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死亡哲学
国学:《庄子》的生死观
国学:《庄⼦》的⽣死观有关先秦诸⼦的著作除《庄⼦》以外鲜有直接谈⽣死⼤关的。
作为后世正统的儒家⼀脉由孔⼦的⼀句“未知⽣,焉知死?”堵住了后世儒学谈论⽣死的道路。
《庄⼦》作为先秦诸⼦中最特⽴独⾏的⼀个,不仅在⼤谈如何养⽣延命,⽽且《齐物论》和《⼤宗师》等篇章中更是对⽣死进⾏了直接的辩论与描述。
⼀、《庄⼦》的⽣死观1.《庄⼦》以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所谓“⽼聃死”就是证明。
⽼聃死,秦失吊之,三号⽽出。
弟⼦⽈:“⾮夫⼦之友邪?”⽈:“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然。
始也吾以为其⼈也,⽽今⾮也。
向吾⼊⽽吊焉,有⽼者哭之,如哭其⼦;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之,不蕲哭⽽哭者。
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适来,夫⼦时也;适去,夫⼦顺也。
安时⽽处顺,哀乐不能⼊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养⽣主》)历史上有关⽼聃的记载,说他是西去出了函⾕关,⽽“莫知其所终”(《史记·⽼庄申韩列传》)。
此处偏⾔及其死,后世的道⼠神化⽼⼦之流不得不做还未《庄⼦》此段作⼀番说解:“此独云死者,欲明死⽣之理泯⼀,凡圣之道均齐,此盖庄⽣寓⾔⽿。
⽽⽼君为⼤道之祖,为天地万物之宗,岂有⽣死哉?故托此⾔圣⼈亦有死⽣,以明死⽣之理也”(《庄⼦疏》)。
圣⼈亦有终期,则《庄⼦》认为⽣命必有尽头是可以想见的了。
这样,养形养寿以求长⽣久视便是渺不可及的企望。
《庄⼦》既知⽣命不能永久,因⽽不以养形为根本究竟,那么,⾯对死亡,可以⾔说的便只是⼈的态度了。
死亡是⼈⽣的必然,对其⽤情过度,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天之所受,本⽆物也,犹以有情相感,则是忘其始者之所受,⽽遁逃其天理,背弃其情实”(林希逸《庄⼦⼝义》) 。
⼈的⽣死是⼀个⾃然⽽然发⽣的过程,“‘时’者值其时,‘顺’者顺其常”(锺泰《庄⼦发微》),“安时处顺”就是知道⽣命有其来临之时,也应顺其天理,坦然⾯对它的离去:“既知其来去之适然,则来亦不⾜为乐,去亦不⾜为哀”,“知其⾃然⽽然者,于死⽣⽆所动其⼼,⽽后可以养⽣也”(林希逸《庄⼦⼝义》)。
庄子的生死观
读《庄子》,我们往往对其超然的生死观感触颇深。
如果说他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有关理论是有失偏颇的话,那么他的关于生死的观点无疑却又在很大程度上是比较正确的。
在《庄子》中,很多篇幅都涉及到生死观问题。
综合来看,作者在这个问题上持如下观点:首先,庄子认为人的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
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一文中,作者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意思是说人的生死和白天黑夜一样,是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观点早已经被科学证明了是完全正确的。
人只不过是自然的产物,和一块石头,一棵草,以及太阳和宇宙一样,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是人力所能改变的(“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庄子就能够以锐利的眼光看穿生死的本质,的确是难能可贵。
其次,庄子认为活着是一种痛苦,死了是一种快乐。
作者杜撰了一个《髑髅之乐》的故事,假托自己和髑髅对话,然后髑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很明显这是庄子的观点,只不过是假借髑髅之口说出来罢了。
同样,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中,作者也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还是把生看成是一种痛苦,把死看成是一种休息。
再次,庄子认为既然生死是自然现象,生为苦,死为乐,那么对待死亡就无须乎悲痛,应该高兴才对。
在《安时处顺,视死如归》一文中,庄子假借秦失吊老聃“三号而出”,其弟子认为如此不合乎礼节的故事,让秦失说出了自己的观点“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
”。
意思是说,该来的时候,老聃应时而生;该去的时候,老聃顺乎自然而死。
对待生死能持安于常分、顺其自然的态度,哀乐之情就不能侵入人的内心。
同样,在《方外之人的丧事》一文中,作者虚构了孔子让子贡帮忙料理子桑户丧事的故事,子贡到时,见子桑户的好友孟子反和子琴张正在编曲弹琴以歌。
《庄子》中的死亡意识初探
《庄子》中的死亡意识初探《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床头经”。
在《庄子》中,许多篇章都探讨了死亡的问题,死亡为生命的终结与归宿,一直是人们心中最大的疑问。
面对死亡,庄子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探讨了死亡意识,这对我们对死亡的认识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从《庄子》中的死亡意识初探的角度展开讨论,用5个例子证明死亡在庄子哲学中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观。
一、无形之境:真生与真死庄子提出,“真生”和“真死”是无形之境,真生是生命的源泉,真死是生命的消散,而且生和死不是对立的,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
一个人真正的生命在于生前凝练的本质和境界,不是活着的时候身体的存在,而离开了肉体的灵魂是真正的生命。
例如庄子在《胠箧》中说:“寿与天地齐,久与日月并,寿益明登于东寿门,肆行无计其数,何为寿者?其所以终也。
足以与天地并寿矣,何必常存?”庄子认为人生的寿命,就像日月的轮回,不是外在的时间长短,而是一个人内在的源泉和本质。
死亡并不可怕,因为死亡的时候,只是丢失了肉体,但真正的灵魂依然存在。
二、人生如梦:生死是无常庄子主张,人生和梦境是如出一辙的,都是虚幻而无常的。
在梦中,一个人可能经历喜怒哀乐,有聚有散,而一旦醒来,所有的经历都是虚幻的。
人生也是如此,人靠山山有色,水水有声,都是相对的存在,生死也是其中的一环,它们都是短暂的,无常的。
庄子在《彼归》中写到:“人生而察,虽吾不能已之,然吾可以奋其梦而觉”。
庄子强调人要认识到人生短暂,不应该太过执着于生,迷恋于世间的荣华富贵,只有超越了人世的境界,才能够觉醒真实的本我。
三、仙境里梦幻:生死无常的阴阳庄子认为,生死是宇宙中的两种气息,一正一反,互相依存而不能分离。
生命是生机勃勃,顽强不屈的阳气,死亡是阴气凝聚,生命的消散。
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遂又赋闲仙人之意,自比于黄帝仙人之情。
黄帝仙人之情者,见其难,故以其难为乐也。
夫士之游也,则不必待于所以乐将至者,其内心自得乎焉。
浅析庄子的死亡观
浅析庄子的死亡观[摘要]面对死亡,庄子是典型的自然主义超脱论者。
他认为死亡是自然变化,一个人只要把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超越人世古今之变,就可以齐生死,不再恋生患死了。
庄子安死而不乐生,对人生持淡泊无为的立场,对死亡怀有一种豁达的态度。
[关键词]庄子死亡自然主义超脱论淡泊无为面对死亡,见仁见智。
哲学史上的各种死亡观都主张接受死亡,但理由各不相同:儒家把死亡作为一个无须多加考虑的事实来接受;柏拉图和基督教把死亡作为灵魂升天来接受;古希腊犬儒主义学派把死亡作为命运来接受;佛教把死亡作为个人的命运来接受;而庄子在面对死亡,在寻求有限与无限、小我与大我的统一时,从寻求个人与自然的统一出发,把死亡作为对自然的复归来接受。
庄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对于这种思想的形成,有着很深的影响。
庄子生活的战国时期,是所谓“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百姓深陷无休止的战乱之苦,面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作为哲学家的庄子不能仅仅满足于悲叹一番。
面对自然力,社会力,疾病力摧毁,湮灭,销蚀人的生命,庄子靠智慧排除死亡的困扰。
一、生死自然说《庄子·大宗师》中记载了庄子安死的自然主义超脱论思想:“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庄子明确指出,死生本是命,如同日夜相交替的永恒变化一样,是自然的规律,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这是万物所固有的事情。
……天地给我以形体,用生使我劳苦,用衰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
因此,如果以生为乐,也就应该以死为善。
正是出于对死亡这样豁达的态度,庄子才会在妻子去世后蹲坐在地上敲着瓦盆放声歌唱。
庄子回答惠施说:“我也有些伤感,后来才知道生死是由于气化,如四季的运行一样,循环不已,是自然而然地运行的。
人死后返归自然,安然歇息在天地之间,而我还在哭哭啼啼,我以为这样痛哭是不通达生死的道理,不懂得命运的必然,所以才不哭了。
备课参考 全生顺死,解悬人生——解读庄子的生死观
备课参考全生顺死,解悬人生——解读庄子的生死观结束了一天的疲劳工作,我又翻起了我大学时期的中国古代哲学启蒙书——《庄子》。
果然,“温故而知新”,这一次《庄子》中的生死观引起了我的思考。
生死相因,自然之理人偶然生,必然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我们趋向死亡的过程。
庄子认为,生和死仿佛是桥的两岸,是有联系的。
我们每个人都从桥的一端走向另一端,由生转化为死,这已经成为像四季更迭一样的自然之理。
它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过程中:1,由无到形成气到形成形到形成生命,再由生命转化为形体转化为气,最终又化归为无。
这一点出现在《庄子》的鼓盆而歌中。
“是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之行也”,正因为庄子认为其妻之死符合自然之理,所以不但不悲伤,反而鼓盆而歌,庆祝其妻归于自然。
2,天地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这一点体现在《庄子》的《大宗师》中。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死和生是我们人生生存的必然阶段,有它存在的独特意义,且死才是最大的休息,所以顺应自然,自然生死。
3,死亡只是形体的死亡,生命的本心并没有死,它是永存的,亦是生。
这一点体现在《庄子》的《孟孙才母死不哀》中。
“且彼有害行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生来和死去,如同早上与晚上,真正的生命没有死亡,生命的本心永远存在,所以当一个人在内心把生命当做一次穿越的时候,死亡在他的心中,已经变成生的延续被超越了。
勿喜莫哀,通达生死在儒家重生观念的影响下,世上大多数人都是乐生恶死的。
但在庄子看来,生时安生,死时安死,生死之情既齐,则无为当生而忧死。
且生老病死,自然之理,死是复归自然,何不达观乐死?以《庄子》中的《秦失吊丧》为例。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作者:陈毅力来源:《西部学刊》2019年第10期中国古人十分重视生死问题,但由于时代的限制,不能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因此只能将生死问题神秘化。
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对待生死问题却持豁达乐观的态度,在《庄子》一书中,他提倡生死一齐、生死自然与贵生重生的观点,倡导人们保养好自己的精神与形体,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死观。
一、对庄子生死观基本内容的评析对庄子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他的思想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在其看似旷达的生死观背后隐藏着一些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也就是个人无法“逍遥”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只能屈从于现实的生存世界。
正因如此,庄子企图以豁达乐观的生死观来消解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死亡的过度恐惧。
就人的生死流转过程而言,庄子认为,决定生死存亡的必然法则是完全外在于人的存在,人们难以把握与理解生死的必然法则。
人人都想只有生而没有死,只有存而没有亡,这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达到的。
那么,如何才能参透这种必然法则呢?他在《达生》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
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
事奚足弃则生奚足遗?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
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
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1]在庄子看来,人的形体是转瞬即灭的,而精神却可以超然于世外,想要真正保全生命就应该抛开世事的烦扰,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养好自身的生命。
然而,这种抛开世事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做到的,那么如何才能心平气和地去保养自己的生命呢?庄子又通过痀偻者承蜩的故事来说明只有通达生命实情,不要存在主观上的成见,了解到保养精神的重要性,做到形神兼养,把保养自己的精神放在重要的地位,才能勘破生死的奥秘,将生死问题自然化。
庄子通过这样的论述,将生死问题巧妙地提高到了“养神”的思想境界,并在后面的论述中将生死问题一齐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死亡所带来的压力。
庄子的死亡哲学
庄子的死亡哲学导读:本文庄子的死亡哲学,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庄子的死亡哲学张尚仁(广东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要:在中外哲学史上,死亡问题在哲学产生之初就是一个重要问题。
庄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开创者。
以往认为,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其实,庄子以“道”本体论解读死亡;将个人生死放在人类世代延续中进行思考;认为只有善待生命才能善待死亡,还提出了“心死”、“生亡”的死亡观。
在庄子的思想中,唯有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死亡。
反之,真正认清死亡的人,才能理解生命的价值。
对死亡问题作哲学的理性思考,人生境界才能超越生命的自然意义。
庄子沉思死亡哲学,是希望大家都能深入理解生命,理解生命才能把握生命,才能主宰生命,使自己真正成为生命的主人。
关键词:道家;哲学;生命;死亡中图分类号:B2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723X(2010)02 - 0013 - 05 老子的《道德经》提出“死而不亡者寿”(第33章)的极富哲理的死亡观,庄子则全面而又深刻地展开了对老子哲学死亡观的论述,从而形成早期道家的死亡哲学。
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一个开创者。
生死是道家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
老子《道德经》第50章说:“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意思是说,世上的每一个人,都要经历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在所有死亡的人中,能顺自然而寿终正寝的大概占三分之一;因自然灾害或疾病等原因而过早死亡的人也占三分之一。
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本来可以达到自然的寿命,却自己把自己搞得早死了。
为什么会自己搞死自己呢?因为他们太想长生和太想生活得好而企图用自己的胡乱作为去对抗自然。
那些善于顺应自然贵己养生而长寿的人,在陆地上行走时,懂得避开有野牛或猛虎出没的地方,在兵荒马乱的地方他们不穿铠甲。
_生死齐一_悦死恶生_论庄子的生死哲学
“生死齐一”“悦死恶生”———论庄子的生死哲学!刘月霞李玉芬张建功死亡,无疑是一切生命的最终归宿;永生,注定是智慧人生永远的渴求。
生与死锻造了庄子哲学的恢弘与博大;而对死亡的沉思,更显示了一代哲人的睿智与洒脱,甚至使死亡这一人们讳莫如深的话题,也具有了美学的意义和审美的价值。
一、死亡的必然性庄子在其著作中多次谈到死亡的必然性。
《庄子·大宗师》明确肯定:“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杂篇·盗跖》云:“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
”意思是说,人的生死是必然不可避免的,就像永远有黑夜和白天一般,是自然的规律。
因此,《庄子·达生》云:“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既然死亡是人的必然结局,那么对待死亡的态度,就应当是顺从。
庄子有句名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在庄子看来,凡夫俗子不懂得命运是不可抗拒的必然,所以乐生恶死、趋荣避辱、极力逃避命运的安排,这是没有道德的表现。
而最聪明的人知道某些事情是自己无力改变的、是命中注定的事而具有不可逆性,便放弃努力顺应其本性,这是道德修养的极致。
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只有最高尚的人才能安于“生”、顺从“生”,做到“安时而处顺”。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天生就“悦生恶死”,所以往往会不理智地逆天行事。
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而面对这颗灾星,整日栖栖惶惶,在无限的心理痛苦中走向人生的终点。
他们往往想挽留生命、想在这个世界上多停留一些日子,但由于沉重的心理负担,特别是有些人身患重病之后,过于担心自己生命将马上消失,反而加速了其死亡的进程。
这些人殚精竭虑、劳神苦思,不知道顺应自然之道而去“益生”,而是“以好恶内伤自身”。
因此,庄子主张“无情”,即没有一己的好恶之心,也就是不从自己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出发,而是完全按照自然的必然法则行事。
所以,“无情”是指胸襟豁达超然的状态。
庄子由死生的必然性而生顺应命运法则之慨,无疑具有消极的听天由命之嫌,但其尊重生命运动规律、不以人之好恶之心左右人生命运、不悦生不恶死等思想,不正是为我们正视死亡这一人生永恒的主题、摆脱死亡困惑而用有限的生命迎向无限世界提供了极可贵的心理支持吗?它使我们获得一种精神安慰和情感愉悦。
《庄子》的死亡哲学
读·闻·观44摘要:死亡,一个所有人都避无可避的哲学命题。
庄子认为生命绝不只是形体,生死都属于气。
死亡虽是人不可掌控的东西,然而人能够“物物而不物于物”,用坐忘、心斋的方法去超越生死,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关键词:道;生死齐同;善生乐死一、庄子死亡观的形成来源1.现实来源庄子是中国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战国中期宋国人。
如何超脱苦恶现实,让众多千疮百孔的心灵获得精神自由,是庄子死亡哲学的萌芽。
就解决这一问题来说,庄子反对甚至鄙夷儒家的仁义、道德,认为那些只是空虚之言,并不能真正地帮助人们获得精神上的独立。
庄子的死亡哲学总体上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2.哲学基础老子提出了中国哲学史上的第一个世界本体论体系:道。
他认为道是先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原始混沌,道不是谁创造出来的,是不依靠外力而存在的世界本源。
道产生着万物,但并不是有意识地主宰着万物,而是“法自然”“常无为”。
庄子的死亡哲学就是在道的基础上展开的,他认为道是真实的、最高的存在。
人的生命就是自然、变幻无穷的道所赋予的。
以道作为本体来看待死亡,就能不落俗套,忘掉生死的概念,获得极大的精神自由。
二、庄子对死亡的具体认知1.死生命也庄子对生死看得很透彻,生命的来临是不能拒绝的,生命的离去同样也是不能阻止的。
天地间的自然现象都不能长久,例如没有永远的白天和黑夜,没有永不停歇的暴雨和狂风,更何况人的形体呢。
他始终敢于正视死亡,正是因为如此,他从来不会被人世间的得失、贫富等困扰,一生逍遥。
庄子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1](《养生主》)个体的生命是有穷尽的,倘若把个体的生命放到人类的整个生命长河以及宇宙大化的框架之下,那么就会达到与天地并生的理想境界。
2.死生自然生和死都属于气,这是庄子哲学中非常重要的观点。
人的形体只是秉受于自然的造化,身体并不等同于生命,死亡并不是终点。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生之前是无,生下来是有,死之后不过是回到了无的状态。
读后感论文从《庄子》看庄子的生死观
读后感论⽂从《庄⼦》看庄⼦的⽣死观从《庄⼦》看庄⼦的⽣死观摘要:《庄⼦》⼜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是战国早期庄⼦及其后学所著,也是庄⼦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庄周梦蝶和⿎盆⽽歌等故事⾥,我们能看出庄⼦的⽣死观,⽽由⽣死观⼜可深⼊理解庄⼦的哲学思想。
本⽂将从庄⼦和《庄⼦》的概述介绍⼊⼿,逐步剖析庄⼦的思想精髓,进⽽了解中国的哲学发展。
关键词:庄⼦⽣死观哲学思想⼀、庄⼦与他的《庄⼦》庄⼦,姓庄,名周,字⼦休(亦说⼦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学家。
创⽴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物之⼀。
庄⼦的学问渊博,游历过很多国家,对当时的各学派都有研究,进⾏过分析批判。
同时庄⼦为⼈⽣性洒脱随性。
有⼀则⼩故事: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
庄⼦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重利;卿相,尊位也。
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的⽜吗?喂养它好⼏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
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
你赶快给我⾛开,不要侮辱我。
我宁愿象乌龟⼀样在泥塘⾃寻快乐,也不受⼀国君的约束,我⼀辈⼦不做官,让我永远⾃由快乐。
”可见庄⼦并不像孔⼦、孟⼦⼀样希望⾃⼰的学说主张可以为政治所⽤。
庄⼦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潜⼼研究道学。
他⼤⼤继承和发展了⽼聃的思想,与⽼⼦并称“道家之祖”。
他把“贵⽣”、“为我”引向“达⽣”、“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
《庄⼦》约成书于先秦时期。
《汉书·艺⽂志》著录五⼗⼆篇,今本三⼗三篇。
其中内篇七,外篇⼗五,杂篇⼗⼀。
全书以“寓⾔”、“重⾔”、“卮⾔”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学说⽽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倡⾔逍遥⾃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哲学思想。
⾏⽂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章的典范之作。
试论庄子的生死哲学及现代意义
试论庄子的生死哲学及现代意义【摘要】:庄子是古代详尽论述生死问题的中国哲学家。
他以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反复阐述生命重于功名利禄,生命至上主义的主张,以理性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态度来看待生死,力图探讨生死本质。
他认为死是自然的回归,人要不悦生也不恶死,坦然的面对生死。
他立足于生来领悟死的意义,凭借着死来体察生的价值。
这种超脱生死的态度对于现代人认识生死有着积极的意义。
庄子的生死哲学有助于现代人更好地理解生命及处理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消除种种心理疾患,过上健康生活。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意义;价值生死问题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也是最高哲学问题,是人们关于生命本体和终极问题的思考,它真实体现着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度认识。
大多数人习惯把生死对立,认为死是对生的否定,恋生畏死,只愿谈生,忌讳论死。
人生中有生必有死,有死才有生。
正是在生生死死的更替中体现出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实现有限中的永恒。
只有正确反观“死”的意义才能更好认识“生”。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庄子对死亡问题从不避讳,他深入思考, 联系生死起来论人生,在生的世界中体察死,通过对死的透彻回到生,提出理想的人生境界,并形成了其独特的生存方式。
一、以死观生的哲学思路庄子对于生死是从道和气化的角度来考察,生死相通,是万物变化的一种,因此他用一种豁达的态度去面对,而无怨恨和不舍之情。
在《大宗师》中,庄子描述了子来对生死的态度:“父母于子,东南西北,唯命之从。
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老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我者,乃所以善我死也。
”对于生死,如同听从父母的命令一样,不敢有违抗之意。
而是唯命从之,深刻了解生死的本质,因此庄子对于自己的妻子的死不是号啕大哭,而是骨盆而歌。
庄子把贪恋生敬畏死的人比作晋国的丽姬,未进晋国时,哭得很伤心,等到了王宫后,和君王睡在一起,同进美食,才后悔当初不应该哭啼。
所以说谁能知道死了的人不后悔当初的求生呢,死亡并不人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怕,相反是一种解脱。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作者:genchuzi《列御寇》篇记庄子将死时的一段话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生死变迁在一般人看来是相当严重的,但庄子说来却淡似春梦,了然无痕。
对于自己的死生看得如此轻淡,所以对于妻子之死,他就“箕踞鼓盆而歌了”(庄子·至乐篇)。
究其何以臻此境地,《至乐篇》记庄子回答惠施关于生死见解时说:“察其而来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行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借此可以知庄子视死生变迁,不过如春秋冬夏四时变迁而已,于自然的变化是不可抗拒无以逃避的,只有顺从依随,才是人间至道。
我们借此而说庄子是达生主义者。
他是无生无死与天地为一体的,他是上与天地主宰同游,下与看破生死不分始终的人为友的,他是视死生为一化的。
所以妻子死而歌,已死不哀。
循着这一基点追循庄子的生死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曰:等生死,齐荣辱;二曰:物我同一;三曰:安天乐命;四曰:道遥自由。
现分述之。
首先庄子认为生未必乐,死未必苦,生与死只是物理的过程。
因此不乐生,不苦死,不以得而荣,不以失而辱。
他在《在乐篇》里借髑髅之口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就无事实之事,徒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之乐不能过也。
”可见庄子是于生无所恋,于死有所怀。
对于这段话的解释,魏晋时的郭象认为:“旧注云,庄子乐死恶生”,联系庄子所出的时代,可知庄子之意非此。
庄子生于战国,人人皆处于险恶的战争世界,水开火热,生即是苦,即是痛。
可谓:“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恭然疲彼,而不知其所归。
可不哀耶?人谓之不死,奚益?”(齐物论)。
他认为晨死,内生之可乐也。
既然生活至苦,人生少乐,那死也就没什么可以恐怖的了。
庄子生死观的认识和理解
庄子生死观的认识和理解
庄子对生死看得很淡然、很自然、很豁达、很乐观,认为生与死只是生命形态的变化。
《庄子-大宗师》中有一段文字,集中反映了庄子的生死观。
把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庄子是这样说的:
古时候的“真人”,不知道喜欢生,不知道害怕死。
出生来到人世他不欣喜,死去离开人世他不拒绝。
他只觉得逍遥自在地去了,逍遥自在地来了而已。
他不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也不会探究哪里是他死后的归宿。
他欣然接受一切,忘记生死,复归自然。
他还认为生死是命运的安排,有如昼夜交替,是永恒的、正常的自然现象。
再看看《庄子-至乐》中的一则故事
庄子妻死,惠施前去吊唁,却看到庄子坐守棺旁,鼓盆而歌,就是拍打着瓦盆唱着歌。
惠施看不过去,说:你不哭也就够了,还鼓盆而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你说的这样。
妻子死了,我开始怎么能不感到悲伤啊!紧接着他说到妻子这个生命个体从无到有、从生到死的过程:最初是无生、无形、无气;后来阴阳二气交合,变成魂气;再后来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天生又变成了死。
他说:她的生死与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多么相似啊。
现在她就要从我家的小屋去到天地巨室,坦然安卧,而我嗷嗷哭着送她,自感太不懂得生命的道理了,所以停止了悲伤,拍打着瓦盆唱起了歌。
我们看看,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是何等的超然和达观!。
庄子的生死观及其处世哲学
庄子的生死观及其处世哲学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
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是庄子思想的可贵之处。
但是,由于老子在肯定客观事物矛盾对立而相互转化的同时,却忽略了矛盾转化的条件和新旧质的区别,庄子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把朴素的辩证法引向了相对主义。
有这么一个古怪的故事——庄子的妻子死了,友人惠施闻讯前来吊丧,发现庄子在门前蹲坐“鼓盆而歌”,便指责他说:“人家和你朝夕生活多年,又为你生儿育女,如今她老而身死,你不哭祭就已经违背天理人情现在又敲着盆子唱歌,岂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回答:“不然,你不了解这其中的奥妙。
她刚死的时候,我也是及其痛苦和悲伤的。
可是冷静下来思考,才深知她始初本无生命,不但没有生命且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而且没有气息。
她原本处于若有若无的恍惚状态,后来慢慢形成气息,气息而后变成形体,形体再变而成生命,如今又变而为死。
这种生来死亡的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应时交替那般自然,根本不用大惊小怪。
你看她现在安祥地休息在天地之间,我倘若在旁哭哭啼啼,岂不也是有悖于情理吗?(见《自乐》)庄周“鼓盆而歌”,原来还有一套“理论”!十分清楚,在庄子看来,生和死本无区别,生是死的继续,死是生的开始(见《知北游》)。
或者说,生死相因,有生方有死,有死方有生;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死同一也。
这种同一他将之概括为“齐物”。
推而广之,在庄子的心目中,不仅生死如此,大千世界中,一切相反的事物,诸如大小、长短、上下、寒暑、贫富、贵贱、美丑、善恶、荣辱、福祸、喜怒、欢悲、得失、是非等等,莫不如此。
他甚至荒唐地说,大就是小,小就是大。
“天下没有比秋天毫毛的尖尖更大的东西,而泰山却是小的;天下没有比刚一出生就死去的婴儿更长寿的,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却是短命的。
”(见《齐物论》)如前所述,庄子在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中,也曾有过正确的认识,比如,他说:“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
庄子的生死哲学
庄子的生死哲学庄子的生死哲学,是他对人生的一种精神态度和哲学思想。
他认为,人死后只是身体的腐烂,而灵魂却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里生存,因此生死并不重要。
他的哲学受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对人生的深刻见解。
下面,我们将结合五个例子来证明庄子的生死哲学。
第一例:庄子与蝴蝶在庄子的《逍遥游》中,他谈到了他在一次梦中变成了一只蝴蝶,并在这个梦中飞行、翱翔。
当他醒来后,他不知道他是否是庄子还是蝴蝶或者是一只梦中的蝴蝶。
他认为,他存在于梦中的状态和他醒来时的状态本质上是一样的,因为他感受到的是一种兴奋和悠闲的感觉。
因此,他认为生死并不重要,因为生命只是一种状态。
第二例:庄子与屠牛在庄子的《庖丁解牛》中,庖丁在屠宰牛时,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把牛的内脏和外表分开,并有序地处理食物。
他的技能让庄子想到了生命和死亡之间的道理,他写道:“庖丁之所以成为庖丁,因为他打磨成一个大厨师,并不是通过培训和学习来获得他的技巧。
他在长期屠宰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出生、成长、老化和死亡的过程,因此他能够快速地处理牛肉。
死亡是生命必经的一个过程,只有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发现真正的道路。
”第三例:庄子与楚蛮王在《庄子·齐物论》中,庄子解释了楚蛮王的故事。
楚蛮王问他心往哪里飞去,庄子回答说,我的心没有方向。
楚蛮王想象不到这个答案的意义,庄子解释说,他的心不会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影响,因此无论他在哪里都不会存在任何的束缚和限制。
这种状态类似于生死,因为它们都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第四例:庄子与秋水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提到了他的挚友游在秋水中的故事。
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层次的探索。
庄子感受到了秋水的自由和放弃自我,因此他意识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并开始思考生命和死亡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像秋水一样没有束缚地流动,就是生命的真正自由。
人的生命也应该像水一样,自由地流淌,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
第五例:庄子与无为而治在庄子的哲学中,无为而治被认为是生死哲学的最高境界之一。
论庄子对死亡的探讨
论庄子对死亡的探讨死亡哲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庄子认为,死亡的本质是气的聚散;死亡可既可以为个体带来无尽的快乐,又能够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他者的生命。
庄子在承认死亡的重要价值之外,还极其重视养生之道,将生命放置于崇高的地位。
相比而言,孔、孟等儒家学说对死亡的探索,则以仁义道德为基点,认为只有获得“正命”,方能实现死亡的意义。
标签:庄子生死观孔孟先秦生与死是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
两千多年前,中西方的哲学家就开始思考生死,《庄子》一书便探索了诸多生死话题。
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从“道论”的角度观照庄子生死观,鲜有论者深入分析《庄子》对死亡价值的理解与阐述,本文将从这一问题切入,梳理庄子对于死亡问题的探讨,并将其与孔孟的生死观进行对比,以求获得对儒、道生死观有更充分的认识。
一、庄子对待死亡的基本态度在庄子看来,死亡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万物皆由大道而生,具体而言,人是由气所构成。
在庄子的想象中,死亡的实质是气的聚散,气聚成人形即为生,死即为气散。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庄子认为生死就如同昼夜交替,是人的正常变化,而昼夜变化与生死皆出自大道之手,“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万物产生于自然的造化,又都回返自然的造化,“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大道以天地为熔炉,以造化为工匠,人都是从这个大熔炉中被锻炼出来,并不具有违逆它的能力,只能顺应它。
明知将死,庄子仍毫不改变自己的理念,弟子欲厚葬他,庄子却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
吾葬具岂不备邪?”陪葬丰厚无法改变死亡的事实,这说明庄子关注死亡本身,对现世繁琐的陪葬品并不在意。
不仅对待陪葬品如此,丧葬之礼也颇为相似。
子桑户死,子张琴和孟子反临尸而歌,庄子却以他们为“大宗师”,说明他并不重視形式化的丧葬礼节,而是向往这种游于方外的生活。
妻子去世,庄子坦然地说道:“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庄子》释解(九七):庄周之死
《庄⼦》释解(九七):庄周之死
本⽂选⾃《庄⼦·列御寇》。
【原⽂】
庄⼦将死,弟⼦欲厚葬之。
庄⼦⽈:“吾以天地为棺椁,以⽇⽉为连璧,星⾠为珠玑,万物为赍送。
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吾恐乌鸢之⾷夫⼦也。
”庄⼦⽈:“在上为乌鸢⾷,在下为蝼蚁⾷,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
【翻译】
庄⼦病危,⼀群弟⼦送终。
眼看抢救⽆效。
弟⼦们商量办后事,都主张葬仪规格要⾼,否则对不起敬爱的⽼师。
钱嘛,⼤家分摊。
病床上庄⼦说:“天地做我的棺椁,⽇⽉做我的双壁,星星做我的珍珠,万物做我的殉葬品。
超级葬仪早就给我准备好了,何必你们操办。
”
弟⼦们说:“恐怕秃骛和乌鸦啄⾷⽼师哟。
”
庄⼦说:“天葬给秃骛和乌鸦吃,⼟葬给蝼蛄和⽩蚊吃。
鸟嘴夺⾷喂⾍,岂不多事!”
【释解】
⾸先看庄⼦对死亡的态度。
庄⼦对死亡看的⾮常开,死是⼀种⾃然⽽然的事情。
有⽣必有死,有死⽐有⽣。
因此,死了就要返归⾃然,不必操办丧事。
庄⼦的弟⼦要给庄⼦厚葬,庄⼦拒绝了。
庄⼦⾮常幽默的说:让我天葬,秃鹫和乌鸦可以吃顿饱饭。
如果要是给我⼊⼟厚葬,那蝼蛄和⽩蚁岂不是也要吃我,何必要跟秃鹫和乌鸦抢⾷吃呢?
最近⾝边也有同学或⽗或母故去,我们真的到了这个要跟⽗母分别的年纪了。
庄⼦给我们树⽴了⼀个榜样,⽣死本来是⾃然⽽然的,不要逆着⾃然来看待⽣死,那样只能让⼈越来越痛苦。
诗中云:
亲戚或余悲,
他⼈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阿。
庄子生死哲学对我们的启发和意义
知识文库 第4期188庄子生死哲学对我们的启发和意义尹 鹏生和死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对生死问题的论述各有千秋,儒﹑道﹑墨诸家都曾有过论述,但道家的生死观却是最为全面,最为系统的,尤其是庄子的生死哲学:“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1这显示出了一代哲人的智慧。
不可否认的是,从古到今,生死一直是困扰人类的终极性话题,人们为生命的诞生欢呼雀跃,相反的,人们为死亡的来临而痛哭流涕。
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态度。
毫无疑问的,每一个人都会为新生命的降生而喜悦,但是,人们却畏惧死亡,逃避死亡,追求长生不死。
“我国古代就有诸多的皇帝为了求得长生,不断地让臣子炉炼丹药,请道士提供不死之术,但最后都难逃一死。
统一六国,不可一世的秦始皇,终其一生,也没有筑就生命的长城,抱憾终身;一代枭雄曹操,面对生命的流逝,也只有徒然地仰天长啸:‘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在中国,一直以来,就忌讳谈起死亡,如果说生是值得庆贺的,死就是让人发颤的。
但与众不同的庄子认为,生死乃是自然之道,生不足喜,死不足忧,顺其自然,便是人生之道。
这是哲人的智慧,他的生死观具有重大的现代价值。
现代生活是一个科技发达,步履匆匆的时代,人们为了追逐名利而争先恐后,努力争夺一抹荣誉,当然,人们也同样承担着这样或那样的压力,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痛苦与挫折。
如何面对生活中无形的压力,如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成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话题。
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思考:我们活着,努力的去奋斗,去拼搏,使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我们克服了所有的曲折,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让自己变得更坚强,不被社会所淘汰,可是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打败了所有,到最后我们还是输给了生命,我们斗不过死亡,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疲于奔命,不断地争夺身外之物来给自己添加负担呢?对于生死,我们不能做到很潇洒,不能像徐志摩那样:“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在新生命面前,我们情不自禁欢呼喝彩,在死亡面前,我们也会感到莫名的慌张,因为我们知道生命走向了尽头,好像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可怜的人,有种孤立无援之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的死亡哲学摘要: 在中外哲学史上,死亡问题在哲学产生之初就是一个重要问题。
庄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开创者。
以往认为,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其实,庄子以“道”本体论解读死亡;将个人生死放在人类世代延续中进行思考;认为只有善待生命才能善待死亡,还提出了“心死”、“生亡”的死亡观。
在庄子的思想中,唯有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死亡。
反之,真正认清死亡的人,才能理解生命的价值。
对死亡问题作哲学的理性思考,人生境界才能超越生命的自然意义。
庄子沉思死亡哲学,是希望大家都能深入理解生命,理解生命才能把握生命,才能主宰生命,使自己真正成为生命的主人。
关键词:道家;哲学;生命;死亡老子的《道德经》提出“死而不亡者寿”(第33章)的极富哲理的死亡观,庄子则全面而又深刻地展开了对老子哲学死亡观的论述,从而形成早期道家的死亡哲学。
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一个开创者。
一生死是道家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
老子《道德经》第50章说:“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 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意思是说,世上的每一个人,都要经历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在所有死亡的人中,能顺自然而寿终正寝的大概占三分之一;因自然灾害或疾病等原因而过早死亡的人也占三分之一。
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本来可以达到自然的寿命,却自己把自己搞得早死了。
为什么会自己搞死自己呢?因为他们太想长生和太想生活得好而企图用自己的胡乱作为去对抗自然。
那些善于顺应自然贵己养生而长寿的人,在陆地上行走时,懂得避开有野牛或猛虎出没的地方,在兵荒马乱的地方他们不穿铠甲。
这样,野牛的角顶不到他,猛虎的爪抓不到他,战场上不被当作敌方的战士因而兵器也不会去刺他。
这是什么缘故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避开有死亡威胁的人和事。
老子提出了人的生死问题,认为人人都追求长寿,为了达到长寿的目的,一些人采取的是“生生之厚”的办法;一些人采取的是避开死地的办法。
采取“生生之厚”的办法,不仅达不到长寿的目的,反而归入到“动之死地”的人群中去了。
他认为,从“生”的方面来说,人不必主动地过多去作为,顺应自然养生是最有益的。
人要有所作为的,是尽可能地避开“死地”。
“无死地”才是真正的“善摄生”。
老子对生死问题提出了原则性的看法,对死亡问题的专门论述并不多。
比之老子,庄子更感叹生命的短促,特别对“死”的感触最深。
《庄子》一书,有很多篇谈论到死亡问题。
书中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就是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即人的生命。
人的生命是一个生存的过程,这个过程终点是死亡。
如果说庄子的哲学是生命哲学的话,那么死亡哲学就是生命哲学的另一面。
《庄子·养生主》篇中有一节写的是:老聃死了,他的好友秦失来吊唁,哭了三声转身就走。
老聃的学生认为,别人来吊唁都哭得很伤心,好朋友怎么能哭三声就走呢?秦失说: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意思是:老聃该来时, 应时而生;该去时,顺命而死。
认识到这一点,听从时间的安排,顺应自然的变化,哀乐的情绪便不能进入人的心中。
《庄子·大宗师》中,相同意思的说法再次出现:“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此古之所谓悬解也。
”庄子认为,人的降生,是时运来临,人的死亡,是顺应自然;安于时运而顺应自然,喜怒哀乐的情绪就不会侵入心中。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脱束缚。
庄子要表述的思想是:生死是自然决定的,人力无法改变,如果我们的情绪被人力无法改变的事情所束缚,除了自寻烦恼外,不会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认识到“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死生就像黑夜和白天交替出现一样,是完全自然而然的,理解这一点,人也就从精神的烦恼中解脱了。
解脱精神烦恼,则是精神养生的关键。
《庄子·至乐》也讲了类似的事:庄子的妻子死了,他的好友惠施去吊丧,却见庄子坐在地上一边敲盆一边唱歌。
惠施见了很不满地责怪说:你的妻子年老身亡,你不哭也就算了,还鼓盆而歌,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起初我也很难过,但后来想,她来到这世上之前,原本没有生命、形体和气息;自己也不知怎么回事就来到了世上,就有了生命、形体的气息。
现在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好像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
她已经睡到天地这个大房子里了,如果我在旁边哭哭啼啼,不是说明我不懂生命的道理吗?想到这些,我就不仅不哭反而唱起歌来了。
《大宗师》中写到:子杞、子舆、子犁、子来四人因同认为生死存亡本属一体而成为莫逆之交。
子来快死时,子梨去探望。
子来气息微弱地说:父母命儿子去那里,无论东南西北,儿子都要听从。
阴阳对人来说,就像父母对儿子一样,如果要我死,我就得死,要是不听从,就是忤逆不顺。
天地给我形体,让我壮时劳苦,老时清闲,死后安息,我既以生为善, 也以死为善。
另一段写到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因有既不喜欢生存,也不怨恨死亡的共同观念而成为好朋友。
子桑户死了,孟子反、子琴张在旁边一人在编织,一人在唱歌。
孔子派学生子贡去帮忙料理后事,子贡对孟子反、子琴张的做法很反感,将看到的事情回来告诉孔子。
孔子说,他们把生死看作是循环往复,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他们茫然徘徊于尘世之外,逍遥于无为的事业之中,不会拘守于人死后的世俗礼节。
我派你去吊唁,说明我对他们的认识太肤浅了。
在《至乐》篇中,庄子更以梦中与骷髅对话,借骷髅之口谈人死后的情形。
骷髅说:人死后,上没有国君,下没有臣子,也没有四季要料理的事,自由自在与天地并生并存,就算是南面称王的快乐也不能超过它。
在这里庄子并不是有意赞美死亡,只是认为死亡是不必悲伤的。
在《列御寇》中,庄子形象生动地说出了他面对死生的乐观态度:庄子临终时,他的弟子议论要将他厚葬。
庄子说:我把天地当作棺材,把日月当作连璧,把星辰当作珠玑,把万物当作殉葬。
我的殉葬品已经非常齐备了,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弟子们说:我们是担心乌鸦和老鹰会把你吃掉。
庄子说:在地上会被乌鸦和老鹰吃掉,埋在地下会被蚂蚁吃掉。
你们想把我从那边抢过来,送给这边吃,这是何等的偏心啊!庄子如此豁达对待死亡,可见在庄子的精神世界中,死亡不像许多人那样成为无法摆脱的精神负担。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死亡意识,才能从这一与生俱来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精神解放和自由。
二对于庄子哲学中的生命观和死亡观,有的书将其概括为“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幻想摆脱一切外物和肉体的束缚,追求一种个人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
”〔1〕(P81)在一段时期中,这曾是对庄子思想的主流评价。
表面看,庄子确有这样的思想倾向,但从庄子的整体思想看,其生命观和死亡观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庄子以“道”本体论解读死亡。
从多角度审视所论的问题,是庄子哲学的一个特点。
在《秋水》篇中,庄子提出对一个对象,要“以道观之”、“以物观之”和“以俗观之”,也就是从道的角度、从事物的角度和从俗人的角度分别去认识。
这里说的“以道观之”,就是从万物的本原去透视所要考察的对象的本质。
对死亡问题,也首先要从“道”本体论去解读。
庄子说:“道通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
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
”( 《齐物论》)就是认为道贯通一切事物而使一切事物构成整体。
整体的分化便成为万事万物,而生成的任何事物都必然会毁灭,毁灭意味着复归于道。
所以,从总体上来看,也就没有事物的生成和毁灭了,一切都回复到一个整体。
在这里,庄子并不是站在俗人的立场来看待生死成毁,而是站在万物之上的“道”的立场上来理解生死成毁。
他不仅超越了个人,而且超越了人类和各别的事物。
从人或其它事物的立场看,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但从万物本原的“道”的立场看,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和死也就“复通为一”了。
庄子的意思是。
认识死亡,不能局限于“以物观之”和“以俗观之”,而要“以道观之”,能做到以道观之, “死生无变于己”。
(《齐物论》)死生问题不会使自身发生变化,在自己的身上也就不会发生作用了。
在《在宥》篇中,庄子又借得道的广成子之口说:众人认为有生有死,人死了, 一切也就结束了。
而唯有得道之人,才能了解生死如一,既然生死如一,人也就长存了。
怎样才能做到“以道观之”呢?在《大宗师》中,庄子说:“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 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这里说的“见独”指洞见独一无二的道。
《道德经》第25章说道是“独立而不改”的,道不依赖于它物而存在,超越于一切因果系列之上,是万物齐一的整体,所以是“独”。
常人心中不会出现独立的道,所以是“见”不到道的,要经过“外天下”、“外物”和“外生”之后,才能如同早晨太阳升起大地一片光明一样“朝彻”,即领悟到道。
领悟到道,就是在精神世界中“ 见独”。
精神世界中“见独”,豁然开朗,就能突破时间限制,把古和今看作没有区别, 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统一起来了,这就是“无古今”。
突破了时间限制,也就能看破生死,既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
精神进入“不死不生”的境界,将生死置之度外了,身处变化中的世界,内心却能排除一切干扰,达到心境宁静,心境达到的这种境界就是“撄宁”。
二是庄子将个人生死放在人类世代延续中进行思考。
在《养生主》中,庄子在讲夫子适时来适时去之后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意思是说,一支烛是会燃尽的,但火却可以传续下去,而且这种传续没有穷尽。
在这里,以薪火关系比喻个人与人类的关系。
通俗地说,个人是有死亡的,如同一支烛会燃尽;但人类却世代延续下去,如同烛火却可以传续。
老子《道德经》第33章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意思是要将“死”和“亡”区别开来,人的肉体寿命虽然可以延长, 但终究是有死的,在肉体消失以后,精神仍可与世长存。
这里说明,个人和人类存亡的关系有两个层面:一是从肉体生命来说,个人生命有限而人类生存没有穷尽;二是从精神生命来说,个人的精神汇集到人类精神中,那是可以不亡而长存的。
庄子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熟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知北游》)意思是说:生是死的继续,死是生的开始, 谁能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呢?人的生命的形成,是气的聚合,气聚合生命就开始了,气离散死亡就到来了。
既然死和生是相互为继,我又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呢!庄子认为,人们喜欢生的神奇,厌恶死的腐臭,岂不知腐臭终会转化为神奇,神奇又将转化为腐臭,因为万物本来就是一体的。
由此可见,如果不能清醒认识死亡,那么神奇的生命被死亡的忧患所困扰,生命不再神奇而变得腐臭了;反之,清醒地认识了死亡,解除了生命过程中的精神负担,腐臭的死亡也变得神奇了。
三是庄子认为只有善待生命才能善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