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外固定术
石膏外固定术的详细操作步骤
![石膏外固定术的详细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8609d1b524de518974b7db1.png)
石膏外固定术的详细操作步骤1. 石膏固定术是重要的运动系统固定方法。
2. 石膏固定术的主要作用是将肢体保持在某一特定位置。
3. 主要用于骨关节损伤或疾病的治疗,以及肢体畸形的矫正。
4. 主要分为石膏托、石膏床和石膏管型。
5. 各部位石膏固定要求各异,一般应将肢体固定于功能位。
6. 应注意保护骨突,防止压疮。
7. 石膏固定后应注意观察肢体情况,必要时拆除或更换石膏。
石膏外固定是利用脱水硫酸钙粉末具有吸水性强,塑形性高,少弹性的特点,吸水后能还原成坚硬的固定,目前广泛用于骨科外固定术。
一、适应证1. 骨折与脱位的固定。
2. 骨与关节结核的治疗。
3. 骨与关节炎症的固定。
4. 矫形手术后的应用。
5. 畸形的预防与矫正。
6. 矫形器械的准备。
7. 战伤的临时处理。
8. 整形外科皮瓣术后临时固定。
9. 石膏模型的制备。
二、禁忌证1. 确诊或可疑伤口有厌氧菌感染者。
2. 进行性水肿患者。
3. 全身情况恶劣,如休克患者。
4. 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患者、孕妇、进行性腹腔积液患者禁用大型石膏。
5. 新生儿、婴幼儿不宜长期石膏固定。
三、术前准备1. 术前医患沟通签署操作同意书。
(1) 必要性:①固定骨折;②减少骨折部活动给患者带来的痛苦;③预防骨折断端移动造成的周围血管、神经、肌肉、软组织的二次损伤。
(2) 风险:①麻醉意外;②固定效果可能不理想,需要再次采用其他治疗方式;③术后必须仔细观察患肢,并有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以及患肢坏死的可能,必要时需要松开石膏,甚至切开减压。
2. 医生和患者准备:①检查患者肢体皮肤情况、肢体肿胀情况、肢体远端血供;②协助患者脱去外衣,暴露打石膏的肢体、清理患者肢体、去除肢体上的油污、血迹等;③根据不同部位决定所需石膏的层数、测量所需石膏长度、准备相应长度的内衬棉垫。
3. 器材准备:口罩、帽子、手套、治疗盘(络合碘、棉签、胶布、无菌纱布、局麻药),石膏、水桶、绷带、棉垫。
部分骨折定位时需要麻醉物品。
石膏外固定的作用
![石膏外固定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bada3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6.png)
石膏外固定的作用第一段:引言石膏外固定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骨折治疗方法。
它通过用石膏材料固定骨折部位,保持正确的位置和稳定性,促进骨折的愈合。
这种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骨折的治疗和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段:石膏外固定的原理和优势石膏外固定的原理是通过将石膏材料包裹在骨折部位周围,形成一个稳定的外部支架,以防止骨折部位的移位和错位。
石膏的刚性和稳定性可以减轻疼痛,促进骨折的愈合。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石膏外固定具有以下优势:1.非侵入性:石膏外固定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不需要进行手术切口,减少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2.方便操作:石膏外固定可以在医生诊所或急诊室进行简单操作,不需要特殊设备或复杂的手术流程。
3.成本低廉:石膏材料相对便宜,治疗费用相对较低,适合大部分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第三段:石膏外固定的应用范围石膏外固定适用于各种类型和部位的骨折,包括但不限于:1.闭合骨折:对于无开放性伤口的骨折,石膏外固定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
它可以通过固定骨折部位,减少骨折的移位和错位,促进骨折的愈合。
2.开放性骨折:在开放性骨折的初期,石膏外固定可以起到临时固定和保护骨折部位的作用,以减轻疼痛和避免进一步损伤。
然后,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3.骨折复发:对于曾经发生过骨折的患者,如果再次发生骨折,石膏外固定可以起到重复固定和保护骨折部位的作用,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第四段:石膏外固定的注意事项和风险尽管石膏外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仍需注意以下事项:1.保持干燥:石膏外固定后,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水或湿润环境,以免石膏受潮,影响固定效果。
2.定期复查: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医生会检查石膏的固定情况,以及骨折的愈合情况。
如有需要,医生会对石膏进行调整或更换。
3.注意饮食和生活:石膏外固定期间,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状态,有助于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总结:石膏外固定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骨折治疗方法。
石膏外固定术后的护理常规
![石膏外固定术后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ad31e67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4.png)
石膏外固定术后的护理常规石膏外固定是骨科常用的固定方法,适用于骨折、骨科手术后、骨与关节炎症、畸形等。
1.石膏未干透时,不够坚固,易变形断裂,也容易受压而产生凹陷,因此石膏须干硬后才能搬动病人,同时搬动时只能用手掌托起石膏而不能用手指,以免形成压迫点。
2.抬高患肢,一般高于心脏水平面20cm,使肢体处于功能位适当衬垫给骨突部减压:如下肢石膏固定后要用硬枕垫在小腿下使足跟部悬空,上肢石膏固定后,可用绷带悬吊将前臂抬高。
3.做好床头交接班。
①观察肢体末端血循环。
是否有发凉、发紫、发青,肿胀,活动度、感觉有否麻木、疼痛;如有须及时报告,可采取松开石膏,局部开窗减压等措施,不要随便给镇痛剂。
鼓励病人活动石膏近端及远端关节,做患肢等长收缩运动。
②观察出血与血浆渗出情况。
切口或创面出血时,血渍可渗透到石膏表面上,可沿血迹的边缘用红笔划图将出血范围定时作标志观察,伤口出血较多时可能从石膏边缘流出,因此要认真查看血液可能流到外面,棉褥是否污染。
③观察有无感染征象。
如发热,石膏内发出腐臭气味,肢体邻近淋巴结有压痛等。
4.观察有无足下垂、足背麻木等症状,预防石膏边缘压迫而致神经麻痹。
5.保持石膏的清洁,避免大小便污染,大便污染后应及时用清水擦去。
6.定时协助病人翻身,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无碎屑。
7.加强局部皮肤按摩。
用手指沾酒精伸入石膏边缘里面进行皮肤、尾骶部、足外踝未包石膏的骨突部位的按摩。
8.下床行走和功能锻炼:未固定的关节应尽量活动,早期可作被动活动,按摩帮助退肿,尽量应鼓励患者作主动锻炼。
1、注意保持伤肢正确的功能位置,伤肢外展30°〜40°,足部中立位。
2、保持牵引的效能,观察牵引装置是否正常,滑轮和牵引架是否松脱,牵引线与大腿是否在同一轴线上,牵引锤是否脱落,足底有无抵着床尾,致使牵引无效。
3、防止牵引针孔感染,注意牵引针有否滑动,观察针孔处皮肤有无发红、疼痛、渗出等,每日用75%酒精滴针孔两次,并随时保持针孔处皮肤及敷料的清洁干燥。
石膏外固定患者健康教育
![石膏外固定患者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98aad4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4.png)
石膏外固定患者健康教育
(一)简介
石膏固定术是指用石膏绷带对伤病肢体给以外固定。
主要用于骨折、关节脱位、肌腱韧带撕裂和骨关节手术后。
(二)健康指导
1.皮肤应清洗干净,有创口应更换敷料。
2.肢体或关节须固定在功能位。
3.石膏未干时,扶持肢体要尽量用手掌托,忌用手指抓提,防止变形。
不可用被物覆盖。
温度低、湿度大、石膏自干有困难时可用火灯工泡加温烘烤。
注意防止烧伤。
4.注意患肢末端血运,观察指、趾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及运动能力,如发现发绀、苍白、温度降低或知觉减退及指、趾不能主动活动、某一固定区剧痛不止,必须立即就医。
5.石膏固定后应抬高患肢,以利消肿。
6.注意保持石膏的整洁,勿使尿、粪或饮食物沾污石膏,翻身或改变体位时应注意保护石膏型,避免折裂。
7.石膏固定后,未固定的关节应尽量活动,早期可作被动活动,按摩帮助退肿。
8.遵医嘱定期复查。
骨折石膏外固定技术通用课件
![骨折石膏外固定技术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a04e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c.png)
固定绷带
用绷带将患肢固定在石膏上, 确保绷带平整且没有皱褶。
清洁患肢
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洁患肢,去 除污垢和油脂,以便石膏能更 好地附着在皮肤上。
放置石膏
将搅拌好的石膏迅速倒入石膏 模型中,确保没有气泡和空隙。
调整位置
在干燥硬化的过程中,不断调 整患肢的位置,以确保固定效 果最佳。
石膏固定后注意事 项
局限性
由于石膏绷带重量较大,容易给患者带来不便和不适。此外,石膏外固定技术需要较长时间制动,可 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同时,对于某些骨折类型,如粉碎性骨折或关节内骨折,石膏外固 定技术的治疗效果可能不如手术治疗。
02 骨折基础知识
骨折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骨折是指骨骼完整性的破坏,根据不同因素可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应措施缓解症状,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其他并发症
总结词
骨折石膏外固定技术还可能引起其他并 发症,如过敏反应、皮肤溃疡等。
VS
详细描述
过敏反应和皮肤溃疡可能与患者体质、材 料选择等因素有关。为预防过敏反应和皮 肤溃疡的发生,应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 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一旦出现过敏反应 或皮肤溃疡症状,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 疗。
03 石膏外固定技术 操作流程
石膏材料选择与制备
石膏材料选择
根据骨折部位和程度选择合适的 石膏材料,如短腿石膏、长腿石 膏、上肢石膏等。
石膏制备
将石膏粉与适量温水混合搅拌, 直至搅拌成粘稠的糊状,然后迅 速倒入石膏模型中,等待干燥硬化。
石膏固定技术步骤
放置衬垫
在需要固定的部位放置适量衬 垫,以增加舒适度和减轻压力。
详细描述
骨折通常由外伤、跌倒、交通事故等原因引起,导致骨骼完整性受到破坏。根据 骨折处皮肤和粘膜是否破损,骨折可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的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而闭合性骨折的骨折处皮肤和粘膜保持完整。
骨折石膏外固定技术
![骨折石膏外固定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2c6313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8.png)
定义
骨折石膏外固定技术是一种通过 石膏材料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的 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四肢骨折的 保守治疗。
特点
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对骨折部 位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同时能 够减少患者痛苦,加速骨折愈合 。
骨折石膏外固定技术的应用范围
上肢骨折
如肱骨骨折、尺桡骨骨 折等。
下肢骨折
如股骨骨折、胫腓骨骨 折等。
感染
由于石膏的透气性差,容易滋生细菌,导致 皮肤感染或深部感染。
处理方法
调整石膏松紧度
定期检查石膏的松紧度,及时进行调 整,避免过紧或过松。
重新固定
对于松动的石膏,需重新进行固定, 确保骨折端稳定。
解除压迫
对于神经血管损伤,应及时解除压迫 ,并进行相应治疗。
抗感染治疗
对于感染症状,应使用抗生素进行抗 感染治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禁忌症
皮肤破损、炎症
如果患者的皮肤存在破损、炎症或其他皮肤疾病,不适合使用石膏固 定,因为石膏可能会加重皮肤问题。
血液循环障碍
如果患者存在血液循环障碍,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等,使用石膏固 定可能会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神经损伤
如果患者存在神经损伤,使用石膏固定可能会压迫神经,加重神经损 伤的症状。
。
患者体位与石膏材料
01
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 的体位,使骨折部位处于功能位 或适当的位置。
02
检查石膏绷带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确保无破损、无污渍。
固定技术
01
清洁骨折部位皮肤,确 保干燥、无油脂。
02
在骨折部位放置纱布、 棉垫,以保护皮肤并加 强石膏固定效果。
03
将石膏绷带浸湿,缠绕 在骨折部位,注意紧密 贴合皮肤,避免过紧或 过松。
石膏外固定术知情同意书
![石膏外固定术知情同意书](https://img.taocdn.com/s3/m/4c4c36ced5bbfd0a7956739d.png)
病员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因患
需要施行:复位石膏外固定术
医师将本着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的进行各项操作,术中及手术后仍可能发生以下并发症、意外情况,我们已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本人及其家属阐明如下:
1.麻醉意外,危及生命;
2.因损伤等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致患肢坏死可能;
3.骨折复位造成邻近的神经、血管、肌肉及肌腱损伤;
4.因骨折类型复杂术后骨折复位欠佳,需再次手法复位;
5.手法复位失败,需要手术治疗;
6.骨折累及关节,复位愈合后功能障碍;
7.深静脉血栓形成;
8.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畸形愈合,需手术治疗;
9.多种原因造成外固定松动、断裂,骨折/脱位再次移位等意外,需行手术治疗;
10.骨、关节感染;
11.患肢关节因为长期固定、创伤后反应等原因形成粘连,导致功能障碍;
12.因伤情致软组织损毁,感染致软组织修复困难,需再次手术;
13.全身并发症等其他意外。
14.其它:
医师:
病员及家属如对上述并发症或意外表示理解,同意手术请签字。
家属签字:与病员关系:
病员签字:
年月日。
石膏外固定的作用
![石膏外固定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c7fb4b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3.png)
石膏外固定的作用一、石膏外固定的概述石膏外固定是一种通过将石膏包裹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固定骨折或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
它是一种传统但常用的治疗手段,具有一系列的作用和优势。
二、骨折的固定与石膏外固定2.1 骨折的固定方法骨折是骨头断裂或折断的情况,需要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以促进骨头的愈合。
常用的骨折固定方法包括石膏外固定、内固定和外科手术等。
2.2 石膏外固定的作用石膏外固定在骨折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作用主要包括: 1. 固定骨折部位,防止骨头再次错位或移位。
2. 减少疼痛,通过对骨折部位的固定,减少骨头的运动,从而减轻疼痛感。
3. 促进骨折愈合,石膏外固定能够固定骨头的位置,帮助骨折部位恢复正常结构,促进骨折的愈合。
4. 矫正畸形,有些骨折可能导致骨头错位或畸形,石膏外固定可以通过施加适当的力来矫正畸形,使骨头恢复正常形态。
5. 保护骨折部位,石膏外固定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外界的冲击,减少进一步损伤的风险。
6. 提供稳定的支撑,石膏外固定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使患者能够进行正常的活动,同时减少对骨折部位的负荷。
三、石膏外固定的应用范围3.1 骨折治疗石膏外固定在不同类型的骨折治疗中都有广泛应用。
无论是闭合骨折还是开放骨折,石膏外固定都可以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固定和支撑。
3.2 关节脱位的治疗关节脱位是关节的骨头错位,也需要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以促进关节的恢复。
石膏外固定可以通过固定关节的位置来纠正脱位,并促进脱位的恢复。
3.3 其他应用领域除了骨折和关节脱位的治疗,石膏外固定还可以用于其他一些应用领域。
例如,石膏外固定可以用于骨性畸形的矫正,脊柱手术后的支撑和恢复等。
四、石膏外固定的注意事项与风险4.1 注意事项在进行石膏外固定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和技术,以确保固定的效果和安全性。
2. 固定时要注意避免对周围血管和神经的损伤。
3. 对于开放性骨折,需要进行适当的清创和消毒。
石膏外固定技术评分标准
![石膏外固定技术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d1a979bfe4733687e21aadf.png)
石膏外固定技术评分标准(适应症:1•骨折和关节损伤的固定。
2•骨与关节结核、化脓性炎症。
3•四肢神经、血管、肌健、骨病手术后的制动。
4•躯干和肢体矫形手术后的外固定。
禁忌症:1•确诊或可疑伤口有厌氧细菌感染者。
2•进行性浮肿患者。
3•全身情况恶劣,如休克病人。
4•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患者、孕妇、进行性腹水患者禁用大型石膏。
5•新生儿、婴幼儿不宜长期石膏固定、)石膏前准备:1 .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石膏固定的必要性2.皮肤应用肥皂水洗净,若有伤口应换药3.石膏固定术的各种用具,应准备齐全。
如泡石膏绷带的水桶或水盆、石膏刀、剪、衬垫、卷尺、有色铅笔等4.参加包扎石膏带人员,应有明确的分工,如浸泡石膏者,扶托肢体维持功能位置者,进行包扎石膏者操作步骤1、石膏覆盖的部位都应覆以衬垫,在骨隆突处和软组织稀少处尤应加厚。
常用衬垫有棉织套筒、棉纸、棉絮垫等2、水桶或面盆盛以温水(40〜42C,以手试之,不烫即可),将石膏绷带轻轻平放于桶内,使其全部浸透,卷内气泡全部排出后,双手握石膏绷带卷两端缓缓与水面平行取出,用两手向石膏绷带卷中央轻轻对挤,挤去多余水分,不可用双手拧石膏卷,以免石膏浆过多流失,影响固定效果。
术者应逐层用手掌均匀抚摸,促使各层紧密接触,一般要5〜8层,如不放置石膏托,则需10〜14 层。
在石膏绷带边缘部、关节部、骨折部应多包2〜3层加固3、固定时应使肢体关节所处功能位手与腕关节:(1)拇指对掌位(2)其他手指与拇指成对掌位。
(3)整个手的功能位即掌指关节轻度屈曲,手指分开,各指间关节稍许弯曲,拇指内旋正对示指,呈握球姿势。
(4)腕关节背屈15。
〜30°向尺侧偏斜约10。
(在挠骨下端骨折有移位时)如执笔姿式。
(5)前臂呈中立位。
肘关节:屈曲90°踝关节:中立位足背伸90°与小腿成直角。
膝关节:屈曲5°〜10°幼童可伸直位。
注:△ ”代表骨折部位,-”代表固定范围,“ •代表必要时增加固定的部位石膏末干前,潮湿的石膏容易折断、受压变形,病人须卧木板床,应用软枕妥善垫好石膏、冬季注意保温,可用灯烤、烤炉、电吹风等方法烘干石膏,但应防触电与灼伤。
急诊石膏外固定术诊疗常规
![急诊石膏外固定术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79ae2c4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7.png)
急诊石膏外固定术诊疗常规【目的】维持骨关节和肢体的特定位置,防止主、被动活动。
【适应证】①骨关节损伤复位后固定;②肌腱、血管神经损伤后保持吻合口低张力;③各种矫形术后的外固定;④骨折内固定不确定的辅助固定;⑤骨关节化脓性炎症或结核的外部制动。
【禁忌证】①全身情况差者不宜做巨大石膏固定;②患部伤口有厌氧菌感染可能者;③孕妇或进行性腹水病员,忌做腹部石膏固定。
【分类】1.按形状分类(1)石膏托:用于稳定性骨折及肌腱手术后的固定。
(2)石膏夹板(前后托):固定效果优于石膏托,使用时易拆下、换药方便。
石膏管型:固定效果优于石膏夹板,但不能随时调整松紧度,操作亦较烦锁。
躯干石膏:包括石膏床、石膏围颈、石膏背心、肩、懿人字石膏等。
2.按衬垫多少分类(1)有衬垫石膏:包扎石膏绷带的部位均垫以棉织套或板纸。
适用于软组织损伤严重,估计肢体肿胀较严重者。
(2)无衬垫石膏:除石膏近端边缘及骨隆凸部位加垫外,其余部位不加衬垫。
优点是固定确实,适用于软组织损伤,估计不至发生严重肿胀者。
【操作方法】【准备工作】1.材料准备(1)根据所需固定的方式及范围准备好石膏的数量及规格(一般上肢用IOCnl宽的石膏绷带,层数10〜12层;下肢用15cm宽的石膏绷带12〜15层)。
(2)备好石膏剪、石膏刀、石膏棉衬、绷带、石膏板,桶或盆内盛35〜40℃水。
(3)较大型的石膏需多人协助完成。
2.局部准备石膏固定部位皮肤污染较重者需洗净,有伤口者更换敷料,摆好所需特定位置。
3.肢本位置(1)一般情况下,关节应处于功能位。
(2)肌腱损伤者,一般应固定于松弛位。
(3)神经血管损伤者,一般固定于松弛位。
(4)肌腱延长或瘢痕挛缩成形术后,应保持轻度矫枉过正位。
(5)有些情况下,由于骨折的剪力作用,复位后需固定于反功能位(如Colles骨折),待2~3周,改为功能位固定。
【操作步骤】1.石膏托(1)选择适当宽度之石膏绷带,折成适当长度和厚度的石膏条备用。
骨折石膏外固定技术ppt课件
![骨折石膏外固定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00df873186bceb18e8bb12.png)
.
17
.
18
腕部石膏
腕部石膏固定远端至掌横纹,近端至前 臂中上段
.
19
.
20
腕部“U”型石膏
适用于桡骨远端骨折
.
21
.
22
.
23
前臂“U”型石膏
前臂骨折,尤其是尺桡骨弓形变
.
24
.
25
踝部石膏托
近端至腓骨小头下2CM,远端至足趾远 端1CM
石膏固定的原则
❖
❖1、三点固定原则 ❖ 术者在肢体的两端用力塑形,第三个点则位于石膏定点的对 侧。骨膜和其它软组织一般要求位于石膏夹板的凸侧来增加石 膏的稳定性
❖
❖2、水压原则
❖ 如果一桶水放在一个坚硬的容器里,容器可克服水自身的重
力而保持水的高度不变。在胫骨骨折时,如果石膏强度足够的
.
5
话,那么在复位固定后,利用水压原则,长度就不会丢失
警惕骨筋膜室综合症
.
7
石膏的临界点
指石膏在硬化程序中不许搅动而能确实 地硬化和变得坚固的阶段。
在临界点之后,不能再抚摩和改变关节 和骨折的位置,否则石膏就不能很好的 形成结晶和变得坚固。
.
8
如何判定临界点
通常在石膏变成厚的糊状时就表示临界 点开始到达,当石膏失去湿而发光的状 态或变成颗粒状时,表示临界点已经过 去。
石膏制作的基础知识
.
1
石膏的成分
石膏的化学成分(CaSO4)2·H2O
2CaSO4·2H2O(生石膏)= ( CaSO4) 2·H2O(熟石膏)+3 H2O
熟石膏遇水重新结晶硬化
.
2
石膏的特点
石膏托外固定术[指南]
![石膏托外固定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94364c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8.png)
石膏固定术适应症●小夹板难于固定的某些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创口尚未愈合,软组织不易受压,不适合小夹板固定●病理性骨折●某些骨关节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固定于特点位置,如关节融合术●为了维持畸形矫正术后的位置●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用以固定患肢,控制炎症禁忌症●确诊或可疑伤口有厌氧细菌感染者●进行性浮肿患者●全身情况恶劣,如休克病人●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患者、孕妇、进行性腹水患者禁用大型石膏●新生儿、婴幼儿不宜长期石膏固定石膏绷带的制作⏹石膏绷带准备厚度:上肢一般是8-10层,下肢12-14层宽度:包围肢体周径2/3为宜衬垫、绷带:衬垫石膏主要用于创伤后和手术后可能发生肿胀的固定。
无衬垫石膏,多用于损伤较轻或手术较小,一般肢体不会发生严重肿胀的肢体固定⏹石膏托⏹管型石膏浸泡石膏●平放入水,待无气泡后以手握住其两端,将水挤出,(切记要握两端,要不石灰粉都被挤掉了,成了纯粹的绷带了),挤压10秒钟或稍长。
●水平由水中取出,勿绞扭,否则石膏本身已“粉碎骨折”了。
●手掌抚摸使绷带密帖,抚平放置在石膏衬垫上●浸泡时间:要适宜,一般在4分钟内时间越长越坚固。
时间太短,石膏粉脱落越多,时间越长,取出后硬化时间越短,不利于操作。
●浸泡温度:温度越高,硬化时间越短,反之则越长,要综合操作的人数、季节来考虑。
●打管型石膏时注意石膏的厚薄度要均匀(除关节等需要加固的部位),一边打一边马上让助手用手掌抹平,后一圈覆盖前一圈的2/3,这样就比较平整、美观。
缠绷带松紧度要合适,太松起不到固定作用,太紧容易造成血液循环障碍。
●塑捏成型:用手掌鱼际部进行塑型,使石膏干硬后能完全符合肢体的轮廓。
切勿用手指,以免形成凹陷造成局部压迫。
特别注意膝轮廓及足横弓及足纵弓的塑形。
记住,塑形和缠绷带是同时进行的。
●要将手指、足趾露出,以便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感觉和活动功能等,同时有利功能锻炼。
石膏绷带的包扎⏹肢体位置:一般肢体应固定在关节功能位。
石膏外固定的注意事项
![石膏外固定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e8c8dbb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6.png)
石膏外固定的注意事项石膏外固定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骨折或骨损伤的方法,它能够稳定受伤部位,促进骨折愈合。
然而,在进行石膏外固定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首先,选择合适的石膏材料。
不同类型的骨折或损伤可能需要不同的石膏材料。
医生会根据伤情和患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石膏材料,如石膏、膠带、塑料石膏等。
患者在接受石膏固定时应确保医生和技术人员使用的石膏材料是合适且优质的。
其次,要正确佩戴和固定石膏。
当石膏固定的时候,患者需要确保受伤部位处于正确的位置,同时石膏要紧密贴合皮肤。
石膏外固定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操作,他们会根据临床需要,利用适当的力学原理将石膏调整到正确的位置。
在佩戴石膏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平静,配合医生的操作。
第三,保持石膏干燥。
湿石膏容易引发皮肤问题和感染。
因此,患者要避免将石膏暴露在水中,可使用塑料袋或专门的石膏套来避免水的渗透。
如果石膏不慎被水渗透,患者应立即联系医生进行处理。
此外,患者在进行石膏外固定期间应该定期复查。
医生需要检查石膏的状态,检查是否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
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如疼痛、肿胀或紧迫感。
如果这些症状持续或加重,患者需要及时告知医生。
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后,患者在使用石膏外固定期间需要注意饮食和日常生活的安排。
一些活动可能会影响石膏的固定和患者的康复,如高强度的运动或长时间的站立。
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避免这些活动。
此外,饮食方面,患者可以选择富含维生素C、D、K和钙的食物,这有助于骨骼的康复和愈合。
总结起来,石膏外固定对于骨折和骨损伤的治疗非常重要,但是在进行石膏外固定时,患者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石膏材料,正确佩戴和固定石膏,保持石膏干燥,定期复查和注意日常生活的安排。
只有正确地使用石膏外固定,患者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和康复。
石膏夹板外固定术后注意事项
![石膏夹板外固定术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290e84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7.png)
石膏夹板外固定术后注意事项
1.保持伤口清洁:手术后,伤口处可能有轻微的渗血。
要用清洁湿纱
布轻轻擦拭伤口,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2.避免碰撞和摔倒:手术后的石膏夹板外固定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固定
骨折,因此要避免碰撞和摔倒,特别是在使用拐杖或其他辅助工具的情况下。
3.定期检查伤口:术后需要定期检查伤口是否有异味、红肿或渗液等
症状。
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4.保持正确姿势:手术后,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
姿势,以防止肌肉萎缩和血液循环不畅。
5.注意饮食和营养:手术后需要适当摄入高蛋白质食物和富含维生素
C、D的食物,促进骨折愈合和伤口愈合。
6.适度运动:手术后,适当进行一些运动,如脚趾屈伸、踝关节运动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的恢复。
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以免伤及伤口。
7.使用保护装置:术后,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适当的保护装置,如鞋垫、护膝等,避免受伤口受到二次损伤。
8.防止水湿:手术后,在医生许可之前,要避免患处接触水湿,以免
导致伤口感染和石膏夹板松动。
9.定期复查:术后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及时了解伤口愈合情
况和石膏夹板的固定情况。
10.保持良好的心态:手术后,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伤口会愈合,恢复会更好。
总之,石膏夹板外固定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很多,患者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建议进行合理的护理和康复训练。
只有正确对待和处理术后的伤口,才能促进伤口愈合,恢复健康。
石膏外固定术
![石膏外固定术](https://img.taocdn.com/s3/m/7c0b95e54afe04a1b071de54.png)
石膏外固定术
[准备工作]
选择适当大小的石膏绷带若干卷、绷带、棉花、棉纸卷或棉织筒套、水桶、温水。
[操作方法]
1、测量需固定肢体长短后把石膏绷带来回折叠、厚度8-12层;然后把两头叠起成卷状。
2、把叠好的石膏卷轻轻放入温水桶内,停止冒泡后用两手持卷的两头取出女儿国往当中轻挤,使水分挤出。
快速摊平石膏且放置好衬垫。
3、用棉花保护骨突处后快速把石膏放置于需固定肢体上成托状(放在肢体的背侧),用绷带快而不乱地包扎,病人的肢体应保持稳定不动,直到石膏成硬块起到固定作用止。
4、水盆内的石膏糊不可倾入下水道,以防堵塞,应投入垃圾筒内。
[质量评定]
石膏长短、厚度要恰当;操作要快而不乱。
石膏托内发布放置衬垫,峭肥直接接触皮肤。
[优点]
能够根据肢体的开关而塑形,固定范围较大,因而固定作用确实可靠。
[注意事项]
因石膏固定无弹性,易发生过紧或过松现象,要注意调整。
另外要注意肢体血运情况,防止褥疮并进行积极的肌肉收缩活动以防关节僵硬等后遗症。
医学课件石膏外固定技术
![医学课件石膏外固定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2259e6859eef8c75fbfb3be.png)
高分子石膏绷带。
石膏固定的作用
使包扎的肢体得到较长时间的固定(骨折固定术 后);
使肢体保持某一特别位置,制止患部肌肉的不必 要收缩和活动(肌腱缝合)
保持肢体间的特别位置,例如交腿皮瓣; 靠坚固的石膏支持面减轻或消除身体患病部位的
3. 由于肢体的粗细不等,当需向上或向下移动绷带时 ,要提起绷带的松弛部并向肢体的后方折叠,切不可 翻转绷带。 4. 操作要迅速、敏捷、准确,两手要互相配合,即一 手缠绕石膏绷带,另一手朝相反的方向抹平,使每层 石膏紧密贴合,勿留空隙。
图3 图2
图4
包扎石膏的基本方法
5. 石膏的上下边缘及关节部要适当加厚,以加强其坚 固性。整个石膏的全部厚度,以不致折裂为原则。 6. 将石膏绷带的表层抹光,并按肢体的外形或骨折复 位的要求加以塑形。 7. 因石膏易于硬固,必须在硬固前数分钟内完成,否 则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反而易使石膏损坏。
节
节
节
节节节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5W
─△───
4~6W
──△─……
──△──
8~12W
───△─ ……
────△ ───…
8~12W
…─── △───
─△───
10~12W
──△───
10~12W
骨盆
──△──
6~8W
石膏固定
范围和时 间表
髋关节 大腿 膝关节 小腿 踝关节
───△────── ─ ─ ─ △ ─ ─ ─ ─ ─ 10~12W ……─△──── ─ ─ △ ─ ─ 10~12W ─ △ ─ ─ 6~8W
石膏固定术的护理
![石膏固定术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e078a1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c.png)
石膏固定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1.骨筋膜室综合症
包扎过紧,肢体进行性肿胀时, 在前臂或 小腿造成骨筋膜室综合症, 因而石膏松紧 应适宜,严密观察肢 端血运。(骨筋膜室 综合症是指由 于骨筋膜室内急性严重缺血 而发生 的一系列病理改变,主要为不同程 度的肌肉坏死和神经变性, 从而引起相应 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肢体坏死,甚至肢体 残废。)
5、注意石膏内有无异常气味,警惕伤口感染。
6.石膏内皮肤出现瘙痒时,禁止病 用筷子或毛衣针之 类硬物搔抓,以 免损伤皮肤,继发感染。必要时可 滴入一些酒精止痒。
7、预防褥疮,注意局部症状,特别 是局部的持续性 疼痛往往是病人患 肢血液循环障碍的最早期表现, 应 及时调节肢体位置,必要时开窗检 查,不要轻易 应用止疼药,否则会 造成皮肤溃烂甚至坏死。石膏 边沿 及未包石膏的骨突出部位,要定时 翻身按摩, 并保持床单元的整洁、 干燥。
碍。
9. 石膏综合征 常见于石膏背心固定术后的病 人,发生以急性胃扩张为主要特征 的一系列生理改 变。其原因⑴肠系 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横部⑵脊柱 腹部手术刺激神经及后腹膜 引起神 经反射性急性胃扩张⑶过度寒冷、 潮湿,也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应 注意: ⑴包扎时不宜过紧,上腹部 应留空隙⑵脊柱不宜伸展过度⑶促 进石膏快干⑷腹部热敷⑸少量多餐, 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一旦发生,应 即剖开石 膏,适当变换体位,持续 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必 要时洗胃。 ,必 要时洗胃。
4.积极与医生配合,保证包扎效果:石膏硬化一般需4-8小 时, 硬化快慢与环境温度有关,在石膏未能固前,患肢要 尽量 少运动,因为这时石膏尚未完全硬化,很容易折断、 变形, 失去固定作用,如果需要移动病人时,要用手掌轻 轻托起 石膏,不能用手指抓捏没有完全硬化的石膏,防止 在石膏 上压出凹陷,形成压迫点,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对 患肢骨 骼突出的部位如下肢石膏的脚跟处,髋人字石膏的 骶尾处, 应特别注意保护,防止形成压迫性溃疡和褥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膏外固定术(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外固定是指损伤后用于体外的一种固定方法。
目前常用的外固定方法有: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牵引固定及外固定器固定等。
良好的固定方法应具有以下标准:①能达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对被固定肢体周围的软组织无损伤,保持损伤处正常血运,不影响正常的愈合。
②能有效地固定骨折,消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旋转、剪切和成角外力,使骨折端相对稳定,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的条件。
③对伤肢关节约束小、有利早期功能活动。
④对骨折整复后的残留移位有矫正作用。
石膏固定
(一)石膏绷带制作
现在临床上多采用成品。
在绷带卷(每厘米有12根纱的浆性纱布)一面撒上石膏粉,边抹边卷,制成石膏绷带,也可用石膏绷带制作箱制做。
(二)石膏绷带的用法
使用时,将石膏绷带卷平放于30~40℃的温水桶内,待气泡出净后取出,医者以双手握住绷带的两端,挤去多余水分,即可使用。
注意石膏在水中不可浸泡过久,取出后尽快使用,因耽搁的时间过长,石膏很快硬固,如勉强使用,将影响固定效果。
(三)石膏绷带内的衬垫
可将石膏绷带分为有衬垫石膏。
有衬垫石膏,即将整个肢体先用棉花或棉纸自上而下全部包好,然后外面包石膏绷带。
有垫石膏患者较为舒适,但固定效果略差,多在手术后作固定用。
无垫石膏也需在骨突部位放置衬垫,以防产生压性溃疡。
无垫石膏因定效果较好,但骨折后因肢体肿胀,容易影响血液循环或压伤皮肤。
(四)石膏绷带操作步骤
1.包扎前准备包括人员安排、患者准备、石膏及工具准备等。
2.操作步骤
(1)体位:将患者肢置于功能位(或特殊要求体位),可借助器具维持。
(2)保护骨隆突部位:放上棉花或棉纸。
(3)制作石膏:放在肢体一定的部位,加强石膏绷带某些部分的强度。
方法是在桌面或平板上,按所需的长度和宽度,往返折叠6~8层,石膏绷带要摊平,勿有皱折。
(4)石膏托的应用:将石膏托置于需要固定的部位,按体形加以塑形。
于关节部为避免石膏皱褶,可将其横向剪开一半或1/3,呈重叠状,而后迅速用手掌将石膏抹平,使其紧贴皮肤。
(5)包括石膏的基本方法:环绕包扎时,一般由肢体的近端向远端缠绕,且以滚动方式进行。
切不可以拉紧绷带,以免造成肢体血液循环障碍。
操作要迅速、敏捷、准确,两手互相配合,即一手缠绕石膏绷带,另一手朝相反方向抹平,使每层石膏紧密贴合,勿留空隙。
整个石膏的厚度,以不致折裂为原则,一般应为8~12层。
因石膏易于成形,必须在成形前数分钟内完成,否则可减低石膏固定效果。
超过固定范围部分要适当修剪。
对髋人字石膏、蛙式石膏,应在会阴区留有足够空隙。
标记诊断及石膏固定日期。
有创面者立将创面的位置标明,以备开窗。
(五)石膏固定体位
(五)石膏固定体位
肢体关节必须固定在能发挥最大功能的位置,此位置称为关节功能位。
当然,关节功能位相对的,尚需结合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下表)。
表关节功能位及固定范围
关节
功能位置
固定范围
肩关节
上臂外展45~60°,前屈30°,外旋15°,肘屈曲30°,拇指尖对准鼻尖为准。
肩人字石膏,包括胸、肩、上臂、肘及前臂。
女性应托起乳房。
肘关节
一侧屈曲90°,前臂中立位。
如果两侧固定,则一侧110°,一侧70°。
自腋下起,下至手掌远侧横纹。
腕关节
腕背屈20~30°,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
肘下至手掌远横纹。
手指关节
掌指关节屈曲60°,指间关节屈曲30~45°。
前臂至手指。
髋关节
一侧屈曲15~20°,外展10~15°,外旋5~10°。
两侧者,一侧全伸,一侧稍屈曲。
小儿一侧全伸。
从乳头至足趾,必要时包括对侧髋关节,下至膝关节。
膝关节
屈膝10~15°,小儿全伸。
大腿至足趾。
踝关节足中立位,无内外翻。
小腿至足趾。
脊柱尽量按正常生理弧度。
两髋稍屈,适当外展,膝关节稍屈曲。
T4以上包括头颈部,L4以下包括双侧腿。
(六)石膏固定后注意事项
①石膏定型后,可用电吹风或其他办法烘干;②在石膏未干以前搬动病人,注意勿使石膏折断或变形;③抬高患肢,注意有无受压症状,随时观察指(趾)血运;④手术后及有伤口患者,如发现石膏被血或脓液浸透,应及时处理;⑤注意冷暖,寒冷季节注意外露肢体保温,炎热季节注意通风,防止中暑;⑥注意保持石膏清洁,勿使尿、便等浸湿污染;⑦如因肿胀消退或肌肉萎缩致石膏松动者,应立即更换石膏;⑧患者未下床前,须帮助其翻身,指导作肌肉收缩活动,情况允许时,鼓励下床活动;⑨注意畸形矫正,成角畸形部位的凹面横行切断石膏的周径2/3,以石膏凸面为支点,将肢体的远侧段向凸面方向反折,可纠正成角畸形。
然后用木块或石膏绷带条填塞石膏之裂隙中,再以石膏绷带固定。
(七)石膏的开窗、剖开、楔形切开和拆除
1.开窗有下列情况者需行开窗:①手术后检查切口和拆除缝线;②局部尤其是骨隆突处有持续性疼痛者;③骨髓炎手术后或有感染伤口,需要长期换药者;④需要在大型石膏确实固定下进行手术者。
2.石膏剖开用于以下两种情况:①针对性石膏剖开,如肢体肿胀;②急诊石膏剖开,如血循环障碍者。
3.楔形切开用以矫正成角畸形。
4.拆除石膏肢体足够时间固定,并经X线复查有足够骨痂形成,骨折已临床愈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