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2020年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现状分析:共有学生近200 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
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上课精力不能集中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及结构本册教材包括: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对称、平移与旋转,分数加减法,统计,可能性教材的编写特点:1、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性、科学性和时代性,2、坚持:“情境串”带动“问题串”3、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优化知识结构。
4、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目的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数量关系,回佣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能够运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结合具体实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地、3、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3. 结合现实生活,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4、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并能够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6、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法和优选法。
四、主要教改措施及思路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最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六三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0002页 页 0106页 0150页
一 泰山古树---计算器 三 快乐农场---运算律 五 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七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
一 泰山古树---计算器
最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六三 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二 节能减排---用字母表示数
最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六三 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三 快乐农场---运算律
最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六三 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四 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
最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六三 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五 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 质
最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六三 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六 趣味拼搭---观察物体
最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六三 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七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
最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六三 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八 我锻炼 我健康---平均数
最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六三 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折线统计图 青岛版五四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折线统计图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学会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并能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分析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折线统计图的意义:表示某一数量随时间、地点或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2. 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确定横轴和纵轴,标出刻度,按照数据点绘制折线。
3. 读取折线统计图的信息:观察折线的走势,分析数量间的变化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2. 教学难点: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分析数量间的变化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折线统计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绘制方法和读取信息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的折线统计图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意义。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绘制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5. 总结提升: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2. 作品评价:评估学生绘制的折线统计图是否规范,信息读取是否准确。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课件:制作与折线统计图相关的PPT课件,辅助教学。
3. 实物教具:准备折线统计图的实物模型,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
七、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八、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020年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现状分析:共有学生近200 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
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上课精力不能集中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及结构本册教材包括: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对称、平移与旋转,分数加减法,统计,可能性教材的编写特点:1、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性、科学性和时代性,2、坚持:“情境串”带动“问题串”3、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优化知识结构。
4、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目的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数量关系,回佣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能够运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结合具体实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地、3、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3. 结合现实生活,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4、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并能够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6、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法和优选法。
四、主要教改措施及思路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认识负数 青岛版(五四学制)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课标分析: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4-6年级阶段目标)(一)数的认识目标(第3、9条)3会运用数描述事物的某些特征,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9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二)综合与实践目标(第2条)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教材在课程价值实现中的定位《认识负数》是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信息窗的知识点。
本单元只有一个信息窗。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
教材以学生所熟悉的气温作为研究素材。
学生在用正、负数记录温度、海拔高度的过程中,感知正、负数可以记录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初步了解正、负数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样安排,(1)选取自然科学知识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探究正负数的意义。
(3)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灵活使用教材,让学生体验感知神奇的数。
三、《认识负数》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以及学生的心理、年龄和认知特点,我把本课时目标定位为:【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负数,知道并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
2.初步理解负数与正数意义相反,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在与其他知识的整合中逐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重点】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正负数,能够用正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
【教学难点】对正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抽象地理解。
【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
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教材体系中的定位《认识负数》是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信息窗的知识点。
本单元只有一个信息窗。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一、学生现状分析:共有学生近200 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
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上课精力不能集中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及结构本册教材包括: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对称、平移与旋转,分数加减法,统计,可能性教材的编写特点:1、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性、科学性和时代性,2、坚持:“情境串”带动“问题串”3、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优化知识结构。
4、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目的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数量关系,回佣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能够运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结合具体实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地、3、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3. 结合现实生活,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4、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并能够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6、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法和优选法。
四、主要教改措施及思路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全册)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一走进动物园——简略方程一、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
在数学中 ,能够用字母表示任何一个数,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洁运算律或表达问题中的数目关系,还可以够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如用 a、 b、 c 分别表示三个数 ,则运算律表示为 :等式包括方程 ,方程也属于等式 ,方程是特别的等式。
加法互换律 :a+b=b+a加法联合律 :(a+b )+c=a+ (b+c )乘法互换律 :a×b=b×a乘法联合律 :(a×b)×c=a×(b×c)乘法分派律 (a+b )×c=a×c+b×c2.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方程一定具备两个条件 :①含有未知数 ;②一定是等式。
如 20+x=50 、3x=27、5x+9=54、a÷9=8 等都是方程。
30+x、3x+1>5 、 <5、3+= 等不是方程。
3.看图列方程的方法。
(1)弄清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关系;(2) 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列出方程。
二、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一 )1.等式的性质 1。
等式的性质 1 可简记为同加同减。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旧建立。
如x=50→ x+20=50+20; a=b → a-c=b-c 。
2.方程的解及解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3.利用等式的性质 1 解方程。
例 :x+20=100解 : x+20-20=100-20( 方程两边同时减20) x=80查验 :方程左侧 =x+20=80+20=100=方程右侧所以 ,x=80 是方程 x+20=100 的解。
三、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二 )1.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 (0 不作除数 ),等式仍旧建立。
如 x=50→ x×2= 50×2;50= 4a→50÷4= 4a÷4。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青岛版)

一篮香蕉:m千克
一篮苹果:n千克
你能说出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吗?
①m-n②m+n③4m④m+2n
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3.走进学校:
(1)学校操场上正在进行一场篮球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第7题:
每投中一个得2分。小云投中了a个,小华投中了b个。
①小云得了()分。
②小华得了()分。
③小云比小华多得()分。
师:你今年几岁了?(板书:××的岁数10岁)想知道李老师的年龄吗?
师:李老师比××大25岁,我今年多少岁了?你是怎么算的?
师:当××1岁时,老师该多少岁呢?谁能用式子来表示?当××2岁时,又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当××50岁时呢?
板书:××的岁数老师的岁数
10+25
1+25
2+25
50+25
… …
师用手势竖着指,示意引导学生观察:请你仔细观察这里什么在变?(年龄)什么没变?(师明确李老师比××大25岁,这个数量关系始终没变。)用字母a来表示××的年龄,那么老师的年龄应该怎么表示?为什么要用a+25表示?
教学课题
信息窗2
主备
教师
张震
备课
时间
2月22日
教学内容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课型
新授课
年级
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表示常用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发展学会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3.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如果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你会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2022年青岛版小学数学《公顷和平方米的认识》精品课件(五四制)

B区:(340+400)×300÷2=111000(平方米)=11.1(公顷)
返回
公顷和平方米的认识
2. 到操场上围一个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 看看它的面积有多大。想一想,100个这 样的正方形面积有多大。
10×10=100(平方米) 100×100=10000(平方米)
返回
公顷和平方米的认识
情境导入
体积:50×50×20
体积:40×30×20
从图中,你知道 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 能提出什么问题?
什么是体积?
返回
公顷和平方米的认识
探究新知
什么是体积? 实验一: 1.准备盛有半杯水的玻璃杯和一块石头。 2.将石头浸入玻璃杯的水中,观察放入石头后水位有的 变化情况。
1公顷有多大?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公顷。
100×100=10000(平方米) 10000平方米=1公顷
返回
公顷和平方米的认识
我家的住房面积大约有100平方米, 100套这样的住房面积大约是1公顷。
返回
公顷和平方米的认识
我班教室面积大约有50平方米, 200个这样的教室面积大约是1公顷。
24个
27个
返回
公顷和平方米的认识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猜一猜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呢?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
返回
1cm
公顷和平方米的认识
1立方厘米有多大呢? 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1cm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2020年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现状分析:共有学生近200 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
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上课精力不能集中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及结构本册教材包括: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对称、平移与旋转,分数加减法,统计,可能性教材的编写特点:1、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性、科学性和时代性,2、坚持:“情境串”带动“问题串”3、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优化知识结构。
4、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目的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数量关系,回佣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能够运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结合具体实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地、3、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3. 结合现实生活,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4、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并能够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6、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法和优选法。
四、主要教改措施及思路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的意义》(青岛版五四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的意义》(青岛版五四制)【教学设计】-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3~64页。
教学⽬标:1.在说⼀说、分⼀分、画⼀画等活动中体会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分数描述⽣活中的事情。
2.在具体的⽣活情境中感悟“把⼀个整体平均分成若⼲份,这样的⼀份或⼏份可以⽤分数表⽰”这⼀过程,培养学⽣动⼿操作能⼒和抽象概括能⼒,培养学⽣有条理、有论据、有逻辑的表达和思考。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建⽴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准备:苹果、⽶尺、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境导课:出⽰百宝箱师:同学们,我们常说,温故⽽知新,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谁结合这个苹果能给⼤家说出⼀个分数并说出他表⽰的意义吗?刚才他说了⼀个很关键的词,谁知道?(板书平均分),你还能想到哪个分数?师:结合这个⼀⽶长的⽶尺谁再来说⼀个分数?说说他的意义?(是谁的?)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已经学过把⼀个物体,⼀个计量单位通过平均分得到了⼀些分数(贴⼀个物体、⼀个计量单位)!⼤家看⽼师这⼉还有⼀袋糖,⾥⾯有⼀些糖块,如果我们把这些糖块通过平均分,是不是也能得到⼀些分数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组合作,建⽴模型师:为了⽅便,下⾯我们借助圆形来进⾏研究,请看⼤屏幕,⽼师这⼉有4个圆形,如果平均分给4个⼈,你能提出⼀个有关分数的数学问题吗?(⼀)初步感知师:把4个圆形平均分给4⼈,每⼈分得这些圆形的⼏分之⼏呢?下⾯请⼤家以⼩组为单位,利⽤⼿中的研究报告单分⼀分,画⼀画,写⼀写,然后把你的想法在⼩组内交流⼀下,咱们⽐⼀⽐哪个⼩组研究的⼜快⼜好?师:⼤家都有了⾃⼰的想法,我们看看这位同学怎么做的?⼤家还有补充吗?(他是怎么分的?)师:看来对于这四个圆形,我们要想得到分数,⾸先需要把这四个圆形看做⼀个整体(贴:⼀个整体)然后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板书4份),每⼈分得其中的⼀份就是1/4(板书1/4)师:借助课件我们再来看⼀下(课件显⽰过程)依次得出2/4,3/4,4/4师:4/4就是⼏?这个“1”是其中的⼀个圆形吗?表⽰4个圆形组成的⼀个整体。
2020年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现状分析:共有学生近200 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
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上课精力不能集中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及结构本册教材包括: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对称、平移与旋转,分数加减法,统计,可能性教材的编写特点:1、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性、科学性和时代性,2、坚持:“情境串”带动“问题串”3、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优化知识结构。
4、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目的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数量关系,回佣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能够运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结合具体实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地、3、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3. 结合现实生活,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4、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并能够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6、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法和优选法。
四、主要教改措施及思路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五四制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剪纸中的数学3-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下册)》103~104页。
[教学目标]1.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解题策略,体验算法多样化。
利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3.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提高类比推理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熟练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能准确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剪纸小组的同学们剪了不同种类的剪纸图案,让我们欣赏一下他们的作品。
每个小组的作品各有特色,栩栩如生,非常逼真。
请大家仔细观察信息图(见图1)中的统计表,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王芳的作品占第一小组总数的151。
预设2:王芳与李军的作品数量加起来还没有刘虎的多。
……师:大家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些可以用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的问题吗? 预设1:王芳和杨华的作品比李军多占第一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预设2:第二小组作品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设计意图】要让学生仔细阅读统计表中的相关信息,培养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分析数学信息的能力,在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言,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师:同学们所提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温馨提示:1.请试着列出算式。
2.根据算式的特点给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分类。
3.先思考一下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跟同位说一说。
然后再算一算。
4.比较一下算法或思路,说出你最喜欢的算法或思路。
5.尝试总结一下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信息窗2——第三时教学内容:本第100——104页。
教学目标: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互质数.教学步骤一、复习1、什么叫最简分数?2、什么叫约分?约分是通常要约成什么分数?二、指导练习。
1、103页第9题。
(1)指名读题。
(2)根据下表中的的信息,指导表格补充完整。
2、103页第10题。
(1)指名读题。
(2)如何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分数?3、104页第11题。
(1)同桌互相讨论。
(2)学习时间占全天时间的几分之几?(3)能用最简分数表示每项活动年用时间各占全天的几分之几?4、104页第12题。
(1)指名读题。
(2)提问:日本企业的数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3)韩国企业的数量比德国多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三、作业。
103页第9、10题;104页第11、12题。
信息窗3——第一时教学内容:本第10——107页教学目标: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探索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过程得到启发。
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剪纸吗?今天,我们解决剪纸活动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出示情境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剪纸的情况统计表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二、探索发现1、活动一(1)提问:王芳、李军和刘虎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如何列式?(2)学生列式为:+ + =(3)四人一组讨论,这道题的得数是多少?(4)指名说算理。
()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书上。
2、活动二(1)提问:第二小组作品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2)学生列式为:1― ― =(3)四人一组讨论,这道题的得数是多少?(4)指名说算理。
()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书上。
三、总结。
这节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你的感觉。
四、作业。
自主练习第1、2、3、4、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公顷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制

从范仲淹到公顷的认识[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下册)》32~33页。
[教学目标]1.通过“围一围”“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用部分来感受整体的实践过程,体会“单位面积”在测量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使学生形成准确的空间测量意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结合实例体会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建立1公顷的表象。
2.知道平方米、公顷之间的进率,并利用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建构单位换算模型。
3. 适当了解顷的概念及与公顷之间的换算,结合前面所学面积单位,加深单位换算与乘法意义和除法意义(包含除)同质化的理解。
4.经历观察、体验、感受、推导、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5. 从传统文化中剥离出公顷的概念,感悟中国人民对数学文化的贡献,提升德育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助推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一公顷,掌握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公顷的表象,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构单位换算模型。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软皮尺。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老师出示图片:范仲淹及其简介。
师:同学们,青年时期的范仲淹就生活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我们学校驻地距范仲淹家直线距离不过9公里,我们和他算是名副其实的老乡。
我最近在研究他,我惊奇的发现,范仲淹不光文章写得好,他的数学也很不错呢!学生回答: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师:我是有证据的,我来证明给你们看。
出示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中的诗句“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并简单介绍一下《岳阳楼记》。
师:你们知道“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解释的不是很完美,教师给出准确解释。
师:根据老师的解释,你能从“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中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学生回答:一;万;万顷。
师:很好,对数学信息挖掘的很透彻,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生:一万顷有多大?师:嗯,这个问题好。
问一万顷有多大,也就是问一万顷表示的面积是多少。
【完整打印版】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NO. 1课题:简易方程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天平教学过程:课练习NO.2处理课本练习2、3、4、作业课NO. 3学生完成作业5、6、7、8、9,认真书写,并在学生做题过程中辅导差生。
NO. 4 课题:等式性质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具准备:天平教学过程:课练习NO.5学生自主练习3、4、5、作业课NO. 6学生独立完成作业6、7、并注意辅导班级中的后进生。
课题:等式性质二NO. 7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引入对ax=b和ax+b=c这类方程方法的学习。
3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具准备:天平教学过程:NO. 8课题:解较复杂方程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2引入对ax+bx=c这类较复杂方程的学习。
3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教学过程:单元学情检测及讲评NO. 9~11学生测试2节,试卷讲评1节。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

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66页信息窗4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意义,掌握单名数间的转换及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转换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改写。
2.结合具体名数改写,通过探究、交流与反思,抽象概括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体会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能运用名数改写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熟练进行单、复名数改写。
教学难点:高、低级单位名数之间互化的方法。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称(有条件的学校可每组一台)学生准备:直尺、米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天鹅是美丽可爱的。
平日有关天鹅的知识你了解了哪些?(飞高冠军、 颈修长、有白天鹅和黑天鹅……)你知道天鹅出生时、长大后体重一般是多少吗?课件出示:么数学问题?预设:天鹅长大后比出生时体重增加了多少?(板书) 1.仔细读图,从图中你能了解哪些数学信息?预设:天鹅出生时体重是200克、长大后体重是10.5千克2.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列出算式,引出名数。
(1)你会列出算式吗?学生列式,教师板书:10.5千克-200克﹦思考:算式中为什么加上单位名称?引导体会计量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减。
(2)理解名数的意义。
指出:10.5和200这两个数的后面都有单位名称,我们把数与单位名称合起来,叫作“名数”。
(板书:名数)如:10.5千克是一个名数,200克也是一个名数。
像这样,单位名称只有一个的名数就叫单名数。
(板书:单名数)2.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教师质疑:单位不同怎么办?你会计算吗?请你独立思考,看能不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困难,并尝试做在练习本上。
课件出示提示:根据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改写其中的一个单位,使它们的单位名称变得一样,然后再计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认识负数 青岛版(五四学制) (6)

《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正负数》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教学重点: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正、负数,能够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教学难点:对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抽象理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春暖花开的季节最适合旅游。
老师打算利用假期到一个城市去旅游,老师给你们提供一组信息,(出示: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请你猜猜这是哪个城市。
生:……师:对,就是新疆的吐鲁番,通过“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我们感觉吐鲁番的日温差特别大,今天我们就通过观察温度计上气温的变化,(师:手拿温度计并比划一下温差变化)来认识数学王国里的两个新朋友——正负数(板书课题“认识正负数”)。
二、自主探究,理解意义(一)在温度计上初步认识正负数1、读信息并提出问题。
师:指名读信息,要求学生和我们这里的气温对比一下,进一步感受吐鲁番的日温差大。
生:3月份日平均最高气温在零上13℃左右,日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
师:零上13℃和零下3℃是什么意思?(板书:零上13℃零下3℃)下面我们借助温度计来研究。
(课件出示温度计)2、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及0度的含义。
师:说明:要表示温度首先要明确温度计上的0刻度线,请你根据0刻度线的位置猜一猜零上13℃和零下3℃应该在什么位置?你为什么这么想?生1:我认为在0℃以上往上数13个格就是零上13℃。
在0℃以下往下数3个格就是零下3℃。
生2:……师:刚才同学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年级下册电子课本第一单元简易方程课本第3页自主练习1. 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是方程的画“√”。
x +5 ( ) 15+5=20 ( ) x ÷5<25 ( ) 3y=12 ( ) 8-n=6 ( ) 10÷m=2 ( )2x +3>10 ( ) 3x +5x=160 () 24+6=540 () 2. 看图列方程。
3. 填一填。
课本第7页自主练习1. 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 解方程。
X +8=13 2.5+X=5.3 X -2.7=13 X -40=15 X -1.6=1.4 X -5.3=103. 括号里哪个X 的值是方程的解。
4. 根据图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
(1)买一套课桌椅一共用120元。
其中椅子的价格是40元,桌子的价格是X 元。
(2)一筐西瓜有X 个,如果卖出6个,还剩下13个。
(3)小红买了一个单价为105元的书包,她付了X 元,找回15元。
(4)小东体重X 千克,小美的体重是35千克,小美的体重比小东轻13千克。
X 30 100 x 60 x x 方程:方程: x 50 x 20 10方程:方程:方程:一个书包x 元一块橡皮2元 25元书包的价钱+ = 总价钱方程:一箱皮球x 个 4个皮球 10个+ = 总个数方程:一盒彩笔x 支42支× = 总支数方程:一盒彩笔x 支一盒彩笔x 支 X -24=56 解:X -24 ○ □ =56 ○ □X = □ 45+X=64 解:45+X ○ □ =64 ○ □ X = □ 43+X=62 (X=105 X=19)X -56=37 (X=19 X=93)X -1.02=3.98 (X=5 X=2.96)一箱苹果x 个每盘放了12个÷ = 每盘的个数方程:课本第9页自主练习1. 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数。
2. 哪个X的值是方程的解。
4. 看图列方程。
5. 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课本第11页自主练习1. 看图写出等量关系式,并列方程解答。
2. 列方程解下面各题。
(1)西六路小学一共有280人报名参加“创建文明城市志愿者”竞选,有32人入选,有多少人落选?(2)小军的体重是小帅体重的1.2倍,小军的体重是54千克,小帅的体重是多少千克?3. 小明持一本故事书,看了60页,剩下的页数是看了的2倍,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如果设这本故事书有x页,在正确的方程的后面画“√”(1) x-60 =2×60 ( )(2) x +60 =2×60 ( )(3) x÷2 = 60 ( )(4) 2x =60 ( )4. 学校篮球场的面积是420平方米。
它的长是28米,宽是多少米?5. 解方程。
X+3.6 =25 3X = 3.6 2X = 9.6X÷8 = 20.8 X+9 = 33 X -4 = 116. 连一连。
7. 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比巴林---沙特阿拉伯跨海大桥长11.48千米。
巴林---沙特阿拉伯跨海大桥长25千米,胶州湾跨海大桥全长多少千米?4X=1.2解:4X○□ =1.2 ○ 4X = □X ÷2.6=2解:X÷2.6 ○□ =2 ○ 2.6X = □X÷5=20 ( X=100 X=4 ) 1.5X=6 ( X=9 X=4 )7X=0.84 ( X=1.2 X=0.12 ) X÷6=0.3 ( X=20 X= 1.8 ) Xcm 5cm 长方形的面积是14cm2正方形的周长是36cm XcmX米多6米48米红绳绿绳萝卜白菜X千克60千克X+5 = 35X-3 = 27X÷6 = 85+X = 356X =30X÷8= 6X = 48X = 30X = 532. 读出下面各数,并按要求填一填。
+4 -8 +2.8 0 +89 7 -20 -12+16 -15.73. 下图第一格表示1米,小卫开始所在的位置在0处。
(1)如果小卫从0点向东行3米,表示为+3,那么从0点向西行走4米,表示为()米。
(2)如果小卫现在所在的位置是+5米处,说明他是向()行了()米。
(3)如果小卫现在所在的位置是-7米处,说明他是向()行了()米。
(4)如果小卫从0点先向西行6米,又向东行5米,这时小卫的位置表示为()米。
4. 坐公交车时,如果上车的12位乘客用+12表示,那么下车的8位乘客该怎样表示呢? 5. 在下面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
-2.5 2 1.5 -0.5 -3 -1.5 36. 请你在表格内用正、负数记录某仓库一周的进出货情况。
星期货物进出情况(吨)星期货物进出情况(吨)一二三四五六日7. 你问我答:(1)饮料瓶上标注:1500±25毫升表示什么意思?(2)罐头瓶上标注:500±10表示什么意思?8. 下面是清凉水库8月2日---6日的水位情况。
8月2日低于警戒水位12厘米 8月4日高于警戒水位10厘米8月5日高于警戒水位4厘米8月6日低于警戒水位3厘米超过警戒水位用正数表示,低于警戒水位用负数表示。
请填写下表:日期 8.2 8.3 8.4 8.5 8.6 水位情况(厘米)9. 通常用正数表示盈利,负数表示亏损。
下面是欣欣商店去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
月份123456盈亏情况(元) +500 +2200 -980 -350 +1050 +470说一说,从上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10. 四年级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竞赛。
评分标准: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回答得0分。
3个班的答题情况如下:班级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第六题4、1 √ √ ○ ╳ √ ╳ 4、2 ○ √ √ √ √ √ 4、3 √√○√╳√注:√表示加10分,╳表示扣10分,○表示得0分请用正、负数和0表示各班的得分情况。
班级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第六题4、1 4、2 4、3课本第65页自主练习1. 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图的涂色部分。
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 分一分,涂一涂。
12 34 23 45 ()0 -1 1 正数负数 -60 1 -7 -6 -5 -4 -3 -2 -1 2 3 4 5 西东周一进货100吨周二出货360吨周三出货280吨周四出货300吨周五进货1200吨周六出货400吨周日出货430吨 ( ) ( ) ( ) ( )8. 截至2011年11月24日,我国有155个城市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
其中,山东省有20个,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江苏省有27个,占总数的几分之几?9. (1)量出图中长方形的长和宽。
宽是长的几分这几?长是宽的几倍?(2)涂出长方形面积的14。
你有几种方法?与同伴交流一下。
10. 1大瓶洗发液共2升,平均装在5个小瓶内,每小瓶洗发液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每小瓶装多少升?11. 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53 1313 257 4824 365 29812. ()个18是78 。
()7= 214 = ()()53 里面有()个 13 1220 = 6( ) = ( )( )13.小芳要拿每种水果的13 ,每种水果各拿多少个?14. 估一估,各图中阴影部分大约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 ) ( )( ) ( )( ) 15. 聪明小屋。
你能找出大于25 又小于35的分数吗?这样的分数你能找出多少个?课本第82页我学会了吗? 1. 填一填。
(1)把30吨小麦分4次运完,平均每次运这些小麦的( )( ),每次运()吨。
(2) 34 里面有()14 ,有()个18 。
(3)6÷3 =( )( )= () 2.(1)池中共有15只青蛙,其中荷叶上有4只青蛙,荷叶上的青蛙占青蛙总数的几分之几?(2)池中有30条鲤鱼,其中红鲤鱼有17条,其余的是黑鲤鱼。
黑鲤鱼占鲤鱼总数的几分之几?3. 在方格上设计图案并冷色。
(1)涂色部分占这张方格纸的几分之几?(2)写出几个与它相等的分数。
课本第85页自主练习。
1. 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1 2 3 4 ()()()2. 在方格纸上画出下面各图形的一条对称轴。
3. 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4. 找一找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你能画出来吗?5. 下面的图形各能画多少条对称轴?试一试。
6. 找规律,接着往下写。
7. 有些汉字的形状也是近似轴对称的,如:“日、田、金、美”等。
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汉字吗?8. 一张正方形纸,只需剪一次就会得到下面的轴对称图形。
你来试试看。
你还会剪哪些轴对称图形?与同伴交流一下。
课本第89页自主练习1.向上平移了()格。
向()平移了()格。
蜡烛向右平移了()格小鱼向()平移了()格。
2.(1)小鹅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
(2)小车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
(3)这两幅图还可以怎样平移到现在的位置?3. 按要求画一画。
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4格4. 说一说,填一填。
分针顺时针旋转()度。
逆时针旋转()度。
5. 下列图形中,不能由左图经过一次平移或旋转得到的是()6. 画一画把图①绕o点顺时针旋转90°把图②绕o点逆时针旋转90°7. 旗帜上的图案哪些可以通过旋转得到?哪些可以通过平移得到?8. 请你利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将图二恢复到图一的样子,并将步骤记录下来。
9. 你能分别利用下面的图案在方格纸上拼出美丽的对称图案吗?OO②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