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8课笔记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课笔记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29f2a4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b.png)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课笔记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课是《中华少年》,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以诗歌的形式热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决心。
课文开头先介绍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少年,用“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等诗句极言当时国力衰弱、民不聊生,旨在点明少年中国的重大主题。
随后,课文用“乳臭未干”和“茁壮成长”点明中华少年的成长,用“黄河纤夫”、“长城的古砖”、“航天英雄”、“奥运健将”等比喻强调中华少年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由于本诗语言富有节奏感,因此,通过朗读来体会诗句的音韵和美感,是本课教学的重要方法。
建议安排1~2课时完成教学。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笔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be205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e.png)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笔记《灯光》是一篇阅读课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努力工作,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一、多音字:1. 担负着:背着担(dàn)子。
2. 挑:挑(tiǎo)选。
3. 几经:经过许多次(jǐ)。
4. 突击:集中力量向敌人猛烈进攻(jī)。
5. 暴露: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bào)。
6. 削弱:使变弱(xuē)。
7. 暴露:揭露,使隐蔽的事物显露(lù)。
8. 震撼:震动,摇动(zhèn)。
9. 漫步:没有目的的悠闲地走(màn)。
10. 战壕:战争时防御用的壕沟(háo)。
11. 憧憬:向往(chōng)。
12. 璀璨:形容珠宝等光彩鲜明(cuǐcàn)。
13. 殷切:形容期望殷切(yīn)。
14. 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dān wù)。
15. 冉冉:形容慢慢地(rǎn rǎn)。
16. 娴熟:熟练(xián shú)。
17. 施行: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shī)。
18. 纵情:骄傲(zòng)。
19. 铭记:深深地记在心里(míng)。
20.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níng)。
二、近义词:沉思—深思注视—凝视憧憬—向往激烈—猛烈三、反义词:赞叹—嘲笑英勇—怯懦沉思—茫然激烈—温和四、词语搭配:一盏明亮的灯一束束灯光一盏盏华丽的灯一道道灯光五颜六色的灯光五、词语解释:1. 华灯初上:形容夜幕降临后,城市中各种灯光闪烁的景象。
2. 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3. 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模糊不清的样子。
4. 严阵以待:形容做好充分准备,等待敌人或对手的到来。
5. 千钧一发:形容事情处于紧急关头,情况十分危急。
6. 惊心动魄:形容非常惊险、刺激或紧张。
7. 息息相关:形容事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或关系。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灯光》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灯光》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3910a8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f.png)
以下是一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灯光》的课堂笔记,供您参考:一、生字1.盏zhǎn: 量词, 用于灯。
2.黑魆魆hēi xūxū: 形容黑暗。
3.倚yǐ: 靠。
4.必bì: 一定, 必须。
5.划huá:用刀或其它东西把物件分开或从物件上面擦过去。
6.流星mǎn xīng : 许多颗粒状的流星组成星云或某种类似云体的天体。
7.摇曳yáo yè: 摇曳, 摇曳, 形容物体轻轻摆动的样子。
8.焕huàn : 光明, 光亮。
9.朴pǔ: 朴实, 淳朴。
10.寂jì: 静, 没有声音。
11.塞sài:边界上据险防守的小城堡。
二、多音字1. zhe (看着) 着凉3. cāng (仓库) 5. mēng (闷声闷气) 闷闷不乐藏zàng (宝藏) 桑sāng (桑树) 蒙méng (蒙蔽)藏zàng (西藏) 丧sàng (丧失) 蒙mēng (闷头)2. zhuàng (重量) 4. céng (曾经) 6. gōng (攻打) 攻无不克量liàng (测量) 曾zēng (曾祖父) 供gōng (供应)量liàng (重量) 曾céng (曾经) 供gòng (供词)三、近义词1.闪烁一闪耀2.奇异一奇特3.灵敏一灵便4.惊异—惊奇5.恬静—安静2.朴素—简朴7.纯熟—熟练8.安谧—安静9.宽敞一宽阔10.清晰一清楚3.温暖—温和12.亲近—亲热13.浓郁—深厚14.高傲一骄傲15.矫健一强健。
【学霸笔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课堂笔记
![【学霸笔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532a81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3.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8课灯光课前预习1.本文共有()个自然段。
2.默读课文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3.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宏伟漫步聚精会神自言自语憧憬震天动地黑魆魆千钧一发璀璨突击暴露焦急猛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一读,填一填。
()的时刻()地读书()地沉思()的沙柳林()的火光()的回忆()的爆炸声璀璨的()()的夜晚5.理解词语。
(1)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千钧一发”本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
(2)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憧憬”本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本文是指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为下文写营长划火柴照亮前进的路做铺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思考题:“灯光”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选择题:对“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一句,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A.他可能缺乏作战常识,不知道光亮会暴露自己,以致造成不必要的牺牲B.他应想些其他科学办法解决问题,而不该以生命作代价C.他在千钧一发之际,想到的是战斗的胜利,而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D.表现了他具有无私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9.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只有二十二岁,()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10.通过搜集到作者的相关资料:王愿坚(1929—1991),作家,山东诸城人。
他的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 《____》《足迹》《路标》等,还和陆柱国合写了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语文六年级上册8灯光笔记
![语文六年级上册8灯光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7c10a7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d.png)
语文六年级上册8《灯光》笔记一、生字组词1.豫:豫剧豫南豫西豫中豫东2.阵:阵雨阵营阵线阵法阵仗3.急:急切急忙急促急速急性4.响:响声音响响亮响彻响遏行云二、多音字组词薄:bò(薄雾) báo(薄饼) bó(单薄)三、近义词照耀——照射沉着——镇静憧憬——向往急忙——匆忙闪烁——闪耀四、反义词匆匆——慢慢沉着——惊慌赞叹不已——诋毁嘲讽五、课内词语解释1.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夺目。
本文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
2.华灯初上:华灯,雕饰精美的灯;本课指天安门广场上灯光渐亮的时候。
3.若明若暗:好像明亮,又好像昏暗。
本文指战地指挥所里不很明亮的灯光。
4.弥漫:充满,布满。
本文指烟雾布满天空。
5.由衷:出于本心。
本文指作者不是有意要说,而是由心而发,表露出内心真实的情感。
六、句子解析1.“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这句话是郝副营长自言自语的感叹,表达了他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2.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这句话赞美了郝副营长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是作者对郝副营长的深深惋惜。
3.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华灯,像颗颗明珠,又像焰火。
这里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在广场上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繁荣昌盛的赞美。
七、问题探究1.本文以“灯光”为题,你认为它的含义是什么?本文以“灯光”为题,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崇高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启示人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忘历史,奋发图强。
2.郝副营长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郝副营长是一个具有献身精神的革命先烈。
他为了后代的幸福,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这种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终身。
6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笔记灯光
![6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笔记灯光](https://img.taocdn.com/s3/m/2b41e7c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1.png)
6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笔记灯光以下是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灯光》的笔记:
一、生字
盏zhǎn:量词,用于灯。
黑魆魆hēi xūxū:形容黑暗。
璀璨cuǐcàn:形容珠玉等光彩夺目。
悠长yōu cháng:形容声音漫长或思绪、意味深长。
突如其来tūrúqílái:突然发生。
探察tàn chá:探究察看。
憧憬chōng jǐng: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向往。
回溯huísù:回忆追溯。
迥然不同jiǒng rán bùtóng:形容差别很大或完全不一样。
倚着yǐzhe:靠着。
陷入xiàn rù:完全被某种东西所吸引。
二、多音字
藏zàng (宝藏) cáng (藏书)
重chóng (重叠) zhòng (重量)
轧yà(轧棉花) zhá(轧钢)
三、近义词
照耀—辉映
璀璨—绚丽
庄严—庄重
探察—探测
憧憬—向往
回溯—追溯
沉醉—陶醉
激越—高昂
演绎—表演
陷入—沉陷
四、反义词
庄严—轻浮
沉醉—清醒
激越—低沉
清冷—炽热
迥然不同—一模一样高亢—低沉
明媚—阴暗
冗长—简短
粗犷—柔和
温柔—粗暴
沉静—喧闹
幽静—喧嚣
安谧—嘈杂
平淡无奇—别具一格别有洞天—普普通通。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98103d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7.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课堂笔记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通过写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一个人(原文)(惟弈秋之为听)另一个人(原文)(思援弓缴而射之)。
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字义1、弈:下棋2、通国:全国3、诲:教导4、鸿鹄:天鹅5、援:引.拉6、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7、俱:一起8、弗:不9、矣:了10、为:因为11、其:他的,指后一个人12、善:善于、擅长3.《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提问,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同时告诉我们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学无止境的道理。
4、《两小儿辩日》的作者是(列子),他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这篇文章选自(《列子·汤问》),其中包括著名的寓言故事(《杞人忧天》)(《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等。
5.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亚圣”。
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一生的言行被弟子编成《论语》一书。
《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6、字义1辩斗:辩论、争论 2以:以为 3去:离 4日中:正午 5及:到 6苍苍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7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
8汤:热水 9决:判断 10汝:你 11知:通“智”练习题一写出“之”字在各句中的意思:1弈秋,通古之善弈者也。
(的)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弈秋的教导)(鸿鹄)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他,指前一个人)二、理解句子。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3)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学弈》全文翻译: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8课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8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9bcef7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f.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8课笔记一、生字词。
1. 会认的字。
- 皖(wǎn):安徽省的简称。
- 歼(jiān):歼灭,消灭(敌人)。
- 郝(hǎo):姓郝。
- 钧(jūn):千钧一发中的“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2. 会写的字。
- 盏(zhǎn):一盏灯。
注意盏字的上半部分是“戋”,不要写成“戈”。
- 栏(lán):栏杆。
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字旁,右边是“兰”。
- 轰(hōng):轰炸。
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双”,下面是“车”。
- 爆(bào):爆炸。
左边是“火”字旁,右边是“暴”,注意笔画顺序。
- 炸(zhà):炸毁。
- 质(zhì):质量、品质。
半包围结构,里面是“斤”。
- 砾(lì):沙砾。
左边是“石”字旁,右边是“乐”。
- 砸(zá):砸坏。
左右结构,左边是“石”,右边是“匝”。
3. 多音字。
- 着:- zhuó(沉着)- zháo(着火)- zhāo(着数)- zhe(走着)- 禁:- jìn(禁止)- jīn(不禁)二、课文内容。
1. 主要内容。
-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
这幅插图使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猛烈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郝副营长毅然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结果暴露了自己,英勇牺牲了。
2. 段落结构。
- 第1、2自然段:写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引出下文对往事的回忆。
- 第3 - 11自然段:写关于灯光的往事,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其中第3 - 7自然段写郝副营长在战斗前看一幅孩子在灯光下读书的插图,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第8 - 11自然段写郝副营长在战斗中为了给后续部队照亮道路,点燃书本而英勇牺牲。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8课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8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bad0c4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5.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8课笔记一、生字词1. 会认的字- 皖(wǎn):安徽省的简称。
在文中“皖北”是一个地域概念。
2. 会写的字- 歼(jiān):歼灭,消灭(敌人)。
可以组词“歼击”“围歼”等。
书写时注意左边的“歹”字旁,最后一笔是点。
- 倚(yǐ):靠着。
如“倚靠”“倚仗”。
右边是“奇”,注意笔画顺序。
- 憧(chōng):憧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憧”字是左右结构,右边的“童”字中间一横要写长些。
- 憬(jǐng):与“憧”组成“憧憬”一词。
- 扭(niǔ):转动,扳转。
如“扭动”“扭身”。
- 胯(kuà):腰和大腿之间的部分。
如“胯骨”“胯下”。
- 厨(chú):厨房。
注意“厨”字的写法,半包围结构,里面是“豆”字。
- 套(tào):可表示罩在外面的东西等多种意思。
如“手套”“圈套”。
- 猬(wèi):刺猬。
- 畜(xù):畜养。
这里要注意它和“蓄”字的区别,“畜”还有另一个读音“chù”,如“牲畜”。
- 窜(cuàn):乱跑,逃走(用于敌军、匪徒、野兽等)。
如“逃窜”。
3. 多音字- 会(huì):开会、会合。
会(kuài):会计。
- 禁(jìn):禁止、禁令。
禁(jīn):不禁、禁受。
二、文章结构与主要内容1. 结构划分- 第一部分(第1 - 2自然段):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这部分是文章的开头,通过对天安门广场灯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为下文的回忆做铺垫。
- 第二部分(第3 - 11自然段):写郝副营长在战斗前的情景以及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其中包括他在战斗前看到书中插图时的激动,与“我”的对话等情节,表现出郝副营长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也是他英勇战斗的动力源泉。
-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在璀璨的灯光下回忆郝副营长英勇牺牲的经过。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8课灯光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8课灯光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dc99d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f.png)
第一节:课文内容1.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的第8课,是一篇记叙文。
课文以作者亲身经历为蓝本,描述了作者在读书时由于用不便而产生的问题,并介绍了他解决问题的过程。
2. 课文中,作者在书桌上的灯光不足的情况下,使用灯光笔解决了看书的难题。
而后,作者得知了在国外有一种灯光笔,只需架在桌上就可以产生柔和的灯光,不仅可以保护视力,还可以方便看书。
3. 课文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现了科技进步的神奇和方便,呼吁人们发明更多解决问题的工具和物品,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第二节:课文主题1.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课的主题是“科技进步与生活便利”。
2. 课文中作者通过解决自己的问题,引发了对科技的思考,表达了对科技进步的向往和对生活便利的追求。
3. 课文提醒我们,科技进步可以消除人们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让我们珍惜科技成果,发明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和物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和舒适。
第三节:课文启示1. 课文以作者自身的经历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并启发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窍门。
2. 课文启示学生,科技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我们要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解决人类的生活困难献计献策。
3. 课文还启发学生珍惜科技成果,相信科技发展可以让生活更美好,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和热爱。
第四节:课文价值1. 本课是一篇启发性的文章,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蓝本,向学生展示了科技的神奇和方便。
2. 课文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思考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帮助他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科技意识,增强科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的传播和应用,让科技成果造福人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五节:结尾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本课的主题是“科技进步与生活便利”。
通过课文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珍惜科技成果,提高科技意识,增强科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为解决人类的生活困难献计献策。
六年级上册第八课灯光课文笔记
![六年级上册第八课灯光课文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cf1ed9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9.png)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灯光》课文笔记一、作者简介王愿坚(1929-1991)当代作家,山东诸城人。
1943年以前在家乡读书,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次年参加八路军,在一个军分区宣传队当宣传员。
解放战争期间,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
1947年入党,1952年调《解放军文艺》任编辑。
1956年至1966年,参加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
1972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到长征路上采访。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与陆柱国合写)。
二、重点生词突击、暴露、歼灭、默契、憧憬、千钧一发三、多音字会huì(开会) kuài(会计)禁jīn(弱不禁风)jìn(禁止)华huá(华丽)huà(华山)钻zuān(钻研)zuàn(钻石)埋mái(埋头)mán(埋怨)四、近义词照耀——映照宏伟——雄伟激烈——猛烈茂密——茂盛注视——凝视憧憬——向往焦急——焦虑璀璨——灿烂五、反义词挺进──撤退漆黑──雪白沉寂──喧闹短暂──漫长暴露──隐蔽浓密──稀疏赞叹——嘲笑挺进——撤退激烈——和缓微弱——强烈焦急——悠闲聚精会神——心不在焉六、词语积累ABB式:黑魆魆白花花绿油油红彤彤黄澄澄绿莹莹沉甸甸喜洋洋形容情况危急的词语:千钧一发迫在眉睫火烧眉毛危在旦夕四面楚歌岌岌可危兵临城下箭在弦上间不容发十万火急七、理解词语1.豫皖苏:豫:河南省的简称。
皖:安徽省的简称。
苏:江苏省的简称。
2.宏伟:(规模、计划等)雄伟壮大。
3.围歼战: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4.交通沟:阵地内连接堑壕(háo)、工事,供交通联络的壕沟。
也叫交通壕。
5.倚:靠着。
6.胸墙: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
7.黑魆(xū)魆:形容黑暗。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a08a4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3.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课堂笔记一、生字:1. 慨(kǎi):慷慨陈词。
2. 暨(jì):及,和。
3. 莽(mǎng):莽撞。
4. 渺(miǎo):渺小。
5. 嚣(xiāo):嚣张。
6. 篮(lán):篮球。
7. 塑(sù):塑料。
8. 揍(zòu):揍人。
9. 叮(dīng):叮嘱。
10. 嘱(zhǔ):嘱咐。
二、多音字:1. 曾:曾经(céng),姓曾(zēng)。
2. 嘱:嘱咐(zhǔ),嘱托(zhǔ)。
3. 漂:漂流(piāo),漂亮(piào)。
4. 朝:朝向(zhāo),朝阳(cháo)。
5. 了:了解(le),了结(liǎo)。
6. 卷:卷起(juǎn),试卷(juàn)。
7. 重:重复(chóng),重量(zhòng)。
8. 旋:旋转(xuán),旋风(xuàn)。
9. 挣:挣扎(zhēng),挣钱(zhèng)。
10. 划:划船(huá),计划(huà)。
三、近义词:1. 陈词——言论;2. 慷慨——大方;3. 铭记——牢记;4. 飘逸——飘洒;5. 企盼——期盼;6. 茁壮——茁长;7. 热切——热烈;8. 追寻——寻求;9. 惊讶——惊奇;10. 美丽——漂亮。
四、反义词:1. 陈旧——新颖;2. 慷慨——吝啬;3. 铭记——遗忘;4. 高尚——卑劣;5. 飘逸——呆板;6. 企盼——失望;7. 茁壮——瘦弱;8. 热切——冷漠;9. 追寻——放弃;10. 惊讶——平静。
五、词语解释:1. 陈词:指旧日的言辞、言论。
2. 慷慨:指慷慨陈词,说话时充满激昂慷慨的情绪。
3. 铭记:指深深地记在心里。
4. 飘逸:指轻盈、飘动的样子。
5. 企盼:指盼望、期待。
6. 茁壮:指植物生长得茁壮有力。
7. 热切:指热情而恳切。
8. 追寻:指寻求、探索。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00d97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6.png)
一、课文简说
《怀念母亲》讲述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的怀念。
文章结构清晰,作者开门见山,首先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和爱慕。
接下来,作者回忆了母亲对“我”的种种好处,并且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而课文的最后,作者又巧妙地运用诗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母亲的爱。
二、知识点讲解
1.“不但……而且……”表示并列关系,一般表示递进关系。
2.“沐浴”是“泡”的意思,一般指用水洗身体。
在这句里指受到某种精神的洗礼。
3.“萦绕”指思念之情如“丝线在心中缠绕”,这里用来表达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思念之情,刻骨铭心,难舍难分。
三、学习心得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怀念和敬意,我深受感动。
我也明白了,我们要珍惜亲情,同时也要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相关问题解答
1.为什么作者对这两位母亲怀着同样的崇敬?
答:因为作者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是仍然心系祖国,不忘自己是个中国人。
另外,作者对两位母亲同样尊敬和爱戴的原因是因为她们对“我”的关爱都是无私的,伟大的。
2.课文中提到的诗句有什么含义?
答:“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这句诗说明了作者远离故土时内心的凄凉和对故土的思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句诗则说明了作者无法回到故乡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总之,《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课堂笔记》这篇文章是一篇很好的学习材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8课笔记内容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8课笔记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81996d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3.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8课笔记内容一、生字词。
1. 会写的字。
- 皖(wǎn):安徽省的简称。
如“皖南事变”。
- 歼(jiān):消灭。
“歼灭”,在文中指消灭敌人。
- 郝(hǎo):姓。
- 钧(jūn):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
“千钧一发”形容情况极其危急。
- 璀(cuǐ)、璨(càn):“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文中用来形容天安门广场上灯光的美丽。
- 幢(zhuàng):量词,用于房子。
如“一幢大楼”。
- 憬(jǐng):“憧憬”,向往。
2. 多音字。
- 会:huì(开会)、kuài(会计)。
- 禁:jīn(情不自禁)、jìn(禁止)。
3. 近义词。
- 宏伟 - 雄伟(都有宏大的意思,“宏伟”侧重于规模、计划等宏大,“雄伟”侧重于气魄、气势宏大)- 赞叹 - 称赞(都有夸奖的意思,“赞叹”的程度更深,带有惊叹的意味)- 沉思 - 深思(都表示深入思考,“沉思”更强调静静地思考)4. 反义词。
- 挺进 - 撤退(“挺进”是向前推进,“撤退”是向后退)- 漆黑 - 明亮(“漆黑”表示非常黑,没有光亮,“明亮”则相反)- 沉寂 - 喧闹(“沉寂”是寂静,没有声音,“喧闹”是热闹、喧哗)二、文章结构。
1.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主要写了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及“我”由此而引起的回忆。
文章开篇就描写了天安门广场上华灯璀璨的景象,然后由眼前的灯光联想到了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
这部分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通过现实中的灯光引出回忆中的灯光,形成鲜明的对比。
2. 第二部分(第3 - 11自然段)- 叙述了关于灯光的往事。
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内容,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郝副营长在战斗前看到一本书上画有孩子在电灯下读书的情景,他对未来充满憧憬,为了让孩子们能在电灯下学习,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的故事。
其中,郝副营长的形象通过他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得以展现。
例如,他在看那幅画时“默默地沉思着”,并且说出“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这些描写表现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理想献身的伟大精神。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8课课堂笔记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8课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1342f6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7.png)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8课课堂笔记一、生字本课生字较多,同学们在学习时要注意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做到正确书写。
以下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生字:溢(yì)、渠(qú)、扛(gāng)、愚蠢(yú chǔn)、枯竭(k ū jié)、圣洁(shèng jié)、纯朴(chún piáo)、健壮(ji àn zhuàng)二、多音字本课多音字较多,同学们在学习时要注意正确读出这些多音字。
以下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多音字:三、词语解释1. 不可胜数: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
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2.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3. 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
4. 遥遥相对:远远地对着,多形容两样事物的性质或形状相类似,配得上。
遥遥,又远又高的样子,摇摇欲坠的样子。
5. 声望:为众人所仰望的名声。
6. 甚至:连词。
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7.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8. 盘绕:围绕在别的东西上面。
9. 不可思议:原是佛教用语,不能用心意思考的意思,说明极端巧妙,不能想象,不能理解。
10. 聚集:集合;凑在一起。
11. 守候:等候。
12.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13. 陆续:一个一个地。
14.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15.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16. 裸露:没有遮盖物。
17. 矗立:高耸直立。
18. 卓著:卓越,高超。
19. 热恋:男女相互爱到极点。
20.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
21. 漫天飞舞:遍布天空;漫天。
形容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或者在风的作用下在空中飘舞。
六年级语文第8课笔记
![六年级语文第8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0ee94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c.png)
六年级语文第8课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 课《灯光》的笔记可能会因教材版本和教学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笔记内容:
- 作者: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
主要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
- 多音字:
- 华:huá(华丽)huà(华山)
- 冲:chōng(冲锋)chòng(冲着)
- 词语解释:
- 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
- 挺进:军队直向前进。
- 憧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向往。
- 黑魆魆:形容黑暗。
- 千钧一发: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 整体感知: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 内容简介:课文开头写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勾起作者对往事的回忆,结尾照应开头,从“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往事,到在华灯下对未来的展望。
- 写作特点:本文运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
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
- 主题思想: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课堂笔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04d54b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7.png)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庐山谣》课堂笔记序言在六年级语文上册的第8课中,我们学习了一首名为《庐山谣》的古诗。
这首诗以庐山的美景为背景,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奇,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庐山的深情厚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深入探讨《庐山谣》这首诗的内涵和情感表达,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美丽。
一、诗的背景和美景描写这首诗以庐山为背景,描绘了山的秀丽景色、清澈的溪流和葱茏的树木,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奇。
在诗中,诗人用“青山”、“翠竹”、“松涛”等词语描绘了庐山的自然美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庐山之中,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震撼和感动。
二、情感抒发和情感表达除了描绘庐山的美景,诗人还通过对庐山的细腻描写和深情表达,抒发了对庐山的深情厚意。
诗中出现了“庐山真面目”、“朝晖”、“夕阳”等词语,展现了诗人对庐山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通过这些词语的运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庐山的崇敬和敬畏之情,从而使诗文更加丰富和生动。
三、总结与回顾通过深入探讨《庐山谣》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表达,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了这首诗的内涵和情感。
从诗中的美景描写到情感抒发,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庐山的热爱和敬仰之情,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庐山的壮美和神奇。
在欣赏这首诗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加细致入微地品味其中的情感和内涵,从而更好地领略这首诗的美丽和诗意。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我来说,《庐山谣》这首诗所描绘的美景和抒发的情感,让我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庐山的崇敬之情。
在读完这首诗之后,我仿佛置身于庐山之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祥和的美好。
我认为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庐山的赞美,更是诗人通过对庐山的描绘和抒发,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从而使读者更加珍惜和热爱身边的自然之美。
结语通过这篇文章的深入探讨,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了《庐山谣》这首诗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在欣赏这首诗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加细致入微地品味其中的情感和内涵,从而更好地领略这首诗的美丽和诗意。
六年级上语文第8课笔记
![六年级上语文第8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5060b4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9.png)
六年级上语文第8课笔记一、生字词。
1. 会写的字。
- 皖(wǎn):安徽省的简称。
如“皖南事变”。
- 歼(jiān):消灭。
“歼灭”一词,注意右半部分的写法,笔顺要正确。
- 郝(hǎo):姓氏。
- 钮(niǔ):可以指器物上用手操作、转动的部分,如“按钮”。
- 堡(bǎo):堡垒,有防御作用的建筑物。
如“城堡”。
还有“pù”音,如“十里堡”(地名)。
- 凹(āo):与“凸”相对,形容周围高,中间低。
如“凹陷”。
- 凸(tū):形容高出周围。
如“凸起”。
- 谛(dì):仔细(看或听)。
“谛听”就是仔细地听。
- 截(jié):切断,割断。
“截断”“截获”等词。
2. 多音字。
- 会:huì(开会)、kuài(会计)- 禁:jīn(不禁)、jìn(禁止)3. 近义词。
- 宏伟 - 雄伟。
- 赞叹 - 称赞。
- 沉思 - 深思。
- 憧憬 - 向往。
4. 反义词。
- 茂密 - 稀疏。
- 微弱 - 强烈。
- 漆黑 - 明亮。
二、文章结构。
1.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这部分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引出对往事的回忆。
“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这里描写了天安门广场灯光的明亮,为下文的回忆做铺垫。
2. 第二部分(第3 - 11自然段)-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讲述了关于灯光的往事。
- 第3自然段“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这一感叹句引出了后面的故事。
- 接着讲述了郝副营长在战斗前的情景。
他看到书上孩子在灯光下读书的插图,对未来充满憧憬,他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这表现了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在战斗中,郝副营长为了给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路,点燃了那本书,结果暴露了自己,英勇牺牲。
六年级语文上册8课笔记
![六年级语文上册8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18c4d9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c.png)
六年级语文上册8课笔记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灯光、友情和牺牲的故事。
以下是本课的笔记,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课文。
一、生字本课共出现了27个生字,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生字有:璀璨、豫皖苏、围歼战、歼灭、照明弹、歼灭战等。
这些生字需要我们反复练习,以达到正确的读音和书写。
二、词语解释1.璀璨:形容光彩夺目,非常明亮。
2.豫皖苏:三个省份的简称,分别代表河南、安徽和江苏。
3.围歼战:指将敌军包围起来予以歼灭的战斗。
4.歼灭:指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
5.照明弹:一种照明武器,可以发出强烈的光芒,用于夜间或视线不良的情况下照明目标。
6.歼灭战:指消灭敌军全部或大部有生力量的战斗。
7.憧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和向往。
8.模糊:不分明、不清楚。
9.沙沙:形容声音轻微或风吹草木的声音。
10.沉痛:深刻而令人痛心。
11.陷落:指地面或其他物体陷入、沉没。
12.交通沟:指在地面挖沟以沟通交通和运输。
13.突破口:指突破障碍或进入敌方的缺口。
14.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清明节,人们会祭扫祖先墓地,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
15.清明雨:指在清明节前后出现的降雨天气。
16.一盏:表示灯的数量,可以用作量词。
17.一盏盏:表示数量很多,重复使用。
18.千千万万盏:表示数量极多,无法计算。
19.模糊:不清楚、不分明。
20.分辨:辨别、区分。
21.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
22.凑到:靠近、凑近。
23.深深地自豪和幸福感:指因为自己的成就或收获而感到非常自豪和幸福。
24.眼花缭乱:眼睛看到复杂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25.有意识地拖延时间:指故意拖延时间以便等待或观察情况变化。
三、重点句子:1.“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
”2.孩子望着爸爸,脸上浮起笑容,虽然什么也没说,但可以看出他深深的自豪和幸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8课笔记
今天,我读了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8课《中华少年》,深有感触。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中华少年的壮志豪情和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眷恋。
课文中,作者通过描绘祖国的山川美景和丰富的物产资源,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同时,他也表达了中华少年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信心。
我非常敬佩课文中的中华少年们,他们不仅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还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
他们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有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要时刻保持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珍惜祖国的繁荣稳定和美好未来。
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总之,《中华少年》这篇课文让我深受启发和教育,它激励着我们去追求梦想、实现理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