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合集下载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10. 常温下食盐在水中 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
11. 妈妈在晾晒衣服时,经常把衣服放在通风和向阳的地方。( )
12.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60℃。( )
13. 一杯水结冰后,体积反而变小了。( )
14. 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
15. 食盐和沙混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用筛子把它们区分开来。( )
2. 研究水温对物质 溶解快慢的实验中,不同的条件只有一个:改变_______。相同的条件是:水量一样、食盐量一样、食盐颗粒大小一样、同时倒入水中、都不搅拌。
3. 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_______后,才能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要_______。
4. 让一杯水得到热量,水的温度会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水在 _____(填“0℃”或“0℃以下”)开始结冰。
2.【答案】水温
【解析】
【详解】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由于研究的是水温对物质的溶解快慢,所以唯一的变量就是水温。
3.【答案】(1).不再变化(2).平行
【解析】
【详解】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①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A. 不均匀B. 均匀C. 上少下多
23. 关于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出来
B.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3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3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1-3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一、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高温度温度计蒸发过滤变大热水完全空气不1.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不见了,其实是水跑到________空气中去了。2.要想知道一杯热水的温度,我们可以用________来测量。3.试管内的水结成冰后,冰的高度比结冰前水的高度要________,说明水结成冰后,体积________。4.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热水和冷水,在两杯水中同时各放入一份同样多的食盐。________杯中的食盐溶解得更快。此实验说明,物质溶解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5.做“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时,等量的小苏打一定要一份一份地加入,直到不能溶解为止。溶解的份数是指在水中________溶解的份数,如果水中有小苏打剩余,则最后一份________被计算在内。6.利用________的方法可以分离食盐和水,利用________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沙子。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湿的手变干了是因为水被皮肤吸收了。( )2.水和水蒸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3.水结冰实验中,在碎冰里加食盐是为了消毒。( )4.电热水壶中的水烧开时,上面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5.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的强。( )6.使用酒精灯时,要用火焰的外焰加热。( )7.水能流动,沙子也能流动,所以它们都是液体。( )8.观察液体时,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采用“尝”的方法。( )9.有些物质的变化是可逆的,比如水可以凝结成冰,冰可以融化成水。( ) 10.在测量水温时要注意,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量的水。(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A.清晨树叶上的露珠B.冰棒周围冒“白气”C.湿衣服晾干了2.下列物质中,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的是( )。A.小苏打B.食盐C.沙子3.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其他酒精灯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C.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4.在进行“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时,可以用( )来取食盐。5.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块融化速度的是( )。A.用毛巾包裹住冰块B.把冰块敲碎C.把冰块放到太阳下晒6.下列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A B C7.夏天人们会在院子里洒水来降温,这样做( )。A.是不可行的,因为水蒸发时会释放热量,气温反而会升高B.是可行的,因为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气温会降低C.毫无意义,因为水温和气温是相同的,不会降低地面温度8.吃火锅时虽然没有继续往锅里放盐,但是汤的味道却越来越咸,这是因为( )。A.汤上面淡下面咸B.汤里的水分蒸发了C.锅底的盐没有溶解9.海水中有大量的盐,若想从海水里获得盐,可以通过( )的方法。A.蒸发B.过滤C.溶解10.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会发生变化,例如水会变成水蒸气,也会变成冰,下列现象与水的这种变化不同的是( )。A.用橡皮泥捏成一只小兔子B.食盐溶解在水里C.蜡烛燃烧后变短了四、综合题。(共40分)1.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菲菲观察水中的现象,并从水温为80摄氏度时开始记录,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下面是她的实验记录表。(12分)时间/分钟0 2 4 6 8 10 12 14温度/℃80 85 89 93 96 99 100 100(1)在此过程中,菲菲观察到水中的气泡有两种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图________(填“甲”或“乙”)是水沸腾之前的情况。(2)如右图所示,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层。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________进行加热,因为这部分的温度最________。(3)在12分钟到14分钟这段时间内,虽然水温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酒精灯要继续加热,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________(填“放”或“吸”)热。(4)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 )。A.杯内水面降低B.水温继续上升C.杯口出现大量“白气”2.阅读下表中的信息,回答问题。(12分)(1)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知道:能够溶于水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不能溶于水的物质有________。(均填“食盐”“沙子”或“白糖”)(2)如果还想知道淀粉能不能溶于水,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进行判断。A.过滤B.蒸发C.过滤和蒸发都可以(3)对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可以无限地溶解在水中B.食盐和水可以混合,但是不能进行分离C.不管是溶解了的食盐,还是被分离出来的食盐,都属于同一种物质(4)如果还想知道生活中的其他物质是否能够溶于水,我们应该( )。A.直接判断B.依据生活经验进行判断C.通过溶解和过滤实验判断3.路路学习了本单元内容之后,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题目。(16分)(1)路路在实验室分离食盐和水时需要用到的实验装置为图________(填“甲”或“乙”)。图甲、乙中序号对应的实验仪器的名称分别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填字母)A.漏斗B.铁架台C.三脚架D.蒸发皿E.酒精灯F.玻璃棒G.烧杯(2)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分离食盐和水时,目的是( )。A.让食盐蒸发B.让水蒸发C.让食盐和水一起蒸发(3)实验室分离食盐时,食盐和水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没有变成新物质,但水变成了新物质B.水没有变成新物质,但食盐变成了新物质C.食盐和水都没有变成新物质(4)路路想在实验室分离另外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她选择了如图乙的装置,那么1号烧杯中的物质可能是( )。A.白糖和水B.面粉和水C.酒精和水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1.人们通常将水和牛奶分为一类,称为________,将石头和木头分为一类,称为________,空气又是一类,称为________。2.空气没有固定的________,被压缩的空气有________。3.空气受热后会________,变冷后会________。4.空气的流动形成________,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法感受空气的流动。5.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________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空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水里也有空气。( )2.在一个空盒子里,空气只占据一半的空间。( )3.用注射器做压缩空气的实验时,注射器的活塞可以向下压到底。( ) 4.测20筒空气的质量时,在皮球中充20筒空气后挂在天平的一端,在另一端用绿豆平衡,绿豆的质量就相当于20筒空气的质量。( )5.相同质量的空气和回形针,空气占据的空间大。( )6.孔明灯升空的原理是:热空气比冷空气更容易流动。( )7.太阳的热量会导致空气的冷热变化,从而形成大自然中的风。( )8.空气受热后体积会变大。( )9.地球上的生命都离不开空气,所以空气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10.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感知它的存在。(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秋天,桂花飘香,我们闻到了桂花的香味,那么这时的空气是( )。A.臭的B.香的C.无味的2.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共同特点是( )。A.能流动B.占据空间C.有固定的形状3.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这一性质的是( )。A.弹弓B.电风扇C.足球4.以下工具,最适合用来研究空气有质量的是( )。A.简易天平B.注射器C.体温计5.空气的质量可以用不同的标准物来衡量,标准物的特点应该是( )。A.轻B.重C.大6.做“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时,如果将活塞用力向下压,最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表示空气微粒)。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空气微粒的数量和大小不变,它们之间的间隙变小B.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C.压缩的空气有弹性7.如果没有堵住注射器管口,向下压活塞时,空气就会从注射器管口出来,这是因为空气具有( )的性质。A.热胀冷缩B.能流动C.有质量8.在做风的模拟实验时,点燃纸盒里的蜡烛后,纸盒外蚊香的烟会( )。A.竖直往上飘B.飘向盒子内C.飘向四面八方9.做“热气球”实验时,点燃蜡烛后过一段时间,塑料袋( )。A.瘪(biě)瘪的B.摸起来是冷的C.能自己立起来10.下列行为可能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风力发电B.垃圾分类回收C.焚(fén)烧垃圾四、综合题。(共40分)1.我会辨别。(12分)(1)下列特征属于哪种状态的物体,填写在表格的对应位置。(填序号,可重复选择)①能占据空间②不能占据空间③能被压缩④不能被压缩⑤会流动⑥不会流动⑦有一定的体积⑧没有一定的体积⑨有一定的形状⑩没有一定的形状(2)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填写在表格的对应位置。(填字母)A.冰块B.矿泉水C.空气D.大米E.啤酒F.沙子G.氧气H.土豆I.酱油J.水蒸气固体液体气体特征物质2.在研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这个实验时,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三个活动并记录了实验现象。(18分)活动一:压杯入水将纸团粘在杯底,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活动二:扎孔实验在杯底扎一个小孔,按住小孔,慢慢压杯入水,然后松开手指活动三:打气实验按住杯子,将连着打气筒的球针插入杯底的小孔,慢慢打气请依据该小组所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可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可方便观察________。(2)活动一中,杯底的纸团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湿,因为( )占据了杯子的空间。A.水B.空气C.水和空气(3)活动二中,松开手指前,纸团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湿。松开手指后,杯子中的水面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最后纸团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湿,这是因为空气从杯底的小孔泄漏出去,________填补了原来被空气占据的空间。(4)活动三中,慢慢向杯中打气时,杯子中的水面( )。A.升高B.不变C.降低(5)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可以________占据空间。3.元元在家里做“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她用小木棍制作了一个简易天平,然后在其两端各挂了一个气球,如图甲所示。(10分)甲乙(1)此时天平是不平衡的,如果想让天平达到平衡,正确的做法是( )。A.向左端气球中充一些空气B.向右端气球中充一些空气C.向左、右两端气球中都充一些空气(2)如果将右端气球里的气全部放掉,那么小木棍的状态是( )。A.会达到平衡B.左端会向下沉C.右端会向下沉(3)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空气是有________的。(4)如图乙,气球可以被拧成不同的形状,主要是因为( )。A.空气可以被压缩B.空气占据空间C.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5)将木棍上的气球取下并释放,气球里的气体会冲出去,这是因为( )。A.气球里面的空气是热空气B.气球里面的空气在释放前,已经形成了风C.气球里面的空气是被压缩的空气第三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一、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________,有时比较________。2.空气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________计进行准确的测量,使用________可以知道下了多少雨。3.测量气温应选在室外________、________处进行。4.某地一天的降水量是指这个地方________小时内的降水总量。5.根据________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多云和阴天。6.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影响________。7.四季如春、常年干旱、四季分明都是描述某一个地方的________。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10℃,读作:负10摄氏度。( )3.测量天气特征用到的工具有气温计、雨量器和风向标等。( )4.我们看不到风,但可以借助地面上的物体观测风。( )5.常见的降水形式只有雨和雪。( )6.当整个天空都被云覆盖,看不到太阳,这时的天气称为晴。( )7.动植物的“行为”不能为我们了解天气的变化提供什么信息,只能靠自己的观察。( ) 8.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天气变化规律,需要知道该地方多天的天气状况。( )9.大雪飘飘、狂风暴雨、阳光明媚都是描述气候的词语。( )10.气象员可以直接根据超级计算机做出的数值天气预报结果发布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多云的是( )。A B C2.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的水B.使用气温计时,要等到气温计里的液柱稳定后才能读数C.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也一定可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3.菲菲12时测得教室外的气温如右图所示,此时的气温是( )。A.10℃B.20℃C.30℃4.以下是状状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测得的三个气温,你认为最有可能与实际气温相符的是( )。A.操场上26 ℃B.教室里27 ℃C.树荫下25 ℃5.制作简易雨量器时,应该选择( )作为容器。A B C6.下列现象中,不可以用来判断风向的是( )。A.跑步时,红领巾飘动的方向B.小风旗飘动的方向C.国旗飘动的方向7.蒲福风力等级表把风力分为( )个等级。A.13B.12C.118.把天空当作一个圆,把看到的云量填充进去,根据占比情况判断天气。下图中表示晴天的是( )。A B C9.下列关于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气预报的信息一定准确无误B.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我们无法预测天气C.我们可以预测天气状况10.按照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下列正确的是( )。A.数据收集—气象员做出预报—生成数值天气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B.数据收集—生成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C.数据收集—发布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生成数值天气预报—天气会商四、综合题。(40分,第1题6分,第2题14分,第3题20分)1.根据气象台的数据汇报显示,某地区出现了强降雨,本次强降雨中该地区的降水量达到了227________。据此回答问题。(6分)(1)题干中横线位置缺少降水量的单位,请你补充完整。(2)根据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此次该地区的降雨等级为_______。(3)状状用自制雨量器测量降雨量,读数时,他的视线要与液面________。2.元元制作了天气日历,并从中获取了以下信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在元元的记录中,有________天是晴天,________天是阴天,________天是多云。(2)请将“最常见的天气”一栏补充完整,在正确答案后面的“”里打“√”。(3)这个月刮的风主要是________风。(4)元元用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时,发现小风旗向西微动,那么此时的风向和风速是________。(4分)3.看图识天气。(20分)观察某年3月20日至3月27日这八天的天气情况(如图甲)和3月20日8时到3月21日5时的气温变化(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观察图甲中天气符号,3月24日的天气应该是________,3月25日的天气应该是________。(2)观察图乙,3月20日8时到3月21日5时这段时间内的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时,气温的整体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在3月27日用风旗来测量风向,则风旗飘向________方。除了风旗,我们还可以用________来测量风向。(4)根据图甲,小红在某天测得气温是4℃,那么这一天是( )。A.3月22日B.3月24日C.3月26日(5)3月20日这天陆续下了四场雨,我们应该根据( )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这天降雨量的等级。A.最大的那场B.最少的那场C.四场累加的(6)请在正确使用气温计的操作后的“□”内打“√”,不正确的打“×”。(4分)①放在阳光照射得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测量。②用手拿住气温计的中间位置。③悬挂在空气中进行测量。④视线与液柱顶端保持平齐。。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1.答案:
六、实验探究题。
1.答案:ACDEFG
2.答案:错误 搅拌后都溶解了说明还能继续溶解
3.答案:水的温度 水的温度 白砂糖颗粒大小和是否搅拌(合理答案均可)
七、实验分析题。
1.答案:降低
2.答案:降低
3.答案:不变
4.答案:0℃
5.答案:吸收
6.答案:较高 较低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测试卷
3.冰块融化过程中,远离盛冰块烧杯处空气的温度__________。
4.当冰块融化变成冰水混合物时,温度一直保持在__________。
5.从表中数据可知,冰块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__________热量。
6.由此可知,要使冰块融化得快,我们可以把冰块放在温度_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下同)的地方;要使冰块融化得慢,我们可以把冰块放在温度__________的地方。
8.写出下图装置所对应的实验操作。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9.根据第8题,分离沙和食盐水我们应该选用__________装置;分离食盐和水我们应该选用__________装置。
10.一些物质的__________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没有改变,还是原来的物质。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烧水时冒出“白气”,证明水蒸气可以看得见。( )
2.水沸腾时,下方的气泡小,上方的气泡大。( )
3.水结冰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
4.我们可以采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铁屑和沙。( )
5.对着镜子哈气,镜面立即变模糊,这时镜面蒙上了一层水蒸气。( )
6.把木头制作成桌子或椅子,只是木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木头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把普通纸的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这就是一种( )材料。

A. 组装B. 联合C. 复合2.比较材料的硬度,可以用()方法。

A. 看B. 摸C. 刻划3.下列图形中,()是回收标志。

A. B. C.4.()材料不太适宜用来制作椅子。

A. 玻璃B. 竹子C. 木材D. 塑料5.如图,塑料能做成各种各样的勺子,是利用了塑料的()性质。

A. 可塑性B. 不易降解C. 不导电6.下列物品中,柔韧性最好的是()。

A. 木条B. 金属条C. 塑料条7.比较两种材料软硬最简便的方法是()。

A. 折一折,不容易折断的硬一些B. 放在一起比比谁厚,厚的硬一些C. 相互刻画一下,不容易被刻出划痕的材料硬一些8.下列材料埋在地下不容易腐烂的是()。

A. 牛皮纸B. 木头C. 塑料9.()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许多可以重复利用。

A. 塑料B. 纸C. 木头D. 陶瓷10.材料()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A. 硬度B. 延展性C. 导热性11.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

A. 导电性B. 光泽C. 延展性12.关于瓷器和砖的不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 瓷器不会吸水,而砖会吸水B. 制作瓷器的黏土比较粗糙,而制作砖的黏土比较细腻C. 瓷器比较软,而砖比较硬二、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13.砖和陶瓷都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所以他们的硬度也一样。

()14.在水中沉的物体有可能在油中浮。

()15.一棵成材的树木在自然界至少要生长十几年,由于环境污染和人工采伐,世界上的森林正在急剧减少。

()16.可乐瓶、报纸、废纸等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17.材料的硬度越大,通过刻画,别的物体就越难在它表面留下划痕。

()18.我国古代的造纸术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的。

()19.塑料在生活中使用很广泛,都可以重复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_附答案_附图片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_附答案_附图片

一、多项选择题。

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ABD)组成的。

A、树冠B、树干C、树叶D、树根2、树的器官一般包括(ABCDEF )。

A、根B、茎C、叶D、花E、果实F、种子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ACD)。

A、植株的高矮B、所处位置C、茎的粗细D、质地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之处有(ABCD)。

A、都生长在土壤中B、都有绿色的叶C、都会开花结果D、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5、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BCD)。

A、土壤B、水分C、阳光D、空气6、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ABCD)等方面。

A、发芽B、生长C、开花D、结果7、植物的生存需要(ABCD)。

A、水分B、阳光C、空气D、营养8、植物的共同特征是(ABCDE)。

A、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B、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C、都会生长发育D、都会繁殖后代E、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9、世界上有些令人惊奇的植物,它们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

例如:(ABCD)A、会捕虫的植物猪笼草B、结“面包”的树C、神奇的王莲D、世界上最大的花1、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2、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3、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4、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5、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7、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8、(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9、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10、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它是一年生杂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是均匀的
硬糖溶解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使硬糖溶解得更快一些?
下面是三(1)班“钱学森科学兴趣小组”的实验记录表。
40. 这个实验用到哪些材料?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方框内画“√”。(10分)
大小一样的硬糖□ 两个烧杯□ 注射器□
橡胶塞□ 搅拌棒□ 小刀□
冷水□ 热水□ 食盐□ 酒精灯□
7.【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碎冰中加盐,可以促进碎冰融化,导致碎冰不断向周围吸收热量,周围温度更低。
8.【答案】√
【解析】
【详解】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准确的温度。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用温度计应小心拿放,因为它是玻璃制成的,很易破碎,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9.【答案】×
19.【答案】B
【解析】
【详解】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这杯水的温度高于周围的气温,会发生热传递现象,水的温度会传递到周围的空气中,因为四个小时的时间足够长,但是一杯水传递的热量不足以改变周围空气的温度,所以4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和周围的气温持平,在25℃左右。
17. 下面的物体可以流动的是( )。
A. 番茄酱、汽油、空气、玻璃
B. 酱油、自来水、空气、海水
C. 水晶、水蒸气、白云、冰雹
18. 打针时,护士为了让药粉快速地溶解在药水中,采用的方法是( )。
A. 加热药粉和药水B. 冷却药粉和药水C. 将药粉和药水混合进行摇晃
19. 有一杯水温度是45℃,周围环境的气温是25℃,4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可能是( )℃左右。

2021-2022学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21-2022学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2021-2022学年度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测试题(考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9分)1. 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_____,此时水需要_____热量。

2. 给水加热时,水蒸发得更_____;持续加热到100℃时,水会_____。

3. 要想精确知道物体的温度,需要用_____来测量,计量温度的单位通常用_____。

4. 当水的温度下降到_____℃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_____状态。

5. 把少量食盐和红糖放在水中,过一段时间后,食盐和红糖会消失,这个过程叫_____。

6. 可以用_____、_____、切碎等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7. 烧水时的“白汽”是水受热产生的_____遇冷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

8. _____和_____三种状态存在,这三种_____。

9. 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_____的方法;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_____的方法。

10. 酒精灯的_____温度最高,内焰其次,_____温度最低。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 液态的水在加热时能变成气态的水。

()2. 只有温度才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3.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4. 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上升。

()5. 实验时,为了节约时间,可以把一大包盐倒在杯里,看看能不能都溶解。

()6. 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砂糖。

()7. 冰必须在变成液态的水后才能变成水蒸气。

()8. 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9. 把盐水放在太阳下晒,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0. 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28分)1. 下面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A.不断搅拌糖块B.把糖块切碎C.2. )。

3. 我们观察到( ),说明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A.沙子看不见了B.在滤纸上没有留下沙子C.沙子沉在水底4. 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 )能让底部的盐完全溶解。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1.水、冰、水蒸气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

一般情况下,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_摄氏度,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摄氏度。

2.物体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______,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______。

3.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______、没有味道、透明、会______的液体。

4.水是生命的源泉:______、______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5.用湿抹布擦黑板,一会后黑板上的水消失了这是因为水______了;冬天湖面上的冰是由于水温度降低后______产生的。

6.我们可以用______测量物体的温度,用______来给物体加热。

7.把一小勺食盐放在水中,过一会消失不见了。

这是因为食盐在水中______,在相同的水中,食盐比小苏打溶解的更______。

8. ______和______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水和水蒸气是不能相互转化的。

( )2.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我们不可以直接用手拿,以免烫伤。

( )3.往碎冰里加入食盐可以降低冰的温度。

( )4.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小。

( )5.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 )6.任何物体都能在水中溶解。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含三个单元)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含三个单元)

学教科版2019-2020学年度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测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9分)1. 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_____,此时水需要_____热量。

2. 给水加热时,水蒸发得更_____;持续加热到100℃时,水会_____。

3. 要想精确知道物体的温度,需要用_____来测量,计量温度的单位通常用_____。

4. 当水的温度下降到_____℃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_____状态。

5. 把少量食盐和红糖放在水中,过一段时间后,食盐和红糖会消失,这个过程叫_____。

6. 可以用_____、_____、切碎等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7. 烧水时的“白汽”是水受热产生的_____遇冷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

8. 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_____和_____三种状态存在,这三种状态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促成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_____。

9. 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_____的方法;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_____的方法。

10. 酒精灯的_____温度最高,内焰其次,_____温度最低。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 液态的水在加热时能变成气态的水。

()2. 只有温度才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3.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4. 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上升。

()5. 实验时,为了节约时间,可以把一大包盐倒在杯里,看看能不能都溶解。

()6. 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砂糖。

()7. 冰必须在变成液态的水后才能变成水蒸气。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8. 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9. 把盐水放在太阳下晒,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0. 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28分)1. 下面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A.不断搅拌糖块B.把糖块切碎C.切碎糖块并搅拌2. 下列杯中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册)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填空题(19分)1.要想精确知道物体的温度,需要用来()测量,计量温度的单位通常用()。

2.当水的温度下降到()C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状态。

3.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此时水需要()热量。

4.给水加热时,水蒸发得更();持续加热到100°C时,水会()。

5.烧水时的“白汽”是水受热产生的()遇冷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

6.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和()三种状态存在,这三种状态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促成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

7.把少量食盐和红糖放在水中,过一段时间后,食盐和红糖会消失,这个过程叫()8.可以用()、()切碎等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9.酒精灯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温度最低。

10.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釆用()的方法;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釆用()的方法。

二、判断题(10分)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上升。

()3.液态的水在加热时能变成气态的水。

()4.只有温度才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5.冰必须在变成液态的水后才能变成水蒸气。

()6.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7.实验时,为了节约时间,可以把一大包盐倒在杯里,看看能不能都溶解。

()8.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砂糖。

()9.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10.把盐水放在太阳下晒,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三,选择题(14分)1.我们观察到(),说明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A.沙子看不见了B.在滤纸上没有留下沙子C.沙子沉在水底2.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能让底部的盐完全溶解。

A.继续搅拌B.加水再搅拌C.加热蒸发3.下面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A.不断搅拌糖块B.把糖块切碎C.切碎糖块并搅拌4.水和糖块质量相同的条件下,杯中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A.冷水中的糖块B.热水中的糖块C.温水中的糖块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A.空气能占据空间 B.空气有质量 C.空气能流动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压缩空气的实验时,注射器可以推到“0”刻度线
B.孔明灯点燃后会一直无限上升
C.空气是由很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温差的地方就有风B.有空气的地方就有风C.有风的地方就有空气
12.下列说法中,( )不是风的作用。
C.小雨转晴,白天最高气温22℃,夜间最低气温19℃
20.炊烟垂直上升,这时的风力是()。
A.无风B.微风C.大风
21.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的云是()。
A.层云B.积云C.卷云
22.读取雨量器上的读数时,正确的做法是()。
A.随便怎么读都可以
B.将雨量器放到水平的桌面上,视线和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时读取雨量器内的刻度数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题号







总分
分数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温度的高低()食盐在水里溶解的快慢。
A.没有影响B.不一定影响C.无法确定D.影响
2.水壶里的水“噗噗”地冒泡,水沸腾了。水沸腾的温度接近()。
A.120℃B.70℃C.100℃
A.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B.春天柳枝飘动
C.在风中行驶的轮船的电动螺旋桨转动
13.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性质,不正确的是( )。
A.都无色无味 B.都无固定形状 C.都摸不着
14.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空气作用的是( )。
A.让热气球没有质量,从而可以不断上升B.风力发电C.供给呼吸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1-3单元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1-3单元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一、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高温度温度计蒸发过滤变大热水完全空气不1.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不见了,其实是水跑到________空气中去了。2.要想知道一杯热水的温度,我们可以用________来测量。3.试管内的水结成冰后,冰的高度比结冰前水的高度要________,说明水结成冰后,体积________。4.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热水和冷水,在两杯水中同时各放入一份同样多的食盐。________杯中的食盐溶解得更快。此实验说明,物质溶解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5.做“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时,等量的小苏打一定要一份一份地加入,直到不能溶解为止。溶解的份数是指在水中________溶解的份数,如果水中有小苏打剩余,则最后一份________被计算在内。6.利用________的方法可以分离食盐和水,利用________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沙子。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湿的手变干了是因为水被皮肤吸收了。( )2.水和水蒸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3.水结冰实验中,在碎冰里加食盐是为了消毒。( )4.电热水壶中的水烧开时,上面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5.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的强。( )6.使用酒精灯时,要用火焰的外焰加热。( )7.水能流动,沙子也能流动,所以它们都是液体。( )8.观察液体时,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采用“尝”的方法。( )9.有些物质的变化是可逆的,比如水可以凝结成冰,冰可以融化成水。( ) 10.在测量水温时要注意,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量的水。(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A.清晨树叶上的露珠B.冰棒周围冒“白气”C.湿衣服晾干了2.下列物质中,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的是( )。A.小苏打B.食盐C.沙子3.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其他酒精灯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C.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4.在进行“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时,可以用( )来取食盐。5.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块融化速度的是( )。A.用毛巾包裹住冰块B.把冰块敲碎C.把冰块放到太阳下晒6.下列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A B C7.夏天人们会在院子里洒水来降温,这样做( )。A.是不可行的,因为水蒸发时会释放热量,气温反而会升高B.是可行的,因为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气温会降低C.毫无意义,因为水温和气温是相同的,不会降低地面温度8.吃火锅时虽然没有继续往锅里放盐,但是汤的味道却越来越咸,这是因为( )。A.汤上面淡下面咸B.汤里的水分蒸发了C.锅底的盐没有溶解9.海水中有大量的盐,若想从海水里获得盐,可以通过( )的方法。A.蒸发B.过滤C.溶解10.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会发生变化,例如水会变成水蒸气,也会变成冰,下列现象与水的这种变化不同的是( )。A.用橡皮泥捏成一只小兔子B.食盐溶解在水里C.蜡烛燃烧后变短了四、综合题。(共40分)1.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菲菲观察水中的现象,并从水温为80摄氏度时开始记录,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下面是她的实验记录表。(12分)时间/分钟0 2 4 6 8 10 12 14温度/℃80 85 89 93 96 99 100 100(1)在此过程中,菲菲观察到水中的气泡有两种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图________(填“甲”或“乙”)是水沸腾之前的情况。(2)如右图所示,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层。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________进行加热,因为这部分的温度最________。(3)在12分钟到14分钟这段时间内,虽然水温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酒精灯要继续加热,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________(填“放”或“吸”)热。(4)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 )。A.杯内水面降低B.水温继续上升C.杯口出现大量“白气”2.阅读下表中的信息,回答问题。(12分)混合物水与食盐混合水与沙子混合水与白糖混合透明度透明半透明透明均匀度均匀不均匀均匀静置后是否有沉淀无沉淀沙子沉淀无沉淀过滤结果过滤不出食盐过滤出沙子过滤不出白糖(1)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知道:能够溶于水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不能溶于水的物质有________。(均填“食盐”“沙子”或“白糖”)(2)如果还想知道淀粉能不能溶于水,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进行判断。A.过滤B.蒸发C.过滤和蒸发都可以(3)对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可以无限地溶解在水中B.食盐和水可以混合,但是不能进行分离C.不管是溶解了的食盐,还是被分离出来的食盐,都属于同一种物质(4)如果还想知道生活中的其他物质是否能够溶于水,我们应该( )。A.直接判断B.依据生活经验进行判断C.通过溶解和过滤实验判断3.路路学习了本单元内容之后,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题目。(16分)(1)路路在实验室分离食盐和水时需要用到的实验装置为图________(填“甲”或“乙”)。图甲、乙中序号对应的实验仪器的名称分别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填字母) A.漏斗 B.铁架台 C.三脚架 D.蒸发皿E.酒精灯F.玻璃棒G.烧杯(2)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分离食盐和水时,目的是( )。A.让食盐蒸发B.让水蒸发C.让食盐和水一起蒸发(3)实验室分离食盐时,食盐和水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没有变成新物质,但水变成了新物质B.水没有变成新物质,但食盐变成了新物质C.食盐和水都没有变成新物质(4)路路想在实验室分离另外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她选择了如图乙的装置,那么1号烧杯中的物质可能是( )。A.白糖和水B.面粉和水C.酒精和水第二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一、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1.人们通常将水和牛奶分为一类,称为________,将石头和木头分为一类,称为________,空气又是一类,称为________。2.空气没有固定的________,被压缩的空气有________。3.空气受热后会________,变冷后会________。4.空气的流动形成________,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法感受空气的流动。5.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________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空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水里也有空气。( )2.在一个空盒子里,空气只占据一半的空间。( )3.用注射器做压缩空气的实验时,注射器的活塞可以向下压到底。( ) 4.测20筒空气的质量时,在皮球中充20筒空气后挂在天平的一端,在另一端用绿豆平衡,绿豆的质量就相当于20筒空气的质量。( )5.相同质量的空气和回形针,空气占据的空间大。( )6.孔明灯升空的原理是:热空气比冷空气更容易流动。( )7.太阳的热量会导致空气的冷热变化,从而形成大自然中的风。( )8.空气受热后体积会变大。( )9.地球上的生命都离不开空气,所以空气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 10.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感知它的存在。(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秋天,桂花飘香,我们闻到了桂花的香味,那么这时的空气是( )。A.臭的B.香的C.无味的2.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共同特点是( )。A.能流动B.占据空间C.有固定的形状3.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这一性质的是( )。A.弹弓B.电风扇C.足球4.以下工具,最适合用来研究空气有质量的是( )。A.简易天平B.注射器C.体温计5.空气的质量可以用不同的标准物来衡量,标准物的特点应该是( )。A.轻B.重C.大6.做“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时,如果将活塞用力向下压,最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表示空气微粒)。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空气微粒的数量和大小不变,它们之间的间隙变小B.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C.压缩的空气有弹性7.如果没有堵住注射器管口,向下压活塞时,空气就会从注射器管口出来,这是因为空气具有( )的性质。A.热胀冷缩B.能流动C.有质量8.在做风的模拟实验时,点燃纸盒里的蜡烛后,纸盒外蚊香的烟会( )。A.竖直往上飘B.飘向盒子内C.飘向四面八方9.做“热气球”实验时,点燃蜡烛后过一段时间,塑料袋( )。A.瘪(biě)瘪的B.摸起来是冷的C.能自己立起来10.下列行为可能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风力发电B.垃圾分类回收C.焚(fén)烧垃圾四、综合题。(共40分)1.我会辨别。(12分)(1)下列特征属于哪种状态的物体,填写在表格的对应位置。(填序号,可重复选择)①能占据空间②不能占据空间③能被压缩④不能被压缩⑤会流动⑥不会流动⑦有一定的体积⑧没有一定的体积⑨有一定的形状⑩没有一定的形状(2)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填写在表格的对应位置。(填字母)A.冰块B.矿泉水C.空气D.大米E.啤酒F.沙子G.氧气H.土豆I.酱油J.水蒸气固体液体气体特征物质2.在研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这个实验时,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三个活动并记录了实验现象。(18分)活动一:压杯入水将纸团粘在杯底,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活动二:扎孔实验在杯底扎一个小孔,按住小孔,慢慢压杯入水,然后松开手指活动三:打气实验按住杯子,将连着打气筒的球针插入杯底的小孔,慢慢打气请依据该小组所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可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可方便观察________。(2)活动一中,杯底的纸团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湿,因为( )占据了杯子的空间。A.水B.空气C.水和空气(3)活动二中,松开手指前,纸团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湿。松开手指后,杯子中的水面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最后纸团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湿,这是因为空气从杯底的小孔泄漏出去,________填补了原来被空气占据的空间。(4)活动三中,慢慢向杯中打气时,杯子中的水面( )。A.升高B.不变C.降低(5)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可以________占据空间。3.元元在家里做“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她用小木棍制作了一个简易天平,然后在其两端各挂了一个气球,如图甲所示。(10分)甲乙(1)此时天平是不平衡的,如果想让天平达到平衡,正确的做法是( )。A.向左端气球中充一些空气B.向右端气球中充一些空气C.向左、右两端气球中都充一些空气(2)如果将右端气球里的气全部放掉,那么小木棍的状态是( )。A.会达到平衡B.左端会向下沉C.右端会向下沉(3)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空气是有________的。(4)如图乙,气球可以被拧成不同的形状,主要是因为( )。A.空气可以被压缩B.空气占据空间C.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5)将木棍上的气球取下并释放,气球里的气体会冲出去,这是因为( )。A.气球里面的空气是热空气B.气球里面的空气在释放前,已经形成了风C.气球里面的空气是被压缩的空气第三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一、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气候云量缓慢阴凉气温计24 雨量器人们生活通风迅速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________,有时比较________。2.空气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________计进行准确的测量,使用________可以知道下了多少雨。3.测量气温应选在室外________、________处进行。4.某地一天的降水量是指这个地方________小时内的降水总量。5.根据________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多云和阴天。6.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影响________。7.四季如春、常年干旱、四季分明都是描述某一个地方的________。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10℃,读作:负10摄氏度。( )3.测量天气特征用到的工具有气温计、雨量器和风向标等。( )4.我们看不到风,但可以借助地面上的物体观测风。( )5.常见的降水形式只有雨和雪。( )6.当整个天空都被云覆盖,看不到太阳,这时的天气称为晴。( )7.动植物的“行为”不能为我们了解天气的变化提供什么信息,只能靠自己的观察。( ) 8.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天气变化规律,需要知道该地方多天的天气状况。( )9.大雪飘飘、狂风暴雨、阳光明媚都是描述气候的词语。( )10.气象员可以直接根据超级计算机做出的数值天气预报结果发布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多云的是( )。A B C2.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的水B.使用气温计时,要等到气温计里的液柱稳定后才能读数C.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也一定可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3.菲菲12时测得教室外的气温如右图所示,此时的气温是( )。A.10℃B.20℃C.30℃4.以下是状状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测得的三个气温,你认为最有可能与实际气温相符的是( )。A.操场上26 ℃B.教室里27 ℃C.树荫下25 ℃5.制作简易雨量器时,应该选择( )作为容器。A B C6.下列现象中,不可以用来判断风向的是( )。A.跑步时,红领巾飘动的方向B.小风旗飘动的方向C.国旗飘动的方向7.蒲福风力等级表把风力分为( )个等级。A.13B.12C.118.把天空当作一个圆,把看到的云量填充进去,根据占比情况判断天气。下图中表示晴天的是( )。A B C9.下列关于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气预报的信息一定准确无误B.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我们无法预测天气C.我们可以预测天气状况10.按照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下列正确的是( )。A.数据收集—气象员做出预报—生成数值天气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B.数据收集—生成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C.数据收集—发布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生成数值天气预报—天气会商四、综合题。(40分,第1题6分,第2题14分,第3题20分)1.根据气象台的数据汇报显示,某地区出现了强降雨,本次强降雨中该地区的降水量达到了227________。据此回答问题。(6分)(1)题干中横线位置缺少降水量的单位,请你补充完整。(2)根据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此次该地区的降雨等级为________。(3)状状用自制雨量器测量降雨量,读数时,他的视线要与液面________。2.元元制作了天气日历,并从中获取了以下信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在元元的记录中,有________天是晴天,________天是阴天,________天是多云。(2)请将“最常见的天气”一栏补充完整,在正确答案后面的“”里打“√”。(3)这个月刮的风主要是________风。(4)元元用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时,发现小风旗向西微动,那么此时的风向和风速是________。(4分)3.看图识天气。(20分)观察某年3月20日至3月27日这八天的天气情况(如图甲)和3月20日8时到3月21日5时的气温变化(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观察图甲中天气符号,3月24日的天气应该是________,3月25日的天气应该是________。(2)观察图乙,3月20日8时到3月21日5时这段时间内的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时,气温的整体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在3月27日用风旗来测量风向,则风旗飘向________方。除了风旗,我们还可以用________来测量风向。(4)根据图甲,小红在某天测得气温是4℃,那么这一天是( )。A.3月22日B.3月24日C.3月26日(5)3月20日这天陆续下了四场雨,我们应该根据( )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这天降雨量的等级。A.最大的那场B.最少的那场C.四场累加的(6)请在正确使用气温计的操作后的“□”内打“√”,不正确的打“×”。(4分)①放在阳光照射得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测量。②用手拿住气温计的中间位置。③悬挂在空气中进行测量。④视线与液柱顶端保持平齐。期中测试卷(第一单元第1课~第二单元第4课)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一、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酒精灯 0 100 空气空间变大温度计大会不会1.空玻璃杯并不是真正空的,它里面有________。2.在正常压强下,水受热达到________℃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沸腾,在沸腾过程中________一直保持这个温度。3.水的温度下降到________℃时开始结冰,水结冰后体积会________。4.用注射器压缩空气,压缩得越厉害,需要的力就越________。5.我们可以用________测量物体的温度,用________给物体加热。6.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到水里,里面的纸团________湿,这是因为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________。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抱一抱充满空气的塑料袋,可以感到袋子很软,质量很轻。( )2.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 ℃。( )3.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比如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比食盐的强。( )4.海水是咸的,是因为盐溶解在海水里面,所以我们可以用蒸发的方法从海水中分离出盐和水。( )5.相同的白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 )6.“木已成舟”这个成语所说的变化和水蒸发过程中水的变化不相同。( )7.往一个密封的玻璃瓶里再打进一些空气,瓶子里空气的质量增加,体积也增加。( )8.在做溶解快慢实验时,可以设置对比组:一杯冷水不搅拌,一杯热水搅拌。( )9.使用简易天平时,哪一侧往下倾斜就说明那一侧更重。( )10.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面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A.③④B.①②C.①③2.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 )。A.冰雪融化B.拖地后地面干了C.水烧开时会冒出许多“白气”3.下列情景中,只有水沸腾时才会出现的是( )。A B B4.关于冰融化成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当环境温度高于0 ℃时,冰开始融化B.冰融化要从周围吸收热量C.冰和水不是同一种物质5.如图所示的是方糖溶解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A.颗粒大小是否影响方糖溶解的快慢B.温度是否影响方糖溶解的快慢C.水量是否影响方糖溶解的快慢6.下列方法中,不能将木屑和铁屑混合物分离开来的是( )。A.用磁铁吸B.用火烧C.倒入水中7.下列物质中,( )是固体。A.钢笔B.水蒸气C.水8.如图所示,将一个气球放入细口瓶里,并用气球的口套住瓶口,然后用力从气球口吹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可以被吹大到整个瓶子那么大B.气球只能被吹大到一定程度C.气球不能被吹大9.用打气筒可以往皮球里打入10筒、20筒或更多的空气,这是利用了空气( )的特性。A.很轻B.占据空间C.可以压缩10.下图中表示注射器内的空气被压缩的是( )。A B C四、综合题。(共40分)1.将下列仪器与其作用用线连起来。(10分)2.为了观察和研究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实验中将装有四分之一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8分)(1)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B C(2)往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A.让碎冰结成块B.获得更低的温度C.让碎冰变得更多(3)在实验中,橡皮筋的作用是( )。A.方便拿住试管B.方便看清冰C.方便对比观察冰面和水面的高度(4)关于水结冰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冰后体积不变B.水结冰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C.水结冰后,形态由液态变成固态3.分离食盐和沙的混合物的过程如下图所示。(12分)(1)(多选)分离食盐和沙时,需要的实验材料和仪器有:食盐、细沙、水、烧杯、滤纸、酒精灯、三脚架、( )等。A.温度计B.搅拌棒C.蒸发皿(2)分离食盐和沙,先用溶解的方法,再用( )的方法。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要用( )的方法。A.过滤B.蒸发C.搅拌(3)过滤时,留在滤纸上的是( )。A.沙子B.食盐C.什么也没有留下来(4)我们用酒精灯火焰的( )给食盐水加热。A.外焰B.焰心C.内焰(5)在蒸发食盐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水完全蒸发后熄灭酒精灯B.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酒精灯C.食盐水沸腾了就熄灭酒精灯4.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空气,才才做了几个有关空气的小实验。(10分)(1)可以向不同的方向挤压气球,说明空气没有固定的________ 。(2)用打气筒从杯子底部的小孔向倒扣在水中的杯子打气,杯中的水面会下降,说明空气能________。(3)用注射器抽取10毫升空气,堵住管口,用力推活塞,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这说明空气________。松开活塞,活塞会回到原处,这说明压缩的空气具有________。(4)如图,用木条做一个简易天平,在木条的两端各挂上一个充满气的气球,使其保持平衡。把其中一个气球戳破,天平就不平衡了,这说明空气________有质量。期末测试卷(二)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的水。( )2.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 )3.加热和搅拌能加快物质的溶解。( )4.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从食盐水中提取食盐。( )5.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而且它的体积会发生变化。( )6.一个充满气的皮球的质量就是皮球本身的质量。( )7.土壤中的动物不需要空气。( )8.用来制作雨量器的容器,只要是透明的就行。( )9.用喷壶模拟降雨时,喷壶与雨量器要有一定的距离。( )10.风向通常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速一般分为十二个等级。(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出汗后,过一会儿,汗水就干了,但是我们没有看见汗水去哪儿了,这是因为( )。A.水看不见B.观察不够仔细C.水蒸气看不见2.寒冷的冬天,用嘴巴对着镜子哈气,镜子会起雾,这个雾是( )。A.水蒸气B.小水滴C.空气3.持续给一杯水加热,水的温度会( )。A.一直升高B.先升高,后降低C.先升高,后稳定不变4.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我们用( )加热最快。A.外焰B.内焰C.焰心5.据某市气象台消息,随着新一轮寒潮来袭,当地会出现小雪天气。冬天下的雪是( )。A.固态的水B.液态的水C.气态的水6.因为水结冰后体积会( ),所以人们在冬季会给室外的水管包上稻草、棉花。A.变小B.变大C.不变7.元元做实验探究食盐与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能完全溶解的打“√”,不能完全溶解的打“×”)。根据下表可以判断( )。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食盐√√√√√√√×小苏打√√××××××A.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B.食盐的溶解能力强C.小苏打和食盐的溶解能力一样8.如图所示,注射器抽进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活塞会( )。A.一点都推不动B.推到底C.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9.新冠病毒可以通过咳嗽或打喷嚏随着飞沫喷出,并在空气中传播,健康人群如果没有防护,非常容易中招。飞沫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 )。A.可以流动B.有质量C.很轻10.在做“热气球”升空实验时,选择( )的袋子有助于“热气球”起飞。A.厚实B.轻薄C.透气11.把篮球的气打足,拍打时篮球能弹得很高,这是因为( )。A.篮球皮有弹性B.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后有弹性C.篮球里的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大了12.生活中,下列仪器可以测量出空气质量的是( )。A.精度为0.1克的电子秤B.量筒C.刻度尺观察右图,回答13、14两小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2)这个雨量器的刻度条位置对吗?如果不对,请给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小明还准备了透明胶带,你知道她打算用来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下面是某校园气象站在2021年10月2日和6日测得的气象数据,请你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六、综合题(共2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填空题每空2分,共21分)
22.科学课后,小明同学想自己制作一个雨量器,于是她准备了透明塑料桶、卡纸。剪刀等工具进行制作,制作如下图:
(1)这个雨量器的刻度条对吗?如果不对,请给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科学家利用______观测天气,发现规律。
9.我们可以通过一天的_________来观察气温在一天当中的变化。
10.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____________中的自然现象。
1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_____,有时比较______。
12.根据一个地方小时降雨量的多少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2.【答案】B
3.【答案】A
【解析】
【详解】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夏天的天空有大团大团像棉花一样堆积的云,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这些云预示着接下来可能会下雨。

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全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全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水》(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水沸腾的条件:( )和( )。

2.水温下降到( )℃,水就变成了冰;水在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 )℃不变。

3.水有三种状态:( )的水,( )的水蒸气,( )的冰。

4.常用的( )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 )表示。

5.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 ),( )其中温度最高的是( )。

6.摄氏度可以用符号( )来表示。

7.我们可以用加热、( )、( )等方法加快奶糖溶解的速度。

8.液体体积一般是用( )或量杯来测量的,液体体积的单位一般用( )来表示。

二、选择题9.把一杯浓盐水放在窗台上,让杯里的水蒸发。

如果杯中的水全部蒸发了,原先溶解在水里的盐会()。

A.不会蒸发,会留在杯底B.不见了,跟水一样蒸发了C.不见了,被杯子吸收了10.加热时,能使蒸发皿内物体均匀受热的是()。

A.三角架B.烧杯C.石棉网11.我们可以通过()的方法分离出沙和食盐。

A.过滤B.沉淀C.蒸发12.下面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做完加热实验后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B.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C.做加热实验时可以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13.下列使用酒精灯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14.熄灭酒精灯时用()。

A.嘴吹灭B.灯帽装水浇灭C.灯帽盖灭15.下列方法可以使嘴中的糖块溶解得更快的是()。

A.用舌头翻动B.把糖块咬碎C.把糖块咬碎并咀嚼16.一般情况,水会在()时开始结冰。

A.-4℃B.0℃C.4℃17.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

在做实验时,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我们该怎样做?()A.用电扇吹B.马上跑C.用湿抹布扑灭。

18.小苏打在20℃同样多的水中溶解能力最弱的是()。

A.小苏打B.食盐C.糖三、判断题19.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可以无限制溶解。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聪明泉(共5分)
34. 【答案】B
【解析】
【详解】潮湿的泥土中的水以水蒸气的形态上飘,结果遇到了冷的塑料盒底部,水蒸气遇冷变成肉眼看得见的小水滴。如图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题号





总分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生活中,有许多和空气有关的物品,如我们可以用塑料袋装一袋空气,说明空气具有____的特点,但是我们又无法直接用眼睛观察到它,因为它____、____。
24. 【答案】A
【解析】
【详解】搅拌、减小冰糖颗粒大小都可以使冰糖溶解得更快。
四、连线题(共16分)
25.【答案】
【解析】
【详解】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蒸发过程中会吸收热量。水洼干涸是蒸发。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腾点是100℃。水烧开了是沸腾。固体冰变成液体水这一过程叫融化。冰融化过程中,从周围吸热,温度升高,热量增加。冰融化后,水的形态变了,融化后体积变小了。冰雪消融是融化现象。水在0摄氏度时可以结成冰,水结冰后由液态变成了固态,体积会变大。水变成了冰,叫凝固。冰冻三尺是结冰现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题号





总分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夏日或初秋的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植物叶片上有露珠,这是因为夜晚的气温比白天低,空气中的_________凝结成_________,附着在叶片上,形成了露珠。
2.水在自然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存在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试题 第1页(共22页) 科学试题 第2页(共22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分数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通过闻,我们知道水是 (填“无气味”或“有气味”)的;通过尝,我们知道水是 (填“有味道”或“无味道”)的;如果做实验需要200毫升的水时,我们应该选择 (填“烧杯”或“量筒”)量取水。

2. 研究水温对物质的溶解快慢的实验中,不同的条件只有一个:改变 。

相同的条件是:水量一样、食盐量一样、食盐颗粒大小一样、同时倒入水中、都不搅拌。

3. 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 后,才能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要 。

4. 让一杯水得到热量,水的温度会 (填“升高”或“降低”);水在 (填“0℃”或“0℃以下”)开始结冰。

5.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 热量,所以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的变化。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4分)1. 水是白色的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 )2. 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

( )3. 做溶解实验时,看到面粉没有溶解,那是因为搅拌的时间太短了。

( )4. 给水加热可以使水蒸发得更快。

( )5. 常温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 )6. 妈妈在晾晒衣服时,经常把衣服放在通风和向阳的地方。

( )7.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60℃。

( )8. 一杯水结冰后,体积反而变小了。

( )9. 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 ) 10. 食盐和沙混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用筛子把它们区分开来。

( ) 11. 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一放入水中就应该马上读出温度。

( )12. 节约用水是当下乃至以后的一个不变的主题。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1. 关于蒸发,三位同学分析错误的是(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酒精灯内焰的温度最高,所以我们应该用内焰加热 B . 小苏打和食盐这两种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能溶解的量一样多C . 已经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能用一定的方法分离出来3. 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科学试题第3页(共22页)科学试题第4页(共22页)4. 做水结冰实验时,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盐是为了()。

A. 改变水的颜色B. 产生更低的温度C. 改变水的味道5. 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那么它在水中一定是()分布的。

A. 不均匀B. 均匀C. 上少下多6. 关于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能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出来B.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C. 任何方法都不能分离出来7. 吃火锅时,我们虽然没往锅内继续放盐,但汤却越吃越咸,这是因为()。

A. 汤的上部分淡下部分咸B. 汤内锅底的盐没溶解C. 汤内水分的蒸发导致溶液的浓度增大8. 研究食盐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溶解快慢时()。

A. 食盐的量一定要相同,热水和冷水的量没关系B. 食盐的量以及热水和冷水的量都要相同,而且最好食盐同时放入两杯水中,便于比较C. 热水和冷水量要一样,食盐量的多少没关系9. 液态的水放在(),会变成固态的冰。

A. 冰箱上面B. 冰箱的冷藏室C. 冰箱的冷冻室10. 如图水杯中,哪杯是热水,哪杯是冷水?按A、B、C、D顺序依次为()。

A.热水,冷水,冷水,热水B.冷水,热水,热水,冷水C. 热水,冷水,热水,冷水11. 有一位同学在家里连续测量了一杯热水的温度,得到以下数据,你认为温度变化是()。

B. 温度慢慢下降,先快后慢C. 温度无明显变化四、连线题(每线1分,共7分)1. 水固态冰液态水蒸气气态2. 标出箭头。

五、填图题(共11分)1. 写出酒精灯各部分的名称。

(5分)科学试题 第5页(共22页) 科学试题 第6页(共22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仔细观察并读数,写出水的体积。

(6分)六、实验探究题(共16分)过滤和蒸发[第(1)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1)请将“铁架台”“漏斗”“玻璃棒”“蒸发皿”“三脚架”“石棉网”填入括号中。

(2)如果图甲中烧杯里的液体是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某种物质的,那么烧杯里的液体可能是( )。

A . 食盐+水 B. 面粉+水 C. 清水(3)要想知道海水里面是否真的溶解了食盐,应该采用( )。

A . 图甲的方法 B. 图乙的方法 C. 两种都可以 (4)图乙实验中,加热的目的是( )。

A . 让食盐蒸发 B. 让水和食盐一起蒸发 C. 让水蒸发(5)使用酒精灯时,要用( )加热。

A . 外焰 B. 内焰 C. 焰心(6)熄灭酒精灯时,应该( )。

A. 用嘴吹灭 B. 用湿抹布扑灭 C. 用灯帽盖灭后再盖一次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无气味 无味道 量筒2. 水温3. 不再变化 平行4. 升高 0℃5. 吸收 温度科学试题 第7页(共22页) 科学试题 第8页(共22页)……○………………内………………○………………装………………○………………订………………○………………线………………○………………此卷只装订不密封……○………………外………………○………………装………………○………………订………………○………………线………………○………………二、判断题 1. ×2. × 解析:相同温度、相同水量时,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的大。

3—7. ×√√√× 8—11. ×√××12. √ 解析: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也在不断减少,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

三、选择题1—5. BCABB 6—9. ACBC10. C 解析:A 我们看到的热气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B 冷水中的水蒸发变成空气中的水蒸气,水蒸气分子很小,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到;C 热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会生成小水滴;D 水杯上方的玻璃片无明显现象,说明水杯中时冷水。

11. B 解析:每隔2分钟,温度依次下降7℃,6℃,5℃,4℃,3℃,所以是先快后慢。

四、连线题 1.水 固态 冰 液态 水蒸气 气态 2.五、填图题1.2. 11mL 17mL 4mL 六、实验探究题 (1)(2)B (3)B (4)C (5)A (6)C科学试题 第9页(共22页) 科学试题 第10页(共22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1. 生活中,液体类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有___________等。

2. 水有质量,石子有质量,空气_________(填“有”或“没有”)质量。

3. 当空气被压缩时,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会___________,像皮球、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运用了空气能被压缩的原理制成的。

4.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看到风。

5. 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能帮助物体燃烧的是空气中的______。

二、判断题。

(每空1分,共10分)1. 观察某种不熟悉的物体时,我们都能用看、听、摸、闻、尝的方法。

( )2. 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空气是不存在的。

( )3. 有时空气不占据空间。

( )4. 空气会流动,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

( )5. 空气有质量是可以通过实验证明的。

( )6. 水中也有空气,鱼可以在水中呼吸。

( )7. 如果把空杯子倒过来,这时杯子里仍有空气。

( )8. 10毫升的空气比10毫升的水蒸气重。

( )9. 植物会制造氧气,所以它的生存其实不需要空气。

( )10. 空气有一定的质量和形状。

( ) 三、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工具中,最适合用来证明空气有质量的是( )。

A. 杆秤 B.弹簧秤 C.细木棒制成的小天平2. 注射器里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推活塞,观察到活塞( )。

A.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3. 空气是一种( )。

A.单一的气体B.由三种气体组成的气体C.由很多种气体组成的气体 4. 下列各种现象不能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的是( )。

A.纸团不湿B.奔跑时感觉凉快C.转动的风车 5. 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因为( )。

A.空气看不见B.空气很容易被压缩C. 空气会流动 6. 用打气筒往一个充有空气的气球里再充入一些空气,气球里空气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不变,体积增加B.质量和体积都增加C. 质量增加,体积不变 7. 空调一般都装在上部,主要是因为( )。

A. 热的空气会往上升,冷的空气会下降 B. 装在上面比较好看 C. 装在上部,可以节省空间科学试题第11页(共22页)科学试题第12页(共22页)……○………………内………………○………………装………………○………………订………………○………………线………………○………………此卷只装订不密封……○………………外………………○………………装………………○………………订………………○………………线………………○………………8.篮球漏气了就弹不高了,打足了气才能弹起来,这是因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