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名词解释,李秀林第五版

合集下载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永恒运动和变化的整体,这个整体由对立面和矛盾统一构成,发展是因为矛盾不断地产生和解决,内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源。

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唯物的、辩证的方法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应用,它认为社会历史也是一个永恒运动和变化的整体,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阶级斗争的发展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强调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胜利必然导致社会的进步,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认识和改变社会的理论基础。

在现代社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要从宏观上把握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更好地推进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在实际工作中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注重发展生产、促进社会进步、加强人民团结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导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世界观的理论形态1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2 哲学:是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不是自发的而是通过自觉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学会的。

3 为什么人们的世界观都不一样:第一,在人类各个历史阶段,由于实践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

第二,人们的经济地位,根本利益的不同,社会的分工不同,导致对社会的发展,人生追求和看法和态度不同。

*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哲学只是一定阶级的世界观的理论表现。

是从属于一定阶级并为该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4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推动的。

但科学和文化也起了不可忽的作用。

(1)资本主义刚发展时,一些哲学家把哲学困难成是凌驾于科学之上的,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的解决了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A 对象:哲学的对象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从整体上和运动中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船内容和普遍形式。

B就知识形态说来: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各门具体知识是人们对世界某一领域的认识和把握。

C 哲学作为世界观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这是它的显着特点之一。

它不是各类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其中最普通、最一般的本质的关系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的结果,是关于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知识。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二者来自实践,这是它们的共性;但具体科学同实践的关系更为直接,哲学则相对地比较间接,这又是它们的不同之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部分)已打印[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部分)已打印[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李秀林(第五版)唯物论部分1,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定义:是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不是自发的而是通过自觉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学会的。

基本问题:A:关于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本体论的问题(哲学党性)。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世界可否为人所认识,人的认识能否正确的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

属于认识论范畴。

意义: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是不容割裂的。

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哲学家对世界可知性问题的回答,其确定性的内容是由他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所决定的,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人的认识实际发生过程来说,都只有回答了本体论的问题以后才能回答认识论的问题。

即使是那些否定本体论的哲学家,在他们解决认识论问题的基本倾向和态度中,也总是包含着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所以,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认识论是不能脱离本体论的。

当然,本体论也不可能离开认识论。

不仅人们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本身就是认识的结果,而且人们之所以提出并回答本体论的问题,其目的也在于解决认识论的问题,为人们观察、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确立根本的出发点。

2,哲学的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主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但他们把世界的物质性只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朴素唯物主义虽然坚持了世界物质统一性的正确立场,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成分,但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的缺陷,而且缺乏科学的论证,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也不能彻底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有不可抹煞的功绩,它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准备,是同近代科学相联系的、富有成果的资产阶级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名词解释,李秀林第五版

辩证唯物主义名词解释,李秀林第五版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一、名词解释1、世界观:又称宇宙观,指人们对于生活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的观点、根本看法。

2、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即世界观的系统化、理论化。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有关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和问题。

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哲学:就是以总结知识成果的形式去表现人们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以抽象的概念运动形式,透过一定的认识内容体现出特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

哲学具有二重性: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意识形态;追求的既是真理,又是某种信念。

3、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哪个是第二性的?第二,意识与物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4、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5、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6、唯心主义:凡是断言精神、意识是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认识路线的,属于哲学唯心主义。

7、唯物主义:凡是主张物质自然是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或精神第二性,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认识路线的,属于哲学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8、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思想看作是在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主观自生的,把个人心灵、意识、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否认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9、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

他们以不同的形式都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如果把它们进一步偶像化、神化,就会陷入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研真题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研真题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研真题一、一、名词解释1哲学的基本问题(南开大学2015年研;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研)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从总体上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而人与世界关系最本质的方面就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重要方面:①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是物质还是精神。

对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回答,是一切哲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它规定着哲学的性质以及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方向。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亦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以及如何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这在哲学史上属于认识论问题,它所涉及的是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等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其主要包括:①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是主张物质自然是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或精神第二性,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认识路线的,属于哲学唯物主义;凡是断言精神、意识是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认识路线的,属于哲学唯心主义。

②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是可知论。

而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统一性,否认人们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则是不可知论者。

2意识(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研;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研)答: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它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①它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是由生物的感觉和动物心理发展而来,与高级神经系统密不可分,是在劳动基础上同语言一起产生的;②它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并对客观世界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章节题库(9-12章)【圣才出品】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章节题库(9-12章)【圣才出品】

第九章认识形式与认识过程一、名词解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答:(1)含义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现象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

(2)二者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其次,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感性认识有待于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上升为理性认识。

再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就会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二、辨析题1.感性认识是在亲身实践中直接接触客观事物得到的,理性认识则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形成的。

因此,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

答:该观点是不全面的。

具体分析如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因而都属于认识范畴,都是人的认识所必需的,是不可分割的。

然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又是有区别的。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事物各个方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不能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特性;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能够深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因此,“感性认识是在亲身实践中直接接触客观事物得到的,理性认识则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形成的。

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的说法是不全面的。

2.假象是一种错觉。

答:该观点是错误的。

具体分析如下: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

现象和本质之间相互依赖,互为存在的前提,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本质是现象的本质,是现象的内部联系。

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通常本质是直接的、正面的表现为现象,我们称之为真像,有些本质间接的、歪曲的表现为现象,我们称之为假象。

所以,无论是真像还是假象,都是本质的表现。

错觉是人们的一种不正确的感觉或认识,是由于主观错误导致的,属于主观范畴。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李秀林-整理格式直接打印背诵版(推荐文档)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李秀林-整理格式直接打印背诵版(推荐文档)

导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1、哲及哲学的字义解释(1)哲的字义解释A 、中国汉语解释:聪明B 、希腊文的解释:爱智慧(philo+sophia)(2)哲学的字义解释: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2、哲学的真正含义(1)什么是哲学?: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形态。

或者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及其分类A 、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B、分类:自发世界观、系统世界观(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补充):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不断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发展的多样性(1)哲学的不断发展导致多种哲学的存在原因:A 、人类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实践和科学水平的不同导致。

B 、社会发展中的人们的根本利益、经济地位和分工的不同导致。

(2 )哲学的二重性:A、知识体系(真理)B、意识形态(信念)(3)哲学与科学的关系A、发展史上的先高度融合(哲学的无所不包导致“科学之科学”的出现)而后分化(科学从哲学中的独立)B、哲学与科学的区别:第一,认识层次不同:哲学的对象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重在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内容和普遍形式。

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具体知识。

第二,学科特点不同:哲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科学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和概括,但具体性是其基本特点,因此,科学又称为具体科学。

C、哲学与科学的联系:第一,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第二,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怎样提出的(补充)(1)人类面对自然的反思——我和自然关系导致精神和物质关系(2)人类自身做梦的困惑——灵魂和肉体关系导致思维和存在关系(3)恩格斯的总结:“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李秀林是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

他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思维方式的两个阶段,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李秀林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

一、辩证唯物主义1.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本质李秀林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本质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和客观性的学说。

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是“物质决定意识”,它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的意识、思想和精神都是由物质的存在和变化所决定的。

2.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矛盾、统一、发展、曲折四个方面。

李秀林认为,矛盾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通过矛盾的斗争来实现的。

统一是指在矛盾的基础上,通过对立面的统一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的不断变化和前进的历史过程。

曲折是指历史发展的不平衡、不稳定、不连续的特点。

3. 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的关系李秀林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学说。

实践是推动世界变化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第一的立场,要求理论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以实践为检验。

4. 合理使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李秀林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合理使用,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

二、历史唯物主义1.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所决定的。

李秀林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它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2.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阶级斗争、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运动规律等方面。

李秀林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

李秀林辩证维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和典型题

李秀林辩证维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和典型题

李秀林辩证维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和典型题李秀林是中国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化学者,他的研究领域涵盖哲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多个领域。

他的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被广泛认可和赞誉。

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中国哲学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经典之一。

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李秀林主张的哲学理论,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有机的,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整体。

”这个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物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结果。

而辩证唯物主义对于发展的观点是“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的、冲突的、各自相斗争的事物之间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的原因。

”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李秀林另一重要的理论,它认为历史是在阶级斗争中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级别的动物性社会到人类的文明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联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在理论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和斗争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就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存在必然的联系。

例如,在中国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

在中国的革命斗争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不断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四、典型题1.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普遍存在”和“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的一切方面”?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种观点对于我们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发展有何意义?3.辩证唯物主义提出了“唯物是认识的起点,唯心主义是认识的终点”的观点,你怎么理解这句话?总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指导方面来看,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参考书目及考查范围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参考书目及考查范围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参考书目及考查范围
一、参考书目: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
二、考查范围:
1、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社会存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3、意识的本质、结构和功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4、实践、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5、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的文化结构、的社会化与个性化、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人的本质
6、联系与发展、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7、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历史规律的实现途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社会形态的更替及其多样性
8、认识的发生、认识的本质、认识的结构、识形式、认识过程、真理及其属性、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9、社会进步及其标准、人的发展及其历史进程、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部分)已打印(汇编)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部分)已打印(汇编)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李秀林(第五版)唯物论部分1,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定义:是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不是自发的而是通过自觉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学会的。

基本问题:A:关于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本体论的问题(哲学党性)。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世界可否为人所认识,人的认识能否正确的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

属于认识论范畴。

意义: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是不容割裂的。

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哲学家对世界可知性问题的回答,其确定性的内容是由他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所决定的,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人的认识实际发生过程来说,都只有回答了本体论的问题以后才能回答认识论的问题。

即使是那些否定本体论的哲学家,在他们解决认识论问题的基本倾向和态度中,也总是包含着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所以,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认识论是不能脱离本体论的。

当然,本体论也不可能离开认识论。

不仅人们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本身就是认识的结果,而且人们之所以提出并回答本体论的问题,其目的也在于解决认识论的问题,为人们观察、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确立根本的出发点。

2,哲学的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主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但他们把世界的物质性只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朴素唯物主义虽然坚持了世界物质统一性的正确立场,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成分,但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的缺陷,而且缺乏科学的论证,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也不能彻底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有不可抹煞的功绩,它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准备,是同近代科学相联系的、富有成果的资产阶级哲学。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指李秀林对于唯物主义的
两个基本分支的理论阐述。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于事物必须进行辩证
的分析,重视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认为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则强调历史的发展必然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客观规律,认为历史的演进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

李秀林早期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辩证唯物主义上,随后又在历史唯
物主义的基础上做出了进一步的理论探索。

他认为,唯物主义既是科
学的,也是历史的。

唯有理论正确,才能指导实践正确;唯有实践正确,才能证明理论正确。

同时,他也对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等错误
思想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与革新,推动了中国唯物史观的进步。

总的来说,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既是对
于传统唯物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设的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价值。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引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也是李秀林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探讨。

1.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关于世界本质和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认识的唯物性、实践性和发展性,认为认识是从客观事物中获取的,因而要进行实践探索和不断发展。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世界的本原和本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反对唯心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强调事物的矛盾与发展规律,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2.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运用和发展,它的核心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存在条件下产生并反映社会存在的产品。

2.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3.社会形态的更替: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个社会形态都有其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李秀林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贡献1. 深入研究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李秀林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学习和研究,深入理解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

2. 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李秀林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如“四个现代化”战略、社会主义本质观等,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内容。

3. 引领中国革命和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李秀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原则,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5版)笔记和考研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5版)笔记和考研

目录分析
复习笔记
考研真题 (含典型题) 详解
1.1复习笔记
1.2考研真题 (含典型题) 详解
2.1复习笔记
2.2考研真题 (含典型题) 详解
3.1复习笔记
3.2考研真题 (含典型题) 详解
4.1复习笔记
4.2考研真题 (含典型题) 详解
5.1复习笔记
5.2考研真题 (含典型题) 详解
6.1复习笔记
读书笔记
笔记和纸质书上内容大体相同,但仍有部分内容出现错误/重复等。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 广泛采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 业课参考书目。(2)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 将竭诚为您服务!全国热线:4006-123-191(8:30-23:00),(8:30-23:00)咨询QQ:(8:30-23:00)详情访 问:/(圣才考研网)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 广泛采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 业课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配套辅导系列(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 级)。本书是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教材的配套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 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 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2)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 强化读者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研真题,部分真 题提供参考答案。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本书特 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考生,也可供 各大院校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师生参考。圣才考研网()是圣才学习网旗下的考研考博专业 网站,提供全国所有院校各个专业的考研考博辅导班【网授圆梦班、一对一辅导(面授/网授)、网授精讲班等】、 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如您 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全国热线:4006-123-191(8:3023:00),(8:30-23:00)咨询QQ:(8:30-23:00)详情访问:/(圣才考研网)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一、名词解释1、世界观:又称宇宙观,指人们对于生活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的观点、根本看法。

2、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即世界观的系统化、理论化。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有关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和问题。

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哲学:就是以总结知识成果的形式去表现人们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以抽象的概念运动形式,透过一定的认识内容体现出特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

哲学具有二重性: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意识形态;追求的既是真理,又是某种信念。

3、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哪个是第二性的?第二,意识与物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4、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5、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6、唯心主义:凡是断言精神、意识是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认识路线的,属于哲学唯心主义。

7、唯物主义:凡是主张物质自然是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或精神第二性,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认识路线的,属于哲学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8、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思想看作是在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主观自生的,把个人心灵、意识、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否认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9、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

他们以不同的形式都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如果把它们进一步偶像化、神化,就会陷入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

10、神学历史观:指对社会历史进行了神化,认为“上帝”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力量,否定社会的客观性,也否定了人的主体性,对社会的本质作神学目的论歪曲的社会历史观。

11、唯心主义历史观:把社会精神化了,认为社会本质上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的产物。

唯心主义历史观看到了社会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人进行的活动这一特殊性,但它们夸大了这一特殊性,认为人的意志、意识决定社会的发展。

12、自然主义历史观:指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自然条件,归结为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

没有看到自然条件既不能决定社会的本质,也不能成为决定社会制度及其变更的原因。

13、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4、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15、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6、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7、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18、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之一,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19、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20、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社会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外界的能动反映。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是第二性的,是由物质派生的,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

21、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22、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23、唯心主义一元论: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

24、实事求是: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

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

25、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

26、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对实践本质的这一理解和规定,包含了两层相互联系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指实践是只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第二层含义,是指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27、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8、客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9、主体的对象化:就是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即主体客体化。

30、客体非对象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31、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以及心理活动的总和。

它既包括意识活动的过程,又包括意识活动过程所创造的观念,即意识活动的成果。

这些意识、观念一起形成了一个由物质世界所派生的主观世界。

主观世界不仅起于主体的心意以内,而且表现为主体的心意状态。

人的欲求、愿望、情感、意志、目的、观念、信念、思维等等,那是主观世界的不同存在形式和表现。

从总体上看,主观世界是知、情、意的统一体。

32、客观世界: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

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两个部分,即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

前者不依赖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后者行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但又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二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它们都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存在,而非意识、观念的存在或集合休。

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的统一构成“外部世界”或“物质的世界”、即客观世界。

33、自在世界:人产生前的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34、人化自然:就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订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

35、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36、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7、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8、劳动对象: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包括未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过的物体。

39、国家: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

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的社会事物,但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40、阶级:指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同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集团的劳动。

41、国体:即国家的根本制度,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42、政体:即政权的构成形式,指一定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保护自己、反对敌人的政体机关,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实现自己的统治。

43、生产方式:是指劳动者和劳动资料即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殊方法和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44、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45、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

46、社会的观念结构:是指由各种意识形态构成的有机系统,它包括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等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及其联结方式。

它与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是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

47、社会经济结构:又称经济基础,就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结构的性质。

48、社会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

49、社会文化结构:又称观念结构,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意识形式的联结方式。

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往往具有意识形态性。

50、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

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

51、社会基本矛盾: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矛盾共同组成,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形式、内容和方向。

5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的方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时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表现出来。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5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始终是决定的力量,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并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要求。

54、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55、阶级斗争: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冲突和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和特殊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6、人民群众:在量上指大多数,在质上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