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一、教学内容分析烽烟滚滚,10——13世纪的中国大地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北方民族政权:契丹人建立的辽、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女真人建立的金和蒙古人建立的元。
在这段历史中,女真人崛起先后灭掉了辽和北宋,并和南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和北宋、南宋的偏安。
以金的崛起为主线,以及金与两宋之间的关系,这是我国民族交融的重要时期,促进了国内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女真的兴起和女真的统一;完颜阿骨打称帝建金;金灭辽和北宋;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与宋金议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分析历史、表述历史的能力。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问题引导、层层递进,了解女真族的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通过探究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行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岳飞事迹的了解,感受他身上所体现的崇髙爱国热情和高尚的个人品质,学习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各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融合,促进了他们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岳飞抗金、如何正确看待宋金对峙。
难点:金对辽战争前后性质的变化及如何正确看待宋金对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满江红》的朗诵音频,展示《满江红》全文(二)合作探究:一、女真族的崛起小结:女真勃兴的过程:生产发展—统一►抗辽—建立政权。
二、金灭辽及北宋展示:课本P39《金、南宋、西夏对峙图》,讲述金灭辽的过程。
学生阅读课文后,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曾不可一世的辽为何会走向灭亡?从辽的兴亡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展示:靖康之变的相关资料。
(1)讨论:女真抗辽与金进攻辽、进攻北宋的战争性质是否一样?为什么?请结合史实说明。
提示学生从目的、人民的态度得出女真抗辽是正义战争,女真攻辽、攻北宋是非正义战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材分析:女真族建立政权后,与北宋共同灭掉辽,金顺势攻占北宋都城东京,赵构迁都临安,史称南宋。
本课内容较少,主要涉及到金的建立,辽、北宋灭亡的时间和南宋与金的和与战,因此,采取学生合作讨论的教学方法效果较好。
学情分析:经过第一单元的测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上升,但班上仍有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家长监管,再加上小学时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致使学生身上有很大的惰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辽解女真族的崛起,掌握金灭辽和背诵,知道金和南宋的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知道岳飞抗金、郾城决战、宋金和议以及南北对峙局面的行程。
能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宋金和议的影响,培养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强化对民族证券统治区域的掌握。
理清各民族证券建立的基本情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女真族对我国东北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的重大贡献。
认识到本时期民族政权间的战争频繁,但民族友好、民族融合时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教学重点:女真族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岳飞抗金,认识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课堂答题法教学用具:图片、导学案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北方长期由游牧民族掌控,辽和北宋达成《澶渊之盟》后,失去游牧民族的特性,随着女真族的崛起,辽的统治岌岌可危。
一、女真族的崛起1.女真族的由来:别称女贞与女直,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
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时。
"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2.金的建立:。
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并驱逐契丹的统治,建立金朝。
3.金灭辽和北宋:辽天庆三年(1113年),乌古乃之孙完颜阿骨打继立,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领导当时东北的汉族、渤海族、契丹族、室韦族、铁骊族、兀惹族人民共同反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女真族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宋金对峙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观察图片《女真人像》,了解女真族的活动区域和生活特点;观察《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形势;在此基础上,搜集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些民风民俗和宋朝军民抗金的故事,尝试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体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岳飞严明治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正直的品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
难点:南宋的偏安。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
贯穿三部分内容的主线是金的发展壮大,以及金与两宋之间的关系。
因此,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了解金的发展及其与辽、宋的关系。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动画等。
[教学过程]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高楼饮美酒,几家流落在呀嘛在街头。
提出问题:这是自南宋以来流行于江苏一带的地方民歌。
大家能够从歌曲中感受到什么?教师总结:这首民歌出现在南宋建炎年间,即1127—1130年,讲述了当时民间离乱之苦。
为什么在那个时期会有人欢喜有人愁?从北宋到南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今天一起走进近一千年前的那个年代。
问题。
起学生的兴趣,进入新课的学习。
探究新知(授新课)1.女真族的崛起展示图片,提出问题。
猜一猜:仔细观察图片,从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女真族像教师讲解: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他们擅长骑射(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逐步统一女真各部。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师:指导学生概括宋金和议的 主要内容,明确对峙的含义, 从金、南宋两方面分析对峙局 面形成的原因 3.南宋与金和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原 因有哪些?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归纳宋金和议内容,认识 对峙局面形成有利于双方和平 相处,客观上为江南地区经济 发展创造了条件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 权,主动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原文化,同时,各民 1.各民族政权关系:有战有和, 以和为主
【教学流程】 环 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情 境
教师:出示故事图片,设疑导
入。 引 ,欣赏朗读《满江红》 )岳飞 入 (多媒体展示岳飞的《满江红》 20 岁从军,到 39 岁遇害,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 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员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将。他领导的“岳家 军”也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抗金战争中一支劲 旅。郾城大战后,面对这样大好的抗金形势,岳飞情不自禁 学生:思考问题,激发求知欲。
拓 族政权之间争战不断,谈谈你对此时民族政权之间关系的认 2. 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的 展 识。 和战,是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 延 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 伸
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 3.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 相
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 一体的格局
反 思 完 善
教 后 反 思
展 列表归纳 示 提 民族 高
建立 政权 时间 辽 北宋 西夏 金 建立者
都城
生:列表归纳,掌握主要并立 民族政权基础知识。
二、金灭辽及北宋 【问题 1】
师:出示形势图,指导学生对 比民族政权变化,掌握政权更 替情况。
对比观察《北宋形势图(1111 年) 》和《金、南宋、西夏对峙 图(1142 年) 》 ,思考: 两幅地图所显示的信息,在政权名称、疆域范围方面有什么 不同?
人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分析知识与能力 1.金国的建立,以及灭亡北宋的史实。
2.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3.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和思考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正确认宋金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补充岳飞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岳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南宋高宗和秦桧的所作所为得出正确的人生观。
2.通过进一步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加深对岳飞的崇敬之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岳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岳飞的《满江红》,欣赏朗读《满江红》)岳飞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员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将。
他领导的“岳家军”也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抗金战争中一支劲旅。
郾城大战后,面对这样大好的抗金形势,岳飞情不自禁地对部下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表现了异常豪迈的英雄气概。
今天我们来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学习岳飞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女真族的崛起1.(多媒体出示问题:金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女真崛起的基本情况。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
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2.(多媒体出示问题: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读教材,总结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目标导学二金灭辽及北宋(一)灭辽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宋金对峙形势图)2.提出问题:图中金灭辽的基本概况教师指出:女真崛起之时,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遣使与金相约夹攻辽朝。
1125年,辽被金灭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3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主要讲述了金灭北宋后,南宋的建立以及宋金之间的对峙局面。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金灭北宋、南宋的建立、宋金和议以及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宋金对峙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北宋的兴衰以及辽、西夏等民族政权的相关史实。
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
但学生对于宋金对峙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金灭北宋的过程,掌握南宋的建立以及宋金和议的内容,认识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金灭北宋的过程,南宋的建立,宋金和议的内容,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宋金和议的意义,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背景及其历史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提前布置课堂任务。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课基本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北宋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出金灭北宋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北宋的兴衰历程,然后呈现金灭北宋的过程,以及南宋的建立。
在此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金灭北宋后,南宋是如何建立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南宋与金对峙【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女真的兴起和女真的统一;完颜阿骨打称帝建金;金灭辽和北宋;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与宋金议和||。
通过对金与辽、金与宋关系的学习和了解||,认识到民族友好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岳飞事迹的了解||,感受他身上所体现的崇髙爱国热情和高尚的个人品质||,学习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各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融合||,促进了他们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岳飞抗金、如何正确看待宋金对峙教学难点:正确认识评价岳飞抗金的性质及意义【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学生自主学习等方法||。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情况示意图.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与北宋并立的另一少数民族政权---金||。
讲授新课(一)、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女真族的崛起||。
以《大金得胜陀颂碑》为起点||,介绍女真族发展情况||。
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结合P37图片《女真人像》和《相关史事》了解女真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介绍女真建立政权的时间、人物等||。
(二)金灭辽及北宋师:当女真族在阿骨打的带领下建立大金||,崛起后||,首先要解决的对象是谁呢?生:辽师:金是如何灭辽||,是不是需要慎重考虑||,既不能损失自己的实力||,又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呢?生:完成自主学习||,并展示||。
师:同学们完成的很好||。
分析灭辽的原因?生:辽的腐朽||。
师:出示板书||,完成此时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那些?师:金灭辽过程中发现了北宋的什么事呢?于是有了什么军事行动呢?生:北宋军队没有战斗力;军心涣散;统治腐败||,于是发生了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七年级下册历史 人教版 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3’
1’
15’
5’
5’
3’
5’
3’
3’
2’
板书设计
1.女真的崛起
2.金灭辽及北宋
3.南宋的偏安
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集体备课活页纸
学科
历史
主备人
节次
第 周第 节
课题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与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英雄事迹、宋金对峙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通过讲故事了解岳飞抗金,并尝试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师来自检查环节二教师助学
第二步
探究释疑
环节一
师友探究
环节二
教师释疑
第三步
理解巩固
环节一
师友巩固
环节二
教师提升
第四步
互助提高环节一
师友检测
环节二
教师点拨
第五步
总结归纳
环节一
师友总结
环节二
教师总结
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________,国力不断增强。
2.11世纪前期,____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史称。
(师傅检查学友,督促掌握)
第一步;自主学习 环节二教师助学
(展示导学提纲,强调重难点,导入新课)
1.金政权的建立情况及完颜阿骨打对女真的改革。
2.金灭辽,金灭北宋的史实。
3.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的内容及影响。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主要讲述了金灭北宋后,南宋的建立以及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
教材通过介绍南宋的建立、南宋与金的对峙、岳飞抗金等历史事件,使学生了解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矛盾,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北宋的建立和灭亡,对历史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南宋与金的对峙,以及岳飞抗金等历史事件的具体情况和影响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深入理解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矛盾,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南宋的建立、南宋与金的对峙、岳飞抗金等历史事件,掌握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矛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南宋的建立、南宋与金的对峙、岳飞抗金等历史事件。
2.教学难点: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矛盾,岳飞抗金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矛盾,掌握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
2.史料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深入了解岳飞抗金等历史事件的具体情况和影响。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史料:与本课相关的历史史料。
4.投影仪:用于展示史料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北宋的建立和灭亡,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展示史料,介绍南宋的建立、南宋与金的对峙、岳飞抗金等历史事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教学设计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一、课标与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知道了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2、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女真政权的崛起、金灭辽与北宋、南宋建立与宋金和战以及金朝变革习俗等重要史实。
这一时期虽然政权更迭和战乱频繁,但仍然体现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融合,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岳飞抗金斗争是本课教学的中心,教学中可通过课堂活动的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并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来深化学生对宋金战争的性质及影响、不同文化的冲撞与融合等问题历史认识。
本课内容与上节内容紧密联系,教学时要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整合,可通过对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兴起、政权更迭及其与两宋政权的战和关系、融合发展进行归纳,从宏观上进一步深化对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线索脉络和总体特征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历史课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网络、书籍的多种途径收集相关的史料,并通过资料整理掌握重要史实,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
学生对本课的中心人物岳飞较为熟悉,是本课教学的兴趣和感知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课堂活动和问题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
在民族关系的认识上,学生的感性认识大于理性认识,对古代各民族之间的和战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暴力冲撞和和平交流的认识相对肤浅,需要正确的引导,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
三、设计思路:本课共分三个子目介绍了内容:“靖康之变”介绍了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北宋;“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介绍了在岳飞等将领的领导下,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金朝变革女真习俗”介绍了金统治者注意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习俗,推动女真族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在授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的了解,因此将本课内容作了相应调整,将三个子目内容整合为二部分,前两目合为一体,即金与宋政权的战和关系;第三目则为女真与汉的融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016) 教学设计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介绍的是南宋与金的对峙,可从岳飞导入,说明当时南宋政府的腐朽和人民的英勇,但还要注意古代民族战争的性质问题。
要客观地看待问题。
还有要正确看待金的发展,知道他对祖国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课前要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岳飞和岳家军的事迹,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金建立的史实,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的杰出政治家。
使学生知道在金灭掉辽和北宋之后,出现了南宋和金的南北对峙局面。
使学生知道岳飞抗金的主要事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能力目标通过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欣赏岳飞的事迹和搜集有关岳家军的事迹,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完颜阿骨打不向天祚帝屈服的史实,感受女真族不甘忍受辽的压迫,奋起反抗的抗争精神。
让学生了解并切身感受李纲、岳飞抗金以及北方人民反抗金压迫的斗争是正义的抗争,岳飞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让学生知道并认识到女真族对开发祖国的北部边疆做出了贡献,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教学重点金的崛起和与南宋的对峙教学难点如何客观的看待岳飞抗金和那个时代的民族战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新课导入】用岳飞的词《满江红》导入,提出问题:这首词的作者是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它表现的事件发生在什么年代?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这是南宋时的抗金英雄岳飞写的,表达了作者立志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凌云壮志,反映了作者无比悲愤和大志难伸的思想感情。
由此进入新课【讲授新课】A、学生领取学案。
带着学案上的问题来阅读课文。
B、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
C、教师讲解。
1、金的建国时间:1115年地点:会宁建立者:完颜阿骨打国号:金1125年,金灭辽。
形成金、西夏、北宋的对峙格局。
2、靖康之难简介宋徽宗。
创立“瘦金体”。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单元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金与南宋的对峙设计说明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周边民族先后建立起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朝并立。
北宋灭亡后,南宋占据江南,与金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但同时获得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对安定的和平局面。
此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对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1.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政权的建立和统治。
2.把握金灭辽及北宋的史实。
3.知道南宋的建立,了解岳飞抗金和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通过学习岳飞抗金的事迹,增强对岳飞等抗金英雄的崇敬之情。
4.正确评价宋金议和。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女真族的崛起和金灭辽及北宋的相关史实。
难点:理解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的原因。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两宋风云》《岳飞传》。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借小说《射雕英雄传》里郭靖和杨康二人引入课题,郭靖和杨康这两个人的名字合起来是“靖康”,让学生思考他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教师进行总结,郭靖和杨康的名字是道长丘处机为让后人铭记“靖康之耻”而起的。
那么,“靖康之耻”是怎么回事?金和宋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本课内容。
二、预习检查1.说出金政权建立的相关史实。
2.说出金灭辽及北宋的史实。
三、学习任务一四、学习任务二五、学习任务三六、过程性评价《七彩作业》课堂练习。
七、课堂小结女真族对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的开发,为发展和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金与南宋的对峙,不仅向我们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舞台上复杂的政治格局,还使我们认识到祖国大家庭的形成是建立在各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之上的。
我们在了解宋金并立的政局之时,也要永远记住岳飞的抗金事迹,树立起强烈的报国之志和爱国之心,正确认识民族政权并立现象,树立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正确民族观。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2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讲述金与南宋的对峙局面,包括金灭北宋、南宋建立、岳飞抗金等历史事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金与南宋的对峙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并立的相关知识,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于金与南宋对峙的细节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金与南宋的对峙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岳飞抗金等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金与南宋的对峙过程和影响。
2.难点:岳飞抗金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视频、PPT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3.学习资料:历史书籍、网络资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金与南宋对峙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展示金与南宋对峙的过程,包括金灭北宋、南宋建立等历史事件。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简要讲解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金与南宋对峙的原因和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运用PPT展示岳飞抗金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影响。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目标1.了解女真族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宋金对峙等史实。
2.观察图片《女真人像》,了解女真族的活动区域和生活特点;识读《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形势;在此基础上,搜集我国东北地区的民风民俗和宋朝军民抗金的故事,尝试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3.认识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体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岳飞严明治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正直的品格。
教学重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
教学难点南宋的偏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宋朝的两位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他们又被称为“天水郡王”和“天水郡公”。
“皇帝”是我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而“王”和“公”是分封的爵位。
为什么宋朝的这两位皇帝有这样的爵位?那个时期又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一、女真族的崛起(一)女真族【教师活动】出示《女真人像》《女真的崛起形势图》,引导学生提取信息,说出女真族生活的区域与生活方式。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回答:女真人头戴兽皮帽,身穿窄袖长袍,束腰带,穿长靴,反映了女真族生活的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比较寒冷。
女真人腰挂箭筒,肩挂长弓,反映了女真族勇敢勤劳,擅长骑射,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二)金的建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制作时间轴,梳理金政权的建立。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制作金政权建立的时间轴。
(三)金的发展【教师活动】金建立后,金太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引导学生归纳金太祖改革的措施及成效。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这些措施使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教师活动】过渡:金实力的增强是以后一系列事件的前提。
崛起的金不会甘心一直受制于辽朝。
二、金灭辽及北宋(一)金灭辽【教师活动】讲述金灭辽的背景,说明金、辽、北宋的情况。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讲述了金朝与南宋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对抗历史。
本课主要内容包括金朝的建立、金宋战争、南宋的建立与灭亡以及民族英雄岳飞的事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金与南宋的对峙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到民族矛盾与民族英雄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北宋的兴衰历史,对于民族矛盾、战争和英雄人物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于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金朝的建立、金宋战争、南宋的建立与灭亡以及岳飞的事迹,掌握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族矛盾和民族英雄的认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金朝的建立、金宋战争、南宋的建立与灭亡以及岳飞的事迹。
2.教学难点: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自主获取知识。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以岳飞的事迹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民族英雄的特点。
4.影像资料:运用多媒体展示历史事件,增强直观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2.资料:金朝、南宋历史的相关资料。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4.板书设计:金与南宋对峙的时间线、关键事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金朝与南宋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两国的地理位置和民族矛盾。
2.呈现(10分钟)讲述金朝的建立、金宋战争、南宋的建立与灭亡的历史过程,重点介绍岳飞的事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016) 教学设计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一、内容与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金与南宋的对峙,指的是金的兴起;靖康之变;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其核心是金的建立和岳飞抗金,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弄清金的兴起和建立过程,利用课本上的地图使学生对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变更有进一步了解,让学生从地图上落实这些知识。
学生已经学过民族政权的并立时代,本节课的内容金与南宋的对峙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的,由于它还与政治、地理有一定的联系 ,所以在本学科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学的重点是金的建立和岳飞抗金,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过教材内容观看历史地图、人物图片文字资料,设置问题,步步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战争观、历史观。
二、目标与分析1.目标:了解南宋和金的对峙是怎样形成的,靖康之难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掌握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及岳飞抗金英勇事迹,记住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在南宋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分析:理解宋金战争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
就是指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对峙局面形成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产生这一问题的困难的原因是平时对这些内容接触的比较少,民族、首领、政权较多。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带领学生制作简表,帮助学生掌握巩固知识,其中关键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动脑动手。
四、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一:金的建立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的设计使学生了解金的建立过程,掌握金与北宋的关系。
师生活动:学生看书利用教材内容和图片,了解并掌握这个子目的几个问题。
适当补充一些知识。
问题1:女真族兴起于何地?何时由哪一位杰出首领建立政权?建都何地?女真族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其祖先是黑水靺鞨。
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金,定都会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本课主要讲述女真族兴起,阿骨打建立了金国,先后灭了辽和北宋。
南宋开始后,金兵数次进攻南宋。
南宋军民在抗战派将领岳飞等领导下,奋起抵抗金兵,给金兵以重创,特别是在郾城大捷后,抗金斗争一度出现很好态势。
但当抗金斗争顺利发展的时候,宋高宗和秦桧等投降派却杀害了岳飞,向金求和,后达成了宋金和议,从而形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岳飞抗金是本目的重点,而对岳飞本人及岳飞抗金的评价是本课的又一难点。
二、课程标准掌握金的建立;了解岳飞抗金,宋金议和等基本史实和概念。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掌握金的建立;了解岳飞抗金,宋金议和等基本史实和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史实景儿历史人物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国内民族战争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并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女真政权的建立和岳飞抗金;难点:正确评价岳飞抗金。
五、教学流程真人“ 俗勇悍,喜战斗,耐饥,骑马上下崖壁如渴苦辛,济江河不、金的建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功名尘与土教师: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将领,他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南宋与金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问题:女真族何时建立的金?首领是谁?都城设立在哪里?学生:12 世纪初,完颜阿骨打建立金,都城会宁。
展示《大金国志》四说女飞用舟楫,浮马而渡。
”真女教师:通过这些资料,反映出女真有什么品质呢?学生:骁勇善战、彪悍、好战。
教师:当然资料展示的有些夸大的成分。
除了这些品质之外,女真族同时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王朝的祖先。
教师:女真建立了金,随着金的壮大,金灭辽,后1127 年,金灭北宋。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金与南宋的对峙历史事件。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承接北宋、开启元朝的重要角色。
金与南宋的对峙,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民族冲突,它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五代十国、北宋建立、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等历史知识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金与南宋的对峙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三.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金与南宋的对峙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金与南宋的对峙过程和影响。
教学难点:金与南宋的对峙原因和过程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学素材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五代十国、北宋建立、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等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金与南宋的对峙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事件的过程和原因。
3.操练(2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金与南宋的对峙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方便学生记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金与南宋的对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学目标基本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8 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1教课解析
【教课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女真族兴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宋金对峙等史实
观察图片《女真人像》,认识女真族的活动地区和生活特色;识读《金、南
宋、西夏对峙图 (1142 年 ) 》,认识金与南宋对峙的形势;在此基础上,采集过程与方法
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些民风民俗和宋代军民抗金的故事,试试对这一期间的历史事
件进行解析和谈论
认识我国各族人民亲近交往、互相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格局;
感情态度
领悟国家一致、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岳飞严正治军、
与价值观
精忠报国的精神和清廉正直的品行
【要点难点】
教课要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教课难点:如何谈论岳飞。
2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 播放岳飞《满江红》朗诵音频)
怒气冲天,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
从头、整理旧河山,朝天阙。
岳飞 20 岁从军,到 39 岁遇害,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一般的士兵成长为一员赫赫有名的抗金
大将。
他领导的“岳家军”也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抗金战争中的一支劲旅。
郾城大战后,
面对大好的抗金形势,岳飞不由自主地对手下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表现了他异常豪迈的
英豪魄力。
今日我们来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学习岳飞伤时感事的崇敬情操。
二、新课解说
目标导学一:女真族的兴起
1.仔细观察图片,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提示: (1) 女真人头戴兽皮帽,身穿窄袖长袍,束腰带,穿长靴;(2) 女真人生活的环境比较严寒;(3)图片中,女真人腰挂箭筒,肩挂长弓。
他们英勇勤劳,善于骑射。
11
完颜部的领袖阿骨打逐渐一致女真各部。
今后,女真族的力量不停加强。
2.阅读教材“女真族的兴起”一目,概括关于女真族的发展壮大过程。
提示:第一步:完颜阿骨打完成女真各部的一致;第二步:1115 年,完颜阿骨打在抗辽的过程中正式
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第三步:金太祖仿汉制,改革女真军政系统,发展农牧生产。
目标导学二:金灭辽及北宋
1.阅读教材“金灭辽及北宋”一目,谈谈金灭辽的大要。
提示:女真兴起、金军攻陷辽的一些地区后,北宋代廷想借金的权利光复被辽占据的失地,遣使与
金相约夹攻辽朝。
1125 年,辽被金消亡。
2.史料解读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 ( 今河南开封 ) ,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批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
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存储为之一空。
3.教师鼓舞学生表达为何金会在灭辽以后对北宋着手。
提示:金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于是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4.指引学生表达金灭北宋的基本状况。
提示:面对金军的强盛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没心抵抗,只想着妥协乞降。
1127 年,金军攻破开封,
北宋消亡。
5.深入思虑:结合所学知识,解析北宋消亡的原由。
师生共同总结:(1) 皇帝对形势认识不清,缺少决断能力,用人不妥,压制主战派,一味乞降;(2) 重文轻武的政策以致军队战斗力不强;(3) 政治腐败影响军队士气,与金开战时常常不战而逃。
目标导学三:南宋的偏安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 年 ) 》,指出南宋建立和南宋国土范围等基本状况。
提示:北宋消亡后,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此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图片展现
3.人们为何要秦桧跪在岳飞眼前呢?
提示:人们用这类方式激烈训斥杀戮功臣的奸贼。
4.依据课本知识回答岳飞抗金的成就。
提示: (1) 光复失地: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光复好多失地。
(2) 郾城大捷:岳飞统率
的“ 岳家军” 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
5.岳飞是如何被杀戮的,分组谈论宋金讲和的历史背景与内容是什么。
提示: (1) 背景:在有望光复中原之时,宋高宗和权臣秦桧惧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命令
岳飞凯旋,并以“莫须有” 的罪名杀戮了岳飞。
(2) 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两方以淮水至大散
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场面形成。
6.岳飞被视为抗金英豪,我们该如何谈论他呢?
提示:岳飞是大忠良,历史上有岳母刺字“ 精忠报国” ,因此,岳飞即使被冤死,也不造反;岳飞是
有名将领,岳家军“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劫”,金军惋惜“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是个好官,他
说“ 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可太平” 。
三、课堂总结
金朝在我国历史上也有侧重要的地位。
谈论岳飞抗金,要看他的行为能否吻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能否
有益于社会发展。
女真贵族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打劫残杀,对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岳飞抗金,保卫了
人民的生命财富,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吻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正义的。
3板书设计
4教课反思
要对民族战争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谈论时不可以用外族、侵略的说法,应该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解析,建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构成部分。
在谈论岳飞时也要注意角度,不可以以民族英豪称号之,可以称号其为抗金英豪。
注意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情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