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载组合和内力调整的先后顺序规范规定
荷载组合详解
荷载组合详解荷载规范里的荷载组合中提到的荷载“基本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分别表示什么?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1)基本组合是属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荷载效应组合,它包括以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和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荷载效应设计值取两者的大者。
两者中的分项系数取值不同,这是新规范不同老规范的地方,它更加全面地考虑了不同荷载水平下构件地可靠度问题。
在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中,除了基本组合外,还针对于排架、框架等结构,又给出了简化组合。
2)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是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的荷载效应组合。
标准组合在某种意义上与过去的短期效应组合相同,主要用来验算一般情况下构件的挠度、裂缝等使用极限状态问题。
在组合中,可变荷载采用标准值,即超越概率为5%的上分位值,荷载分项系数取为1.0。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由《荷载规范》给出。
频遇组合是新引进的组合模式,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等于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频遇值系数(该系数小于组合值系数),其值是这样选取的:考虑了可变荷载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超越其值的次数或大小的时间与总的次数或时间相比在10%左右。
频遇组合目前的应用范围较为窄小,如吊车梁的设计等。
由于其中的频遇值系数许多还没有合理地统计出来,所以在其它方面的应用还有一段的时间。
准永久组合在某种意义上与过去的长期效应组合相同,其值等于荷载的标准值乘以准永久值系数。
它考虑了可变荷载对结构作用的长期性。
在设计基准期内,可变荷载超越荷载准永久值的概率在50%左右。
准永久组合常用于考虑荷载长期效应对结构构件正常使用状态影响的分析中。
最为典型的是:对于裂缝控制等级为2级的构件,要求按照标准组合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的应力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在按照准永久组合时,要求不出现拉应力。
还有就是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问题新的荷载规范中恒载的分项系数在实际工作中怎么取?什么时候取1.35什么时候取1.2?1.2恒+1.4活1.35恒+0.7*1.4活抗浮验算时取0.9砌体抗浮取0.81.35G+0.7*1.4Q>1.2G+1.4QG/Q>2.8所以当恒载与活载的比值大于2.8时,取1.35G+0.7*1.4Q否则,取1.2G+1.4Q对一般结构来说,1.楼板可取1.2G+1.4Q2.屋面楼板可取1.35G+0.7*1.4Q3.梁柱(有墙)可取1.35G+0.7*1.4Q4.梁柱(无墙)可取1.2G+1.4Q5.基础可取1.35G+0.7*1.4Q荷载效应组合及设计要求1.什么是荷载效应?什么是荷载效应组合?一般用途的高层建筑结构承受哪些何载?答:所谓荷载效应,是指在某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或位移。
内力组合及内力调整
7 内力组合及内力调整7.1内力组合各种荷载情况下的框架内力求得后,根据最不利又是可能的原则进行内力组合。
当考虑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影响时,应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进行增幅。
分别考虑恒荷载和活荷载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和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并比较两种组合的内力,取最不利者。
由于构件控制截面的内力值应取自支座边缘处,为此,进行组合前,应先计算各控制截面处的(支座边缘处的)内力值。
1)、在恒载和活载作用下,跨间max M 可以近似取跨中的M 代替,在重力荷载代表值和水平地震作用下,跨内最大弯矩max M 采用解析法计算:先确定跨内最大弯矩max M 的位置,再计算该位置处的max M 。
当传到梁上的荷载为均布线荷载或可近似等效为均布线荷载时,按公式7-1计算。
计算方式见图7-1、7-2括号内数值,字母C 、D 仅代表公式推导,不代表本设计实际节点标号字母。
2max182M M M ql +≈-右左 且满足2max 116M ql = (7-1) 式中:q ——作用在梁上的恒荷载或活荷载的均布线荷载标准值;M 左、M 右——恒载和活载作用下梁左、右端弯矩标准值;l ——梁的计算跨度。
2)、在重力荷载代表值和地震作用组合时,左震时取梁的隔离体受力图,见图7-1所示, 调幅前后剪力值变化,见图7-2。
图7-1 框架梁内力组合图图7-2 调幅前后剪力值变化图中:GC M 、GD M ——重力荷载作用下梁端的弯矩; EC M 、CD M ——水平地震作用下梁端的弯矩C R 、D R ——竖向荷载与地震荷载共同作用下梁端支座反力。
左端梁支座反力:()C 1=2GD GC EC ED ql R M M M M l--++;由0M ddx=,可求得跨间max M 的位置为:1C /X R q = ; 将1X 代入任一截面x 处的弯矩表达式,可得跨间最大弯矩为: 弯矩最大点位置距左端的距离为1X ,1=/E X R q ;()101X ≤≤; 最大组合弯矩值:2max 1/2GE EF M qX M M =-+;当10X <或11X >时,表示最大弯矩发生在支座处,取1=0X 或1=X l ,最大弯矩组合设计值的计算式为:2max C 11/2GE EF M R X qX M M =--+; 右震作用时,上式中的GE M 、EF M 应该反号。
结构设计组合系数规范规定与设计使用表
结构设计组合系数规范规定与设计使用表前言实际工作中广大设计人员往往忽略了结构设计组合系数的规定,认为软件已经考虑了规范规定,而不知其中的特殊规定,在设计相关结构时没能很好调整软件的组合系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人详细查阅了有关规范并整理如下:第一章《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2001中有关规定3.2.3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 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n S=γGSGk+γQ1SQ1k+∑γQiyciSQiki=2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第3.2.5 条采用;γQi―第i 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γQ1 为可变荷载Q1 的分项系数,应按第3.2.5 条采用;S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k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S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ik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Q1k 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Ψci―可变荷载Qi 的组合值系数,应分别按各章的规定采用;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n S=γGSGk+∑γQiyciSQiki=1注:1 基本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2 当对SQ1k 无法明显判断时,轮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为SQ1k,选其中最不利的荷载效应组合。
3 当考虑以竖向的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仅限于竖向荷载。
3.2.4 对于一般排架、框架结构,基本组合可采用简化规则,并应按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γGSGk+γQ1SQ1knS=γGSGk+0.9∑γQiSQiki=1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仍按公式(3.2.3-2)式采用。
3.2.5 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1)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2)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下应取1.0;―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中国规范的结构内力调整
中国规范的结构内力调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继续采用“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弱构件”的设计思想,依据结构类型、抗震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决定结构抗震等级;然后按抗震等级对结构构件设计内力进行调整。
在该规范中,结构抗震等级分为四级(一、二、三和四级)。
高层规程根据高层建筑的自身特点又做了一些补充规定,增加了特一级。
各抗震等级的梁、柱均对组合内力设计值进行不同系数的调整,用来限制大震下塑性铰区出现部位,避免或减少脆性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加强柱根部推迟塑性铰形成,控制倒塌,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1. 内力调整的分类高层建筑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经过结构分析计算,求得各构件的内力标准值,再进行各种修正和调整得到设计值。
内力修正和调整一般分为两类。
第一类属于结构整体内力调整,主要包括:楼层最小地震力限值控制、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框剪结构中框架部分所受地震总剪力的调整及框支转换层中框支柱地震剪力的调整等。
这类调整的特点是,在不满足规范的某些规定时才进行调整,而且调整的部位和调整系数的大小一般均需在计算后才能确定。
第二类则是梁、柱的构件内力或组合内力的调整。
此类调整的部位明确,调整系数的大小可根据抗震等级确定。
2. 内力调整的方法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给出了各种内力调整的表达式。
这类调整又分以下3种情况:⑴直接在柱端标准内力弯矩组合值上乘以增大系数。
⑵对内力组合中的个别工况内力进行调整,例如框支柱的轴力调整只对地震作用下的轴力进行。
此时,在对各工况内力组合之前,先把地震轴力进行放大后再组合。
⑶框架梁的剪力调整,只是对梁两端的固端弯矩引起的剪力进行调整,而对后迭加的竖向荷载引起的简支梁剪力不加调整。
3. 内力调整系数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的划分。
根据结构类型、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可以决定结构的抗震等级。
############################################################################### ######### %%%%%%%%%%%%%%%%%%%%%%%%%%%%%%%%%%%%%%%%%%%%%%%%%%%%%%% %%%%在利用结构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得到构件内力后,应按中国相关规范进行如下步骤的内力调整:㈠首先进行结构整体内力调整——地震作用调整①最小地震剪力调整::新规范5.2.5条规定,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的剪重比不应小于表5.2.5给出的最小地震剪力系数λ。
7荷载效应组合及设计要求(点讲)
上表给出了多层以及高层建筑需要考虑的各种组合情况及相应的系数取值。 注意:内力组合计算,各分项系数用表中的值,位移效应组合,各分项系数取为1.0 高层建筑:2、3、4项是基本组合情况,5、6、7中考虑了竖向地震作用,只有在9度设防区才需要考虑。在6度设防区 ,除了IV类场地以外,可以不进行抗震计算,此时不需要与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即1、2项。 当选定可能出现的几种可能的组合情况后,要选最不利的S值作为构件设计值。
框架梁塑性调幅
注意:塑性调幅主要是在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调整,故要在组合前进行调幅,然后再和水平荷载作用下 的内力进行组合。
四、水平荷载作用方向 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可能沿任意方向。第二章第3节中指出一般只考虑作用在主轴方向,但可以是正 方向,也可以是负方向。
二、侧移变形限制 结构的刚度要求用限制侧向变形的形式表达,即: Δ/H≤[Δ/H]; δ/h≤[δ/h]
其中: Δ、δ——结构的顶点水平位移及层间变形; H、h——结构总高度及层高。 上面公式均是在使用状态下的设计要求,因此, Δ、δ都是荷载标准值 产生的位移组合效应,即组合时取分项系数为1.0,上述公式右端为限 制值。 限制结构水平变形主要原因有: 1.过大的侧向变形会使人不舒服,影响正常使用; 2.过大的侧向变形,特别是过大的层间变形会使填充墙以及一些建筑 整修出现裂缝或损坏,同时也会使电梯轨道变形或玻璃破损; 3.过大的侧向变形会使主体结构出现裂缝甚至破损。限制结构裂缝宽 度就要限制结构的侧向变形及层间变形; 4.过大的侧向变形会使结构产生附加内力,严重时会加速倒塌。这是 因为侧移后,建筑物上的垂直荷载会造成附加弯矩。侧移越大,附加 弯矩就越大。 上述各种因素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不同材料的结构的作用不尽相同。 下表给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上规定的限制值,它是通过总结过去 的设计经验及综合各种要求得到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主要变化
章节变动:预应力补充内容后由第6章调到第10章修订原则:∙提高安全储备,保证结构安全∙提高抗灾能力,以人为本∙完善耐久性设计∙高性能高强材料的应用∙规范合理分工协调修订的主要内容:(1)增加结构方案和结构防倒塌设计的原则,提高结构在偶然作用下的抗灾性能。
(2)面对我国大量既有建筑安全性与改造的迫切需要,增加既有结构设计的原则规定。
(3)调整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组合,以及预应力构件的验算要求。
(4)增加楼盖舒适度的设计,控制结构竖向自振频率。
(5)完善耐久性设计方法,适当增加钢筋保护层厚度,提出了使用期维护、管理的要求。
(6)淘汰低强度钢筋,采用高强2高性能钢筋,提出钢筋延性(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的要求。
(7)解决配筋密集的困难, 提出并筋(钢筋束)配置的规定。
(8)扩充结构分析内容及各种效应的分析方法,提出非荷载效应(温度、收缩)分析的原则。
(9)完善结构构件考虑二阶效应的计算方法。
(10)适应复杂结构非线性分析及设计, 完善材料本构关系及混凝土多轴强度准则的内容。
(11)增加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的安全性, 完善双向受剪设计方法, 调整冲切承载力计算。
(12)补充拉、弯、剪、扭复合受力构件设计的相关规定, 明确应力配筋的有关要求。
(13)调整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裂缝宽度及刚度的计算方法, 计算结果略有放松。
(14)改进钢筋锚固和连接的方式, 补充完善机械锚固、机械连接等手段。
(15)考虑配筋特征值调整钢筋最小配筋率, 增加安全度, 同时控制大截面构件的最小配筋率。
(16)在梁柱节点中引入钢筋机械锚固的有关规定, 简化锚固配筋构造。
(17)补充、完善各类装配整体式结构及叠合式(水平、竖向)结构的设计原则及构造要求。
(18)调整预应力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新工艺、新材料预应力损失计算的规定。
(19)增加无粘结预应力的有关内容, 补充、完善各种预应力构件的配筋构造措施。
(20)调整混凝土构件抗震等级以及有关内力调整的规定, 提出抗震钢筋延性的要求。
新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主要修订
新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主要修订《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主要修订内容简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修订从2009年开始,到2012年5月28日发布,同年10月1日实施,再到10月中旬正式上架,经历的时间是够长的。
结合这次新版规范的培训,查阅相关资料以及个人的理解进行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一、扩充荷载规范的涵盖范围和内容第1.0.4条,规范编制依据由《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改为《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以便扩大设计范畴。
第1.0.4条,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
前者是指分布或集中作用中结构上的力,习惯称之为荷载,如恒载、活荷载、风雪荷载等,后者是指引起结构变形的原因,如温度、收缩和徐变等。
现行荷载规范只涵盖直接作用,这次增加了温度作用后,规范内容覆盖了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根据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荷载规范属于通用设计标准,名称为“建筑结构荷载和间接作用规范”。
但本着尊重习惯、方便使用的原则,新的荷载规范名称保持不变。
修订后的荷载规范共有10章、10个附录。
其中增加l了“永久荷载”、“温度作用”和“偶然荷载”3章,增加了“消防车荷载考虑覆土厚度的折减系数”、“横风向及扭转风振的等效风荷载”和“高层建筑顺风向和横风向风振加速度计算”等3个附录。
二、荷载分类和组合1.增加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要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主要体现在调整荷载设计值和耐久性两个方面。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规定的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如下表:类别设计使用年限示例(a)1 5 临时性建筑结构2 25 易替换的结构构件3 50 普通房屋和构造物4 100 标志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在强条第3.2.3条的荷载基本组合式中,增加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荷载基本组合公式改为:(1-1)(1-2) 式中,、分别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第i 个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分别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效应值;可变荷载的组合系数。
砌体结构及答案
一、填空题: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为了适当提高砌体结构的安全可靠指标,将B 级施工质量等级的砌体材料的分项系数由 提高到 。
1。
5,1。
65.我国《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将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分为五个强度等级,其中最低和最高强度等级分别为 和 .MU30,MU109.我国《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采用了定值分项系数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砌体结构在多数情况下是以承受自重为主的结构,除考虑一般的荷载组合以外 , 还应考虑以 为主的荷载组合,这种组合的恒载分项系数G γ为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Q γ为 乘以组合系数。
承受自重,1。
35,1.412.砌体构件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系数ϕ是考虑高厚比β和偏心距e 综合影响的系数,在《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偏心距按内力的 (填“设计值”或“标准值”)计算确定,并注意使偏心距e 与截面重心到轴向力所在偏心方向截面边缘的距离y 的比值不超过 .设计值,0.6y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中所列砌体强度设计值是按照施工质量等级为B 级确定的,当施工质量等级不为B 级时,应对砌体强度设计值进行调整。
具体调整的方法就是,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所查砌体强度设计值乘以调整系数a γ,对于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C 级的,其取值为 ;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A 级时,其取值为 。
0。
89,1。
0515。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仅考虑 和 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按房屋空间作用大小,将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分为三种。
屋(楼)盖刚度,横墙间距2.如果砌体结构的弹性模量为E ,剪变模量为G ,则G 和E 的关系近似为 。
0.4G E =3。
砌体结构最基本的力学性能指标是 。
轴心抗压强度4。
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弯曲抗拉强度以及剪切强度主要与砂浆或块体的强度等级有关。
荷载组合详解
荷载组合详解荷载规范里的荷载组合中提到的荷载“基本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分别表示什么?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1)基本组合是属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荷载效应组合,它包括以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和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荷载效应设计值取两者的大者。
两者中的分项系数取值不同,这是新规范不同老规范的地方,它更加全面地考虑了不同荷载水平下构件地可靠度问题。
在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中,除了基本组合外,还针对于排架、框架等结构,又给出了简化组合。
2)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是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的荷载效应组合。
标准组合在某种意义上与过去的短期效应组合相同,主要用来验算一般情况下构件的挠度、裂缝等使用极限状态问题。
在组合中,可变荷载采用标准值,即超越概率为5%的上分位值,荷载分项系数取为1.0。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由《荷载规范》给出。
频遇组合是新引进的组合模式,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等于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频遇值系数(该系数小于组合值系数),其值是这样选取的:考虑了可变荷载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超越其值的次数或大小的时间与总的次数或时间相比在10%左右。
频遇组合目前的应用范围较为窄小,如吊车梁的设计等。
由于其中的频遇值系数许多还没有合理地统计出来,所以在其它方面的应用还有一段的时间。
准永久组合在某种意义上与过去的长期效应组合相同,其值等于荷载的标准值乘以准永久值系数。
它考虑了可变荷载对结构作用的长期性。
在设计基准期内,可变荷载超越荷载准永久值的概率在50%左右。
准永久组合常用于考虑荷载长期效应对结构构件正常使用状态影响的分析中。
最为典型的是:对于裂缝控制等级为2级的构件,要求按照标准组合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的应力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在按照准永久组合时,要求不出现拉应力。
还有就是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问题新的荷载规范中恒载的分项系数在实际工作中怎么取?什么时候取1.35什么时候取1.2?1.2恒+1.4活1.35恒+0.7*1.4活抗浮验算时取0.9砌体抗浮取0.81.35G+0.7*1.4Q>1.2G+1.4QG/Q>2.8所以当恒载与活载的比值大于2.8时,取1.35G+0.7*1.4Q否则,取1.2G+1.4Q对一般结构来说,1.楼板可取1.2G+1.4Q2.屋面楼板可取1.35G+0.7*1.4Q3.梁柱(有墙)可取1.35G+0.7*1.4Q4.梁柱(无墙)可取1.2G+1.4Q5.基础可取1.35G+0.7*1.4Q荷载效应组合及设计要求1.什么是荷载效应?什么是荷载效应组合?一般用途的高层建筑结构承受哪些何载?答:所谓荷载效应,是指在某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或位移。
【最新推荐】etabs范例说明-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etabs范例说明篇一:ETABS简单实例都说ETABS不错,我也想学学。
我的习惯是自学,不太喜欢别人教的。
不过我喜欢交流,所以在这把学习过程记录一下,欢迎大家斧正。
这是从酷鱼博客上复制下来的,对新手挺有用的!!!作者:酷鱼第一站:很简单的模型软件环境:ETABS 9.2.0 + CksDetailer 1.0.09目标:从头创建一个模型,这个模型非常简单,只有一层楼,四根柱子,四根梁,一块屋面板。
通过这个模型把各项功能都试一遍,一直做到出施工图。
所有构件均为钢筋混凝土构件。
出发启动ETABS 9.2.0。
选菜单File->New Model, 出现下面的对话框:看到这就有点晕了。
按F1看了一下帮助,满版的英文看着头晕。
选No吧。
接着又出来一个对话框: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Grid Only是黑体字,估计是默认值。
都保持默认,按OK按钮。
软件自动生成了一些东西,如下图:我贴的可是大图啊,被新浪自动缩成这么小了,郁闷。
右边的图是3D视图,如下:看得出来这是个四层楼的立体网格。
为了简单,我只要一层楼就够了,所以要先删掉上面的三层楼。
删除楼层在菜单里找了一阵,知道怎么做了。
选菜单Edit->Edit Story Data->Delete Story...,如下:出现一个对话框,在里面操作把Story4, Story3, Story2都删掉。
删除的时候还带动画效果呢,挺好玩的。
删完后就成了这样:楼层删除完毕。
编辑轴网看看左边那个平面视图窗口:看起来怎么那么别扭呢。
再仔细看看,是轴线号不对。
从下往上是1,2,3,4轴,从左往右是A,B,C,D轴。
应该掉过来才对,从下往上ABCD,从左往右1234。
选菜单Edit->Edit Grid Data->Edit Grid...,如下图:出现Coordinate Systems对话框:按"Modify/Show System..."按钮.显示Define Grid Data对话框,如下图:改完后是这样的:篇二:ETABS建筑消能设计操作示例1. 设置单位制及模型初始化点击右下侧单位制,选择N.mm。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修订简介 (技术处 徐永基) 2012年7月20日(最新修改的)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修订简介徐永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二○一二年一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修订简介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 88号文)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来自高校、科研和设计共14家单位的17位专家组成编制组,对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进行全面修订。
修订计划起至时间为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实际修订工作按计划进度完成。
依据编制大纲,编制组开展了包括:1)荷载效应组合(设计使用年限可变荷载调整系数,偶然组合);2)雪荷载灾害及修订建议;3)高层、高耸结构顺风向风振响应计算;4)高层建筑横风向风振响应计算;5)复杂高层建筑扭转风振响应计算;6)高层建筑群体干扰效应;7)内压系数及局部体型系数;8)国内外温度作用规范与应用调研;9)国内外偶然作用规范与应用调研等8个方面的专题研究和调研。
主要修订内容1、章节的变化本次修订后的规范共有10章、9个附录,其中增加了“永久荷载”、“温度作用”和“偶然荷载”3章,增加了“附录C消防车荷载考虑覆土厚度的折减系数”和“附录G横风向及扭转风振的等效风荷载”2个附录。
删除了原“附录C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
2、规范各章主要修订内容1)增加了温度作用的规定,因此本规范涉及的内容范围由直接作用(荷载)扩充到间接作用。
[1.0.2、1.0.4、1.0.5] 2)增加温度作用相关的术语。
[2.1.24~2.1.28]3)荷载基本组合中增加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
[3.2.3]Lj4)取消原第3.2.4条关于一般排架、框架结构基本组合的简化规则。
5)增加3.2.5条,规定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调整系数的取值。
[3.2.5]6)补充荷载偶然组合的表达式,分别就偶然荷载作用下承载能力计算和偶然事件发生后受损结构整体稳定性验算给出荷载组合表达式。
新规范(GB500)版JC
D L qL
( 1 )
其中:D ——恒载 L——活荷载 qL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荷载选用原则
墙下条形基础可采用PM荷载或砖混荷载。 柱下独基和桩承台采用尽量多的荷载组 合 筏板和基础梁选相同工况荷载组合。
应该选同一程序生成的所有可能工况(是否要选地震 荷载组合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如satwe的所有荷 载组合或TAT 的所有荷载组合。pm荷载没有弯矩最好 不用在独立基础的计算中。独立基础底面积的计算类 似于压弯正截面计算,由轴力和弯矩两个因素决定。 所以不能按最大轴力计算。由于各程序的计算假定不 同,荷载的分布由差别。如果选取全部荷载则计算结 果偏大。 PMCAD 荷载可用于砖混结构及初设计。其特点是模拟 人工倒荷,没有弯矩。 TAT,SATWE,PMSAP 荷载是上部结构计算结果,可 用于所有情况。 程序能自动区分是否地震组合,并进行承载力放大。 PK荷载只能用于独基。
D L W cw
D W L cL
D L D L
(2)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1 . 35 D L L cL
D
(3)地震作用组合
D L E E W cqL EH H EV v cW w
2.标准组合
max s hp t
按下述计算公式 计算
F /( u h ) a M c / I
max l m 0 s
un AB b s
八、局部承压计算
新规范版本增加了局部承压计算。程序可进行 柱对独基,桩承台,基础梁以及桩对承台的局 部承压计算。 按照GB50007-2002中8.2.7的第4条要求和 7.8.1和7.8.2的方法进行柱对基础的局部承压计 算。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通知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通
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建设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2.01.10
•【文号】建标[2002]10号
•【施行日期】2002.03.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注:本篇法规已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405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公告(发布日期:2012年5月28日,实施日期:2012年10月1日)废止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通知(2002年1月10日发布建标[2002]10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计划单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各有关协会: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1997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
知》:”([1997]108号)的要求,由建设部分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09-2001,自2002年3月1日起旗行。
其中,1.0.5、3.1.2、3.2.3、3.2.5、4.1.1、4.1.2、
4.3.1、4.
5.1、4.5.2、
6.1.1、6.1.2、
7.1.1、7.1、2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9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荷载组合和内力调整的先后顺序规范规定
荷载组合和内力调整的先后顺序01——规范规定规范的作用效应组合,一般建立在线弹性分析叠加原理基础上。
高规JGJ 3-2010在第5.6节《荷载组合和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正文和条文说明中首次将线形叠加予以明确,以符合《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的有关规定,区分线形分析和非线性分析的不同效应组合状况。
常规情况下,荷载效应组合仍以【线弹性分析叠加类型】为主,上述假定已成为中国绝大部分规范和教材解释荷载效应的默认前提条件。
另一方面,中国规范对结构总体地震作用工作性能、地震剪力分担及构件内力调整等内容做了详细规定,并且在结构分析之前需对【结构体系相关属性】进行定义,使荷载组合(实为“荷载效应组合”)时必须注意规范的这些内力调整,并且要关注调整的前后顺序。
一、非线性作用效应组合查《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第 8.2.4条:对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应采用作用的基本组合。
1、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可按下式确定:注:在作用组合的效应函数S(•)中,符号“∑”和“+”均表示组合,即同时考虑所有作用对结构的共同影响,而不表示代数相加。
2、当作用与作用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注1.对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也可根据需要分别给出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2.可根据需要,从作用的分项系数中将反映作用效应模型不定性的系数γsd分离出来。
高规JGJ 3-2010条文说明:第5.6.1条和5.6.3条均适应于【作用和作用效应】呈【线性关系】的情况。
如果结构上的作用和作用效应不能以线性关系表述,则作用组合的效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的有关规定。
二、常规荷载组合【线形关系】2.1 规范规定以高规JGJ 3-2010为例。
第5.6.1条: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当荷载与荷载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荷载【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第2项增加γL是新规范的调整。
荷载规范详解
2004-12-16 21:012004-12-16 22:242004-12-20 08:412005-3-23 18:502005-3-24 22:40linlutsydtc积分133帖子59#72005-4-3 09:58抗震设计中,是5.4.1 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下式计算:S=γG×SGE+γEh×SEhk+γEv×SEvk+γw× Swk×ψw式中S――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γG――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应采用1.2,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能力有利时,不应大于1.0;γEh、γEv――分别为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按表5.4.1 采用;γw――风荷载分项系数,应采用1.4;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有吊车时,尚应包括悬吊物重力标准值的效应;S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SEvk――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Swk――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ψw――风荷载组合值系数,一般结构取0.0,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高层建筑应采用0.2。
注:本规范一般略去表示水平方向的下标。
其实,你说的 1.4G+1.2P在抗震中就是对应于“ 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דγG――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不过,一般来说,对于结构抗震时,γG=1.2,而P(活载)前的分项系数一般为:0.5??还是多少,记不太清并不是公式没有用,而是在抗震中,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使用的荷载组合系数有调整,这个你可以仔细看看抗震规范的条文说明另外,抗震设计和正常荷载设计时候,计算结构并对比何为控制性的,取两者大值。
一般抗震等级高的,都是抗震验算得到的内力和配筋需要大,是控制性的以上是个人理解,请大家指正!2005-6-4 21:082005-9-8 17:442005-9-11 06:472005-9-13 12:082005-9-27 21:352005-9-30 22:462005-10-5 04:062006-1-23 11:122007-8-26 15:49问大家对荷载规范中“由可变(永久)荷载控制”怎么理解?怎样才能确定一个结构是由可变或永2003-3-13 14:252003-3-13 18:052003-3-15 16:472003-4-10 13:292003-4-15 09:132003-4-30 22:062003-5-4 15:49p py.l积分154帖子1162003-6-10 16:01新的荷载规范中恒载的分项系数在实际工作中怎么取?什么时候取1.35什么时候取1.2?1.2恒+1.4活1.35恒+0.7*1.4活抗浮验算时取0.9砌体抗浮取0.81.35G+0.7*1.4Q>1.2G+1.4QG/Q>2.8所以当恒载与活载的比值大于2.8时,取1.35G+0.7*1.4Q否则,取1.2G+1.4Q对一般结构来说,1.楼板可取1.2G+1.4Q2.屋面楼板可取1.35G+0.7*1.4Q3.梁柱(有墙)可取1.35G+0.7*1.4Q4.梁柱(无墙)可取1.2G+1.4Q5.基础可取1.35G+0.7*1.4Q ----------总结的很好!!呵呵2004-5-30 20:542004-6-5 19:082004-6-10 21:422004-6-12 17:442004-6-25 22:562004-12-1 15:482006-1-23 11:37荷载组合详解荷载组合详解荷载规范里的荷载组合中提到的荷载“基本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分别表示什么?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1)基本组合是属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荷载效应组合,它包括以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和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荷载效应设计值取两者的大者。
荷载规范(2006)修正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458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现批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06年11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2.3、3.2.5、4.1.1、7.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6年7月25日3.2.3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 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ni Qikci Qi k Q Q Gk G S S S S 211ψγγγ式中 G γ----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就按第3.2.5条采用;Qi γ----第i 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1Q γ为何荷载1Q 的分项系数,应按第3.2.5条采用。
Gk S ----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Q ik S ——按可变荷载标准值ik Q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k Q S 1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ci ψ ——可变荷载Qi 的组合值系数,应分别按各章的规定采用;n ——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值。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niQik ci Qi Gk G S S S 1ψγγ (3.2.3-2) 注:1 基本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2 当对k Q S 1无法明显判断时,轮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为k Q S 1,选其中最不利的荷载效应组合。
3 (取消此注)。
3.2.5 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1)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2)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的组合,应取1.0。
2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 一般情况下取1.4;—对标准值大于4KN/m2 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取1.3。
建筑抗震设计复习大题
△试述建筑抗震三水准设计准则的基本内容建筑结构采用三个水准进行抗震设防,其要求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第一水准,即多遇地震,从地震出现的频度来看约为50年一遇。
第一水准-刚度设计准则:建筑在其使用期间,对遭遇频率较高、强度较低的地震-多遇地震时,建筑不损坏,不需要修理,结构应处于弹性状态。
第二水准,即基本烈度设防地震,从地震出现的频度来看约为475年一遇。
第二水准-强度设计准则:建筑结构在基本烈度的地震作用下,允许结构达到或超过屈服极限(钢筋混凝土结构会产生裂缝),结构产生弹塑性变形,依靠结构的塑性耗能能力,使结构得以保持稳定保存下来,经过修复还可使用。
第三水准,即罕遇地震,从地震出现的频度来看约为2000年一遇的强烈地震。
第三水准-延性设计准则:要求结构能经受较大的非弹性变形,在预先估计到的罕见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进入弹塑性大变形状态,部分产生破坏,但应防止结构倒塌,避免危及生命安全。
这一阶段应考虑防倒塌的设计。
△试述建筑抗震二阶段设计的基本内容二阶段抗震设计是对三水准抗震设计思想的具体实施。
通过二阶段设计中第一阶段对构件截面承载力验算和第二阶段对弹塑性变形验算,并与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相结合,从而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要求。
第一阶段设计:对于建筑结构,首先应满足第一、二水准的抗震要求。
为此,首先应按多遇地震的地震动参数计算地震作用,进行结构分析和地震内力计算,考虑各种分项系数。
根据荷载组合值系数进行荷载与地震作用产生内力的组合,进行截面配筋计算和结构弹性位移控制。
并相应采取构造措施保证结构的延性,使之具有与第二水准(设防烈度)相应的变形能力,从而实现“小震不坏”和“中震可修”。
这一阶段设计对所有抗震设计的建筑结构都必须进行。
第二阶段设计:对地震时抗震能力较低、容易倒塌的建筑结构(例如纯框架结构)以及抗震要求较高的建筑结构(例如甲类建筑),要进行易损部位(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并采取措施提高薄弱层的承载力或增加变形能力,使薄弱层的塑性水平变位不超过允许的变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载组合和内力调整的先后顺序01——规范规定规范的作用效应组合,一般建立在线弹性分析叠加原理基础上。
高规JGJ 3-2010在第5.6节《荷载组合和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正文和条文说明中首次将线形叠加予以明确,以符合《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的有关规定,区分线形分析和非线性分析的不同效应组合状况。
常规情况下,荷载效应组合仍以【线弹性分析叠加类型】为主,上述假定已成为中国绝大部分规范和教材解释荷载效应的默认前提条件。
另一方面,中国规范对结构总体地震作用工作性能、地震剪力分担及构件内力调整等内容做了详细规定,并且在结构分析之前需对【结构体系相关属性】进行定义,使荷载组合(实为“荷载效应组合”)时必须注意规范的这些内力调整,并且要关注调整的前后顺序。
一、非线性作用效应组合查《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第 8.2.4条:对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应采用作用的基本组合。
1、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可按下式确定:注:在作用组合的效应函数S(•)中,符号“∑”和“+”均表示组合,即同时考虑所有作用对结构的共同影响,而不表示代数相加。
2、当作用与作用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注1.对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也可根据需要分别给出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2.可根据需要,从作用的分项系数中将反映作用效应模型不定性的系数γsd分离出来。
高规JGJ 3-2010条文说明:第5.6.1条和5.6.3条均适应于【作用和作用效应】呈【线性关系】的情况。
如果结构上的作用和作用效应不能以线性关系表述,则作用组合的效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的有关规定。
二、常规荷载组合【线形关系】2.1 规范规定以高规JGJ 3-2010为例。
第5.6.1条: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当荷载与荷载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荷载【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第2项增加γL是新规范的调整。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取1.0,100年时取1.1。
第5.6.3条:地震设计状况下,当作用与作用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荷载和地震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从地震作用效应的解释可以看出,组合前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调整系数】。
2.2 荷载组合及相关问题荷载组合一般指的是荷载效应组合。
涉及内力调整的组合,指的是【基本组合】。
荷载组合的种类:1、基本组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荷载效应组合。
2、标准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荷载效应组合。
3、准永久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
4、人防组合:考虑核武器(或常规武器)爆炸等效静荷载与静荷载同时作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荷载效应组合。
至于荷载效应组合原则(特别是基本组合)、组合数量、分类及标准化使用,查各软件使用手册即可。
手工校核设计内力时,需要用到组合号及其组合顺序。
一般情况下,手工校核应注意【设计内力】≠【分析内力】≠【组合内力】,因都经过了内力组合前、后的调整。
参见本文小结附表。
三、荷载效应组合和内力调整的顺序3.1 高规JGJ 3-2010第5.6.5条1、非抗震设计时,应按本规程第5.6.1条的规定进行【荷载组合】的【效应计算】。
2、抗震设计时,应同时按本规程第5.6.1条和5.6.3条的规定进行【荷载和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计算】;3、按本规程第5.6.3条计算的【组合内力设计值】,尚应按本规程有关规定进行调整。
3.2 高规JGJ 3-2010第5.6节条文说明1、地震设计状况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当本规程有规定时,地震作用效应标准值应【首先】乘以相应的调整系数、增大系数,【然后】再进行效应组合。
如:薄弱层剪力增大、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剪重比)调整、框支柱地震轴力的调整、转换构件地震内力放大、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有关地震剪力调整等。
2、对非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应按式(5.6.1)计算荷载效应的组合;对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应同时按式(5.6.1)和式(5.6.3)计算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并按本规程的有关规定(如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对【组合内力】进行必要的调整。
同一构件的不同截面或不同设计要求,可能对应不同的组合工况,应分别进行验算。
3.3 竖向荷载效应调整实际上,【分析内力】经过调整、组合、再调整到【设计内力】的过程中,不仅涉及到地震作用效应,规范对竖向荷载作用效应也有调整。
如典型的考虑内力重分布的梁端弯矩调幅,及考虑活荷载不利分布的梁跨中弯矩放大。
高规JGJ 3-2010第5.2.3条: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装配整体式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7~0.8,现浇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8~0.9;2、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后,梁跨中弯矩应按平衡条件相应增大;3、应【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的弯矩进行调幅,【再】与水平作用产生的框架梁弯矩进行组合;4、截面设计时,框架梁跨中截面正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的50%。
【组合后的再调整】3.4 其他1、框架-剪力墙结构的0.2Vo调整顺序《高规JGJ3-2010》8.1.4-2条:抗震设计时,框架-剪力墙结构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各层框架总剪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各层框架所承担的地震总剪力按本条第1款调整后,应按调整前、后总剪力的比值【调整】每根框架柱和与之相连框架梁的剪力及端部弯矩标准值,框架柱的轴力标准值可不予调整;2、框架-核心筒的0.2Vo调整顺序《高规JGJ3-2010》9.1.11-3条:抗震设计时,筒体结构的框架部分按侧向刚度分配的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按本条第2款或第3款调整框架柱的地震剪力后,框架柱端弯矩及与之相连的框架梁端弯矩、剪力应进行相应调整。
有加强层时,本条框架部分分配的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的最大值不应包括加强层及其上、下层的框架剪力。
3、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高规JGJ3-2010》10.2.17条:【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框支柱承受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采用:框支柱剪力调整后,应相应调整框支柱的弯矩及柱端框架梁的剪力和弯矩,但框支梁的剪力、弯矩、框支柱的轴力可不调整。
四、结论综上,按照规范可整理出从【分析内力】形成【设计内力】的过程。
其中,荷载组合和内力调整的先后顺序应为(对基本组合):【分析内力】→【[竖向及地震]效应标准值调整,可简称“组合前调整”】→【效应基本组合,形成[组合内力]】→【组合内力调整,可简称“组合后调整”】→【设计内力】有关说明如下(对基本组合):五、建议1、规范或教材应组织专门的文字,对【分析内力】形成【设计内力】的过程及相关概念进行定义,以使用户明确相关概念的指向,及其所对应或已包含的调整内容。
按本文定义的【组合前调整】和【组合后调整】,将【分析内力】、【组合内力】、【设计内力】划分为两个区间是简明扼要的做法。
2、规范或教材在介绍荷载组合时,应提及中国规范对应的调整,以明确【组合内力】在如本文所述中的位置。
同时,可参考ETABS和SAP2000定义【荷载工况】、【分析工况】,以加强对中国规范的荷载组合工况的理解,ETABS和SAP2000的对应名称为【工况组合】——分析工况的结果组合。
荷载组合和内力调整的先后顺序02——SATWE(上)(2011-10-11 09:37:56)转载▼标签:分类:土木荷载组合内力调整前后顺序分析内力设计内力组合内力杂谈查高规可知,从【分析内力】形成【设计内力】的过程中,荷载组合和内力调整的先后顺序应为:【分析内力】→【[竖向及地震]效应标准值调整,简称“组合前调整”】→【效应基本组合,形成[组合内力]】→【组合内力调整,简称“组合后调整”】→【设计内力】按照SATWE编制说明(1999年12月版),软件对荷载组合和内力调整的顺序为:1、先对【单工况下】的计算内力进行调整。
包括:(1)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调整:考虑内力重分布的梁端弯矩调幅,及考虑活荷载不利分布的梁跨中弯矩放大;(2)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调整:包括整体调整、局部调整。
2、然后分别按【抗震】和【非抗震】的要求,完成梁、柱、墙各截面的内力组合。
3、再对地震作用组合下的内力,按照“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要求,对【组合内力设计值】进行调整。
因此,SATWE软件的内力调整顺序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但是SATWE手册对【分析内力】形成【设计内力】过程中的【竖向荷载效应调整】始终单独叙述,没有体现“竖向荷载效应调整”在【设计内力】形成中的调整时机或先后顺序。
以下内容均摘自SATWE软件的编制说明、培训讲座文件(2010规范颁布之前),用以学习、理解软件的执行过程。
显然,按照SATWE 软件编制说明的习惯,【竖向荷载效应调整】不会体现。
一、SATWE【地震内力调整】过程1.1 组合前调整——地震内力部分【整体和局部调整】1、楼层最小地震剪力控制(剪重比调整);2、薄弱楼层地震剪力放大(薄弱层调整);3、框剪结构中,框架部分地震剪力调整;4、框支结构中,框支柱地震剪力调整。
多项调整时的调整顺序,现行规范没有说明。
SATWE程序按下列顺序执行:(1)最小地震剪力系数调整;(2)薄弱楼层地震内力放大;【地震内力放大1.25倍,而不采取该层地震剪力放大,是因为只限于本楼层内力增大,而不往下传;即:只对该楼层构件[地震剪力的作用效应],乘 1.25的增大系数。
但规范规定是地震剪力】(3)框剪0.2Vo调整;(4)框支柱弯矩、剪力增大。
1.2 组合后调整——地震内力部分【构件调整】——准备阶段1、按结构类型、房屋高度确定房屋的抗震等级;2、SATWE抗震等级的指定;3、特殊指定“楼层、构件”抗震等级——调整;2002高规共计约8种情况;2010高规约9种情况。
主要如: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底部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带加强层的高层建筑结构、错层处框架柱、连体结构、地下室各层内力调整等。
4、软件按抗震等级确定组合后的内力调整系数。
分以下5种情况:(1)【框架柱、底层柱和框支柱】设计内力调整(2)【一般剪力墙结构】设计内力调整(3)【带转换层结构剪力墙】设计内力调整(4)【框架梁、连梁】设计剪力调整(5)框支结构中【框支托梁】地震内力调整1.3 组合后调整——地震内力【构件调整】——调整的4种做法1、框架梁——剪力调整只是对梁两端的固端弯矩引起的平衡剪力进行调整,而对后迭加的竖向荷载引起的简支梁剪力不加调整。
V=ηbv (Mbl+Mbr)/Ln+VGbM bl 、 Mbr---分别为梁左、右端,竖向载(恒、活)、水平载(风、地震)效应弯矩组合值;VGb--------竖向荷载引起的简支梁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