交: 不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杂交:基因型 不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
体中指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 ,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测交:就是让杂种第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 测交:就是让杂种第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 来测定F1基因型 来测定 基因型 。测交是检验某生物个体 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学习目标 (二) 二
a.列举生物的性状及表现方式,区别性状及相对性状。 a.列举生物的性状及表现方式,区别性状及相对性状。 列举生物的性状及表现方式 b.举例说明纯合子 杂合子、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举例说明纯合子、 b.举例说明纯合子、杂合子、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概念。 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概念。 运用遗传因子的假设解释分离现象和现象。 例 c比运用遗传因子的假设解释分离现象和现象传 。 遗 验 体 , 化 及 型 类 的 子 配 生 产 离 分 过 通 子 因 运用合 的方 基因的分离现象。 基因的分离现象。 . 用遗传学的基 。 的基因型, 的基因型,
例:下列各组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下列各组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黑毛 狗的长毛和黑毛 B.羊的白毛和牛的黄毛 羊的白毛和牛的黄毛 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 桃树的红花和绿叶 D.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D
第 1章
第1 节
遗传因子的发现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 验 分离定律
学习目标 (一) 一
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 和生理生化特性。如肤色, 和生理生化特性。如肤色,

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
过程:F1自交 结果:F2出现性状分离, 且显性:隐性=3:1
其他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
(2)花粉鉴定法:
过程: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 稀碘液,呈现不同的颜色。 取F1的花粉放在载玻片上, 加一滴稀碘液。 结果:一半花粉呈蓝黑色, 一半花粉呈红褐色。
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一对相 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 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 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中,结果是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 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外一种等 位基因。
5、某农场养了一群马,有栗色马和白色马。已知栗 色对白色呈完全显性,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 的栗色公马,请你根据毛色这一性状,用一个配种季 节的时间鉴定它是杂种还是纯种。简要说明鉴定方法 和理由。
两种情况:①可能是杂种。让此栗色马与多匹白马 交配,若后代中有白马,说明栗色马含有隐性基因, 故推知该栗色公马是杂种。②可能是纯种。让此栗 色马与多匹白马交配,若后代中没有白马,说明栗 色马不含隐性基因,故推知可能该栗色公马是纯种。
3.一种脚很短的鸡叫爬行鸡,由显性基因A控制。 (1):爬行鸡×爬行鸡,子代2977只爬行鸡和995 只正常鸡。 (2):爬行鸡×正常鸡,子代1676只爬行鸡和1661 只正常鸡。 分析回答: Aa ,Aa ,子代爬行 (1)第一组两亲本的基因型 鸡基因型 AA和Aa,正常鸡基因型 aa 。 (2)第二组爬行鸡基因型 Aa ,若子代爬行鸡相 交配,在F2中共得小鸡6000只,从理论上讲有正常 鸡 1500 只,有纯合子爬行鸡 1500 只。
F1
显性性状:杂交后代F1表
紫花
自交
现出的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杂交后代F1未 表现出的亲本性状。

分离定律2

分离定律2

3.共显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个 体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如人的ABO血型
血型
A B AB O
红细胞上的 抗原
A
B A和B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显隐性关系
IA对i为完全显性 IB对i为完全显性 IA与IB为共显性
隐性
父母分别为A型和B型血,孩子 的血型可能是____?
羊和母羊的基因型分别为___B_b__和__B_b___,小羊的 基因型为__b_b_,这2只羊再生一只黑羊的概率__2_5_%_
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
我国婚姻法规定: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同一个家族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性较 大,如果近亲结婚可导致后代隐性基因纯合化, 使得致病的隐性基因得以表现,出现遗传病的 机会大大增加。
发现问题 如何解释F2出现的3:1
提出假设 提出5点假说 演绎推理 用5点假说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
验证假设 做测交实验验证预测结果
得出结论 理论=实践,得以验证
五、显性的相对性
1.完全显性(普遍)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 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
2.不完全显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 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
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纯合子 杂合子
基因型 + 环 境
基因 决 定
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分离
显隐
性性
基基 因因
导 致
显性 隐性 性状 性状
表现型 性状 相对性状 性状分离
3

1
三、分离定律的实质
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二节 分离定律精编版

第二节 分离定律精编版

第二节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目的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D:掌握)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教学用具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试验图、豌豆花示意图、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表、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试验的分析图解、一对相对性状测交试验的分析图解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前面我们学习了基因的概念和本质。

作为控制生物体性状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生物体的一切性状都是由基因来控制的。

我们知道,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后代具有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那么,亲代的性状是怎样被传递给子代的呢?作为控制生物体性状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亲代的基因又是如何传递给子代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基因在遗传中的传递规律,即遗传的基本规律。

其中,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由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法发现的。

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在遗传学上的成绩是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称为基因)的论点,并且揭示出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孟德尔是通过杂交实验法来研究生物体性状遗传的规律的。

选取两种一个或几个性状方面具有稳定差别的植物做杂交亲本进行杂交,从中找出性状遗传的规律性,这种研究遗传规律的方法,叫做杂交实验法。

它是研究遗传规律的最基本的方法。

孟德尔主要是用豌豆作为杂交试验材料的。

阅读课本P19—P22,回答下列问题:1、孟德尔做了哪些植物的杂交试验?其中成绩最突出的是哪种植物的杂交试验?2、孟德尔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豌豆作为试验材料的优点有(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在豌豆花还没有开放的时候,雌蕊的柱头上已经沾上了雄蕊的花粉。

所以在自然状态下,它永远是保持纯种,避免了外来花粉粒的干扰,从而避免了天然杂交的可能。

(课本P20,豌豆花示意图)由于豌豆花的结构很适合自花传粉,花在未受粉之前,雄蕊和雌蕊都紧紧地被花瓣包裹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许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生物教学案第三章 第2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2)一、课标要求:1.应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尝试用遗传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2.归纳总结基因分离定律的基本题型及解题方法。

二、课堂互动:考点1. 基因分离规律的验证方法归纳:(1)测交法:杂种F1与隐性类型杂交,后代出现两种基因型与表现型的个体,证明了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2)自交法:杂种F1 自交后代F2中出现显隐性两种表现型的个体,比例为3:1。

证明了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杂种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颜色,且比例为1∶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种非糯性水稻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例题】.已知纯种的粳稻与糯稻杂交,F1全为粳稻。

粳稻中含直链淀粉遇碘呈蓝黑色(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糯稻含支链淀粉,遇碘呈红褐色(其花粉粒的颜色也相同)。

现有一批纯种粳稻和糯稻,以及一些碘液。

请设计两种方案来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

(实验过程中可自由取用必要实验器材。

基因用A 和a表示)。

方案一 方案二方法 方法实验 步骤 1. 实验 步骤 1.2. 2.实验 预期 实验预期实验现象解释 实验现象解释结论 结论【变式训练】.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 、a 控制。

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生物小组某同学获得了某一品系水稻的种子,为了较快地鉴定出这种水稻的基因型,他们将种子播种,开花后收集大量成熟花粉.将多数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滴碘液,盖上盖玻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有呈蓝紫色和呈红褐色的花粉粒.下图表示在同一载玻片上随机所得的四个视野中花粉粒的分布状况.黑色圆点表示蓝紫色花粉粒,白色圆点表示红褐色花粉粒。

(1)统计上述4个视野中的两种花粉粒数目,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2)在右上方的直角坐标内绘制表示粳性和糯性花粉粒的数量关系图(直方图)。

花粉粒数(个) 蓝紫色 红褐色 甲 乙 丙 丁 平均数(3)根据统计结果,这一水稻品系中两种花粉粒数量比例约为________,由此可知该品系水稻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___________。

考点2.基因分离定律中的有关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1。

相对性状的判定:——[方法]:定义法[例题1].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长毛和短毛 B.玉米的黄粒与圆粒C.棉纤维的长和粗 D.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2.显隐性性状的判定:(1)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那个性状为显性.(2)性状分离法:杂种后代有性状分离,数目占3/4的性状为显性。

【例题2】。

纯种非甜玉米和纯种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籽粒,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相互混杂 B. “非甜”是显性 C。

“甜”是显性 D。

“非甜”是隐性[变式训练2].(08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卷)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

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红花为显性性状B.红花A的基因型为Rr C.红花C与红花D的基因型不同 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3.杂合体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体或杂合体占比例的计算:杂合子连续自交n代后,子代中杂合子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第n代的情况如右下表:若以Aa为第一代,其自交所得子代为第二代,则上述所有比例式中的n都应取值为n-1。

对n的取值,可取为自交次数。

对纯合体几率记忆方法:分子永远比分母2n少1。

【例题3】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是( )[变式训练3].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三次,所得后代中的纯合体占( )A.1/8 B. 7/8 C。

7/16 D. 9/164。

纯合体与杂合体的判定:(1)测交法: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被测为纯合体,测交后代性状分离——被测为杂合子Aa。

(2)自交法: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亲本是纯合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双亲是杂合子Aa×Aa。

【例题4】(全国高考题)某农场养了一群马,有栗色马和白色马,已知栗色基因(B)对白色基因(b)呈完全显性,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请你根据毛色这一性状鉴定它是杂种还是纯种。

(1)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一鉴定所需要的杂交工作,你应怎样配种?。

(2)杂交后代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并对每一结果做出相应的鉴定。

[变式训练4]. 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是显性,现有甲乙两种能抗锈病的小麦,但只有一种是纯合体,下列方法对鉴别,保留纯合体抗锈病小麦最好的是 ( )A. 甲×甲,乙×乙 B.甲、乙分别与隐性类型测交C. 甲×乙D. 甲×乙得子代后自交5. 正推型:已知亲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推后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及比例:[方法]:一般用棋盘法或分析图解。

须注意的是:显性性状个体有两种可能的基因型,即纯合子和杂合子.[例题5]. 填写下列表格:已知红花(A)对白花(a)是显性亲本基因型杂交组合后代基因型及比例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交配类型AA × AAAA × AaAA × aaAa × AaAa × aaaa × aa6. 逆推型:已知后代表现型或基因型,推亲代的基因型.第一,确定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第二,根据性状和比例推基因型;第三,计算个体发生的概率。

用棋盘法或分析图解可直接得出.[方法一]:隐性纯合突破法——由性状入手。

[方法二]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由比例入手。

(1)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Bb)。

即Bb×Bb→3B-∶1bb.(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Bb×bb→1Bb∶1bb。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BB×BB或BB×Bb或BB×bb。

[例题6]在豌豆中,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现将A、B、C、D、E、F,G 7株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1)写出A、B、C、D、E、F、G的基因型。

(2)实验结果中,高茎纯合子株数为多少?占高茎总数的百分之几?(3)实验结果所得的植株中,性状能稳定遗传和不能稳定遗传的比数是多少?【变式训练6】豚鼠的毛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黑毛雌鼠甲与白毛雄鼠丙交配,甲生殖7窝8只黑毛豚鼠和6只白毛豚鼠.黑毛雌鼠乙与白毛雄鼠丙交配,乙生殖7窝共15只黑毛豚鼠,问甲、乙、丙3只亲鼠的基因型。

.7.推断遗传病的发病率.【例题7】.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父母正常,但她的弟弟是白化病患者,这对夫妇生出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 )A。

1/4 B. 1/6 C。

1/8 D. 1/12【变式训练7】.白化是一种隐性遗传病,一对夫妇表现型正常,但生了个白化女儿,问他们再生个白化儿子的概率是多少()A.25% B。

50% C. 12.5% D.75%三、课后作业:1.玉米雌雄同株,其顶部开雄花,叶腋开雌花。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下面为某生物实验小组拟定的观察玉米杂种后代粒色分离现象的实验步骤:①选择亲本:将选择的父本、母本的种子播种在试验田里。

②授粉:在母本雌穗花柱伸出苞叶后,取下雌穗上的套袋,将当天收集到的花粉均匀地撒在雌穗柱头上,再用原来的纸袋套在雌穗上,封住袋口,并标明杂交亲本的类型、授粉日期、操作者姓名。

③套袋隔离:在母本雌穗柱头没有露出苞叶之前,用纸袋套在雌穗上,封住袋口;在父本雄穗将要抽出之前,用纸袋套在雄穗上,封住袋口。

④采粉:在雄穗柱头开花后进行采粉,采粉时,使花粉散落在所套的纸袋内,取下纸袋待用,并标明采粉日期及父本类型。

⑤去袋:当雌穗花柱枯萎时即去掉纸袋。

⑥分析F1的表现型,判断显性性状.⑦分析F2的表现型。

请你根据生物学的有关知识,列出正确的实验步骤(只写序号):。

(2)根据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的经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应选择玉米(“纯种”“杂种”),若要观察玉米粒色的分离现象,应研究对相对性状。

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该项研究的亲本杂交组合的基因型为(3)如何根据F1的表现型,判断显性性状?(文字简述)(4)预期粒色分离现象将首次出现在代中。

(5)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Ⅰ、Ⅱ两棵植株进行如下三个杂交实验,所获得玉米子粒的性状如下表所示:①哪一个实验可以用于判断糯与非糯这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②已知:含糯性基因的花粉遇碘呈红褐色,含非糯性基因的花粉遇碘显蓝色。

若将两株玉米产生的花粉加稀碘液制成临时装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哪一株显红褐色的与显蓝色的花粉一样多? 。

③用G代表显性性状,g代表隐性性状,则植株Ⅰ的基因型为,植株Ⅱ的基因型为 ,实验—的子代中非糯玉米粒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2.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是显性。

现有甲、乙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全部为长翅,乙瓶既有长翅又有残翅,由于工作的疏忽,忘了贴亲本和子代的标签,请你通过实验的帮助,确定甲、乙两瓶果蝇的亲子关系。

①若用一次交配实验来鉴别甲、乙两瓶果蝇的亲子关系,你应随机选择甲瓶或乙瓶中哪种果蝇进行交配实验?②怎样根据①题的交配结果,确定甲、乙两瓶果蝇的亲子关系。

大许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生物教学案第三章第2课时基因的分离定律(2)一、课标要求:1。

应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尝试用遗传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2。

归纳总结基因分离定律的基本题型及解题方法。

二、课堂互动:考点1. 基因分离规律的验证方法归纳:(1)测交法:杂种F1与隐性类型杂交,后代出现两种基因型与表现型的个体,证明了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2)自交法:杂种F1 自交后代F2中出现显隐性两种表现型的个体,比例为3:1。

证明了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杂种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颜色,且比例为1∶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种非糯性水稻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例题】.已知纯种的粳稻与糯稻杂交,F1全为粳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