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方案:让每一位儿童快乐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每一位儿童快乐成长
——龙湾区屿田实验小学“乐学”课程实施方案
温州市龙湾区屿田实验小学
二0一五年八月
让每一位儿童快乐成长
——龙湾区屿田实验小学“乐学”课程实施方案
负责人:叶挺执笔人:张显燕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15〕36号)精神,更好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提升办学水平,特制定《龙湾区屿田实验小学“乐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第一部分学校课程发展的基础
一.学校课程发展的优势
(一)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
学校地处全国闻名的制笔基地——温州市龙湾区蒲州街道(高新园区)屿田村,温州文化用品市场、温州非遗博物馆坐落与此,离温州新城区约5公里,交通便利。学校创办于1924年,距今有91年的办学历史,现有17个教学班,682名学生,42名在职教师。办学90载,学校始终传承“求真、务实”的校训,办学文化底蕴深厚,曾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跨世纪的雏鹰行动现场会而闻名全区,曾获浙江省优秀雏鹰红旗大队等荣誉称号。
企业文化资源——学校所处的屿田村在上世纪60、70年代是一个较落后、贫穷的农村,走南闯北的屿田“兑糖担”造就屿田人的“商业头脑”。在改革开放初期,屿田人就瞄准“小玩意儿”——制笔创业之路,并逐渐改变屿田村的环境面貌。现在,学校周边企业云集:爱好笔业、乔顿服饰、海螺集团等大型企业都在辖区内,另外家庭作坊式的制笔小企业更是占据屿田村的“半壁江山”。这些制笔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过三十年多年的发展,屿田村的很多制笔企业已从原先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发展成为现在的公司化、集团化大规模生产经营格局,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最近中国制笔协会公布的“中国制笔王”企业中,爱好、天骄、天丰、文泰等几家企业榜上有名。作为温州市制笔的龙头名牌企业——爱好笔业有限公司则是学校的共建单位,学校有四分之一的生源来
自爱好笔业的员工子女。而制笔企业从创业到发展再到壮大,凝聚着屿田人敢为人先的艰苦创业和质量创新的企业文化精神,则是我们课程资源的核心。
温州市文化用品市场资源——温州文化用品市场位于屿田的中国笔都园区内,分图书区、文具区、非遗馆、茶城、灯海城等几大支柱区域,其经营的品种类型有文具用品、办公用品、家具、印刷制品、IT产品、体育用品、图书、礼品等。是温州市颇具模型的文化产业规市场。多样的文化格局,林立的商铺和浓厚的商业气息是学校显性的课程资源。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总面积8300平方米,馆内设11个县(市、区)分展厅、3个专题馆(蓝夹缬馆、龙舟馆、瓯窑馆)、百工一条街、互动区等,共展出150多项近千件温州非遗展品。展厅采用静态展示和动态表演,综合展示和专题展示,传统图文、实物展示与现代声光电展示相结合的手法,全方位为参观者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享受,加深历史认同感。2014年上半年,在温州市、区教育局的支持下,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成了孩子们实践活动的基地。
学校办学条件不断优化——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校园规划布局合理,环境布置寓意启智:操场活动区、绿化种植园、《弟子规》诵读专栏、悦读长廊、空中花园、开放式书吧等构成了校园美丽的风景线。学校还配齐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计算机室、电教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师生阅览室、科学实验室、武术室、心理辅导室、少先队活动室等一系列的专用功能教室,是浙江省标准化学校,学校齐全的硬件设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有一支专业追求的教师队伍
学校在职教师42人,拥有一支高水平、重职责、有爱心的教师队伍,有市教坛中坚1人,市学科骨干教师3人,区级教坛新秀3人,区级教学骨干5人,区骨干班主任1人,区课改之星1人,区教学新苗2名。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科学等学科均配备有至少2名专职教师。学校教师有自己的专业追求,有教育理想,并能积极付诸于行动。
(三)学校内涵提升与特色发展有了新气象
一直以来,学校以“务实、求真”的校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屿田师生。特别是近10年来,学校新温州人子女不断进入学校就读,为学校的教育带来许多
冲击,如何走出学校发展的困境,树立学校的教育品牌和社会效益?学校的内涵发展成了居安思危的核心工作。学校内涵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合时机。我们从自身资源盘点入手,系统地搜罗了学校自身存在的办学资源,我们把目光投向传统文化的经典诗文诵读:从2005年开始,学校一直举办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至今。2010年,梳理学校的办学内涵时,我们将经典诗文作为提升的载体,学校经典诵读的的礼仪特色日渐显著。近两年,学校教师多次在市级关于经典诗文品牌课程《童蒙养正》的公开课、讲座。同时,学校还是温州市校园足球基地学校,龙湾区少儿武术训练基地,足球课和少儿武术课程在学校普及率达100%,这些特色项目都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
(四)学校课程发展的基础
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除了国家、地方等规定的基础性课程外,还有坚持十年的浙江省精品课程《童蒙养正》和八大社团课程“田径、纸浆画、剪纸、校园小足球、少儿武术、科学小实验、舞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的课程,是一种实践学习方式的课程,我们在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依托学生兴趣、学校条件和社区资源,开发了“我与自我”、“我与自然”、“我与社会”的六大单元的校本课程实践活动主题,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奠定了基础。近两年,我们把“做成一件事,每天进步一点点”习惯养成系列微型活动课程作为学生习惯教育的重点,在各年段又开出了系列活动体验课程。此外,学校还有系列主题活动课程:大课间课程(广播操+跑操+24式太极拳),国旗下活动课程(每周一次),校园六大节主题活动课程:读书节、数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和英语节。
目前,学校有1个全体老师参与开发的省级精品课程《童蒙养正》(获浙江省首届精品课程称号),2个区级精品课程《笔文化》和《纸浆画》,1个校级精品课程《少儿武术》,和全员参与的《“融和”德育微型活动课程》。很多老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课程开发力和执行力比较强。
二.学校课程发展的空间和生长点
(一)学校办学哲学的形成问题