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第4单元能量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能量》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1.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能量是对物体运动的一种描述。
2.能量由多种形式:声能、光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磁能……化学能是指储存在物质当中的能量,比如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
3.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4.普通汽车通过化学能、电动汽车通过电能、太阳能汽车通过太阳能、磁悬浮列车通过磁能都可以让汽车运动起来,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最终转换成了机械能。
5.机械能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
机械能包含动能和势能。
运动的物体所具备的能量称为动能;在高处的物体或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势能。
(仅作了解)6.能源的分类:7.电量(单位:千瓦时)= 用电器功率(单位:千瓦)×时间(单位:小时)(1千瓦时=1度)8.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耗电量的大小,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用符号W表示。
9.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做实验时发现,当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会发生编转,这个现象说明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
(如右图)10.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11.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
电磁铁12.电磁铁有南极(S极)和北极(N极)。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流方向有关。
可以通过改变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或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来改变电流方向,进而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1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
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1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
电流大,磁力大;电流小,磁力小。
15.电动机是利用电能产生动力的机器。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
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动能。
17.电动机是一种用电器。
用电器都是电能的转换器,能将输入的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
18.转动电动机可以产生电流,这时电动机就变成了发电机。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能、风能、潮汐能等机械能让发电机转动,产生电流。
教科版六上科学第四单元《能量》单元教材解读
科学领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基石,而能量则是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概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能量》,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探索能量世界奥秘的大门。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科学的体系,旨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能量的本质、形式以及能量的转化与传递等重要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一、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能量的多种形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磁能等。
- 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动能转化为热能、电能转化为磁能等。
- 理解能量的传递方式,包括热传递、电流传递等。
- 能够通过实验探究能量转化和传递的规律。
-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实验、分析等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 学会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能够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 让学生认识到能量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树立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各种各样的能量- 教材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能量现象,如汽车的运动、电灯发光、电磁铁吸铁等,引导学生认识到能量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到机械能、热能、电能、磁能等是常见的能量形式,并能够举例说明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量的转化与传递- 这一部分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教材通过多个实验,如滚摆实验、电磁铁实验、小电动机实验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能量的转化过程。
-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动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可以转化为磁能等能量转化的规律,并能够分析能量转化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说课稿(新版)
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说课稿(新版)一. 教材分析《能量》是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守恒。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活中的一些能量现象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概念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能量的概念,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能够分析生活中的能量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科学对生活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2.教学难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分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图片等辅助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能量现象,如太阳能、风能等,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概念和转化。
2.讲解能量概念:介绍能量的定义、单位以及能量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3.能量的转化:通过实验和实例,讲解能量的转化过程,如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热能等。
4.能量的守恒:阐述能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理解能量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
5.生活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现象,如燃料燃烧、电器工作等。
6.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7.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能量转化和守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能量 知识点填空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能量4.1.各种形式的能量1. 世间万物都是的,能量是对物体运动的一种描述。
相对于不同形式的运动,能量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声、光、电、热、磁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的。
2.我们组装的电路,电池提供的经过小灯泡,转换成了和。
在这个过程中电能的总量与光能和热能的总量是的。
3.各种各样的车子运动起来主要是依靠的,车子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汽油、太阳能、电、磁等。
4.能量的表现形式虽然各不相同,但最终都可以转化为一种新的能量形式——,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
4.2.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1.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要补充和消耗。
2.家庭中使用的能量形式有、、、、太阳能、热能等,每种能量形式都要付出相应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
所以我们要懂得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3.能量来自于能源,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和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能源。
4.一辆汽车大约只有 %的燃料用于驱动车辆,剩下的燃料主要转换成了和 ,散发到环境中去了。
燃油汽车发动机排出的气体对植物、动物、建筑物危害很大,对地球的环境造成。
5. 指的是工作时单位时间内消耗电量的大小,功率为1千瓦的电器,一小时的耗电量就是度,功率的单位是,符号是。
(一种电器一天的耗电量=功率×每天用电时间÷1000)6.填写一下能量之间的转换: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转化成能;电风扇-电能转化成能和能;发电机-机械能转化成能;电饭锅-电能转化成能;电冰箱-电能转化为能。
7.你能提出哪些节能建议?4.3.电和磁1.丹麦的首次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的关系。
2.实验一:用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观察导线是否会产生磁性实验方法和步骤:①组装一个电路,点亮小灯泡,以确保电路是。
(用导线将各个部件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②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指针停止摆动时,指南针指向方向(当小磁针发生偏转时,周围存在有磁性的物体。
教科版六上科学第四单元《能量》单元教材解读
教科版六上科学第四单元《能量》单元教材解读一、引言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能量的概念及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能量是物体的一个重要属性,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的日常活动、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本单元,同学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能量这个概念,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对本单元教材进行解读。
二、教材内容解读1. 能量的概念本单元首先介绍了能量的概念,能量是指物体所具有的“做功”的能力。
它是物体运动、变形或发光、放热等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个性质。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同学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什么是能量,以及能量在物体运动和变形中所起的作用。
2. 能量的种类本单元还介绍了能量的种类,包括机械能、热能、化学能、光能、电能和核能等。
每一种能量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同学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种类的能量。
3. 能源的利用本单元还介绍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能源的利用情况,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等。
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了解到不同能源的利用效果和应用领域,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能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4. 能量转化本单元介绍了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过程,例如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电能转化为光能等。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同学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规律,以及在具体应用中的作用。
三、教材解读的意义通过对本单元教材的解读,同学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能量的概念、种类、利用和转化规律,并且可以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的基础,对于我们了解能源知识、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本单元,同学们还可以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增强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
四、教材拓展本单元的教材可以通过一些拓展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能源知识的调查研究、开展能源利用实验等。
通过这些拓展活动,可以使同学们更好地将教室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教学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教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能量》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能量的概念、形式和转换。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共有3课,分别是《运动的能量》、《热能》和《电能》。
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能量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生活中的能量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形成系统的科学观念。
此外,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能量的概念、形式和转换,掌握能量守恒定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量的概念、形式和转换,能量守恒定律。
2.教学难点:能量转换的原理,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能量现象,引发学生对能量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能量的形式和转换: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发现能量的转换规律。
3.学习能量守恒定律: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4.应用与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能量现象。
5.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等形式,展示能量的形式、转换和守恒定律。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4单元 能量 《电能和磁能》
4.电能和磁能
一、聚焦
磁铁也具有“能量”,从磁悬浮列车、 电磁起重机,到耳机、电磁炉,到处都有磁能 的影子。其实,通过适当的装置,生活中的大 部分磁能都可以由电能转换而来。什么样 的装置可以将电能转换为磁能呢?
二、探索 1.在铁钉上绕线圈,并通电测试。
用有绝缘皮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缠绕50~100圈,两头留出10~15厘米做连 接线。固定连接线与线圈,避免线圈松开。用砂纸把接线头打磨光亮。
三、研讨
用电磁铁搬运物体,能量是怎样转移的?在这个过程中,能量形 式是怎样转换的?
电能 → 磁能
四、拓展 了解磁能如何转换为电能。
S
N
N
S
N
S
S
吸引
排斥
改变
பைடு நூலகம்改变
不变
线圈
耳机、电磁炉、磁悬浮列车、电磁起重机等 铁芯
磁能 机械能
N 磁能
随堂训练
给线圈通上电流,铁钉能吸起大头针吗?断开电流呢?重复几次,看看 现象是否相同。
我们制作铁钉电磁铁所用 的导线较短,连接在电池上有点像短路 连接,耗电大,电池容易发热,所以不能 把它长时间连接在电池上。
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作电磁铁。
铁芯 线圈
2.用电磁铁将大头针搬运至指定位置。
电磁铁是怎样搬运大头针的?怎样控制大头针能让它掉落在指定位置?
电磁铁通电 时产生磁性, 断电时磁性 消失。
3.电磁铁也能指南北吗?
给铁钉电磁铁通电,用钉尖和钉帽靠近指南针,各组的电磁铁钉尖是什么
极?钉帽是什么极?
钉尖和钉帽
指南北的方向,与电流
的方向有关。在不改变
接线方式的情况下,按
改变电流方向和改变线圈缠绕方向, 都能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各种形式的能量
第四单元 能量 第1课.各种形式的能量
我们都知道汽车行驶需要燃烧汽油, 汽油能给汽车提供什么呢?
情境导入
火箭燃料能让火箭飞入太空,汽油能驱动汽车行驶,燃油 能让轮船在大海上航行。
世间万物的运动都是能量在驱动。
汽油这种化学物质 所能提供的能量, 我们称为化学能。
电动汽车
太阳能车
功率 120W
家用电器记录表
容量 180L
每天使用时长(小时) 24
调查家里使用最多的10种电器,如冰箱、洗衣机、空 调……
查看电器使用说明书或铭牌上标注的功率、容量。
课堂小结
点击放大观看
叶片的转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太阳能热水器
光
水变热
电视机
电
电视有声音和动画
超声波清洗器
声
镜片上的脏东西掉了
炒菜
热
菜烧熟了
磁悬浮列车
磁
列车运动
化学能
太阳能
磁能
物体发生变化的时候,往往伴随着能量的转换与转移。
电能
风能
声能
在我们所观察到的这些现象中,虽然能量的表现形式各有不 同,但它们都可以转化为一种新的能量形式———机械能。
机械能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
公园里有许多能 量的表现形式,我们 能找出几种?
这些能量引起了 什么改变?
归纳小结
自然界存在化学能、电能、太阳能(光能)、磁能、 声能、热能、机械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它们能使物体 发生一定的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会伴随着能量的转 换与转移。
用电器 电冰箱
拓展:家用电器大调查
磁悬浮列车
电能
太阳能
磁能
新教科版秋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能量》说课稿
新教科版秋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能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能量》这一单元是小学科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守恒。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日常生活中能量的运用和转换,以及能量与环境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能量》这一单元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力和运动等基本概念。
他们对这些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但能量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复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能量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能量的概念,知道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明白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能量的概念和能量的转化。
2.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现象。
2.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器材,辅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能量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如用力推动一个小车,使学生感受到能量的存在和转化。
2.讲解:讲解能量的概念,介绍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能量的转化现象,如燃烧、摩擦等。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5.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能量的转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发电、机械运动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能量的概念和能量的转化。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能量转化图,标注不同形式的能量及其转化过程。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验报告和课后作业来进行。
重点关注学生对能量概念的理解和能量转化的应用能力。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能量》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能量的概念、形式和转换。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能量的守恒定律,知道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生活中的能量现象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能量的深入理解和转换关系的掌握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加深对能量转换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能量的概念,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能够解释能量的转换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能量的概念及其不同形式。
2.能量的转换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各种能量转换装置,如电动机、发电机、灯泡等。
2.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实验,如电动机带动灯泡发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能量?能量有哪些形式?2.呈现(15分钟)介绍能量的概念,呈现不同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热能等。
并通过实例解释这些能量形式。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能量形式之间的转换。
如发电机产生电能,电能驱动电动机转动。
4.巩固(1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能量转换的规律。
学生能够明确能量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如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食物转化为生物能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能量的概念和能量转换的规律。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绘制能量转换图,分析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等。
第四单元 《能量》单元复习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化学能
将小电动机连 接到电路里
发电机
转动小电动机
小灯泡被点亮
磁针偏转;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利用通电线圈产生磁性能检验旧电池中是 否还有电,磁针偏转说明电池中还有电。
电磁铁:
具有南北极,改变电流方向和线圈的缠绕方向,南北极改变。
电与磁的转换:
电能和磁能可以相互转换,也能从一个物体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线圈匝数
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线圈匝数越少,电磁铁磁性越弱。
第四单元 能量
目录 1. 各种形式的能量
2. 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3. 电和磁 4. 电能和磁能 5. 电磁铁 6. 神奇的小电动机 7. 能量从哪里来
回顾: 本单元我们学了什么?
目录
1. 各种形式的能量 2. 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能量的表现形式 及转换
3. 电和磁
4. 电能和磁能 5. 电磁铁
电与磁的转换
电流大小
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 电流越小,电磁铁磁性越弱。
神奇的小电动机
电动机:
利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基本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 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小电动机的结构:Fra bibliotek能量的来源
太阳能
太阳的能量传递
光合作用
太阳是最大的能量来 源,太阳的能量通过 植物沿食物链传递。
化学能
化学能 化学能
6. 神奇的小电动机
7. 能量从哪里来
能量的来源
整理:本单元主要科学概念
能量的表现形式及转换
能量的表现形式:声、光、电、热、磁等。
生活中的各种能量: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
太阳能等。
能量的转换: 能量之间能相互转化,不同形式的
2021~2022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能量》是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一重要概念。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守恒。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生活中各种能量的转化现象,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能量转化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能量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深入理解能量的概念和能量的转化。
三. 教学目标1.知道能量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各种能量形式。
2.能够观察和思考能量的转化现象,理解能量的守恒定律。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能量转化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能量的概念和各种能量形式的识别。
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能量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的转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验器材。
2.学具:笔记本、实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力、热、光、声等,引出能量的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能量是什么吗?生活中有哪些能量形式?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各种能量形式,如机械能、热能、光能、声能等,让学生认识并区分这些能量形式。
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的转化。
如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光能转化为电能等。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巩固(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能量的转化现象,如为什么机械能会转化为热能?能量转化过程中是否会有损失?让学生理解能量的守恒定律。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能量转化问题,如为什么烧水时水会变热?为什么太阳能电池能够发电?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对能量概念和能量转化的理解。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教案第四单元能量1.各种形式的能量【教材简析】能量是物质各种不同运动形式的共有属性,也是其本质属性。
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了解让汽车运动起来的能量。
以学生熟悉的汽车为例,说一说汽车运动的能量来自哪里。
第二,寻找身边的能量形式。
引导学生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待物体的变化,关注身边能量的表现形式及它们的相互转换。
【学情分析】关于能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他们知道灯泡发光需要消耗能量、汽车运动需要消耗能量,同时他们也已经掌握了一些与能量相关的词汇,如电能、水能、光能、风能然而能量对学生而言,又是抽象的。
由于能量不可见,只能根据日常中的各种现象来反推能量的存在。
同样,他们认为能量消耗以后就不存在了,无法理解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通过交流与探讨,知道自然界存在声、光、电、热、磁等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
通过对汽车的运动分析,知道机械能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观察和交流,寻找分析能量存在的证据,找出各种形态能量之间转化的证据。
科学态度目标通过对物体变化的分析,激发探索自然界不同形式能量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通过对各类能量与物体变化现象的深度分析,体会到各种形式的能量与我们生活的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推理,知道能量拥有各种各样的形式。
难点通过观察分析,知道能量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并找出能量转化的证据。
【教学准备】学生公园场景图、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班级记录表、课后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3分钟)1.谈话,暴露前概念:你能说出生活中的哪些能量?你是怎么知道的?2.揭示课题:各种形式的能量二、探索(预设20分钟)3材料准备:便签、班级记录表1.学生活动:分析汽车的能量来自哪里?出示:汽车运动的图片。
思考:运动的汽车具有什么能量?来自于哪里?说说你的理由。
小组讨论,利用便签写下,组织交流汇报,汇总整理。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能量》知识点
(3)改变磁铁的极性或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会改变转子的转动方向。
(4)发明了发电机后,人们就能够把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大规模地转化成电能了。比如:普通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光电池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火力发电站将热能转化成电能,水力发电站将水能转化成电能,风力发电站将风能转化成电能,核电站将核能转化成电能。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套在指南针上时,磁针偏转角度最大。
(5)增加电流或增加通电导线的圈数都可以使指南针偏转现象更明显。
(6)用通电线图和指南针能检测废旧电池是否有电。
第3方面有关电磁铁(主要涉及第5课)
(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电池不是电磁铁的组成部分。
(2)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例如:电磁起重机通电时,电能转换为磁能,可吸起钢铁;断电时,磁能消失,钢铁就会落下。
(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是都有磁性和南北极,不同的是电磁铁的磁性和南北极都能改变,而磁铁的无法改变,并且电磁铁的磁性通电时才有,磁铁的磁性自然存在。
(4)改变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或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第四单元《能量》重点实验
实验名称
制作电磁铁
实验材料
大铁钉(长10厘米左右)、带绝缘胶皮的导线、电池、大头针、电池槽、小块砂纸。
实验步骤
1.把准备好的大铁钉与大头针接触,观察现象。
2.用有绝缘皮的导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50圈~100圈,导线两头各留出10厘米~15厘米做引出线。固定导线两头,以免松开。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能量》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教学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能量》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能量的基本概念、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生活中能量的应用等知识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能量的概念,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够运用能量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能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深入理解和运用能量的知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能量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能量的概念,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2.培养学生运用能量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能量的概念。
2.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3.运用能量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教学视频或图片。
3.实验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现象,如摩擦生热,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能量?能量有哪些表现形式?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介绍能量的基本概念、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等知识点。
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能量的概念和能量的转化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能量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能量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能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能量在生产、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应用。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以及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能量的实践作业,如调查家庭中的能源使用情况,分析能源的转化和转移过程。
【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四单元《能量》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各种形式的能量》1∙(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2.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
第二课《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1家中使用的能量包括电灯、电视等消耗的(电能),太阳能热水器消耗的(光能)和燃油汽车使用的(化学能)等。
2.我们可以根据现阶段能否再生将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3.家用的各种电器都会在说明书或名牌上标明"(功率)",它指的是工作时单位时间内耗电量的大小。
4.汽车燃油消耗的能量中大约只有(20%)转化成了驱动车辆的机械能,其余主要转化成声能和热能耗散到环境中去了。
第三课《电和磁》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观察到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并通过反复实验证明通电导线会产生(磁性)。
2.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能)可以转化为(磁能)。
第四课《电能和磁能》1.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
2.电磁铁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磁能)。
3.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它的南北极跟(电流的方向)有关,想要改变电流方向有两种方式:(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和(改变电磁铁线圈缠绕方向)。
第五课《电磁铁》1.电磁起重机通电时,(电能)转化为(磁能),可以吸起钢铁;断电时,电磁铁磁能(消失),钢铁就会落下。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与(电流强度)、(线圈缠绕圈数)、(铁芯大小)有关。
3.电磁铁线圈中电流强度越强,电磁铁磁力越(大),电流强度越弱,电磁铁磁力越(∕J∖)O4.电磁铁缠绕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大),缠绕线圈圈数越少,电磁铁磁力越(∕J∖)O第六课《神奇的小电动机》1.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机器。
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2.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
外壳内有一对(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单元能量1能量家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判断生活中工作的物体消耗了什么能量、具有了什么能量。
2.能交流自己对能量的认识和疑惑。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活动中感受能量世界的纷繁复杂,初步体验“能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阅读瓦特改进蒸汽机的科技史后能意识到伟大的科学发现其实就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和思考。
科学知识1.知道任何物体运动或“工作”需要消耗能量,能量可以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能量可以储存,。
2.认识能量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知道机械能、热能、化学能以及声、光、热、电、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厨房工作的场景图、瓦特改进蒸汽机的科技史资料等(有条件的可以制成课件,没有条件的可以用挂图或者就用书中的插图)。
2.供全班交流时使用的教材第55页的大记录表。
学生准备:气球、皮球、弹簧、一次性注射器、橡皮筋(每个小组准备的材料可以不完全一样)。
一.教学导入1.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形式的能量?2.过渡:走进厨房,让我们一同去感受能量!二.活动厨房中的能量1.出示:一幅生活情景图——“厨房中的能量”。
2.提问:图中哪一些对象在工作?是什么能量使它们工作起来的?3.学生观察,填写好自己的记录表之后进行组内交流。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将结果登记到供全班交流时使用的大记录表上。
5.阅读指南车信箱中的资料:介绍瓦特的故事。
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同样是在生活中,同样也在烧水,为什么瓦特看到水蒸气顶开壶盖就开始了思考,并将思考所得用于了蒸汽机的改进呢?我们在生活中,当你看到一些自己没法解释的现象之后,请保持你的好奇心,坚持探索,说不定,你思考的结果也会像瓦特一样具有重大价值。
6.阅读指南车信箱中所附的插图,交流对能量的认识和疑惑,鼓励探究: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吗?你能联想生活中的现象,像瓦特一样提出能量方面的研究问题吗?2.热能变、变、变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从能量的角度重新思考已经学习过的相关内容(流动的空气)并提出问题,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假设性解释。
2.能根据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热能和机械能之间相互转化的问题。
3.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结合科技史资料,能总结出关于能量转化的科学结论。
4.能运用探究后的科学结论判断生活中的热能变化情况,并能说出是怎样变化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探究热能变化的秘密,感受能量世界的奇妙。
2.了解科学家发现热能奥秘的大致历程,知道科学总是在不断被拓展或超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知识1.知道摩擦可以生热。
2.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关于尤利乌斯·洛塔尔·迈尔、焦耳、赫伦探究热能奥秘的历史资料(文字、图片、影像等);纸风车在燃烧的蜡烛上方转动的演示实验装置。
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一端闭合另一端带有胶塞的钢管、绳子、水等。
学生准备:橡皮筋。
一.教学导入1.提问: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吗?2.演示(燃烧的蜡烛产生的热能使纸风车运动起来),并向学生指出:站在能量的角度,你能从这个变化现象中提出什么问题呢?3.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归纳学生的问题。
4.过渡:让我们从研究橡皮筋的“热情”开始吧!二.活动橡皮筋的“热情”1.布置任务:把橡皮筋先碰一下自己的额头,快速来回拉几十次橡皮筋,再将它碰一下自己的额头。
描述橡皮筋前后两次碰额头的感觉,说一说橡皮筋的“热情”是从哪里来的?要求:每个小组分好工,拉动橡皮筋和感受温度变化的不能是同一个人,以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2.学生实验、汇报交流。
3.教师补充一些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实例(如:磨刀时,刀子发热了;冬天为了取暖,可以使劲摩擦两只手;从高处坐滑梯滑下来时,臀部会有灼热感等等。
)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能量的转化。
三.活动“冲动”的橡皮塞1.提出问题:热能是否能够转化为机械能?2.作出假设并说出依据。
3.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想办法使钢管变热并且让封住钢管口的橡皮塞冲出来。
4.实验探究,获取事实,实验情况交流。
5.提供科技史资料(书中两个指南车信箱的资料),再次获取事实。
4.得出结论: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判断应用:说说才第58页的图中哪些地方有热能,它是怎样产生和消耗的?3.电表转呀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从文字资料和科学图片中获取电能产生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的相关信息。
2.能根据问题制定好家庭用电情况调查计划,会对电能表正确读数,会识别并使用正确的计量单位。
3.能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并能够初步提出节能的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进行科学调查以及提出改进意见过程中的乐趣,培养坚持不懈、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意识到应用能量转化的科学技术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同时懂得节约用电的重要性。
科学知识1.知道生活所用的电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产生的。
2.知道“度”是电的计量单位,它表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1度电就是1千瓦小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法拉第发电机模型图、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的全景图。
2.几种不同规格的电能表(实物或图片)。
学生准备:第1课时布置任务之后,人人准备“家庭用电情况调查记录表”等工具。
一.教学导入互动:电表转呀转,请问你们家的电表是不是总是转个不停?(不是)如果不是,那它在什么情况下才转?(家里用电了)电,又从哪里来呢?二.活动家里的电来自哪里1.回忆五年级上册“电池”和“电与我们的生活”两课中的相关内容(“伏打电池”、“手摇发电”、“电从发电厂到我们家”)。
2.过渡:我们刚才所复习的这些内容属于“能量转化”的范畴。
3.阅读指南车信箱,让学生理清发电机从无到有、从弱(不如伏打电池受欢迎)到强(大规模应用)的发展的简单历程(详情见本课“课程资源”),并且要让学生明确:使发电机工作的能量,叫“机械能”(前课中已经提到)。
4.指导学生观察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的全景图: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相关问题作出推想和判断——图中的工作对象需要什么能量?输出了什么能量?实现了哪些能量的转化?三.活动调查家里的用电情况1.阅读第60页的调查问题表,提出任务:制定一个调查计划,对家里的用电情况展开调查。
2.技能指导:电能表的读数方法、计量单位(度、千瓦时)的认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记录表的规范设计、数据的整理和统计等等。
3.制定调查计划。
4.布置任务:学生按要求坚持做一周的调查,调查完以后,组织全班交流。
(交流的时间:和太阳能热水器制作的交流一同进行。
)4.太阳能的利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搜集有关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例并能与同学共享。
2.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并探究怎样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3.联系太阳能,能从能量转化、储存的视角去解释、描述能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搜集资料和实践探究的乐趣,知道太阳能的利用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科学研究需要坚实的知识基础。
科学知识1.知道太阳能是指来自太阳、以光为主要形式散发的能量。
2.知道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3.知道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有关事实。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关于介绍太阳能的有意义的、针对性比较强的资料;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
学生准备:搜集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有关资料并做成资料卡片(最好是图文并茂的)。
一.教学导入1.讲述:前面,我们研究了热能、电能等,现在一起来研究太阳能。
2.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中都有些什么,说说这些对象和太阳能之间有什么联系。
3.学生发表看法。
4.过渡:太阳与我们、与万事万物密切相关,让我们来学习——太阳能的利用。
二.活动怎样利用太阳能1.提出问题: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太阳能为我们做了什么?2.出示以搜集的资料,小组内进行整理。
3.交流讨论。
活动规则:每两个小组互相交流,一个小组先当“考官”,给出地球上的有关物质变化现象(如刮风和下雨、水温上升)之后,另一个小组则按照先说“能量形式的转化”(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风能、水能、热能)再说“怎样利用”(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的顺序进行回答,答完之后再互换位置。
4.教师评价资料搜集情况和小组交流情况。
5.补充介绍:目前情况下,人们还不能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教材中所示的太阳能汽车,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再转化为机械能的。
太阳能热水器,如果学生当中有的人家里使用了太阳能热水器,教师让他向同学们介绍它的特点。
三.活动制作太阳能热水器1.根据现有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特点提出与太阳能利用有关的问题。
2.思考这样设计和制造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假设。
3.制定研究计划并准备对比实验的材料。
4.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5.按计划实施研究。
3.电表转呀转和 4。
太阳能的利用第二课时调查、制作的研究成果交流会教学目标1.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学习工具的能力及节能意识。
3.训练学生的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讲述:前面我们完成了“家庭用电情况调查”和“制作并研究太阳能热水器”两项任务,在这两个活动中,能量的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这节课让我们进行交流交流。
二.交流家庭用电情况调查1.学生出示“家庭用电情况调查”。
2.组内交流各自调查到的情况。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家庭用电的合理性。
4.集体商讨: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
5.思想教育:节约用电。
.三.交流制作并研究太阳能热水器1.出示有关太阳能热水器的研究资料。
2.评价研究活动开展得好的小组和个人。
3.小组汇报:探讨太阳能热水器的科学性有哪些?4.集体商讨:能否提出更新更好的设想?5.根据大家的研究成果,修改各自的制作方案,制作更好的太阳能热水器。
5打开能源宝库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根据资料判断自己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能源可否再生并推荐替代能源,能制定相应的节能计划。
2.能围绕能源使用的利弊展开辩论,在辩论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简洁、明了地表述,能认真倾听、客观评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辩论中意识到能源开发既有好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2.意识到能源和环境是紧密相关的,懂得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科学知识1.知道能源是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两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日常能源使用调查表(每生1张)。
学生准备:以组为单位,围绕能源主题既分工又合作进行资料搜集。
一.教学导入1.提问:能量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你已经知道有哪些能量相互转化的实例?2.学生回顾。
3.过渡:“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的能量来自太阳,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是储存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的能源。
二.阅读能源1.学生阅读。
2.明确:(1)什么叫能源?---- 能源是人类能量的物质资源。
(2)什么是不可再生能源?(举例)(3)什么是可再生能源?(举例)(4)当前的能源现状是怎样的?三.活动使用哪些资源1.出示:日常能源使用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