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 麒麟 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麒麟系统安装与激活步骤指导手册说明书

麒麟系统安装与激活步骤指导手册说明书

麒麟系统安装与激活步骤指导手册版权所有©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9。

保留一切权利。

本手册的任何部分,包括文字、图片、图形等均归属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或其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海康威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摘录、复制、翻译、修改本手册的全部或部分。

除非另有约定,本公司不对本手册提供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

关于本手册本手册描述的产品仅供中国大陆地区销售和使用。

本手册作为指导使用。

手册中所提供照片、图形、图表和插图等,仅用于解释和说明目的,与具体产品可能存在差异,请以实物为准。

因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需要,本公司可能对本手册进行更新,如您需要最新版手册,请您登录公司官网查阅()。

海康威视建议您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本手册。

商标声明为海康威视的注册商标。

本手册涉及的其他商标由其所有人各自拥有。

责任声明●在法律允许的最大范围内,本手册所描述的产品(含其硬件、软件、固件等)均“按照现状”提供,可能存在瑕疵、错误或故障,本公司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明示或默示保证,包括但不限于适销性、质量满意度、适合特定目的、不侵犯第三方权利等保证;亦不对使用本手册或使用本公司产品导致的任何特殊、附带、偶然或间接的损害进行赔偿,包括但不限于商业利润损失、数据或文档丢失产生的损失。

●若您将产品接入互联网需自担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可能遭受网络攻击、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本公司不对因此造成的产品工作异常、信息泄露等问题承担责任,但本公司将及时为您提供产品相关技术支持。

●使用本产品时,请您严格遵循适用的法律。

若本产品被用于侵犯第三方权利或其他不当用途,本公司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本手册内容与适用的法律相冲突,则以法律规定为准。

前言本节内容的目的是确保用户通过本手册能够正确使用产品,以避免操作中的危险或财产损失。

在使用此产品之前,请认真阅读产品手册并妥善保存以备日后参考。

Lniux文件系统实验报告

Lniux文件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五文件系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Linux系统下fdisk命令的用法。

2.掌握Linux系统下文件系统的创建、挂载与卸载。

3.掌握Linux系统下利用RAID技术实现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磁盘分区管理
2.动态磁盘管理
三、实验指导
1.服务器现需要新建一块20GB的硬盘,需要对新增的硬盘进行分区管理、分区方案为/user目录所在分区10GB,/backup目录所在分区5GB,/home目录所在分区5GB。

步骤一,添加新硬盘
点击“编辑虚拟机设置”按钮,如下图
选择添加硬盘,如下图
下一步选择“SCSI(S)推荐”,如下图
下一步创建“新虚拟磁盘”,设置磁盘空间大小为“20GB”,如下图所示
单击完成,即完成了新硬盘的添加,如下图所示
通过fdisk -l命令查看新硬盘是否添加成功
步骤二,利用fdisk命令对/dev/sdb/进行分区
步骤三,格式化新建分区,在各分区上建立ext3类型的文件的系统,建立时要求检查磁盘坏块并显示详细信息。

步骤四,将/dev/sdb1挂载到/user目录,/dev/sdb2挂载到
/backup目录,/dev/sdb3挂载到/home目录
2、某公司的Linux服务器新增两块硬盘,硬盘大小为40GB。

为了实现数据保护功能,现需利用2块硬盘创建RAID1卷。

要求创建的RAID设备名为/dev/md110,并利用mkfs命令创建ext3文件系统。

最后将文件系统挂载到系统上。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到fdisk 的一些命令和在Linux 系统下利用RAID 技术实现磁盘冗余阵列的方法。

实验8,存储实验指导书-存储LUN配置

实验8,存储实验指导书-存储LUN配置

存储实验指导书深圳市讯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七月版实验8、存储LUN配置实验一、实验目的熟练掌握S2600存储阵列LUN创建和划分的原则及流程可以熟练规划并创建需要LUN二、实验器材存储设备S2600一套,PC客户端一台。

三、实验内容说明通过现场操练,让学生掌握存储的RAID和LUN配置关系。

四、实验步骤(一)实验前准备1、设备条件S2600已经完成硬件安装,上电无异常,ISM初始化配置完成。

2、服务器条件EB服务器已经安装ISM客户端并正常运行,EB服务器的地址1和S2600的管理地址在同一网段,且能够正常通讯;EB服务器的地址2和EC616控制台地址在同一网段,且能够正常连接到S2600的端口通讯。

以上前提都正常,才可以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3、服务器配置条件实验管理系统中完成存储设备初始化。

实验管理系统中完成设备组划分、学生组划分、存储实验环境搭建,并初始化完成,实验状态为“正在进行…”。

EB Storage SERVER 服务端启动成功。

4、客户端条件PC 客户端支持以下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Microsoft Windows 2003资源要求:内存为1GB,硬盘空间大于40GB。

PC客户端到服务器网络通信正常。

PC客户端到存储业务口网络通信正常。

学生机完成EB Storage Client安装。

(二)创建LUN知识根据业务的需要,可以在RAID组中创建多个LUN。

将RAID组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逻辑单元后,将存储资源更合理的分配给应用服务器使用。

前提条件系统中已经创建RAID组。

背景信息与LUN相关的概念:•分条深度:指在使用分条数据映射的硬盘阵列中,条带内的块数量。

也指在硬盘阵列的单个成员盘区中,连续编址的虚拟硬盘块映射到连续编址的块的数量。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应选择适当的分条深度大小。

当存储系统应用于存储顺序数据较多的情况下,如存储媒体数据,建议设置较大的分条深度。

(完整word版)Linux实验指导书(11)

(完整word版)Linux实验指导书(11)

Linux 操作系统(合用于计算机专业专科学生)实验指导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二 0一 0 年八月制目录实验一 Red Hat Linux 9.0系统的安装() (3)实验二常用命令的使用(一)(2010.9.20 ) . (15)实验三常用命令的使用(二)(2010.10.4 ) . (22)实验四常用命令的使用(三)(2010.10.18 ) . (25)实验五 Vi编写器的使用() (29)实验六 Linux系统管理与配置() (31)实验七 shell编程(一)() (34)实验八 shell编程(二)() (39)实验九 shell编程(三)() (41)实验一 Red Hat Linux 9.0系统的安装()一、实验目的1.掌握安装Linux 系统时采集计算机硬件信息的方法2.掌握 Linux 硬盘的分区方法和硬盘分区的大小3.掌握 Linux 系统安装的过程和在安装过程中各选项的设置二、实验环境微型计算机一台,Red Hat Linux9.0 系统盘一套sn: 8UX0R-686FT-Z054V-4PDQPORLCT4T-24GFE-A816V-4MTQQ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步骤一:封闭BIOS 中的病毒报警功能,假如硬盘大于8G 设置硬盘为LBA 模式。

步骤二:备份硬盘上的所有重要数据!步骤三:为Linux 系统准备足够的硬盘空间。

2.安装 Red Hat Linux 9.0将 Red Hat Linux 9.0 安装光盘插入光驱,而后启动计算机,即可从 CD-ROM 启动 Linux 安装程序。

步骤 1: boot: 提示。

机器启动以后,显示boot: 提示屏幕,此中包含了几个不一样的指引选项,每个指引选项还有一个或多个与之关系的帮助屏幕。

要接见帮助屏幕,可按在屏幕底部列出的适合的功能键。

提示:请留神两个问题:·当看到了boot: 提示后,假如在一分钟内不采纳任何行动,安装程序会自动开始(默认单击回车键 ) 。

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

Linux内核移植实验指导书一、获得Linux内核源码我们的光盘中提供了linux-2.6.24.4的内核源码,也可以从上下载。

将linux-2.6.24.4.tar.bz2拷贝到工作目录下,解压,就可以得到完整的Linux内核源码包:[root@vm-dev 2410-s]# pwd/root/2410-s[root@vm-dev 2410-s]# cp /mnt/hgfs/e/linux-2.6.24.4.tar.bz2 ./[root@vm-dev 2410-s]# tar jxvf linux-2.6.24.4.tar.bz2[root@vm-dev 2410-s]# cd linux-2.6.24.4/二、修改Makefile为了交叉编译内核,需要修改内核的底层Makefile:[root@vm-dev linux-2.6.24.4]# vi Makefile找到下面的两行:ARCH ?= $(SUBARCH)CROSS_COMPILE ?=修改成如下两行:ARCH ?= armCROSS_COMPILE ?= arm-linux-上面这样修改的意思是说我们的目标平台是arm,使用的交叉编译器的前缀是arm-linux-.三、得到.config文件编译内核时会依赖于源代码目录下的.config文件。

如果没有这个文件,在make menuconfig的时候,会默认按照i386的配置生成.config文件,而这不是我们需要的。

因此我们要有自己的.config文件。

由于我们的配置和SMDK2410开发板的类似,因此可以使用它的.config文件,只需要把它的.config文件拷贝到源代码根目录下的.config文件即可:[root@vm-dev linux-2.6.24.4]# cp arch/arm/configs/s3c2410_defconfig .config四、修改Nand Flash分区由于我们使用的是SMDK2410开发板的原型,SMDK2410开发板的NAND Flash和我们的不一样,因此需要修改。

Linux实验指导书(胡小龙)

Linux实验指导书(胡小龙)

Linux实验指导书(胡⼩龙)Unix/Linux系统实验指导书中南⼤学信息科学与⼯程学院实验⼀ Linux的安装(课后)1、实验⽬的(1)了解硬盘分区的概念和⽅法;(2)掌握硬盘的分区规划;(3)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过程。

2、实验设备⼀台pc机、RedHat Linux 7.2以上版本、VMware Workstation v5.53、实验原理Linux可以以多种⽅式安装在PC机上:(1)独⽴分区安装、(2)DOS分区安装和(3)虚拟机VMWare下安装。

鉴于VMware下安装对原来系统影响较⼩且不影响本实验⽬的,因此采⽤VMWare下安装⽅式。

4、实验步逐(1) 在Windows XP下安装VMware 5.5(2)配置虚拟机(3)启动虚拟机(4)启动Linux安装过程(5)安装过程配置(6)安装后配置(7)第1次启动VMWare下Linux操作系统5、实验记录(1)记录详细安装过程(2)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实验2 Linux基本操作1、实验⽬的(1)复习Linux基本命令。

(2)掌握常⽤Linux命令2、实验内容(1)练习命令⾏模式下的常⽤命令:man:命令帮助ALT-Fx:虚终端切换常⽤命令:cat、Ls、ps、chmod、kill、ln、cp、mv、rm、cd、pwd、mkdir、chown、who、w、wc、whoami、date、uname 等(2) 编辑器vi的使⽤:使⽤vi建⽴并修改⼀个⽂本⽂件(3) 档案管理rpm、gzip、tar等命令(4) ⽹络命令telnet、ftp、talk3、实验记录(1)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记录实验现象(2)使⽤过程体会、⼼得、技巧实验3 Linux系统管理1、实验⽬的(1)掌握Linux基本系统管理命令(2)掌握基本管理⽅法(3)初步了解Linux中与系统管理相关的有关配置⽂件2、实验内容(1) ⽤户管理adduser、useradd、passwd等观察:/etc/passwd⽂件(2) ⽂件系统管理df、du命令使⽤mount、umount命令使⽤:安装usb盘或者光盘,查看分析/etc/fstab⽂件(3) 存储器free:了解存储器使⽤情况(4) 关机halt、shutdown –h、init 0reboot、shutdown -r now并⽐较它们之间的差别(5) ⽹络配置netconfig的使⽤(6)启动配置/etc/inittab:查看、修改并观察其响应3、实验记录(1)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记录实验现象(2)使⽤过程体会、⼼得、技巧实验4 Linux Shell程序设计1、实验⽬的(1)掌握Linux shell程序运⾏⽅法(2)掌握Linux Shell程序基本语法(3)了解Linux环境变量(3)编写简单Linux shell程序2、实验内容(1)查看/etc/.profile⽂件:相当于DOS下autoexe.bat (2)通配符“*”、“?”、“[]”的使⽤$ls [a-c]* 和$ls [a,m,t]*命令(3)重定向和管道的使⽤ls | morecat > test.txt(4) 变量$lookup=/usr/mydir$echo $lookup$export lookup:让进程使⽤(5) 编辑并运⾏以下程序(shell程序控制结构)1 fortest#!/bin/bashfor a in x y zdoecho now a=$adone2 fortest1#!/bin/bashfor adoecho now a=$adone3 functest#!/bin/bashsetup(){echo setup…}do_date(){date}chgdir(){cd $1}do_datesetupchgdir4 paramtest#!/bin/bashecho filename:$0echo arguments:$*echo number arg:$#echo arg2:$2shiftecho number arg:$#echo arg2:$2set hello,everoneecho args:$*echo arg2:$25 untiltest#!/bin/bashnumber=0until (test $number –gt 5)doecho “ $number”number=`expr $number + 1`done3、实验要求(1)每个shell程序事例运⾏多遍,并给不同参数(2)详细记录程序调试及运⾏结果3、实验⼼得与总结内核在内充中是受保护的块,因烤瓷我们必须要通过“shell”将我们输⼊的命令与kernel 通信,好让kernel可以控制硬件来正确⽆误的⼯作。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指导书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指导书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指导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系《操作系统安全》实验一……Windows系统安全设置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性2、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设置3、熟悉MBSA的使用二、实验要求1、根据实验中的安全设置要求,详细观察并记录设置前后系统的变化,给出分析报告。

2、采用MBSA测试系统的安全性,并分析原因。

3、比较Windows系统的安全设置和Linux系统安全设置的异同。

三、实验内容1、配置本地安全设置,完成以下内容:(1)账户策略:包括密码策略(最小密码长度、密码最长存留期、密码最短存留期、强制密码历史等)和账户锁定策略(锁定阈值、锁定时间、锁定计数等)(2)账户和口令的安全设置:检查和删除不必要的账户(User用户、Duplicate User用户、测试用户、共享用户等)、禁用guest账户、禁止枚举帐号、创建两个管理员帐号、创建陷阱用户(用户名为Administrator、权限设置为最低)、不让系统显示上次登录的用户名。

(3)设置审核策略:审核策略更改、审核账户登录事件、审核账户管理、审核登录事件、审核特权使用等(4)设置IP安全策略(5)其他设置:公钥策略、软件限制策略等2、Windows系统注册表的配置(1)找到用户安全设置的键值、SAM设置的键值(2)修改注册表:禁止建立空连接、禁止管理共享、关闭139端口、防范SYN攻击、减少syn-ack包的响应时间、预防DoS攻击、防止ICMP重定向报文攻击、不支持IGMP协议、禁止死网关监控技术、修改MAC地址等操作。

3、文件及文件夹权限设置(1)用户组及用户的权限:有哪些组?其权限是什么?有哪些用户?分属哪些组?设置其权限。

(2)新建一个文件夹并设置其访问控制权限。

4、审核日志分析(1)查找审核日志,显示其详细信息: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性日志、系统日志。

(2)分析各种日志所描述的内容,分析警告、信息、错误等的意义。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2021)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2021)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目录操作系统 (1)实验指导书 (1)目录 (2)实验一Linux的安装与编译 (1)1.1 实验目的 (1)1.2 背景知识 (1)1.2.1 Linux简史 (1)1.2.2 内核的功能和结构 (3)1.2.3 内核源代码组织结构 (4)1.2.4 内核的功能版本和发行版 (6)1.2.5 学习Linux辅助软件介绍 (6)1.3 实验内容 (6)1.3.1 安装Ubuntu (6)1.3.2 编译Linux内核 (9)实验二Linux基本命令 (14)2.1 实验目的 (14)2.2 背景知识 (14)2.3实验内容 (14)实验三进程管理 (19)3.1 实验目的 (19)3.2 背景知识 (19)3.3实验内容 (19)3.3.1进程创建 (19)3.3.2进程控制 (19)3.3.3参考程序 (19)实验四进程通信 (22)4.1实验目的 (22)4.2背景知识 (22)4.3实验内容 (30)实验五存储管理 (38)5.1实验目的 (38)5.2背景知识 (38)5.3实验内容 (38)实验六文件管理 (49)6.1实验目的 (49)6.2背景知识 (49)6.3实验内容 (49)实验一Linux的安装与编译1.1 实验目的●了解Linux发展历史、功能和特点。

●学习和动手安装Linux操作系统。

●学习和动手编译Linux内核。

1.2 背景知识1.2.1 Linux简史1981 年IBM 公司推出享誉全球的微型计算机IBM PC。

在1981-1991 年间,MS-DOS 操作系统一直是微型计算机上操作系统的主宰。

此时计算机硬件价格虽然逐年下降,但软件价格仍然是居高不下。

当时Apple 的MACs 操作系统可以说是性能最好的,但是其天价没人能够轻易靠近。

当时的另一个计算机技术阵营是Unix 世界。

但是Unix 操作系统就不仅是价格贵的问题了。

为了寻求高利率,Unix 经销商将价格抬得极高,PC 小用户就根本不能靠近它。

Linux实验指导书

Linux实验指导书

大理学院DALI UNIVERSITY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实验讲义《Linux基础》目录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基本实验指导……………………………………………………………………......(1)实验一Linux 系统的安装……………………………………..……………………..................(1)实验二Red Hat Linux 9.0的基本操作…………………………..........................(7)实验三Linux 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命令的使用……………(11)实验四Linux 的用户管理……………………………………..………………..................(17)实验五Linux 的进程管理……………………………………..………………..................(20)实验六Linux 的文件管理……………………………………..………………..................(26)实验七Linux Web 服务器的配置……………………………………....................(34)实验八DNS 服务器的配置……………………………………..………………....................(39)实验九DHCP 服务器的配置………………………………..………………....................(50)实验十I P 路由的配置…………………………………………………………......………………………....(56)参考文献 (62)第一部分绪论本指导书是根据《Linux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编写的,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

一、本课程实验的作用与任务本课程以通用操作系统Linux及其以上的各种典型应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性质很强的课程。

通过实验使学生详细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多分区的安装和引导、基本的命令、桌面系统、编辑环境等,最终能够掌握Linux系统的配置和管理。

Nachos操作系统部分实验说明

Nachos操作系统部分实验说明
} 5、修改 文件中的调度类成员函数,使其按线程优先数大
………
新的设计的实验内容和步骤:
重新执行../lab2中的make 重新执行./nachos –rs 10
可以看到新内核的输出按规定的静态优先数次序在并发执行:
Name:Main Num:0 looped:0 Name:T1 Num:1 looped:0 Name:T2 Num:2 looped:0 Name:T1 Num:1 looped:1 Name:T2 Num:2 looped:1 Name:T1 Num:1 looped:2 ……
以上设计实验输出结果的分析:
主线程首先执行后放弃CPU,T1优先级最高排在队首先被选中。主线程由于优 先级最低被排在队列尾。
T1 线程放弃 CPU,当前 T2 在队首先被选中。T1 优先级最高又被排在队首。 T2线程放弃CPU,当前T1在队首先被选中。T2被排在队首。 如此重复5次,T1和T2线程执行结束,队列中仅有主线程了。主线程连续执行 4次后结束工作。
………… private:
………….. int Priority;//线程的优先数 } 4、在构造线程类时为线程设置一个静态优先数: 在 中的 Thread::Thread(char * debugName,int priority)
{ ……. Priority = priority;
一、内核线程调度策略设计
设计目标:
在 Nachos 系统中实现按优先数调度线程, 研究各种调度策略算法的实现, 分析各种调度算法的性能。 …..
设计背景:
从 Nachos 系统的基本内核./threads/ 文件中可以看出 Nachos 系统的基本内核实现了先进先出的调度策略。
调度类 Scheduler 管理着一个就绪队列 list。它的成员函数 ReadyToRun(currentThread)将当前线程挂入该队列的队尾: Scheduler::ReadyToRun (Thread *thread) {

Linux实验指导书

Linux实验指导书

第一章操作系统构成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一个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件,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并利用实验平台提供的Linux操作系统掌握如何构造一个基本的微型Linux操作系统。

【准备知识】1、了解Linux OS的启动流程。

2、了解软盘的结构。

3、了解开机载入程序──引导软件LILO。

4、了解Linux根文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实验内容】1、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2、通过实验平台提供的Linux操作系统中的make工具重新配置新内核,要求所配置的内核尽量小。

3、制作一张启动盘(Boot Disk)。

要求该启动盘放于一张软盘(floppy)上,用LILO引导器引导,其引导内核为上面新配置的内核,同时考虑它所引导的根文件系统(Root Filesystem)放于第二张软盘上。

4、制作一张根文件系统盘(Root Filesystem Disk)。

要求该启动盘也能放于一张软盘上,并能通过上面做成的启动盘成功引导并进入系统,从而得到一个微型的Linux操作系统。

【实验指导】一.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1、启动和登录Linux操作系统。

直接加电启动,以root身份登录。

2、在基于字符的交互界面上,进行Linux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命令操作。

常用操作命令有如下一些:(1)关于目录的操作命令:cd、ls、mkdir 、rmdir等;(2)关于文件的操作命令:cat、find/which、man/help、vi/vim、cp、dd、rm、fdformat等;(3)关于系统管理的操作命令:adduser、addgroup、df、su、ctl+Fn(n=1、2、3、4、5、6)等;(4)安装和卸载文件系统:mount、umount等。

3、在Linux操作系统的X Windows环境下,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

4、关闭Linux操作系统。

二.通过Linux操作系统中的make工具重新配置新内核1、进入到Linux OS中的/usr/src/linux-n.n.n子目录下(n.n.n为Linux的内核版本号)。

信创操作系统实训报告

信创操作系统实训报告

信创操作系统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和背景本次实训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对操作系统的常见功能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实践,加深对操作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指令。

2.学习并掌握进程管理、文件管理、内存管理等操作系统的关键功能。

3.实践操作系统实验,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巩固和加深对操作系统的理解。

三、实训过程及所学内容1.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指令首先,我们对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进行学习和了解,包括系统启动、进程管理、文件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

然后,我们学习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指令,如文件的创建、复制、删除、修改等。

2.学习并掌握进程管理、文件管理、内存管理等操作系统的关键功能对于进程管理,我们学习了进程的创建、撤销、唤醒、挂起等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进程的状态转换和控制方法。

在文件管理方面,我们学习了文件的组织方式、文件的打开和关闭等操作。

通过操作文件,我们了解了文件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之间的关系。

对于内存管理,我们学习了内存分配和回收的方法,以及进程的地址空间管理。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掌握了内存管理的相关技术。

3.实践操作系统实验,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加深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进程的死锁、文件的并发访问等。

通过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机制。

四、实训心得和收获通过实际操作,我对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我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本次实训让我认识到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的领域,也为我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操作系统打下了基础。

总结来说,本次操作系统实训使我对操作系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我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技术科学与技术系实验⼀Linux系统安装与简单配置⼀、实验⽬的1.掌握虚拟机的配置过程。

2.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过程和简单配置⽅法。

3.掌握Linux系统的启动、关闭步骤。

⼆、实验内容1.安装并使⽤虚拟机(如Sun Virtualbox ver 3.06)。

2.在虚拟机上安装Linux系统(如红旗Linux桌⾯版4.0)。

3.配置Linux系统运⾏环境。

4.正确地启动、关闭系统。

三、主要实验步骤1.安装虚拟机软件(例如Sun Virtualbox ver 3.06),下图为安装好Virtualbox且运⾏成功的界⾯。

2.在Virtualbox虚拟机中新建虚拟电脑1)点击“新建”图标,就会弹出“欢迎使⽤新建虚拟电脑向导”,点击“下⼀步”图标,在下图中的对话框中填写虚拟电脑的名称,例如“myredf”,并选择操作系统类型,点击“下⼀步”图标2)接着设置内存⼤⼩,例如下图所⽰,点击“下⼀步”图标3)接着设置虚拟硬盘⼤⼩,点击“下⼀步”图标拟硬盘类型”,如下图所⽰,且点击“下⼀步”图标5)在“虚拟硬盘所在位置和空间⼤⼩”对话框中,点击“下⼀步”图标,然后出现“摘要”对话框,点击“完成”图标,6)再次点击“完成”图标,出现下图所⽰的虚拟机界⾯:7)接着为虚拟机myredf配置虚拟光驱,点击设置图标,出现下⾯的界⾯:8)在光驱栏⽬中,选择分配光驱,再选择虚拟光盘,接着点击右边的⽂件夹图标,在弹出的虚拟介质管理器对话框中,注册红旗Linux的安装光盘映象⽂件(例如redflag.iso),然后点击确定,就会出现如下的界⾯:9)在虚拟机主界⾯中,点击“开始”图标,启动虚拟机myredf的运⾏,就会出现如下的界⾯:10)接着,就按照课本中的关于红旗Linux的安装步骤,⼀步⼀步地进⾏配置和安装Linux。

3.安装成功Linux之后,再按照课本中的步骤进⾏登录和退出系统以及进⾏⼀些简单的配置⼯作。

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的实验原理

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的实验原理

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的实验原理
银河麒麟操作系统是中国科技大学与中国工程院等单位联合研发的一款面向服务器、桌面和嵌入式设备的操作系统。

其实验原理涉及到操作系统设计、内核架构、系统调度、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首先,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的实验原理涉及到操作系统设计。

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到系统的整体架构、模块划分、功能设计等方面。

这涉及到对操作系统理论的深入理解,以及对不同硬件平台的适配和优化。

其次,内核架构是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实验原理中的关键部分。

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系统资源、调度任务、提供系统调用接口等。

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的内核架构需要考虑到性能、可靠性、可移植性等方面的需求,以实现高效稳定的系统运行。

系统调度也是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实验原理中的重要内容。

合理的任务调度算法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资源利用率,因此需要对不同的调度算法进行实验和优化,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此外,安全性是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实验原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

在设计和实验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安全防护机制、权限
管理、漏洞修复等方面,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的实验原理涉及到操作系统设计、内核架构、系统调度、安全性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验,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信创 麒麟 实验指导书

信创 麒麟 实验指导书

信创麒麟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制作一个信创麒麟模型,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二、实验材料1.彩纸(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多种颜色)2.剪刀、胶水、铅笔3.丝绳或铁丝4.印有麒麟图案的纸样(可自行设计或下载)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准备好材料。

将彩纸切成正方形,大小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

然后,下载或设计一份印有麒麟图案的纸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个性化设计。

2.制作麒麟模型首先,将彩纸折叠成一个正方形。

然后,将正方形对角线对折,并保持对称。

接下来,将对角线的一侧对折到另一侧,再展开,形成一个交叉的十字形。

然后,将四个角对折到十字形的中心点,再次展开,完成一个方形折纸。

重复以上步骤,制作多个方形折纸。

接着,将方形折纸叠叠在一起,根据纸样的要求进行颜色搭配和图案设计。

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方形折纸叠叠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层次的麒麟模型。

然后,根据纸样上的指示,将模型的不同部分剪下来并按照图示进行折叠和粘贴。

注意要保持模型的整体稳定,并注意每一部分的精细处理。

同时,为了方便模型的悬挂或展示,可以在模型上预留一个小孔,用丝绳或铁丝穿过并固定住,以便悬挂或展示。

3.完成麒麟模型根据纸样的要求,逐步完成麒麟模型的每个部分,并最终组装在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新和个性化的设计,例如添加其他装饰物或改变颜色等。

完成后,仔细检查整个模型是否牢固,是否符合预期效果。

若出现问题,可进行修复或重新制作。

四、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使用剪刀时要小心,以免划伤手指。

在使用刀具时,要向下切割、保证操作表面稳定。

2.注意卫生: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桌面的整洁和卫生。

3.合理使用材料:尽量减少浪费,合理使用材料,保护环境。

五、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麒麟的知识,对其起源、象征意义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通过亲自动手制作麒麟模型,进一步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麒麟软件实训总结

麒麟软件实训总结

麒麟软件实训总结一、实训背景麒麟软件实训是一项为期两周的软件开发实训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技能和流程。

本次实训由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和评估,学生们需要按照要求完成一个完整的软件项目。

二、实训内容1. 项目选题在开始实训之前,学生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一个适合的项目。

项目可以是一个桌面应用程序、一个网站或一个移动应用程序等。

2. 需求分析在确定了项目后,学生们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项目的功能和特点,并编写需求文档。

3. 设计阶段在需求分析完成后,学生们需要进行设计阶段。

这个阶段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等。

4. 编码阶段在设计完成后,学生们需要开始编写代码。

这个阶段包括编写业务逻辑代码、界面代码等。

5. 测试与优化在编码完成后,学生们需要进行测试与优化。

这个阶段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并对代码进行优化。

6. 文档撰写最后,在整个项目完成后,学生们需要撰写完整的文档,包括需求文档、设计文档、用户手册等。

三、实训收获通过这次实训,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进行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文档撰写。

其次,我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开发工具和技术,如Eclipse、MySQL、Java等。

最后,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合作,在团队中承担自己的任务并协调好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

四、实训不足虽然这次实训收获很多,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项目选题方面,由于时间比较紧张,我们没有太多时间进行深入研究和选择一个更加适合我们的项目。

其次,在编码阶段中,由于缺乏经验和知识储备,我们在代码编写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

最后,在测试与优化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五、总结通过这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软件开发需要严谨的流程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为将来的软件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创操作系统实训报告

信创操作系统实训报告

信创操作系统实训报告1.引言本报告旨在总结信创操作系统实训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成果。

通过该实训,我们深入理解了操作系统的概念、原理和功能,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操作系统的认识和应用。

2.实训目标本次实训的主要目标如下: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学习操作系统的常见命令和工具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实践操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3.实训内容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完成了3.1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通过这一部分的实训,我们学会了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

我们按照指导文档的步骤,成功地安装了选择的操作系统,并进行了适当的配置,包括网络设置、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等。

3.2常用命令和工具的使用为了更好地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我们学习了一些常用的命令和工具。

其中包括文件和目录的管理、进程管理、系统状态查看以及网络配置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熟悉了这些命令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际场景中。

3.3操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本部分实训主要涉及操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系统更新和软件安装、配置系统服务和定时任务等。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原理,并具备了一定的系统管理能力。

3.4实践与问题解决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如网络连接失败、软件无法正常安装等。

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找到了解决方案并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一过程锻炼了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学习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取得了理解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包括进程管理、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等。

掌握了常见的操作系统命令和工具,能够使用它们进行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和系统状态查看等操作。

巩固了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技能,熟悉了网络设置、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等操作。

了解了操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方法,包括系统更新、软件安装和配置系统服务等。

提升了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共同努力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创麒麟实验指导书
【信创麒麟实验指导书】
引言:
信创麒麟作为一种新兴的实验技术,正在对各行各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信创麒麟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例展示其在
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对信创麒麟有更
全面、深入的理解。

1. 什么是信创麒麟?
在这个信息时代,信创麒麟不再只是传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结合,它更是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背景下,通过融合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实现数字化创新的一种新技术。

信创麒麟的原理是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技术,进行创新的设计
和实践。

2. 信创麒麟的原理和技术
信创麒麟的实验原理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

通过大数据
的采集和分析,获取海量的信息,然后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数据挖
掘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创新机会和思路。

接下来,结合基于大数据
和人工智能的实验设备,进行创新实践和验证。

信创麒麟的核心在于
不断循环的数据收集和算法优化,从而实现创新型实验的持续迭代和
提升。

3. 信创麒麟的应用场景
信创麒麟作为一种新兴的实验技术,正在广泛应用于各领域。

在制造
业中,通过信创麒麟可以实现产品设计和生产的智能化和个性化定制,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医疗领域,信创麒麟可以在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和治疗方案设计等方面提供支持,实现个性化医疗的目标。

在金融领域,信创麒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提供智能化的
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

这些仅仅是信创麒麟应用的冰山一角,随着技
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

4. 个人观点和理解
作为一个从事写作的人,信创麒麟对我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信创麒麟的出现给了我更多的创作灵感和可能性。

通过信创麒麟
的数据分析和算法支持,我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兴趣,从
而撰写更符合读者口味和关注点的文章。

信创麒麟也带来了竞争压力,要求我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和研究能力,以保持在这个技术革新
的时代中的竞争力。

总结:
信创麒麟作为一种新兴的实验技术,正在引领创新的潮流。

通过大数
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信创麒麟实现了创新的设计和实践。

它的
应用领域广泛,从制造业到医疗领域,从金融到教育等各行各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对于我个人而言,信创麒麟是一个机遇和挑战,通过它我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和研究素养。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信创麒麟将为我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知识:信创麒麟的发展与个人创作的挑战与机遇
1. 引言
信创麒麟作为一项新兴的实验技术,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引领了创新的潮流。

它在各行各业的应用都逐渐广泛起来。

对于从事写作的个人而言,信创麒麟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介绍信创麒麟的发展,以及对个人创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 信创麒麟的发展与应用
信创麒麟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不断受到关注和探索。

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结合人工智能的算法支持,信创麒麟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兴趣。

不论是在制造业、医疗领域还是金融和教育等各行各业,信创麒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心理需求,从而进行更精准的市场推广;在医学领域,信创麒麟可以辅助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效果;在教育领域,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信创麒麟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

3. 个人创作的机遇
对于从事写作的个人而言,信创麒麟的出现给了我们更多的创作机遇。

通过信创麒麟的数据分析和算法支持,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读者的
需求和兴趣,从而撰写更符合读者口味和关注点的文章。

信创麒麟可
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热点话题和流行趋势,并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创作。

无论是在新闻时事、科技发展还是文化娱乐领域,信创麒麟都可
以为个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和可能性。

4. 个人创作的挑战
信创麒麟也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和挑战。

随着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机
构开始利用信创麒麟进行创作,市场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

为了保持
竞争力,个人创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和研究能力。

信创
麒麟只是一个工具,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数据和指导,但真正出色
的作品还是需要个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个人创作者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保持独特的风格和观点,才能在这个技术革新的时代中脱颖而出。

5. 结论
信创麒麟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正在引领创新的潮流。

通过大数据和
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信创麒麟实现了创新的设计和实践。

它的应用
领域广泛,从制造业到医疗领域,从金融到教育等各行各业都有着不
可忽视的作用。

对于从事写作的个人而言,信创麒麟是一个机遇和挑战。

通过它我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
的写作能力和研究素养。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信创麒麟将为我
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