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的元凶——肩峰撞击综合征

合集下载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Empty Can Test冈上肌 试验:上肢 内 收 3 0 ° , 前屈90°,内旋,抵抗 向 下 旳 力 , 疼痛或力弱 为阳性, 提醒肩袖(冈 上肌肉)撕裂,撞击
坠臂试验:患者完全上 举上肢,然后在一样旳 运动弧上缓慢地反方向 运动,假如上肢忽然无 力坠落或感到剧痛则为 阳性,无力及坠落提醒 肩袖撕裂
五、功能评估
(一)疼痛旳评估 (二)关节活动度旳评估 (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旳评估
(四)徒手肌力评估
(五)其他评估量表
1、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Form ,ASES)
2、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 系统被定为欧洲肩关节协会旳评分系统
Ⅳ.肌力:MMT 0级0分;Ⅰ级5分;Ⅱ级10分;Ⅲ级15分;Ⅳ级20分;Ⅴ级25分。
六、康复方案
1.康复治疗应分阶段进行; 2.针对活动范围受限旳康复方案; 3.针对不正常旳力学特征旳康复方案; 4.改善活动范围旳康复方案;
七、康复治疗措施
(一)物理治疗 1.放射式体外冲击波疗法 2.超生药物透入治疗 3.中频脉冲电疗法 4.磁振热 5.光疗法
Speed试验:肘关节完 全伸直,上肢前屈90° ,手心向上,检验者施 加向下旳力量,患者上 举时感到疼痛为阳性 提醒肱二头肌长头肌腱 病变
Yergason测试:屈肘 90°,前臂旋前,患者抗 阻旋后同步外旋肩关节, 如结节间沟处疼痛,
则Yergason‘s test(+)。 提醒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 变
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
Ⅰ疼痛(最高分15分) 无疼痛15分;轻度痛10分;中度痛 5分;严重痛0分;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操作手法:
每点用紫药水作标记,常规消毒,戴无 菌手套,铺无菌洞巾,术者左手拇食指 固定施术部位,右手持针刀,在标记处 刺入(刀口线与神经、血管、肌纤维走行 方向平行),纵行疏通剥离,肩峰下滑囊 作通透剥离。术毕拔出针刀,创可贴贴 敷。针刀可以改善病灶的充血水肿与缺 氧状态,解除肌痉挛与软组织粘连现象。
其投照方法为:患者向下牵引,使肩胛
冈呈水平位,X线球管从健侧往患侧向下 倾斜10°指向患肩肩峰下间隙投照。 Flatow报告肩峰肱骨头间距正常为1~ 1.5cm,若<1.0cm为冈上肌出口部狭 窄,而≤0.5cm则提示广泛肩袖撕裂。 通过X线不同投照可发现前述病因学中各
种不同异常,再配合临床体征、表现即
分期
在Neer分期Ⅰ期(水肿、出血期),主要表 现为肩袖下各种软组织的水肿、出血,可因 疼痛而致肌力减弱,但无肩袖撕裂的一些典 型表现,此期不易发现疼痛弧征、砾轧音、 撞击试验等,在肩袖下注射利多卡因可使症 状完全缓解。
Ⅱ期(纤维化和炎症期),则由于肩峰下软 组织进一步病变,出现增厚,纤维化,占 据肩峰下间隙,易于发生撞击,症状持续 较长,此期可发现撞击征阳性,疼痛弧征 表现明显,肩峰下注射利多卡因仅能暂时 缓解症状。
(4)撞击试验,用1%的利多卡因10ml 沿肩臂下面注入肩峰下滑囊,若注射前、 后均无肩关节运动障碍,注射后肩痛症 状得到暂时性完全消失,则可诊断撞击 征。若注射后疼痛仅有部分缓解,且仍 有关节功能障碍,则冻结肩可能性大。 此法可对非撞击综合征引起的肩痛症做 出鉴别;
(5)肩肱节律异常,有大的肩袖撕裂者, 患者不能外展上臂,而以耸肩来替代, 此乃因肩袖组织不能稳定肱骨头,因此 三角肌收缩时,肱骨头沿其纵轴向上, 使肩胛骨在胸壁上抬起并旋转所致;
2、临床体征

肩峰撞击综合征1972年由Neer

肩峰撞击综合征1972年由Neer

肩峰撞击综合征1972年由Neer肩峰撞击综合征1972年由Neer(尼尔)首次提出,是指肩关节前去、外展时,肱骨大结节与喙肩弓反复撞击,导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甚至撕裂,引起肩部疼痛、活动障碍,是对单独的或混合多样因素引起的肩前方或前外上方疼痛的总称。

所谓肩峰是指肩关节前外上方肩胛骨的扁平部分,它与锁骨外侧端构成肩锁关节,其下方为肱骨头,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间隙为肩峰下间隙,其内有肩峰下滑囊和肩袖。

通过体格检查判断是否是肩峰撞击综合征,最常用的是Neer撞击征(前屈上举征):检查者立于患者背后,一手固定肩胛骨,另一手保持肩关节内旋位,使患肢拇指尖向下,然后使患肩前屈过顶,如果诱发疼痛,即为阳性。

机理是内旋是肱骨大结节(肩袖肌腱)与肩峰前下缘发生撞击。

另一个检查试验也很常用,Hawkins(霍金斯haokeisi)撞击试验(前屈内旋征):检查者立于患者后方,使患肩关节内收位前屈90度,前臂保持水平,检查者用力使患侧前臂向下致肩关节内旋,出现疼痛为阳性。

机理是内旋时肱骨大结节和冈上肌肌腱从后外方向前内撞击喙肩弓。

冈上肌出口位(Y位)对了解出口部的结构性下寨以及测量肩峰-肱骨头间距是十分重要的,拍摄方法:侧身35度,球管方向与肩胛骨在一直线上,并向下倾斜20度。

一旦确诊则需要减少患者的肩部伸展运动,症状较重者还应该给与吊带制动,这与冻结肩(所谓的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完全不同,并配合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剂能促进水肿消退,缓解疼痛,肩峰下间隙注射皮质激素能取得明显止痛效果。

物理治疗与体育疗法可促进关节功能康复,患者还应改变劳动姿势和操作习惯,避免肩峰证撞击综合征复发。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已经合并肩袖撕裂的患者,应该选择肩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手术,它包括清理有炎症的肩峰下滑囊,切除喙肩韧带、肩峰的前下部分和肩锁关节的骨赘,合并肩袖撕裂者还应修复肩袖组织。

(一)、什么是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一、肩峰-喙突喙肩弓:、滑囊2、冈上肌肌腱3、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二、筛查:疼痛弧:手臂外展0-60度没有疼痛,60-120度产生疼痛,120-180度疼痛又再次消失,补充试验:假设我的右手搭在我的左肩膀上,然后做一个抬手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的肩发生疼痛的话,很有可能就是肩峰撞击综合征。

肩峰撞击综合征病因

肩峰撞击综合征病因

肩峰撞击综合征病因骨骼常见的疾病比较多,在对骨骼疾病治疗上,要先对疾病进行了解,这样对骨骼疾病治疗,才会有很好帮助,不过要注意的是治疗骨骼疾病,饮食上一定要选择清淡食物,否则对疾病治疗会产生阻碍,那肩峰撞击综合征病因都有什么呢,这类疾病病因也是比较多的,下面就详细介绍下。

肩峰撞击综合征病因:肩峰前外侧端形态异常、骨赘形成,肱骨大结节的骨赘形成,肩锁关节增生肥大,以及其他可能导致肩峰-肱骨头间距减小的原因,均可造成肩峰下结构的挤压与撞击。

这种撞击大多发生在肩峰前1/3部位和肩锁关节下面。

反复的撞击促使滑囊、肌腱发生损伤、退变,乃至发生肌腱断裂。

临床表现撞击征可发生于自10岁至老年人。

部分患者具有肩部外伤史,相当多的患者与长期过度使用肩关节有关。

因肩袖、滑囊反复受到损伤,组织水肿、出血、变性乃至肌腱断裂而引起症状。

早期的肩袖出血、水肿与肩袖断裂的临床表现相似,易使诊断发生混淆。

应当把撞击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肩痛症进行鉴别,并区分出撞击征属于哪一期,此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各期撞击征的共同症状:1.肩前方慢性钝痛在上举或外展活动时症状加重。

2.疼痛弧征患臂上举60°~120°范围出现疼痛或症状加重。

疼痛弧征仅在部分患者中存在,而且有时与撞击征并无直接关系。

3.砾轧音检查者用手握持患臂肩峰前、后缘,使上臂做内、外旋运动及前屈、后伸运动时可扪及砾轧音,用听诊器听诊更易闻及。

明显的砾轧音多见于撞击征2期,尤其是在伴有完全性肩袖断裂者。

4.肌力减弱肌力明显减弱与广泛性肩袖撕裂的晚期撞击征密切相关。

肩袖撕裂早期,肩的外展和外旋力量减弱,有时系因疼痛所致。

5.撞击试验检查者用手向下压迫患者患侧肩胛骨,并使患臂上举,如因肱骨大结节与肩峰撞击而出现疼痛,即为撞击试验阳性。

Neer Ⅱ认为本试验对鉴别撞击征有很大临床意义。

6.撞击注射试验以1%利多卡因10毫升沿肩峰下面注入肩峰下滑囊。

若注射前、后均无肩关节运动障碍,注射后肩痛症状得到暂时性完全消失,则撞击征可以确立。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症状和治疗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症状和治疗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症状和治疗肩痛不一定是肩周炎,总的来说,因肩部疼痛就诊的患者中有44%到75%诊断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无论是日常生活或者或者运动健身爱好者,经常在做过肩动作出现肩膀疼痛很有可能已经患有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一.临床表现是一种慢性疾病,因为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治疗目的短期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体征表现为上肢外展疼痛弧阳性,Neer阳性,Hawkins试验阳性,Jobe冈上肌试验阳性。

二.病因1.长期过度使用肩关节比如游泳,打棒球和网球运动或者体力劳动都特别容易受伤。

2.外伤所导致的急性损伤撞击冈上肌腱撕裂。

3.肩周炎导致关节间隙变小平时活动容易损伤冈上肌腱4.肩胛带的肌力下降或者不良姿势三.评估1.疼痛弧征阳性肩胛平面外展疼痛,肘关节伸直,肩胛平面在60°到120°之间,表明肩峰下间隙有病理改变。

2.N e e r试验一只手固定肩胛骨,另一只手抬起并在内部旋转手臂。

这会导致大结节与肩关节顶部的疼痛接触。

2.J o b e冈上肌试验患者双臂外展90°,屈曲45°,内旋。

病人试图将手臂进一步抬高,以抵抗检查者明显的阻力。

3.Hawkins试验Hawkins撞击征是加强版的Neer撞击征。

前屈肩部90°,肘部屈曲90°,并将前臂放在旋转中立位。

抬起肘部,肱骨旋内。

出现疼痛提示肩袖撕裂或肩袖肌腱炎。

四.康复治疗国外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两者在缓解肩膀疼痛和恢复肩关节功能等效果上没有太大差异。

推荐以下2个康复小动作,为缓解肩膀疼痛,重塑肩关节功能,建议每日都坚持做。

1.肩胛伸展运动直立上半身,双手交叉置于腹部,将肩膀向后下方夹紧,像脊椎上有一支铅笔需要肩胛夹住。

保持10秒,重复5次。

注意:做此运动时肩膀不要晃动。

如果疼痛度较高,可减少用力和保持时间,并在动作之间稍作休息。

肩撞击综合征诊断标准

肩撞击综合征诊断标准

肩撞击综合征诊断标准
肩撞击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是由于肩关节内的软组织和骨性结构受到压迫或撞击而引起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症状与体征
1.疼痛:肩部疼痛是肩撞击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之一,疼痛
通常位于肩前方或肩峰下,可以放射到肘、腕等部位。

疼痛性质多为酸痛或刺痛,程度轻重不一。

2.活动受限:肩撞击综合征患者常感到肩关节僵硬、活动
不灵活,尤其是外展、上举、后伸等动作。

患者在做这些动作时常常感到疼痛和无力。

3.肌肉萎缩:由于疼痛和活动受限,患者可能会出现肩部
肌肉萎缩,表现为肩部肌肉松弛、无力。

4.压痛:在肩峰下、肱骨大结节、肩胛骨喙突等部位可以
出现压痛。

5.撞击试验:医生通过检查可以发现患者肩关节在做某些
动作时出现疼痛或弹响,这是撞击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X线平片可以显示肩关节骨性结构的改变,
如肩峰下骨赘形成、肱骨大结节硬化等。

2.MRI检查:MRI可以显示肩关节软组织的变化,如肩
袖损伤、盂唇损伤等。

三、特殊检查
1.关节镜检查:关节镜检查是一种直接观察关节内部结构
的检查方法,可以发现肩袖损伤、盂唇损伤等病变。

2.肌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查可以显示肩部肌肉的电活动情
况,帮助判断肌肉的功能状态。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可以诊断肩撞击综合征。

需要注意的是,诊断标准不是绝对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如果怀疑有肩撞击综合征,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肩峰撞击综合征小科普

肩峰撞击综合征小科普

肩峰撞击综合征小科普一旦发生肩痛,人们往往就会和"肩周炎"挂上钩,会乐观的认为问题不大,多锻炼爬爬墙就行了。

其实与肩痛相关的常见疾病中,肩周炎导致的肩痛只占10%左右,大多数肩痛是由肩峰撞击综合症和肩袖损伤导致的,其中又以肩峰撞击综合症最为多见,对肩关节来讲,肩峰撞击综合征是最高发的症状了,没有之一。

既然肩峰撞击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疾病,那么关于肩峰撞击综合征你知道多少呢?一、什么是肩峰撞击综合征?肩峰撞击综合征,是肩外展活动时,肩峰下间隙结构与喙肩穹之间反复摩擦、撞击而引起的一种慢性肩部疼痛综合征。

二、肩峰撞击综合征有哪些常见临床表现呢?肩峰撞击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为肩痛,以肩峰周围疼痛为主,夜间加重,典型临床特征表现为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时出现疼痛弧征,即在主动上举患臂约60度至120度时,会感到肩部明显疼痛,而被动活动肩关节时疼痛不明显甚至完全不痛。

另外还可表现为肩部无力、活动受限以及被动活动肩关节时可扪及杂音(捻发音)。

大多数患者有长期过度使用肩关节病史,在中年人与年轻运动员中比较常见,而篮球、排球、游泳、棒球等运动员是高发人群,病程绵长,容易影响病人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三、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分型。

1、原发性撞击征:往往由外因、内因、内外因共同作用而引起,其中内部原因主要为:肩袖退变(常见于老年群体,因肌腱反复磨损而丧失肩袖功能)、钙化性肌腱炎(容易引起剧烈疼痛)、肩峰下滑囊增等;外部原因主要为:肩锁关节改变、肩峰下及大结节骨赘等;2、继发性撞击征:常由盂肱关节不稳, 肱骨头发生位移,肩袖与喙肩弓发生碰撞等引起,对于长期进行游泳、投掷等运动的病人,则容易加速病情进展。

四、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分期。

I期:为肩袖组织及滑膜的出血水肿改变期。

II期:为纤维变性、肌腱炎及滑膜炎等病理改变期。

III期:为肩袖撕裂、肱二头肌腱断裂和骨性改变期。

五、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常用查体方法。

1、肩部撞击试验(Neer试验)。

肩关节损伤:什么是肩峰撞击症?

肩关节损伤:什么是肩峰撞击症?

肩关节损伤:什么是肩峰撞击症?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又称肩峰下疼痛弧综合征,是指肩关节上举或外展,特别是到一定角度(60°-120°)时,喙肩韧带及肩峰前下表面与肩袖部分肌腱发生撞击,导致相应软组织的慢性损伤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肩峰撞击综合征是导致肩痛最常见的病因,临床上占肩关节疼痛患者的44%~65%。

一、病因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发生是由于肩峰下间隙变小引起肩峰下间隙内组织磨损引起。

肩部外侧有肩峰、喙肩韧带、喙突组成的喙肩弓,喙肩弓与肱骨头之间形成的三角形间隙,称为“肩峰下间隙”,各种原因导致肩峰下间隙体积减小、内容物体积增大,均可导致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目前可将病因分为解剖学因素与动力学因素两大类:(1)解剖学因素肱骨大结节及肩峰下骨质增生、骨赘形成、肩锁关节脱位术后钩状钢板位出口部位狭窄,造成出口部狭窄而与肩峰发生撞击,引起肩袖组织、肩峰下滑囊等软组织增生、钙化、甚至肌腱断裂等。

Bigliani等将肩峰分为三型:Ⅰ型平坦型肩峰;Ⅱ型弧形肩峰;Ⅲ型钩状肩峰,并指出Ⅲ型肩峰更易导致肩袖损伤甚至撕裂。

(2)动力学因素研究中发现肩关节进行抬举运动时,肌肉疲劳、损伤及肩袖的退化导致肱骨头更易向上靠近盂肱关节运动。

随着年龄的增加、长期过度运动引起的慢性劳损或创伤等导致肩袖肌力出现下降,进一步使肩袖对维持肱骨头的作用力下降,致使肱骨头在运动过程中向上移位并继发撞击,进而导致肱骨头与喙肩弓之间的关节囊及肩袖出现反复摩擦以至发生肩袖的炎症水肿、退变甚至撕裂。

二、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此病多为肩关节外展活动时,肩峰下间隙内结构和喙肩弓之间反复摩擦、撞击而产生的一种慢性肩部疼痛综合征。

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时肩袖组织撞击喙肩韧带、肩锁关节及肩峰的前1/3。

反复的撞击促使滑囊、肌腱发生损伤、退变,乃至发生肌腱断裂。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病理变化包括从肩峰下滑囊炎到肩袖肌腱全层撕裂的一系列变化。

Neer按病理变化将肩峰撞击综合征分为3个阶段:Ⅰ期:水肿出血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肩膀疼痛不一定都是肩周炎

肩膀疼痛不一定都是肩周炎

肩膀疼痛不一定都是肩周炎
不少人肩痛多时总自己判断自己为肩周炎,其实是肩峰撞击综合症在作怪,而肩峰撞击综合症其实是肩痛最常见的原因,由上臂上举后肩袖受到肩峰的压迫造成。

肩峰撞击在年轻运动员和中年人中比较常见。

经常做上举动作的游泳、棒球和网球运动,以及建筑工和油漆工都特别容易受伤。

这种疼痛可以是因小的创伤或没有明显诱因而自发产生,开始时症状可能很轻微,早期病人一般不去求医。

疾病初期,活动时可有疼痛感,疼痛可能从肩部放射到前臂,在上举或持物时疼痛加重,运动员可能在投掷或打球时产生疼痛;当疼痛不断发展后,会产生夜间痛,上肢的力量或运动幅度可能减小,病人有可能无法将手放到背后做系扣解扣的动作,严重时可能出现凝冻肩。

八成肩痛患者是肩峰撞击综合征
随着年龄的增大,肩峰(肩胛骨的前缘,在肱骨头的上方)下骨质增生和滑囊等软组织肥厚,造成肩峰下间隙的狭窄,使肩袖组织容易在肩关节上举的过程中受到肱骨头和肩峰的挤压,产生疼痛导致肩峰撞击综合征。

肩峰撞击综合征在年轻的运动员和中年人群中比较常见。

肩袖撕裂在40岁以上的肩痛患者中更为常见。

多由于急性创伤和经常性的过度运动,如工作量超负荷的油漆工、仓储上架工或建筑工,游泳运动员或棒球投手、网球手。

创伤、肩袖磨损都会致病
肩峰撞击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夜间疼痛、痛醒,影响睡眠,难以指出明确的疼痛部位,手臂举过头困难。

当出现无论怎么用力,举向斜前上方的手臂就是不听使唤,好像有人把腋窝的衣袖紧紧拽住一样,这就是该综合征的又一表现――肩袖撕裂。

肩袖撕裂原因可能是急性创伤造成,也可能是由于肩峰撞击使肩袖长期磨损导致撕裂。

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治疗

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治疗

肩峰撞击综合症肩峰撞击综合症是肩痛最常见的原因。

它是由上臂上举后肩袖受到肩峰的压迫造成。

肩袖是由岗上肌,岗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这四块肌肉的肌腱构成,这些肌肉包绕肱骨头,起着上提和旋转肩关节的作用。

肩峰是肩胛骨的前缘。

它在肱骨头的上方,当臂上举时,肩峰檫过或撞击肩袖的表面。

这就造成了肩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朱伟民疼痛可能是由于滑囊炎或肩袖本身的肌腱炎引起,也可能是由部分的肩袖撕裂造成。

一. 危险因素和预防肩峰撞击在年青的运动员和中年人中比较常见。

经常做上举运动的游泳,棒球和网球运动以及建筑工和油漆工都特别容易受伤。

疼痛可以是小的创伤或没有明显诱因自发产生。

二. 症状开始的症状可能很轻微。

早期病人并不来求医。

疾病初期就可能有活动时的疼痛。

疼痛可能从肩部放射到前臂,在上举或持物时产生疼痛加重,运动员可能在投掷或打网球时产生疼痛。

当疼痛不断发展后,会产生夜间痛。

上肢的力量或运动幅度可能减小。

可能不能把手放到背后,做系扣解扣的动作。

在严重的病例活动的丧失可能造成凝冻肩。

在急性滑囊炎时,肩部会有明显的触痛。

肩关节在各个方向的运动都有限制和疼痛。

二. 诊断诊断肩峰撞击,依靠症状和体征。

病人需拍片。

岗上肌出口位有时可以看到在肩峰前缘有小的骨刺。

核磁共振可以发现有积液或滑囊炎。

在有些病例中可以发现旋肩袖的部分撕裂。

肩峰撞击注射实验可以明确诊断三. 治疗1. 保守治疗医生会建议病人休息和避免上举运动。

还可能处方一些口服的非甾体抗炎药。

在凝冻肩患者进行一些拉伸联系也有些帮助。

许多病人对可的松和麻醉剂的局封治疗有效。

医生还可能建议一些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从几个星期一直到数月。

许多病人病情逐步改善并恢复功能。

2. 外科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不能减轻疼痛时,医生会建议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去除撞击,为肩袖创造一个比较大的空间。

使得肱骨头在肩峰下间隙中自由地活动,无疼痛地上举上臂。

最常见的手术是肩峰下减压和前部肩峰成形术。

肩峰撞击综合征解剖结构基础

肩峰撞击综合征解剖结构基础

肩峰撞击综合征解剖结构基础一、肩峰撞击综合征概述肩峰撞击综合征(Impingement Syndrome of the Shoulder)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由肩关节内的软组织结构受损引起。

其特点是肱骨上臂外侧头(肩峰)与肩胛骨冠状突之间的空间狭窄,导致这些结构在运动时相互摩擦、挤压,从而造成疼痛和功能障碍。

二、解剖结构基础1. 肱骨上臂外侧头(肩峰)肱骨上臂外侧头是位于上臂骨干与上臂远端之间的部分,它与其他部位相比较小。

它具有球形表面,并且连接到肱骨干通过一个脖颈。

这个球形表面与肩胛骨冠状突的凹陷表面共同形成了肩关节。

2. 肩胛骨冠状突肩胛骨冠状突是位于肩胛骨上部的一个突起,形状类似于冠状。

它是肩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肱骨上臂外侧头形成了肩关节的关节面。

3. 肩袖肌群肩袖肌群是由四个肌腱组成的,包括冈下肌、冈上肌、小圆肌和次棘间肌。

这些肌腱覆盖在肱骨上臂外侧头周围,并通过形成一个袖状结构来增强对关节的稳定性。

4. 肩峰撞击综合征发生机制当手臂向外旋或抬高时,上述解剖结构会相互接触和挤压,导致摩擦和损伤。

长期重复这种动作或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姿势不当、过度使用等),会增加撞击综合征发生的风险。

三、诊断与治疗1. 临床表现患者常常会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的肩痛,尤其是在活动时更为明显。

疼痛可能会向颈部、上臂和手臂放射。

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力量减退和肩胛骨稳定性下降等症状。

2. 影像学检查肩峰撞击综合征的确诊可以通过X射线、MRI和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进行。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肩关节结构的损伤程度,并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3.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和中度的肩峰撞击综合征,保守治疗通常是首选。

这包括休息、物理治疗、使用抗炎药物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等措施。

4. 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或严重损伤需要修复时,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可以通过清除撞击部位周围的骨刺、修复或重建肱袖肌群等方式来改善患者的情况。

肩峰撞击综合症是怎么回事

肩峰撞击综合症是怎么回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肩峰撞击综合症是怎么回事
导语:肩峰撞击综合症是怎么回事?这个病会出现慢性钝痛,要及时去医院治疗,这个病是不能拖的,这个病的发病人群可以从十岁到老年人,所以一旦发
肩峰撞击综合症是怎么回事?这个病会出现慢性钝痛,要及时去医院治疗,这个病是不能拖的,这个病的发病人群可以从十岁到老年人,所以一旦发现有不舒服的症状及时就医是很重要的,上举或者外展活动的时候会造成疼痛,患者要去医院咨询医生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一、肩峰前外侧端形态异常、骨赘形成,肱骨大结节的骨赘形成,肩锁关节增生肥大,以及其他可能导致肩峰-肱骨头间距减小的原因,均可造成肩峰下结构的挤压与撞击。

这种撞击大多发生在肩峰前1/3部位和肩锁关节下面。

反复的撞击促使滑囊、肌腱发生损伤、退变,乃至发生肌腱断裂。

二、撞击征可发生于自10岁至老年人。

部分患者具有肩部外伤史,相当多的患者与长期过度使用肩关节有关。

因肩袖、滑囊反复受到损伤,组织水肿、出血、变性乃至肌腱断裂而引起症状。

早期的肩袖出血、水肿与肩袖断裂的临床表现相似,易使诊断发生混淆。

应当把撞击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肩痛症进行鉴别,并区分出撞击征属于哪一期,此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各期撞击征的共同症状:
1.肩前方慢性钝痛
在上举或外展活动时症状加重。

2.疼痛弧征
患臂上举60°~120°范围出现疼痛或症状加重。

疼痛弧征仅在部分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诊断标准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诊断标准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诊断标准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种肩部疼痛症状,常常与肩袖损伤、肩关节滑
膜炎等疾病有关。

其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1.疼痛:患者出现肩部疼痛,通常是在做一些上举、旋转、侧向移动
等肩部活动时特别明显。

疼痛的程度和位置与受伤的区域有关。

2.疼痛发作:患者可能发生肩关节撞击现象的疼痛发作,通常在剧烈
的活动或运动中发生。

3.软组织损伤:有一些患者还有软组织损伤的症状,如肩部肿胀、瘀
血或红肿。

4.机械性疼痛:疼痛通常是机械性的,也就是说,它与肩部的特定动
作有关。

5.X线检查:X线检查可以用来确认是否有肩袖损伤、钙化性肩周炎、肩关节半脱位等问题。

MRI检查可以检查更细微的损伤和异常。

6. 特殊测试:医生还可能通过一些特殊测试来判断肩关节撞击综合
征的症状,如Neer测试、Hawkins-Kennedy测试、Drop Arm测试等。

注意:以上诊断标准仅供参考,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医生。

肩峰撞击综合征与肩峰成形术治疗

肩峰撞击综合征与肩峰成形术治疗
(2)肩峰分型:肩峰形态的观察层面为矢状位喙肩韧带 肩峰附着点层面。目前,相关研究中关于肩峰分型的标 准比较统一,均采用Bigliani分型。Uchiyama等的研究表 明,Ⅲ型肩峰更易发生SIS。推测原因可能为Ⅲ型肩峰前 端的钩型部分使AHI减小,使肩峰对肩袖及肩峰下滑囊产 生挤压作用而导致损伤发生,促进了SIS的形成。
肩峰撞击综合征与肩 峰成形术

Red academic style thesis defense ppt template
汇报人 OfficePLUS
时间 20XX年
Officeplus
目录
01 肩峰撞击综合征 RESEARCH BACKGROUND
03 手术技巧 PROJECT INTRODUCTION
2 肩峰撞击综合征手术治疗
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
体位:侧卧位 麻醉:全身麻醉 入路:前方入路, 后方入路, 外侧入路
2 肩峰撞击综合征手术治疗
2 肩峰撞击综合征手术治疗
2 肩峰撞击综合征手术治疗
2 肩峰撞击综合征手术治疗
病例分享
1 病例分享
患者:孙某,男,58岁。 主诉:左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年; 诊断:1.左肩袖损伤,2.左肩峰撞击综合征,3.左肩粘连性关节囊炎。
2 肩峰撞击综合征体格检查
如果有上述症状并有以下四项中其中一项阳性体征,都考虑SIS的可能性。
•Hawking撞击阳性 •疼痛弧阳性 •前臂坠落试验阳性 •NEER撞击试验阳性
3 肩峰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表现
X线
具有下列X线征象时,对肩峰下撞击征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1)大结节骨疣形成。 (2)肩峰过低及钩状肩峰。 (3)肩峰下面致密变、不规则或有骨赘形成。喙肩韧带受到冲撞,或反复受 到拉伸而使肩峰前下方骨膜下形成骨赘。 (4)肩锁关节退变、增生,形成向下突起的骨赘,致使冈上肌出口狭窄。 (5)肩峰-肱骨头间距(A-H间距)缩小。正常范围为1.2~1.5厘米,<1.0厘 米应为狭窄,≤0.5厘米提示存在广泛性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腱完全断裂, 失去向下压迫肱骨头的功能,或其他动力性失衡原因也可造成A-H间距缩小。 (6)前肩峰或肩锁关节下方骨质的侵袭、吸收;肱骨大结节脱钙、被侵袭和 吸收或发生骨的致密变。 (7)肱骨大结节圆钝化,肱骨头关节面与大结节之间界线消失,肱骨头变形。 上述1~3点X线表现结合临床肩前痛症状和阳性撞击试验,应考虑撞击征存在。

肩峰撞击综合征解剖结构基础

肩峰撞击综合征解剖结构基础

肩峰撞击综合征解剖结构基础(原创实用版)目录1.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定义和概述2.肩峰撞击综合征的解剖结构基础3.肩峰撞击综合征的病因和症状4.肩峰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5.肩峰撞击综合征的预防和康复正文【1.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定义和概述】肩峰撞击综合征,又称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指肩关节在活动过程中,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发生异常撞击,导致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病症。

肩峰撞击综合征在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中较为常见,尤其是肩关节活动频繁的人群,如投手、举重运动员等。

【2.肩峰撞击综合征的解剖结构基础】肩峰撞击综合征的解剖结构基础主要包括肩胛骨的肩峰、肱骨的大结节和肩关节囊。

肩胛骨的肩峰是肩部的一个骨性隆起,与肱骨大结节在肩关节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撞击。

肱骨大结节是肱骨上端膨大的部分,其表面光滑,与肩峰相对。

肩关节囊是包围肩关节的结缔组织袋,内有滑膜,负责肩关节的润滑和保护。

【3.肩峰撞击综合征的病因和症状】肩峰撞击综合征的病因主要包括肩关节解剖结构异常、肩关节运动过度、肩部肌肉力量失衡等。

症状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特别是在肩关节外展、上举等动作时疼痛加剧,严重时可能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

【4.肩峰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如 X 光、MRI 等。

治疗方面,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休息、避免过度活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主要采用关节镜下肩峰切除术等方法。

【5.肩峰撞击综合征的预防和康复】预防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关键是加强肩部肌肉的锻炼,保持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平衡,避免过度使用肩关节。

肩峰撞击症的治疗方法

肩峰撞击症的治疗方法

肩峰撞击症的治疗方法作者:邓紫国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08期肩峰撞击症是肩痛的一种常见原因,主要是由于上臂上举后由于肩袖受肩峰压迫,从而出现的一种病症。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四块肌肉的肌腱组成的,这些肌肉通过包绕肱骨头,起到上提或者是旋转肩关节的作用。

肩峰位于肩胛骨的前缘位置,在肱骨头的上方,当向上举臂的时候,肩峰将会擦过或撞擊肩袖的表面,引发肩关节疼痛,导致人们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

肩峰出现疼痛主要是由于肩袖本身的肌腱炎或者是滑膜炎,也有可能是肩袖位置撕裂拉伤导致的。

患者患有肩峰撞击症时,最初症状较为轻微,所以这也使早期患者不会求医治疗。

患病初期进行活动时可能会出现疼痛。

通常疼痛都是由肩部放射到前臂部位,患者肩部上举或持物时会感受到疼痛感明显增加。

而对于运动员而言,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多数的运动员在投掷或打网球时会出现肩部疼痛的情况。

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加剧,疼痛也将不断发展,患者的肩部位置将会出现夜间疼痛的情况,此时上肢的力量或运动幅度将明显减少,患者无法将手放到背后,也不能正常系扣解扣等。

患者病情严重的时候将丧失活动能力,并有可能出现凝冻肩症状。

出现急性滑囊炎时,肩部明显触痛,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都将会受到限制,同时也会出现疼痛。

肩峰撞击症患者,通常会采取一些治疗措施,使病情得到很好的恢复。

如今临床上对此病症主要有两种治疗手段,分别是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下面对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具体分析,以期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病症的治疗方法,早期恢复。

1.保守治疗。

通常在医生建议下,病人卧床休息减少运动量,并且在治疗期间避免上肢上举运动。

同时,在保守治疗期间,医生可以为患者开具一些口服药物,例如,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等,可以使患者病情缓解或恢复。

凝冻肩患者在治疗时可进行拉伸练习,帮助减轻病症或恢复健康。

由于病人的个人体质不同以及对疼痛耐受不同,多数病人可以采用可的松加麻醉剂进行局部封闭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肩峰撞击综合征

肩峰撞击综合征

肩峰撞击综合征•肩痛仅次于腰痛和颈痛。

肩痛最常见的来源起源于肩峰下空间,最普遍的诊断是撞击综合征。

•如果不进行治疗,症状会持续存在并且通常会进展。

•肩部撞击被描述为“喙肩弓前缘对肩袖肌腱的直接压迫的机械刺激症状”。

•在正常肩部,肩袖内协调的肌肉张力下压肱骨头,使其保持在关节窝的中心。

通过与三角肌的力量相结合,形成一个支点,通过广泛的运动弧度产生力量。

•任何干扰肩袖保持肱骨头居中的能力或损害正常喙肩弓的过程,包括钙沉积、增厚的滑囊和未融合的肩胛骨,都可能导致肩袖受压。

•功能超负荷、内在肌腱病变和内部解剖撞击也导致肩部撞击。

•重要的是要排除肩部疼痛的其他潜在来源,包括:肩锁关节病、肩袖撕裂、不稳定、粘连性关节囊炎、二头肌腱炎、盂唇病变和颈神经根病。

•最有用的X 射线视图是前后位、冈上出口位和腋位。

肩锁关节(AC) 关节的 15 度头侧位和肱骨内旋的前后位 (AP) 视图也有帮助。

•在考虑手术干预之前尝试非手术治疗。

大多数患者可以保守治疗。

治疗包括物理治疗、活动调整、抗炎药物和肩峰下空间的类固醇注射。

•当非手术治疗失败时,选择的手术是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术(ASAD)。

•常规的术后疼痛控制通常可以通过口服药物获得。

当强调早期运动时,可以避免僵硬。

•通过练习的渐进步骤,通常可以在三到四个星期内实现完全的主动运动范围。

使用头顶动作的运动员应至少3 个月避免运动,完全恢复可能需要 6 个月。

肩部一共有三种撞击:包括肩峰下撞击、喙突下撞击和内部撞击。

肩峰下撞击发生在肩峰外侧和肱骨头之间的肩峰下间隙,占所有肩痛的 44-65%。

喙突下撞击是指在喙突与小结节之间的肩部前部软组织(肩胛下肌腱、二头肌腱长头)的撞击,多发生在手臂屈曲、内收和内收时。

内部撞击(肩袖下表面的撞击),是棒球运动员肩部疼痛的主要原因,并且发生在投掷的后期翘起和早期加速阶段,此时肩袖在大结节和后上盂唇之间被挤压。

最常发生肩部撞击的人是:画家、汽车修理工、游泳者、网球运动员、健美运动员和举重运动员、排球运动员、羽毛球运动员、手球运动员。

肩部撞击综合征表现

肩部撞击综合征表现

肩部撞击综合征表现肩膀是我们身体当中最关键的三角区,肩膀一般来说要靠着,侧卧,翻身,活动手臂支撑身体,都是需要靠着肩膀来进行,如果肩膀出现了问题,那么我们的生活很多的活动就会被关节疾病所卡住,从而不能造成我们继续上举,不能拿东西,对于很多人患上的肩部撞击综合症,这样的疾病一般来说症状和体征是怎样的一个表现呢!1、症状:肩部疼痛,以肩峰周围为主,有时涉及整个三角肌部。

疼痛以夜间为甚,病人畏患侧卧位,严重者需长期服用止痛药。

其次是患肢无力,活动受限,当上臂外展到60°~80°时,出现明显疼痛,有时可感觉到肩关节被"物"卡住而不能继续上举。

此时需将上肢内收并外旋,使大结节从肩峰后部通过才能继续上举。

2、体征:(1)压痛部位主要在肩峰前下至肱骨大结节这一区域内。

(2)肩关节被动活动时,可闻及明显的碎裂声或称捻发音。

(3)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时有60°~120°的疼痛弧,即开始外展时无疼痛,达60°时开始疼痛,超越120°时疼痛又消失;而被动活动时疼痛明显减轻,甚至完全不痛。

(4)病程长者肩关节活动受限,主要表现为外展、外旋和后伸受限。

(5)肩部撞击试验阳性。

检查时,患者取坐位,检查者位于背后,一手扶住肩部,稳定肩胛骨;另一手托住患肢肘部,将病人上肢向前上方快速推动,使肱骨大结节与肩峰撞击,可产生疼痛(图4)。

然后用1%普鲁卡因10ml做肩峰下间隙内封闭,重复上述检查,疼痛消失者为撞击试验阳性。

此症为本病所特有,有助于与肩部其他疾患鉴别。

据对于大家来说,肩部撞击综合征有了以上的了解,我们可以通过活动和运动的方式,来缓解自己出现的这样的疾病,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休息,多活动防止肩膀周围受到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痛的元凶——肩峰撞击综合征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肩痛怪罪于肩周炎,怪罪于受寒受凉。

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肩痛到底是肩周炎引起的,还是另有原因。

今天我就给大家把肩痛的另一个元凶给揪出来,让我们好好认识一下它吧。

肩峰撞击综合征
是由于控制肱骨和肩胛骨的肌肉失衡,导致肩在外展,前屈,内旋活动过程中,肱骨与喙肩弓发生碰撞,挤压,损伤其中相关的组织结构,所引起的一系列疼痛不适症状。

这么解释可能对于大家来讲很难理解,谁叫咱是一心一意做科普呢,下面请听详细分析。

发生原理机制
肩胛骨的喙突与肩峰通过喙肩韧带连接,构成了喙肩弓,也就是下面绿色的部位,喙肩弓的下方是我们的肱骨头,那么肱骨头与喙肩弓之间就构成了一个狭小的空隙,而这个狭小的空隙去有肩峰下滑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冈上肌肌腱通过。

当各种外力因素导致这个空间变小时,就发生了挤压,磨损,也就是我们说的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诊断方法
临床上有很多试验,但我们一般选择痛弧试验可靠性更大一些,也就是当我们完成肩外展180度过程中,在60-120度这个范围内出现疼痛。

或者做肩外展内旋试验时产生疼痛,基本就是肩峰撞击综合征。

只不过挤压疼痛发生在肩上方,主要是肩峰下滑囊炎,和冈上肌肌腱炎。

如果发生在肩前面,则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哪些因素导致肩峰下空隙变小呢?
1,肱骨的上移
在我们肩外展时,肱骨需要一个下滑的动作才能避免肱骨上移发生挤压,而提供这个功能的肌肉就是冈上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

它们给了肱骨一个向下的拉力,使肱骨在外展的时候发生了一个下滑,
从而避免挤压发生。

2,肩胛骨未能及时上回旋
我们在肩外展180度的过程中,需要肩胛骨的配合才能完成整个范围的活动,当肩外展时,如果负责使肩胛骨上回旋的肌肉无力,那么就会导致肩胛骨不能及时上回旋,从而与肱骨发生挤压。

而提供这个肩胛骨上回旋功能的是我们的前锯肌,斜方肌,而斜方肌又需要上斜方肌与下斜方肌互相配合,当上斜方肌过紧时,会出现耸肩动作,无法固定肩胛骨,导致挤压发生,所以,我们要放松上斜方肌,强化下斜方肌。

康复治疗方法
了解了发病机制原理,那我们就可以针对性的制定康复方案。

一,治疗部分
药物理疗
可以内服一些非兹体类消炎药,比如布洛芬,或者洛索洛芬钠,但是内服药物早期可以使用,不建议长期服用。

也可以外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草药。

但建议大家有条件能做做理疗,比如超声波,超声波,磁疗,红外线等等,效果要比药物好使。

二,康复训练
从上面我们分析出,需要强化下压肱骨的冈上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肉力量和促进肩胛骨上回旋的肌肉如前锯肌和下下斜方肌。

并且放松上斜方肌。

动作如下
冈下肌,小圆肌练习
肩胛下肌练习
前锯肌练习
采用Y动作来练习我们的斜方肌下束
以上力量练习建议15-20次一组,练习3-4组。

以局部肌肉酸胀为度。

斜方肌拉伸
每一个病人导致肩痛的成因都是不同的,我们首先需要的是找出其中的病因,可能是一种也有可能是几种合在一起,然后我们在通过
病因去选择治疗方案,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