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讲述大纲

1、素质(含胜任力)模型提出的背景

2、素质(含胜任力)模型的主要内容

3、胜任力模型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二、具体内容

1、胜任力模型提出的背景

(1)不同提法

国内在素质(Competency)与素质模型(CompetencyMode1)方面提法很多,如:资质与资

质模型、能力与能力模型、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等,给人的感觉有些乱,而且对含义的诠释

也很不相同。有必要从源头上去理一下。从源头上说,“素质”、“胜任力”和“胜任特征”都是Competency的不同中文译法。

(2)泰勒:科学管理

早在1911年,泰勒就认识到优秀工人与较差工人在完成他们工作时的差异。他建议管理者用时间和动作分析方

,界定工人的素质的构成要素,同时采用系统的培训和发展活动

去提高工人的素质,进而提高组织效能。

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20世纪前半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认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有:

生理因素。一个人的生理因素可能是形成其管理品质的中心,这些生理因素包括年龄、

身高、体重、容貌、体格、风度等等。

能力因素。智力对管理者效能的影响力较大。

兴趣因素。这是探究并乐于从事某事物的倾向,也是管理者的重要品质。

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决定了管理者的一些方面;技能:较多地提到运动技能的作用。

性格。主要是自信度、适应性、支配性、外倾等。

但是,人们认为这种理论缺乏根据,著名领导心理学家斯多蒂尔在研究领导者的素质

时就宣称:没有所谓领导者的特殊个性,更没有什么天生的领导者。此后,学者们将注意力

转到研究行为的强化或发展上。

(3)诞生

20世纪60年代后期,人们迫切希望了解影响工人绩效的根本原因,却找不到满意的

答案。这时,以哈佛大学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nad)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经过大量

深入研究发现:传统的学术能力和知识技能测评并不能预示工作绩效的高低和个人生涯的

成功,而且上述测评方法通常对少数民族、妇女和社会较低阶层人士不尽公平,他们发现从根本上影响个人绩效的是诸如“成就动机”、“人际理解”、“团队影响力”等一些可称为素质的东西。

1973年,麦克莱兰教授发表了题为《测量素质而非智力》的文章,提出用素质取代传

统智力测量,从而为素质模型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他认为,个体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形象、动机和特质等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秀者和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这些区别特征后来被称作素质,而素质是决定工作绩效的持久品质和特征,

也是真正导致员工产生高绩效的内在动力源泉。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素质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如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冰山水面下的部分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人的“潜能”,从上到下的深度不同,则表示被挖掘与感知的难易程度不同,相对于知识技能而言,素质要素中的潜能部分

较难评价和培养花费的成本也比较高,而且往往效果不佳,因为潜能的形成与人的大脑的生成过程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人脑的内在结构在经历了先天的塑造与后天的培养之后,到了一定年龄将不易改变,因此一个人潜在的动机、内驱力、个性、自我形象、价值观、社会角色

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持久不变且与众不同的。

(4)发展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左右,能力素质模型的研究就成为全球的焦点。1980年,美国盖洛普公司对美国282家大型企业以及300多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大型企业中有效的管理者最重要的因素是:正直、勤奋、与人相处的能力,其他排在前列的因素还包括献身精神,能与他人一起工作 ,能通过别人把工作干好 ;在屮小型企业中,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列在第一位,以下是正直、勤奋、业务知识、智力、领导能力和所受的教育,这充分凸显出能力素质模型的重要性。

1982年,美国管理学家理查德波

业兹

(ReehardBoyatzis)在《有效管理》一书

对素质

这个概念进行了发展,使素质这个词流行了起来,并且在管理发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他提出, 素质指的是个人具有的潜在的特征,这些潜在的特征使其工作产生有效的或是出色的绩效;

提出了胜任经理有效绩效模型。该模型认为,要取得良好绩效 ,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目标和行动

管理、领导、人力资源管理、指导下级技能、其他(客观知觉、自我控制、持久性、适应性) 以及特殊知识(经理及其特殊社会角色的特殊知识)等六个方面的胜任力。

MansfieldandMathew(1985年)在一项基于工作的学习的研究中,提出了能力素质模型,

在此模型中,工作胜任力包含了四个部分:一是工作角色所涉及的技术方面或者是任

务;二是

情境性的管理;三是任务管理;四是工作或角色的环境包括物理以及人际环境。胡姆斯特

(Hooghiemstra)(1990年)认为,素质是动机、特性、自我定义、态度或价

值、知识内涵,或是认知技能或行为技能,是任何可以被衡量或考察的个体特点 ;是任何可以用来明确地区分优秀业

绩和普通业绩者或者区分有效业绩者和无效业绩者的个体特点。

1993年,美国心理学家斯班瑟给出了一个能力素质较完整的定义,即能力素质就是个体所具备的某种或某些潜在特

质,这些特质与高绩效员工的工作表现具有高度的因果关系。将某一个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别来的个人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个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

被可

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够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的特

征。这一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深层次特征、因果关系和效标参考。能力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社会免色自我认

知、

特质和动机。

泰德(Trett)等人(2000年)在《管理素质多维分类的开发和内容确

定》一文中对素质的

界定是指那些可以归因为对组织有效性做出积极或者消极贡献的个人预期工作行为中

可以确定的方面,是一种未来导向的工作行为。这一界定强调素质的行为导向和可观

察性、可测

量性。在理论研究方面,在近三十年中,能力素质模型已经成为在战略管理研究中的一个概念、已经成为一种战略研究的新视角。与组织行为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中从个体的角度对胜任特

征的研究相比,这种研究是从组织水平上进行的,把组织看作是胜任力的蓄水池。战略管理中有关能力素质模型的定义是集中在生产技能和技术的整合上,而有关于能力素质模型的研究领域则涉及揭示竞争优势的根源;并根据竞争优势的特征来定义公司的界限和功能,对公司进行分类,探讨竞争优势创造、维持的机制以及学习的过程。

根据对各家观点的综合与比较,能力素质模型定义可以理解为“个人所具备的、能够在某个或某些具体职位上取得优秀绩效表现的内在的稳定特征或特点。"可以包括技能、知识和态度,思考方式和思维方式,内驱力、社会动机和自我意识等具体组合。

2

2.1素质(含胜任力)模型概念

(1)素质概念:

麦克利兰根据素质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可以将素质分为两类:普通素质和特殊素质。普通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