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研究【开题报告】
品牌策略开题报告
![品牌策略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1d8edbe2bd960591c677ed.png)
品牌策略开题报告牌——每个企业都该造的一把伊天剑————品牌战略研究开题报告一.为什么研究品牌?我们天天都在使用有品牌的东西,比如牙膏、洁具、T恤。
我们运动也希望选用著名运动品牌耐克公司的产品。
耐克能带给客户一种体验,就是自我表现和时尚。
同时耐克还有他特有的技术,特别是在运动鞋方面。
另外我们对耐克的感觉还包括从情感上、品种多样上还有革新上,等方方面面,感觉到这个品牌的后面隐藏着很多情感和文化的东西,所以你肯付出更多的钱,而不只是物化的东西。
品牌就是这么一种无形的可以创造情感和文化价值的东西。
当一个品牌像耐克能够比别的产品卖出好几倍的价钱的时候,就说明他不仅仅是个视觉符号,符号虽然简单,最重要的是他的定位和他表达其思想和核心价值。
他的定位是什么,比如说符号是一种表象,很多假冒就是冒充这个符号,但光有这个并不能带来真正的价值。
一定要有客户体验,如卓越的技术,品质的体验,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就是出色的、自我表现的、时尚的、积极革新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我们买了这个产品才会有能够实现自我的感觉。
耐克有一种使命,把一种积极革新的精神带给全世界。
牌——每个企业都该造的一把伊天剑————品牌战略研究开题报告一.为什么研究品牌?我们天天都在使用有品牌的东西,比如牙膏、洁具、T恤。
我们运动也希望选用著名运动品牌耐克公司的产品。
耐克能带给客户一种体验,就是自我表现和时尚。
同时耐克还有他特有的技术,特别是在运动鞋方面。
另外我们对耐克的感觉还包括从情感上、品种多样上还有革新上,等方方面面,感觉到这个品牌的后面隐藏着很多情感和文化的东西,所以你肯付出更多的钱,而不只是物化的东西。
品牌就是这么一种无形的可以创造情感和文化价值的东西。
当一个品牌像耐克能够比别的产品卖出好几倍的价钱的时候,就说明他不仅仅是个视觉符号,符号虽然简单,最重要的是他的定位和他表达其思想和核心价值。
他的定位是什么,比如说符号是一种表象,很多假冒就是冒充这个符号,但光有这个并不能带来真正的价值。
关于浙江省产业集群下发展服装区域品牌的分析
![关于浙江省产业集群下发展服装区域品牌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ed4fac284ac850ad024232.png)
强等诸多问题 ,提 出只有加强区域品牌 意识 ,协调好 集群 内企业竞合关 系,不 断完善 产业链 ,发挥政 府、协会、政府等外部 支持 服务 系统作 用 等 多方面措施 ,才能打造和培育 出可持 续发展 的服 装区域 品牌 。 关键 词 :产 业 集群 区域 品 牌 服 务 体 系 服 装
化——服装 区域 品牌文化 ,在市场传播 时被 消费者感知 ,当能 同消费 者需求产生共鸣时 ,会产生消费者区域 品牌偏 好 ,进而促使购买 行为
发生 ;准确 的服装 区域定位 、形象定位 和品类 定位 ,能够找到服 装消 费市场差异化 的利益卖点 ;区域 品牌 的营销 过程要统一规划产业 集群 营销战略 ,注重 内部营销 、联合营销 、网络 营销以及广告 、会 展 、城
1 3 年 ・ 4 月 ・
学术・ 理 论 现代衾 等
关于浙江省产 业集群下发展服装 区域 品牌的分析
章依凌’ 唐
摘
磊 虞紫英’ ( 1 .嘉兴学 院平湖校 区 ;2 .江西科技学院 )
要 :本文针对 目前浙江省服装产 业区域品牌发展 中存在 的区域 性相对封 闭、资源共享与创 新不足、产业链不 够完善 、服 务体 系有待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 ,海宁以皮革 为主 ,濮 院 以羊毛 衫为 主 ,平 湖 以出 口服装 制 造为
主 ,诸暨以袜子为主 ,嵊 州以领带 为主。2 .区域 品牌带动 了产业 呈现
市文化节的方式展开 ;而区域品牌因其公 共物 品的特性 ,易产生 “ 公 地悲剧” 、“ 柠檬 市场 ”等现象 ,要从注册区域品牌名、强化 区域 品牌 意识和运营监控等方面进行管理维护。 4 . 充分发挥服装 区域 品牌外 部支 持体 系 的服 务功 能 ,培育 、引 导 、支持品牌化发展。在服装 区域品牌外部支 持服 务体系 中,政府在 面对区域产业间的竞争时 ,要在追求政绩发展 目 标 的同时 ,要维护 和 处理 当地服装企业的利益 、矛盾 ,加强服装 区域品牌软 、硬两方 面的
基于LC理论的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互动机理分析
![基于LC理论的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互动机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4b1c0552ea551810a68764.png)
基于LC理论的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互动机理分析摘要: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形成和传播的基础,区域品牌是提升产业集群的重要手段。
本文基于lc理论分析了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互动机理,以推进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品牌,lc产业集群是在同一区域内特定产业的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伴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在市场上的美誉度与知名度不断提高,产业竞争从成本竞争模式转变为品牌竞争模式。
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形成和传播的基础,当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功能被外界认可,才能形成区域品牌,区域品牌的形成能够影响消费者的偏好,形成消费者购买倾向,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区域品牌对于产业集群的发展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基于lc理论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迈克.波特(1998)提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
产业集群是集群内个体间存在密切网络联系的相互关联的产业和实体集合。
产业集群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地域初始资源禀赋、市场历史背景条件、国家宏观政策、经济环境、消费习惯等多方面差异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按照lc(life cycle)理论来看,作为具有生命力的产业集群其发展过程必然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到衰退期,加之市场竞争和技术改造等原因可能促使产业集群升级。
区域品牌的形成是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形成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区域品牌也随之形成,因此,区域品牌的生命周期是依托于产业集群的。
二、lc各阶段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互动机理(1)产业集群初创期——区域品牌形成雏形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基于一定的区域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区域政策等多重区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依据产业集群形成的规律来看,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分为市场自发型和政府引导型两类。
基于产业集群度视角的产业集群品牌建设
![基于产业集群度视角的产业集群品牌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19b6f4a0d1f34693daef3e67.png)
价值工程0引言我国的产业集群现象已十分普遍。
无论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还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由于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不足,导致产业集群度不高,集而不群。
研究集群品牌与集群度之间的关系,分析集群品牌建设中的问题,探讨集群度提升的对策,对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产业集群品牌与集群度关系分析1.1产业集群品牌和产业集群度的内涵1.1.1产业集群品牌的内涵产业集群品牌就是把产业集群整体作为一个品牌来管理经营,其品牌名称由地名和当地特色产业结合而成,彰显企业和区域经济与文化特色,集聚产业要素,形成竞争优势。
具有区域性和品牌效应两特征。
区域性是指集群品牌一般限定在一个区域或一个城的范围内,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品牌效应是指集群品牌往往代表一个地方产业和产品形象。
比如法国香水、米兰时装、瑞士手表、温州打火机等。
产业集群品牌是产业集群内所有企业共同拥有的一种公共资源,其创建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提高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集群的文化历史为背景,以产品、服务为载体,以集群品牌的特殊功能和运作方式为手段,整合、优化资源,实行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促进产业集群持续稳健发展。
集群品牌不是以某个有形产品为依托,而是以某一特定的区位为载体。
集群品牌不是为某个单个企业所拥有,而是集群内所有生产相同和相关产品的相互关联的企业共同享有的一种无形资产。
集群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更有广泛的代表性的品牌效应。
集群品牌以集群文化为核心和灵魂,通过对集群文化的提炼、发展,特别是对集群历史遗产的挖掘、传承,能够被社会广泛认同、宣扬,给消费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积极向上的动力。
1.1.2产业集群度的内涵产业集群度也称产业集群成熟度,是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的完善程度。
产业集群度的评估指标由产业结构成熟度、产业规模成熟度、集群网络成熟度等三个主要特征变量组成。
其中,产业结构成熟度取决于产业特色和产业关联。
政府主导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构建研究
![政府主导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构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33d901a55270722192ef743.png)
特 征 。一 是具 有产 业集群 的属 性特 征 ,其 构成 要 素包 括 区域地 理 、资源 、人文特 征 以及 产业 特色 等 。 二是 区域 品牌 具有 品牌 的属性 特 征 。包 括 品牌 的专 有 性 、识别 性 、资 产性特 征 以及 特 有 的规模 效益
随着 我 国经济 的快 速发 展 ,产业 集群 作 为经济 发 展 的重要 形式 已经成 为 区域经 济发 展 的特色 竞
争 优势 和推 动 区域经 济 增长 的 重要 方式 。尤 其是 政府 主 导推 动产 业集 群 发展 已成为 当前 经济 发 展 的 主 要推 动力 。但 在产 业 集群 发展 的初 始 阶段 ,由于集 群 吸 引力不 强而 导 致产 业集 群度 较 低 的现 象也 很 普遍 , 多数特 色产 业 园 出现 了产业 有 园无 群 的现象 。究其 根本 原 因是 产业 集群 没 有形 成 强有 力 的
区域品牌,尤其是在产业集群的打造过程中过分强调了区际流动的劳动力、技术和资金等要素,忽
视 了影 响产 业 区域 内聚力 的 区域 品牌 因素 ,导致 产业 集群 发 展缓 慢 。
一
、
区域 品牌 在产 业 集群 发展 中 的作 用
区域 品牌 是 指产 业在 区域 范 围 内形 成 的具 有相 当规 模和 较 强制造 生产 能 力 、较 高市场 占有 率和
. 『 欠 清
( 双 月 刊 )
2 0 1 3 年 第2 期( 总 第7 8 期 )
政府主导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构建研究 串
◆赵 存 丽
基于产业集群的长吉图产业先导区区域品牌演进模式分析
![基于产业集群的长吉图产业先导区区域品牌演进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9121fef61fb7360b4c6564.png)
基于产业集群的长吉图产业先导区区域品牌演进模式分析摘要:区域品牌是伴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而逐步产生的。
不同产业集群由其属性和形成的基础条件存在差异,区域品牌表现为多种复杂的存在形式。
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对长吉图产业先导区区域品牌演进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品牌长吉图产业先导区长吉图产业先导区产业基础雄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形成了基于独特的资源优势的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形成了区域比较优势。
由于具有资源禀赋和工业基础等发展优势,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长吉图产业先导区形成了汽车、石化、医药、农产品、光电五大优势产业集群,集群效应凸显,区域品牌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一、长吉图产业先导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演进1、汽车产业集群长吉图产业先导区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汽车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形成了以“一汽、长客”为龙头的区域品牌产业集群,是目前发展最早和最成熟的集群,集群效应凸显。
自从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下线至今,已经形成了以“一汽”为核心品牌、“解放”“红旗”“速腾”“迈腾”的自主整车品牌和“桑塔纳”、“奥迪”合资品牌的立体区域品牌,品牌建设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始建于1954年的长春客车厂自主开发了中国第一辆地铁车,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最大的铁路客车、动车组和城轨客车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
其产品占全国铁路客车保有量的40%,占国内城轨车在用量的近50%,长客已经成为铁路客车的代名词。
2、石化产业集群石化产业是长吉图产业先导区的第二支柱产业,现已形成了以吉林石化公司、吉林油田为核心,形成了精细加工和合成材料等新产品为产业链的集群格局。
该集群中众多企业坐落于吉林化工园区,产业集聚规模和技术水平都在业内达到较高水平。
其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在业内产生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但由于化工产品品类众多,公众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3、医药产业集群吉林省是我国三大中药材基因库之一,长白山具有“世界生物资源宝库”的美誉,凭借独特的中药资源优势、生物资源优势和科技研发优势为该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形成了修正药业、长春生物制品所、吉林敖东等一批国内知名的医药制造和研制机构,中小民营企业成为该集群的主力军。
区域品牌形成的原因及作用分析
![区域品牌形成的原因及作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84f93831126edb6f1a1093.png)
区域 品牌 的形 成是 随 着产 业集 群 的产 生 、成长 而
逐步形 成 的。
首先 , 是产业集群中企业发展的需要 。 在一个特定
的行 政 或 者地 理 区域形 成 的集 群 中多数 为 中小 企 业 ,
93
财 经 与法 其由于 自 身综合实力有限,即使具有某种独特的优越 性, 也往往很难树立并提高 自己品牌 的知名度。 但若能 聚集 区域产业 集群 的整体 力量 , 成合 力来 构建 品牌 , 形
1 区域 品 牌 的 涵 义
目前 , 于 区域 品牌还 没 有形 成确 切 的定 义 , 关 国内 外学者对 其有 不 同的理 解 , 因此存 在多种 观点 。区域 品
牌 理 念 最 早 是 由 美 国 杜 克 大 学 富 奎 商 学 院 K vn ei—
随 着全 球经 济 一体 化步 伐 的加快 ,发展 需 求 的无 限性 , 战略 资 源 的稀 缺 性 、 市场 的无 边 界 性 等 , 场 经 市 济竞 争 日益激 烈 。在激 烈 的全 球竞 争环境 下 , 由原来 已 的企业 产 品竞争 转 化为 企业 综合 实力 的竞 争 ,有局 部 的单 位 企业 之 间的竞 争 转 向全方 位 的企业 群 之 间 的竞 争 ,企业 为 了提 高其 竞 争力 和在 市场 中获得 有 利 的竞 争地 位 , 就要 求其 竞 争行 为有 所新 的 改变 , 靠某 个 企 单 业个 体 ,或 产业 中某 个环 节 已很难 在 竞争 获 得 长久 的 可持续 发 展 。企 业 间 由原 来 的单 纯 的竞争 关 系 向竞合 关 系的转化 成为 一种必 然 。而 区域 内的合作 , 助天然 借 的地域 、文化 等优 势 成为 企业 间合 作 方式 的一 种 重要 选 择 。 区域性 的经 济竞 争 合作 将会 成 为未 来世 界 经 济
关于品牌开题报告
![关于品牌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19be2cbed5b9f3f90f1c2a.png)
关于品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下面是关于品牌开题报告,请参考!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研究背景服装市场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规模竞争发展到如今的品牌竞争。
据统计,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服装品牌大约有10万多个,有关调查显示,国内服装市场每年大约有2000多个品牌被淘汰,平均每天淘汰6个品牌[1]。
由此可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企业逐渐意识到拥有市场的重要手段就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面对如此形势,创立高品位高附加值的服装品牌已成为中国服装产业刻不容缓的发展方向。
如今,国内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意识到了创建品牌的重要性,新兴的服装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虽然很多企业建立了自有品牌,但却仍将角色定位在单纯的生产经营传统模式上,生产的产品很难在同类型品牌中脱颖而出,产品无显著区分和独特之处;只有对品牌生存进行明确的定位,才可能与众多的服装品牌区别开,企业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稳固发展[2]。
服装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技术壁垒较低,如果单纯依靠压低生产成本、更新生产技术并不能确保在众多品牌中突围[3]。
因此对于服装品牌来说,打破同质化,不仅有助于它站稳市场,抓住目标消费者,而且也是建立差异化的品牌定位战略是取胜的关键所在。
品牌是否能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准确的市场定位。
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品牌经营者必须对市场变化作出敏锐的反应,在这个多层次、多元化发展的消费者市场,品牌定位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尤其差异化定位显得愈发重要。
品牌定位是品牌创立和发展的核心基础,企业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才可能创立出能够引导市场的品牌。
但品牌定位给消费者传递的信息是同一的、宽泛的、客观的,而消费者对信息的理解是多样化的、片面的、主观的,导致消费者对品牌作出了不同的感知,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购买决策[4]。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比较研究——以海宁与温州服装集群为例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比较研究——以海宁与温州服装集群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6dd25e1102de2bd960588f0.png)
( 安徽 大学商 学院, 安徽 舍 肥 2 3 0 6 0 1 )
摘Leabharlann 要: 区域 品 牌 建 设 已作 为 提 升 产 业 集 群 竞 争 力 的 重 要 途 径 。 基 于 产 业 集 群 , 分 析 海 宁 服 装 集 群 与 温 州 服 装 集 群 的
区域 品 牌 建设 及 区域 品 牌 构 建 模 型 , 总 结 出异 同 点 , 提 出建 设 区域 品 牌 的 相 关 建 议 。 关键词 : 产 业 集群 ; 区域 品 牌 ; 区域 品 牌 培 植 模 式 中图分类 号 : F 2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3 1 9 8 ( 2 0 1 3 ) 1 6 - 0 0 1 3 - 0 2
1 . 2 区域 品 牌 建 设 及 特 性
史。
区域 品牌 建 设 需 要 更 多 的 力 量 支 持 。夏 增 玉 、 谢 健 ( 2 0 0 3 ) 认为, 区 域 品 牌 的 建 设 往 往 需 要 借 助 集 群 内 三 种 主 要力量 , 即地方政府 、 行 业 协 会 等 社 会 机 构 和 集 群 企 业 的 共 同 推 动 。孟 韬 ( 2 0 0 6 ) 认 为 在 产 业 集 群 的 生 产 体 系 建 设 和 区 域 品牌 塑 造 的 过 程 中 , 必 须非 常重 视强 势企 业 品牌 的发 展 。 熊爱 华 、 汪波( 2 0 0 7 ) 认 为 区 域 品 牌 的 形 成 和 经 营 是 一 项 专 业性、 技 术 性 较 强 的 系统 工 程 , 它 的 形 成 和 打 造 并 不 是 单 个 企业 的事 , 需 要 以产 业 集 群 为 基 础 , 集 群 内 的企 业 群 体 和 区 域 政府 以及 中介 协会等主体 共 同推 动下 才 能形成 。由此 可 见, 区 域 品牌 主 要 是 地 方 政 府 、 行 业 协 会 以 及 集 群 企 业 的 共 同 推 动 建 设 起 来 的 同 时 因 为 区 域 品 牌 是 基 于 当地 的特 色 产 业集 群发展起来 的 , 因此存 在独 特性 , 这 种 独 特 性 渐 渐 被 人们认 知 、 了解 、 接受, 并 逐步 固定 下来 , 成 为 区 域 经 济 的 专 性特 征 , 经 过 长 时 间 的 发 展 和 累 积 凝 结 为 区 域 经 济 的 代 表 性符 号 , 以至 于一 个 品牌 可 以代 表 某 个 区域 。这 便是 产 业 集 群 建 设 区 域 品牌 的 根 据 所 在 。
区域品牌构建机理研究--基于宁波市区域品牌建设现状分析
![区域品牌构建机理研究--基于宁波市区域品牌建设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4560b2f121dd36a32d826a.png)
2 区域 品牌形 成机 理 分 析
牛 永革 、 李蔚 ( 2 0 0 5 ) 提 出影 响 区域 品牌 的形成 因 素有 环境 依 赖 和历 史传 承这 两 类 , 其 中环 境 依赖 包 括 地理环 境 、 人 文 因素I ” 。杨建 梅 、 黄喜 忠 、 张胜寿 ( 2 0 0 5 ) 认 为区域 品牌 是 由市场份 额 、 区域 文化 和 区域 营 销这二 三 个 因素互 相作 用形 成 , 市场份 额 和区域 文化 是 区域 品牌 的两 个轮子 , 区域 营销 是外 在 的推力 祝 询( 2 0 0 6 ) 从 不 同团体 在 区域品 牌形成 过程 中的作用 出发 , 指 出政 府 、 市场 、 企 业是 区域 品牌 形成 的决定 因 素I I 。 孙 丽辉 ( 2 0 0 7 ) 提 出影响 区域 品牌形 成 的主要 因素有 五类 : 产业 集群 因素 、 区域 环境 因素 、 品牌 簇群 因
定 了其创 建 必须有 政府 和行 业 协会 的参 与 ; 而政 府 和行业 协 会通 过制 定相关 政 策 、 措施 , 使 区域 环境 和产 业集 群优 势得 以提 升 , 促进 品牌 集 聚效应 的发挥 , 为 区域 品牌 的构 建 和发展 创造 更 为有利 的环 境1 4 l 。 基 于上述 分析 , 构 建 出区域 品牌 形 成机 理框 架模 型 , 如图 1 所示。 该模 型包 括五 个维 度 : 产业 集 群 、 区
收 稿 日期 : 2 0 9 8 9 一 ) , 女, 江 苏丹 阳人 , 浙 江万 里 学 院 2 0 1 2级 物 流 工程 硕 士研 究 生 。
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ba467304431b90d6c85c7e5.png)
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指由大量具有竞争、协作、互补关系的专业化企业与相关辅助机构,围绕某一具体产业,在一定空间地理范围内高度聚集的、具有极强成本和创新优势的区域经济系统[1]。
产业集群形式多种多样遍及各个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新技术革命的持续推进,产业集群成为经济发展进程中极为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受到各国以及各地区的广泛关注,全球化使知识、信息、技术等基本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创新,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产业专业化的分工、空间集聚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产业集群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世界性经济现象,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使西方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由于不同的市场发展模式,不同的监管体制,不同的经济结构以及各国本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的不尽相同,使得全球不同模式的金融中心的命运大相径庭,有些受到重创,有些却走向了末路,全球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了新格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被看成是中国在金融危机中应该把握的机遇之一,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大大提升,在中国大陆建立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呼声越来越高。
到2020年,要将上海基本建设成为为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金融危机对全球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分析借鉴全球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研究影响国际金融中心持续成长的因素,有助于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能结合中国实际,选择最佳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优化布局,更好更快地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一、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总体上看其研究发展主要有两个方向:第一,以Krugman(1991)为代表的经济地理模型,认为产业集群的区域定位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它是一种静态的研究,而对形成产业集群的相关经济活动及其持续成长因素的动态效应未能进行很好的诠释。
基于产业集群创建宁波区域品牌的思考
![基于产业集群创建宁波区域品牌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e8f4b3f0b4c2e3f5727639f.png)
( 加强品牌意识与品牌经营, 一) 为创建区域品牌奠定长
效基础
尽管宁波特色产业群和区域品牌建设已取得一定发展 ,
具有重要意义。 在分析 宁波区域 品牌 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基础上 , 出应加 强品牌意识与品牌经营 , 指 整合产业集群 资源, 强科技创新 , 加 注重市场服务等创建 区域品牌的对策措施 。 关键词 : 产业集群 ; 区域品牌 ; 产业优 势; 宁波
中 图分 类 号 :2 92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章 编 号 :6 3 2 1 2 0 )7 0 2 — 3 F7 . 7 A 1 7— 9 x(0 9 1— 1 8 0
属品牌的商誉总和。 它包含两个要素: 一是区域性 , 一般限定 在特定地区或城市的范围内, 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 是某个 区域的企业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 ; 二是品牌效应 , 往往代表
企业发展壮大的前提是充足的资金, 没有资金, 企业的 扩大、 技术的改造和新设备的引进都无从谈起 。拥有一个强 势的、 形象和声誉 良 好的区域品牌必然会使外来投资者的信
产业集群是宁波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活力宁波” 是“
模居全省首位, 工业总产值达 5 9 亿元 , 5 3 占全省的 2. 9 %。 3
内的所有企业都从中受益, 可以起到传播信息、 创造市场需
( ) 二 能获得持续的品牌效应
的集中体现。据宁波统计局报告显示, 宁波块状经济总量规 求、 树立消费者信心以及排斥竞争对手的作用。
2 0 年第 1 期 09 7 总第 5 期 5
经济研究导刊
E C0N0MI S ARC GUI C RE E H DE
No.7, 00 1 2 9
S fa . 5 e l i No5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eae609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a.png)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汇聚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相互依存的企业和相关机构,通过产业协同、技术创新和人才集聚等方式形成的一种产业集聚型组织形态。
本文旨在探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 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产业集群的形式,企业可以在同一地域内形成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联系与协同作战,共同竞逐市场份额。
产业集群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2. 激发创新动力产业集群具有创新驱动的特征,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在集群条件下,企业之间可以形成交流合作和技术转移等合作机制,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通。
3. 培育新兴产业产业集群可为新兴产业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吸引投资和人才,推动新兴产业的孵化和成长。
在新兴产业集聚的区域,创新基地和科技园区等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可建立紧密的联系,实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进程。
4. 提高地域知名度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形成区域经济的优势和特色。
产业集聚也可以吸引外来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推动地方功能和城市功能的提升。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1. 互动性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技术和资本的引入、人才的集聚等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为产业集群提供了市场空间和壮大需要。
2. 依存性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是相互依存、内外联动的关系。
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集群也在不断壮大和提升,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而产业集群的发展也需要区域经济的支持和配合,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3. 相互促进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相互促进关系是通过多种形式实现的,如资源共享、技术转移、市场开发、品牌建设等方面。
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8f09e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6.png)
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品牌建设已成为企业竞争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中小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缺乏品牌意识、资金短缺、知名度不足等。
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品牌建设,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策略,帮助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品牌建设计划,提高品牌形象和竞争力,增加企业价值。
具体目标如下:1. 分析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探讨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3. 综合应用品牌理论和实践,构建适合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策略,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研究内容1. 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 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现状(2) 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所面临的问题(3) 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2. 探讨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1) 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性(2) 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意义3. 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策略的构建(1) 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策略的理论基础(2) 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战略方向选择(3) 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具体策略4.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
具体如下:(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现状、问题、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外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案例,总结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可行性建议。
(3)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企业对品牌建设的认识和需求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为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科学的分析和指导,帮助中小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品牌建设计划,提高品牌形象和竞争力,增加企业价值。
同时,本研究可以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区域产业发展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0c7759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a.png)
区域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动城市化进程,区域产业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深入了解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本次调研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科技水平和政策支持等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
二、产业结构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由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构成。
制造业以汽车、电子、纺织等为主要产业,服务业以金融、信息技术、旅游等为主要产业,农业以粮食种植和养殖为主要产业。
三、主要问题与存在的难题1.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尽管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较快,但仍然存在过度依赖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
2.创新能力不强:该地区的企业在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存在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3.人才缺乏:由于该地区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机制相对薄弱,该地区缺乏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4.环境污染严重:由于该地区的一些传统产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保护问题亟需解决。
四、发展机遇与政策支持1.区域特色优势:该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人文资源,尤其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2.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在国家层面得到重视,该地区可以抓住机遇发展相关产业。
3.价值链延伸机遇:通过与周边地区的合作,该地区可以将产业上下游进行连接,形成完整的产业价值链。
4.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该地区的产业发展,包括税收减免、科技创新资金支持、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的政策。
五、发展建议1.优化产业结构:鼓励传统制造业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型,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
2.加强创新能力:加大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改善科研条件,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建设。
3.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入,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基于产业集群的农业区域品牌培育策略
![基于产业集群的农业区域品牌培育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677731f55270722192ef77e.png)
产业集群与马铃薯产业 区域品牌
( ) 会资本对农户 生计途径 的影 策 的影 响 。 些 方 面 也正 是 农 民生 计途 径 [] 五 社 这 2 陈传 波. 农户 多样化 选择行 为 实证 分 响。 社会 资本 对 农 民生 计 的影 响主 要 体 现 的关 键 ,能 否 从传 统 农 户 转 向现代 农 民 , 析 . 业技 术 经 济 , 0 7 1 农 20..
实现产业集群 转型发展 的有效措施 , 是促进产 及其他相关者所广泛认可的知名度、 美誉度的 的产品。 当前我 国马铃薯深加工开发利用率极
业集群升级的关键举措。 马铃薯区域品牌的创 名称和标识, 其品牌名称由地名和特色产业集 低 , 量的 7%用 以鲜 食, 于精深加工 的 年产 8 用 建将促进 马铃薯 企业和集群 由注重规模 , 片面 群组成。 仅有 1%。但是 , 0 马铃薯加工成薯条可增值 l 5 追求外延 、 速度型 的增长方式逐步 转向追求技 二、 定西马铃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倍, 转化成环糊精则可增值 1 倍 。因而 , 9 马铃 术进步 、 高产 品质量和重视 品牌竞争 的发展 提
就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发展低污染企业, 了。 因此, 区域品牌建立在产业集群基础之上, 深加工方 向发展。 全市 马铃薯鲜薯年交易量达 发展低 碳经济、 绿色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一 与产业集群有着紧密联系。 20 8 多万吨,其中外销 10 6 多万吨,交易额达 种路径, 而打造区域品牌, 确立“ 大产业、 大园 马铃薯产业区域品牌是指在产业集群的 1 亿多元,马铃薯及其产品畅销国内2 多个 0 0 区、 大品牌 ” 的发展理念, 占领区域特色的价值 基础上 , 以马铃薯产业化为 载体, 以某一 行政 省市及东南亚 、 俄罗斯 等国。马铃薯营养价值 高地 , 区域 品牌 与产业品牌 、 实现 企业品牌 的 或经济区域为核心, 基于区域内系列化优质产 非常高, 号称“ 地下苹果”“ 、第二面包”其市场 , 并齐发展 , 同样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一种现实选 品与较强生产能力、 较高市场占有率的马铃薯 开发潜力巨大, 可以加工成薯片、 薯条、 马铃薯 择 。实施 区域 品牌 战略是优化产业集 群结构 , 企业 而形成 的, 具有为外部购 买者、 合作 者 以 脯 、 丝、 粉 食醋 、 白肠 、 蛋 果蔬豆 皮等高附加 值
基于产业集群经济效果的内蒙古区域品牌建设的SWOT分析
![基于产业集群经济效果的内蒙古区域品牌建设的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403314650e52ea5518980e.png)
Ab ta t sr c :Ba e n t e a t a o dto so e in lbrn Sc n tu to n I n rM o g la h spa e a y tmaial n lz d srngh n sd o h cu lc n iin frgo a a d’ o sr c in i n e n oi ,ti p r h s s se tc ly a ay e te t sa d
 ̄ Fr flt opt fne ogl nvrt o Si c & Tc nl ,at 10 0C i ) )i t fie H sil nr noaU i sy f c ne eh o g B o u04 1 ,hn s A ia d aoI M i e i e o y o a 摘要: 根据 内蒙古 区域 品牌建设 的现 实状 况, 文运 用 S T分析 法 , 内蒙 古 区域 品牌 建设 的 优势 、 势 、 和 威胁 进行 了系统分 析 。 本 WO 对 劣 机遇 根
陶军 ④T oJ n 苏 琴②S n a u ; uQi
( 内蒙古 科技 大学 经济 与管理 学 院 , 头 0 4 1 ; 内蒙古 科技 大学 第 一 附属 医院 , 头 04 1 ) ① 包 10 0② 包 100 ( )eol f cnm c adMaae et fn e Mogl n e i c ne& Tcnl yBo u04 1 ,h a (Sho o E oo i n ngm n o Inr noaU i r t o Si c  ̄ s i v sy f e eho g ,at 100 C i o o n
中 图 分 类号 :2 0 F 7
产业链品牌建设方案
![产业链品牌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cf54d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6.png)
产业链品牌建设方案
1. 品牌定位,首先要明确产业链品牌的定位,包括目标受众、
市场定位、品牌核心竞争力等。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确定品牌的
独特卖点和定位方向,确保品牌定位与目标市场需求相匹配。
2. 品牌命名和标识设计,根据品牌定位,进行品牌命名和标识
设计。
品牌名称要简洁易记,能够准确传达品牌理念和特点。
标识
设计要符合产业链的特点,突出品牌形象,建立品牌识别度。
3. 品牌故事传播,通过品牌故事传播,塑造品牌形象。
可以通
过公司历史、创始人故事、产品研发过程等方式,向外界传递品牌
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增强品牌认同感。
4. 产品质量保障,产业链品牌建设的基础是产品质量。
建立完
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标准,提升品牌信誉和口碑。
5. 市场推广,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市场推广,包括线上线下渠道。
可以通过广告、公关活动、赞助活动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6. 品牌合作,与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
作关系,共同推动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
7. 品牌维护,建立品牌维护机制,定期进行品牌价值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品牌策略,确保品牌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产业链品牌建设需要全面考虑品牌定位、品牌形象、产品质量、市场推广等方面,通过系统规划和实施,打造具有竞争
力和影响力的品牌。
品牌文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品牌文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19693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9.png)
品牌文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品牌文化的研究一、选题背景近年来,品牌已经成为市场营销中极为重要的元素,品牌的影响力和地位不断提升。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如何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忠诚度至关重要。
而品牌文化作为品牌的核心要素,其在品牌形象、品牌传播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
因此,本研究旨在从品牌文化的角度探讨品牌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品牌文化的研究,分析品牌文化对品牌形象和营销策略的影响,探讨品牌文化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企业制定品牌策略和传播策略提供参考。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品牌文化的概念、特征及作用机制。
2. 品牌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及其与企业文化、市场文化的联系。
3. 品牌文化与品牌形象的关系,及其对品牌形象建设的影响。
4. 品牌文化与品牌营销策略的关系,探讨品牌文化对品牌营销策略的引导作用。
5. 当前品牌文化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品牌文化的发展方向。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收集、分析和总结品牌文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深入了解品牌文化的运作机制、内涵和发展趋势。
基于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企业进行实地调查,深入了解品牌文化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重要性主要在于:1. 对企业了解品牌文化的概念和内涵提供指引。
2. 从品牌文化的角度,提高品牌形象的建设和传播的效果。
3. 为企业制定品牌策略和传播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4. 对于广大的品牌研究者和从事品牌传播工作的人员,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能够促进品牌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经济学
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动态:
马歇尔(1890)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
他发现了外部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关系。
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
马歇尔关于产业集群理论起源的外部性理论,成为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的经典,被称为“马歇尔外部性”。
迈克尔·波特率先提出产业集群理论。
迈克尔·波特认为,一旦产业集群形成,集群内部的产业之间就形成了相互协助的关系。
这种关系往往导致产业集群内部的扩张,产业集群形成而产生的特征可以称之为“集群模式”,而由此导致的产业集群扩张或深化的现象可以称之为“集群成长模式”。
不同经济文化环境下产业集群的成长模式是不同的。
1986年理查德·D·车尔尼亚夫斯基[Richard D. Cerniawski] 提出Cluster Marketing 是一种集中于本地化市场的企业营销战略,它从经济力量与集聚为基本原则,有助于企业制定营销计划并使之执行。
James Gilmore在分析西班牙国家品牌再定位时,使用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来衡量区域品牌资产,认为区域品牌资产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物质资产(physical assets) 和人文资产(human assets)。
佩鲁(Per roux)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生产、贸易、金融、科技、人才、信息、交通运输、服务、决策等经济活动中心恰似一个“磁极”一样,能够产生较强的吸纳辐射作用。
它不仅加快了自身的发展,通过向外扩散还带动了其他部门和所在地区以至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
加拿大学者Shauna McCabe 强调区域品牌营销在区域品牌形象设计中对地方历史和文化要素的提取。
Kofle 等学者认为区域营销包括区域形象营销、吸引力营销、基础设施营销和人员营销等。
Martin Vic 在分析克罗利亚区域品牌营销时认为,区域品牌营销就是为区域产品和服务在目标市场中创造的附加值。
2.国内研究动态:
王缉慈(2001)从跨学科的角度综述了企业集群的相关理论,着重评价了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产业区理论,并结合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区域研究的现实,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典型案例。
结论指出,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集群,营造区域创新环境,以强化区域竞争
优势,是增长国力的关键。
符正平(2002)在对企业集群研究中提出了整体品牌的概念。
他指出所谓整体品牌,是指把专业镇(企业集群)本身所经营的行业产品通过广告等手段利用多种现代媒体进行投资经营。
夏曾玉、谢健(2003)在《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里以温州为例对比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国家品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经济理论分析了区域品牌的特性,提出了发展区域品牌的必要性。
贾爱萍(2004)在《中小企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初探》中认为中小企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可以提升集群的竞争优势与实现企业间的共赢,提出建设区域品牌三步曲:品牌创造、名牌区域化、区域名牌化。
尹晶(2005)在《我国产业集群实施区域品牌建设》一文中研究梳理了理论界对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的涵义、特征及效应,探讨了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的联系和区别。
深入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和集群实施区域品牌战略的现状,论述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职能,
吉庆华(2009)指出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问题之一,区域品牌体现了产业集群的成本、产品、技术、市场、文化等方面的优势。
协同产业集群成本、产品、技术、市场和文化优势,凝练和塑造区域品牌,是实现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问题。
(二)选题依据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
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效应、外部经济效应
以及集群内企业的学习与创新效应等都是一般区域经济所无法比拟的。
在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突飞猛进、全球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扎根于特定地方的产业集群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了。
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产业集群成熟度和知名度的象征,也是区域产业重要的无形资产。
嵊州市是我的家乡,因此选择这个课题除了对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带有浓厚的兴趣之外,我还希望能对家乡的经济建设献计献策。
(三)选题的意义
嵊州是中国最大的领带生产加工、批发销售和外贸出口基地,领带产业多年以来一直
是该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为促进该市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间的竞争,如何利用产业集群走区域品牌化道路来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提升嵊州领带知名度和整体竞争力,是当前该市开展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优秀学者的有关文献、著作,结合嵊州领带的发展现状,对该市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进行探讨研究,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案。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内容
1.嵊州领带产业的历史与现状
2.嵊州发展领带区域品牌的优势
3.制约嵊州领带发展的瓶颈
4.嵊州领带区域品牌建设策略
(二)拟解决主要问题
1.指出嵊州领带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2.指出嵊州通过产业集群打造区域品牌的必要性
3.对产业集群走区域品牌道路提出建设性建议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一)研究步骤
1. 查找与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建设相关的文献资料
2. 查找嵊州领带产业的历史资料和前沿信息
3. 通过走访嵊州工业领带工业园区了解实际情况
(二)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法,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
(三)研究措施
以网络资源、图书馆电子图书、各种相关著作以及相关期刊论文作为研究的主要来源,采用观察、经验总结、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以确定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四、参考文献
[1]新望.透析浙江“集群经济”[J].决策咨询,2002.
[2]尹晶, 许惠渊. 《以区域品牌为导向发展地方产业集群—以嵊州领带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1)
[3]张聪群.《创建区域品牌: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战略选择》[J].商业研究,2006(18)
[4]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08)
[5](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6]盛世豪. 《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马渭员.《嵊州领带产业转型升级的做法及成效》[J].嵊州新闻网,2009(8)
[8]何圣东.《嵊州领带业转型升级对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创新的启示》[J].《决策参阅》第
39期,2009(12)
[9]佚名.《关于加快发展嵊州领带业的汇报》[J].中国服装网2005(3)
[10]Des Dearlove. Financial Times Prentice Hall, 2001.
[11]Porter M.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1998(11-12)
[12]Porter M. Location,competi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