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分析论文
林黛玉人物形象浅析论文
【内容提要】林黛玉是美的化身,她在贾宝玉眼中美如神仙似的,但要知道她的美是捧西仙子的病态美。
她尖酸刻薄,同时又坦率纯真。
她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去爱宝玉,一生只为爱、为还泪而来。
林黛玉虽寄人篱下,但孤高气傲,敢爱敢恨,从不掩饰自己对宝玉的一片痴情;同时黛玉还有着非凡的才情,博览群书,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尤在诗词方面,更为超群,一首《葬华吟》,真可谓生命铸成的绝唱。
尽管黛玉最终泪尽而去,但她与宝玉纯美的爱情,却是永恒的、不朽的篇章。
本文将从外貌、个性、才华、爱情等四个方面分析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
学校意见:林黛玉人物形象浅析【内容提要】:林黛玉是美的化身,她在贾宝玉眼中美如神仙似的,但要知道她的美是捧西仙子的病态美。
她尖酸刻薄,同时又坦率纯真。
她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去爱宝玉,一生只为爱、为还泪而来。
林黛玉虽寄人篱下,但孤高气傲,敢爱敢恨,从不掩饰自己对宝玉的一片痴情;同时黛玉还有着非凡的才情,博览群书,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尤在诗词方面,更为超群,一首《葬华吟》,真可谓生命铸成的绝唱。
尽管黛玉最终泪尽而去,但她与宝玉纯美的爱情,却是永恒的、不朽的篇章。
本文将从外貌、个性、才华、爱情等四个方面分析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
关键词:病态美,个性,才华,爱情前言《红楼梦》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
据史载曹雪芹写这部书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他先后按阅十载,增删五次,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林黛玉是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精心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之一,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时,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寄托着自己独特的富有叛逆精神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因此,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丰满而成功。
读小说原著时,你时时会感到它独特的风格和气质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一、捧心西子病态美在通篇《红楼梦》中,作者对林黛玉的外在美描写并未花费太多笔墨。
然而就是那着墨不多的描写却给人留下了极其美丽形象。
我们可从开篇的“降珠仙草”得“受天地之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换得人形”,这些句中体会到“仙草化身”一种超凡脱俗,得天地精华的清秀非凡之美。
浅论《红楼梦》人物艺术形象论文
浅论《红楼梦》人物艺术形象论文曹雪芹先生的一部《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
《红楼梦》的成功,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书中对各个人物的塑造也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论《红楼梦》人物艺术形象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浅论《红楼梦》人物艺术形象全文如下:摘要:小说文学是离不开情节与细节的,它们共同承担着再现生活和刻画人物的任务,但所包含的内容、表现的形式和所需的手段却不尽相同。
情节是小说的骨骼与筋脉,细节则是小说的血肉与细胞;情节使小说站立成形,细节则使小说摇曳多姿;情节给人以概括的印象,细节则给人以生动的形象。
重视细节描写,是小说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
细节是文学作品的血肉,她给读者以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如果没有细节就没有了艺术形象。
妥帖的语言和安排适当的细节,是杰出作品两个必不能少的特征,没有这两点,也就不能成为优秀的作品了。
恩格斯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致玛.哈克奈斯》)这说明细节描写在典型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在《红楼梦》整个篇幅里,差不多全是人物的对话,作者只是通过书中人物的语言来讲述故事情节。
这种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社会形态和心理性格的艺术手法,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优良传统,而《红楼梦》则将它发挥到极致。
它比作者通过自己的叙述,从旁静止地分析人物的心理、性格,更显得生动而富于内涵,同时也更符合生活的实际情形。
《红楼梦》一书所以被誉为古典小说的艺术高峰,作者塑造了众多生动、逼真的艺术典型。
对于那些个性十分鲜明的女子,作者善于迅速捕捉一刹那间特定的神情、动作、心理状态,使人物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而用人物的对话、语言来表达人物的性格更是一个主要的方法。
曹雪芹善于挑选、提炼富有个性特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人物的独特气质、心理活动对人生际遇的暗示,而且还能概括出一定的社会面貌。
在这本书里,哪怕是一个很普通的人物,哪怕人物的出场是稍纵即逝,也因为准确的语言一下子抓住了人物的灵魂而给人以“天长地久”的印象。
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大全
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大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方式和途径多元化,毕业学生越来越多,毕业论文同时也是考核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毕业论文完整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毕业论文完整范文篇一:《关于林黛玉性格特点浅析》《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首,书中刻画了众多性格非常鲜明典型的人物形象,贾宝玉的偏僻乖张、薛宝钗的圆滑冷漠、王熙凤的两面三刀、贾迎春的懦弱怕事等性格特点在广大读者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林黛玉作为《红楼梦》重点塑造的主要人物之一,对林黛玉的性格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的解读《红楼梦》的深刻内涵。
下面,将对林黛玉的善良纯真、尖酸刻薄、多愁善感、幽默聪慧等四个性格进行剖析:一、善良纯真的性格《红楼梦》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林黛玉善良纯真、胸无城府的性格,同王熙凤、薛宝钗等人的圆滑冷漠形成鲜明对比。
书中第二十七回写到,林黛玉因夜间失寐起来迟了,听说一众姐妹在花园中作饯花会,立即准备前往,走到院中忽然回头告诉紫鹃,“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林黛玉身在贾府处处小心,在早上起迟了唯恐他人说自己痴懒的前提下,还关心大燕子的处境,可见她是多么善良。
书中第四十五回,薛宝钗以伪善的言辞对林黛玉进行关心和爱护,林黛玉立即引咎自责,认为自己心胸狭隘,觉得自己平日里对宝钗的种种猜疑和敌意都是自己的过错,可以看出黛玉性格中的纯真。
再后来,她受到“金玉良缘”说辞的影响,痛苦万分,但是当宝钗向她袒露自己内心的痛苦时,黛玉又为宝钗担心和感慨,于是写出“子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扰,况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
”向宝钗表明自己的赤诚之心。
上述种种事迹,都展现了林黛玉的纯真善良、诚挚忠厚的性格。
二、尖酸刻薄的性格《红楼梦》中,林黛玉纯真、善良、柔弱、多愁善感,但是她也具有尖酸刻薄的性格特点。
林黛玉尖酸刻薄的性格和她的凄惨的身世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林黛玉作为贾明和林如海的独生女,自小便具有非常强烈的优越感和自尊心,母亲去世后她就被接到贾府开始了寄居生活,在贾府的地位非常尴尬,父亲去世后她更觉得自身无依无靠,是一个“不正经”的主子,当她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她的尖酸刻薄就体现了出来。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瑰丽的描述和细腻的描写而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
作品以贾府的衰败为线索,展现了一幅真实而又富有艺术性的社会画卷。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作者曹雪芹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以忘怀的女性形象,她们或婉约温柔,或豪放霸道,或聪明过人,或柔弱善良,共同构成了红楼梦中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
本文将就红楼梦中几位重要女性角色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她们的形象特点及所代表的意义。
贾迎春,又称贾元春,是贾府的长女,被称为“贾家大姐”。
她是一个温文尔雅、贤良淑德的女子,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文采。
贾迎春的形象突出了婉约温柔的一面,她性格优雅,待人温和,对妹妹们悉心照料,被认为是一位充满母性光辉的姐姐。
贾迎春的举止典雅、品德纯正,让人不禁忍不住对她产生敬佩和爱慕之情。
她用自己的善良和宽容感染着身边的人,成为了贾府中众多女孩们的楷模。
与贾迎春形象鲜明对比的是贾薛宝钗,她是红楼梦中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女性角色。
贾薛宝钗是贾府的表妹,被誉为“贾府的明珠”。
她是一个聪明伶俐、才情出众的女子,她以其机智和才华在贾府中崭露头角。
贾薛宝钗美丽大方、气质高雅,被视为贾府的一朵奇葩。
她深受贾府众人的喜爱,引起了众多男子的追求,包括书中的主角贾宝玉。
贾薛宝钗的形象体现了现实社会中聪明、机智女性的价值,她以她的聪明才智和独立性格在男权社会中展现了她的独特魅力。
除了贾府的女性角色外,红楼梦中还塑造了一系列外部的女性形象。
其中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林黛玉。
林黛玉是作者曹雪芹笔下的一朵奇葩,她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之一。
林黛玉是一个叛逆、敏感、多病的女孩,她具有非凡的才情和独立的意识。
林黛玉的形象几乎跳脱出红楼梦本身,成为了一个代表个体内心苦闷和追求自由的象征。
她对于世俗规范的反叛和追求自由,使她成为了红楼梦中最典型的现代女性形象。
此外,在红楼梦中还有一系列其他的女性形象,如史湘云、妙玉、贾惜春等。
论《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文化内涵论文
论《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文化内涵《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它以清代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历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现象。
本文将从《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出发,探讨其文化内涵和价值。
一、《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主要包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母、王熙凤等。
这些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贾宝玉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贾家的公子,也是贾家的继承人。
贾宝玉的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首先,贾宝玉的形象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家族文化。
贾宝玉是贾家的公子,他的地位和权力在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其次,贾宝玉的形象反映了清代社会的道德观念。
贾宝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对待他人都是以诚相待,不欺骗他人。
最后,贾宝玉的形象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
贾宝玉具有高尚的文化价值观念,他尊重他人,不歧视他人。
林黛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是贾宝玉的表妹,也是贾家的小姐。
林黛玉的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首先,林黛玉的形象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女性文化。
林黛玉是贾家的小姐,她的地位和权力在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其次,林黛玉的形象反映了清代社会的道德观念。
林黛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她对待他人都是以诚相待,不欺骗他人。
最后,林黛玉的形象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
林黛玉具有高尚的文化价值观念,她尊重他人,不歧视他人。
薛宝钗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是贾家的小姐,也是贾家的女儿。
薛宝钗的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首先,薛宝钗的形象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女性文化。
薛宝钗是贾家的小姐,她的地位和权力在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其次,薛宝钗的形象反映了清代社会的道德观念。
薛宝钗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她对待他人都是以诚相待,不欺骗他人。
最后,薛宝钗的形象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
薛宝钗具有高尚的文化价值观念,她尊重他人,不歧视他人。
红楼梦艺术论文模板(10篇)
摘要:晴雯风流灵巧,心比天高,出身低贱却渴望着自由平等,但在这个充满奴役的黑暗封建社会,这种想法只能是“空中楼阁”,华丽而又不切合实际。
本文试从晴雯的身世、性格以及与红楼其他人物的对比中,分析晴雯的艺术形象及她的悲剧命运。
晴雯的美和叛逆性格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黑暗的封建制度则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纯洁美丽、风流灵巧、大胆叛逆、反奴性“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①一、晴雯的身世以及基本人物形象晴雯不但在丫环里出类拔萃,即使与小姐们纵向比较,她的美也毫不逊色。
林黛玉的美是一种病态的美,“是个美人儿灯,风吹吹就坏了”。
晴雯虽然模样像她,但却是一种健康的美,泼泼辣辣,富有生气的。
薛宝钗是个天生的冷美人,“任是无情也动人”,“不关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青春活泼热情的晴雯,则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受。
晴雯的美丽,倘若说只是外表,那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味,她最能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她的生气,没有任何的顾忌,可以说是漂亮到惊天动地。
二、晴雯的人物性格分析(一)天真纯洁、疾恶如仇。
晴雯在大观园里上演了一个天真无邪、朴实无华的怡红女儿形象。
《红楼梦》中对她有过这样的描写:她“也不披衣服,只穿着小袄”,大寒冷天深更半夜跑到门外唬麝月一玩笑,又跑到宝玉被子里来渥渥(第51回);与芳官等“在那里抓子儿赢瓜子儿”玩笑(第64回),以及清晨早起,“只穿葱绿院绸小袄,红小衣红鞋,披着头发,骑在雄奴(笔者注:芳官)身上”,又“和宝玉对抓”(第70回)。
还有私自将赖大娘送给宝玉的风筝放走(第70回)等等。
晴雯的心地纯洁善良,她的心里容不得一点肮脏。
晴雯是很喜欢贾宝玉的,可宝玉要晴雯和他一块洗澡,她珍爱自己清白的女儿身,不愿意有任何不纯洁的事情,就故意说今儿天凉她不洗澡了。
也正是由于晴雯心里容不得一点肮脏,使她认为其他人也应该和她一样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文学毕业论文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凝结了作者曹雪芹的智慧和独特的艺术才华。
在这部作品中,林黛玉作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出现,她的人物形象深受读者喜爱和关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展示其复杂和多维的魅力。
1. 林黛玉的外貌形象林黛玉的外貌在小说中被描绘得十分美丽动人。
她有一双杏核眼,眼波流转,散发出智慧和忧伤;她的红唇轻启,微笑时如花般绽放,却也常常因忧郁而垂下。
她的皮肤白皙细腻,如玉般透明;她的头发乌黑亮丽,盘发时,更显得端庄大方。
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使得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得以更加形象和立体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2. 林黛玉的个性特点林黛玉的个性特点与其美丽的外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是一个敏感、聪明和富有创造力的女子。
她对文学艺术有着深厚的造诣,善于作诗作赋,被誉为才子佳人。
同时,她对于社会的不公和伤害感到愤怒和无奈,她在小说中不断表达自己对于现实的不满和痛苦。
这种敏感而又倔强的个性特点使得林黛玉成为了一个多维的人物形象。
3. 林黛玉与宝玉的关系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关系是《红楼梦》中最为引人注目和复杂的情感之一。
他们从小就是玩伴和知己,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
然而,他们的关系并不完美,他们常常在一些事情上有分歧和争执。
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深情和依赖充满了矛盾和纠结,这使得他们的关系既温暖又痛苦。
4.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也是她人物形象的重要一面。
她天生敏感脆弱,心思细腻,对于社会世态的伤害感到压抑和无奈。
在小说中,她不幸被贬为薛宝钗的侍女,受尽欺辱和打压。
她的悲剧命运映射出了社会的不公和无奈,也反映出了作者对于现实的深深忧虑和痛悔。
5. 林黛玉的精神世界林黛玉的精神世界中充满了忧伤和痛苦,但也有着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在她的诗歌中,她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美好和幸福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失望。
她的精神世界丰富而复杂,使得她成为了一个充满魅力和深度的人物形象。
人物分析范文
人物分析范文在文学作品中,人物是故事的灵魂,是整个故事情节的推动者。
每一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通过对人物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和主题。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性格复杂多变,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对贾宝玉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红楼梦》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贾府的少爷,是贾母的宠儿。
他的性格特点可以用“多情”、“感性”、“孩子气”来形容。
首先,贾宝玉是一个多情的人。
他对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女性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爱情观念十分浪漫,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向往。
其次,贾宝玉是一个感性的人。
他对美丽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喜欢欣赏花草树木,对音乐和诗词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的感性使他对世间的美好充满了向往和追求。
最后,贾宝玉是一个孩子气的人。
他天真无邪,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不善于隐藏自己的情感,总是表现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使他在《红楼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的多情使得他与林黛玉之间产生了复杂的感情纠葛,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他的感性使得他对世间的美好充满了向往,但也使得他对现实世界产生了厌倦和不满。
他的孩子气使得他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家族事务时显得有些幼稚和不成熟。
但正是这些性格特点使得贾宝玉成为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深受读者的喜爱。
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某些特点。
在封建社会中,男女之间的感情是受到很多限制和束缚的,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情也受到了很多阻碍。
此外,封建社会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也是非常普遍的,贾宝玉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
最后,封建社会对孩子的溺爱和纵容也是普遍存在的,贾宝玉的孩子气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子女的溺爱和纵容。
总的来说,贾宝玉是《红楼梦》中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性格特点使他成为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通过对贾宝玉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红楼梦》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某些特点。
林黛玉人物形象浅析论文
林黛玉人物形象浅析论文1000字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她不仅是一个家族的代表,更是一位具有自我意识和独立思想、左右着整个故事进程的女性。
本文将对林黛玉人物形象进行浅析,在对她的性格、外貌等方面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探究她在小说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性格分析林黛玉是一个性格矛盾的人物,她既骄傲自负,又善良温柔,对生活充满感性与理性,并且一直处于矛盾的状态中。
她很容易感受到自己的情感,从而引发出强烈的反感和抗拒,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自由,往往会反抗权威、蔑视传统。
这种性格使得她无法适应传统的规矩、传统的价值观,是她造成与家族、官场甚至整个社会发生矛盾的重要原因。
二、外貌特征分析林黛玉的美貌是她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她被描绘成一位美丽、灵动、清纯和气质高雅的人物。
她的相貌被赞美为“贵妃骨,高鼻凤眼”,这样的美貌被赋予了很高的价值,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也是她的身份地位的象征。
但是,林黛玉并不是一个外貌仅仅像一朵花的女孩,她是一个内心充满鲜活思想和情感的人,极度敏感、有思想保护意识,性格的矛盾和与传统的冲突都源于这个内心的强大能量。
三、意义与作用林黛玉的意义和作用,首先在于她的性别。
小说中的社会形态是官僚贵族社会,男性主导,女性长期处于被动和被支配的地位。
林黛玉虽然是一个女性,但是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想,在与传统的冲突中更是表现出了自我的价值。
她的性别的特殊性使得她在主角贾宝玉等众多男性人物之间独树一帜,独立而又分裂。
其次,林黛玉的意义也在于贯穿了故事的主要主题——冷暖自知、水到渠成。
她的存在使得整个故事变得丰富多元,从而精确地刻画出社会的各个层面。
比如,封建家族在经济、权力等方面的强烈欲求,还有亲情、爱情的现实和理想,林黛玉与整个家族、官场和社会之间的冲突,以及她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和宿命的交织,都使得这个主题变得复杂且充满讽刺意味。
综上所述,林黛玉是《红楼梦》中一个极具思想性、形象性的女性形象,她的性格、外貌特征和意义都为整个故事的结构和主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红楼梦》中晴雯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的分析-毕业论文
《红楼梦》中晴雯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的分析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中塑造了众多丰富的人物形象,其中晴雯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
晴雯的出现,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她的悲剧命运也引起了读者的深深同情。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晴雯的人物形象以及她的悲剧命运进行分析。
一、晴雯的人物形象晴雯是贾府的瑞宝,是黛玉的丫鬟,她的名字象征着清净、晴朗的天空。
晴雯从小孤苦无依,性格坚强,机智过人,懂得察言观色,善于察颜观色。
她聪明伶俐,口才出众,尤其是在与贾府里的人打交道时,能够运用巧妙的言辞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她对待工作也非常认真,勤奋努力,得到了黛玉的赏识和信任。
晴雯的美貌也是她的骄傲所在,她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张白皙红润的小脸,让人无法抗拒地被她的风采所吸引。
在贾府中,她的美貌也引起了其他男性人物的注意,比如宝玉和探春的表弟可卿等人。
二、晴雯的悲剧命运晴雯的命运可谓是悲剧的。
她作为黛玉的丫鬟,一直以来都对黛玉忠心耿耿,默默地为她付出。
然而,她的命运却在一个意外之中发生了改变,当黛玉因为一场意外病倒之后,晴雯遭到了贾府里其他人的冷落和排挤。
晴雯的悲剧从此开始,她失去了黛玉的关爱和呵护,也失去了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
她变得孤独、无助,甚至受到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虐待。
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帮助她,她只能独自面对困境。
最后,晴雯的悲剧命运达到了顶点。
在黛玉病逝后,她心灰意冷,绝望地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她的死让整个贾府陷入了沉重的悲伤之中,也使读者深深地感受到了她悲剧命运的无奈和绝望。
三、晴雯形象的意义和启示晴雯这一悲剧人物形象在《红楼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首先,晴雯的形象展现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剥削和压迫,她作为一个丫鬟,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没有自主权力,受到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折磨。
她的悲剧命运也反映出封建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不公。
其次,晴雯的悲剧让人深刻地反思了人性的冷漠和无情。
《红楼梦人物分析——薛宝钗》论文
《红楼梦人物分析——薛宝钗》论文引言:《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呕心沥血之作,薛宝钗作为《红楼梦》的女主角之一,曹雪芹对其寄予厚望,不仅让她与才女林黛玉并列金陵十二钗之首,还赋予她美丽端庄、温和敦厚的待人品质,同时为刻画人物的立体感,曹雪芹让薛宝钗出生在商人之家,她身上便不可避免地沾染了商人的功利与市侩,我们今天就来详细分析下曹公赋予薛宝钗“山中高士晶莹雪”人设背后的复杂人格。
八面玲珑的商家之女薛宝钗出生在四大家族的薛家,家族是有名的皇商,固有“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说法,并被列入“护官符”中,可见薛家的影响力之大。
而薛宝钗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之下,身上便不可避免地沾染了商人的市侩、功利以及八面玲珑的为人处世之道,还让她拥有园中其他女孩们都未曾接触过的社会经验,这一点在《红楼梦》中俯拾皆是。
第三十二回,金钏儿为证清白跳井自杀,王夫人得知此事后惶惶不可终日,因为她是导致金钏儿自尽的直接原因,薛宝钗前来探望王夫人时,便劝慰王夫人,说金钏可能是失足掉下井的,如果她真的因为姨娘几句骂就跳井自杀,可见她也是个糊涂人,死了也不足为惜。
寥寥几句话就将王夫人心头的雾霾吹开,但是言语间对金钏之死的冷漠态度也一览无遗。
薛宝钗是个极度理性的人,不仅在对金钏儿,在对哥哥的恩人柳湘莲的态度上也是如此。
第六十七回,柳湘莲因为误以为尤三姐在东府里生活,必定“不干净”,因此悔婚,导致尤三姐剑刎自尽,以表清白,柳湘莲方知自己酿成大错,挥剑剃去万千烦恼丝,跟随道士而去,薛蟠得知自己的恩人兼好兄弟柳湘莲当道士去了,伤心欲绝,眼泪直流,薛姨妈也在旁叹息。
唯独薛宝钗不以为然:“这是他们前生命定的,前儿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去罢,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
”在对待这些外人的态度上,薛宝钗始终不以为意,这跟她出身商家,功利心和市侩心理作祟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在对待贾母、王夫人,她的态度则完全不同,表现出她八面玲珑的处世之道。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文学毕业论文(优秀2篇)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文学毕业论文(优秀2篇)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文学毕业论文篇一林黛玉的性格特征林黛玉是曹雪芹十分喜爱和同情的一个人物,曹雪芹在塑造这个形象的时候也花了大量的心血,这个形象是非常丰满的,读完《红楼梦》一个活生生的林黛玉已跃然纸上了。
那么,从小说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林黛玉有哪些性格特征呢?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心理特征的总和。
性格主要是由理智特征、情感特征、态度特征、和意志特征组成的。
我们只能从黛玉的言行和态度等方面,对其性格进行分析。
影响林黛玉性格形成的因素性格是在后天招魂的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也受到个体生物因素的影响。
巴甫洛夫认为,一个人的性格是环境与神经类型特征的合金。
即人格的形成有其生理基础和社会制约。
至于环境和后天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刘金花老师在她主编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有着深刻的分析,她认为:儿童最初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基础,是个性塑的起跑线。
儿童先天的生理上的差异或特点特约了父母或其他教养者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制约了父母和教养者对儿童作用的效果。
如:对于一个生下来对人十分冷淡的孩子来说,可能不需要母亲对他表示更多、更亲热的行动,这是环境随着孩子的气质在改变;当然有时候孩子也会随着环境做相应改变,如:一个安静的儿童可能不讨喜爱说说笑笑的母亲的欢心,那么他就能在父母的影响下,而变得活泼起来。
所以在分析林黛玉性格的成因的时候,也要把握好两点:内在的——生理和外在的——环境。
身体虚弱,抑郁性的气质对林黛玉性格的影响研究表明,正常儿童的身体素质和个性特征之间存在着微小但有意义的相关性。
其中一份研究材料指出,10岁和11岁的孩子,个子矮、协调性差、相对较弱,往往会害羞、胆小、消极、悲伤。
相比之下,那些身高体壮、精力充沛、协调性好的同龄孩子往往比较爱玩、自我表现、健谈、有创造力。
那么黛玉的身体特征和她的性格有什么关系呢?在黛进贾府之后,众人见她,身体虚弱,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
红楼梦5000字论文
红楼梦5000字论文篇一:红楼梦论文红楼梦论文作为一个一般同学来谈作为中国小说的最高峰《红楼梦》的确有些力不从心或者说自不量力,但还是要试试的。
首先我先简洁介绍下《红楼梦》这本书,《红楼梦》是一部一百二十回的章回体小说。
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是一部中国十八世纪的百科全书。
在前五回里我们可以得到《红楼梦》还有四个名字,分别是: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和金陵十二钗,而金陵十二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薛宝钗、林黛玉、王熙风、巧姐儿、李紈、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贾宝玉:他躲避过早地接受封建主义的训练,使他避开卷入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利害之争,他身上保持了人性的纯正。
他憎恶仕途经济,厌烦与达官显贵往来,把八股文称为“饵名钓禄之阶”,却对他身边那些地位低下的女子寄予深厚的怜悯,而且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从现代社会看,他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浪荡青年,没有抱负、没有理想,与社会上大多数人相违反。
假如不是由于家庭富有、长辈溺爱,早就应当流落街头了。
才十几岁却把儿女私情时常放在心中,有是一种怎样的坏习气呢?还曾引起过金训儿跳井这一大事。
林黛玉:她的人生观是灰暗的,身世也的确可怜,幼年丧母,少年丧父,寄人篱下。
她满腹才华,吟诗作对无人能及,论才论貌她肯定冠绝古今,而且天真、纯净,但她不喜爱礼教束缚的家庭,对宝玉的玩世不恭大加欣赏,这是他们感情的源头。
在全部人都劝宝玉努力学习、考取功名时,黛玉显出对功名的唾弃。
她柔弱的外表内,带着对封建的科举功名的鄙视和唾弃。
一个好女孩子最起码的条件是性格好,善解人意,不工心计又不失端庄。
而林黛玉,孤标自傲,目下无尘。
虽说寄人篱下,但还是千金小姐,有外婆疼,有一群好姐妹陪,并且容貌娇美,才学出众,可她就是不满意。
当她孤芳自赏、顾影自怜时,忘却了身边的世界,于是整个世界也就对她报以同样的态度。
红楼梦小人物之形象特点-毕业论文
红楼梦小人物之形象特点——以林小红为例摘要:《红楼梦》,历来是久唱不衰的经典名作之一,它几乎可以成为一部万能的百科全书,不仅对世间百态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对于小人物的形象尤其是一些有特点的、典型的小人物形象,描写刻画的却是非常地生动形象。
其中,在众多小人物形象的描写刻画中,林小红—这个原本只是宝玉身边的三等丫鬟的姑娘,却成为大观园里为数不多地具有较好结局的女子。
林小红作为《红楼梦》中一个比较出彩的同时也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小人物形象,也是受到不少红学研究家的关注。
本次论文主要通过对《红楼梦》中的小人物进行分类,来探究小人物的形象特点,进而通过对林小红这个形象的分析,来探究林小红这个饱满的小人物的形象。
关键词小人物、《红楼梦》、小红、形象特点The image features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e case study of Lin XiaohongAbstract:"A dream of Red Mansions",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classic works for a long time to sing not bad, it can almost become a universal encyclopedia, the attitudes of the world not only elaborated, for small characters especially som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small characters, to portray the is very vivid. Among them, in numerous small figure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Lin Xiaohong this just Bao Yu around three servant girl, has become the Grand View Garden is one of the few to have better outcomes for women. Lin Xiaohong as "a brilliant and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s a controversial small characters, but also by many studies focused on concerns about the house.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classific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the small, to explore the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characters, and th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Lin Xiaohong Lin Xiaohong, to explore the tiny plump figure.Key wordThe little guy,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red, image features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2)Key word (2)引言 (4)一、小人物的形象类型 (5)(一)、重情重义 (5)(二)、勇于反抗类型 (6)(三)、工于心计之人 (7)(四)、性情刚烈 (7)二、小红人物形象概述 (8)三、对小红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9)(一)、林小红的性格分析 (9)(二)、小红的能力分析 (10)总结: (10)参考文献 (11)注释: (11)引言小人物就相当于电影或者是电视作品中的配角一样,虽然戏份不多,但是却是一部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尽管这个小人物不是这个作品的灵魂人物,也可能不是作品中从头到尾都贯彻到底的人物,甚至是不起眼的角色,但是既然有这么一个角色,作者肯定是在表达着某种意思,可能是为了丰满整个作品,或许是为了衬托主角等等,总之,小人物的设定,总会在作品中承担着一定的作用的,要不然作者也不会挖空心思地多增加一个人物角色的。
红楼梦风险偏好人物分析
红楼梦风险偏好人物分析《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书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其中,风险偏好是人物性格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人物对冒险或不确定性的态度和行为倾向。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几位主要人物进行风险偏好分析。
首先,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一个典型的风险偏好者。
他从小被宠爱,性格多疑敏感,重视享乐。
他十分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受到世俗规范的束缚,常常违背家规。
他痴迷于与大观园的那些妙趣横生、与众不同的女子们相处,以及与她们之间产生的情感关系。
他对爱情充满渴望,对与众不同的人和事充满好奇心。
在生活中,贾宝玉常常把自己置于一些冒险的境地中,如和黛玉在荒庙相会,迎娶尤二姐的事情等。
这些行为表明了他对冒险和不确定性的承受能力和偏好。
其次,贾母是另一个具有较高风险偏好的人物。
作为贾宝玉的祖母,贾母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
她对待贾宝玉的种种行为都是纵容包容的,对于他的各种冲动和追求都给予了支持和鼓励。
贾母喜欢追求享乐,钟情于奢华的生活方式。
她不拘小节,心胸开阔,无怨无悔地过着她自己所追求的生活,这种无所畏惧地追求带给她许多快乐和满足感。
尽管岁月让她饱经风霜,但她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不受外在风险的影响。
另外一个风险偏好的人物是林黛玉。
黛玉从小生活在默默无闻中,她性格敏感、孤独寂寞,经常沉浸在自我情感与世隔绝的状态中。
她不接受命运的安排,将自己拒绝于红楼之外,表现出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抵触和对婚姻的不信任。
她对生活充满了怀疑和挑战,选择了与众不同的文学艺术之路,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她在红楼中扮演着纵使受尽苦难也坚持自己意志的角色,展现了她强烈的个性和勇气。
黛玉的风险偏好表现在她不愿安于平凡生活,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特思想和情感,并为之付出代价。
另外,妙玉也是一个具有风险偏好的人物。
她是一个聪明睿智,不拘小节的女子。
她多次表现出她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追求。
红楼梦论文主要人物王熙凤论文:对《红楼梦》主要人物王熙凤的分析
红楼梦论文主要人物王熙凤论文:对《红楼梦》主要人物王熙凤的分析王熙凤这一形象是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而塑造成的,她的形象深刻而生动。
最甜的嘴莫过于王熙凤的嘴,最毒辣的心莫过于王熙凤的心。
她具有两面派性格,向上谄媚,向下弹压,她的嘴就具有这种功能,向下弹压是她的职能所在,统治阶级本质的东西。
凤姐又是一个心计精细、极其残忍的人。
她杀人不见血,贪得无厌,不择手段的讹诈、放高利贷。
她还是一个善于搞阴谋诡计的人。
贪婪、受贿、营私、讹诈,这些本领一一俱全。
总之,一个恐怖统治者的化身活跃在我们面前。
一部《红楼梦》,无非写“悲欢离合,兴衰际遇”八字而已,“悲欢离合”是经,“兴衰际遇”是纬。
经纬之间的两个关键人物,就是贾宝玉和王熙凤。
当然,就“悲欢离合”这条爱情主线而言,薛宝钗与林黛玉要比王熙凤重要得多。
但就“兴衰际遇”这四大家族兴亡的主线而言,王熙凤却不仅仅是薛宝钗、林黛玉所能代替的,甚至是贾宝玉也不能代替的。
她的性格所现显示社会历史背景,政治思想文化,生活内容,远远不是用诸如反面人物、野心家、地主婆、泼妇这些简单的词语概括的了的。
她是高利贷者,凤姐从事高利贷剥削是她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她不放债就没法支撑她的那个局面,她的生存条件迫使她走上这种经济活动。
我们说过她是懂得经济学的女人,货币存储这是王熙凤身上最本质的东西。
王熙凤出生在四大家族首富兼首贵的王家,嫁到贾府做了孙少奶奶,即王夫人的内侄女,又得到贾母的特别钟爱。
这样的优越条件再加上绝顶聪明,荣国府的管家职务就非她莫属了,“心计精细”是凤姐的看家本领。
她审时度势,计从心生,言自口出,把各个阶层的人物都玩弄于她的股掌之间,委实是一个“乱世之奸雄”。
凤姐这个人到底好在哪?请示论之。
好就好在作者创造了一个典型化的两面派角色。
好在她嘴巴甜,好就好在她心毒辣,她甜蜜蜜的对贾瑞说道:“像你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呢?十个也排不出一个来!”而心毒辣,那毒辣劲儿被写得力透纸背,写尽写绝,整死贾瑞,足以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人物分析论文篇一:《红楼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缘起与可行性论证《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从古至今有无数优秀的作家评论家对它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研究。
尤其是其作为女性悲剧的价值,早已被人们所认识。
但是目前学界对于其中悲剧女性的研究,却大多停留在少女少妇这个群体,似乎只有她们年轻的生命才称得上悲剧,而忽略了包括贾母、王夫人及各级奴仆在内的老年女性。
因此,笔者决定由此着手,对老年女性的悲剧,以及老年女性与青年女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以补充目前学界对《红楼梦》中女性悲剧研究的不足。
由于对《红楼梦》女性悲剧及女性价值的研究,学界已经有了许多优秀的成果,这就为笔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为了更好的完成好这个研究课题,笔者在研读了数次原著的基础上,翻阅了大量有关《红楼梦》女性悲剧的著作及论文,这些都给了笔者十分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二、论文基本框架《红楼梦》中的“鱼眼睛”——另一种女性悲剧一、黯淡无光的“鱼眼睛”二、冷酷的“鱼眼睛”三、“鱼眼睛”的悲剧一、理想缺失产生的嫉妒心理二、对于失去尊严的竭力挽回三、残酷压抑下的人性扭曲四、结语三、主要参考文献(一)著作1、刘梦溪,《红楼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2、唐富龄,《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与旋律美》,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胡适、王国维等著,《沉酣一梦终须醒》陕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5、张国凤《话说红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6、李庆信《说不完的红楼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7、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8、应必诚《红学何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9、吕启祥、孙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10、杜景华《红楼梦的心理世界》,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版(二)论文1、梁文娟,《试论红楼梦的女性悲剧》,《电影评介》,2008年6月2、李艳梅《“审知性”与“体贴”》,《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3、成海霞《红楼梦女性之“妒“妇心里浅析》,《丽水师范专科学报》,第26卷第3期。
4、杨隽《呼唤女子人性美的复归—谈红楼梦的女性观》,《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第10期。
5、王玉彪《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红楼梦女性悲剧分析》,《延安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6、胡军利; 陈志兵《女性中的弱者——论红楼梦中的婢女悲剧命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7、倪雷《美的毁灭之挽歌:试论红楼梦的女性悲剧》,《作家》,2008年12期8、杨萍《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9月文献综述《红楼梦》作为一部伟大的著作,由于其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内容和巨大的影响力而被世人广泛关注。
不仅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红学会,创作了专门的研究刊物——《红楼梦学刊》《红楼梦研究集刊》,而且有成千上万的有关《红楼梦》研究的论著、评点、文章等问世。
不同方面的学者,对于《红楼梦》的研究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而作为一部充满悲剧情怀的作品,它吸引了许多的专家和爱好者从悲剧的角度对其研究。
具体说来,对于其悲剧性质的研究有以下几个角度:1、宝黛爱情悲剧。
这是一个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论题。
由于整部书都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欢为主线,所以二人的爱情悲剧十分受人关注。
而研究宝黛爱情悲剧的著作数量极其丰富,如刘梦溪的《情问红楼》、杨庆亮的《红楼梦红楼情》、郑铁生的《宝黛爱情悲剧》、子旭的《儿女情长话红楼》等。
2、封建大家族覆灭的悲剧。
从阶级角度来考察,贾府的衰亡就是封建家族的覆灭,是对整个封建制度的控诉。
这也是一个拥有众多研究者的论题,借着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封建制度的罪恶。
如刘梦溪的《红楼梦新论》,唐富龄的《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与旋律美》、陈美玲的《红楼梦中的宁国府》等。
3、女性悲剧。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论题,因为《红楼梦》是一个女性的世界,描写了数十位性格年龄,身份地位各异的女性。
通过对她们的系统研究,既可以了解封建时代女性的地位生活,又可以更深层次的体察封建社会的本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囊括了上述两类。
因此这一论题备受青睐,涌现出的专著自然不少。
有专业某个女性人物的,如雷晓晓的《冰山上的雌凤凰》、《秦可卿之死》、李晶珍的《林黛玉的悲剧》;也有论述某个群体女性的,如周锡山的《漫话红楼奴婢》《痴情司》、梅苑的《红楼梦的重要女性》、陈美玲的《红楼梦里的小姐与丫鬟》、;还有整体研究女性悲剧的,如周五纯的《红楼梦人物新论》、《金陵十二钗》笔者在整理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学界对于女性悲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年轻女性的身上,如林黛玉、贾探春、晴雯、鸳鸯等人,即使如王熙凤、平儿、香菱等人也是年轻貌美的少妇,而对于年老女性悲剧的研究则少之又少,即使有一定论述也多是批判的,如应必诚的《红学何为》。
但是经过对原著认真的阅读和详细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这些老年女性本身也是可悲的,即使如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等贵族女性也是活在封建制度下,她们的思想都被封建制度所同化和侵蚀,成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至于那些如赵姨娘、春燕妈、柳妈等处于下层的妇女们的遭遇则更为可悲。
她们不仅身受男权社会及整个封建制度的压迫,还同时受到上层女性的欺压,甚至连年轻的丫鬟都鄙视和压迫她们。
她们不仅逝去了青春和美貌,甚至连起码的人格尊严都一起失去了,她们才是最可悲的。
因此,笔者决定对老年女性的生存环境和地位出发,对于她们庸俗残酷性格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最终将两种女性悲剧归结在一起。
《红楼梦》中的“鱼眼睛”——另一种女性悲剧摘要:对于《红楼梦》中的年轻女性,曹雪芹是抱着崇拜和赞颂的心情来写的,而对于已婚且年老的女性,则借用宝玉之口说她们是毫无光彩的“鱼眼睛”。
我们常常把老年妇女与男人都视为《红楼梦》女性悲剧的刽子手,而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那些老年妇女们同少女一样也是女性悲剧的主角。
女儿毁灭是一种悲剧,女儿最终变为“鱼眼睛”,则是另一种悲剧,甚至可以说是更大的悲剧。
妇女们的转变不是自觉自愿的,而是在各方面的压力以及整个男权社会的残酷制度下形成的。
这些女性悲剧,充分写出了女性人格遭受践踏的复杂过程,深化了以往对女性悲剧的认识,系统地反映了封建时代各种的女性悲剧,使我们看到了那个不允许女子人性复归的整个社会和制度的罪恶。
关键词:《红楼梦》女性悲剧“鱼眼睛”老年女性一曲《红楼梦》是女性的悲歌,在封建制度的摧残下,无数年轻貌美的女性,不是年少夭亡,就是永伴青灯古佛旁,无论哪一种方式都可以说是女性的毁灭,正所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我们哭黛玉,是因为她“泪尽夭亡”,没有和宝玉有情人终成眷属;我们哭迎春,是因为她没有嫁个好夫婿,以致被夫家折磨,“一载赴黄粱’;我们哭晴雯,是因为她遭人嫉妒,怨恨而亡;我们哭惜春,是因为她是“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说到底,我们的恸哭和悲愤也只是因为她们没有在尘世中活下去,是因为她们没有获得美满的婚姻而已。
倘若她们有幸摆脱这种种不幸,活了下去,嫁了男人,有了一个好归宿,她们的命运又会怎样?让我们通过《红楼梦》中那些老年妇女的命运来窥视她们的影子。
一、黯淡无光的“鱼眼睛”正如贾宝玉所说的“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的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的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颗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
”小说开篇交待了创作的目的“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所以要“使闺阁昭传”,“万不可使其泯灭也”。
曹雪芹借贾宝玉的口来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就觉得清爽,见了男人就觉得浊臭逼人。
“山川日月之精秀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渣滓浊末而已。
”甚至必得“香茶漱口后才能说女儿二字。
”〔1〕可见,对于《红楼梦》中的“女儿”们,也就是年轻的女性,曹雪芹是抱着崇拜和赞颂的心情来写的,要“使闺阁昭传”,因此无论是女性悲歌还是女性颂歌,作者都始终带着一种褒扬的态度。
而对于已经出嫁,尤其是已婚且年老的女性,则借用宝玉之口说她们是毫无光彩的“鱼眼睛”。
女儿毁灭是一种悲剧,女儿最终变为“鱼眼睛”,则是另一种悲剧,甚至可以说是更大的悲剧。
因为女儿们无论是夭亡,还是出家,起码可以远离这个污浊的世界,不再沾染任何尘埃,继续保持她们的纯洁,她们还是“无价的宝珠”。
但是继续留在这个尘世中的少女们,最后只会被污染,落得个变为“鱼眼睛”的下场。
难怪当宝玉得知迎春要出嫁,而且要陪嫁四个丫鬟时,痛心疾首的说:“从今后这世上又少了五个‘清洁人’”。
当他听说邢岫烟要出嫁,虽是嫁给为人不错的薛蝌,但他也叹息的说:“但未免又少了一个好女儿“。
宝玉之所以坚决否定出嫁后的女儿,是因为他从小身在贾府,看了太多妇人的所作所为,她们有的市侩,有的庸俗,有的冷酷,有的无情,有的喜欢挑拨离间,有的常常无事生非,这些行为与她们做女儿时大相径庭,或者说与宝玉身边环绕的少女们的行为相悖。
对此,宝玉一直迷惑不解,曾感叹的说“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气,就这样混账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守园门的婆子听了,也不禁好笑起来,因问道:“这样说,但凡女儿个个都是好的了,女人个个都是不好的了?”宝玉发狠道:“不错,不错!”鲁迅先生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者,独宝玉而已。
”〔2〕宝玉虽然比其他人更清醒的看到了女儿变为“鱼眼睛”的悲剧,看到了妇女与女儿的差别,却因为身份的局限不能理解这其中的真正原因。
他所谓的“沾染了男人气”,其实是相对于大观园中单纯的环境而言的“尘俗气”,是整个封建社会到处弥漫的风气。
大观园是一个独立于尘俗的“情的世界”,较少受外界的影响,身在其中的少女们可以保持自然的个性。
她们是美丽纯洁的,本真天然的,但她们不是独立的,她们依然受限于男权社会,她们一旦离开大观园,被男权社会收编,就意味着被浊物污染,那原来的纯美自然就变得污秽。
〔3〕女儿嫁了人,离开了这个单纯的环境,身陷世俗的泥潭中,就难免要面对险恶的现实,当那份单纯天然之气无法应对现实需要时,自然会沾染上“尘俗气”。
“无价的宝珠”的光芒就会被声色,物利所掩盖,逐渐变为黯淡无光的“鱼眼睛”。
二、冷酷的“鱼眼睛”按照宝玉的分析,《红楼梦》中的女性分为未婚、已婚和老年三类。
已婚少妇虽然失去了珠光宝色,却依然是颗宝珠,比如李纨、平儿、香菱,在她们身上依然有少女般的善良和热情。
所以她们仍旧属于“金陵十二钗”,她们的悲剧与未婚少女一样,是令人悲慨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