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以苏州拙政园为例

合集下载

园林艺术鉴赏论文

园林艺术鉴赏论文

园林艺术在中国——以拙政园为例浅析意境的组织规律摘要: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造园者通过借物言志的手法将风、雨、月等自然景物收入园中,为园所用。

将各个景语串联表达出个人的思想,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形成的游园线路,使得游览者在游园过程中达到身心上的愉悦以及精神上的升华。

关键词:拙政园、意境、组织规律、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

18世纪英国宫廷建筑师威廉姆·钱伯斯说:“中国花园的实际设计原则,在于创造各种各样的景,以适应理智的或感情的享受的各种各样的目的。

”这句话指明了中国古典园林就是以抒情言志为其艺术内容,用山水石头花木、亭台楼阁的艺术形式来加以表现的,此之为追求意境。

而意境的组织则能使游览者感受到造园者的思想,更好的理解造园者的主观情思。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追求意境(一)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美学范畴。

简单来说,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

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

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

所谓的园林意境,则是通过园景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情意,使游览者触景生情并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叶朗认为:明清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是园林意境的创作和欣赏[1]。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一说在园林艺术、园林美学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意境”的内涵在园林艺术中的显现比在其他艺术门类更为清晰突出,也更容易把握。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同意境的实质一样,是园主内省和外观的统一,是园主的主观情思和客观的景物融为一体。

拙政园就是反映了王献臣的思想感情,他为人处世的准则、他的爱好、趣味等。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就是园林艺术体现出的思想感情与园景内在本质的统一的联系。

苏州拙政园游记作文|苏州拙政园作文范文.doc

苏州拙政园游记作文|苏州拙政园作文范文.doc

【个人简历范文】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东北隅,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下面一起随欣赏一下苏州拙政园范文吧!苏州拙政园作文篇一拙政园的特点是园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间进行分割,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对景等造园艺术,因此拙政园的美在不言之中,有人说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首拙政园是中国园林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因有江南才子文征明参与设计,文入气息尤其浓厚,处处诗情画意。

园以水景取胜,平淡简远,朴素大方,保持了明代园林疏朗典雅的古朴风格。

景区分为东、中、西三部,另有原住宅处于1992年建成苏州园林博物馆对外开放,这亦是中国首家园林专题馆。

园林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拙政园更是中国造园的、经典之作,与故宫、长城、孔庙、秦兵马涌、布达拉宫等同属国宝,亦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近年来,拙政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推出自己的特色花卉,每年春夏两季举办杜鹃花节和荷花节;花姿烂漫,清香远溢,使素雅幽静的古典园林充满了勃勃生机。

拙政园西部的盆景园和中部的雅石斋分别展示了苏派盆景与中华奇石,雅俗共赏,陶冶情操。

到人间天堂苏州,怎能不游拙政园。

游任何一个园林都尽量选在人少的时间,这样才能让你静下心来品味,从各个角度观察,才能体会出她在平凡的表面下隐藏的深厚蕴含。

苏州拙政园作文篇二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我早就听说过这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的苏州拙政园。

今天,我总于有幸目睹了拙政园的美貌,真是美啊!一走进那古色古香的园门,就看见了一座座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参天古木。

往前再走几步,只见一座巨大的假山立在眼前,它叫“辍云峰”,像一个巨大的屏风一般,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周围的一簇簇鲜花,显得格外亮丽。

绕过假山,便来到了“荷花池”。

荷花池中,一条条鱼儿活蹦乱跳。

“那是锦鲤!”导游说。

我拿起几粒鱼食,向池中撒去,鱼儿们就争得你死我活,可高兴了!再往里走,就到了一个小屋子。

拙政园分析

拙政园分析



拙政园的山体景观分析
HI至H5五座山体为
土包石的山体形式,
山上种植了大量植 物,形成了富有野趣
的山林景观。
H6山体为石包土的
形式,山体自身成景
,点植的几株高大乔 木增加了山势,并作
为山上建筑的配景。
拙政园的山体景观分析
H7、 H8为叠石假山
,并在其周围点植高
大乔木;
H9为石包土的小丘,
点缀在庭院之中,塑 造了微地形,并结合
轴线的景观特色依次为:海棠春坞小院(观花)一绣绮轩(观水)——土石假山 (山景)——远香堂( 观水、观山)——倚玉轩(观水)一香洲(观水)——假山(山景)——玉兰堂(观花)
该轴线上的景观以远香堂为中心,东西两侧的观景要素相互呼应,并形成了序列性的景观。此 外,该轴线东起海棠春坞小院,以观海棠为主, 西止玉兰堂,以玉兰花开形成了小院的特色景观; 玉兰堂和海棠春坞同为观花的封闭型院落,并设置在轴线两端,景点从观景特色和空间结构方 面均彼此呼应、相互联系。
拙政园山体分析
一、平面布局分析
拙政园的山体平面布局
HI为雪香云蔚亭所
在的山体,是中园
的主峰,东西长约34 米南北宽约25米,
山体高4.5米,为全
园地势最高点。
拙政园的山体平面布局
待霜亭和绣绮轩所
在的山体为次峰。
H2为待霜亭所在的
山体,东西长约21
米,南北宽约19米, 山体高4.2米,与HI
隔水相依
轴线——中园
拙政园中部园林在布局中由"三纵三 横"六条轴线控制着园林的空间结构。 纵轴线:三条纵向轴线与园林南部 的住宅空间结构联系紧密。住宅建 筑巾,数进院落沿控制在南北向的建 筑轴线之中;园林中三条纵向轴线则 为南部建筑轴线的延伸、错位, 进而 对园林中的景点(点状空间)起到控制 作用。 横轴线:拙政园中部园区水体在园 林骨架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园区北 部和中部分别形成了两条横向的水 轴线,南部由主体建筑远香堂引出了 一条横向轴线。

苏州古典园林典型空间及其图式语言探讨以拙政园东南庭院为例

苏州古典园林典型空间及其图式语言探讨以拙政园东南庭院为例

苏州古典园林典型空间及其图式语言探讨以拙政园东南庭院为例王珲;王云才【摘要】As an important type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landscape, Suzhou classical gardens are the embodiment and carrier of regional culture of the Southern-Jiangsu. The landscape spaces of Suzhou classical garden are rich and with outstanding poetic meaning and concept, which form a special language system, including landscape space design vocabularies, spatial relationships and spatial combination sequences, etc. and have an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raditional garden conservation and modern landscape designing under the Chinese landscape style.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n framework of pattern language and the analysis of typical landscape space of the Suzhou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 and thinking about the nested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space factor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basicaly the pattern language which includes the design vocabulary, design syntax and grammar of the landscape language of the typical space of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苏州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景观中的重要类型,是中国江南地区地域性文化的体现与载体。

明代私家园林理景艺术浅析以苏州拙政园为例

明代私家园林理景艺术浅析以苏州拙政园为例

明代私家园林理景艺术浅析以苏州拙政园为例一、本文概述中国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其中,明代私家园林以其精致细腻的理景艺术,成为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瑰宝。

这些园林以自然为蓝本,巧妙地运用借景、堆石、引水等手法,营造出一种既符合自然规律又超越自然的艺术境界。

苏州拙政园作为明代私家园林的杰出代表,其理景艺术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本文旨在浅析明代私家园林的理景艺术,并以苏州拙政园为例,深入探讨其独特的理景手法和审美价值,以期对现代园林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本文将简要介绍明代私家园林的发展背景和艺术特色,以揭示其在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苏州拙政园的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的梳理,本文将详细阐述其理景艺术的具体表现,如山水布局、建筑配置、植物种植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拙政园理景艺术的美学特征和审美价值,探讨其如何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提炼和重组,创造出一种既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哲理意蕴的园林艺术境界。

本文将对明代私家园林的理景艺术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出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私家园林的理景艺术及其审美价值,还可以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这也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园林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实践和应用。

二、拙政园的历史沿革与园林布局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隅,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的历史沿革与园林布局,不仅体现了明代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情趣。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为御史王献臣所建,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名为“拙政园”。

园名中蕴含着园主王献臣对当时朝政的不满和归隐田园的愿望。

王献臣死后,园子几经易主,历经沧桑。

至清代,拙政园更是得到了多次修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现今所见的规模和布局。

拙政园的园林布局充分体现了明代私家园林的特点。

私家园林典范苏州拙政园

私家园林典范苏州拙政园

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间范围比较逼仄。

但造园家以高大的白墙作底,建了一座组合式的半亭,一主二从,主亭平座挑出于水面之上,犹如水榭,两侧副亭略向后退,朝左右展开,似廊又非廊,主亭发两只戗,副亭发一只戗,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

斜倚亭边美人靠小坐,天光云影水间,锦鲤遨游,荷莲轻荡秫香馆东园建筑类别馆秫香,指稻谷飘香,以前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

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为单檐歇山结构,室内宽敞明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 48幅,缘据行家考证,一部为《西厢记》,另一部为《金玉如意》。

其中《西厢记》一出中,有“张生跳墙会鸳鸯”、“拷红”、“长亭送别”等场景,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

夕阳西下,一抹余辉洒落在秫香馆的落地长窗上。

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馆装点得古朴雅致,别有情趣。

天泉亭东园建筑类别亭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可以坐歇欣赏。

四周草坪环绕,花木扶疏。

亭北平岗小坡,林木葱郁。

亭子之所以取“天泉”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下面有一口井,此井终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为“天泉”。

《乾隆长洲县志》记载,元朝大德年间,这一带有一座寺庙叫大宏寺。

又过了百来年,馀泽和尚居住在这里,并建了一所“东斋”。

斋前有井,称“天泉”。

苏州是个水乡泽国,河多、桥多、井也多,但被载入史册的则不多见。

王心一建“归园田居”时,保留了这井,也使园中平添几许田园风光。

芙蓉榭东园建筑类别榭榭是我国古代一种很美的建筑形式,凭借周围风景而构成,形式灵活多变。

芙蓉榭屋顶为卷棚歇山顶,四角飞翘,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

此榭面临广池,池水清清,是夏日赏荷的好地方。

缀云峰东园建筑类别峰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双峰并立,取名“联璧”。

缀云峰、联壁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

浅析苏州拙政园的造园特点

浅析苏州拙政园的造园特点

浅析苏州拙政园的造园特点摘要: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有代表性的一所园林,素以“清秀、玲珑、古朴、典雅”的独特艺术风格著称,本文将从四个维度展示拙政园的造园特点,以此构成山无止境,水无止意,山容水色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拙政园,造园特点苏州园林甲天下,而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在拙政园设计建造之初,以及在后期的不断完善,无不反映出精美绝伦而又用意深远的造园特点。

一、参差自然,曲径通幽品赏苏州园林,首先就应欣赏其参差自然的美,品赏如其如何着意避免轴线,破坏规则的艺术技巧,或者说,品赏其不整齐、不平衡、不规则、不整齐一律的空间布局。

拙政园中部,是以四面厅远香堂为布局中心的。

这个南北向的主体建筑,南面正对着作为园门的腰门,这就开始形成了轴线感了。

但是,聪明的造园家在门内特设了一黄石假山,突兀耸立,这样,到远香堂就没有符合中轴线的笔直通道可走。

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爬山向右经过曲折的小路而下,再拐弯直远香堂;一条是向左由山侧平地小路或由左折再右拐的走廊经平曲桥而至远香堂。

更妙的是,架在池上的曲桥,并不居中,也就是不在园门至远香堂的轴线上,而是在偏在西面,而且既曲又斜,这类布局,就完全打破了轴线感,而赢得参差不齐的之美了。

还值得品赏的是它的对称手法。

试看远香堂的两侧,它向西有曲廊,北通临水的倚玉轩;或曲折向西,则为一泓清流,上架“小飞鸿”廊桥,其男则为“小沧浪”水苑;再看远香堂东侧,它不是水而是山。

山巅有绣绮亭,山南则由云墙隔成著名的旱园“枇杷园”。

居中远香堂,不但消除了中轴线,而且完全消除了均衡对称的格局。

其两侧是如此不同;西面是溪水,东南是假山;西面是轩廊,东面是亭馆;西面是水院,东面是旱园;西面建筑较为密集,东面空间较为空旷。

二、藏露互补,遮隔景深藏与露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对范畴。

古代的山水画最讲究藏与露的辩证结合。

古典园林艺术赏析苏州拙政园精编版

古典园林艺术赏析苏州拙政园精编版

古典园林艺术赏析苏州拙政园精编版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A大学中国古典园林分析论文题目苏州拙政园浅析学号姓名联系方式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学年学期年月日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的东北隅,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合称中国古典四大园林。

拙政园是我国遗产中的,是江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塑、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作为江南园林的代表,拙政园以水见长,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

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拙政园的一草一木、一池一塘、一厅一屋,每一处景观和设计,都是历任主人营建、积累的结果。

可以说,数百年来拙政园虽然经历了不同的设计者和维护者,但不同时期拙政园的主人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宗旨和目标,即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创造、利用、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力图营造、维护一个最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

接下来,我从园林构建的山水、地形、植物和建筑四个方面来浅赏一下这一古典名园。

拙政园在开始营建时,由当时的大家文征明主持设计。

文征明的总体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概括为因地制宜、法乎自然。

拙政园所在地原本是一块地势低洼之地,因排水不畅,多积水,单纯从造园角度看,这块地非理想之选。

考虑到苏州地区地下水丰富,地势低下利于开池引水,文征明非但没有对这块低洼之地大动干戈如填土等,反而巧妙地以水造景,以水彰景,以水联景,以水为主线设景布点,将31处景点尽数囊括其中。

此后描摹诸景点时即以水为脉络,如“循水而西”、“至是水曲折而北”、“水尽,别疏小沼”、“又前循水而东”、“至是水曲折而南”、“至是伏流而南”,总之,“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

如此,将拙政园内的景点串成一体。

时至今日,拙政园仍然“以形状富有变化的水池串连各景区,成为既有主次、又有变化的统一体”。

拙政园设计分析

拙政园设计分析

借景北寺塔
• 2.远借
• 在拙政园的借景中,远借北寺塔最为著 名。
• 景贵有层次,塔成了此景的远 景。从手法来说,要借景,必 须设计视线。拙政园中能见到 北寺塔,都是因为在视点前面 有一大片水池,才使视线可及 远处之景。水池都做得狭长, 拉长视距又不影响园的规模。
3.仰借、俯借 • 在拙政园的西部,“浮翠阁”就是仰借和俯借的经典案例。位于
苏州园林实习总结
“江南园林甲天下, 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景观和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以拙政 园为例 上
苏州的造园家运用独特的 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 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 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并 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 画、雕刻、碑石、家具陈 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古 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 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 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 园林,使人“不出城廓而 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 得林泉之趣”,达到“虽 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 术境地。
• 苏州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独树一帜,拙政园以其意境深远、 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 典范和代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谢谢观赏!
• 中部原入口处,经过长长的夹道进入腰门,迎面一座黄石假山, 构成一个幽闭的前导小空间,假山做屏障免使全园一览无遗。并 求得意境之深邃。
• 拙政园中,利用障景手法将建筑、亭台藏于嶙峋山石、参天乔木 之后,从而使园林产生幽邃、深远之感,十分含蓄,耐人寻味。
• 直接借景
• 1.邻借
最典型的邻借要数拙政园西部“别有洞天”旁假山上的宜 两亭,堪称邻借的范例。原先拙政园中部及西部分属两个 园主,为了借入中部的山池景色,便建造了这一高踞山巅 的小亭。
雪香云蔚亭——冬景
• 苏州园林面积较小,划分 为景区之后就更小了。为了 扩大空间感,园中往往在适 当的地方设一大镜,称为 “镜景”或“镜借”

拙政园的造园手法

拙政园的造园手法

拙政园的造园手法拙政园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位于江苏苏州市,是一座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作。

拙政园采用了独特的造园手法,融入了中国古代文人画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下面将以四个方面来描述拙政园的造园手法。

首先,拙政园的造园手法独特地运用了水景。

拙政园占地面积较小,但其水面面积却占到了整个园林面积的1/3以上。

水景在拙政园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通过人工开凿的小溪、塘泽、池水等,营造出了一片宛如绘画般的水墨世界。

水景以清泉晶莹、湖泊广袤、石壁嶙峋等形式展现,流动的水涓涓绵延,形成了拙政园独特的景观特色。

其次,拙政园的造园手法巧妙地利用了地势。

拙政园地势起伏不平,园内有小山、小岛等地形,巧妙地将景色分隔开来,形成了独立的景观区。

同时,拙政园将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充分利用了地形地势,让整个园林景色更加丰富多样。

在拙政园的设计中,山、水、林、亭、廊等元素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画卷。

再次,拙政园的造园手法讲究了空间布局。

拙政园按照"远离喧嚣,静谧宜人"的设计理念,将整个园区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前园有亭台楼阁以及种满各种花草树木的庭院,营造出一种宜人闲适的氛围。

后园则更具隐私性,有亭台、假山、水榭等建筑景观,让人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

通过这种前后区分的空间布局,拙政园创造了一个有序而丰富的园林空间。

最后,拙政园的造园手法注重了细节的处理。

拙政园以小巧精致的建筑、精细的装饰和精心挑选的材料,呈现出极高的审美水准。

园内的假山、石桥、廊亭等都非常精致,且形态多样,使人耳目一新。

同时,园内的花木栽种、花径铺设、摆设、花器以及石刻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精致与美感。

细腻的手工艺术与园林元素的有机结合,使得拙政园成为一座美不胜收的艺术殿堂。

总之,拙政园的造园手法独特,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追求和对美的追求。

通过巧妙地运用水景、地势、空间布局和细节处理等手法,拙政园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环境,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独到魅力。

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

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

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以拙政园为例浅谈园林造景In the example of the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 Landscaping 摘要中国造园艺术源远流长,至明清尤胜,江南园林更是瑰宝之中的精品,本文以苏州名园拙政园为例,从整体布局,路径组织和造景手法三点进行赏析。

Abstract Chinese garden art has a long history, is better than to the Qing, Southern Gardens is a gem among the boutique, paper Suzhou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 for example, from the overall layout, organizationand pathAppreciation landscaping practices three points.关键词自然之美虚实相生看与被看Keywords natural beauty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Aioi see and be seen参考文献《中国古典园林分析》Reference "Analysis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建筑145 林佩娜 22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它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江南园林分为江南古典园林和江南现代园林两种,而古典园林较为著名。

其中,江南古典园林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一个类型,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

苏州古典园林中步行空间景观设计分析———以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为例

苏州古典园林中步行空间景观设计分析———以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为例

苏州古典园林中步行空间景观设计分析———以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为例作者:林卓然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9年第2期摘要:人作为步行空间景观的主体,可以穿梭于各个客体景观之间。

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可支配绿化范围逐步减少,人们想要走入景观的心理难以满足。

同时,步行景观的设计越来越重复及单一。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者们可以从苏州的古典园林设计中寻找灵感,以叠石理水等古典造园手法来丰富现代的步行空间景观,丰富人们的游览体验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关键词:步行景观;空间结构;叠石;引水1 步行空间景观概念简述在步行空间景观中,主体是人,客体则是指景观空间、景观空间中的各种元素以及景观空间的周边环境。

人作为主体具有流动性,可以穿梭于各个客体景观之间,实现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景观空间的互动,人与景观空间中各个元素的互动以及人与景观空间周边环境的互动。

在这一互动中人们所游览的即为步行空间景观。

2 现状与社会需求分析2.1 步行空间景观设计的弱化由于步行景观几乎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致使现在部分城市的景观设计极为老旧,且功能性不明确。

同时,新建城区房屋面积过大,侵占了绿地面积,使步行景观区域被压缩,人们能欣赏的范围越来越小,设计也逐步变得工业化和单一。

2.2 人与景观互动性的加强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的步行景观设置越来越被需要。

游览者们更倾向于走入景观获得参与感,加强自身与大自然的联系。

快节奏的生活使居民们少有时间去城郊花园或古典园林中领悟自然美,因此,城中花园及居民区景观成为了大多数人对自然的情感寄托。

3 苏州园林案例简介3.1 拙政园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

3.2 狮子林狮子林历史可以上溯至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正式建园起,明、清、民国各个时期都屡有增建,形成了嶙峋假山与一汪碧水相依、松竹梅菊与亭台楼榭相伴的人化自然空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明代私家园林理景艺术浅析——以苏州拙政园为例

明代私家园林理景艺术浅析——以苏州拙政园为例

2021年第04期现代园艺明代私家园林理景艺术浅析———以苏州拙政园为例黄玲,聂博文,肖沙沙,吴铁明*(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摘要:纵览私家园林之大观,江南苏州园林是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私家园林。

从源自于自然山水的皇家园林,到后期巧夺天工的私家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内景观,引人无数,望景抒情、驻足留墨。

主要以苏州拙政园为例,从造园的来由、元素、手法3个方面,基于时间线的造园来由,综合山之秀丽、水之灵动、筑之精巧、植之多彩4个造园元素的特征,以此总结出障景、框景、借景、对景、漏景等的造园手法。

并指出,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层次的近景远景的造园理念是造就私家园林艺术奇观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私家园林;理景艺术;拙政园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苏州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打造了深厚的造园基础。

中国古典园林以江南私家园林为代表,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五代时期,成熟于宋代时期,繁盛于明清时期。

据历史记载,在鼎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

迄今为止,保存尚好的仍有十余处。

拙政园是中国江南园林的四大名园之一,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它以其自身的色调淡雅、古朴沉稳、钟灵毓秀集中体现了私家园林的“精、灵、秀、透”的特点。

山石、水体、建筑、植物是私家园林中必不可少的造园要素,则拙政园便是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巧妙设计和安排,总结障景、框景、借景等造园手法,再融入私家园林造园理念,从而形成物我合一的艺术综合体[1]。

1明代私家园林兴起的历史背景及特点1.1“园”择地而生由于明朝初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元代蒙古族的压制,因此江南园林的风格仍然以宋代为主。

造园家们在造园理念上追求大雅和理性,造园手法过于拘束。

至明朝中后期,政治、经济及思想都逐渐得到发展和解放,造园家们纷纷转变设计思想,追求的是精神的解放和个人的自由,强调个人价值和审美艺术性。

从而,私家园林在造园手法和艺术水平上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苏州拙政园:清代园林建筑的代表

苏州拙政园:清代园林建筑的代表

苏州拙政园:清代园林建筑的代表苏州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中心的平江路,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它是一座兼有江南私家园林和官方园林特色的大型古代园林,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苏州拙政园的建筑和布局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精华。

它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江南园林和中国古代经典建筑的特点,将山水、建筑、花木、湖泊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幅独特的自然景观画。

拙政园的布局非常精致,整个园区分为东、南、西、北四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独特的特色。

园内的建筑主要由主楼、太楼、迎宾楼、窗厅、雅集楼等组成,这些建筑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雕刻而闻名于世。

拙政园的主楼坐落在园内的最高处,是整个园林的核心。

主楼正门上悬挂着“拙政园”三个金字,象征着园林主人的文化素养和治国才能。

太楼则是主楼的后院,其中有着精致的玻璃花窗,可以欣赏到园内的美景。

迎宾楼是整个园林的第一道门槛,它是来宾迈入拙政园的第一步。

窗厅则是一座仿古建筑,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雅集楼是一个休憩场所,园主可以在这里与朋友们聚会、品茶、赏景。

除了建筑之外,拙政园的自然景观也是其独特之处。

园内有着湖泊、假山、流水、花木等各种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宜人的环境。

湖泊面积很大,水面呈弯曲状,让人感受到水的流动之美。

假山则是园内的一大特色,它们形状各异,有的像山峰,有的像小丘,给人以错觉,墙为山,山为墙,让人忍不住想要触摸一下。

流水则通过水池中的喷泉和小溪形成,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花木则是园内的点缀,四季有不同的花草树木,有樱花、牡丹、桂花等等,色彩斑斓,香气扑鼻。

拙政园还有许多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与园林的历史与传承息息相关。

其中最有名的故事之一是《红楼梦》的创作背景之一。

据说,清代作家曹雪芹就是在苏州的拙政园中找到了灵感,创作了这部举世闻名的小说。

《红楼梦》中的“贾府”正是以拙政园为原型,书中描写了贾府的奢华和繁华,也再现了苏州传统园林的美丽与精致。

苏州拙政园不仅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探析中国古典园林中造景手法的运用

探析中国古典园林中造景手法的运用

探析中国古典园林中造景手法的运用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造景手法的定义、要素以及造景手法类型等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以苏州拙政园为例,分析古典园林中的不同造景手法,并且对拙政园中不同的景进行细化解析,更深入地了解造景手法的精妙之处。

希望造景手法可以在今后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更好的运用,并且可以让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吸取更多的精华,得到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古典园林;造景手法;拙政园一、园林造景的基本概述在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的意境所在,而这其中的意境正是通过这些造景手法表现出来的。

中国古典园林的总体布局符合一定的自然规律,难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同样都是通过点、线、面结合而成的布局形式,却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用同样的造景要素可以创造出完全不同的景致,这也正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魅力所在。

二、苏州古典园林的设计与造景手法(一)园林设计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景观的区域范围中,运用园林景观的知识与方法,并且运用一定的工程技术,通过对地形的改造,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式创建出美的环境。

(二)造景手法造景是指通过人为的手段,利用环境条件和构成园林的各个要素创造出所需要的景观。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通常以山水为基础,有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之感。

在造景的过程当中,运用的手法不同所带来的效果也有所不同,造景手法主要包括障景、漏景、框景、借景、对景、夹景等。

在不同的地方运用不同的造景手法,可以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观,使得在有限的实际面积内创造出更大的视觉面积,景观更加丰富化、多样化。

(一)苏州拙政园的概况拙政园全园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东园、中园和西园,它们之间由景墙与长廊相隔。

东园以田园风格为主基调,在山水之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景观建筑;西面水面环绕,亭阁建在依山傍水之处,使整体布局相对紧凑;拙政园最精华的部分则在中园当中,其总体布局的中心为水池,而亭台榭阁则是依水而建。

苏州古典园林的入口隔断基本都由影壁墙、假山、花台等元素构成,各景观区域之间都以水、廊、林、花丛等为隔断,作为遮挡视线之用,在感受空间的过程当中避免游者有一览无余的苍白之感,而是经过曲径迂回才可看到园内之景,即使站在园中最高处也无法将园中景致尽收眼底,给人一种神秘之感,耐人寻味。

苏州园林景观和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以拙政园为例

苏州园林景观和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以拙政园为例

3、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空间构 成原理
(1)空间组织:空间组织主要通过巧妙的地形利用、路径规划和景观设计 等手法来实现。在园林建筑中,这些手法使空间呈现出连贯性和层次感。
(2)空间比例:空间比例是指园林建筑中各要素的相对大小和位置关系。 通过合理的空间比例设计,可以营造出舒适宜人的空间氛围。
(3)空间透视:空间透视是指通过景观要素的排列和组合,使游者在不同 的视点上感受到不同的空间效果。
二、文化艺术
拙政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艺术内涵。在文 学方面,拙政园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题词和诗作,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 古原草送别》、清代文人沈复的《浮生六记》等。这些题词和诗作不仅为园林增 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也为我们解读园林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线索。
在书画方面,拙政园的建筑和景观设计充满了书画艺术的元素。园中的石雕、 木雕、砖雕等工艺品,以及山水画、花鸟画等壁画,都体现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 的精湛技艺。此外,拙政园还是许多著名画家的创作灵感来源,如元代的黄公望、 明代的文徵明等。
总之,苏州园林的景观学价值无与伦比。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 人类共同的财富。通过深入了解和发掘苏州园林的景观学价值,我们可以更好地 传承和发扬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我们也应该积极探索苏州园林在现代社会中的 运用途径,使其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基本内容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其精巧雅致的景观设计以及独特的文化内 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在这些园林中,拙政园以其广阔的规模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了 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之一。本次演示将通过分析拙政园的景观学特点,带领读者了 解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和文化背景。
在园林布局方面,拙政园采用了一系列错落有致的建筑和景观设计,使得整 个园林充满了层次感和动态感。建筑造型方面,拙政园的建筑多采用轻盈、优雅 的曲线造型,如蜿蜒的回廊、精美的檐角等,既体现了江南建筑的特色,又赋予 了园林更多的艺术气息。在色彩搭配方面,拙政园以清新淡雅为主,通过不同的 色彩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中国古典园林框景中“象”的表现———以苏州拙政园为例

中国古典园林框景中“象”的表现———以苏州拙政园为例

中国古典园林框景中“象”的表现———以苏州拙政园为例作者:陈雨萌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9年第2期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框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造园手法。

结合迹象论的观点,以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园林中框景之“象”的表现,并探究框景中所营造的意境。

关键词:迹象;框景;拙政园框景是有意识地设置框洞,并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造景手法。

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就是框景的表现。

窗洞为框,景置于其中,便框出一幅画面。

框景的2种构成方式为因景设框和对景设框———框既存则于框中造景,景已成则为之择位立框。

苏州拙政园设计规划面积有限,想要在有限的尺度中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意境,需要运用多样的框景手法和各种景观元素。

所以,框景的呈现一定是精心设计,构图精妙才能称框住了“景”。

1 框景与迹象论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有迹有象的,视觉艺术尤其如此。

“迹”包括笔墨、肌理、笔触、质感、色彩之类;“象”包含轮廓、形象、造型、构成等。

在框景中“迹象”同样存在,框景所谓有框有景,框中的景由不同的迹象元素通过一定的空间秩序组合而成,而这些迹象元素包含水、山石、花草等。

自然所造之迹千差万别,即使它们有着同样的命名,但仍然有个体的差异性,如相同品种的草木,同类别的山石组合而成象的视觉感受也是不同的。

正是由于个体的“迹”的微小差异,造就了“象”的相似又不尽相同,也正是因为迹象的共同作用造就了框景的不同。

但由于在框景所展现出的视觉传达中,迹元素较于零散局部,迹融入了象中,或者可以认为框景中的迹就是象,再看框景中的象则显而易见就是框住的景,这样一来在框景的迹象关系中象的表现更为突出。

2 框景中“象”的表现2.1 “框”的象框景中框的形式多样,框的象也变化万千。

框以漏窗、空窗及洞门的形式居多,并最易形成框景的效果。

廊柱和栏杆构成框洞,配合适当的景也可产生框景;拱桥桥洞和假山的岩洞也可以构成框景,这些元素均是形成框景景观的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以苏州拙政园为例摘要:拙政园是江南私家园林的典范,因此本文主要拙政园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它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景观分区、各级园路、铺地、园林建筑、小品等要素,并对其处理手法,规划设计理念,以及造型,材料,体量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与论述,归纳出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方法,并总结出其艺术特征。

关键词:布局分区建筑小品园路铺地结构工程正文:江南自宋朝以来,一直都是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地方,私家园林普遍兴旺发达,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均为全国之冠,一直保持着在中国后期古典园林发展史上与北方皇家园林并峙的高峰地位,其中苏州可视为江南园林的代表。

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园林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有人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园林作为传统建筑的艺术精品,是博大精深的。

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有其许多独特之处。

无论说到古典园林还是苏州园林,都不得不提到拙政园。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

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刻、花木园艺、园路铺装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并蕴含了浓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区东北隅娄门内,占地约72亩,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园址在唐代是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时建有大宏寺。

明正德四年(1509),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购下大宏寺遗址和附近的低洼地营建园林,并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文意,取名为“拙政园”。

拙政园的一草一木、一池一塘、一厅一屋,每一处景观和设计,都是历任主人营建、积累的结果。

可以说,数百年来拙政园虽然经历了不同的设计者和维护者,但不同时期拙政园的主人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宗旨和目标,即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创造、利用、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力图营造、维护一个最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

图(1)图(2)1.拙政园空间布局及分区江南私家园林深处市井之内,造园受用地面积所限,不可能像皇家园林那样以“千尺为势”的原则对园林的整体景观布局进行控制,而是退而求其次以“百尺为形”的原则来把握园林的整体景象布局,结合尺度略小、封闭程度各不相同的庭园空间产生景象的不断变换,以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创造出景象丰富的园林。

拙政园位于住宅的北侧,分为中部和西部两区,面积约为20293平方米,是苏州最大的一座私家园林。

布局以水为主,初建园时,利用洼地积水,浚治成池,环以林木,造成一个以水为主的风景园,虽屡更园主,历经多次改建,其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自然的特征仍能沿袭不替。

中部是全园的主体和精华所在,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范围,面积约为12193平方米,其中水体面积约为4203平方米,约占中部面积的三分之一,山体面积为228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699平方米,平地面积约为3003平方米,分别占中部面积的18.76%、22.14%、24.63%。

图(3)拙政园分层平面结构(总平面、山水、植物、建筑)1.1总体特征拙政园由于园林占地面积较大且与住宅建筑相对分离,所以,在对空间的营造上,造园师具有较多的主动性,园主的意图有较大的表达余地。

拙政园的空间特征是以水池作为整个园林的构图中心,通过围墙、廊架、建筑小品、山石、水体、植物等各种景观元素,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空间的分割与组织,并运用主次空间相配、借景、障景的方式完成园区各个空间的互动,形成相互关联的空间体系。

1.1.1结构体系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空间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以山水间架结构组成的园林主体空间。

拙政园的中部是江南园林中结构体系的典范,水池的面积占全园的三分之一,是以水池作为整个园林的构图中心,通过路径、廊架等进行空间的分隔与组织。

园林建筑在空间的组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筑、游廊和其它景观元素形成相互关联的空间体系,既具有较严谨的秩序,又蕴涵了灵活与变化。

如上图(3),用分层的方式显示了拙政园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

通过山水体系的布局基本形成了园林的整体性空间结构;建筑位置的经营进一步划定和完善了空间的细部结构;园林植物依附于山水和建筑的布局之上,使山水和建筑庭院空间中增添了许多变化的因素。

1.1.2空间层次拙政园的空间可划分为三个层次1).第一个层次为园区,主要依据园林的空间位置和结构来划分。

据此,拙政园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园区如图(4)。

图(4)拙政园第一层分区2). 第二个层次为景区,主要依据水体、路径、廊架和主体建筑来分割空间。

为了在有限的面积内构成富于变化的风景,江南私家园林在布局上,采取划景区和空间的办法。

以拙政园中部园区为例来说,园区分为五个景区,如图(5):枇杷园景区、远香堂景区、小飞虹景区、见山楼景区、一池三山景区。

(1)枇杷园景区位于中部园区东南角,以植物造景意境为主。

主要由海棠春坞、听雨轩围绕玲珑馆组成的品字形和嘉宝亭组成一个景区空间。

(2)远香堂景区包括黄石假山、远香堂和倚玉亭,空间边界由山石和游廊围合。

景区东、南两面围合,西、北两面开敞。

(3)小飞虹景区空间边界由香洲、倚玉轩和游廊组成,内有三重院落,一水相带,各具特色。

第一重香洲的水面半开半合,外与东西视觉轴线相接,内接小飞虹水院为第二重水院;小飞虹水院,廊桥似隔非隔,视线通透;第三重为小沧浪水院,封闭内向。

三重水院加强了整个景区的空间深度。

图(5)拙政园第二层分区(4)见山楼景区拙政园的空间特征分析语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由游廊、郁闭的树林和临水建筑组成边界;三条爬山廊竖向上错综变化。

(5)一池三山景区景区主要以水体和三个岛屿组成,四面临水,空间通透,是中部园区的中心地标景区。

3)、第三个层次为景点,主要通过建筑定位空间,这些景点相对独立,有明确的可感知的边界和一定的主题,空间意义完整。

以拙政园中部园区为例来说,园区分为22个景点。

(1)枇杷园景区包括听雨轩、嘉实亭、玲珑馆、海棠春坞、绣绮亭5个景点。

(2)远香堂景区包括黄石假山、远香堂、倚玉轩亭3个景点。

(3)小飞虹景区包括小沧浪、小飞虹、得真亭、松风亭、香洲、别有洞天6个景点。

(4)见山楼景区主要包括见山楼及其西南边的黄石假山2个景点。

(5)一池三山景区包括荷风四面亭、雪香云蔚亭、北山亭3个景点。

(6)另还有3个相对独立的点景,包括梧竹幽居、倚虹亭和绿漪亭。

2.园路系统园林道路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连接交通和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

它像脉络一样,把景观的各个景区连成统一的整体。

而在古典园林中,园路本身更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古典园林中的道路工程包括园路布局、路面层结构和地面铺装等的设计。

2.1园路的分类2.1.1 主路联系园内各个景区、主要风景点和活动设施的路。

通过它对园内外景色进行剪辑,以引导游人欣赏景色。

宽7~8米。

图(6)2.1.2 次要道路设在各个景区内的路,它联系各个景点,对主路起辅助作用。

考虑到游人的行为特点,在园路布局中,还应为游人由一个景区到另一个景区开辟捷径。

宽3~4米。

图(7)2.1.3 小路又叫游步道,是深入到山间、水际、林中、花丛,供人们漫步游赏的路。

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0.6~l米。

图(8)2.1.4 园务路为便于园务运输、养护管理等的需要而建造的路。

这种路往往有专门的入口,直通公园的仓库、餐馆、管理处、杂物院等处,并与主环路相通,以便把物资直接运往各景点。

在有古建筑、风景名胜处,园路的设置应考虑消防的要求。

2.2园路的设计园路的设计包括线形设计和路面设计。

后者又分为结构设计和铺装设计。

线形设计在园路总体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可分为平曲线设计和竖曲线设计。

平曲线设计包括确定道路的宽度、平曲线半径和曲线加宽等;竖曲线设计包括道路的纵横坡度、弯道、超高等。

园路的线形设计应充分考虑造景的需要,以达到蜿蜒起伏、曲折有致,应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以保证路基稳定和减少土方工程量。

2.2.1 结构设计园路结构形式有多种,典型的园路结构分为:(1) 面层路面最上的一层。

它直接承受人流、车辆的荷载和风、雨、寒、暑等气候作用的影响,因此,要求坚固、平稳、耐磨,有一定的粗糙度,少尘土,便于清扫。

(2) 结合层采用块料铺筑面层时在面层和基层之间的一层,用于结合、找平、排水。

(3) 基层在路基之上。

它一方面承受由面层传下来的荷载,一方面把荷载传给路基。

因此,要有一定的强度,一般用碎(砾)石、灰土或各种矿物废渣等筑成。

(4) 路基路面的基础它为园路提供一个平整的基面,承受路面传下来的荷载,并保证路面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如果土基的稳定性不良,应采取措施,以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

此外,要根据需要,进行缘石、雨水井、明沟、台阶、种植地等附属工程的设计。

2.2.2 铺装设计中国园林在园路面层设计上形成了特有的风格,有下述要求:(1)寓意性中国园林强调“寓情于景”,在面层设计时,要有意识地根据不同主题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纹样、材料来加强意境,表现人文景观和园林艺术的有机结合。

(2)装饰性园路是园景的一部分,应根据景的需要做出设计,路面或朴素、粗犷;或舒展、自然、古拙、端庄;或明快、活泼、生动。

园路以及不同的纹样、质感、尺度、色彩,以及不同的风格和时代要求来装饰园林。

2.2.3 装饰方法(1) 花街铺地它以规整的砖为骨,和不规则的石板、卵石、碎瓷片、碎瓦片等废料相结合,组成色彩丰富、图案精美的各种地纹,如:人字纹、席纹、冰裂纹等。

图(9)(2) 卵石路面采用卵石铺成的路面耐磨性好、防滑,具有活泼、轻快、开朗等风格特点。

(3)雕砖卵石路面它又被誉为“石子画”,是选用精雕的砖、细磨的瓦或预制混凝土和经过严格挑选的各色卵石拼凑成的路面,图案内容丰富,是我国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

图(10)(4)嵌草路面把天然或各种形式的预制混凝土块铺成冰裂纹或其他花纹,铺筑时在块料间留3 cm~5 cm的缝隙,填入培养土,然后种草。

如:冰裂纹嵌草路、花岗岩石板嵌草路、木纹混凝土嵌草路、梅花形混凝土嵌草路。

(5) 块料路面它是以大方砖、块石和制成各种花纹图案的预制水泥混凝土砖等筑成的路面。

这种路面简朴、大方、防滑、装饰性好。

如:木纹板路、拉条图(11)水泥板路、假卵石路等。

(6)整体路面它是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彩色沥青混凝土铺成的路面。

其平整度好,路面耐磨,养护简单,便于清扫,多于主干道使用。

(7)步石在绿地上放置一块至数块天然石或预制成圆形、树桩形、木纹板形等铺块,一般步石的数量不宜过多,块体不宜太小,两块相邻块体的中心距离应考虑人的跨越能力的不等距变化。

步石易与自然环境协调,能取得轻松活泼的景观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