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与系统分析方法-课件课件
系统工程理论
4、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
中国系统工程专家顾基发和英国华裔专家朱志昌于90年 代中期提出
物理主要涉及物质运动的机理,通常要用到自然科学知识, 主要回答这个“物”是什么,它需要的是真实性;
事理是做事的道理,主要解决如何去安排这些事物,通常 用到管理科学方面的知识,主要回答怎样去做; 人理是做人的道理,处理任何事和物都离不开人去做,以 及由人来判断这些事和物是否得当,通常要用到人文社会 科学的知识,主要回答应当如何. WSR作为一个统一的工作过程 可由理解领导意图、调查分析、形成目标、建立模型、协 调关系、提出建议等6个步骤来构成
协同学
1 产生 原西德理论物理学家哈肯(Haken)长期从事激光理论 研究,发现激光呈现出丰富的合作现象,从而得出了 协同作用的重要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创立了协 同学。 哈肯认为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关键不在平衡、非平衡 或者离平衡态有多远。关键在于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非线性作用、相互协同和 合作,自发产生有序结构,因此强调了协同现象的普 遍性和重要性。
信息论
若某事件出现概率为p,则这一事件所具有的信息 量为 单位为比特(bit),信息量常用单位 计算出信源发出的每一个符号所包含的平均信息量, 这个平均值就是信源平均信息量,即信息熵。
信息论
2信息论启示 信息方法
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作是借助于信息的获 取、传送、加工、处理而实现其有目的性的运动 的一种研究方法 信息方法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把系统有目的的 运动抽象为一个信息变换过程。不对事物的整体 结构进行剖析,而是从其信息流程加以综合考察, 获取关于整体的性能和知识。 信息方法的意义就在于它指示了机器、生物系统 的信息过程,揭示了不同系统的共同信息联系; 有利于管理、决策科学化;指明了信息沟通的重 要性。
第六讲系统科学方法
阿波罗登月计划
在六十年代的美国载人航天活动中,最为辉
煌的成就莫过于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行。
早在六十年代初,美国宇航局提出了“阿波罗登月计划”。 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连续发射10艘不载人的阿波罗飞船 之后,终于在1969年7月16日发射成功载人登月的阿波罗11 号飞船。
系统论方法特点 1.整体性和综合化的原则 追求整体最优,因为 整体大于部分和:1+1>2 整体小于部分和:1+1<2(和尚) 2.动态性原则:变化、开放、相对 3. 模型化原则 4.最优化原则:总体最优
整体性原则: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 菲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 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 体现在三个方面:
整体性原则
⑴整体的性质不是要素具备的。如H2O的性质与H或O都不同。 ⑵要素的性质影响整体。如一台机器中,一个部件出错,机器就会不 正常。 ⑶要素性质之间相互影响。 如班级上一个同学对科学感兴趣可能会带动其它同学也感兴趣,反之 一个同学无故旷课,会影响其它同学向他学。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 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 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 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正象 人手在人体中它是劳动的器官,一旦将手从人体中砍下来,那时它将 不再是劳动的器官了一样。
钱学森是中国现代科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 系统工程专家,系统科学思想家。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 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转入加利福 尼亚理工学院,在导师T.von.卡门的指导下深造。1938年获博士学位后 留校任教并从事火箭导弹研究。1947~1955年间任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 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1955年回国后,历任航空委员会委员,国防部第 五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 部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 委员会副主任。 以他在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质量控制等 领域的丰富知识,为组织领导中国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研制工作发挥了 巨大作用。他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钱学森的系统科学思想,首先表现在他提出了一个清晰的现代科学技术 的体系结构。他认为从应用实践到基础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分为工 程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四个层次。系统科学是 由系统工程这类工程技术,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象运筹学、控制论和信 息论这类技术科学,以及一切系统的一般理论“系统学”等组成的一个 新兴科学技术部门。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的技术,是一大类工程技术的 总称,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他提出要建立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系 统学”。并亲自领导了系统学研讨班。
第五讲系统论与复杂性探索
• 德莫克利特的“原子论”思想对世界做了 机械论解释。
• (2)十九世纪机械论与活力论之争
• 机械论认为,有机的或生理的过程与无机 界的物理化学现象没有本质区别,人的一 切生命运动可还原为物理与化学运动(机 械-理化模式)。
• 活力论则认为,生命体具有自我修复、自 我调控、自我繁殖的能力是由某些内在因
目标选择
• 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进一步发展了有 实验医学和实验生理学奠基人伯纳德:“内部环境的稳定性是自由生命的条件。
反馈
机整体的观念,于1945年提出一般系统论 活力论则认为,生命体具有自我修复、自我调控、自我繁殖的能力是由某些内在因
(2)十九世纪机械论与活力论之争
概念,随后创立了具有科学方法论意义的 德莫克利特的“原子论”思想对世界做了机械论解释。
• (1)概念
• 系统分析方法是一种从整体出发,在分 析系统与环境、系统各个要素间相互作用 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手段解决问题的科学 方法。
• (2)系统分析方法的步骤
•
摆明问题
•
•
目标选择
•
系统综合
•
•
系统分析
•
系统选择
•
•
决策
•
实施
整体性 模型化 最优化
• (3)系统方法的一般原则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整体性原则
前提
• 3、复杂性系统的演化
• (1)对初始条件敏感的演化:蝴蝶效应。
• (2)自组织演化:系统自我消除外来干扰 因素的演化。
• (3)非线性演化:系统演化到分岔点发生 涨落的演化。
谢谢观看
• 功能 目标 式)。
系统分析方法是一种从整体出发,在分析系统与环境、系统各个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手段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共53张PPT】
性和层次性等特征,使系统的组成因素及其相 ④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②确定目标并据此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商业、心理学、国防研究
互关联在分布上达到最优结合和最优输出 对实际系统问题的描述、模仿或抽象
P→G ③虽然提出面面俱到的要求,但是却无力对其进行适当的研究,选择出来进行分析的部分,并不是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 通过对各层次因子的比较分析,建立判断矩阵, • 并通过判断矩阵的计算将不同 方案按重要性或适
用性大小排列,为最优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 层次分析首先要解决系统分层及层次规模的合理性问题; 其次要使各个功能单元的层次归属合理
(4)相关分析
相关性的体现
①要素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 在系统整体中,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系统的结 构联结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如果其中一项发生变 化,就会影响其他要素也发生变化。
环境分析贯穿于系统分析的全过程
• 认识问题阶段
• 只有正确区分出各种环境要素,才能划定系统边界
• 探寻目标阶段 • 要根据环境对系统的要求建立系统的目标结构,以求得系统对环境
的最优和最大输出 • 综合方案阶段
• 要考虑到环境条件及其变化对方案可行性的影响,选择出能 适应环境变化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目标、环境因
素约束
←输出最大
其中:
①X是系统组成要素的集合;R是系统组成要素的相关关系的集
合;C是系统要素及其相互关联在各层次上的可能分布形式;P是X、 R、C的结合效果函数; ②“P→”表示这个函数对应于某种条件
P→G表示P函数对应于系统目标集的条件
系统科学PPT课件
系统科学基础
1
系统科学基础
第一讲 系统科学概述 第二讲 系统概念 第三讲 系统理论概述 第四讲 学科分类 第五讲 复杂科学、系统工程与
32
2)人造系统
人造系统都是存在于自然系统 之中的, 如人造卫星、海运船只、机械设备等。
人造系统和自然系统之间存在着界面,两者 互
相影响和渗透。
33
3)人造系统对自然系统的影响
原始人类对自然系统的影响不大
近年来,人造系统对自然系统的不良影响已成为 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如核军备、化学武器、环 境污染等。
5
(二)学生各学习阶段培养什么能 力?
1、本科 2、硕士研究生 3、博士研究生 4、博士后
6
(三)这门课讲什么?如何讲?
1、系统科学的学科结构:
一级:系统科学 二级:系统理论、系统分析与集成 “矿业工程”学科结构
一级:矿业工程 二级:采矿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矿物加工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结构
35
3.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
系统的静和动都是相对的。
在宏观上没有活动部分的结构系统或相对静止的 结构系统为静态系统,例如大桥、公路、房屋等
动态系统指的是既有静态实体又有活动部分的系 统,例如学校就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不仅有建筑 物,还有教师和学生。 在中世纪以前,人们曾认为
宇宙现象是永恒不变的,习惯将事物看成是恒定的,静 止的,这种看法在哲学上是唯心的或机械唯物论的。随 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才逐断 认识到世界不是恒 定事物的集合体,而是动态过程的集合体,运动是永恒 的。宇宙是一个 动态系统,静态是相对的。
系统分析原理与方法 (1)
系统分析的概念系统是系统分析的最基础的概念。
按照一般系统论的创立者贝塔朗菲(L·von Bertalanffy)的观点,系统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
我国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则主张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即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可以一般地将系统界定为是由若干处于相互联系并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或部分所构成的整体。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是若干要素按一定的结构和层次组成的,并且具有特定的功能。
系统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
它是要由素所构成的整体,离开要素就无所谓的系统,因而要素是系统存在的基础;系统的性质一般是由要素所决定的(有什么的要素,就具有什么样的系统及其功能),但系统又具有各要素所没有的新功能;各种要素在构成系统时,具有一定的结构与层次,没有结构层次的要素的胡乱堆积构不成系统;系统的性质取决于要素的结构,而在一个动态结构的系统中,结构的好坏直接是由要素之间的协调体现出来;系统与环境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每个系统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存在与发展的,它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是开放系统的一个基本特点)。
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从而在系统内外形成一定的结构与秩序,使得系统呈现出整体性、有机关联性、结构层次性、环境适应性(开放性)和有序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就是所谓的系统的同构性。
系统分析或系统方法,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根据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系统特征,从事物的整体出发,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及层次,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境等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求得优化的整体目标的现代科学方法以及政策分析方法。
拉兹洛认为,系统论为我们提供一种透视人与自然的眼光,“这是一种根据系统概念,根据系统的性质和关系,把现有的发现有机地组织起来的模型。
《系统工程原理》课件
案例三:智能交通系统的规划与实施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智能交通系统的规划与实施需要综合考虑交通需求、交通 设施、交通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数据采集、建模分析、 仿真测试等手段,实现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智能交通系统的规划与实施过程中,需要运用大数据、物 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交通数据进行采集、分析 和处理,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还需 要建立完善的交通设施和管理体系,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 性和效率性。
航空航天系统
总结词
航空航天系统是复杂度极高的系统,需 要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设计和优化 。
VS
详细描述
航空航天系统涉及到飞机、火箭、卫星等 众多子系统,需要综合考虑性能、安全性 、可靠性等多个方面,通过系统工程的方 法进行协同设计和优化。
交通运输系统
总结词
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需要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规划和管理。
案例五:金融风险管理中的系统工程应用
总结词
金融风险管理涉及多个领域和多种风险类型,需要运 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和工具,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 系和预警机制。
详细描述
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和 工具,对各种金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监控。同时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预警机制,及时 发现和应对风险事件,降低风险损失。通过金融风险 管理的系统工程应用,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 能力和经营效益。
案例四:电力系统的优化与调度
总结词
电力系统的优化与调度需要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 靠性和经济性,通过先进的调度技术和优化算法,实现 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详细描述
系统理论
任务目的
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地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 或创造一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系统的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各要素关 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以往研究问题,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 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这是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奠定理论基础 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遵循的是单项因果决定论,虽然这是几百年来在特定范围内行之 有效、人们最熟悉的思维方法。但是它不能如实地说明事的的整体性,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它 只适应认识较为简单的事物,而不胜任于对复杂问题的研究。在现代科学的整体化和商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 在人类面临许多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参数众多的复杂问题面前,就显得无能为力子。正当传统分析方法束手无 策的时候,系统分析方法却能站在时代前列,高屋建瓴,综观全局,别开生面地为现代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 维方式。所以系统论,连同控制论、信息论等其他横断科学一起所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人类的思维开拓新 路,它们作为现代科学的新潮流,促进着各门科学的发展。
系统分类
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情况来划分系统的类型。 1、按人类干预的情况可划分自然系统、人工系统。 2、按学科领域就可分成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思维系统。 3、按范围划妥则有宏观系统、微观系统。 4、按与环境的关系划分就有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 5、按状态划分就有平衡系统、非平衡系统、近平衡系统、远平衡系统等等。
2、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正朝着“三归一论、协同学、突变论、模糊系统理论等等新的科学理论,从各方面丰富发展了系统论的内容,有 必要概括出一门系统学作为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理论。
系统论与系统分析方法-课件
器、士气、人心向背、战略战术等。
广义结构含义:元素或要素之间的一切联 系的总和。
联系形式多样:时间联系、空间联系、持 续的、瞬间的、确定性的、不确定性的
结构:(略去无关紧要的、偶发的、无规 则的联系)元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有一点 规则的联系方式的总和。
结构种类:空间、时间;对称、非对称; 深层、表层;硬结构、软结构
子系统:在元素众多、结构复杂的系统中,元素 之间有一种成团现象,一部分元素按某种方式更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的 整体特性。不同集团的元素之间往往不是直接相 互联系,而是通过所属集团而联系在一起。这类 集团称为子系统或分系统。
系统是否需要划分为子系统,取决于系统元素的 种类、差异和联系方式的复杂性,而不在于元素 多少。
系统论与系统分析方法
一.系统概念 二.系统思想 三.系统论的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 四.系统科学 五.系统分析方法
一、系统概念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盲人摸象 研究一个事物,有很多角度,如哲学的、 美学的、数学的、经济的 有没有一种能够全面了解、描述、分析、 掌握事物的工具学呢? 有,那就是——系统学。 类别——自然科学总论
3、功能
系统的功能:环境对系统的输入导致系统 相应的输出,这种系统与环境相互联系和 作用过程的能力就是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功能很多,有好的,也有坏的。 完整地了解系统功能是很难的,人们往往 用特定输入条件下的特定输出、特定的环 境因素下的系统的行为来说明功能。 功能和结构,是观察系统的两个视角。
性能和功能
整合
整合:大脑虽然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思 考,但也存在着整合功能。这一功能把在 不同时间的问题都联系起来。 看工程三视图,整合出零件的立体形态。
系统工程(完整版PPT课件)
至今还没
有统一定
义
13
系统工程的定义
(3)日本学者三浦武雄指出:“系统工程与其它工程学不同之处在 于它是跨越许多学科的科学,而且是填补这些学科边界空白的边 缘科学。因为系统工程的目的是研究系统,而系统不仅涉及到工 程学的领域,还涉及到社会、经济和政治等领域,为了圆满解决 这些交叉领域的问题,除了需要某些纵向的专门技术以外,还要 有一种技术从横向把它们组织起来,这种横向技术就是系统工程 ,也就是研究系统所需的思想、技术和理论等体系化的总称。”
6
系统概念的形成
15世纪下半叶以后: “只见树木” 具体化
19世纪: “先见森林,后见树木”
辨证唯物主义: 世界是由无数相互关联、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
科学系统思 想的实质
相互作用的过程所形成 的统一整体。
7
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 要素所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 的整体。
➢ 一台机器、一个部门、一项计划、一个研究项 目、一种组织、一套制度都可以看成一个系统;
➢ 系统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 系统的概念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没有绝 对规模的界限。
8
2.系统的特性
1)集合性。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的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所组成。
2)相关性。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相互依赖的特定关系。某—要素若发生变化则会影响其他 要素的状态变化。
4
第一章 系统与系统工程
一、系统工程的应用举例 二、系统 三、系统工程 四、系统工程方法论
5
二、 系统
1.系统的概念
系统概念的形成
只见森林
➢公元前古希腊对“宇宙大系统”的认识;
➢我国西周时期的“阴阳二气”及金、木、 水、火、土“五行”;
系统分析方法的渊源与发展
到了70年代中期,系统分析从作为分析经济合理性的应用工具和作 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通过弧形分离的状态,逐步走向相互结合相互补 充,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体系,尤其在解决有风险的和不确定的经 济社会政策方面,系统分析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分析,运筹学以及政策分析
系统论的产生的背景
现代科学发展的两个特点:一个是专业化,科学分成无 数的学科,学科又不断的产生新的分支学科; 二是分支学科 的交叉化,很多不相同的领域中各自独立出现了类似的问 题,许多跨学科的新的研究领域产生。 分门别类的科学越来越成为高度专业化学科分支的这 种趋势,导致专家之间相互交流的中断,所谓“系统方式” 经常被描绘为这种现象的反趋势。由于精密科学--自然规 律的主体--几乎是和理论物理学划等号的, 但随着生物学, 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和影响, 使人们认识到有必要 扩大概念结构, 以便物理学不够用或不能用的领域的规律 得到研究。
二、系统论及系统分析方法
一般系统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系统分析产生之 后,是对系统思想进行理论总结的成果,无论这种理论的产 生是否是系统分析方法有意或者无意的结果,但都对系统 分析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系统方法是一种以系统的思 维观察和分析世界的科学方法论,系统分析则是系统方法
的具体运用。
(一)系统论产生的背景 (二)系统论的目的及其发展 (三) 系统方法
协作系统
系统分析的三个范畴:
美国著名政策学家R.M.克朗在《系统分析与政 策科学》里提出政策系统分析方法论具有三个 相互关联的基本范畴,即行为分析、价值分析 和规范分析。
系统方法
1,系统方法的概念
所谓系统方法,我国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就是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 式中加以考虑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说,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 与部分(要素)之间, 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 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 法。
系统论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今天人们从各种角度上研究系统,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如说“系统是诸元素及其顺常行为的给定集合”,“系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系统是有联系的物质和过程的集合”,“系统是许多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的东西”,等等。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老三论小释
信息论
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
信息论将信息的传递作为一种统计现象来考虑,给出了估算通信信道容量的方法。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是信息论研究中的两大领域。这两个方面又由信息传输定理、信源-信道隔离定理相互联系。
系统理论目前已经显现出几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和特点。第一,系统论与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等新兴学科相互渗透、紧密结合的趋势;第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正朝着“三归一”的方向发展,现已明确系统论是其它两论的基础;第三,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模糊系统理论等等新的科学理论,从各方面丰富发展了系统论的内容,有必要概括出一门系统学作为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理论;第四,系统科学的哲学和方法论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系统科学的这些发展形势下,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综合各种系统理论的研究,探索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途径。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就把他的系统论两部分。他的狭义系统论与广义系统论两部分。他的狭义系统论着重对系统本身进行分析研究;而他的广义系统论则是对一类相关的系统科学来理行分析研究。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2.系统技术,涉及到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等领域;3.系统哲学,包括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方面的内容。有人提出试用信息、能量、物质和时间作为基本概念建立新的统一理论。瑞典勘探德哥尔摩大学萨缪尔教授 1976年一般系统论年会上发表了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综合成一门新学科的设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系统工程》杂志也改称为《系统科学》杂志。我国有的学者认为系统科学应包括“系统概念、一般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分论、系统方法论(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包括在内)和系统方法的应用”等五个部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多年致力于系统工程的研究,十分重视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问题自1979年以来,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他把系统科学看成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相并列的一大门类科学,系统科学象自然科学一样也区分为系统的工程技术(包括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通讯技术);系统的技术科学(包括支筹学、控制论、巨系统理论、信息论);系统的基础科学,(即系统学);系统观(即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部分,是系统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连接的桥梁四个层次)。这些研究表明,不久的将来系统论将以崭新的面貌矗立于科学之林 。
第3章系统工程方法论
软系统方法论思路与工作步骤图
劣结构 问题情景 ① 实施可行 改革方案 ⑦ 可行的 改革方案 ⑥
问题情景 描述②
②和④ 比较 ⑤
相关系统 的根定义 ③
概念模型 ④
形成系统概念④(a)
其他系统 思想④(b)
8
3.4 综合集成方法论
综合集成法是以钱学森院士为代表的中国学 者的创造与贡献。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是综合 集成法的具体运用。钱学森院士在 20世纪80年 代初提出,将科学理论、经验知识、专家判断 力相结合,用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来处理具有 复杂行为的系统。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钱学 森院士指导下,系统学讨论班进行了方法论的 探讨,考察了各类复杂巨系统研究的新进展, 特别是社会系统、地理系统、人体系统和军事 系统四大类。
10
综合集成方法的主要观点
(1)定性综合集成 由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专家组成专家体系,对所研究的复杂巨系 统和复杂性问题,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提出经验性假设、形成定性 判断。 (2)定性定量相结合综合集成 建立数据和信息体系、指标体系、模型体系,通过系统仿真和实 验,对经验性假设的正确与否给出定量描述,增加了新的信息,这个 过程可能反复多次。 (3)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 由专家体系对系统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进行综合集成,通过人-机 结合、反复对比、逐次逼近,直到专家们认为定量结果是可信的,也 就完成了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 从定性综合集成提出经验性判断,到人-机结合的定性定量相结 合综合集成得到定量描述,再到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获得科学结论, 这就实现了从经验性的定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定量认识。
2
系统思想、方法论、方法与技术关系图
影响
系统思想 指导
方法论 规范
方法 推动
技术应用
第二讲: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论课件
② 在规范分析中一般需(或尽可能)建立结构模型、数 学模型或仿真模型。
2020/12/5
第二讲: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论
12
• Whw?
2020/12/5
第二讲: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论
13
系统分析原理
③ 每段结束后系统方案的变化轨迹是:可行方案→ 非劣方案→经排序的非劣方案(或称选择性方案)。 ④ 环境分析贯穿SA全过程,在SA中是十分重要和 必不可少的。 ⑤ 在应用SA过程中,并不一定要(或能)遍历并 完成每一个具体过程(哪些必不可少?) 。
6
(三)、两种方法论的比较
霍尔三维结构与切克兰德方法论均为系统工 程方法论,均以问题为起点,均具有相应的逻 辑过程。
在此基础上,两种方法论主要存在以下不同点: (1)霍尔三维结构主要以工程系统为研究对象 ,而切克兰德方法更适合于对社会经济和经营 管理等“软”系统问题的研究。 (2)前者的核心内容是优化分析,而后者的核 心内容是比较学习。 (3)前者更多关注定量分析方法,而后者比较 强调定性或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基本方法。
2020/12/5
第二讲: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论
14
系统分析原理
3、SA的特点及原则 (1)坚持问题导向 (2)以整体为目标 (3)多方案模型分析和选优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5)多次反复进行
2020/12/5
第二讲: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论
15
4.系统分析原理应用问题
❖应用领域广泛 ❖对系统分析的技术方法具有指导作用
系统工程导论 (Systems Engineering, SE) —系统工程方法论及其应用
高欣 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第二讲: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