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关于北斗卫星的阅读(2020湖南岳阳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及答案)

关于北斗卫星的阅读(2020湖南岳阳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及答案)

关于北斗卫星的阅读(2020湖南岳阳)材料一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发射升空。

这颗“收官之星”,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定位系统正式实现“全球覆盖”。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为用户提供全天侯、全天时、高精度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我国为了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授时、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数以上的国家使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随着全球星座部署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朋友圈”将持续扩大。

(选自《中国日报网》)材料二截至2019年底,经全球范围测试评估,北斗三号系统定位精度在全球区域优于10米,亚太区域定位精度优于5米。

完整的地基增强体系建成后,北斗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在全国范围内可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和后处理毫米级高精度定位基本服务能力。

北斗在功能设计上要超过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以及欧洲的Galileo等其它导航系统。

刘经南院士评价:“能实现通、导、遥一体化的,只有北斗。

”譬如,北斗是全世界目前唯一一个能把通信和导航很好融合起来的系统。

基于北斗的实时广域精密定位服务系统,用户可在没有通信覆盖的地区,如海洋、沙漠中,发送120个字的信息和自己的定位信息。

中国中海达公司生产的“全球精度”星基增强实时高精度定位服务系统,让用户在无需架设基站的情况下,在全球范围内任意地点可获得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增强服务。

据《北斗技术与产业发展白皮书》,国内的北斗产业重点布局芯片、终端、板卡、电子地图、运营等产业链核心环节。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材料二:2005年,当时正在建设的北斗二号系统的“原子钟”突遇问题。

原子钟就如同一块“手表”,为卫星导航用户提供精确的时间信息服务。

事实上,高精度的时间基准技术是卫星导航系统最核心的技术,直接决定着系统导航定位精度,对整个工程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其重要性如同人的心脏。

当时还想引进,但人家就不给你。

因为这是个高精度的东西,他们要对我们进行技术控制。

没有原子钟,这个系统基本上就是空中楼阁。

国外的技术封锁,坚定了科研人员自力更生的信念。

大家有了一个共识,核心关键技术必须要自已突破,不能受制于人。

当时北斗人有一句话,“六七十年代有原子弹,我们北斗人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原子钟”。

他们成立了三支队伍同时开展研发,并在基础理论、材料、工程等领域同步推进。

就这样,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科研团队就攻克了原子钟这个最大技术屏障。

不仅如此,现在用在北斗三号上的原子钟,已提升到每300万年才会出现1秒误差的精度,完全满足了我国的定位精度要求。

(摘编自“央视网”)材料三:2018年7月29日9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费,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第33、34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是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的第四次发射。

两颗卫星均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9、10颗组网卫星。

根据计划,2018年年底前将建成由18颗北斗三号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

从这次发射开始,北斗卫星组网发射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密度期。

(摘编自“新华网”)材料四:据俄罗斯《劳动报》网站2018年8月26日报道,中国已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展开激烈竞争。

今年北斗系统将开始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

两年之后,北斗将向全球提供导航服务。

报道认为,中国对太空领先地位的积极争夺令美国等太空强国感到不安。

尽管中国每年对太空项目的60亿美元投入与美国的400亿美元相差甚远,但中国发射的卫星数量却与美国不相上下。

北京专版2021中考语文复习方案满分训练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含参考答案)

北京专版2021中考语文复习方案满分训练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含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方案:满分训练(十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化馆藏类一、[2019·朝阳区一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共7分)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它是人类世代相传、口传心授的活态文化遗产,凝聚着民族的集体智慧和情感精神。

有别于物质文化遗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态流变”,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并多以身口相传而延续。

因此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来说,传承人显得尤为重要。

近几年公布的第四批、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龄构成出现了“①”的发展趋势,但整体结构依然呈现“老年型”的格局。

随着老艺人的辞世,新的传承人难以为继,一些民间传统文化濒临灭绝或正在消失。

因此,想要中国非遗多彩绽放,年轻力量不可或缺。

表1 第四批及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分布项目批次80岁以上占比70~79岁占比60~69岁占比50~59岁占比50岁以下占比第四批19.3% 29.9% 25.1% 15.9% 9.8% 第五批9.8% 21.9% 26.5% 21.1% 20.7%材料二非遗保护的根本目标是“保护非遗的生命力”,因此,保护非遗更要传承非遗,要使其与时代同行。

作为华阴老腔第十代传人,张喜民老人一直为后继无人而忧虑——孙子张猛一直对老腔不太上心。

直到歌手谭维维搭档张喜民为华阴老腔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活力,并将新编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带上猴年春晚舞台,张猛看后才终于开了窍。

京剧是国粹艺术,但在传承上也依然面临着社会需求与传统艺术隔膜的困境。

京剧裘派嫡系第四代继承人裘继戎,没有按部就班的延续传统,他另辟蹊径,将西方Popping的舞蹈元素、太极的身段与京剧的唱念做打多元融合,用新的形式实现了传统艺术的跨界实践。

他说:“艺术要摆脱匠气,没有火气,流淌人气。

”但是,像华阴老腔、京剧流派面对的传承困境是当今普遍现象,我们需要有更多思考和更多探索,不断赋予其②。

北斗导航系统阅读附答案

北斗导航系统阅读附答案

北斗导航系统阅读附答案材料一:2015年,当我国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准确进入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地面成功接收到卫星下发的导航信号时,国家启动了我国北斗系统全球组网“三步走”的第三步——到2020年,北斗系统将实现全球导航定位。

从此,时间与位置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将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

让人惊讶的是,北斗导航卫星的“娘家人”,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北斗团队,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三分之二的队员小于30岁。

但他们踏实肯干,如果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几乎每个科研人员一年都工作了400多天,扣除节假日,几乎把一年当作两年用。

长时间的加班,习惯性的自律,是这个年轻团队最大的特点。

问他们坚持的动力,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答案。

张筱娴和任煊是团队里的“90后”,他们去年从大学毕业加入团队,这一年发现有学不完的东西,“和去了外企的同学相比,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沈叶锋在进中心之前,去过别的科研院所实习,在他看来,相比于很多传统团队,北斗团队有容错机制,总设计师鼓励年轻人创新、多试,允许在地面犯错,只要不把问题“带上天”。

“每一个新的型号过来,有想法的年轻人就可以去竞聘岗位。

”沈叶锋说。

确实,团队中很多年轻人,伴随着小卫星从无到有,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项目负责人。

虽然加班很辛苦,但他们也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收获了在其它团队很难有的快速成长。

(取材于解放网)材料二:芯片等基础产品国产化是实现北斗导航民用领域规模应用的关键。

当前,我国北斗导航定位芯片产业发展模式较为封闭,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自身资源、研发投入和人才水平等因素制约,很难凭借一己之力推动芯片核心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仍过度依赖美国GPS系统及产品,产业规模较小,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芯片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能力薄弱,发展我国自主可控的核心芯片迫在眉睫。

在国内导航定位芯片市场研发企业多而散的情况下,无法与国外芯片形成竞争,芯片行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也决定了很难依靠一两家企业做大做强。

语文阅读题非连文本阅读专题22-42

语文阅读题非连文本阅读专题22-42

语文阅读题非连文本阅读专题22-42试题来源:福建省莆田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材料一】2020年 7 月 3 1 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仪式上宣布了其正式开通。

据人民网报道,北斗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

从 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工程立项,到如今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发射任务完成,中国北斗人用26年的时间实现了 55颗卫星的研制发射。

项目启动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内动员了 400多个单位和30多万名科技人员参与研发。

在研制过程中,科研人员克服了许多困难。

例如,据北京日报报道,由于我国北斗系统不能像美国GPS那样,在全球建立地面站,为了解决境外卫星的数据传输通道的问题,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研制团队攻克了星座星间链路技术,采取星间、星地传输功能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卫星与卫星、卫星与地面站的链路互通,也就是说,虽然“看不见”在地球另一面的北斗卫星,但用北斗卫星的星间链路同样能与它们取得联系。

此外,为了提高卫星在轨服务的可靠性,北斗三号卫星采取了多项可靠性措施,使卫星的设计寿命达到12年,达到国际导航卫星的先进水平,为北斗系统服务的连续、稳定提供了基础保证。

(选自“搜狐网"2020年 7 月 3 1 日,有删改)【材料二】【材料三】“高大上”的北斗导航,已经不知不觉“飞入寻常百姓家”气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透露:“在中国入网的智能手机里面,已经有70%以上的手机使用了北斗提供的服务。

”如果仔细留意,其实不难发现,天上的北斗不仅与手机相连,我们日常生活很多地方都有它相伴。

自2000年我国发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以来,历经20年建设发展,北斗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国计民生各个领域。

当你还在为找不到共享平车或不确定哪里能停车而烦心,北斗卫星提供的定位服务已经在帮你。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着重做好哪些工作”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着重做好哪些工作”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

材料一: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一次发射成功。

为了开展我国第一颗卫星的研制工作,中国科学院于1965年9月,开始组建卫星设计院。

“东方红一号”经历了模样、初样、试样和正样研制阶段,科技人员们艰苦奋斗,群策群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1970年4月1日,两颗“东方红一号”卫星、一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运抵我国西北的酒泉发射场。

1970年4月24日10点,运载火箭1、2、3级工作正常,卫星与火箭分离正常,卫星准确入轨。

(节选自《历史上的今天》,2003年8月《人民网》)材料二: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和30颗地球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实现全球区域覆盖,并且国内精度达到2.5米。

这是3月20日,在北斗航天集团挂牌仪式暨“北斗沙龙”论坛上,有关部门对外发布的。

与会专家认为,北斗卫星与数据挖掘、物联网等技术手段相融合,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

截至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发射16颗卫星,覆盖亚太区域。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绍,目前已经启动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可以增强信息修正误差,实现米、分米甚至厘米级的服务,可以给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是国内导航企业弯道超车的一个机会。

同时阐明了北斗产业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是生产企业众多,有1000多家企业在生产同类型产品,芯片层面的竞争也处于白热化,产品标准不统一。

另一方面,各地北斗产业园蜂拥而建,北斗成为圈钱圈地的名头。

因此,他提出,北斗产品开发企业要转变理念,要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信息产业转变,要与其他产业相融合,形成新的技术和服务。

(节选自李新玲《北斗导航2020年将实现全球覆盖》,2015年3月《中国青年报》)材料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

专题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原卷版)

专题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原卷版)

专题15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一、(2022·山东德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小题。

【材料一】中国北斗,星耀全球。

2020年6月23日,随着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星座部署;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标志着我国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自1994年启动北斗系统工程以来,北斗人奏响了一曲大联合、大团结、大协作的交响曲,孕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打造出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

这是我国攀登科技高峰、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对推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对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北斗系统凝结着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心血,饱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本色。

广大科技人员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攻克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核心器部件百分之百国产化,首创全星座星间链路支持自主运行,创造两年半时间高密度发射18箭30星的世界导航卫星组网奇迹,展现着矢志自主创新的志气骨气;从北斗一号服务我国及周边地区,到北斗二号服务亚太地区,再到北斗三号服务全球,中国北斗始终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相关产品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总用户数超20亿,让中国的北斗成为世界的北斗,书写着开放融合的生动篇章;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研人员聚力攻关,2名“两弹一星”元勋和几十名院士领衔出征,1.4万余家企业、50余万人从事系统应用推广,彰显着万众一心的团结伟力;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物友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不断提升的精度,映照着追求卓越的不懈努力。

《北斗星导航系统》阅读题及答案

《北斗星导航系统》阅读题及答案

《北斗星导航系统》阅读题及答案(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以下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北斗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目标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卫星在太空飞行,太阳与地球是它的航标灯:卫星飞行姿态的建立依赖于对太阳、地球的观测,测量精度越高,卫星飞行姿态就越稳定,提供的导航精度也越高。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三只眼”,就是通过观测太阳、地球为导航卫星提供导航。

专家介绍说,“三只眼”就是两个“太阳眼”(模拟太阳敏感器、数字太阳敏感器)、一个“地球眼”(红外地球敏感器)。

“太阳眼”测量太阳的位置,“地球眼”测量地球的位置。

安装了“三只眼”的北斗卫星的优异表现与“视力”密切相关。

卫星入轨初期用模拟太阳敏感器捕获太阳,再通过数字太阳敏感器和红外地球敏感器共同作用,更加精确地确定卫星的三轴姿态。

科研人员对北斗卫星数字太阳敏感器和红外地球敏感器进行了关键技术攻关。

数字太阳敏感器的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了关键元件自主可控;红外地球敏感器的关键技术突破后,具有高测量精度、高可靠性、长寿命、不易受太阳等天体对测量的干扰等优点。

卫星与卫星之间的通信——星间链路,是北斗导航系统由区域向全球过渡的关键技术,是提升系统全球服务能力的核心技术手段,也是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重要标识和技术制高点。

中国科研人员提出了自己的北斗全球组网星间链路解决方案,率先采用毫米波技术体制和生产工艺,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星间链路产品。

这将对北斗导航卫星实现全球组网起到关键作用,极大地促进北斗全球系统的跨域发展。

(摘编自余建斌《自主创新确保北斗系统稳定运行》,《人民日报》2018年6月11日)材料二:中新社西宁7月3日电在青海省,千百年来牛羊吃草到哪里牧民们就跟到哪里,记者3日从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获悉,目前该省以北斗卫星技术为基础,对草场和牲畜实施动态监控,进行智慧放牧。

实用性文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阅读练习与答案

实用性文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阅读练习与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

这标志着我国已自主建立了卫星导航系统。

这次发射的是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

前两颗“北斗一号”卫星分別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发射升空,运行至今导航定位系统工作稳定,状态良好,产生了显著效益。

这次发射的是导航定位系统的备份星。

它与前两颗“北斗一号”工作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确保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

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自主研制生产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主要用于我国经济建设,为我国交通运输、气象、石油、海洋、森林防火以及其他特殊行业提供高效的导航定位服务,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摘编自奚启新《我国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发射升空》,“新华网”) 材料二:在包括美国全球定位系统在内的几大国际主流导航系统中,作为后起之秀,中国北斗的部分功能性指标已经在国际卫星导航领城处于领跑地位。

2017年至2018年,中国完成了北斗三号系统10箭19星超高密度发射。

目前,北斗系统在轨卫星共38颗,今年还将再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明年计划发射2至4颗卫星,到2020年底全面完成北斗三号系统建设。

北斗卫星没有一个元器件从国外进口。

其中,北斗最大的自主创新是星载原子钟。

原子钟是导航卫星的“心脏”,决定了导航系统的定位、测速和授时精度。

北斗之所以能用10年时间完成美国GPS系统30年的发展路程,能够用上更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这是我国老中青三代航天人共同努力得来的结果。

近年来,中国北斗系统立足中国、放眼全球,不断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提高技术水平,让越来越多的国家体验到“中国智慧”。

很多专家都十分看好北斗系统在精准交通与农业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可以说,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一张闪亮亮的“走出去”的“国家名片”。

实用类文本北斗卫星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北斗卫星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而小题。

材料一:2019年12月16日,北斗三号面向全球导航服务的最后一组MEO卫星一第52、53颗北斗导航卫星终于落子于北斗“大棋盘”的中圜地球轨道。

至此,北斗三号在该轨道上规划的24颗卫星已全部到位,标志着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将为全球用户提供性能优异的导航服务,以及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特色服务。

早在20世纪80年代,考虑到当时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快速投入使用的需求,我国通过充分论证,抛弃了国际上惯有的一步建成全球组网系统的路线,釆取“先区城、后全球”的三步走战略。

目前,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组网已进入冲刺阶段。

按照计划,我国将于2020年上半年发射两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为全球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与此同时,我国已经启动了北斗系统接续发展的总体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等工作,计划于2035年前.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材料二:2020年6月23日上午,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直冲九霄,我国提前半年完成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

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共30颗,其中有24颗是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三种卫星分别被大家亲呢地称为“萌星”“吉星” “爱星”’“吉星”是北斗三号系统中功能最强、信号最多、承我最大、寿命就长的卫星。

无线电导航、无线电测定、短报丈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吉星”升空入轨后,大大提升了北斗的应用场景。

“吉星”具备卫星精密单点定位功能,可实现动态分米级、事E厘米级的定位服务,服务于汽车自动驾驶、船舶精准停泊等。

除“吉星”外,“萌星”灵活小巧、覆盖全球,“爱星”位居离轨道、单颗覆盖面广,都从不同方面增强了北斗三号的功能性能及整体技术指标。

中国北斗独创的“三种轨道” “三种卫星”的混合星座工程建设,在国际上亦属首次。

材料三:随着“北斗三号”圆满发射成功,我国建成了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工程也掀开了从建设到应用的新篇幸。

《北斗导航系统》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斗导航系统》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斗导航系统①GPS 已经很好用了 .中国为何还要做一个北斗导航呢?由于 GPS 不属于中国。

我们平时使用的 GPS导航所用的卫星信号。

主要来自于美国空军从上个世纪70 年月就开始投入建设的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它向来占据着全世界定位的民用市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受惠于 GPS定位系统但相同也能够向来感觉到这套系统的潜伏风险。

假如战争中GPS服务遭到了人为的暂停或扰乱,那么依靠于GPS的全部武器装备都将没法使用后采不可思议。

②你可能会问北斗稳吗 ?相当稳。

此刻天上正飞着几十颗卫星,你能在全世界任何地址任何时辰收到 6 颗以上的北斗卫星而在我们生活的亚太地域最少能够搜到12 颗北斗卫星。

在汲取了GPS,伽利略和俄罗斯的格纳斯的经验和教训以后北斗的设计之初就采纳了截然相反的思路,三种轨道三种频段保证了信号质量和抗扰乱能力,让北斗更为先进定位也更精确此刻北斗是又稳又准又好用。

③在四川广汉搭裁北斗终端的无人驾驶插秧机在水田里面自动变换插秧,它能够自动规划最优的路线自动达成插秩作业。

1 个小时就能够达成从前 1 个人 7 天才能达成的插秩劳作。

在甘肃的田间安装了北斗终端的农机用于马铃薯和玉米的播种工作在北斗信号的加持下农机作业的偏差能够控制在 1~2 厘米 :效率捉高了 20%一 25%。

北斗正在疯狂输出市场价值跟着“北斗+”和“+北斗”应用的深入推动卫星导航衍生带动形成的关系产值达到了2284 亿元有力支撑了行业整体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④北斗还可以干什么 ?北斗的此外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短报文系统它能用于军事也能教人性命。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

灾区曾与外界失掉全部联系,正是北斗定位系统在救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短报文系统架起了抗震放灾指挥部与灾区一钱指挥机构的交流桥梁。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北斗系统也发挥了踊跃的作用北斗卫星导航的无人机能够依据需求迅速精确投送应急物质。

实用类文本北斗导航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北斗导航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

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作为世界上第四个建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在导航精度、授时精度、稳定性、可靠性方面堪称世界一流。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24颗地球中圆轨道卫星(MEO)、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IGSO)和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0)组成,共同构成了北斗三号的混合星座构型。

其中每种类型的卫星都有其独特功用,根据各自运行轨道特点和承载功能,既各司其职,又优势互补,共同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MEO卫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辞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 GEO卫星在轨道上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以便时刻聚焦祖国,它与MEO 卫星还承载了短报文通信服务功能。

此次发射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三颗GEO卫星,作为高轨道卫星,信号抗遮挡能力强,尤其在低纬度地区,其性能特点更为明显。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北斗,那颗最亮的“星”》)材料二: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三部分组成。

其中空间段由分布在不同轨道的14颗卫星组成,即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组成“北斗”区域性导航卫星星座。

“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测速、单双向授时、短报文通信。

卫星导航系统分有源和无源两种,区别在于前者的用户端需主动发出信号,而后者的用户端只需被动接收信号。

建设卫星导航系统不仅需要具备卫星组批生产、发射能力,更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技术作为后盾,同时还需要足够的资金来保证。

因此,能够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凤毛麟角。

中国的“北斗”是世界上首个集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为一体的卫星导航系统。

发送短报文是“北斗”独有的一种重要功能,短短的120 个字在很多时候是“救命”的法宝。

2018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附答案)

2018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附答案)

2018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附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短短十余年,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BDS)从无到有,进而投入产业化运营。

“北斗之父”孙家栋强调,时间、空间信息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中国需要在北斗导航系统自主可控的基础上,探索和其他卫星系统系统的兼容和互相操作,以提高定位精度与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地面应用的发展。

从2017年8月初开始,中国和俄罗斯专家进行了两国导航卫星的联合在轨试验,以测试北斗和格洛纳斯两个系统的兼容和互相操控问题。

卫星的兼容,涉及频谱、轨道的协调,目前协调难度还不是很大;但互相操作显得有些复杂,与独立自主有一定冲突,不太容易协调。

(摘编自《“北斗之父”孙家栋:中国发展北斗导航不排斥GPS》)材料二:(资料来源于诺达咨询)材料三:在全球卫星导航服务领域,BDS仅占9%的份额,而GPS在中国市场占95%的份额。

美国已把GPS做到了极致,BDS布局全球很难再走美国的老路。

BDS如果紧跟美国,即使最后成功了,也可能会在很多方面难以获得知识产权的支撑。

中国的“北斗”正面临重大的转折,要想做到跨越式发展,就要提出一套新的体系。

主推“服务”被认为是一大出路。

四川九洲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继宏指出,我们要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以泛在高精度的融合应用为抓手,在“源、端、云、服务”等方面打造位置生态链。

只有把BDS的服务做到无缝泛在,做到精准和融合,才可能走出一条特色道路。

(摘编自李惠钰《北斗布局全球应抓住“牛鼻子”》)材料四: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其他几个系统相比,具有短报通信功能,这使得用户在沙漠、海洋等正常通讯无法覆盖的区域可以实现位置信息的回传,从而达到报警和救援的目的。

再就是,卫星新增自主运行管理能力,即可不依赖地面控制系统,而靠空间运行卫星的星间链路构成管理新体系,这可以减少对地面测控站的依赖,有效降低系统运动管理成本和减少地面测控站发生灾难时对卫星的影响等。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附答案及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随着深化改革和“双创”热潮对人才就业市场的影响加深,一向手捧“铁饭碗”的公务员群体,也渐渐开始将职业发展由以往的体制内融入到多元化的就业市场中。

对此,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针对当前我国公务员的跳槽情况,围绕公务员“下海”职业流向和发展状况等核心数据进行统计,对公务员群体多元化就业发展趋势做出了观察。

领英的数据显示,在2006~2015这十年间,公务员跳槽前的职级多以初级为主,科员高达53%。

以工作年限区分,工作0~3年的公务员占到了37%,工作3~6年的公务员占到了23%。

如今,公务员群体由体制中到市场中的职业发展轨迹已不再是少数。

扎实的教育和工作背景,让公务员这个群体越来越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特质。

同时,对于传统“铁饭碗”就业观的颠覆,也加强了公务员群体的人才流动和互通。

公务员跳槽的热门目标行业分别为:金融(12.7%)、法律/会计/咨询(12.2%)、政府/社会组织(11.5%)、互联网(9.6%)、房地产/建筑(8.9%)。

房地产、金融等热门行业受政策法规的影响较大,这些行业更需既懂政策、又懂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以帮助企业更顺滑地遵从政府部门的相关法规政策。

以往公务员从体制中“走出来”,通常会选择与之前经验高度一致的行业。

凭借多年所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公务员可在这些相关行业里表现得如鱼得水。

但事实上,如今的公务员跳槽目标行业与就业大环境中的热门行业高度吻合。

这充分说明公务员跳槽群体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和价值的体现。

领英的数据中,公务员跳槽前的职级多以初级为主。

其中科员高达53%,科级正职、科级副职分别以18%、13%紧随其后。

由此可见,初级公务员更有动力选择跳槽,在更为广阔的职场空间实现自我价值。

在对已经跳槽的公务员群体的追踪中,领英的数据显示,处级干部转型后,在市场化的职业环境中晋升总监及高管的比例最高。

同时,正科级干部担任经理、总监的人数较多,而科员多以从事初级职位为主。

实用类文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而各题。

材料一:6月25日2时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

截至目前,北斗三号已成功发射21颗卫星,包括18颗MEO 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因小巧灵汤加之英文简称谐音而被网友称为“萌星”;1颗GEO 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被北斗人称为“吉星":以及两颗IGSO卫星,被北斗人称为“爱星”。

“萌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絆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吉星"则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以便吋刻聚焦祖国;“爱星”则像辛勤的蜜蜂一样,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始终聚焦亚太地区跳8字舞。

此次发射的第46 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颗“爱星”。

(摘编自2019年6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网站)材料二: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5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最新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

据了解,我国今年还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

20余年来,我国北斗导航实现“三步走”。

去年,北斗三号卫星更是以一年19 星的佳绩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国速度”。

在北斗背后,是一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队,他们乗持“北斗精神”为国家托举国之电器。

北斗一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回忆,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帆板做起,“当时很多卫星都不敢上,北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硬着头皮上”,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二号研制在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为实现快速形成区域导航服务能力的国家战略,以谢军.杨慧等为代表的北斗人设计了国际上首个以GE0/IGS0卫星为主、有源与无源导航多功能服务相融合的卫星方案,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离精度星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建成了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名师讲题】“卫星导航系统以北斗命名有什么含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名师讲题】“卫星导航系统以北斗命名有什么含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小题。

材料一:北斗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中文简称。

“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自古以来,人类就非常崇拜日月星辰,华夏祖先对于北斗星更是有着高山仰止般的敬畏。

指极星(即北斗七星中的天璇与天枢两颗星,通过天璇与天枢联线的五倍延长线可找到北极星),更是功能神奇,因为找到了北斗星,就可以在群星灿烂的夜空中找到永远在正北方向的北极星,也就实现了定向导航。

所以,将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取名“北斗”,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彰显华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渊源,让人浮想联翩。

(摘编自曹冲、王立、来春丽《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为什么叫“北斗”?》)材料二:我国自古以北斗为极重要之星座。

《史记·天官书》曰:“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南宋王应麟引《春秋运斗枢》云:“北斗七星第一天枢,第二旋,第三机,第四权,第五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摇光即招摇也。

”2000年前在黄河流域,北斗七星终年在地平线上,常明不隐,终年照耀于地平线上,自足引起深刻之注意。

(摘编自《竺可桢文集·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材料三:北斗七星为什么会指北呢?其实它不是总指北,只有“勺子”头的两颗星(天枢、天璇)连线是总指向北极星(见下图)。

北斗七星每天都会围绕北天极转360°,这叫“恒星的周日视运动”,是地球自转的反映,因此北斗的勺柄在一天内可以指向任意方向。

所谓“北”的方向来自地球的北极点,而这个地理北极点在天空中的反映就是北天极(也就是现在北极星的位置)。

由于地球自转,地面上的观测者看到天体于一恒星日内在天球上自东向西沿着与赤道平行的小圆转过一周的运动,所有的天体似乎都在围绕北天极旋转。

而北斗星在北半球中纬度以上地区是不会沉到地平线以下的,属于“拱极星座”(指天极附近的星座,这些星座在视觉上都像是围绕天极运行,在高纬度区,这些星座都不没入或都不升出地平面)的一部分,因此只能说北斗星的所在的方向大致是北,但不能说“北斗星总是指北”,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北极星的方向才是正北方”。

“我国北斗系统迅速发展的原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我国北斗系统迅速发展的原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材料一:2018 年 11 月 19 日 2 时 7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八、十九颗组网卫星。

卫星经过 3 个多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在轨测试,并与此前发射的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联调。

此次任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后续将开展系统联调和性能指标评估,计划年底前开通运行,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据介绍,2009 年,经国家批准,北斗三号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工程于 2016 年完成了试验系统建设,充分验证新一代导航信号体制后,按照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全球系统三步实施组网。

2017 年 11 月 5 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了首次组网卫星发射任务。

2018 年 3 月底,建成了由 8 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最简系统;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由 19 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即将开通运行。

2020 年底前,将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备服务全球能力。

(摘编自新华网)材料二:1993 年初,我国提出卫星总体方案,初步确定卫星技术状态和总体指标,次年研制工作全面展开。

北斗一号系统于 2003 年建成。

北斗一号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建立了国际上首个基于双星定位原理的区域有源卫星定位系统。

2004 年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立项研制,随后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 16 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

北斗二号系统突破了区域混合导航星座构建、高精度时空基准建立的关键技术,实现了星载原子钟国产化,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2012 年12 月 27 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一。

在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建设中,中国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方案。

北斗导航系统阅读附答案

北斗导航系统阅读附答案

北斗导航系统阅读附答案材料一:2015年,当我国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准确进入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地面成功接收到卫星下发的导航信号时,国家启动了我国北斗系统全球组网“三步走”的第三步——到2020年,北斗系统将实现全球导航定位。

从此,时间与位置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将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

让人惊讶的是,北斗导航卫星的“娘家人”,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北斗团队,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三分之二的队员小于30岁。

但他们踏实肯干,如果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几乎每个科研人员一年都工作了400多天,扣除节假日,几乎把一年当作两年用。

长时间的加班,习惯性的自律,是这个年轻团队最大的特点。

问他们坚持的动力,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答案。

张筱娴和任煊是团队里的“90后”,他们去年从大学毕业加入团队,这一年发现有学不完的东西,“和去了外企的同学相比,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沈叶锋在进中心之前,去过别的科研院所实习,在他看来,相比于很多传统团队,北斗团队有容错机制,总设计师鼓励年轻人创新、多试,允许在地面犯错,只要不把问题“带上天”。

“每一个新的型号过来,有想法的年轻人就可以去竞聘岗位。

”沈叶锋说。

确实,团队中很多年轻人,伴随着小卫星从无到有,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项目负责人。

虽然加班很辛苦,但他们也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收获了在其它团队很难有的快速成长。

(取材于解放网)材料二:芯片等基础产品国产化是实现北斗导航民用领域规模应用的关键。

当前,我国北斗导航定位芯片产业发展模式较为封闭,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自身资源、研发投入和人才水平等因素制约,很难凭借一己之力推动芯片核心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仍过度依赖美国GPS系统及产品,产业规模较小,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芯片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能力薄弱,发展我国自主可控的核心芯片迫在眉睫。

在国内导航定位芯片市场研发企业多而散的情况下,无法与国外芯片形成竞争,芯片行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也决定了很难依靠一两家企业做大做强。

《北斗导航系统》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斗导航系统》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斗导航系统①GPS已经很好用了.中国为什么还要做一个北斗导航呢?因为GPS不属于中国。

我们日常使用的GPS导航所用的卫星信号。

主要来自于美国空军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投入建设的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它一直占领着全球定位的民用市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受惠于GPS定位系统但同样也能够一直感受到这套系统的潜在风险。

如果战争中GPS服务遭到了人为的暂停或干扰,那么依赖于GPS的所有武器装备都将无法使用后采不堪设想。

②你可能会问北斗稳吗?相当稳。

现在天上正飞着几十颗卫星,你能在全球任何地点任何时刻收到6颗以上的北斗卫星而在我们生活的亚太地区最少能够搜到12颗北斗卫星。

在吸取了GPS,伽利略和俄罗斯的格纳斯的经验和教训之后北斗的设计之初就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思路,三种轨道三种频段保证了信号质量和抗干扰能力,让北斗更加先进定位也更精准现在北斗是又稳又准又好用。

③在四川广汉搭裁北斗终端的无人驾驶插秧机在水田里面自动转换插秧,它能够自动规划最优的路线自动完成插秩作业。

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以前1个人7天才能完成的插秩劳作。

在甘肃的田间安装了北斗终端的农机用于马铃薯和玉米的播种工作在北斗信号的加持下农机作业的误差可以控制在1~2厘米:效率捉高了20%一25%。

北斗正在疯狂输出市场价值随着“北斗+”和“+北斗”应用的深入推进卫星导航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达到了2284亿元有力支撑了行业总体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④北斗还能干什么?北斗的另外一大特色就在于它的短报文系统它能用于军事也能教人性命。

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

灾区曾与外界失去一切联系,正是北斗定位系统在救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短报文系统架起了抗震放灾指挥部与灾区一钱指挥机构的沟通桥梁。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北斗系统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北斗卫星导航的无人机可以根据需求快速精准投送应急物资。

在湖北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植保无人机被广泛的用于区域内的消毒防疫一架无人机单次喷洒面积可以达到5000平方米.并能覆盖防疫车无法抵达的死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复移小凳扶窗立,教识中天北斗星。

”自古以来,北斗七星就被赋予了司南功能,用以指引方向、分辨四季、标定时刻,中国人对北斗有着熟悉而亲切的认知。

如今,仰望星空,由数十颗人造卫星组成的新的北斗“星座”更加璀璨。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说:“北斗是党和国家调动千军万马干出来的,是工程全线几十万人团结一心拼出来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坚定支持共同托举起来的。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凝结着无数人接续奋斗的心血,饱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本色,展现了自主创新的“中国精度”,刷新了科技强国的“中国速度”,彰显了开放包容的“中国气度”。

为他人“导航”,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路”怎么走。

中国航天起步晚、底子薄,独立建成世界一流卫星导航系统,曾被西方国家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

从创造性地提出“双星定位”构想、绘下“三步走”发展蓝图,到在卫星导航频段逾期的最后时刻完成首次卫星发射、拿到进军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俱乐部的“入场券”,再到两年多时间18箭30星的高密度发射、完成全球组网,中国航天人让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破解星载原子钟、北斗国产芯片、星间链路等“不可能”,经历160余项核心关键技术和世界级难题的攻克、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的突破,闪耀着“混合式”星座、短报文通信等独有的中国智慧火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蹚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创新超越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由我国建成的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卫星导航系统,从此走向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

中国的北斗是一流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中国愿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共促全球卫星导航事业蓬勃发展”。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俄罗斯、欧洲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持续深化,可以让全球用户享受到多系统并用带来的好处。

全球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中国北斗作为国家名片的形象持续深入人心。

中国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之后却主动向全世界开放。

这种开放融合的胸怀和理念,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也将进一步锤炼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全球的能力。

这一完全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来之不易,体现了中国北斗致力于为全球提供导航定位服务的诚意和决心。

进入全球服务的新阶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着广阔前景,也面临全新挑战。

脚踏实地、行稳致远,走向全球的中国北斗大有可为。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8月1日)
材料二:
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耗时20多年、举全国之力构建的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民生多个层面,催生经济效益、产业发展、社会效应、国际公共服务产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

在收官之战完成时,《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

环球时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收官发射有哪些意义?
杨长风:本次发射是收官之作,意味着中国北斗系统“三步走”战略全部实现。

按照“三步走”计划,2000年,我国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为我国用户提供服务;2012年底,我国建成了北斗二号系统,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服务;2017年11月,北斗三号首组双星成功发射,北斗系统进入全球化时代。

北斗三号系统完成组网,圆梦全球,“中国的北斗”真正成为“世界的北斗”,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服务。

环球时报:①?
杨长风:本次发射成功,我感到非常激动,因为这次的意义不同一般,又是在全球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完成的,工程全线既要保证任务完成,又要抓好疫情防控,取得成功非常不易,令人激动。

这个复杂大系统、大工程的研制与建设是发挥全国的优势、举全国之力完成的,北斗三号18次发射任务接连成功非常不容易。

两年半时间里,北斗工程七大系统、400多家参研参建单位、30余万名科技人员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任务。

核心元器件百分之百自主可控,这都是由这些科研人员和单位来完成的。

环球时报:②?
杨长风:北斗“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全球提供多种“中国方案”。

最大的“中国方案”就是通导融合一体,北斗系统不仅具有被动式定位方式,还有着主动式定位手段,有这个能力就能实现“我知道我在哪,你在哪,双方可以进行信息互换”。

第二个“中国方案”就是星间链路,也就是卫星之间、星地之间可以互联互通,这种方案最大的好处就是建全球系统但不用全球布设地面站。

有了星间链路,导航的精度进一步提高。

第三个“中国方案”就是多种定位功能集于一身,实现了米级、分米级、厘米级甚至静态的毫米级精度。

第四个“中国方案”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混合轨道设计。

目前,一些相关国家也在往这个方向发展,比如美国今后也准备发射高轨导航卫星,印度、日本目前搞的区域系统与中国的区域系统发展模式类似。

中国通过成功实践先走出一条技术发展道路,为其他国家发展相
关卫星导航系统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摘编自《环球时报新媒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斗七星的指向、分季、标时等司南功能在北斗系统的应用,让我
们对北斗卫星航天系统感到熟悉而亲切。

B.从开始构想到最终完成,中国北斗系统蹚出的独立自主、创新超越
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闪耀着中国智慧的火花。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开放融合的胸怀和理念,给全球用户带来便捷,
体现了中国北斗致力于为全球提供导航定位服务的诚意和决心。

D.北斗系统具有被动式定位方式和主动式定位手段,在定位时能够使
双方实现“信息互换”,做到通导融合一体。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由我国建成的卫星导航系统,
从此走向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终实现了技术百分之百自主可控,得力于参研
参建单位、科技人员的齐心协力,也离不开举国体制。

C.“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全球提供多种“中国方案”,为其他国家发展相关
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影响了美日的发展方向。

D.两则材料都提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来之不易,离不开航天人克难攻
坚、迎难而上、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的奋斗精神。

3.下列各项的表述,不能体现材料一新闻文体特征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开头引用“复移小凳扶窗立,教识中天北斗星”,丰富了材料内
容,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三段列举一系列精准的数据,让读者感受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
发过程中的艰难,展示了航天人取得的骄人成就。

C.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的第二
天,《人民日报》就及时对此进行了报道。

D.材料一客观陈述了中国航天在起步晚、底子薄的情况下,独立自主
建成了开放兼容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4.在材料二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4分)
5.结合材料,概括中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成功的原因。

(6分)
1.A
2.D
3.A
4.①二十多年的心血与成果终于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最后一颗卫星发射
成功),您此时的感受(心情)是什么?
②北斗系统的研制和打造(建设)提供了哪些“中国方案”?
5.①凝聚众力。

举全国之力,调动千军万马,几十万人团结一致,共同托举。

②独立自主、自强不息。

起步晚、底子薄,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让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③创新超越。

创造性地提出“双星定位”构想、绘下“三步走”发展蓝图,破解多种“不可能”,走出一条创新的技术发展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