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五级分类及其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bf306f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3.png)
贷款分类
附:中国1998年之前的贷款分类
1998年以前,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分类办法基本上是沿袭财政部1998年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 的规定把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种类型,后三种合称为不良贷款,在我国简称“一逾两呆”。逾 期贷款是指逾期未还的贷款,只要超过一天即为逾期;呆滞是指逾期两年或虽未满两年但经营停止、项目下马的 贷款;呆账是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确定已无法收回,需要冲销呆帐准备金的贷款。中国商业银行的呆帐贷款大 部分已形成应该注销而未能注销的历史遗留问题。
简介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 一、正常贷款 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银行对借 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有充分把握。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二、贷款 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这些因素继续下去, 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三、次级贷款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分资产或对 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贷款损失的概率在30%-50%。 四、可疑贷款 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
分类标准
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标准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充分分析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参照下列基本标准初步划分 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档次后,严格依据核心定义确定分类结果。 1.下列情况划入正常类 (1)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还款意愿良好,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农村合作金 融机构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把握。 (2)借款人可能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但现金流量充足,不会对贷款本息按约足额偿还产生实质性影响。 ●正常类参考特征: a.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主要经营指标合理,现金流量充足,一直能够正常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b.贷款未到期。 c.本笔贷款能按期支付利息 2观判断。在依赖主观判断的贷款分类体系中,同类贷款的分类结果基本上正确,但是不同类贷 款之间的界线比较模糊,分类结果难以保持一致性。
贷款五级分类划分依据
![贷款五级分类划分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fc7b98e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a.png)
贷款五级分类划分依据
贷款五级分类的划分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这是最主要的划分依据。
如果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很强,即使偶尔出现逾期还款,也可以归为正常或关注类贷款;如果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较弱,即使贷款人有抵押物,也可以归为次级、可疑或损失类贷款。
借款人的还款记录:这也是重要的划分依据。
如果借款人有良好的还款记录,可以归为正常或关注类贷款;如果借款人经常逾期或者拖欠不还,可以归为次级、可疑或损失类贷款。
抵押物的情况:如果贷款人提供了抵押物,抵押物的价值和变现能力也是划分的重要依据。
如果抵押物的价值和变现能力很强,可以归为正常或关注类贷款;如果抵押物的价值和变现能力较弱,可以归为次级、可疑或损失类贷款。
贷款人的经营状况:如果贷款人的经营状况良好,可以归为正常或关注类贷款;如果贷款人的经营状况出现严重问题,可以归为次级、可疑或损失类贷款。
宏观经济环境:这也是影响贷款五级分类的重要因素。
如果宏观经济环境良好,可以归为正常或关注类贷款;如果宏观经济环境出现不利变化,可以归为次级、可疑或损失类贷款。
总之,贷款五级分类的划分依据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具体的分类结果。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4fb3a8784868762caaed597.png)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一、指导原则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分类指导原则》,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
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银行对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有充分把握。
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这些因素继续下去,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分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
贷款损失的概率在30%-50%。
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抵押物处理和未决诉讼等待定因素,损失金额的多少还不能确定,贷款损失的概率在50%-75%之间。
损失贷款:指借款人已无偿还本息的可能,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和履行什么程序,贷款都注定要损失了,或者虽然能收回极少部分,但其价值也是微乎其微,从银行的角度看,也没有意义和必要再将其作为银行资产在账目上保留下来,对于这类贷款在履行了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应立即予以注销,其贷款损失的概率在75%-100%。
二、贷款的详细标准:1 正常贷款的详细标准:(1)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还款意愿良好,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本公司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把握;(2)借款人可能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但现金流量充足,不会对贷款本息按约足额偿还产生实质性影响。
2 关注贷款的详细标准:(1)借款人的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一些关键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性的不利变化或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借款人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签发商业汇票等)过大或与上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3)借款人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如基建项目工期延长、预算调增过大);(4)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重大问题或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5)借款人或担保人改制(如分立、兼并、租赁、承包、合资、股份制改造等)对贷款可能产生不利影响;(6)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了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7)借款人的管理层出现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经营者的品行出现了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8)违反行业信贷管理规定或监管部门监管规章发放的贷款;(9)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次级类;(10)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管理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对借款人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11)借款人处于停产或半停产,但抵(质)押率充足,抵质押物远远大于实现贷款本息的价值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对最终收回贷款有充足的把握;(12)借新还旧贷款,企业运转正常且能按约还本付息的;(13)借款人偿还贷款能力较差,但担保人代为偿还能力较强;(14)贷款的抵押物、质押物价值下降,或本公司对抵(质)押物失去控制;保证的有效性出现问题,可能影响贷款归还;(15)本金或利息逾期(含展期,下同)90天(含)以内的贷款。
贷款的五级分类法名词解释
![贷款的五级分类法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09b175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4.png)
贷款的五级分类法名词解释
贷款的五级分类法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BIRC)对贷款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类的方法,用于评估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该分类法包括以下五个级别:
1. 正常类:指贷款资产风险相对较低,借款人按照合约要求还款并偿付利息的贷款。
借款人还款能力良好,无违约记录。
2. 关注类:指贷款资产可能存在少量风险,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
例如,借款人可能出现财务困难或经营不善的情况。
3. 次级类:指贷款资产风险较高,借款人有一定的违约风险,还款能力不太强。
需要采取一些风险控制措施,例如加强催收和追偿。
4. 可疑类:指贷款资产风险非常高,借款人已经出现严重的违约行为,还款能力非常弱。
贷款存在较大的违约风险,很可能需要进行减值处理或催收追偿。
5. 损失类:指贷款资产已经出现不可收回的损失,借款人已经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贷款几乎无法收回。
此类贷款需要进行核销,且可能对银行的利润和资本产生严重影响。
通过对贷款进行五级分类,银行可以更好地了解贷款资产的风险状况,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风险。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eaa6f1e5f0e7cd1842536c1.png)
贷款五级分类详细标准1.下列情况划入正常类:(1)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还款意愿良好,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机构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把握。
(2)借款人可能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但现金流量充足,不会对贷款本息按约足额偿还产生实质性影响。
正常类参考特征:a.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主要经营指标合理,现金流量充足,一直能够正常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b.贷款未到期。
c.本笔贷款能按期支付利息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般划入关注类:(1)借款人的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一些关键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性的不利变化或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借款人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签发商业汇票等)过大或与上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3)借款人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如基建项目工期延长、预算调增过大);(4)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重大问题或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5)借款人或担保人改制(如分立、兼并、租赁、承包、合资、股份制改造等)对贷款可能产生不利影响;(6)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了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7)借款人的管理层出现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经营者的品行出现了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8)违反行业信贷管理规定或监管部门监管规章发放的贷款;(9)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次级类;(10)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管理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对借款人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11)借款人处于停产或半停产,但抵(质)押率充足,抵质押物远远大于实现贷款本息的价值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对最终收回贷款有充足的把握;(12)借新还旧贷款,企业运转正常且能按约还本复息的;(13)借款人偿还贷款能力较差,但担保人代为偿还能力较强;(14)贷款的抵押物、质押物价值下降,保证的有效性出现问题,可能影响贷款归还;(15)本金或利息逾期(含展期,下同)90天(含)以内的贷款或表外业务垫款30天(含)以内。
贷款五级分类指导原则
![贷款五级分类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1f210a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2.png)
贷款五级分类指导原则一、良好类良好类是指贷款资产质量优良、风险较低,未出现逾期情况或逾期未超过90天的贷款。
这类贷款具有规范的贷款金额、期限、贷款用途等,借款人及相关担保人信用状况较好,还款能力稳定。
此类贷款一般不产生重大风险,风险控制工作主要以保持良好类贷款的风险水平为主。
二、关注类关注类是指贷款资产存在一些风险因素,但目前未出现明显逾期情况,累计逾期不超过90天的贷款。
这类贷款可能存在一些潜在风险,例如借款人经营状况不稳定、贷款担保状况较差、贷款资金运用等。
银行需要加强对这类贷款的风险监控,同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风险的进一步扩大。
三、次级类次级类是指贷款资产已出现明显逾期情况,累计逾期超过90天但未超过180天的贷款。
这类贷款出现了一定的损失或违约风险,贷款回收难度较大。
银行需要对次级类贷款进行催收、诉讼等手段,以减少风险损失。
四、可疑类可疑类是指贷款资产逾期超过180天但未超过360天的贷款,或者对贷款资产存在严重违约风险的情况。
这类贷款存在较大风险,银行需要对贷款进行更加积极有力的风险处理,如加大催收力度、采取诉讼行动等。
五、损失类损失类是指贷款资产已经发生实质性损失,或者已经追诉诉讼,但无力偿还或无力实现抵押物价值的贷款。
这类贷款已经无法收回本金和利息,存在较大的风险损失。
银行需要将这类贷款从资产负债表中清除,并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1.透明度原则:贷款五级分类应该以客观和透明的标准进行,能够被各级监管机构、借款人和公众所理解和接受。
2.谨慎性原则:对于出现风险的贷款,银行应该进行及时而准确的评估和分类,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处理措施。
3.全面性原则:银行应该根据贷款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确保贷款分类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独立性原则:贷款分类应该独立于交易利益相关方的影响,评估和处理应该建立在客观、公正和独立的基础上。
5.可操作性原则:贷款分类应该能够给监管机构、借款人和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供其进行风险评估和决策。
贷款五级分类最新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最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26cde9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4.png)
贷款五级分类最新标准贷款五级分类是指商业银行对贷款资产的风险分类管理制度。
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贷款资产的特性和风险程度,将贷款资产划分为五个分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
不同分类的贷款资产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和计提准备金的政策。
首先,正常分类的贷款资产是指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的还款条件和期限履行还款义务,没有逾期的贷款资产。
这类贷款资产的风险较低,银行可以按照规定的比例计提一定的准备金,对其进行风险管理。
其次,关注分类的贷款资产是指借款人存在一定的还款风险,但尚未出现不能全额清偿本息的情况。
这类贷款资产需要加强风险监测和控制,银行需要对其进行更加细致的管理和跟踪。
接下来是次级分类的贷款资产,这类资产风险较高,借款人存在严重的还款违约风险,但尚未到达不能全额清偿本息的程度。
银行需要对这类资产进行全面审慎的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计提足额的准备金。
可疑分类的贷款资产是指借款人存在严重的还款违约风险,已经出现不能全额清偿本息的情况,但尚未到达不能收回全部本金的程度。
这类贷款资产需要进行全面审慎的管理,并及时计提足额的准备金,同时加强追偿工作。
最后是损失分类的贷款资产,这类资产风险最高,借款人已经不能收回全部本金,需要进行核销或者计提全部准备金。
银行需要及时妥善处理这类资产,加强追偿工作,争取尽快收回损失。
总的来说,贷款五级分类是商业银行对贷款资产进行风险分类管理的重要制度,有助于银行全面了解和有效管理自身的风险暴露。
银行应当严格按照监管规定,对各类贷款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并根据实际风险情况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措施,确保资产质量稳健。
贷款五级分类法
![贷款五级分类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f7014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a.png)
贷款五级分类法
贷款五级分类法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贷款分类是指银行的信贷分析和管理人员,或监管当局的检查人员、综合能获得的全部信息并运用最佳判断,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对贷款质量做出坪价。
贷款五级分类法就是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
(1)正常类,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2)关注类,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是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3)次级类,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经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
(4)可疑类,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
(5)损失类,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贷款五级分类是根据贷款偿还的可能性确认的。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eab624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6.png)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是指根据贷款的还款情况将贷款进行分组,以便清晰地表示贷款的风险性。
通常,其中有五个等级:正常、关注、可疑、损失和已损失。
一、正常:
正常还款的贷款被分类为正常状态,即贷款人按时归还贷款本息,而且不存在延期还款或者其它违约行为。
这意味着贷款人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能够按时履行债务义务,风险较低。
二、关注:
“关注”状态的贷款指的是贷款人出现违约行为,但尚未超过可疑状态,例如少量拖欠本金或拖欠本金的利息。
此类情况下,贷款的风险水平较高,应加以关注,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可疑:
“可疑”状态的贷款指的是贷款人拖欠本金或本金利息较多,已超出合同约定,但仍有可能追回本金和利息的贷款。
此类情况下,贷款的风险较高,应加以重视,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四、损失:
“损失”状态的贷款指的是贷款人拖欠本息较多,已超出合同约定,且已无可能追回本金和利息的贷款。
贷款风险较高,银行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以防风险扩大。
五、已损失:
“已损失”状态的贷款指的是贷款人已拖欠本息较多,超出合同约定,且无可能追回本金和利息的贷款。
此类贷款风险极高,银行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以防风险扩大。
总之,银行贷款五级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示贷款的风险性,便于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最终达到维护客户权益的目的。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详细)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056c0f01eefdc8d376ee3278.png)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标准✓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和自然人其他贷款(金额在10万(不含)以下):
✓企业贷款(金额在100万(不含)以上):
(一)信用评定等级为一级的,按照以下矩阵分类。
(二)信用评定等级为二级的,按照以下矩阵分类。
(三)信用评定等级为三级、等外级或未参加信用等级评定的,按照以下矩阵分类。
自然人其他贷款(金额在10万(含)以上)和企业贷款(金额在100万(含)以下):
✓信用卡透支:
✓住房按揭贷款和汽车贷款:
说明:关于分类模型中利率逾期天数的计算方式采用欠息余额倒推法,本金或利息逾期天数取其最大值。
会计经验:贷款四级与五级分类标准
![会计经验:贷款四级与五级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624031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6.png)
会计经验:贷款四级与五级分类标准
贷款四级与五级分类标准
贷款四级与五级分类标准
贷款四级分类:
一、正常
二、逾期。
指借款合同到期未能归还的贷款。
三、呆滞。
逾期超过一年期限仍未归还的贷款。
四、呆账。
呆账贷款则指不能收回的贷款。
贷款五级分类:
一、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二、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三、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四、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五、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
商业银行五级贷款分类法
![商业银行五级贷款分类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10f3d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7.png)
商业银行五级贷款分类法
商业银行五级贷款分类法是指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的五级分类,目的在于对不同风险贷款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和管理。
下面是相关参考内容:
一级分类(正常类):表明借款人在贷款偿还方面存在良好的信用记录,偿还能力乐观,预计可按期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二级分类(关注类):表明借款人在贷款偿还方面有一定不确定性,虽然目前还有还贷的能力,但存在一些风险因素,如收入不稳定、借款人经营面临的市场竞争较大等。
银行需对这类贷款进行更详细的跟踪和监管,以确保贷款正常偿还。
三级分类(次级类):表明借款人在贷款偿还方面面临一定风险,需采取一定的风险管理措施。
这类贷款暂时没有违约风险,但存在偿还能力和还款意愿转弱等潜在风险因素,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
四级分类(可疑类):表明借款人在贷款偿还方面面临较高风险,存在一定的违约风险。
如借款人未能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时间和金额偿还贷款本息,已存在逾期状态,银行需要采取进一步的风险管理措施。
五级分类(损失类):表明商业银行认为借款人已经不具备偿还贷款的能力,贷款已经造成损失。
对于这类贷款,银行需要考虑采取适当的风险处置措施,如催收和诉讼等。
贷款五级分类详细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详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c21a22c6f1aff00bfd51e2f.png)
贷款五级分类详尽标准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其余贷款分类标准乡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充分剖析借钱人实时足额送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参照以下基本标准初步区分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其余贷款分类品位后,严格依照核心定义确立分类结果。
1.以下状况划入正常类(1)借钱人有能力执行承诺,还款意向优秀,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乡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借钱人最后偿还贷款有充分掌握。
(2)借钱人可能存在某些悲观因素,但现金流量充分,不会对贷款本息按约足额偿还产生实质性影响。
●正常类参照特点:a.借钱人生产经营正常,主要经营指标合理,现金流量充分,向来能够正常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b.贷款未到期。
c.本笔贷款能如期支付利息2.有以下状况之一的一般划入关注类(1)借钱人的销售收入、经营收益降落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一些重点财务指标出现异样性的不利变化或低于同行业均匀水平;(2)借钱人或有欠债(如对外担保、签发商业汇票等)过大或与上期对比有较大幅度上涨;(3)借钱人的固定财富贷款项目出现重要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如基建项目工期延长、估算调增过大);(4)借钱人经营管理存在重要问题或未按商定用途使用贷款;(5)借钱人或担保人改制(如分立、吞并、租借、承包、合资、股份制改造等)对贷款可能产生不利影响;(6)借钱人的主要股东、关系公司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了重要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7)借钱人的管理层出现重要建议分歧或许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经营者的品德出现了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8)违犯行业信贷管理规定或看管部门看管规章发放的贷款;(9)借钱人在其余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次级类;(10)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管理政策等外面因素的变化对借钱人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借钱人的偿债能力;(11)借钱人处于停产或半停产,但抵(质)押率充分,抵质押物远远大于实现贷款本息得价值和实现债权得花费,对最后回收贷款有充分的掌握。
(12)借新还旧贷款,公司运行正常且能按约还本复息的。
贷款五级分类具体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具体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145e13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2.png)
贷款五级分类具体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是指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表现,将贷款分为五个不
同的分类,以便银行对不同风险的贷款进行监管和管理。
具体标准
如下:
1. 正常类,借款人按时足额还款,没有逾期记录,信用良好,
属于正常还款状态。
2. 关注类,借款人有轻微逾期或违约情况,但尚未造成重大损失,需要银行密切关注和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3. 次级类,借款人存在较严重的逾期或违约行为,尚未形成重
大不良贷款,但风险较高,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监管和风险控制措施。
4. 次级类,借款人存在严重逾期或违约行为,已经形成一定程
度的不良贷款,需要采取强制性措施,如提起诉讼等,以便尽快收
回损失。
5. 损失类,借款人严重逾期或违约,已经形成无法收回的损失,
需要进行核销或计提坏账准备,对银行造成重大损失。
以上就是贷款五级分类的具体标准,银行根据这些标准对贷款进行分类管理,以便及时发现和应对不良贷款风险,保障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
贷款五级分类的定义及特征
![贷款五级分类的定义及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f793117a5e9856a56126073.png)
含义
正常类
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关注类
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类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
可疑类
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
损失类
损失类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些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二贷款五级分类特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1998151号文件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五类贷款的主要特征见下表
一、贷款五级分类的标准定义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的规定,贷款按风险程度可划分为五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贷款五级分类的标准定义如下表:
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些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二、贷款五级分类特征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1998]151号文件《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五类贷款的主要特征见下表:
五类贷款主要特征
种类
主要特征
正常类
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并且对贷款的本金和利息进行全额偿还,没有问题的贷款。
8银行对贷款缺乏有效的监督等
次级类
1借款人支付出现困难,并且难以按市场条件获得新的资金;
2借款人不能偿还对其他债权人的债务;
3借款人内部管理问题未解决,妨碍债务的及时足额支付
4借款人采取隐瞒事实等不பைடு நூலகம்当手段套取贷款
可疑类
1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2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处于停缓状态;
3借款人已经资不抵债;
关注类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cae7adbc1a37f111f1855b94.png)
199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参照国际惯例,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贷款分类指导原则》,要求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
一、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银行对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有充分把握。
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二、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这些因素继续下去,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三、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分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
贷款损失的概率在30%-50%。
四、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抵押物处理和未决诉讼等待定因素,损失金额的多少还不能确定,贷款损失的概率在50%-75%之间。
五、损失贷款指借款人已无偿还本息的可能,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和履行什么程序,贷款都注定要损失了,或者虽然能收回极少部分,但其价值也是微乎其微,从银行的角度看,也没有意义和必要再将其作为银行资产在账目上保留下来,对于这类贷款在履行了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应立即予以注销,其贷款损失的概率在75%-100%。
贷款五级分类详细标准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标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充分分析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参照下列基本标准初步划分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档次后,严格依据核心定义确定分类结果。
1.下列情况划入正常类(1)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还款意愿良好,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把握。
(2)借款人可能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但现金流量充足,不会对贷款本息按约足额偿还产生实质性影响。
银行贷款的五级分类
![银行贷款的五级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9818ff2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c.png)
银行贷款的五级分类
银行通常根据贷款的偿还能力和风险程度对其进行五级分类,以便进行风险管理和计提坏账准备金。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银行贷款的五级分类:
正常类(Performing):贷款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没有逾期。
关注类(Special Mention):贷款存在一些风险迹象,但尚未出现逾期。
例如,借款人经营状况有所下滑或收入不稳定,但仍能按时偿还。
不良类(Substandard):贷款出现了逾期,但仍有部分偿还能力。
贷款被认为存在较高的风险,但仍有希望进行部分回收。
可疑类(Doubtful):贷款出现了较长时间的逾期,偿还能力较弱。
贷款被认为存在较高的违约风险,可能无法完全回收。
损失类(Loss):贷款被认为无法收回或回收金额极少,银行已经确认无法获得偿还。
通常,这些贷款会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金。
这些分类可根据各个银行和监管机构的具体政策和规定而有所不同。
此外,不同类型的贷款(如个人贷款、商业贷款、房屋贷款等)可能会有额外的分类或细分。
银行根据其内部风险管理需求和监管要求,会对贷款进行定期的分类和评估,以确保贷款风险的准确识别和适当管理。
1 / 1。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dda681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8.png)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贷款五级分类标准一、指导原则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分类指导原则》,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力量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
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始终能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准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银行对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有充分把握。
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力量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这些因素连续下去,借款人的偿还力量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力量消失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分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
贷款损失的概率在30%-50%。
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确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抵押物处理和未决诉讼等待定因素,损失金额的多少还不能确定,贷款损失的概率在50%-75%之间。
损失贷款:指借款人已无偿还本息的可能,无论实行什么措施和履行什么程序,贷款都注定要损失了,或者虽然能收回极少部分,但其价值也是微乎其微,从银行的角度看,也没有意义和必要再将其作为银行资产在账目上保留下来,对于这类贷款在履行了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应马上予以注销,其贷款损失的概率在75%-100%。
二、贷款的具体标准:1 正常贷款的具体标准:(1)借款人有力量履行承诺,还款意愿良好,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本公司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把握;(2)借款人可能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但现金流量充分,不会对贷款本息按约足额偿还产生实质性影响。
2 关注贷款的具体标准:(1)借款人的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消失流淌性不足的征兆,一些关键财务指标消失特别性的不利变化或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借款人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签发商业汇票等)过大或与上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3)借款人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消失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如基建项目工期延长、预算调增过大);(4)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重大问题或未按商定用途使用贷款;(5)借款人或担保人改制(如分立、兼并、租赁、承包、合资、股份制改造等)对贷款可能产生不利影响;(6)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了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7)借款人的管理层消失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经营者的品德消失了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8)违反行业信贷管理规定或监管部门监管规章发放的贷款;(9)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次级类;(10)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管理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对借款人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借款人的偿债力量;(11)借款人处于停产或半停产,但抵(质)押率充分,抵质押物远远大于实现贷款本息的价值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对最终收回贷款有充分的把握;(12)借新还旧贷款,企业运转正常且能按约还本付息的;(13)借款人偿还贷款力量较差,但担保人代为偿还力量较强;(14)贷款的抵押物、质押物价值下降,或本公司对抵(质)押物失去掌握;保证的有效性消失问题,可能影响贷款归还;(15)本金或利息逾期(含展期,下同)90天(含)以内的贷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贷款五级分类及其标准
贷款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借款人提供一定金额的资金,并在一定期限内收取一定的利息作为对资金提供的回报。
针对不同的借款人和借款目的,银行会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贷款五级分类。
一、正常类
正常类指按照贷款合同约定支付本息,且借款人信用等级良好,在贷款期限内按时足额偿还的贷款。
正常类贷款是银行最为欣喜的贷款种类,也是银行业务运营顺畅的重要保证。
二、关注类
关注类是指贷款人由于经营状况、市场变化等原因,出现借款逾期、还款能力下降等风险提示,但尚未造成资产损失的贷款。
如果银行的贷款达到一定规模,经过风险评估后,贷款人进入关注类段。
三、次级类
次级类是指部分资产已经出现风险状况,但仍有抵押物和担保物,通过银行风险分类确认的逾期期限、资产价值下降幅度、还款质量下降幅度达到一定标准,但还未构成重大风险和资产丧失的贷款。
这种贷款风险相对较大,同时其利率也会相应得提高。
四、可疑类
可疑类是指部分资产由于贷款人的经营状况或现金流问题等原因,对银行的信用风险产生了一定的警示,贷款逾期较长,或违约情况较为严重。
这种贷款已经构成潜在的资产损失,但银行尚未确认。
五、损失类
损失类是指银行的某些资产由于贷款人丧失还款能力,或者银行已经修约、呈诉等,因而造成资产丧失的贷款。
对于这种贷款,银行可能会采取资产处置或者法律程序等方式追回资金。
综上所述,贷款五级分类是银行为了对贷款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尤其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银行需要高度重视、加强风险管理,对风险进行最大限度的控制,从而保障银行业务良性、健康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